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07 17:55:15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企业的经济效应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论文摘要】反垄断审查机构在使用这些方法的时候,过于倚重市场份额,忽视其他市场因素的重要性;在使用买方力量、封锁效应等概念的时候没有弄清楚其真实的含义;使用“市场支配地位的传导”等似是而非的经济概念;没有认识到市场细分等经济现象的存在。本文以商务部公告的案件为基础,对企业合并反垄断审查案件中经济分析概念和方法的使用进行深入地探讨。
自2008年8月《反垄断法》实施至2010年6月底,商务部反垄断局立案受理了企业合并审查案件140余件[1],其中经审查后决定禁止的合并以及附条件批准的合并共7件[2]。按照《反垄断法》第30条的规定,商务部反垄断局对外公告了全部7个案件的审查过程和审查结果。考察所有这些公告,我们可以明显发现,反垄断审查机构在企业合并案件的反垄断审查方面已经逐渐进入角色,审查技术已经取得了相当大的进步。但是,在笔者看来,这些审查仍有不少疏漏之处,尤其在经济分析方法的使用方面,仍然存在相当大的改进空间。
一、市场份额高能否与具有市场支配地位划等号
在企业合并的反垄断审查中,市场份额无疑是反垄断审查机构最为倚重的因素。例如,在“英博公司收购AB公司”案中,反垄断审查机构附加限制性条件的唯一理由是:“此项并购规模巨大,合并后新企业市场份额较大,竞争实力明显增强”[3]。在“三菱丽阳公司收购璐彩特公司”案中,反垄断审查机构认为:“从横向看,此次交易很可能会对中国MMA(甲基丙烯酸甲酯)市场的有效竞争格审查机构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市场份额的最大意义,仅在于它为市场份额低的企业提供了一个安全港。当反垄断审查机关发现企业合并后所占的市场份额很低,则可以断定其完全不具备控制市场的可能,可以批准其完成合并了。因此,使用这一指标,有助于反垄断审查机关提高审理案件的效率。但是,当企业市场份额比较高的时候,市场份额则仅具参考意义,反垄断审查机关必须进一步考察市场的其他因素,才能作出最终判断。
二、为什么需要关注市场细分的情况
在“松下公司收购三洋公司”案中,反垄断审查机构把其中一个产品市场确定为“民用镍氢电池”,认为“民用镍氢电池市场是一个集中度较高的市场,且竞争者数量有限,合并后松下公司市场份额达46.3%,远高于其他竞争者,合并可能导致松下公司具有单方面提价的能力”。反垄断审查机构把相关产品市场确定为“民用镍氢电池”,本身并无问题。但在进行竞争效果分析的时候,它没有注意到该市场的特点,没有就进一步的市场细分进行讨论。
在“民用镍氢电池”市场上,除了松下公司和三洋公司外,还有另外三个公司,包括两个中国公司和一个日本公司(其生产基地都在中国)。但是,市场调查表明,这个市场实际上可以进一步区分为高端市场和低端市场。松下公司和三洋公司处于高端市场,其产品品质高,性能稳定,另外三家公司则处于低端市场,其产品的质量和性能与前者相去甚远。
市场分析还表明,市场上现有的另外三家公司的产品如欲达到松下公司与三洋公司的水平,必须大幅度改进其生产设备,并且要克服顾客不认可其品牌的困难。另外,由于建设新的生产厂房需要相当高额的资金,而市场对“民用镍氢电池”的需求处于稳定状态,所以不太可能有潜在竞争对手进入这个市场。[8]鉴于以上理由,松下公司与三洋公司合并后,提高其“民用镍氢电池”价格的可能性非常大。
反垄断审查机构在分析松下公司与三洋公司合并所造成的竞争后果时,没有注意到市场细分问题,而是直接从46.3%的市场份额推断松下公司有可能进行限制竞争的行为,显得说服力不足。引入市场细分概念之后,则可以有说服力地证明两公司合并对“民用镍氢电池”市场竞争的巨大影响。
三、市场支配地位的“传导”是什么意思
“可口可乐公司收购汇源公司”是迄今为止反垄断审查机构禁止的唯一企业合并案件。反垄断审查机构禁止该合并的主要理由之一是:“集中完成后,可口可乐公司有能力将其在碳酸软饮料市场上的支配地位传导到果汁饮料市场,对现有果汁饮料企业产生排除、限制竞争效果,进而损害饮料消费者的合法权益”。[9]
令笔者疑惑的是,可口可乐公司在碳酸饮料市场上的支配地位通过什么途径传导到果汁饮料市场?反垄断审查机构所称的“传导”是否反垄断经济学所称的“杠杆效应”?
反垄断审查机构所称的“传导”,可能还有一种情况,即可口可乐公司收购汇源公司后,利用其在碳酸饮料市场上赚取的资金,在果汁市场上采用低价战略,把其他果汁生产企业赶出市场。然后再提价,在果汁市场上赚取高额利润。
总之,关于“可口可乐公司收购汇源公司”一案,笔者认为,反垄断审查机构不应当使用这种近乎臆想的“传导”概念。正确的做法是计算合并完成后可口可乐公司在果汁市场上的市场份额(基本上是把可口可乐公司的果汁品牌“美汁源”与汇源公司的“汇源”品牌以及两公司其他果汁品牌所占的市场份额相加)。如果其市场份额过大,或市场集中度过高,则应进一步考察市场上其他果汁企业的竞争能力、其他企业进入果汁市场的难度以及其他市场因素,最后再做出是否允许合并的判断。
四、“买方力量”在什么语境下是有用的概念
在“松下公司收购三洋公司”案中,反垄断审查机构讨论了买方力量的问题。该局认为,在“硬币型锂二次电池”市场上,松下公司与三洋公司的合并将导致限制竞争效果的发生,并且,“买方力量不足以消除上述限制竞争效果。虽然部分下游大型用户具有与合并后实体抗衡的买方力量,但此种买方力量并不能扩展至其他不具备同等议价能力的中小型用户”。
以上述方式讨论买方力量其实意义不大。如果上游市场(即“硬币型锂二次电池”)形成垄断,下游买方力量无论强弱都很难降低上游市场的提价欲望。只要存在对“硬币型锂二次电池”的刚性需求,无论下游市场买方力量多强,松下公司都有可能提价。这就像我国钢铁企业与澳洲铁矿石企业的博弈。尽管我国钢铁企业是大型用户,但因澳洲铁矿石企业垄断了铁矿石的供应,我国钢铁企业也不得不接受提价的命运。我国钢铁企业是铁矿石的接受者,它们没有渠道对澳洲铁矿石企业形成钳制。所以,在进行竞争效果分析的时候,买方的对抗性基本上可以弃之不论。
五、如何看待纵向合并中的“封锁效应”
在“三菱丽阳公司收购璐彩特公司”案中,反垄断审查机构运用了“封锁效应”理论(foreclosuretheory):“从纵向看,由于三菱丽阳公司在MMA及其下游两个市场均有业务,交易完成后,凭借在上游MMA市场取得的支配地位,合并后三菱丽阳公司有能力对其下游竞争者产生封锁效应”。
封锁效应理论多应用于纵向企业合并(即企业之间存在上下游市场关系)或有关纵向企业整合的反垄断案件之中。假定企业A处于上游市场,企业B处于下游市场,企业C、D、E与企业B相竞争。如果A、B两企业合并,A可能将原料优先供应B企业,而减少供应或不供应给C、D、E三企业,对于这三个企业来说,A、B两企业的合并就产生了“封锁效应”。B企业因而获得了竞争优势地位,在极端情况下,C、D、E三企业还有可能被驱逐出市场,A企业以此手段既垄断上游市场,也垄断下游市场。
但是,应当注意,在大多数情况下,这种封锁效应并不明显。上游市场处于垄断状态,下游企业完全依赖于一个企业的情况在实际生活中并不多见。在“三菱丽阳公司收购璐彩特公司”案中,根据商务部反垄断局公布的数据,三菱丽阳公司与璐彩特公司合并后将占MMA市场上64%的份额,并未完全垄断上游市场。与三菱丽阳公司的下游公司相竞争的其他企业,仍然可以从其他公司(例如市场份额处于第二位的吉林石化和位于第三的黑龙江龙新公司)获得MMA。
