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科学生物知识点优选九篇

时间:2023-09-06 16:54:21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科学生物知识点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科学生物知识点

第1篇

关键词:病原生物学;免疫学;临床课程;知识点;课程改革

《病原生物与免疫》是一门联结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重要医学基础桥梁课程,其病原生物内容、基础免疫学中的免疫学理论与技术的应用涉及各个医学临床课程。

2007年,卫生部新一轮全国高职高专护理课程改革规划教材相继出版。《病原生物与免疫》教材根据职业教育“贴近临床”的培养目标,内容在编排上相对于传统教材有较大整合。打破了传统的病原微生物与人体寄生虫学的学科界限,整合优质教学资源,交叉融合为病原生物,使教学内容更加符合人才培养需求。病原生物各论则结合临床传染病特点,以传播途径为纲串写。我们使用该教材迄今已经两年。在使用教材的同时,我们通读了整个系列教材的临床课程(《成人护理》、《儿童护理》和《母婴护理》),以调研了解《病原生物与免疫》课程中的各知识点在临床课程中的分布情况,对《病原生物与免疫》与临床课程的衔接和课程改革等问题提出看法,旨在为《病原生物与免疫》学课程改革提供依据。

研究方法

仔细阅读和系统调研卫生部规划教材《成人护理》(上、下册,第1版)、《儿童护理》、《母婴护理》中所涉及的病原生物和免疫学知识点,与《病原生物与免疫》(第1版)教材内容作分类比较,了解临床课程中病原生物和免疫学各知识点分布的密度、深度及其重要性。同时,将临床课程中所涉及的病原生物和免疫学知识点与现用《病原生物与免疫》教学大纲和授课内容对照,找出两者的差距。

结果和讨论

临床课程中病原免疫学知识点分布情况临床课程中病原免疫学知识点分布的密度见表1。从表1来看,临床课程中病原生物知识点占72%,其中最主要的是细菌性感染(占32.1%),其次是病毒性感染(占18.1%),免疫学基础理论的应用知识点占28%。对照现用《病原生物与免疫》教学大纲的授课学时,病原生物约占总学时的2/3,免疫学约占1/3,与临床课程中病原生物与免疫知识点密度基本吻合。《母婴护理》所涉及病原生物和免疫学知识较少,主要分布在妊娠合并乙肝、分娩并发症羊水栓塞、产褥感染、新生儿感染等章节。《儿童护理》所涉及病原生物知识主要分布于各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的感染性疾病,常见的传染病及寄生虫病。免疫学知识点更单独用了一个章节“免疫性疾病病儿的护理”系统地介绍,并着重介绍儿童常见免疫缺陷病、自身免疫病、超敏反应等,由此可见免疫学在临床学科中的重要性。《成人护理》(上、下册)所涉及病原生物和免疫学知识点最多,各系统的疾病病因中均有(病原生物感染致病/免疫机制致病),各系统的疾病的诊断方法中也常用到免疫学方法和手段。在常用诊疗技术章节中还常用到无菌观念、无菌操作技术等。在所有上述临床课程中均未涉及细胞因子这部分内容。

临床课程中病原生物免疫学知识的应用病原生物免疫学知识在临床课程中的应用情况见表2。从表2来看,在临床课程中病原生物和免疫学知识最多应用于对疾病发病机制的解释(占73%),甲亢、甲减、糖尿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疾病多次应用到免疫学中自身抗体概念和组织损伤机制。病原生物和免疫学知识用于实验室诊断(主要是消毒灭菌、无菌操作、病原学检查)占18.3%、用于预防和治疗疾病也占8.6%。对照现用《病原生物与免疫》教学大纲,实验时数仅6学时(总学时54时),实验学时比例明显偏低。

章节顺序的比较临床课程章节顺序与《病原生物与免疫》课程章节顺序的比较见表3。从表3可以看出,临床课程《儿童护理》、《成人护理》的编写是按照总论、各个系统、传染病顺序编排的,而《病原生物与免疫》各论是按照疾病传播途径串讲。其实,我们在教学中按照传播途径来介绍病原生物时也有困惑,一种病原往往不止一种传播途径,在同一种传播途径的章节里,病原来自不同的类型(病毒、细菌、寄生虫)也易使学生感到混乱。

课程内容的差异比较临床课程与《病原生物与免疫》课程内容的差异比较见表4。补体在临床课程中虽有提起,但有的仅提一下名称,有的仅说一下实验室检测时含量增减的意义。《成人护理》“常见传染性疾病病人的护理”中专门提到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儿童护理》中白血病中提到反转录病毒,而我们的《病原生物与免疫》教材尚无这方面的知识。

改进建议

(一)教学时间——《病原生物与免疫》大纲适当调整

实验课时少,不利于强化学生的无菌观念,不利于学生无菌操作习惯的养成。现在免疫学知识大量应用于疾病的诊断预防,如何保证在3次有限的学时内,完成实验教学基本内容也值得商榷,需要对实验内容、时间进行重新考虑,并有序地安排。可考虑开设讲座、专题报告或选修课来开阔学生的视野。有限的54学时与教材知识的滞后性,使得基础课程的教学难以跟上临床的应用研究进展和个别知识热点。免疫学知识更是发展快,更新周期短。可以根据本学科的发展动态和新进展,将与临床疾病有关的临床免疫部分,如免疫缺陷病、肿瘤免疫、移植免疫、免疫预防及免疫治疗作介绍。对当前正在流行的新病原、与传统观点有相悖之处的新观念等可安排2~3次学术讲座、学术报告进行介绍。

(二)教学任务——《病原生物与免疫》教材内容适当调整

删除临床已经不用的内容现《病原生物与免疫》教材对临床已不使用的免疫学方法要进行淘汰,如对流免疫电泳等。

减少临床上少用或未涉及的内容教学重点应该落实在实用性上,应确立临床上有用的就是重点的观点,强调理论知识的实用性,将一些培养目标非必需掌握的教学内容过滤掉。如细胞因子这部分不需要写得面面俱到,分子水平上介绍的免疫应答知识也可适当减少,补体的难度也可适当下降。

增加新的内容《成人护理》“常见传染性疾病病人的护理”中专门提到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儿童护理》在白血病章节中提到反转录病毒,这些在《病原生物与免疫》教材和教学中要考虑添加。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已成为医院内感染最常见的致病菌,在教材中应予补充。

重组各论内容临床课程的编写是按照总论、各个系统、传染病顺序编排的,其中《成人护理》传染病中再分为病毒、细菌、寄生虫引发的不同疾病。而《病原生物与免疫》各论是按照疾病传播途径串讲,其实一种病原往往不止一种传播途径,在同一种传播途径的章节里,病原来自不同的类型(病毒、细菌、寄生虫)也易给学生带来困惑,建议转变视角,按病毒、细菌、寄生虫引发的不同疾病来编写,既注重病原生物的系统性,又对应临床《成人护理》中传染病这一章的顺序,也可参照《儿童护理》,将免疫系统疾病专门列出。

