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经济发展的前提优选九篇

时间:2023-09-06 16:54:43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经济发展的前提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经济发展的前提

第1篇

关键词: 经济发展 体育发展 互动关系

1.引言

生产力变革引起了生产方式和劳动结构的变化,生产力变化使得体育运动的社会价值越来越凸显,而这种价值就在于适应生产力变革引起的身体机能的变化。正是因为这样,体育运动才有了真正走向社会并得以迅速发展的历史依托。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物质资料的生产,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社会物质生产达到一定生产水平是体育产生的基础,社会经济条件的水平决定了社会对体育的需求性质和程度,社会生产水平决定了体育事业的发展规模和水平。体育运动必须与国家的经济发展相协调,社会的物质生产水平从根本上决定了体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决定了体育事业内部的结构和比例。

随着经济的发展,体育本身所蕴含的巨大经济功能与价值越来越被人们认同。在发达国家,体育产业(指向社会提供体育产品和体育服务的经营性行业,是在20世纪60年代随着大众体育和职业体育的兴起而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已经比较成熟。如,在美国体育产业总值超过千亿;在其他欧美发达国家,体育产业产值达到上百亿美元;在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体育产业迅猛发展,被誉为我国的“朝阳产业”。体育产业的发展,所带来的经济增长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占据的比例越来越大,体育经济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2.经济是体育发展的基础

物质生产资料是人们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当然也是体育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条件。

人们对体育运动的需要,是人为了身心需要、社会交往的需求,而有意识有目的地创造出来的一种社会性需要。而人类社会对体育的需求,是由当时的社会经济条件、物质生产资料所决定的。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消费结构的不断变化,用于生产劳动、工作、家务劳动的时间逐渐缩短,用于人们自由支配的时间逐步增加,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和时间必然越来越多,体育活动内容也日益丰富。例如:社区体育的迅速发展,娱乐体育、康复体育、保健体育、体育旅游就是这种经济发展水平的产物。

3.经济对体育发展的制约作用

经济制约体育运动的规模和水平,体育的发展必须依靠经济发展提供资金和其他物质条件。欧洲之所以成为现代体育的发源地,其根本原因是生产力发展水平较高,经济较发达。衡量一个国家的经济状况,主要是看这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和经济水平。而经济实力的主要指标是国民生产总值或国民总收入,经济水平的主要指标是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或人均国民收入。统计结果表明:(1)亚运会、奥运会成绩与本国经济实力高度相关,而与本国经济水平相关不显著;(2)竞技体育水平与经济实力是同步发展的,群众体育水平与经济水平是同步发展的;(3)体育整体发展既包括竞技体育的发展又包括群众体育的发展,既与经济实力高度显著相关又与经济水平高度显著相关。

4.双向互动的利益取向

体育运动与经济结下的不解之缘,以及这种融合产生的巨大魅力,促使人们极力把握由此产生的巨大机遇。西方工业发达国家竞相角逐国际性体育大赛的主办权,以奥运会和足球世界杯主办权的争夺最为激烈,一旦拥有,便大举筹资,悉心操持,锐意经营。上世纪80年代以来,承办体育竞争不仅盈利,还给主办国和主办城市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诱导效应。之所以这样,除了竞技体育本身蕴含的激励因素外,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那就是经济。

通过体育竞赛获取巨额利润是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现代体育运动对国家经济或区域经济的莫大助长,即间接的经济诱导作用,借助体育运动和运动竞赛的舞台,激烈竞争,开拓市场,开辟财源,开发产品,开掘技术。体育运动与经济发展唇齿相依、水融而密不可分,体育依赖经济,经济借助体育,这是双向互动的利益取向使然。

5.结语

经济基础决定体育产业发展的规模,体育产业的发展有效地促进经济增长。体育运动已成为当今社会最有影响力的文化现象,在相对劳动时间缩短、余暇时间增多的未来社会,体育将成为生活方式的重要内容。体育产业的健康发展要落实到体育运动的智慧开发和运用上。我国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体育产业,体育产业的发展进程更离不开当前的社会经济的发展,这足以表明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参考文献:

[1]张志云.浅谈体育产业在国民经济增长中的作用[J].北京体育师范学院学报,2000(9).

[2]蒙钢.浅谈体育产业与经济发展的关系[J].今日南国,2009,(145):59-60.

[3]杨美芬.试论体育运动与经济发展的互动策略[J].体育与科学,1998,19(6):32-34.

[4]张剑珍.论体育的发展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7,41(1):19-22.

第2篇

关键词:农业发展;产业结构;生产力;人口素质

引言:

南阳是河南省主要农业产区之一,盛产小麦、棉花、烟叶、油料、豆类等农作物,山区林果、药材和土特产品达500多种。当前,在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下,农业产业结构有了很大调整,农业商品基地不断发展,农业支柱产业生产基地达到130多个,已初步走上产业化发展轨道。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对商品粮、棉、果、畜、菜等农副产品的需求大幅增加,必然要求农业进一步向多熟、高产、优质、集约化方向发展,而南阳市农村农业还面临着农业产业机构调整缓慢、农业生产方式落后、农村劳力素质低、思想观念落后、环境与人口矛盾突出等瓶颈问题制约着农业经济的有效发展,为此,着眼于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加大农村教育投入,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合理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推广先进农业科技、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有效控制农村人口增长,对于实现农村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一、农业经济发展现状

近10年来,在南阳市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各级部门及广大农民群众的共同努力下,南阳农业经济发展进入一个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时期,农业多次克服了严重自然灾害影响和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农业生产力得到了极大解放,全市第一产业增加值由2002年的182.7亿元增至2011年的415.9亿元,年增长约5.9%,农民收入明显提高,南阳逐渐由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跨越。

(1)粮食生产稳步发展,农产品有效供给连年增加。随着南阳市粮食种植面积的逐年扩大,2011年全年实现了粮食总产量118.7亿元;油料总产量连年增产,2011年全年实现总产量114.7万吨;蔬菜种植规模不断扩大,2011年蔬菜总产量972.4万吨,单位亩产2583.9公斤。

