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新公共管理的特征优选九篇

时间:2023-09-06 16:54:17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新公共管理的特征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新公共管理的特征

第1篇

【关键词】通信工程;信息管理;面向服务架构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通信运营商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一些开放化的、标准化的网络协议被普遍支持,出现了面向服务架构的通信工程信息管理系统。许多通讯工程企业为了在市场迅速多得一席之地,大量高精尖的通信技术不断的被开发,这也使得通信工程更加深入化、复杂化。在这种剧烈的竞争背景下,信息系统即无法满足消费者的综合需求也无法达到企业间的商务协同自动化和智能化的需求。而新兴的面向服务的架构理论则可以面对这些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1面向服务架构的概述

在通信工程信息管理系统中,如何让其面向服务构架是现阶段主要研究的内容,而对面向服务构架而言,多数人不清楚其实际的含义,为此下文对其节本概念进行分析。

1.1面向服务架构的基本概念

面向服务架构英文简称SOA(Service-OrientedArchitecture)。SOA是一个组件模型,它的重点在于“服务”的概念,它将应用程序的不同功能单元(称为服务),通过功能单元之间定义良好的接口和契约联系起来。接口是采用中立的方式进行定义的,它应该独立于实现服务的硬件平台、操作系统和编程语言。这使得构建在各种这样的系统中的服务可以以一种统一和通用的方式进行交互。

1.2面向服务架构的基本特征

第一,从技术层面而言,SOA具有业务驱动的特点,业务需求和提供服务是双向互动关系。第二,服务请求者到服务提供者的绑定与服务之间是松合的。这就表明,服务请求者不会了解提供者实现的技术细节,即可以在不影响服务使用者的情况下调整修改服务。第三,具有可重用的服务特点。这样的设计特点很大程度上价低了成本。由于可重用服务是采用通用的格式提供重要的业务功能,这也为相关工作人员节约了时间。第四,具有明确定义的接口,SOA中的服务的交互接口必须是被明确定义和描述的。服务提供者应该使用标准的服务描述语言来定义接口,用于描述服务请求者要求绑定到服务所需要的细节。第五,SOA具有数据量低频率访问的特点。对于传统的分布式计算模型而言,他们的服务提供都是通过函数调用的方式进行的,而SOA系统则是采用自身拥有的大数据量方式一次性进行信息交换。

2通信工程信息管理系统的分析、功能设计

通信工程在实际的应用中比较广泛,其信息系统能够为企业、建筑施工方等提供较多的便利,下面我们对通信工程信息管理系统进行分析,将其功能在实际的应用加以阐述,具体内容如下:

2.1信息管理系统分析

根据上述分析,我们清楚地了解SOA这一项具体技术的应用,通过与SOA这项技术的结合,我们详细地阐述系统的各主要功能的设计与实现方法。首先,的搭建通信工程信息管理系统,将SOA做为统一的信息基础架构。其次从最初规划设计、建造实施到竣工验收,对于整个项目的不同阶段共设计了企业信息门户、协同办公管理、工程管理、物资管理、财务管理、手机智能终端六大子系统。最后各个子系统之间进行紧密无缝的连接,各系统协同工作并分工明细、权责明确。这样不仅有效简化工作流程,使得系统内部信息间的可以进行自动推送,跨部门多岗位合作,还提高通讯工程的整体工作效率,很大程度上降低信息运营成本,实现企业办公自动化,管理秩序化,决策信息化的目的。

2.2通信工程信息管理系统的特点

在现代的通信工程中,最为显著的特点为具备先进的企业信息化平台设计理念。主要是通过采用SOA架构体系,搭建通信工程信息管理系统,以工程项目管理为主要任务,并且借助每一业务与模块间的无缝连接,进而使管理工作更加的科学合理,并且对以往的管理流程进行优化。

2.3通信工程信息管理系统功能设计分析

第一,企业信息门户应用到企业内部。在企业内部能够主要实现信息管理工作,将公告通知、待办日程以及日程安排等信息资源加以整合,不同的用户可以在不同时段、不同点都能够浏览到其所需要的内容,为大家节省了许多的时间。第二,对于建设单位而言,应用通信工程信息管理系统可以借助施工任务书的形式下达施工任务,同时项目经理在接收任务之后,需要以工程的实际进度要求为依据,安排相应的工程计划实行具体内容。借助信息门户,相关的建设单位便能够及时、有效的掌握工程的实际施工进度,工程决算以及质量工艺等内容,大大的提高了建设单位的监管力度,实现了工程项目的可控性。

3结语

综上所述,通信工程信息管理系统具有先进性,综合性以及灵活可扩展性这系列优点,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便利了相关企业的实际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因此其在国内的工程管理软件中的地位比较领先。为了更好的发展通信工程,需要我们做好相应的管理工作,并且通过引入高端人才以及先进的技术来不断创新此信息管理系统,进一步推动通信工程信息管理系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栾咏红,吴俊.面向服务架构的设计信息管理平台研究[J].计算机与现代化,2012(12):157~160.

[2]陈鑫,沈锡城.基于SOA的协同政务信息管理系统架构分析[J].中国水运月刊,2012,12(3):70~71.

[3]张铁峰,吕越颖,吕欣,等.基于面向服务架构的线损管理系统设计[J].电测与仪表,2014(22):1~6.

[4]李璟璐.面向服务网络架构的通信网络设计方式分析与研究[J].移动信息,2016(11):9~10.

第2篇

一、了解当前学校德育工作的背景是做好德育管理工作的前提

1.社会环境变化对德育工作的影响

(1)经济环境变化的影响,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具有积极、消极的双重效应。当前居民学生对职工下岗的困惑、农村学生对蚕茧价格的调控,学生对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观念、新行为规范的认识有不少差距。如何以社会主义为导向,以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法制观念和行为规范对他们施以正确教育,防止商品经济、等价交换原则侵入思想道德领域,要帮助他们树立远大理想,不至于论为鼠目寸光,见利忘义的金钱拜物教徒。

(2)政治环境变化的影响。当前政治生活日趋完善和透明,经济、文化生活己以“三个有利于”来判别,学生对民主要求和参与意识大大增强,对政治教育的选择明显增强。我们既要鼓励发展青少年的民主意识、独立思考意识,又要提高他们的政治判断能力,增强法制观念。

(3)文化环境变化的影响。当前社会文化是丰富的、多元的,复杂的、五颜六色纷繁复杂的。如何探求学生道德成长与文化环境的本质联系,给他们以正确的价值观,进行道德选择,将新思想、新观念与封建渣滓,外来污毒区别开来,成为德育工作的新课题。

(4)其他环境变化的影响;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社会心理环境、生活、消费方式变化,人口和家庭结构变化,就业方式和职业结构的变化,获取信息的渠道与方式变化,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对学校德育工作提出了新要求。

2.教育对象变化对德育工作的影响

(1)思想开放、道德取向多样化。现在学生思想活跃、思路开阔。敢想敢说,求新求异、不崇拜权威,评人论事不拘一格,敢于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在人生价值、道德取向出现了多样化、多层次的新特点。他们希望拥有一切,但不懂要为他人作奉献或牺牲:渴望得到别人理解,但不懂得体谅别人:只知受爱不知爱人。经济意识增强,理想观念趋于现实化,追求实惠,择业取向偏重个人的经济利益。他们在思维方式上由求同转向求新求异,在思想观念上由接受灌输转向独立思考;平等探讨:在集体生活中由被动追随到主动参与;在审美需求上,从他择转向自择;在家庭生活中不再把父母教导奉为行为指南,自己怎么想就怎么办。他们思想言语的独立与行动有较大的反差,独立意识和独立行为不一致,顺利时的独立性与挫折时的软弱性、依赖性很明显。生活条件的优越导致意志力的脆弱,心理发展不成熟。

3.学校德育工作的特点

当前社会影响因素在学生品德形成中的作用相对上升,大环境消极影响增多,学校德育的可控性明显减弱。信息化时代教育者与被教育者同步接受信息,几乎没有提前量,教师对学生接受信息内容和反馈方式又难于把握手口预测,使教育和指导指导增加了许多因难。

二、建立良好的德育管理机制是德育管理的组织保证

建立良好的德育机制主要是解决德育运行中谁来管、管什么、怎样管的题,是把德育目标决策付诸实施,并取得预期效果的保证。

1.要健全完善学校的德育管理组织。要建立权丸责任编制、控制层次,控制幅度,信息传输的稳定结构,其中所有的要素都能在其位,行其事,当前学校的党、团组织,学校德育领导小组、政教处、年级组、班主任、德育教师就是一个完整配套的德育组织系统,它既有决策指挥层,又有具体的执行层,职责范围明确合理,较适合新形势下德育工作新特点的要求、能接德育规律办事。

2.健全完善德育常规管理。上级行政部门,教委颁布的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校内一日常规,外生活常规,学习常规,活动常规等,可以用来约束和调节学生的品德行为,在这里既有国家立法、政策、法令、条例等宏观内容,又有校内制定的规章制度等微观内容。这些管理制度具有基础性、政策性、强制性、可操作性特点。没有德育常规管理,学校的德工作就无章可循,无矩可守。

3.要有一套行之有效管理方法。德育管理方法是达到德盲目标,实现德育管理职能所应遵守的活动方式,是取得德育成效的精神工具和手段。它主要有德育认识方法和实践方法,前看是要正确反映客观实际进行德育的决策,后者是控制和协调德育组织内的组成要素,使之达到预期目标的手段。在实践方法上(一)是可积极采取行政方法和法律方法,它可以直接组织指挥调节德育管理对象,通过权威和服从关系。直接对管理对象发生影响,(二)是可采取动机激励法,设置大、中、小、远,中、近具体目标,激发师生积极参与活动过程,要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广泛地调动学生积极性,同时要让学生参与管理,增强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责任感。(三)可以采取自我管理的办法,通过团委、学生会等组织实施自我计划,自我组织、自我控制,自我调节、自我评价、自我监督、自我驾驭,要引导学生开展行为方式的训练,引导学生从身边的事做起,从小事做起,日积月累,逐步行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构建德育网络是德育管理的必要手段

1.构建校内德育网络。当前各校据上级领导部门均有较完整的校园网络,学校要利用网络充分发挥全体教师的德育作用,寓德育于教学的全过程,(1)从各学科特点出发,挖掘教学内容中的内在德育因素,将知识性和思想性结合起来、“结合点”找得好,学生爱听,育人也就落到实处(2)在各教学环节中注意点滴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品格(3)结合学科特点,开展生动有趣的活动。使学生的认识、情感、意志和兴趣、能力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得到发展,使教育活动和各科教育得到有机结合,使课内教育得到延伸和升华,从而丰富了德育的内容,开辟德育教育的新途径。所谓校内德育网络应包括校级、中层及基层的代表,有条件的学校要全员参与,齐抓共管。

第3篇

    基层水利工程属于小型水利工程,建设的目的是为了满足农村各方面的用水需求,譬如农作物的用水。尽管基层水利工程规模小,但后期的运管难度并不小于大型水利工程项目,其运管的特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公益性特征。基层水利工程直接面向广大人民群众,目的是惠民和便民,能够带来客观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而某些水利工程尽管具有经营性的特征,但其经营所得收益,基本投入到工程运管工作当中,因此广义角度来讲,基层水利工程具有明显的公益性特征。

    (2)辐射范围广。与农村地点相对应,基层水利工程分散在各种河道和山上,辐射范围非常之广,给运管工作带来极大的困难。而且很多基层水利工程每年的运行次数少,分散的项目无法进行一次性统一维修,使得维修成本居高不下,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和经济的损失。

    (3)专业内容多。基层水利工程的服务功能涵盖农田灌溉、人畜饮水、汛期防洪、水产养殖和供水蓄水等,要求工程运管具备相应的专业服务功能,譬如农田水利工程规划、设计、施工、水文监测、机电设备运行、维护等,而且这些专业服务内容直接关系到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在管理方面需要具备足够的专业能力。

