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07 17:55:11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高标准农田如何实现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2009年,内蒙古高标准农田示范工程项目落实在7个盟市的10个旗县,包括通辽市的科左中旗、奈曼旗,呼和浩特市的和林县,鄂尔多斯市的达拉特旗等,总面积约20万亩,总投资2.4亿元。
高标准农田示范项目的建设,使项目区农业现代化装备水平和农业综合效益显著提高。通过示Q范项目建设,项目区形成了“农田、灌溉设施、防护林、农田作业路、农机”五配套及“统一作物种类、统一机耕播种、统一测土配方施肥、统一灌溉、统一机收”五统一的生产格局,大力推进了土地经营规模化、种植品种优良化、灌溉节水化、作业机械化、生产标准化、管理现代化,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使项目区向现代农业方向迈进,实现了农业的高产、稳产、优质、高效。通过项目的实施,项目区新增节水灌溉面积20万亩,年新增粮食生产能力3447.4万公斤,年新增种植业总产值 5700.6万元。
二、取得的主要经验
(一)以科学规划为核心
科学规划是项目建设的核心,规划设计标准的高低决定着项目建设水平的高低。各地按照“围城沿路、靠近村庄、集中连片、规模发展”的总体思路,与当地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新农村建设规划和生态环境规划实现有机衔接,实现了规划的科学性、实用性。通辽市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规划委托给通辽市水利勘察设计院,同时旗县农发办抽调业务骨干协同参与,保证了工程规划设计的专业化。在实际工作中,以旗县为单位,按照灌区、流域和一定的行政区划统一规划,选择土地资源潜力大,集中连片,可供多年连续开发的区域作为项目区。在单项工程规划设计上因地制宜重点抓好主要建筑物布局规划、项目区沟渠配套规划、田间道路建设规划、项目区林网建设前期规划,所有项目区的井、管、线、林、路等单项工程都有规范性的设计图纸,充分利用现代化办公软件,采用GPS定位,利用航拍和谷歌地图,结合CAD制图软件进行规划设计,做到现状图、林路规划图、管灌设计图、井位图、低压线路图、高压设计图、竣工图等均出于一张基础图,使单项工程与整体工程内在统一,形成整体,提高了工程建设标准。
(二)科技推广是关键
项目建设最终要服务于当地农民和农业生产发展,因此各项目区高度重视示范区的科技推广工作,将高产新品种和先进实用生产技术集成组装进来,组织技术人员和农民现场观摩学习,加大典型辐射带动作用,确保示范区高效利用。敖汉旗重点突出主导品种、主推技术和主体培训等三个方面的内容:(1)选用优质品种,以高产耐密型玉米浚单20、郑单958、豫奥3等品种进行推广;(2)推广应用“一增四改”技术,即增加玉米种植密度、推广机械化播种、测土配方施肥、大小垄种植、病虫害专业化防治等技术;推广应用“全膜双垄沟播技术”;(3)围绕项目区农作物类型与特点、新品种新技术推广的具体要求,提升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需要,切实加强应用性技术培训、科技知识普及性培训。在项目实施中,尝试与旗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全膜双垄沟播技术推广”项目投资整合,推广“全膜双垄沟播技术”面积0.4万亩,投入项目资金18万元,用于地膜补助。同时,以示范区建设为载体,重点突出建好“科技示范户”、“科技示范区”两个关键环节,培育先进典型,加强科技推广示范引导。
(三)在建设中强化管理
各项目旗县在高标准农田示范工程建设中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政策,严格项目管理和资金管理。一是规范项目前期工作,严格把关,提高立项水平;二是严格项目计划管理,严禁擅自调整变更项目建设计划;三是严格执行招投标制度;四是加强检查监督;四是全面提高项目建设水平;五是进一步加强建成项目的运行管护,保证竣工项目持续稳定地发挥效益;六是严格实行县级报帐制,项目资金执行专人管理、专帐核算、专款专用的“三专”制度;七是加大项目资金检查、监督管理,积极推行资金公示制。通辽市科左中旗、奈曼旗针对建设期短,项目工程点多、线长、面广的特点,实行了由农业综合开发部门、专业监理公司、项目区乡镇干部和群众代表参与监督“四位一体”的项目工程监理机制。(1)农业综合开发部门监督。开发旗(县)农发干部在施工时期,坚持与基层干部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监督工程质量,实施现场管理。(2)专业监理公司监督。监理公司参与项目工程全过程监理,包括项目质量、数量、验收、决算等,并定期提交监理报告和档案资料。(3)项目区乡镇干部监督。每个项目区乡镇干部都安排专职干部参与施工管理,积极协调施工环境,现场监督工程质量。(4)项目区群众代表监督。在项目村组选择威望高、品行正、责任心强的老党员、老干部、村民代表参与工程建设质量管理,使施工队置身于群众代表的监督。这种 “四位一体”的项目工程监理机制,充分调动了各方面参与项目建设管理的积极性,确保了工程质量和进度,为建设高标准工程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四)积极探索新的经营形式
随着农业基础设施的改善,如何实现由单户分散经营向土地适度规模经营过渡一直是现代农业生产经营的热点、难点。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在高标准农田示范项目建设中,逐步形成了三种合作经营模式:一是大户承包,合伙经营。由有能力、懂管理、善经营的种植大户牵头,以喷灌控制面积为基本生产单元,以每年每亩300元承包、整合散户土地,按照统一农田规划、统一种植结构、统一机械作业、统一技术服务、统一组织销售的方式进行管理、生产。二是农户协商、合作经营。由暂时不愿离开土地,仍想从事种植业生产的农户成立合作组织,以喷灌圈为单位组建合作社,由合作社选派有威望的社员统一管理。三是公司承包、规模经营。由公司承包土地,农民来公司打工,成为产业工人。农民在稳定获得土地承包费的同时,还可挣得日工资50-80元。组织形式的变革,为项目区农民人均增加收入590元。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少数农民认识不到位
少数农民对高标准农田示范工程建设项目认识还不足,群众筹资投劳难以落实,部分耕地难以调整。高标准农田示范工程建设资金由国家无偿投入和群众筹资两部分构成,其中群众筹资部分约占30%左右,其比例偏大,标准偏高,加上项目区群众外出务工人员多,投劳折资严重不足。
(二)财政资金亩投入标准低
随着开发建设逐步推进,全面推行膜下滴灌、渗灌等高标准节水技术措施势在必行,但项目建设投资总量明显不足,特别是项目建设的财政投资标准已明显偏低。在同等投资情况下,自然条件差的新建项目区需要的工程比自然条件好的平川地区多,工程量和施工难度大为增加,而新建项目区的自然条件恶劣,经济实力不足,使得项目建设的资金缺口加大,远远不能满足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同时,由于建筑材料价格大幅度上涨,对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影响也很大,造成年初编制农发实施计划时核定的项目工程预算与市场脱节,项目建设实施难度加大。
(三)项目管护运行制度不健全
新项目区配备了大量的仪器设备,基础设施焕然一新,随着高标准农田建设规模的扩大、时间的推移,如何做好项目工程运行管护,确保各项工程设施能够发挥长期效益已成为非常紧迫的一项课题。
四、今后工作的建议
(一)提高认识,加强宣传
要充分认识建设高标准农田对保障粮食安全,发展农业生产的重要作用,加大宣传力度,不仅要向农民宣传,还要向主管部门领导宣传,争取更多的政策、项目和投资。
(二)提高标准,降低门槛
根据各地实施高标准农田示范工程的经验,现有投资标准难以满足现代农业生产需要,建议适当提高投资标准。对一次性建设集中连片的高标准农田面积规模,不强制要求连片面积万亩以上,对有条件的、确需改造的中低产田项目区,连片面积达5000亩以上即可。
(三)加强建后管护,改变生产方式
制定项目建后管护制度,明确项目管护责任、管护内容和管护办法。按照谁受益谁管护的原则,签订《项目设施管护合同》。根据实际,对不同的基础设施,采取不同的管护方式。如对水利基础设施,由村委会统一管理,并根据所在位置,落实到直接受益农户负责。建议增加公益工程(如机耕路和防护林)的维护经费,延长管护经费的报账期限。
(四)因地制宜,科学开发
应参照有关行业标准,因地制宜、因区制宜确定建设模式和重点建设内容。比如中西部地区,风大沙多、干旱缺水,实现“水、田、林、路、机”综合配套,重点建设内容应是节水灌溉、农田防护林和改良土壤,地面建筑物应与新农村面貌建设相吻合。
(五)整合项目,综合资源
息县:打造“中国生态主食厨房”
近年来,息县以实施全国粮油绿色高产高效创建项目为抓手,以农民种植意愿为基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高度重视、大力推进小麦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试点工作,主动抓好优质专用小麦产销对接,为“中国生态主食厨房”输送优质食材。
目前,息县小麦供给侧改革试点项目区内种植品种主要是弱筋“扬麦15”,搭配种植中筋“泛麦5号”。在中央财政下拨600万元项目资金基础上,息县财政又配套500万元用于项目实施,特别是县政府又专门拨出弱筋小麦技术服务经费100万元,为种植弱筋小麦的农户购买保险,制定了弱筋小麦收购企业贷款贴息办法,以保证项目实施取得圆满成效。
在技术支撑方面,息县主要实施了“四良”战略,即良田、良种、良法、良制相配套。特别是在良法方面:实行规模化、标准化种植,保障小麦品质,推行“一村一品”“一企一品”“一社一品”“一场一品”,并按照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进行种植,确保生产出达标的优质专用小麦;推广农机农艺新技术,针对稻茬麦生产技术“瓶颈”问题,着力示范秸秆腐熟还田、测土配方施肥、深耕深松、机械条播等技术,确保优质品种夺取高产;推广绿色防控技术,普及绿色理念,采购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和生物制剂,提高绿色防控水平。
然而,息县小麦供给侧改革试点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弱筋小麦销售路子不宽,价格不高,效益不高,与农民的期望值相差较远,农民对发展弱筋小麦仍有疑虑等方面。因此,今后还有许多工作要做扎实、去完善。打造“中国生态主食厨房”之路任重道远。
延津:努力实现全产业链一体化
延津县小麦种植面积常年保持在100万亩,以延津小麦为代表的“新乡小麦”被国家农业部登记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延津强筋小麦”区域品牌价值17.55亿元。从1998年开始,延津县就坚持以工业理念和产业化思路不断做大做强小麦经济,形成了从田间地头到车间、到餐桌的“全链条”小麦产业。
延津小麦始终坚持优质导向,实现了普通小麦向优质强筋小麦转变;坚持特色导向,实现了产粮大县向种子大县转变;坚持安全导向,实现了传统种植向绿色有机转变;坚持专用导向,实现了一般面粉加工向中高端制品转变。同时,延津坚持两大理念,助推小麦产业再升级:坚持产业化发展理念,探索出“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小麦种植、购销、加工产业合作机制,促进优质小麦全产业链、集群化发展;坚持集群发展理念,依托特有优质小麦资源和“中国第一麦”品牌优势,引进一批食品加工企业,实现了小麦产业集聚发展。
延津小麦虽然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取得了较好的发展基础和品牌形象,但农业基础设施依然薄弱,生产经营规模小,如何实现优质小麦专种、专收、专储等问题仍然存在并亟待解决。为此,延津县将紧紧围绕“绿色、高产、高效”目标,以种粮大户、合作组织和农业龙头企业为依托,以促进优质小麦专种、专收、专储为重点,落实订单种植和优质优价,努力实现全产业链产销衔接,解决小麦生产供需矛盾、产销脱节、产业化水平低等问题,为小麦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升级探索新方法、寻求新模式。
