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06 16:54:16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旅游管理的专业技能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随着信息时代和知识经济的到来,世界职业教育正不断从传统的“工具性”的谋生型教育,向着“发展性”的适应性教育转变。现代的职业教育既要培养就业者岗位的胜任能力,也要培养就业者的职业适应能力;既要培养就业者上岗的基本专业技能,也要培养就业者具备适应科技迅速进步、适应经济快速发展、适应社会不断变化的核心能力。职业核心能力是人们职业生涯中除岗位专业能力之外的基本能力,它适用于各种职业,是伴随终身的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能力、基础能力。多年在实习单位以及用人企业调查发现,我国普通高等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差,主要原因是在校期间缺乏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和提升,这也是许多校内“优秀”学生在社会就业中屡遭失败的原因。如何改革和完善我国旅游管理专业现有人才培养模式,提高职业核心能力,提升就业竞争力,满足新形势下的旅游人才需求,既是旅游教育领域急需研究解决的课题,也是保证我国旅游业稳定和健康发展的根本任务。
一、旅游管理专业职业核心能力构成
1998年,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布的《国家技能振兴战略》,把职业核心能力分为八项,即:与人交流、信息处理、数字应用、与人合作、解决问题、自我提高、创新革新、外语应用。根据各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所设课程,以及方磊和高永丰等学者关于旅游管理专业职业能力的研究,结合十多年从事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的教育教学认知,构建旅游管理专业职业核心能力体系(见图1):
(一)沟通表达能力。旅游管理专业面对的旅游行业是一个服务性行业,要求与顾客互动,必须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和沟通互动能力,否则将变成哑巴服务。沟通表达能力,是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区别于其他专业最显著的核心能力,专门设置旅行社经营管理、导游业务、前厅服务、旅游服务口才、旅游英语视听说等课程,如导游人才培养,要求对掌握的各类旅游知识进行整理、加工和提炼,用简要明快的语言传达给旅游者真善美的能力。
(二)持续学习能力。个体为适应外部急剧变化的环境不断拓展自身知识和技能的持续学习能力。持续学习能力有多强,职业生涯就能走多远。旅游工作者持续学习能力决定其竞争力,要养成主动学习、勤于学习、善于学习的良好习惯。要提高旅游从业人员自主学习能力,需要人员自身、政府有关部门、旅游企业和学校共同努力,构建出一个完整的旅游从业者持续学习的管理体系,提供学习必要的环境和条件。培养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获取信息、资料整合以及的知识输出等基本能力,旅游服务技能和能力得到不断提高,通过学习提升自己的就业竞争力。
(三)应变协调能力。包括人际公关能力和应变处理能力,旅游从业人员必须具备的关键能力,也是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必须考虑的核心能力。人际公关能力指在旅游服务中处理人际关系矛盾的能力,其核心是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公关协调能力,社会对既能用多种语言与不同文化背景的旅游者进行交流又能提供良好旅游服务工作的旅游从业人才的需求呈上升趋势。另外,在提供旅游服务中,针对旅游者可能提出的特殊要求及旅游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突发事故,需要旅游从业者具备应变处理能力,坚持原则,采取科学合理的方法和方式进行有效地预防和合理地解决,以求达到圆满结果所具有的能力。
(四)心理承受能力。旅游从业者对逆境引起的心理压力和紧张情绪的承受与调节的能力,包括对威胁性环境的适应力、容忍力、耐力、战胜力的强弱。旅游行业是与人打交道的职业,一定的心理承受能力是从业者良好职业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的进步、信息的爆炸、教育的发展、人才的竞争,对旅游从业者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他们既要适应当代人对旅游服务的高要求,还要面对越来越多旅游者的评判。许多旅游工作者尤其是新人深感力不从心、无所适从,出现了心理焦虑、情绪紊乱、身心疲惫、行为懒散、工作疲劳等问题。因为,旅游管理专业培养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尤为重要。
(五)创新策划能力。创新是当代经济发展的本质规则,是促进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同样没有创新就没有旅游经济的产生,也就无法推动旅游经济的发展。现代旅游活动主要满足的是游客的精神文化需求,旅游业是文化属性鲜明的经济产业,属于创意经济的范畴。旅游创意人才一直是旅游经济发展中的稀缺资源,创新策划能力是旅游人才应该具备的职业核心能力。教育部对普通高校专业培养都进行了差异性定位,并强调“创新意识”、“创业精神”、“策划”、“创新思维”的重要性,对新时期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
整个旅游管理专业职业核心能力之间相辅相成,呈现出系统性和科学性,五大核心能力缺一不可,表达沟通能力是旅游从业者基本的能力素质体现,应变协调能力能高效率高质量完成旅游服务,心理承受能力能培养学生持续并保持高度的热情和职业道德,持续学习能力则是旅游从业者突破职业生涯瓶颈的关键,创新策划能力以“创新”、“创意”、“创业”能力为导向,优化学生能力结构、拓宽就业渠道、提高就业竞争力为最终目的。
二、旅游管理专业就业竞争力存在的问题
(一)内在竞争力不强
就业竞争力是综合素质的显著标志和集中反映,而综合素质则是就业竞争力的基础。在就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要想在就业市场上独领,在人才竞争中获胜,就必须培育自己的内在竞争力。大学生就业不仅是专业素质的展示,更是内在竞争力的较量。高校不断扩招,入学门槛逐级降低,大班上课,鱼龙混杂;学生缺乏职业规划意识,对自身缺乏深入地了解,并且自己就读的专业不够熟悉,学习热情不足,对于本专业没有进行深造,造成学习积极性和学习能力不足,专业知识结构不合理,使得多数学生的内在竞争力不强。目前微商的出现,韶关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个别学生存在送外卖或其他兼职现象。内在竞争力不强表现为部分学生重专业轻基础、重考试轻技能、重实用轻人文、重共性轻特长、重功利轻素质,以至综合素质不高,就业竞争力不强。
(二)师资水平有待提高
目前我国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主要依托旅游相关的院系开办起来,如地理、历史、管理、经济、中文、外语、地质、园林等,在这样的背景下,造成很多高校旅游师资都是从这些相关专业转过来的,有的教师以前接触了一些旅游知识,有的甚至从来没有接触过,在实践经验上相当多数的教师都是一片空白。如韶关学院旅游系11位专任教师中,历史类2位,经济类1位,地理类2位,生态学2位,外语类1位,旅游酒店类3位。旅游管理专业教师虽然学历都基本达到研究生水平,但是在实际教学上更多的是“书”云亦云,多为纸上谈兵,教学效果相对不高。能把理论知识真正讲透讲懂已经不容易,更难以要求非本专业教师联系实际和专业技能方面的发挥。师资水平的强弱直接影响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强弱,旅游管理专业师资结构和水平需要针对市场调整。
(三)专业能力不突出
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在顶岗实习中,可能会遇到高学历不一定高技能的尴尬场面。本科生与中职生、高职生同在一家酒店实习,虽然文凭比别人高,实习却处于同一起跑线,甚至在专业技能上还不如中职生和高职生。如在对韶关华美达酒店顶岗实习学生的调查中,酒店部门经理反映服务心理方面,认为学生心理素质较差和一般的占55%,部分学生刚开始服务有些怯场紧张;服务口才方面,不太令人满意的超过一半,外语表达能力需要提高;应变能力方面,75%的学生表现一般和较差,需要锻炼和提升;沟通协作能力方面,超过1/3的学生表现不满意;服务技能方面,中餐部经理对学生的中式摆台技能较为满意,反映个别学生服务主动性不强,举止不够大方。专业能力不突出直接影响就业竞争力,说明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专业能力亟待培养和提高。
(四)人才供需错位
