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07 17:55:19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临时用电作业风险分析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关键词】检维修 HSE能力及评估 风险控制 PDCA
1 油气设施检维修现状分析
1.1 作业风险
油气设施检维修作业覆盖了设备维修保养及检验、工艺流程改造、设备设施防腐保温等多方面,所涉及到的特种作业包括高处作业、管线打开、受限空间、动火作业、吊装作业、脚手架作业、临时用电、挖掘作业等。又由于油气介质易燃易爆、隐蔽工程等特殊情况,给检维修作业带来极大风险。存在的主要风险包括:着火爆炸、机械伤害、触电、物体打击、中毒窒息、坠落等。
1.2 检维修风险管理常见模式
1.2.1 油田承包商作业管理模式
近几年中石油、中石化承包商事故频发,承包商管理也一直是油田管理的重点,油田公司认真落实勘探与生产分公司《承包商健康安全环境管理规定》,按照承包商管理“六个统一”的要求,制定了承包商HSE管理“八条规定”和属地管理“八项要求”,明确了属地管理单位和承包商单位的职责要求,及时将发现的突出隐患问题反馈给各承包商总部,共同促进承包商管理。完善了市场准入和退出的双向管理机制,规定了承包商准入必需具备的17项HSE申报审查材料,对严重违章的承包商单位进行停工处理。
分析及结论:
(1)油田承包商管理PDCA:保证承包商队伍的整体水平合格。
(2)油田承包商监管PDCA: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规避作业风险,并作为HSE定级考核依据。但抽查主观性强、覆盖面小、检查深度不够,很多潜在风险识别不够,所以对检维修作业的风险规避作用非常有限。
(3)介于以上两点分析得出,油气设施检维修风险控制关键环节在基层属地管理单位的细节管理。
2 油气设施检维修风险控制改进措施
2.1 技术措施
2.1.1 标准化施工现场
为规范施工现场,做到施工现场整洁干净、井然有序,减少因现场杂乱无序带来的风险,我们制作了施工入场证(内容含施工安全管理规定)、作业信息及风险提示牌、安全警示牌、物料标识、阀门及用电上锁挂牌、盲板信息牌等9类目视化提示牌,做到标准化施工。
2.1.2 安全工具、设备
由于承包商安全投入不够,安全工具、设备缺乏,给检维修作业安全带来不少风险,为此,我们配备了部分常用安全工具、设备,在满足本单位使用需求的同时,方便承包商必要时借用。包括便携式复合型气体检测仪、风速仪、防爆配电箱、防爆工具、蓝色施工安全帽、安全带等,并通过改造,在各配电室、机泵房新增了7个防爆接头,减少了每次临时用电重复接线带来的触电风险。
2.1.3 实用新工具
标准、规范中原始工具具有通用性、指导性的特点,而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往往实用性会打折扣,或者部分领域缺乏相应的工具。因此,根据实际需求,我们完善并补充了多项检查表,弥补作业许可制度原始工具的不足之处。先后开发了《施工违章检查记录表》、《受限空间隔离核查清单》、《气体检查记录表》、《盲板、盲法兰信息记录表》,为风险受控又增加了一道防护网。
2.2 管理措施
考虑到基层检维修风险基本管理模式仅仅解决了风险管理流程问题,忽略了作业人员的HSE能力,所以在油气设施检维修风险管理上着重加强了作业负责人及关键作业人员HSE能力培训和评估、关键作业HSE风险分析以及监督人员的HSE能力培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2.2.1 做好站内工程监督人员的HSE能力培训
每项工程设立一名工程监督人员,由本站员工担任,负责工程质量及安全,因此,工程监督人员在油气设施检维修风险控制过程中的作用至关重要。由于,针对油气设施检维修存在的风险,专门制作了《施工作业程序管理》及《检维修作业常见违章风险识别》多媒体课件,对工程监督人员进行培训,考核合格后上岗。
2.2.2 承包商作业负责人HSE能力培训及评估
承包商作业负责人的HSE能力直接影响到施工作业安全保障水平和施工安全管理制度执行效果,因此,对于高风险作业,在作业前,对负责人进行HSE能力培训和评估非常重要。通过培训,提高了现场负责人的HSE能力,使其在检维修风险控制上发挥作用。对于培训后能力评估不合格人员,根据作业风险情况决定是否更换负责人,并且在监督检查过程中重点“照顾”。
2.2.3 开展关键作业工作前HSE风险分析
对于一些关键高风险作业,仅仅在作业许可证中难以制定完善的安全措施,需要进行《工作前HSE风险分析》,充分考虑到每一个作业步骤及其风险,采取对应措施规避风险。
3 效果分析
【关键词】悬索桥;施工;安全风险;分析
悬索桥具有的跨径大、材料耗费较少、桥型轻巧优美等特点,越来越受人们的欢迎。悬索桥的主要结构由锚碇、主塔、主缆、加劲梁(或称钢箱梁)组成,与普通的桥梁有相似但也有不同的地方。悬索桥的施工既包括悬索桥引桥(梁桥)施工部分,如:栈桥搭设施工、桩基开挖施工、承台建造施工、墩身施工、箱梁制作与吊装施工、桥面铺装施工等分部分项的施工;同时又具有悬索桥特有的锚碇施工、主塔施工、索鞍吊装、猫道架设与拆除、主缆架设、吊索与索夹安装、钢箱梁吊装等分部分项的施工。
下面从悬索桥特有的锚碇施工、主塔施工、索鞍吊装、猫道架设、主缆架设、吊索与索夹安装、钢箱梁吊装等分部分项施工中,对颇为复杂的悬索桥施工进行安全风险分项,为施工安全管理做好准备。
一、锚碇施工安全风险分析
锚碇作为悬索桥主缆荷载的传递与承重的重要结构,从锚碇的分部分项施工来看存在了大量的挖掘,钻、铣、凿、锤等施工作业,钢筋制作、钢筋笼运输、钢筋笼吊装作业;模板的运输、拼装、安装与拆除作业,混凝土浇筑、养护作业,以及锚固系统施工作业。而这些作业环境特点是:作业场所狭窄、作业人员混杂、施工设备繁多、临时用电较多,施工过程稍有不慎,便易发高处坠落、物体打击、起重伤害、触电、坍塌事故。
二、主塔施工安全风险分析
主塔施工涵盖了:基础、承台、系梁、塔座、塔柱、横梁、塔身以及桥梁基础设施施工等分部分项施工。在这些分部分项施工环节里,由于施工方案与施工安全技术措施的设计、施工过程的安全、施工作业环境、施工气候条件以及各种施工作业的安全措施落实等诸多因素的存在与影响,施工过程的疏忽大意势必易发高处坠落、物体打击、起重伤害、触电等安全事故。
三、索鞍吊装施工安全风险分析
悬索桥的索鞍吊装包括主索鞍、散索鞍的吊装施工,由于悬索桥的主索鞍、散索鞍等构件属于大型的构件,这些构件是悬索桥梁的主缆支撑、定位构件,其重量较大,主、散索鞍的鞍体重量达几十吨甚至近百吨,构件的体积较大,最大的长宽高可达近10米、宽度与高度可达4~5米,起吊的高度一般在20~40m左右。因此索鞍等大型构件的吊装施工易发生起吊伤害(甚至导致机毁人亡的严重事故)、高处坠落、物体打击、触电身亡等安全生产事故。
四、先导索过江(海)、猫道搭设与拆除施工安全风险分析
悬索桥在完成锚碇、索塔、索鞍等施工后,马上要进入主缆的架设,在主缆架设前,必须进行先导索过江(海)与猫道搭设等施工流程。在先导索牵引过程中,使用的船只、卷扬系统、指挥与牵引施工的作业人员,必须在规范、可靠、可行的施工方案要求进行,并且要在海事部门严密的封航措施配合下,才能得以顺利完成。在索道牵引、猫道架设与拆除作业中,长时间的高空、水上作业,必须在严谨、可行的施工方案与施工前的安全技术交底的前提下,方能顺利完成先导索过江(海)及猫道架设与拆除施工。这些作业往往容易发生:车辆伤害、淹溺、物体打击、高处坠落、触电安全事故。
五、主缆架设施工安全风险分析
悬索桥梁主缆索股牵引依靠牵引系统完成,大桥主缆架设一般采用门架式单线往复式牵引系统。主牵引卷扬机布置于两岸锚碇后方,放索机构布置于其中一锚后方地面上。牵引系统由主牵引、辅助牵引等两部分组成:主牵引部分为一锚碇锚块、另一锚碇后锚面间牵引,采用两台卷扬机进行牵引;辅助牵引部分为放索支架于一锚后锚面间短距离的牵引,直接采用布置与锚块的卷扬机作为动力。由于主牵引、辅助牵引分别在陡峭的锚面间安装放索支架、在锚面安装牵引绳索,锚面的支架支撑地面平整压实问题、高处焊接作业的站立稳妥、钢丝绳的安全可靠性、施工人员的安全防护用品的佩戴、卷扬机与手拉葫芦等设施的安全可靠性、猫道上的高空(高处)作业与水上作业均受到天气条件的影响等诸多方面的因素,直接影响了施工作业的安全,稍有疏忽大意,将极易发生高处坠落与跌伤、高处坠物(物体打击)、起重伤害、淹溺等事故。
