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德育课程实施策略优选九篇

时间:2023-09-07 17:55:07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德育课程实施策略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德育课程实施策略

第1篇

关键词:中职德育教育 职业道德与法律 趣味性教学

由于中职院校是直接为社会输送中等技术人才的基地,职业道德与法律是中职院校为了让学生能掌握一定的职业道德与法律知识,提高自身的素养,在即将面临的职场、社会中,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自发增强自我职业道德意识与法律观念,做一个有道德、讲法律的新时代应用人才开设的课程。而现阶段的中职德育教育中,存在诸多如教学方法单一、考核方式较固定等问题,造成职业道德与法律的实际教学成效与教学目标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造成学生的职业道德观念淡薄、法律意识欠缺、行为自由散漫、缺乏学习动力及工作激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由于德育课程的内容相对来说较抽象,偏理论性,而中职学生一般基础较薄弱,对于职业道德与法律这种较抽象的课程内容缺乏一定的理解和学习热情,因此,采取趣味性教学方法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教学成效,实现教学目标。笔者以自身的教学经验,提出几种趣味性教学的方法。

一、故事教学法

所谓“故事教学法”,即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故事,将所学内容联系起来,引发同学们的好奇心,集中注意力,提高上课效率。

1.教学导入,抛砖引玉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堂也不例外,课堂的开端是否成功,直接关系到整堂课的效果。尤其是像职业道德与法律这种理论性极强的课程,对中职学生来说,在内容上更是毫无吸引力。在教学中,应找到良好的切入点,做好课程导入工作,在课程之初引学生入胜,提高对课程的学习热情。

例如,在教授《感受道德之美》这一课中,教师可以采用2014年“感动中国”人物中,年届九十仍坚持拾荒助学的山东老人刘盛兰的故事,讲述这位高龄老人不褪的社会公德心。在学生们开始对这一不可思议的真实故事议论纷纷时,教师可以就此抛砖引玉,提出问题,如“刘盛兰老人可以选择不这样做吗?如果是你,你会怎样做?”等,就此引发同学们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使其能集中注意力,让课堂教学活跃起来。

2.故事穿插,教学讲解

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中,很多知识对于学生们来说,并不陌生,如果按照常规的方式讲课,对大家都很熟悉的概念、定义进行分析,不仅会让学生觉得老师只会照本宣科,不利于构建师生之间的和谐关系,同时还会大大打消同学们的学习热情。因此,在教学中穿插一点故事,对于活跃气氛、掌握知识有巨大的作用。

二、情境教育法

网络时代下,多媒体的发展为教学提供了多重便利。而中职职业道德与法律的教学内容中,多数涉及的是人在社会中进行的活动,主体一般是人与人,因此这些现实中的情境与人物,配备适当的背景音乐,能促使课堂气氛大大活跃。同时,在一些无法模仿的情境下,利用多媒体教学的便利,采用虚拟情境,将实际知识转化为图像、动画等方式,让学生换一种方式掌握知识。

1.创设情境,让学生成为主人公

传统的德育教学主要采取的是“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容易使学生产生厌烦情绪,影响这门课程的教学效果。采用情境教学方法,创造情境,让学生成为教材中事件的主角,自发理解知识内涵。

2.采用多媒体教学,情境再现

多媒体的迅猛发展,为现代化的教学开展提供了便利。不仅能提供传统教学无法提供的图片、动画、音乐,活跃了课堂,同时,也能将知识情境再现,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掌握知识的途径。

在《感受道德之美》教学中,教师可带领同学们观看2014年“感动中国”颁奖盛典,领会其中人物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以及家庭美德,从感动中找到自己的学习榜样。一方面促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同时也能让学生通过“榜样的力量”提升自己的整体道德及职业素养。

三、总结

本文就中职德育课程中的趣味性教学方法进行了探究,提出了笔者的一点看法,提倡采用故事教学法与情境教育法增强教学的趣味性。采用趣味性教学方式,改变传统的德育课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寻找乐趣中主动学习、掌握相关的知识,提高自身的素养,并将所学转化为自身的本领,在现实生活中得到应用,成为新时期,有职业道德、懂法律的有志之才。

参考文献:

第2篇

关键词: 小学品德与社会 历史事件 教学目标 教学策略

一、研究背景与价值

1.课程实施的要求。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小学德育课程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基本线索,涵盖社会环境、社会活动、社会关系等,真正实现全面的综合。其中历史事件题材的教学在《品德与社会》中比重大,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翻看此类教材的时候,有一种出于被汹涌而来的历史所淹没,并沉浸在内心的或酸涩痛楚或激越自豪之中,却难以进行教学构想的迷茫境地。

2.师生共长的需要。

一些教师在师范教育阶段没有系统地学过历史,缺乏历史知识储备和历史教学技能。对学生而言,由于历史时代久远,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更是相去甚远,学生光凭简单的认知,难以激发探究这些史实的愿望。

3.我们的思考。

“历史事件题材的品德内容,到底应该教什么?怎么教?”根据现状,本课题研究小组及时组织了相关的教学研讨活动,并和学校品德与社会的相关老师开展研究。我们力争通过研究,使教师进一步读懂这类题材教学内容的教学目标,探索教学策略,使学生在“历史事件”内容的学习中,提高认识,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二、研究目标

根据上述理性思考和研究意向,设定如下研究目标:

1.通过研究及实践,厘清小学品德课程中历史事件教学内容体系,研制成具有一定操作性的历史事件教学策略,初步建立相关内容的教学目标体系。

2.通过研究与实践,使学生在历史事件学习中提高品德素养,进一步树立科学、正确的道德观念。

3.通过研究与实践,提高品德教师对历史事件有效教学的能力,营造良好的品德教学研究氛围。

三、有效教学策略

2011年版新课标在教学目标方面做了调整,把情感目标调整为第一目标,的确,品德教育,只有感动学生心灵,触动学生心弦的教育,才能真正形成真实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实现真正有效的“知情意行”的道德发展。因此,我们重点进行了历史事件教学中激发学生情感策略研究。

1.借熟悉事物引发回忆――生化情感。

“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教材中出现的历史主题大多数离学生的生活有一定的距离。因此,教学中,教师应充分挖掘学生生活,调动学生已有经历,从熟悉的事物、场景入手,让所呈现的内容触及学生内心,生化感动体验,实现价值目标。如执教《让我们来寻根》一课,我们的根究竟在哪里?教师没有停留在书上所介绍的知识,而是引领学生充分挖掘春秋淹城遗址。春秋淹城独有的三成三河形制,那独一无二的独木舟,五花八门的清瓷器,都是学生所亲眼看到过、惊叹过的,离他们的生活较近,所以,学生情不自禁地赞叹:“我们的祖先真是太有智慧了!”由此可见,教师善于捕捉学生熟悉的人、事、物,将更好地架起生活与课程之间的桥梁,使学生产生感动的情感体验,促进学生情感价值观的形成。