(2)以龙头项目为依托,现代化进程加快。以现代农业为方向,以优质粮食、棉花和油料等十大农产品和121个龙头企业为依托,组织实施了一大批农副产品加工、产业升级项目。2011年全市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623.5亿元。

(3)农林牧渔业全面发展,一产经济总量稳步增长。10年以来,南阳农业、林业、渔业都呈现增长趋势,第一产业增加值总量稳居河南省第一位,第一产业增加值从2002年的182.7亿元增至2011年的415.9亿元,其中农业以年均5.4%的速度增长。

(4)农民收入大幅度增加,小康建设步伐持续加快。随着农业和农村经济飞跃式的发展,农民收入大幅度提高,生活水平显著改善,2011年南阳市农民人均纯收入6776元,较2002年(2020元)增长近3.4倍;与此同时,农民生活消费水平稳步提高,消费结构不断升级,整体生活消费水平已达到小康水平。

二、农业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尽管南阳市农业经济发展有了很大变化,但仍面临着一些严重问题影响其持续发展,除抗御自然灾害能力较弱、基础设施落后等因素外,农业机构单一,乡镇企业落后,农业投入能力低,农业人口科技文化素质低、科技人才匮乏等均不同程度的制约农业经济的发展。

1.农业产业机构调整缓慢

农村基础设施落后,且具有传统产业结构惯性思维,使得现阶段农村产业结构仍以第一产业为主,第二、三产业占据比例较小,而第一产业又以农业种植为主,其他产业涉及较小,种植业中粮食作物种植面积远大于经济作物种植面积,这种农村经济结构严重影响着农业产业化发展。

2.农业生产方式落后

受劳动者自身素质、山区地形、科技投入等多方面影响,南阳市一些农村农业生产方式还相对较为落后,农业科技推广应用率低,农业机械、水利灌溉普及程度低,山区农村耕种还依靠着人畜耕作。落后的农业生产方式致使当地多为分散式小农耕种方式,农业生产效率较低,农业规模化、集约化推广困难,农业经济效益低。

3.农村劳力素质低,思想观念落后

一方面,“打工族”的迅猛发展造成具有初、高中文化和有一技之长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农村出现劳动力“空心化”局面,留守的老人、妇女身体素质和文化水平较低,思想观念落后,科学文化知识欠缺,劳动技能低下,很难适应发展现代农业的需要;另一方面,基层农技推广体系不健全,机械化普及率低,懂技术及管理的现代农民人数偏少,农业生产和新农村建设面临劳动力结构短缺困境,直接影响着农业科技的广泛推广应用。

4.环境与人口对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制约

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影响,南阳市极端气候事件频发,干旱、洪涝频繁,水土流失严重,化肥农药大量使用等对农村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加剧。农村还存在着严重的重男轻女思想,传宗接代观念深重,还有不少农民为生育男孩不惜违反计划生育政策,造成农村人口增长过快,人口多,人口老龄化加重,农村养老保障制度不健全,导致老年抚养比抬高,抚养能力下降,影响着农村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三、提高人口素质,加快农业经济发展

1.加大农村教育投入,提高农民综合素质

要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素质是关键,首先要搞好农村基础教育,以改善办学教学条件、落实国家九年义务教育政策为前提,切实加大农村教育投入,提高农民整体文化素质;其次加强农村劳力农业科技知识和技能培训,不断提高农民科技知识和劳动技能;还要加强农民民主法制和计划生育教育,定期对农民开展各种教育活动,争取培养出具有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有文化、有思想、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从而促进农业经济快速发展。

2.合理调整农村产业结构

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合理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提升第一产业,发展第二、三产业,使第二、三产业在农业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增加。充分利用当地自然资源,因地制宜,宜粮则粮,宜牧则牧,宜林则林,通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实现全市农、林、牧、渔业全面协调发展。由以往发展农产品产量为主,转化为适应市场需求,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为主,提高农业整体效益,同时还可突出发展具有当地特色的土特产,逐步形成集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经营化模式,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

3.推广先进农业科技,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

生产力水平高低是决定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条件,一是要大力推广先进、成熟、实用的农业技术,采用试验、示范、培训、推广方式,建立科技示范基地、示范村或示范户等,推广先进科技到农村;二是实现农业机械化劳作,减轻农民劳动强度,节省劳动力和劳作时间,提高农业生产率,形成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并可发展第二、三产业。

4.有效控制农村人口增长,实现可持续发展

严格执行计划生育政策,认真控制人口增长,优生优育,提高人口素质。采取有效生态保护措施,搞好水土保持治理,实施天然林及植被保护工程,缓解人与自然资源的矛盾,保护人类赖于生存的环境不被破坏。

参考文献:

[1]张立.南阳市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与对策[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28(1).

[2]张鸿韬.浅析农业经济发展趋势对农村人口素质的要求[J].中国经贸导刊,2010(11).

第3篇

1.以提高制造业供给体系质量为核心目标

提高制造业供给体系质量可以从两方面入手。产品方面,制造业要不断提高产品的供给质量,满足消费需求。要不断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质量,挖掘产品的内在价值,这就需要制造商有创新精神及其工匠精神。制造商不能只满足于原有的制造模式,要勇于创新,不断更新制造方法和制造工艺,在产品的形式和内容方面不断更新以满足消费需求;制造商在生产产品的过程中要具有工匠精神,这是提高产品质量,增强企业信誉的利剑;一大批具有创新精神、专注制造业发展的企业家和一大批精益求精、不断创新工艺、改进产品质量的现代产业工人,是制造业供给质量的保证。在企业层面,要不断提高企业的素质和质量,提高企业活力。企业在质不在量,要对无作为企业进行处理,降低制造业的经营成本,加快对国有企业的改革。促进企业创新,致力于打造一流企业,政府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主导作用,简政放权,让企业和市场更多的发展空间,减少政府干预。出台一系列有利于促进企业不断创新,优化内部结构的制度政策,引领企业创新行为,为企业创新提供动力。