(三)教学实施——注重将相关知识点的临床疾病融会贯通

如何将基础知识与临床知识融会贯通是教学改革的关键。临床课程中病原生物免疫学知识的应用情况对今后的教学有很大的指导意义。在教学中,要重视与临床学科联系密切的知识点。讲自身抗原时,就可以举几个临床上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甲亢、甲减、糖尿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疾病,使学生在接触实际问题时能作逻辑推理,举一反三。如免疫分子hla与临床疾病的关系越来越受到重视,在教学中可多联系临床。

总之,在对《病原生物与免疫》所承担的教学任务与临床课程中相关知识点进行反复的对照和论证后,可以去除原有《病原生物与免疫》教学任务中繁杂的内容,且可以将临床上的实用知识和新近发展的内容融入《病原生物与免疫》的教学。应对照现用《病原生物与免疫》教学大纲,对课程设计加以完善,找到基础医学课程贴近临床,满足医学临床课程实际需要的途径,从而使两者更好地衔接,有效地克服基础医学与临床教学脱节的弊端,提高高职高专护理专业课程改革的效率。

参考文献:

[1]裘遂.病原生物与免疫[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2]蔡小红.成人护理(上册)[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

[3]蔡小红.成人护理(下册)[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

[4]程学军.儿童护理[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5]潘青.母婴护理[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

第2篇

关键词:生物力学 体育教学 健康第一

一、运用生物力学知识,提高教学效率

我们以排球扣球动作为例来讲述: 首先,做出扣球动作示范,然后讲述扣球技术的鞭打原理:一端先做加速运动,在制动过程中其动量向游离端传递,使末端产生极大的运动速度。鞭打动作的关键技术首先是大环节带动小环节的快速运动,然后是大环节至小环节依次突然制动。扣球时,当腾空到最大高度时,身体成反弓姿势,同时开始做相向运动。这一动作包括收腹褶体和屈曲大腿的动作,更重要的是以肩关节为轴,以上臂带动前臂和手,向前上方伸臂的击球动作,这就是鞭打式的击球动作。

第一,根据动量定理:F.ΔT=M(V2一V1) ①

由①得出V2-VI=FT/M ②

这时通过②式得知要获得最快速度V,一是我们打击球的力量F要大,二是击球时间T要快。获得最大击球力量F,因为我们是以肩关节为轴进行扣球,根据转动力学:

转动定律M=Iβ ③

M=RF ④

由③、④式得F=Iβ/R。要想获得最大力——F,就得减小半径R,这就是我们扣球时先曲臂的原因。

第二,讲清楚这个问题之后,开始讲述扣球时为什么边挥臂边伸肘。根据V线=ωR,在转动角速度ω保持较大值的条件下,加大半径R从而增大上肢末端手掌的线速度V线。上臂甩的越直,挥动半径越大,线速度越快,扣球越有力。

第三,利用动量矩的转移。由于是以肩关节为轴转动,因此,按动作的要求可以通过调节各环节的运动形式,实现动量矩的传递和转移。动量矩在身体内的传递主要是利用身体环节的突然制动,从而使这些环节原有的动量矩向相邻环节传递和转移。

至此,学生已经明白了各个环节突然制动是为了获得最大的动量矩,使手指及碗关节产生最大的运动速度。

通过以上力学方面的讲解、分析,把这一较难掌握的技术动作在学生头脑中建立起来清晰的概念。加上合理的引导与适当的鼓励,消除了他们对扣球的心理障碍,增加了信心,提高了学习兴趣,从而使教学质量得到提高。

二、有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技术动作

运用生物力学原理分析动作技术特征,突出动作环节的难点和重点,学生很容易理解,并能有意识地按力学原理完成动作练习,这样掌握动作既快又规范。

例如,在讲解篮球原地投篮技术动作时,按照教学步骤——蹬伸、顶肘、压碗、拨球这四个环节讲授完后,练习时学生为了尽快进球,大部分都是用力向前推球,而忽略了向上顶肘。这时可以简单地进行力学分析:抛物线与入篮角投篮的球出手后,在空间飞行过程中受重力影响,成弧形运行轨迹,通常称之为抛物线。所谓入篮角,是球进入篮圈前一瞬间,运行轨迹的曲线合在该点的切线与平面形成的夹角。抛物线的高与低,决定球入篮角的大小,而入篮角是否适宜,则是影响投篮命中率的关键。抛物线过高,球在空间飞行的时间和路线过长,容易受重力和空气阻力影响,使球飞行的方向改变,从而影响命中率。抛物线过低,球飞行入篮的弧线接近水平,篮圈暴露在球下的范围较小,就不易取得应有的入篮角,也难以命中。实践表明,中等抛物线是比较理想的,容易投篮命中。经过这样简单的讲解,突出顶肘的重要性,学生就能很快地掌握投篮技术动作。

三、促使学生完成体育技术动作的规范化

运用生物力学原理,能帮助学生区分正确动作与错误动作,明确动作完成的顺序,使动作规范化。在教学中,常常发现学生自以为已掌握了动作,其实并没有。教师运用运动生物力学分析正确动作和错误动作的区别,能强化学生对正确动作的理解,从而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

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如果上课时经常运用生物力学知识讲解动作的要点与难点,经常提问学生某一动作为什么这样做,学生就会养成积极思考的好习惯。教师在指导分析技术动作的基础上,可以选择一些较简单的动作,让学生独立思考。这样学生即掌握了运用生物力学原理分析动作的方法,又学会了动作,从而达到提高学习能力的目的。

五、让学生深刻认识体育的科学性

第3篇

一、研究缘起

科学本质观的重要性是随着科学事业的发展和科学教育目标的转变而日渐明晰的,近年来培养学生发展对科学本质的了解,已成为科学教育界一致认同的重要目标之一。在我国新课改的背景下,学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程度如何?为此,我们在借鉴已有研究的基础上,设计了一份小学生科学本质观现状的调查问卷,调查乌鲁木齐市重点小学小学生对科学本质的认识情况,为科学本质教育进一步进入我国科学课程和教学中提供一些实证材料。

二、调查过程

1、研究目标

了解乌鲁木齐小学科学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情况。

2.调查对象

本研究以问卷法为主,辅以访谈法。所采用的研究工具有自编的“小学生科学本质观调查问卷”,针对小学科学普遍不受重视的情况,我们选取科学课程开设良好、领导重视、教师专职的乌鲁木齐市重点小学的五六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班级进行问卷发放。