2.借助图片、视频触发震撼――催化情感。

很多历史事物是学生不熟悉、不了解的,只在课堂中凭着一星半点的资料了解,说着一知半解的看法,这样的交流仅仅只流于表面,并不能真正起到引导的作用。教师如果将这些事件通过视频等直观方式呈现出来,就必然会达到强烈的震撼效果,对促进内心体验有重要的作用。如教师执教《李奶奶身上的伤痕》一课时,播放了《南京!南京!》中的一个片段,日军进城后,对无辜居民和放下武器的中国士兵进行了长达六个多星期的血腥大屠杀。当看到鬼子的刺刀无情地砍向手无寸铁的同胞,当看到无辜的百姓被机枪扫射,当看到小小的孩童倒在血泊中,学生的眼中充满了泪花。其实日本侵略者在我们中国所犯下的滔天罪行何止一个,他们在长达8年的中所犯下的罪行真是罄竹难书、数不胜数。那段历史,让学生没齿难忘。学生必将化悲痛为力量,好好学习,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拼搏。

3.用具体数据激发认知――深化情感。

数据是最有说服力的,当学生对历史知识、历史事件不够清楚的时候,一组组触目惊心的数据往往让学生心灵震撼。

执教《李奶奶身上的伤痕》时,教师出示了这样一组数据:

12月15日,2000余中国军警人员被解赴汉中门外,用机枪扫射,焚尸灭迹!

12月15日夜,9000余中国市民和官兵被屠杀。[9人逃出]

12月16日傍晚,5000余中国士兵、难民被押往中山码头江边,用机枪射死,抛尸江边。[数人幸免]

12月17日,3000余南京电厂工人和军民被枪杀、焚烧。

12月18日,57400中国被俘军人和难民,先用机枪扫射,再用刺刀乱戳,最后以煤油纵火焚烧,残余骨骸扔入江中。

触目惊心的数据,让学生感受到日本侵略者的滔天罪行。

第3篇

课程统整思想是全面发展教育理念在课程内容结构调整中的反映,其关注的焦点在于整合以儿童经验为代表的生活世界和以学科知识为代表的科学世界,让学生完整地认识和把握世界,实现和谐发展。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和教育价值取向的转变,课程统整的理念越来越被认同与提倡。然而要想让“梦想”照进现实,把课程统整落实到真实的教育情境之中,经常会因某些内外在因素而举步维艰。其原因固然是复杂的,但囿于学科思维制约,苦于课程统整载体难寻,应是其中的重要原因。

如何以具体的学校为主体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加以统整,使之成为一个有序而高效的整体,并使统整后的学校课程成为学校发展图景的一个重要方面?南油小学在学习和借鉴美国和中国香港等学校项目学习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尝试以项目学习作为课程统整的载体来破解这一难题。

南油小学用课程统整的理念重新观照项目学习,认为它是指师生围绕某一个具体的学习项目,共同搜集课程资源,开发课程内容,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综合运用所学的各科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进行项目设计的实际操作,从而在实践体验、内化吸收、探索创新中获得较为完整而具体的知识。对于学生来说,项目学习应该是一种学习方式,而对教师来讲,则应该是一种教学策略。它与课程统整无论在目标上还是在实践路径上有内在的一致性,为课程统整提供了可操作的支撑。

基于以上认识,该校以“桥”作为项目学习的主题,在课程统整理念指导下,经过近半年的准备,集中一周时间,开展项目学习活动,整合各学科资源,集中各学科师资,开发课程并实施,探索出了可资借鉴的策略。

一、主题确定:顶层设计,富有张力

在基于项目学习的框架中,课程主题即学习项目(Projcet),它是在课程编制和实施过程中与分科内容和零散经验相对的概念,是整合儿童生活经验和学科知识,整合不同学科知识的桥梁和纽带。它具有如下特征:(1)项目有一个明确界定的目标――一个期望的结果或产品;(2)在项目形式之下“隐藏”着学科教学的基本内容、概念、原理等;(3)项目包含一定的综合性和完成的不确定性;(4)项目的执行需要通过完成一系列相互关联的任务;(5)项目完成的主体是项目参与者;(6)项目完成需要各种资源的支持,资源可能包括人力、设备、原材料、工具等;(7)有具体的完成时间和周期。

该校项目学习主题确定为“桥”,缘于学校作为发起单位,联合北京中关村三小、重庆巴蜀小学等一批国内名校成立的小学课改联盟。该联盟借力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斯坦福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资源,去年成功举行了小学教育国际会议。会上,大家了解到美国一些小学进行项目学习的成功实践。2013年,联盟校在国内外教育专家的指导下,经共同讨论,确定在全球教育共同体内共同开展以“桥”为主题的项目学习活动。

这一主题的确立,采用顶层设计路径,由专家和联盟学校的领导共同商议确定。其实,与专家合作确立这一主题,并不像贴个标签或者穿件外套那么易如反掌,而是经过相互碰撞、适应、对话,从而走向明确的过程,是根据项目学习和课程统整的基本要求寻找适合的主题的过程,是寻求不同学科之间、学科内部不同知识单元之间,以及学科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和社会经验之间整合的过程。

笔者作为亲历者,参加了主题确立的全过程。会议采用头脑风暴方式,用了整整一天半时间进行热烈的讨论。虽然共同的信念、理想与学术品质让彼此的合作充满了精神愉悦,但确定的过程异常艰辛。

实践证明,这一付出是值得的。在后来的实施过程中,越来越发现这一主题愈发符合项目学习主题的上述7个特征。“桥”作为活动载体,通过人与人协同对物理、地理、心灵的桥的研究,大家一起探索、创造、传播和分享知识,给课程的实施提供了足够的空间与张力。

二、课程开发:自下而上,逐步整合

基于项目学习的统整课程开发的过程,是在课程统整理念的指导下,依据项目学习主题,将课程资源中与主题有关的内容不断从隐蔽、潜在的课程资源向显性、正式的课程内容转化的过程。统整课程开发的过程从学校这一层面看,是一种预设的过程,即预先从广泛的课程资源中开发出可供教师教学使用的课程资源(在项目形式之下“隐藏”着学科教学的基本内容、概念、原理等)的过程,而从师生开发这一微观层面看,它同时也是生成的过程,即师生在教学活动中不断创生的过程(项目包含一定的综合性和完成的不确定性)。

该校在开发过程中,采取了以下策略:

1.学生自主研究。该校充分认识到,基于项目学习的课程开发,绝不可以忽略学生的需求。拍脑袋想出的特色课程,若以行政方式强力推进,不但漠视学生需求,而且会把课程统整引入形象工程的泥潭。为避免这种情况,学校在寒假时,布置了一项作业,要求学生以家庭或社区家庭小组为单位,去寻找桥,发现桥,研究桥,与家长或同学一起完成关于“桥”的专题研习报告。寒假结束后,学校对专题研习报告进行交流、评价、梳理,发现学生对“桥”内涵的理解,超出了老师的预期。他们不但研究物理意义上的“桥”,还研究人文意义上的“桥”(如神话传说中的“桥”),甚至研究了挽救生命的“心脏搭桥”和跨越时空的“心灵之桥”。这大大拓展了此次项目学习的外延。学校以此学情作为课程开发的起点,将学生的探究方向纳入了课程内容。学生也在研究的过程中,真正从课程的消费者变成了课程的开发者。

2.教师自主开发。基于项目学习的课程统整,其出发点是为了改变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之间存在的较严重的断裂甚至相互冲突的混乱状况,适应社会深刻变革对学生所应具备的知识和技能提出的更高要求,帮助学生掌握21世纪的关键能力,未来成为能自我更新知识,学习新技术,准确获取、处理信息并善于合作,具备终身学习的人。

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就应该把学校作为课程统整的主体,把教师作为课程统整的主力军,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赋予他们课程的开发权和决策权。

该校认为,课程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建构的存在总和,而不是专家们给予的仅供教师忠实执行的范本。它与教材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教材”只是课程资源之一。

因此,该校首先要求教师依照项目学习的主题“桥”,考虑所在年级所任学科的教育教学情境,根据学生的发展水平与身心特点,罗列教材中与“桥”有关的知识点(如语文教材中的《赵州桥》),基于影视、媒体资源,尤其是网络资源,挖掘与“桥”相关的学科元素(教材中没有的,如美术学科与“桥”有关的视觉艺术作品),然后改造“给定的知识”,对其进行一系列的加工,或充实,或替换,或增删,或拓展,或提炼,把项目学习活动与本学科学习有机结合、渗透,初步作出活动设想。这一环节,有效地激活了教师的课程意识,教师明确、自觉地认识到自己在课程统整过程中,不再仅仅是课程的执行者,而是一个重要的课程开发者,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3.学科组统整。学科教师的自主设计以学科知识为主要学习对象,思考的起点在于各学科的具体知识,在主题范围内寻找各自学科领域中的相关知识。如果止步于此,必将缺少科学合理的课程结构和序列,从而导致无序开发。

该校清醒地认识到了这一点,组织了学科组教研活动,让不同年级的同学科教师在一起汇报自己搜集的学科资源和初步的课程设计思路,然后根据年级的特点和联系,将“桥”这一主题作为一个导引的线索,划定供不同年级学生探讨的本学科的不同知识内容,对可以在不同年级共同使用的学科素材,提出不同的学习目标,从而保证了国家课程中学科知识的有效落实,也达成了对学科知识的学习和融通。

4.年级组统整。到此,只能算是学科体系内的统整,不同学科可能存在的功能上的重叠或缺漏没有得到校正,可能会造成课程体系上的混乱。该校为了实现不同学科课程各有侧重、各有分担,又相互融合,做到真正意义上的课程统整,又以年级组为单位,由年级组长牵头,集中本年级的各学科教师,以“桥”这一主题为开发和设计起点,对在学科组讨论时确定的本年级各学科内容进行筛选、合并、重组,理出本年级的项目学习内容。其意义就是以年级组为单位,建立课程意识,这就避免了各学科重复教学,避免了浪费宝贵的教学时间。

这一环节虽然也关注各学科的知识,但其重点却是在对主题的探究和学习上,学科知识的获取在学习主题时只起辅助作用。整个课程的目标就是在探讨中心主题。因此,一切教学活动的开展都将围绕主题进行,主题是一个联结相关学习内容和教学进程的中心枢纽。主题的选择也逐渐脱离相互割裂的学科知识的影响,进一步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社会现实相结合。

三、课程实施:流程监控,稳步推进

1.行政统领。国外研究表明,只有学校的大多数成员及整个学校的文化能够接受统整课程,而所有学校的行政工作都能予以配合时,统整课程的实施才有希望。该校组织行政人员到中国香港吕明才小学学习项目学习经验,要求所有行政人员都参与自己所任教年级的课程开发与实施,做好表率作用。

2.过程监控。该校在此次基于项目学习的课程统整中,专门成立了“课程组”“资源组”,由负责教学工作的行政人员、学科组长、年级组长组成,负责“课程领导”,对全校的课程资源进行合理调配,加强过程监控。

管理过程中,课程组在课程领导理念下重新审视、变革课程管理。他们采用流程化推进策略,根据总体进度,每周工作推进表,提醒应该完成的任务。监管时,他们更关注和强调课程的愿景、决策、创新、团队合作和民主协商的方式,以及课程建设的学术含量和研究含量,既关注自上而下的课程管理,更突出自下而上的课程建设的自主性和创生性。这一管理理念的创新和管理方式的转变,充分激发了教师群体投入到课程统整中的热情,也让教师在课程统整实践中,提升了课程的开发力、实施力。

3.编排课表。基于项目学习的课程统整是围绕项目学习主题重定学习目标、重组学习内容、重整教学资源、重构教学方式、重建评价体系的过程。它打破了以往根据国家规定的学科课时数来安排课表的思路,而是以学习内容为依据来组织时间资源、环境资源、物资资源、人力资源。

比如,按以往惯例,课表基本是以独立的一课时来安排各学科的课程,每个课时中,执教的教师也只有一位。但在项目学习中,如果只安排一课时,因学习内容的整合性,学生有可能还没有进入学习状态就下课了。这就需要根据课程的实际需要,将部分课两节连排,实行长课时。还有些课堂,可能要安排两名以上不同学科教师进行协同教学,以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4.团队合作。研究发现,许多教师认为,统整课程缺乏预定的课程结构及目标,更没有提供固定的学习内容,教师缺乏对教学内容及课程的安全感,也担心这样的教学是否具有效率。当教师无法确认并将课程改革转化为个人意义时,往往倾向于旧的教育模式,求得安全感。

该校在实践中,鼓励团队合作开发,组建统整课程开发共同体。年级组内对教师进行合理分工,每人重点研究“桥”这一主题的某一方面,发掘资源,设计活动,制作课件,然后在组内共享。这一措施,保证了课程内容的有效实施,也让教师在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及合作精神的同时,提高了自己的教学动机。其次,教师团队因共同合作更具有向心力,消弥了教师文化中的“巴尔干现象”。(巴尔干文化在学校文化中表现为教师对学校的特定团体具有忠诚与认同,但是在次级团体上却各自分立,导致教师沟通不良、各行其是,不同教师在教学空间、时间、资源分配上经常起冲突。)第三,教师教学更显高效,创造了许多不同的教学技巧与策略,促进了教师自身的学习与提高。

