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期刊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机电一体化定义优选九篇

时间:2023-09-06 16:54:40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机电一体化定义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机电一体化定义

第1篇

两年的中专生活是我人生的关键点。我所学的专业是机电一体化专业,两年的校园生涯和社会实践生活我不断的挑战自我、充实自己,为实现人生的价值打下坚实的基础。一直都认为人应该是活到老学到老的我对知识、对本专业一丝不苟,在不满足于学好理论课的同时也注重于临床实践。

在中专期间,我始终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为目标,以自我的全面发展为努力方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我认真学习各种专业知识,发挥自己的特长;挖掘自身的潜力,结合每年的暑期社会实践机会,从而逐步提高了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以及一定的协调组织能力。

令我最自豪的事情是经过不断的努力学习和提高自己,感觉就象在自己的生命上添上了神圣的一笔,转化成为一种无形的力量在鼓励我,在督促我,在时时刻刻的检查我,让我在思想行为方面能够作风优良、待人诚恳,能较好处理人际关际,处事冷静稳健,能合理地统筹安排生活中的事务。为社会为学校为同学为身边的人做事不再是觉得是一种累赘,而是很乐意的去做并且能够得到满足和快乐,不会去想做好自己的事情,别人的事情少管。并且一直在追求人格的升华,注重自己的品行。我崇拜有巨大人格魅力的人,并一直希望自己也能做到。

在中专生活中,我坚持着自我反省且努力的完善自己的人格。现在我理解道理,乐于助人不仅能铸造高尚的品德,而且自身也会得到很多利益,帮助别人的同时也是在帮助自己。回顾这两年,我很高兴能在同学有困难的时候曾经帮助过他们,同样的,在我有困难时我的同学们也无私的伸出了援助之手。对于老师,我一向是十分敬重的,因为他们在我彷徨的时候指导帮助我。如果没有老师的帮助,我可能将不知道何去何从。

我现在领悟到,与其说品德是个人的人品操行,不如说是个人对整个社会的责任。一个人活在这个世界上,就得对社会负起一定的责任义务,有了高尚的品德,就能正确认识自己所负的责任,在贡献中实现自身的价值。忙碌的法学生活就在悄然中过去,但它已成为我人生中美好回忆的一部分。是学校把我培养成了一个现代中专生,使我各方面的素质都得到了提高,为以后的人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开辟了一条属于我自己的道路。

第2篇

一 关于职业学校的学生

因为种种原因,职业学校的学生被认为是学习上的“差生”,因为他们考试成绩太低。实际上,这些考试“考”的是学科课程的理论知识,成绩即使不及格也不意味着这部分学生智力低下。

职业院校学生的特点就在于动手能力强,对事物的感性认识较为丰富。尽管他们可能考试成绩比不过其他类型院校的学生,但他们在实际应用领域有着明显优势。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充分发挥职业院校学生的优势。

二 关于一体化课程

应当说,一体化课程改革正是基于上面谈到的职业学校课程体系结构的基本指导思想进行的。目前,一体化课程包括按工作任务划分为实践导向课程、少量的学科课程以及综合性实践课程。

每门实践导向课程按照工作任务来分也可以细划为多个子课程。那种课程划分依然存在一个不足之处,这就是学生是在割裂的工作任务中学会如何工作的。而实际上,工作任务是一个整体,通常是很难分割的。这就需要设计另一种课程,能够把这些工作任务整合成为一个整体,以便让学生获得综合技术实践能力,即综合性实践课程。另外,实践导向课程并不完全排斥学科课程,少量的学科课程仍然有其存在的重要价值。在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学习过程中,学科课程或理论课程可以使学生知其所以然,从而培养学生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一体化课程的实施中,应把学习过程设计成工作过程方式,并在工作情境中展开。学习即工作、工作即学习的课程模式是当代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工作方式将“做中学”作为主要学习方式。掌握技术知识不是目的,掌握技术才是目的,真正的技术只有在工作实践的过程中,在主体真正运用技术的过程中,才能被掌握。

需要说明的是,超越特定工作情境进行技术知识教授是必要的,通过在相对轻松的情境中采取更为正式的教学方法,为技术理论知识和技术实践知识的整合提供机会。因此实践导向职业教育课程应把工作情境学习和学校情境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

三 关于电子综合训练与中级技能鉴定课程

1.课程性质

电子综合训练与中级技能鉴定是电工电子专业必修的专业课程。其任务是使学生具备从事电工电子专业工作所必需的电子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且达到中级工考核标准,为学生学习后续课程奠定必需的基础,并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全面素质打下良好基础。

2.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标准以就业为导向,根据行业专家对本专业所涵盖的岗位群进行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确定本课程的教学内容,本课程以技能训练为主,做学一体化,让学生在操作中强化理论知识的理解。本课程将教学活动分解成若干课题,以课题为单位组织教学,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

3.教学目标

通过一体化教学,让学生掌握电子中级相关理论知识,才能完成本专业相关岗位的工作任务,具有诚实、守信、善于沟通和合作的品质,树立环保、节能、安全意识,为发展职业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职业能力培养方面,要求学生具备:(1)能分析电子线路工作原理;(2)能装接调试电子线路;(3)能处理电子线路的简单故障。

4.课程内容及要求

电子综合训练与中级技能鉴定课程的内容主要由五个课题组成。分别是振荡频率的测量、声控计数器、脉冲的数显与电压指示、倒计时定时器、脉冲式充电器。通过课题训练,学生边学习边应用,更好地巩固理论知识,同时也提高了技能水平。

电子综合训练与中级技能鉴定课程需要掌握的理论知识主要包括模拟电子和数字电子技术的相关知识。通过一个个完整的基本电路来学习无线电知识。基本电路主要包括:文氏电桥振荡器、施密特整形电路、分频、计数电路、译码、显示电路、电压比较电路、RS触发器等电路。实践内容主要包括:电子元器件的识读、安装、检修,基本焊接技术,常用电子仪器仪表的使用,简单电子电路的安装、调试与维修等。通过理实一体化的学习,使学生的知识内容与体系呈现模块化与系统化,达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的。

电子综合训练与中级技能鉴定课程的教学要求有四点:

(1)在教学过程中,应立足于加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采用课题教学,任务引领的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成就感。

(2)本课程教学的关键是开展以产品为载体的现场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示范和学生分组操作训练要互动,学生提问与教师解答、指导有机结合,让学生在教与学过程中,认识电子产品,掌握关键的理论知识,提高操作技能水平。

(3)在教学过程中,要创设工作情境,紧密结合职业技能证书的考核要求,加强操作训练,使学生掌握数字电子技术,提高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

第3篇

关键词:专业职业岗位(群);职业能力;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定位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2) 10-0210-01

一、专业职业岗位(群)职业能力分析

根据本专业职业岗位(群),进一步确定各岗位对应的职业岗位(群)职业行动领域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本专业职业岗位(群)职业行动领域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关系如下:

(一)职业岗位为机电产品、设备操作及零部件加工。典型工作任务:机床的操作;刀具的选用与刃磨;工件的装夹;通用量具、专用量具的正确使用;机加设备的日常维护等。

职业行动能力:(1)熟练操作一种普通机加设备(车床或铣床),达到中级工水平;(2)能操作其它普通机加设备,达到初级工水平;(3)了解一种数控机加设备的操作(车床或铣床);(4)能编写常规零件的数控加工程序;(5)熟练使用各种常见装配工具;(6)能进行典型机电产品装配。

(二)职业岗位为机电产品、设备维护及维修。典型工作任务:机电产品、设备日常维护、保养、维修及机电产品装配、设备操作等。

职业行动能力:(1)能熟练进行机加设备三级保养;进行机加设备的一般维修工作;(2)具有读图和制图的能力;能熟练使用电脑绘图;(3)能熟练使用标准件手册;能阅读专业资料;(4)能进行典型机电产品装配。

(三)职业岗位为机电产品、设备安装、调试。典型工作任务:依照图纸或相关技术文件的要求,独立或是协同完成机械部件的组装与调试;电气部件的组装与调试;整机的组装与调试;生产指导与过程控制等。

职业行动能力:(1)具有机电产品或设备安装、调试、运行和维护方面的基本技能;(2)具有读图和制图的能力;(3)能熟练使用标准件手册;能阅读专业资料;(4)能正确使用各种测量器具;(5)具有装配钳工、维修电工技能操作证。

(四)职业岗位为机电产品、设备安装、调试。典型工作任务:机电产品生产的质量检验与质量管理等。

职业行动能力:(1)熟练使用各种常见检测器具;(2)能进行检测数据分析;(3)能进行机械加工误差分析和表面质量分析;(4)能绘制质量管理图表。

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一)学校总体人才培养目标。依托云南国防工业系统,发挥电大办学资源优势;立足云南,辐射全国,面向光电、机械、化工、电子信息等行业,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专门人才。

以能力培养为主线,在践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坚持“立一等品格,精一门技艺,成一番事业”的校训,在加强职业能力培养的同时,始终不渝地强调人文素质和职业道德的培养。

(二)专业具体的人才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培养面向云南机械行业,从事机电一体化产品、设备的生产操作、安装、调试、维修、维护和技术改进、运行等岗位,具有必备的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理论知识,具备较强专业动手能力的技能型、复合型、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三、专业具体的人才培养规格

(一)毕业生的专业知识。具有必备够用的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基础知识;熟悉机械制造与设计的基本知识;熟悉制定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方法;熟悉液压与气动知识、机械CAD/CAM技术、可编程序控制器及应用、单片机原理与应用、机电一体化技术、变频技术原理及应用、机械装配技术等专业知识。

(二)毕业生的职业能力。具有机械工程制图识、读能力及制图能力,能熟练掌握基本电工技术操作技能。能够诊断机电设备故障源(点)、对设备能进行必要的维修与维护;具备机电设备、产品的安装与调试能力;掌握现代电气控制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具备维护机电一体化设备的能力以及机电的基本设计能力。能够熟练操作普通机床,达到中级技工水平;能较熟练地进行数控机床操作并编程;具备良好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创新能力。

(三)毕业生的综合素质(社会能力与方法能力)。思想素质:热爱祖国,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拥护党和国家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有改革的意识,有民主法制观念,有理想,联系实际、事实求是的科学态度,有实干创业的精神,遵纪守法。并具有吃苦耐劳、乐于奉献、忠于职守的精神。文化素质:具有必备够用的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基础知识;有一定的文化艺术修养,有较强的文字、语言表达能力;具备基本的政治理论、法律、外语、计算机、应用写作和文学艺术知识;有较好的心理和身体素质;具有认识新知识的自学能力。身心素质: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达到国家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身体健康,具有良好的文化修养,心理素质及一定的美学修养。职业素质: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素质、诚信意识、敬岗爱业意识和团队意识及守岗的精神;具备吃苦耐劳精神和奉献精神;具有健康的体魄、美好的心灵、较强的心理适应能力和健全的意志与品质。

四、专业学生培养设计

在学校“二三三”人才培养模式的指导下,根据本专业特点制订有本学院特色或亮点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依托合作企业,继续推进订单式人才培养工作,并不断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本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实现三年不断线的工学结合而且职业素质教育贯穿始终。

第一通识教育及基本职业技能培养阶段:通过开设公共基础课结合校园文化、社团活动、社会实践培养学生职业素质及基本能力;同时通过开设专业基础课培养学生职业素质及基本职业能力。

第二职业核心技能培养阶段:通过开设专业课并实施课程“理、实一体”教学改革,聘请企业教师参与依托校内实验、实训基地、实训中心共同培养学生职业核心技能。

第三综合职业技能教育阶段:依托校外实训基地联系生产实际,通过顶岗实习、毕业设计全面提高学生综合职业技能。

此外积极深化校企合作,实施“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改革,推进与国内外职业技术学校合作办学,积极引进国外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课程和教学方法,学习借鉴国际职业教育成熟模式和先进经验,深化教育改革,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更好地服务于本省工业企业。

参考文献:

[1]刘晓勤.校企合作提升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J].人力资源管理,2010,6

[2]杨健.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及其教育[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1,21

第4篇

关键词:电能计量;仓储检定;运行一体化;信息系统

中图分类号:TM9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4)03-0155-02

1 总体思路

综合运用信息、条码等技术,构建以网络为平台,以电子工作任务单为管理手段的电能计量业务网络化管理模式,实现市级电能计量资产集中仓储管理、统一检定、统一配送的目标。

2 实现的功能

2.1 计量资产集中仓储、配送管理

2.1.1 计量资产统一归属分公司管理。综合运用信息、条码及资产定位技术,实现库存量化实时管理,做到库存清晰,状态可视、周转高效;实现分公司范围内计量资产统一调配、统一管理,提高计量资产利用率,实现低库存、集约化、精细化计量资产管理。

2.1.2 分级仓储管理。设立两级资产库房,分公司计量所资产库为一级库,县公司装表接电班资产库为二级库。

2.1.3 计量资产统一配送管理。以条码为纽带,以网络为平台,以电子工作任务单为主要管理手段,实现计量资产需求计划和配送计划的上传下达,以及资产的配送交接管理。

2.1.4 计量器具全生命周期管理。实现计量器具从招标采购、验收入库、检定、安装运行、周期轮换、淘汰到报废的全生命周期管理。

2.2 计量器具检定统一模式、自动行程管理

针对电能计量检定生产工作涉及的标准设备种类多,检定环节多、工序多、业务量大、数据量大等特点,以网络为平台,利用系统集成原理和采用与设备无关性技术,统一接口和通讯驱动,实现检定设备统一化管理、检定流程固化管理、检定业务分层管理、检定数据集中管理,达到检定方案统一、操作方法统一、过程控制统一、检定报告格式统一,最大限度减少分散检定带来的管理难度大、资源消耗大、规范性差等人为因素对检定过程和结果的干扰,达到计量检定规范化、标准化和流程化的管理目的,提高检定效率和检定质量。

2.3 变电站运行计量装置技术管理自动化及计量点的全生命周期管理

2.3.1 运行计量装置技术管理自动化。建立电子化的变电站计量装置运行技术档案,严格按照国家规程规范的要求自动生成周检轮换计划和现场检测计划并提醒执行,对现场运行计量装置检测数据实现自动管理。