2.以形成工业和服务业良性互动、融合共生的关系为关键任务

每一次科技革命都伴随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经济发展的大变革,如蒸汽机的发明使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蒸汽成为了能够替代人工的动力,较之前提高了生产的效率,节省了人力;内燃机的发明和电力的营运将人类带入了电气时代,满足了人类社会高速发展的需要,为生产提供了更强的动力支持;以互联网为主导的信息技术和发展,使人类并不止步于简单机械,自动化和人工智能给人类生产生活所带来的巨大影响是不可估量的。随着全球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大发展,产业结构需要根据发展环境进行变革以满足时代要求,适应时展,才能持续存在,否则必将淘汰。产业融合体现在制造业和服务业上,是制造业服务化或者是服务型制造的发展,当前中国服务业内部结构的高端化程度不够,劳动密集型服务业相对较大,而技术密集型服务业占比不够高,服务业中资本密集型服务业呈现出以偏离实体经济自我循环为主的增长趋势,造成整体服务业对制造业转型升级支持不够;而制造业与服务业结合尤其是与技术密集型服务业结合也不够,也就是服务型制造发展不够。转变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制造业和服务业形成良性的互助关系,融合发展。在调整工业和服务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比重同时,还要关注产业运营的状况,着眼于企业的经营效率和收益情况,努力营造工业和服务业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良性竞争环境,为企业提供健康的发展环境。目前我国服务业呈现出以劳动密集型服务产业为主,技术密集型产业较少,服务产业仍处于低端水平,而制造业与服务业之间的联系不够,没有找到适合双方发展的模式体系,未建立起长效发展的合作模式。

第4篇

1.1气候特点

凌源市位于辽宁省最西部,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处在暖温带向温带、半湿润向半干旱地区的过渡地带。凌源市年平均气温8.3℃,流域内大于10.0℃的有效积温为3324.5℃;无霜期140d左右;年平均降水量540.6mm,7—9月降水量占全年的60%以上,年平均蒸发量为1974.3mm,全年降雨集中,以干旱气候为主。

1.2自然社会经济状况

凌源市总人口65万,农业人口近50万,行政区域总面积3278km2,包括耕地面积6.000万hm2、林业用地面积20.113万hm2。现有经济林面积0.667万hm2、坡耕地2.000万hm2,地方经济以农民外出打工、农业、畜牧业和林果业为主,人均收入不足5000元,属辽宁欠发达地区。

1.3自然植被状况

凌源市森林覆盖率达51.8%。凌源市南部青龙河流域以蒙古栎等天然林为主,北部以油松人工林、山杏等经济林以及河岸杨柳等商品林为主。凌源市原生经济作物种类丰富,具备发展高效经济林的优越条件。

2林业经济的发展意义

凌源市所处的地理位置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当地林业发展以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主,兼顾林业经济。首先,青龙河流域作为京津冀环首都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年为青龙河下游涵养1.5亿m3优质水资源,大面积的天然林是保障科尔沁沙地南侵的最后一道天然屏障,青龙河流域内的国家级和省级自然保护区也是保护和恢复生物多样性、发挥巨大生态与社会效益不可替代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次,凌源市有近50万农业人口,林业经济是当地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经济效益主要通过商品林木材和经济林果实等产出、药材和森林旅游产品等获得。基于此,凌源市需要走生态文明发展的道路,即林业生态经济协调发展,重视林业工程建设,加大退耕还林面积,增加森林覆被率,达到增加林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双赢的目标。通过加大经济林总量以及改善经营方式,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保护和修复自然生态环境,发挥最大化社会与生态效益;政府实施有效的人才措施,提升当地林业经济发展水平,有效推动林业建设,实现林业经济可持续发展。

3林业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3.1林业经济发展具有较大区域差异

近年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人们对林业经济的认识不断提高,从最初的以林木出材量为标准对林分进行评价,逐渐发展到对其生态价值、社会价值及经济价值等进行综合评价。受此影响,在凌源市北部地区大面积油松林的经营过程中,直接或间接地以采伐木材量为重要经营砍伐标准,一些偏远地块的营林质量较差;造林过程中,以一些杨树速生林为主,凌源市南部地区的青龙河流域大面积封山育林,相对开展较晚。由于林木种类单一,林业产业的资源支撑严重匮乏,造成林业产业基地质量较低,对经济效益的提升造成不利影响。

3.2林业资源建设缺乏高素质专业人才

凌源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林业资源建设和管理方面难以吸收、保留具有较高水平的专业人才,从事基础林业建设和管理的技术人员严重匮乏,造成技术管理缺乏创新,林业科技贡献少之又少,这种科技上的迟滞发展对地方林业经济可持续发展造成严重影响,导致林业经济发展效果不尽理想。

3.3现代林业经济结构过于单一

从当前的林业经济发展情况来看,高投入、高产出的林业经济实体为数不多,林业经营水平相对较低,一些高产出的采摘园面积及规模较小,生态有机产品也凤毛麟角,如刘杖子葡萄等,适应本地区发展的中草药种植产业规模较低。单一的产业结构、较低的林产品附加值、较小的规模和较低的技术含量等,致使凌源市林业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3.4社会群众参与积极性不高

目前,凌源市由财政拨款主要支撑着林业经济建设与管理工作,其他社会化林业发展建设筹资机制和路径不够发达。如果政府对林业经济建设投入资金有所变化,就会导致林业建设受到较大影响。另外,在林业建设和管理方面,广大民众缺乏较高的参与热情,社会资金筹措方面渠道有限,一些中小型林业经济建设工程没有充分吸引全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

4促进凌源市林业经济发展的措施

4.1提高林业资源总量

森林资源是林业经济发展的基础和前提,不断提高林业资源的数量和质量,能使地区林业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得到有效缓解。要想提高林业资源总量,应尊重自然规律,开发原生的经济林树种资源,从树种的选择、培育、经营管理等各个环节逐步改善,加强幼林、中龄林阶段的经营管理,提高树木的存活率和保存率;对林地及湿地加大生态修复力度,逐步扩大林业资源发展空间;根据不同的地域特征,发展森林生态旅游,进一步解决林业地区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提升经济效益;利用互联网和媒体等加大宣传力度,创建、保护和宣传与青龙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相关的绿色品牌,不断提高林业品牌的影响力,从而缓解地区发展不平衡问题。