5.策略指导。项目学习中,学生是真正的主人,需要跳出学科学习的思维局限,主动建构知识,积累经验,形成技能,发展智力。每一个环节,学生都需亲自参与,动手实践,才得以“完成”。一个规范的学习项目的生成及完成,需要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与文本之间,学生与材料之间的互动,贯穿着“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些,对我国小学生来说,都是比较欠缺的。这就需要我们对他们进行项目学习策略的指导。

该校在开展以“桥”为主题的项目学习前,专门对学生进行了项目学习策略指导,通过自主建构、小组讨论,让学生明确项目学习中如何选择学习工具,如何根据自己的爱好、认知、经验选择研究方向,如何在项目学习中有效利用资源,如何与别人合作等。

掌握了学习策略,学生在项目学习过程中,才能如鱼得水,在自主的、体验的、实践的学习方式中充分体验学习过程的幸福。

四、课程评价:关注过程,注重激励

项目学习强调以体验、实践、活动等方式来学习,学生学业成就难以用纸笔测验,该校积极探索表现性评价方式,设计多样的评价方案,通过学习工作纸、作品展览、摊位闯关游戏等形式,在展示学生项目学习成果的同时,又激励了学生的后续学习。

基于项目学习的课程统整对教师来说,是新的挑战。教师的专业身份自我认定是以他们自己的学科为基础的,让教师进行统整等于让他们重组自己的职业自我概念。如果按传统的方式对教师进行评价,可能会造成教师对课程统整的恐惧。该校主要采用激励性教师评价,学校领导及时发现教师在开发与实施过程中的亮点,通过QQ群等渠道进行表扬,以呵护教师课程统整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创造性。

五、收获与思考

该校在基于项目学习的课程统整过程中,开发了满足学生需求的课程,促进了学生素养的提高,提升了教师的课程意识与专业能力,打造了鲜明的学校特色,形成了课程统整的基本流程、操作规范、管理举措等经验。

第4篇

关键词: 小学语文 主题化 实践课程 实施策略

中国教育比较缺乏的就是实践育人,很多学生没有实践的经历、体验,我们常常被别人实践着,别人代替着我们经历。语文是见仁见智的,所以语文需要标准,标准是什么,就是课标。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教材就是影子,不能让教材成为我们的世界,而要让世界成为我们的教材,教材与世界之间应该走近,拥抱。老师就是盐,撒在儿童的精神血脉之中。语文主题实践课程需要思考的三个维度。

一、选题的依据

儿童情智,现在很多的主题都是成人的主题,并不是儿童的主题,学校的主题课程需要是成人对儿童的理解设计的主题,即从每一个儿童具象的事实出发,看看儿童的需求,诉求是什么,积少成多,呼之欲出,一定要寻找,发现,尊重,依靠真实的儿童。我们平时所理解的并不一定是真实的儿童,可能是类儿童,有时可能是理想的儿童,我们要听听儿童的心声,但又不能完全听儿童的。我们要寻找主题化和化主题之间的平衡,这个主题就像绳索,交织于融合,是动态的,不断发展的,这就是师生认知之间的一种缠绕,不断延长,适当从主题化走向化主题。主题确定之后,可以让图书馆成为所有孩子的语文教室。主题阅读,主题实践,以前说把图书馆建在学校里,现在是说把学校建在图书馆里。关于实践,要关注三个关键词,第一个是经历,什么是语文实践?就是让孩子有更丰富的语文经历。第二个是建构,实践出真知,很多东西都是在实践中获得的,不是老师讲的,这就是建构的过程。第三个是玩动,让孩子们在玩的过程中建构丰富的表象,其实这就是语文主题实践活动,实践和活动是一意两表,这是从旨趣这个角度来说的。游戏关注的内容是很多的,世界的,体育的,其实也是跨界,也是在帮助引领儿童,或者和儿童一起建构自己的生活规则和精神世界。

二、生活节律

主题实践活动要与生活相呼应,有烟火味的生活,让儿童动一动手,智慧在手之间延伸,也可以是自然生活,根据季节再不断变化,时移世易,主题也在发生变化,例如:在农历的天空下,可以是开展相同的主题,因为儿童与儿童之间有相似,有共同的基因,不同的地方是需要有独特的创造性。这里的生活,还包括社会生活。例如吴勇的童话作文,儿童要与社会对接,四五年级的孩子,可以从仁爱的角度,穿越国界,穿越时代,仁爱的鼻祖是孔子,这个是不需要主题之下的尽善尽美,孩子们有所感悟,有所体验,有所收获。无论是时空还是社会意识形态的穿越,也许在成人那里有点荒唐,那儿童为什么不可以呢?让孩子适当关注社会,当然应该有分寸。这就是生活节律,这个生活可以是共识性的生活,也可以是历时性的生活。

三、教材进程

对教材的尊重,不是依赖。教材本身也是有些问题的,警惕我们的影响力,一定要警惕自己的影响力。我们要向课标靠拢,心中要有度,没有影响力不行,太有影响力也不行,你所代表的是你个人的风格,我们要淡化自己的烙印。例如:在一年级开展的“春天来了”的语文主题实践课程。语文是人文性和学科性相统一的学科,着重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提高语文素养。因此,该课程的实施紧扣一年级语文课表的年段目标,体现“语文味”。课程中涉及的其他学科,尽管在同一主题下进行教学,仍旧关注本学科的年段目标。

1.将教材与生活融通,创生课程资源。

生活是最好的教材。一年四季,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其中春天是成长拔节的季节,也是学生喜爱的季节。一年级下册《识字1》、《雨点》、《小池塘》、《春笋》、《春到梅花山》、《小雨点》及练习一练的《村居》、成语和谚语都是描写春天景物的课文。因此,将生活中的感受春天、观察春天、春天的活动(综合实践活动春游)与课文内容融通,既从生活走向教材,又从教材走向生活。

2.将语文和其他学科融通,整合课程资源。

纵观一年级下册的语文、音乐、美术和品德与生活,都有与“春天”有关的内容。常规的学习,各行其是,教学内容不免有重复,相关联的资源没能得到有效使用。

尝试以语文学科为主体,在课程实施中所有学科教师进行集体备课研讨,创造性地整合资源、使用资源,将学科知识的学习放置到以“春天来啦”为主题的情景中,让学科知识统一在儿童的实践活动中,在特定的情境中学习、理解、运用知识,体验成功和快乐。为学生构建一个更开放的、多元的学习生态圈。

3.注重体验,关注学习方式的转变。

针对一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采用多种学习方式,更注重学生的探究和自主学习,在具体情境中解决问题,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起引导、组织、帮助和管理作用。