濮阳县:搞好产销对接促农企双赢
濮阳县是河南省14个“超级产粮大县”之一,曾12次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称号。濮阳县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有小麦、玉米、水稻等,常年种植面积稳定在200万亩以上。
2016年,濮阳县以小麦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试点县为抓手,围绕专种、专管、专收、专储、专销、专加工,强力推动优质强筋小麦的发展,并通过引进、试验、示范、筛选等环节,重点推广了一批适宜种植的优质强筋小麦品种,并集中在高标准粮田建成区实施。
按照往年情况,优质强筋小麦的收购价格每公斤较普通小麦高0.4元,濮阳县通过多渠道、多形式搞好宣传推介,引导面粉加工、食品加工、种子企业、粮食购销经纪人等,与小麦绿色高产高效创建示范方所在乡镇、村对接,与农户签订订单生产协议,开展定向、订单收购,实现了农企双赢。
目前,濮阳县建有小麦种子繁育田8万亩,年生产小麦良种3000万公斤,不仅能够满足本地对小麦种子的需求,还销往山东、河北、安徽等地,覆盖小麦种植面积300万亩,为农民增收和企业增效拓展了新空间。与此同时,濮阳县积极引导扶持了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设小麦面粉加工产业集群,探索建立“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小麦产业化合作模式。
2016年,濮阳县被河南省委、省政府确定为整建制实施粮食绿色高产高效创建试点县,为破解该县农业发展难题、提升农产品供求水平、加快农业转型、实现农业现代化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内黄:促进优质小麦产业提质增效
内黄县位于河南省最北部,是河南省重要的粮食生产县之一。目前,内黄县确定了专种、专收、专储、产销一体的优质强筋小麦生产目标,引进了一批“当家”品种,优质强筋小麦播种面积达16.2万亩。
为解决卖粮难、优质不优价等制约优质小麦发展的瓶颈问题,实现产供销一体化,内黄县大力推行三种订单种植模式。“本地企业+农户”订单模式:以龙头企业为依托,签订优质强筋小麦回收合同,以每公斤高出市场价0.1元至0.2元的价格收购农户小麦,确保优质优价。“购销企业+经纪人”订单模式:依托内黄县粮油购销公司和小麦收购经纪人,积极与外地粮食加工企业合作,发展订单生产,拓宽优质强筋小麦外销渠道,拓宽发展空间。“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户”订单模式:以家庭农场、种粮大户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依托,发展单生产。
在优质小麦集中产区,内黄县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和耕地质量建设,实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以改良土壤、培肥地力、养分平衡、质量修复为重点,提升耕地内在质量,做到“藏粮于地”,并在优质小麦项目区内进行了种子、化肥、病虫害统防统治等物化补贴。同时,内黄县还积极推进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机械深施和秸秆还田,大力开展“百名科技人员包百乡”技术服务活动,提高了农技人员综合素质。
今后,内黄县将继续以推进小麦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方向,以实现小麦专种、专收、专储和产销一体为目标,建设一批优质专用小麦生产基地,并立足市场需求,开展单收单储,探索优质优价机制,促进小麦产业提质增效和可持续发展。
永城:“五招”推进小麦供给侧改革
永城市是全国规模最大的县级面粉生产基地。2016年3月,经国务院专题会议研究,该市被确定为全国促进面粉产业健康发展试点。永城集中资金、集成技术、集汇力量,通过实施市政府“小麦供给侧改革15152工程”,辐射带动全市175万亩小麦实现绿色高产高效,加快了永城小麦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步伐,促进了永城面粉、食品产业健康发展。
科学规划布局。永城按照不同的土质与生产条件,规划专用特色小麦种植,在砂姜黑土、淤土等土壤区域规划了85万亩强筋小麦种植区,在省地质调查院认定的集中连片富硒地带规划了35万亩富硒小麦种植区。
建设优质小麦基地。永城实施了“15152工程”,2016年秋季集中建设15万亩强筋小麦、15万亩富硒小麦生产示范基地,并试种2000亩弱筋小麦。目前,小麦播种工作已结束,30万亩优质小麦种植任务全部完成。
发展订单农业。永城积极探索以需定产、以销定产模式,引导面粉加工企业与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种粮大户签订种植合同和收购协议,企业从播种到收割全程参与,对订单小麦承诺以高于市场10%的价格进行收购,不仅保证了原料小麦的数量与质量,还直接促进了农民增收。五大面粉集团对30万亩专用特色小麦全部实现订单种植和收购,为企业节省成本4030万元,增加效益1.04亿元。
组织专家论证,确定小麦品种。永城以选用优质、高产、多抗、适应性强的品种为目标,推广半冬性小麦为主,做到了以良种调品质、以技术保质量。
落实“六统一”措施。即统一规划、统一供种、统一测土施肥、统一病虫害防治、统一农机农艺和统一技术集成。
滑县:农业供给侧改革夯实“豫北粮仓”
2016年,滑县被河南省政府确定为小麦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试点县后,充分发挥优质强筋小麦最佳产业带区位优势,重点以调品种为主,逐步由优质中筋小麦向优质强筋小麦转变,着力推进小麦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共发展优质强筋小麦30万亩,全部实行种子和商品粮订单生产,确保农民能种好、销路好、效益好。同时,大力推进高标准粮田“百千万”工程建设,已建成高标准粮田91.5万亩,打造了全省规模最大的集中连片50万亩高标准粮田示范区。粮食总产连续24年稳居全省第一,是全国唯一的粮食生产先进县“十二连冠”。
在农业产业化发展方面,2017年滑县计划整合资金3亿元,按每亩1500元的投资标准,建设高标准粮田20万亩,到2018年全面完成155万亩建设任务,持续夯实粮食生产基础。同时,将进一步加大小麦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力度,计划在2017年将优质强筋小麦面积发展到50万亩,优化调整小麦品种结构,加快小麦良种繁育基地建设,改优质中筋小麦“大路货”为优质强筋小麦“抢手货”,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此外,滑县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目标,以政策扶持为保障,以土地流转为依托,积极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深入高效农业基地,从基地规划、设计、布局、建设等方面提供指导和服务,及时把农业政策、管理知识传递给农民群众。目前,滑县瓜菜种植面积达64万亩,总产量220余万吨,预计年产值超过100亿元,带动1万余户农民脱贫致富,年均增收2万余元。
淮滨:“弱麦经济”环环生金
近年来,淮滨县着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瞅准国内外弱筋小麦供不应求商机,充分利用弱筋小麦种植区位优势,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实施“弱麦强县、食品惠民”战略。
为通过区域化布局实现规模化种植,淮滨县大力实施弱筋小麦区域化布局高标准粮田建设、整村化推进、统一化供种、规模化生产、订单化跟进等,从而使弱筋小麦产业化经营亮点频出,持续叫响“中国弱筋小麦第一县”品牌。
延长产业链,实现产业带动,提升附加值。淮滨县近年来培育出总产值达10多|元的金豫南、富贵、麦得隆等8家食品加工企业,采取“龙头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模式,实施从种子供应、技术指导到直接收购一条龙服务,形成了从田间到餐桌的完整弱筋小麦产业链条。
产前有订单、产中有服务、产后有保障,农民种植积极性高涨。淮滨县通过产前、产中实施统一半价供种、统一补贴供肥、统一免费供药、统一分担农业保险,亩均节本增收77元,增产增收173元;通过产后实施统一入村加价收购,亩均增收90元;通过“五统一”产业带动,亩均节本、增产、增价、增收340元。
吸纳贫困人口务工增收,“弱麦经济”环环生金。淮滨县依托当地龙头企业,按照贫困户优先的原则,优先吸纳3000多名贫困群众到企业务工,平均每人每月收入2200元左右。
随着“弱麦经济”品牌影响力的不断加大,五粮液集团到淮滨寻求合作,签订每年12万吨弱筋小麦购销协议。目前,淮滨县已形成了以弱麦为“头雁”,以“面粉―面点―休闲食品”和“白酒―包装―印刷―运输”两条产业链为两侧编队的“雁阵”发展布局,年产值达35亿元。其中,农业产值已达5亿元。
浚县:调整种植结构提升生产能力
浚县地处豫北平原,古称黎阳,有“黎阳收,顾九州”之说。近年来,浚县高度重视粮食生产,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积极发展农业生产,特别是近几年高标准粮田建设和整县建制粮食高产创建,为粮食丰收打下了坚实基础,粮食产量稳步增加。
浚县耕地面积107.6万亩,全县小麦种植面积稳定在100万亩以上,高产创建示范区亩产达600公斤,连续多次创下全国粮食生产同时期、同地区、同面积单产最高纪录,粮食高产创建连续7年领跑全国单产水平,30万亩高标准粮田示范区成为全省标杆。
浚县紧紧围绕“稳粮增收调结构、提质增效转方式”的工作主线,突出重点区域、重点品种、重点措施,加大科技创新、模式攻关和技术示范推广力度,示范带动大面积种植绿色高产高效优质强筋小麦品种,努力提高小麦品质和生产效益,推进小麦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关键词】:小型农田水利 工程工程特性 结构分析 研究
中图分类号:F40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农田水利工程事关人类生存、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历来是治国安邦的大事。我国目前农田水利工程的现状是面广量大、基层技术力量相对不足,如何建好、管好、用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有效地保障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标准质量,建设一流精品工程,确保工程实现良性运行,保障小型农田水利高效节水灌溉,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1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特性分析
尽管各地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由于地区、经济水平差异,结构和规模都不尽相同,但运行规律和特点还存在着共性。通过对共性的分析,有助于进一步了解和研究小型农田水利工程。
1.1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工程特性
(1)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是末端工程
灌溉渠道按地形、控制面积和设计流量大小可划分为干渠、支渠、斗渠、农渠和毛渠五个等级。其中干渠和支渠主要用于输水,斗渠、农渠主要用于配水,毛渠、灌水沟等临时性灌水系统称为田间工程。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属于农田水利工程的末端工程,多在斗渠以下。
(2)工程规模小
由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属于农田水利工程的末端工程,因此规模一般较小,这也是显著区别于其它工程的特性。
(3)工程形态多样化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为农田提供灌概的形式具有多样性:蓄、弓丨、提、抽等,同时由于地区水源条件和地理特征的差异工程形态也不相同。
