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小学语文教学的创新优选九篇

时间:2023-09-06 16:54:16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小学语文教学的创新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小学语文教学的创新

第1篇

创新精神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和核心,它为教育和教学改革找到了一个切入点。一方面要突现先进的教育理念,另一方面要突出教育的实践性和操作性。创新能力则是综合素质的最好体现,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核心。语文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上举足轻重,我们应该在教学中依据语文课的特点,精心设计,潜心指导。

一、明确学生是创新主体

长期以来,我们对学生的主体地位认识不够,许多教师没有从教材.教参的“金科玉律”中解脱出来,注入式满堂灌的教学模式没有根本改变,学生的主体地位只停留在理论上,在实践上却是我行我素。语文教学要创新,就必须消除抑制学生活泼.主动发展的沉郁气氛,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放鸟归林,形成百鸟争鸣的良好氛围。小学生富于幻想,具有潜在的创新能力,教师只有把视点真正转向“学”,才能使学生的潜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掘。从语文教学来看,学生的主体观就是叶圣陶先生提出的要让学生自能读书,自能作文。

二、深钻教材、把握课本创新因素

小学语文教学文字虽然浅显,但却皆为名家名篇。古今中外的“童话”、“寓言”、“历史”故事,充满幻想和童趣,留下许多拓展学生思维创新的时间和空间,而现代科学的知识短文更是充满创新的气息。我们教师在备课时要开拓思路,钻进去,跳出来,引导学生去幻想,去创造,去标新立异,从语文教材中吸取创新营养,逐步引导学生形成创新能力。

三、转变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

长期以来我们在传统教学思想指导下,形成了单一,固定的程式化的教学模式。它对语文教学曾产生过一定作用,但随着教育的发展,时代的进步,以前的教学模式存在不少弊端,根本不能满足现代教育的需求,“程式化”束缚了师生的思想,阻碍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我们需要改变这种状况,切实研究并善于运用教学模式,既要掌握模式的基本规律,又要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活用模式,使学生通过模式理解所学的规律,并运用这种模式去进一步探求新的知识,获得新的技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同时积极推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方法,以及合作法,发现法,讨论法,导读法,自读法等,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学会质疑,大胆创新

第2篇

【摘 要】小学语文教学在现代教育大潮中越来越追求教学方式的新颖、教学成果的高效、教学内容的丰富等,这是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也是我们语文老师们在教学中要深思的问题。教学创新,是脱离传统落后的、不适应现代教学的方法,从学生们的特点出发,关注学生们的全面发展,注重人格品质的完善。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语文老师们也要学会教学创新,为更好地提高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学效率而努力。【关键词】小学