2.3.2 计量点的全生命周期管理。结合电子化的变电站计量装置运行技术档案,实现从建立计量点运行台账、计量点投运、周期轮换、故障处理、现场误差校验到计量点拆除的全生命周期管理。

2.4 展示功能

主要实现在客户委托检定或有争议时,将检定依据、检定方案以及检定实时数据通过开放的大屏幕全程展示给客户,展示咸阳地电“公平、公正、公开”的良好企业形象。运用数字分析技术,将资产库房中各个状态区的仓储数量以柱状图或折线图的方式定时在大屏幕上滚动显示,及时提醒超周期仓储、存量下限警告等信息,降低仓储,提高周转效率和集约化管理水平。

3 建设规模

3.1 硬件

一级库:市级供电企业电能计量资产库房容量按满足各公司一个季度表计用量设计建设。

单相电能表和低压电流互感器库房,因器具用量大,周转快,拟采用经济高效的流利货架存储,流利货架库房采用周转箱为承载器,利用货物自身重量自动运输、能够实现“先进先出”,防止计量资产的超期积压。流利货架可实现定置存放,存放方式按照“计量器具—箱(周装箱)-层(周装箱的放置层次)-架(流利货架)”的模式,将资产以周转箱为单位存放,通过周转箱条码和计量器具条码,实现以表查箱、以箱查表的准确定位。配备自动液压升降取货车,仪表手推车等辅助设施。

三相电能表库房,因器具准确度等级高且单只价值高,拟采用安全可靠的密集柜存储,可实现自动定位存、取,并具备对电能表的充电功能,密封好,能有效实现防盗、防尘等功能,符合电能表计量管理规程要求。

3.2 二级库

各县公司电能计量资产库房可参照市级资产库标准,结合现有实际,实现安全存储,便于统一配送出入库管理,满足生产需求即可。

软件。采用集中式控制管理与分布式具体应用相结合的模式,在市级计量中心搭建集资产检定、仓储配送、和运行管理为一体的信息管理系统。通过网络平台,对一级库和所辖二级库,实现计量资产集中仓储、配送管理;计量器具检定统一模式、自动行程管理;变电站运行计量装置技术管理自动化及计量点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后期可与集团公司新营销系统对接,实现客户基本用电信息及计量检测数据的共享。

第5篇

关键词:电力调度;一体化;整定计算;功能设计

作者简介:陈凌(1980-),女,福建福州人,福州供电公司信通公司,工程师。(福建 福州 350001)

中图分类号:TM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27-0211-03

一、系统架构

系统应全面运用最新的分布式软件体系,并在体系上考虑到数据交换、数据存储、数据访问的需求,以实现继电保护基础数据、应用数据应用于源端维护、全网共享以及各种继电保护专业的目标。系统在每个机构内所配置的功能、结构上应是相同的,且不同机构配置的系统之间应是对等的。系统的整体结构图建议如下图1所示。

系统的物理部署连接示意图如下图2所示。

二、分布式继电保护基础数据维护子系统

分布式继电保护维护子系统应包含数据交换服务、RDF数据访问服务、数据断面管理、电网一次建模、继电保护类型及软件版本管理、保护配置管理等功能。

1.数据交换服务

通过网络彼此相连,用于福州地区和其他地区交换接口等值数据。

2.RDF数据服务

通过提供数据访问服务将数据环境呈现给客户端,允许用户通过应用客户端浏览、下载和修改数据,包含由EMS(CC2000)和OMS系统中导入的数据。数据访问服务应满足以下要求:支持同时部署任意多个数据访问服务。数据访问服务可以灵活部署,既可以同在一台物理服务器/工作站上,也可以在多个物理服务器/工作站上。提供CIS接口方法以及扩展接口方法,使应用接口直接操作数据对象。允许多人同时访问数据,并进行资源粒度和图形粒度的即时协作。数据访问服务具有完全的独立性,即在不连接交换服务和存储服务的情况下独立运行。允许多人同时浏览同一个资源对象,例如一台变压器、一条线路;同一时刻若多人修改了同一个资源对象的属性,最后提交人的修改有效。允许多人同时浏览同一个电网/厂站图形;同一时刻若多人修改了同一个电网/厂站图形,最后提交人的修改有效。[2]支持建立整定计算所涉及的所有设备参数:根据用户提供的参数需求建立整定计算应用所需的数据台账,并支持电网一次建模导入使用。

3.数据断面版本管理

对数据按地域、按应用、按版本进行管理,同时能够根据数据的版本信息建立应用所需的数据环境,加载到RDF中来对应用提供服务。[3]系统应提供一个数据服务管理工具供用户管理各项数据服务,并满足以下要求:能够根据指定的类型、区域、时间点等条件,查询存储在本地的数据。支持用户根据需要生成任意时期、任意范围的数据,甚至是没有出现过的研究态数据,并具有数据的备份和提交功能。支持数据访问服务的创建、删除、查询等操作,可配置数据访问服务的端口。提供备份与恢复界面工具(不需手工敲命令),根据预定的策略自动对系统中所有的数据库能以“全部”、“增量”方式持续备份,保证在福州地区EMS一体化继电保护整定计算系统崩溃后重新启动时,所有的操作系统、应用程序和业务数据能迅速恢复到故障前的指定时段。同时,支持手工备份操作。可预设定时由EMS(CC2000)和OMS系统及服务导入数据。

4.电网一次建模

支持浏览、编辑电网参数,包括系统一次设备的电气参数,电网的拓扑连接关系,厂站的运行方式、线路互感、基准值等。能通过图形化建模等手段管理电力系统中整定计算所涉及的所有设备。参数管理用于管理电网中故障计算和整定计算所用到的设备参数。

(1)参数管理范围应该包括故障计算和整定计算所涉及的所有电力设备的实测参数、计算参数的有名值和标么值。

(2)支持电网全数据模型的建模,即支持开关、刀闸等无阻抗元件的建模,数据模型符合IEC61970-CIM模型。

(3)设备参数的计算均应基于额定电压进行计算。

(4)线路。应能适应不同型号线路段级连的情况,并能按每段输入参数。能适应T接线的情况,允许在一根线路上有多个T接线的情况,并允许T接线上再T接的情况。能输入线路互感,包括多重互感和普通互感,互感组数不受限制。可根据线路长度和导线型号(参数库维护),自动生成线路参数,亦可输入实测线路参数。

(5)变压器。变压器参数主要包括厂站名称、主变名称、型号、容量、各侧电压、接线方式、各种短路阻抗、零序实测短路或开路阻抗、各侧短路阻抗标么值等。零序参数计算应提供零序与正序成比例计算和根据实验数据计算两种方法。变压器各侧接地方式可以独立设置。

(6)发电机。发电机参数主要包括厂站名称、发电机名称、额定电压、额定容量、额定有功功率、额定功率因数、次暂态电抗的有名值和标么值。

(7)补偿器(电抗器、电容器)。补偿器参数主要包括厂站名称、补偿器名称、类型、额定电压、额定电流、补偿器阻抗百分数以及正序、零序电阻和电抗,分裂电抗器。利用互感系数把分裂电抗器拆分为三条支路处理。