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旅游局的《中国旅游业就业目标体系与战略措施研究》报告中,提出2005-2015年我国旅游业直接从业人数每年的增长速度在23% 左右,如果加上间接从业人员,年平均增长量约为59万人,明确指出到2015年,旅游就业规模从目前的六千万增加到1亿。可见,旅游行业存在着巨大的就业空间。从表面上看旅游人才的需求远远大于供给,而今旅游界人才存在人才供需错位现象。一方面随着行业的快速发展,需要大量从业人员尤其是职业技能型、行业创新型人才;另一方由于旅游教育观念的滞后和实践条件的限制,“通识型”人才为大多数旅游院校培养的目标,如韶关学院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中必修课占60%,而专业技能型、高素质创新人才如旅游策划师、旅游规划师、旅游经理人等却无处寻觅。旅游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与行业对人才的要求存在一定的差距,无形培养中对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就业造成一定的偏差。
三、基于就业竞争力提升的旅游管理专业职业核心能力培养途径
(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应该体现综合素质提升的特色和教育“以人为本”的理念,为学生终身发展、终生学习做准备,提高学生创业、就业能力。为培养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职业核心能力,通过“三增三减三结合四统一”的方式,实现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创新。其中,“三增”指的是增加选修课、增加实践课、增加校外课程,“三减”是指相应地减少必修课、理论课和校内课,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师主导传授与自主学习相结合、校内学习与校外学习相结合的“三结合”,实现“培养目标、知识结构、教学手段、课程教材相统一”、“理论、实践、市场、就业相统一”、“课堂、实验、课外、假期教学时间相统一”、“学校、企业、教学、科研目标相统一”的“四统一”。通过“整合型”、“地方型”、“技能型”、“职业核心能力型”等课程设置,坚持“双证”制度,积极引入专业职业资格标准,形成旅游管理专业“职业核心能力”人才培养优化方案。
(二)提升师资队伍素质
建设旅游管理专业高水平师资队伍,引导教师将科研教改成果与教学相结合,开阔学生视野的同时培养他们的科研意识和科学精神。具体可通过以下五方面提升旅游管理专业教师水平:
1、鼓励专业教师到国内外知名高校进修学习、短期培训、攻读博士或硕士学位,提高“双语教学”教师数量。
2、开展职业讲坛,聘请高级酒店、旅行社、景区景点等与专业相关的业界人士,每学期与师生开展1-2次职业讲坛。
3、引导教师参加旅游行业相关竞赛活动,考取相关资格证书,培养“双师双证双能”型专业教师。
4、重视教师教学与科研同步发展,成立科研小组,每学期召开1-2次“旅游论坛”,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旅游管理专业科研和教改研究。
5、聘请社会成功人士与企业家担任兼职教师,参与创新教学计划的制定及部分教学过程,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努力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
(三)加强教学方式方法改革
旅游管理专业职业核心能力培养需要加强教学方法的改革,不断进行教学方式创新,如导游业务、酒店经营管理、旅行社经营管理、旅游服务口才、旅游营销策划、会展组织与管理、旅游服务礼仪等专业课程,应该积极探索和导入“体验教学”、“观摩教学”、“学生主体性教学”、“模拟教学”、“案例教学”、“竞赛教学”等教学方法。如韶关学院旅游管理专业非常重视教学改革,其中导游业务和旅行社经营管理已作为校级网络课程建设,突破传授式教学理念,引入启发式、案例式、项目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等教学方式,倡导以小组形式沟通共同完成多项学习任务,有助于培养学生团队协调和沟通表达能力。针对实践性和操作性很强的旅游管理专业,需要强调实践教学环节的考核成绩,认真设计开卷考试、小组作业、实践操作、面试等平时成绩的考核方式,构建“知识:素质:能力=1∶1∶1”的评估体系,突出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学科特色。
(四)确立协同培养机制
作为实践性突出的应用型学科,旅游管理专业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突发事件解决的能力,需建立从“感性”到“理性”,由“理论―实践―理论―实践”的循序渐进模式。确立校企合作、校地合作和校政合作的协同培养机制,建立规范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管理体系,提高基地的实用效能和辅助效能,加大合作培养的深度和广度,搭建良好的专业实践教学平台。校内学生活动是旅游管理专业大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的重要阵地,协同培养中的实习实践是旅游管理专业大学生职业核心能力提升的关键渠道。以“职业岗位情境认知――现场‘体验式・参与式’教学――全真实训――技能大赛――顶岗实习”的协同培养路径,贯穿于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全过程。逐步实现“三个面向”和“三个加强”的培养思想,即“面向旅游市场、面向旅游企业、面向学生就业竞争力培养”和“加强基础教育、加强实践环节教学、加强就业竞争力培养”。
(五)拓展课堂内外训练
一、当前旅游管理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学与实际情况出现脱轨,教学模式陈旧
当前,在旅游管理专业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教学内容与行业实际发展情况出现脱轨,教学培养出来的学生难以适应社会的实际需求。当前高校针对学生的服务技能培训主要还是以示范讲解为主要方法,这样学生难以感受真实的工作场景,对于顾客没有明确的概念,既影响了教学的效果,同时还大大降低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形成教学与实际工作需求出现严重偏差的现象。
2.学生存在思想偏差
在当前旅游管理专业教学过程中,学生非常容易出现思想偏差,严重影响了学生实际服务能力的提升。有一些学生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把自己更多地定位为管理者,忽视一些实际操作技能,认为这些事情与自己没有关系,这样就会使学生自己难以认清专业技能培养的重要性,还有的学生把服务技能片面地理解成为简单的模拟操作,对于服务的心态和意识,学生缺少重视,最终影响了综合能力的提升。
3.教学师资力量不够完善
由于旅游管理专业是一门实践操作性非常强的学科,所以对于知识的涉及面要求很广。但是当前许多旅游管理专业教师都缺少相关的实践经验,基本上都是毕业后直接从事了教育事业。这样就会导致遇到一些实际操作的问题的时候,教师会出现难以解决的情况,最终影响了教学的效果。同时,教学实训基地和配套设施不完善,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教学的效率,影响了学生服务技能的提升。
二、提高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服务技能的手段和方法
1.结合企业相关岗位需求开展教学
针对当前在旅游管理专业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学校和教师应该创新教学手段,努力使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大大增强。这就需要学校增强与企业之间的联系,明确企业中相关岗位对于专业人才的需求,然后制定相适应的课程体系。例如,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在餐厅和客房两个模块组织学生进行学习,安排相关的课程。针对企业中两大模块对于人才服务技能的实际需求,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旅游管理教学,使学生能够在这样逼真的环境中,有效提升自身的服务技能,保证自己未来能够很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
2.加强引导,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针对学生关于旅游管理学习出现思想上偏差的情况,教师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首先,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认识到学习和掌握服务技能的重要性,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加积极地学习。然后,教师应该结合一些实训计划,,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能够更加积极地学习。最后,教师应该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和兴趣特点,制定出明确的教学计划,使学生能够在完善计划的引导下,更加努力有方向地开展学习,保证熟练掌握服务技能,并且能够把其应用在实践中。
3.加大投入,提高教学师资力量水平
鉴于师资力量对于旅游管理专业教学的限制,学校应该加强在教学师资力量方面的投人。首先,应该聘用一些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保证其能够胜任旅游管理专业教学。同时,应该注重对于缺少实践经验教师进行培训,使其准确掌握一些旅游管理实践经验,并且能够把其很好地应用到实践中。最后,学校应该建立高标准的实训场地,购买实训设备。这样,能够使学生在与实践非常接近的环境下充分锻炼自己的服务能力,并且能够在锻炼中熟练使用相关设备,使其服务技能在未来的工作中得到有效发挥。