语文

教学

创新语文教学的创新是立足于语文老师、学生们的现状,运用有效的方法,创新我们的教学思路,以求取得更大的教学成效。小学语文的教学创新对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学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我们要认识到这点,并切实在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提倡教学创新。语文教学创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1. 语文教学创新能够充分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逐步培养学生们学习语文的兴趣。语文教学创新能够在很大的程度上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并且有利于培养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语文教学只有在创新的情况下,才会探索出一些新颖的教学方法和有吸引力的教学实例,而这些新颖的教学方法和有吸引力的教学实例正是调动学生们学习语文的关键所在。语文教学创新就是传承以前好的方面,探索出新的教学方法以满足我们的现代教育的需要。语文创新可以让学生们觉得语文教学变得更加有趣,这就是语文教学创新的强大作用。2. 语文教学创新,有利于我们的教学更加突出规律性和实用性。语文教学的创新不能够脱离一般的教学规律和正确的教学方法,而且要特别注重语文教学的规律性和实用性。语文教学的创新不是一种完全脱离学生、完全脱离教学轨道的方式,而是一种注重教学的高效和以学生们为本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语文教学创新以学生为教学的主体,坚持从学生们的实际出发,并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不断发挥学生们的主体性作用,促进我们小学语文的教学。3. 小学语文教学上的创新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保障。以前,很多小学生对语文的学习都有一种懒散的心态,很大原因就是因为学生们不能从学习语文中感受到趣味,这就从很大程度上打击了学生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严重阻碍了我们语文教学效率的提高。因此,在近些年来很多语文老师特别是小学的语文老师们更加注重创新语文教学方式,使得我们的小学语文呈现出了勃勃生机。小学生们能够从现在的语文中体会到了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积极性,并能够独自自主地去学习语文,不断充实自己的语文知识,令我们的语文教学效率在很大程度上有了质的提高。在我们的小学语文中如何才能做到教学创新:1.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努力探索高效、实用的授课方法。在现在的语文教学中,我们语文老师们必须认识到转变教学方法的重要性,尽量寻求、探索出一种高效的方法来,并在实践实行。只有高效、实用的授课方法才能保证学生们能够有效地接收到老师们教授的知识,高效的教学方法不仅能够让老师们能够从容上课,也能让学生们在花较少时间的同时能够最大程度地学到更多的知识。无论是语文的教学还是其他科目的教学,都脱离不了寻求高效有用的教学方法。这是语文教学创新的前提,也只有当老师们能够积极地去探索新式的高效教学方法,才能不断发挥主观能动性对语文教学进行创新。2. 采用多样化教学方式,吸引学生们的学习语文积极性。多样教学方式在现代教育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是我们提倡素质教育的需要,是满足学生们需要的一种体现。在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学中,采取多样化教学方式,吸引学生们学习语文积极性,这是我们进行语文教学创新的必要手段。多样化教学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发挥老师们的聪明才智,并以此来提高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好奇心,这对于小学生们来说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多样化教学方式是现代老师们必须进行探索的教学方式,它不仅是教学创新的方式,同时也是提高我们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3. 开展生动活泼的课外活动,让学生们能够学以致用。小学语文教学的创新要求我们语文老师们能够为学生们开展一些较多的课外活动,让学生们能够在学习之余来放松自己,并在放松之中能够学到新的知识。学以致用是我们教学的目的,在小学阶段我们更要注重从小培养学生们的学以致用思想。开展生动活泼的课外活动是我们语文老师提倡教学创新的一个有效途径,利用来灌输我们的语文知识,这是一石二鸟之功。4.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把我们的课堂上得精彩。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学生的学是受他们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原有知识经验、认知结构以及情感、性格特征的制约,所以“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的情景,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学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的感知教材、理解教材、掌握知识、形成能力、提高素质的过程,这一过程的主体始终是学生。学生只有通过主动地学习,才有可能获得知识、发展能力、提高素质。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强化学生在学习中的地位,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为了使学生学得主动,教师要充分信任他们,要相信每个学生都愿意学好,而且能够学好。学生水平的差异,主要是他们知识基础和生活经历不同而造成的。同时,教师在教学的全过程中,从期初到期末,都要经常及时地了解学生学习知识的状况和心理状况。我们语文老师们只有在教学中注重突出学生们的主体地位,才赢得学生们对我们的喝彩。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创新,是我们作为语文老师应该尽的责任,这是才是对学生们负责的表现。创新是保证社会持续高速发展的保障,教学创新也是保障我们的教学能够快速发展的需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语文老师要高度认识到创新在教学中的重大作用,并在教学实践中努力践行创新思想,力争把我们的教学事业再抬一个台阶。

第3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文素养;创新探索

中图分类号:G423.07

一、教育观念的更新

新课标中提倡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这是一项课堂改革的突破口,也是教学过程中的新举措。在新课标理念下,小学语文教学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转变教师教学观念,引发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使学生能自由、积极、灵活、多渠道地锻炼能力,从而掌握知识。传统的“串讲加解释”教学结构模式,还在影响着大部分的小学语文教师,对教学方法不作过多的科学选择,认为只要自己讲得多,知识就自然会被学生接受和掌握。长期如此,老师的“一言堂”既剥夺了学生学习语文的自由,又束缚了他们的创造性,使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这势必形成学生难学、教师难教的两难的局面,最终导致学生完全放弃对语文的学习,其负面影响是可想而知的。所以要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策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同时为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开展探究性学习提供时间和空间,努力让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亲近自然、触入社会、认识自我的意识,以及关注自己的生活和关注自己周围社会的态度,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他们对于语文学习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换言之,教师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与能力,而不是一味地传授知识,也就是授之以“渔”,而不是给予“鱼”。

二、课堂教学的创新探索

1.创新课堂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是引导学生把握和积累科学文化知识、促进学生心理发展的过程。它是一个以熟悉为基础的知情意行的统一、培养和发展的多质性、多层次的学习过程,不能只是简单、单调的问答式,也不能是某种固定的僵化式,它要以提高学生素质为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就必然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其内部各种因素互相依存、相互综合利用用而形成的一些稳定的、必然的联系,如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联系、智力和知识的联系、智力活动和非智能力活动的联系、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之间的联系等,并将其融汇贯穿于我们的教学过程中,去努力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

2.创新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为达成教学目标和完成教学内容而需采用的办法,它包括教法与学法。可是目前教学方法上存在着这样一个误区,那就是只重教师的教法而忽视了学生的学法,这与素质教育是相悖的。

