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旅游景区管理模式优选九篇

时间:2023-09-05 16:37:25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旅游景区管理模式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旅游景区管理模式

第1篇

(一)景区资源垄断性特征

旅游景区位置的独特性、资源特点的唯一性、景区资产的不可分割性、游客观光体验的差异性,决定了景区的不可替代性和自然垄断性。这种自然垄断性意味着对景区经营者收费必须实施经济管制,否则,景区经营者可能滥用其垄断地位,为获取垄断利润而制定较高价格,从而损害公众利益的实现。

(二)景区资源公共物品特征

经济学研究表明,公共物品在不具有排它性的同时,根据其有无竞争性又可分为纯公共物品和准公共物品。准公共物品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就是具有“拥挤性”,即公有资源消费者的数目从零增加到某一个可能大的正数,即拥挤点时,公有资源消费就显得十分拥挤。在没有超过拥挤点的范围内,可以增加额外的消费而不会产生竞争,即每增加一个消费者的边际成本为零;当超过拥挤点之后,增加更多的消费者将减少所有消费者的效用,增加额外消费者的边际成本趋于无穷大。按照以上理论,风景名胜资源无疑属于准公共物品。

(三)景区资源外部性特征

景区资源外部性表现为旅游者的消费不仅可以给景区带来收益,而且景区所在地居民也都能从中获利。因为旅游产品不仅可以给游客带来休闲和娱乐,提高所在地区的环境质量而且带动了当地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了当地的知名度,增加了就业机会与隐性收入,从而提高了当地的整体社会福利,旅游地整体形象的推广能大大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会使旅游目的地的企业从形象推广中获得收益。

(四)景区资源信息不对称性

信息不对称性是指经济效益的双方对商品价格与质量的有关信息了解程度不一致。在选择出行旅游时,旅游目的地对旅游者来说是一个陌生的对象,旅游者在获得关于产品的信息方面处于劣势,旅游产品的提供者与需求者显然在信息方面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信息不对称会导致市场竞争秩序的紊乱,甚至会出现“劣品驱逐良品”的现象。景区资源只有通过政府正确信息的才能实现资源合理利用及社会公平。

基于委托理论的旅游景区行政管理模式

(一)委托理论概述

委托理论是过去30多年里契约理论最重要的发展之一。它是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一些经济学家通过深入研究企业内部信息不对称和激励问题发展起来的。委托理论的中心任务是研究在利益相冲突和信息不对称的环境下,委托人如何设计最优契约激励人。委托关系也广泛地存在于旅游业中,但是在旅游业中的研究和应用却几乎空白。

委托关系是随着生产力大发展和规模化大生产的出现而产生的。其原因一方面是生产力发展使得分工进一步细化,权利的所有者由于知识、能力和精力的原因不能行使所有的权利了;另一方面专业化分工产生了一大批具有专业知识的人,他们有精力、有能力行使好被委托的权利。实际上不管是经济领域还是社会领域都普遍存在委托关系。为了使人的行为符合委托人的效用函数,委托人一方面对其人进行激励;另一方面充分发挥“经理人市场”的监督作用。

(二)委托管理模式

如果说公共型景区资源特征是旅游行政管理委托模式的必要性,那么旅游景区企业作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和承担民事义务的企业则有权利根据自己的实际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依据委托理论,旅游景区资源行政管理过程中就产生了一系列的委托关系(如图1)。(三)景区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

景区景点多头管理是我国目前旅游景区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一大顽疾,而其中最令人关注的就是旅游景区的所有权和经营权问题。因此,政府作为国家的最高管理者应该继续推行产权制度改革,不仅要实现政企分开,把一部分职能转让给有能力、有责任的企业和承包商,从宏观上给予企业一定的指导;而且政府应根据景区资源隶属不同的行政管理主体的现状,基于委托理论,把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应该作为国家旅游资源归口管理的唯一法人,集中行使景区的行政管理权,原有归口部门对其行为进行监督管理和委托管理。这样一来,旅游管理部门就有了明确的权限和职能,企业有了明确的责任,激发了企业的积极性和热情。

(四)改善景区投资环境以扩宽资金来源

虽然近年来地方政府越来越重视旅游业的发展,相继投入了大量资金,但是单靠政府单方面的投入是远远不够的,致使许多景区景点的开发项目得不到资金支持。因此,积极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和引导投资成为摆在地方旅游管理部门眼前的迫切问题。首先,要积极促成平等竞争的市场环境。由于中国旅游企业以中小型为主,因此个体私营经济在发展旅游业、完善旅游各个领域供给方面具有特殊意义。但是目前大多自有资本运作时,不能享受外资企业所得税方面的优惠政策。此外,在费改税之后,部分收费项目模糊,因企业而定,在这种情况下旅游企业通常要承担比其他企业重的费用负担。部分地区的相关部门巧立名目,对景区内的企业乱摊派,这就需要旅游主管部门对乱收费现象予以制止,提高企业投资的积极性,增加企业投资的信心。其次,增大银行贷款力度。旅游管理机构应该本着发展旅游业的目的对旅游项目进行细化财务分析,做可行性研究和宣传,以赢得银行的信任和支持,努力增大银行的贷款规模;再次,采用景区资源归口管理单位、企业和当地社区各出一部分资金的办法成立旅游发展专项基金,由旅游管理部门负责基金的具体运作,景区资源归口管理单位、企业和当地社区给予一定的监督以保证资金的实际用途。

(五)注重交叉地带景区的开发与管理

目前,处在交叉地带的许多景区景点,由于在行政划分上同时属于多个地区管理,导致出现了实际上的无人管理,或只从自己受益的角度规划与开发,注重局部利益,没有形成大旅游的观念。鉴于全国都存在许多处在交叉地带的旅游资源,建议在这些区域打破行政界限成立高于行政划分之上的专门的旅游发展组织,负责交叉地带旅游资源的规划与开发,地方不再对其进行直接管理,而是托管形式。该组织直属上一级旅游局并对其负责,但在景区的规划与开发过程中地方各级相关部门要给予一定的配合和支持,争取发挥特有资源的优势,实现帕累托最优的共赢局面。

(六)加强景区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虽然目前旅游从业人员日渐增多,但其从业人员整体素质水平层次不齐。根据《中国旅游业发展“十五”计划和2015年、2020年远景目标纲要》要求,首先制订旅游人才建设整体规划。其次,从委托理论出发,对旅游从业人员进行指定地点的集中培训,提升区域整体服务质量。此外,加强对旅游教育的管理,包括控制和调整旅游教育整体结构;强化旅游人才素质教育;加强旅游学科和课程建设等。

参考文献:

1.高鸿业.西方经济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2.尹贤文.景区经营的价值偏差与政府责任探讨[J].企业技术开发,2006

3.竺乾咸.公共行政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第2篇

关键词:旅游景区;管理模式;旅游开发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27-000-01

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有效的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使得人们的消费观念也发生了改变,人们更加注重精神体验,从而推动了旅游产业发展,现阶段来说,在旅游景区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由于管理模式的滞后性,使得景区管理水平低下,不仅使得景区秩序较为混乱,而且会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对景区的资源结构造成破坏。因此,积极对景区的管理模式进行研究,不断进行创新,保证工作开展的合理性,才能推动景区的持续发展。

一、景区的类别分析

在我国旅游产业发展过程中,依据资源的类型、景区开发的目的、景区功能能够将我国现阶段的景区分为两大类:经济开发型旅游景区和资源保护型旅游景区。其中,经济开发性旅游景区主要囊括:主题公园、旅游度假;资源保护型景区包括:风景名胜区、 自然保护区、 森林公园和历史文物保护单位。

二、不同类型景区的管理模式分析

1.经济开发型旅游景区管理模式分析

通常来说,经济开发型旅游景区的建设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对于此种类型的景区适合采用企业管理模式对其进行管理;