六、吊索与索夹安装施工安全风险分析
悬索桥上的几十甚至上百对的主缆夹与吊索是将钢箱梁、桥面系等恒载荷及钢箱梁的活载荷传递给主缆,同时保持主缆的形状,使钢丝受力较为均匀的重要结构。在主缆夹与吊索的安装施工中,使用平板车、驳船将索夹运送到塔底及锚碇处向塔顶逐套安装。在索夹的吊运、安装时,需要拆除猫道门架,保留固定在散索鞍门架、塔顶门架之间的天车承重索,需要安装简易的天车梁。为了保证悬索桥主缆的工艺要求,必须保证索夹安装过程的温度稳定。因此,吊索与索夹的安装存在着起重伤害、物体打击、淹溺、触电等施工安全风险。
七、钢箱梁吊装施工安全风险分析
钢箱梁的吊装,集中了水上、陆地、高空等多层面的立体作业,是悬索桥施工中作业风险极大、施工情况复杂、作业工序较多、施工周期较长、使用设备繁多施工。由于钢箱梁的吊装施工一般采用:跨缆机、卷扬机、滑轮组、拖轮、平驳船等设备,施工过程受到施工周期、海面潮汐、天气变化、施工环境等多方面的影响,非常易发高处(高空)坠落、物体打击、起重伤害、水上淹溺、机械伤害、船只碰撞等特大或重大安全事故。
关键词:高压输电线路;施工作业风险;安全技术
中图分类号:P6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5)11(a)-0105-02
高压输电线路工程的特点及性质决定其在施工过程中拥有较大的安全隐患,电力企业在日常经营过程中,要想更好地适应市场竞争机制,不断提升自身竞争力,在积极加强高压输电线路建设的过程中,还应当采取有效的安全技术,加强风险的预防,从而缩小工程成本,并减少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在预防风险的过程中,首先应当对高压输电线路施工过程中的风险种类进行明确,才能够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措施,提升安全技术质量,促使工程顺利而稳定地完工。
1高压输电线路施工中的风险类型
1.1不合理的安装电力设备
高压输电线路在构建及使用过程中,都无法脱离电力设备而单独存在,因此,在施工阶段,就应当加强对相关设备安装的重视,为该线路的长期稳定运行奠定坚实的基础。然而,现阶段我国在积极进行高压输电线路建设过程中,很多不合理的电力设备安装现象存在[1]。如电力设备没有经过仔细的质量检查就投入安装;施工人员对电力设备使用及功能掌握不到位,安装过程中没有严格按照规定进行;施工单位为了节约建设成本应用功能落后的设备,导致高压输电线路功能严重下降,无法满足现代社会对电能的需求,从而埋下严重的安全隐患等。
1.2施工人员素质不高
高压输电线路是适应新社会经济发展需求而产生的,在建设和使用过程中,能够为人民的日常工作和生活提供更加可靠、稳定的电能。与此同时,工程在实施过程中,对于设备及技术人员的专业能力要求也较高。然而现阶段,我国在积极进行高压输电线路建设的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相对缺乏更加深入的知识,技术和实践经验也相对较少,日常施工过程中往往凭借传统的经验展开各个环节的工作,这样一来,导致其风险意识和安全意识薄弱,不仅无法提高高压输电线路工程质量,还会因不同疏忽造成更加严重的损失,不利于高压输电线路日后的稳定运行[2]。据有效数据显示,由于工作人员专业素质较低及危险意识薄弱导致的指令和操作错误的现象很多,这种做法会导致工程无法按时完成,产生严重经济损失的同时,甚至会带来人身伤亡。
1.3施工环境存在安全隐患
线路状设备是高压输电线路的物理性质,其在日常施工及应用过程中,需要长时间处于户外的环境中,因此施工安全会受到更多客观因素的严重影响。例如,在交叉跨越上,交叉跨越风险存在于公路及铁路之间,同时这部分线路还会需要同不同的通讯线路及电力线路进行交叉跨越,这种现象很容易导致高压输电线路受到影响,如大风天气将导致交叉跨越的线路之间产生纠缠和碰撞,很容易引起线路损坏,同时施工过程中,一旦施工人员不小心对其他交叉跨越的线路产生了碰触,对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将是一种严重的威胁;同时,高压输电线路在施工及日常使用过程中,还必须能够经得住狂风暴雨、高温及寒冷天气的考验[3]。
2高压输电线路施工作业中的安全技术
新时期,在我国社会经济不断进步的背景下,我国在进行高压输电线路施工的过程中,提高了对安全的重视程度,经过长时间实践和研究,总结了3种提升高压输电线路施工安全的措施,及技术、管理和组织3个方面。其中最有效直接的方式就是安全技术措施的有效应用。
2.1有效管理施工现场
多数电力设备在高压输电线路建设过程中都会有所应用,科学、有效地安装电力设备对于提升整个线路的安全性及使用性能具有重要意义。在这种情况下,安装电力设备过程中,需要促使安全技术措施更加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加强施工现场管理,对于提高电力设备安装质量具有重要意义[4]。首先,在设备安装工作实施以前,相关管理工作人员应当对施工现场环境及特点进行充分的考察,并在施工开始以前,积极进行有效的技术交底工作,促使可靠性、完善性在不同设备资料中得以体现,并积极取得相关负责人的签字,促使其明确资料内容;其次,严格规范施工现场各项设备的摆放,从而加强对设备的保护,保证其质量及功能不受破坏;最后,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管理,严格要求其在日常施工过程中,佩戴完善的安全防护用具。
2.2加强环境风险的预防
首先,在进行高压输电线路施工以前,应当施工具体周边环境进行充分的考察,并积极掌握施工将会对当地居民的正常工作与生活,及当地交通运输的影响,并提前做好防护工作。例如,积极进行标识牌的设立,构建有效的安全区域,并对跨越架进行构建等,有效保证当地交通运输的顺利进行和安全。针对部分需要临时用电的状况,需整体布置这部分线路,提升架设方法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促使临时用电在安全、稳定下进行[5]。同时,在进行高压输电线路施工过程中,应当增加对季节限制性因素的考虑,季节不同会改变施工难度,例如,在夏季高温状态下进行高压输电线路建设过程中,重点及技术难度在于防暑降温;而当雷雨天气来临时,施工必须保证相关设备及线路能够有效进行雷电的防范,相关工作单位必须应用有效的安全技术措施,提升高压输电线路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
2.3加强高处作业风险预防
高压输电线路在施工过程中,主要都是在高空中实施的,因此加强高处作业风险预防应当是整个高压输电线路施工作业中的安全技术的研究重点,文章主要从高空落物及坠落两个方面展开探讨。首先,对高处施工用具进行正确使用至关重要。施工人员在进行高空作业的过程中,必须配备相对齐全的安全设施,如安全带及保护绳等,同时最重要的就是对速差自控器的应用;其次,还应当将防坠落装置有效安装与杆塔当中,从而起到良好的临时固定作用;最后,工具袋是杆塔作业当中不可缺少的工具,同时应当应用坚固的构件对偏大型的工具进行固定,严禁乱放现象的出现,威胁工作人员人身安全[6]。保证传递工具的绳索始终处于较高的安全性能基础之上,严禁抛掷工具现象的产生。同时,加强现场维护,不允许非工作人员在施工现场进行出入,减少人身伤亡现象的产生。
3结语
综上所述,新时期,我国在积极将其经济建设的过程中,加大了高压输电线路的建设力度,该线路的有效建设,对于提升电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能够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及工业生产奠定良好的电能基础。于此同时,电力企业在积极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的过程中,要想促使高压输电线路建设工程能够顺利有效实施,必须充分掌握多种风险种类,并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安全技术水平及质量,促使施工安全得以保证,促使高压输电线路能够在安全、稳定的环境中建成。
参考文献
[1]汤春俊.输电线路工程安全危险辨识与管理方法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4.
