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社会治安现状及对策优选九篇

时间:2023-09-06 16:54:32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社会治安现状及对策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社会治安现状及对策

第1篇

关键词:治安管理;管理创新;利益分析;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D63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268(2013)06011104

改革开放始终是中国高扬的光辉旗帜。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伟大进程,中国锐意创新的脚步匆匆,足音阵阵。与此同时,社会内在的矛盾正以各种前所未有的方式涌现出来,制度性弊端日益显现,以前可以忽略不计或暂时搁置的问题,现在已经迫在眉睫。“深化三项重点工作(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惩治违法犯罪,维护治安秩序和社会稳定,是‘十二五’时期十分艰巨繁重的任务。”[1]形势逼人,人心思改。面对“世所罕见”的复杂局面,改进和创新社会治安管理,既是一种严峻的挑战,也是一种严重的危机。我们必须化挑战为机遇,变压力为动力,寻求社会治安管理中顺势有为、逆势前行的独特力量。从理论创新的角度,深入分析和研究社会治安管理创新的制度实践无疑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与指导意义。一、社会治安管理创新问题利益分析视角的切入社会治安管理创新与利益有着必然的联系。“利益是关系到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问题,作为人类一切行为的直接目的和最终取向,利益赋予了以人类经济活动为中心所有社会活动全过程的指向性和生命力。”[2]对利益的需求是人类各行为主体实现自我发展与自我进步的基本动因。正是在这一意义上,我们认为,社会治安管理创新的过程就是一个利益重新调整与权力分配的过程,这种复杂的过程不仅涉及内外部治安管理主体、管理责权、管理机制等多个方面的重新定位调整,同时还涉及社会治安管理外部机制的变化与协调。社会治安管理创新问题的难点和重点,往往就是社会治安管理工作的薄弱和复杂之处。因此,从本质上说,社会治安管理创新的目的就是在社会治安管理领域建构起一种新的利益结构,在这种利益结构下,一部分主体的利益需求得以保护,同时另一部分主体的利益需求遭致抑制、削弱甚至打击,最终在不断的博弈与耦合过程中,在原有利益格局的交错演进基础之上形成新的利益均衡结构,通过创新的机制与模式来调整社会治安各利益攸关方的关系。

一方面,利益决定着社会治安管理创新的产生、发展与变化。在社会治安管理创新与利益的互动关系中,利益永远是主导的,是起决定性作用的一方,社会治安管理创新的产生、发展与变化无不与利益息息相关。由于利益主体各方强烈的自利性和资源的稀缺性,被称为“利益”的东西就自然成为了你争我斗的对象。“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资源的稀缺性决定了并非所有的利益需求都能得到满足,而利益主体对利益的追求和扩张欲望又带来了更深层次的利益冲突。对利益的这种相互争夺是社会治安管理需要持续进行创新发展的实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利益聚合与分离此起彼伏,利益格局始终处于变化之中。但不管利益格局作何种变化,一定时期内占统治地位的利益主体总是希望能够巩固其既得利益并为获得更多的利益寻找正当的理由支撑。在这种趋势之下,社会治安管理创新应运而生,并伴随着利益格局的变化,寻求新的发展契机。

另一方面,社会治安管理创新对利益的形成、实现和发展具有能动作用。社会治安管理创新过程通过其自身的运行逻辑与演变顺序引导、指引着利益的发展方向,被社会治安管理创新模式所认可和保护的利益始终是发展的主流方向,不被社会治安管理创新模式认可与确认的利益终究会受到排斥而无法持续。调整与分配利益是社会治安管理创新过程的主要作用之一,社会治安管理创新通过对相互冲突的利益作出价值判断,符合社会主流发展方向的利益,将予以确认;相反,不符合社会主流发展方向的利益则受到排斥,将拒绝予以确认。此外,社会治安管理创新对利益的能动作用还体现在,这一创新的动态演变能够通过更新与修正对社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新的利益需求作出及时的回应,确认并保护新的利益主体的利益。

从我国的社会治安管理的实践看,一方面,传统社会治安管理模式下所形成的利益矛盾保持延续,另一方面,社会治安管理领域各利益主体的意识随着改革创新的不断深入而不断觉醒,从而形成了社会利益群体的多元化,造成了新的利益诉求与冲突。社会治安管理创新正是在不断回应与解决这些利益冲突的过程中,不断产生并发挥其应有的能动作用[3]。二、利益分析视角下社会治安管理创新过程中的实践难题社会治安安全是政权安全的直接体现,社会秩序是政权安全的基本要求。因此,社会治安管理创新作为整个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内容,必须以确保公共安全和社会有序为直接目标,努力营造治安安全与社会和谐的良好氛围。但是,在国际国内环境以及城市化进程加快的基本态势与特点没有改变的形势下,加强和创新治安管理,任务异常艰巨。人们的普遍感受是中国的社会问题明显增多,有关部门往往将社会各利益主体的矛盾政治化或意识形态化,不恰当地上升为危及基本制度和社会稳定的政治问题。各级政府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用于维稳,但社会矛盾和社会冲突的数量非但没有减少,反而在不断增加,在某种意义上已经陷入“越维稳越不稳”的恶性循环之中。许多研究或明或暗地预示,如果这些社会矛盾得不到缓解,某种形式的社会动荡就可能会发生,有人甚至认为,现在已经到了1989年社会动荡的边缘[4]。这一社会问题的出现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是社会发展与社会治理不同步导致的一种客观存在,给社会治安管理创新带来了巨大压力和严峻挑战。

一则,社会治安管理领域部门内部藩镇割据明显。社会治安管理各部门都是综合业务和重要执法部门,承担着管理、防范、打击、服务等多种职能。伴随着改革开放和体制的变动,社会治安管理面临着新的挑战。治安管理对象日益增多,管理范围日益扩展,管理内涵日益丰富,管理难度日益加大,其职责任务越来越繁杂。同时,由于工作认识和执法理念上的差别,承担社会治安管理工作的部门体系内部导向偏颇,利益驱动明显,强化社会治安管理的共识并未真正形成。实践中,由于各部门的工作侧重点和依据法律的差异,职能交叉、错位和断层明显而频繁,系统内部上下级以及平级部门之间基于利益的本能追求,往往过多强调“各司其职”,协调配合不够,致使治安管理系统内部各部门之间的扯皮之事、推诿之事屡见不鲜,藩镇割据现象比较突出。这是一个对社会治安管理极具破坏力的问题,应当引起高度警觉。

二则,社会治安管理领域部门外部关系交错盘杂。从政治学来看,利益本身是一种力量,又是一种诱惑,它会使其他权力驯服于它。利益是促使权力边界模糊与权限交错盘结的深层根源,无论是对既得权力的驾驭与维护还是对其他领域的权力渗透和倾轧,无不显示出利益主体对规则破坏的倾向和对一己私利的追求。在转变政府职能、加强社会治安管理创新的进程中,必然引起有关行政机构设置、职能配置、利益结构等方面的调整。当调整的结果需要在社会治安管理创新方案中加以确认时,这些部门自觉或不自觉地站在本部门利益的立场上,极力争取有利于本部门利益的创新决策,甚至“由于一些部门权力近乎没有约束,有关职能部门肆意搞部门利益攀比,积极寻求扩张部门权力,拉大旗作虎皮,有的甚至不惜制造‘××荒’向中央政府叫板”[5]。由于社会治安管理资源的整合不到位,致使群防群治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三则,社会治安管理创新缺乏人本主义的整体设计。社会治安管理的路径和方法与群众的要求和期待之间契合程度如何,决定着社会治安管理创新工作的质量和成效。近些年来,社会治安管理工作发展还很不平衡、管理执法的落实力度还不够,不仅存在一些观念和理念上的问题,还存在一些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上的问题。在城市,随着改革的深入进行,相当多的企业职工下岗,自谋职业,由相对固定的“单位人”变成“自由人”。在农村,相当多的农民在向城市进军,他们进城务工、进厂打工,居无定所,呈现很强的流动性。这就给传统的社会治安管理模式带来很大的挑战,既有简单粗放的管理模式已经很难适应新形势的需要,社会治安管理必须加快实现从静态、单一、粗放的传统管理模式向动态、系统、精细的现代管理模式转变。在管理理念上要寓管理于服务之中,以服务促管理,建立健全完善系统的人本主义的社会治安管理的整体设计方案,把“以人为本”的理念贯穿到社会治安管理创新工作之中。