市场竞争是动态的。为了应对三菱丽阳公司与璐彩特公司合并后的市场效应,处于下游市场的其他企业一定会根据市场形势,加强与MMA市场上其他企业的联系,防止原料紧缩或断档的情况发生。这样一来,MMA市场上其他企业反而可以获得较多的市场份额,从而威胁三菱丽阳公司在MMA市场上的支配地位。
【关键词】 环境成本; 环境成本内部化; 效应
一、环境的外部性
长期以来,人们把环境看作是能够源源不断地免费提供各种资源的“仓库”和可以无限接纳污染的“垃圾桶”。在工业化大生产和人口不断增长的情况下,各种污染物的排放远远超过了自然的净化能力;各种“公害”层出不穷,产生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数据显示,我国流经城市的河段90%受到严重污染,酸雨影响面积占国土面积的1/3,90%以上的天然草原退化。据国内外专家和有关机构测算,我国目前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的损失占当年GDP的8%~13%。造成我国环境污染严重的原因众多,但环境的外部性却是重要因素之一。环境资源作为一种公共资源,具有外部性,环境资源被企业过度利用的主要原因是环境资源的耗费没有计入企业成本。企业生产消耗了自然资源,污染了环境,但由于环境是公共资源,企业却没有付费或者只支付了很小一部分,大量的资源耗费由社会来承担。只有将企业环境成本内部化,将环境资源的损害纳入企业成本核算,才能准确地反映企业运营的总成本,减少企业对环境的污染。
二、环境成本的概念及内容
环境成本又称环境降级成本,是指由于经济活动造成环境污染而使环境服务功能质量下降的代价。根据企业环境成本的内容,环境成本可分为以下四类:
(一)环境保护成本
环境保护成本是为了减少污染物和温室气体排放以及对自然环境有破坏性的废气、废液、废料的产生而执行的作业所产生的成本。例如为降低和消除污染而改进流程和产品设计等发生的成本。
(二)环境检测成本
环境检测成本是指为了达到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环保基础标准、环保方法标准等对企业的产品、流程或其他作业进行检测所发生的成本。
(三)环境内部失败成本
环境内部失败成本是为消除和治理企业已经产生但尚未排放到环境中去的污染物和废弃物所产生的成本。其主要目的是减少企业生产经营中已产生的污染物和废弃物的对外排放,降低排放的污染水平,使其符合污染物排放标准的要求。
(四)环境外部失败成本
环境外部失败成本是指企业产生的污染物或废弃物已经对自然环境造成污染而产生的成本。按是否支付,外部失败成本分为企业已支付的外部失败成本和尚未支付的外部失败成本。已支付的外部失败成本指企业已经支付的由于排放污染物或废弃物而产生的成本。未支付的外部失败成本又叫社会成本,是指由于企业排放污染物和废弃物,但是却由企业以外的机构或人员支付的成本。
三、环境成本内部化
在传统的成本核算体系下,企业的生产成本仅包括用于产品生产制造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等,忽视了企业理应负担的环境资源成本。对于生产中耗费的水和空气等自然资源仅记录其采掘和使用成本,没有考虑企业对环境污染以后产生的成本。因此,企业的行为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环境成本。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成本核算应该遵循污染者付费的原则,不论生产者还是消费者,只要其生产或消费造成了环境损失,就要负担这部分成本,将环境成本内部化。
环境成本内部化就是对环境外部成本进行评估并将其内化到企业所生产的商品成本中,从而体现环境资源的稀缺性,消除其外部性。具体地说,环境成本内部化正是针对环境外部性的特点,将破坏环境的外部成本内化到与此相关的市场主体(包括企业、消费者和政府)身上,由使用环境资源和破坏环境的主体来承担。环境成本一旦内部化后,企业在进行生产决策时就会将环境成本考虑进去,从而将企业的行为调节为社会最优的生产和消费组合,由此,环境外部性得以消除,资源得到优化配置。
四、企业环境成本内部化的经济价值分析
环境问题的外部不经济性是由于私人成本转化为社会成本,解决这一问题最有效的方法是,将私人成本转化到其自身的生产成本中去,即使私人成本内部化。一般情况下,社会成本远大于私人成本,因此将私人成本内部化对整个社会来说是最优的选择。下面,分三种情况对企业环境成本内部化的经济价值进行分析:
第一种情况:环境成本外部化
在传统的成本核算中,对生产型企业来讲,生产成本主要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等,设为C生,在环境成本外部化时,企业不治理排放的污染,将会给社会造成危害,由此产生社会成本,设为C社。假设企业生产的产量为Q,产品价格为P,此时企业的盈利为R0,则R0=PQ-C生,在该种情况下,企业对社会的价值贡献V0=R0-C社=PQ-C生-C社
第二种情况:环境成本内部化(假定企业的产量及价格保持不变)
如果将外部环境成本内部化,即企业要负担治理对外污染的成本,则企业的成本就由生产成本和治理污染的成本构成,设治污成本为C污。在该种情况下,假设企业的盈利为R1,则R1=PQ-C生-C污,由于企业对污染进行了治理,企业的生产不会对社会造成危害,即C社=0。此时该企业对社会贡献的价值V1=R1=PQ-C生-C污。比较环境成本外部化和环境成本内部化这两种情况下企业的盈利及企业对社会贡献的价值:
R0-R1=(PQ-C生)-(PQ-C生-
C污)=C污
V0-V1=(PQ-C生-C社)-(PQ-C生-C污)=C污-C社
[关键词] 劳动合同法 价格管制 税负归宿理论
“华为辞工”事件引发了社会各界对《劳动合同法》严格限制企业解约权问题的高度关注。这种严格限制会给我们的经济运行带来怎样的影响,又会给劳动者的利益带来怎样的影响?这些是我们的制度经济理论研究无法回避的重要问题。鉴于此,本文尝试对此进行深入地分析和研究。
一、解约权限制对经济运行的影响
和资金、机器、厂房等一样,劳动也是一种生产要素。企业要开展生产,需要与各种生产要素的所有人签订合同:与土地所有人签订土地转让或租用合同,获得土地这一生产要素;与设备制造商签订购买合同,获得机器设备这一生产要素;与原材料供应商签订合同,获得原材料这一生产要素;也与劳动者签订合同,获得劳动这一生产要素。每个生产要素的所有人也相应取得自己的收入,土地所有人取得地租,设备制造商和原材料供应商取得销售收入,劳动者取得劳动收入。
既然劳动力也是生产要素,那么劳动力的价格也和其它生产要素的价格一样,是由市场的供求关系决定的。进一步讲,跟其它要素市场一样,劳动者是否能获得有更好的劳动收入,也是由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关系决定的。如果劳动力供大于求,劳动者的收入就低;如果劳动力供不应求,则劳动者的收入就高。既然劳动者的收入是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的,那么政府的干预就并不能从根本上提高劳动者整体的收入水平。
那么,政府的干预会产生什么其他影响呢?对此问题,我们可以采用经济学上的价格管制理论和税负归宿理论展开分析。在分析之前,我们必须设定一个理论前提:合约就是价格。 这一理论意味着,价格并不仅仅是指合约中的价款这种显性价格,还指合约中所有其它条款(如责任划分和风险分配等)这种隐性价格。基于这一理论,我们需要论证的命题就转化为这样的命题:劳动合约就是价格,因此干预劳动合约就是干预价格。