结语
综上所述,鉴于当前旅游业发展现状,旅游管理专业教学应该围绕提升学生服务技能,有效开展教学活动。首先,应该及时发现当前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找到问题形成的基本原因。例如,教学与实际出现偏差,学生和教师方面存在的问题。通过仔细的研究,制定出相应的策略。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旅游管理专业教学的质量和水平,才能够使学生的服务技能得到明显的提升,最终更好地服务于群众。
什么样的课程体系才更适合高职教育?这已经成为教育部和高职院校关注的问题。然而,纵观高职课程体系的设计,大部分高职院校的课程体系注重的是到底设置什么样的课程,要实现什么样的培养目标,将目标设定为统一的、死板的规格,而忽视了对学生个体优势和行业、岗位对学生能力需求的培养。特别是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旅游行业的特点决定了其专业课程体系的设计更应注重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学校人才培养和行业需要实现零对接。
一、基于职业技能培养的课程体本文由收集整理系设计的理念
将职业技能培养与职业标准紧密融合则是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计的核心。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设计应注重与行业、企业专家的合作,与行业、企业专家共同研讨并确定学生实习与就业的主要岗位群,分析岗位群的工作任务与能力需求情况,归纳出典型工作任务与主要岗位知识与专业能力及素质,确定行动领域,将其转化成学习领域。在设计的同时,应考虑到岗位职业技能的训练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不同特点,融入“岗位对接、因材施教,发挥优势”的理念,让不同类型的学生在后期有一个方向的选择。
课程体系中课程的选取要针对高职学生的特点,常规课程以外,根据不同企业特点,校企共同开发企业特色课程融入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
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计的依据
(一)基于旅游管理人才培养的目标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道德高尚,具备旅行社运营、景区策划及酒店管理等基本知识和沟通协调、营销策划、团队协作、开拓创新的职业能力,面向旅游管理、景区管理和酒店管理等行业,从事导游、旅行社计调、旅游产品设计与销售、会议旅游策划、酒店服务等工作的精服务、懂管理、善策划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课程体系的设计应将人才培养目标中的内容作为主要的着眼点,将目标分解,确定课程内容。分解来看,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让学生能够具备较高的道德,较强的技能,较好的心理素质与较高的创新能力,因而,课程的选取应充分考虑这几部分的有机结合。
(二)学生就业岗位工作要求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未来从事的岗位的工作任务对学生素质与能力的要求有相同之处,又有各自的特殊需求。旅游行业是窗口行业,各工作岗位都十分注重员工的道德情操与方法能力,员工的形象代表的就是企业的形象,企业希望从业人员能够以企业为家,讲诚信,应变能力较强,能够灵活处理问题。然而,每一个工作岗位对员工又有相应的岗位要求,如导游员岗位要求员工有较高的文化内涵,熟知旅游地理,表达能力强,有较高的审美水平,周到热情,身体素质也要好。旅游营销人员要求员工熟悉旅游产品,心理素质好,思维灵活,口才好,有较强的抗挫折能力。而星级酒店服务人员则要求员工热情有耐心,
因而,为了培养旅游行业适用人才,应以旅游管理专
业岗位能力分析为基础,对接职业标准,根据旅游管理专业主要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和工作任务,创建人才培养方案,构建课程体系。
三、“树形”课程体系设计和实施
所谓“树形”课程体系,即把对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培养比作树的成长,打好根基,丰富养分,明确方向,最终实现枝繁叶茂。
(一)夯实根基
“树形”课程体系的根基主要着眼于学生入学的第一和第二学期,这两个学期里,要为未来旅游从业人员打好旅游知识文化基础,培养高尚的职业道德与职业素养。因而,在这两个学期主要设计知识文化与素质培养课程。
除了教育部要求的必修公共课程之外,应加入服务礼仪、旅游职业素养等课程,这些都是对学生道德与素质的培养。旅游从业人员,应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与审美水平,因而,在这两个学期里要加入中国旅游地理、旅游基础知识等文化课程,为了学生考取资格证书的需要,还应融入资格证书考试课程。
(二)给足养分
第三学期,在打好根基的基础上补充养分,并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锻炼这个学期里,应设计专业技能课程,包括旅游计调业务、旅游市场营销、会展策划等课程。这些课程的设计主要目的是锻炼学生的操作技能,更重要的是,这些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采取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这更容易将学生身上的特点与优势显露,为下一步发挥个体优势,进行职业定位,做好准备。
(三)方向明确
第四学期,通过第三学期里的课程,专业教师会根据学生在技能课程上的表现发现学生的不同特点。教师会结合学生的特点,将学生进行分类,这是一个教师指导,学生自行进行选择的过程,学生根据自身优势,在第四学期选择分方向课程进行学习,此时的就业方向也渐渐明晰。
(四)开枝散叶
一、课程体系改革的提出
近年来,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大力发展,旅游高等职业教育也得到迅速发展,但也暴露出许多问题。主要是所培养的人才质量与社会需求存在差异和距离,不能完全适应行业要求,课程体系建设滞后这些原因。因此,课程体系改革,成为旅游管理专业建设的当务之急。重庆工商职业学院旅游管理专业是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的重点专业之一,在骨干高职院校建设过程中,针对课程体系建设滞后这一问题,在院系教师的努力霞,经过不断努力创新,顺利完成课程体系改革,构建了一职业能力为基础、职业岗位能力为核心的课程融通的课程体系。
二、课程体系的构建
按照“校社联动,课证融通”的人才培养模式,旅游管理专业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充分发挥专业建设委员会的作用和旅游企业的资源优势,聘请旅游企业的专业人员参与课程体系构建,以岗位需求和职业能力为依据,以工作过程为载体,以工作过程的各个环节为任务,来选择和组织教学内容,构建基于岗课证直通的模块化课程体系。
(一)确定职业岗位群,分析职业岗位成长路径
根据旅游业发展情况以及旅游需求状况,在充分调研和专家咨询的基础上确定旅游管理专业主要职业岗位群:导游、计调、旅游产品设计人员。这三个岗位的初始岗、发展岗位、目标岗位,既是旅游业的主要就业岗位,又具有较好的职业前景。同时根据旅游市场需求,在职业成长路径中设计迁徙岗位,进一步拓宽职业发展空间。(见表1)
(2)分析岗位职责,构建岗位职业能力
在确定职业岗位群的基础上,分析导游服务、旅行社计调和旅游产品设计三个岗位的岗位职责,确定职业岗位能力,包括基础能力、专业能力和综合能力。(见表2)
(3)分析工作任务,提炼典型工作任务,确定岗位核心课程
根据专业对应的岗位(群),在旅游管理专业建设委员会的指导下,召开旅游实践专家研讨会,汇总主要工作任务并对其进行描述。依据其在实际工作中出现的频率、重要性以及所能承载的知识和技能,提炼典型工作任务,并对完成工作任务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进行解构,进而进行行动领域归纳,按照认知规律、职业成长规律和岗位职责,确定岗位课程模块。(见表3)
(4)构建旅游管理专业岗课证直通的模块化课程体系
以岗位职业能力为中心,以职业任职资格为依据将原来的公共课程、理论课程、实践课程体系进行解构,结合高职教育理念和旅游职业特点,设置基础能力培养模块、专业能力培养模块和综合能力培养模块,重新构建岗课证直通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在课程设置上充分考虑学生能力的培养以及岗位职业资格的需求,将岗位能力所需的职业关键知识、职业关键能力、职业关键素质纳入专业课程体系,能力为本,分岗设课。
关键词 旅游管理 专业基础 理论研究 存在问题 培养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1)11-0001-02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旅游学开始受到重视。理论界人士从各个侧面对旅游这一社会现象的本质属性,旅游的社会、经济、文化功能以及旅游活动的客观规律进行探讨和研究。我国旅游理论研究在吸收国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本国实际,逐步形成自己特色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一、旅游管理基础理论研究现状