    (4)群众性特征。基层水利工程是小康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地方政府财政支持的局限性,在水利工程开展当中,需要广大人民群众的配合和参与,邀约广大直接受益群众参与投资建设,以及加强工程建设的民众监督,譬如工程项目施工单位没有按照公示开展施工工作,群众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向相关部门反映情况,发挥工程顺利实施监督管理作用。

    2 基层水利工程运管的管理对策

    鉴于基层水利工程运管的特征,为了进一步提高工程运管的水平,工程需要加强对运管机构设置的分析研究,并制定资金缺口补贴方案,以及完善工程产权制度和产权收益制度,具体的管理对策如下:

    (1)设置运管机构

    基层水利工程运管机构的设置,要求深化内部改革和设定直管制度方案,以理顺工程公益性和经营性功能之间的关系,并实现全国工程的垂直管理。

    a.深化内部改革。首先是岗位编制的合理确定,配备专业的人员,主抓工程公益性功能的管理,在此要求工程的管理机构应该结合管理对象的特点,设置公益性功能的岗位。其次是内部分配制度的改革,针对公益性功能岗位和经营性功能岗位人员分配和收入水平分配,尽可能在公益性功能岗位当中安排管理负责人和技术负责人,并协调好公益性功能岗位和经营性功能岗位人员的收入水平。再次是协调好与相关部门的关系,工程管理机构在进行改革之后,人员的离岗和临时工作人员的招募,会同步产生编制、社保等问题,因此需要协调好与财政部门、社保部门等的关系,以解决管理机构改革之后遗留的问题。

    b.直管制度方案的设定。鉴于目前基层水利工程服务存在的不足之处,建议有必要以原基层农机站的管理机制作为参照模板,构成基层水利垂直服务体系,并设定直管制度方案,首先借鉴农业部的经验,构建水利工程管理服务总站,结合工程管理的政策主线,确定总站的相关职能;其次是结合水利工程管理需求,落实国家相关政策措施、管理制度和技术标准等,并协调工程的跨区域业务,监管工程转移支付资金,发挥工程的公益性功能;再次是对乡镇水利站展开调研,明确水利站的管理原则和构建稳定的水利管理队伍,同时整合各方力量,配置基层水利服务体系,以统筹兼顾的原则,对运管工作进行合理布局;最后是建立基层水利服务体系的经费机制,整个各个工程的管理体系资源,在资金分配权的基础上,建立统一的水利服务补贴体系和经费支撑体系。

    (2)制定资金缺口补贴方案

    基层水利工程为农村建设提供公共服务,在用水价格确定方面,除了要获得市场化的经营收入,还需要考虑农民负担的适度性问题,制定资金缺口补贴方案:

    a.中央财政基本水价直补。出于减轻农民用水负担的目的,水利部门和财政部门应该联合统计分析农民的用水负担情况,结合中央财政的预算负担水平和现有的农民直补政策,进一步规范农村用水价格形成机制,尤其是在目前财政资金不足的情况下,资金的筹集遇到了重重困难,我们更需要从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水利建设资金当中,提取部分资金用于基本水价的直补。

    b.中央引导下地方财政直补。由于不同地区的基层水利工程具有差异性,因此中央制定的农民用水直补政策也会有不同的引导效果,为此,我们需要在中央财政直补政策原则的基础上,建立地方财政直补方案,首先是基于用水价格补贴原则,确定具体的补贴标准,其中需要综合考虑的因素包括农民收入、农民负担水平、当地水资源成本、地方财政支付能力等;其次是规定取数的方式,保证相关数据来源渠道正式和合法,其中包括提供数据的部门和数据的取数点,常见的取数部门有统计局、农村调查队、发改委和农业部等,至于何种方式取数,要根据不同部门的取数渠道而定;再次是支付方式的明确,为了让农民从方案中受益,要根据不同地方的具体情况,制定和落实差异性的基本用水价格补贴机制。

    c.工程维护补助。笔者建议根据工程维修养护完成情况、中央补助资金项目完成情况、中央补助资金项目维修资金预算等,以及按照《定额标准》的内容和标准,编制工程维护补助机制。对于没有如期完成维修养护工作任务的工程,可暂停项目的补助资金。

    (3)完善相关的产权制度

    基层水利工程的产权基于产权界定的法律程序,要求确认工程产权和价值,一方面调查工程和资产情况,综合考虑工程的收益问题,形成工程的产权方案,另一方面在资产评估的基础上,按照工程价格确定资产额,以及鼓励地方的政府、投资者、受益者等加入到工程投资当中。在此,我们需要界定工程产权的所有人,其中包括国有资产产权所有人、集体资产产权所有人、企业资产产权所有人、个人资产产权所有人。至于工程的产权收益制度,则是在确定产权之后,在建设管理权、用水管理权、经营管理权等管理权的基础上,做好工程的各项调式工作,确保工程效益期运行的正常,以及做好各项水资源管理工作任务,从供水和供电的角度,与用户签订具体的供应合同,以及根据合同规定收取相关费用,确保工程运行管理投入和产出的正常。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基层水利工程,尽管基层水利工程规模小,但后期的运管难度并不小于大型水利工程项目,其运管表现出公益性、辐射范围广、专业内容多、群众性等基本特征,藉此我们需要进一步提高工程运管的水平,工程需要加强对运管机构设置的分析研究,实现工程的垂直管理,并综合考虑农民负担的适度性问题,制定资金缺口补贴方案,以及基于产权界定的法律程序,完善工程产权制度和产权收益制度。

    参考文献

    [1]谢振涛.现状基层水利工程管理利弊探讨-颍上县水利工程管理现状分析[J].治淮,2013(6):50-51.

    [2]丛海燕.抓好管理体系建设提高基层水利工程质量[J].吉林农业,2013(1):37.

第4篇

关键词:知识型人才;知识型人才特点;知识型人才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7)09-0097-02

1 高新技术企业知识型员工的特征

知识型员工的概念首先是由彼得・德鲁克提出,指的是“那些掌握和运用符号和概念、利用知识或信息工作的人”。总之,就是运用那些已掌握的知识,通过自己的劳动,给产品带来高附加价值的人们。

随着知识经济的快速发展,知识产业在产业结构中的作用和比重也日异突出。劳动力结构也发生了重大的改变,劳动力已不完全等同于传统的劳动力:

(1)知识型员工具有较高的个人素质和能力。他们受过高等教育,拥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他们忠于自己的职业,能有效地控制和管理自己。他们是企业的中坚力量,是企业保持持续竞争力的来源。

(2)知识型员工具有较强的成就欲望。他们运用头脑进行创造性思维,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不断形成新的知识和技能。与一般员工相比,知识型员工更在意自身价值的实现,希望有所成就并强烈期望得到社会的认可。他们并不满足于被动地完成一般性事务,而是尽力追求完美的结果。因此,他们更热衷于具有挑战性的工作,把攻克难关看作一种乐趣,一种体现自我价值的方式。

(3)知识型员工具有强烈的自尊和自主意识,恃才傲物,难于管理。知识型员工具有较强的独立自主性,他们做事有自己的主见和方法,很难适应在别人的不断督促和严格监管下工作。应尽量给予其充分的工作空间,不要过多的控制和约束。深奥的专业知识,强烈的自尊意识,培养了他们一些难于融洽于组织的个性特点。这种多元化和差异化的管理也是每个组织的难题。

(4) 高附加值的创造性劳动。知识型员工从事的不是简单的重复性工作,而是在易变和不确定的系统中充分发挥个人的才智和灵感,进行思维的创造性活动,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推动着技术的进步,不断使产品和设备得以更新,引领科技前沿。这正是知识型员工不可代替的原因,也是他们自身价值之所在。

(5)对知识型员工的传统监督、考核难以实现。知识型员工的工作不是操作线上的简单重复性的劳动,可以通过熟练和经验获得来提高工作的数量和质量,从而服从规范化的绩效管理体系。而是通过大脑中的信息和知识进行创造性的思维活动。这个过程是无形的,它可以在任何时间和场所,也没有工作程序和规范,所以很难监督。而工作的结果,是与多个不同领域的专家合作完成的,这里面包涵着大家共同的心血和劳动,也就难以考核个人的成绩。

(6)知识型员工尊重知识,轻视权威,流动意识强。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知识和信息的传播速度变得更快捷更方便。知识型员工凭借独特深厚的专业知识,知晓本领域的发展动向及其欠缺不足,所以他们不会盲目跟随任何权威。他们的兴趣集中在对专业的利用创造并希望有所成就,这就使他们追随自己的职业发展的动机更强于对他们企业的忠实;再者他们拥有才华,富于创造力,他们能够胜任任何更具挑战性的工作,这都是他们流动意识强的基本条件,并且通过流动,他们还能不断提升自已的价值。

而要管理好他们,还要充分了解他们的真正需求。根据马斯洛(Abraham.H.Maslow)的需求层次理论,他假设每个人都存在着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5种需要层次,马斯洛认为,只有当低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后才会有高层次的需求。

在我国现阶段经济水平和社会状况下,对于知识型员工来说,基本的生理和安全需要已不是问题,现在他们追求的是更高层次的需要。从2000年1月至2001年1月,我国学者张望军,彭剑锋等先后对深圳华为等150名研发人员实施了“创新型企业员工激励要素调查问卷”。研究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定量地进行了企业员工激励因素与内在需求的分析,比较、分析得出了知识型员工需求要素排序是:工资报酬和奖励(31.4%);个人成长和发展(23.7%);有挑战性的工作(10.2%);公司的前途(8.0%);有保障和稳定的工作(6.5%)。由此可见,要想让他们为企业心甘情愿地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还必须满足他们各种各样的需要。

2 高新技术企业知识型员工的高效管理

基于知识型员工的这些个性特点和需求特征,高新技术企业现在也正处在管理的升级换代和大力改革的阶段。高效地管理知识型员工势在必行,主要有以下八个方面:

(1)组织结构的调整。

在传统产业时期是层级制或金字塔式的组织结构。那种层级制组织结构属于垂直沟通模式,严格按照等级制执行任务,自上而下,速度慢,效率低,又不利于知识和信息的传播。而在以创新和效率取胜的时代,这种组织结构严重阻碍了企业的发展。知识型的工作也是以创新为主,需要的是灵活变通的组织结构。往往一个新产品新技术的诞生并非哪一个人所为,而是由各个部门的专业人员共同完成的。这就需要一种与之相协调的团队式或虚拟式的组织结构,为了任务和目标的完成而集合在一起工作,又随着任务和目标的完成而解散。这种扁平式临时组成的组织结构有利于信息和知识的共享与传播;有利于大家思想的共鸣,碰撞出智慧的火花;有利于进行快速有效的决策,争取市场的先机。

(2)以人为本,以能为本。

一般的组织中都是以职位设计来选聘人,在其位某其职。而对知识型员工来说,这种工作方式太单调,太枯燥,限制了他们能力的发挥。在以知识为核心的企业中,要实行“以人为本,以能为本”。他能做什么,他适合做什么,而不是说在应该某个职位上做什么。现在有些企业还推行了内部轮换制,让他们在不同的岗位上工作,这样不仅扩大了他们知识面,激发了工作积极性,还能让他们能够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增强相互协作。

(3)建立一个有竞争力的薪酬战略。

①要建立有利于知识型员工知识的发挥和利用的绩效衡量体系和评估体系。我们的绩效衡量体系要符合知识型员工的劳动特点,要有活力,要能够牵引员工去努力工作,去创新。而评估体系要公平,公正,公开;还必须能驱动员工迅速将他们的创新成果推向市场,快速转化为市场价值和客户价值来参与对员工工作的评估。

②要建立全面的薪酬管理体系:可分为货币性薪酬(工资,奖金,津贴)和非货币利(股权)。全新的薪酬体系要以知识型员工的个性需求为中心,要多样化,能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与绩效评估体系的联系。在一些高新技术企业中,不少公司用股权激励,技术入股、管理入股等方式来吸引、留住核心人才,将员工的长期利益和组织的长效利益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成为企业的一个有效的长期激励措施。