4.2优化林业经济结构

政府相关部门应进一步加大发展林业第一产业的力度,利用得天独厚的大面积坡耕地资源及立地条件较好的荒山大力发展山杏、大扁杏、山枣、大枣、文冠果、核桃、板栗和榛子等经济林。同时,应用嫁接技术,改接山杏、山枣为大扁杏、大枣,进一步优化经济林品种结构,完成对一些适宜地块的山杏改接“优一系”等高产大扁杏、山枣改接“凌枣”等优良品种,并加强技术管理,加大施肥、灌水、修枝、修树盘和病虫害防治等管理力度,进行集约化经营,提高产量及产值;发挥专业合作社等的辐射带动作用,建设葡萄等鲜果冷库储存设施等,达到鲜果反季节销售,增加产品附加值;培育经济林产品深加工龙头企业,延长产业链条,增加林产品附加值,如“开口杏核”、大扁杏“精选杏仁”、“杏仁露”生产、山楂卷、果脯生产和罐头生产等,不断扩大经济林规模。

4.3吸引专业技术人才

受凌源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凌源市专业技术人才远远不足,政府部门应制定地区相关优惠政策,吸引专业技术人才,特别是一些林业科研与实用技术领军人才,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与发展空间,做到吸引来、留得下、有干头、有奔头。

4.4加强林业实用技术推广应用,促进林业经济可持续发展

第5篇

【关键词】体制改革 中国经济 发展

一、积极推进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政府改革

“两会”后,总理答记者问时也谈到了政府体制改革的重要性。而在过去的30多年中,中国一直以经济增长取代了社会及政治结构的变革,现在应该是反其道而行之了,是为未来更加长久的经济增长建立一个更加健康的社会及政治基础的时候了。

中国当今的主要问题是政府与强势企业“合谋”。为了打破这种“合谋”,为了以市场经济的发式来发展经济,政府职能、架构、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必须与市场经济相适应。

从经济学意义上看,我国的政府体制改革的一般原则是:

(一)把裁判员的职能和运动员的职能彻底分开

由于历史的原因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我国的经济中国有企业的比重较大。然而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又是平等进入、一视同仁,如果政府既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员,就会妨碍公平政策的制定和公平有效的执行,甚至会形成行政性垄断。因此,我国政府体制改革的着眼点应当放在把裁判员的职能和运动员的职能彻底分开上,即政企分开。

(二)应该建立高效、廉洁的强政府

市场经济下的政府职能不同于计划经济下的政府职能,市场经济下的经济功能是宏观的、方向性的。因此,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政府应当定位准确,应当是能够稳健地驾驭市场经济,准确把握国际国内经济走势,主要以法规的方式引导经济社会稳定健康发展、高效廉洁、令行禁止的强政府。

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的期间,当代中国的政府更应该是强势的。因为“过渡”,意味着“变革”,就是要打破旧的均衡建立新的均衡,会产生诸多的矛盾,需要政府强制性地推动。就政府改革而言,也需要中央政府强有力的推动。

(三)政府改革应该消除部门利益与垄断

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个别政府部门形成了部门利益。如果这些部门还有管辖的企业,更形成了行政支持的垄断进而导致广大人民群众不满。应该明确中央政府各个职能部门的职责,而不应该有部门的、独特的利益,更不应该以职权去谋取部门利益和个人利益。因此,进一步改革,应当通过制度设计,消除部门利益,消除依靠行政力量的垄断。

(四)改变对地方政府官员的政绩考核,使地方政府的行为与市场经济相适应

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政府改革,不仅包括对中央政府的职能和架构进行改革,而且还包括对地方政府职能、构架以及评价标准进行改革。

在我国,地方政府担当的任务要比成熟市场经济国家的地方政府繁重得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背景使得我们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地方政府官员的选拔制度。但是我们还有诸多改进的空间:一是在官员的选拔过程中,让利益相关者的人民群众有更多的发言权和发言渠道。二是地方政府在推进经济发展过程中应当更多地去塑造经济发展的环境,指示和引导产业发展的方向,而不是扮演投资主体的角色。三是要能够设计出反映经济社会协调,符合持续发展要求的科学的政绩考核标准和方式。

二、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经过上半年一系列调整,经济有了初步回升迹象,通货膨胀压力也在缓解。在今年的调控中,各级政府更加注重调整结构和解决深层次问题,包括进一步打破垄断、让民营经济进入更多行业领域等,都具有积极意义。中国在过去30多年里,所取得的成就,来自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是毫无疑问的!迄今为止的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证明,市场经济是推动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有效制度安排。因此,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必须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一)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一项跟本制度,坚持和完善这一基本经济制度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是坚持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从量上来看,体现出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从质上来看,公有经济应该体现在对国民经济命脉的控制和对经济发展的导向作用上,公有资产不仅要保持量的优势还要注重质的提高。为此,要按照生产力发展的要求调整国有经济的布局和结构,总的原则是:坚持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加快国有大型企业股份制改革,着力完善股本结构、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和激励约束机制,加快形成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二是继续大力发展和积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鼓励和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国有企业改革,进入金融、公用事业和基础设施等领域。加强和改进对非公有制企业的服务和监管。

(二)对产权的明确和保护,是建立市场经济的重要前提

向市场经济过渡必须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解决产权的问题。市场经济对产权的基本要求是产权的人格化。一旦产权明确,企业就称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主决策的市场竞争主体。产权明确后,国家应该对产权实施有效的保护,通过立法的途径进一步完善产权制度。对侵犯产权的人进行严厉的打击,保护产权所有者的权力。使每个人认识到产权是神圣的、不可侵犯的。

