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06 16:54:45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集体经济发展现状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新常态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良好态势,对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具有深远意义。基于此,笔者对山西省运城市万荣、河津两县展开了为期两周的调研,通过走访群众和部分农业部门的负责人以及同乡镇干部的友好座谈,更为深入地了解到当前该地区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状况,与此同时,对于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也有了更加清晰的思考和认识,并提出了一些相关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农村集体经济;探索;发展
众所周知,集体经济在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作为新形势下农村工作的新课题,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不仅需要对农村改革做进一步的深化,还需要不断增强党的组织战斗力、基层凝聚力和增强服务功能,夯实走向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熟悉和了解集体经济的发展态势,探究怎样构建集体经济发展的新框架是我们现如今亟待解决的难题。
1运城市农村地区集体经济发展的状况简述
从调研统计的数据情况来看,运城市农村地区集体经济的发展现状不容乐观,总结如下:1)底子相当薄弱,将近一半的农村集体经济仅仅是一副空壳。当前,山西省运城市共有3338个行政村,其中无集体收入的超过三分之一;而在有集体收入的村落之中,收益在八万元以下。2014年,运城市的农村集体经济收益约折合三亿元人民币,平均收益不足九万元。与2013年同期相比,两极分化情况严重,百万元以上收益的农村数目迅猛增长,而无集体经济收益的农村数量也急剧增加,呈现出较为的失衡状态。山西省河津市共有行政村148个,其中无集体经济收入的占到24%;2014年,河津市的集体经济收益9856万元,平均每个村约合人民币66.5万元,与2013年进行比较,收益超过100万元的农村从2013年的11个增加到17个,收益介于50到100万元间的由5个增加到14个,介于30到50万元间的由6个增加到19个。山西省万荣县共有行政村281个,其中无集体经济收益的占到总数的56%,2014年万荣县集体经济收益仅为1143万元。2)集体经济呈现萎缩衰退之势。与2013年相比,运城市集体收益为零的农村增加了24个,占总数的比重也提高了3个百分点,收入在10万元以下的由原先的1335个减少到1034个,且从集体经济的收益状况上来看,也仅仅是能维持农村组织的正常运作而已。3)债务问题严重且日趋扩大。将近七成的农村都存在债务问题,根据显示,截至2014年底,运城市债务总额为18.34亿元,若从中剔除掉债权总额,净债务也有13.56亿元,每个村平均有40.6万元的债务。由于换届的频繁,上级强令修路等导致债务逐年累加。2014年的总额比2010年增长了44.6%。4)较单一的经济来源。经济来源涵盖集体财政补贴、资产租赁、征地补偿收入、发包收入等方面,然其中百分之八十的农村地区,集体经济收入仅仅局限于发包和财政两项。从统计数据来看,集体经济的收入呈现出“一取消两减少三增加”的趋势,简而言之,“一取消”就是指农民上缴提留全部取消;“两减少”是说村办企业和其他收入的减少;而“三增加”则分别是指财政补助收入的增加、发包收入的增加以及征地补偿和对外投资租赁的增加[1]。
2发展运城市农村集体经济的重要意义
面对如此现状,集体经济该何去何从。带着这个困惑,笔者有幸对相关部门的负责人、村干部和农民进行了座谈,在交谈过程中,各方普遍认为集体经济的发展迫在眉睫。随着新型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集体经济的发展有着成熟的条件,需抓住机遇,大力推进农村集体经济的健康发展。1)首先,作为增强党的基层组织号召力和凝聚力的物质基础,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势在必行。从源头上增加了收入,才能使党的群众基础不断提高,党群关系不断巩固。2)其次,农村集体经济的健康发展,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坚强支柱。作为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集体经济发展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和新农村的建设,换句话说,唯有将集体经济发展壮大起来,才有可供支配的资金来为村民办实事、办好事、办大事。3)再次,集体经济的繁荣发展,是走向共同富裕的基本保障。换句话说,作为提高农民自治和集体公共事务能力的坚强后盾,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愈加良好,村组织可供统一调配的资源就愈发雄厚,集体经济就愈容易呈现出良性的循环发展。
3运城市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瓶颈和困惑
1)基层组织的创新能力严重匮乏。据调查显示,但凡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村落,其领导班子的决策执行能力也相对单薄,表现如下:一是基层组织的领导普遍文化素质较低,年龄结构偏大。二是决策班子大多思想固化,缺乏紧跟时代潮流的创新精神。三是部分领导班子较为精神涣散,缺乏必需的凝聚力和战斗力,难以发挥好带头作用。四是构成人员往往任期较短,因而造成决策总是缺乏长远的考虑。2)农村集体经济基础薄弱,不具备持续的发展后劲。具体表现在资金匮乏、集体资产有限、债务问题突出、融资过程艰难等诸多方面[2]。3)农村地区基础条件缺乏,可利用资源不足。在运城市,多数地区是传统的农业村,既没有矿产资源,又少见服务业,仅有的是少许的机动地。另外,包括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体系和土地开发等软件和硬件上的不足导致招商引资的困难重重。
4运城市推进集体经济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4.1务必组建高质、有力的领导班子正所谓“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3],如能组建强有力的决策班子,即使现状再有所不堪也能绝处逢生,转危为安。1)配好配强村级组织。重点选出一个好的领头羊,将会经营、懂管理、肯吃苦、敢担当的人才聚拢起来,齐心协力办大事。对于较为偏远和贫困的地区,可通过下派人才的方法解决。2)加强基层组织教育和学习。在调研的过程中发现,大多基层组织的领导班子都渴望干出一番事业,应对他们有计划的指导和培训,或者送他们到先进的示范村落进行考察学习。3)完善激励机制。要将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纳入到目标责任制的主题当中,以此来作为村干部考核的依据。另外,要通过建立健全工作绩效和收益挂钩制度,制定误工补贴制度来充分调动村级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可推广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的做法,实行目标责任制管理,促进村级干部切实履行自身职责。
4.2实事求是,寻求探索利于集体经济发展的新道路新方法1)合理利用开发自身所处位置的资源,如工矿资源型地区就要合理利用周边工矿资源走工业兴村的道路。2)对于城郊地区就需要合理利用自身所处的地理区位优势,根据自身不同的优势选择不同的发展方向,如交通沿线村落就可以多发展二、三产业项目及仓储、餐饮行业。3)对于传统农业就要靠土地资源发展农产品业,并招商引资寻求农产品的生产、包装、宣传、销售一条龙产业发展路线。
4.3持续不断完善管理体制,以促进壮大集体经济1)着力发展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股份合作制经济作为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2)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市场经济条件下,专业合作经济的发展也是实现集体经济迅猛发展的有效形式。3)加强农村集体经济资产的有效管理。建立健全集体经济的积累机制,加强资产核查,构筑集体资产的增值机制。制定《运城市农村地区集体资产的管理办法》[4],对集体资产的占有、经营和日常的管理做出明晰的规定,做到定期公开账目。
5结束语
我国当前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还处于在一个相对比较薄弱的环节,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道路还很长,这要我们不断的探索发展新的道路。也有利于我国经济向更高一个台阶发展。所以促进引导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虽然坎坷但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郭彦森.发展农村集体统一经营中的问题及思考[J].农业经济,1997,(5):32.
[2]涂维亮,左亚红.村集体经济组织“企业化经营”的思考[J].中国农村经济,2001,(8):5.
[3]李明秋,陆红生.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创新模式研究[J].中国农村经济,2001,(12):19.