(8)接地变(含接地站用变)。厂站名称、主变名称、型号、容量、各侧电压、接线方式、接地变经小电阻或消弧线圈接地的阻抗(各种短路阻抗、零序实测短路或开路阻抗、各侧短路阻抗标么值等)。

(9)等值电源。参数主要包括厂站名称、额定电压、正、负、零序电阻和电抗。

(10)母线。参数包括母线名称、电压等级、厂站名称等。

(11)能够对全网设备参数及网络拓扑结构进行正确性和合理性检查。

(12)支持参数报表的生成,参数报表格式可自定义,并可导出Excel格式。

(13)电网规模不受限制。

5.图形系统

建立电网结构,便于进行图形化操作和各种参数的录入、数据的标注与显示。

(1)电网建模方式采用图形化建模,且既能由图形生成模型,也能由模型生成图形。

(2)图形具有分层分区功能。图形应分为电网层和厂站层,电网层又可以按照不同供电区域来划分。允许一个变电站可以出现在两个不同的电网层图形上,即图形只是资源的表现形式。

(3)按照电网的层次结构和区域结构建立电网资源树,电网资源树应与电网图形动态连接,实现资源树导航、定位功能。

(4)能灵活添加、删除、修改各元件,能实现图形的移动、拖动、旋转、着色、拷贝、粘贴等,元件在移动过程中,元件之间的拓扑关系不发生改变。

(5)整个图形画面能够任意放大、缩小及恢复,在缩放时图中标注也同步缩放。

(6)能实现以上各种图形的打印输出,可全部或局部打印,能方便进行打印预览,能根据打印纸的大小进行图形的放大缩小,能通过各种打印机输出(激光、喷墨)。

(7)图形文件可以脱离程序支持查看或可导出图片格式。

(8)图形大小不受限制。

6.继电保护类型及软件版本管理

提供了对各种保护的装置类型、版本、定值清单以及相应的说明书的管理功能。装置类型管理提供对电网中所用到的二次设备的相关信息的管理[1]:提供保护装置厂家、型号、软件版本的管理、统计,也可根据导入的定值单内的装置厂家、型号、软件版本纳入管理;支持由模块版本直接生成软件版本;支持保护装置定值清单的输入,并支持按照一定格式通过Excel表格直接导入;支持定值清单的复制、粘贴等功能;支持保护装置说明书的导入、导出;为方便建模应支持保护装置整体信息(含保护装置厂家、型号、软件版本)的导入、导出,方便保护装置信息的共享。[4]

7.保护配置功能

主要管理各种设备所配置的保护装置以及保护装置的版本,管理用户厂站中用到的保护屏以及保护屏中的各种压板,该模块依赖于一次建模工具和装置类型管理模块。可将已经建立的某种型号的保护装置配置到被保护对象,并可在图形上显示线路、主变及母线的保护配置情况;支持保护屏的配置;支持保护屏压板等相关信息的输入;支持直接从图形上配置相关保护;支持保护配置图形的生成并可导出;支持二次台账信息的生成,并可导出Excel格式。

三、继电保护整定计算应用

继电保护整定计算应用子系统应包含短路故障计算、整定配合计算和装置级定值计算管理、运行方式设置功能子模块。

1.短路故障计算功能

适用于所有电压等级的故障计算,故障计算的电网规模不受限制,且计算核心基于精确模型计算,并可计算开关、刀闸等无阻抗元件的电气量。采用规范化的补偿计算方法,支持任意重任意复杂的故障计算,支持电网的等值计算,支持弧光电阻(过渡电阻)的输入,故障计算设置均以图形化的方式表示。计算分析的电气量可自定义,并提供计算结果的可视化表示,同时可根据用户设置对计算结果进行筛选或统计列表输出。可任意设置系统方式,方式组合灵活方便,方式个数不受限制。短路电流计算作为整定计算的基本功能,应能完成各种简单、复杂的纵向和横向故障计算的功能,能计算线路上任意点发生故障,经过渡电阻故障,能输出任意支路的故障电流、电压,且故障计算对电网规模和运行方式不作限制。支持接地系统、不接地系统、经小电阻接地及经消弧线圈系统的故障计算:计及各支路的电阻分量,按复数运算。

计算的分析量可定义;支持图形化操作,并可支持计算结果的图形化显示;支持无阻抗元件电压、电流等分析量的计算;短路故障计算:单相接地、两相短路、两相接地短路、三相短路;断线故障计算:单相断线、两相断线;平行双回线故障计算:平行双回线间的各种跨线故障;复杂故障计算计算:不同设备上发生的多重故障及同一设备上不同点的多重故障以及如下故障组合情况——简单故障+跨线故障,跨线故障+纵向故障;能适应经过渡电阻的故障、互感线路挂检的情况,能适应平行双回线、环网结构的情况,能适应接地系统、不接地系统、经小电阻接地系统及消弧线圈接地的情况;支持线路相继动作的情况;支持预设本线路多点连续故障,并以文本输出及图形输出;故障计算结果可根据需要输出有名值或者任意基准容量下的标么值;能够对故障计算结果进行最大、最小的筛选,并可以选择最大、最小前几名以方便排除无效的运行方式,提供丰富的计算结果输出功能,可以以文本输出及图形输出,输出内容可选择含故障点及非故障点的所有故障量;对故障计算轮断达到N-N,轮断开关可预设。

2.整定配合计算模块

应支持自定义整定配合原则,程序应自动识别用户定义的配合原则进行计算。整定配合计算过程采用自动计算(计算前可预设配合原则等)或自动计算与人工干预相结合的方式,自动计算时程序将按照用户定义的配合原则自动进行计算,用户可根据自动计算的结果结合电网实际情况和用户经验进行调整,包括调整配合关系、配合计算条件或者最后的定值,调整配合关系时程序应自动检查出无限循环并提示用户修改。程序始终遵循人工操作优于计算机操作的原则,即人工调整的结果不会被程序的自动计算过程所修改,且计算过程中用户所做调整均会记录。

整定原则可根据用户需要进行定义:计算的保护类型可定义;整定规则可定义;配合原则可定义;配合原则的计算方法可定义;定值的计算公式可定义;定值的取值原则可定义;提供丰富的定值显示颜色、格式的定义;根据用户选定的保护类型(相间距离、接地距离、零序电流等)、选择的范围或区域进行定值的配合计算;定值配合计算中的方式设置功能与故障计算中方式设置功能具有相同功能,能经过故障计算的结果再现配合计算的结果,以便对配合计算进行校核;在定值的计算过程中,可根据需要对自动计算的结果修改故障计算方式;配合计算完成后给出各段定值的取值范围,并根据取值原则自动给出最后的定值;各段定值能人为指定,并能自动计算附近受影响的定值;能根据配合计算过程,自动生成整定计算书,记录自动或手工选择的配合方式、配合元件、助增系数、计算公式等中间过程及最终取值,并对取值结果进行分析总结,指出存在的问题和运行中应注意的事项;整定计算书应能进行存档及打印;具有原定值管理功能;能够自动生成定值配合图;提供丰富的计算结果输出功能,可以以文本输出及图形输出。