3、调查工具

本研究调查问卷的设计参考了美国科学促进协会在《面向全体美国人的科学》一书中对科学本质的阐述,书中将科学本质观概括为以下三个基本维度:(1)科学知识的本质――世界是可以认识的、科学观是可变的、科学不可能解决所有问题;(2)科学探索的本质――科学讲究证据、科学是逻辑与想想象相结合的产物、科学作解释和预测、科学试图确定和避免偏见、科学反对权威;(3)科学事业的本质――科学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活动、科学被分成专门领域并在不同情况下进行研究、科学研究中存在着普遍的伦理原则、科学家既作为专家又作为公民参加公共事务。在此基础上,从中选取部分观念,并借鉴已有问卷的设计思路,针对小学生注意力持续时间较短的特点,问卷采用李克特五点式量表,自编而成初测问卷。根据科学课程标准中的教育教学目标要求,经多次走访具有多年教学经验的小学科学教师,最终整套问卷由提示语、学生基本信息说明和25道主体选择题组成。(见附录)

本研究所编制的学生科学本质观调查问卷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分析Cronbach's Alpha值达到0.850,该问卷的可信度比较高,该问卷的内容效度可靠,能有效地测试学生的科学本质观。

4.问卷分析

本研究正式问卷形成后,我们在乌鲁木齐市四所重点小学随机抽取950 名小学生进行施测,回收问卷916 份,回收率96.42%,其中有效问卷869 份,有效回收率为94.87%。我们采用SPSS13.0统计分析软件对收回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三、调查结果分析

(一)科学知识的本质认识

从表1 可以看出,学生在对科学知识本质的认同度中,对科学知识的累积性、公开性、重复性、局限性具有较高的认同度,依次为87.14%、79.13%、76.22%、70.58%。

在科学知识具有累积性的题目中:“6、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是不断变化着的,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选择肯定答案的学生比例为87.14%,说明他们对通过科学课程中有关地球科学认识历史的学习,认识到科学知识的累积性持;科学课程中相关知识的学习,对科学知识本质的认识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见表1 科学知识本质认识调查)

而在对科学知识的认识性和相对性上认同度不高,分别为54.52%和57.14%。对科学知识的认识性题目(举例)中:“1、利用科学知识能够探索未知的大自然”科学知识的相对性题目:“5、科学就是书本上的知识,是一些一成不变的东西”, 在这两道题目中赞同与反对的人数几乎各占一半,这说明我们的学生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习,学到的科学就是书本的内容,科学知识仅仅可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对于未知自然界的探索作用不太清楚,可能与学生的城市生活背景有关。

(二)科学探究的本质

由表2 发现学生科学探究的本质七个构成因素中持肯定态度所占的比例最高为77.62%,最低为19.97%,这些数据说明学生对科学探究本质的认同度差异比较大。

在科学探究的创造性上认同度最高,达到77.62%。题目举例:“15我相信每个人只要仔细观察,就常常会有新奇的发现;16我知道可以利用实验的方法去试试看所产生的新的想法;17我觉得科学家和艺术家的工作性质一样,都需要想象力和创造力”。这说明小学生通过科学探究式的学习,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在探究的过程中可以有意想不到的发现,可以提出问题,进行猜想需要思维的发展,需要创造力。(见表2 科学探索本质认识调查)

特别是在对科学探索非固定性的调查中采用反向设问的题目,出学生认同比率为19.97%,说明学生能认同科学探索非固定性的比率达80.03%。题目举例:“4“雨是怎样形成的”同学们的认识是一样的;8在做实验时只要按照书上的步骤,就一定可以得到书上的结论;20我认为科学探究有固定的要求、步骤和方法”。这表明学生可以正确的认识到科学探究方法的多样性、科学探究结果的多样性,科学探究解释的复杂性。

科学探究的预见性认同度最低,达37.72%。题目举例“19科学家能够预测天气的变化。”这表明学生对科学家天气变化的复杂性有一定的认识,忽略了科学可以对天气变化进行一定预测的事实。

(三)科学事业的认识

从表3 所显示的数据上看,学生对科学事业本质的认同度最高。

在“科学与社会”方面,学生持赞同态度的比例为93.73%,题目举例:“23 汽车这一发明,虽然为人们的出行带来了方便,但也造成了空气污染”这说明学生认识到了科学与社会的关系,一方面科学对社会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同时还可能带来危害,对科学的社会功能有着更客观、更积极的认识。

在“科学家身份”中,赞成所占比例为81.04%,题目举例:“24科学家能利用科学知识为我们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表明学生心目中的科学家是贴近生活的,能为大家解决一些生活中的问题。

在“科学与道德”方面,有89.30%的同学持肯定的态度,题目举例:“25我认为在进行科学研究的过程中要遵守一定的道德规范”说明大多数学生都明白在进行科学研究的过程中需要遵守一定的道德规范。(见表3 科学事业本质认识调查)

四、结论

通过对调查数据的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1)小学生对于科学本质不同维度的认同度差异很大,对科学事业的认同度最高.

(2)小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科学知识的累积性、公开性、重复性、局限性认同度较高,科学知识的认识性、相对性认认同度不高。

(3)小学生对科学探究本质的认同度差异很大,对科学探究的非固定性、创造性认同度最高,预见性认同度最差。

第4篇

《决定》对发展现代农业确定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其中明确提出要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按照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发展节约型农业、循环农业、生态农业,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积极培育以非粮油作物为原料的生物质产业,推进农林副产品和废弃物能源化、资源化利用。在推进农村能源建设方面,《决定》又进一步指出:扩大电网供电人口覆盖率、推广沼气、秸杆利用、小水电、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技术,形成清洁、经济的农村能源体系。深入学习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我们深深感到,我国生物质发电产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生物质发电这一具有多重社会效益的新兴产业,必将成为我国支农、惠农、蒸蒸日上的朝阳产业。

一、发展生物质发电产业,是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的有效途径

农业产生的秸杆是一种很好的生物质可再生能源,每2吨秸杆的热值大约相当于1吨标准煤,而且其平均含硫量只有3.8,而煤的平均含硫量达1%。在生物质的再生利用过程中,排放的=氧化碳与生物质生长时吸收的二氧化碳达到碳平衡,因此具有二氧化碳零排放的作用。

秸杆直燃发电是生物质资源有效利用的重要方式。与燃煤发电十分相似,两者都是燃料在锅炉内燃烧产生蒸汽、汽轮机将蒸汽的热能转化为机械能、发电机再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从汽轮机开始,两者基本是相同的。不同点主要是生物质燃料具有高氯、高碱、挥发分高、灰熔点低等特点,燃烧时易腐蚀锅炉,并产生结渣、结焦等,因此,对锅炉设计有特殊的技术要求。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广大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能源利用方式的转变,秸杆等农林废弃物给农村带来的环保问题越来越突出。每到夏收和秋收时节,大量的小麦、玉米等农作物秸杆因没有有效的利用途径,村民只好在田间地头直接焚烧,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甚至影响交通安全和人民群众健康,秸杆焚烧已成为我国北方地区的一大公害。将小麦、玉米等农作物秸秆用于发电,不但能够有效地解决秸杆焚烧造成的大气污染,而且可以变废为宝,是目前国内农作物秸杆利用的最佳出路之一,可以很好地避免政府部门年年禁,农民年年在田间、道边焚烧的尴尬如局面。