一、村级集体经济的重要性
村级集体经济是村级组织的重要物质基础,是村级组织有效发挥职能作用的前提和保障。从调查情况看,近五年来,我市各行政村主要依靠本村村级集体经济实力,不断加大对新农村建设的投入,苦苦扮演着“一级政府”的角色。
1.村级集体经济是确保农村“有人干事”的重要保障。
从我国目前现行的行政体制来看,村委会属于村民自治组织,不是一级政府,不在政府财政预算之内,无固定的运作经费来源。从调查情况来看,村干部和联防、保洁、管理等人员的工资报酬,主要都由村里自己解决支付。人员工资的及时足额到位,对确保村里工作人员思想稳定、提高工作积极性、维护农村社会安全和谐起到了重要作用。
2.村级集体经济是确保农村“有钱办事”的重要来源。农村环境卫生保洁、河道道路养护、绿化、合作医疗和各类创建等项目,虽然上级有部份的配套资金,但杯水车薪,还要从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中来开支,确保了村级组织的运作和农村社会的安全稳定。
3.村级集体经济是确保农村经济发展的坚强后盾。税费改革后,农户农业生产支出越来越小,基本上不交任何费用,但进行必要的农田基础设施建设,确保农业生产,必须从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中来支配。我市平原各行政村每年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一般都要在10万元左右,从而保证了农业的稳定生产。
4.村级集体经济是确保实现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如**村、**村等集体经济强村,在促进农村各项事业发展的同时,也带动了农民增收致富,农民人均收入超过1万元,明显高于市平均水平。实践证明,村级集体经济的强弱,与农民收入水平的高低有着直接的因果关系,是实现农民共同富裕的重要物质基础。
二、我市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现状和问题
(一)发展现状:从20**年度农村经济收益分配年报资料看(共列入**个村社),全市村级集体经济总资产**万元,与20**年的**万元相比,增长**%;所有者权益**万元,比20**年的**万元相比,增长**%,扭转了村级集体经济积累下降的局面。全市农村集体经济总收入****万元;当年收入(含土地征用补偿)按村组分,50万元以下的村社132个,占总村数的46.975%;50-100万元的村社数60个,占21.35%;100万元以上的村数89个,占31.67%;全市当年集体经济收入入不敷出的村有95个,占村总数的33.81%,比2004年多1个,连续二年出现低收益的村增多、高效益村减少的现象。
(二)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主要来源:①村级经营收入9267万元,占总收入的43.22%;②发包及上交收入3791万元,占17.68%;③村投资收益445万元,占2.08%;④其他经济收入7937万元,占37.02%。另外,各级的补助收入7250万元,未计入总收入。从调查情况来看,我市集体经济总体上体现出北强南弱、近郊村优于远郊村、平原优于山区的特点。
(三)存在问题。
1.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极不平衡,“两极分化”。从统计数据来看,两头大中间小的现象比较突出。50万元以下的村社132个,占总村数的46.975%,50-100万元的村社数60个,占21.35%;100万元以上的村数89个,占31.67%。如,**村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不含土地征用费)达1588余万元,而**村、***等村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仅几千元。
2.村级集体经济增收难度加大,发展后劲不足。区域位置好的村,依靠工业园区,通过承包经营、租赁经营、股份制合作等办法,多渠道获得稳定的收入来源;而靠自然资源的有限开发的村,随着对生态自然要求的进一步控制,收入来源渠道正在逐步萎缩,增收后劲严重不足。
3.对上级政策补助的依赖性较为突出。20**年各种财政配套补助**万元,村社均**万元,依靠上级财政的补助,使村级组织勉强度日。同时,也使少数农村干部群众产生了“等、要、靠”等惰性思想,艰苦奋斗、主动作为的优良传统和思想意识日渐淡化,甚至出现了大部分村所报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与当年实际收入相差甚远的虚假情况。
4.钢性支出逐年攀升,部分村级组织不堪重负。农村环卫长效保洁、治安联防、农田设施、合作医疗、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及各项创建活动等方面的钢性支出逐年攀升,村级组织面临着巨大的经济压力。尤其是对集体经济本身薄弱的村级组织来说,实在难释重负。另外,部份农民群众集体意识不强,只要权利,不要义务,拖欠、拒交应交费用的现象滋生,无疑又给村级组织增添了不该有的负担。
5.集体资产流失现象比较严重。突出表现在,村级组织对农村公共设施的投入但得不到相关的物权回报。如,在农村饮用水、电网改造等方面的费用,都要由村级组织负担一部分,但工程完成后,物权和收益由水、电等相关部门所有,无形之中使村级资产化为乌有。
6.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得不到体现。农村土地归集体所有,但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得不到体现。主要表现在:一是在土地征用费补偿问题上,“分光用光”的现象相当普遍。一些村把城镇建设、过境公路征用的土地补偿费、青苗费均一起分到户,村集体经济组织却分文没有收取。二是农村发展留用地政策受条件、资金等因素的制约,绝大多数村得不到享受。
7.村干部和群众对发展村级集体企业心存疑虑,缺乏开拓进取精神。他们片面地认为,“村干部再回头搞集体企业,一无精力、二无能力、三无财力,力不从心,不合时宜。”缺乏敢想敢做敢为的勇气和魄力,丧失了发展集体经济的机遇和主动权。
8.发展村级集体经济起步难,面临难以跨越的高门槛。近年来,各金融部门风险意识不断加强,贷款审批权限上收,村级靠贷款创办集体项目的难度加大,一些集体经济薄弱村创办集体经济项目的门槛被抬高,与先进村的差距也随之越拉越大。
9.部分村级债务沉重,给发展村级集体经济背上了沉重的包袱。债务形成的原因较多,主要是基础设施投资(如小水电、道路、标准厂房的贷款利息)、各类创建配资金的投入以及非生产性支出等。
10.村级基层组织建设亟待加强。从调查情况看,全市两位村主要领导文化年龄结构欠佳的状况,年龄偏大、文化偏低,影响着村集体组织的决策能力,多数只顾眼前利益,缺乏长远考虑,更谈不上魄力和胆略。甚至个别“问题”人员通过各种手段进入村班子,影响团结和工作的开展。
11.农经队伍力量薄弱,与工作量不相适应。目前,我市各乡镇街道仅有1至2名专职(兼职)农经工作人员,日常工作量大、任务重、强度大,哪里需要哪里搬,时常处在被动应付面上工作的状态,根本顾不上指导村级组织发展集体经济。另外,农经工作人员在职称评等方面也面临着突出的制约因素,影响着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切身利益。
(四)主要原因。
一是发展环境的差异是制约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客观原因。从调查情况看,凡临近城镇、集镇、近郊的村庄,得益于优越区域位置、便利的交通条件、丰富的信息资源和较为先进的生产经营理念,村集体经济较为强壮,一、二、三产业健康发展,特别是二、三产业发展较好。而位于山区、稻区的村,地处偏僻,村落分散,交通不便,信息闭塞,观念陈旧,级集体经济一般比较薄弱,甚至是空白村。
二是村级集体积累困难是制约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村级集体积累是农村集体经济生产和服务的物质基础,是不断增加农业投入和进行公益事业建设的重要保证。从情况调查来看,受国家宏观经济的调控、严格的用地政策和农村税费改革的影响,我市各村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主要依靠土地征用和“三提五统”的局面消失,农民的应交款拖而不决,钢性支出的不断攀升,冲抵了积累,坐吃山空。
三是干部群众思想认识上的差异是制约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主观原因。我市完成村办集体企业转制,受此负面影响,各级对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认识不到位,思想不重视。部分村干部怕麻烦受气,不用心;农民群众对村组织发展集体经济不放心,对集体丧失信心,甚至出现只要权益、不要义务、不愿出钱出力、不闻不问的现象。这些思想认识上的差异性,严重制约了集体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四是部分村干部群众盲目的攀比心理,阻碍了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步伐。从受调查的37个行政村情况来看,农民群众对村级组织的要求以及对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的呼声越来越高,不断对村干部施加压力,使村干部都抱着“别人都在搞,自己若不搞,对不起老百姓”的态度,不顾所在村的经济承载能力,盲目跟风,举债建设,从而进一步增加了村级组织的负担,也制约了村级集体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三、对策与建议
(一)发挥区域优势,合理利用当地农村资源。
我市村庄分布在平原、半山区、山区,村与村之间条件千差万别,发展农村经济必须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合理有效地利用当地农村资源,把资源优势切实转化为产业优势,不断增强村级集体经济实力。防止一哄而起,套用一个模式。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近郊和边远农村,应根据各村经济基础、资源禀赋、干部农民素质等各方面实际,发挥优势,挖掘潜力,优化结构,扬长避短。