(4)工程的配套性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配套性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农田水利工程在技术上的不可分性;另一方面是这些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是大中型农田水利工程的配套设施,具有很强的配套性。
1.2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经济特性
(1)公益性
农田水利工程自身由于投资回报率较低,直接经济效益并不明显。但同时作为基础设施具有保护国家水资源、提高农业生产能力等不可替代作用,具有显著的公益性特点。
(2)区域垄断性
大多数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受到地域、水资源限制,天然具有地域垄断性。但是农田水利工程的垄断不是体现在利润上,而是体现在社会责任上,不能任意停工或抬高水价。
(3)正外部性
外部性是指经济活动对经济主体造成的不能由市场交易或价格体系反映的影响,可分为负的外部性和正的外部性。
农田水利工程提高了农业生产能力、保护了国家水资源、保障了农产品的供给,同时水费等价格体系并未能完全补偿这些正面的经济影响,因此产生了正的外部效益。相反即为负的外部性。
1.3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特性
(1)建设地点的分散性
由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属于末端工程,在农村多分散在田间地头,不同村落,维护、管理都比较困难。
(2)建设内容的多样性
工程形态多样化决定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内容的多样性,如:水库、闹门、涵洞、机电井等。此外内容的多样性也决定了建设方式的差异性,很难存在固定模式。
(3)建设监管难度大
建设地点的分散性、建设内容的多样性等决定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监管难度大。即使投资额相同,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监管工作量会更大,监管难度会更高。
2、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影响因素的结构分析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复杂性,说明建设的影响因素众多,分析其系统结构主要的影响因素,有利于趋利避害,提高灌溉效率。
2.1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影响因素
根据各专家调查法的优缺点,本文结合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和具体工程实际情况,选择采用选用专家会议法分析出了水利工程的主要影响因素:建设资金缺位;管理粗放;产权不清、权责不清;农民参与程度低;工程纠纷多;缺少有效的规划和有效的组织机构。
2.2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影响因素的结构分析
通过找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影响因素,还需进一步研究影响因素之间相互关联,因此必须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影响因素进行结构分析。
特性要因图具有直观醒目、条理分明、使用方便等优点,本文采用此方法建立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影响因素的系统结构。如表1。
表1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影响因素结构表
3、灌溉工程的注意事项
(1)加强小型农田水利工作组织领导,编制农田基本建设规划
灌溉工程需加强对农田水利工作的组织领导.各乡镇要在分析农村小型水利问题和总结水利建没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科学编制农村水利建设规划,并通过县政府审批后,付诸实施,政府部门要制定相应政策和措施,确保规划项目不落空,不流于形式。
(2)提高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标准
按5年一遇的排涝标准重点治理标准较低的骨干大沟,加大排量,加快排水速度,缩短排水流程,并对中小沟相应提高标准,形成以骨干大沟为单元的排涝网络。在提高面上大、中沟标准的同时,地方政府可集中资金,完善小型闸、涵、井配套,更新改造现有机电站,恢复灌排标准,充分发挥了工程效益,确保水利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3)建设高素质的农村水利队伍,加强工程维护管理
工程效益的发挥要借科学管理去实现,小型水利有农田灌溉、除涝、降渍等减灾功能。要根据不同的小型农田水利特点,采取相应的科学管理措施使小型水利工程在完善的工程管理条件之下,取得较好的工程效益。
(4)完善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机制,促进小型水利工程平衡发展
小型农田水利是改善农业生产、农民生活重要基础设施。对大中沟及小型配套工程,当地政府组织农民采取“一事一议”的筹资筹劳方式解决。但操作难度大,且筹资投劳比例小.工程不易落实。因此,建议政府制定相应运转有效、较易操作的水利建设机制,确实解决生产性投入与加重农民负担的问题,给小型农田水利建设营造一个良好、宽松的实施空间。
4、高效节水灌溉工程规划的措施
4.1规划原则
进行高效节水灌溉工程规划首先应收集水源、气象、地形、土壤、作物、灌溉试验、能源、材料、设备、社会经济与发展规划等方面的基本资料。
其次高效节水灌溉工程规划应符合当地水资源开发利用、农村水利及农业发展规划的要求,与道路、林带、供电等系统、居民点的建设以及土地整理规划相结合,充分利用已有水利工程设施,并根据需要设置排水系统。
最后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应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及环境评价确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最佳方案。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的规模和类型应根据当地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水资源承载能力、环境保护和农业发展要求因地制宜选择。
4.2灌溉节水措施
a)应优化配置、合理利用、节约保护水资源,发挥灌溉水资源的最大效益;
b)高效节水灌溉应充分利用当地降水。井灌区应防止地下水超采;渠灌区应收集利用灌溉回归水;井渠结合灌区应通过地面水与地下水的联合调度运用,提高灌溉水的重复利用率;
c)用微咸水作为灌溉水源时,宜采用咸、淡水混灌或轮灌;
d)用工业或生活污废水作为灌溉水源时,必须经过净化处理,达到灌溉水质标准要求;
e)以集蓄雨水作为节水灌溉水源时,水源工程规模必须经过论证。集蓄工程的集流能力应与蓄水容量相一致,并应满足节水灌溉水量要求。
结语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也是整个国民经济的命脉。水利的基本任务是除害兴利。大力开展农田水利建设,对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减轻水旱灾害,保证农业稳产高产,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因此应积极发展小型农田水利,但要加强对农田水利的领导和技术指导。要全面规划,综合治理,因地制宜,技术合理,讲求效益,不搞形式主义不要一刀切。
参考文献:
【1】莫易娴.国内外水利建设投入机制的经验启示[J].农业经济与管理.2011(4)
高标准粮田“百千万工程”、现代特色农业产业化集群培育、产业集聚区以及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等一系列因地制宜的政策、规划,正逐步凸显出助力河南经济腾飞的良效。
但与一些沿海地区不同,河南的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不能以降低农业和粮食生产为代价,全国粮食生产核心区的特殊角色,要求全省必须以不牺牲农业和粮食生产为经济发展的前提,农业现代化必须与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四化同步”。
为国保“粮”,注定了河南须负重前行,工业化、城镇化的步伐必然要比其他多数地区更加理性和稳健,决策者也必然需要深刻的洞见和大局观。为此,《财经国家周刊》记者专访了河南省委书记郭庚茂。郭庚茂指出,河南的经济发展还尚存一系列自身难以克服的瓶颈障碍,正处于爬坡过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
担“中原崛起”重任
《财经国家周刊》:你在多个场合提到要筹划好“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富民强省”的实践工作,具体有哪些想法和规划?
郭庚茂:河南省是担负着中原崛起大任的重要省份之一,尤其是十提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以及多次强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都与中原崛起、河南振兴休戚相关。
多年来,河南始终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绩,已经呈现出中原崛起的良好态势。但是,河南现阶段的发展还存在一系列自身难以克服的瓶颈障碍,正处于爬坡过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
首先,河南是人口大省,这意味着实现小康目标、提升公共服务能力的任务非常重。
其次,河南是农业大省,保障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建设的基础,是首先解决1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同时,河南还担负着为国家保障粮食安全的重任,必须具备全局观。
第三,从工业基础的角度看,河南是能源原材料大省。这就面临两方面压力:一是金融危机以来,各地经济发展增速均有所下滑,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并继续转型升级、调整结构,这个任务很重;二是河南的资源环境矛盾特别突出,需要走出可持续发展的路子。
针对人口多、底子薄、基础弱、人均水平低、发展不平衡的基本省情,根据十提出的为贯彻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我们对关系河南未来发展的十个方面的重大问题开展了专题研究,明确提出发展仍是解决河南所有问题的关键。唯有紧抓发展不放松,才能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中原崛起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为此,我们提出了打造富强河南、文明河南、平安河南、美丽河南“四个河南”的理念,以及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建设、加强和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制度建设“两项建设”,由此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推动经济社会各方面工作再上新台阶。
《财经国家周刊》:具体到人口大省、农业大省、中部地区发展中省份的特殊角色,河南要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中原崛起,中央和地方各有哪些具体措施?主要抓手是什么?