(三)收入分配体制的改革

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收入分配的不公,尤其是近年来收入分配的差距不断拉大,基尼系数逼近红线,给社会带了一些隐患。造成我国收入分配不公的主要根源是生产条件分配的不公,要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生产条件分配不公的问题,必须构建收入分配的微观基础。一是在市场准入、义务教育、劳动就业、公共物品的使用等诸多的领域实行统一的制度安排,实行统一的国民待遇。二是打破垄断,消除市场分割,完善市场体系,促进生产条件在不同部门之间的均衡分配。三是加强对弱势群体的权利保护,增加他们的人力资本投资,改善他们的收入状况。四是整顿和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加大调节收入分配的力度,维护分配过程和机会的公平。

(四)建立创新的意识、机制和模式

中国的出口贸易量很大,但是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很低。随着中国社会人口的老龄化,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出口产品的竞争力日益下降。为此,创新迫在眉睫。一是改革和提高教育水平。二是着力打造公平的竞争环境,鼓励企业的创新,改进商业环境的质量和流动性。三是企业的制度安排应该有利于创新。

(五)进一步推进财政税收体制的改革

一是完善财政体制。深化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政府采购和收支两条线管理制度改革,建立财政预算绩效评价体系,加强政府债务管理,完善非税收入管理制度。二是完善税收制度。推进增值税由生产型转为消费型改革,调整和完善资源税。三是加快公共财政体系建设的步伐,不断完善财政转移支付的相关制度,建立起规范的政府非税收入机制。

未来的改革任务艰巨且有风险,但我们有信心也有能力攻克难关,建立与中国当前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中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第6篇

关键词:房地产;经济;发展趋势

引言

由于宏观经济政策的不确定性(包括认识时滞、决策的内在实质、经济体系的外在时滞),政府失灵(包括信息不完全、利益干扰、效率损失、财政赤字、政府与“寻租”)等宏观经济政策的局限性使得我国的宏观调控举措的各项措施不可能在短期内将预期效果显现出来,宏观调控成效初步显现,但投资增幅较大、投资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依然存在。

一 当前房地产发展过程中的问题

1.1忽视对环境的保护

首先是忽视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开发单位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致使房地产在发展中建筑密度过高,容积率过高,产生“钢筋混凝土”丛林。城市缺少绿色空间,市区污染不易向周围散发,城市空气质量差;人们居住、生活感到压抑紧张;人们远离自然,使人类与自然隔离。更有甚者,长江中游部分地市围湖造田,开发房地产,大大降低了湖泊的蓄排洪能力,对整个地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对包括房地产在内的经济造成潜在威胁。

其次是忽视了对文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房地产经济在高速发展中有逐渐失去民族特色与文化内涵的危险。房地产开发如果不注意从城市文化底蕴中吸取营养,塑造建筑精神和城市气质,那么建筑的民族特色、文化特色、地域特色、乡土特色将逐渐消失。

再次忽视了对社区环境的保护与建设。社区发展长期重安居,轻乐居。许多社区内缺乏中心绿地和活动区的规划,社区文化更是空白或半空白,非常不利于人们的身心放松和与自然的亲近。另外,社区缺少开放的生活空间,许多新的居住社区搞封闭式管理,社区与外界的交往被限制,社区中家庭与家庭之间也缺乏沟通和联系。

1.2 没有合理分配和利用资源

目前我国的房地产偏重粗放发展,表现为效益增长主要依靠土地、水、能源等资源的过度消耗;空间资源鲜被认识,其合理利用和开发更得不到应有的重视。我国由于人口众多,资源相对并不丰富,尤其是土地、空间等资源在一些地区形势非常严峻。房地产发展过程中对资源使用效率低下,并影响其他行业发展的事件屡见不鲜。

1.3 金融基础体系不完善

我国的房地产金融经过十几年的发展,虽然已完成了基本制度建设,形成了一定规模和良好的发展态势,但有些问题如不解决,将影响房地产经济的整体发展前景。首先是房地产信贷的结构还需要进一步调整,房地产贷款长期倾向于开发贷款,住房消费信贷发展不足。国外发达市场经济国家住房消费信贷一般占到整个房地产信贷总额的 70%左右,而我国消费信贷占房地产贷款比例最大的银行还不到 10%,仅占银行全部贷款总量的1%。同时,住房消费贷款的发放也给银行资产安全带来隐患;房地产贷款的长期资金来源问题还没有得到较好解决;贷款资产流动性不足;金融二级市场缺位。还有,住房公积金缴交范围和比率的扩大受到中观经济环境的制约,低进低出的运营方式使资金使用低效率和显失公平。

二房地产经济未来发展趋势

2.1房地产投资.未来几年房地产投资仍保持增长,但增长幅度有所回落。在中央的宏观调控下,投资率上升速度已经有所减缓。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表明在未来几年内继续控制投资增长仍将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预计未来几年房地产投资增速将进一步放缓,2008 年将低于 2007 年增长速度,但估计不会低于 20%。之后基本维持在10%至15%之间。与此同时,房地产投资的热点可能由以京、沪、穗为中心的三大经济商圈有所转移,西南地区的大城市如重庆、成都、昆明,沿海城市如大连、青岛、杭州等地区的房地产正处于上升阶段,有可能成为下一轮的投资热点。

2.2融资渠道出现多元化。除房地产企业通过股票市场上市融资外,还包括发行企业债券,即允许有实力、有信誉的大开发商直接到公开资本市场上发行短、中期项目债券,债券投资者根据不同的收益预期承担不同的风险;具有股票性质的购房者与开发商“合伙建房”,即允许购房者直接通过“入股”方式和开发商“合伙”建房;另一方面,可以利用资本市场,创新金融品种。

2.3宏观调控下,经济适用房的发挥作用。改革的目标是实现住房供给和分配的商品化、社会化,而经济适用房政策的推出正是在特定的条件下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而采取的措施。这里笔者提出值得关注的两个问题:其一,政府运用行政手段进行宏观调控存在一定程度的时滞性,所以对经济适用房宏观调控的成效暂时没有显现出来也可以谅解。对于推出经济适用房政策,政府调控成本高,各地在执行上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规避行为,因为各地都有招商引资、发展地方经济的压力。这些规避行为会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一些政策效果。