三、教学思维的创新探索

1.发展学生的想象思维

对学生思维的练习与培养,是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也是语文教学的基本方法。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思维、概括思维等,也可以在课外活动中练习学生的想象能力。想象是创造的源泉,只要我们注重学生想象能力的培养,我们的语文教学是能够培养出有创造精神的人才的。

2.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

求异与求同思维的协调发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辩证分析能力,有助于撞击出聪明的火花。求异思维充分体现了学生的探索性与创新精神,教师不能以一个绝对的答案封死学生灵活的大脑,扼杀他们的创造精神。

3.发展学生的质疑思维

教师在课堂上要巧妙创设问题情境,诱发学生思维,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可联系课内外本学科及其他学科的知识,不训斥、不敷衍学生的提问。提问是学生自学能力与理解能力的外显,能充分体现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四、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提高小学生语文素养

1.引导学生勤于读书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读是思的凭借,是悟的前提,是说的准备,是写的基础。要内化语言,首先要加强读的训练。”以读为本是培养小学生语感的基本前提。

2.让小学生养成阅读思考的习惯

良好的语感能力得之于良好的思维品质,良好的思维品质就是思考能力。小学生的思维品质正处于发展阶段,其特点是:不善于全面看问题,不善于联系看问题,不善于认识事物的本质,更不善于创造性地分析。因此,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应着力培养和引导学生的思维,努力让学生的思维融于阅读中,让学生自己去感受语言的不同。可以通过阅读课文中对人物的动作、神态、穿着的描写,引起学生对课文人物的关注,从而以课文关键人物的“情”导出学生的“情”。在“导”这一环节中,我们需要给予学生足够的空间,让学生在导读中感悟、质疑、实现、掌握,促进学生自悟自得,深刻体会、领悟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以人为本,增强创新源动力

第4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创新能力;培养

中国分类号:G623.2

当今社会,社会急需具有创新思维的人才,所以在小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这种能力选择在语文教学中培养更是有着其显著的优势。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该本着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目的进行教学,转变以往的教学模式以及关键,树立教学的创新思想,结合语文可本身的特点,改变以往的陈旧的教学模式,这样不但可以构建一个活跃的教学环境,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改变观念,改变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

在以往的语文教学课堂上,通常都是学生听,老师讲,教师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学生被动的接受教学知识的灌输,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缺少了相应的主观能动性,记住知识的途径也知识死记硬背,教师也为了追求分数,一直默认了这种教学方法,但是,新世纪所缺乏的人才恰恰不是这种通过这种死读书的人才,现今社会最缺乏的就是创新型的人才,比的是素质与人才的综合能力,如果学生从小学开始就一直以这种方式进行学习,那么很难达到社会的要求,所以这种要求教师首先改变自己的观念,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上本着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进行教学,这样的方法不但能够达到让学生巧记忆所学习的知识,也可以将学生培养成综合素质强,具有创新能力的新世纪学生。

二、创造民主氛围,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要想让学生在课堂上培养出创新能力,最根本的就是让学生在一个轻松的环境中学习,在进行讲课的过程中,让学生加入进来,让学生开始主动思考问题,创建一个民主的、活跃的课堂氛围。例如在语文课堂上,有很多文章需要学习与鉴赏,那么首先让学生在课前进行相应的预习,并且预留一些问题给学生思考,在上课的时候,让学生主动的参与进来,在回答的问题的时候,学生如果回答错了,其他学生可以纠正,如果不足,学生可以补充,如果对老师的讲法有疑义,可以提出来,大家一起进行讨论。或者可以让学生轮流当老师,备课以及授课,这样学生不但对所将的内容进行深刻的预习,在讲课的过程中也可以吸引其他同学的注意,缺点可以改正,不足可以补充,这样学生在上课的时候才能敞开心扉,畅所欲言,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才能激发其学生的创新思维,主动的思考问题,并且努力寻找解决的方法,充分的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三、鼓励学生提出疑问

在上课的过程中要鼓励学生提出心中的疑问,因为只有提出疑问,才能说明学生开始思考问题,在思考的过程中,才能激发出学生的创新能力,学生提出疑问,也就是向着未知领域伸手,开始有创新能力的想法,在这个时候,需要老师的鼓励,不常提出疑问的学生,老师可以通过询问的方式进行引导,在学生提出有创新性的疑问时,老师也可以鼓励学生一起进行讨论,例如在学习课文《曹冲称象》的课文中时,不要只按照课文中的方法进行传授,也可以让学生进行思考,可不可以想出其他的办法解决称象的问题,在课堂教学结束之后,教师可以留一些课后思考题,最好是结合具体生活的思考题,让学生不仅可以在课堂上进行思考,也将创新思考的能力带到生活中去。