(4)科学职业生涯管理,变终身雇佣为终身学习和培训。

希望不断成长和有所成就是知识型员工的特点,这就要求企业,①要有提升员工的专业知识和综合素质的学习和培训体系,如专业知识的深造,管理培训,出国培训等,不断提高他们自身的职业素质。②能为知识型员工提供科学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在技术方面,可以制定严格的技术等级,让他们一级一级往上升,会很有成就感;管理方面,可以设置副职和正职,或内部晋升制。我们的企业不要觉得,提供培训机会是一种资本的浪费,那是完全错误的。要知道对这方面投入的收益将会大大高于对于物质方面的投入。

(5)实行弹性工作制,营造出一种适合知识型员工创新的环境。

①工作时间可以弹性化。现代信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远距离办公完全可以实现,这不但解决了在交通拥堵中耗费的时间,而且他们可以任意支配自己的时间,以他们最理想的时间和方式来完成工作;其次还可以帮助解决他们自己的生活问题,这种人性化管理对于他们来说也是很重要的。②在文化环境方面,我们的企业要鼓励创新,提倡创新,奖励创新。对他们要允许犯错,包容错误,促使他们勇于追求创新。这可以用一些奖励措施来推动,表现在物质方面比如各种各样的奖金,也可以表现在精神方面如以主要创新人员的名字来命名产品或颁发证书等。

(6)情感激励,有效沟通。

知识型员工的主要价值就在于他们的创造性,这也是企业的生命力之所在。而员工的心情好坏会直接影响他们的工作效率和效果。因此,情绪具有一种动机激发功能。根据对成功企业的调查和理论概括:感情激励能使企业组织与职工之间的要求相互满足,这是企业发展的动力,管理者不能再用雇佣观点和等价交换的思想来管理企业员工,要尊重员工在企业中的主体地位。因为员工工作效率的提高不仅依靠外力,更依靠员工的内部状态,其中包括士气、情绪等因素。管理者要多多与他们沟通,了解他们的困难和需求,为他们排忧解难,让他们无后顾之忧地全身心工作。

(7)重视心理契约。

在20世纪 60年代,美国著名的管理心理学家施恩教授将心理契约这一概念引入了管理实践。它强调了在组织和员工的相互关系中,除了正式的经济性契约规定的内容外,还存在着隐含的非正式的相互期望和理解。这些期望是契约双方相互知觉但非明确表达的、不被其他单位所共享的,它包括了个体水平的期望和组织水平的期望。这些无形的、表现为心理情感需求的期望构成了心理契约与认同的基本内容。

(8)知识型员工风险控制和管理。

①在与员工签订合同时,就要加入禁止性条款。例如,在离职后一年不得在本行业公司中就业。

②建立知识系统管理体系。将员工个人的知识转化为公司全体的知识。可通过工作汇告或会议纪要的形式保存,让每个员工就记录下自己的工作,特别是掌握着重要技术和客户的员工,一定要详细。并把这些信息在公司范围内广泛传播,让知识共享,高效流通。

随着知识经济的不断发展,随着人们的需求越来越丰富,我们的管理研究也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

参考文献

[1]彭剑锋.中国企业知识型员工管理的问题与解决之道[J].MarketingManagement,2007.

第5篇

【关键词】经营性事业单位;身份特征;薪酬管理

1.引言

据统计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共有126万个事业单位,其中,有3000多万名正式职工,900万名离退休人员。为了贯彻落实国家和省有关事业单位改革的要求,经营性事业单位走向市场已是必然。经营性事业单位在转为企业的同时,实施产权制度改革,国有资产原则上应从竞争性领域全部撤出,即使不能一次性撤出的,也不再控股(《南京市市属经营性事业单位改制转企试行意见》,宁政发(2002)296号),即经营性事业单位的定位由原先介于行政机关和国有企业中间状态转变为企业法人主体。

目前经营性的事业单位的员工身份呈现多样化的特征,大概分为事业编制身份员工、企业编制员工、劳务派遣人员、临时工等各类身份的员工。企业中不同身份的员工其工作性质、工作内容和重要性等不尽相同,但都在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所以对不同身份员工的人力资源管理也必须得到经营性事业单位的重视。

由于目前客观上存在的事业管理模式,任命制、审批制等行政干预手段就强化了行政管理的力度,相应地也就压缩了经营性事业单位的经营自由度,其中就包括薪酬制度的制订。薪酬管理已经与企业发展和开发战略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并已渗透到企业经营的每一个环节。经营性事业单位员工身份多样,合理有效的薪酬制度能够有效激发员工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促使员工努力实现组织的目标,提高组织的效益,对企业化经营的事业单位具有深远的意义。

基于此,本文根据调查资料,描述经营性事业单位员工的不同身份特征,通过对南京某些经营性事业单位员工的薪酬满意度进行问卷调查研究,研究身份特征对薪酬管理的影响,为经营性事业单位的薪酬管理提出借鉴性的建议。

2.员工的身份特征研究

中国国有企业的转型,不是以革命的方式而是以改革的方式进行的,即在大体维持原国有经济体制的条件下,引入部分市场机制,从而出现计划和市场双轨并行的状态,用工分为正式与非正式、编制内和编制外或者体制内和体制外。在这样的用工制度下,事业单位形成了事业编制员工、企业编制员工、劳务派遣人员、临时用工等多样化的用工形式[1]。

事业编制员工,具有传统“固定工”的性质,与企业形成稳定、规范的劳动关系,在工作时间、收入报酬、工作环境、社会保险、职业发展等方面较高规格的标准。事业编制的员工长期任用,没有规定具体的使用期限,与事业单位形成稳定、规范的劳动关系,在工作时间、收入报酬、工作环境、社会保险、职业发展等方面较高规格的标准。

企业编制员工,也称之为合同工,是事业单位和劳动者通过签订劳动合同,明确双方的义务和权利,实行责权利相结合的一种用工形式。通常有两种情况,一是该单位除了有事业人员的编制外,还有的人员按企业用工对待,不占事业编制,他们属于工勤人员(也有事业编制的工勤人员)。二是单位除了事业编制外,另办有企业性质的单位,隶属于这个事业单位,该企业性质单位的人员身份是企业员工。合同工与事业单位形成的劳动关系的稳定性,低于正式工,但又高于临时工、劳务派遣工等。如果他们在企业中的工作时间较长,同时又有较好的工作表现,则具有转为正式工的可能性。

劳务派遣,是通过劳务派遣公司招收的,事业单位只用工、不用人,通俗讲就是只购买劳动者的劳动力。在劳务派遣中,形成了用工单位(事业单位)、用人单位(劳务派遣公司)、劳动者三者之间混乱的关系。劳动者与劳务派遣公司之间存在劳动关系,却在公司里没有实质的工作岗位;劳动者在事业单位中有相应的工作岗位,却不与企业形成劳动关系,即所谓的“有关系、无劳动;有劳动,无关系”,从而使劳动者面临窘境。

临时工,是事业单位临时性或季节性工作任务,经劳动部门批准招收而临时任用、规定有使用期限的职工。临时工的劳动关系非常不稳定,待遇明显低于正式工,也低于劳务工或合同工,基本没有福利和社会保险,他们一般被安排在后勤等非生产性部门。临时工里还包括极不稳定的非全日制用工,用工双方可以只订立口头协议,并可以终止用工而不需要支付任何经济补偿,因而基本上可以“召之即来、挥之即去”。

在身份认同与激励关系的研究领域,国内身份认同理论文献绝大多数集中在教育与心理学等社会学科,即便在注意到身份认同重要性的经济管理学文献中,研究也主要集中在组织行为学领域[2]。何立和凌文辁[3](2008)探讨了不同组织文化对员工组织认同度的影响。李双燕和万迪[4](2008)在国内首次将激励理论与组织行为理论相联系,建立中国文化背景下的量表考察了企业与员工间三种互惠行为对员工工作要求――工作满意度关系曲线的“U”型影响。但她们的研究主要仍采用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并没有从理论上深入分析身份认同、互惠与中国企业员工激励间如何产生联系这一本质问题。张必武和石金涛[5](2005)通过实证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在董事会中的比例、薪酬委员会设置以及董事长与总经理二职兼任对高管薪酬水平有显著为正的影响,独立董事制度建设与董事长总经理二职兼任均显著提高了薪绩敏感性。秦博龙[5](2009)提出,由于国有企业具有独特的历史背景,又经历了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冲击,薪酬改革一直处于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中。目前在薪酬管理方面仍然存在薪酬结构不合理、定薪依据不明确、绩效考评不严格、晋升通道不畅通等诸多问题。

以往研究对于经营性事业单位员工身份特征的研究较为少见,本研究以经营性事业单位员工这一群体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身份特征对薪酬管理的影响,扩展身份特征与薪酬管理的理论应用范围。

3.调研内容

目前,我国还没有有关部门公开的薪酬相关数据。在这种情况下,要进行薪酬方面的研究,只能依赖于研究者的样本调查。然而,任何一项抽样调查都是在一定费用限制条件下实施的,样本数量的增加,又会导致研究费用的增加。本研究受人力和研究费用等的限制,未能把抽样的范围扩大到全国各地,抽取南京部分经营性事业单位进行问卷调查。

(1)样本特征

本次访谈调查人数共计112人,问卷回收总数106人,其中事业编制人员30人,企业编制人员26人,劳务派遣人员50人,其分布结构比为:事编占28%,企业编制占25%,劳务派遣人员占47%,本文主要研究基层员工的薪酬感知,故将经理级别员工与基层员工区分开,数据见表1。

(2)身份对岗位工作的影响

66%的员工认为身份对岗位工作有影响,数据见表2。

(3)对本单位内薪酬标准、岗位管理相关制度的认可情况

近60%的员工对公司的薪酬、岗位管理制度不认可,员工对公司薪酬管理、岗位制度的认可率约为23%,说明员工对公司薪酬管理、岗位制度的人并不是不多,数据见3。

(4)对当前岗位薪酬的满意度

绝大部分员工对薪酬不满意,数据见表4。

4.突显问题及建议

第一,因事业单位发展的历史原因,使得员工身份多样化,事业编制身份员工、企业编制员工、劳务派遗人员、临时用工等各类员工在工作,每种身份的员工承担着或相同或不同类的工作,身份对员工的影响颇大,这种普遍性为其人力资源管理方式方法选择带来复杂性。这种现状已经不能完全的用单一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来解释,在理论工具的选择过程中,必须要考虑当前和未来的国家行政管理中的政策性因素。

第二,员工对薪酬满意度不高。目前的薪酬主要是按身份定薪,事业编与企业编、劳务派遣人员薪酬差异很大,并未体现同工同酬及岗位定薪的原则。现有薪酬制度难以充分体现员工的工作强度、工作时间、技能和绩效,而且薪酬标准不透明、不统一。

第三,薪酬与工作绩效的关系不高,绩效考核在公正科学方面有所欠缺。在公平基础上薪酬制度才可以有效发挥其激励作用。现有薪酬制度难以充分体现员工的工作强度、工作时间、技能和绩效。相同级别的员工,工作强度差异很大,工作绩效差异很大,但是薪酬水平接近。

经营性事业单位是一种过渡性的经济组织形态,尽管其总体上已进入市场经营轨道,但主管机关在管理上采取的仍是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模式,行政干预的力度还比较大。从改革趋向上看,这种管理模式将逐步被淡化,经营性事业单位将获得更加宽松的管理环境。为促进经营性事业单位人力资源薪酬管理,提出以下借鉴性建议:

第一,申请企业化经营资格,循序渐进推进企业改制。通过申请企业化经营资格,一方面可以帮助公司平稳处理当前所面对的绩效工资改革问题,另一方面可以帮助公司增强市场竞争意识,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此外,根据各类改革历史来看,激进式改革成功概率大大低于渐进式改革。公司可以用三到五年时间逐步进行薪资制度改革、绩效管理体系优化、管理流程梳理、组织结构优化等,帮助企业建立与资本市场接轨、国际接轨的现代企业制度。

第二,弱化身份意识,循序渐进推进按岗定薪的结构化薪酬制度。近期通过不考虑员工身份问题、不推出激进的管理制度的方式,在保持公司稳定的基础上分阶段地缩小因身份问题导致的薪酬差异、人才选拔,逐步建立根据岗位价值、工作强度、工作绩效、工作能力等因素所决定的按岗定薪的结构化薪酬制度和人才选拔制度。

第三,优化绩效管理体系,让员工薪酬与绩效挂钩。针对各个岗位做好绩效计划、绩效实施、绩效考核、绩效沟通,让员工薪酬与绩效挂钩,建立一套真正符合事业单位的津贴发放制度,让员工通过绩效管理获得能力提高。多种身份共存情况下,绩效考评时排除员工身份差别是非常必要的。完善人力资源管理配套工作,有节奏地促进薪酬体系的实施。

参考文献:

[1]曾秋荷.国有企业用工制度研究[D].杭州:浙江工商大学,2011.