按照价格管制理论,由于减少了企业的生产激励,政府对企业商品的价格管制不可避免地会减少社会产品的总产出,造成社会净损失(Deadweight Loss)。普通人认为,政府对企业征收所得税,则该税负肯定是由企业主承担了。但是,税负归宿理论表明,这是一种假象。实际上,企业主、劳动者和客户都将共同承担这一税负,而承担的比例由其各自的需求弹性决定。
将上述理论应用到我们目前的问题,我们可以得出类似的结论。根据价格管制理论,政府对劳动合约(价格)的干预会增加企业的经营成本,减少企业的生产激励,从而会不可避免地减少社会产品的总产出,造成社会净损失。简单地说,社会的“蛋糕”缩小了。
二、解约权限制对劳动者利益的影响
进一步的问题是,社会净损失是企业承担得多,还是劳动者承担得多?按照税负归宿理论,企业和劳动者承担损失的比例取决于其各自的需求弹性。 也就是说,如果企业更需要劳动者,那么企业承担的损失比例就更高,反之,劳动者承担的损失比例就更高。原因就在于,优势方可以利用其优势将损失转嫁给对方,转移损失的多少取决于双方的优势对比情况。以目前我国劳动力市场的情况来看,虽然劳方的讨价还价能力在最近几年有所增强,但还是明显弱于企业。这就意味着,社会损失的大部分将由劳动者一方承担,而不是企业。
我们可以用数字来更具体地说明上述两个结论。假设在没有政府干预的情况下,社会的收益是10元,企业和劳动者各分配到5元。在政府干预情况下,社会收益下降为7元,社会净损失3元。因为劳动者具有更大的需求弹性,3元的净损失部分企业承担1元,劳动者承担2元。对照没有干预之前,企业的收入从5元减少为4元,劳动者的收入从5元减少为3元。显然,这是一个没有赢者的结局,《劳动合同法》的干预肯定会给企业造成损失,但劳动者损失得更多。
不仅如此,在劳动者整体承受的这2元损失中,还存在内部分布不均的问题。一些劳动者会承受更少的损失,如0.5元,甚至会获得正的收益;而另一些劳动者则会承受更多的损失,如2.5元,甚至更多、直至失业。这是因为前者具有企业更需要的才能,企业很难将损失转嫁给他们,而后者则不具有这样的才能,在劳动力市场上随时可以补充,企业可以很容易地把损失转嫁给他们。在极端的情况下,企业有可能向后者转嫁2.5元的损失,将后者多承受的0.5元补贴给前者。因此,政府管制不仅会在企业和员工之间产生差别的分配效果,还会在员工内部不同人群之间产生差别的分配效果。部分员工会因此受益,绝大部分员工会变得更差。
就此一概否定《劳动合同法》是不公正的,也不是本文所持的立场。其中的大部分条款都是多年成功实践经验的总结,有助于经济效率的提高。但是,《劳动合同法》对企业解约权的严格限制,无论对国家经济的发展而言,还是对劳动者而言,都会带来严重不利的影响。由于劳动法的严格限制,企业无法根据市场变化及时地调整自己的生产规模,日积月累,最终会导致大量破产,从而可能促发经济危机的发生,或加剧经济危机的严重程度。并且,如是所证明的,《劳动合同法》很可能不仅达不到保护劳动者利益的目的,而且会伤害绝大多数劳动者。因此,《劳动合同法》的制定不仅应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也应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尊重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参考文献:
【摘要】华谊兄弟作为中国唯一一家将电影、电视和艺人经纪三大业务板块有效整合的传媒企业,从1994 年创立至今,一步步完成了其主营业务的扩张和资产总额的急剧增长。本文对其2009-2013 年的运营情况进行分析,结合其主要的经济指标和收购融资事件以及我国电影行业的整体背景情况,分析其实现规模经济效应的动机和渠道。
关键词 华谊兄弟 规模经济 并购
作为国内唯一一家将电影、电视和艺人经纪三大业务有效整合的传媒企业,华谊兄弟是传媒业内产业链最完整、影视资源最丰富的公司之一。华谊拥有高水平的制作、发行、营销团队,在业务各环节优势明显,各业务板块能有效互动协作,拥有成熟的影视娱乐工业化运作体系,品牌和平台优势显著。截至目前,华谊兄弟已形成九大业务板块——电影、电视剧、影院、演艺经纪、音乐、游戏、新媒体、影视文化城、公关。
从最初的影视公司到现在庞大的综合性上市娱乐集团,华谊兄弟通过一步步的融资、并购、扩大经营范围等方式,达到了规模报酬递增的良好成果。规模报酬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企业内部各种生产要素按相同比例变化时所带来的产量变化。规模报酬分析的是企业的生产规模变化与所引起的产量变化之间的关系。企业只有在长期内才能变动全部生产要素,进而变动生产规模,因此企业的规模报酬分析属于长期生产理论问题。
通过对华谊兄弟2009 到2013 年总体运营情况和各主营业务收入情况的对比分析,可以简单的看到华谊兄弟这6 年间的规模报酬情况。作为第一个上市的大陆传媒产业公司,对于华谊兄弟的分析可以作为一个个案供行业同行或研究者进行相关研究与参考。
一、2009-2013 年华谊兄弟总体运营概况
通过对2009 年到2013 年华谊兄弟的年度报表进行数据统计,得出如下几项能整体反映华谊兄弟运用情况的数据趋势(表1)。
由表1 我们可以看出从2009 年开始,华谊兄弟的营业利润呈逐年增加的趋势,资产总额从2009 年的17.11 亿元增加到2013 年的72.12 亿元,翻了近4 倍多。这个变化最主要的原因是2009 年10 月份华谊兄弟成功在深圳股市创业板上市,为公司的全面快速发展创造了条件。尤其是2010年华谊兄弟的营业利润相比于上年同期增加79.79%,2013 年的营业利润变化率更是达到了223.75%。
华谊兄弟的九大主营业务中,电影是其最主要的业务收入来源,基本占了其全部营业收入的一半左右。通过对历年华谊兄弟的年报数据进行分析汇总得知:从2009 年到2013 年,电影及衍生业务和电视剧及衍生业务是其主营业务中的支柱,两者的收入增长率分别为435.15% 和85%;电影院业务是华谊主营业务收入中增长最迅速的一项,增长率高达2475%;艺人经纪及相关服务业务增长缓慢,仅为29.84%。
二、2009-2013 年华谊兄弟主营业务收入逐项分析
1、电影方面
近几年,中国电影事业发展迅猛,在创造百万票房纪录之后仅用3 年就成功突破两百亿大关。2012 年,国产影片票房份额重夺过半的“优势地位”,电影产业的结构仍在继续调整,电影行业“江山更有才人出的吐故纳新愈加明显。同年中国内地市场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根据尹鸿的《2013 年中国电影产业备忘》,2013 年全国电影票房217.69 亿元,同比增长27.51%。
从表2 和表3 可以看出,华谊兄弟每年出产的电影数量基本稳定,平均每年有2 部电影票房可以进入当年国内票房收入的Top10。电影及衍生业务的收入整体上呈上升的趋势,但是2011 年电影收入欠佳,从表3 可以知道,是因为当年没有一部电影的票房进入到全国票房的Top10。
据统计,好莱坞影片的本土票房收入平均还不及其全球票房的1/3,而帮助好莱坞电影赢得全球收益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对海外发行渠道的掌控。华谊兄弟在抓住国内市场的同时,积极拓展海外市场,通过海外合作和渠道扩张获得规模经济效益。
为实现中国电影“走出去”,中国电影企业大多采用国际合拍的方式。2001 年华谊兄弟与美国哥伦比亚电影公司首度合作拍摄了《大腕》,这是中国第一部实现全球票房的影片,这种合作方式给华谊兄弟带来巨大收获,除了票房收益,还有影片发行的海外渠道,为华谊打通一条中国电影通向世界的道路。《大腕》的成功促使华谊和哥伦比亚公司维持了四年合作,先后出品了5 部影片。2005 年华谊成立华谊兄弟电影国际发行公司,直接营销自己的电影。2009 年到2013 年,华谊兄弟的海外收入不断增加。2013 年较2009 年海外收入增长达到了250%(见表4)。