四、结合学生的想象力

小学生有着各种各样的想象力,老师应该充分的利用好这一点,最好引导工作,让学生充分的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老师可以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多为学生做一些场景的布置,在上课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的想象力到布置的场景上去,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在上课的过程中,或许有些学生的想象力与课堂无关,在这个时候,要求老师不要强行的制止,也不要让学生与学生之间互相嘲笑,例如在语文课堂上,朗读课文的时候,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进行分角色进行朗读,让学生把自己想象成为所朗读的角色,这样学生才可以充分的了解到角色的心理,对所学的课文更加深刻的进行理解。学生在进行古诗学习的时候,老师也可以通过幻灯片的放映来让学生体会古诗中所描绘的场景,这种方法不但让学生更快速的进行背诵,也可以充分的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五、总结

培养学生就是为了让学生以后更能适应这个高速发展的社会,以后做对社会有用的人,现今社会最缺的就是创新型的人才,所以,在这小学启蒙教育的阶段,更应该本着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目的进行教育,针对不同的学生运用不同的方法,在小学语文的课堂上,让学生充分的释放个性,在活跃的课堂氛围中进行学习,告别以往死记硬背的方法,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对知识更有兴趣,更好的记忆。也只有这样,才能让语文教育更加的充满活力,让学生在创新的思维中更好的提高语文成绩。

参考文献

[1]董宏建,岳欣云,王薇.新课改语文教师价值取向的发展及内在原因――以阅读教学为例[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3)

第5篇

一、爱学生是创新教育的基础

作为小学语文教师的我在回想自己的语文教学中,面对学生答不出来,答非所问,答不出口,甚至有的学生还哄堂大笑时,自已并没有采取适当的方式给予有效的保护,有时还淡淡地说一句请坐下,让别人帮你补充。有时甚至会为学生因东张西望不认真抽起来答不出来而大发雷霆,喝斥一顿。其实,作为老师的我根本没有意识到,我在无意间伤害了学生心灵中最敏感的地方——那就是自尊心,所以学生再起来回答问题就会胆颤心惊,结结巴巴,会怕再遭训斥而不举手。

记得一位著名教育家说过,教育是一种保护。保护本身就是素质教育,保护学生,特别是学生心灵可能会受到伤害的时候,善意的保护会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作为教师,我们要做到真正爱学生,就要关心了解学生,尊重信任学生,公平对待学生。

二、鼓励学生是创新教学的前题

语文的课堂教学是师生互动的空间,在师生互动过程中教师妙何面对学生的回答怎样去鼓励他们,勉励他们扬起学习的风帆?我是这样作的:

当学生正确时,我说过——真好,听你的回答真是一种享受;不出我所料,这次你又回答得很好。

当学生的回答基本正确,我会说,如能把这句话改为……就更好了;你的这句话对我很有启发。听你的回答就知道你经过了充分思考,有的地方理解的不错,请再重新考虑一下好吗?

当学生完全答错时——我说过,我喜欢你敢于回答问题的勇气。你可能有点紧张,再好好想一想。虽然这次没回答好,但我相信你下一次一定行。

当学生犯了错误时,我说了——从你的眼神里我不难看出你后悔的心情。你一定是因为一时冲动作了一件你本不应该做的事,能告诉我原因吗?我将始终关注你,期待着你的进步,你绝不会让老师失望;这是我第一次批评你,我希望也是最后一次批评你。

当表扬某一个学生时,我说——你是一个很有灵气儿的孩子;悟性很好的孩子,将来很可能有大作为的孩子,我为你父母有你这样一个聪明、懂事的孩子而感到骄傲。

三、师生心灵的互动是创新教学的核心

从心理学的角度讲,儿童有着很强的好奇心,却没有持久性。儿童在做事中,喜顺不喜逆,乐于听别人鼓励的话,表扬的话。我在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拥有一份良好的学习心境,保持一颗健康向上的心。我尝试着将小小的作文本当成师生之间心灵的沟通、对话的平台。针对学生不同的表现,写下不同评语,让教师的爱通过小小的评语融进学生心灵,让评语的爱像清泉流淌在学生心田,滋润着学生茁壮成长。

例如:当他们取得成绩时,我写道:“祝贺你!老师为你高兴!你的努力得到了回报,珍惜这份荣誉,你会走向更大成功。”

当他们有骄傲情绪时,我写道:“骄傲可是我们的绊脚石啊!它会让你停滞不前,退步千里的,记住要远离这个陷阱呀!”