(1)主题公园

就现阶段来说,主题公园基本上都采用的是企业管理模式对其进行管理,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益。在盈利模式上,主题公园的主要盈利方式包括:在运行过程中,让大众获取相应的体验机会,例如:出售相关的门票;同时,还会提供一些基础性的服务,例如:餐饮、住宿等;其次,积极的以景区为基础,利用潜在的商机,提高利润,例如:在景区内部招商引资等。在景区获取利润以后,在以此为基础,进行其他的经济开发,例如:景区、旅游目的地的房地产开发。同时,还应该出售带有景区商标的商品,树立品牌。对于景区内部的居民来说,可以采用市场化的公共服务,对其进行供电供水。

对于上述的盈利模式,都是从收益角度进行分析,但是相应的盈利模式十分单一,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如果从投资的角度来说,主题公园的存在一定的风险,对于主题公园内部的一些固定资产,如果没有较客源,这些固定资产就毫无价值。因此,在实际的工作开展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应该积极的从时间状况出发,对相关的模式进行创新,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

(2)旅游度假区

此种类型的景区在管理过程中,所采用的模式时政府指导下的企业化管理模式。此种模式在运行过程中,设置国家度假区管理委员会对相应的工作进行规划,并且委员会是该景区的最高管理机构,其主要成员都是由政府部门进行任命;其主要的工作内容是对景区的经营发展拟定相应的计划。同时,还制定景区的经营管理目标、景区的发展方向以及发展战略,对景区内的各项投资进行审核等。该类型景区的企业经理一般都是景区管理委员会进行任命,大多数来说都是由管理委员会的成员任职。如果景区施行的是股份制,经营管理的经理应该由董事会进行任命。目前,我国旅游度假区的开发与经营基本上都采用企业化的市场运作方式,企业可以进行自主选择,自负盈亏。

2.资源保护型旅游景区

此种类型的景区在开发建设过程中,主要是以一些公共资源作为根本,景区内的文化价值、环境价值已经明显超过景区的经济价值。对于景区内部的资源来说,基本上都不可再生,因此,具有很强的排他性和垄断性,所以,在此种类型景区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政府部门干预程度较大。

(1)风景名胜区

风景名胜区主要是以自然风景为基础的旅游区域,以保护原始风景为根本。在管理工作开展过程,工作人员应该将资源保护放在管理工作的首位,采取统一管理的方式。不能再景区内部设立相应地的开发区、度假区等,严禁对景区的相关资源进行买卖。景区的项目建设应该严格按照相应的程序进行审核。在全新管理模式制定过程中,相关部门应该对在产权制度下构建相对独立的风景区管理体系,明确管理权力以及构建风景名胜区管理机构,明确各个机构的职责等两方面入手,才能保证管理模式的合理性。

(2)森林公园

在管理模式上,我国林业部门对全国森林公园的日常管理工作进行管理,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的森林公园工作进行管理,其性质属于事业单位。森林公园经营管理机构负责森林公园的规划、 建设、 经营和管理。在经营方面,应将森林公园和以盈利为主的资源和以保护为主的资源进行有效区分,才能实现景区的持续发展。

三、总结

综上所述,不同类型旅游景区管理模式也各不相同,只有对其进行积极分析,才能从明确其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才能从根本上推动景区管理工作的开展,实践景区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安栋.不同类型旅游景区管理模式的比较与分析[J].山西科技,2012,(3):18-20.

第3篇

[关键词]旅游景区分类管理模式

旅游景区总是在一定的环境中运行管理的,主要包括制度环境、市场环境和技术环境等,其中制度环境是一个国家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特征所决定的政府行为在景区业中的现实反映,对景区的发展和运作模式起着直接的制约作用。制度环境的变迁主要由经济发展水平、旅游市场态势、市场化和法制化程度等因素构成。

一般而言,在市场化和法制化程度较低的国家或地区,倾向于对景区实行严格管理,管理的方法主要是通过政府行业部门的微观规制手段和相应的政令、条例、审批和检查程序等进行。发达国家或地区则倾向于较为宽松的管理,主要通过一般的法律和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辅之以协会和社会公众监督来进行管理。

图旅游景区制度环境及管理模式

一、我国旅游景区现行管理模式的不足

政府对景区业的微观规制主要是指各级行政部门对景区的建设、经营管理等活动进行限制的行为,即通常所说的景区管理模式。我国旅游景区管理存在的不足主要表现在:

1.多头管理、条块分割

目前我国旅游景区分别隶属多达12个不同的政府部门管理。根据我国现行的行政体制,各类风景名胜资源和文物资源分别归建设、林业、环保、文化、宗教、水利、地质、旅游等部门行使管理权,并按其价值大小和地域范围划分为国家级、省级、市县级,分别由各级相关行政主管部门管理。

一个景区内往往有多个部门实施管理职责,如旅游部门,专门负责景区内的旅游开发、服务设施、组团参观和宾馆评级等;风景管理局,隶属于城建部门,专门负责景区内的山水林木自然景观管理及整体规划的审批和基础设施的建设;文物局,隶属于文化部门,专门负责景区内所有的出家人的管理、待遇和政策等;地方政府,负责景区内的治安、物价、村镇管理等;各权利主体都在各自的权利范围内行使其管理权。表面上看,各部门都有各自的管理权限和管理范围,分工合作,实质上因其作用对象同处一个景区内,人为分割在实践中造成了效率缺乏。各个部门在本位意识驱动下,推诿或争利的现象时有发生。

2.政企不分、机制落后

许多景区尤其是风景名胜区及文物景区,由于条块分割和政、企、事不分,政府机关的衙门作用与旧国营企业的各种弊端兼而有之。在经营接待上基本是等客上门,很少主动宣传;在经济收支上,对大多数重点景区实行事业单位企业化经营,要求景区自收自支,并担负扶助地方经济的职责。在组织人事上,机构臃肿,冗员较多,机制落后。这种管理模式导致了众多旅游景区一方面是资源的闲置和浪费,另一方面是景区开发的无序、低效甚至破坏。一些社会公益性较强的景区由于财力投入不足,不能严格按照政策向公众开放,仍作为经营性企业来运作管理。

3.经济效益第一,过度开发严重

一些地方政府把景区作为经济资源,盲目通过发展旅游来拉动地方经济的发展。景区开发被地方经济发展拖着跑,不断去找新的盈利点,以保证不断向地方“输血”,而把资源的保护放在其次,甚至以破坏资源为代价换取短期的经济效益。部分景区(包括世界遗产景区)的收入被用于补充地方财政收入,如北京八达岭景区门票收入的40%上缴延庆县财政、十三陵景区门票收入的30%需上缴昌平区财政。同时景区管理机构趋于企业化,管理者把追求盈利,而不是把保护公共资源当成主要目标。武当山建福宫火灾就是因为管理部门将其出租给武校当校舍,而又疏于监管造成的。景区开发建设过程中有城市化现象。

二、我国旅游景区分类管理的主要模式

由于景区经营权的转让使得一些地方吸纳了资金,促进了景区的开发,从而带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所以景区经营权的转让如今已成潮流。另一方面景区经营权转让带来的诸如过度建设、环境污染以及国有资产流失等问题也遭到建设部门、文物部门和相关专家的反对,并导致一些国家重点景区的经营权转让计划流产。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景区经营公司是否可以上市、景区是否可以“两/三/四权分离”、是否可以借鉴西方国家公园管理体制、政府的力量是否应该加强等方面。

其实,景区不可能采用某种通用的管理模式,不同类型景区可采用不同的管理方法。应该根据景区资源的公益性质确定资源的使命,然后建立与使命相应的资金、管理、经营、监督机制等,以保证管理手段、管理能力与管理目标相适应。如县级以下的景区可在政府的规划和监督下,交与企业经营,而对省级以上的景区如世界遗产、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等景区的管理可以借鉴国外景区管理的先进经验,如美国、韩国等,成立国家公园管理局,对景区进行专门管理。国家公园管理局管理的景区,以对资源的保护和资源的社会公益性为管理重点。韩国国家公园的预算分为自行预算和国家劳务事业费两部分,国家公园的入园门票收入及各种设施、经营收入及部分政府捐助都属于自行收入,主要用于人员工资、津贴、福利费和公园管理日常开支;公园的各种基础设施建设和维修主要由国家负责。