生物质发电是一个与“三农”直接相关的产业,大力发展生物质发电产业是实现工业反哺农业,促进农民增收,实现农业综合开发和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途径。生物质发电厂的选址都是在秸杆相对集中的农村地区,生物质发电厂的投资对于经济相对落后的农村来讲,是巨大的经济发展动力,能够有效促进农民增收,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小康社会的实现,是缩小城乡差距,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有效措施。生物质发电产业通过解决农民就业,促进农民增收,进而能够有效提高农民的购买力,可以一定程度地繁荣农村经济。另外,生物质发电产业对农业机具有着巨大的市场需求,将大大促进我国农业机械化程度和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提高。

以国家级示范项目山东单县生物发电厂为例,该项目由国能生物发电集团公司投资建设,1×2.5万千瓦机组于2006年12月1日正式并网发电,开创了国内生物质直燃发电的先河,开辟了支农、惠农的新途径。

该项目设计年发电能力1.6亿千瓦时,2007年发电量实际达到2.29亿千瓦时,实现工业产值1.8亿元。年消耗秸杆约20万吨,仅此一项,电厂周边农民一年可增加收入5000万元以上,同时直接和间接增加就业岗位1000余个。电厂产生的草本灰约8000吨,作为高品质的钾肥全部直接还田。与同等规模燃煤电厂相比,一年可替代标准煤8.6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8万吨,环境效益十分明显。作为农民的生活用能,秸杆燃烧效率只有15%,而生物质直燃发电锅炉,将热效率提高到90%以上,大大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可以断言,大力发展生物质发电事业利国、利民,是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的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二、发展生物质发电产业适合中国国情,前景十分广阔

能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基础。几百年前,人类利用的能源主要是生物质能等传统的可再生能源。工业革命以后,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快速发展,逐渐成为生产生活的主导能源。但化石能源储量有限,不可再生。维持目前的能源消耗水平,到下世纪中叶,全球主要化石能源资源将所剩无几。同时,大规模开发和利用化石能源也带来了气候变化、生态破坏等严重的环境问题,直接威胁着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作为世界第二大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2006年能源消费总量达到24.6亿吨标准煤。目前,我国正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能源需求都将保持较快的增长。预计到2020年,能源需求总量将超过30亿吨标准煤,而我国人均能源资源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40%。另一方面,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以煤为主,煤炭所占的比重接近70%,煤烟型污染成为我国大气污染的最主要因素。大规模发展煤电造成二氧化硫排放超标,对经济社会发展造成较大的环境压力。而生物质能具有资源分布广、环境影响小、可以永续利用等特点,大力开发利用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对缓解我国能源供应和环境保护意义重大。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生物质资源十分丰富,近期各种农作物每年产生秸秆7亿多吨,其中可以作为能源使用的约5亿吨,全国林木总生物量约190亿吨,可获得量为9亿吨,可作为能源利用的总量约为4亿吨,远期来看,这个数量会更大,如加以有效利用,开发潜力将十分巨大。如果我国生物质能利用量达到5亿吨标准煤,就可解决目前我国能源消费量的20%以上,每年可减少排放二氧化碳的碳量近3.5亿吨,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尘减排量近2500万吨,将产生巨大的环境效益。尤为重要的是,我国的生物质能资源主要集中在农村,大力开发利用农村丰富的生物质能资源,可促进农村生产发展,显著改善农村的村容村貌和居民生活条件,将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近些年来,党和国家各级政府一直把秸秆资源的综合利用作为工作的重点,积极寻求生物质资源高效利用的途径,生物质发电这一简洁高效的利用方式被提到了重要议事日程,《可再生能源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的颁布实施,直接推动了我国生物质发电产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2005年以来,国内逐渐掀起了生物质发电的热潮,一批秸秆发电厂相继投产,成为可再生能源行业中引人关注的一大亮点。据有关方面统计,截至2007年底,国家和各省、市发展改革委已核准生物

质发电项目87个,总装机规模220万千瓦。在生物质发电产业发展过程中,国家电网公司旗下的国能生物发电集团公司,一心一意地开拓我国生物质直燃发电事业,一步一个脚印地建设生物质发电厂。经过数年的不懈努力,该公司已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生物质发电投资、建设、运营企业,成为该行业的“龙头”。截至2008年10月,该公司在全国已建成投产的生物质发电厂达13个,正在建设中的6个,已获得发展改革委核准的项目共41个,累计完成发电量13.5亿千瓦时,累计收购农林生物质燃料约180万吨,为当地农民带来直接现金收入约3.96亿元人民币,为我国生物质发电产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三、发展生物质发电产业,需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从总体上看,我国生物质直燃发电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存在着单位投资大、燃料成本高、产业链不完善等问题。尽管国家出台了一些优惠政策,但目前效益仍不乐观,市场竞争力较弱,缺乏持续发展能力。在现阶段,让生物质发电企业完全靠市场赚钱,维持生存并求得发展,实为勉为其难。

我国现有法律和政策为生物质发电提供了有利的环境和法律保障,但政策及激励措施力度仍显不够,配套措施和实施细则尚不够完善,主要表现在:

(一)上网电价偏低

国家为鼓励生物质发电事业发展,在2005年燃煤脱硫机组标杆电价的基础上,提出了加0.25元/千瓦时的电价补贴政策。但是,在目前的价格体制下,生物质发电项目往往一投入运营就面临着亏损的境地,不符合《可再生能源法》第十九条“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的上网电价按照有利于促进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和经济合理的原则确定”。燃煤机组标杆电价的基础是以煤为前提而制定的,不能反映生物质发电的燃料特征和运营特点。另外,上述单一的生物质发电定价模式也不能正确引导生物质发电产业的均衡发展。因为不同省份或区域的标杆电价差别较大,而补贴电价采用固定补贴方式,客观上就造成了上网电价的区域差别(我国现在的特点是适合搞生物质发电的区域标杆电价低,而标杆电价高的地区不适合搞生物质发电)。这样的价格机制,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某些适合发展地区的发展。比如,新疆棉花产区秸秆资源丰富,种植结构适宜于发展大规模生物质发电项目,但是,由于当地的标杆电价太低,限制了生物质发电在当地的发展。

(二)财政税收优惠政策出台相对滞后

我国《可再生能源法》明确规定要制定激励可再生能源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和贷款优惠政策。国家通过资源综合利用等途径,给予了风电增值税减半征收,城市生活垃圾发电增值税即征即退的优惠政策。尽管国家明确将农林生物质发电列入《资源综合利用目录(2003年修订)》,并于2006年9月了《国家鼓励的资源综合利用认定管理办法》,明确了以生物质资源为燃料的发电企业属于资源综合利用范围。根据这些规定,农林剩余物生物质发电应该尽快享受财政税收等优惠政策,但是至今相关具体实施细则尚未出台。