[2]亓蒙.高压输电工程带电作业的安全管理方法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4.
[3]赵晔.特高压交流线路铁塔组立工艺研究及应用[D].华北电力大学,2014.
[4]邢闻.扬州西500kV输变电工程项目计划、风险分析与后评价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4.
[5]庞浩.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优化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3.
关键词:浮盘;拆除作业;密封更换;风险辨识
近年来,石化仓储企业内浮顶储罐浮盘拆除作业过程中时有闪爆事故发生,比较典型的事故案例如上海赛科石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5·12”闪爆事故,一苯罐进行检维修作业时发生闪爆事故,造成6名现场作业人员死亡。2020年12月28日,中国生态环境部《储油库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20950—2020),要求内浮顶罐的浮盘与罐壁之间应采用浸液式密封、机械式鞋型密封等高效密封方式,新建企业自2021年4月1日实施,现有储油库企业自2023年1月1日实施。目前采用囊式密封等低效密封形式的内浮顶储罐必须在2022年底前完成浮盘改造,加之内浮顶储罐在正常运行过程中,浮盘也会出现破损维修的情况,内浮顶储罐浮盘拆除作业数量将进一步增多,发生储罐闪爆、窒息事故的概率增大,如何全面、有效地辨识内浮顶储罐浮盘拆除作业安全风险,制订有效的安全管控措施,是防范内浮顶储罐浮盘拆除作业事故的关键[1]。
1石化仓储企业内浮顶储罐浮盘拆除作业安全风险
1.1承包商相关安全风险
(1)承包商作业资质风险分析。储罐浮盘拆除作业为非常规作业,一般委托外部承包商进行处理,承包商作业人员的作业资质和素质对浮盘拆除作业安全实施至关重要,因此储罐清洗、检维修承包商及从业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资质、证书。常见安全风险主要表现为承包商及作业人员不具备相应的作业资质。(2)储罐浮盘拆除作业方案安全风险分析。储罐浮盘拆除作业承包商作业人员需要根据施工现场技术交底、安全交底情况,结合从业经验、施工工具等,编制储罐浮盘拆除作业专项施工方案。施工方案需要包括施工技术路线、施工计划、安全风险分析、管控措施、应急预案等内容,其中施工技术路线和安全风险分析非常重要,需要业主方参与施工方案的编制和评审。常见安全风险有施工方案缺失、施工方案内容简单或不全、施工方案安全风险辨识不全、施工方案不具有可执行性等。
1.2施工作业人员行为安全风险
(1)违章作业行为。储罐清洗作业和浮盘拆除作业人员大多数学历不高,安全意识相对偏低,作业过程中易出现违章作业的行为,如未佩戴劳保用品或劳保用品佩戴不规范、作业指令执行不到位(出现可燃气体报警仍然继续作业)、野蛮施工等。(2)作业人员身体存在职业禁忌风险。高血压、癫痫、高度近视等患者不适合从事储罐浮盘拆除作业,一旦违规进入储罐内,易发生人员晕倒、受伤事故。
1.3施工作业监护安全风险
施工作业监护是确保施工项目有效落实安全防控措施的重要监督手段,施工作业监护人员的履职能力非常重要。作业监护方面常见安全风险有监护人员在作业过程中离开作业现场;监护人员能力不足,无法识别现场中的安全风险;监护人员不履职尽责,对“三违”情况不加以制止;监护人员兼做施工作业,一心两用,无法进行有效的作业安全监护等。
1.4施工作业工器具安全风险
储罐清洗和浮盘拆除作业的主要事故类型为人员窒息、中毒、闪爆等,其中闪爆需要的条件有点火源、达到闪爆条件的爆炸气、氧气。工具器的主要安全风险是使用过程中产生火花从而导致闪爆事故。工器具产生火花的可能原因有工器具本身存在问题、出现电气老化破损、非本安型、操作不正确等。
1.5储罐存储物料安全风险
储罐存储汽油、苯、混合芳烃等易燃液体,储罐在清罐作业过程中,易形成爆炸性气体环境;储罐存储基础油、燃料油等高闪点物料,则不易形成爆炸性气体环境。因为储罐存储物料种类对储罐清罐作业、浮盘拆除作业的安全风险等级具有非常直接的影响,所以在储罐清罐、浮盘拆除作业前,必须充分考虑存储物料对作业的安全影响。
1.6储罐清洗及浮盘拆除作业环境安全风险
储罐清洗作业和浮盘拆除作业前,需对储罐进行清罐作业,尽量清除残存在储罐内的物料,并经过机械通风、自然通风等操作,确保储罐内的作业环境符合人员进入条件。储罐内的作业环境风险主要是可燃气体浓度达到爆炸极限,有毒气体浓度达到可接受限值,氧气浓度不足等导致人员窒息、中毒或发生闪爆事故。可能导致储罐内可燃气体、有毒气体浓度超标的原因如下:温度和人员走动影响,随着储罐环境温度的升高,作业人员在储罐内来回走动,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导致储罐内残存的物料逐渐转变体态,导致可燃气体、有毒气体浓度升高和超限;储罐浮盘的附件如浮筒、橡胶密封等渗漏。储罐浮盘里面存有一定量的物料,随着浮盘拆除作业的推进,里面的物料会泄漏出来,随时间的推移,储罐内的可燃气体、有毒气体浓度会升高并超限。
2石化仓储企业内浮顶储罐浮盘拆除作业安全管理要求
2.1承包商的作业资质
储罐清洗作业承包商应具备储罐清洗专项资质;储罐浮盘、密封拆除作业承包商应具备常压储罐检维修专项资质;承包商现场安全负责人应取得安全管理人员安全资格证书;特种作业人员应取得相应特种作业人员资格证书,持证上岗[2]。
2.2施工HSE专项方案
施工作业前,企业工程设备管理部门应根据本次施工背景、施工内容组织编制施工方案和HSE专项方案,施工HSE专项方案的编制包括但不限于项目基本情况、HSE管理机构及岗位职责、设备设施完整性评估报告、HSE资源配置及相关保障条件、员工能力评价及培训要求、对本次施工作业所进行的HSE风险辨识与管控措施、重大风险清单、应急预案、污水及油泥处理方案等。施工方案和HSE专项方案须经企业评审通过后方可实施。
2.3人员安全要求
