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07 17:55:21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工业设计成果转化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关键词:工作过程系统化;专业模块课程;设计研究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727(2014)07-0125-03
企业普遍反映现在的职业学校毕业生不能直接上岗,需要企业对其再培训。其原因是职业学校的专业课程体系一直以“三段式、学科式”教学为主,即以专业基础课、专业理论课、专业实践课教学为主。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评价主要是以学校为主体,以“应知”、“应会”方式进行测试。由于教学与评价均脱离了工作过程与生产实际,造成了学生的职业能力需求与企业实际脱节。本研究以广州市工贸技师学院服装专业课程建设工作思路与实践为例,介绍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专业模块课程方案设计的研究与实践。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专业模块课程的定义
基于工作过程化的专业模块课程开发的结构既是具体的,又是抽象的。具体在于八个要素,即工作的对象、内容、流程、手段、组织、产品、环境、管理等,不同的典型工作任务对应的八个要素不同。抽象在于思维过程的完整性。课程开发围绕的是职业需求,因此从工作岗位出发,对应相应的岗位群。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服装
专业课程方案设计的意义及思路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服装专业课程方案设计的意义广州市是一个服装业较发达的大都市,但很多职业学校的服装专业并没有因为地方经济的发展而蓬勃发展,相反是举步维艰,很多毕业生初到企业并不能胜任企业的工作岗位。仔细研究,不难发现,一方面,职业学校学生文化基础普遍较差,厌学情绪普遍存在,要通过三年的在校学习使他们成为企业欢迎的人才有一定的难度;另一方面,以学科为主的课程体系、知识与能力培养脱离生产实际等问题,使得职业学校培养的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的需求有一定的差距。因此,进行服装专业教学改革,建立以企业岗位一线的典型工作任务为切入点,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建立课程体系,提高毕业生的实用性,是服装设计与制作专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服装专业课程方案设计思路本课程建设主要是围绕职业活动的相关工作任务,转化为相应的学习情境,以工作过程系统化能力为要素,在行业企业实践专家、职教课改专家的指导下,根据岗位职业活动中的相关工作任务,即配合设计师季度性主题确定、配合设计师收集面、辅料市场信息、配合设计师进行服装款式开发和跟进、配合设计师样板审核和订货会开展、参与每季服装前期开发策划、负责每季服装款式开发、参与每季订货会、参与收集客户反馈信息及服装款式开发、制图出样放样、缝制工艺设计、服装品质控制、产品营销策划、市场推广广告、区域加盟、产品售后服务等所需要的知识与能力。因此,应以实际生产中的工作任务能力需求为引领,以职业活动中具体的知识、技能、信息、合作和管理为主线,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为重心,根据人才成长规律和学生的认知特点,以学生为主体、以研修式学习为手段,循序渐进地展现教学内容,使学生通过职业活动中各个相关工作任务的不同子任务的学习而具备从事该岗位工作所需的职业知识、技术技能与职业素养。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
服装专业课程方案设计方法
技能人才需求市场调研培养实用型、应用型技能人才是职业院校办学重要的目标定位,要培养好技能人才不能脱离企业要求和生产实际,不能脱离市场去“闭门造车”,因此,首先要做技能人才市场调研。市场调研应做好这几点:一是本地区经济与服装行业发展状况,从而摸清服装行业技能人才需求的情况。二是服装企业中对各个岗位技能人才的需求分析,仅在专业人才供求缺口方面进行数量统计与分析是不够的,还要统计与分析各职业(岗位)上人才的分布及能力需求,如服装设计与制作专业应具体分析服装设计、纸样设计、工艺设计、服装跟单、服装营销等职业岗位。三是直接深入服装企业一线了解不同岗位的工作流程及要求。
企业实践专家访谈会通过企业实践专家访谈会确定服装企业的典型工作任务。典型工作任务就是职业活
中有代表性的工作领域,也称为职业行动领域,它是工作过程结构完整的综合性任务,反映了该职业典型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方式,来源于企业生产实践。以企业典型工作任务为指导,我们将服装设计与制作专业的课程分为以下五大专业模块:服装设计、纸样设计、工艺设计、服装跟单、服装营销。
职业能力分析和教学项目确定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教学项目设计,首先要做好职业能力分析,即在特定的职业岗位上,能够完成该岗位各项具体工作项目所具备的职业能力,并把若干典型工作任务确定和转化为职业能力培养课程改革内容。由此服装专业课程可分为以下几个项目:服装产品分析、制绘图稿、服装材料的跟进、看单出样与放样、服装裁剪、服装缝制、确定样板下单、跟单、产品推广、质检与出货、成本核算等。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流程见图1。
子教学项目的设计子教学项目设计对应于各个典型工作任务的子任务,具体也是按照每个项目的岗位分解的工作流程来完成课程设计的,应通过工学一体化教学项目的教学实施,完成好其中每一个职业活动中的知识、技能和素养的能力学习培养,从而培养出符合职业要求的学生。