在华谊之后,国际合拍的方式被推广开,众多民营电影企业纷纷与海外片商合作,取得海外渠道资源。国际联合生产正在变成一个日益流行的电视节目和电影生产模式,比如今年获得极高收视率的综艺节目《奔跑吧,兄弟》,不仅买进韩国电视台的节目版权,而且赴韩国录制节目,直接使用韩国电视台的摄影师等资源,和其实现更深度的合作。他们都是通过国际合作实现1+1>2 的效益,达到规模报酬递增。
2、电视剧及衍生产品方面
2005 年5 月,华谊以3000 万元控股电视剧制作机构四川天音公司。2006 年又与张纪中等著名电视剧制作人签订了合作协议。为了提振下滑的国内电视剧业务,华谊兄弟迎来了新的合伙人——金牌导演兼演员张国立。2013 年9 月3 日王忠军与张国立分别代表华谊兄弟和浙江常升签署了加盟协议,浙江华谊兄弟影业投资有限公司收购浙江常升影视制作有限公司70%的股权。这次收购增强了华谊兄弟在电视剧行业的实力。
2013 年华谊电视剧及衍生业务收入较上年同期相比增长36.13%(如表2 所示),实现销售收入的电视剧主要为《钢魂》、《连环套》、《石光荣和他的儿女们》、《我们的生活比蜜甜》、《秀秀的男人》、《孩奴》、《无贼》、《我的儿子是奇葩》、《原乡》、《爱情最美丽》等10 部。
3、电影院方面
华谊兄弟从2007 年开始涉足电影院投资运营,到2013 年底公司影院业务收入较上年同期相比增长60.62%,主要是因为报告期末,投入运营的影院为15 家,较上年同期增加2 家,影院发展态势良好,收入稳定增长。相比较于2010 年的电影院0.08 亿元收入,2013 年华谊兄弟的电影院收入增加到2.06 亿元,增长率高达2475%,是所有主营业务中增速最快的一个(如表2 所示)。这主要是由于近年来华谊兄弟不断增加其在全国范围内的影院数量,通过扩大公司规模实现规模经济效应。
4、游戏方面
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统计截止2014 年6 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5.27亿,较2013 年底增加2699 万人,占网民比例的83.4%。
华谊兄弟是掌趣科技的第二大股东,与互联网企业合作,是华谊兄弟全产业链布局衍生业务中最为重要的战略之一。而掌趣科技与华谊兄弟众多影视资源形成了深度良性互动,将知名影视题材改编为手机游戏方面具有丰富经验和利润回报。业内人士预测称,华谊持有该公司20.97%的股份,掌趣登陆资本市场将使“中国娱乐第一股”华谊兄弟获利数亿。2014 年上半年北京掌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对华谊兄弟净利润影响达到10%以上。
华谊兄弟财报显示,2014 年上半年华谊营业收入为4.84 亿元,同比下降35.35%,电影、电视剧业务、艺人经纪业务的收入同比分别下降68.67%、30.33%、14.69%。但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3.55%。这要归功于其在游戏产业上的收益。2014 年7 月24 日华谊兄弟宣布购买银汉科技50.88%的股权,预估值约6.72 亿元,并被媒体称为“A 股并购手游第一单”。华谊将电影与游戏相结合,一方面扩展了产业链,另一方面实现了产品的互动。这是华谊兄弟向新媒体行业进军的号角。
5、其他方面
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统计截至2014 年6 月,互联网普及率为46.9%,较2013 年底提升1.1 个百分点。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已成定局,网络对各行各业都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冲击,进军网络几乎是每一个不想被时代抛弃的公司的选择。华谊兄弟在逐渐进军音乐、影院、游戏等行业之后,也开始了自己的互联网之路。
2014 年华谊兄弟以2.66 亿元投资控股卖座网,持有后者51%股权。自2010 年正式运营到现在,卖座网已搭建起移动客户端、PC 端和手机web 站电影O2O 平台,提供影片预售、电子通兑票、在线订座等服务,服务区域涵盖全国80 多个城市近700 家星级影城。华谊兄弟副总裁胡明表示,此次收购是公司面进行联网转型的动作之一。“未来我们会和卖座网的用户、电影观众一起在该平台上紧密互动,包括众筹内容、预售观影、粉丝社交等。”
结语
2014 年中国电影行业资本并购频繁,资源整合加速。自2009 年华谊兄弟创业板上市开始,我国影视企业正式进入资本市场。光线传媒、博纳影业、新文化传媒、华录百纳等陆续在境内外上市,此前上市的中视传媒、湖南广电传媒、乐视网等也纷纷染指电影业。截至目前,中国以影视业为主的上市公司已有10 余家。小马奔腾、长城影视、大唐辉煌、PPTV、新丽传媒等公司先后递交上市申请,中国电影集团、上海电影集团、万达院线等企业也在做上市计划。
截至2013 年底华谊兄弟拥有30 家全资或控股子公司及孙公司,20 家参股公司。华谊兄弟顺应中国当前的行业大形势,在充分发挥自身品牌优势的基础上,正逐步通过扩大范围经济、并购、收购、国际合作等方式达到公司内部规模报酬递增,实现规模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①《华谊兄弟的资本运营》[J]《. 资本市场》,2014(8):60-75
②吕芳雅,《中国民营电影产业突围发展路径研究》[D].复旦大学,2011
③尹鸿、尹一伊,《2013 年中国电影产业备忘》[J].《电影艺术》,2014(2):5-18
关键词:收入分配 均衡增长 经济历史 企业生产
宏观经济理论发展的一般历史脉络
“市场的自发调节可以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这一结论最早见诸于亚当・斯密的著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此后超过一百年的时间里,这一思想不断得到系统化的完善与发展,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微观经济学基础。一般来讲,微观经济学领域关于“完美市场”的阐述多建立在以最大化为基础的假设条件下,以供求和边际分析作为工具,得出市场自我调节实现资源最优配置以及得到均衡价格的结论,然而,世界范围内经济危机的周期性循环使得完美市场假设迅速得到抨击,针对20世纪30年代美国爆发的经济大萧条,以凯恩斯为代表的“支持国家干预经济”学派提出了有效需求理论,认为经济处于供过于求是一般均衡状态,由此引发失业等问题,政府应以积极的货币和财政政策为导向,提升社会有效需求,实现供求均衡。
经过近40年的发展,以20世纪70年代出现的经济“滞涨”现象迅速使得凯恩斯“有效需求”理论局促无力,新出现的供给主义学派登上历史舞台,提出了“供给曲线垂直情况下,社会总需求的增加只会引起物价上升而不会带动国民收入增长”的观点(图1-C),认为只有增加供给才能解决这一问题。同时,货币主义学派的代表弗里德曼主张通过制定稳定货币增长率使得需求和供给同步上升,进而实现物价稳定和充分就业。宏观经济理论以“AD-AS”模型为基础的调控时代到来(如图1),政府以税收、公共支出、转移支付、货币供给以及调节利率等措施作为手段,增加总供给和总需求,在稳定物价的同时实现国民收入增加和促进就业。