1.近郊村要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充分利用地理环境优越、交通便利、信息通畅、人才资源丰富、基础设施较好等有利条件,在发展二、三产业上走出新路子。一是建立农副产品商贸市场。集体投资办市场、商场,以场生财。如朗霞街道的新新村,通过创办蔬菜农贸市场和停车场,年可收租金等65余万元。二是兴办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农村非农产业发展空间巨大,要利用当地丰富的农副产品资源,发展加工业,拉长产业链,而这也正是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难点。三是建立服务市场,兴办各类服务实体。本着为民服务的方针,为本地的个体私营企业开展产品推销、供应原辅材料以及信息、运输、餐饮等有偿服务,既为农业和农民走上市场架起桥梁,又为村集体经济发展装壮大增添一条途径。也可依托原有基础产业,建立各类中介服务组织和专业合作组织,从中收取服务费、管理费,以壮大集体经济。
2.山区要搞好农业资源开发,开展农业产业化经营。
山区要立足当地农业资源,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一要开发好。在保护好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利用一切可以开发的资源,发展新项目,开拓新产业。发展一些集体统一经营的种养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开发利用集体自然资源如山地、水资源等,通过招标等形式开发经营,获取收益。二要管理好。改造好、管理好现有村级集体的山林、茶园、果园、竹林、水域等资产,使村级集体资产获得保值增值。针对“分得过多,统的较少”的实际,采取以下三种方式:一是返租倒包,把农户的责任山以及长期失管荒芜的山地,通过规划,向农民返租,统一开发后重新承包给农户经营,获得发包收入。二是合股经营,通过笋竹两用林、水果蔬菜基地和小水电等项目开发,村与农户或投资公司按一定比例合股开发经营。三是实施品牌战略,重视科技投入和产品营销,发展优良品种,开展产业化经营,不断提升农产品的档次和质量。
(二)管好用活村级集体资产。
农村集体资产是广大农民多年来辛勤劳动积累的成果。要建章立制,强化管理,实现村级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做到聚财有术,理财有方。第一,要建立健全集体资产积累机制。凡是集体项目都要落实责任制,及时收缴承包金或租赁费,把该收的钱收起来。对农户长期放弃管理,粗放经营甚至荒芜的承包项目,由集体收回后,实行招投标承包经营,提高经济效益。要对属于集体的山地、水等资源实行有偿使用。第二,加强资产核资,盘活集体存量资产,构筑资产增值机制。要积极实行集体资产以价值形态为主的管理办法,把土地等资源性资产作为经营性资产来运作,根据有关政策,保护好、发展好宅基地(土地)整理后的成果,促使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要管好土地征用补偿费,严禁乱支滥用。对使用集体房屋和集体公益设施的,要收取一定的使用费和公益事业费。第三,进一步规范村级财务代管制度。强化开支审批、收支预决算、财务审计监管、民主监督、财务公开等工作,堵塞村级财务管理漏洞。
(三)制定扶持政策,优化集体经济发展环境。
从调查座谈体会到,我市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困难重重,不论是近郊村、远郊村,还是山区农村,都需要政府在政策上给予极大的扶持,尤其是对山区集体经济基础较差的村,更应加大扶持力度,采取“扶两头,带中间”的办法,助推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
一是要活用村级留用地政策。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集体必须占有生产资料,而土地是现阶段农村最重要、最基本的生产资料要维持基层政权的正常运转,必须赋予村级一定数量的土地经营权,确保村级通过土地经营获取稳定的收入。“留用地”,从字面上理解就是留给将来农村发展使用的土地。与其留着将来用,不如现在就用,迟用不如早用,早用早收益。在当前关键建设时期,必须突破僵硬的思维定势,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精心保装,适度开发,早开发早发展。从干部群众的呼声来看,村集体占有10亩左右为宜,这样村均固定收入可达到10万元以上,减轻村级组织的开支压力,维持村级正常运转。
二是要建立规范的土地流转制度,活化土地使用权。采取土地反租倒包、土地使用权有偿转让等形式推行农户土地经营权流转。允许集体经济组织依法以集体所有的非农建设用地使用权入股、联营,与其他投资者共同兴办企业或开展物业经营,获得土地使用收益。支持集体经济薄弱村到城镇发展集体经济,从非农建设用地指标中,安排一部分作为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专用指标,给集体经济薄弱村2至3亩的非农建设用地指标,并以最低价位在区位较好的城镇规划区内落实地块建设工商用房,以获取稳定的租金收入。
三是要建立新增工商税收分享政策。村级在村内或城镇工业园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民营经济,创办工商企业,新增工商税收可按地方收益部分一定比例给予奖励,用于补充村级收入的缺口。按工业集聚要求搬迁至其他乡镇工业园区的企业上缴税收,原所在村应按一定比例分享收益。通过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着力改变引进企业越多,村负担越重的局面,从而调动村级在招商引资和发展民营经济上的积极性。
四是要整合各部门政策资源,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目前,分散在有关部门的涉农政策资金在扶持农村发展上,存在着不确定因素,且随意性较大。为此,要整合部门政策资源,优化资金配置,规范操作,增强方向性,提高透明度。要理清村级组织的财权和事权,按一定比例加大对农村道路养护、卫生保洁、绿化等市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统筹村级班子成员工资报酬,切实减轻村级组织的开支压力。
(四)化解村级债务,切实减轻村级负担。
村级债务是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一个阻力,要采取各种措施和办法,切实减轻和缓解村级组织的负担,使村级组织在发展集体经济的道路上轻装上阵。一是增收还债。通过大力培植集体收入来源,增加集体收入,提高还债能力。二是清欠还债。主要是加大对农民欠缴的“三提五统”和各项承包费的清缴力度,在清欠工作中,要坚持执行先党员干部、后农民群众的原则,在广泛动员的前提下,对有能力还款而不还的,必须利用法律手段收缴。三是降息减债。对于高息借款,不管原来达成什么协议,都严格按照金融部门规定的同期利率计算,由乡镇农经站统一换据,签订协议,或由政府进行适当贴息,以此减少村级负债。四是节支还债。严格核算享受误工补贴人员数量,减少工资支出。严格控制非生产性开支,对办公费、报刊费、会务费等项目要实行限额管理,降低管理成本,达到增收节支的目的。五是核销减债。对村级债务进行全面审核认证,经过核定已确定认为无效的债权债务,按法定程序予以核销。六是归责还债。对原村办企业向银行贷款形成的债务,要按照谁借谁还的原则落实债务人,债务由企业承担并负责偿还;企业倒闭的,可以采取股份合作、租赁、拍卖等形式处置,所得收入按法律规定偿还债务。
(五)加强农村基层经济组织建设,提高发展活力。
发展和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村级班子建设至关至要。一是要配强配好村级班子。特别是要选配好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主任,要不拘一格地把年轻、懂科技、有经营管理能力的高素质人才选配到村级领导岗位上来。对一些相对贫困且又缺乏人才的地方,不能光以内选方式,必要时还要突破条条框框,通过下派途径解决好班子软弱的问题,使村级班子人员真正具备带领一方农民开拓创业,勤劳致富的能力,成为党在农村基层的坚强堡垒。二是加强村双委班子成员的培养和教育。加强思想教育,树立为民服务、清政廉洁的思想,明确村级班子在新农村建设中的职责。要加强村干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营管理能力的培训,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到集体经济发展较快的典型地方考察学习,借鉴经验,因势利导,强身固本。三是进一步完善激励机制。完善对村干部工作业绩和收益挂钩制度,要把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纳入村干部目标责任制的主要内容之一,作为考核重要依据,对在一定时期内村级班子建设和村级经济发展成效显著的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充分调动农村干部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积极性。同时,也要防止个别村干部采取虚报瞒报手段,谋取不当利益。四是要切实解决村干部的后顾之忧。对从事村级组织工作达到一定年数的老村干部,离任后要继续落实养老、医疗保险等关爱政策,使村干部有一个盼头,多一份工作干劲。
五、需要调整或出台的扶持政策
1.村级留用地政策。
2.村干部报酬逐步统筹。
3.农村社会公共服务经费(正常运转经费)的补助政策。
4.发展物业经济的扶持政策。
5.村干部的激励、关爱政策的继续运行。(解决有人办事的问题)
6.由村级出资共建农村公共设施的收益回报机制。(水、电等垄断性行业)
1.村级集体经济资产情况。乡村级集体经济总资产2050万元,主要为村民自筹、财政投入和社会资本,主要包含:集体林地1.2619.08万亩、土地706.2亩、农业种植机械设备4套,流动性资产约302万元。
2.九环沿线的3个村主要以旅游观光产业为主,村民建立合作社与社会资本合作发展,采用股份制管理模式,年底合作社和公司按比例分红,高半山的2个村主要以蔬菜种植产业为主,党员干部带动村民建立合作社,统一购买和销售。
3.5个村均为合作社代村民管理集体资产。
4.经验启示