郭庚茂:尽管这些年在调整结构、承接产业转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和民众生活水平等方面,河南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上述省情还未根本改变,诸多矛盾已成为仅靠河南自身力量难以解决的瓶颈和制约,亟待整个大环境的深化改革。因而在“四个河南”中,我们把打造“富强河南”作为抓手。而打造“富强河南”,则首先是按照国家的战略部署,把国家批复河南的三个战略规划实施好。
第一个是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规划,主要是解决自身的吃饭问题、农业支撑问题,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更大贡献。
第二个是中原经济区规划,旨在解决传统农区如何走出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四化”协调同步的科学发展路子,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问题。
第三个是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发展规划,这是全国首个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航空港经济发展先行区,主要是解决内陆省份在全球化背景下构建对外开放平台,打造战略突破口、核心增长极的问题。
我们针对性地确定了“三个一”基本对策,即通过扩大开放来促进结构调整、转型升级,“一举求多效”;通过科学推进新型城镇化来创造需求,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一发动全身”;通过优化软硬环境、创造优势,进一步打通发展路径,“一优带百通”。实际上,就是通过改革的办法、开放的途径,解决制约发展的瓶颈和障碍,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为国保“粮”
《财经国家周刊》:作为农业大省,河南的农业产业建设和创新对全国其他地区起着示范性作用。对此,河南省提出了建设现代化农业的“三个工程”。目前,这三大工程的具体规划和实施情况如何?
郭庚茂:河南始终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为重大政治责任,认真思考如何稳定耕地面积,实现土地效益最大化,不断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当下,我们正着力实施高标准粮田“百千万工程”建设、现代特色农业产业化集群培育、都市生态农业发展这三大工程,通过现代农业生产方式和规模化经营来提高农业收益。
首要推进的就是高标准农田“百千万工程”,它已成为现代农业粮田建设的关键。这项工程包含三层含义:第一层含义,就是百亩以上、千亩以上、万亩以上的农业规模经营,实现粮田生产的规模化和机械化;第二层含义是实现旱涝保收,克服自然因素对农业的影响来稳产稳增,将多种技术措施运用于避免传统农业“靠天吃饭”的困境;第三层含义,就是通过规模化经营,让粮食生产从不计成本、自给自足转变为市场化、产业化经营,解决农民增收问题。
先规模化再产业化,就能创造出新型农业组织和职业化农民,进一步促进粮食生产的现代化、机械化。
第二个工程是现代农业产业化集群培育工程,是解决经济作物和其他多种经营的一个抓手,以“龙头企业+合作社”来带动农户形成产业链,在茶叶、畜牧、花卉种植等多领域形成新型产业集群,加快农业产业的发展和提升。
第三个工程是都市生态农业工程,主要在大城市的郊区实施,不但能补充城市居民的“菜篮子”,还能鼓励发展城市之间的绿色农业,发展生态工程,同时还给城市居民提供出观光休闲的好去处,也能让农民进一步增收。
上述三大工程不仅已上升为全省农业发展的首要工作,也成为了富强河南的头等大事。
《财经国家周刊》:作为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河南对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承担了重要责任。河南如何确保完成2020年粮食生产能力达1300亿斤的目标?
郭庚茂:我们建设粮食生产核心区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要保粮食,解决自身的农业支撑、农业基础问题,保证自身的粮食需求;二是为国家保障粮食安全做出贡献。这些年,河南的粮食生产已充分得益于高标准粮田“百千万工程”等一系列机制保障。
我们的目标是实现6000万亩高标准粮田,设计产量是每亩年产2500斤,由此达到2020年生产1500亿斤的水平,在实现国家1300亿斤目标后,我们还能有200亿斤的保险系数。
近几年,河南的粮食产量在站稳了1100亿斤的高起点上,还连年创造新纪录:2011年首次突破1100亿斤大关,达到1108.5亿斤;2012年再创新高,达1127.7亿斤;2013年达到1145.8亿斤,再次刷新历史纪录。
目前,河南粮食总产量已达全国的1/10,小麦产量达全国1/4,不仅保证了全省1亿人口的吃饭问题,还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
产业集聚区挑大梁
《财经国家周刊》:中原经济区建设是河南推动科学发展的一大亮点,跟沿海地区的工业化、城镇化之路相比,如何走出一条独具河南特色的经济发展之路?具体抓手是什么?
郭庚茂:富强河南的第二大举措,就是中原经济区建设。
这其中包含了两个含义。
一是通过中原经济区走出一条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的科学发展之路。这即是说,部分沿海地区工业化、城镇化的完成,是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产为代价,但中部地区在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的过程中,要以不牺牲农业和粮食生产为前提。
第二层含义是,建设中原经济区之所以能上升为国家战略,原因之一便是为解决传统农区如何加快工业化、城镇化步伐并跟全国同步实现小康,战略意义重大。
具体说来,我们根据省情推进“一个载体三个体系”的建设,着力培育产业集聚区这一科学发展的载体,强调现代产业体系、现代城镇体系和科技创新体系这三大体系的建设。
其中,产业集聚区是河南省推动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和科学发展的重要载体,是中原经济区建设的主要抓手。
河南从2008年开始谋划建设产业集聚区,短短几年时间,建设了180个工业产业集聚区和一批商务中心区、特色商业区,不仅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发挥了关键性作用,也日益成为河南实现转型发展的新载体和突破口。
《财经国家周刊》:目前产业集聚区建设遵循哪些原则?进展如何?如何实现与现代产业体系、现代城镇体系、科技创新体系这三个体系的融合,真正打造河南式中原经济区?
郭庚茂:产业集聚区规划是一个统一概念,首先要做到与城镇体系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严密对接、精确套合,我们称之为“三规合一”。
“三规合一”不仅能实现依法依规地推动企业(项目)集中布局,实现产业集群发展和资源集约利用,还能以产业集聚来壮大城市发展基础,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和承载能力来进一步支撑产业发展,进一步形成工业化、城镇化良性互动的机制。
此外,我们还对产业集聚区建设提出“四集一转”的核心要求,即企业集中布局、产业集群发展、资源集约利用、服务功能集合构建和农业劳动力向城镇转移。
首先,产业集聚区建设必须遵循工业化规律,企业和机构必须从满天星式发展转变为集中布局,进而形成一系列配套体系,即“四集一转”中的企业集中布局、产业集群发展。产业也好、企业也好,发展都需要讲求规律,聚集起来形成相互配套的专业分工体系,交易成本自然会降低。
其次,资源集约利用包括土地、水、大气等资源的循环再利用等。服务功能集合构建,则是指咨询服务、仓储物流、产品展销、工人培训等一系列服务都要向社会化转变,带动农业劳动力向城镇转移。
“四集一转”是我们河南的创造性提法,将其与“三规合一”充分结合,产业集聚区的建设才能更加快速有效。
除此以外,产业集聚区还要遵循“产城互动”原则,解决内生动力、扩大消费需求。
眼下,各地都在推进城镇化建设,而科学健康的城镇化必须是工业化与城镇化协调推进。因而,我们运用产业集聚区的概念来带动劳动力转移,再用这两者的聚集来带动人口向城镇聚集,又用城镇基础设施的完善和服务功能来支撑产业集聚区的发展,让工业化和城镇化充分良性互动。由此,就能避免城镇化过程中要么造空城,要么造贫民窟的历史教训。
目前,河南已经建成了少数开放平台,成为承接产业转移的阵地,农民转移就业的主渠道效应已经开始凸显。有些地方实践得很不错,每个县都有个产业集聚区,不仅走出了工业化道路,也走出了城镇化的健康发展之路。
河南式城镇化
《财经国家周刊》:十和三中全会都强调了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重要性。具体到河南省,新型城镇化布局和实践的思路是怎样的?
郭庚茂:与十和三中全会的精神一致,我们的城镇化思路是“核心带动、轴带发展、节点提升、对接周边”,形成大中小城市和中心镇网络化、开放式的布局。
在我来河南担任领导之前,河南的区域发展强调板块建设,郑汴洛一块,伏牛山一块,黄淮四市一块,豫北一块。但现在,我们更强调大城市的核心带动作用,依靠交通线来串式发展,形成相互依托、相互促进的城市发展格局,更符合经济发展规律。
例如,以郑州为核心的城市群未来就会成长为一个都市圈,与我们早前提出“一极两圈三层”的说法相契合。然后,还能以商丘为中心再形成一个圈,将都市圈的形态扩大到省辖市甚至县城,大圈带动小圈发展,形成良性的未来城市形态。
通过核心带动、轴带发展后,每个可作为中心的城市都可成为结点,形成一环套一环的格局,便于城市之间相互带动,以网络式、开放式来形成整体优势并相互借鉴。再跟产业集聚区和我们已有的“米字型”高铁框架相结合,现代城市的雏形便能逐渐显现。
《财经国家周刊》: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城乡统筹在其中显得尤为重要。河南作为农业大省和传统农区,在“人”的城镇化方面有哪些具体举措?