作业前,承包商的作业人员需要进行充分技术交底,并在交底记录上签字确认。企业HSE管理部门应根据作业情况对检测、监护、维修等人员进行安全教育,经教育考试合格后,方可进行施工作业。特殊工种人员应持有效证件。操作人员必须知晓储罐原物料及物料MSDS,了解原物料的理化特性及应急处置方式等。原则上,需要对该储罐近1年的存储品种进行风险分析。操作人员应身体健康,无高血压、心脏病、癫痫、高度近视、过敏性气管炎、哮喘及与作业内容相关的职业病和职业禁忌等情况。进罐人员不得超过3人,地方政府有规定的,按更严格的标准执行;第一次进入不得超过1人,并且必须穿戴好劳动防护用品,随身携带便携式可燃、有毒气体检测仪。施工作业人员进行作业时,储罐人孔外应设专职监护人员,当施工作业由承包商承担的,监护人由企业、承包商各委派1人担任,且监护人员只能监护1个作业点,监护人员必须对进入人员进行记录,并且检查进入人员劳保用品使用情况,检查携带的作业工具是否为防爆工具等。监护人必须懂得并会使用空气呼吸器、便携式可燃、有毒气体检测仪,具备现场应急急救能力等[3]。企业项目负责人负责现场的安全巡回检查,做好监督检查记录,及时制止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严禁非作业人员进入作业现场。所有进入施工区域的人员须在进入罐区时完全释放人体静电。作业人员应每30min出罐休息1次,休息时间每次不少于10min。
2.4施工作业管理要求
(1)作业前。①在进入储罐作业前,应做好储罐(内涂层储罐除外)蒸洗,之后断开储罐的工艺管线、氮封管线、蒸汽管线等,将储罐进行通风置换,合格后办理工序交出手续;对断开的阀门、短管应加装盲板的,应执行“盲板抽堵作业”管理要求;消防水及消防泡沫管线应保持畅通,并具备立即投入使用功能。②储罐经蒸洗、自然和强制通风后,经进罐检测合格,取样及分析结果应满足以下要求:油罐内取样分析应有代表性、全面性,应保证储罐内部任何部位的可燃气体的浓度和氧含量合格。当可燃气体爆炸下限大于4%时,其被测浓度不大于0.5%为合格;爆炸下限小于4%时,其被测浓度不大于0.2%为合格;含氧量为19.5%~21%,富氧环境下不大于23.5%为合格。③气体检测方法。第1次检测气体,要在下人孔、上人孔、透光孔处多次检测。在下人孔处用1.5m以上的长杆,绑住检测仪器,伸入罐内侧方检测;在上人孔处用1.5m以上的长杆,绑住检测仪器,伸入罐内侧方检测;在透光孔处用麻绳绑住检测仪,进行3点检测:大约1/4、1/2、3/4处;以上检测均合格后,穿正压式空气呼吸器或全面罩泵式长管呼吸器,人员携带2台检测仪,从下人孔进入罐内,从人孔处沿罐边缘向前检测,同时注意观察2台检测仪数据对比。④施工方案应经企业确认和安全技术交底,并进行技术培训(应当包括原浮盘的结构)。安全交底由企业安全管理部门负责,技术交底由企业施工管理部门负责。承包商负责人需将交底内容向全体施工人员进行再交底、再培训,确保所有施工人员都掌握施工风险、控制措施和应急预案。⑤作业前必须先对密封囊及浮筒等可能存油部件进行认真检查,对怀疑有油的要做好标记,并对后续拆除人员做好重点交接,加强拆卸时的防护措施。⑥施工作业场所应设置警戒区,放置警戒线、警戒标志和安全栅栏等。⑦施工作业前,应办理“进入受限空间作业许可证”,涉及动火、临时用电、高处作业、盲板抽堵、人孔开启等,应同时办理相应的作业许可证,进行“最后一分钟分析”确认、签字。⑧储罐内罐底板需进行防坠物产生火花措施,可采用罐底注水、罐底注泡沫、罐底板全铺吸油毡并用水打湿等方式。⑨作业前了解天气状况,如可能发生雷电等强对流天气,应将作业时间推迟。(2)作业过程中。①作业人员不得携带非防爆工具和电子产品进入罐内,特别是电子车钥匙、普通金属钥匙等严禁带入储罐内,进罐前应用金属探测器进行探测。②作业人员应穿戴防静电鞋、防静电工作服和便携式有毒、可燃气体检测仪,不得使用化纤绳索及化纤抹布等,有特殊防护要求的,按照物料介质的特性,选择相应的防护服、呼吸防护器材。③作业过程中连续对罐内进行强制通风,作业人员需佩戴至少2台有毒、可燃气体检测仪。④进罐作业人员腰部应系有救生信号绳索,绳的末端留在罐外,以便随时抢救,作业过程中可用铜质铃铛或口哨等进行罐内外人员的交流。⑤作业过程中,储罐四周30m内严禁动火作业。⑥作业过程中清理出的浮盘构件,应定置摆放,对于浮筒、密封圈等含油物料的,立即进行收集。残油收集时的油壶、油盆等必须符合防爆要求。⑦作业中消防应急设施应配备齐全,包括储罐固定式消防泡沫、消防水设施完好,应能立即投入使用;同时,根据情况,应在罐外配备移动式消防设施,包括消防车、灭火器、消防水带等。⑧储罐出入口内外应保证其畅通无阻,不得有障碍物。作业人员进入罐内后,应对周边环境进行确认,随时明白逃生方向和路线。(3)作业结束后。作业停工期间,为防止人员误进,在储罐的入口处应设置“危险、严禁入内”警示牌,并进行隔离。作业结束后应做好现场的安全检查,清点人员及作业器材等工作。对清理出的浮盘构件进行整理,对于收集的残液,交由企业进行妥善处置。
3石化仓储企业内浮顶储罐浮盘拆除作业施工工艺建议
(1)浮盘密封排液:拆除囊式密封,施工人员从低位人孔进入沿密封圈割破囊式密封下部,放空密封包内的积液。(2)周边密封:逐一拆除密封螺栓、压条,把填料海绵拆除,清理出罐内合理堆放。(3)浮筒:检查漏油浮筒,并做好标识,先拆除漏油的浮筒,后拆除不漏油的浮筒,内浮盘边缘浮筒及中间浮筒按拆除方位顺序逐一拆除。按顺序拆除主梁、支柱和浮盘边缘板等构件,运出罐外,分类存放。(4)导静电装置:拆除导线与浮盘连接螺栓,把导线缠绕后统一堆放。(5)防旋转装置:将固定在罐底板上的不锈钢绳卡连接螺母和钢丝绳松开,将防转绳放下,然后将钢丝绳缠好送出罐外统一堆放。(6)内浮盘盖板:将盖板固定在骨架梁上的连接螺母松开,将盖板压条逐一取下,将盖板逐一卷好运出罐外堆放区。(7)骨架:拆除固定在骨架上的人孔及梯子,将所有支腿拆除,再按长短梁、副梁、内圈梁、主梁、外圈梁的顺序,逐一拆除。拆除的骨架按外观和长短特性捆扎后,清理出罐外堆放区。(8)罐内清扫:内浮盘内所有构件拆除和清运出罐外后,把罐底各处的螺栓及垃圾清扫干净装袋运出罐内。(9)交工验收:现场工完料尽、场地清,检查验收,全部合格后,带好所有施工机具,撤离现场。
4结束语
储罐内有毒及可燃气体的监测与管控是浮盘及密封拆除作业安全风险管控的核心。在储罐浮盘拆除及密封更换作业过程中,确定浮筒内、密封内是否渗漏且残存了存储物料是非常关键的步骤,目前通用的做法是进行外观观察、防爆工具敲击、拆卸抽查等。在作业过程中,若发现浮筒、密封内渗漏了原来存储的物料,一定要关注作业空间内形成爆炸气的安全风险,降低储罐内作业人员数量,进行通风置换和连续气体浓度监测,一旦出现可燃或有毒气体浓度报警,所有人员应立即撤出储罐,待作业环境符合作业条件时,再行组织施工作业。作业前应组织开展“最后一分钟风险分析”,对作业流程、内容及风险点、应对措施等进行明确,让每一名参与作业的人员都提前知晓即将从事作业的风险点和应对措施,以提高异常情况下的应急速度和质量。
参考文献:
[1]李扬.导管架平台拆解作业风险控制技术研究[D].镇江:江苏科技大学,2021.