3.装置级定值计算功能

管理各种保护装置类型的定值单模板、各定值项的计算方法,实现与整定配合计算系统的无缝衔接,完成定值单的自动计算、输出、流转等。用户通过公式编辑器可以定义各种定值项的计算方法,且计算方法库可复用。可保留长期的历史定值,与工作流服务相结合可支持定值单的流转、批复、等,定值单的格式支持XML、HTML、PDF等。装置定值计算:原理级定值的整定计算只是整定计算工作的第一个环节,第二个环节就是面向不同型号保护装置的整定。装置定值计算是在原理级定值计算结果基础上,根据建模时配置的保护型号和保护装置型号库中的定单模版,直接形成定值单。

可针对不同的保护装置定义不同的定值单模板;定值单每个定值项的计算方法可自定义;能够保存长期的历史定值单;定值单可,并能导出HTML、XML、EXCEL等格式方便与其他系统结合。

4.运行方式设置

运行方式设置提供灵活的电网运行方式管理工具,系统应能以方式树的形式创建、编辑、存储、调用、展示各种运行方式。方式树应与图形动态连接,快速切换,各种方式的停役元件应能着色展示。方式设定能在图形上完成。

厂站方式:系统应提供电网中各个厂站运行方式的设置,设置应通过操作开关、刀闸来实现,并能方便实现线路的断开、变压器的停用等操作;厂站方式个数不受限制。

系统方式:系统应提供对整个电网运行方式的设置;系统方式个数不受限制;电力元件的计算模型可扩展,以提供对未来新型电力元件的计算能力;具备智能电网建设所需的系统整合能力,支持与其他应用系统的二次数据共享和交换。

四、与EMS(CC2000)系统数据交互子系统

该系统应能够自动增量导出改动的电网模型数据。数据交互子系统支持从两系统约定的位置读取CC2000系统导出的一次设备的拓扑信息。支持对于多次导出数据的一次性读取,读取完成后,能够及时删除已经读取的过时数据。

五、与EMS(CC2000)系统数据解析子系统

基于交互接口读取的一次设备拓扑信息数据,数据解析接口子系统负责还原出一次设备的模型和它们之间的拓扑连接关系。解析接口模块完全支持电网图形标准SVG格式、电网模型cim-XML格式,同时解析接口支持对增量导出的数据解析功能,能够准确高效地实现和EMS(CC2000)系统的数据交互识别问题。

六、与OMS数据交互子系统

OMS数据交互接口子系统应支持从约定的位置读取OMS导出的参数,并实现和从EMS读取的电网模型数据的匹配。OMS数据交互接口子系统支持对数据的一次导出,多次读取,实现对过时数据的清理功能。

参考文献:

[1]1IEC61850-6变电站通信网络和系统系列标准第6部分:智能装置通信配置描述语言(SCL)[Z].

[2]IEC61970-301能量管理系统应用程序接口第301部分:公共信息模型(CIM)[Z].

第6篇

关键词:新会计制度;医院;资产管理

固定资产作为医院自身资产的一项重要的组成部分,应该对其进行资产管理力度的加强,以提高医院的资产利用率、确保其完整和安全,并能够发挥其真正作用,实现医院的固定资产能够保值增值。

一、固定资产的实际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管理水平较低,管理制度不完善

医院自身的固定资产的相关管理制度普遍存在着不完善的问题,尤其是在资产的处置、使用、配置环节上缺少必要的控制审批程序。日常对于固定资产的管理比较薄弱,其内部的相关管理机构不够完善,职责不清,人员不到位,使用部门同管理部门脱节,没有完善的约束机制。有很多医院虽然已经进行信息化的管理,但仅局限于简单的一些静态管理,很多数据都是经过人工录入,并不能满足医院的动态管理的需求。

2.资产存量不明确,账物不符

在其形式上进行分析,医院的设备、总务、财务等相关部门都建有实际的固定资产账目分类。有一些相关职能科室甚至还建立台账,但因其管理水平不够高,各个部门对于其固定资产的相关管理不到位,帐物、帐帐之间不能够相互衔接,有帐无物,有物无帐的情况频繁发生。例如医院在进行无偿调人和接受捐赠的固定资产时,经常不能及时入账,有时甚至不入账,存在着帐外资产。还有一些淘汰、报废、毁损等已经失去价值的资产不进行核销手续的办理,对资产进行虚列,对于资产也没有按照医院的规定进行及时的盘点清查,对于一些流动性的一些固定资产,不能够及时实行专科处理,从而造成医院的资产的丢失和损害等,使其自身资产账和物不符。

3.账目价值失真,核算方法不健全

现行的会计制度的规定,医院自身的固定资产不能够进行折旧,账面所进行反应的相关固资价值就是其构建医院固资的成本,与其真实的固定资产价值有着很大的差距。医院虽然可以按照相关规定来提取相关修购基金,但是该资金并不是依照实际的固资耗损提取的,其基金难免会有倒挂现象。综上原因使得医院自身的固资账目不断增高,与固资实际的价值差距越来越大。除此之外,医院的相关设备一般都是高新科技技术设备,其更新速度很快,但是医院在进行固资核算的时候不能够根据加速折旧方法,也不能够进行固资减值准备,使得医院的固定资产的实际账面信息失真。

二、强化固定资产管理的策略

1.完善固定资产相关管理制度

(1)医院根据其自身发展情况制定完善的固资管理制度

比如考核制度、奖惩制度、调出审批制度、报废、报损、管理固资档案制度、清查核对制度等,并根据实际发展不断的更新和完善,使得固资管理能够有章可循,从而更加适应新的形势发展。

(2)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审计监督

医院对于固资产生的实际的经济效益要经常进行检查审计和监督,提高医院固资的运营效益;对于医院的固定资产的收益率、维修率、完好率、使用率、分布等各个方面及时的进行考核,以预防国有资产出现流失,要保证医院固资的保值增值;并且实现财产管理部门、财会部门、使用科室建立“三帐一卡”制度,做到财产管理有卡有帐、财务部门有帐、使用科室有物有卡,从而保证帐实、帐卡、帐帐相符,从而建立起“公务使用登记卡”制度,相关工作人员在其工作岗位调离时,要先将该卡收回,再办理相关离职手续,以避免固资损坏和丢失的情况。

(3)要完善设备管理相关责任制

明确权限和责任,以确保不能够相容的工作岗位能够实现分离,由设备、总务、财务等相关部门来组建固资管理部门小组,使得各部门都有兼职或者专职人员来进行医院固资的管理,对其责任进行明确,分配至个人。设备科要对设备进行不定期或定期的维修、保养,并且对其使用情况进行考核。财务科要将其科室的相关资产的损毁、维修以及占用情况量化为具体的数据,并根据相关状况进行奖惩。

2.完善固资折旧核算方式

现代的科技发展、产品更新迅速,为了确保其相关医疗设备能够切实满足医院临床的需求,要对其投资成本快速的收回。要按照费用和收费互相配比的原则对医院的医疗设备采用加速折旧法,以此来确保医院能够有充足的资金进行设备更新。医院可以参考企业的固资折旧方式来进行折旧,并定期对固资进行计提资金减值准备,从而更加有利于反应医院固资真实价值。

3.加强信息化资产管理,提高资产的实际管理水平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医院也渐渐将计算机管理引进其管理领域。医院可以创建固资信息管理体系,将平时的管理融入管理范围,通过计算机信息系统来将相关流程进一步固化。实现固资由人工管理到计算机管理的相关转变。

三、总结

对于医院的固定资产进行强化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医院各个部门的共同协作和配合,加强对其管理制度的完善和更新,并利用先进的网络科技加强其管理的多样性和先进性,从而使得医院的固定资产管理体系更加符合时展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吴红伟 邓 军 李 青:浅析医院固定资产管理中的问题及其对策[J].价值工程,2012,(03).