第5篇

关键词:新课程 教学改革 思想 方法

本次高中课程改革是课程、评价、教学方法、学习方式等方面的大变革。教材的多样化、评价的多元化、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的综合化等都对我们的教育教学行为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一本书、一个思想、一个方法一生不变的教学行为已经无法适应课程改革的要求。如果以前我们提倡“以研促教”的话,现在我们则必须要以研究的态度对待教与学的方方面面。

要想使研究有效首先就要加强学习。国家的课程方案、学科课程标准、“多元智能”和“建构主义”等近现代教育理论、国家及我省围绕高中课程改革所下发的各种文件等我们都应进行学习。通过学习了解课改的全貌,知道我们应该做什么和应该怎么做。

就化学学科而言,课程标准规定的学习内容,共有2个必修模块,6个选修模块。每个模块对应着我们所使用的一本教材。新高考,我省继续实行“3+文综/理综”的模式,并使用教育部统一命制的试卷。虽然我省的考试模式基本敲定,但具体的考试说明还没有出台,我们不能等、靠、要,我们要加强对已经进行了新高考省份考试模式、考试说明和高考试题的研究,尽可能的做到心中有数,提高新课程教学的有效性。对此我们做了以下工作:

一、对比了新旧大纲中关于考试目的与能力

通过对比我们发现,新高考更加强调对学生学科素养的考查,更加突出对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考查。

二、研究了考试内容(必考部分)

研究新旧大纲中考试内容后,我们发现以下变化:

1.高中化学新课程元素化合物知识系统学习的分量大大减少,只在《化学1》中对一些典型元素的典型代表物做了比较集中的介绍。没有再以元素周期律知识为指导对该部分知识进行系统的学习,而化学概念、原理的教学内容相应拓宽。新课程元素化合物教学内容向少而精变化,是化学科学发展对中学化学教学内容选择影响的反映。随着化学科学的发展,特别是物质结构、化学热力学等理论研究和方法、手段的进步,中学化学教学的主要内容必然要发生变化:在学习宏观物质的组成、变化内容的同时,融合并加强了微观结构与反应原理规律的学习,突出了化学从原子、分子层次研究物质的特点。由于学习内容拓宽,学时和教材篇幅又不能无限制的增加,元素化学的教学内容就要压缩,力求“少而精”。这也要求我们在今后的元素化合物部分的教学中,要多关注那些规律性的、方法性的和应用性的知识。学生记忆化学反应的多少不再是学生学科水平高低的标志。

2.如果我省的考试说明不把“有机化学基础”和“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定为必考内容,大家在教学中一定要搞清该部分知识必修与选修的区别,防止增加学生学习负担。

3.近两年的高考实验试题,情境的设置受“3+2”模式时高考试题的影响很大,应引起我们的注意。

4.关于化学计算

新考纲虽然没有对化学计算部分单独提出要求,而是将其穿插到了内容要求的其他部分提出要求,但新考纲对化学计算的要求并没有降低。09年理综河南卷的第7、9、11、13、28、30小题共用29分考查了化学计算问题。其实选择题的第10和第12小题也都考查了学生的定量思维能力。即8个选择题中有6个与化学计算有关。加大对基本化学计算能力的考查,在08年的试题中已经能够发现。新的高考我省将继续使用由国家考试中心命制的试卷,我们要重视这种变化。

三、加强新课程形势下教学内容的研究。

新的课程体系中,每门课程课程标准只有一个,但教材却有多种,按照教育部的规定,每个省每个学科要至少实验两种教材。课程标准对学科教学的要求在叙述上十分笼统,不同的作者对其的理解会有所不同,所编写的教材特别是选修教材会存在一定的差异。各有优劣。我们要通过研究不同版本的教材内容来理解专家对课程标准的理解,要整合不同版本教材的优点组织教学,赋予创造性使用教材更加广泛的含义。另外,版本虽多,但将来的高考试题一定只有一套,命题人一定会在充分研究不同版本教材的基础上,对其内容进行整合来命题。我们也应做好这方面的研究,使我们的教学尽可能的做到对路有效。

新课程必然面临的是新高考,我们自身要放下包袱,大胆尝试,自己整合学习内容,放手让学生自己学习,所以需要做的还有很多。希望大家能利用集体的智慧,将我们的新课改进行到底!

【参考文献】

﹝1﹞朱慕菊等.《走进新课程》[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第6篇

【关键词】品德与生活 课程 教师 儿童

【中图分类号】G62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1-0072-01

品德与生活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具有生活性、开放性、活动性等特点。它是对我国小学低年级原有思想品德、自然(或科学)、社会课程和活动课程等进行高度整合的基础上生成的综合性课程。

一、把握新课标设计思路,树立新课程理念下的教育观念。

新课标提出品德与社会的设计思路是:一条主线,点面结合,综合交叉,螺旋上升。即:以儿童社会生活为主线;以儿童的生活领域构成教学内容的若干“方面”,在每个面下选择适合儿童学习的若干要点,构成整个内容标准的框架;在课程中体现情感、态度、价值观与知识、能力的综合以及社会生活各要素的综合和交叉;根据各年龄段儿童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选择相应内容重新组织教学内容。

品德与生活课程的设计思路要求教师必须从儿童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出发,从儿童的现实生活出发,教育儿童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学会学习;要求教师必须努力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与条件,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培养儿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要求教师灵活多样地采用各种教学活动组织形式,帮助儿童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提高适应和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

总之,新课标要求教师从“讲台”上走下来,成为儿童活动的“指导者、支持者和合作者”,树立全新的教育观念,不断开拓儿童的生活空间,丰富儿童的内心世界。

二、实践课程标准,把握实施课程的基本原则。

1.教学设计的活动化

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生活实践,而他们的生活实践体现于一个个真实而充满童真童趣的活动。儿童的活动不同于成人的活动——他们进行活动完全出于本能需要,在活动之前缺乏明确的目的性,也不会预计活动的结果,而是在活动过程中不断获得体验,进行思考。只有寓教于活动之中,才能赋予课程以现实意义。因此,在教学中教师有意识的进行活动化的教学设计,几乎在每课教学中都设计活动环节,并适当增加活动课的比例。如在《遵守交通规则,安安全全上学》一课中,设计了2课时的课堂活动,儿童亲身参与“遵守交通规则上学”“遵守安全标志上学”的游戏。通过一系列课堂活动,使一些较为抽象的交通规则为儿童所感悟。儿童在具备一定感性经验后,再结合课文学习,就会引发其内在的体验,并个性化地理解与接纳学习的对象,从而使原有的经验得到进一步深化。

2.教学方式的合作化

小学低年级儿童由于年龄特点的限制,他们的行为能力较弱,自控能力较差。在课堂学习中,他们更喜欢和同伴在一起,相互配合、相互交流、分享快乐。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多采用合作化的教学方式中,包括师生合作和生生合作。如在《我们小学生要这样做》一课中,就采取了小组合作进行劳动技能比赛的教学方式。通过合作化教学,儿童学会如何正确地看待自己和欣赏他人,懂得如何与他人相处,逐渐走出了“自我中心”,融入了集体生活。同时也增强了儿童的责任意识,养成了良好的适应能力,为他们最终由“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变打下了基础。