(三)有关补贴政策尚未到位

根据《可再生能源法》规定要求,财政部设立了可再生能源发展专项资金,出台了《可再生能源发展专项资金暂行管理办法》,但如何申报资金、优惠政策幅度多少等没有明确提出。另外,该办法将风电、太阳能及海洋能发电作为重点补贴对象,而没有明确将具有多重社会效益的农林生物质发电列为补贴范畴。

四、进一步推进我国生物质发电产业的几点建议

回顾一历史,世界上生物质发电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当时,世界性的石油危机爆发,丹麦率先积极开发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大力推广秸秆等生物质发电。如今,国土面积只有我国山东省1/4的丹麦,已建立了15家大型生物质直燃发电厂。自1990年以来,生物质发电在欧美许多国家开始大发展,特别是2002年约翰内斯堡可持续发展世界峰会以来,生物质发电在全球加快推进。截至2004年,世界生物质发电装机已达3900万千瓦,年发电量约2000亿千瓦时,可替代7000万吨标准煤。据有关部门预测,到2020年,西方工业国家15%的电力将来自生物质发电。

欧美等发达国家的生物质发电产业之所以能够如此迅猛地发展,主要得益于国家在政策上强有力地支持,体现在价格激励、财政补贴、减免税费等方面。借鉴国外的经验,结合我国的实际,为进一步推进我国生物质发电产业的发展,提出以下几条建议,供政府决策部门参考。

(一)做好资源调查和评估,编制发展规划

我国生物质资源丰富,但分布较分散,收集、运输和储存较困难,且地区差别较大。应对全国生物质资源整体情况进行深入调查和评估,合理选定生物质发电的站址和规模,与电网的建设和其他能源发电方式相配合,做到因地制宜,多能互补,协调发展。根据区域总体规划及生物质能资源分布特点,在资源评价和环境评估的基础上,制定生物质发电发展规划,从源头上避免恶性竞争,防止“一哄而上”。

(二)调整上网电价

现行的上网定价政策难以支撑生物质发电厂的正常运营。应根据《可再生能源法》中“促进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和经济合理的原则”等要求,按照《价格法》中“成本加合理利润”的基本原则,充分考虑有关法规要求,从保证农民利益和生物质发电行业基本生存能力的角度出发,适时调整生物质发电电价。

(三)加大财政投入和税收优惠力度

生物质发电是国家鼓励的资源综合利用方式,根据《可再生能源法》、《国家鼓励的资源综合利用认定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应尽快落实农林生物质发电增值税即征即退和所得税减免的优惠政策。在生物质发电起步阶段,对生物质发电进行一定的财政补贴,对有关技术研发、设备制造等给予适当的企业所得税优惠。

(四)建立健全秸秆收购的服务网络

生物质燃料的可靠供应是生物质发电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为了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获得广大农民对生物质发电的支持,要努力改革农村现有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模式,从机制创新上做文章,将广大农民有效地组织起来,发展秸秆燃料经纪人团体,积极促进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建设,采取加盟连锁等现代运作方式,建立健全收购的服务网络,推动生物质燃料收储运的产业化。

(五)支持相关技术研究开发和设备制造

整合现有技术资源,完善技术和产业服务体系,加快人才培养,全面提高生物质发电技术创新能力和服务水平,促进生物质发电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将生物质发电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及产业化纳入国家各类科技发展规划,在高技术产业化和重大装备扶持项目中安排有关专项,支持国内研究机构和企业在生物质发电核心技术方面提高创新能力,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基础上,加强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尽快形成自主创新勇力。

(六)扩大农村金融机构、信用社的服务范围

生物质发电厂在收购燃料时每年均需支付大量的现金,仅国能生物发电集团所属电厂,目前每年支付的燃料费总额就高达4亿元人民币,急需农村金融机构、信用社等扩大业务范围,提供金融服务,帮助生物质电厂所在区县的农民理财。在支付秸秆收购款时可将现金打到农民的现金卡上,减少现金的直接流动。另外也可开展向农民提供小额贷款,以帮助他们购买小型秸秆打捆机等机械设备。

(七)推行绿色电力配额和认购制度

第5篇

【关键词】初中生物 初中学生 生物学习 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1.042

进入初中阶段,学生要进行多学科的学习,其中一门就是生物。生物是一门与我们的生活联系十分密切的学科,学好生物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知识水平,而且对提升学生的生存能力也有很大帮助。而目前还存在一些因素影响了初中学生有效进行生物学习。

一、影响初中学生有效进行生物学科学习的因素分析

虽然现代教学质量得到了有效提升,但是,依然存在一些因素影响学生有效进行生物学科学习。这些因素来自于多方面,只有对影响学生有效学习的因素进行深入的分析,找出症结所在,才能真正的帮助学生更加有效的进行生物学科学习。结合一线的教学经验,目前影响初中学生有效进行生物学科学习的因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学生对知识点死记硬背

目前影响初中学生有效进行生物学科学习的因素之一,就是学生在生物学习的过程中,依然存在对知识点进行死记硬背的现象。随着现代教学的发展,要求教师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点的能力,而不管是练习题目还是考试也充分的体现了这一点,学生只有能够对知识点进行灵活应用,才能更好地 应对各种各样的题目。而目前为数不少的初中学生在生物学习的过程中,依然对知识点进行死记硬背,虽然这也能够使学生掌握大量的知识点,但是学生的这种学习方法太过机械,给学生灵活应用知识点产生了不良影响,进而影响了学生学习的有效性。

(二)难以将知识点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

另外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难以将知识点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翻开初中生物教材我们不难发现,教材上的知识点与实际生活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如果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将教材上的内容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对学生更加深入的理解知识点与应用知识点,都会有很大帮助。而目前初中学生在生物知识点学习的过程中,存在难以将教材上的知识点与实际生活有效结合起来的情况,影响了学生应用学习的知识点去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的意识与能力的提升。

(三)不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阶段学生刚刚接触到生物学科学习,因此,教师如何展开教学,如何对学生进行引导,对学生的生物学习产生重要影响。其中,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重视。而在实际的教学中,初中生物教师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方面做的还不够到位,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努力对学生进行知识点的讲解十分必要,然而不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势必难以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学习的有效性,也影响了学生在生物学科学习的过程中积极进行探索。

(四)对实验教学没有引起重视

实验是生物学科学习的一个重要部分,初中阶段学生刚刚接触到生物学科,因此对实验充满了好奇心。而目前初中生物教学中,依然存在教师对实验教学没有引起重视的情况。本该由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演示的实验,教师可能会省略演示环节;本该组织学生到实验室进行实际操作的实验,可能学生并没有机会进行实际的操作;教师在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利用生活中的素材做实验方面做的也不足,这些不仅影响了学生实验能力的提升,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有效进行理论知识点的学习。