郭庚茂:新型城镇化必然涉及城乡统筹问题。无论城市如何发展,城镇化率如何提高,河南省始终面对数千万大量人口的城镇化问题。即便城镇化率提高到70%,河南仍拥有3000多万农民,因而如何克服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一体化,是我们的特殊任务。
城乡一体化首先要在公共服务水平上消灭城乡差别,实现均等化、公平化,缩小城乡差距,这是政府面对的根本性难题。但要实现均等化就必须改变当下小规模、分散式的生产方式和农村格局,成本非常高。
我们首先要减少农民的数量,尽可能引导农民向农外产业就业、向城镇转移,就业定居是根本途径。解决三农问题的出路,实际上也是在农外产业,唯有减少农民才能富裕农民。
当下的主要矛盾,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两个最大限度”,即将农村劳动力最大限度向农外产业转移,将农民最大限度向城镇转移,以此来形成集约的生产生活方式,以相对较少的资源创造出较高的生活水平和质量。在我们目前人口多、资源少的现状下,这种集约化、合理规模方式已成为大省、大国必须考虑的问题。
对此,我们正在研究一系列促进农村劳动力向农外转移的政策,比如用“三年职教攻坚计划”来培养农民技能,促进就业、增收进而促进转移。对此,信阳、济源等地已经开始了探索。
其次是优化农村布局。在这一点上,尤其是在新型农村社区的建设探索中,我们已经有了一些经验。
如今,三农问题正处在巨大转折的关口,农村年轻劳动力加速外流的同时,农村建设和土地流转也在加快,农业人口和土地这两大要素都在快速剧变。由此带来的,是农村社会服务设施开始出现闲置甚至荒废,一旦规划跟不上、引导有偏差,则可能造成更多新问题。
因此,我们正在深入研究和总结前期经验,制定一个关于新农村建设的指导性文件,加强规划引导,让农村建设少走弯路。
具体工作中,规划仍旧会从产业做起,根据各地的资源禀赋条件来确定其产业及发展规模,再根据产业规模来界定对劳动力和就业的容纳力,从而确定新农村建设的布局。然后,再通过衔接当地土地规划和生态规划,实现公用设施、基础设施的规范配套。
《R鲁周刊》:请您简单介绍一下诸城农业发展现状。
孙吉海:改革创新是诸城的靓丽名片,先后创造了商品经济大合唱、贸工农一体化、农业产业化、农村社区化、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等在全省乃至全国有一定影响的经验。连续多年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市、全国生猪调出大县,获批国家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农业标准化示范市、现代农业示范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县、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示范市。
2016年诸城市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立足农业产业化、农村社区化、工业园区化方面的独特优势,积极探索县域内加快推进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的新路子,在种养结合、产城融合、农业新型业态等方面出台一系列针对性政策措施,积极探索农业品牌化引领、园区化布局、标准化生产、社会化服务、融合化发展“五化发展”新模式,形成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新格局,圆满完成各项任务目标,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
《齐鲁周刊》:在您看来,在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方面,诸城有哪些可供其他县市参考的经验?
孙吉海:首先,我们通过创新种养结合新模式,推进农业内部融合发展。我们构建了三大种养结合循环发展模式。截至2016年底,诸城市财政累计投入扶持资金2亿元用于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积极探索了多种形式的种养结合发展模式。同时,我们加快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种植业抓“三调”大田调大棚、山地调林果、零散调规模,畜牧业抓“两提”提升标准质量、提升养殖效益,培优培强了一批优势特色产业,鼓励各镇街争创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将花卉苗木、蔬菜瓜果、特色养殖等产业提档升级,把地方土特产和小品种做成带动农民增收的大产业。农业技术的支撑非常关键,2016年,诸城市政府与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签署三年合作协议,共建“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诸城研究中心”,中心充分发挥农规院的技术优势,开展了废弃物资源量调查,总结推广了一批种养结合循环农业模式,为产业内部融合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此外,政府也为此设立了专门的研发基金。
其次,创新产业化经营,统筹三次产业发展。我们对农业龙头企业加强扶持力度,推进农业“接二连三”,积极实施“工业下乡”,大力发展产业融合示范园区,有18万农民在家门口变成了产业工人。同时,鼓励龙头企业与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对接。通过积极探索“龙头企业+合作社+农场联农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等产业化经营新模式,打破传统的工业和农业相分割的局面。
第三,创新城乡四级平台,承载产城融合发展。提升中心城区发展平台,推进镇街发展平台,优化社区发展平台,完善产业园区特色发展平台。全市各类园区共吸纳过亿元项目300多个。整合土地、劳动力等资源要素,实行社区和产业园区同建,培育起特色产业社区132个,社区产业园入驻企业1229家。
第四,统筹协调要素整合,支撑产业融合发展。通过创新农村金融服务,我们引导了4家金融机构在农村社区设立“金融服务站”,派驻金融服务人员707人,打造起“两公里金融服务圈”。成立了建信村镇银行、泰丰农村资金互助社以及5家小贷公司、2家民间资本管理公司,在农村设立服务网点452个,发放涉农贷款293.5亿元。通过强化农业科技下乡,构建起城乡一体的社区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再一个,就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到2016年,诸城市财政累计投入扶持资金2亿多元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其中投资4000万元建设现代农业科技孵化器;安排500万元果茶产业发展基金,重点扶持苗木繁育、示范园建设等工作。极大地推动了全市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工作的开展。
《齐鲁周刊》:在您看来,在推进产业融合过程中,诸城还存在哪些问题?
孙吉海:一是种养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亟待加强。诸城市农牧业体量庞大,虽然已初步探索形成了一些典型种养结合模式,但是总体上种养分离现象仍然存在,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不高、资源环境承载压力不断增大,已成为种养业健康发展的限制因素。
二是三产融合程度还不够高。诸城的汽车、食品、服装纺织等主导产业均属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偏低,转型升级任务繁重,带动“三农”发展的力度不够强。服务业中,生产业主要集中于城区、镇区,对农业农村的服务范围和力度还需加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用发挥不够明显。
三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数量众多,但真正实力强、影响力大的较少。多数新型经营主体成长慢、创新能力不强,不具备开发新业态、新产品、新模式和新产业的能力。
四是资源要素存在瓶颈制约。农业农村的有效投入相对不足;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涉农公共服务供给存在短板;社会资本和先进成熟的技术生产要素向农业农村扩散渗透进程缓慢,融合型人才欠缺。这些问题制约了农村产业融合发展。
《齐鲁周刊》:产业融合与精准扶贫如何实现有机结合?
农业是我国的用水大户,约占总用水量的70%,而农业用水的90%是灌溉用水。资料显示,按正常需要和不超采地下水,我国年缺水总量约为300亿~400亿立方米,每年农田受旱面积700万~2000万公顷,因缺水少生产粮食350亿~400亿公斤。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我国尤其是北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解决水短缺问题,节水是重要途径,而节水首先要在农业上做好文章。
榆次区位于山西中部,是晋中市政府所在地,也是晋中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全区辖6个山区丘陵乡镇,4个平川乡镇,289个村民委员会,410个自然村,总人口53.73万人,农业人口26.62万人,农户8.16万户。耕地面积65.61万亩,农业人口人均耕地2.46亩。地域面积1327平方公里,由东向西依次为基岩山区(32%)、黄土丘陵区(36%)、冲积平原(32%)三个地貌单元,山区、丘陵地貌占全区面积的2/3,靠天吃饭的农田占全区农田的一半还强。气候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全区水资源按人均和耕地面积进行折算,人均水资源占有量290立方米,亩均占有水资源量为185立方米,与全国人均占有量2770立方米相比,占10.5%,与全国亩均占有量1860立方米相比,占10.0%,属水资源严重缺乏型县区(特别是山区、丘陵区)。
一、全区节水农业建设现状
1.工程节水农业发展势头良好
近几年来,全区上下高度重视发展节水农业,坚持因地制宜、形式多样、注重实效的原则,把工程节水与旱作节水有效地结合起来,积极探索发展节水农业的途径,在政策方面不断完善,形式更加多样,原创:技术日趋成熟,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全区的农田水利发展由过去单一的建设型向效益型转变,按照“优化水资源配置、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工作要求,就如何实现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进行了资源重组。根据我区地下水资源先天不足、地表水资源利用程度低下而需水量逐年加大的实际情况,在开源与节流并重的同时,在拦住天上水(雨水集蓄利用)和蓄住地表水(引洪补源)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通过三年解困,有效解决了丘陵山区群众饮水困难,水保治理和淤地坝建设改善了流域内生态环境,平川农田已基本实现田、林、路、机、电、井、渠“七配套”,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同步增长。截止目前,全区有效灌溉面积达到38.7万亩;完成节水灌溉面积15.23万亩,占全区耕地面积的23%;完成滴灌工程15处,滴灌面积0.99万亩;实施喷灌工程133处,喷灌面积4.73万亩。全区拥有小型水库5座,总库容为1395万立方米;机电井2350眼,配套机电井2334眼,装机容量29929千瓦;机电灌站152处,安装提水设备2753套(台),总装机容量40408千瓦。灌渠主渠道2896公里,建成防渗渠道2781公里,铺设地下输水管道1047公里,修筑渠系建筑物38座,塘坝9处。圆满完成了国家级“九五”计划农业高效用水与产业化示范项目,被水利部列为全国重点节水示范区。丘陵山区根据立地条件发展雨水集蓄利用工程,成为我省乃至华北旱垣地区发展高效旱作农业的示范工程。省级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总投资1080万元,可改造东阳镇25000多亩土地。乌金山黑河滩涂土地开发项目,总面积1210亩,是我区有史以来投入最多、规模最大、质量最好、标准最高、配套最全的土地开发项目。
2.旱作节水农业迈出新步伐
旱作节水农业工程是我区为提高旱区综合生产能力,增强旱区农业发展后劲,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而实施的一项重点工程。我区以旱作节水农业建设规划为基础,以调整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为主线,以集水、蓄水、保水、节水为主要建设内容,实施“建园区、创精品”为主的水资源综合资源利用技术,努力提高工程田科技含量和综合生产能力,有效地降低了旱灾所造成的损失,显示出了旱作节水工程建设的巨大威力,推动了全区旱作节水农业工程的实施。概括起来讲,主要创新了三种节水农业模式:
一是丘陵旱垣雨水集蓄灌溉旱作农业模式。什贴镇李坊村地处典型的丘陵旱垣地区,全村1629人,耕地5873亩,全部为旱地。该模式集雨水集蓄灌溉和高标准大棚设施为一体,围绕“节水”、“高效”两个重点,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一是旱井建设,统一标准,每个旱井蓄水50立方米,配备旱井混凝土集雨场200平方米,矩形沉淀池1个,排退水管道1条,潜水泵1台。二是大棚建设,介于温室和普通拱棚之间,适合于丘陵旱垣地区,抗风能力强,保温性能好,能有效延长生产时间。棚体总长60米,每个棚配置工作房一座,潜水泵一台。三是配套设施建设,配套280米扬程水泵一台,100立方米水塔一座,管道6900米,低压线路1600米,循环道路4000米,每棚配备潜水泵一台。截止目前,共完成投资270万元,完成工程总面积280亩,打旱井230眼,建设墙体型大棚50座,种植延秋大田蔬菜200亩,大棚菜收益亩均可达万元以上,大田菜收益亩均可达3000元以上。该工程为我区乃至华北旱垣地区发展高效旱作农业走出一条崭新的路子。
二是水肥一体化综合节水模式。我区坚持运用工程节水和管理节水相结合的方法,因地制宜地发展喷灌、微灌、管灌等各种适宜的节水灌溉工程,重点抓好节水增效园区建设,积极探索充满活力的节水管理模式,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如乌金山镇2005年总投资50万元,规划建成北胡、南胡、峪头三村250亩水肥一体化示范区。该项目是农业部推广的新技术,为全市第一家。采用新技术后,每棚均可节本增效1000元。该系统由三个部分组成:①首部,包括进水口、文丘里施肥器、筛网式过滤器及pvc球阀等部件;②田间管网,由pe管连接首部至田间;③滴灌带,采用美国toro出品的补偿式滴灌带,具有较好的抗堵性能。从实际应用效果看:①节水,节约灌溉用水90-120方/亩,节水率35-40%,减少投资56元/亩,每方水生产效益28元,比项目实施前每方增收3元;②节肥,节约肥料40-60公斤/亩,节肥率30%左右,减少肥料投资100-130元/亩;③节药,棚内温度降低18-20%,病虫害发生率降低70-80%,节约农药费用100-120元/亩;④省工,省去人工开沟、灌水等田间作业,每亩可节省人工5个,减少投资100元/亩;⑤增产,棚内微循环改善,达到平衡供肥,作物增产5%-9%;⑥提质,及时合理供肥,优化生长环境,使产品优质优价;⑦改土,局部浸润灌溉,使土壤保持团粒结构,不板结,改善土壤理化性状。
三是“双水源四位一体”高效设施农业模式。东赵乡石羊坂村地处榆次东北丘陵旱垣山区,全村142户,耕地1461亩,全部为贫瘠的旱地。2005年,他们投资100万元,建成31套“双水源四位一体”温室大棚。“双水源”即依靠棚面集雨、旱井储存为主要水源,人畜吃水为补充水源。“四位一体”即棚前养殖、棚内种植、滴灌供水、沼气循环。通过发展“双水源四位一体”高效设施农业模式,石羊坂人种出了百余年来第一荐蔬菜,实现棚均收入1万元,纯收入翻番20倍以上。尝到甜头的石羊坂人更坚定了发展致富产业的信心,今年在原有31套温室的基础上,又上马了29套温室。
二、节水农业建设存在的问题
尽管我区在农业节水建设方面做了许多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节水工程投入少,不能满足工程建设的需要
目前,我区对农业节水工程的投入仍处于较低水平。以2005年为例,全区集中资金重点扶持节水增效园区项目建设,其中国家投资包括吃水工程12处,97万元、东阳农业综合开发二期工程240万元、黑河造地工程650万元、集雨灌溉工程35万元等。补助标准为每亩80—100元,补助金额仅占工程投资总额的1/4。在全区节水灌溉工程总投资中,群众自筹资金、银行贷款及集体、企业投资占到了67%,比例较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节水灌溉的发展,与社会对节水的迫切要求不相符。
2.节水园区的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农业节水增效园区的建设,是农业节水的一个新尝试,园区的管理是一个新课题。从目前的情况看,各乡镇普遍重视园区的管理工作,水平不断提高,手段不断完善,但还存在不平衡现象,特别是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与当前农村一家一户的生产方式之间的矛盾,还需有一个解决的办法。
3.对旱作节水农业的认识还存在一定差距
主要表现在对我区发展旱作节水农业的战略地位和长期性、艰巨性认识不足,灾年抓的紧,丰年抓的松,旱作区抗旱能力不强、靠天吃饭的局面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变。我区虽然从2000年以来实施中低产田改造、土地综合开发等农田基本建设,农田基础条件得到了一定改善,但目前仍有50%以上的农田属中低产田,特别是山区丘陵旱垣地抵御自然灾害能力更弱,基本上处于“雨养农业”的状况。
4.对旱作节水新品种、新技术的研究开发与成功经验的推广力度不够
首先是对农科教联合研究开发和推广旱作节水新技术的组织力度不够,存在着常规技术多、高新技术少;研究成果多、可转化技术少等问题。其次是对现有的旱作节水农业典型经验及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速度较慢,影响了全区旱作节水农业的整体发展水平。
5.各有关部门的协调还需进一步加强
农业、水利、农机等涉农部门之间的协调存在一定差距,使得工程节水与农艺节水结合的不够紧密,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节水农业整体效益的发挥。
三、进一步加快节水农业建设的建议
1.继续加强对节水农业建设的组织领导
区直各部门、各乡镇要进一步提高对节水农业建设重要性必要性的认识,高度重视节水农业建设工作。区级都应成立由政府牵头,农业、水利、农机、林业、计划、财政等有关部门组成的领导机构,积极做好组织和协调工作。同时,成立由农业科研、教育、推广部门专家参加的技术指导组,进一步加强技术指导工作。此外,还要多途径、多层次加强对节水农业建设的宣传和发动,提高全社会对节水农业的认识,把支持和参与节水农业建设变成全社会的自觉行动。
2.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建立和完善不同类型的节水模式
全区经济和自然条件差异较大,应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走常规技术与高新技术并重、工程技术与农艺技术相配套、原创:蓄水保水技术与节水管理技术相结合的路子,丘陵区突出保水、蓄水,平川区主要抓水资源利用效率低的问题,突出保墒和培肥。
3.加强各有关部门的协调配合,全面推进节水农业的建设
节水农业的建设,涉及工程与生物、农艺与农机、设备配置与管理等多学科和部门,需要相关部门的大力配合及全社会广泛参与和支持。各级农业部门要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争取各级政府和各有关部门对节水农业的政策、资金等方面的支持,以推动节水农业工作的发展。
4.加强科技创新,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
现代节水农业的建设,关键要依靠科技进步。首先要加强节水新技术的引进、研究和开发。农业科研、教学、推广以及生产企业要加强协作,选择一批先进实用的技术课题联合攻关。其次是要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推广。针对目前存在的农业科技成果整体应用水平偏低、科技成果转化速度较慢、许多已成功的科技成果并未形成生产力等问题,要从各方面入手,努力提高节水农业技术推广队伍的素质,为节水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提供智力支持。同时应选择一批投资少、见效快、效益高的适用技术,因地制宜大面积推广。
关键词 农业发展;成效;问题;对策;安徽界首
中图分类号 F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12-0311-01
近年来,界首市通过政策扶持、典型培育、龙头带动、特色引领等措施,实现了农业快速发展,农村经济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界首市的农业、农村工作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及制约因素。如何实现农业规模化、现代化,是当前界首市农业发展工作中的首要任务[1]。为此,就界首市近年来农业农村工作取得的成效、存在的问题进行整理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1 取得的成效
1.1 农业连续增收,农民收入大幅增加
粮食生产一直是界首市农业生产中最重要的工作,2013年界首市小麦收获面积3.5万hm2,平均单产7 560 kg/hm2;玉米收获面积2.64万hm2,平均单产8 680 kg/hm2,继续稳居阜阳市粮食单产第1位,实现了“十连丰、九连增”。近几年来,界首市农民人均纯收入也呈现连续增长的态势,201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 460元,突破8 000元大关,超过了预期目标,较2012年增长15.2%。农民人均纯收入的连续增长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界首市在农业发展上取得的成果。
1.2 农村土地流转率大幅增加
截至2013年底,界首市耕地面积共有3.87万hm2,土地流转总面积达到2.72万hm2,其中2013年新增土地流转面积1.32万hm2,已流转土地占耕地总面积的70.3%,远远高于全省28.7%的平均流转水平。土地流转呈现出主体多元化、面积规模化、形式多样化、时间长期化的特点。
1.3 种植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界首市现已形成以葡萄场现代农业示范园为核心的邴集乡蔬菜种植基地、芦村镇中药材种植基地、新马集镇经济林基地;以光武镇、大黄镇为中心的绿化苗木种植基地;以东城、颍南街道、陶庙镇为中心的蔬菜、马铃薯种植基地;以代桥镇、顾集镇为中心的草莓种植基地;以砖集镇、王集镇为中心的大棚西瓜种植等基地。种植专业化基地的建成发展,实现了界首市合理优化种植业结构的目标。
1.4 农产品加工发展突显
界首市现有农产品加工企业195家,其中省级农业产业龙头企业8家、市级农业产业龙头企业41家,粮食商品转化率达70%,肉类加工转化率达53%。2013年完成销售收入33.5亿元,固定资产投资10.14亿元。建设农产品生产基地2.3万hm2,通过认证无公害蔬菜、甘薯、大豆、马铃薯6个、绿色食品2个。市级园区农产品加工园被批准为省农业产业化示范区。
2 存在的问题
2.1 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业生产投入不足
界首市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现状并不理想,存在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农田的水利基础设施不完善,配套不齐全,利用率较低,且保养不够,有一定程度损坏。农业机械化程度不高,配套监管工作存在不足。全市的高标准示范化农田较少,农业现代化程度不高,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较低。尽管在农业发展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界首市在农业发展上的财政投资力度和政策方面的支持力度仍不够,与周边县区相比较,还留有较大的工作空间。同时,民间资本对农业的投资也缺乏兴趣,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业产业的发展速度。
2.2 农民生产技术薄弱,组织化程度偏低
界首市农业人口63.3万人,其中劳动力人口37万人,外出务工人口约18万人,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老龄化严重,新技术、新农机推广应用存在较大困难。尽管近几年界首市高度重视新型农民培训工作,但因生产人员文化素质不高,接受新技术、新知识能力不足,农业新技术难以落实,农民的整体生产技术水平仍较低。而且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缓慢,规模较小、实力不强,对农民高效生产的带动能力差。在农业生产协调方面,所提供的服务也不能满足农业生产需求,对农业生产效率的提升有限[2-3]。
2.3 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农业结构不合理
目前,界首市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农业市场化需要提升,农产品市场信息传递滞后。而且农业产业链联系不紧,农业生产龙头企业带动能力不足,与农民联系互动较少,没有形成龙头企业进市场、带基地、联农户、促增收的良好格局。在农业产业结构方面,尽管加大了调整的力度,但在调整过程中过于重视面积和数量的扩张,忽视了培育农业产品品牌,忽视了质量和效益的提高,对具有市场竞争能力的优质、特色农产品开发扶持不到位,从而造成没能形成规模经济。对农业结构调整的认识还不够全面,导致农业品种结构和生产布局还没有大的变化,农业产业结构仍存在一定问题。