表1 中、美自然文化遗产管理模式比较 中国 美国

名称 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水利风景区、旅游风景区、自然状态下不可移动的文物、历史文化名城等类 国家公园、国家森林、国家野生动植物保护区、国土资源保护区、某些博物馆等五大类

所有权 名义上的国家所有,实际为部门和地方所有制。但相当数量的遗产管理机构并不掌握遗产资源的产权(如土地权、林权等)而只有对资源的部分管理权 大多数为联邦政府直接掌握产权并全权委托给遗产管理机构,少量为自治团体、企业和个人所有

规划体系 按部门管理,在部门内部进行评审 内务部国家公园管理局丹佛规划中心统一编制总体规划、专项规划、详细规划和单体设计,规划成果完成以后普遍征询公众意见

资金机制 以地方财政拨款和地方经营筹资为主 国家公园的建设运行经费进邦政府财政经常性预算,其他遗产为分级所有、分级出资,同时有大量的社会捐赠资金

管理机制 绝大多数为属地化管理的事业单位 垂直管理为主的非营利机构,同时有大量的志愿者参与

经营机制 多数为政企合一、自收自支;少数以经营权转让方式全盘转移给公司进行市场化经营 有限范围的特许经营

监督机制 地方政府监管为主,上级业务主管部门为辅 上级主管部门和公众共同监督

*资料来源:苏杨,美国自然文化遗产管理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旅游调研》,2005年(4)

对于不同景区的分类管理,国内外相关的研究很多。许多专家都提出了比较中肯的看法。我国旅游景区可以实施三种主要的分类管理模式:公益型模式、中间型模式和竞争型模式(表2)。

公益型模式适合世界遗产、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自然保护区等具有世界级或国家级垄断资源的景区。这类景区以资源保护为主要目标,严格控制开发建设,由政府适当拨款并严格监管。可持续发展理论是这类景区的核心指导理论。

中间型模式适合具有一定的科教功能,但休闲旅游功能占据主导地位的景区。这类景区有一定的公益性,但经济开发是其保证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区域得到发展的重要手段。可以采用企业管理、政府监管的方式,同时可以积极引进各种资本参与景区开发。

竞争型模式适合一般景区、主题公园、旅游度假区等人造为主的、竞争性的景区。这类景区以市场开发为主要目的,核心是通过创造旅游产品满足游客从而获利。最关键的就是满足游客的旅游需求。

表2 旅游景区分类管理模式比较

管理模式 公益型模式 中间型模式 竞争型模式

资源等级 世界级国家级垄断资源 垄断竞争性资源 竞争性资源

典型例证 世界遗产 城市公园 主题公园

主要功能 保护与科教功能 科教休闲功能 旅游休闲功能

利益中心 全民中心 地方中心 游客中心

管理目标 资源保护为主 保护开发并重 经济开发为主

指导理论 旅游可持续发展理论 融合理论 旅游体验论

管理性质 事业管理为主 企业管理政府监督 企业管理

资金运作 拨款+特许经费+赞助 经营创收+补贴 经营创收

三、旅游景区分级管理模式的保障措施

1.加快旅游立法,加强景区经营管理的法制性规制

旅游法制建设的目标是以法制规制取代经济性规制。我国景区目前在经营管理方面缺乏明确、统一的法律规定,经营者缺乏法制性约束,应制定《景区管理法》等规范景区的经营与管理。在《景区管理法》还没有制定以前,加强联合执法是一条可选之路。

2.加强人才培养,推动景区职业经理人制度的发展

目前旅游景区管理人员的素质和水平不高,严重影响景区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也影响景区的可持续发展。对策是在政府引导下,委托旅游高等院校培养符合景区管理工作需要的中基层人才,同时加强景区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技能培养,重点是推行景区职业经理人制度,建立行业管理人员的准入与评价制度。

3.增强景区协会的职能,建立公开、透明的社会监督

景区管理机构需要民间组织在财力、人力上的帮助和在管理上的监督。当前,政府有关部门发展任务繁重,难免顾此失彼,景区管理可加强各级景区协会的建设,完善其职能作用,发挥其专业组织在协调、监管、培训、认证等方面的作用。没有监督的权力容易被滥用,任何的经营管理权都需要公开、透明、严格的监督。民间监督的加强和完善有利于抑制不正当竞争和过度开发等破坏环境的行为。

参考文献:

[1] 张朝枝:世界遗产地管理体制之争及其理论实质[J]商业研究, 2006,(08)

[2] 庞婷:风景名胜区管理法律制度分析[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4)

[3] 郭亚军:旅游景区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5月第1版

[4] 张明新,姚国荣:旅游景区管理模式选择研究――基于景区资源产权关系[J].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08, (07)

[5] 陈美娜:体验经济背景下旅游景区的管理模式初探[J]. 科技经济市场, 2008, (09)

第4篇

关键词:农业扶贫;旅游扶贫;旅游景区;经营管理;模式探讨

1引言

旅游扶贫的核心任务是解决贫困地区的贫困问题,该问题解决的关键在于贫困地区需要拥有可以吸引旅游者远道而来的旅游资源。景区是旅游资源吸引力的集中表现。景区经营管理模式不仅影响目的地旅游扶贫地区旅游资源的组合形式,而且景区经营管理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景区与社区居民的利益关系及居民对发展旅游扶贫的态度和行为选择。旅游扶贫地区景区经营管理模式的研究是国内外旅游扶贫相关研中究比较欠缺的环节。因而,以旅游扶贫地区景区经营管理模式为研究对象,一方面可以弥补学术界研究的不足,另一方面可以为旅游扶贫地区景区经营管理模式的实践探讨提供一些实际指导意见。

2我国旅游扶贫地区景区经营管理现状分析

2.1政府主导过渡,景区经营管理缺乏灵活性

当前我国大部分旅游扶贫地区至始至终采取政府主导型景区经营管理模式,这是十分值得商榷的。旅游扶贫的发展不仅需要政府的宏观调控,更需要市场这双无形的手,否则就成了旅游计划经济了;政府的一揽子“服务”也会打击企业的入资入股的战略性和居民参与旅游扶贫发展的积极性。

2.2景区经营管理体制落后,忽视人才的培养和储备

我国旅游扶贫地区景区经营管理大都由政府直接领导,在景区管理和运营过程中常出现多头重复领导、权责不清、多部门意见和利益冲突,或者是铁路警察,各管一段,导致景区经营综合效率低下。在人才利用方面,单独由政府机构外派人员任职景区经营管理机构,或者从当地临时聘请,直接上岗操作。这种任聘方式不仅使旅游扶贫地区景区经营管理的工作难以灵活展开和充满创造性的发展,也阻碍旅游扶贫地区扩大经营的需要。

2.3过渡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忽视生态环境和文化的保护

旅游扶贫地方政府为了早点干出政绩,减轻自身工作负担,在景区经营管理的过程中往往把一些旅游资源廉价租赁、转让给开发商垄断经营,虽然短期效益明显,但当地农民利益得不到体现,环境保护很难落实。且关注眼前经济效益,只重开发不重保护,只重利用不重投入,在景区大量建设现代化的基础实施和娱乐场所,破坏了旅游扶贫地区原有的宁静与古朴,导致原有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受到破坏。

2.4社区居民的参与度低,主体作用没有得到体现

当前很多贫困地区旅游业搞起来了,整个地区也富了,但最贫困人口并没有充分地享受到旅游开发所带来的利益。因为在旅游开发和经营的过程当中,他们忽视了旅游扶贫最终目标是要使得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社区居民应该成为景区经营管理的当家人。