三 房地产开发方面

3.1土地市场趋向规范,建设用地增量控制更严。中央对地方政府土地利用和土地管理工作的监控要得到强化。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管理将更为严格,低价土地招商引资的行为将受到遏制。

3.2有效减缓商品房空置现象与商品房销售价格上涨之间的矛盾。在一般的竞争性市场中,价格机制作用表现在:当产品供过于求,大量积压时,厂商将会降价;当产品供不应求时,厂商将会提高产品的价格。但现实情况是空置现象与价格持续走高并存(“双高悖论”)。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如下, 一些地方土地分配存在严重的黑箱运作,无形中为每一个特定的房地产开发区域设立了很强的进入壁垒,有实力的企业无法迅速健康成长,而规模小、不规范的公司却依靠与政府的关系安然生存,甚至许多地方大量存在正规的大开发公司要从这些小公司手中购买二手地皮的情况。

四 房地产销售方面

4.1 房地产价格将继续上涨

从需求来看,近期影响其变动的因素主要有:国家上调银行存贷款利率、控制二次购房和投机性购房、控制拆迁规模等。在中国当前居住水平普遍较低,住房需求呈现很大刚性,房地产市场以首次购房需求和改善型需求为主的背景下,上调利率、控制二次购房和投机性购房对需求量的影响不大。控制拆迁规模在影响需求的同时,也影响供给,对于供求关系而言,这一因素可以忽略不计。因此,可以预测,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性收入的增加以及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近两年房地产市场的需求将在前几年的基础上持续旺盛。从供给来看,中央政府近期出台的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存贷款利率和项目资本金比例、严格土地管理、控制拆迁规模等宏观政策都会对房地产市场的供给产生较大的影响。

4.2房价增幅将有所减缓

从上述对供求关系的分析可以判断出来,近两年房地产价格仍将保持上升的趋势。不过考虑到以下因素,我们认为房地产价格的升幅将会有所回落:第一,市场经济自身具有通过价格机制来调整资源配置的功能,高房价将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市场供给,挤出部分需求;第二,政府正努力通过增加中低价位的商品房供应、控制投机炒作等手段抑制过高的房价;第三,政策变动初期对市场预期的影响最大(市场预期供给减少是 2007 年房价上涨的深层原因,这种影响将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减小。

4.3二手房可以平抑新开发楼盘价格升高

2006年以后,二手房市场以房源趋于丰富化、购房人群趋于多元化、消费需求趋于升级化、热点区域趋于扩大化为特征。但是银行“惜贷”导致申贷难度大, 使得二手房房源未能充分释放造成有效供给不足。随着从中央到地方一系列二手房交易管理政策的完善和实施以及已购公房的大量上市,房源继续放量,购房需求持续增长,二手房市场将增加活力,价格平稳上升。二手房市场的发展, 对平抑房地产价格升高、稳定房地产市场发挥重要作用, 有利于我国房地产事业的整体健康发展。

无论是房地产投资、房地产开发还是房地产销售,指标分析的结果基本都是绝对量仍然保持上升趋势, 对近几年内房地产经济的健康发展持乐观态 度,只要国家和地方政府通力合作,彻底贯彻方针政策,相信房地产经济将会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目标规范健康的发展。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房地产未来发展趋势,个人认为:首先,房地产投资方面,未来几年房地产投资仍保持增长,但增长幅度有所回落。其次,房地产开发方面,土地市场趋向规范,设用地增量控制更严,商品房空置现象与商品房销售价格上涨矛盾将会减缓。最后,房地产销售方面,房地产价格呈上升趋势,但升幅会有所回落。总体而言, 预计在国家以及地方政府能够保证方针政策得到贯彻前提下,房地产经济将会朝着宏观调控的预定目标规范发展。

参考文献

[l] 孟晓苏.中国房地产业发展的理论与政策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

第7篇

关键词:房地产经济作用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F293文献标识码: A

众所周知,房地产业是个涉及多个行业的产业,它的安全顺利发展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关键。近年来,我国房地产市场持续高速发展,房地产已成为加快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并且在未来几年里,房地产将仍然起到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我们要营造良好的房地产发展环境,促进房地产经济实现优质健康的持续发展,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一、房地产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含义

“可持续发展”是指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不要以牺牲后代人的利益为代价来满足当代人的利益。可持续发展是建立在社会、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相互协调和共同发展的基础上的一种发展,其宗旨是既能相对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能对后代人的发展构成危害。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发展,但要求在严格控制人口、提高人口素质和保护环境、资源永续利用的前提下进行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人是可持续发展的中心体;可持续长久的发展才是真正的发展。

房地产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既要满足当代人对房地产产品的消费需求,不对后代人的消费需求能力造成损害。包括土地资源、空间资源、建林资源等利用的可持续性。二是要保持房地产产业自身的发展进步,实现房地产经济与人口、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房地产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在处理好可持续发展与可持续增长的关系基础上,兼顾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经济利益和社会利益,达到房地产建筑的规划形态、环境效益、住宅功能、人文特色的可持续发展。

二、房地产作为我国重要的国民经济产业,对于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近年来,我国房地产市场持续高速发展,房地产业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并且在未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房地产业仍然是我国基础性、支柱性产业之一。

房地产业作为一个龙头产业,在其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国民经济中多个部门及行业为其提供服务。如建筑材料、机械设备、陶瓷冶金、动力燃料等生产部门以及一些提供人员的劳务部门,由此不难看出,房地产经济对于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拉动作用。

三、我国房地产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房地产发展过程中,存在资源浪费的现象。

长期以来,我国的房地产偏重粗放发展,表现为效益增长主要依靠土地、水、能源等资源的过度消耗,其合理利用和开发得不到应有的重视。我国由于人口众多,资源相对并不丰富,尤其是土地、空间等资源在一些地区形势非常严峻。房地产发展过程中对资源使用效率低下,并影响其他行业发展的事件屡见不鲜。在房地产下一步的发展中,资源的合理利用是我们必须考虑的问题。