旅游理论研究与其他理论研究一样,一般包括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理论研究两部分。理论研究最终目的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为实践服务,所以基础理论研究上不去,必然会制约应用理论研究的水平,甚至会乱开药方,造成决策上的失误。由于我国旅游理论研究还处于开创阶段,无论是基础理论研究还是应用理论研究,水平都比较低,但相较之下,前者更是一个薄弱环节。
学科体系不清。旅游管理基础理论研究一直是旅游学科中最为薄弱的领域。对于旅游的基础概念及旅游学科的研究对象和基本框架,学术界至今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旅游学科体系也有待于构建和完善。从最基本的“旅游”概念到旅游活动的性质、旅游业的构成以及在国民经济中的部门分类等许多问题上,众说纷纭。2009年,张凌云对旅游核心概念进行了系统研究,并试图构建一种新的旅游学研究框架。他认为旅游就是人们在非惯常环境的体验和在此环境下的一种短暂的生活方式,他把旅游者的环境划分为惯常环境和非惯常环境两类,并试图以“非惯常环境”作为旅游核心概念来重构旅游经济学、旅游地理学等分支学科,甚至旅游学的学科体系框架。王晓华、马耀峰等对旅游学科的核心体系进行了研究,认为旅游的核心是旅游活动,并尝试建立了旅游经济学、旅游环境学和旅游社会学三足鼎立的旅游学科体系。李良玉则从史学的角度来探讨旅游学研究的几个问题,并提出自己关于旅游和旅游学的定义。
理论研究滞后于形势发展。当今的世界旅游市场竞争激烈,旅游研究只有及时了解国内外信息,才能对形势做出较为准确的判断,真正起到决策部门得力的参谋作用。然而,缺乏系统完整的资料信息,信息量少、传递速度慢及渠道不畅的现象在我国还比较突出。较长一段时期我国没有一份系统报道国内外旅游最新动态、及时有关统计资料的刊物,人们只能从有关报纸、杂志和有关部门负责人讲话中获得时效性已不是很强的零星资料。因而,不可避免地造成理论研究滞后于形势的结果。
二、当前高校基础理论培养存在的问题
受研究现状和教育改革现状的制约,当前高校在培养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不仅限制了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也忽视了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研究能力的培养。
(一)使用教材混乱,教师教材把握不到位
由于当前还未形成统一的旅游学学科体系,各方学者对旅游的基本概念在理解上还存在分歧,各旅游出版物各说一词,导致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在教材选取上达不到统一。且由于许多高校开设旅游管理专业的时间不长,很多专业教师都是从历史、地理、中文等专业半路转行而来,未能将教材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仅是作为教材作者的传话筒。
(二)名词术语使用混乱,教学内容含糊不清
名词术语是理论研究中进行信息交流的工具。使用统一、规范的名词术语对理论研究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由于旅游管理研究本身年轻,有些名词术语尚属首创,有些则是从国外引进的,因此,在理论研究中,使用不同名词表示同一概念的现象相当普遍,如:旅游商品和旅游产品,旅游商品和旅游购物品等。同时由于教师仅是强调书本的理论,自己对教材缺少深入探讨,导致教学内容混乱不清,不能很好地解答学生的疑惑。
(三)教师观念传统,重应用研究轻理论研究
我国旅游学科属于新型学科,在发展上处于不成熟阶段,因此旅游管理教学在教学方式上应区别于传统学科的教学方式:强调实践能力的培养,忽视专业基础理论人才的培养。在我国高校的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是:重视实践教学,忽视理论研究,教学内容市场化。导致旅游学科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理论研究人才缺乏的现象。
(四)教学方式单一,缺乏创新
旅游学科综合性和应用性强的特点决定了旅游学科知识的传播必须多渠道地进行,才能保证最终的教学效果。但在课堂上,很多时候忽视了学科的特点,依然采取单一的教学方式,“一对多”“满堂灌”等现象较为普遍。这种忽视学科特点的教学方式抑制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弱化了教学效果。
三、提高学生理论研究能力的途径
针对上述高校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认为高校要提高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基础理论研究能力,必须做好教师与学生两方面的改进:
(一)改革教师教学
1.加强教材建设,构建教材体系
随着旅游经济的飞速发展,新的旅游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层出不穷,旅游管理学已经成为当今内容更新最快的学科之一。理论研究的快速发展在丰富教学内容的同时,也给教材的更新增添了压力。当前我国旅游管理教育的内容更新的呼声日益高涨,并已成为制约我国旅游管理创新的一个“瓶颈”。因此必须理论联系实际,加大教材投入,加快教学内容的更新速度,构建旅游管理专业系统的教材体系。
2.提高教材整合能力,全方位充实课堂内容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面对教材首先应该有个总体认识,进而分解教材、仔细研磨,最后是系统整合形成自己的知识,将别人的教材变成自己的教材。教师充分理解教材,才能给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学内容。
旅游行业的前瞻性决定了教材内容的相对滞后性。课堂仅仅依靠教材会造成教、学分离的结果。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必须通过网络、报刊杂志、电视等媒介获取行业信息,通过实践调查掌握第一手资料,通过挂职锻炼等方式提升教师综合素质,全方位充实教材和课堂内容,让课堂变得生动起来。
3.转变教学观念
转变传统观念是培养创造性理论性人才的关键。旅游经济的发展,客观上推动了旅游从业者技能上的与时俱进,教学过程中,教师强调的也是实践能力的加强,从不重视学生理论学习的成果。现在的考试制度也有意无意地提倡死记硬背,这样教育出来的学生,不可能具备抓住新问题、运用新方法、提出新见解的能力,也不可能具备良好的判断力、表现力和创造力,更不具备打破旧框框而独辟蹊径、标新立异的勇气。这与知识经济对人才的要求是不相适应的。改变这种局面,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更要启发学生怎么去创新。
4.探索多元化的教学方法
“满堂灌”教学方法缺少课堂互动,不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意识。因此,探索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将多种教学方法优化结合,才能给课堂以活力,获得良好的教学成果。在教学过程中,常用的教学方法有:问答式、讨论式、现场式、案例式等,教师可以根据课程的性质进行选择或将这些方法优化组合。
(二)改进学生自学能力
1.建立“问题―反思―重建―成果”学习步骤
把“问题”作为研究的起点,让学生思考现阶段旅游管理基础理论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把“反思”作为常用的方法,学生应对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内容进行认真的回顾和反思,主动找教师交谈自己的心得与体会,促成“教”与“学”的统一; 把“重建”作为改进的途径,针对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问题,选择合理、有效的学习途径对学习内容进行分解重建,化为自己的东西;把“成果”作为前进的动力,广泛征集研究成果,在学校乃至省市给予鼓励。
2.建构提升学生研究能力的学习模式
高校学生的学习模式有很多种,比如小组合作学习模式、问题探索学习模式、学术研讨与交流模式和课题研究模式等等,不同的学识模式适合不同的学习环境,但随着学习环境的负责化,单一的研究性学习模式不再科学有效,有效的可以提升学生研究能力的学习应该摆脱单一化、固定化的模式,具有针对性、灵活性、融合性的优点。为此,可把传统的研究性学习模式有机地融合起来,建立复合的、动态的学习模式。如图
学生学习模式的动态融合
加强旅游管理基础理论研究是理清旅游管理相关基本概念,构建科学、合理的理论体系的根本途径。高校在教育改革的过程中,认清旅游管理基础理论的地位,采用正确的教学方式,培养理论概括与研究人才,是当前旅游学科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引导旅游业长久可持续发展的正确之举。
参考文献:
[1] 张凌云,冉亚楠.2009年旅游管理理论研究现状及热点问题窥探――基于2009年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旅游管理》的统计分析[J].旅游科学,2010,24(2).
[2] 杨森林.关于我国旅游理论研究现状的评析[J].商业经济与管理(杭州商学院学报),1992(3):73-75.