3旅游扶贫景区经营管理模式路径优化

3.1起步阶段的政府主导型景区经营管理模式

景区在开发建设之初要面对各方面的困难,基础设施的建设,配套设施的统一规划,旅游景区经营相关规则的制定等都需要政府的指导和监督。因此,景区经营管理之初应当采取政府主导的管理模式。同时,政府不仅要对景区开发与管理进行宏观规划,而且要为当地居民尤其是贫困群体参与景区经营管理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3.2发展阶段的企业主导型景区经营管理模式

企业是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发展目标的经济实体,景区要做大做强,不仅需要开发商投入资金,而且企业的灵活性和创造性可以使景区经营管理模式得到完善和发展。为避免企业主导型经营管理模式的弊端,如忽视对当地生态环境的保护,排斥社区居民的参与等,政府需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和行政政策,提高企业改善贫困地区经济状况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责任感和公益心。

3.3成熟阶段的社区主导型景区经营管理模式

想从根本上解决贫困人口的经济贫困、文化贫困等问题,必须要让旅游扶贫从他助形式变为自助形式,切实让居民参与到旅游决策、旅游规划、旅游经营、旅游监督管理、旅游利益分配的全过程当中,成为旅游扶贫的主人翁。实现社区主导型的景区经营管理模式,一是社区居民要具备景区经营管理的能力,二是政府和企业要舍得放权,引导居民以入股、融资或者合伙等形式,从小项目着手,让社区掌握景区的经营管理的部分所有权和经营权。

4总结

第5篇

关键词:风景旅游区 特殊性 经营管理模式

在当前市场经济的背景下,我国的风景旅游区却仍然延续了计划经济的模式,大部分还属于事业性质,纯属社会公益事业,经费靠财政拨款。旅游区管理机构虽然既有保护的职能,又有组织生产、发展经济、解决就业和社区管理的职能,但因政企不分,事企不分而导致了诸多弊端,如资金短缺,经济效益低下,机构臃肿等问题。因此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分离所有权和经营权成为各大风景旅游区的改革方向,并且也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风景旅游区不同于一般的企业,有着自身的特殊性,我们在引进市场化机制的时候一定要慎重。

风景旅游区的特殊性

风景旅游区资源是拥挤俱乐部产品

经济学家詹姆斯・布堪南(James Buchannan)在1965年发表的《关于俱乐部的经济理论》一文中,提出了俱乐部产品。这种产品可以适应从纯公共产品到私人产品之间的连续体上的任意一点,它的核心概念就是拥挤。

风景旅游区资源就属于此种产品,旅游者只要买到了门票就可以拥有参观游览的权利,并且其行为在一定范围内不影响其他人参观游览,但如果旅游者人数超过了景区容量,就会出现拥挤,并影响其消费满足。

风景旅游区资源就是这样一种存在最佳规模的产品,其产品的实物规模和消费者的人数规模有一个最佳的搭配。这类产品实质上可以实现生产者排他的,但不容易实现消费者排他,而且生产者排他的成本比较低。这使得风景旅游区资源兼有纯公共产品和纯私人产品的性质,它们由许多人同时消费,并不断趋近于容量约束范围;超过该约束后,该产品的消费就变得拥挤了,但总存在一些排他技术使得向旅游者收费成为可能。

布堪南在其文中还提到,要有一个最佳的搭配,俱乐部成员必须可以自由流动,且俱乐部拥有自主决策权,这一理论突破了公共产品由政府供给的单一模式,为公私合作提供了理论依据。

风景旅游区资源的不可再生性

旅游资源,除人工可以栽培与繁殖的动植物外,可以说是一种不能再生的资源,一旦破坏将不复拥有。例如地面上的古建筑等,总是会一天比一天少下去.。有600多年历史的噶丹寺,是拉萨著名的三大寺之一,1969年被毁为平地。泉城济南,过去那种“家家泉水,户户垂柳”的美好景象,由于对水源地缺乏保护,已不复存在,至连著名的趵突泉、珍珠泉,也濒临断水的危险。

旅游资源的这种不可再生性决定了对其实施保护的重要性。巨大的需求对旅游产品的开发、销售,可能是一种难以抗拒的诱惑,但同时对旅游资源也可能是一股无法估量的潜在破坏力。

风景旅游区系统的复杂性

风景旅游区是介于风景名胜区和旅游区之间的一个约定俗成的概念。风景旅游区系统是围绕旅游主体(旅游者)而建立起来的产品系统及其支持系统。就其产品系统而言,包括资源吸引物,人造吸引物及旅游基础设施,其中资源吸引物是旅游产品的主要组成部分,由林木、动物、河流、文物古迹等构成,分别归建设、文物、林业、水利、环保等部门管理。并以此为基点,形成以吃、住、行、游、购、娱为基本环节的一条龙服务体系。

旅游产品的提供还要得到当地社区各个部门及政策法律环境的支持,只有政府运用行政手段、法律手段及社会手段,去引导、指导旅游企业健康正常的经营,才能真正实现景区的全面持续发展。

现有风景旅游区经营管理模式简述

国家直接经营管理模式

国家直接经营管理模式就是国家集风景旅游区的所有者和经营者于一身,景区的管理、保护和开发经费由国家财政承担,景区的门票及其他旅游项目由国家定价(一般定价很低),收入上缴国家。这种模式在市场机制不完善的条件下发挥了积极作用,在保护遗产、体现社会公共利益、资源整合等方面表现的尤为突出。但从实践中看,这种经营管理模式存在着明显的缺陷。一方面,景区的经营者没有自主经营的权力,也不承担盈亏的后果,基本不按市场规律经营,效率低下,从而导致资源得不到有效配置,其经济价值得不到应有的体现。另一方面,部门利益、地区利益与国家利益难以协调,我国的土地及其分布其间的风景名胜、文物、森林资源名义上归国家所有,但实际上中央、省、市、县、乡各级政府及其部门都能出面操作。在同一景区内,建设、文物、林业、水利等多个部门插手管理,严重阻碍了风景旅游区的健康发展。

市场化经营管理模式

市场化经营管理模式就是将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真正把风景旅游区作为一项产业来对待,将其作为独立的主体推向市场。

目前存在的市场化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以项目的形式招商引资,由多个投资主体进入景区行使经营权;另一种方式是垄断经营权,以一家企业作为投资主体,进行垄断经营。由于政企职能分开,产权比较明晰,企业作为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经济效率得到了提高。但我们也要认识到,旅游业是以持续发展为目标,需要经营者将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结合起来考虑,而企业经营者往往只注重经济效益,而忽视社会、环境效益。此外,景区资源的交易,除面临旅游价值核算的难题外,还面临着一些政策上的和限制。因此,鉴于风景旅游区资源的惟一性、脆弱性等特点,以及相关理论政策研究滞后等原因,对这种做法必须慎重。

我国风景旅游区经营管理模式的政策建议

改革管理体制

我国风景区旅游资源的所有权主体是国家,国务院代表国家行使风景旅游区资源所有权。为保证国家产权的统一和国有资产的收益,国务院可以指定一个权威机构行使风景旅游区资源产权,对产权进行统一管理;负责风景旅游区规划的审批、土地使用权的转让、租赁,风景旅游区资源使用权转让、风景旅游区资源保护规划等。该权威机构可视需要,在各省或各片区设立派出机构,发展建立风景旅游区日常管理机构,并对其拥有领导权、监督管理权和对风景旅游区资源开发经营企业经营活动的监督管理权。日常管理机构由派出机构代表、地方政府各职能部门代表、当地群众代表、开发经营单位代表等组成,具体负责风景旅游区开发建设的监督管理,监督国有资源的用途,保证国有资源保值增值,并进行风景旅游区日常的市场管理、资源管理、环境管理。整个管理系统的经费均由国务院按旅游税收的一定比例统一拨付,以防受地方政府部门和经营者的牵制。