2012年起,各村积极落实松潘县委县政府建设国际旅游胜地战略部署,党支部带领党员干部群众,利用得天独厚的区位条件、自然环境和独特的文化优势,积极争取项目资源,纷纷成立专业合作社,作为产业发展的实施载体,采用“支部+农户+公司”模式,规范旅游市场,降低经营风险,拓宽就业渠道,在县委县政府的关心支持下,探索出了一条群众自筹一点、政府补贴一点、企业投资一点的“三个一点”现代农村产业发展道路。
坚持党支部带动引领
近年来,各村党支部锐意进取,不断创新,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并重,以党的组织建设理念抓合作社管理和人才建设,在较短时间内实现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壮大和管理能力提升,为以党建促发展找到了契合点,为深化党的先进性建设搭建了平台,村支部的创新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不断增强,实现了管理有序。
坚持党员干部带头示范
群众看干部,干部看党员,党员看组织,越是在发展集中的地方越是需要有一支强有力的党员干部队伍。党员干部大力支持合作社发展,发动群众积极响应、踊跃参加,在建设过程中坚决服从组织领导,在半农半牧的基础上建立了旅游服务产业主导,实现了干部有为。
坚持基础设施建设优先战略
依靠产业支撑,突出基础先行,为重构产业发展秩序,围绕一系列重点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做好推进服务工作,带领全村群众坚定推进幸福美丽家园巩固提升工程、大骨节病试点成果巩固提升项目、民族团结进步中药材种植项目、安全饮水项目、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等一系列重点工程项目,实现了基础先行。
坚持强化村民综合素质能力
为走好乡村生态旅游这条可持续发展之路,严格规范村民议事规则和各项管理制度,所有重大事项均召开班子会议或村民大会一致通过决定。合作社还通过带动部分贫困户参与旅游经营,解决闲散劳动力就业,为贫困户脱贫致富奠定了基石。注重通过加强技能培训,提高村民素质,巩固发展成果,多次组织外地专业技术人员开展厨艺、家政、礼仪培训,按照“统一标准、统一价格、统一接待、统一收入、统一宣传、统一培训”的管理模式,提升川盘整体形象。注重维护团结稳定局面,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切实转变干部作风,努力解决群众实际困难,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维护全村和谐稳定,近年来从未发生一起安全事故、刑事案件及涉稳事件,实现了社会和谐。
(二)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制约因素
近年来,各村各项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但与经济发展需要仍然存在较大差距,受气候影响,高原地区各项基础建设使用寿命有限,后期管理维护往往难以跟上,社会公共服务设施使用效果难以达到预期目的。
在当前全国安全生产总体形势下,对乡村旅游服务业的规范和监管存在一定真空,受发展规模影响,各村难以开展民族传统食品和酒类的文化体验等经营活动。
关键词 村级集体经济;现状;问题;对策;浙江嘉兴;南湖区
中图分类号 F321.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03-0348-02
南湖区现有6个农业镇(街道),57个行政村。2012年底全区有农户5.22万户,农业人口19.51万人,耕地面积1.92万hm2,其中水田1.76万hm2。2012年全区农业总产值37.49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8 232元。南湖区将全面推进新一轮村级集体经济“壮大计划”,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方法,以加快经济薄弱村转化为重点,加强政策扶持,大力发展物业经济,创新发展模式、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增强村级集体经济的 “造血”功能,保障农村基层组织正常运转,提高农村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为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现代新农村奠定坚强的物质基础[1-2]。
1 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现状及特点
南湖区历来重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从2008年起,区委、区政府提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先后出台了《关于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大经济薄弱村扶持力度的实施意见》《南湖区经济薄弱村扶持项目管理办法的通知》等文件,采取多种措施,拓宽发展路子,加强规范管理,创新体制机制,全区村级集体经济取得了较快发展。南湖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主要呈现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1 村级集体资产快速增长
截至2012年底,全区57个行政村拥有总资产11.88亿元,比2008年增长106.89%,村均拥有集体资产总额2 084.21万元;村级净资产为7.79亿元,比2008年增长69.06%,村均净资产1 366万元。从2008年第1轮经济薄弱村扶持实施以来,全区共申报经济薄弱村扶持项目27个,其中标准厂房建设项目16个,小区商业用房和店面房建设项目10个,钢管大棚建设项目1个,项目总投资3 735.18万元。其中市级财政补助931.25万元,区级财政补助575万元。村级资产质量得到有效提高,可用于村级集体增收的资产快速增长。
1.2 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稳步增加
2012年全区村集体经济总收入6 902.7万元,村均收入121.1万元,比2008年增长35.9%。村均经常性收入(包括经营收入、发包及上交收入、投资收益、较稳定和财政转移支付收入)72.17万元,比2008年增长59.8%。村级经常性收入的快速增长得益于政府在村级经济“造血”功能上的政策扶持。2012年各级财政补助收入1 638.44万元,村均补贴收入为32.77万元。
1.3 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不平衡
2012年,全区村集体经济收支结余总额为443.36万元,村均收支结余8.87万元,比2008年增长52.88%。但是,全区有25个村集体经济收支结余为负数,占总村数的44%,说明全区仍有近1/2村入不敷出。全区经常性收入30万元以下的仍有25个村。经常性收入最高村为1 017万元、最低村仅为6.42万元(不包括村干部基本报酬财政转移支付收入),富裕村和薄弱村之间的集体经济收入差距逐渐拉大,两级分化趋势日益明显。
1.4 经济薄弱村转化效果显现
全区在2008年第1轮经济薄弱村转化过程中,通过强化班子建设,开展物业项目建设发展,加强财务监管等有效手段,巩固发展一般村,加快转化薄弱村,从总体来看效果明显。如第一轮薄弱村转化过程中,凤桥镇星火、联丰、三星、永红4个村在凤余公路边联建店面房3 314.28 m2,年租金23.09万元,村均5.77万元。截至2012年底,第1轮经济薄弱村扶持计划中确定的年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30万元以下的18个经济薄弱村(股份)经济合作社集体经济总收入均达到30万元以上,其中凤桥镇永红村等5个村集体经济经常性收入已达到30万元以上。
2 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发展能力不足
就一般村而言,村民小富即安的思想难转变,只求过得去,不愿再谋新发展、再做新探索。就薄弱村而言,村民求稳怕乱思想难转变,只求不出事,不敢或不愿在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上动脑筋,只能等政策、靠政府、要资助,对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不主动、不积极。
2.2 增收渠道萎缩
一是租金收入增势减缓。受宏观调控政策影响和土地等要素制约,村集体对非农建设用地的支配空间越来越小,建造标准厂房、商业用房等新增物业难度加大,租金收入逐渐变少。二是政策性收入空间缩小。当前村一级已全面取消固定面向农民收取的村公益事业资金,土地流转收益全部返回到户。三是补收入剧减。由于大规模土地整理基本完成,建设征用速度放缓,土地征占用等补助收入将大幅度减少。
2.3 区域环境存在差异
凡临近城镇、集镇、近郊的村庄,得益于优越区域位置、便利的交通条件、丰富的信息资源和较为先进的生产经营理念,村集体经济实力较为雄厚。而地处偏僻、远离城郊、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的村,即使通过扶持开展了物业项目建设,租赁收入也比较低,效益无法得到充分体现,村级体经济也比较薄弱[3]。
2.4 土地因素制约
从前几年的发展来看,多数薄弱村以挖掘原有的集体建设用地资源为主要手段,开展物业项目建设,村内原有的土地资源已得到了充分的挖掘。若土地未经审批而违规操作,必将出现浪费,造成损失。从全区来看,无论是经济强村,还是经济薄弱村,要发展物业经济,土地是最大的一个制约因素。
【关键词】农村 集体经济 发展现状
我国的农村人口占我国总人口的三分之二,因此发展农村经济是我国的重点问题,在农村集体经济中首先要立足在农业发展的基础上,其次是实现农村剩余价值的优化转型,全面发展农村经济,实现我国的小康社会目标。目前我国的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中存在三大问题:政府对集体经济的引导缺陷、农业发展的后备力量有限、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步伐缓慢。根据具体的问题笔者提出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几点建议:调整优化品种结构,实现改善品质的目标、深化改革民生政策,增加农民收入、加大农业深加工与综合开发力度,确保农业产业化得以实现、加强农村技能培训和就业指导服务。希望能够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的农村集体经济问题。