关键词:地方高校;旅游管理;实践教学模式
近五年来,湖南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招生、就业的调研结果显示,湖南省共约50所高校开设有旅游管理专业,虽然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在85%以上,但毕业三年内,对口就业流失率也在85%以上,这就是说,旅游的大学生毕业三年后留在旅游企业工作的不到10%。主要通病是缺乏职业意识、专业能力,眼高手低,不愿意从基层做起,而学生到旅游景区去实习,时间长达半年,但多数学生只能在景区售票,对这个行业缺乏全面的实践把握,这种情况也降低了毕业生就业的热情。据初步估计,目前中国实际需要旅游专业人才达800万人,每年缺口至少200万,今后每年还将以20万的速度递增[1],因此,培养新型的专业人才是高校面临的共同问题。
一、工学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的核心内容
工学结合实践教学模式构建的核心内容是以职业经理人为目标导向,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载体,兼顾理论教育有先进性和产业实践的创新性,培养符合现代旅游产业发展需要的、具有一定的职业素养和人文精神、具有必备的管理意识、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毕业后能直接进入管理岗位的经营管理人才和复合型专业技术人才。Www.133229.cOm它区别于高职的技能型定位,也不同于旅游硕士的研究型定位,也就是说在应用型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教育层次上,将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从“理论型”学者变成“实用型”专家,通过我们的工学结合实践教学模式的运行机制,把在校学生“催熟”成为一个“具有责任心、专业性,具有管理能力及职业精神”的“准职业经理人。”这些内容的最终落着点是培养旅游行业的职业经理人。其中:(1)旅游管理专业酒店管理专业方向:培养酒店中、基层管理者;(2)旅游管理专业旅行社管理专业方向:培养旅行社经理、优秀导游员;(3)旅游管理专业景区规划与管理专业方向:培养景区中、基层管理者和规划专业人才[2]。
工学结合实践教学模式实施过程中达到一个目标:即实现学校、学生、企业三赢的目标。通过校企合作,能进一步扩大并加强旅游院校与各地旅游企业的合作,真正做到“双需、双赢、互动”,共同发展。旅游企业为学校提供实训条件,为毕业学生提供就业机会。实训结束后,全面评估考核每个学生的实践技能及工作表现,并从用人单位的角度提出期望目标。学校结合实训指导教师的意见及学生的自我评估调整培养方案,做到因材施教。对在实训过程中出现的带有共性的问题,则通过调整教学内容、改革教学计划来解决。同时学校成立专业指导委员会,聘请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及旅游企业的管理专家对教学改革与建设提出意见并直接参与学校专业课程设置及专业教学改革。学校为旅游企业培训员工,提供管理咨询,帮助企业开展市场调研,共同开发新产品等。此外,旅游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有计划地向旅游院校提出研究课题,这些研究课题可以包括不同的层次:一是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二是企业根据对市场的分析提出的对旅游新产品的研究开发;三是为了保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而需要的前沿性研究课题。
二、旅游管理专业工学结合实践教学模式的实施对策
1.构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双需双赢”实践教学模式建设方案,建立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旅游产业背景下,业态表现是多元的。不同类型的旅游企业如酒店、旅行社、旅游景区、旅游车船公司、休闲娱乐公司等,有其不同的经营特点和管理规律,它们在经营和管理上有着很大的差别,因此,用“旅游管理”这一专业的知识结构培养和塑造的旅游专业学生,难以达到不同类型的旅游企业。专业管理人才能力的需要。为此,我们细分为酒店管理、旅行社管理和景区规划与管理三个专业方向,分别与不同类型的旅游企业建立工学结合教学实习基地,以培养适应旅游业不同类型企业的职业经理人。目前旅游管理专业在衡阳市有八个挂牌的实习基地,学生的大部分实习能在校外实习基地完成。同时在珠海、桂林、长沙和张家界各建立了一个实习基地。
2.工学结合、校企联姻,加速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一是聘请企业著名高管或旅游局领导为专业老师,讲授专业课。近年来我们已经聘请了谢儒生(耒阳市主管理旅游的市委正县级干部)、黎才发(常宁市主管理旅游的副市长)、尹同君(衡阳市物价局局长)、彭幼平(衡阳市旅游局局长)、危小明(衡阳市旅游局副局长)、邓衡午(雁城宾馆总经理)和李清河(蔡伦竹海风景区管理委会主任)作我们的专业课教师。二是试行大学生导师制,外聘企业精英当职业导师,如2009年我们就聘请了谭曦(园林工程师,衡阳市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雁峰区桂竹山庄总经理)、邓衡午(高级经济师,雁城宾馆总经理)、陈冬平(副研究员,鸟类专家,江口鸟洲自然保护区管理委员会主任)等旅游企业高级管理人员为学生毕业论文的副导师,指导学生的毕业设计。为此,我们进行了旅游管理毕业论文的改革。针对目前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存在重理论、重企业日常业务和管理实践操作,而忽视了旅游产品的营销管理和营销策划的现状,我院首先在2006级毕业生中启动了毕业设计这一教改创新模式。这一模式主要是参照理工科院校的毕业设计思路,针对旅游管理专业的特点提出的创新式实践教学活动。它主要是利用本专业的学科带头人、外聘导师与优秀学生组成策划团队,结合旅游专业特点,与某一旅游企业合作,通过市场调查,运用所学专业知识,针对旅游企业及市场现状,设计出一套切实可行的产品营销方案,为旅游企业开展旅游产品营销活动提供思路和决策依据。当今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已不仅仅是要掌握大量的理论知识,还要有较强的动手和创造能力,尤其对企业而言,迫切需要那些能够直接参与或较快适应企业经营活动的高素质人才。旅游管理专业要想满足社会对这种应用型旅游职业经理人的需求,仅仅依靠课堂教学是难以完成的,所以毕业设计作为一种重要方式被引入旅游专业的毕业实习过程,其作用也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而毕业设计恰恰是针对旅游管理专业的特点所提出的一项将社会实践与理论知识相结合的活动,既可以使学生加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又可以增强他们的实际动手能力,使旅游学生更好地具备了旅游企业发展所需求的素质。
3.在校企合作办学的目的上实现学校、企业、学生三羸的目标。为了与签约企业建立紧密良好的实质性合作关系,开展深度合作项目,我们坚持“边合作、边总结、边完善”的原则,发挥教师积极性,要求教师与企业挂钩,实行“一教师一基地”实训基地建设模式,深入挖掘校企合作潜力,寻求校企合作结合点,设计学校、学生、企业三赢的合作模式,并且定期开展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水平的评比工作,对合作层次较高、合作内容较深、合作成绩突出的基地,奖励基地建设教师。通过教师与基地挂钩、基地建设与教师奖励挂钩等制度,激发了教师参与工学结合的积极性,极大地提高了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水平,拓宽了校企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4.教学(或学习)+科研+实践的模式。对学生而言,实行“学习+科研+实践”模式,积极推进学生学研结合、学社结合。为经济建设服务,是产学研结合的目的。为此,应积极推进学生学研结合、学社结合,鼓励学生加强研究性学习,在社会实践中不断充实和提高技能。具体做法: 一是学研结合建设旅游素质拓展中心。二是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三是成立公关旅游协会、组织社团,开展各种旨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活动。对教师而言,实行“教学+科研+实践”模式。具体做法: 一是鼓励教师参加社会实践,结合经济发展实际,充实教学内容。三是鼓励教师参加社会实践,提高科研质量,为教学服务。
5.建立旅游专业学生素质拓展中心。这对于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十分重要。为此,湖南工学院旅游专业专门成立了旅游专业素质拓展中心。该中心制定了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和管理措施,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建立相对稳定的院外学生实习、实训基地,将知识、能力、技能有机结合,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这既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又适应了旅游行业对人才的需要。
6.改革教师培养和使用机制,打造“双师型”队伍。2006—2010年共引进博士教师4名;派出专任教师到相关企业挂职者9名。在继续注重理论知识的同时,更要注重职业性特色,增强适应性,提高质量效益。
7.围绕实践课程内容改革,加强教材建设。近年来,我院教师主编了六部旅游管理学教材,其中《旅游政策法规划》教材已入选十一五高校规划教材,《旅游文化学原理》科学出版社出版。目前我院陈国生教授承担教育部十二五规划教材《旅游文化学》和教育部首批旅游专业硕士生教材《旅游社会学》的主编任务。