这种产权管理机制,可以避免现有的条块分割,多头领导,明晰了风景旅游区资源的产权归属,且有效发挥了监督作用,可以防止风景旅游区资源的过度开发、风景旅游区环境破坏。

运用不同经营管理模式

近年来,有许多学者提出风景旅游区应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将其交由企业进行市场化运营,并通过对收益和成本的比较分析论证了这种模式的合理性。碧峰峡、桐庐、太湖源等一大批景区(景点)将经营权不断地拍卖出去,黄山、张家界等遗产类资源也引入市场机制,并先后挂牌上市,这种经营意识是对传统管理意识和管理体制的一大突破,这一点应该是肯定的。但目前完全按市场机制经营的方式遭到了质疑。如黄山风景旅游区,从保护遗产的角度出发,必须严格遵循“景区游,区外居”的旅游方式,而黄山股份公司为追求自身赢利,必然尽可能以高消费方式将尽可能多的游客留在景区,由此必然造成遗产质量破坏,从而出现了在黄山发展旅游经济后“景区的环境卫生和安全质量提高,而遗产质量反而恶化”这一似乎怪异的现象。另外,这种纯商业化经营必然以其垄断性而伤害游客正当利益。拥挤俱乐部产品可以通过政府提供,也可以通过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由私人提供。但经营权和所有权的分离是否适合所有的景区,也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本人认为,凡是经营性景区(景点)均要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只是对一些专业性或公益性强的景区(景点),如国家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文物保护区、宗教朝拜地等实行国家经营管理,由国家委托专业人士经营。

加强对旅游资源的管理

风景旅游区不是单指景观资源,而是以景观资源为核心,由产品系统和支持系统组成的一个综合体。往往在我们脑海里有一个思维定势,即风景旅游区的收入来源就是门票收入,并以其为由来证明管理经费紧张,从而交由企业市场化运作或进一步提高门票价格。由于旅游产品是一种高弹性消费品,提高价格会导致游客数量大幅度减少,门票收入进一步降低,且波及到整个行业。我们应该改变观念,树立大旅游意识,正确把握旅游业的综合性、先导性、关联性规律特点。

在风景旅游区经营管理体制改革中,分清旅游景观资源和旅游经营资源。旅游经营资源才是我们的改革重点(包括住宿、交通、餐饮、娱乐设施等),增强竞争活力,提高风景旅游区的收入。旅游景观资源不应作为风景旅游区创收的主要途径,而要以保护为重,国家应建立景区财政补贴制度,为景区维护经费来源提供保障。对那些交由企业运作的经营性景区,应制定门票价格管理制度。

建立规制风景旅游区开发和保护的法律体系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旅游立法初步形成了旅游法律体系,但是在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等方面,目前还没有正式立法。

虽然有《风景名胜区暂行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森林公园管理办法》等行政法规,但是这些规定缺乏实施细则,对一些新做法缺乏裁决的依据,对实际执行中的一些破坏资源、侵蚀国有资源、使用权不明确的现象难以做出有效认定和判罚。尤其在民营企业开发旅游景区的过程中,由于没有相应的具体法律法规对旅游资源开发行为进行规范,具体操作上对旅游资源的权力归属没有清晰的界定。要明晰风景旅游区产权,并使其规范化运作,就要建立健全相关法律体系,将景区开发行为予以规范,对破坏景区资源的行为和做法给予惩罚。按照我国现行法律体系和行政法渊源,风景旅游区立法体系可以按照宪法――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法规、地方规章――规范性文件这样一个层次来构建。

总之,风景旅游区不能等同于企业,由于它有着自身的特殊性,我们应从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多个方面考虑经营管理体制的改革路径。在风景旅游区的开发保护中,要加强公私合作,合理利用政府和企业的优势。

参考文献:

1.崔风军. 风景旅游区的保护与管理[M]. 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

2.许彬. 公共经济学导论[M]. 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

3.苏文才,孙文昌. 旅游资源学[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4.梁正宁. 论我国风景名胜区的市场化经营[J].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115)

第6篇

关键词:旅游区;经营;管理模式;探索

一、我国风景旅游区经营现状

我国绝大多数旅游风景区文化资源是乡村历史、文化、自然遗产的活化石和博物馆,长期以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新农村建设、乡村旅游开发和城乡统筹发展等多重挑战,旅游风景区越来越受到货币经济的冲击,风景区文化资源保护得不到充分重视。除了极少数传统风景区被列为历史文化风景区得到较好发展外,多数传统风景区不能得到有效保护和利用。旅游风景区传统经营管理模式亟待改变。

二、风景旅游区经营管理模式简述

(一)国家直营管理模式

国家直营管理模式就是国家政府作为该类风景旅游区的所有者和经营者,作为唯一拥有者行使经营权,因此所有涉及风景区的费用,包括管理、景区保护和景点开发方面的经费均由国家财政支出,而景区门票及其相关景区内项目收入直接上缴国家财政,同时景区门票定价权属于国家。这种模式缺乏整体的保护建设规划,没有牵头部门规范古民居建筑拆迁、新建建筑用地审批管理等工作,无法正确处理好改善农民人居环境与保护古民居的关系。

(二)市场化经营管理模式

市场化经营管理模式与国家直营管理模式最大的区别在于行使风景区经营权的是企业,这一管理模式充分适应市场需求,以市场的需求为景区开发导向,以此为基础将景区整体进行包装后作为一项产业推入市场,这种做法的优点在于,充分调动了风景区主体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了景区的经济效率。但我们也要认识到,随着人际关系日趋理性化,农村传统生活的合理性及其价值越来越受到破坏和质疑。安于宿命、不重诚信、轻视规则、抱残守缺、不思进取等思维和观念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又化为实际而具体的行动,造成散落在相对偏僻、贫困落后的传统风景区破败严重。除了极少数传统风景区被列为历史文化风景区得到较好发展外,多数传统风景区不能得到有效的保护和利用。

三、风景旅游区经营管理模式的政策建议

(一)创新旅游模式

1.村镇旅游模式。

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速度不断加快,在这一大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地方旅游业充分利用当地村镇特色文化,将当地特色融入旅游开发,依靠古村落古建筑的文化氛围作为基点,以新农村建设为助力,大力发展了诸如农家乐、村寨游、古文化游、新村风貌游等多种类型。

2.民俗风情旅游模式。

民俗风情游与村镇游的最大区别在于,其主要旅游资源围绕当地特色文化进行包装,这就要求当地风景区有一定的历史沉淀,在这一基础上,大力宣传当地农村风土人情和名俗文化,并整理成适应市场需求的特色名俗文化,可以通过多种手段增添文化色彩,如民间技艺、农耕展示、节庆活动、时令民俗以及民族歌舞等休闲旅游活、动。该类旅游模式大力发展了民俗文化型、农耕文化型、乡土文化型等类型。

3.文化创意与跨界经营。

跳出风景旅游区看风景旅游区,能给风景旅游区注入更多的生命力。风景旅游区不能单独看成住宿,而应该与周边环境融为一体,保留当地特色生活。如果只是住宿,很难竞争过酒店,给客人留下的理由。此外,游客住风景旅游区是为了旅行休闲,感受另外一种生活方式。风景旅游区要借用环境、人文等要素,注意设计感与卖点,把餐饮、客房、人、物产等结合起来,风景旅游区经营会看到另一片新天地。

(二)创新宣传渠道

1.社群商业与自媒体传播。

社群商业的主旨就是去中介化,充分运用社群基础进行营销宣传,而在这一过程中,自媒体传播工具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风景旅游区在宣传方面首先要学会使用自媒体工具,如微信、微博等自媒体工具,保证自身特色的同时,打造与自身特色关联性强的客户群,做到精准宣传,效果往往事半功倍。

2.“环境资源+”。

环境资源包括“农业资源”与“山水资源”。风景旅游区,重点在“民”。如何体现“民”,远离“市”,大道同源,殊途同归。风景旅游区的打造就好比一件商品的包装,而这件商品包装上最吸引人就是商品代表的地方文化。