二、克服影响学生有效进行生物学科学习的因素的方法

上文对目前几个较为突出的影响初中学生有效进行生物学习的因素进行了分析。不管是学生个人的原因,还是教师的原因,总之这些因素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应该及时发现,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应对。针对上文中提出的目前影响初中学生有效进行生物学科学习的问题,在此本人提出如下几种有效的应对策略:

(一)克服对知识点死记硬背的现象

针对目前部分学生在生物学科学习的过程中,存在对知识点死记硬背的现象,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够对学生进行有效引导,使学生将知识点的学习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之上,进而在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知识点的基础上,也能够更好的应用知识点。本人为了使学生克服对知识点进行死记硬背的状态,在授课的过程中就注重引导学生理解知识点,并鼓励学生将知识点的记忆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之上,较之于学生对知识点进行死记硬背,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引导学生将知识点的学习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

针对目前初中学生在生物知识点学习的过程中,难以将知识点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的情况,要求教师对学生进行有效引导。本人为了引导学生将教材上知识点的学习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一方面在授课的过程中引入生活中的案例;另一方面布置一些观察生活中某些生物现象的作业,这就大大提升了学生将生物知识点的学习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的意识与能力。

(三)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重视

d趣是最好的老师,虽然随着现代教学的发展,很多教师都能够认识到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性,而针对目前部分初中生物教师对培养学生的生物学习兴趣没有引起重视的情况,教师要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本人认为生物是一门能够从多个角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学科,因此,教师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的过程中,一定要实现途径的多样化,这样才能收到更好的培养效果。

(四)对实验教学引起重视

第6篇

一、知识体系作了较大调整

旧大纲对高中生物必修内容侧重的是讲述生命科学规律,对高三年级的选修内容则为复习高二年级的知识和初中的生理卫生内容,不仅知识体系重复,更体现出是为适应高考的需要而学(选修教材内容系高考所划定的考试范围)。新大纲将旧大纲的8个单元调整为10个单元,又将“生命活动的调节”内容移至“生物的生殖和发育”之前讲述,体系略有修改,使内容顺理成章,通过各单元间内在联系使学生接受新知识。而选修内容体系则以全新的知识为主线,选取了与人类生存发展密切相关的内容,如“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和免疫”“细胞与细胞工程”“遗传与基因工程”等。反映出新大纲有着适应21世纪现代化科学的特色。

二、明确提出了教学目标的三方面要求

旧大纲只是提出了教学内容,而无具体的教学目标要求。新大纲则在教学目标问题上,首次从知识、思想、能力3个方面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知识教育方面:要在打好基础知识的前提下,使学生知道如何运用生物学知识来解决生活、生产、科学技术发展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问题,并对现代生物科学的新成就和发展趋势有所了解。

思想教育方面:要继续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同时加强科学世界观教育,以形成生物的进化观点和生态学观点;还要加强科学态度和科学价值观方面的教育,促进对保护生物资源之重要性的认识。

能力培养方面:由于高中阶段的学生,思维活动较活跃,思维方式即将定型,因而一方面要重视基本技能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和自学能力,同时要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比较、判断和推理的科学研究能力以及创造能力。

三、教学的知识点有所更新

新大纲对教学的知识点有较多的更新。原则是:在突出基础性,对基础知识进行精选的前提下,要体现出知识的先进性,要加强知识的实用性,要考虑学生的可接受性,还要重视与九年义务教育知识的衔接性。

新大纲在教学目的中指出:“生物课程是普通高中开设的一门学科类基础课程”,说明了高中仍应着眼于基础教育。因此,新大纲对现行高中生物教材的知识点进行了选择,删去了当今学术界已经不用和使用价值不大的,诸如原生质概念和生命起源化学进化过程的内容等,保留了关于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生命结构的基本单位、关于生命活动的本质和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关于生物进化和生物与环境关系等基础性的知识,还增添了动物行为产生的生理基础,加强了与九年义务教育知识的衔接。此外,新大纲还选择了一些理论较浅且易被学生接受的反映现代生物科学水平的先进知识,如细胞的分化和衰老、细胞的癌变、无公害绿色食品、生物净化等,填补了现行生物教材在知识先进性和实用性方面的不足。

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

新大纲选取补充的新知识点,普遍具有实用性。除重视教材内容与生产实际、生活实际的联系外,更从理论联系实际出发,在讲解某个知识点后,配合安排了相应的学生实验或实习。有利于实现“要使学生……知道这些知识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实践等方面的应用”这一教学目的。例如,必修课中,在讲“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知识点后,配有“生物组织中可溶性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实验;在讲“人类遗传病与优生”知识点后,安排有“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实习;在讲“环境污染对生物的不利影响”知识点后,配合了“调查或观察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实习等。这些都为学生提供了理论在实践应用上的示例。在选修课中联系生产和生活的新知识则更多,如“生物固氮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自生固氮菌的分离实验”“微生物的营养和生长”“学习细菌培养的基本技术实验”“营养与健康的关系”和“几种果蔬Vc含量的测定实验”等,都是教给学生如何理论联系实际的具体典例,体现了国际上“科学——技术——社会”(STS)的现代教育思想。

五、强调科学素质的培养

旧大纲在教学目的中仅提出了关于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能力培养的要求。新大纲则提出了科学素质的培养要求:“要使学生掌握生物科学的一些基本方法……提高科学素质”。在教学目标中更进一步明确提出了“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初步掌握基本的生物科学研究方法”的要求。

六、增加了灵活性

旧大纲对于每单元的知识点有较详细且具体的规定,限制了教学内容的拓展。新大纲则是概括性地提出了应讲的知识点,并未明确所包含的具体内容,在知识点的深度和广度上有着较大的伸缩余地。例如,“高等动物的个体发育”问题,教材应涉及哪些卵裂阶段和有关内容,新大纲不似旧大纲有详尽规定,因而教师教到何种程度,就有了相当的灵活性。既有利于“一纲多本”的教材编写实施,还可以适应不同地区的各类学校和不同学生学习情况的需要,进行灵活教学。

此外,对某些难度稍大的知识点(基因连锁与互换规律、光合作用碳代谢类型简介、酶工程简介等),新大纲将之安排为选讲内容,对某些需用时较长的实验(动物激素饲喂小动物,用当地某种生物做有性杂交试验等),新大纲又将之列为供学生选作的内容,充分显示出新大纲有着弹性的特点。

七、完善了教学大纲的功能和作用

第7篇

关键词:初中生物 教学环境 教学内容 教学生活化

曾经有一个比喻:让一个人每天都吞下15 克的盐,这个人会觉得太咸,不愿意坚持下去,但是每天将15 克的盐放在精美的汤里面,这个人会很乐于把汤喝下去。把盐放入汤里,人就从排斥盐变成乐于接受盐。那么在生物课堂的教学中,如果知识点是盐,学生常常会感觉到知识点枯燥乏味,又难以理解,那么把知识点融入到生活当中,让学生通过生活中已经懂得的知识,再去慢慢了解知识点,学生就比较容易理解。通过把生物的知识融入学生的生活当中,能强化知识点的学习、启迪学生的思维,学生不仅能掌握知识点,还能在学习中,了解更多的情感问题、生活态度问题与价值目标的问题。