3.心理气氛的愉悦化

积极愉悦的课堂心理气氛是恬静与活跃、热烈与深沉、宽松与严谨的有机统一。在上课前,教师提早来到班级,面带微笑地与儿童进行交流,拉近师生双方的心理距离,使儿童感到教师是容易亲近和值得信任的。在课堂中,教师有意识创设符合儿童的求知欲和心理发展特点课堂情境,结合各种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资源,吸引儿童注意,启发儿童思维,引导儿童发言,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关系和谐融洽,师生双方都以饱满的热情,投入课堂活动,在和谐的心理气氛中,儿童产生了满意、愉快、羡慕、互谅、互助等积极的态度和体验,课堂宽松而不涣散,严谨而不紧张。

三、采用科学评价方式,提高教学的效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为了保证品德与生活课程的有效实施,教师采用了“多样化,开放性”评价方法,并在评价中着重发挥了儿童成长记录袋的作用。

1.展示学习成果,促进儿童发展。

成果展示既是对儿童在学习中各种表现和活动成果的一个小结,也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共同学习和交流的过程,还是儿童自我评价和欣赏他人的机会。在教学中教师从以下2个方面着手,进行了各种展示活动。

(1)课堂随机展示,满足儿童需要。

在课堂中,教师一旦发现儿童的闪光点,就立即给予肯定,并提供展示机会,满足儿童表现的欲望,。如在上《欢度国庆》一课时,有位儿童朗读“我爱国旗”十分出色,教师当即给予表扬,并请这位同学上台朗读。教师鼓励性的语言并结合儿童的亲身示范,带给儿童积极的情感体验,满足儿童的心理需要。

(2)课后集中展示,促进儿童发展。

在一阶段教学结束后,教师将本阶段学习成果集中展示。如,在《和秋天一起玩》一课结束后,教师将儿童绘制的秋天图画、剪贴的树叶画、制作的树叶头饰等在学习园地张贴。这些作品虽然稚嫩,但都是儿童的劳动成果,深受儿童的喜爱。通过实物展示,增强了儿童的自信,促进儿童心理的健康发展。

第7篇

展览

【中图分类号】 G623.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号】 1004―0463(2017)10―0086―01

校本课程开发是当前课程改革中一件任重而道远的工作。由于学校缺乏完成校本课程内容的教学条件,所以应该开发适合学生成长的教学内容来充实美术新课程的实施。这几年我们在这方面进行着大量的尝试,取得了不少阶段性成效。

一、根据学生兴趣开发美术校本课程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选择学生感兴趣的内容教学,学生便会主动地、积极地参与到教学中,从而使整个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教育者将学生不感兴趣的学习内容强加给学生,必然会给学生心理造成一定程度的伤害,导致厌学情绪浓增,这样的教学必然是失败的。现行教材不可能满足每一个学生的兴趣,因此,教师必须“蹲”下去悉心研究学生的兴趣爱好,帮助学生获得知识和能力上的提高,这给校本课程开发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空间。

比如,在美术教材八年级上册“美术可以表现主观情感”这一课中,我让学生描绘自己的家乡。有些学生不能用画笔完成时,我就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让表达能力好的学生进行口述,让心灵手巧的学生用废旧的材料制作简单的立体图,让歌喉好的学生用歌声表达自己的家乡。再如,在“剪纸”一课的教学中,学生通过欣赏我收集到的剪纸作品,已经有了创作的欲望。我问学生:“同学们,你们愿意为自己的属相创作一副剪纸作品吗?”学生们表示都很愿意。紧接着我用课件展示了剪纸的创作过程和剪纸艺术的造型特点,然后让学生参考我创作的十二属相剪纸图案进行创作,学生们纷纷动手为自己的属相进行剪纸,大家情绪十分高涨。实践证明,这种建立在学生兴趣基础之上的课程,让学生的学习激情空前的高涨,同时学生通过这些知识的学习,对发展个性、提高动手动脑能力都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二、利用各种美术比赛活动开发美术课程资源

学校每年都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美术作品比赛活动。如果把这些参加展览的作品巧妙地安排到美术课堂中去,让学生一边欣赏一边和老师共同评价,评出作品的优缺点,这样既可以解决学生参赛质量问题又能作为学生的欣赏评述课来实施。这样的校本课程既能体现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补充拓展的作用,又能让学生开阔视野,张扬个性,刺激学生创造能力向纵深发展。学生都渴望获得奖励,并且很多学生都具有竞争意识、拼搏精神,通过参加美术或其他比赛,可以使学生在很大程度上得到各种锻炼或获得成功体验,对学生今后的学习也将是一个很大的促进。另外,我们还可将获奖作品和优秀作品全部收集起来分类展示在美术教室中,这既能给学生学习美术创设教学环境,又是一本很直观的校本课程资源,它既能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又能使学生开阔眼界,更是学生学习绘画的临本。

三、充分利用地方建筑特色资源开发美术校本课程

校外课程资源是学校课程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优秀的地方资源作为开发校本课程的素材,既可以激发学生对家乡的自豪感,也能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如,安多古刹卓尼禅定寺的建筑极具宗教和民族特点,特别是民间艺人安尼玛的木雕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我们在涉及到建筑和雕塑的学习内容时,可将禅定寺历史和影像资料展示出来让学生欣赏和讨论,也可将有些问题留给学生,让他们到课外实地观察解决。这样的教学材料和教学手段,既让学生感到对家乡的自豪,又能够让学生浅而易懂地掌握建筑的特点和木雕的艺术性。这也是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尊重艺人的一个好载体,更是学生学习一门技艺的有力途径。

第8篇

关键词 有效教学 教学方法 教学氛围 教学艺术 成功体验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有效教学的核心问题是教学效益。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育论》中写到,“要寻求并找出一种教学方法,使教师可以少教,但学生可以多学。”这种通过少教以达到多学的教学意识,至今仍是每个教学工作者努力追求的理想境界。为此,在实施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有效教学就是我们的追求。

1 采用恰当有效的教学方法

有效的教学方法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和技能,而不仅仅是教给学生很死板的知识。有效的教学方法有很多,比如一分钟记忆训练、五分钟探讨、十分钟头脑风暴等,不同的学科可以根据本学科的教学内容及学生的不同特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发,避免教学方法的单一化。这就需要教师能善于观察学生,随机对“学生情况”作出正确的反应,及时调控教学过程。这样既节约时间,又能调动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性。对学生的提问要做出合理而有开放性的解释或讨论,对学生的回答也应予以肯定,如点头示意,或用激励性的语言加以表扬,或是一个鼓励的眼神,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益。在英语教学中,笔者经常会给学生增加语言的交流平台,运用任务驱动,实现分组教学,倡导学生用英语合作与交流,当个别小组在用中文回答时,笔者会请其他小组的成员给予帮助。