3.引入智能化宣传渠道。

在社交媒体工具空前应用的今天,在可以预见的将来,社会中每个个体或集体将共用集成了各种类型的混合云平台,这已经成为公认的发展趋势。在这一背景下,风景旅游区经营者应该充分利用网站、微信、微博等方式打造体现自身特色的宣传平台,利用图片、文字和视频,对酒店内各房间情况(如报价)、提供餐饮情况(如特色菜肴、酒店位置和周边环境)等进行展示,使用户在家即可轻易获得景区的相关信息。

4.适当的定位。

有人说,住风景旅游区,定位是极其重要的,一个准确的定位意味着风景区作为一件商品,它在市场中的价格区间、市场受众、产品收益以及后续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因此在宣传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定位问题。像“云台山风景旅游区”的火爆,其中的一部分原因就是在景区项目选址方面合适的定位。

5.适当的宣传口号。

风景旅游区的宣传口号设计的要点就是要求突出重点、容易、积极,这就要求口号短而精,切忌口号空洞、长篇。具体风景旅游区选址应遵循从大环境到小环境的思考方式。通过对于国内外成功风景区宣传案例的分析总结,一个成功的风景区宣传口号主要遵循两大原则:

(1)合法可用。

合乎法律规定是一个成功宣传口号的立身之本,但由于我国群众法律意识淡薄,这一最基本的原则常常是最容易忽略的,在我国村镇旅游风景区,这类现象尤其明显。再好的宣传口号如果得不到法律的保护,就存在随时被剽窃甚至被占有的风险,轻则损失景区声誉,重则随之而来的是高额的宣传费用“打了水漂”,甚至惹上法律纠纷。

(2)易读易记。

风景旅游区的宣传口号设计的目的简而言之就是让游客知道,从而产生旅游的兴趣,因此,口号应该简单易懂,朗朗上口,易于理解,不要在口号中出现多音字或者是多解字,这只会降低游客的兴趣,如裸心谷、过云山居等风景旅游区等品牌都非常易读易记。

(三)创新服务模式

人情味的服务是一种有温度、能够传递情感的服务。能够让客人感受到风景旅游区的情感,从而能够调动起客人的情绪,如感动情绪,让客人心里暖暖的。情绪波动分为两种:负情绪波动(失望、愤怒、不解等),正情绪波动(感动等)。好的服务质量两个标准:切实解决了客人难以处理的问题,服务超出了客人的心理预期。可尝试在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创新:

1.低价高值服务。

其是指风景旅游区消耗极低的人力成本、物力成本,对客人来说却很有价值的服务,如叫醒服务、行李寄存、延迟退房(当天没有客人入住的情况)、提供针线包雨伞等、行程规划、预定门票、收发快递、照片打印等。①超出预期的服务,能够给客人带来惊喜。②区别服务对待,针对不同客人提供灵活性的服务。③细心、主动、能够有预见性为客人服务。④打破常规。⑤站在客人角度考虑问题。

2.标准化风景旅游区的服务。

细心观察客人行为举动,主动、预见性地提供服务,如客人从外面买了一些水果回来,主动问客人是否需要水果刀。服务是具有时间性和空间性,贯穿着客人预订、入住、离开三个阶段。客人在网上预定后,服务就已经开始了。服务的关键在于能够有效地执行。风景旅游区从掌柜到前台、清洁人员都是服务的执行者,对服务人员进行服务培训,提高服务意识及服务能力,有效激励员工,提高服务质量,如被客人提名表扬的员工,风景旅游区给予物质奖励。

3.服务内容细节化。

(1)服务内容要具体化,把服务的内容进行整合告知客人。(2)在旺季时,客人要求会很多。这时候要把客人各种要求记在本子上。根据要求的轻重缓急,一一去解决。以防忘记或者遗漏未去解决,导致客人不满。(3)和客人进行有效沟通,对客人提出的要求要理解到位,以防对客人提出的要求理解片面或者有误,在解决过程中不符合客人的要求。四、结语风景旅游区的经营管理必须尊重当地地域文化及其发展规律,以严谨积极的态度,使得当地居民享受更好的生活环境。中国的绝大多数风景旅游区正处于城乡统筹和新型城镇化、新农村和美丽乡村建设等多元化发展的时代背景中,在这一情况下,如何实现多规融合,深化和细化相关配套政策,将是我国风景旅游区经营管理模式下一步探索的内容与方向。

参考文献:

[1]崔风军.风景旅游区的保护与管理[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

[2]许彬.公共经济学导论[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

[3]苏文才,孙文昌.旅游资源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4]梁正宁.论我国风景名胜区的市场化经营[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3):48-50.

第7篇

引言

生态旅游概念进入我国后,其发展态势十分迅速,在林业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方面,近十年我国也规划发展了为数不少的生态旅游基地。但是社会经济发展与林业资源保护之间的矛盾也日益明显,这提醒从业者关注林业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经营的模式优化问题。

一、 生态旅游与林业自然保护区

(一)生态旅游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回溯旅游业的历史,其诞生的发展似乎都还一一在目。一百年的历史却有着极其迅速的发展,而生态旅游的诞生则更晚,到今天也不过是二十多年的时间。生态旅游的出现有着深厚的基础,笔者此处总结为理论基础与实践基础。

从实践上来说,旅游在过去一直被认为是“无烟的工业”, 页13-16.因为它不涉及大量的气体排放和废弃物处理等,但是进入上世纪末,旅游业的这一美誉也逐渐入土,更大范围的旅游活动在全球范围内出现,因旅游而产生的矛盾和问题也越来越多,其中包括行程中的污染、对旅游资源的破坏。这都呼唤着生态旅游的必要。

而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提出则从理论上说明了生态旅游的可行性。可持续发展理论认为资源是可以循环利用,这样不仅提高了资源的使用效率,更大大增强了旅游资源的服务质量和“服役年限”。

(二)林业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开发

生态旅游并不是一种脱离于旅游活动的存在,它与普通旅游概念一样,依赖着旅游的主体、客体等多个要素,所以,作为旅游资源(旅游客体)的林业自然保护区,自然也是可以进入到生态旅游开发中的。

从目的上看,林业自然保护区具有其他人文社会类旅游资源所不具备的自然接近性,因而能够使得游客最大程度上接近自然,获得身心的陶冶,无形中也可以通过资源的开发和规划设计塑造他们的生态精神。林业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开发,很大程度上丰富了生态旅游行业的内容和类别。

更重要的是,林业自然保护区以最原始、最自然的状态进入到开发者和游览者的视野,这也是旅游业最为重要的两点开发可行元素——吸引力和陌生化程度。根据目前生态旅游的发展来说,林业资源保护区方面一般按照其景观的优美度、特色程度和原始程度进行分类,它的多样和丰富程度也是其资源整体开发结构中的重要部分。

二、林业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的经营管理现状与优化模式

(一)我国林业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发展

我国在生态旅游的发展规划确定之后,林业自然保护区的开发也直接成为了其中的重要一项。最初,业内在林业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开发上遇到了许多问题,最大的就是资金问题。由于生态旅游兴起之初,投资缺乏信心,而林业自然保护区又是诸多开发对象中最为复杂、成本较大的一种旅游资源,所以资金的缺乏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最初的开发。不仅在我国,全球范围也是如此。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问题也自然得到了解决。当前,林业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的进行已经开始盈利,这些经济效益也是促进林业资源再度保护的重要资金来源。同时,林业资源的开发和旅游基地的建设也吸引了大量的就业,进而在林业资源周围形成了一个良性的可持续发展社区,提供了宝贵的林业保护和开发经验,这都是我国近十年时间发展林业资源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的突出成就。