当然,社会治安管理问题的现实成因往往是多方面的,既有直接原因也有间接原因,既有表层原因也有深层原因。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出路还是要靠社会治安管理创新,只有通过创新、不断提升社会治安管理的能力和水平,才能适应经济社会的快速变化,满足人民群众的要求和期盼。我们所要推进的社会治安管理创新,只有标本兼治,注重矛盾和问题的源头治理,才能夯实社会长治久安的根基。三、利益分析视角下社会治安管理创新实践难题的因应之策利益问题,特别是利益矛盾和冲突及协调问题是文明社会的制度焦点,是人类设立制度的原点问题。我们可以说,任何社会制度的原生力量均来源于利益的矛盾、冲突和协调[6]。发现问题是前提,解决问题是目的。推进社会治安管理创新,进一步完善社会治安管理体系,既要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指导思想,紧扣时展脉搏,强化政策引导和制度支撑,全面把握社会治安整体利益格局,又要抓住源头性、根本性和基础性的利益调整与权威分配问题,改革创新社会治安管理的运行模式,重点解决好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特殊人群帮教管理等弱势群体的利益诉求问题以及网络虚拟社会建设管理、社会组织管理服务等问题。

一则,社会治安管理机构的自身利益追求必须要加以限制和约束。随着社会转型步伐的加快,社会治安管理所面临的任务日益繁杂,也积累了很多亟待克服的难点问题,尤其是管理与服务二者结合不实,衔接不紧,没有真正做到使管理寓于服务之中和在服务中加强管理,还缺乏必要的自利机制的约束规范和习惯养成。因此,创新社会治安管理必须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切实转变社会管理理念[7]。树立以人为本、服务为先的理念,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努力实现管理与服务的有机统一。要正确处理好治安管理与服务之间的关系,树立多方参与、共同治理的理念,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准确把握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积极适应社会动态性不断增强的趋势,进一步建立和完善自利机制的约束和规范措施,强化责任追究制度,全面整合社会治安管理各机构内部的资源和力量,大胆探索、勇于实践,扎实推进社会治安管理创新。

二则,社会治安管理部门间的利益格局必须要加以权威分配与平衡。社会治安管理涉及范围广,触角多,内容丰富,综合性、政治性、政策性、关联性等都非常强。这就要求承担社会治安管理职责的各部门必须立足于讲政治、讲大局、讲责任的高度,努力在认识和把握社会治安管理的发展趋势中明确前进方向,必须以发展的眼光更新理念,大力推动思想解放和机制创新[8]。在推进社会治安管理创新工作中,各有关部门应当统筹谋划、换位思考,应积极主动地加强同其他社会管理部门的沟通配合,把打击非法、严格管理与优化环境、促进健康发展结合起来,把法律效果、社会效果和经济效果结合起来,建立跨地区跨部门的治安管理协调机制,“避免叠床架屋、事权冲突、责任不清,并在部门设置合理化和权限划分明晰化的基础上,强化统合功能,积极促进相关部门之间的对话与合作,有效协调各地各部门的利益格局,切断部门利益的实现链条,确保形成各部门齐抓共管的合力”[9]。

三则,社会治安管理创新工作必须尽快完善人本主义设计整体方案。“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创新和加强社会治安管理的本质,是以人为本。离开这个根本宗旨,社会治安管理创新就可能走偏方向。社会治安管理,说到底就是对人的管理和服务,应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作为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应践行的基本价值追求和行为准则,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在推进社会管理创新中转变理念、转换角色,正确反映和协调各种利益诉求,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兼顾各方面群众的关切,切实维护人民群众是国家主人的权力。特别是要在平等对待各方当事人的前提下,尤其要给弱势群体更多的理解、体恤和关照,多为他们争取尊严与权利,真正使他们感受到公平正义的光辉。尽可能通过平等沟通、协商协调、教育引导等办法进行社会管理。注重从源头加以解决,严防矛盾激化,最大限度地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

直挂云帆济沧海,创新管理无穷期。加强和创新社会治安管理,是社会治安管理领域的一场改革。在这场声势浩大而十分紧迫的改革过程中,我们必须主动顺应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新特征新要求,牢固树立“民生为本、法治至上”的理念,深刻反思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注重改革创新的整体设计,在创新源头治理上下功夫,切断自利机制的链条,整合权威性利益分配方案,更加注重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强化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拓宽民意表达途径,解决民生问题,才能实现社会治安管理创新的目的,惠及民生、保障民安,推动社会持久、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泽伟.专访中央综治委副主任:2011年社会和谐稳定新部署[J].望,2011(6):68.

[2]李长健,辛晨.基于利益分析视角的我国农民工权益法律保护问题研究[J].经济经纬,2008(4):162164.

[3]谢炜.中国公共政策执行中的利益关系研究[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9:3.

[4]王绍光.经济繁荣背后的社会不稳定[J].战略与管理,2002(3):26.

[5]江涌.应对部门利益膨胀解决之策[J].望,2007(30):2729.

[6]张玉堂.利益论――关于利益冲突与协调问题的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2.

[7]许英凤.“城中村”社区治理――问题、成因、对策[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9):6165.

第2篇

当今社会,我国经济社会飞速发展,农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农村所面临的各种矛盾冲突与挑战影响着新农村的和谐建设。近年来关于农村生活的新闻报导中仍然存在有不和谐因素,本文从和谐社会背景下分析探讨了农村治安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结合当前的法律规制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

农村治安;法律规制;和谐社会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惠农政策的大力推行,村民的经济收入提高了,生活质量也在不断上升中,广大农村大都走上了富裕的道路,农村社会治安局面已基本稳定。但是在一些农村,村民的生活中仍然存在有不和谐因素,例如村民家中电动车、家畜被盗,村民之间的纠纷事件等时有发生。这些不安定因素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村的和谐发展。

一、当前农村建设过程中存在的治安问题

(一)群体性的刑事案件数量增多

在当今的农村治安环境中,群体性的刑事案件数量逐渐增多,例如团伙盗窃、聚众斗殴、聚众赌博等案件时有发生,严重危害着农村环境的安定有序。这也影响这农村青年、幼儿的教育,很多农村青年受不良文化的影响走上了非法犯罪的道路。

(二)农村治安管理力量薄弱,缺乏完善的防卫体系

在多数农村建设中,治安管理力量薄弱,也没有科学的防卫体系,而且受地理环境、人文历史发展、家族势力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农村治安管理工作面临着很大的挑战。而且,农村生活环境复杂,自身缺乏治安储备,农村的治安人员缺乏,这都是农村治安环境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农村的家庭暴力事件较多

在法律制度不断完善的今天,很多农村家庭“法盲”仍占绝大多数,再加上农村固有的“重男轻女”“男人在家庭中占主导地位”的思想影响,农村妇女处于弱势地位,家庭暴力事件时有发生,这严重危害着农村的治安管理工作的开展。

(四)留守儿童、空巢老人较多,使得农村治安管理问题凸显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农村劳动力大量涌入城市,导致农村的年轻劳动力减少,使得“留守儿童”、“空巢老人”数量增加,他们不管是从体力还是从生活知识等各方面能力较低,这使得农村的防卫体系较为薄弱,很多不法分子有机可趁,顶风作案,威胁着弱势群体的生命财产安全。近年来,农村里所发安生的不法分子侵害村民财产的案件数量不断增长,严重影响着农村的社会治安环境。

(五)不法分子利用村民知识水平较低,存在有封建迷信的思想

这一特点进行违法活动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村名学习科学知识的机会越来越多,但是仍然会有人对迷信思想、封建活动深信不疑。很多不法分子正是利用了村民的这一思想特点,打着封建迷信活动的旗号,进行不法活动。

二、农村治安问题存在的原因

(一)村民的法律意识淡薄,法治宣传教育不到位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逐步推进,法制宣传教育已经在一些乡镇、村庄开展,但是大部分村民仍然是法盲,在复杂多变的生活环境下,他们不知道如何运用法律的手段解决遇到的问题,而是会选用更加直接的暴力手段等解决问题。而且,由于很多村民之间存在有血缘关系,家族的影响根深蒂固,使得很多人在遇到问题时首先会考虑运用家族的力量解决矛盾。这也为法治宣传工作的开展设置了障碍。而且,农村的文化发展落后,村民的文化水平普遍偏低,很多人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部分村名仍然是文盲、半文盲,加大了农村法制宣传教育的难度。村民对法律的认识不够,政府部门对法律规制的宣传不到位,加剧了农村治安环境治理的难度。

(二)农村经济发展相对落后,政府对农村建设投入、重视程度不够

由于城乡贫富差距拉大,使得农村的多数劳动力都去城市打工,村庄中多数都是老人、儿童,这使得农村的治安管理更加困难。还有的村农,政府对其建设投入较少,农村的基础设施、治安设施投入较少,例如当遇到突发问题时,村民无法利用身边的器械正当防卫,无法及时报警灯。归根结底还是农村经济发展缓慢、落后的原因。