1. 生物课堂教学环境的生活情景化

传统的生物教学课堂上,教师在课堂讲台上面,学生在底下听课记笔记,学生感觉与知识有一段很大的距离,那么,把生物的知识带到学生身边去,是让学生愿意接触生物学学习的一个方法。可以给学生创设一个情景,这个是学生已知的,足够了解的,以这个情景为启发点,教师再引入知识点,让学生对新的知识点产生好奇心,学生才会愿意主动的接触新知识。

在设置有生活情景的教学中, 其教学目的是让学生愿意主动融入环境中,然后用学生已经了解的知识或者经验,开启学生的思维,而教学的手段可以采用讲故事或者播放多媒体让学生融入到生活的环境中,这样原本抽象的知识点,对学生来说成为具体的转变。而采用这种方法需要注意学生已经掌握怎样的知识点,生活环境是怎样,怎样与教材的知识点接合,引入的时候要注意问题的难易程度,否则学生难以被调动,最后就会变成教师自问自答。

例如:在讲授《生物和环境》这一章节时,我们可引用语文课文中的“晏子使楚”的故事:晏子说,桔子种植在淮南成为桔,种植在淮北成为枳。那么我们可以利用学生在语文课中所学的知识,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它们看起来外形虽然相同,但是味道却大不一样。同样是桔子的种子,在不同的环境中,会变成两个不同的品种呢?”由此可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顺水推舟地引出“生物的变异”这个知识点。

2. 生物课堂教学内容的生活情节化

如果学生觉得课堂里学到的知识点和自己本身、和自己生活本身一点关系都没有,学生就不会感觉到学习生物学有多大用处,那么就可以让学生主动去挖掘身边的生物学中的知识面,然后将自己所学的生物学知识来解答生活中原本不理解的难题。把生活中的现像融入到生物学知识中, 学生能更加直观的感受到生物学就在自己身边,在自己周围,对知识产生亲切感和直观感,因此学生不仅更了解自己周围的大自然,也会更懂得怎样珍惜大自然中的生物。

例如:学生都知道,在太阳正毒辣的时候,躲在树荫底下比在太阳底下更凉爽,教师可以引入这个例子让学生了解水份在被蒸发的时候热量也会被带走。还可以举例衣服上被泼了牛奶,用普通的洗衣粉洗不太干净,而用加酶的洗衣粉则会连污渍都洗掉,来引入酶有催化的效果。还例如在腌制蔬菜的时候,把盐加入蔬菜里,蔬菜会渗出水来,由这个例子讲述盐的浓度变化会影响吸水率的知识点。以上都是学生在生活中容易了解的知识点,通过这些例子讲解,学生既知道了生活中随时随地蕴含着生物学的知识,也能知道所学的生物知识都能运用到生活中。

将生活化的情节带入教学内容中, 其教学目的是把原本抽象复杂的生物学知识与日常的事物结合起来,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教师可以直接引入生活中的例子,也可以讲述学生已经了解的历史学知识、科学常识等等。这要求教师能准确了解日常生活中生物学的现象,而且能用启发式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开始思考。

3. 将课后的作业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传统教学中,教师让学生记背知识点,学生感到疲倦乏味,但是,如果生物的作业让学生联系生活,学生不仅能把掌握到的课堂教学的知识点运用到实践中来,亦不会让学生觉得作业是那么枯燥乏味,反而会觉得不仅掌握了知识点,而且做课后的作业是一种乐趣。同时学生在做实践作业中,自己对实践中引发出来的问题自己去思考,从而引出更多的知识点,学生在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时候,思维的火花也会被点燃。

例如:在讲述《环境的污染对生物的影响》这一个章节时,可以要求学生注意观察自己周围的污染现象, 以及这些污染产生的原因,然后探究这些原因对生活造成怎样的影响?生物被污染后会造成怎样的结果?学生在观察与写作业后,相互交流,最后还可以将学生研究出来的结果形成书面报告,还可以上送环保部门,这样学生便会感觉到自己的研究成果有价值、有意义,便会更乐于思考并参与实践活动。课后作业与生活联系在一起,其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课堂上的知识后,对所学的知识进一步的了解,然后能把所学的知识点运用到实践当中去。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身边的生活当中找出问题,然后在思考中解决问题。它要求学生能通过自己的经历找出问题―设计―实验―验证问题,学生在思考、实验与验证问题中,不仅巩固了已学知识,实践能力也得到加强。

4. 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实际意义

4.1 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法

在以前传统的教学方法中,教师是教学的主体,学生是被动的听课,而将教学内容生活化,教师与学生之间不再是单纯的教与被教的关系,而是平等的共同生活一个环境中的人,学生与教师有着共同的体验,教师只是引导学生去看世界、理解世界,学生会更乐于了解自己的生活、更乐于了解自己生活中的知识。

4.2 改变了传统的教学目的

在传统教学当中,课堂最终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知识点,而将生物课堂教学生活化后, 学生会对自己身边存在的生物学知识更感兴趣,学生从被动地掌握一个个知识点,变得有强烈的好奇心,会想了解身边出现这样现象的原因,会想主动探索这些原因存在的根源, 最后愿意自己动手得到结果,在这个教学目的中,掌握知识点不再是最终的结果,而是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最后一定会水道渠成得到成果,而中间思索的过程、实践过程则是教学的重点。

4.3 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氛围

以前的传统教学中,知识点是冷冰冰的真理,学生面对的仅仅是一个个知识点,而将生物课堂教学生活化之后,教师面对的是学生,教师要带领学生去探索,要引导学生如何学,学生是教师共同交流、共同探索的伙伴。学生面对的是教师,面对的是自己的生活,那都是一个个会在生活中出现的,活生生的生物,或者活生生的现象,学生的学习氛围不再是枯燥乏味的,而是感觉到生活、生命就在自己身边,科学与知识也在他们自己的身边。总之,生物课堂是生活的一个缩写版。生物科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课堂教学生活化是用科学的行之有效的方法,“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著名学者叶澜先生语)。生活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教育教学资源,把教学资源伸向生活是新程理念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构建生活化的生物学课堂,是顺应新课改,调动和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是让生物课堂回归生活的必然要求。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生活,我们的课堂教学才充满活力,富有成效。

参考文献:

[1]任军银.生物教学如何生活化[J].甘肃教育,2011(17).