(二)林业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经营管理优化模式

然而,开发必然带有破坏,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也是一样,只是尽可能最小化这些破坏和危害。举例来说,在开发和发展生态旅游时,我们主要出现了如下的这些问题:在开发的初级阶段,可持续的观念还是不够深入,存在着局部的粗放型传统管理;在笔者的统计中,也发现了为数不少的水污染、噪声污染和植被破坏的问题;另外,管理机制与运行开发机制不够协调的问题也日益凸显。

上述的这些好处和问题,都呼唤着一种更加完善的经营管理模式和传统模式的优化。就笔者的调查和初步研究认为,社区化的经营与管理是目前世界范围内较好的解决方案,这是一种自然保护区开发的新方式, 页25-27.从社区角度看,它完善的是自然资源的自我发展能力和社区人们的自我完善水平。这种旅游社区的构建目前还在试点阶段,可借鉴加拿大等国的经验,着重处理好自然保护区的保护与发展问题。

三、结语

第8篇

旅游景区是我国旅游业发展重要的生产力要素,是旅游吸引力的根本来源,也是旅游创汇创收的重要方面。景区作为旅游产业链中的核心部分,具有双重属性。从景区的旅游属性来说,它是一种商品,需要进入市场,体现价值,追求利益最大化;而从景区的自然属性来看,它是大自然赐给人类的一种宝贵资源,不可再生,容易遭到破坏,需要得到较好的保护,尤其是世界遗产地的景区。我国1999年出台的《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GB/T17775—1999)对旅游景区进行了界定。旅游区(点)是指“经县以上(含县级)行政管理部门批准设立,有统一管理机构,范围明确,具有参观、游览、度假、康乐、求知等功能,并提供相应旅游服务设施的独立单位。”

从市场的角度看,旅游景区经营具有几个方面的主要任务,即旅游景区如何吸引游客、如何为游客提供满意的服务创造利润,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如何实施旅游景区的可持续发展,带来社会效益。旅游景区经营是指景区通过调动旅游景区相关投入要素,在有效保护旅游景区公共资源(主要是风景资源、生态资源与文物资源)的前提下,对其合理利用并追求效率最大化的营销、管理与服务。旅游景区经营的主要内容:(1)开发与利用景区内旅游资源,建设景区旅游吸引物。(2)从事旅游景区的日常经营,销售景区旅游吸引物,实现景区经营的经济、社会与环境效益,包括对旅游景区的产品设计和组合;为组合旅游产品而进行人、财、物的协调与组织;市场营销;旅游服务的提供。(3)资源保护与环境维护,培育景区持续的旅游吸引物。(4)景区的安全管理与服务质量管理,传递旅游吸引物。就是由于旅游景区的第三个任务:资源保护与环境维护,才使得其人力资源改革中情况复杂,问题较多。旅游景区由于其行业的特殊性,其要承担的社会责任比旅游相关行业比如酒店和旅行社等行业都要多,所以其人力资源改革就不是单纯的只是涉及到旅游景区一个部门的问题。

我国早期开发旅游景区主要是为了给居民提供一些休闲的场所及保护资源,其承担的社会责任多余创造经济效益,所以也就造就了景区经营不以企业为经营模式,其人力资源管理也不同于企业的管理模式。我国旅游景区飞速发展,据相关统计数据,截止2000年12月31日,我国2726户旅游景区,固定资产投资额达到3708528.92万元,景区从业人员12.3235万人,行业营业总收入2025258.19万元,行业总利润46850.45万元,利润率2.31%,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16.43万元/人,人均实现利润0.38万元/人(资料来源2000年旅游统计年鉴)。可以说,我国旅游景区的发展正处于一个不断上升的趋势,但是与同期旅游旅游行业的其他企业相比较旅游景区是有差距的,其发展是相对缓慢的,这与我国旅游景区人力资源的管理模式是有很大的关系的。我国的饭店行业在很早之间就进行了企业所有权与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改革,同时旅行社也紧接着进行了改革,但是旅游景区行业由于其行业特点的特殊性,即资源所有权的国有性,导致其人力资源改革必然不能同饭店与旅行社行业一样进行,必然带有其特有的特点。

总之,由于社会及景区本身对景区经济效益的追求,我国现有旅游景区都在积极探索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可以这么说,我国景区的人力资源管理还比较落后,饭店业、旅行社在一开始就注重引进国外成功的人力资源管理经验和管理人才,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人力资源管理已发展得较为成熟,而国内旅游景区人力资源管理运作不甚规范。但实质上景区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已经比较突出,在我国逐渐开放景区的情况下,旅游景区的人力资源管理和成本控制需要探讨出更多更科学的方法。

2景区员工管理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2.1景区资源管理权分裂

目前,我国的旅游资源和景区分属于政府不同部门管理,这一现象在以资源保护型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旅游景区旅游景区中尤为突出。历史文化名城及其他文物景区归口文化部门管理;国家风景名胜区,归口建设部门管理;国家森林公园归口林业部门管理;国家自然保护区,归口环保部门管理;国家地质公园,归口国土资源部门管理;国家水利风景区,归口水利部门管理等,而后期出现的一些非依靠自然资源的人造景观旅游景区企业的管理则归属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管理。[1]这种分工管理格局,导致政府部门大多只能从本部门的业务角度去认识旅游景区、管理旅游景区,同时人力资源管理方面,也存在同一旅游景区员工性质不同的情况,由于对景区资源有管理权的各个部门各自派出自己部门的管理人员和服务人员对景区进行管理和旅游服务,导致人力资源管理没有统一性,这种多头的、封闭的、繁杂的管理体制,导致景区人力资源的管理陷入了困境。

2.2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构建混乱

旅游景区随着旅游市场的繁荣和旅游景区经营权与所有权的分离的景区的出现,各景区开始了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在构建过程,所以人力资源管理状况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混乱局面。早期,我国的旅游景区大部分都是属于自然资源依靠型的旅游景区,这些景区发展初期都属于国有企业,采用的是固定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还处于人事管理阶段。景区管理机构重置、职能重复导致人力成本浪费严重;人力资源的管理内容、管理方式、管理方法及管理思想的一成不变。这些景区中大部分的员工都是属于“固定员工”,无论景区经营情况是否良好,员工数量、岗位等均不会变化。现阶段部分景区还在进行改革的过程中,处于摸索阶段,人力资源的管理在一个景区中出现了两套管理模式,一部分是固定的“国家固定人才”,一部分是市场上招聘来的人力资源。旅游景区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构建处于过渡的阶段。

2.3人力资源管理短期行为严重

目前,很多景区由于过多地注重社会职能,没有转变经营管理观念,景区发展缺乏战略考虑,人力资源管理也只着眼于现在,致使员工短期行为严重。员工随意破坏景区的管理程序、中层管理人员会放弃责任,景区人才流失现象严重。这一现象在基层旅游服务人员中尤其突出,从人力资源与人力成本两方面来分析,人力资源管理着眼于未来,它更多地考虑如何开发人的潜在能力,以不断提高景区的效率,尽可能利用人的创造力增加企业及社会财富为目的。

2.4激励及评价体系不完善

由于传统旅游景区属于国有单位,所以人力资源管理是固定的模式,目前这些景区的员工的评价体系尚未建立起来,没有形成良好的激励机制,导致员工积极性不高,工作效率低下,导致景区经营单位成本增高,资源浪费。景区员工干得好与坏都一样可以留在企业,同时由于企业直接管理者并没有决定员工工资高低的权利,导致员工管理难度较大。

2.5人力资源管理权力集中

旅游景区由于其属性的特殊性,其资源所有权和管理权掌握在景区主管部门中,景区的一切决策都是高度集权化的,员工对于景区决策,只有无条件地执行,景区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可能是健全的,但由于管理者的专横、主观使一切可能都是机械的、无效的,对员工的激励措施基本没有建立起来,晋升激励、工作弹性和人际沟通措施运用较少。

3对策设想

3.1给旅游景区人力资源管理权“松绑”