2.商品房没有得到有效利用,空置率居高不下。

从目前的房地产产业发展来看,一个实际情况是,有相当一部分商品房未得到有效的利用,空置率居高不下。空置商品房产生的原因很多,包括开发商资质低,开发的房地产质量有问题、销售不畅或缺乏自身特点导致的空置等等。空置商品房不但占用大量宝贵资源,长此以往,还将影响到整个地区经济的发展。

3.金融基础体系尚不完善。

我国的房地产金融经过十几年的发展,虽然已完成了基本制度建设,形成了一定规模和良好的发展态势,但有些问题如不解决,将影响房地产经济的整体发展前景。首先,是房地产信贷的结构还需要进一步调整,房地产贷款长期倾向于开发贷款,住房消费信贷发展不足。同时,住房消费贷款的发放也给银行资产安全带来隐患;房地产贷款的长期资金来源问题还没有得到较好解决;贷款资产流动性不足;金融二级市场缺位。

四、促进我国房地产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1、加强规划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合理分配和利用资源。

首先,要在政策上限制粗放型的房地产经济,努力使房地产经济向对资源集约利用的方向转变,尤其要提高对土地、空间资源的利用效率;其次,应作好房地产发展中的科学规划,房地产与其他行业协调发展,即要发挥房地产对国民经济的支柱作用,带动经济增长,也要避免那种过分超前,危害经济的行为。

2、加强对房地产业的管理,保障房屋质量。

我们要努力完善房地产业的法律法规,要加强房屋质量检测力度,保障房屋的质量,只有这样才能减少空置房的出现。政府要将制度建设作为重点,与市场需求相协调,将房地产开发的短期行为和投机减至最低。

3.逐步完善相关的金融体系,建立和发展房地产金融二级市场。

保证房地产经济可持续发展,务必要在地产金融可持续发展前提下进行,针对我国房产金融的发展现状要重点在贷款结构上下功夫,对贷款结构进行调整,加重消费贷款份额,强化风险防范意识。此外,为妥善解决资金来源和资产流动问题,还需研究并构建住房抵押贷款的二级市场,从而达到抵押贷款正规化,让整个市场成为金融系统的有机部分,加强房产市场和资本市场之间的联系,在本质上解决资金来源。这样做还可分散贷款的风险,加强市场化进程,真正实现房地产金融效率的提高。

参考文献:

金佩静:房地产经济持续发展问题与措施探讨。中国外资,2011。

第8篇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经济建设,面临挑战,决策方案

一、引言

济的全面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物质保障,同时新农村的建设也可以促进经济的持续发展,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笔者将会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角度出发,综合探讨与分析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经济发展所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挑战,并根据这些问题想出了解决的对策和方案,同时探究了新农村未来的发展的趋势和方向。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1.如何理解社会主义新农村

社会主义新农村在上世纪中叶被提出,当时提出这个概念的主要目的是要解决吃饭问题。上世纪80年代初,我国主要的方向是要全面迈向小康社会,小康社会的概念就是在吃饱的同时还有精神的享受,此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便成了实现小康社会的主要内容之一。本世纪提出来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在全新的历史背景和指导理念下的一个综合性的农村变革的开始。纵观整个时代背景,我们提出建设新农村的理念,不仅是为了促进农村的发展的急切的需求,还是巩固和增强农业主要地位,保障按时实现全面小康终极目标的需求,既是新思路,也是老想法。新思路就在于进入了这个新世纪,有新的发展诉求,由于工业化的发展日益蓬勃,我们需要通过新农村建设,让农村有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农村更好的融入和谐社会。

2.如何从经济学解读新农村

新农村的建设是社会主义性质的良好体现,社会主义最初的思想就是解放生产力,拒绝剥削,去除两极分化的情况,最后时限共同富裕。我们从最初的农业社会到今天的现代化的工业社会是每个国家都要走一遍的必经之路。我国从一开始的一无所有,所有收入只能依靠农业到后来一步步的开展工业化道路,不可不说,农民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随着发展越来越迅速,农村的土地、资产以及人才资源都在不断地流失,农村积累的一系列的矛盾也日益凸显,这已经对国民经济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威胁,因此,中央政府提出合理分配国民收入,大力支持农业发展,城池支持农村的政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正好体现出了缩短城乡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观点。

新农村建设施小康社会全面创建,首先要解决的就是三农问题,这一知识我们在建设中所不可避免的问题,也是国际和党的关键性问题。农业是一国之基础,同样也是经济发展与国家发展的基础,农业的兴衰成败对国民经济的整体都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新农村建设需要有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他的发展需要依靠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以及农民素养的提升,建设现代化的农业,就要有新的思想,以及新技术的全方位的应用,只有用心的科学技术培养来造成新型的高素质农民,让农民应用高科技技术,才能够更好地推进现代农业发展,促进生产力快速发展。

新农村的建设还需要国家的支持,国家增强对它的宏观调控,因为市场存在后滞性、盲目性等缺点与弱势,所以不能够简单的进行市场的调控,还应该增强政府宏观的调控,运用各种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和控制,现在我们已然具备了城市助力农村发展的条件。

三、新农村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村村的设施不够完善,综合生产力低

当前很多农村的基础设施还十分落后,道路交通、水电供应水利条件都比较差,第一个是水利条件弱,不能防治灾害,大量的水利设施的投入不足,损害严重,设施老化。第二个是农田比例不够标准化,这使得总的生产力降低,难以形成较大的农业生产规模。三丰显得南部地区城镇规范的公路都十分破烂崎岖,有的甚至还是水泥路,这就导致农村的资源很难转变城经济发展,农村基础的薄弱严重阻碍了经济的发展。

2.集体经济比较薄弱,农村及组织运转日益艰难

近几年来,尤其是在农村税费改革之后,有很大一部分村级集体经济缺乏规范管理,经济几类日益缩水,而债务却日益增加,使得村级组织运转困难,这已经成为阻碍农村经济建设的主要问题之一。