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目标体现在职业岗位上,学生能够掌握生产知识、操作技能和职业素养等综合职业能力。因此,专业课程的设置在课程开发、教学过程中,应尽量采用模拟企业的工作活动过程,以任务驱动法进行教学,从而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实用型、应用型专业技能。职业素养培养除了采用工学一体化教学外,还应结合职业生涯规划,通过引进专家专题培训、校外实训基地锻炼和顶岗实习等加以实现。服装设计与制作专业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分析如图2所示。
课程内容设计课程内容设计主要包括:(1)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定位的确定。人才培养目标是职业学校以国家职业资格和企业职业岗位的人才需求为标准,根据技能人才的成长规律,把学生培养成为中级工、高级工、技师乃至高级技师。课程定位是指专业课程方案制定时,应根据企业生产所需人才能力要求确定相关的课程标准。各课程目标则是围绕人才培养总目标,结合综合职业能力中的各个专项分目标来建立。所以,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应结合工作过程系统化、职业能力分析和人才成长规律进行开发。(2)工学一体化课程教学形式有三种:模拟、仿真和真实。“真实”是课程教学结合企业的真实生产活动,真正把职业活动过程引入教学、引入课堂,让学生从实践中“练武”,掌握真实本领,积累工作经验。广州市工贸技师学院服装专业现在采取的教学模式是:市场调研+在模拟企业板房、车间、设计室进行一体化教学+校外顶岗实习等形式。(3)教学方法改革。一体化教学方法应以项目教学、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充当学生学习引导与辅导的角色,教师的工作主要是导入教学项目、指导学习计划制定、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提供学习资源、学习方法指导、实训巡回指导、社会调研指导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采取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教学课件、形象化的教具以及计算机多媒体、服装仿真系统技术等。(4)学生的考核与评价方法。课程的考核可以打破传统的结果考试方式,采取模块化、项目化的过程考核方式,即每完成一个教学模块或项目教学模块就进行一次考核评价,综合成绩采取学分积累。职业素养考核可以采用撰写企业调研报告、任务方案设计、企业实践评定等多元形式进行评价。过程评价为主的评价方法可根据下达的工学一体学习任务,各小组按照任务要求制定实施方案、小组人员任务分配及完成情况、成果汇报、作品展示、教师点评、方法改进等过程来给予评价。必要时,还可以引入第三方评价,邀请企业专家参与一同评价。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服装专业
课程方案设计应正确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工作过程系统化与专业课程的关系德国布莱梅大学费利克斯·劳耐尔(felix rauner)教授等人认为,工作过程是“在企业里为完成一件工作任务并获得工作成果而进行的一个完整的工作程序”。工作过程导向课程设计应参照工作过程,但并非随便照搬实际生产中的某个工作过程,而是从职业群中归纳整合出的典型职业工作过程。广州市工贸技师学院通过对服装企业进行了大量的实际工作任务分析,在职教专家和企业实践专家的指导下,得到较为完整的工学一体典型工作任务体系,初
步建立了较有特色的服装专业一体化课程。
专业课程与专业模块课程的关系专业课程与专业模块课程的关系好比是棋盘与棋子的关系,即专业课程体现典型工作任务的组合,而每一个典型工作任务则构成专业模块课程,实施二者的有机合成便构成一条完整的学习工作链,从而完成技能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构建。
专业模块课程的“大项目”与“小项目”服装专业课程的工作活动特征比较明显,因此首先应根据企业工作流程明确相关的工作项目(大项目),如服装设计、纸样设计、工艺设计、服装跟单、服装营销等。而每一个工作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又要建立小的具体工作任务(小项目),如服装产品分析、制绘服装图稿、服装材料的跟进、看单出样与放码、布料裁剪、部件与成衣缝制、确定样板下单、跟单、产品推广、质检与出货、核算等,这就构成了在课程设计的中“大项目”和“小项目”。
工作项目与课程体系的对应关系在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服装专业课程开发中,工作项目与课程体系是相对应关系。其中要点是:在工作过程职业能力分析的基础上,典型工作任务应与专业课程相对应,并将工作情境转化为学习情境,学生的学习工作页应包括工作任务所需的职业知识,操作能力和职业素养等要素,同时应指导学生如何去完成该任务。
课程实训与顶岗实习的关系课程实训是指在专业课程和核心课程中的学习内容中安排的实训教学环节,如模拟企业板房、车间、设计室进行仿真式见习实训教学。顶岗实习是指学生在企业的工作岗位上,与订单培养或轮岗培养等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相结合的校外实习教学,顶岗实习才能够真正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因此,广州市工贸技师学院服装专业的学生是安排在第五学期期中以后进行校外顶岗实习。课程实训和顶岗实习在时间上、教学内容和项目的安排上是相互关联、补充的关系,因而在安排实训教学项目时,应考虑不同的特色课程模块、不同的能力培养模块,使实训环节更好地为人才培养目标服务。
参考文献:
[1]赵志群.职业教育与培训学习新概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2]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3]姜大源.论行动体系及其特征——关于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02(12).