要让旅游景区更好地发展,政府应当对旅游景区适当的放松人力资源管理权力,比如对于国有资源为主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景区,其社会功能是保护和研究功能,对于这样的景区则主要是对主要的核心人力资源的控制,对于部分非核心的部分可以采用外包或者其他的方式进行人力资源管理权的放宽。多给景区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构建的自,才能使景区根据景区的特点进行人力资源的管理。同时只有先“松绑”景区人力资源管理的短期行为才能尽可能地避免,同时激励评价体系才能很好地构建起来。

3.2统一资源管理权

资源是旅游景区赖以生存的根本,没有资源景区就无法开展旅游活动,但是资源管理权的割裂给景区人力资源管理带来了很大的困扰,很多景区人力资源管理混乱主要就是资源所有权与管理权不清晰造成的,所以,政府应该主导形成一个资源的统一主管部门。将现有的资源的所有管理部门——林业主管部门、环境保护部门、国土资源部门管理等统一为一个相应的政府部门来进行管理。当然这需要我国的各政府部门作出相应结构的调整,同时也会涉及众多的利益体,难度肯定很大。但是这样的调整对于景区开展旅游和进行旅游从业人员管理是一个很好的事情。

3.3理清景区类型,分类进行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构建

第9篇

关键词:旅游景区管理 问题 对策

一、引言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旅游消费占据中国家庭的消费比例正在快速攀升。如何维持和增强景区的竞争力,景区管理成为重要的手段。旅游景区管理,指景区的管理者通过合理的组织人力、物力、财力,高效率的实现预定管理目标的过程。旅游景区管理包含风景区日常经营与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风景区财务管理、风景区旅游信息管理等多个部分,任何一个管理部分出现问题将会影响风景区的整体竞争力。这些年,我国对景区的管理虽然积累了部分经验,但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制约着景区的竞争力的提升。

二、旅游景区管理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和原因

(一)机制落后、条块分割

景区有多个上级管理部门,比如:旅游局,隶属旅游部门,负责景区开发、设施建设、酒店评级等;文物局,隶属文化部门,负责景区文物和博物馆业务管理,也负责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和管理的监督工作;风景管理局,隶属城建部门,负责编制旅游景区总体规划、投资计划、招商引资;地方政府,负责景区的治安、村镇管理、票务管理工作。如此多的管理部门,独立看职责明确、分工合作,但事实上其管理对象都是同一个景区,实际操作中经常出现管理职责相互重叠、管理效率缺失,甚至管理部门之间相互推诿的现象。景区管理的条块分割也导致政府机关的官僚作风显现。在经营推销景区时,不主动打响旅游宣传;在经济收支上,实行事业单位经营,不对景区进行经济扶持,要求景区自负盈亏,却要其承担地方经济支柱的职责;在组织人事上,机构臃肿,人浮于事。

(二)经济效益第一、缺乏可持续发展观念

一些地方政府将旅游景区开发作为拉动地方经济的杠杆,赋予旅游景区“地方经济支柱”的错误定位。旅游景区的开发潜力被无限挖掘,但景区的保护却被放在一旁,政府一味强调对景区开发带来的巨大利润,甚至不惜牺牲旅游景区品牌和口碑去换取经济效益。黄山门票十年来上涨三次,旺季价格由以前的80元上涨到230元。山东曲阜的孔庙、孔府和孔林,平均每年接待游客量已经高达100万人次,每年的门票收入都稳定在1.5亿元左右。而这些收入,全部上缴了地方财政,景区的保护和维护所需资金则要打报告申请。张家界因为武陵源景区严重违规建筑问题,影响“世界自然遗产”这个金字招牌,耗资3.45亿元拆迁建筑物,损失的金额相当于1990年至2011年武陵源所有门票收入总和。

(三)忽视游客体验

近来国内许多主题公园纷纷倒闭,对中国的旅游业造成的损失高达3000多亿元。江苏吴江的福禄贝尔主题公园耗资10亿元,运营不到1年半宣布破产,投资上亿的通身海南中华民族文化村开业8个月突然宣布倒闭。景区为什么失去了对游客的吸引力?景区管理中忽视游客体验是导致景区倒闭的症结。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游客对景区的要求也随之变高。游客期待在景区旅游过程中获得“舒畅、开心”的旅游体验。部分景区建设策划、设计及施工粗糙,没有打造出精品旅游产品,旅游管理中忽视游客体验,便失去了在激烈竞争中生存的条件。

三、景区管理问题的对策

(一)建立旅游景区分类管理模式

事实上不同的景区应该采用相应不同的管理模式,以期达到最好的管理效果。首先应对景区资源的性质来分类:公益性质、非公益性质,然后建立相应地管理机制,如资金机制、管理机制、经营机制、监督机制等等,最后使管理手段和管理目标相匹配。例如,针对县级以下的旅游景区,可放权让企业经营,但针对省级以上的景区,尤其是世界遗产或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应成立国家公园管理局,对景区专门管理。

我国旅游景区可分为三种管理模式:公益型、中间型、竞争型。公益型模式是指以可持续型发展为核心,适合于世界遗产、国家自然保护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这类旅游景区为保护为主,在当地严格控制过度修建,并且由政府拨款对景点进行维护、严格管理。中间型模式适合具有科教性质但并存休闲旅游功能的景区。该类景区可以采用企业管理,同时引进其他资本参与开发,使景区发挥其公益性的同时进行经济开发。竞争性模式适合人造景观、具有竞争性的景区。该类景区的管理应以满足游客旅游需求为目标,力争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创造高利润。

(二)尝试建立体验式经济的景区管理

一个成功的旅游景区必须要让游客获得快乐的体验,同时将景区的资源同景区环境和景区文化背景相统一。

1、长期规划、总体掌控。应在旅游的全过程,即游客离开家门到旅游目的地中做到全程空间管理。运用多种行政手段,对旅游景区加强行政监督和处罚力度。对游客进行保护环境意识宣传,培养有责任感的游客。

2、景区配套项目突出三大特征“差异性、参与性、挑战性”。景区配套项目体现新鲜感、独特性。如每3年对景区产品做一个更新,节日庆典表演保持30%的更新率。参与性体现在游客参与景区的项目设计和组合中,让游客体验到由自己参与而带来的个性化产品。挑战性是游客通过一些自我突破而体验到的自豪感。

3、景区服务带有亲切感。导游或者当地的旅游服务者是带给游客最深体会的源泉,他们可以向游客提供亲切感和自豪感。例如马尔代夫的导游,他们往往既像是节目的主持人一样的风趣幽默,又像是普通游客一般自然亲切,同时又具有导游的专业素养、有求必应。在和游客面对面的交流中,让游客真实的感受到时时刻刻的快乐体验。

(三)发展旅游景区电子商务

采用现代手段引入IT技术,发展旅游电子商务。在酒店订票、景区宣传、旅游景区联盟、综合服务中间商方面都起到了广发的作用。使用电子商务可以满足旅游者个性化需求,提高旅游自由度,同时根据游客的个人喜好和需求,设计旅游线路、逗留时间、住宿条件,使游客获得旅游景区的最大优质服务,为景区获得更多的利润空间。

(四)建立景区品牌管理

品牌管理就是从品牌定位到品牌增值一系列活动的全部过程。在旅游市场中能够生存,延长旅游景点的生命周期,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建立自己的旅游景区品牌。美国迪士尼公园经百年而兴隆昌盛,建立起了庞大的迪士尼旅游帝国,这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景区管理应该以品牌为沟通工具,确保景区的品质和价值,在游客心中构建值得购买、确认其价值的形象,使游客在选择同类型旅游景区时,排他性选择自己的旅游产品。

参考文献:

[1]李高峰.我国旅游景区管理的问题原因及对策[J].商场现代化.2007

[2]樊志勇.进一步完善旅游监督管理[J].旅游学刊.2011

[3]王良健.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研究[J].旅游学刊.2001.

[4]孙海琴. 我国旅游景区门票价格上涨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 [J].中国商贸.2011.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