针对资本主义世界频繁爆发的周期性经济危机,马克思和恩格斯开创的政治经济学理论则在剩余价值和唯物史观视角下论述了危机的根源及解决方法,从所有制改革出发,认为生产力必须要适应生产关系的改变。不断发展的经济理论在完善经济问题解决途径的同时,却始终没有根除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源,周期性经济危机和失业等社会问题依然时有发生,以美国次贷危机为代表的经济问题再一次显示了在开放的世界中经济危机具有跨国、跨地区传导性的特质,我国巨额的外汇储备流向和人民币远期升值问题始终活跃在经济前沿,大量文献集中于讨论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内在关联,而对于收入差距加大对于经济增长的阻碍效应讨论较少,因此,本文提出以企业作为核心经济体的收入分配问题要通过了解企业收入的宏观效应来进行解释和研究,并据此探究根本原因和政策建议。
企业收入分配的宏观经济效应
(一)供给过剩
企业家在提供生产资料的同时,产品和劳务收入分配以企业家作为决定核心,员工需要基本生活支出对应最低工资水平,通过工资的递增而选择工作地点和工种,而企业家从相反的利益考虑出发,总是希望留存更多利润,双方间的博弈使得全社会工资水平不会低于基本生活开支,这种较低的收入分配比例就会造成社会生产过剩或是社会有效需求不足,企业家留存大部分利润,再生产水平扩大,社会供给进一步上升,伴随企业家个人收入扩大,支付能力增加,而企业家人群数量的较小规模使得其有效需求增加水平并不足以对全社会需求水平构成冲击,员工人群数量的庞大在构成全社会有效需求的绝大比例的同时,却始终受限于低收入水平带来的较小支付能力,两方面的共同作用就构成了全社会有效需求不断萎缩而产品服务供给循环上升的局面,全社会产能过剩,下一步便是企业产品无法变现或无法产生现金流而导致的破产,社会失业水平剧增,进而导致经济危机。
(二)供给不足
企业的收入分配比例如果从相反的方向出发,相对于前一种情况而实现较多提升,即企业家收入降低、利润留存率降低、员工收入水平上升,经济就会陷入供给短缺的局面。由于企业家生产积极性下降,其对于再投资的热情也会削减,一方面,企业家前期为生产而投入的显性资本包括厂房、机器和资金等都会丢失机会成本,另一方面,企业家在整个生产和销售过程中所投入的精力和时间也都无法得到补偿,并且无限制的承担企业的生产风险。一般来讲,由期望收入而不是实际收入决定的企业家生产积极性在循环经济均衡中发挥重要作用,因为投资的实际收入并无法通过预期而完全实现或吻合,如果企业的收入分配比例有所提升,企业家期望收入便会下降,进而丢失生产积极性,生产规模萎缩,而员工却由于较大比例收入而具有了较强的支付能力,全社会有效需求上升,增加的需求与减少的供给便形成了供不应求的局面,供需矛盾从而产生。
(三)宏观经济常态化特征
一般来讲,宏观经济总是保持供给过剩的特征,即企业收入分配比例维持较低水平,而通过剩余产品内耗转出口的方式则可以缓解生产过剩,拉动经济增长,然而内耗转出口也并不是最终解决方案,长期来看还会造成更大规模、更高水平以及更为复杂的经济问题,以美国次贷危机为例,掩藏在金融体系危机表象下的是房地产经济的供给过剩和过度金融创新,其符合自然状态下企业收入分配比例偏低的特征,金融机构以利益诱导而推出的房地产次级贷款拉动有效需求,而衍生化金融资产的发展更是将信用链条进一步扩大,购房需求的增加进一步倒逼供给,表面繁荣的美国房地产经济得以产生,而潜在源头的贷款本金利息偿付危机则实现了逐步的积累,偿贷压力削减社会有效需求,当供给过剩重新走上台前的时刻,日积月累的供求矛盾便使得链条式经济危机产生,全球相关经济随之缩水,而不断上涨的美国利率则引发了危机的导火线。
(四)中国的企业出口创汇和人民币升值
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内需不足问题是长期积累的历史问题,因此创立出口导向型经济符合国情及当时的历史条件,企业产品和劳务的国内销路流通不顺畅、出口产品的外部需求旺盛这两方面因素都使得出口经济一度迅速增长,长期性的贸易顺差在创造巨大外汇储备规模的同时,也不可避免的带来了人民币升值的问题,我国巨大的外汇储备规模和人民币升值趋势的加深使得资产缩水严重,严重依赖出口的企业收入模式在此背景下进一步加剧贸易失衡,从而使得人民币陷入升值循环。另一方面,强烈依靠出口拉动的经济发展模式一旦面临外部需求下降,便会出现经济危机,进而引发社会危机,据统计,汇改后,我国人民币升值累计达到20%,对整个国内经济增长都造成巨大影响。
均衡性经济增长的效果实现
通过分析企业收入分配的宏观经济效应,可以发现构成宏观经济运行个体的企业事实上在收入分配比例方面与经济运行整体态势存在较强的因果对应关系,如果经济处于均衡性增长过程,既没有有效需求得不到满足的情况,也没有出现供给过剩,企业的生产积极性依然很高,稳定的经济增长模式得以实现,此时对应的企业收入分配比例便是均衡性增长分配比例,任何小于这个比例数值的分配方案都会造成社会有效需求不足,供给过剩,任何大于这个数值的企业收入分配比例方案都会造成社会产品供不应求,出现经济萎靡,物资短缺的现象。对于企业收入分配比例的主动调节可以实现经济增长向一般均衡靠拢,实现动态的供求平衡和稳定增长,在企业收入分配比例偏低的常态化经济现象下,生产过剩现象出现频繁,因此对于企业收入分配比例的人为调控提升是使经济走出库存压力的有效途径,伴随这一过程,企业员工收入持续增加,支付能力加强,社会有效需求在前期较小的情况下向供求平衡过渡,企业产品价值实现。对于企业家而言,收入分配比例的提升造成企业留存利润下降,企业家个人收入下降,而前期库存商品的价值实现又反过来提升企业家收入,因此从总体上看对企业家的利益影响较小,企业家有理由进行再生产,这整个过程实现了扭转供给过剩和经济均衡增长的双重效果,是良性的经济发展结构转移。
应该注意到,如果企业收入分配比例的增长超过了经济均衡增长需要的比例范围,经济就会重新陷入供不应求的怪圈,短期的困境重新来临。一方面,决策者要求员工的收入水平提升,社会有效需求增加,另一方面,企业家二次收入增加的部分弥补这种收入分配比例增加效应造成的企业家收入减少,从而使得企业家生产积极性增加,再生产和再投资热情提高,产品和服务供给增加,使得有效需求和供给重新回到均衡水平。此外,在全社会生产过剩的条件下,企业家调控收入分配比例并不会使得全部员工的支付能力得到平均和一致的增加,有时小范围核心员工的支付能力增加对于全社会有效需求的提升作用可能是很小的,因此就难以使得社会产品价值迅速实现,国民收入整体水平变动较小,企业家就会丧失收入分配改革的动力。
从企业家的视角观察,国民经济似乎难以自行从产能过剩中得到逆转,经济自发调节作用不强,政府对于经济的干预是必要而且符合经济逻辑的,社会经济职能部门必须依据详实的统计数据和宏观经济信息对经济运行进行把握,建立企业收入分配比例和社会经济增长状态之间的双向关联参考,主动对经济均衡的背离进行及时纠偏,即对于产能过剩或物资短缺实行状态相反的作用力冲击,人为启动经济增长的均衡靠拢模式,既避免经济增长对于动态均衡的大幅度偏离,又要始终维持一定自由幅度的波动空间,使得供求矛盾在双向间都有缓冲空间,将其对经济的负面冲击维持在可接受的最低范围内。
结论