3.农业结构不合理,导致经济效益低

近些年来,由于经济的发展农村的供求关系也适应的发生了一些转变,市场需求多样化,方向转向高质量产品,导致农村的结构越来越不合理。许多农民盲目的跟随转变,不考虑自身优势,使得种植风险增加,不利于农业的稳定与发展。

4.人才的缺乏,制约经济发展

任何经济的发展都离不开人,现在许多年轻人都想离开农村,去城市发展,这就使得农村人才严重缺失,农村只剩下老弱妇孺,使得其发展陷入困境。

四、如何解决新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问题

1.加大投入,加强农村设施建设

政府出资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做好水电、水利、道路设施的建设与修缮,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2.发展农村集体经济

在农村设立集体经济会社,每个人都有固定职位,并且做好选产于管理,保证集体经济的发展。

3.调整农业结构,实现经营产业化

产业结构的调整就是发展优势产业,去除劣势,不满目跟风,合适自己发展的才是最好的,推进产品的多样化和优质化,使得农业产业结构整体提高,为农民提供经济保障。

4.引进专业人才,为农村经济助力

农村专业人才的培养,应该鼓励年轻人来农村探索,政府可以出专项紫荆用来培养专业人才,前提是为农村经济发展出一份力,鼓励那些学业有成的的回想长夜,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五、结束语

农村的发展离不开经济的发展,新农村的建设更要重视新农村经济的建设。建设社会主义兴农村,我们只有解决了经济发展的问题才能够更上一层楼,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孟建国.着力发展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J].全国商情.2013(08).

[2]冯之俊.循环经济导论.[M].北京出版社.2014.(07).

[3]吴越,浅议循环经济与中国农业统筹发展.[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13.

作者简介:

第9篇

关键词:区域经济 协调发展 主要问题 对策

1.区域经济发展现状

1.1东部沿海的经济发展

经过20多年的高速度发展,东部沿海已进入工业化的起飞阶段,走在全国前列,市场经济体制已基本形成,并与国际接轨。这一地区形成三个中国经济发展最发达的经济圈,即以广州、深圳和珠海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和以北京、天津为中心的环渤海经济区,它们占全国经济的比重越来越大。

1.2西部大开发战略情况

在实施西部大开发的几年里,五大标志性工程:生态环境建设、西气东输、西电东送、青藏铁路、南水北调。东部资本和外资加快了西进步伐。产业结构正在调整。基础设施推进很快。

1.3东北老工业基地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决策的出台,给东北带来了新的机遇。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是用高新技术和先进实用技术改造传统技术,用市场化的先进管理取代传统管理模式,所需资金采取多渠道筹集方式,包括利用外资和民间资本。

随着东部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生产要素大量地向东部地区流动。尽管国家在前几年大力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但西部地区受各种条件的限制,发展仍较缓慢。西部、中部、东部三大地带经济发展差距不断扩大。东部地区已形成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能力,外来资本、民间资本充分。产业结构升级迅速,西部经济增长主要靠基础建设投资拉动,国有资本仍占主要地位,外资、民间资本不足,投资效益不高,因此东西部之间发展速度,人均收入的差距仍在继续扩大。

2.中国区域经济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2.1区域发展不平衡加剧

经过20年的改革和发展,开始重视资源配置效益,投资重点放在经济效益高、见效快的沿海地区,迅速造就了一个繁荣的沿海工业增长地带,进而拉动了全国的工业化过程。这些实践活动调动了地方发展经济的积极性,促成了我国区域经济的空前发展,增强了区域经济组织性和发展能力,大大提高了宏观经济效益。但这种倾斜式的发展同时也造成了空间比例的失调,加剧了区域发展的不平衡。

2.2区域结构趋同严重

放权让利一方面调动了地方政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另一方面又助长了地方政府追求和保护地方利益的冲动,纷纷在附加值高、利润大、周期较短的加工工业领域内进行激烈的竞争。结果出现了低水平的重复建设,盲目引进、盲目搞配套、区际间无法形成分工、区域产业结构趋同的现象。

2.3地方保护主义仍比较严重

地方政府更多地关注本地区社会经济环境,增加就业机会、增加地方财政收入。它集中表现出的是对外的排他性,既要向外争利,又要防止肥水外流。为此,地方政府采取一些不正当手段,筑起各种壁垒,设置屏障,对外来产品的进入进行制裁,对区域、人力、技术、商品的进和出,实行封锁或者垄断。这种结果导致区际间的争夺原材料的“资源大战”,地方保护主义盛行。

2.4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制约

“资源换增长”模式普遍存在,很多地方政府用土地和优惠政策招商引资作为促使本地经济发展增长的最优选择。长期以来、一些地区的经济发展往往是以资源耗竭、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为代价的。由于自然条件变化和经济社会等原因、我国西部地区生态环境不断恶化、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极大地制约着西部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也直接影响到全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3.应采取的措施

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区域发展的差距,必须注重实现基本服务均等化,引导生产要素跨区域合理流动,这是我国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缩小区域发展差距的基本目标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基本途径。

3.1转变政府职能,加强宏观调控

转变政府职能是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内容。作为主导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政府行为、则是制约区域利益关系格局的主要方面。长期以来突出的结构性矛盾和冲突、实际上就是行政区和经济区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消除这些矛盾和冲突、最重要的就是要转变政府职能。为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不仅需要市场的有效调节、更需要政府这一“有形的手”通过宏观调控加以有效解决。政府在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3.2突破行政区划界限

各地区都要适当调整经济结构,要选择适合本地区条件的发展重点和优势产业,促进各地经济在更高的起点上向前发展,积极推动地区间的优势互补,合理交换和经济联合。对“大而全,小而全”和盲目重复建设给全国经济和地方经济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要有清醒认识,要充分发挥各地的优势,使整个经济结构合理化。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改变高投入、低产出、高消耗、低效益的状况,以进一步增强各地区自身的经济活力,提高经济效益。

3.3实现全国经济的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