当他们遇到困难时,我写道:“困难是个纸老虎,你怕他,他就变强大,老师相信你是个勇敢的孩子,拿出你的勇气战胜它吧!”

当他们松懈下来时,我写道:“时间老人喜欢勤奋的孩子啊!你若停下来,时间老人可不会等你呀!想想看,到最后你能收获什么呢?”

鼓励性评语对“学困生”来说更是一扇心灵之窗。能让他们灰暗的心境变明朗、阳光、快乐。

当看到他们的进步时,我写道:“你凭着自己的勤奋,进步好快呀!老师真为你高兴!看,你也很棒嘛!带上你的快乐心情,继续前进吧!”

当发现他们有困惑时,我写下:“别担心,老师在你身边呢,会时刻帮助你的,去大胆探索吧,成功可喜欢勇敢的孩子啊!”

当想到鼓励他们再奋斗时,我又写道:“老师知道,你一直在努力,你的学习精神让老师感动!努力吧,老师也在帮你加油呢!”

第6篇

【关键词】语文意识;设计问题;设计朗读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有人说:情,使语文梨花带雨,楚楚动人;智,使语文超凡脱俗,通体秀慧。所以情智交融,将工具性与人文性有效结合,是创新小学语文教学的本质。

一、增强语文意识,明确教什么

崔峦老师说:“语文意识是一个语文老师作为一种专业的重要标识。数学老师需要数学意识,音乐老师需要音乐意识,而语文老师毫无疑问、理所当然地应该具有语文意识。所以,语文老师要用语文的眼睛看问题,用语文的耳朵听声音,用语文的嘴巴去交谈,甚至用语文的心灵去感受、去思考、去体验。”的确,语文意识,就在我们眼前,只是我们没有觉醒,有时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熟视无睹,因此创新教学便只能成为镜中月,水中花。一位老师在讲《触摸春天》时,引导学生品读描写盲女孩抓住蝴蝶这一段文字。这段文字从语文意识的角度来说,本身就具有很强的典范性。文中这样描述盲女孩:“她慢慢地伸出双手,在花香的引导下,极其准确地伸向一朵沾着露珠的月季花。”、“安静的手指悄然合拢,竟然拢住了那只蝴蝶,真是一个奇迹!睁着眼睛的蝴蝶被这个盲女孩神奇的灵性抓住了。”

老师先是用课件出示另一句子,即去掉“慢慢”“极其准确”这些词,引导学生比较朗读,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性,感受盲女孩创造的奇迹,同时读出作者的惊讶。既而让学生体会“神奇的灵性”指的是什么。之后创设情境:“现在大家都是安静,请闭上眼睛,伸出双手,边听老师配乐朗读边想象着做动作,说一说你感受到了什么?”这一环节的安排让学生亲身体验到了安静当时的感受,使学生与安静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了解到正是因为安静对春天对大自然的热爱才使她抓住了这美好的瞬间。使学生与文本之间架起了一座心灵对话的桥梁,情感得到了熏陶。

由此可见,创新教学必须将语文意识放在首位。首先应对语言关键处关注、思考和品味。品味重点内容、重点句子、重点词语,品味表达形式,关注语言文字所传递出来的那种情感。这样建立在语文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教学,必然会带给学生无穷的收获。

二、巧妙设计问题,学会怎么教

教学问题最能体现教师的教学智慧,一个好的问题能激起学生思维的涟漪,仿佛一石激起千层浪。我认为教学问题的提出要像一块石头投掷到学生的思维湖海里,要能听到“扑通”一声回响,要能看到石头激起的圈圈涟漪、层层波纹。千万不要把它扔在岸边,听不到任何声息,看不到任何反应。创新教学的语文课堂一节课的主要问题不能超过三个,应该是围绕主要问题而引申出的一些追问,而不能成为主导性的大问题。因此,我们需要在课堂教学中反复研读教材,遵循整体性教学原则,寻找课文的恰当切入点,拎起一条明晰主线,这是创新教学成功的关键。往往有些课给人一种听起来很累很琐碎的感觉,多半原因是因为老师没有找好文章的抓手,没有设计一个提纲挈领的问题,没有找到一个核心的词语或句子,因而导致串讲乱讲。

仍以《触摸春天》一课为例,教师以“奇迹”一词作为本文的线索,先理解“什么样的事可以称做奇迹?”接着提出统领全文的问题:盲女孩安静都创造了哪些奇迹?之后引导自由读文3-6段,画出安静创造奇迹的句子交流感悟,从而使学生感悟到盲女孩安静在这个春天的早晨创造着一个又一个奇迹,让学生在层次分明的朗读中悟出盲童安静创造奇迹的原因。最后悟出“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这句话中所包含的人生哲理。