(三)农村的基层工作不到位

农村的社会治安管理部门力量不足,民警数量较少,使得很多时候民警有心无力,还有的农村,乡、镇基层组织对治安管理工作不够重视,没有进行及时有效的法律宣传教育工作,也没有对违法乱纪的人员进行说服教育,使得农村的社会治安环境越来越复杂。

(四)政府对农村的法律规制、政策执行的重视程度不够

相对于城市,国家对于农村的法治建设、政策执行的重视程度不够。这体现在:国家对于农村的治安力量建设投入较少,农村的治安管理人员、治安设施投入较少,使得农村的治安管理工作无法推进;国家对于农村治安法律规制的建设、执行工作中存在漏洞,没有实际可操作性的法律规制,使得对农村违法乱纪现象的治理无法可依,治理力度较弱;国家对于农村治安管理工作的推行不够周全,监督力度不够,很多违法乱纪现象的治理程度不够,但是又缺乏相应的监督手段,使得农村治安管理尤其困难。

(五)村民自身的原因

村民文化水平低,无法正确认识自己行为的法律后果,使得他们违法却不自知。村民在思想方面仍然存在有封建迷信的思想,使得法律的普及难上加难。作为弱势群体,村民对违法行为的抵御能力本身就存在缺陷,在面对违法乱纪行为时无法正确认识,更无从谈起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的利益。使得很多不法分子屡屡得逞,更加猖獗。

三、如何改善农村治安环境的现状

(一)拓宽与农村治安管理相关的法律范围

我国的关于农村社会治安管理方面现行的法律规制并不完善,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行,不断有新的治安问题涌现,现存的法律规制根本无法及时的修改,用以约束这些行为。为了扩大农村治安管理相关的法律范围,国家应当考虑结合新农村发展实际情况,制定出具有更大保护力度和调整范围的法律法规标准,在制定的过程中也需要尽量详细和完备地进行,注重合理的解释和阐述,并对法律内容的实质应用进行明确无误的引导,以实现对农民合法权益的切实保障,隔绝掉不法分子。从广大群众的真实利益需求出发,遵从法为人所制,法为人用的原则,有效发挥法律整治的作用,适当的拓宽与之相关的法律约束范围,使得那些违法乱纪行为可以被依法惩治,加强法律规制,提高农村治安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二)加大违法乱纪行为的惩治力度

为了实现法律法规的实质效果,国家应对特定的违法乱纪行为设置针对性较强的法律条文,并加大对违法乱纪行为的橙汁力度,对违法分子进行严惩,当其重新进入社会时,才能有有效降低其再次进行违法犯罪行为的几率,促进农村社会治安问题的有效解决,改善农村治安环境。与此同时,各级党政机关、政府部门首先要认识到打击农村治安违法犯罪行为可能酿成的严重后果,并及时进行各个部门的统一协调,集中力量对这些犯罪人员进行惩治,将这些违法犯罪行为从源头扼杀。另外,执法部门可以通过采取“举轻以明重”的做法,通过对违法乱纪人员的严惩起到警戒广大村民的作用,在实现对不法分子的惩处的同时,提高村民对法律规制的重视程度,从而促进农村法制的建设,在广大农村营造出良好的司法环境,保障农村社会秩序,维护农民日常生活的稳定性。

(三)加强农村治安体系的构建,加大农村治安力量建设

在我国现阶段,由于农村处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最基层,农村的治安管理力量相对城市较为薄弱,因此,农村中治安问题的发生也较多。为了能够构建出完善的农村治安管理体系,首先必须要加大对治安力量配置的投入。例如,可以通过进行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编外人员招聘等多种人员投入措施,增加农村基层民警和巡逻人员的数量,保障农村日常治安环境的稳定性。与此同时,也可以通过加大对农村基层民警和巡逻人员的教育及培训,使其充分认识到农村治安的现状,并增加他们的法律知识储备量,以及必要的治安问题防治措施,增强其维护社会治安的责任感,提高他们与违法犯罪人员作斗争的能力。另外,也要加强对他们处理纠纷等能力进行锻炼,当突发事件等农村治安问题发生时,他们能够合理有效地解决村民之间的纠纷,以避免更加严重情况的发生,维护好农村治安的有序性,保障居民日常生活平稳进行,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和谐发展。

(四)加强对农村的法律规制的宣传教育

对农民进行长期的全面的宣传教育是实现农村法律规制的重要方式,因此,针对村民自身法律意识淡薄的现象,政府应当在广大农村地区加大对法律规制的宣传教育,通过张贴法律知识宣传海报、举行法律知识小讲座等多种宣传方式,可以普遍提高村民的法律知识水平,增强他们的法律意识,让他们认识到哪些行为可为、哪些行为不可为。同时,也可以在广大农村进行应对紧急情况的演练,加强农村居民应对突发事件的防御能力,让村民们明白在面对违法行为时如何有效使用法律的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挽回自己的损失,打击不法犯罪分子和违法行为,并利用法律精神规范自身的行为方式,有效实现法律规制宣传教育的目的,加快促进和谐新农村的建设和发展。

(五)推动法律规制的规范运行,建立健全监督机制

结合新农村建设发展的具体情况,规范法律法规的应用程序,并构建出合理完善的法律运行和监督机制,以实现对法律规制的运行情况进行良好的监督,对于农村治安管理工作来说是极其有必要的。在农村治安管理的问题上,如何更好的运用法律解决问题,如何更好的使法律规定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如何将法律运行的情况真实有效的反映出来,如何协调法律的运行机制和监督机制,都需要进行完备和规范性的规划。在推动法律规制的规范运行和健全监督机制的过程中,应当从基层农村的治安环境中积极发现问题,并总结经验,着手于具有针对性的农村治安问题,从法律运用程序的薄弱环节进行精准切入,并在长期的实践和探索中不断完善,发挥出法律规制在改善农村治安环境的重要作用。通过对法律法规运行情况的监督,及时发现农村治安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通过不断完善法律法规等措施加强农村治安管理,从而使得农村治安情况得到好转。

四、结语

农村治安管理工作是新农村建设过程中重要的一环,在和谐社会背景下,如何更好地解决农村治安问题关系着农民生活质量的高低。诚然,农村治安管理工作是一项艰巨的、长期的任务,但是我们也要做好万全的准备,及时应对随时突发的问题,争取建设一个美丽和谐的新农村。

参考文献:

[1]黄晓玲.善治理论视角下农村治安管理社会化研究[J].江西警察学院学报,2015.

[2]李凌风.我国社会治安管理的现状及对策[J].法治与社会,2015.