[2]吕东良.如何做好化工过程安全管理[J].今日消防,2019,4(10):4-5.
(1)深化系统运行管理,电网更加安全稳定依据电网方式变化,滚动修编“一风险一预案”、“一元件一表单”。开展实时用电调度管理,梳理重要用电户,完成了全区10kV双电源用户的调度协议的补签工作;落实好重要继保及自动化设备的运维工作;加强通信调度职能管理,提高通信网络故障快速响应水平。
(2)建立细则,完善表单,台风季节开展关注性巡视建立《设备运维工作细则》,明确输电线路、变电站、配电线路巡视关注点。
(3)因地制宜,实施防风加固技术措施输电线路方面,通过增加塔头尺寸、跳线加装支持绝缘子等手段,提升线路抗灾能力。配网线路方面,通过缩小档距和耐张段、改进杆塔基础、优化杆塔选型标准、择优选配线路金具等手段,提升线路抗灾能力。
(4)内定机制、外联政府,开展线路黑点整治内定机制。出台输电线路属地清障协同机制和机制落实方案,成立由地市供电局领导直接挂帅,职能部门、输电所、县区供电局相关部门组成联合清障小组。外联政府。紧紧依靠地方政府,在地市安委会的统一领导下,把握契机,与地市经信局、林业局、安监局、公安局建立沟通机制,对漫天要价、阻挠砍伐、野蛮施工拒不接受整改的单位、人员,通过政府牵头协调、行政执法等手段进行处理,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5)防风防汛安全检查及隐患排查将安全隐患排查结合设备日常巡维、预试定检、风险评估、各类安全检查、安全区代表检查、任务观察、安全督察、事故事件调查等日常工作常态化开展。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隐患严格按照“五定原则”落实整改,对于近期无法完成整改或消除的威胁电网、设备安全运行的隐患,要求采取临时有效控制措施预防事故事件的发生,并要求纳入“黑点”档案落实责任人跟踪处理。
(6)完善应急队伍配置,提升应急队伍水平①平战结合,建立应急队伍日常以及应急管理标准;②定员定置,制定应急队伍的人员配置、装备配备标准;③动态储备,滚动更新应急队伍人员与装备库;④准军事化,强化应急队伍的培训与演练。
(7)完善应急物资储备及调拨管理,确保应急处置效率。
(8)建立重要用户及重点关注用户的应急管理标准。
2防风防汛应急工作
2.1监测与预警
根据热带气旋预警级别划分及信号定义、暴雨预警信号定义和洪水预警级别划分,防风防汛预警级别分四级:即红色预警、橙色预警、黄色预警、蓝色预警。安监部门负责气象预警信号和天气动态预报信息的监测,密切与国家防总、各分省公司安监部进行沟通,及时通过文件、电视、电台、网站、电话、传真等渠道获取最新气象、水文信息,并通过电话、EMS/SCADA系统获取即时电网运行信息。
(1)防风防汛预警信息监测重点:①台风动态。②降雨监测。③流域来水。
(2)预警信息来源:①通过风险监测和风险分析获得的数据。②政府有关部门的防风防汛预警信息。③网、省公司发出的防风防汛预警信息。④下级应急指挥中心、应急办或生产现场上报的防风防汛预警信息。
(3)安监部门在获取预警支持信息后及时进行汇总分析,必要时组织相关部门、专业技术人员、专家进行会商,对防风防汛突发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可能造成的影响进行评估。2.2响应启动与响应行动
2.2.1响应启动
按照突发台风、强降雨、洪水自然灾害的严重程度和范围,防风防汛应急响应分为四级:Ⅰ级响应、Ⅱ级响应、Ⅲ级响应、Ⅳ级响应。各级防灾办研判符合应急响应启动条件时,组织会商确定响应级别或提请应急指挥中心确定响应级别。
2.2.2响应行动
(1)电网方式安排
在台风登陆前1~2d内,完成防范台风的电网事故处理预案的编写、审核和工作;及时通知调度当值人员进行方式的变更,完成电网方式的调整。综合评价电网运行方式,确保在台风期间电网全接线运行,做好事故预案准备和事故抢修准备。
(2)设备关注点检查
根据预警等级,有针对性开展线路巡视检查工作,以及各巡维中心、500kV变电站要加强对重要变电设备的检查维护,应用相应的作业表单开展。
(3)应急值班工作标准
应急响应后,各级防灾办成员单位及设备运行部门须根据响应级别,及时安排人员应急值班。
(4)应急队伍、装备准备
①统筹资源,合理分配。在台风登陆前重新梳理所有应急队伍、装备资源,包括多经公司、外来临时施工队伍及装备等,由地市局应急指挥中心根据实际情况研判,统一部署。②内抢外援,就近调遣。
(5)应急物资准备
编制应急物资保障工作预案;收集、储备配变、闲置配变库存信息,做好调配资料准备;做好人员、车辆防风防汛期间值班安排,保证在接到应急调配任务后1h内完成装车;提前做好重点物资特别是配变需求汇总,检查值班情况,保证24h热线服务电话(7100)畅通。
(6)重要用户保供电
全面梳理全区重要用户的电源及自备应急电源情况,及时了解重要客户是否需要保供电,并上报应急指挥中心。
(7)基建工程管理
制定基建工程特殊气候工作指引,明确建设单位、业主项目部、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台风、暴雨天气响应流程,明确日常工作要求以及应急期间信息报送要求、应急响应以及作业控制的要求等。编制了台风、暴雨前以及复工前的《基建工程特殊天气安全生产检查表》,表单化执行。
(8)后勤保障
办公室主任负责后勤保障统一协调指挥,主管后勤办公室副主任协助办公室主任安排具体工作事项,向后勤保障人员传达地市局应急指挥中心各项指令,督促检查各项工作任务落实情况。车辆管理专责负责应急保障车辆调动及安排应急值班司机。后勤管理专责负责后勤保障物资筹措、发放、回收。
3应急抢修
3.1防风防汛信息收集
(1)内部信息流转:事发单位收集到突发事件信息后,由专业管理部门进行信息的初步研判,按照防风防汛突发事件的等级划分,达到事件级别的,立即按照规定进行上报。达到启动Ⅰ、Ⅱ级响应的信息,立即提请应急办往上级部门上报,同时汇报总指挥。
(2)外部信息:各级应急办收到信息上报后,进行信息的研判,如政府有相关信息的报送要求,则由应急办统一出口往政府报送信息。
3.2电网事故处理
台风引起故障跳闸后,网架结构减弱,应注意运行控制断面留有足够裕度,并注意加强电网的电压调控。台风造成重要联络线路跳闸后,若具备检查条件,应在10min内对站内一次设备和主保护动作情况进行必要的检查,若未发现不能强送的情况,应尽快强送;若户外设备不具备检查条件,在控制楼内未发现一、二次设备明显异常,也可直接强送一次;对主网线路强送一次不成功原则上不进行第二次强送,必要时请示生产主管领导同意才能对线路再次强送。系统发生事故时,按照事故限电序位表,迅速切除部分负荷,以保持系统安全稳定。地调值班调度员应根椐系统频率及电压的变化、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的动作情况和EMS显示等分析判断系统事故的性质和原因。处理事故时应镇定、沉着,下达指令和汇报内容应简明扼要。
3.3抢修工作的组织与实施
3.3.1启动现场指挥官机制
突发事件发生前后,负责牵头处置突发事件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专项应急指挥机构应当按照相关应急预案中的应急响应启动现场指挥官机制。现场指挥官全权负责指挥现场应急处置。处置力量及有关单位负责人、公众应当服从和配合现场指挥官指挥。负责牵头处置突发事件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专项应急指挥机构,应当全力协调解决现场指挥官现场应急处置无法协调解决的问题和困难,全力支持现场指挥官做好处置工作。
3.3.2决定现场处置方案,指挥、调度现场处置力量
根据受灾情况,按照“先摸查后抢修,先计划后实施,先高压后低压,先主线后支线,先公变后专变,先集中后分散,先重要后一般”的“七先七后”原则,高效开展应急抢修工作。应急抢修工作的实施按照“两册”中管理手册的业务指引开展。
3.3.3统筹调配现场应急救援物资
按照应急抢修物资调拨配送工作指引,物资值班成员按值班表安排值班,备存应急数据库;将7100电话转接至手机上,手机24h开机,保证应急电话24h畅通;接受应急调拨需求后,遵循“应急物资储备供电局库存在建工程物资供应商仓库物资供应商订货生产物资”的调配次序。
3.3.4协调现场处置
现场指挥官按照职权范围,协调有关单位参与现场应急处置,协调增派处置力量及增加救援物资,决定依法实施应急征用,提请负责牵头处置突发事件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专项应急指挥机构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协调解决现场处置无法协调解决的问题和困难。