2 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

大量的教学实践证明,良好的教学氛围还可以充分的调动学生的眼、耳、口、脑的共同参与,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主体的角色中来,在提高教学成效的同时提高教学效益。在牛津英语中“谈论食物” What’s your favourite food?的一节内容中,笔者事先让学生每人准备一样自己喜欢的食物,一下子就引起了学生们的好奇。课堂上,每位学生更是活跃,每位学生都争着用英语介绍他最爱吃的食物,就连最胆小的学生也能勇敢地举手发言了。

3 运用得体的教学艺术

教师应注重自身对语言、板书、教态的把握,一手漂亮的板书、一段精彩的讲解、自然亲切的教态会在无形中吸引学生的目光。幽默风趣的语言会让学生得到更多的启发,工整合理的板书能较好地体现讲课的重难点,合理的肢体语言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当然,教师应该根据自己的特点,尽可能地发挥自身的优势,弥补自己的不足,我们每位教师都可以按自身的优势来选择合适的教学行为,设计自己个性化的教学,创造独特的教学风格。比如,在讲英语发音的时候,教师能运用手的形状形象生动地表达舌头在嘴里的正确位置与舌头的状态,相信这会使一些英语音标的发音在学生心中留下很深的印象。

4让学生有成功的体验,确保学习成功率

大量的教学实践表明: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成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尊心,增强学生对学科内容和学校的积极态度。因此在教学中,作为教师不妨科学合理地制定好教学任务,让每位学生都有机会在学习新知识后能及时运用相关知识来解决、探究有关的问题。对于一些后进生要有意识地让他们做一些较易的题目,培养他们的信心,让他们尝到甜头,使他们意识到自己也可以学好的。让他们有成就感,逐步改变他们头脑中在学习上总是比别人差一等的印象。从而培养了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激励他们积极争取,努力向上,从而达到转化后进生的目的。外语课堂教学是否有效,除看教师能否精确传授、认真指导外,还要视学生的反应和参与热情是否高涨来确定。而学生的课堂心理反映和行为方式折射出教师具备何种教育思想并采用何种方式来优化教学结构、驾驭课堂之舟驶向更高境界。

5巧用课时的“边角料”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会无形中根据教学内容把讲述时间切割成一些细块,在这些细块的缝隙间也有很多可以加以利用的“边角料”。比如在教师板书的时候,可以让学生马上把刚才教的英语单词背一背,也可以让学生先看一看马上要讲的内容,让学生能提前进入角色。还有在课堂上的最后几分钟人们会认为是学生思维最糟糕的时间,但如果能充分加以利用,比如来个小小的竞赛、一分钟速记等,也会产生神奇的效果,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

第9篇

一、英语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

英语校本课程的开发是学校在教育教学实践的过程中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对学生、教师及学校本身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主要表现在拓展学生的发展空间、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正因为这样,对一个学校来说,办学特色也就突出出来。“校本课程开发是学校教育对新世纪挑战的一种回应,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是学校充分发挥办学优势和特色的基础性工作”。[2]在校本课程的具体开发的全过程中,个性发展的实现是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通过教师的专业发展,能创造学生个性发展的基本条件,通过校本开发的过程,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

1.拓展学生发展的空间

在校本课程开发中,将学生的学习与自身的生活结合起来,从而走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实际上,学生本身就是课程的开发主体。校本课程实施以后,有助于对学生进行个性教育,为发展和展示学生的个性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教育的使命就在于唤醒、发掘个体的个性潜能”。[3]教育要从学生身边最为普遍的现象入手,鼓励学生能够由浅入深地地进行学习和运用,发挥学生自己独特的个性,这样也有利于知识的吸收与学生自身技能的提高。正因为实施了英语校本课程,培养了学生对英语的自主学习能力,他们学英语的兴趣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学习的能动性就能充分地发挥出来。也只有通过这种形式的学习,学生的发展空间才能得到纵深的拓展。

2.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英语课程授课的时间相对别的课程来说稍微多点,课程的知识量大,教师的工作任务也非常的繁重,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只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很难促进教师自身的发展。教师要强化自己对教学中的研究意识,在实践中思考,在思考中进行教学实践。促进教师提高教学能力,从而逐步形成具有个性的教学风格,促进英语教师专业能力的持续发展,并使他们在校本课程开发和重建过程中更充分地展示自己的个性。“主要体现在弥补国家课程的不足而提供更具有适切性的课程,体现新时代民主参与的精神以及推动教师的专业发展等方面。”[4]

3.凸显学校办学特色

每所学校在自己的发展过程中逐渐会形成自己独特的历史,也有自己的一些外部支持条件和内在的发展动力。英语校本课程在开发中就要体现这种特色,必须实现课程开发的科学化,课程开设的制度化,课程实施的规范化等,也只有这样,才能凸显出学校的办学特色。在学校的特色发展中,要凸现出学生的发展目标是核心,也只有这样,培养的人才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另外,英语校本课程的设置还必须基于学校的良好的课程资源,这种资源是不能随便丢弃的,因为,这些资源能对新课程的开发起到基础性的作用,而且那种课程其实在长期存在过程中,已经能很好地凸显出学校的办学特色了。

二、英语校本课程开发的定位与缺位

1.英语校本课程开发的定位

(1)整体性。一个学校自身的教育哲学趋向还有学校具体而实际的实践情境,这些方面决定了英语校本课程的宏观目标的取向。从英语校本课程的总体目标来看,必须服从课程改革与发展的总体目标。而英语课程教学校本课程具体的目标和结构主要从课程资源的系统性中体现出来。包括知识技能的系统性和教材系列的系统性等。为此,知识技能的系统性是指课程资源应尽可能多地涵盖英语知识,这些知识包括语言知识、学习策略、情感策略、文化策略等,这些知识具体到每一阶段的要求,能促进学生的认知、情感和行为等方面充分而有特色的发展,并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2)特色化。校本课程一般是学校自主开发行为,它并不是对国家课程的无条件的执行,能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学生不同的性格特点、家庭环境、社会环境、生活经历、背景知识及认知特点决定他们在兴趣、学习方式等方面是各不相同的。英语校本课程开发要满足本校学生个性、兴趣发展的需要,这样才能有好的效果。正因为这样,有了特色才有优势,才能对学生英语的学习有根本性的促进作用,体现了课程为教育服务的目标,只有特色化的校本课程才能适应今天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趋势。