2.4 土地流转缺乏风险防范机制
土地流转面积的快速增加,对界首市土地流转的风险防范提出较高的要求。由于土地流转的双方主体存在一定的水平限制,但政府对风险控制的关注度不够、相关政策制定和宣传工作不足,土地流转管理服务机构不健全、服务水平不高、满足不了土地流转的需要,造成土地流转存在较大风险。
3 对策
3.1 加大资金投入,拓宽融资渠道
针对农业产业的发展现状,制订相应的惠农促农政策。在基础设施方面,应划拨专项的财政资金来保障农田的持续生产。在项目引进开发、技术引进方面的工作加大力度[4]。有计划地引导土地流转,实现规模经营。但合作社和种植大户目前都处于起步阶段,资金需求量较大,融资能力较低。政府可通过创新,建立农业投资公司或农业担保公司,开展在地作物、经营权抵押试点,采取贴息、担保等方式,拓宽对土地流转规模经营大户、合作社的放贷渠道。
3.2 培养新农民,发展新型经营模式
农业产业升级,新型经营模式的发展是关键,而新农民是新型农业经营模式的主体。可以对农民进行统一、定期的农业知识培训和新技术培训,与厂家合作引进技术员驻点来提升农民的整体素质和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通过政策、税收和资金方面的支持,促进新型农业组织的发展,进一步提升新农民组织化程度,加强市场竞争力。
3.3 调整产业结构,提升农业产业化
农业产业化程度越高,农业产出的附加值越高,农业才能够良好的持续发展。通过土地流转实现了农业生产规模化,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基础。通过农业生产项目的计划实施,可以控制产业结构的组成部分,是调整产业结构的主要方法。通过对农业特色产品的培育,来提升优化农业生产的产业化程度[5]。
3.4 建立土地流转风险防范机制
规范土地流转程序,土地经营权的流转,必须经农户自愿提出申请、自愿签订书面流转合同,村级审核同意,乡镇登记备案并依法鉴定3个环节;规范土地流转合同,土地流转合同要使用统一的流转合同文本,保证合同条款清晰、手续完备、内容齐全、权责明确;规范土地流转行为,遵循“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由农民自主决定土地承包经营权是否流转,流转收益必须归农民所有,不得改变土地所有权性质和土地农业用途。流转期限不得超过承包期剩余期限,相关机构同时建立完善土地档案,妥善处理土地流转纠纷,建立健全土地流转服务体系,活跃土地流转市场。
4 参考文献
[1] 王慧.界首市农业规模经营现状、成效及对策[J].安徽农学通报,2012(18):55-57.
[2] 毛孟毓,邓德平,张尚豪.浅析安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发展成效及存在问题[J].安徽农学通报,2008(14):32-34.
[3] 李庆江,冯忠泽.我国无公害农产品发展成效及问题和对策[J].中国蔬菜,2007(12):1-3.
关键词:开发适宜性;广安市;主成分分析法;熵值法
1 绪论
国土空间开发是根据不同地域自然资源条件、社会经济差异等因素所造成的利用国土空间的能力不同,围绕如何实现高效配置资源及达到和谐人地关系展开。我国国土资源丰富,但人均占有量少,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用地矛盾将会日益突出,使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受到限制。
本文选取广安市作为论文的研究区,主要原因有三。其一,四川作为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实力第一大省,其国土空间开发却鲜有研究。四川地形多位于丘陵山区,因此,选取广安市作为典型案例进行评价。其二,广安市作为川渝经济合作区的连接带,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其三,广安市作为四川省第一个县县通高速的城市,交通基础设施有效覆盖国土空间,促进市区县国土空间规模连片开发,易形成产业化链条促进发展。广安市作为成渝经济区的接力带,研究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可以解决川渝经济合作区资源配置及交流合作,解决城乡二元结构矛盾、产业结构优化、保障生态安全。
2 研究区概况
2.1 地理位置及区位条件
广安市位于四川省东部边缘,北纬30°01′-30°52′,东经105°56′-107°19′之间。广安市幅员面积6344 Km2,整体形状似扇形铺开,东西宽134.5Km,南北长93.6 Km。广安市自然资源丰富,交通便利,是成渝经济区的重要枢纽地区。其管辖广安区、前锋区、岳池县、武胜县、邻水县、代管华蓥市。作为川渝经济合作接力带,广安市立足于^域大融通、经济大发展,加速构建川东综合交通枢纽,加强其区位优势具有重大意义。
2.2 人地关系分析
(1)人均农村建设用地
农村建设用地布局是说明人地关系及土地利用效率的核心内容,农村建设用地主要存在两个问题:首先,广安市人均农村建设用地面积较大,全部超出国家标准150m2上限,可以用于节约的农村建设用地面积较大。第二,农村建设用地分布散乱,根据广安市2014年土地利用变更数据,农村居民点单个独立图斑共计183365个,面积大于3公顷亩的斑块仅仅只有523个。“大分散、小集中”的格局无法形成规模化的管理。
(2)土地利用率
土地利用率是除未利用地之外的土地与总土地面积的比值。这个概念表示土地开发利用的程度。广安市土地利用率基本上都处于较高的水平,达到95.45%,开发利用水平较高,说明自然资源基地较好。但同时也说明后备资源严重不足,挖掘土地利用潜力及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是今后的重要任务。
(3)农用地保护与建设用地供需矛盾
通过收集广安市各区县土地利用数据,各区县自2010年至2014年期间,农用地面积减少的趋势与建设用地增长的趋势基本相应。城市空间“摊大饼”式的增长方式,势必会增加建设用地的供应压力。
3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1 评价对象与评价单元
本文选取广安市范围内所有的允许建设区和有条件建设区作为国土空间开发评价研究的对象,结合广安市实际情况,选取县级单位为评价单元,突出各区县国土空间开况,因此,不宜放缩至乡镇单元。第一,乡镇之间的相似性比较高,数据庞大;第二,从2013年,前锋镇升为前锋区,乡镇单位发生变化大;第三,资料不完善同时也是影响选取评价单元的原因。
3.2 评价指标体系初步构建
本文借助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理论基础,着手以研究区国土空间开发约束条件、国土空间现有开发强度、国土空间未来开发潜力三个维度分别展开评价。开发约束条件选取以下指标:高程、地形坡度、林园覆盖率、人均耕地面积、土地承载力、地均农业产值、农作物播种面积、地方公共财政收入、农业机械化总动力、污水处理率、土地垦殖率。现有开发强度选取以下指标:人口密度、地均GDP、人均GDP、二三产业产值、烟粉尘排放量、开发强度变化指数、工业总产值、单位面积学校个数、城镇人口增长幅度、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城镇用地面积比重。未来开发潜力选取以下指标:规划基本农田指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人均消费水平、生态承载力、道路交通网密度、总人口与城乡建设用地增长弹性系数、可开发潜力空间、城镇人口与城镇工矿用地弹性系数、建设用地面积新增幅度。
3.3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PCA)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影响国土空间开发的指标较多,增加了评价计算过程的复杂性。指标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易造成误差。因此,首先要对所有具有影响力的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将多个相互关联的数值指标转化为少数几个不相关的新的指标。
3.3.1 原始指标数据获取
经查阅资料与实际调查,本文数据来源主要分为三种,空间数据与统计汇总数据、统计计算数据。空间数据来源于地理空间数据云、广安市2014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统计汇总数据与统计计算数据主要来源于2014年广安市统计年鉴、广安市农业局、规划局、交通局、经信委等部门的规划及统计数据。
3.3.2 主成分分析确定参评因子与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指标相关性系数矩阵、特征根与参评因子值等计算在IBM SPSS Statistics 21中完成,步骤:依次录入开发约束条件指标数据(现有开发强度数据、未来开发潜力数据同理),分析命令,降维,因子分析。提取方法为主成分,主成分个数由特征根>1判断确定,计算因子分值,保存变量,得出参评因子值。
根据相关性系数矩阵计算特征根及特征向量,特征根用于确定主成分个数,特征向量即为参评因子值,进而确定了主成分与参评因子,选取特征根>1,并且累计方差贡献率>85%为依据确定主成分(参评因子)个数,得到表1。构建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是国土空间开发评价工作的前提和基础。评价指标体系是由一系列相互联系的指标所组成的有机整体[1]。结合广安市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影响因素分析,借鉴层次分析法框架,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4 广安市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
4.1 熵值法确定权重
常见的赋权方法有层次分析法、特尔菲法、熵值法等。前两种方法属于主观赋权法,由专家主观认识对指标相对重要性程度进行判断或者对指标直接打分。熵值法通过统计一组数据信息熵值的变化表示系统的混乱程度,所带信息量的大小。信息熵值大,信息的无序度大,可用的信息少,权重小;信息熵分布的范围在[0,1]之间,熵值趋近于1,混乱程度越大,可用的信息就会越少,权重小。根据熵值法计算权重过程得到各维度的权重如表2:
4.2 开发适宜性评价
多因素综合分析法是将参评因子值与参评因子权重动态加权求和以求评价单元分值的方法[2]。本文选取多因素综合评价法综合制定三个维度得分值,以及适宜性评价的总分值。
wj为第j项参评因子的权重值。
通过计算开发约束条件、现有开发强度、未来开发潜力三个维度的得分值,并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程度进行动态加权求和。其中开发约束条件为负向指标,应利用极差变换法进行处理,利用公式(1)多因素综合评价法对表得到的开发约束条件、现有开发强度、未来开发潜力与各自权重值,加权求和得到广安市各区县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总分值。
4.3 评价结果分析
适宜性I级:开发约束性条件较大,现有开发强度较小,未来开发潜力较小的区域,但并不都是“最低,最高”的水平,就广安市国土空间开发的综合能力并不是由某一个维度单独决定。适宜性II级:开发约束性条件适中,现有开发强度一般,未来开发潜力大的区域,由这三个维度共同确定广安市国土空间开发的综合能力。适宜性III级:开发约束性条件较小,现有开发强度大,未来开发潜力较大的区域。由此可见,开发约束条件、现有开发强度及未来开发潜力对国土空间开发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在国土空间开发过程中应克服“短板”效应,解决“顾此失彼”的问题,综合发展。
4.4 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原则与建议
土地整治是盘活存量土地、强化节约集约用地、适时补充耕地和提升土地产能的重要手段[3]。广安市耕地中有近40%为坡耕地,质量不高,产量较低,同时建造耕地护坡耗费大量人力物力。积极推进土地整治,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对于土地行业中项目量较多的土地整治类型――如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土地复垦、增减挂钩,均可使用土地综合测评系统为项目的规划发展给出具有指导性的建议[4]。未来十几年是广安市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减少耕地的占用,挖掘土地潜力,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才可以为国土空间开发留有充裕空间。
参考文献
[1]林海明,杜子芳.主成分分析综合评价应该注意的问题[J].统计科学,2013,30(8):25-31.