[2]丁重,邓可斌.身份认同与薪酬激励:一个文献评述[J].产经评论,2010,7(4):149-155.

[3]何立,凌文辁,企业不同类型组织文化对员工组织认同与工作投入的影响作用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8(10):139-143.

[4]李双燕,万迪.互惠对工作要求――工作满意度曲线的调节作用[J].南开管理评论,2008(6):103-109.

[5]张必武,石金涛.董事会特征、高管薪酬与薪绩敏感性: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分析[J].管理科学,2005(4):32-39.

第6篇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的披露旨在满足三个原则:为投资者提供了以管理层的角度来审视公司财务报表的机会;提高公司财务披露的整体水平、提供的内容的范围包括应当分析的所有财务信息;提供公司盈利和现金流量的质量及潜在变化的信息。从而使投资者能够通过公司以往的表现来推断未来的业绩。

本文根据《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2号——年度报告的内容与格式(2005年修订)》对于上证180中的134家上市公司2006年年报进行分析并发现,我国“MD&A”信息披露的质和量较从前都有很大的提高,但是在披露中仍然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希望通过研究发现各公司在披露上的共性问题,给出结论并提出有益的建议。

关键词:上市公司年报,信息披露,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An Analysis of “MD&A” Information Disclosure in Annual Reports of Listed Companies

Abstract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disclosure information of listed companies, “Management discussion and analysis” provide more information than traditional financial statements; satisfied investors on forward higher requirements of the relevant information.

The MD&A requirements are intended to satisfy three principal objectives: to provide a narrative explanation of a company's financial statements that enables investors to see the company through the eyes of management; to enhance the overall financial disclosure and provide the context within which financial information should be analyzed; and to provide information about the quality of, and potential variability of, a company's earnings and cash flow, so that investors can ascertain the likelihood that past performance is indicative of future performance.

This paper analyses and evaluates the “Management’s discussion and analysis” of 2006 annual reports of 134 listed companies of SSE180 Index and find that the "MD&A" disclosure of information in terms of quality and quantity have both greatly improved. However, the disclosure MD&A is still unsatisfactory in many places. Through researching this paper finds some common problems of the disclosure and has made some useful recommendations.

Key words: Annual Repots, Information Disclosure, MD&A

目 录

一、序言 1

(一)研究背景 1

(二)研究意义 1

二、文献回顾 1

三、主要概念 2

(一)管理层讨论与分析的定义 2

(二)我国管理层讨论与分析的内容。 2

(三)我国现行MD&A信息披露制度所规定的披露原则和形式 3

四、上市公司“管理层讨论与分析”的披露现状和披露特征 3

(一)样本的选取 3

(二)研究方法和分析重点 3

(三)我国上市公司2006年年报中“管理层讨论与分析”的披露现状和披露特征 4

五、结论和建议 10

(一)结论 10

(二)建议 11

六、局限性 11

资料来源和参考文献 12

一、序言

(一)研究背景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以下简称MD&A)是美国等成熟证券市场信息披露制度变迁的产物,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信息的披露要求最早由美国提出,在1989年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以下简称SEC)了关于MD&A披露的详细指南,2000年以后SEC又不断地对MD&A的披露要求进行修改和建议,提高MD&A信息披露的质量。但是由于MD&A的信息多是一些软性的信息,以分析和预测为主,其质量和真实性判断难度较高,特别是在先后出现了安然公司等重大财务舞弊案件,使得MD&A的披露需要更加严密的规范,所以在2002年公布了《萨班斯——奥克斯雷法案》之后,SEC在2003年12月29日通过了专门针对上市公司财务报告中“管理层讨论和分析”的指导原则,可见美国对于MD&A信息披露的重视,也标志着美国MD&A制度走向成熟。

我国的证券市场也已经引入了“管理层讨论与分析”的披露形式。在1999年修订的年度报告准则中,与MD&A相对应的是"董事会报告"中的"报告期内财务状况"的明细项目,但是当时对于MD&A的披露要求比较简单。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进一步完善,MD&A信息也越来越受到投资者的重视,但是当时的公司管理层却没有对该信息披露引起重视,于是在2001、2002、2003、2005年先后修订的上市公司年报披露准则中,对MD&A内容地披露的规定更为详细;对MD&A信息的披露质量的要求有了进一步的提高;披露的范围有了进一步的扩大。不仅要求公司管理层对公司经营结果进行回顾和分析;还提出了对于公司经营的前瞻性信息的披露要求。使得我国上市公司年报中MD&A的信息披露更加规范,也使其用词和用意能够更进一步与国际接轨。

另一方面,近年来上市公司所从事业务的形式愈加复杂,一些资产负债表外业务和表外项目不断增加,财务报表已经很难充分披露有用和相关的会计信息。投资者也在不断提高对公司各种信息的要求来避免信息不对称带来的投资风险。在这种条件下,基于会计准则而产生的表内信息以及报表附注已经无法完全满足这种需要。所以无论是资本市场、投资者还是监管机构对于像MD&A之类的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特别是信息质量的要求也日益提高。

(二)研究意义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作为信息披露制度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已经日益受到实务界和理论界的重视。对于财务报告,它是一个必要和有益的补充,不仅为投资者提供了传统财务报表及其附注所无法提供的信息;而且还是向投资者传递公司财务信息、经营信息的有效渠道,体现了管理层对公司现状及其发展前景的基本判断,有助于投资者更好地理解公司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和现金流量,了解公司经营管理水平,把握公司未来的发展方向;更为投资者提供了通过管理层的角度进一步透视公司经济实质的机会,从而满足了投资者对信息的相关性和前瞻性的更高要求。

我国的理论界和实务界对我国MD&A都有所研究,许多研究结果都表明我国MD&A信息披露的质量并不高,尤其是前瞻性信息;同时上市公司大多报喜不报忧,披露注重财务等数据信息,对于预测和前瞻性的信息的披露却比较笼统和空泛。另外随着近年来我国《公开发行股票公司信息披露的内容与格式准则》的不断修改,尤其是对于上市公司年报中管理层讨论与分析部分修改,上市公司对它的披露是否有所变化和完善呢?这就使对于我国上市公司年报中MD&A的披露特征、披露现状以及实施效果的研究具有积极和重要的意义。

二、文献回顾

深圳证券交易所的研究员赵亚明在《2005年深市公司管理层讨论与分析规则的执行效果分析》一文中分析到:上市公司在2005年年报中普遍改变了以往相关披露简单描述和空泛文字较多的特点,注重了定量信息与定性分析的有效结合,增强了前瞻性信息的披露,增加了自愿性信息的披露,初步呈现了个性化披露的特色,但是也有小部分公司年报对于管理层讨论与分析的披露是重视不够的,披露不符合要求。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院的刘家松和武汉大学的王惠芳在《公司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信息披露的影响因素——基于深沪223 家上市公司经验证据的探讨》一文中分析道我国年报中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信息披露程度较低。资本的竞争性正促使我国公司进行更多的MD&A 信息披露,但仍存在一些阻碍因素。在资本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环境下,公司存在向投资者传递更多MD&A 信息的意愿。但对MD&A 披露成本的顾虑、公司长期形成的保守披露习惯、市场规范程度较低等特点使得公司对MD&A 披露存在侥幸心理,一些盈利差的公司试图通过详细的、完美的MD&A 披露来与“好”公司混同,这些因素都影响公司对MD&A的披露热情。

上证联合研究计划课题的报告《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借给投资者的一双“慧眼”》中分析表明:我国上市公司定期报告MD&A信息不具有长期潜在价值;MD&A与公司会计业绩的关系很弱;MD&A信息跟会计业绩统计上不存有相关性。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定期报告MD&A无法预测每股盈余。

三、主要概念

(一)管理层讨论与分析的定义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MD&A)是公司信息披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上市公司定期报告中管理层对于本公司过去经营状况的评价分析以及对公司和未来发展趋势的前瞻性判断,是对公司财务报表中所描述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解释,是对经营中固有的风险和不确定性的揭示,同时也是对公司未来发展前景的预期。MD&A信息大多涉及“内部性”较强的定性型软信息,无法对其进行详细的强制规定和有效监控,因此,西方国家的披露原则是强制与自愿相结合,公司可以自主决定如何披露MD&A信息。我国也基本实行这种原则,如中期报告中的“管理层讨论与分析”部分以及年度报告中的“董事会报告”部分,都是规定某些MD&A信息必须披露,而另一些MD&A 信息鼓励公司自愿披露。

(二)我国管理层讨论与分析的内容。

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主要包括两部分:报告期间经营业绩变动的解释与前瞻性信息。

1、报告期间经营业绩变动的解释

(1) 分析公司主营业务及其经营状况。

(2) 概述公司报告期内总体经营情况,列示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利润、净利润的同比变动情况,说明引起变动的主要影响因素。

公司应当对前期已披露的公司发展战略和经营计划的实现或实施情况、调整情况进行总结,若公司实际经营业绩较曾公开披露过的本年度盈利预测或经营计划低于10%以上或高20%于以上,应详细说明造成差异的原因。

公司可以结合公司业务发展规模、经营区域、产品等情况,介绍与公司业务相关的宏观经济层面或外部经营环境的发展现状和变化趋势,公司的行业地位或区域市场地位,分析公司存在的主要优势和困难,分析公司经营和盈利能力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3) 若报告期公司资产构成、公司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所得税等财务数据同比发生重大变动的及产生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

(4)结合公司现金流量表相关数据,说明公司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的构成情况及变动原因分析

(5)公司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公司设备利用情况、订单的获取情况、产品的销售或积压情况、主要技术人员变动情况等与公司经营相关的重要信息进行讨论与分析。

(6)公司主要控股公司及参股公司的经营情况及业绩分析。

2、公司未来发展的前瞻性信息

(1)公司应当结合回顾的情况,分析所处行业的发展趋势及公司面临的市场竞争格局。产生重大影响的,应给予管理层基本判断的说明。

(2)公司应当向投资者提示管理层所关注的未来公司发展机遇和挑战,披露公司发展战略,以及拟开展的新业务、拟开发的新产品、拟投资的新项目等。若公司存在多种业务的,还应当说明各项业务的发展规划。

同时,公司应当披露新年度的经营计划,包括(但不限于)收入、费用成本计划,及新年度的经营目标,如销售额的提升、市场份额的扩大、成本升降、研发计划等,为达到上述经营目标拟采取的策略和行动。公司可以编制并披露新年度的盈利预测,该盈利预测必须经过具有证券期货相关业务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审核并发表意见。

(3)公司应当披露为实现未来发展战略所需的资金需求及使用计划,以及资金来源情况,说明维持公司当前业务并完成在建投资项目的资金需求,未来重大的资本支出计划等,包括未来已知的资本支出承诺、合同安排、时间安排等。同时,对公司资金来源的安排、资金成本及使用情况进行说明。公司应当区分债务融资、表外融资、股权融资、衍生产品融资等项目对公司未来资金来源进行披露。

(4)所有风险因素(包括宏观政策风险、市场或业务经营风险、财务风险、技术风险等),公司应当针对自身特点进行风险揭示,披露的内容应当充分、准确、具体。同时公司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介绍已(或拟)采取的对策和措施,对策和措施应当内容具体,具备可操作性。