第7篇

关键词:单塔一体化脱硫除尘技术;管束式除尘器;吸收塔;近零排放;湍流器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X773 文章编号:1009-2374(2016)16-0085-03 DOI:10.13535/ki.11-4406/n.2016.16.041

1 项目背景

定州电厂一期烟气脱硫工程由川崎公司供货。采用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工艺,吸收塔设置三层喷淋层,并设置增压风机及GGH。两套脱硫装置可处理#1、#2两台炉的全部烟气。原设计按照FGD入口SO2浓度为1576mg/Nm3(标态、干基、6%氧)时,脱硫效率95%设计。目前,定州电厂实际来煤与设计煤质较为接近,实测#1、#2机组FGD出口SO2浓度分别为51mg/Nm3及76mg/Nm3。因此,定州电厂目前的脱硫设施可达到95%的脱硫设计效率,但尚不满足国华电力集团的绿色发电低于35mg/Nm3的SO2排放标准要求。

为贯彻神华集团提出的“1245”能源发展战略,国华公司于2015年02月《国华电力高品质绿色发电计划》(2015版国华电环[2015]1号),对2015年的绿色发电改造做出了具体的部署和要求,其中对地处京津冀腹地的定州电厂一期两台机组提出了更高的绿色发电改造要求,即:烟尘≤1mg/Nm3,SO2和氮氧化物达到燃机排放标准的一半(SO2≤17.5mg/Nm3,NOX≤50mg/Nm3)。

经过系列考察,基于对脱硫、除尘的环保要求,保证长期的环保需求,定州电厂最终确定采用单塔一体化脱硫除尘技术。

2 工程概况

图1 原有烟气系统示意图

定州电厂一期工程两台机组分别于2004年4月及9月投运发电。一期烟气脱硫工程由川崎公司供货。采用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工艺,吸收塔设置三层喷淋层,并设置增压风机及GGH。两套脱硫装置可处理#1、#2两台炉的全部烟气。原设计按照FGD入口SO2浓度为1576mg/Nm3(标态、干基、6%氧)时,脱硫效率95%设计。

原脱硫系统采用单塔处理一台600MW机组锅炉的烟气。待处理的烟气从吸收塔底部从下向上与喷淋的石灰石浆液逆向接触。吸收塔下部为反应池,反应池设有侧进式搅拌器或脉冲设备,以保持固体颗粒悬浮;在吸收塔的顶部设有两级除雾器,用来除去出口烟气中的雾珠,使离开吸收塔的脱硫烟气中含水量降低至75mg/Nm3以下;吸收塔设置3台浆液循环泵,以保证气液两相充分接触,提高SO2的吸收效率。设置2台氧化风机,1运1备,将空气送入反应池,将浆液中未氧化的HSO3-和SO32-氧化成SO42-,达到使浆液充分氧化的目的。设2台石膏浆液排出泵,1运1备,将氧化后生成的石膏从吸收塔排出,进入石膏脱水系统。

目前,定州电厂实际来煤与设计煤质较为接近,实测FGD出口SO2浓度如下:

因此,定州电厂目前的脱硫设施可达到95%的脱硫设计效率,但尚不满足国华电力集团的绿色发电低于

35mg/Nm3的SO2排放标准要求。

3 改造技术方案

烟气系统改造改造后,取消增压风机,相应的烟气阻力由两台50%容量引风机克服。原来的两台静叶可调轴流引风机更换为双级动叶调节轴流式引风机。

吸收塔后增加一台湿式电除尘器,吸收塔出口净烟气经湿式电除尘器除尘后进入“主烟道”,然后从烟囱排出。旁路挡板门及其配套系统全部拆除。

原有脱硫塔为折返塔,本次改造对吸收塔地改造内容简述如下:(1)拆除原吸收塔内件,包括隔板、喷淋层支撑梁、导流装置等;(2)拆除原入口、出口烟道并进行封堵;(3)在入口烟道与最低一层喷淋层之间增加旋汇耦合器(湍流器)一套,喷淋层四层、在最上顶层喷淋层上部增加管束式除尘装置一套等其他内件;(4)拆除原先塔内喷枪氧化方式,增加新的喷枪式氧化装置一套;(5)改造原吸收塔平台、爬梯及管口、人孔安装孔等;(6)拆除原有4台流量为8000m3/h的循环泵,设置4台流量为9000m3/h的循环泵,扬程为23.1/24.9/26.7/27.6m;(7)改造后吸收塔喷淋区直径为17.6m,浆池直径为17.6m,操作液位为7.0m;(8)本项目氧化空气系统采用喷枪式。拆除原有氧化风机,并将新的氧化风机布置在原有位置,即出口烟道下部。每台机组设置两台氧化风机,一运一备。氧化风机采用离心风机,风机流量Q=8250Nm3/h,扬程为76kPa;(9)拆除原有石膏排出泵,并将新泵布置在原有位置。每塔设置两台石膏排出泵,一运一备。石膏排出泵采用卧式离心泵,流量Q=170m3/h,扬程为65m。

4 改造技术特点

4.1 高效旋汇耦合脱硫除尘技术

引风机出口烟气进入吸收塔,经过高效旋汇耦合装置,利用流体动力学原理,形成强大的可控湍流空间,使气液固三相充分接触,提高传质效率,同时液气比比同类技术低30%,实现第一步的高效脱硫和除尘。

烟气与喷淋浆液旋转剧烈接触,浆液液面快速更新,传质和传热效果迅速,具有脱硫作用,同时烟气被浆液洗涤,具有除尘效果高脱硫、除尘效率。

经过湍流器后促使吸收塔内烟气均布,有效避免了空塔喷淋气流分布不均、喷淋层失效的问题。烟气快速降温,增强喷淋层的吸收效果。湍流塔液气比远低于空塔喷淋塔,虽然湍流器会增加阻力使引风机的电耗增加,由于浆液循环量大幅降低,脱硫系统综合电耗比空塔喷淋低8%~20%。

稳定性强,烟气进入吸收塔后,在湍流器中由层流变成湍流,气液固充分接触。烟气湍流上升,反而系统不易结垢。湍流塔更适合煤质硫含量宽泛波动的机组,保证脱硫效率,可靠性高。

4.2 高效节能喷淋技术

优化喷淋层结构,改变喷嘴布置方式,提高单层浆液覆盖率达到300%以上,增大化学吸收反应所需表面积,完成第二步的洗涤,烟气经高效旋汇耦合装置和高效节能喷淋装置2次洗涤反应,两次脱硫效率的叠加,可实现烟气中二氧化硫降低至35mg/Nm3以下。