企业收入分配比例的宏观调控是解决全社会供求矛盾的重要措施之一,化解供需矛盾的积累作用对于防控经济危机和维持社会稳定都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我国目前存在的内需不足问题,单一的产业结构调整并不是根本解决之道,增加国内居民的有效支付能力是重要的应对方案,因此提升企业收入分配比例并且给予一定的财政支持可以消除目前全社会产能过剩的局面,并且附带效应还包括解决依赖出口造成的贸易顺差负面效应,维持外汇储备实际财富额。从长远来看,以调整企业收入分配比例为核心的宏观调控措施可以实现我国经济由依赖外部出口向平衡内外需求战略转变、稳定人民币汇率以及外汇储备保值等经济效果,并且为人民币进一步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发挥作用和国民经济的健康增长提供动力。
参考文献:
1.宁光杰.自我雇佣还是成为工资获得者?中国农村外出劳动力就业选择和收入差异[J].管理世界,2012(7)
2.刘文朝.财政分权、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J].金融研究,2012(4)
3.李绍嵘.所有制变化与经济增长和要素效率提升[J].经济研究,2007(5)
4.黄鑫.金融资本与科技产出关系实证分析[J].商业时代,2013(6)
5.邓绍建.国民收入分配与宏观经济均衡[J].商业时代,2010(28)
6.周肇光.我国收入分配差距演变趋势-以马克思的私营企业管理劳动二重性为视角[J].管理学刊,2012(3)
关键词:房地产企业 规模经济效应 数据包络分析法
一、引言
我国的房地产行业在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之后,有了蓬勃的进步,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这种增长主要是以数量扩张为主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如果发展规模经济的作用,房地产企业可以更有效的组织各类人才,形成完善的经营管理体系,使人力成本下降,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大大提高企业的运行效率。房地产企业如何利用规模经济效应,尽量减少国家宏观调控及市场的变化对企业的冲击,是关乎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在此通过对我国几个比较有代表性的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规模效应的分析,探索适合我国房地产可持续发展的最优规模。
规模经济及其效率的探讨多集中在工业企业、金融业、医疗业以及教育业,对房地产业规模经济的探讨比较少。国外对房地产规模经济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方面。首先是对房地产信托规模经济的研究[1],二是对房地产企业的影响[2],第三方面房地产企业与其他行业的联合规模经济[3]。国内对于房地产规模经济效应的研究还处在一个起步阶段。主要讨论的还是规模经济效应的如何实现以及定性的研究房地产产业是否可以具有规模经济效应。少部分做定量分析的有周颐和陈艳丽应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对我国的房地产企业的规模经济效应进行评估,得出我国房地产企业存在规模不经济现象的结论[4]。张巍则将产业组织理论与计量经济学方法相结合,探讨了促进中国房地产业市场集中度由分散向适度集中转变的政策思路[5]。
二、理论基础
马歇尔规模经济理论认为: 生产规模和经济效益之间有着极其重要的函数关系,生产同一产品,成本是随着产量的增加而降低的,设备效能的发挥是随着大批量生产而逐渐增加的,人的管理潜力也是随着规模的扩张而被开发和利用[6]。目前研究房地产企业效率方法应用最多的分析方法主要为传统的超对数成本函数法及数据包络分析法(DEA法)。在信息不透明、部分数据难以获得的情况下,应用DEA方法对规模经济进行研究也就成为首选的最为有效的方法[7]
三、数据分析
(一)DEA 步骤
本文选取的决策单元是2011年中国房地产研究会、中国房地产业协会与中国房地产测评中心联合的2011年中国房地产上市公司综合实力榜100强测评榜单上的比较有代表性的四家公司。分别为第一名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第二名恒大地产、第五十名花样年控股和第一百名同济科技。
第二步是确定各个投入产出因素。房地产企业规模主要体现在资产投入及人员投入上。而营业成本直接反映到企业的经营效率。因此,把员工数(S)、营业成本(M)及总资产(C)作为系统的输入指标。资本收益水平和获利能力是衡量企业是否具有规模经济效应的重要依据。因此,引入企业的净利润(R)作为系统的一项产出指标。另外,资本市场讲究的每股资本都能带来最大的收益,所以利润率(V)也属于本文研究的产出因素。
第三步是确定决策变量。企业投入与产出的权重;DEA方法要求权重之和为1。运用C2R模型来建立目标数求解(E为效率指数)
(二)求解DEA模型
以万科地产为例,根据表一数据代入(1)式。应用EMS-DEA模型求解软件解出结果得E=1,则DEA有效。说明了万科地产的企业规模已经实现了规模经济效应。依次把其余三家企业的数据带入到(1)式中得到各自的效率值E,恒大地产为0.975223;花样年控股为0.772341;同济科技为0.825049。其余三家企业中都DEA无效。
四、结论
应用DEA模型对我国四家上市房地产企业的效率进行分析,得到了如下个结论。(1)我国的房地产企业普遍存在利润产出不足的情况。在投入合理的情况下,存在利润过小及风险过大的情况。(2)我国房地产企业整体属于风险厌恶型。在利润与风险不能兼得时,企业多选择降低风险为主,这也是利润产出不足的一个重要原因。在此为探讨房地产企业最适规模提出了新的着眼点,尤其将风险纳入考虑范围。对于企业自身,应该在实践中综合考虑企业自身特点及宏观经济环境,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适当规模。
参考文献:
[1]Brent W. Ambrose, Michael J. Highfield and Peter DLinneman.Real Estate Economics [J]. Real Estate and Economies of Scale:The Case of REITs,2005, 33,(2):323-350.
[2] Michael Decaney .DEVANEY.Econmic efficiency multi-productstructure: the evidence from Koreanhousebuilding firms[J].Journal of Housing of Economics,2002,31(3): 301-317.
[3]Danielle Lewis,James R. Webb.Potential cost synergies from banks acquiring real estate brokerage services [J].J ournal of Banking & Finance,2007,(31):2347-2363.
[4]周颐,陈艳丽.房地产企业的规模经济效应分析[J].改革与战略,2009,(3):165-167.
[5]张巍,赵彦辉,陈伟.中国房地产业市场集中度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房地经济,2009,(5),48-51.
[6]威廉・博伊斯,李自杰.新管理经济学[M].北京:中国市场出版社,2011.