8.紧扣职业经理人培养目标,以“合作共建”思路创新实践教学。实践教学基地的优势,是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所要追求的目标。因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水平高,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形成专业优势和特色,为此,湖南工学院以“合作共建”基地的形式建设了衡阳地球村旅游规划与设计公司、好运来旅行社、神州之行旅行社等控股型基地;桂竹景区(省级现代生态农业示范点)、耒阳市蔡伦竹海风景区和耒阳大皮江生态旅游山庄等合作共建基地;神龙大酒店、雁城宾馆、珠海昌安酒店集团等实践教学基地。如桂竹景区是湖南工学院旅游研究所和桂竹旅游有限公司共建的基地,根据双方签署的合作协议,旅游研究所和桂竹旅游有限公司共同建设桂竹景区,景区将负责硬件设施开发、建设等方面,院校将参与规划、管理、营销、服务培训等软件建设。这种合作共建”基地的形式在湖南尚属首例。
参考文献:
关键词:创新能力;学科竞赛;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2-0132-02
一、概况
随着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全国许多大专院校先后开设了旅游管理专业。为了检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及特色,先后成立了许多与专业有关的学科竞赛活动,此外还有综合性的大学生竞赛等。学生在学科竞赛中的表现直接反映出学生的各项能力,同时也间接地反映出专业教师的教学水平与教学效果。我校旅游管理专业在上述的各项大赛中都取得过优异成绩,对组织培训学生参加学科竞赛积累了一些经验,并初步形成了学科竞赛的运行机制。
湖南省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科竞赛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以导游服务技能和饭店服务技能等技能竞赛为主的第一阶段,以旅游规划或旅游产品设计等策划设计竞赛为主的第二阶段。最初的旅游管理类的学科竞赛主要集中在导游服务技能和饭店服务技能体现服务水平的操作技能方面。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与旅游人才层级的分化趋势,较高层次的旅游管理专业学科竞赛逐步转化为以旅游规划或旅游产品设计等策划设计竞赛为主的智能比拼。
二、旅游管理专业学科竞赛的现状
1.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当前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科竞赛从国家级、省级到市级都有;而且比赛内容涉及导游实务、导游理论、饭店服务技能、旅游产品设计,甚至个别的旅游规划比赛;形式多样有如导游现场讲解结合知识笔试,旅游调查论文,旅游产品策划书等。个别地区还有旅游形象口号,旅游会徽等设计大赛。
2.基础相对较差,信心不足。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大多数是文科生,相对性格外向、活泼开朗,对参赛的意愿较强,但是大部分学生的基础知识不够扎实,知识储备欠缺,因面参赛的信心不足,较多的学生会选择规避。因而在一些大赛中表现出参赛选手的差距明显。
3.参赛水平未能最大程度展现。大部分专业教师都有较为繁重的教学与科研任务,只能抽出少量的课余时间来指导培训学生,时间非常紧张。另外,学生在比赛时往往涉及多个方面的综合比赛,专业教师通常只在个别方面能够指导学生,因而需要有各类有专长的教师进行集体全面指导,自然就缺乏人手,参赛选手的表现通常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影响了比赛的精彩程度。
4.师生缺乏参赛积极性。参加学科竞赛的指导教师和学生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是学校通常依据以获奖级别的进行奖励,如果没能在比赛中获奖,那意味着参赛师生努力付出没有任何形式的回报;即使能获奖,也许可能得到的奖励与付出的努力不对等,这自然会在师生心里产生消极影响。
三、学科竞赛推动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提升
1.提升导游词创作水平。在旅游类综合技能大赛中,其中有一项就是学生的导游词创作,学生通过平常时经验积累和现在的知识水平,把景区景点的导游词撰写不同的风格,呈现出各自不同的特色,这个过程其实就是学生创新能力的比拼,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2.提升导游服务技能水平。在导游服务技能比赛中其中重要一个内容就是现场模拟导游,要求学生规范化导游语言进行导游讲解,为了能在比赛中有突出自己的特长,学生在讲解方式、语言组织、结合景点文化特色等各方面精心策划,尽可能多地把自己独特个性表现出来,从整个比赛过程来看,无不体现出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展现。这样以来就便于学生创新思维。
3.促进全面素质提升。由于导游工作的特殊性,它不仅要求导游人员见多识广知识渊博,还要求导游人员才艺出色能言善语。为了让旅游者开心愉悦,便于导游工作的开展,导游人员应通过各种方式与旅游者的交流,获得旅游者的认可,其中必备的才艺以及沟通技能是导游人员不可缺少。而在展现这些才艺与技能的过程中也是体现出一种创新能力。
4.设计开发新颖的旅游产品。在旅游产品设计或策划比赛中,要求学生结合当地旅游景区的实际情况设计开发新的旅游产品,以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设计开发新的旅游产品时,需要学生结合当地景区的资源特色、客源市场、文化底蕴等一系列的内容进行整理,重新组合,参加借鉴其他的一些成功典范,设计新的旅游产品,这充分展现出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
5.学会一些辅助技能。通常为了完成创新型旅游产品的设计,他们往往需要学会一些必要技能。如掌握一些必要的电脑软件的运用及一些相关仪器设备的操作等。如绘制相关的旅游图表时,制作相关的旅游动画效果图等。
四、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途径
1.充分利用校内外实训实践教学平台。实践教学改革的核心是实践课程改革,这是实践教学改革的难点和重点。校内外的实训实践教学平台是学生把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操作相结合的重要教学组成部分。任何创新活动都是建立在对已有成果归纳总结的基础上进行的,因而学生要通过实践训练活动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通过实训实践教学平台的训练,一方面是让学生的检验所学的理论知识,弥补部分知识漏洞;另一方面通过实践训练,提升学生的技能操作水平。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实践训练,可以发现所学专业知识在实践操作中存在的不足,为以后的创新活动提供感性认识的基础。只有建设比较稳定的校内外实训实践基地,才能达到充分利用实践基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
2.提升旅游管理专业教师的创新教学能力。教师的专业素质与创新教学能力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创新能力的提升,所以提升旅游管理专业教师的创新教学能力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前提条件。提升专业教师的创新能力应该体现在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革新,教学内容的适应超前,考核评价体系的创新以及专业教师的科研创新等多个方面。旅游管理专业是一门实践很强的学科,同时也是一门很年轻的学科,相关的理论体系还不完善,因此旅游管理专业教师有较多的机会发现一些新的观点或新内容。为了适应创新教学,教师应该在教学水平、专业素养、科研能力三个方面充实提升自己的能力水平。
3.组织开展参加各类型的旅游竞赛活动,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组织开展参加各类型的旅游竞赛活动,让学生的创新能力有一个展现的机会。学生参加各类旅游竞赛活动都是通过逐层筛选方式进行的,而且通常都是综合素质的全面比拼,为了能在激烈的竞赛中脱颖而出,必须要有自己独特的闪亮点、创新点。这就要求他们不断激发他们的创新潜能,促使他们在不断的竞赛中逐渐提高自己的创新水平。同时,通过旅游学科竞赛促进教学改进,做到以赛促教,以教促赛的良性循环模式。
4.开设易于培养激发学生创新意识的专业课程。培养创新性的人才,需要有创新性的专业训练,构建有利于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整体优化的课程体系。我校旅游管理专业结合旅游企业旅游市场对旅游人才需求的特点,有意识开设部分易于激发学生创新意识或创新思维的专业课程。在教学中结合一些经典案例,分析创新成功与失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5.创设良好的学习创新机制,为创新能力培养提供保障。学生的创新需要有一个良好的创新环境,就需要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创新机制。一是要有良好的学习氛围。二是在人才选拔过程中要注意创新人才的梯队培养。三是定期举行有关的专业竞赛活动。四是对带领学生创新的指导教师制定相应的激励措施,激励教师带领学生参加学科竞赛等创新活动的积极性。运用激励机制充分挖掘教师和学生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尽可能地满足教师及学生的创新需要,提供良好的工作、学习环境,加强教学互动,营造创新的文化氛围。
参考文献:
[1]严薇,杨天怡,等.学科竞赛与创新人才培养[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8,12(12):107-108.
[2]李金昌,林家莲.实践教学与学科竞赛相结合,促进创新人才培养[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11(11):2-3.
[3]陈伟强.学科竞赛: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J].科技信息,2011,06(6):45.
[4]李烨,王庆生.旅游管理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研究[J].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1(1):62-64.