第3篇

农村安全防范工作现状及对策

农村安全防范工作现状及对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首要的是要有一个安全、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做好农村安全防范工作,努力实现发案少,秩序好,社会稳定,人民群众满意的目标至关重要。本人结合自己基层派出所的工作经历,谈一下自己对农对安全防范的粗浅看法。一、当前农村安全防范工作存在的问题:1、基层治保组织名存实亡。近年来,农村基层组织进行了改选,精减了人员,原先的专职治保主任有的被取消,也有的治保主任由村主任兼任,因其工作繁忙,无瑕顾及治保工作,且有的治保主任业务生疏。人员不落实,治保组织无从谈起,治保工作更是一片空白,致使大量的矛盾纠纷不能及时化解,全部上交到派出所。2、群防群治组织形同虚设。近年来,农村呈现出“三多一少”现状,即:外出务工人员多,老人儿童多,留守妇女多,青壮年少。由于缺少组织与人员,打更队、巡逻队等基层一线群众性防控队伍已经萎缩,有的已经消失,很少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广大农村成为了社会治安的“真空”地带。3、警力不足。我辖区管辖常住人口2万余人,我所现有警力5人,所领导1名,户籍内勤1人,治安外勤3人。平均每人管理实有人口4000余人,约4个行政村。民警占所管辖人口比例为万分之三,与国家要求民警占所管辖人口比例万分之十三相差很远。由于警力不足民警整天忙于值班出警、执法办案、调处纠纷等各工作,顾此失彼,很难做好安全防范工作。4、打击与防控的难度加大。由于社会经济水平的整体提高,犯罪分子的作案手段与方法也有了很大的改变,现在作案多为摩托车、三轮车的等机动车,加之现在村队交通便利,通讯联络快捷,使得他们作案快,逃离快,从而增强了公安机关打击与防范的难度。由于防范没有形成网络状,往往你在东边巡逻,西边被盗却浑然不知,呈现出“东边日出西边雨”状况,开展巡逻守候的效果明显下降。5、派出所经费严重不足。受县域经济的影响,目前派出所的办公、办案经费存在大量缺口,经费只勉强维持派出所正常运转,很难用一部分经费用于安全防范。6、公安工作远离了群众路线。由于基层治保组织的萎缩,使得我们少了与广大群众联系的纽带,造成了治安工作是派出所一家事情的被动局面,没有能够充分调动广大群众参与治安工作的积极性,没有处理好“警力有限、民力无穷”的关系。二、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1、向素质要警力。认真组织农村派出所民警参加岗位大练兵活动,本着干什么、练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扎实有效的开展常用法律知识培训、考试考核、练兵比武竞等形式多样的练兵活动。通过练兵全面提高民警的政治、业务、体能素质,增强工作本领,真正达到“三懂四会”的要求。2、落实人防、物防、技防措施。一是加强治保会建设。积极协调当地党委、政府在经费上的支持,将责任心强乐于做安全防范工作的人选拔到治保主任工作岗位上来。并加强制度建设,定期对治保会成员进行培训指导,使其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二是建立专兼职巡逻队。本着谁参与,谁受益的原则,结合实际组建护村队、季节性巡逻队,加强巡逻防控。三是继续推行联户互保工程。实行邻里守望,联户互保,共享平安。四是对大型奶牛小区、养殖户、厂、矿动员其全部安装报警装置。3、做好法律知识宣传,增强群众防范意识。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板报、悬挂条幅、发放宣传单以及其它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广泛深入地宣传各种法律法规、安全防范常识方面的知识,使群众做到知法、懂法、守法。4、加大打击力度,震慑犯罪。对发生在农村的坑农、害农违法侵犯群众利益的案件,做到从重从快,严厉打击。同时,适时开展打击村痞路霸专项行动,维护农村安全稳定。5、密切联系群众,构建社会安全防范大格局。群众利益无小事。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断推出便民、利民新举措,真正把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第一考虑,努力为群众办真事、实事,积极向群众报告工作,与群众常沟通、常联系,建立警民雪融与水的关系,使群众成为我们的知己、朋友,主动提供各种信息,参与农村安全防范。6、推行警力前移战略。一是以“三基”工程建设为契机,努力争取编制人员、装备,并使警力、装备向基层一线倾斜。二是按照<<社区和农村警务战略>>要求,在农村建立警务室,警力下沉,警力前移。

 

第4篇

【关键词】公安机关 思想政治教育 现状 原因 推动

前 言

随着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推进,公安机关作为国家重要的机关之一,其自身职能已经从单纯的打击犯罪,维护社会治安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进一步上升到了确保和有效体现党的执政地位的新高度,将自身的职能责任与广泛的社会责任相融合。由此,不难看出,在整个公安机关的工作中,思想政治工作是公安机关的生命所在和灵魂体现。随着经济发展的浪潮袭来,我公安机关人员的思想政治工作往往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也主要体现在停滞在以前的思维模式上难于前进及一定程度的消极怠惰,由此就需要我们不遗余力找出造成公安人员思想政治工作不能进一步推进的重要原因,由此提出相应的对策,在推进公安机关人员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尽到自己的微薄之力。

一、公安机关思想政治教育现状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上存在一定程度的偏差

当前我公安机关总体上在对思想教育这项工作的认识上存在一定程度的偏差。这并非是因为公安机关人员本身思想认识不到位或有意懈怠,长期以来,公安工作主要针对社会治安维护及人民生命财安全保护、其他不法犯罪行为的制止等,难免对思想教育工作的灵魂性高度没有科学性的认识。在日常工作中,有所侧重的将自身主要精力放在了完成和完善自身传统职能工作中,而无意间忽略了对思想教育工作的身体力行。

(二)部分人员存在思想政治工作上的畏惧

在体制的交替和转换中,我党积极调动了各方面的力量和智慧,正在使各机关和职能部门完善自身职责,更好的服务于社会大众。难以避免的是,在对公安机关职能的完善和加强的进程里,部分人员不能够及时的理清处理体制交替中关于思想政治工作的调理性,从而导致了一定程度上对思想政治工作的畏惧。具体表现为开展工作报告时机械单纯的背套话、背条文、缺少建设性提议等等。

(三)政工队伍中存在思想滞后的问题

在当前公安工作发展进程中,由于部分老一辈政工干部思维上因为年龄及自身工作习惯,不能够十分及时的进行新体制下先进思想的推进工作,这难免造成了下属及整体政治思想上不同程度的迟滞。

二、问题原因探寻

(一)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单纯教条化

教条化教育只是单一的把既有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予以灌输甚至填鸭,这样的优势在于使得机关内部的公安人员能够在短时间内充实自己的政治思想,提高觉悟,并且在整体上趋于统一,体现整体的精神风貌。而与此同时,其明显的弊端在于不能够灵活的将既定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当前及各个地方、下属机关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很难从中通过分析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最优的方式。长此以往的教条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极其容易造成公安机关人员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不过是老套的理论繁复的教育,只要背会熟记了理论就达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等偏激的想法,由此在自身工作中就往往将主要精力放在传统职能工作中而忽视了对思想政治工作的完善和与时俱进觉悟的提高。同时,由于教条式的理念,也使得在新旧体制的交替过程中,公安机关部分人员在自己有建设性意见及创新的同时畏惧开口说话,畏惧提出建议,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使其不能肯定自身的创新行为的正确性,这就极易造成理论更加趋于老旧,形成恶性循环。

(二)在教育的方式上存在分野

在当前不少公安机关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中,绝大部分是采用分阶段进行,每个阶段定期召开思想政治学习会议,并要求机关人员要做好相应的记录和心得等等,由此容易导致政工干部对思想政治工作内容的挑选能力则逐渐降低。例如一直沿用且已经被广大公安机关人员熟记于心的基本理论及套路,实际上可以在会议中适当缩减比例,同时进行与自身相结合的实例分析,抑或在阶段的划分上要做到合理性,避免机械的按教育内容、章节、时间等机械的划分。而现实往往不尽如人意。教育方式上的长期分野也造成了政工干部不能及时更新与时俱进的思想,出现不同程度迟滞的现状。

三、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积极推进公安机关思想政治工作

(一)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思想政治工作的统领

科学发展观是我党在长期历史社会实践中总结出来的适合我国当前发展现状及长远发展的科学理论。公安机关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首先应当紧密跟随科学发展观,积极践行科学发展观。只有如此,才能够将科学发展观的精髓合理、充分地运用到实际的工作中,使得公安机关的思想政治工作能够本着科学、持续进行的观点进行。

(二)加大思想创新力度,发掘建设性意见

应当发扬与时俱进的精神与勇于创新的思想态度,在公安机关思想政治工作中加强对创新能力的启发与挖掘。在按照教育计划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时候应当注意广泛的征集积极向上的想法及具有建设性的创新性建议。给广大的公安机关人员提供平等、广泛的发挥机会和表达空间,并建立相应的鼓励机制,将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同创新实践及建设性建议良好的结合起来。由此,则能够在按计划完成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充分融入新的思想、新的建议及新的可能性。在新旧体制交替的缓冲期起到很好的填补及过渡作用,推动思想政治工作的进步,更好地提高公安机关人员思想觉悟,调动其积极创新的想法及能力。

第5篇

摘 要 体育旅游是以旅游和体育为双重目的,以欣赏、观看或参与体育活动为部分内容的旅行游览活动。本文通过文献调查法、访谈法和实地走访总结出佛山地区体育旅游资源的优势,对其进行分析并制定出开发对策。

关键词 佛山地区 体育旅游资源 发展意义 发展对策

一、前言

体育旅游是人们为了改善身心状况,在体育理念的指导下暂时前往异地,参与以体育活动为具体活动形式的现代生活方式,它跨越年龄、性别、民族的界限,既帮助人们锻炼身体获得身体技能的平衡,又使得人们身心感到愉悦;生活充实并且可以调整自我、实现自我、超越自我。

二、佛山地区体育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及发展意义

(一)佛山地区体育旅游业的发展现状

体育旅游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体育旅游资源,一个区域体育旅游的兴旺发达,效益的高低都与当地体育旅游资源丰富与否,开发价值大小密切相关。“2013年广东国际体育旅游文化节暨佛山旅游嘉年华活动”的成功举办,使佛山旅游的美誉度和知名度大大提升。去年全市旅游收入达47.46亿元,比上年增长15%。由此可知,佛山地区体育旅游业的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新台阶。

(二)佛山地区体育旅游业的发展意义

1.经济效益

(1)促进地区经济发展。体育旅游的发展与经济的发展是存在一定联系的。旅游业是佛山市的优势产业,发展与旅游业相关的服务业大有可为,要通过整合旅游资源,统一规划开发,发展全市范围的体育旅游,增加游客在本市的逗留时间,就能够带动旅游业、旅馆业、娱乐服务业、公共服务业等一批相关服务业的大发展。