一、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现状分析
(一)政府对集体经济的引导缺陷
相关职能部门与各级政府所颁布的指导性文件比较少,对农业进行约束的措施没有一定的时效性与前瞻性,严重缺乏引导力度,导致农业输出工作的难度加大,在农村农民流动的盲目性以及随意性加大。此外,基础性建设比较差,而且自身力量也比较薄弱,以及基层输出单位的多头管理制度,无法充分发挥相关职能部门的有效作用。
(二)农业发展的后备力量有限
外出务工人员一般都是文化程度比较高、有一技之长的人员或者是有着健康体魄的年轻人,这就导致留在农村的人员以妇女、儿童以及老人居多,所以,养殖技术以及科学种植就很难推广,这样长期下去会导致农业发展没有后劲。其次,因为农村土地不能买卖与自由转让,也因为土地是农民的保障与归宿,因此,一般农民都不会将土地抛弃,而且继续开垦与种植。但是,这些农民通常都不会将主要财力、精力以及体力置于土地上,对于土地增收问题,他们并不在乎,因为土地收入最大化不是他们对土地予以经营的目标,而是当成对未来投资与占有的一种保障。因此,这就使农业出现空壳化现象。
(三)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步伐缓慢
根据调查发现输出农村剩余劳动力中,只有24%的人员属于有组织输出,很多都是自发组织、亲邻相带以及零散外出,属于“地缘、血缘以及亲缘”自发带队输出。还有些农村劳动力基于准确信息的缺乏,再加上混乱的中介管理造成一些农民徒劳往返、盲目流动,造成一定经济损失。不完善的公共服务管理制度以及服务平台的严重缺乏,这些都会造成农村剩余劳动力组织化程度低下,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
二、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具体对策
(一)调整优化品种结构,实现改善品质的目标
要想大力发展农业,首先要做的就是优先调整优化品种结构,实现改善品质的目标。稳定发展主导产品的粮食产业,如优质小米、专用大米和高蛋白大豆。按照国家对农产品的区域规划重点发展优势产品,在稳定面积的基础上要重点提高品质,将生产目标定位以深加工原料为主。建设具有示范性的项目,如小麦高产攻关计划,玉米振兴计划等。种植技术要不断标准化,品种结构要调整优化,以实现改善品质的目标。其次,各地政府要充分发挥其有效职能,根据我国的现有国情来不断调整发展策略,综合开发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使农业内部的劳动容量可以得到扩大,从而使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压力可以得到有效缓解。
(二)深化改革民生政策,增加农民收入
实现农民增收的基本前提就是深化改革各种制约农村发展,农民增收的机制体制。一是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加强农村税费的体制改革,让农民没有负担地去发展经济和生产,增加收入。国家曾为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提出了一系列的惠民政策,如“取消农业税,新兴农村合作社,新农保和粮食直补”等,都是为了让农民实实在在的享受到优惠。二是为农民提供实用和先进的技术,使农业生产率得到提高。三是鼓励农民自主创业,农民在创业期间遇到的资金问题,政府可建立一系列的乡镇银行来解决农民资金问题,加大金融支农力度。四是配套深化改革集体林权制度,将补偿机制和生态公益林管护进一步完善。通过深化改革民生政策,尽力方便农民的生产,尽力让农民获得重要的生产资料,尽力调动农民发展生产经营的积极性,使农民收入逐步增加。
(三)加大农业深加工与综合开发力度,确保农业产业化得以实现
要加大农业深加工与综合开发力度,确保农业产业化得以实现。所谓农业产业化,其实就是通过多环节、多层次、多元化以及多形式的优化组合来主导农业产业,密切连接生产、流通以及加工等各个环节,最终形成专业化生产、区域化布局、社会化服务、规模化经营以及企业化管理。发展农业产业化,能够最大限度地有序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同时对打破工农商业与城乡阻隔的差距非常有利,实现合理配置城乡资源,能够充分发挥区域优势,保证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
(四)加强农村技能培训和就业指导服务
首先,要对各类培训资源进行整合,建立多层次培训体系以及以市场为导向的农村教育培训制度,进一步发动社会各界人士参与到农村工作技能培训与输出的活动中。就农村工作技能培训的方式而言,将定点培训、订单培训、企业自主培训以及流动培训等进行有效结合,构建场地、设备、教材资源以及师资的共享与有效利用机制。对高级劳务人才队伍进行发展,对中级劳务人才队伍进行壮大,对初级劳务人才队伍进行提升,以此保证初中高三级队伍结构得以尽快形成。其次,要将市场和培训进行有效对接,同时坚持“技能促进就业,市场引导培训”的原则,全面实现技能培训、就业指导以及技能鉴定服务。
三、结束语
农村经济的发展代表着我国民生经济的具体发展现状,根据目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具体问题,进行一些全面的调控实现我国农村经济间的不断发展,将我国的国民经济大力的增长,实现农村的全面发展,为我们的亿万农民创造发展生存的机会。
参考文献
[1]蒋光峰.浅析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企业导报,2012(06).
[2]刘兴琼.关于新平县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现状的调查与思考[J].商场现代化,2010(16).
[3]韩忻文.太原市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现状调查与思考[J].山西农业科学,2010(01).
关键词:石林县;农庄经济;旅游发展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13-0242-02
现代农庄经济是以市场经济相对发达为条件,在不改变目前我国农村经济体系的前提下,以土地使用权的有偿转让为基础,以资本为纽带,以委托经营为机制,以生产商品和组织商品交换为目的,按标准化合约方式组织起来的生产经营组织。都市农庄不同于农家乐,而是由现代农业、生态林业、休闲旅游和新农村建设项目组成,集一、二、三产业为一体的发展模式。
一、石林县农庄经济发展现状及意义
(一)石林县都市农庄发展情况
石林万家欢蓝莓庄园、石林锦苑都市农庄、杏林大观园、云烟印象烟庄和统千香草园、石林县青泽农庄、石林景尚山水都市休闲农庄、云南业大园林绿化有限公司都市农庄7个项目,已经被石林县人民政府确定为石林县都市农庄规划点,七个已审定农庄总规划面积12 895.13亩,建设用地规划面积644.76亩,占总规划面积5%。服务设施用地根据各个农庄的详细性规划按用地审批程序报批。2012年启动了石林万家欢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的石林万家欢蓝莓庄园项目和石林统一千州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云烟印象烟庄和统千香草园项目,2013年启动建设云南青泽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石林县青泽农庄项目、石林锦苑康乃馨有限公司的石林锦苑都市农庄项目和石林圣火药业有限公司的杏林大观园项目。到目前为止,5个已经启动建设的都市农庄累计完成投资72 495万元,其中2013年完成投资17 492万元,2013年以前完成投资55 003万元。
目前,已初步形成以锦苑花卉为龙头的花卉产业园,以万家欢为龙头的休闲观光农业园,以圣火杏林国际养生度假村为代表的休闲观光养生度假园。万家欢农业生态园是集节水增效示范、高床厩养示范、高校农业示范、旅游休闲观光为一体的大型现代化农业科技生态园,园区建设主体由果园、苗木园、养殖园、休闲园组成,给游客带来了丰富的体验性,拓展了农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的新业态。杏林大观园项目,是一个以医药文化旅游为前导,集居住、医疗保健、文化娱乐、商贸、绿色农庄为一体的农庄式大型养老社区,通过植入与当地历史相关的人文元素,对自然景观进行美化,给与完善的养生条件配置,给入住老人和游客营造颐养天年的快乐空间,促进了康体养生业与旅游业的深度融合发展。锦苑花卉在石林投资建设了大型现代花卉产业园,通过整合花卉产业链,以花卉为亮点,以农业产业为基础,搭建锦苑品牌的经营服务型公共平台。
(二)发展农庄经济对石林县旅游发展的意义
第一,有利于农旅结合,推动旅游业和农业的融合发展。台创园内的每一个都市农庄都有自己的主题,并且融吃喝玩乐购为一体,以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农业高新技术研发、农产品加工配送和生态农业休闲观光为重点,引领着云南农旅结合、低碳休闲的生活方式,每年都有40多万人次入园游览。第二,拉动石林旅游业发展,提高旅游综合收入。石林旅游目前仍然以观光游为主,过于依赖门票经济,因而需要探讨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路径。而农庄经济正是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通过特色都市农庄依托石林的旅游资源,拉动石林的旅游业发展,真正做到“吃住行游购娱”,让游客“留下来”,提高石林旅游综合收入。第三,有助于整合旅游资源,创新休闲旅游方式。农庄经济的发展,有助于把石林景区和台创园片区之间的路线串联起来,实现旅游资源整合利用,最大限度发挥旅游资源的效用。
二、石林县农庄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相关政策还不够完善