(三)我国现行MD&A信息披露制度所规定的披露原则和形式

原则上,我国现行的MD&A信息披露制度要求有重要性、灵活性和前瞻性的原则,但是对照国外发达资本市场的规定,在整体上来说还有一定差距。

形式上,我国MD&A信息披露在上市公司招股说明书、中报、季报中以“管理层讨论与分析”部分出现;年报中则在“董事会报告”部分中出现。

四、上市公司“管理层讨论与分析”的披露现状和披露特征

(一)样本的选取

本文选取上证180指数中的股票为样本。上证180指数的成份股的选取是根据总市值、流通市值、成交金额和换手率对股票进行综合排名;按照各行业的流通市值比例分配样本只数;按照行业的样本分配只数,在行业内选取排名靠前的股票;对各行业选取的样本作进一步调整,使成份股总数为180家。

剔除了上市时间不足一个季度的股票;暂停上市股票;经营状况异常或最近财务报告严重亏损的股票;股价波动较大、市场表现明显受到操纵的股票;所以本文的样本均为极具市场代表性的样本股票。本文又去除了比较难以驾驭的金融保险类股票,选取在撰文期间已经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公布了2006年年报,且上市时间在2004年以前的134家上市公司作为样本进行研究。

(二)研究方法和分析重点

通过对于134家上市公司2006年年报中“管理层讨论与分析”资料的比照《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2号--年度报告的内容与格式(2005年修订)》进行分项汇总,研究各家上市公司“管理层讨论与分析”的披露特征和现状。通过图表法、数据分析法等方法,总结我国上市公司2006年年报中“MD&A”信息披露的变化与不足。

(三)我国上市公司2006年年报中“管理层讨论与分析”的披露现状和披露特征

1、公司报告期内总体经营状况的披露

(1)有88%的公司披露了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利润、净利润的金额和同比的变动情况,主要出现在董事会讨论与分析的总体经营情况回顾中。披露情况如图4-1

图4-1主营收入、利润和净利润披露情况汇总表

披露特征:在有原因披露的118家公司中,有12家公司披露了利润构成或利润来源发生重大变动,说明具体变动情况。有14家公司(占11.8%)有较为详细的变动原因分析、其中有3家公司披露了其他业务利润和营业外利润的情况;有一家公司在原因分析中披露行业分析情况。总体披露情况较好。

(2)有109家公司(占81.34%)对前期已经披露的公司发展战略和经营计划的实现或实施情况、调整情况进行总结。但是对于实际经营业绩较曾公开披露过的盈利预测或经营计划低于10%以上或高于20%以上,却没有一家公司进行说明。

披露特征:披露的主要内容都在于对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情况的总体回顾。而且尽管大多数公司都对前期所披露的公司发展战略和经营计划的实施情况进行了披露,但是对前期披露过的产量、收入、利润或其他项目进行过的预测的完成情况和程度有披露的只有9家,仅占所有披露公司的8%。可见大多数公司还停留在文字的描述上。不过经过与各公司2005年“管理层讨论与分析”项中披露的经营战略和经营计划的比较,各公司信息的披露质量有所提高,也更具针对性。有23家公司对报告期内应对行业和市场环境产生等各种变动所采取的调整措施和实施结果进行了分析而且都比较具体和具有针对性。

(3)有34家公司(占25.37%)结合本身的业务发展规模、经营区域、产品等情况,介绍了与公司业务相关的宏观经济层面或外部经营环境的发展现状和变化趋势。56家公司(41.79%)披露了行业地位或区域市场地位,分析公司存在的主要优势和困难。其中12家披露了行业地位;29家披露优势;37家公司披露困难或经营中遇到的问题和对策。18家公司(13.43%)披露了经营能力和盈利能力的持续性和稳定性。

披露特征:对与公司业务相关的宏观经济层面或外部经营环境的发展现状和变化趋势的披露上,有的公司以单独一节介绍报告期内行业的情况包括国家的政策变动、地区背景、相关的行政规则和文件以及市场的需求变动等,也有的在公司总体经营回顾中一起披露。

在对行业地位或区域市场地位,分析公司存在的主要优势和困难。各公司主要集中披露的优势都是在公司报告期内完成的重大项目、合同、产品或核心的业务;另外对于新利润增长点的挖掘、科研创新、技术开发、营销策略尤其是人力资源的优势以及进出口业务的突出成果等国际市场的优势披露成为了此项披露的一个新的特点。另外,对由于经营环境和行业变化所引起的经营困难信息的披露则比之以往有更高的质量,比如:中材国际对公司存在的不足,在经营中尤其是拓展国际市场经营的困难进行了披露;贵州茅台对市场茅台酒的假冒情况及解决方案进行了披露。而在披露的37家中有27家披露了针对这种经营困难或问题的对策。

在对公司经营能力和盈利能力的持续性和稳定性的披露上,主要集中在资产负债率、每股收益、营运能力的指标如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盈余利润等数据方面的分析;或者对相关核心业务、重大项目、产品良好的销售势头方面的文字描述;但都比较简单。披露汇总情况见图4-2

图4-2 行业、经营环境、公司有劣势、行业地位和盈利能力披露情况汇总表

2、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及其经营状况的披露

(1)有97%的公司按行业、产品或地区说明了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利润的构成情况。

披露特征:主要通过表格的形式,披露主营收入、主营利润的构成与去年的同比变动以及成本的同比变动。披露的详细程度则要根据公司所处的行业。如果是公用事业如电力生产企业,其主营业务收入则全部来自于电力。总的来说仅有4家公司未披露来看,该项目披露情况不错。披露的130家公司中有42家公司介绍了公司的主营业务、经营范围和主要产品的介绍。其中又有4家公司按业务具体分析了报告期内导致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变化的原因;2家公司披露了毛利变动情况并分析了原因;S上石化对关联交易定价,关联交易必要性持续性进行了说明;中化国际则按经营业务和按经营方式披露了三年的收入利润的构成。

披露主营业务收入或主营业务利润总额10%以上的业务经营活动及其所属行业的有5家;披露占主营业务收入或主营业务利润总额10%以上的主要产品并分项列示的有20家。

(2)所有公司中只有16家公司(占11.94%)披露了报告期内公司主要业务的市场变化情况。主要是对业务或产品的价格波动进行分析、与市场有关的政策和法规的说明;宝钢股份对海外市场也作了介绍。

(3)有81家公司(占60%)披露了主营业务成本构成的变化情况,披露的特征见图4-3。

图4-3主营成本及构成情况披露情况分析表

(4)有74家公司(占55.22%)对各种主要产品的产销数量和市场占有率情况进行了披露。

披露特征:在所有披露的公司中有61家公司都披露了主要展品或战略产品的产销量(占比80%以上),而且有海外市场的公司例如:同仁堂、青岛海尔等还披露了海外市场的出口情况;即使有一些公司并没有生产产品,如航空公司、电信公司或者服务类行业的公司还有房地产公司等也会对公司工作量和业务量进行披露和一定的分析。但是仅有13家公司披露了主要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情况;对公司子公司经营产品产销量等变动进行披露的仅有2家。

(5)大部分公司在“与以前比有显著变化的说明原因”项中,分析了收入、利润、成本变动的原因。

披露特征:该项的内容大多都散落在各公司对于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利润、主营成本和净利润等的披露和分析中,并没有自成一项进行披露。其中有1家(广船国际)公司分析了非业务因素引起的主营业务收入的变动;有1家公司(中铁二局)分析了控股公司和子公司重大项目和关联交易引起的公司主营业务等的变动;有1家(华鲁恒升)公司分析了产品出口量的变动原因。

(6)有41家公司(占30.59%)对产品或服务发生重大变化或调整情况进行披露或对公司推出或宣布推出的新产品及服务进行了介绍。但仅有8家公司披露了其对公司业绩的影响。有91家公司(占67.91%)披露了前5名供应商合计的采购金额占年度采购总额的比例和前5名客户销售额合计占公司销售总额的比例,披露形式多为表格形式,仅有占比数据。尽管披露准则中并没有上市公司在年报中详细披露采购商和供应商的情况,不过在样本中有4家进行了比较详细的分析。

3、报表中重大财务数据变动与原因分析的披露

(1)有104家公司(占77.61%)都披露了资产变动情况和原因,披露内容包括应收账款、存货、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短期借款、长期借款等占总资产的比重。披露情况见图4-4。

图4-4“资产构成变动及原因分析”披露情况图

有96家公司(占72%)披露了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所得税等财务数据以及变动的原因,变动情况见图4-5。在这96家公司中,中国石化和海正药业披露了环保支出和费用的情况;同方股份披露了各种费率的变动及原因分析;s上石化披露了研发费用以及税率变动对公司的影响。

图4-5 费用变动及原因分析披露情况汇总表

(2)对公司现金流量进行分析的有104家公司(占77.6%),其中70家左右的公司结合公司现金流量表数据,说明公司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的构成情况。

披露特征:该项的主要披露方式是分别分析现金流入和流出的情况。福建高速、华微电子和百联股份都在构成中披露了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变动情况和汇率对现金流的影响;福建高速对资本流动性和资本来源进行了说明;皖通高速对资本性支出和资本结构了分析;国电电力对公司具体的筹资活动进行了分析和说明。

对于在报告期内现金流量的相关数据同比发生重大变动的有98家公司分析了主要影响因素,其中17家公司披露的原因都过于简单。而对于报告期内公司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与报告期净利润存在重大差异的仅有4家公司解释了原因。

4、与公司经营相关的重要信息进行讨论与分析的披露现状

报告期对于公司设备利用情况、订单的获取情况、产品的销售或积压情况、主要技术人员变动情况等与公司经营相关的重要信息进行讨论与分析的有42家公司(占31.34%)。

披露的特征:该项内容的披露依据公司的类别和行业特点而各不相同。比如中海发展属于沿海运输业,披露了轮船的处置情况;属于医药制造业的海正药业披露了药品质量的管理和EHS体系建立内部管理,天士力披露了临床试验情况和技术,另外还有诉讼案的相关情况;属于制造业的福耀玻璃披露了旧厂翻新的情况,s上石化则对主要生产装置的开工率,运行情况,和非计划停产等情况进行了披露。对于与经营相关的信息披露还包括公司设立财务公司、成立新部门、公司高层更换、人力资源、薪酬计划、企业文化、公司内部控制和管理制度的建设、技术创新、营销和物流等多方面进行了披露。

5、主要控股公司及参股公司的经营情况及业绩的披露

详细介绍主要控股子公司的业务性质、主要产品或服务、注册资本、资产规模、净利润的有107家公司(占80%)。

披露特征:该项的披露形式以表格居多。其中披露信息较为具体、质量较高的有9家。云天化对公司控股情况和控股公司的主要业务活动,经营情况以及这些情况与预测的比较进行了披露;长江电力介绍了收购情况;福田汽车披露了与其控股的公司和子公司的关联交易;栖霞建设、南山铝业和士兰微对其下子公司的项目建设和科研开发的情况进行了披露。

而对源于单个控股子公司的净利润或单个参股公司的投资收益对公司净利润影响达到10%以上,该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利润和净利润等数据进行披露的只有32家公司(23.88%)。对单个控股子公司或参股公司的经营业绩同比出现大幅波动,且对公司合并经营业绩造成重大影响(波动情况与影响因素)进行披露的则更少,只有8家。

6、所处行业的发展趋势及公司面临的市场竞争格局的披露

在所有样本公司中有104家公司(占77.6%)对于报告期内行业和市场竞争格局的相关变化趋势已经、正在或将要对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产生重大影响的,提供介绍分析和管理层对相关变化的基本判断。

披露特征:以行业的宏观环境介绍为主,如政府在报告期内出台的相关政策(如医疗改革等)、法规和行政文件;另外还有经营形式、业务环境;材料价格变动和消费需求等的市场环境和竞争格局的变动。但是其中有数据分析和披露的仅有18家。另外,只有中材国际1家公司对于国际市场的情况进行了披露,其竞争格局也从国内国际两方面又数据分析。

所有公司分析对了行业变化趋势和市场竞争格局变化对公司可能的影响程度的仅有7家。披露相对简单、宽泛且没有数据分析和预测。

7、公司发展战略与经营计划的披露

(1)对管理层所关注的未来公司发展机遇和挑战,披露公司发展战略,以及拟开展的新业务、拟开发的新产品、拟投资的新项目进行披露的有118家公司(占88%),披露情况汇总表见图4-6。对于存在多种业务的,说明各项业务的发展规划的仅有27家公司,占样本公司总数的20%。