Study on the Cultivation of Innovative Ability of Students Majoring in Tourism Management Based on Subject Contest
LI Rong-gui
(Huaihua University,Huaihua,Hunan 418008,China)
关键词:旅游管理专业;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0-0-02
一、苏州市旅游人才培养模式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旅游人力资源现状
我国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教育出现在1979年,以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的诞生为标志。随着各地旅游业的飞速发展,各地的旅游教育也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蓬勃发展起来,各个学校相继成立了或开设了旅游专业,目前已经形成专科、本科为基础,包括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在内的完整的培养体系,成为一支崭新的生力军。而作为旅游城市的苏州,旅游业日益发展成为苏州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和新支柱产业,旅游经济蒸蒸日上,从而对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也更为突出。
(二)苏州市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1.旅游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旅游高等职业教育在把握旅游人才培养目标上处十左右不定的状态,目标不十分明确,定位不准。以至于教学计划、课程设置的针对性差,“因人设课”、“因力办学”的现象较多,培养出来的人才在知识结构、能力结构方面难以适应旅游行业相关岗位的任职要求,学生不知道学成后的自身发展方向,专业思想也比较薄弱。
2.课程设置无所不包。在课程设置方面,仍然沿袭本科教育的课程体系,而同培养目标宽泛相应的是,课程设置未实现模块化,缺少方向课程,同时理论课程偏多,真正的实践类课程不够。课程的设置与职业的岗位需求相脱节。
3.师资队伍缺乏实践。大多数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师资,都是从“学校”到“学校”,有学历,有一定理论知识,但缺乏行业的实践工作,缺乏过硬的行业岗位技能,与行业企业的联系少,行业的影响力也无从谈起。而旅游行业的实践性、经验性的特点特别突出,因此师资队伍的实践能力不足,制约着旅游管理人才培养。
4.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运用不科学。大多数旅游高等职业教育在教学过程中以教师为中心、教学活动以课堂讲授为主、教师以讲解教材为主、从书本到书本的单调教学方式,学生被动地接受抽象、死板的知识,所学知识与旅游企业的需求有脱节。教学手段落后,教学方法呆板。
二、苏州旅游人才培养模式的策略
(一)办学模式创新——校企合作订单化
校企合作是指在办学模式层面学校与企业的携手共建,重点在于办学体制的创新。而“订单式”培养模式,就是以明确的市场需求为目标、专一的教学内容、模块化的教学体系、工学结合的教育方法,适应了市场对高职教育改革的要求,打破了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束缚,为企业培养了各类急需的高技能人才,满足了市场的需求。订单培养是以企业订单为依据,以校企深度融合为基础,以企业需求为目标培养人才的一种产学合作形式。它符合“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的高职办学方针。实现了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之间的零距离对接,节约了企业的培养成本和时间,为企业储备和培养大批有一定基础理论、动手能力强、发展后劲足的应用型人才,成为企业发展的人才基地,增强了企业人才队伍的稳定性。“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了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学生能很快适应岗位需要并发挥作用,直接体现了高职教育融入地方经济、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地方经济的时代要求,有效避免了高职教育与市场需求脱节的现象。订单培养作为“校企合作”联合办学的具体形式,弥补了学校所教知识不适应与时俱进的社会发展需求,促使教学内容与企业需求同步,有利于增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用性。
我们苏州市几乎所有的旅游管理专业都采用了订单式的校企合作模式,“香格里拉班”、“万豪班”比比皆是;高星级饭店、国际、国内旅行社成为学校的实习基地;企业的优秀员工进入学校教师,成为行业专家做讲座;学校的教师进入企业为他们的员工进行专业知识培训;学生进入企业理论联系实践工学结合,将有力地推进校企深度合作,实现学生就业、上岗零距离对接,实现人才培养质量的跨越式提升。苏州市“双师型”的旅游专业教师比例已达到90%以上。
(二)课程体系创新——企业课程系统化
旅游管理作为应用型、实践性很强的专业,非常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能力的培养和职业素质的养成。高职教育要实现培养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的高级应用型人才的目标,要求学生的文化知识、专业理论和实践能力具有较强的岗位针对性和一定的适应性。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也提到“职业院校要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而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则是构建项目化的课程构架,构建理论实践一体化的课程内容,通过实施“教、学、做”的一体化教学,达到了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要实现这一人才培养目标,我们必须打破传统的学科体系,再借鉴国内外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基于工作过程为导向,构建符合高职培养特点的课程体系。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就是要构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项目化课程体系,实施一体化教学,以项目引领课程教学的实施,即依据并围绕职业活动中工作项目或工作任务,通过完成一个项目或一件工作任务并获得工作成果而进行的一个完整的工作程序。建立项目化的课程体系,实施“一体化”的教学,有利于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和素质的培养。
旅游管理专业一体化教学模式下,课堂教学和实际操作相互融合,安排一个主讲教师是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而实习指导教师是具有丰富企业工作经历的教师或是从企业聘请的一线专业人才、能工巧匠。这样的教师配置即可以保证了一体化的教学质量,还可以使得师资力量最优化。
实施一体化教学,对教师的要求更高,要求教师把实际的工作项目引入课堂,不但是要求教师去接触企业,同时还对教师提出了对外技术合作项目的要求,对教学工作是一个促进,是提高教师实施一体化教学质量的一个途径,对学生则是一次很好的接触实际工作项目的学习机会。通过把真实项目引入课堂,既可以促使教师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使之产生效益,同时还可以充分利用企业的资源,为教学服务,这就使得教学资源利用最大化。
在一体化的课程体系中往往是以学生的认识规律和职业成长规律来设置课程的,也就是说学生的学习过程其实也就是一个职业人的成长过程,而学生的成长过程往往是企业看不到的,如果我们把每一位学生的成长记录下来,就可以为企业提供了用人的参考。因此为每一位学生建立一份过程监控档案不但能完善教育的各个层面,还可以加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提高教学质量,加强校企合作的有效手段。
(三)考核体系创新——证书内容课程化
旅游业被有些人称为“点子”产业, 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旅游业的发展需要时刻创新,所以考核体系必须要创新。把考核学生的创新意识(追求创新,以创新为荣的意识)、创新思维(重视求异思维,培养发散性、聚合性思维,发展直觉思维)和创新能力(具有渊博的知识、广阔的视野,并善于开拓新领域的能力)放在考核的重要位置。采用“全程化、开放式”的课程考核,建立了“实训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课程考核与职业技能鉴定相结合”、“校内考核与企业实践考核相结合”的技能考核“三结合”的考核体系。即:每个项目的训练过程中对学生的训练过程进行考评,实训项目结束后对学生进行考评;在教学中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学生实践教学的总成绩结合课程考核成绩和职业技能鉴定成绩;将学生在企业的实践成绩纳入成绩考核的范畴,全面考核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由教师主宰考核转变为教师主导、师生共评,提倡民主式、自主式考核。小组成员做完公开汇报、演讲或展示后,由老师和学生共同给出该小组的得分(老师给的分数和学生给出的分数事先确定各自的权重),而且这种打分完全可以在课堂上公开当众进行。这种做法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有利于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培养学生的主体人格。
(四)实践基地建设创新——基地功能多元化
实训基地既为学生提供职业技能培训,又为社会其他人员提供相关技能培训。所以实训基地应根据学生和培训学员的实际情况, 使他们能将专业理论知识在真实职业环境中得以运用,为他们练就旅游专业的实际工作能力而服务。努力营造真实的旅游职业环境实训墓地应尽可能贴近旅游企业管理服务第一线实际情况,创造职业真实氛围,让学习者在一个真实的职业环境下按照未来旅游企业专业岗位群对基本技能的要求,得到实际操作训练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模拟、仿真乃至真实的旅行社和酒店业务实习、实训环境,使高职旅游专业学生在基地内按实际工作岗位的要求, 得到职业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它对实施旅游基础理论与旅游实践操作技能相结合的教学计划起着重要保证作用。实训基地具有大批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双师型”旅游教师资源, 能向旅游企业提供人才培训和咨询服务, 旅游企业新的管理和服务方法可在基地进行试验、改进、推广。实训基地还可以开展企业职工在职提高培训、转岗培训, 社会其他人员培训以及待岗人员再就业培训。实训基地同时是旅游类职业资格鉴定站, 可进行酒店服务员技能资格鉴定工作和导游资格考试培训工作, 凡经过培训的人员都可以由基地进行职业资格鉴定, 取得职业资格。
目前苏州市每所旅游管理专业的学校都建立固定的校内实习实训基地,形成一个教学平台,便于教师边教学边示范操作,可以让学生较直观的掌握知识。而且每所学校充分利用社会资源,进行校企合作,建设校外旅游专业实习实训基地,使学生直接接触旅游服务工作,熟悉旅游接待全过程。甚至由苏州市政府主导,和学校合作建设苏州市公共实训基地,方便社会上的人员进行旅游职业技能培训。
参考文献:
[1]潘沁红.旅游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华中师范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07.
[2]林宙,肖文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模式及现状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11.25.
[3]邓志辉,赵居礼,王津.校企合作 工学结合 重构人才培养方案[J].中国大学教学,2010.04.