(2)提高就业率。体育旅游业的发展不仅是旅游业发展的支柱,还会是其他部门行业发展的带动者。各部门的发展将会与地区人民的就业率产生一定的关联。在体育旅游开发活动中无论是长期或短期效益,都符合当地人民的利益,给他们提供就业机会,提高生活水平和质量。

2.社会效益

(1)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体育旅游开发是以增进人民身心健康为目的的旅游活动,使其能够积极参与体育旅游,促进身心健康,缓解和消除身心疲劳、增强体质和预防疾病,从而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

(2)弘扬传统民族体育文化。通过体育旅游开发,提高了体育旅游产品中的文化品味与精神内涵,树立地区体育旅游良好形象,吸引更多的旅客到佛山地区进行体育旅游,促进各地人民的文化交流,弘扬地区传统体育文化。

(3)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体育旅游的开发将会带动整个地区的经济收入,使居民生活质量不断的提高,个人的素质不断的提高;体育旅游业的发展将会给当地带来更多就业机会,从而减少无业游民。推测可知:社会治安也将会稳定,社会治安稳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

三、佛山地区体育旅游业发展所存在的问题及开发对策

(一)佛山地区体育旅游业发展所存在的问题

1.旅游项目过于单一

通过实地考察佛山地区旅游景点,可知大部分景点都是以观赏型为主的。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人民生活意识的提高,人们已从静态的观赏者转变为积极的参与者。大多数旅游者趋向于各种可以参与其中的活动,体育活动就是选择之一,尤其是青少年、儿童游客感到佛山的娱乐设施不多。青少年的心理存在好奇、追新鲜等特点,项目过于单一难以让旅客有下次再来之意。

2.体育旅游中介欠缺

一些景区景点实行的各自经营模式,使到部分景点同样的资源配置但旅客量相差甚远,而投入的设备难以充分利用,部分实在资源成为透明资源。从而使产业经济的相互驱动不能形成互动格局。

3.体育旅游营销不当

多数的体育旅游企业追求的是短期目标。他们不根据消费者心理去选择适合的推广对策。大家都知道一个好的事务活动或公关活动将带来巨大的眼前效益和未来的间接效益,然而,更多地方抄袭别人的模式,把举办该类活动的真正意义颠倒过来,结果劳民伤财。

(二)开发佛山地区体育旅游业对策

1.继续发挥特色品牌效应

成功的经验告诉我们,特色品牌效应之路是可持续性的,形成佛山地区体育旅游业的核心地带。达到资源、投入、效益、品牌等方面协调发展的局面。根据各自的自然及人文资源特点,选取登山、漂流、保健养生、攀岩等项目集中经费进行开发,宣传。逐步形成佛山地区体育旅游的品牌。并以此辐射,渗透,带动周边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推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

2.培养适宜体育旅游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从业人员,提供优质服务

体育旅游属于特种旅游项目,因而该行业需要特定的专业人才,目前体育旅游人才缺口很大,体育旅游人力资源总量和后备力量都明显不足,整体素质不高,体育旅游经验不足,整个服务体系存在经营管理不善,服务质量不到位的问题,从而影响了体育旅游的发展。因此,应采取多种形式提高从业者的综合素质,吸收从事体育工作或是在体育产业方面富有经验的人士加盟旅游业,为佛山地区体育旅游业提供优质服务。

第6篇

【关键词】 高校;学生安全;现状及成因;对策

1 高校学生安全的现状

大学阶段,是人一生当中人格发展与完善的关键时期。大学生群体又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当前高校学生安全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1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完善,特别是高校招生就业制度、学生教育管理制度等改革的深入推进,许多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焦虑、人际关系敏感、敌对、攻击倾向等。据广东某高校对2003、2004级学生的长期心理健康普查统计,具有敌对情绪的学生占16%。这就向我们传递一个十分紧迫的信息,大学生群体中有很多人存在攻击他人的倾向,如果这种心理障碍不能得到及时的缓解和治疗,再受到一些强烈的刺激,那么将引发伤害他人的严重事故,所以我们的教育必须对此做出相应的反应。

1.2 大学校园周边环境令人担忧。很多高校的校园周边,歌舞厅、游戏厅、卡拉OK厅、录像厅、网吧、计生店等随处可见。一些学生经常出入这些场所,引发了事端,引起校园暴力,盗窃和敲诈等违法犯罪行为也是呈现上升趋势,这些对在校大学生的人身安全构成了严重的威胁,也抵消了学校教育的效果。

1.3 高校安全保卫工作滞后。高校保卫队伍建设和改革滞后,跟不上高校发展的需要。高校人事制度改革在强力推进,后勤社会化改革也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而高校保卫工作物业化的呼声也越来越高,致使高校保卫部门严重退化,萎缩,成为名不副实的机构。

1.4 部分大学生安全防范意识和避灾自救能力较差。大学生生理发育基本成熟但心理发育滞后,现在,独生子女已成为大学生的主体,基本上是在父母的细心呵护和老师的关心下成长的,多是从学校到学校,对于社会的复杂知之甚少。一旦离开父母和老师,对可能发生的各种安全问题往往缺乏必要的重视和警惕,给违法犯罪份子以可乘之机。

1.5 部分学校安全管理存在漏洞。各高校都非常重视学生安全工作,加大了对学生安全教育管理力度,但部分学校仍存在一定的管理漏洞,成为诱发安全事故的原因。譬如:学校集体饮食安全问题。后勤进入市场化以来,一些学校只是收取租金,对食品生产卫生和质量的监督,管理日渐淡化。因此,高校食堂的管理和制约机制的建立应是各高校的当务之急。

2 当前高校学生安全问题的成因

通过对大学生安全问题的调查和总结,笔者发现有很多共同之处,发生安全事故的原因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2.1 心理健康教育不足。我国的教育大多都处在应试教育上,既只偏重智力教育,忽视了思想道德、实践能力和身心健康等素质教育。往往只用成绩来衡量一个学生的优越,而对于学生的心灵却疏于关注,造成有些学生心理成为一片荒漠,失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造成人性扭曲的变态心理。

2.2 社会经济利益使大学周边环境混乱。由于经济利益,使大学周边环境变化很大,主要表现在卫生、治安问题。校园门前夜市影响环境,并且是滋生治安案件、刑事案件的土壤,是学校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难点,酗酒滋事、打架斗殴、偷盗等时常发生。并且学校周围500米内网吧众多,管理混乱,分散了学生对学习的注意力,网上不良信息严重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

2.3 有的学校后勤保障不足。部分高校对后勤保障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学生公寓管理不科学,食堂经营不善,也是危及学生安全的重要因素。部分高校对食堂的卫生安全工作缺乏有效的管理和检查,没有完善的管理制度和组织实施办法,

2.4 学校规划设计存在缺陷,防盗功能先天不足。如在广州大学城,建筑物宏伟壮观,景色优美。但是,学校之间、学校与保留村之间没有围墙,四通八达,楼栋之间通过二楼连廊大都连接在一起,处处有入口,给管理带来很大困扰。

3 当前高校学生安全工作的若干对策

面对当前高校学生安全现状,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践,进行了较深入的思考和探索。笔者认为: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一步加强高校学生安全工作,以确保学生安全,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

3.1 切实加强领导,协调合作,确保学生安全责任到位。高校领导要充分认识到大学生安全问题是关系到学校稳定和发展的大事,要有专人负责学生的安全工作,在财力、物力、人力上给予支持,切实加强领导。要把加强学生安全工作摆上议事日程,真正作为学校中心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抓紧抓实。

3.2 加强心理教育力度。各大专院校要建立相应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指导中心,由校学生处负责管理、面向高校大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帮助大学生掌握各种心理调节方法,正确认识自我,保持心理健康。

3.3 加大学校的周边环境治理力度。学校周边治安及卫生不仅有损高等学府的形象,也给学校管理带来诸多问题和困难,学校要加强校内巡查工作。但是,校园外的问题解决,还须政府相关部门出面协调,希望学校校园周边环境问题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3.4 加强安全和法律意识的教育。安全意识的形成需要培养和教育,要按照《普通高等学校安全教育及管理暂行规定》关于“预防为主、教育先行”的要求开展各项工作。安全教育要根据形势变化,积极开拓新的教育形式和教育载体,使学生有计划地走出课堂。通过多种形式教育启发学生,增强安全教育的效果;

3.5 加强后勤保障制度。当前,食品卫生安全已成为社会关注的大问题。学校集体食堂的供餐对象是在校师生,一旦发生食物中毒,涉及面广、危害人多,社会影响极大。所以应积极采取措施搞好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工作,具体做法如下:

(1)建立卫生安全制度,制定伙食卫生的标准。

(2)落实卫生管理的责任。伙食卫生的内容比较多,如食品卫生和个人卫生的要求以及厨具、餐具的消毒,都要在炊管人员的岗位责任中逐项落实到人。

3.6 在校园建设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安全需要。在现阶段,社会犯罪率还是维持在较。高水平,校园建设不能过于追求美观而忽略安全。存在设计缺陷的学校,各级领导要高度重视,直面现实,下决心给予改正和完善。

第7篇

[关键词]流动人口;管理;信息化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04.152

[中图分类号]D631.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6)04-0-02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规模最大的国家,也是流动人口最多的国家。城市流动人口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其为社会经济发展注入活力的同时,也对流动人口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做好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工作是开展社会管理的重要内容。目前,传统流动人口管理模式已无法满足新时期发展需要,城市流动人口管理必须顺应时展潮流,消除传统管理模式上的弊端,推动人口管理工作有序开展。本文从流动人口的现状展开分析,阐述流动人口管理中出现的服务意识淡薄、管理手段滞后、各部门协调效果不佳等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善措施。

1 流动人口的概念及现状

1.1 流动人口的概念

流动人口就是指离开其户籍所在地,以工作、生活为目的在另一个城市就业居住,但并未获得当地户口的人。目前,我国流动人口的主体为从农村转移来的进城务工、经商的劳动力,他们舍弃过去的生活方式和社会规范,不断学习并接受流入城市的生活方式及社会规范。

1.2 流动人口现状

流动人口一直是我国独特的人口群体,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流动人口规模、频率也呈现不断增加状态。相关数据表明,我国流动人口数量自2012年的2.36亿增加至2013年的2.45亿,上述流动人口中约有80%是由农村流入城市,多数人并未完全融入城市社会,导致城市呈现新的二元结构。流动人口作为我国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生存情况成为影响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我国流动人口管理不够规范,各个层面均存在一系列问题。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向大城市,多数流动人口文化水平较低,他们遵循“哪里赚钱去哪里,什么工作挣钱干什么”的行为准则,一般没有明确的就业取向。这些流动人口多数从事体力劳动,整体收入水平较低、工作强度大,在流入地区无法享有同等待遇,市场出现合法权益遭受侵害的情况。同时,少数流动人口对流入地区认同感较低,无法快速融入当地社会,违法犯罪率居高不下,这种现象严重威胁整个社会的安定和谐。因此,如何有效维护流动人口的合理权利和利益,规范流动人口管理工作,成为做好流动人口管理工作的重点。相关部门可根据我国实际情况探索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流动人口管理模式,对维护社会稳定和谐、快速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2 流动人口管理中常见的问题

2.1 流动人口服务意识淡薄

综合分析我国关于农村流动人口各项文件可知,许多部门对流动人口存在重视管理、轻视服务的风气,说明我国社会并未形成尊重、重视流动人口的良好氛围。目前,某些地区管理部门和市民存在排斥、歧视流动人口的思想,无法客观、公正的看待、评价流动人口为所处城市和社会经济做出的特殊贡献。单一地将流动人口看作社会不稳定因素,把现实社会治安管理中各项不良问题归咎于流动人口。基于这种思想的影响,流动人口无法享受与当地居民同等的权利,例如:流动人口在子女教育、住房、医疗保险等方面遭受不公正对待,严重损害流动人口的正当权益。当地社会管理部门对流动人口权益受损案件缺乏重视,案件进展缓慢,流动人口想要维护合法权利道路艰难。从住房问题的角度来说,目前,我国流动人口多数从事服务业、制造业,大部分流动人口是夫妻或举家在外生活,因此,住房需求明显增加。从子女受教育角度来说,多数流动人口子女只能在师资条件差、教育资源少的民工子弟学校接受教育,造成这类群体子女接受教育不公平的现象。部分流动人口子女虽然有机会进入地区公办学校上学,因不具备本地区户口,需要交付昂贵的借读费用,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流动人口的经济负担。

2.2 流动人口管理手段滞后

目前,流动人口管理信息系统已无法满足新时期治安管理工作的需求,多数地区并未创建流动人口和临时居住地区信息管理系统,流动人口信息无法及时录入网络系统并随时更新,导致有关管理部门无法及时掌握流动人口相关信息。流动人口信息网络并未建立全面的共享机制,无法更好地为政府制定决策提供有效依据,更谈不上为流动人口提供最佳的服务。各个管理部门无法及时掌握流动人口各项信息,加大流动人口管理工作的难度。多数流动人口由于逃避登记办证,导致其信息无法在公安机关管制视野中,管理漏洞助推流动人口犯罪案件频繁发生。

2.3 缺乏完善的流动人口管理法规

法律是约束人们社会生活的重要准则,也是管理流动人口的基础保障。目前,我国关于流动人口的文件包括:1980年和1989年《关于进一步做好城镇劳动就业工作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做好控制民工盲目外流的通知》以及2000年《关于做好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工作的意见》等,上述文件并非专门针对流动问题设立的,在具体操作中大量问题并未涉及其中。同时,我国各个地区推行地方性的流动人口管理法规,缺乏国家范围内统一的管理规则,这种情况使各个地区对流动人口的管理存在差异或发生抵触,导致流动人口管理过于混乱。此时,可由国家政府牵头制定统一规范的流动人口管理相关法规,为流动人口管理提供重要的法律依据,解决因流动人口引发的各类社会问题。

2.4 流动人口各管理部门协作效果不佳

流动人口管理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公安、教育、计划生育、交通及城建等多个部门,只有各个部门相互协作,才能达到最佳的管理效果。目前,我国流动人口管理按照部门综合划分原则,分工管理,无法实现合并统筹,严重影响流动人口管理效果和效率。有些部门开展各项工作均以自身利益出发,在工作中相互推诿责任,对流动人口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不利影响。同时,流动人口管理中相关部门缺乏统筹协调,不同区域或部门之间衔接不紧密,缺少统一的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的标准,造成流动人口管理效果不理想。例如:我国户籍制度归属公安部门进行管理,劳动力自一个地区迁移至另一个地方,如果已有户籍制度无法适时改革,流动人群必然面临住房、计划生育等问题。同时,户籍制度限定流动人口子女无法享受与当地户口学生同等的教育资源,成为影响流动人口子女成才的不良因素,导致城乡矛盾更加明显,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

3 改善流动人口管理现状的方法

3.1 加强各部门的协作

流动人口具有数量大、涉及面广、问题繁杂等问题,仅仅依靠公安部门进行管理效果并不理想。随着新时期社会形势的改变,对流动人口管理工作进行改革创新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流动人口管理各个职能部门应相互协作,建立综合治理机制,加强各个职能部门之间的联动,与管理新模式相互配合为流动人口提供最佳的服务。以流动人口户籍所在地及所处城市为据点,创建流入和流出地双向管理机制。采用网络共享交流平台,明确流动人口流出、流入地区双方权责。各个地区定期进行沟通、交流信息,实时掌握流动人口最新动态,达到无缝对接管理流动人口的效果。同时,鼓励公众积极参与管理工作,建立合理的行政参与机制,从而调动各企业、人民群众、社会组织各方监督管理积极性,形成以政府为主导、社会群众积极参与监督的管理机制。

3.2 加强流动人口信息化管理

随着计算机、互联网等技术的发展,各种新科技逐渐应用到流动人口管理中。如果各管理部门网站不及时进行维护、更新,依然存在计算机数据库陈旧、未能及时更新数据等情况,就无法达到理想的信息化管理效果。因此,管理部门必须借助信息化手段,根据流动人口生产生活情况开展调查,全面掌握流动人口居住、教育、就业等各项信息,为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提供决策支持。同时,管理部门要及时更新计算机硬件,并设计一系列软件系统,借助网络信息共享平台,创建完善的信息采集、交换、共享机制,达到多个部门相互连通、实时共享信息,提升流动人口信息化管理水平的效果。流动人口管理系统集合就业登记、住房租赁、计划生育及子女教育等多项管理功能,能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地区之间、各个部门之间信息共享,实现对流动人口的综合管理,不断提升我国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能力及水平。

3.3 树立正确的服务理念和管理意识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流通人口队伍日益扩大,但流动人口的社会地位并未有所提升。虽然流动人口中违法犯罪比例远远高于常住人口,但不得不承认,大多数流动人口属于遵纪守法的良好公民,这些人为城市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针对有关部门和市民对流动人口排斥、歧视等情况,各个级别政府先要转变公众对流动人口的错误认知,把以人为本的理念融入流动人口日常管理工作中;还要认识到流动人口大规模流动是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要客观看待流动人口在经济发展和城乡建设中做出的突出贡献,意识到流动人口也是这个城市的一员,他们同样享受中国居民所具有的合法权益和待遇。此外,相关部门在思想层面上要由“管理”至“服务”进行转变,重视并保护流动人口的合法权益,从而更好地维护流动人口医疗、养老、教育、住房等正当权益。