图4-6 公司经营机遇、挑战以及发展战略的披露情况汇总表

披露特征:在公司将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得披露中,各公司的分析大致可以分为对宏观经济环境和市场带来的机遇进行分析,既有数据也有文字描述;对自身产品、项目建设、研况、投资情况和营销策略带来的机遇,分析多以文字描述为主。发展战略则都是文字描述且披露都比较笼统空泛。

公司拟投资的新项目、开展的新业务、新产品的开发计划等则多与发展机遇结合在一起披露,可能由于是前瞻性的信息,预测市场对于新项目的需求比较困难所以在披露上多数是提及,具体的相关介绍和影响比较少。

另外在其他方面的披露上:栖霞建设(属于房地产业)结合行业特点披露新增土地储备和前期规划展开情况;水井坊对公司改革进行了披露,同时提及了关税变动对于公司的影响;东方电机、吉恩镍业和山东黄金对公司新报告年度中的收购计划进行了披露;宝钢股份和五矿发展都对新一轮的发展规划形成了详细的文件。

(2)公司经营计划及盈利预测的披露

共有116家公司(占87%)对该项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披露。这个比例应该说比较客观,说明上市公司对于类似的前瞻性信息的披露和分析已经引起了重视。披露的具体情况汇总见图4-7。编制并披露新年度的盈利预测,且经过具有证券期货相关业务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审核并发表意见仅有2家,分别是南山铝业和火箭股份。

图4-7 公司经营计划及盈利预测披露情况汇总表

披露特征:在披露了新报告期经营计划和经营目标的77家公司,有29家公司披露都过于简单、空泛;该项披露以总体目标和经营计划为主,也有工作计划包括公司治理、内部控制、人力资源、市场营销、物资采购、信息工程、产品质量、技术研发以及根据公司自身的生产特点的其他方面的披露,总的来说比之以前要详细,也更具针对性。

对于公司经营计划的预测性的数据披露则主要集中在主营业务收入、主营成本、费用(包括环保支出)、利润、产量计划。都比较简单,一般是总额的预测,没有详细的构成和具体的说明。

对于为实现经营目标而拟采取的措施上,披露质量较之以前有很大提高,60%左右的公司都披露比较详细,有的还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结合前面披露过的各项信息,有针对性的分析可行的措施。但是大多数公司还是停留在条目性的表面分析上,用空泛的文字描述拟采取的措施所涉及的方面,缺乏具体的行动介绍。

(3)有76家公司(占56.7%)披露了在建投资项目的资金需求和未来重大的资本支出计划。

其中有30家公司需要资金的项目进行了披露;38家公司披露了所需资金预计金额;有23家公司对项目和金额都进行了披露。对公司资金来源的安排进行说明的有51家公司;其中7家公司披露了保障资金来源的相关措施。仅有1家公司披露了资金的使用计划;1家公司对于资金来源分项进行了说明。另外歌华有线披露了负债、资信和还债安排。

披露特征:各公司对该项的披露都比较的简单,对资本支出的合同和时间安排、对资金成本和使用情况披露的公司都非常的少。

8、风险因素的披露

有85家公司(占63%)针对自身特点进行风险揭示;有72家公司(占53.73%)根据实际情况,介绍已(或拟)采取的对策和措施。

披露特征:有近30%的公司对风险披露分项且较为详细;披露内容主要结合公司内外部经营情况和风险。外部的风险有:政策风险如财税政策风险(尤其是所得税风险)、行业风险、市场竞争风险、价格走势、入世大环境的影响、行业门槛等。另外有一些公司的披露还具备行业特征,如有出口业务大多会披露汇率风险;采掘业则注重自然资源风险市场;电力行业公司则关注电力市场供求和未来发展项目储备、竞价上网的政策等。处于制造业化工行业的公司则会披露环境法规和环保政策及费用的相关信息。

对于公司经营内部风险的内容则更为多样化。生产加工行业的公司大多披露了原材料价格、以及成本上涨的风险;产品价格风险;项目开发,新研发技术的风险;公司管理和公司治理变革的风险;财务风险特别是偿债风险和资本运作及资本支出以及融资需求和融资风险都是披露的重点。该项目的披露也带有行业特性,比如光明乳业就披露了牛的质量的风险;旅馆业、旅游业公司则更关注酒店管理合同、子公司等现有的保单、传染病等的风险;煤炭业公司则关注煤炭供应,煤炭成本和储备的风险;公用设施行业的公司则会披露收费政策和标准不确定性、其他公路、项目改扩建、燃油税改革等的风险影响;航运业的公司则披露燃油价格变动的风险;还有一些公司披露了非控股合资公司;大股东控制;未完成股改的风险和可能的影响。

对于已(或拟)采取的对策和措施仅有18家(占披露公司的25%)公司披露比较详细且具有针对性,有的还有详细的项目和做法的分析。

9、 其他情况的披露

2006年年报中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中,125家公司(占93%)都披露了新准则可能发生的估计和变更对公司财务和经营成果的影响,其中有2家公司披露简单没有科目和数据,有2家公司(中铁二局和山东高速)对新旧准则都做了比较和分析。15家公司披露了报告期内股权分制改革的情况。有14家公司对于公司的社会认同度和品牌形象进行了分析和说明,主要是披露公司在报告期内所取得的各种奖项和荣誉。

金地集团披露了与关联方和控股公司的交易情况;海螺公司对与其有合作的公司的情况包括合作项目进度和金额进行了披露;广电集团、宝钛股份和天士力披露了新发股票,资本市场再融资的情况。火箭股份对公司及子公司所得税率和享受的优惠等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宝钢股份披露了可持续发展情况和信用评级的情况。中国石化按事业部分类对经营情况进行回顾和分析。皖通高速、S上石化披露了员工培训、内控改革、裁员与合约责任的情况。值得一提的是仅有s上石化一家公司对管理层讨论与分析进行了预警性的说明。

五、结论和建议

(一)结论

1、2006年各样本公司年报中“管理层讨论与分析”的公司报告期内经营状况的披露情况较好。

对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利润、净利润的金额和同比的变动情况;对前期已披露的公司发展战略和经营计划的实现或实施情况、调整情况进行总结;按行业、产品或地区说明了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利润的构成情况;详细介绍主要控股子公司的业务性质、主要产品或服务、注册资本、资产规模、净利润等公司的数量都占到了样本公司总数的80%以上。

对主营业务成本构成的变化情况;对各种主要产品的产销数量和市场占有率情况;对前5名供应商合计的采购金额占年度采购总额的比例和前5名客户销售额合计占公司销售总额的比例;对报表中重大财务数据变动与原因分析披露的公司数量占了样本公司总数一半以上。

可以看出,这一部分的披露不论是量上还是质上都有很大的提高,但是在对于披露信息的主动性上仍有不足。对于根据行业地位或区域市场地位,分析公司存在的主要优势和困难的披露、对于公司经营能力和盈利能力的持续性和稳定性的披露上、对于产品或服务发生重大变化或调整情况进行披露或对于公司推出或宣布推出的新产品及服务以及对公司经营业绩影响的披露,不管是披露公司的数量还是披露信息的内容、范围和质量都显得不够。

2、 前瞻性信息披露更为具体也更具针对性,各项披露的公司都超过了样本公司总数的半数以上。在披露的范围上可以看出,各公司对于内外部的各种因素都有所考虑且进行了分析和披露。另外,

在主动披露上也较05年有较大进步,可见各公司重视经营业绩变动分析,轻视前瞻性信息的局面已经有所改变。

但是在披露上仍然有许多不足,比如公司的经营战略和经营目标的披露上,大多数的公司仍是以空泛性、条目性的披露居多。各公司在经营目标方面的披露尽管有一半的公司都进行了盈利数据的预测,但是仅披露相关数据却缺乏较强的说服力。对行业变化趋势和市场竞争格局变化对公司可能产生的影响程度的仅有7家而且披露相对简单、宽泛且没有数据分析和预测。在项目资金的需求和利用的披露也显得苍白不足,很多公司仅仅一句带过。

3、项目披露较随意,披露的规范性有待提高

在研究中,还发现尽管各公司都按照《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2号--年度报告的内容与格式(2005年修订)》进行披露,但是可以看出各公司在管理层讨论与分析项上的披露具有一定的随意性,很多信息都散落在各处而且模棱两可;披露信息的完整性也有所欠缺,这一点从对前期已经披露的经营目标和经营战略的实施结果和相应调整措施的披露较为混乱就可以看出。

(二)建议

1、 应尽快完善当前MD&A相关法律法规,加大对上市公司 “MD&A” 信息披露的监管力度。对于“MD&A”信息的披露应给予一定的指导和详细的范本,更进一步规范“MD&A”信息的披露,减少上市公司对其披露的随意性和操纵性。对于披露虚假信息的不负责任的公司,管理层应建立一定的法律、行政或市场规则方面的惩罚制度来规范其信息披露的行为。

2、根据目前我国关于上市公司MD&A信息披露的制度规定主要散布于《公司法》、《证券法》、《股票发行与交易管理暂行条例》、《上市公司发行新股招股说明书》、《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之中的情况来看,应当尽快出台“MD&A”信息披露方面的专门性的指引文件。

3、进一步细化已有的“MD&A”信息披露制度。年报中“MD&A”信息的披露具有较强的行业特点,不同的行业所面对的内外部经营环境、机遇和挑战都是不相同的,所以“一视同仁”的披露规则可能并不会使“MD&A”的披露有所改善,应该分行业、有针对性地出台行业“MD&A”信息的披露要求。

4、实行MD&A信息分类披露制度,对披露质量不佳的公司进行重点监管。

监管机构应根据上市公司不同的业绩水平、上市时间、公司治理结构、公司规模等属性进行不同程度的关注,对于具有MD&A信息披露不佳特征的一类公司,建立数据库重点关注和监管。这样能提高监管部门的监管效率,提高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质量,促进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

5、 建立权威的公司MD&A信息披露质量评价体系

与成熟资本市场中的市场中介机构相比,我国证券市场的市场中介机构起步晚、信誉低,在证券市场的作用非常有限。证券监管部门应该通过引进境外信誉良好的中介机构以及整合国内现有资源的形式大力发展我国的中介机构,建立类似于加拿大要求会计师事务所对盈利预测出具审计意见的制度。另外,要加强股东、证券分析师、证券研究人员等社会力量的监督机制。建立权威的MD&A披露质量评价体系,定期MD&A披露质量排名,对上市公司形成督促和警示。

六、局限性

(一)样本选取的不足,本文选择的是上证180的成份股为样本,仅有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的上市公司,况且又剔除了金融保险类企业,和撰稿期间未披露2006年年报的一些企业,尽管尽力做到分析各公司披露中的共性特点但是仍可能会有所遗漏。

(二)对于年报中“管理层讨论与分析”披露现状和特征的分析是比照《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2号--年度报告的内容与格式(2005年修订)》进行的,但是各样本公司年报中的披露却不可能都严格按照准则中的规定,所以尽管在披露信息汇总和分析时已经尽力做到详细全面,对于其披露的现状和特征的判定标准仍然可能比较主观。

(三)在分析上完全比照《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2号--年度报告的内容与格式(2005年修订)》可能会忽略一些特性的披露。

资料来源和参考文献

1. 《Commission Guidance Regarding Management's Discussion and Analysis of Financial Condition and Results of Operations》Release Nos. 33-8350; 34-48960; FR-72

2. 赵亚明《2005年深市公司管理层讨论与分析规则的执行效果分析》(深圳证券交易所,广东 深圳518010)中图分类号:F830.9 文献标识码:A,全文。

3. 刘家松,王惠芳《公司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信息披露的影响因素——基于深沪223 家上市公司经验证据的探讨》1.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院,湖北武汉430073 ;2. 武汉大学,湖北武汉430064。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第16 卷第2期,全文。

4. 张凤展:《MD&A信息披露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厦门大学管理学硕士论文2006 年,全文。

5. 李康等:《上市公司定期报告“管理层讨论与分析”披露研究》,上海金信证券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研究课题2005 年,全文。