抓住一个提纲挈领的问题,提炼出一个核心的词语:奇迹,以核心词语为支点,才能撬起全文这个地球;以核心词语为线索,才能让散落的语言“珍珠”得以串联;以核心词语为中心,才能使全文的语言与情感具有向心力。

三、合理设计朗读,促进情智飞扬

我常常看到有些老师在教学中处理阅读的时候,对于有感情地朗读指导仅仅限于对读的形式、读的花样、语音的轻重、语速的快慢和情感的浓淡上的指导,往往忽视了对读的根本——理解内容和深化情感这两方面的指导。但创新教材却离不开对理解内容和深化情感朗读的设计。要指导学生层层深入的“读”,读出蕴含在语言文字背后鲜活的画面、深刻的道理,让学生的认知与情感共生共进。

当然,创新教学还应注意四个减少、四个增加。

(一)减少不必要的活动,增加更深入的思考。在日常的语文课中,我发现老师们设计了很多活动,比如小组讨论、互相合作研究和写片断等。这些教学活动,是否都有必要,是值得我们教师仔细研究的。所以,在每次设计活动之前,教师都要反复斟酌:这个环节究竟是为了什么,究竟对本课的教学目标有什么作用,讨论的目的是什么,片断练习放在此处是否合适,对学生的思维和情感有什么推动和帮助?这些都是我们应该思考的。

(二)减少随意性的评价,增加有效性的评价。评价一直是我们比较关注的,尤其是课堂上的有效评价对学生的影响更大。很多教师对于学生的课堂表现评价非常随意,要么敷衍一下,要么漠视不管,要么评价不够恰当,不够妥帖。总之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更进一步的发展和提高。因此,我们应该投入更大的力量关注如何在课堂上进行有效性的评价。

(三)减少教师的滔滔不绝,增加学生的口若悬河。在我们的课堂上,教师的话语权还是尤为显著的。一节课里,学生的发言较少,体现在发言人数少,范围小,次数少。因此我们应该留给学生更多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说出自己的见解,以培养他们的思辨和语言表达能力。

第7篇

关键词:新课改 小学语文 语文教学 创新

21世纪,尤其是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社会发展对知识的依赖程度也在不断的提高,社会各界越来越重视人才的培养,国家也越来越重视教育的投入。小学语文教育是一个学生开始学习语文生涯的开端和起点。俗话说,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直接关系到孩子在以后的人生成长中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兴趣爱好、创新意识等方面的发展,抓住小学语文教育对孩子的成长尤其重要。不同于幼儿园的学习教育,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具有更系统,更规范,更科学,更合理的特点。小学语文教育教学要切实结合每个学生自身的特点进行合理、科学的引导而不应该一味的追求成绩的提高。伴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开展,相比较与传统教育从国家到家长都对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过程中既能保证学生的成绩又能培养学生的个人素质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每一个教育教学工作者应该思考的问题。

一、新课改形式下小学语文教育的现状

大家都知道小学语文教育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启蒙以及基础学习阶段,同时也是其它学科学习必备的知识技能,因此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将直接影响着孩子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对语文的深造方向,在新课程改革形式下,教师逐步的从之前课堂的主宰者到现在的主导者。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教学虽然有了诸多方面的改善,但仍存在着很多问题。

1.语文教师的课堂缺乏科学性、合理性。目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尤其是在低年级,教师不注重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在这个阶段,教师习惯性的教学生一些识字、认字的能力,完全忽略了对学生关于阅读以及写作方面的能力培养,这也就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不能合理的安排提问,也不能合理安排朗读,这也就严重限制了学生语言逻辑能力的提高。

2.传统的教学模式仍然主导着小学语文教学。当前的小学教育教学也存在着“填鸭式”教学的现象。很多的情况下小学生学习的内容和老师布置的教学任务存在超龄的情况。由于现代社会的就业压力比较大,社会对学生的学历看得越来越重。这也就间接的导致了小升初的压力。如今社会学历是一块找工作的敲门砖,考上好的大学接受好的教育是每个学生和老师的愿望。很多的学校和老师在学生给学生布置任务的时候通常都会超出教学大纲的要求范围。这样的语文教育教学不仅会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同样会不利于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和学习兴趣,是一种事倍功半的“揠苗助长”式的教学模式,不能够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的发展。