第8篇

一、“疑问”课堂导入法

自然科学类的学科知识,大多是从科学家的疑问中得到的结果,所以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也可以尝试使用“疑问”来引入课堂内容,通过案例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并成功地将这种好奇心转化为教学过程中的求知欲。当然,在课堂“疑问”导入的时候也要注意学生的层次问题,要考虑班级的总体水平,如果对“疑问”完全做不到“好奇心”的转化,就要注意“疑问”的水准问题。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在导入自然界的多级能量转换问题中,可以询问学生“一个人被困在荒岛,身边只有一只鸡和一包稻谷,根据你的生物知识来判断,这个人是先吃鸡再吃稻谷所获得的能量多,从而使得他活的时间长呢?还是先吃稻谷,然后稻谷喂养鸡,吃鸡生的蛋所获得的能量多呢?友情提示,肉的能量一般更多。”这种问题一下子就可以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学生会纠结是前者还是后者,而当答案揭晓是前者能量更多时,学生就会带着好奇心和求知欲进入新知识的学习,对于教师来说,这在掀起课堂氛围的同时也可以顺利完成教学目标。

二、生活导入法

自然科学来自于对生活的观察,所以在生物课堂授课中,插

入生活实际情况的导入更有利于课堂知识点的发展。而生活实例往往会引起学生的熟悉感和代入感,那么在烘托课堂气氛的时候会显得更加游刃有余。

例如,在导入“遗传和变异”一章时,可以让学生先了解“生活中的遗传小知识,血型遗传的特点是A型血和B型血生不出O型的孩子;耳垂是显性遗传,单眼皮、双眼皮的遗传又是什么遗传呢?自己的身高、体型是遗传谁的呢?至于长相,为什么男孩都会像自己的舅舅?让学生从生活环境中了解自己的生物学特征更容易引起孩子的求知欲”,了解完这段知识后,学生先是互相观察,然后对彼此产生兴趣,继而对遗传学的知识产生了兴趣。教师抓住孩子的这兴趣一特点引入新知识“遗传与变异”,就可以顺利地完成课程教学目标。

三、旧知识复习导入

高中生物学的知识点虽然散乱,但总体来说还是系统的,所

以教师在讲授新知识点时,可以考虑先帮助学生回忆旧知识点,体现出高中生物学知识点的承上启下特性,既能使学生复习了旧的知识,也为学生的生物学系统骨架做好构建。在心理学上,根据“图式”理论,学生的基础知识点记忆之间是有联系的,时常联系可以加强旧知识和新知识的记忆。教师在课堂授课中,通过这种方式导入课程内容,在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也起到了掌握课堂节奏的目的。

第9篇

关键词:高中生物;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7-147-01

就像在课本上学到的一样,生物科学在未来最有发展前景,这并不是胡编乱造,因为随着人口的增加,人类正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将来都需要用到生物科学才能够得以解决,因此只有当生物科学进步了,只有生物科学发展了,人类面临的各类问题才有可能得到进一步的研究解决,人类社会才能够得到进步。因此要对高中生物学习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高中生物学习的最基本的也是唯一的一个方法就是:“记忆”。很多学生不知道生物题该怎么做,或者是不理解题是什么意思,并不是他不会做,是他根本没有生物的基本概念,没有把概念记忆下来。高中生物为什么要进行记忆呢?生物与其他学科不同点在于,它是抽象的概念,细胞虽然是具体的,但是你用肉眼看不到,各种组织、各种有机物之间的关系你更是无从考究,因此只有把他们记下来才能够有可能真正的掌握他们之间的逻辑关系。若果连基本的概念都不清楚,那学习生物根本无从谈起。生物学之间的各个名词都是有一定的联系的,不是说前面讲到的内容到了后面就没有作用了,他们是一体的,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当学生把高中所用的生物课内容都看完之后,就会发现后面的知识和之前所学的知识有很大的联系,所以对知识点要进行相互的联系比较,得出自己能够理解的概念,并把自己认为重要的知识点罗列出来。高中生物每学完一册的时候,自己合上书,把书本上自己认为是重要的内容进行一次详细的总结,当遇到自己不会的进行补充学习。多进行几次这样的分析总结,就会发现自己脑海中已经有了非常清晰的知识点思路,并且能够熟悉的找出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这就是要达到的效果。

做好了以上的事情之后,剩下的就是在复习中要做的事情了,把自己熟悉的知识点归纳一起,把自己不是十分清楚的知识点放到一起,把自己根本不懂的一些知识点归类,当自己发现把各种知识点之间的联系都归纳出来后,会发现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是必然的,这时候你会发现自己豁然开朗。另外,对于那些自己不熟悉的知识点,要多加练习,多做练习题,特别是高考题,简答题要充分的弄懂,不能只是看一个答案就没事了,要对自己认真负责,记下一些技巧性的东西对自己十分有用;对那些特别不懂的问题,也不要一直在浪费时间,要跟上老师的步伐,多多地向老师请教问题,即使是学生觉得自己对于某个问题很有独特的见解,但是还是要听一听老师的看法,也许换一个思路你会有不同的收获。

高中生物作为高考的一门必考的科目,必须对其具有一定的兴趣。兴趣是学习的主要的动力之一,有了学习生物的兴趣,你才愿意多花费时间在生物的学习上,不会觉得学习生物是一种负担,反而会觉得学习生物是一件幸福的事情。如果对高中生物有了兴趣,那么记忆也就不是一件复杂的事情,就能够很快的对其进行了解,能够迅速的从中获得成就感。兴趣是自己培养的,但是学习的劲头却和老师有很大关系,这样说的目的不是让学生和老师套近乎,那样更不会有好的成绩,学生只有从心里真正的认可这个老师,才能从这个老师的身上看到他所需要学习的知识,才能够真正的认可老师,老师才能够真正的成为学生的引路人,只有这样才能够提高学生的成绩。

高中生物的学习其实和学习习惯有很大的关系,如果说初中的努力是为了能够考一所好的高中的话,那么高中的学习就是要考一所好的大学,这需要从高一开始就应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到了高二学习生物的时候,学生已经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打好了学习的基础,学生在学习高中生物的时候不会感到恐惧,就会觉得学习就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不会把学习当成负担来看,只有一步一个脚印,最后才能够功到自然成。

高中生物的学习方法主要分为四个步骤。记忆书中描述的各个概念,并且能够融汇贯通,知道其描述的具体含义是什么,抓住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原则,充分理解生物知识所要描述的概念;观察是身体感知的一种方式,这里所说的观察就是要查看生物知识,通过观察得以比较各个生物知识之间的概念,比如说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根本区别,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有哪些区别和联系,只有彻底地了解了知识的结构体系和概念才能够对其进行对比,并且做出正确的判断;另一个方面就是总结知识点,并不是说高中生物记住了解就可以了,学生还要总结各个小的知识点,把自己不明白的知识点做一个系统的整理,为之后的学习做好准备;最后的一个程序就是要进行运用,不同的题其表现形式是不同的,但是万变不离其宗,其性质是不会改变的,就要看知识掌握的程度和运用的效果怎么样了。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