云南省2014年出台了《关于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庄园的意见》,主要是为了鼓励“老板下乡”、“资本下乡”、推动资源的优化配置。从石林县的实际看,政府在资金扶持、用地审批等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但缺乏有关农庄经济发展的规划性政策文件,指导性不强,庄园发展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和模仿性。由于政策不完善,使得农庄的优势难以发挥,市场前景分析、庄园规模定位不清。同时,发改、农业、林业、交通、金融、质检等部门在部门联动、项目建设、信息共享、整合资金方面统筹协调不够。
(二)农庄规划及选址和建设存在矛盾
石林县已经启动建设的5个都市农庄,有4个在云南昆明石林台湾农民创业园内,石林台湾农民创业园选址在石林风景名胜区二、三级保护区之内,而石林风景区的总体规划在石林台湾农民创业园选址前就完成了,所以园区的选址不符合石林风景区总体规划,建设用地批下来后,园区入园项目建设在办理选址意见书时没有依据,无法办理项目开工的前期手续和相关证照,造成建设上的实际困难。由于4个都市农庄的项目和部分规划地点在石林风景区保护范围内,在办理环保、水保、住建等部门的审批手续时难度大。此外,建设用地及5%以内的设施用地难以落实。
(三)农庄土地占用导致农民权益受损
由于农庄项目的特殊性,石林县各大农庄在建设初期的占地及规划面积都较大,平均每个农庄的面积超过1 000亩。农庄建设用地大,难免要占用到周边农民的土地,尽管目前石林县的农庄规划用地主要集中在石林台湾农民创业园、石林旅游度假区、国家圭山森林公园、九石阿旅游专线附近,但都难以避免要占用到农民土地。农庄经济目前主要通过企业要推动,因此农庄开发商在运营过程中必然要以盈利为主,加之没有相关的政策法规约束,因此处于实际的垄断地位,在农庄内打工的农民工资低、报酬少,利益分配不公;在土地补偿方面,政府的土地政策也没有明显的倾斜,农民获得的补偿有限;而一些失去大部分土地的农民没有稳定生活来源,加剧了生活困难。农民权益受损,就会导致石林旅游资源和人力资源、土地资源不能实现很好的融合发展,也阻碍了石林旅游转型升级的步伐。
(四)农庄经济运行机制不畅
由于资金、经营管理能力等因素的制约,石林县的农庄开发商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管理规范、经营不善、违规操作等问题。例如:有的开发商经营管理能力较弱,导致农庄管理不规范,营销手段匮乏,难以实现预期收益;有的开发商在经营过程中经营转向,违背了农庄经济发展的基本原则;一些开发商的服务体系不全,因而导致庄园发展受到制约。基于上述因素,促进土地、资金、管理、技术、人才、市场、信息等生产要素尚未在石林县农业庄园集聚和合理流动,农庄经济运行机制不畅。农庄经济运行机制不畅,导致了各农庄收益盈利模式的不稳定,影响了农庄经济在市农林旅游综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三、推动石林县农庄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出台农庄经济的政策和意见
庄园经济既是一种经济模式,又是一种发展战略和规划思想,更是一次深刻的改革创新,各级政府是推动其大力发展的责任主体。石林县应根据云南省和昆明市政府出台的发展都市农庄(农场)的相关政策,出台相应的实施细则和建设标准,确保“政府主导、龙头带动、多措联动”的措施得到保障,使都市农庄建设质量、速度、效益并重,得到健康发展并发挥其应有的效益。通过农庄经济发展政策或意见的出台,指导石林县农庄经济的健康发展,同时在资金、税收、用地、体制、机制等方面给予明确支持。
(二)完善农庄的规划编制
在编制农庄规划时首先要考虑分片区、分类型、分特色进行开发建设,避免大部分农庄出现模式单一、风格雷同、缺少独特创意等问题。通过农庄经济的深入调查研究,建立和完善石林农庄在项目用地、资金筹措、农民工安置、产品和服务开发等方面的机制,确保农庄规划的科学编制。其次,整体布局、统筹安排,避免单纯企业行为导致农庄的盲目建设,确保政府主导、监管到位。最后,因地制宜,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农庄发展方向和目标,要充分体现“一庄一品”的独特魅力,并让农庄建设和乡村旅游规划、农村土地规划、农业产业规划等衔接,促进石林县旅游经济的持续发展。
(三)合理组织供地,发挥农民群众积极性和创造性
农庄项目选址确定后,由项目所在县都市农庄发展领导小组根据项目规划组织土地(林地)流转和依法办理征占用手续,并负责实施项目基础设施配套工作。提倡和允许在农民自愿的前提下,采用转包、转让、“反租倒包”、股份合作和出租等多种形式进行有偿转让,促进农村土地依法、有偿合理流转。上级政府应给予安排配套设施建设专项用地指标和专项扶持资金。
在此基础上,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规范农庄用工报酬标准,充分发挥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创造性地发展多样化的现代农庄。石林县政府可以实行差别化政策,鼓励各农庄因地制宜开发不同的产品与服务体系,打造特色乡村旅游体系。各农庄应加强对村民的旅游专业培训,邀请更多村民参与到农庄的建设中,实现人力资源、土地资源和旅游资源整合,更好地推动旅游业的发展。
(四)构建良性的农庄经济运行机制
首先,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坚持民办是为了更好地树立市场经济观念,尊重投资开发企业的主观能动性。坚持民管可以有效地避免盲目决策、管理混乱、损失浪费等行为,提高农庄经济项目的收益。坚持民受益是农庄经济组织的生命力所在,农庄发展建设好了,消费者才能享有安全丰富的食品和休闲娱乐、回归田园的体验,让农业、企业、农民、消费者都受益。其次,建立庄园经济监管机制。石林县农业、林业、水利、科技、商务、质监、扶贫、农业综合开发等多部门应实现联动,以此整合资源、项目和资金,协调配合,引导投资开发企业制定管理标准,促使农庄正确处理利益分配关系,确保群众利益不受损害。最后,依托资源多元化发展,打造特色产业示范园,建立集生产、加工、物流、旅游、购物文化体验为一体的综合性庄园。通过旅游资源的整合、综合开发和利用,不断发挥农庄经济在石林旅游综合收入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存在的主要问题
1.1资源因素制约经济发展。近年来,随着村级集体资源的再分配,如今村级集体组织掌握的可支配资源越来越少,特别是失去了对土地资源的控制和使用权利。因一些重点项目建设很难地村里落地建设,而村级经济发展、留用地开发等缺乏财税、土地等方面的优惠政策,招商引资企业入村却得不到实惠,村集体积极性不高。村干部面临的工作压力很大,一方面要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已有很大的工作压力,而一方面来自村民利益的要求很高,村干部难以达到两全,普遍存在“守摊头”思想,缺乏内在动力。
1.2增收项目少,增收方式单一。经过近几年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虽然加强了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国家大力发展二三产业,群众收入得到稳步增加。但是,增收幅度缓慢,主要原因:除了农业生产和部分从事经营服务,外出务工收入外,几乎没有其他收入渠道。
1.3农业生产效益不高。由于受生产条件的制约,农民科学文化水平不高,对新品种、新技术接受能力差,专业技能不足,影响了农业生产效率。
1.4农业技术水平有待加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目前许多农民还是靠天吃饭,科学技术水平不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足,一旦遇到自然灾害就会损失惨重。一些基层单位农技员较少,很多还兼职其他工作。尽管上级有关部门会到镇村举办一些如科普之冬等形式的培训活动,但实践性缺乏,农民真正能听进去的课程不多。
1.5农业资金缺乏。一些农民在上级部门的引导下,逐步树立了市场经济意识和发展意识,寻找到了一些致富项目,但就是手头缺乏资金,很难实施发展规划,失去了致富机遇。
2.对策措施
2.1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要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及地域优势,大力引进短、平、快品种项目,缩短生产周期,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走精细化、集约化、产业化的农业道路,不断开拓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空间,加快经济运行速度,提高农业产出效益。同时,要兼顾发展种植、养殖业,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优质时鲜蔬菜种植业和家禽、牧畜养殖业,形成粮食、蔬菜作物种植和家禽、牲畜养殖并存的农业经济结构。积极推行标准化生产,加强生产规范、监管有力的标准化体系建设,加快培育名优产品,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
2.2引导农村土地合理流转。积极探索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合理、有偿流转,促进农业生产规模化。积极引导农户以土地入股等方式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实行有偿转让,进一步整合农村土地资源,促进农业生产规模化。要建立现代农业企业制度,积极探索农村经济发展的新路子。探索试行“订单式”农业,即由公司与农户签订农副产品生产、收购协议,农户负责按照订单生产,公司负责产品收购;探索试行“公司+农户”式农业,即将整个农业项目全部实行公司化运作,公司自行负责生产经营管理,自担风险、自负盈亏,农户仅以雇工形式受聘于公司进行生产作业。这不仅有利于农民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也有利于农业生产效率、农副产品质量和农业产出效益的提高。
2.3提高农业产品信息服务。建立农村信息服务中心,加大对农资产品和农副产品生产、销售信息的收集,及时宣传推广极具市场竟争优势的品种。充分利用各种信息服务渠道,为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提供了信息和技术支持。通过农业信息化取得经济效益,改变广大农民传统的销售方式和销售观念,为农民增收拓宽渠道、促进农民素质的提高、加快农业科技成果推广以及新农村信息化建设奠定基础。