3.4 制定统一的管理法规

现阶段,多数流动人口管理法规为部分省市地区出台的地方性管理规范,这些法规是由地方管理部门针对所处地区情况出台的文件。因地方保护主义和错综复杂的人情关系的影响,这些法规主旨在于维护当地人口的权益,极少涉及流动人口利益方面的问题。流动人口在流入城市遭受不公平待遇导致其对该城市感情冷漠,无法快速融入社会,对该地区社会稳定和谐产生不良影响。因此,需要国家层面制定规范统一的流动人口管理法规,明确规定流动人口管理部门、人员、职责等内容,为规范管理流动人口提供法律支持。

4 结 语

如果流动人口超过人口总数的一定比例,相关部门无法做好流动人口的管理和服务工作,流动人口就会成为阻碍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不可忽视的力量。因此,必须根据流动人口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从管理法规、管理手段、服务意识等方面改善流动人口管理情况,维护社会治安、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毛名康.我国流动人口居住区社会服务管理探析[J].科学导报,2014(9).

[2]袁敬伟,朱h.创新城市社区流动人口管理与服务[J].吉林建筑大学学报,2013(3).

[3]侯雷.城市公共安全视阈中的流动人口问题应对:从管控到服务[J].行政与法,2014(2).

[4]裴蕾.乌鲁木齐市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现状及问题分析[J].新疆警察学院学报,2015(3).

[5]曹引芳.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维护流动人口合法权益[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7).

[6]皇甫闪.维稳视角下的流动人口及特殊人群的管理问题初探[J].昌吉学院学报,2015(1).

[7]胡超瀚,杨子潇.对新疆省流动人口管理现状及犯罪预措施的分析[J].科学与财富,2015(19).

[8]李雪峰.河南省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管理及权益保障研究――以商丘市为例[J].世界家苑,2013(3).

第8篇

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现状入手,分析指出这已经越来越成为现阶段的重要问题,并对现阶段我国城乡社会的全面健康发展带来深刻的影响。

【关键词】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经济发展;影响

一、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是主体。目前我国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高达62.3%。国家统计局农调总队对全国31个省(区、市)7100个行政村6.8万个农村住户的抽样调查显示:农村剩余劳动力目前约为1.5亿,再加上每年新增劳动力600多万,农业部课题组运用劳动力合理负担耕地法测算出我国现阶段农业部门需要的合理劳动力数量约为1.96亿人,现阶段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高达2亿人左右。随着农业集约化经营程度的提高,如果按照发达国家的技术与管理水平从事农业生产,中国种植业只需4000万~5000万人,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将增加到3.5亿人。

目前这些农村富余劳动力的三个基本流向:即由农业流向非农业,由乡村流向城镇,由落后地区流向发达地区。根据《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2006),我国现在外出农民工数量为1.3亿人左右;如果加上在本地乡镇企业就业的农村劳动力,农民工总数为2亿人,已超过农村人口的1/5,主要集中在部分城市人不愿意从事的危险性高的工作、脏活、累活、苦活。

纵观改革开放40年来,农村劳动力转移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离土不离乡”(1979-1996年),大批农村劳动力在乡镇企业就业,第二阶段“劳力东南飞”(1997-2000年),去东南沿海从事劳动密集型工业生产;第三阶段(2000年至今),随着城市化发展和房地产市场升温,“失地农民”强制性转移到城镇。

近年来,农村劳动力转移呈现出以下主要特征:是跨区域转移与省外就业比重明显提升;发达地区农村劳动力向“内”转移,而相对落后地区持续向“外”转移;青壮年是外出务工的主力军;文化程度普遍都较低;明显的兼业性,农忙务农,农闲务工,亦工亦农;非农收入成为农村家庭的主要收入来源;受经费、交通、通讯、农村劳动力市场化程度、求职务工的信息不通畅等因素的制约,还处在“亲帮亲”、“友帮友”的自发无序的流动状态;由于目前我国的劳动合同、保险制度的不健全和一些私营企业的风险道德问题,工资兑现、因工致伤,致残的医疗及保障方面等方面社会矛盾日益凸显。

二、对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

1.对农业的影响

我国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实践充分证明,“劳务经济”有利于脱贫致富,对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发挥了重要作用。

劳动力转移促进了农业土地的规模化经营,使另一部分农业劳动力相应得到较多的农业资源,土地的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加快,促进农业的产业结构和市场农业的发展。

劳动力转移使得农民对农业、非农业、技术、教育的投资加大,为农村发展注入了新的“活水”。更多的农民利用这些知识和技能更有效地从事农业劳动或非农业劳动,从而使收入渠道更加多样化,这样的转变促进了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使农村产业结构趋于合理,增进了农村服务业的发展,也使未来农村城镇化进程得以顺利进行。

另一方面,农村劳动力大量流失已影响到农业基础的稳固。农业发展后继无人,农村地区劳动力供给不足;耕地利用率下降,粗放经营;高效经济作物发展滞后,农业结构调整缓慢;农田水利设施毁坏殆尽,农业生产回到了靠天吃饭的阶段;“农业人才”短缺,科技缺少创新主体,新技术推广难度加大,科技兴农较难落实;大量化肥、农药、除草剂的使用造成的污染已经成为我国治理农业污染的难题之一。

2.农民群体的影响

农民进城务工增加收入的同时,提高了农村人口的素质。他们开阔了视野,接受城镇、工业社会新的意识、观念和思想,也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农业生产无形而巨大的生产能力;他们逐步完成了知识和资本积累,激发了更高的理想,他们或者定居城市,或者回乡在城镇创业。

但是目前转移发展的阶段中,由于青壮年劳动力的流失,农村公共事务几近瘫痪,农村很难解决现有基础设施落后的局面。同时农村人口过疏化问题越来越严重,空心村正在迅速地大面积形成,部分农村有走向终结的趋势,这已经到了威胁农业生产甚至农村存在的地步。

更严重的是农村家庭问题。随着农村人口流动,越来越多的留守妇女、儿童、留守老人的问题出现。这部分人劳动力不足,信息沟通不便,经济意识薄弱,直接影响农业生产和农产品销售;留守儿童教育和综合素质下降使得农村劳动力出现结构型缺失。

3.对社会的影响

农业监管的难度不断加大。承包地是农民生活的最低保障,随着非农转移的加速发展,有偿、合理、灵活、有序的土地流转制度无法及时跟进,迫使外出人员城乡两栖兼业,“青壮去务工,种田童老姑”,更有甚者是近年来不断上演的弃田抛荒现象。更令人担忧的是随着年轻的、有文化、有一技之长的青壮年劳动力的转移,农业科技示范与推广在农村减弱,直接导致农业发展后劲不足,农业技术进步难以跟上,从而更进一步扩大了转移地区与发达地区的经济的对立与差距。

加重了城市人口承载负担。农村劳动力大量流入城市,与城市工业和服务业的接收吞吐能力、城市产业结构调整的矛盾日益紧张,与此同时,也给城市供给、环境压力、交通安全、社会治安、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计划生育等等方面的管理工作增加难度,带来诸多新的问题。当然,给城市就业带来的新的压力书不言而喻的。此外城市“边缘人”的存在,带来了计划生育等诸多问题。因为没有更好地被纳入现有的城市管理系统之内,这一切之中隐藏着巨大的社会问题。

三、结语

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是现代化过程的一种规律,不论是欧美国家还是亚洲韩、日等国以及中国的发展,都表现这一规律的不可逆性。要深刻认识到劳动力转移是一个系统工程,确保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的协调发展,必须制定长期的发展规划和相应的政策措施,合理有序地引导农村劳动力转移与转岗就业,稳妥地化解这一社会问题。

参考文献:

[1]崔晓黎.新农村建设面临社会结构调整[J].调研世界,2008,(1):22-25.

[2]胡爱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现状及对策研究[J].科技创业,2006,(9).