[7]胡运权.运筹学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我们必须承认,一个营销转型时代的正在到来。一方面,商品的高度过剩加剧了竞争的激烈。以过剩的商品去追逐有限的消费能力,这逼使企业必须不断推陈出新,运用各种各样的营销手段去吸引消费者;另一方面,经济危机的压力下,消费者更趋理性,消费选择不断地变化,许多经典营销理论指导下的营销策略开始应对无措,企业需要寻求新的营销策略去指导未来市场发展。
在过去了的二十世纪中,广告的威力在市场营销中几乎整整影响了一个世纪。无论是新产品上市、市场拓展、企业招商、渠道构建、打击竞争对手,广告凭藉其猛烈的攻势横扫了营销的各个领域。广告的无所不及给人们造成的潜意识就是广告无所不能。
正如任何一种营销理论的适用都有其特定的市场背景,广告的盛行也对应着特定的营销年代——信息传播渠道的单一化致使消费者只能透过广告的表达去了解有关产品或企业的新信息。但是,随着资讯信息的大爆炸、消费者消费观念的更新、市场竞争形势的变化,广告的影响力与营销动力正在日趋减弱。广告边际效应的下降则加重了企业的成本:以前一百元广告费可以达到的效果,现在可能需要五百元才能勉强做到。而在品牌构造、提升企业美誉度等方面,广告更是显得力不从心。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公共关系作为一种营销利器,在许多方面开始代替广告在市场营销上纵横驰骋。
如果把市场营销比喻成一次攻城掠地的争抢战,广告就如枪炮弹弩,依靠着狂轰乱炸向目标堡垒发起猛烈进攻,力求以武力屈人之兵;而公共关系则如怀柔政策,运用多种手段的配合,以目标对象最容易接受的方式,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最后以最低的成本达成最佳结果。事实表明,广告的强迫性不仅令信息传播成本日渐上升,也令传播效果不断下降。而公共关系则凭籍对消费者心理需求的洞幽察微,以及传播方式的精准巧妙,顺利地完成了许多广告无法实现的目标。
广告强势年代的结束,就是以公共关系为主导的营销造势时代的到来。而在经济萧条时代,公共关系营销更是在建立消费者信任方面体现出特殊的功能。
完美的公共关系,应该是具有强大销售力的。不仅销售良好的品牌形象,也销售产品和服务。 而这种销售,因为建基于对消费者心理和信任感的独到把握,更容易赢得消费者的好感与认同。
在产品严重同质化的时代,通过营销造势传达品牌的利好消息,通过赢得好感和认同,从而赢得消费者的钱包。公共关系主导的营销造势就是让企业有价值的信息进入公众视野,持续为公众关注,成为社会焦点。
而所有这些,都离不开一个强有力的策略。这正是我们长久以来一直倡导的策略导向型公共关系。与传统型公共关系所不同的是,策略导向型公共关系追求以强有力、敏锐而远见的公共关系策略,使公共关系成为行销启动和品牌塑造的核心之一;让公共关系具备强大的销售力,借助新闻传播的力量,让产品迅速占有市场,使品牌一举成名。
公共关系营销不是短暂的炒作,而是全面系统地向社会传播品牌积极而良性的信息,赢得信任和购买。品牌犹如瓷器,广告让瓷器增值,但不能让它安如磐石;公共关系在增值瓷器的同时,更让它安然无损。
当我们扫描近几年来中国市场上极为成功的营销造势案例时,就可能轻易地发现,那些有着强大影响力、高美誉度以及良好市场销售结果的营销事件,莫不是公共关系先行的事件策划:“世界上最好的工作”事件、蒙牛赞助超级女生、创维与华帝的家电下乡工程、李宁的“非奥运”营销事件、封杀王老吉事件等等。这些事件都以巧妙的策划思路与良好造势效果,成为经典的营销案例。而在经济危机之下,在企业市场推广费用大幅降低的前提下,公共关系营销更突现其强大的作用:以最低的投入获得最大的关注效应。
关键词:低碳经济企业营销策略
去年,世界各地极端自然事件频频发生,例如俄罗斯夏季高温干旱引发的大火至少造成65亿卢布的损失,巴基斯坦夏季连续降雨引发的洪灾造成1700万至2000万人受灾……与此同时,我国境内新疆大范围寒潮冰雪,西南地区长期干旱,南方多个省市暴雨泥石流频发,根据世界气象组织统计,2010年世界由于极端气候事件,造成的损失已经远远超过以前几年,如果全球继续变暖,后期将会发生更多更严重的此类自然灾害,其影响范围与破坏强度也会加强。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全球变暖不仅严重损害了世界社会经济的发展,还在一定范围内触及到了包括能源、生态等社会的方方面面,甚至一度威胁到了人类的基本生存,所以,我们迫切要求探索开发出一种新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在这个大背景下,低碳经济以其“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与“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的特色受到了人们的普遍欢迎,将对人类社会的生存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低碳经济的内涵
低碳,其含义是较低的以二氧化碳为主的温室气体排放。低碳经济的本质其实就是高效地利用能源,不断开发清洁型能源,追求一种绿色的经济增长方式,其核心就是创新能源与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与制度,从根本上转变人类生存方式发展的观念和模式。简单来说就是抛弃原有的传统型经济增长,运用创新技术和机制,通过低碳的经济模式和生活方式,推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要促进传统经济向低碳经济转变,我们需要注重两点,首先是要将现今经济发展的基础从碳基能源转变为低碳甚至无碳能源,将现今经济发展由不可持续发展模式转变为可持续发展模式;其次是要将现今经济中的能源结构由化石高碳型转变为低碳洁净型能源,即将其构成由以前的黑色结构转变为绿色结构。
发展低碳经济,要求我们既要承担保护环境的责任,达成国家关于节能降耗的指标,又要转变经济模式,高效利用能源,组建生态文明。断不能走以前先粗放后集约,先污染后治理的传统发展道路,要逐步赢得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双赢局面。在这种环境下,企业必须探索构建低碳营销策略,低碳经济的时代要求已经成为各个企业实行低碳营销的最大助推力。
二、低碳经济背景下转变发展企业营销策略的必要性
(一)企业适应低碳经济发展的必要
在低碳经济社会中,企业必须从满足自身和客户的低碳需求出发,逐步把以往的传统营销方式转变到“低碳营销”上来,这是新世纪企业不断与时代要求相适应的结果。随着时代的变迁,企业营销策略的重点从最初的产品中心,转变为产品、消费者双重中心,现在又发展成为产品、消费者和环境的三重中心,企业营销策略的导向也从产品导向转变到了需求导向,然后进一步发展为了可持续导向。从这个角度讲,企业在经历了产品营销模式、市场营销模式之后,已经逐渐意识到低碳营销模式是企业逐步适应新的时代经济的需要。
(二)企业迎合世界政经发展的必要
1992年以后,低碳经济这一价值思想就开始形成完善,并逐步得到了全世界各国的重视。低碳经济已经成为新世纪全世界政经环境的主题。在实际中,低碳经济已经开始加速发展,而且无论国际上碳排放的权利怎么分配,最后主要责任一定会落在各国企业的身上,同时各国碳限制政策也会持续提高碳排放的经济成本,使得企业在市场上削弱竞争力。因此,积极转换发展思路,尽快自主建立企业低碳营销模式是国际政经环境对各个企业的新兴要求。
(三)企业自身发展的必要
企业在由传统营销模式向低碳营销模式转换中,原有的竞争优势可能失去,而原有的劣势则有可能转变为优势。目前很多大型企业都是以能源和人力为优势的,等不可再生能源大幅度减少,价格逐步提高时,企业原有的竞争力就会损失殆尽,但如果能及时从各个环节转变策略,逐步实现低碳化,那么则很有可能在新世纪的时代经济浪潮中脱颖而出,成为领军人物。从长远角度出发,这是一个历史机遇,是企业在目前低碳经济快速发展中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必需。
三、低碳经济中企业的营销策略
世界范围内低碳经济的发展,直接影响着企业的营销策略要转变到低碳营销上来,这主要包含产品低碳策略,价格低碳策略,渠道低碳策略和促销低碳策略。
(一)产品低碳策略