2.4加强农村科普知识培训。加强对种植、养殖技术和病虫害防治、卫生防疫的系统教育培训,进一步提高广大农户科学种植、科学养殖的技能水平。及时向农户宣传农村实用技术和先进的种植、养殖技术方法,报道天气预报和防虫防灾、防病防疫信息,提醒农户做好技术管护和病虫害防治工作。同时要积极探索成立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充分依托职业教育资源平台,采取定向培训与订单培训相结合,集中培训与分散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加大对农村劳动力就业技能和法律法规知识的培训,千方百计提高外出务工人员的整体素质,增强就业优势。
[关键词]流通业;北京市流通业;流通现代化
[中图分类号]F259.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3)2-0015-03
1北京市流通业发展的现状
1.1流通规模不断扩大,流通业地位不断提升
2006年以来,北京市流通规模不断扩大,集中反映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从2006年的3295.3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6229.3亿元,几乎翻了一番。流通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也在不断提高。流通业在2010年实现产值2918.69亿元,占全市总产值的比重为20.68%,产值拉动力达到了1.52。表1从产值角度反映了北京市流通业发展现状的概况。
1.2市场主体中私营及个人经济发展迅猛
2006年以来,北京市流通市场形成了国有、集体、合营、外资和私营个体等不同类型的主体。非公有制主体发展迅猛,有力地推动了北京市流通产业的发展。表2反映了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中各种不同所有制主体所占有的市场份额。
从表2中我们可以看出国有经济以及集体经济的比重在不断地下降,而个体经济及外资等所占的比重不断提高并占有绝对的优势。这说明北京市流通业已经逐步完成了市场化改革,市场的竞争机制初步建立和形成。
1.3流通业企业数量众多
2010年北京市法人数为384973名,这其中属于流通产业的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以及运输服务业法人数总计为13716名,占比例为34.21%。其中批发业占比最高,批发业法人数占全市总法人数的15.38%,最少的为运输服务业,其这一比例仅为0.56%。表3是2008年到2010年流通业及其各行业占全市法人数的比重。
表3北京市流通业及其各行业法人数占比(2008―2010年)(单位:%)行业2008年占比2009年占比2010年占比批发业13.8414.5715.38零售业13.3615.4314.92餐饮业2.472.432.32住宿业1.031.071.03交通运输业0.540.570.56流通产业31.2234.0634.21全市100100100
从表3中我们还可以看出批发业在2010年得到了较为迅速的发展,流通产业企业占比保持了较为平稳的水平。相比较金融危机爆发的2008年,除餐饮业有少量萎缩以外,其他行业的企业数量占比都有所提高,其中以批发业和零售业最为明显。
1.4批发零售业固定投资增长最为迅猛,餐饮住宿业有所萎缩自2008年批发零售固定投资增长率达到-37.5%的水平,这两年投资增长较为迅猛,而相应的餐饮住宿业固定投资增速开始下降。2010年为-10.5%。表4反映了2008年到2010年三年流通产业分行业固定投资增长比例。
表4北京市流通产业分行业固定投资增速(单位:%)年份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运输服务业2008-37.523.011.5200915.1-26.814.6201052.3-10.50.8
1.5流通领域相关的法律法规不断完善
北京市为促进流通业的发展,近年来出台了一系列的法规,如《北京市商业流通发展资金使用管理办法》以及《北京市商业流通发展项目银行贷款财政贴息资金管理办法》等。为规范流通业发展,提高流通企业服务水平与质量出台了一系列行业标准与规范如:《北京市流通业发展分类指导目录》、《商业、服务业服务质量》、《北京市商业零售企业促销行为规范(试行)》等。
2北京市流通业发展的问题
虽然近年来北京市流通业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企业质量也有所提升,但是还是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2.1流通企业单体规模较小,相互间的恶性竞争严重
2010年流通业产值较2009年增加了20%,然而企业数量增加了34.21%。因此,平均每个企业的产出下降了,说明单个流通企业创造的新增价值有所削弱。这主要是因为大量的小规模的并提供近乎同质服务的流通企业大量的出现,这严重影响了流通企业整体的良性发展,降低了流通企业的规模效应,削弱了北京市整体的流通竞争力。
2.2流通业空间布局有待完善
生活在北京的人都会有一个共同的感觉,那就是生活在郊区十分不方便。这是因为关乎民生的流通业在空间布局上较为集中在中心城区,郊区的商业无论从层次上还是服务质量上都无法满足地区居民的消费需求,尤其是在南城地区,商业发展相当滞后。
2.3流通业发展现代化水平较低
北京市目前传统批发业还处于变革时期,现代批发业还需进一步发展完善;综合性批发市场过剩,专业性批发市场不足。除了少数大型的综合批发市场,多数批发市场在配套设施、技术支持、市场管理服务等方面仍有不少欠缺。此外,相关的物流服务业也存在资源分散、物流成本高、结构不合理甚至管理不规范等诸多问题。
2.4社区商业较为分散,商业业态结构不合理
北京市现有社区商业多以楼盘底商或者是临街店铺为主,很少有较为集中的大商业综合体。这不仅降低了社区商业的吸引力,还给居民带来了环境污染,噪声等降低区域吸引力的后果。商业业态也较集中于餐饮和零售,而其他生活性的服务却极度缺失,造成社区内服务层次的缺失,无法满足社区内消费者的综合需求,降低了社区居民的消费意愿。
2.5社区商业运营模式落后
商业地产商为谋求短期的利益而将社区内商业地产分割为小块进行出售,由于商铺面积被分割的很小,大商业难以进入。不利于社区商业整体水平的提高。产权式商铺的开发终将导致社区商业功能、业态上的混乱,带来的是恶性竞争与商业运营的低业绩。
2.6批发零售业利润率低,税负阻碍其发展
从表5中可以看出批发业总体平均税后利润率仅为4.03%,零售业则更低仅为2.40%。尚不及一年定期存款的利率。这将严重降低批发零售业对资金的吸引力。从税负上来看,零售业的所得税率达到了31.30%的高值,这是在零售业投入产出比高于批发业的情况下导致其低利润率的重要原因。因此,税收政策的“一刀切”原则损害了零售业整体的发展。
2.7法律法规尚需进一步完善
虽然,近年来为促进流通业的发展,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行为准则和标准,但流通业法律体系尚未完全建立完全,应当从流通业全产业链着手制定相互关联、互为补充的法律条款以形成完整的流通业法律体系。
3北京市流通业发展的建议
流通业发展的目的在于促进经济的可持续与健康发展,在于提高城市在区域经济中的作用,在于更好地服务于城乡统筹的战略。
3.1调整中心城区与周边功能新区的商业格局
目前,北京市中心城区的商业已经呈现过度开发的态势,而周边功能新区的商业发展却严重不足,这进一步导致了城市整体流通业的低效率运营,也导致北京市人口分布的极度不均衡,阻碍功能新区有效地发挥自身的作用。因此,要重新调整中心城区和周边功能新区的商业格局。中心城区应当发展高附加值的商业,建立综合性的集休闲、娱乐、购物、商务于一体的大型综合体,最大程度地使土地的利用最优化。周边功能新区的商业发展应当有助于该区域功能的发挥。北京市的人口规模和密度已经达到了非常高的水平,需要在周边的功能新区建立新的副中心地带以承接从中心城区转移的产业,新区的商业要与之相适应。
3.2促进产业与流通业的协同发展
北京市现有流通业的主要业态依旧以服务居民生活的零售业和批发业为主,而服务于旅游和产业的现代服务业则相对较少,这不利于城市的持续发展,也阻碍了北京市在区域内发挥其中心城市的作用。因此,应当规划服务于北京及周边地区产业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增强北京优势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产业与流通业的协同发展。
3.3不同层次的流通业应当共同发展
如果将流通业按照其辐射范围的不同分为:区域性流通业、城市流通业、社区流通业。不同层次的流通业应当共同发展。不同层次的流通业在发挥流通业的功能上呈现互补的关系,任何一个层次的流通业发展出现问题,从长远的角度来看都必将影响另外两个层次的流通业的发展。
3.4促进旅游业与流通业的和谐发展
北京市是中国的文化中心,这是北京吸引众多国际游客的优势,与旅游相关的流通业的发展将严重影响这种优势的发挥。应当根据游区特点,旅客需求发展融入中国文化的特色产业以及为之服务的流通业。应当鼓励特色产品产业化、商标化以及生产企业和流通企业的规模化、正规化。
3.5根据流通业细分行业的不同制定扶植政策
流通业是一个十分宽泛的概念,其包含的行业众多,各行业中经营的商品以及提供服务的种类也十分繁多,产品的特性差异性较为明显。为适应北京市低碳式可持续性发展的要求,最大限度的发挥北京的优势,应当鼓励流通业中低能耗、高附加值以及与民生息息相关的企业发展,针对流通业内不同行业的产品及服务特点制定扶植政策。政策的制定应当征询行业内法人代表的建议,也需要国内相关行业的专家参与研究制定,并持续跟踪政策的实施情况以及结果,对政策不断地进行更新和修正。
3.6大力发展流通业的现代化
鼓励有实力的企业或者通过政府扶植成立流通技术、流通方式研究中心。推进电子商务、无店零售的发展,建立大型信息交换以及共享中心,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提高北京市流通业的协调合作能力,提高企业的赢利能力以及核心竞争力。培育本土大型流通企业,在可行性调研的基础上推广商标制及商品可追溯体制。培育本土大型连锁经营店以及专营店,增强对本土企业投资的扶植力度。建立培训中心,提高流通业工作人员的专业化水平。
3.7加强法制,加强流通业规划的实施与监督