第7篇

关键字;公共行政;公共管理;区别与互动;

【中图分类号】D035

公共行政在十九世纪末成为了一个单独的学科领域;而公共管理则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兴起。在现阶段的发展过程中,二者有着一定的区别,又有着本质的关联。下面我们就来简单的分析公共管理与公共行政的区别与互动。

一、公共行政与公共管理的区别。

第一,内涵区分。公共管理的主要核心是政府管理,有着多元化主体的基本特征,是以公民社会为基础的管理体制。公共管理是一种全新的管理模式,这是一门学科,也是一种新的学位教育方式。公共管理在一定意义上来说,是把公共行政作为基础,将管理学、经济学一级政治学的相关理论与方法进行整合,主要涉及政府以及非政府组织等公共事务。而公共行政则是把刚性规范以及固化原则作为基本的支撑,主要依托于政府主体开展相关的政治统治工作,是国家行政机构根据法律规定开展相关社会公共事务的活动。笔者认为,公共行政主要把政府、法律法规等授权组织机构作为主体,把国家、社会以及自身的相关事务作为客体,根据法律法规展开相关决策、组织等活动的科学体系,有着工具性以及依附性的内在本质。

第二,主客体区分。首先,主体区分。主体就是行为的实施者,可以是单一亦可是多元化的。公共管理主体多呈现多元化,主要以政府、非政府组织以及其他社会组织为主。根据自身的业务范围,对责权范围内的事项进行统筹协调,享有法律范围内的权限自由。公共行政的主体主要为政府以及其他法律授权的相关组织,主要依靠政府代表的相关机构。大多数主要把政府作为单一的主体。其次,客体区分。客体对象主要就是指主体行为的主要内容。公共管理主要重视社会性,对公共服务、公众的参与性以及政府的行政事务的公开化等责任与义务的履行,主要彰显了客体的社会性。公共行政较重视其公共性,对公共权力与利益的执行与维护较为重视,主要有着工具性。权威性以及规范性的基本特征。公共管理的客体有着多样化的特征,在不断的变化与拓展中有着具象化的形式。公共行政有着动态性的特点,主要针对社会发展的实际问题为方向,通过其他学科知识的引入,主要包含着公共管理以及行政管理等领域。公共行政的客体有固有的管理程序,把民生利益为主要导向,维护公共利益是公共行政的主要表现。

第三,内在区分。首先,管理目标区分。公共行政对机构、过程以及程序的管理较为重视,属于内部取向;而公共管理则对项目、结果以及绩效的管理较为重视,属于外部取向。其次,管理体制以及运作模式的区分。公共行政对具体的计划、组织以及指导等基本技能的运用较为重视,主要强的是政策的科学化;而公共管理则更加重视管理的市场化模式。

二、公共行政与公共管理的互动关系

公共行政在历史的舞台上一直是政府公共部门管理的重要理论。在其发展历史中,经历了传统的公共行政学与新公共行政学说的形式改革。作为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国际流行的行政改革主流的新公共管理,对传统的公共行政带来一定的_击,这种全面的公共部门管理方法取代了公共行政模式成为了新的管理理念。公共管理与公共行政在发展中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第一,公共管理模式与公共行政的主体都是社会公众事务进行治理,二者的管理初衷是一致的。公共管理主要是通过多元化主体采取合作管理模式开展社会治理,把公共行政中的精华与社会管理进行了细化处理,把行政管理与社会管理充分的融合在一起。

第二,公共行政是一种政府管理模式,公共管理模式的核心主体则为政府作为主,其他非政府组织作为复制管理。公共管理的主体基本上都是以组织的形式表现的。而公共庞合作系统中的组织要通过核心的、关键性的管理部门达到提高组织整体一致性的根本目的,其组织行政有着公共性的特征。公共管理模式中的组织对其行政管理有着共同管理的权利,其行政价值有着中立性的特征,把公共行政在表现形式上转变为实质的将行政管理模式,根据公共管理组织的相关服务内容、社会治理的实际需求等因素构建行政模式,将公共服务与合作治理有效的融合起来。在公共管理中的相关管理工作是社会治理的实际的、共同需求体现,可以通过合作管理模式的表现出来;公共管理行政有着科学化、技术化理论思想,注重与合作活动的开展,彰显着合作之间的信息沟通,通过社会道德体制,优化、完善公共管理活动的开展。

第三,公共管理与公共行政有着规范性的本质特征。在开展具体的活动过程中,二者都严格的执行着相关的规章制度,有着一定的规范性特征。把管理机构作为基本的、主要的活动机构;

第四,公共管理与公共行政的主要目标有着一致性的特征。在社会治理的实际过程中,二者都是将公共利益作为基本的工作目标,开展活动的过程中贯彻执行着公平性、公正性以及透明的性的政策宗旨。

第五,公共管理与公共行政工作在形式上都属于服务行政范畴之内。公共管理与公共行政都是一种社会管理的行政手段,二者有着本质的联系,都属于服务型社会治理模式范畴。

结束语:

公共行政与公共管理二者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历史与时代的二者的影响与作用下,公共行政与公共管理有着相互对立的层次也有着内在的无法割舍的必然联系,二者之间的区别与互动等错综复杂的关系会社会治理与改革带来极其重要的影响与启示。

参考文献:

[1]朱晓红,都英杰公共管理与公共行政内涵的比较与争论 [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78.79.

[2]陈庆云,曾军荣,郑益奋.关于公共管理基本理论的几点思考[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12(1):456.457.

第8篇

关键词:公共管理要素市场化

关于公共管理要素说

公共管理的要素,它与公共管理的资源是有一定区别的。从一般意义上讲,“要素是构成事物的必要因素”,它既非物质的亦非心灵的,是社会中唯一的存在,是一种“中立”的东西。所谓公共管理要素,就是构成公共管理的必要因素,离开公共管理要素,公共管理工作就无从开展。公共管理要素包括公共管理权力、公共管理资源、公共管理素质和公共管理环境。

公共管理权力

公共管理权力,是指公共管理主体在某一个领域或某一方面所拥有的行使组织、计划、指挥、监督、调控等职能的权力或权限。公共管理权限的行使标志着某一公共管理主体有了公共管理权力的要素,这种权力需要社会的授予或承认,不是所有的人或者所有的组织想有就能拥有的。我们这里所讲的公共管理权力主要是通过社会授予的管理权力,因为,它是很重要的公共管理主体争夺的稀缺资源。在传统的体制下,公共管理权力作为最重要的公共管理要素几乎都是由政府垄断的,其他公共组织一般都不具有公共管理权力。在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下,随着公共管理主体的多元化,作为公共管理第一要素的公共管理权力也向政府以外的其他公共管理组织分散。

公共管理权力是公共管理的第一要素,对公共管理组织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它是公共管理活动中的无形资产,这种公共管理权力有时候是所有的人或所有的组织随便可以拥有的(例如,上面我们讲到的不求回报的治理公共厕所和不求回报的打扫公共卫生)。但是,拥有控制授予权的公共管理要素和需要得到回报的公共管理要素却不是所有的人和所有的组织想要拥有就可以拥有的。一般地讲,拥有一定的控制授予权的公共管理权力属于政府,例如国家机器、国际间的公共事务、国家的发展计划、对国家整体上的管理等都需要纳税人支付成本的公共管理权力等;而拥有一定的管理回报的公共管理权力,是由包括政府在内的相对特殊的公共管理组织所拥有,例如公共水域的治理权力、提供社会劳动保障的权力等。

公共管理资源

公共管理资源是公共管理的有形要素,它是公共管理主体进行公共管理活动的最基础的条件和最基本的要素。在公共管理活动中公共管理权力要素与公共管理资源要素在侧重点上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方面的情况。

一是对于政府公共管理主体来说,应当特别注重于公共管理权力这一特殊要素,许多重大问题都是通过权力来配置公共资源或者通过权力来约束其他公共管理组织、私人组织、市场的行为的。

二是对于完全生产有形公共产品的公共管理主体来说,当他们拥有了生产这种有形公共产品的权力以后,他们在公共管理要素方面所花的所有精力就是获取公共管理所需要的公共管理资源。公共管理资源是这类公共管理组织生存与发展的最根本性的要素,也是这种公共管理组织生存的命脉。

三是对于介于政府与完全生产有形公共产品中间的公共产品主体来说,拥有公共管理权力与公共管理资源两种要素是一样重要的。在现实社会中,这样的公共管理组织无论在生产公共产品过程中还是在组织生存发展方面都没有上述两种公共管理组织自主和主动。

公共管理素质

公共管理的素质也是公共管理重要要素之一。在一个公共管理组织内部,一方面构成公共管理主体的每一个人的综合素质是非常重要的,它是这个公共管理组织综合素质好坏的基石;另一方面,即使公共组织内部的所有的成员综合素质非常好,但不一定要这个公共管理组织的综合素质就非常好。这是因为,作为单项的公共管理主体的每个人的要素,必须通过科学的、合理的配置,才能使整个组织的综合素质达到最好。

公共管理环境

除了上述内容之外,公共管理要素还包括公共管理环境。创造良好的公共管理环境对于公共管理组织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包括公共管理的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内部环境是可控性公共管理环境,外部环境是不可控环境。与其他企业组织一样,现代公共管理组织重视公共管理环境是公共管理的重要要素内容。

我国公共要素的政府垄断现象与特征

我国公共管理要素的配置特征

建国以来,我国公共管理要素的配置基本特征是,政府拥有所有的公共管理要素。表现为政府垄断了公共管理的所有权力,即一切由政府说了算;政府垄断了所有的公共管理资源,一切物质资料的占有权、分配权、处置权都是政府的,政府对社会的一切公共产品的提供都是大包大揽的供给式;政府拥有完全意义上的公共管理要素的配置权,包括社会的一切劳动及其劳动人员都是政府所有、政府支配的;由此而产生的公共管理的环境也是政府全面考虑的。因此,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一样,公共管理要素的配置特征是高度集中、高度计划的,有是政府统一所有、统一支配的。

我国公共管理要素配置的弊端

首先是公共管理的应变能力差。公共产品的要素越是集中在政府手中,由于提供公共产品的渠道过于单一,公共产品的提供数量就越少,供不应求的现象就越严重,一些政府部门和政府工作人员的特殊福利越高。

其次,淡化了政府的管理职能。由于控制公共管理要素实际上是控制了公共管理的有形产品,在现实社会中是比较实惠的。所以说,冲淡了政府集中精力为社会提供无形产品(如国防、外交等)的根本职能。政府应该管的事管不好,不该管的事管得过多,形成了政府的低效率,从而造成了社会经济发展的低效率。

再次,提供了政府腐败温床。当公共管理走向社会化时,政府可以充分利用所掌握的要素创造控制收益权力,社会其他公共部门为了获得相应的公共管理要素,利用经济的手段与政府作交易,一些政府部门和少数政府工作人员借助于手中的权利收受贿赂。因此,客观上为政府腐败提供了可能。

另外,难以与国际接轨。在加入WTO之后,我国公共管理的转型问题已经非常严峻,在许多方面不能与世界各国接轨,造成了公共管理的被动局面。

公共管理要素的市场化途径

具体的说,公共资源的市场化途径具体包括:

公务员的市场化

公共管理资源首先是人力资源,从现实出发,我国公共管理人力资源的市场化主要是公务员队伍的市场化。因为,政府以外的其他公共管理主体实际上就是从市场化开始的。因此,研究公共管理人力资源的市场化实际上就是公务员队伍的市场化。

公务员队伍市场化是现代公共管理的必然趋势。一方面通过公务员队伍市场化压缩已经膨胀了的政府机构,减少政府工作人员;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公务员队伍市场化,引入竞争机制,形成一个能者上、庸者下,能进能出的公务员管理制度。只有通过公务员队伍市场化,才能真正提高公务员的综合素质,政府才能在多元化的公共管理体制下强化自己的功能。