(3)校本性。脱离学校自身实际的课程资源不是最有效的校本课程。因为,一所学校的英语教师一般都有自身的教学共同点,有自身的教学条件与研究条件。学生群体也有其自身的认知特点,学习环境、学习习惯、背景知识等方面具有本学校的特殊性。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重在培育和彰显学校自身的文化精神,因为,作为学校的主体,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都会潜移默化地受到学校文化的影响。这种交往在新的英语课程资源中应加以吸收,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英语校本课程。

(4)渐进性。中学英语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是一项新的、长期的与系统的工作,必须按照科学规律开发校本课程。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中,从课程目标的制定,课程内容的设计,教材的使用都体现出校本课程开发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应能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的发展和学校的发展,从而促进教学的动态化发展。另外,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对校本课程的认识也是一个逐步推进的过程,学生对课程的学习也要符合学生自身身心发展的规律,渐进性明显。

(5)动态化。英语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是一个开发与研究相结合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具有各种复杂的因素作用于开发的过程,通过这些复杂的因素的作用,课程不断地改进。这种过程体现了动态的发展过程。因为,英语校本课程开发理念需要首先得到确定,在此基础上,明确采取什么样具体的开发策略与对策,比如说,如何利用学校现有的资源及校外的相关资源,如何有效地实施教学,如何能提高教师的知识技能与教师专业化的发展变化水平,这些问题是在实践中不断地形成的,通过探索问题,不断地提出课程创新的一些具体而有效的方案,最终实现动态性课程实践过程。

2.校本课程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1)课程环境因素单一。课程的环境因素单一导致了校本课程的适应性差、效果欠佳。比如在观念上将校本课程等同于校长课程。在学校课程开发中,因为对各种影响因素的分析简单,往往也由于缺乏民主的课程决策程序,没有达成对校本课程开发的共识,从而导致校本课程不能很好实施。

(2)课程目标设置不明确。在实际的校本课程的实施过程中,英语教学的目标越具体越利于具体实践开发工作的开展。这方面很缺失,除了具体的目标外,一些纲领性的文本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这方面缺失的话,会导致课程开发中目标模糊、教学随意、评价失范、管理松散、流于形式等。

(3)忽视学生评价。在具体的英语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中,人们过多的关注一些原型评价的范围,比如目标如何,教材怎样使用等等这些具体问题。当然,课程本身的问题确实显得非常重要,但是如果忽视了对象,也就是课程开发的主体,那么,校本课程的评价缺乏实效。只管开设了课程,缺乏有效的工具来对学生的学业进行有效评价。

三、英语校本课程开发优化原则与策略

1.英语校本课程开发原则

(1)开放性原则。英语校本课程开发应该是开放、民主的决策过程,即由校方领导、教师、课程专家、学生、家长共同参与计划方案的制定、实施和评价的活动。校长要意识到学校校本课程的价值所在,校本课程的内容是根据学生的需要结合教师的开发能力而设置的,要不断增强课程对学生的适应性,提供自由选择权和民主管理权,多方协作共同进行课程的设计、组织、实施和评估。

(2)实践性原则。在选择课程的内容时,要有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价值观,要求做到“学以致用”,有直接操作的特点。在校本课程开发中体现了教育本身的价值取向,在不同的价值观的作用下,教育的活动方式也是不一样的,学校校长和教师的教育理念如价值观、知识观和师生观等都必须更新,增加课程内容的实用性。

(3)综合性原则。课程开发要强调综合性,形成与构建研究型的创新的实践活动体系,在这种体系中,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了培养。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英语校本课程强调学科的综合性。

(4)多元性原则。校本课程评价是一种内部评价,通过科学的校本课程评价来实现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追求。对课程本身的评价也可按照自身校本课程的特点选择与之适合的多种评价模式,对课程的评价要注意“量化评价”与“质化评价”相结合,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体现课程评价的连续诊断性及广泛的参与性。

2.英语校本课程开发策略

英语校本课程开发优化的过程其实就是课程的实施的具体过程及在这过程中关系的把握,从而形成既定的教育目标。一般来说,课程设计得越好,实施起来就越容易,效果也就越好。但是课程设计得再好,如在实践中得不到实施,那也就没有意义了,课程研究所关注的焦点是课程计划在实际上所发生的情况,以及影响课程实施的种种因素[5]。在课程的具体实施过程中要明确一定的目标,充分把握主体与客体的相互关系,进行一定的制度机制创新,强化校本课程本身的特点与诉求,把握校本课程在实施中的关键环节。

(1)坚持民主与开放的课程观。走出观念上将校本课程等同于校长课程的困境。坚持民主的课程决策程序,在此基础上形成共识,树立校本课程的内容是根据学生的需要结合教师的开发能力而设置的,强化课程的适应性要求。

(2)整合课程资源。课程编制的过程需要明确目标,整合现有的一些资源,构建与编制出有特色的多种多样校本课程内容。在具体的英语课程的开发中,要把文化和语言的教学结合在一起,进行有效的文化渗透,使学生在学习中将知识、技能与价值观等统一起来,这样,他们的综合素质才能得到提高,形成更深入的知识的认识与经验的体验。

(3)倡导教学方式创新。教学的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不是单一的知识传输,而是师生对话、交流与知识的双向建构过程。因为,教育情景是不断地变化发展的,要将文字变成活泼的交际活动,在课堂的实施过程中,其关键是要以学生为中心,将学生的主体性与积极性发挥出来,创设宽松的学习氛围与学习的情景,从而实现有智慧的课堂。

(4)增强教师参与积极性。由于教师是影响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因素,在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教学内容如何活化是掌握在教师手上的,学生不是被动地学习,而是需要与自身的兴趣结合起来,这为教师在课堂中实施有效教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这种要求也是对教师专业能力的要求。教师的专业能力欠缺,主要有三点,即缺乏课程开发技能、决策技能、人际技能这三项技能[6]。因此,要使不同的教师能进行讨论交流、集中研讨、相互评课,实现智慧互补、思想互补,相互促进并共同成长。

(5)设计课程与学生的评价制度。评价制度就是对校本课程本身的评价和校本课程实施过程中对学生的评价。要在课程实施之前邀请课程专家对本校开发的校本课程进行一定的评估,得到专家的指导。其次,对学生学业的评价。重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自我发现和自我改进,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才能,积极进取,克服学习中的困难。最后,要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明确过程与结果的关系,要突出过程的重要性。“最有价值的知识不是那些现成的事实,而是学生自身的体验,是关于如何获取有用的知识的知识,那些能帮助学生思考与探索的东西,那些使人变得更为自由的东西。”[7]

参考文献

[1] 王斌华.校本课程论.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2] 高云庆.校本课程开发:理念与框架.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3).

[3] 李兵.关于校本课程开发的若干思考.教育探索,2002(5).

[4] 钟启泉.新课程师资培训精要.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5] 施良方.课程理论.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