3.3.5执行现场指挥官职责
严格执行负责牵头处置突发事件的县级以上党委、政府处置决策,全力维护公众及应急救援人员生命安全。及时回报负责牵头处置突发事件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专项应急指挥机构依法对处置工作作出的决定和命令执行情况、报告现场处置情况,通报下一步采取的措施。动态听取专家意见,优化现场处置方案。参与审定授权对外的信息,根据授权举办新闻会。
3.4抢修工作的安全督导
抢修复电施工作业现场,本身往往就存在施工作业环境复杂多变、作业风险高等特点。而需赴异地抢修复电的施工作业现场,更是受到当地民风、民情、民俗影响,以及抢修人员因长途奔波跋涉、舟车劳顿、水土不服等影响而造成精神和身体疲劳,因人生地不熟、不熟悉当地电网架结、设备状况等因素而造成赴异地抢修复电的施工作业现场风险尤为突出。确保人身安全是抢修复电工作必须始终坚持的最基本原则。为确保各抢修复电施工作业现场安全、顺利完成,做好各抢修复电施工作业现场的安全管控尤为重要。
4防风防汛的恢复重建工作与回顾
4.1灾后隐患排查
灾后的隐患排查工作是抢修复电工作的延续。经受台风袭击后的设备在运行一段时间后可能将潜在的缺陷凸显出来,通过设备特巡,全面排查设备隐患。
4.2技改立项
通过隐患排查,参照设备技术标准,将在台风抢修期间,为快速复电更换的设备立项改造,到达符合标准的防灾、抗灾标准。
4.3总结回顾
西南油气田矿区服务事业部主要是为四川油气田后勤服务的,主要服务川渝两地的18个区域性油气田生活基地,工程项目点多、面广、规模小。以2013年为例,工程项目有80余个,合同总金额1.6亿,涉及的承包商近70家,这给安全管理工作带来先天难题。2010年矿区服务事业部制定了《工程技术服务承包商质量健康安全环境管理实施细则》,通过严把承包商资质审核关、QHSE业绩关、人员素质关、施工监督关、现场管理“五关”,严格签订工程安全合同,严格承包商安全监督考核,使承包商安全管理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矿服系统工程承包商安全管理总体上还是存在重准入、轻监督、少清退问题。
2承包商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2.1承包商安全管理的不足和难点
1安全管理责任落实不到位。按照矿区服务事业部规定,建设单位在与承包商签订工程合同时,同时要签订安全合同,落实安全主体,明确安全管理主体责任。但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直线责任部门要求多、落实少,属地单位监管责任缺位,项目管理责任没有真正落实,造成了现场安全监管责任不明确,加大了对承包商安全管理难度。2施工现场监管力度不够。首先,由于集团公司“三控制一规范”及矿区业务收缩的政策,专业技术人员补充有限,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专业人员配置不足,不能满足承包商安全监管需要。其次,施工现场安全检查深度不够,注重突击性的安全大检查,忽视日常的监督管理制度和措施的落实;注重施工过程实体安全检查,忽视承包商安全责任制的建立和落实的检查。再次,现场安全监管人员素质良莠不齐,部分人员缺乏系统的专业及安全知识,履职能力有限,对于存在的问题难以有效查出及准确处理。3承包商安全业绩考核困难。在工程建设领域,尤其是建筑行业信用体系缺乏,资质挂靠、随意分包、违法转包等乱象大量存在,承包方和实际施工方不统一,导致在工程建设过程中的责任不明确,部分实际施工方不具备相应管理水平或施工技术,造成施工现场管理失控,工程质量、施工安全的各项措施得不到落实。但建设单位是与被挂靠方直接签订合同,对承包商的各类业绩考核也只能针对被挂靠方,难以真正落实到实际施工方。
2.2承包商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主要问题
由于生产设施的临时性,作业环境的多变性和人员设备的流动性,造成施工现场管理中的漏洞较多。1承包商人员素质不高。一方面,施工工人绝大部分是农村劳动力,文化层次不高,没有受过正规的安全教育和培训,相关知识缺乏,安全意识淡薄,违章操作、野蛮施工等现象频发,他们往往成为安全事故的肇事者和受害者。另一方面,现场安全管理人员不按要求配备,一是不按中标文件中明确的安全管理人员到现场,二是中途更换频繁,三是由现场施工员或技术人员替代。部分管理人员认识存在偏差,重效益、重进度、轻安全,认为花过多的时间在安全工作上会影响施工的进度,认为安全和工期是矛盾的。2承包商安全投入不足。现行的施工招标,尤其是土建招标,大多是低价中标,虽然在合同中要求安全费用单列,而且单独制定了安全合同,但是在承包商低价中标之后,因为缺少对安全资金使用的监控,不少承包商存在侥幸心理,认为安全投入是一种负效益,能省则省。安全投入不足,还体现在承包商聘用尽可能廉价的劳动力,对所辖的施工人员缺少有效的安全教育和训练,以及设备设施简陋、劳动防护用品配备数量不足,且质量低劣等。更有甚者,由于一些企业对陈旧老化机械设备维修、更新不及时,造成带病运转,给施工作业带来了安全隐患。3承包商内部管理混乱。由于矿区建设项目多、规模小的特点,承包商施工现场有“工头式”管理现象,没有建立或者部分机构没有设立,一些对口联系无法建立,没有形成顺畅的管理链,使很多工作没有办法进行对接,存在管理死角。管理制度、岗位责任、技术方案、应急预案等多流于形式,尤其是技术方案、应急预案缺少有效的风险分析和应对措施,所以在施工前就没有办法对施工人员进行有效的安全技术交底,施工现场安全工作处于盲从和无序状态,一些不符合标准、规范的施工行为,不能得到及时的发现和纠正,如作业现场劳保防护用品穿戴使用不正确、安全防护设施设置不规范、临时用电违规搭接的现象时有发生,作业现场安全隐患不能得到彻底的消除。
3承包商安全管理对策及建议
3.1建立项目分类管理制度
按照工程规模和作业风险将工程项目进行分类,规模大、风险高的项目设置专门安全管理监督机构,配置专职安全管理监督人员,开展日常巡检,严格审查其作业方案,重点加强现场监管;规模小、风险低的项目进行属地安全监管,定期组织培训,告知其作业风险,严格按照安全管理程序进行监管。
3.2健全安全监管考核制度
建设单位是项目安全责任主体,严格配备项目安全管理人员,统一协调、监督参建各方的安全工作,明确直线部门、属地单位现场监督人员的职责;完善安全监管单位、个人考核实施细则,对成绩突出的建设单位和个人给予一定形式的表彰奖励,对问题较多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曝光处罚,对不能正常履职的安全监管人员及时撤换,切实落实现场安全监管职责,确保现行安全管理制度得到贯彻执行。将建设单位承包商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作为年度安全生产考核的重点内容,考核结果作为评选矿区服务事业部安全生产先进单位的依据。
3.3理顺承包商管理链的衔接
承包商安全管理贯穿于项目各个阶段,时间跨度相对较长,参与管理和监督的责任部门多,要科学统筹整个管理过程,优化资源配置,认真研究每个环节,在管理链上形成无缝闭环对接,做到既有合理分工又有沟通协作,实现投资、工期、安全、质量的协调控制,确保工程质量安全无事故。
3.4优化承包商安全管理制度
太多的标准会让人无所适从,适合自己的标准比正确的标准更重要。针对矿区建设项目特点,在项目分类管理的基础上,以矿区服务事业部各项安全管理标准及审核清单为依据,编制适宜于自身管理需要的工作指南和工作表单,化繁为简,增强制度文件的可操作性。对一些内容涵盖面较广的安全标准编制针对矿区建设项目的执行程序,建立矿服系统工程项目安全管理标准。
3.5抓好现场监督人员及承包商培训
1抓好项目安全管理人员的培训。只有项目安全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责任心提高了,才能对更好地对承包商进行监管,打造和培育一支承包商安全管理的专业队伍。各建设单位可总结项目管理的经验教训,并在矿区服务系统内部进行经验分享,为兄弟单位借鉴参考;可组织各单位对承包商安全管理培训的课件开发,开展经验交流评比活动,通过交流、学习,集大家的智慧,共同提高矿区服务事业部的承包商安全管理水平。2抓好承包商的培训。一是对施工单位管理人员严格按分公司要求进行入场安全教育培训;二是施工单位逐级对施工现场人员进行入场三级教育培训(查资料,抽查员工;三是在施工区域张贴安全文明警示语,处处提醒,采取公示栏对单位之间或民工主动遵守或违反规定给予公示等方式营造安全文件氛围;四是通过培训将成熟的安全管理方法推行到承包商内部日常管理中。将企业的安全文化植入到承包商员工心中,只有承包商员工真正树立了“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的安全理念,才会筑牢矿服系统工程项目施工安全的根基。通过触动承包商员工的灵魂,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促使其改变观念,由被动接受检查变为主动抓安全管理。