设计了防壁流装置,避免气液短路。

4.3 离心管束式除尘技术

除雾器是依靠烟气中液滴的惯性作用和重力作用为工作原理。设计流速一般选定在3.5~5.5m/s之间。折返式除雾器的工作原理及运行流速决定了无法除去细小液滴,无法捕悉粒径小于15μm的细小液滴,即使多层屋脊式除雾器也实现不了出口尘浓度5mg/Nm3。而目前控制脱硫塔出口5mg/Nm3的尘排放浓度就是控制对细小粉尘和

经高效脱硫及初步除尘后的烟气向上经离心管束式除尘装置进一步完成高效除尘除雾过程,离心管束式除尘装置由分离器、增速器、导流环、汇流环及管束等构成。

烟气在一级分离器作用下使气流高速旋转,液滴在壁面形成一定厚度的动态液膜,烟气携带的细颗粒灰尘及液滴持续被液膜捕获吸收,连续旋转上升的烟气经增速器调整后再经二级分离器去除微细颗粒物及液滴。同时在增速器和分离器叶片表面形成较厚的液膜,会在高速气流的作用下发生“散水”现象,大量的大液滴从叶片表面被抛洒出来,穿过液滴层的细小液滴被捕获,大液滴变大后被筒壁液膜捕获吸收,实现对细小雾滴的脱除。最后经过汇流环排出,实现烟尘低于5mg/Nm3超净脱除。

由上面的图片可以看到单塔一体化脱硫除尘技术对微细颗粒物的捕集效果显著,对粉尘、酸雾、气溶胶、PM2.5等多污染物进行协同治理的能力高。

5 应用效果

改造后,经河北省环境监测中心站进行了性能测试,在各污染物治理设施正常运行的情况下,1号烟尘≤1mg/Nm3,SO2≤17.5mg/Nm3,达到了超净排放,这使1号机组成为京津冀区域内又一台实现“近零排放”的600兆瓦等级燃煤机组。

6 结语

湿法脱硫是我国的主流工艺,同时经过多年的运行,脱硫装置和设备损坏严重,可利用率低。多种因素的影响迫使电厂必须对原有脱硫装置进行增容改造,但是很多电厂却面临着改造工期短、改造现场空间有限、成本等很多客观条件的限制,所以选择一款烟气治理技术产品需要有长远的眼光,不能仅局限于当下的问题,还要充分地考虑这些都能很好地适应我国未来越来越严峻的环保趋势。而以单塔一体化脱硫除尘在定州电厂的成功应用,为目前主流燃煤机组的环保改造提供了一个新的选择。

参考文献

[1] 朱治利.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技术中的问题[J].四川电力技术,2002,(4).

第8篇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应用;发展

中图分类号:TH-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22-0376-01

前言

机电一体化技术是近年来逐渐发展起来的一门技术,也是我国科学技术水平提高的重要表现,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各个领域都有所应用,尤其是在机械工程领域上的应用更是广泛,使得工业生产由机械电气化逐渐变为机电一体化,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基于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机械工程领域中的应用,使得机械工程无论是从技术上,还是从产品的结构和性能上来讲,都是有质的突变的。现如今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各个国家都受到了很高的重视,在我国更是如此,现今人们已经发现了机电一体化技术的的重要作用,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众多领域的发展、乃至国家经济的发展和军事的发展都有一定的影响。为此本文针对当前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机械工程上的应用情况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对其发展趋势进行展望,希望能够使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机械工程上能够被更好地应用,进而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实力的增强。

1.应用背景知识介绍

1.1 机电一体化的定义

机电一体化技术主要就是采用电子控制系统将机械与电气一体化相结合,这一技术具有很多显著的优点,在机械工程领域中被广泛的应用,并且具有很好的发展趋势。相关人员一直在努力研究这一技术,希望能够将机电一体化技术更好地应用到机械工程领域中,为其发展带来一定的帮助。但是这一研究内容开展的前提条件是必须对机电一体化技术有明确的了解,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开展相应的研究工作。首先就需要对机电一体化的应用背景知识进行简单的介绍,机电一体化具有明确的定义,就是指在机构的主功能、动力功能、信息处理功能和控制功能上引进电子技术,将机械装置与电子化设计及软件结合起来所构成的系统的总称,机电一体化技术就是将这一系统使用到某些领域的方法。机电一体化技术之所以取得显著的进步,在机械工程领域中被广泛应用与这一技术的本质是具有紧密的联系的。机电一体化技术并不是一项单一的技术,而是由机械技术、信息技术以及电子技术等多项技术结合到一起的复合型技术,具有很强的功能,在各个领域中都能够被应用。

1.2 机电一体化的特点

机电一体化还具有其显著的特点,那就是这是一项综合的技术,包括机械技术、电子技术、信息技术、软件编程技术等多项非常重要的技术,而且这些技术在相互配合发挥作用时也是具有其明显的优势的。一般某一项技术在被应用时都是结合实际的情况发挥单一的作用,而机电一体化技术则会根据想要到达的不同的完成目标而对系统进行优化,其中所包含的各项技术会相互配合完成指定的工作,不需要很多的技术分别工作就能够完成不同产品的生产工作。机电一体化技术的这一特点使其不断处于发展状态中,并且在机械工程领域的应用过程中也是明显体现出了优势,具有多功能、高质量、低能耗等一系列的优点,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在机械工程领域中自然得到了很高的重视。

1.3 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机械工程上的应用

之前一直在介绍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定义和所具备的特点和优势,在机械工程上被广泛的应用,为这一领域的发展也带来了很大的帮助,为此需要对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机械工程上的应用情况进行具体的价绍,这样能够更加清晰地体现出机电一体化技术的研究与使用的价值。首先,机械工程的工作状态是非常复杂的,组成结构较多,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对整个工程的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而且对其进行维修也需要大量的费用,会增加成本,而机电一体化技术能够运用到电子监控中,及时发现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并且对其进行解决,为工程质量的保障提供了巨大的帮助,也能为其减少很大一部分维修的费用,这是其应用的方面之一。除此之外,机电一体化技术还能够用于电子节能控制器的研究中,将利用机电一体化技术研制出的点子节能控制器用于机械工程中,能够发挥节能的作用,既节约了资源,减少了机器的磨损状况,同时还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除了这些以外,机电一体化技术还能够被应用到机械工程上的很多方面中,为机械工程的发展带来帮助。

2.机电一体化在机械工程上的发展趋势

2.1 发展的微机化

了解了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基本内容和在机械工程上的应用情况,可以知道机电一体化技术是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在机械工程上也具有很好的发展趋势,所以需要了解这些趋势,对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机械工程领域上被更好地应用具有很大的帮助。机电一体化具有一个非常明显的发展趋势,那就是微机化,将微机械技术、微电子技术和软件技术相互结合,微机化的机电一体化技术所生产出的产品体积小,使用起来比较灵活,能够被应用到更多的领域中去,而且所需要的能量也是相对较少的,具有节能高效的作用。