[2]许继萍.多因素综合分析法在小城镇综合定级中的应用[J].广东土地科学,2010,9(6): 44-48.
[3]刘彦随.农村土地整治要让农民受益[N].人民日报,2010.
关键词: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合作共建
中图分类号:F303.2 文献标志码:A DOI:10.11974/nyyjs.20160304001
前言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多年来一直秉承“论文写在大地上,成果留在农民家”的科研理念,提出了“院县科技合作共建”这种极具科研单位特色的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模式。院县科技合作共建模式被农业部作为10大农技推广新模式之一在全国推广,并连续2a写入中央1号文件。经过11a的创新发展,现已初步形成“五位一体”的共建模式,即:科技园区、专家大院、科技培训、致富项目、产业联盟。并且从单一的院县共建到院地、院村、院企、院社、院军等多元共建模式同步发展,畅通了科技人员进入经济主战场的渠道,使科研和农业生产需求结合的更加紧密,激活了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加快了成果推广转化速度,提高了农民科技素质,促进了农民增收。有效破解了“三农”难题。
1 共建模式在创新技术推广服务体系中的作用
1.1 院县共建成效显著
11a共建成果覆盖了黑龙江省67个县(市、区),使黑龙江省农业良种覆盖率提高到98%以上,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从48.5%提高到62.5%。建农业科技核心园区125个,乡里建科技示范园660个,村里建科技示范田4750个。展示当地需要的作物新品种,新肥药及新技术等农业新成果2810项,辐射推广面积5864hm2,占黑龙江省耕地面积的41.9%。实施致富项目580项,涉及66.8万农户,实施面积1320hm2,使项目区年户均增收2715元,增加经济效益181.36亿元。举办各类科技培训班1.7万场次,举办电视讲座2910次,发放资料1029.5万份,培训农技人员和农民698.5万人次。
1.2 多元共建助添活力
在进行院县科技合作共建的同时,本院积极探索共建的新模式。先后与甘南兴十四村、中储粮北方公司、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大型合作社、部队农场等开展院村、院企、院校、院地、院社、院军共建,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黑龙江(兴十四)现代农业科技园区,成为黑龙江省西北部规模最大的农业科技成果“集散地”;在中储粮北方公司建立了科技研发基地、人才培训基地、科技成果展示基地,提升了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双城希英甜瓜合作社通过合作成功解决了困扰瓜农多年的“西瓜大斑病”防治问题,成了远近闻名瓜菜社。
1.3 五大示范区引领发展
在双城、兰西、克山、富锦、嫩江5个县(市)建设高效现代化示范园区。联合地方政府、合作社、涉农企业,以机制创新为手段,以促进和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实现农民致富、科技人员增收为宗旨,以调结构、创高产、促高效为目标,以土地规模流转建立新型农业生产经营管理组织为切入点,探索科技人员同农民、农业合作社以及公司等实体合作和收益分配新机制。初步探索了一个“强农、富农、惠农”和“强科、富科、惠科”的新模式。树立了我省现代农业新标杆,打造了“果蔬基地”三邻村、“牧草之乡”胜利村等一大批现代农业示范样板。用科技回答了“明天谁来种地”的问题。
2 困扰农技推广体系发展的主要问题
2.1 缺乏专项推广经费
十一五期间,本院共承担国家级项目449项,资金25113.5万元。其中,948项目、国家科技支撑、现代农业产业体系、跨越计划类项目占93.6%,成果推广类项目占6.4%,从项目数比例、还是资金比重,都十分匮乏,严重制约了农业科技推广的规模和影响力。缺乏科技推广项目经费补贴,难以调动农民群众试验新成果、新技术的积极性,无法解除农民的风险顾虑,加大了科技推广的难度。
2.2 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合作力度不够
现在推广部门缺乏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合作,技术培训和成果转化太泛泛,缺少针对性,由于接受能力不同,一些先进成果、技术推广起来速度缓慢,推广工作常常遇阻。据调查,许多涉农企业有资金但缺少好的技术指导和优秀成果;合作社往往也在新品种选择、新技术应用上找不到门路。农技推广服务应该重点面向这些有实力、渴技术、盼发展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强合作、交流,推广工作成效会更显著,推广服务体系会更完善。
2.3 与地方推广部门缺乏合作
我国的农业科研与推广实行的“双轨制”,科研单位侧重基础研究,而推广工作由各级政府农技推广部门负责,互不统属。近些年来,由于农技推广部门知识老化,推广体制不能适应“三农”发展需要,部分县、乡级农技推广部门呈现出线断、网破、人散的局面。传统的体制积弊和地方推广部门的现状导致科研单位与一些地方推广部门很难进行有效的合作,形成科研成果与农民需求脱节,科研与生产脱节,科研部门与推广部门脱节的局面,致使科研、推广、生产条块分割,科研课题和生产实践联系不密切。
2.4 农民重视科技积极性不足
几年来,通过实施农业专家大院、科技培训发现,农民关注度最多的是作物产量,对农产品质量和生态环境的重视程度严重不足,对新成果、新技术的关注度和认识严重缺乏,制约了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发展。现在农业从业人口1/3左右属于文盲半文盲,对科技成果的接受、吸收、消化能力十分有限,这无形中增加了科研人员推广先进农业技术和优良品种的难度。这需要在推广手段上不断创新,将其作为一项长期的具体工作加大力度实施。
3 建设技术推广服务体系的几点建议
3.1 将科研单位纳入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省级科研单位具有人才、技术优势,对于构建和完善多元化推广体系,充实农业科技推广内容,促进本区域农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多年来农业科研单位游离在农业推广体系之外,没有获得专项的资金支持,专家依靠自己的科研经费甚至自费去推广技术、成果。实际上科学家到农民中直接推广技术、成果是最直接、最接地气、最受农民欢迎的推广形式,能够有效解决科研与生产实际脱节的现象,因此把农业科研单位纳入到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中是十分必要的。
3.2 形成科研单位农业技术推广制度化、常态化
通过国家、省部级大项目,特别是在“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中,结合“黑龙江省亿亩生态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给农业科研单位提供部分专项推广服务经费,使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以一个常态制度形式固定下来,保持农业技术推广服务连续性;在农业科研单位内建立农业技术推广制度,在进行科研创新的同时,完善推广服务创新,形成具有科研单位特色的推广服务形式,比如:科技合作共建模式,通过示范、展示,把科研成果及时、准确地送到农民田间、地头。只有这样科研单位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水平才能提升,服务效果才能显著,对于黑龙江省发展现代化大农业以及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3.3 加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工作
改变以前农技推广服务大锅饭、一刀切的现象,有针对性的增强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技术推广服务,使高素质群体先掌握新技术、新成果。再通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展示、宣传作用,带动周围普通农民学习农业技术、知识,达到以点带面的推广效果。
3.4 创新农业技术推广形式
不要固守传统推广形式,大胆创新,通过各种网络、媒体平台、动漫科普进行农业技术推广,提高农民接受新技术、新成果热情,把传播科技知识、改善生活、弘扬文化结合起来,让农民在休闲、娱乐的过程中就学到了文化知识,提高了素质。
参考文献
[1] 钟秋波. 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体制创新研究[D]. 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13.
[2]于水. 中国农业科技推广模式与实践[J].经济研究导刊,2009,16:20-25.
[3] 刘战平. 农业科技园区技术推广机制与模式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2007.
[4] 王慧军.中国农业推广理论与实践发展研究[D]. 哈尔滨:东北农业大学,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