[3]夏莉艳.农村劳动力流失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对策[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9)

第9篇

关键词:滨海休闲旅游,SWOT分析,北海

 

1.北海滨海休闲旅游的SWOT分析

1.1“S”优势

(1)便利的交通条件

近年来,北海先后建成了万吨码头、飞机场、微波通讯、南宁至北海二级公路、桂林至北海高速公路,构建了北海相互完善的陆海空立体交通网络。随着南昆、钦北、黎钦铁路的建成通车,北海就是中国大西南通向东南亚各国最便捷的通道。

(2)独特的旅游资源

北海的旅游资源丰富独特,品味高。除银滩外,还有冠头岭国家森林公园、涠洲岛、斜阳岛等著名的景区景点,特别是围绕一个“海”字就可以大做文章。

(3)宜人的气候条件

北海地处南亚热带,属季风型海洋性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均气温22.4℃。北海的气候总体上说是相当的好,一年到头晴朗的日子很多,游客总能见到蔚蓝的晴空,非常适合海滨休闲度假。。

(4)优良的空气质量

北海市空气中的总悬浮微粒、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环境污染指数远低于国家环境污染标准,全年环境空气质量为优的天数占总天数的97%,为良的天数占总天数的 3%。。北海市空气中负离子浓度极高,空气中负离子含量高达每毫升 2500 至 5000 个,高出全国环保重点城市负离子平均浓度一倍以上[2]。北海的空气质量、水质、植被和其他生态条件等均为世界一流,在当今世界旅游者越来越注重生态、注重生活质量的大潮流下,北海的环境优势将显得尤为突出。

(5)“物美价廉”的居住设施

北海的星级酒店、宾馆、招待所及小旅馆,为数不少。。大片的类似银滩“海世界”度假乐园的度假公寓,房价较其他滨海城市同等条件下的度假公寓都低,价值提升空间很大。不难预见,未来的北海必将会成为一个高品质的世界级旅游景点。

(6)旅游节日的品牌效应

每年的8月到9月,一系列由政府主办、企业运作的国际性大型活动“环球比基尼小姐大赛国际总决赛”和“北海国际海滩旅游文化节”对主办地北海具有很强的形象塑造作用,为北海构筑了一道“亮丽银滩、绚丽夜景、活力城市”的美景。

1.2“W”劣势

(1)经济依托不足

在我国十四个沿海开放城市中,北海的经济发展水平要排在倒数位置,经济依托不足使得北海在旅游发展道路中对很多事情都有心无力,滨海旅游作为北海的旅游王牌,却缺乏资金,不能得到持续发展与完善,目前北海的滨海休闲旅游依旧停留于过去的发展水平,旅游项目更新速度慢,旅游产品比较单一,旅游服务设施不够完备,这对于北海滨海休闲旅游将是十分致命的一个弱点。

(2) 北海形象不佳

因为九十年代北海泡沫经济的影响,北海银滩旅游度假区烂尾楼成堆,很多人一想到北海就很容易联想到上世纪北海的烂尾楼工程,这个大的经济背景为北海树立其良好的形象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3)旅游专业人才缺乏

北海滨海休闲旅游开发与发展无法取得较大进展,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因为旅游专业人士的严重匮乏,这也是北海以后开发发展滨海休闲旅游最大的劣势之一。

1.3“O”机遇

(1)有利的国家发展战略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加快发展、中国-东盟“一轴两翼”新格局的正式提出、中越“两廊一圈”的逐步实施、西部大开发的风起云涌、华东华南尤其是“泛珠三角”经济的辐射,特别是广西北部湾经济开发区开放开发已经成为国家发展战略的大背景下,北部湾迎来了沉寂一千年后的又一个春天。

(2)新兴的旅游需求

世界著名的滨海休闲度假旅游胜地,如美国佛罗里达海岸、南太平洋岛屿(夏威夷群岛、斐济群岛、巴厘群岛)、澳大利亚东海岸(大堡礁、布里斯班黄金海岸)、阿联酋迪拜自由港等发展势头不减,随着世界文明的进程,滨海休闲旅游在全世界范围越来越受到特别的青睐,滨海休闲旅游发展前景非常看好[3]。

(3)国家休闲旅游政策得促进

“十一五”期间,国家旅游局“引导旅游城市提升特色化、人性化和国际化水平”,重点推动“热带、亚热带海滨度假地建设”和“海滨、高尔夫、滑雪、温泉等产品的开发和服务设施建设”,引导形成“分时度假、游艇俱乐部等新的旅游业态”[4];“积极开发具有市场潜力的新产品,引导新业态;大力发展度假休闲产品” 。在可预见的未来,在相关政策的引导与支持下, 以休闲度假为主题的滨海旅游必将成为市场追捧的新宠,滨海休闲旅游的发展驶进快车道。

(4)北海银滩改造带来的发展机遇

北海银滩中区生态改造工程的开工建设,吹响了银滩改造和生态建设工程新的号角,对于加快推进整个银滩改造项目和建设工程步伐,进一步完善北海银滩的配套功能设施,全面优化北海银滩的生态环境,整体提升北海银滩的形象,具有重要意义。

1.4“T”威胁

(1)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

早些年,在大力发展旅游的社会浪潮中,北海为了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对北海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了相当程度上的破坏。以银滩为例,现在面临着沙滩萎缩、污水污染、生态破坏和景观退化等环境问题。

(2)激烈的市场竞争

激烈的市场竞争,北海要面临这样的强大威胁,是市场不断发展的必然结果,既然无法避免,就只有变大变强,不但要在市场竞争中站住脚跟,还要健康可持续发展。

(3)区域产品同质化

北海同其他八个守着北部湾的滨海城市,区域产品同质化的现象比较严重。从大一点的范围来说,北海要面临北戴河、青岛、大连、烟台、厦门等滨海旅游目的地的竞争 北海要想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转”,从目前的状况而言,还是比较困难的一件事情。

2.北海发展滨海休闲旅游的可行性对策

2.1以创新形成低碳经济发展模式

北海的滨海休闲旅游要提高对技术的要求,以循环经济为核心,推进节能减排创新;以低碳经济为核心,推进产业升级创新,以生态经济为核心,推进内涵发展创新。形成以创新为主要驱动力的低碳滨海休闲旅游经济发展模式。

2.2合理开发利用滨海旅游地质资源,发展新型滨海休闲旅游城市

北海要明确旅游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并认识滨海休闲旅游环境的脆弱性,以法律、行政、经济手段来规范开发经营者的行为,禁止破坏性的开发,避免造成旅游资源的破坏与浪费。北海要立足于自身条件,扬长避短,致力于打造“滨海休闲旅游胜地”,合理、深度、全面开发滨海休闲旅游,迎合国际化的旅游大趋势,抓住现代旅游者休闲体验旅游心理,发展新型滨海休闲旅游城市。

2.3把握发展机遇,培育核心旅游市场

中国现在的中心市场就是中国三大城市圈,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对于北海来说,这三个城市圈都是可以开发的市场。如果北海把主要的经营还是放在传统的小范围的游客市场上,如两广城市,在一定意义上就会错过发展机遇。

2.4培养专业旅游人才

北海日后应以高等教育机构和旅游管理人员为主,提高旅游管理、从业人员的专业知识、技能和意识,为北海滨海休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培养、储备人力资源。而吸引和留住旅游专业人才,就要重视对他们的聘用、待遇问题,稳住人心,这是北海开发滨海休闲旅游必不可少的人力因素。

2.5加大整治力度,营造良好社会治安环境

无论是北海居民还是旅游者,对北海社会治安环境的满意度都不高,社会治安环境欠理想。在以后的旅游发展道路上,这必须引起高度的关注,亟需当地公安系统部门加大整治力度,警民联手,营造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这才是开发好滨海休闲旅游的长久之计。

2.6充分发挥政府部门的作用,规范和引导滨海休闲型旅游业的良性发展

北海市政府要转变政府职能,按国际惯例办事,要从观念上、人才上、政策上,努力营造一个促进西部大开发的优良环境,积极推进对外、对内的“双向”开放,在大开放中促进大开发,实现大发展。

3.结语

放弃狭隘的地方利益和短视的眼前利益,从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着眼,科学衡量开发的环境资源成本,在对旅游资源的保护性利用中,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应该作为人类恪守的准则。北海要想开发并发展好滨海休闲旅游,就要重视海洋旅游资源的保护,坚决制止唯利是图、急功近利、杀鸡取卵、只重经济效益的短视行为。要强化旅游管理职能,共同扶持旅游业的发展。旅游行业管理工作要尽快实现规范化、科学化、法律化和人性化。相信通过不断的努力,在声势浩大的的休闲旅游大潮中,北海的滨海休闲旅游定将取得更大的辉煌,北海的旅游发展道路越走越宽阔。

参 考 文 献

[1] 柴寿升,严冬平.滨海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思考[J].海岸工程,2002(3):3—4.

[2] 张广海,董志文.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的海洋旅游发展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4(3):39—42.

[3] 张开城.滨海休闲旅游的认识和框架[J].经济研究导刊,2009(21):153—155.

[4] 邵琪伟.在全国旅游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中国旅游报,2005—8—29.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