内容摘要:当前,京津冀地区已成为我国三大经济增长极之一。本文通过分析京津冀区域内经济合作现状,指出其发展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发展前景提出了一些积极有效的建议。
关键词:京津冀 区域经济一体化
京津冀地区拥有优越的城市发展平台,以及政策、资源、人才、技术优势,其建设不仅关系到自身的发展,也关系到如何带动我国北方经济与社会的全面发展,更关系到我国综合国力及在全球竞争能力的增强。因此,推进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已经迫在眉睫。
京津冀区域内经济合作状况回顾
20世纪80年代,国家首次提出“环渤海经济圈规划”。
“九五”时期,河北省提出了“两环开放带动战略”(“环京津”、“环渤海”),但基本上停留在战略概念层面,在具体合作的内涵、方式等方面没有实质性进展。
2001年10月,国家建设部组织评审通过了清华大学两院院士吴良镛主持完成的“京津冀北城乡空间发展规划研究”,即大北京规划。
2004年2月,国家发改委召集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发展和改革部门的负责人召开了京津冀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研讨会,共同分析面临的形势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商讨加快发展的对策和建议,达成五项共识。
2004年5月,北京科博会、博鳌亚洲论坛发起,国家发改委指导,环渤海七省市共同参加了环渤海地区经济合作与发展论坛,达成实施建立环渤海合作机制,推动环渤海地区经济一体化的共识。
2004年6月,环渤海合作机制会议召开。会议就推进环渤海区域合作进行了研讨,并决定成立环渤海区域经济合作联席会议。
京津冀经济一体化发展的现实意义和面临的问题
从京津冀所处的经济地理圈层与战略地位来看,由于世界经济中心向亚太地区转移,国内生产力布局由南向北推移,这些发展机遇都为京津冀地区的能量聚集和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可能,再加上这一地区独特的区位优势、雄厚的工业基础和经济实力,全国一流的技术装备和科研环境,不仅是我国目前最具发展潜力和活力的七大经济区之一,而且有可能成为推动我国北方地区乃至全国经济增长的“引擎”。北京市、天津市的人均GDP已分别达到31613元、25874元,河北省与之相差较大(见表1)。但与人均GDP已达40000多元的上海市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京津冀如果要成为带动这一区域的发展中心,还需进一步大幅度提高其实力。如果把京津冀作为一个整体,使之成为发展中心的话,其实力一定会得到快速提高。所以,在京津联合的基础上加快推进京津冀一体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区域观念淡薄
区域经济结构失衡 多年来,京津冀为了获取地方利益,长期实行自愿垄断、贸易保护、市场分割、自成体系的封闭政策,从而诱发城区系统生产建设中的重复布局和地区工业结构趋同,形成区际内部某种程度的“大而全”、“小而全”生产体系,技术上不了档次,专业化仅仅停留在产品的专业化上。
缺乏公平、合理的区际利益协调机制 由于三省市存在着特殊的经济关系以及区位因素的影响,三地区特别是河北省与京津并不能获得同等的发展机遇,这就意味着三地区在相同的主观努力下并不能获得同等的发展机遇和经济收益,从而驱使三省市各地区在一个不公平的环境中相互竞争,导致区域经济畸形发展,而且还影响区域经济结构的优化程度以及区域经济宏观效益整体水平的发挥,从而延缓区域经济整合与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进程。
缺乏区域组织保障系统以及协调统一的区域经济发展规划 由于京津冀区域合理分工,优势互补的区际分工体系与运行机制并不完善,区域经济组织与区际经济活动始终处于无序、混乱和松散的状态。市场分割、贸易摩擦、恶性竞争时有发生。特别是区域经济在不受中央或区域协调组织宏观规划与统筹布局的控制和管理下,区域系统内劳动地域分工规律、整体效益规律以及协调发展规律很难对区域经济产生有益的影响。
缺乏统一的地区性金融市场 从该区域金融服务水平与功能质量来看,京津冀地区的金融体系不够完善,经济体制改革相对滞后,主要表现在地方性银行、非银行部门没有融资权,部分地区人民银行的融资活动只能根据中央银行信贷规模的分配来决定地方性贷款额度、融资渠道狭窄,无法形成经济区域资金流通与循环态势。
区域环境问题严峻
从总体上看,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京津冀的生态环境质量总体仍在下降,以城市为中心的环境污染仍然呈恶化的趋势、空气污染依然严重、地表水污染普遍,特别是流经城市的河流污染严重,地下水受到点状和面状污染、水位持续下降,加剧了水资源的供需矛盾,生态破坏加剧的趋势尚未得到控制。
城际交通欠完善
目前,京津冀地区对城际交通线路的网络建设缺乏足够重视,不能充分满足城市客货运输迅速、便利、安全、经济的需求。交通网总体布局存在缺陷,铁路与公路网络都以核心城市为中心向外放射,以致内外的交流必须通过北京枢纽或天津枢纽,为二市带来了大量的过境运输,干扰核心城市交通。同时,京、津两大交通枢纽的分工与协作不善,忙闲不均。
推进京津冀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对策
培育和建立统一开放的区域性市场体系
京津冀地区应逐步建立健全规模不等、层次不同、功能各异并呈四级分布的区域性市场体系。
大地区级区域市场,即建立面向全国的以京津两市为中心的高级市场体系。省级区域市场,河北省作为层次较高的省级商贸中心,通过其自身经济吸引和辐射功能的逐步加强,一方面随着经济增长速度和市场发育水平的提高,与周边省份的区域联系将会更加紧密;另一方面展示了整个区域与周边地区各类要素市场、批发市场、大型贸易集市日渐成熟并均有良好的发展势头。省内地区级区域市场,这一级区域市场联系主要是指城市之间、地区之间建立起来的商业中心和贸易网络。基层区域市场,其吸引和辐射范围一般与县级行政区划相一致,县城是这一区域的商品流通中心。
建立区域经济利益协调机制
建立合理公正的区际利益交换关系 新型区域利益协调机制应建立在“公平竞争、机会均等、利益兼顾、适度补偿”基本原则基础之上。
尊重区际经济利益的自益 中央政府应根据京津冀区域经济的发展实际,积极为三省市创造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并制定出一系列有益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法规,调动地方的积极性。
实现区域生产力合理布局 京津冀地区应从全局出发,合理布局重大工业项目、农业项目、交通运输项目以及城镇和其他方面的建设项目,使区域经济均衡向前发展。
突破二元经济结构 促进区域城乡经济的渗透和融合,突破省、市、县的界线,建立统一的市场体系,实现资金、技术、劳动力等各种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转变政府职能,建立新型的区域城镇经济运行的管理机制。加强区域中等城镇建设的投资力度,拓宽筹资渠道。
建设京津冀高新技术产业带
要加快京津冀城市内部产业结构的调整、城市间产业分工协作,如北京市“退二进三”的产业结构调整战略,即产业重点瞄准第三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把不适应首都发展的大工业和传统产业向河北省、天津市转移;天津市在产业优化时,把转移出的产业在河北省附近城市“安家落户”。加快京津唐高速公路高新技术产业走廊的建设,带动京津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和高新技术的发展,使之成为我国北方的“硅谷”。建设京津冀高新技术产业带地段,可以设在沿京津唐高速公路靠近北京市、河北省一端,这个地方便于三地政府直接共同管辖,有利于吸引三地特别是京冀两地的资金、人才。
实现以交通运输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
京津冀地区是我国交通网络最为密集的区域之一,是航空、海运、铁路、公路和管道网络的枢纽地带。然而,由于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增加了各国经济与贸易的相互依赖性,使生产和流通过程更加规范化,从而引起了多式联运与综合物流服务需求的增加。这种变化将意味着京津冀地区实现区域交通一体化,必须建立一个以联合运输为主要内容的综合运输网络。
加强区域内铁路干线的建设,如修建保定通往霸州的铁路,是跨过北京市、连接石家庄与冀东及其以南地区的关键所在。滨海铁路的建设也应尽快纳入城市发展规划,促使秦皇岛、王滩、大港区和黄骅连为一体,成为分担京津铁路货运量的主要结点。
建立生态环境整治补偿机制
确保京津冀地区生态环境质量,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国家本着“利益兼顾,适当补偿”的原则,尽快建立京津冀生态环境整治补偿机制。国家应设立专项补偿基金,合理补偿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三省市水资源分配以及由此引发的移民、生态环境保护和防洪损失等问题。加大该地区生态环境整治与投入力度,特别是对洋河与官厅水库水污染的治理,北京市与河北省应共同出资或争取国家补偿尽快予以解决。另外,对水库周边河上游地区水土流失、防护林、特种林等森林资源的综合治理与营造也应及早列入京津冀环境整治规划。
实现旅游网络与综合开发一体化
旅游业已成为各地区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支柱产业。“九五”期间,京津冀三省市旅游业总产值比重达到4%以上,表明该地区除了具有区位优势明显、交通通讯便捷、景点相对集中的条件外,还具备发展成为世界著名旅游区的巨大潜力。三省市应把旅游业提到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高度,加以统一规划、综合开发,特别是应尽快将“高科技兴旅”的战略思想融入京津冀经济一体化规划之中。
参考文献:
1.王亭亭.区域体制改革: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关键.中国经贸导刊[J],2002.7
2.沈玉芳.长江三角洲一体化发展态势、问题和方向.城市经济、区域经济[J],2004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