3.6落实施工现场安全监管
1人员、材料、设备入场管理。核查承包商进入施工现场的人员、材料、设备是否与投标文件承诺的、工程合同约定的一致,变更项目(或施工过程中变更必须承包商提出书面申请,尤其避免人员频繁更换对项目不熟悉,造成施工过程、安全管理断档。审查承包商入场人员的职业健康证明和安全生产责任险,核查施工作业前安全技术交底。2安全专项资金的监督管理。建设单位招标管理部门应在招标文件中列出安全生产施工保护费用项目清单,承包商的报价中应当单列此项费用;重点检查承包商列入概算的安全生产施工保护费用是否按规定使用、是否专款专用,关键是确保专款专用,制定安全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在合同中增加安全专项资金使用条款,使安全专项资金的支付与对承包商的日常检查评价及总体评价挂钩,并在项目完工后对实际使用明细经各责任方确认,最终与项目结算挂钩,从而有效发挥经济杠杆的作用。3施工过程抓关键、保重点。矿区服务事业部安全管理资源有限,工作应有的放矢,找到安全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关键控制点,就会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有研究表明:在建筑施工中有五类伤害造成的事故占建筑行业事故总数的95%以上,它们分别是:高处坠落、触电、物体打击、机械伤害、坍塌,因此,对建筑类施工现场安全管理重点可以放在对这五类伤害事故的防范上。
4结束语
一、总体要求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和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及视察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坚持问题导向、企业主体、科学务实、分类指导、源头管控的原则,持续深入推进企业本质安全体系建设,构建“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安全文化体系,建设全员覆盖的安全教育培训体系,科学完备、执行严格的安全生产制度体系,先进适用的安全设施设备体系,严格高效的安全管理体系,全面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强化企业全过程、全领域的安全生产管理,有效提升企业本质安全水平,推动全乡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
二、主要任务
(一)构建“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安全文化体系
1.确立安全第一的企业安全文化价值观。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坚持安全生产高于一切、重于一切、先于一切、严于一切,弘扬“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安全文化价值观,学习借鉴其他乡镇先进安全文化经验,结合行业特点、企业实际、管理状况,提炼、总结本企业特色安全文化理念,按照“将安全理念和安全价值观体现在决策者和管理者的态度和行动中,落实在企业的管理制度中;将安全管理融入企业整个管理的实践中;将安全法规、制度落实在决策者管理者和员工的行为方式中;将安全标准落实在生产工艺、技术和过程中”的要求,形成覆盖企业决策层、管理层、执行层的安全文化体系。积极发挥安全文化的渗透引领作用,指导安全生产实践,提高全体员工安全意识和企业安全管理水平。
2.广泛开展安全文化宣传。积极构建安全文化体系宣传教育网络,全方位、多层次地开展安全文化的宣传教育工作,营造“人人关注安全、人人参与安全、人人管理安全”的浓厚氛围。通过会议、横幅、宣传栏、温情提示、安全文化廊、广播站、微信、刊物等平台和载体,举办培训班、研讨会、辩论赛、知识竞赛、演讲比赛、安全生产月等方式,将企业安全文化理念灌输并根植于全体员工的心中,使安全生产知识常识逐步渗透到员工的思想之中。让安全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固化于制,融入每个员工的骨血之中,成为企业全体员工的行动自觉。
3.发挥安全文化的引领约束作用。将安全文化贯穿于企业安全管理的全过程,充分发挥安全文化的引领、激励、凝聚、约束作用,引导广大员工树立“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思想,通过员工从内心深处对企业安全文化的认同,促使安全文化成为员工的共同认知,“零违章、零伤害、零事故”成为员工的共同追求,最大程度激发员工安全生产责任感,实现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我会安全、我能安全”的转变,逐步形成员工的安全行为习惯和企业的安全文化氛围。
(二)建设全员覆盖的安全教育培训体系
4.健全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机制。健全并严格执行以企业主要负责人负总责、领导班子成员“一岗双责”为主要内容的安全教育培训责任制,把安全教育培训纳入企业发展规划、年度工作计划和目标责任体系,健全完善安全生产培训责任机构、人员、制度、计划、经费等必要条件,依法依规安排各类人员应训尽训和考核取证,严格落实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和从业人员培训考核合格上岗制度。
5.强化安全教育培训与考核。企业要编制年度安全教育培训计划,制定安全教育培训和考核方案,确保所有员工全部进行强制性安全教育培训。要开展常态化的全员安全教育培训,保证员工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熟悉有关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掌握事故应急处理措施,知悉自身在安全生产方面的权利和义务。要加强对新录用员工的三级安全教育,将外包队伍的教育培训考核纳入本企业培训工作当中,未经培训教育并考核合格的,不得上岗或作业。要建立培训档案,如实记录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的时间、内容、参加人员以及考核结果等情况。主要负责人要亲自组织实施本企业全员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并对安全教育培训的落实情况进行严格考核,确保取得实效。
6.拓展安全教育培训的深度广度。企业要加大对安全管理人员培训力度,不断强化安全生产意识,提升安全管理水平。要在员工安全教育培训的深度和广度上不断拓展,确保取得更好效果。要在三级安全教育和安全常识培训的基础上,围绕关键业务和不同岗位特点按需开展培训,重点对操作技能提升、隐患排查治理、安全风险管控、应急处置自救互救、解决岗位中存在深层次问题隐患(如误操作、习惯性违章等)等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培训,使安全教育培训贯穿于生产的全过程,不断深入。要采取现场实践安全技能培训、集中授课、送外管理提升培训、聘请专业技术咨询机构或行业专家培训等形式多样、寓教于乐的教育培训形式,提高员工参与安全教育培训的积极性,拓宽教育培训的广度。
(三)建立健全科学完备、执行严格的安全生产制度体系