公务员市场化的另一含义是,可以使不同的公共管理主体有机会站在平等、公平的基础上争夺人力资源。在公共管理市场化发展时,政府对公务员的垄断对于其他公共组织来说,似乎不大公正。因此,当公务员市场化以后,政府的公务员队伍有可能在不同的公共管理组织之间流动,每个公务员可以根据自己的价值趋向选择自己喜欢的职业,从而推动其他方面的公共管理的发展。对于其他公共管理组织在人力资源的竞争上也是一个公平化的途径。

公共管理资金的市场化

公共管理资金的市场化问题不仅是制度建设问题,而且是公共管理主体之间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公平竞争的问题。公共管理资金市场化,对社会来说可以起到下列方面的作用:

第一,强制性地压缩政府机构和政府工作人员。公共管理资金市场化,对于无所事事的政府公共管理机构来说,实际上是一种“釜斧底抽薪”,断了养活他们的财源,他们就会主动走向市场通过竞争来养活自己。同时,也可以通过市场检验公共产品的有用性,对于市场来说需要的公共产品即使政府不提供资金,也可以通过合理的交换取得生产这种公共产品的组织所需要的成本和合理的利润。

第二,建立、培育筹资者队伍。推行公共管理资金的市场化,使得包括政府在内的公共组织失去了“天然”的资金来源,而一旦社会有公共管理与公共产品生产服务的要求时,就会因社会的需要而出现一批专业化的筹资者队伍,从另一角度上培育了要素市场,对整个公共管理与社会经济的发展是一个促进。

第三,推动社会民主的发展。公共管理资金市场化,就会使政府的强制性公共管理彻底废除,民众在公共管理方面的自主性增强。只有把公共管理的资金推向市场,才能有公民自主、自愿的公共管理,也才能使不同的公共管理主体与其他社会公众有进一步的民主。

第四,进一步丰富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的供给。当把公共管理所需要的资金推向市场后,对于不同的公共管理主体来说,必须考虑资金使用成本问题了,在降低或控制资金使用成本的前提下,才能有相应的微利收入来进一步发展公共组织。

其他资源的市场化

公共管理资源的市场化是一个体系,除了上述主要方面外,还有公共管理物质资源的市场化,公共管理的科学技术资源的市场化,以及公共管理要素资源的市场化,公共管理信息资源的市场化,等等。

总之,人们应当按照市场经济体制与公共管理的基本特征来设计公共管理要素市场化。正确、合理、高效的公共管理要素市场化体系,是建立现代公共管理制度的基石,从一定意义上讲,制度建设是发展公共管理事业的根本问题。只有通过公共管理要素的市场化,才能降低公共管理活动中的交易成本。

参考文献:

1.张梦中.美国公共行政(管理)历史渊源与重要价值取向.麦克斯韦尔学院副院长梅尔戈特博士访谈录[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1(11)

第9篇

 

随着行政生态模式的变化,尤其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态势下,各种复杂因素和不确定的挑战,迫使传统的政府公共管理模式加以调整和转型,在正视公共管理的困境前提下,需要注入治理理念,用全新的视角,创建以民众需求和问题解决为导向的协同型、整合型公共管理创新模式。思考公共管理改革的方向和趋势,转变碎片化、官僚化的公共管理行政模式,全面建构公共管理的全新战略框架。

 

一、协同型公共管理背景及理论基础综述

 

随着公共管理高度复杂化,利益主体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公共管理牵涉众多部门、区域,这对于公共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实现跨地域、跨部门的治理,是当前改革中需要思考的重大课题。而协同型公共管理的兴起,是对传统官僚行政公共管理模式的反思,是对碎片化新公共管理模式的重组,它以公共需求为主导,通过社会资源的有效整合,实现跨区域、跨部门的公共管理创新模式,它的理论基础和依据主要有以下内容:

 

(一)资源依托论

 

这是一种较为成熟的理论,由于政策的制定和执行需要有相互之间的协作与依赖关系的存在,从这个视角下,可以认为任何一个单一的组织都不具有全部的资源,只有在群体组织的相互作用之下,才能输入全部的能量,才能得以顺利运转或提供公共服务。由于政府面临众多复杂的问题,需要运用资源之间的相互依赖性,并维系持久的互动伙伴关系,从而使协同型公共管理得以实现并运作。

 

(二)交易成本理论

 

在资源交换与合作的过程中,交易成本的降低是组织的追求目标,在现代公共管理过程中,组织是一个动态、复杂、系统的整体。单纯的市场机制和科层机制已经不能满足公共管理的需要,它需要基于交易成本理论,寻求合适的协同合作伙伴,从而可以减少组织的监测成本、信息成本,防范机会主义对组织公共管理的威胁。

 

(三)跨部门协同治理理论

 

政府公共治理将跨部门协同治理视为网络,而公共管理者处于纵横交错的网络核心。因此,对于现代公共治理而言,协作网络是重要的核心内容,在这个网络之中的公共管理需要关注组织间的协同与合作,也意味着第三方政府、协同政府、顾客需求之间的融合,再利用信息技术将网络加以有效的整合,提供给社会公民更多的选择权。

 

二、当前公共管理面临的困境剖析

 

(一)显现出与治理体系现代化要求的不一致性

 

公共管理治理体系的现代化要求是要实现公共治理的法治化、民主化、科学化和制度化,总体来看,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稳定和谐,文化也处于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也在不断迈进。然而,这与公共管理治理现代化的目标还有较大的差距,这主要表现为:

 

第一,公共管理的法治化、民主化程度还不高。由于公共管理机制缺乏科学、合理的制度基础,因而显现出刻板性,缺乏适宜的变通,对利益的调节和分配还有欠公平和公正。

 

第二,公共管理的治理能力还不足。在公共管理的治理主体结构中,主要有政府、社会组织、市场主体、社会公众,显现出治理主体成员的素质和能力欠缺等问题,在治理主体各成员之间,也存在分工不合理、权责模糊的问题。

 

(二)公共管理技术在实践应用中存在单一性的问题

 

公共管理技术归属于社会技术领域,它包含众多的技术内容,并与现代管理技术相契合,成为政府的追捧对象,现代公共管理技术中的数字治理技术、智慧决策和政务技术、风险评估技术、绩效治理技术等,都具有前沿性特征和先进性特征,有极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然而,它在公共管理职能履行的政府治理行为中,存在应用意识上的偏差,将这些先进的、前沿的现代化公共管理技术僵化为“政绩展示手段”、“便利性手段”,而没有从社会民众的意愿和需求出发,没有充分发挥出公共管理的效能,无法实现社会公共利益的最大化治理。由此,也引发了社会民众的质疑,从社会层面传来怀疑的声音,而导致社会信任危机、公共治理危机。

 

(三)组织文化与价值的偏离,降低了公共管理的效能

 

公共管理者所处的组织文化和伦理价值体系具有“染缸效应”,这种“染缸效应”会对身处其中的公共管理者产生浸染性影响,如果组织文化和伦理价值发育健康而良好,则身处其中的公共管理者会形成一种自我约束和自我控制能力;如果组织文化和伦理价值发育不良,则身处其中的公共管理者难以形成道德自觉意识,而陷入道德困境。这种组织文化和伦理价值的“染缸效应”,使公共管理权力沦为个体谋求权利的工具,引发社会的异动,降低了公共管理的效能。

 

(四)由上而下发动的顶层设计在贯彻与落实上的困境

 

我国正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转型期,顶层设计的重要内容是要全面推行依法治国和构建国家治理现代化体系,在由上而下发动的顶层设计,配套制定了各项改革举措,如“大部制”、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完善基层民主制度等。然而,这些由上而下发动的顶层设计在地方政府的贯彻与落实上陷入了困境,由于一些激励性措施缺乏法律性依据和制度性保障,难以得到全面的贯彻落实。同时,社会组织和民众参与公共管理治理的话语体系还没有完全构建,因而较难实现多元治理主体制度化、法治化和协同化,在我国特有的行政生态环境中遭遇了“肠梗阻”的问题。

 

三、协同型公共管理的转型与组织创新启示

 

(一)转变公共管理观念,建立公共性和区域性公共管理模式

 

长期以来,中央分权政策中的“理性经济人”塑造目标,迫使地方政府追求短期效益,打造一些“短平快”的项目和“高税率产业”,而忽视了社会发展及公共利益。这种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缺位”,亟须加以转变,要用整体治理的全新视野,突破行政区域和部门管辖的局限性,从公共性和区域性的视角,对公共管理服务进行审视,要由部分向整体转变,由破碎化向整合转变,抵消公共管理在行政区内和部门内的抵触和冲突,最大化地减少公共管理服务中的交易成本,达到各个利益主体共同的目标。

 

(二)创新构建以协同为特征的协同整体型公共管理组织模式

 

传统的公共行政模式无法解决跨区域的边界问题,而协同型的公共管理创新组织模式则可以针对这个问题,进行整合与协同之下的组织设计或重组。基于这个视角,政府将公共管理的整体组织结构设计作为实现公共管理服务的工具,也即达成各个政府组织之间、各个部门之间的团结协同目标。

 

这种协同型公共管理组织机构模式是现代横向组织管理和网络化治理的主要模式,它的治理前提是不同组织结构之间的差异化,不同的组织结构有其不同的框架、职能和利益追求。因此,协同型公共管理模式正是符合了整体性治理的主旨和价值理念,实现了替代注重等级、注重程序的官僚政府体制与组织架构。

 

(三)创新以结果为导向的协同整体公共管理模式的目标

 

协同型公共管理模式强调的是社会公众的公共利益,它的实现目标是要用最低的成本,提供最好、最为有效的公共管理服务,在协同型公共管理模式下,要努力将复杂而分散的各个层级和机构进行整合,以满足不断提升的公众的需求。

 

协同型公共管理模式的服务目标,总体来说是要消除不同组织机构、不同部门之间的矛盾,在特定政策的规范之下,实现各组织、各部门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从而更好地运用各种资源,为公众提供整体的或“无间隙”的公共管理服务。在这个目标结果中,牵涉到政府、公众、组织等不同层次的整合目标,在协同创新的过程中,就是将所有活动相结合,达到各个层面的有益结果。

 

(四)创新以整合为核心的协同型公共管理运作机制

 

在协同型公共管理转型和创新的过程中,它的对立面是碎片化、分散化公共管理模式,在这个协同型公共管理运作机制构建的过程中,它需要的是有效的整合,是基于专业化上的整合,要注重全局战略的统筹眼光,它的整合内涵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整合处于不同层次的公共治理过程;二是整合组织的功能内部治理过程;三是整合政府部门与私人部门之间的治理过程。从这三个方面来看,我们不难看到协同型公共管理的信息分享、协同作战的宗旨和运作方式,在这个以整合为核心公共管理协同之下,可以有效地打破组织之间、部门之间的壁垒,形成一种无缝合作的协同体制。

 

从纵向的视角来看,以整合为核心的公共管理服务创新重新界定了中央和地方的公共服务职责,赋予了地方政府更多的公共产品、管理公共事务的权限。从横向的视角来看,以整合为核心的公共管理服务创新可以对政府机构的职能进行整合,生成综合性的“一站式”服务体系,避免公共管理服务职能交叉或重叠。

 

(五)协同型公共管理的参与主体多元化

 

在整合视角下的协同创新型公共管理模式,既不是科层管理模式,也不是市场治理模式,它强调政府和非政府之间的合作、公共机构与私人机构的合作。这就使协同型公共管理的参与主体显现出多元化的特征,地方政府再也不是唯一的公共服务提供者,不是垄断公共物品供给的垄断者,而要让这些公共管理服务职能形成一种多元的网络形态,吸引各方的力量,实现地方公共管理服务的供给,以满足社会民众多元化的需求。当然,在这个多元化公共管理服务的格局之中, 要注重过程管理和结果控制,政府要融入其他主体的力量,提升公共管理服务的质量和效能。

 

四、结语

 

协同型公共管理的治理模式是一种新的、有益的探索模式,它可以基于利益整合的理念主导之下,促成地方利益集团的成长,从而有效地解决横向方面的跨行政区、跨部门的协同合作问题,也为社会公共管理与服务提供了有力的整合资源的支撑,在政府与非政府力量通力合作的条件下,充分其战略协作的功能,从而消除狭隘的部门、层级的传统官僚观念,形成运转协调有序的公共管理治理网络。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