要想实施低碳产品营销策略,就必须依靠先进的低碳技术。而低碳技术的内涵涉及到电力和交通等各职能部门与可以高效清洁利用可再生能源及不可再生能源,新能源的开发利用,积极有效稳妥地减少温室效应的新技术。企业应该把低碳营销的理念融汇到产品生产的每个环节中,将低碳、低污染、低成本、高效率作为企业生产的长远目标,加大调查研究低碳消费市场,依据低碳消费市场反馈的信息来进行研发设计,制作出一批能有效降低自然污染的、杜绝资源浪费的、可以高效利用的、满足客户需求的低碳产品与环保技术,并要注意随时检测一下碳的排放量。
在转型初期,企业可能会发现因此多加了很多条条框框,会感觉到不适,但是目前国内已经有很多企业开始适应低碳经济的要求,对自己的产品策略进行相应的调整。比如以一汽、奇瑞等企业为代表的汽车行业都已经将新能源汽车作为新阶段研发的重中之重了,使用新能源的汽车问世吸引着人们的关注,他们的讨论也将反作用于产品低碳策略的推进和实施。
(二)价格低碳策略
在实际生活中,由于低碳产品的昂贵价格,一般百姓都没有能力接受,所以造成了大部分低碳产品有价无市的状况。
受低碳产品设计、包装、维持、推行费用昂贵影响,大部分低碳产品价格都较高,要想让消费者能尽快接纳低碳产品,就必须降低低碳产品的价格,落实到企业身上,就是要不断降低低碳产品营销的成本。随着低碳技术和市场的不断成熟,企业将有更多的余地来降低低碳产品的成本和价格,并依靠争取我们国家的优惠补贴来弥补企业部分的损失,拉近低碳产品和消费者的距离。
(三)渠道低碳策略
低碳产品的营销渠道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合理、高效、扁平、优化的分销渠道。如果能在最大程度上减少产品在营销渠道中流转和储运的时间,就能提高渠道的工作效率,同时也意味着减少了产品在流转中的碳排放量。
渠道的低碳策略主要是尽量实现同地产销,将产品迅速从生产环节转移到销售环节上来,企业必须依据自身实力、产品属性来客观选择建立所生产的低碳产品的营销网络渠道,实现低碳运输和储运。在这一点上,如今日益红火的网上购物实现的非常彻底,它将传统的销售渠道大大缩短了,已经成为一种被大多数人接受的低碳渠道策略模式。
(四)促销低碳策略
对照产品的生命周期来看,目前低碳产品还处在导入期,营销策略最关键的是要深入挖掘市场的潜力,教育引导消费者,创造建立消费者的认知。这时企业可以经由公关活动,与政府联合完成减排节能低碳的宣传教育,完成对低碳的软性促销。同时,企业还可以借力一些大的宣传平台,比如企业可以通过去年上海世博会在国人乃至世界友人中宣传环保节能的生态理念,传播宣传整个企业。在进行产品宣传时,建议企业尽量使用网络媒体宣传,减少印制宣传画册和资料,避免造成广告纸的浪费,达到低碳的目的。总之,低碳促销的形式是各种各样的,在低碳经济迅速发展的形势下,低碳活动定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总体说来,低碳经济发展的趋势已经锐不可当,发展低碳经济,实现自身可持续性发展,已经不仅仅是企业面临的巨大挑战,而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唯一选择。的确,低碳经济给营销环境带来了很多影响,很多企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所承受的压力挑战都是前所未有的。但是只要企业顺应时代经济的发展,及时调整企业的营销策略,就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以至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刘兆征.低碳经济对我国企业的影响分析及应对策略[J]. 科学社会主义.2010年04期
[2]陈晓梅,房笑宇.论我国企业的低碳化发展战略[J]. 商业时代 2010年23期
[3]王智宁,叶新凤.企业低碳成长的价值逻辑与战略匹配[J]. 改革.2010年07期
[4]杨洁.基于低碳经济视角的企业战略成本管理[J]. 财务与金融.2010年04期
《河南大学学报》刊文指出,“山寨经济”作为一种畸形的经济模式,广泛地存在于我国当前的经济生活之中。它的兴起在很大程度上说明市场准入困难、资金短缺仍然是制约我国民营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因素。虽然“山寨经济”存在一定的负面效应。但是,“山寨经济”也有效缓解了我国日益严重的就业压力,填补了较低层次的消费空白。因此,这种经济现象不能被简单地否定,而应该从制度、法律、融资环境等方面着手,尽快解除民营中小企业的发展障碍,将“山寨经济”引导到正常的发展轨道上来,最大限度地挖掘其造福社会经济发展的潜力。
文化产业区域整合发展的路径选择
《改革与战略》刊文指出,作为文化产业推动主体的政府部门,需要以部门的横向与纵向的协调运作为整合机制,以不同时期所形成的纵向文化资源为整合内容,形成统一的文化产业品牌,构建区域内的文化“产业集群发展模式”。第一,建构文化产业的区域部门整合机制。区域内文化产业的整合发展,文化产业集群的建构,首先需要打破部门分割、条块分割,前提是发展过程中的整治行为的协调一致。第二,明确文化产业的区位空间整合载体。文化产业区域整合发展的前提是区域内具有共同的文化认同,而文化认同的前提是文化的共享特征。文化的共享性又是以特定的地理环境区位为载体的,文化能够被一定区域内的特定群体接受。第三,拓展文化产业的资源时间整合内容。文化认同的形成既有历史的积淀与融合,也可通过当代的社会建构予以调整。
学前教育不公平的产生机制与解决途径
《学前教育研究》刊文指出,导致我国目前学前教育不公平的根本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制度设计的城市偏向与东部偏向,一是政府对学前教育由来已久的忽视和学前教育研究界的封闭孤立。解决学前教育不公平问题的主要途径包括:第一,要依靠政府建构横纵联通的幼儿教育管理体系与财政投资体系,在区分教育效率与经济效率的前提下明确政府与市场的责任边界;第二,要依靠学前教育研究界加大对学前教育不公平的研究力度,并勇于承担时代赋予的社会责任,积极主动地运用自身的研究成果影响政府的决策,促使政府改变对学前教育的传统观念,提高政府有关学前教育决策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发展实体经济减轻通胀压力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刊文指出,流动性过剩成本和成本上涨是本轮通货膨胀的两大推手,仅仅使用紧缩性货币政策无法有效治理当前通胀,还必须同时着力发展实体经济。第一,发展实体经济可以将更多的社会闲置资金吸纳进实体经济生产部门,减少在实体经济中寻求投资与投资机会的货币资金,减轻过剩的流动性所产生的通胀压力。第二,发展实体经济可以增强企业消化成本的能力,有利于缓解劳动力成本、资源环境成本和进口原料成本上升所带来的通胀压力。第三,发展实体经济可以通过促进生产、增加供给以治理通胀。第四,发展实体经济可以繁荣股市,增强股市对货币的吸引力。第五,发展实体经济可以通过增加就业,有效缓解通胀对居民生活的负面影响。
从智力资本要素结构看企业绩效的提升
《烟台大学学报》刊文指出,以往对智力资本的研究,主要着重研究企业智力资本的内涵、要素及其关系、结构、测量、开发等,但基本局限于理论研究。缺乏相应的实证分析。融合关于企业智力资本的各种理论观点,通过问卷调查获得中国企业的相应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方法定量测算智力资本和绩效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而检验企业智力资本要素结构是否推动企业绩效发挥一定的作用以及具体的影响路径。研究结果显示:在中国如今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智力资本三个要素中,关系资本和结构资本对企业经营绩效均有直接的正向作用,人力资本则是通过关系资本和结构资本间接对企业经营绩效产生影响,对企业绩效直接影响不明显。企业智力资本三个要素相互影响,共同对企业经营绩效发挥作用。
关于科技创新人才的四个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