2.2 发展的绿色化

绿色发展是如今很多领域发展过程中都在倡导的主题,也是社会发展的需求,经济的发展使得人们的生活水平得以提高,导致与此同时环境却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在这一时展的大背景下,机电一体化的产品必须具有绿色化的特点,这是其主要的发展趋势。机电一体化产品的绿色化指的就是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对环境不造成污染,资源不造成浪费,当产品使用过后能够进行回收处理,最大限度地节省资源、保护环境。这也是国家目前所倡导的,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也非常符合我国的国情以及国家相关政策的倡导,所以具有很好的发展趋势。

2.3 发展的智能化

机电一体化技术与其他机械方面的技术相比有一个非常大的差别,也是其具有的独特的优势,那就是具有智能化的特点。机电一体化技术所生产出的产品能够模拟人类智能,基础是控制系统,还能够辅以心理学、生理学等多方面人的特点,模拟人的思想和做事的方法,生产出智能产品,代替人去完成一系列的工作,最终实现机器代替人完成劳动生产活动的任务。这是机电一体化在机械工程中的一个发展趋势,也是相关研究人员一直在努力研究的一项内容,通过国内外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情况可以推测出这一发展趋势是非常有可能得以实现的。

3.结语

通过本文的简单介绍,可以对机电一体化这一现如今受到广泛使用的技术有一个大致的了解,这一技术是众多科学技术共同发展所取得的成果,在机械工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对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情况以及发展趋势都进行了相应的介绍,机械工程领域的发展离不开机电一体化技术,所以要清楚其发展趋势,对这一技术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进行优化,促进机械工程的快速发展,同时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和技术水平的提高都具有非常显著的帮助。

参考文献

第9篇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方法论

引言

机电设备往往是多工程应用领域综合产品,需要研发人员及从业使用人员具备多学科的背景知识。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方法论从系统全局的角度出发,全面阐述机电一体化的设备设计过程,对于研发机电设备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在当今工业4.0背景下,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方法论被赋予了更多时代使命,需要解决更多实际问题。国内外学者的相关理论研究成果早已层出不穷,本文将研究分析国内外关于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方法论的发展现状。

1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方法论的发展阶段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方法论与机电一体化的发展密切相关,而机电一体化的发展历史目前可以分为四个阶段。1950—1970年代,在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大背景下,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机电一体化已处于萌芽阶段,但相关产品和技术没有获得成功与认可。1970—1990年代,得益于集成电路和微型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控制和通讯等技术得到突破性进展,同时自动化水平大大提高,机电一体化已形成独立学科,处于初步发展阶段。1990—2010年代,由于计算机、自动化等技术进一步极速发展,光学、智能算法等更多领域知识融入机电一体化学科,机电一体化处于高速发展阶段。2010年至今,在工业4.0的大背景下,由于计算机数字仿真、网络信息等技术的迅速发展,机电一体化技术处于繁荣发展阶段,将对社会生产力作出更大贡献。相应地,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方法论也随着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而出现。从1970年代开始,最初的理论研究集中在如何定义机电一体化系统,主要观点来自欧美和日本。从1980年代末期学者开始对机电一体化进行系统设计方法论研究,主要是从系统的组成划分角度出发,更加注重各部分的功能描述、物理特性及其相互间的逻辑关系,使人们更加深入了解机电一体化系统。1990年代开始,由于计算机技术的极速发展与大规模普及,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方法论开始有了新的发展方向,主要是从基于系统建模技术的仿真平台出发,能够模拟机电一体化系统,大幅节省机电产品研发周期与成本。

2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方法论的主要观点

表1~3列出了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方法论发展各个阶段对应的主要观点。不难看出,表1是各国研究组织对机电一体化的定义,其从最初的机械与电子简单相叠加,发展到包含机械、电子、电气、通讯、控制、网络等多学科交叉融合,并且直到现在仍在不断更新,一直在反映着工业科技和理论研究的最新方向,但缺点是未能对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方法论进行深入的研究。相比于表1对应的仅仅定义机电一体化阶段,表2对机电一体化系统进行了深入的设计方法论研究,都各自提出了自己的设计理论,更加全面地阐述了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的内涵。例如德国达姆施塔特大学的RolfIsermann在自己的研究论文里提出机电系统设计五块论,把机电一体化系统比作人,由五个部分组成,包括控制、动力、传感、操作和结构,分别对应大脑、心脏、五官、四肢及躯体,不过缺点是对各部分的特点和融合设计考虑较少。表2中的方法论缺点在于太偏重于理论方面研究,虽然尝试着引入数学物理模型,但不能较好地描述实际系统,面对日益复杂的机电系统越来越吃力。如表3所示,由于计算机仿真技术在现代工业产品设计中起到了越来越大的作用,而仿真软件平台的核心技术理论在于建模,研究者纷纷提出基于各自建模理论的机电仿真设计平台或系统设计方法论,部分软件在机电设计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和商业化,例如20-Sim、AMESim和Dymola等。

3机电一体化设计方法论发展趋势预测

从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方法论的发展来看,未来方向会越来越围绕计算机仿真为核心来建设,主要发展趋势如下:

3.1多个软件联合仿真成为方法论关键技术

在计算机技术日益进步的今天,很多商业机电仿真软件建模模型库更加接近物理实际,算法更加丰富,界面更利于互动,操作更加容易,兼容性和稳定性更好,功能越来越强大,但是在多学科仿真方面还不够完善。而机电产品往往涉及到机械、电气、电子、气动、液压、热力学、磁场、光学等多学科,目前单一的仿真软件无法擅长上述所有学科建模,因此将各机电软件自身最擅长的学科联合起来,取长补短,对机电系统进行联合仿真,提出相应方法论,可以达到最佳效果。

3.2方法论更加注重机电系统各组成部分逻辑

由于仿真软件模型越来越能反映实际物理模型,机电系统模型更加真实,方法论对于基于纯数学工具建立机电模型的能力要求在逐步削弱,而基于机电仿真的设计方法论会更加注重机电系统各组成部分的逻辑建设,使各软件或各理论模型更加融会贯通地结合。

3.3方法论更加注重机电系统最优化设计

方法论应在系统设计的各个阶段提出评价方法,利于优化设计评估。由于机电仿真软件功能的强大,进行机电设计时可以利用软件自带的优化算法,在关键设计阶段不断进行优化。或者直接提出相应的系统优化方法,在设计流程中,把仿真和试验作为其中的工具或步骤,来达到高效优化的目的。

3.4方法论更加注重机电系统创新设计

借助于计算机仿真,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方法论能够更加快速地融合各学科知识,机电系统设计的周期必然变短,方案种类变多,创新元素也必然更容易产生、表达和实现,从而能更加高效地实现整个机电系统创新设计。

3.5工业4.0将会在方法论中得到体现

工业4.0的重要特征是大数据化,本质上是广义工业智能物联网信息共享交互,这也将在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方法论的发展中成为必然趋势。例如方法论可以在设计、验证、优化过程中每一个步骤都被数据化记录,和机电产品在生产、运维和退役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性能优缺点数据进行双向物联,可以在实际生产应用中预测问题、解决问题以及优化设计。

4结语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