关键词:地方高校;旅游管理;实践教学模式
近五年来,湖南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招生、就业的调研结果显示,湖南省共约50所高校开设有旅游管理专业,虽然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在85%以上,但毕业三年内,对口就业流失率也在85%以上,这就是说,旅游的大学生毕业三年后留在旅游企业工作的不到10%。主要通病是缺乏职业意识、专业能力,眼高手低,不愿意从基层做起,而学生到旅游景区去实习,时间长达半年,但多数学生只能在景区售票,对这个行业缺乏全面的实践把握,这种情况也降低了毕业生就业的热情。据初步估计,目前中国实际需要旅游专业人才达800万人,每年缺口至少200万,今后每年还将以20万的速度递增[1],因此,培养新型的专业人才是高校面临的共同问题。
一、工学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的核心内容
工学结合实践教学模式构建的核心内容是以职业经理人为目标导向,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载体,兼顾理论教育有先进性和产业实践的创新性,培养符合现代旅游产业发展需要的、具有一定的职业素养和人文精神、具有必备的管理意识、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毕业后能直接进入管理岗位的经营管理人才和复合型专业技术人才。它区别于高职的技能型定位,也不同于旅游硕士的研究型定位,也就是说在应用型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教育层次上,将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从“理论型”学者变成“实用型”专家,通过我们的工学结合实践教学模式的运行机制,把在校学生“催熟”成为一个“具有责任心、专业性,具有管理能力及职业精神”的“准职业经理人。”这些内容的最终落着点是培养旅游行业的职业经理人。其中:(1)旅游管理专业酒店管理专业方向:培养酒店中、基层管理者;(2)旅游管理专业旅行社管理专业方向:培养旅行社经理、优秀导游员;(3)旅游管理专业景区规划与管理专业方向:培养景区中、基层管理者和规划专业人才[2]。
工学结合实践教学模式实施过程中达到一个目标:即实现学校、学生、企业三赢的目标。通过校企合作,能进一步扩大并加强旅游院校与各地旅游企业的合作,真正做到“双需、双赢、互动”,共同发展。旅游企业为学校提供实训条件,为毕业学生提供就业机会。实训结束后,全面评估考核每个学生的实践技能及工作表现,并从用人单位的角度提出期望目标。学校结合实训指导教师的意见及学生的自我评估调整培养方案,做到因材施教。对在实训过程中出现的带有共性的问题,则通过调整教学内容、改革教学计划来解决。同时学校成立专业指导委员会,聘请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及旅游企业的管理专家对教学改革与建设提出意见并直接参与学校专业课程设置及专业教学改革。学校为旅游企业培训员工,提供管理咨询,帮助企业开展市场调研,共同开发新产品等。此外,旅游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有计划地向旅游院校提出研究课题,这些研究课题可以包括不同的层次:一是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二是企业根据对市场的分析提出的对旅游新产品的研究开发;三是为了保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而需要的前沿性研究课题。
二、旅游管理专业工学结合实践教学模式的实施对策
1.构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双需双赢”实践教学模式建设方案,建立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旅游产业背景下,业态表现是多元的。不同类型的旅游企业如酒店、旅行社、旅游景区、旅游车船公司、休闲娱乐公司等,有其不同的经营特点和管理规律,它们在经营和管理上有着很大的差别,因此,用“旅游管理”这一专业的知识结构培养和塑造的旅游专业学生,难以达到不同类型的旅游企业。专业管理人才能力的需要。为此,我们细分为酒店管理、旅行社管理和景区规划与管理三个专业方向,分别与不同类型的旅游企业建立工学结合教学实习基地,以培养适应旅游业不同类型企业的职业经理人。目前旅游管理专业在衡阳市有八个挂牌的实习基地,学生的大部分实习能在校外实习基地完成。同时在珠海、桂林、长沙和张家界各建立了一个实习基地。转贴于
2.工学结合、校企联姻,加速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一是聘请企业著名高管或旅游局领导为专业老师,讲授专业课。近年来我们已经聘请了谢儒生(耒阳市主管理旅游的市委正县级干部)、黎才发(常宁市主管理旅游的副市长)、尹同君(衡阳市物价局局长)、彭幼平(衡阳市旅游局局长)、危小明(衡阳市旅游局副局长)、邓衡午(雁城宾馆总经理)和李清河(蔡伦竹海风景区管理委会主任)作我们的专业课教师。二是试行大学生导师制,外聘企业精英当职业导师,如2009年我们就聘请了谭曦(园林工程师,衡阳市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雁峰区桂竹山庄总经理)、邓衡午(高级经济师,雁城宾馆总经理)、陈冬平(副研究员,鸟类专家,江口鸟洲自然保护区管理委员会主任)等旅游企业高级管理人员为学生毕业论文的副导师,指导学生的毕业设计。为此,我们进行了旅游管理毕业论文的改革。针对目前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存在重理论、重企业日常业务和管理实践操作,而忽视了旅游产品的营销管理和营销策划的现状,我院首先在2006级毕业生中启动了毕业设计这一教改创新模式。这一模式主要是参照理工科院校的毕业设计思路,针对旅游管理专业的特点提出的创新式实践教学活动。它主要是利用本专业的学科带头人、外聘导师与优秀学生组成策划团队,结合旅游专业特点,与某一旅游企业合作,通过市场调查,运用所学专业知识,针对旅游企业及市场现状,设计出一套切实可行的产品营销方案,为旅游企业开展旅游产品营销活动提供思路和决策依据。当今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已不仅仅是要掌握大量的理论知识,还要有较强的动手和创造能力,尤其对企业而言,迫切需要那些能够直接参与或较快适应企业经营活动的高素质人才。旅游管理专业要想满足社会对这种应用型旅游职业经理人的需求,仅仅依靠课堂教学是难以完成的,所以毕业设计作为一种重要方式被引入旅游专业的毕业实习过程,其作用也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而毕业设计恰恰是针对旅游管理专业的特点所提出的一项将社会实践与理论知识相结合的活动,既可以使学生加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又可以增强他们的实际动手能力,使旅游学生更好地具备了旅游企业发展所需求的素质。
3.在校企合作办学的目的上实现学校、企业、学生三羸的目标。为了与签约企业建立紧密良好的实质性合作关系,开展深度合作项目,我们坚持“边合作、边总结、边完善”的原则,发挥教师积极性,要求教师与企业挂钩,实行“一教师一基地”实训基地建设模式,深入挖掘校企合作潜力,寻求校企合作结合点,设计学校、学生、企业三赢的合作模式,并且定期开展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水平的评比工作,对合作层次较高、合作内容较深、合作成绩突出的基地,奖励基地建设教师。通过教师与基地挂钩、基地建设与教师奖励挂钩等制度,激发了教师参与工学结合的积极性,极大地提高了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水平,拓宽了校企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4.教学(或学习)+科研+实践的模式。对学生而言,实行“学习+科研+实践”模式,积极推进学生学研结合、学社结合。为经济建设服务,是产学研结合的目的。为此,应积极推进学生学研结合、学社结合,鼓励学生加强研究性学习,在社会实践中不断充实和提高技能。具体做法: 一是学研结合建设旅游素质拓展中心。二是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三是成立公关旅游协会、组织社团,开展各种旨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活动。对教师而言,实行“教学+科研+实践”模式。具体做法: 一是鼓励教师参加社会实践,结合经济发展实际,充实教学内容。三是鼓励教师参加社会实践,提高科研质量,为教学服务。
5.建立旅游专业学生素质拓展中心。这对于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十分重要。为此,湖南工学院旅游专业专门成立了旅游专业素质拓展中心。该中心制定了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和管理措施,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建立相对稳定的院外学生实习、实训基地,将知识、能力、技能有机结合,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这既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又适应了旅游行业对人才的需要。
6.改革教师培养和使用机制,打造“双师型”队伍。2006—2010年共引进博士教师4名;派出专任教师到相关企业挂职者9名。在继续注重理论知识的同时,更要注重职业性特色,增强适应性,提高质量效益。
7.围绕实践课程内容改革,加强教材建设。近年来,我院教师主编了六部旅游管理学教材,其中《旅游政策法规划》教材已入选十一五高校规划教材,《旅游文化学原理》科学出版社出版。目前我院陈国生教授承担教育部十二五规划教材《旅游文化学》和教育部首批旅游专业硕士生教材《旅游社会学》的主编任务。
8.紧扣职业经理人培养目标,以“合作共建”思路创新实践教学。实践教学基地的优势,是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所要追求的目标。因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水平高,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形成专业优势和特色,为此,湖南工学院以“合作共建”基地的形式建设了衡阳地球村旅游规划与设计公司、好运来旅行社、神州之行旅行社等控股型基地;桂竹景区(省级现代生态农业示范点)、耒阳市蔡伦竹海风景区和耒阳大皮江生态旅游山庄等合作共建基地;神龙大酒店、雁城宾馆、珠海昌安酒店集团等实践教学基地。如桂竹景区是湖南工学院旅游研究所和桂竹旅游有限公司共建的基地,根据双方签署的合作协议,旅游研究所和桂竹旅游有限公司共同建设桂竹景区,景区将负责硬件设施开发、建设等方面,院校将参与规划、管理、营销、服务培训等软件建设。这种合作共建”基地的形式在湖南尚属首例。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