3.教学理念和师资力量达不到新课改的要求。首先在传统的教育教学中普遍认为学生的学习成绩是评定一个学生的标准,从而忽视了对学生的兴趣爱好、身体素质、心理健康素质等的培养。不能够因材施教,这样往往会阻碍一部分对某一方面有着天赋的学生的发展。其次,一部分学校的师资力量水平达不到新课改教育教学的要求,尤其是偏远地区和贫困地区。教师队伍建设不够完善,部分小学语文教师缺乏教学热情、敬业精神和对学生的热爱、学术的热忱。

二、新课改下小学语文的创新举措

1.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注重语文教学的科学性和人文性,要将学生置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中心位置,要以培养全面发展型人才实现素质教育为目标,学校不能只注重简单的知识传授,更应该要求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要培养学生独立的学习思维,以学生的未来发展为中心,激发学生主动去学习,独立思考问题,教师还要因材施教,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要源于教材也要高于教材,设置一些合理的教学目标,根据大多数学生的基础情况进行教学,根据学生的年龄阶段的差异,根据各个年龄阶段学生的特性有选择性的进行教学,使学生能够在合适的年龄阶段能够最好的掌握更多的知识技能,使学生能够在语文学习中找到乐趣,最终能够灵活的掌握运用。

2.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素质教育注重的是以人为本,改变以前课堂上以教师为中心,教师主导的教学方法,转变为学生主体,以素质教育为中心的理念,引导学生主动创新,要激发学生好奇心,让学生质疑,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并解决,这样我们才能在学习中得到进步,教师可以通过改变教学方法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说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在各种尝试中得到教训,让学生从教训中学到知识,吸取经验,像在识字教学中,教师要选取各种教学方法教会学生如何记忆,出现错误,让学生明白为什么错,怎样做就是正确的,如何避免错误,教师还要民主的与学生进行沟通,在课堂上和课下都可以开展语文教学,拉近师生的距离,便于教学,以提高教学效率从而达到教学目标。增加教学方式还可以激发学生的新鲜感,学生可以主动地加入到学习当中去,获取更多的知识。

3.相关教育部门要根据不同地区的差异,针对性的加大教育投入,提高师资力量,比如选拔专业的特长教师针对特长生的能够很好的得到教育,还可以引进一些高科技的教学设施,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教学效率,还能让学生在通过生动的图片提高记忆,提高学习,帮助学生更深刻的掌握更多的知识,提高教师素质也是一项教育投入,教师素质的提高对学生的影响也是至关重要的,教师是学生的榜样,教师首先要做到的就是以身作则,加大教育建设项目的投入,增加学生的课外活动,让学生能够在快乐中学习。快乐的成长。

三、结语

总而言之,小学语文教学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结合时代的发展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新课改为小学语文教学的创新指明了方向,因此小学语文教学应该牢牢抓住这个机遇,加大小学语文教学的创新力度,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提高小学语文教师教学安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最大化的利用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时间,是对语文教学效率的保障。还有学校和教师要对语文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进行创新,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热情和兴趣。再有小学语文教学的创新要注重语文教师的培养,增强小学语文教师的创新意识,从而有力地提高了小学语文教学创新的进程。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第8篇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22―0053―01

小学语文的应用性比较强,在小学生成长与发展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小学语文教学的优化与创新,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帮助小学生实现全面发展。因而,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和学生多交流,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这样方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进而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系列问题

1. 教学方法落后单一。虽然新课改的步伐逐渐深入,但是我国长期受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很多小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依旧遵循传统的教学方法。传统落后的教学方法强调教师是教学的主体,没有充分认清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使得学生无法更好地参与到日常的教学当中去,进而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语文学习失去兴趣。传统落后的教学方法不仅不能满足学生学习的基本需求,同时还严重阻碍了学生的成长与发展。

2. 教学目标不够明确。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教学过程中,由于过于强调教材知识的传授,因而很容易忽略日常实践的应用。不仅如此,很多小学语文教师对语文教学的重要性没有清晰的认识,也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且过于重视成绩而忽略了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

3. 教师综合素质偏低。教师的综合素养对于小学生而言意义重大,因而想要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和水平,就必须提高教师的综合素养。如,可以通过对教师进行培训来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但是就目前的教师培训现状而言,对教师的培训也只是趋于一种形式,根本就没有落到实处。主要表现在培训的内容与小学语文教学目标不匹配,教师依旧将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评判学生的标准。

二、小学语文教学优化与创新的途径

1. 应用多媒体教学。伴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技术在教学活动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小学语文教学的不足。应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提升学生的创新性思维,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但是在目前的多媒体教学过程中,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并没有完全被挖掘,因而需要对多媒体技术的优势进行充分认识。同时教师还要认识到,多媒体不能完全代替传统教学方法,只有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之上结合多媒体教学,才能更好地实现小学语文高效教学。