7.建立全员覆盖的安全生产责任制。根据《安全生产法》、《省安全生产条例》、《省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规定》及《市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规定》等法律规章,结合企业生产经营实际,根据岗位的性质、特点和具体工作内容,明确从主要负责人到一线从业人员(含劳务派遣人员、实习学生等)的安全生产责任、责任范围和考核标准。安全生产责任制内容、范围、考核标准要简明扼要、清晰明确、便于操作,要覆盖企业所有组织和岗位,确保形成“层层负责、人人有责、各负其责”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建立健全自我约束、持续改进的内生机制。
8.建立健全实用管用的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企业要根据生产经营实际和特点,建立健全涵盖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全过程、各环节的安全管理制度,做到安全责任、管理、投入、培训和应急救援“五到位”;结合企业装置、设备设施、工艺流程、作业场所等,组织有经验的岗位员工、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共同参与,制定覆盖所有岗位和全部操作过程的安全操作规程,为员工提供操作必须遵循的程序和方法、必须严格禁止的行为和异常情况下紧急处置步骤和方法。(责任分工:各类生产经营单位具体落实)
9.确保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有效执行。企业要建立完善实用的激励考核机制,确保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真正得到有效落实。主要负责人要带头执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主动向全体员工和社会进行安全生产承诺,督促逐级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定期组织检查安全管理制度的落实情况和执行效果,强化管理考核,严格奖惩。鼓励广大员工相互监督、相互帮助,保证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有效落实。
(四)建设先进适用的安全设施设备体系
10.加强设备设施的源头安全管理。企业要从源头上加强对设备设施的管理,科学、合理选用符合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要求的本质安全型设备设施,保证设备设施的正确安装,防范因设备设施先天性缺陷、不合格产品、安装不规范等导致的潜在安全隐患。要建立设备设施技术档案和备品配件管理台账,编制设备操作和维护规程。要突出对自动化控制系统、仪器仪表、电气设备设施、安全报警设施、重大危险源等重点设备设施的安全管理,确保设备设施安全受控。
11.加强设备设施安全运行管理。企业要定期监(检)测检查关键设备、连续监(检)测检查仪表,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关键设备要装备在线监测系统。加强对特种设备、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及有关附属仪器仪表的定期校验、检修,未经定期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特种设备及附件,不得继续使用。定期做好设备维护保养,及时淘汰、更换存在严重事故隐患、国家明令淘汰和禁止的设备设施、超过安全技术规范规定使用年限的设备设施,保证设备性能完好、运行可靠。
12.提升设备设施自动化控制水平。要结合企业特点,狠抓科技强安行动,引导企业淘汰安全保障能力低的落后产能,积极探索、使用符合企业实际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采用自动化程度更高、操作更加简便、智能化程度更高的设备设施,大力推进“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智能化无人”建设。非煤矿山企业要推进地面生产生活设施改造和“五化”建设,危险化学品(化工)企业要推进自动化控制系统改造,不断减少高危场所现场作业人员,降低劳动强度和安全风险,从本质上提高设备设施的安全运行水平和生产效率。
(五)建设严格高效的安全管理体系
13.强化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企业要持续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认真对照《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以及相关行业标准的要求,从组织机构、安全投入、规章制度、教育培训、装备设施、现场管理、隐患排查治理、重大危险源监控、应急管理以及事故报告、绩效评定等方面全方位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积极推动企业班组安全建设,通过开展岗位达标、专业达标和企业达标活动,不断夯实安全管理基础。各级各相关部门要严格验收标准、达标时限和推进措施,规范企业生产经营秩序,夯实企业安全生产基础。
14.推进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企业要发动全体员工,选取科学适用的安全评价方法,全方位、全过程辨识生产工艺、设备设施、作业环境、人员行为和管理体系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风险,确定安全风险类别和等级,建立安全风险档案,落实企业、车间、班组和岗位的管控责任,从组织、制度、技术、应急等方面对安全风险进行有效管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健全完善隐患排查治理机制,制定符合企业实际的隐患排查治理清单,明确和细化隐患排查的事项、内容和频次,并将责任逐一分解落实,推动全员参与自主排查整治隐患,努力实现把风险控制在隐患形成之前、把隐患消灭在事故前面。要向职工公开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危害、重大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等情况,接受职工群众监督。要持续推进岗位责任卡、应急处置卡、风险告知卡等先进安全管理经验,提高企业从业人员的安全责任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15.强化危险性作业的安全管理。企业要针对动火、进入受限空间、动土、临时用电、高处作业、断路、吊装、抽堵盲板、检维修、开停车等事故易发多发环节,建立并不断完善相应的危险作业许可制度,规范作业安全条件和审批程序。实施危险性作业前,必须进行风险分析、确认安全条件,确保作业人员了解作业风险和掌握风险控制措施、作业环境符合安全要求、预防和控制风险措施到位,现场监护和应急处置措施得到落实,经严格审批方可作业。
三、保障措施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高度重视企业本质安全体系建设工作,进一步提高对建设企业本质安全重要性的认识,把企业本质安全体系建设作为落实、总理关于安全生产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提升企业安全生产水平的重要举措。各企业要成立本质安全体系建设工作领导机构,制定具体建设方案,分解目标任务,明确责任分工,优化资源配置,抓好各项措施落实,确保本质安全体系建设取得实效。
(二)加强指导,确保实效。加强对企业本质安全体系建设的指导和督导,要把企业本质安全体系建设纳入安全生产“三管三必须”重要内容,出台本辖区本行业领域内的企业本质安全体系建设方案,督促引导企业积极推进企业本质安全体系建设。要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将企业本质安全体系建设纳入安全生产责任考核,适时开展督导检查,对工作措施得力、成效明显的通报表扬,对本质安全水平较高的企业在安全许可、执法检查等方面予以政策支持倾斜,充分调动企业本质安全体系建设的积极性;对工作懈怠、被动应付的严肃问责,确保企业本质安全体系建设取得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