2. 实现分层教学。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性格特征以及学习基础来进行针对性的教学,实现分层教学。分层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通过教师的针对性教学,满足每个学生对学习的需求,进而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对那些学习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而言,教师可以着重培养他们的兴趣,通过对学习兴趣的培养,对学生进行最基础的语文知识的传授。除此之外,教师还要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以及相关的学习需求,制定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目标以及教学方案。通过科学的教学方法,提升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以及教学水平。

第9篇

【关键词】 小学语文 反思 重建 教育理念

创新成为小学语文教育发展的新方向。我们要进行小学语文创新教育,必须要坚持党的教育方针,转变原有的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育体制的改革,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实现教育的跨越式发张,在扬弃旧有的教育理念上,尝试构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

1制约小学语文创新教育发展的几个因素

小学语文教育从当代开始,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形成了一套比较稳定的传统教学模式,这种模式从本质上把教学看成是一种传授知识的过程,传授知识便成为教学的主要目的,并以灌输式、机械化思维方式对待教学中的一切。这种教学方式,长期制约着我国小学语文教育发展的水平,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使教学目的和社会实践严重脱离,把学生的自我创新意识抹杀的一干二净。

由于根深蒂固的教育理念的影响,教师往往把教学当作自我表演的舞台,学生成为舞台下的看客,主动意识提高不起来,严重地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显然,这种教育理念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变迁和人类自身的要求提高,必然会引发出小学语文教学的种种弊端。

1.1“教本位”思想严重。教师成为教学工作中的主体,学生则成为被动接收的客体,教师与学生成为主体与客体、能动与被动的关系。教师成为无所不能的、无所不知的圣人,决定着教学中的一切,学生在这种情况下,就像从机器中制造出来的产品,没有自己的个性和思想,他们的一切早已设计好了。教师成为高高在上的君主,他有权力指挥学生的发展方向,他主宰着他的臣民――学生。

1.2传统的小学语文教育评价标准是影响创新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新课程实施以来,教学内容改变了很多,但考试的模式和升学的模式改变少之又少,评价一个学校的好坏看的还是升学率。在学校里,还是教师苦教,学生苦学。现在的学生家长都是跟着名校走,如果学校升学率低,学校声望大跌,好学生择别校,创收大减,这学校的日子就不好过,所以势必会换新鞋,走老路。如果不改变小学语文教育的评价标准,小学语文教育创新就是纸上谈兵。

1.3现代小学语文教育技术的缺乏。小学语文教学教育信息化必须以一定的现代的信息技术为基础,而语文作为一种传统的科目,运用现在技术的手段有限,实际操作起来困难重重,那么,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就要解决硬件和软件上的不足。这中间,教师作为信息社会的创新型人才,应具有现代教育观,转变传统观念,紧随时代步伐。

我们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到小学语文教育还有很多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随着时代的进步,创新成为小学语文教育发展的必然。

2小学语文创新教育发展的途径

新课程教学改革的本质思想就是突出以人的发展为本”。强调学生的自由性和主动参与意识,教学活动是学生自己去获取、巩固和深化知识的过程,这样的教学有利于学生萌发创新意识,形成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小学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拥有自身特点的创新条件,这样的话,教师作为教学工作中的重要角色,应该转变教学理念,深化教学方法,结合语文中的听、说、读、写的训练,帮助学生主动发展,为培养创新人才做出自己的贡献。应该构建开放的教学模式,拓宽学习内容、形式和渠道,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丰富知识、提高能力。

2.1建立学生多样化的学习形式。针对传统“师本位”弊端,这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方式必然会走上历史舞台。在舞台的中央;尽情释放的舞者由原来的教师变为学生,学生成为舞台的主角,教师成为辅佐学生表演的“配角”。在这种学习中,主要是以学生的主动学习为主,教师在这里起引导作用。教师要把学生的学习变成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的过程。这样,把过去的教学过程以教师为主变为现在以学生为主;它的根本要求是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很好的学习和发展。

2.2对教学工作做发展性评价,突出教学发展的功能,改变评价过于追求升学率与选拔功能。符合评价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的提高,要改进学校的硬件设施,树立“多出一批好学生”的素质教育观念。决不可因循守旧,消极对待,缺乏对新课程改革的理解,是新课改推行中不平衡的原因之一。改变传统的落后管理模式和不合理的规章制度,尽快建立包括以学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民主科学的教学管理机制,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考评制度,推进课改机制的建立。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