[4]陈宇.技能振兴:战略与技术[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9.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 工程机械装配与调试专业 工作过程 课程体系
课 题:本文系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基于工作过程的数控技术专业中高职一体化课程体系研究与实践” (编号XJK016CZY042)阶段性研究成果。
在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专业建设过程中,课程体系的建设至关重要。笔者以湖南三一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工程机械装配与调试专业为例,论述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构建原则、开发方法、实施思路以及成效。
一、工程机械装配与调试专业行业背景
湖南三一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集团企业办学,所属三一集团为中国最大的工程机械制造商。工程机械装配与调试专业是学院特色专业,该专业根据高职高专教育的培养目标,针对学院所属企业的发展和需求,按照工程机械装配与调试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实际要求来进行人才培养。
工程机械装配与调试专业经过七年高职教育的探索和实践,在专业建设和改革方面形成了自身的特色和优势。该专业在改革和建设的过程中,学习德国、加拿大等国先进的职教理念,创新专业建设思路,坚持服务就业的宗旨,通过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开发建设,培养出了一大批符合企业用人需求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二、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工程机械装配与调试专业课程体系开发流程
1.企业调研确定专业方向和就业岗位
学院寒暑假组织骨干教师形成调研团队,通过走访、座谈、问卷以及研讨会议等方式,对专业服务面向的部门进行调研,了解企业技术发展,做好专业技术定位,熟悉企业一线人才需求,做好培养规格定位,最后分析形成调研报告。表1是通过调研得到的专业技术定位和毕业生就业面向的岗位。
2.确定人才培养目标
热爱企业文化,掌握工程机械装配与调试专业必备的理论知识,能够熟练使用各种装配工具,运用工程机械通用装配技术及产品调试工艺方法,从事工程机械装配、调试、下线检测及设备维修、生产组织与管理,且具有创新意识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3.系统化课程体系开发思路
在专业准确定位的基础上,根据工程机械装配与调试专业毕业生就业面向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借鉴德国工作过程导向的思想,结合加拿大DACUM课程开发形式,通过校企合作实施工学结合专业人才培养,形成“1235”的专业课程体系。即围绕1个目的:培养企业招聘不到的;执行2个标准:专业技能鉴定标准和企业作业标准;完成3个转换:职业领域行动领域学习领域学习情境;面向5大岗位:装配钳工、维修钳工、下线检测、调试以及班组管理。
4.系统化课程开发方法
装配与调试专业系统化课程体系开发按照岗位群工作典型工作课程设置情境教学设计的步骤进行,采用三种方法,完成三个转换。
第一个转换:从实际工作到典型工作的转换。按照生产流程,将实际工作中各关联任务所需要的技能进行整合,形成具有职业特征、体现任务综合性、富有教学价值的理想工作,完成这些典型工作即能够胜任岗位工作要求。课程开发要对职业岗位群各项工作进行梳理分析,按照工作生产流程的顺序,将关联任务所需的知识技能进行合并重组,开发出典型工作作为课程开发的原始素材。所选典型工作任务应该具有一定的典型性、综合性、复杂性,源于工作现场却又高于实际工作,它是实际工作向一体化课程转换的桥梁,从而解决了一体化课程的来源问题。
依靠企业技术专家和能工巧匠,分析岗位工作任务、工作要素和所需的知识、能力、素养,形成岗位群工作分析表,详见表2。重点明确专业面向的核心工作岗位和所需要的核心职业技能。
第二个转换:典型工作到课程的转换。按照从低端简单典型工作到高端复杂典型工作的顺序,完成专业技术课程设置与排序,体现单一到综合的能力形成规律。归纳总结每个典型工作需要的职业能力素养,是完成典型工作向课程转换的基础。教学内容以完成典型工作任务为出发点,以完成任务过程中所需的知识点为依据,将各知识点串联后形成以完成工作过程为导向的知识系统,其内部遵循工程机械产品装配与调试工位流转的流程,课程结构采用项目式教学。课程中的实践部分根据工作的需要设计,既有真实的职业特征,又有系统性的、以工作过程为依据的知识重构;课程与课程间能力的培养既具有连续性,又具有递进性,同时开设企业文化课程、学生职业素养和创新能力的课程,形成一整套课程体系。课程体系的设计详见表3。
第三个转换:从课程到学习情境转换。按照职业成长规律,实现课程教学内容的重构。学习情境中的基本单元是以完成某一任务设计的,将完成工作任务过程中所需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就构成了课程中的学习情境。学习情境按照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和评价六个步骤来实施。学习目标是以专业对应的典型职业活动的工作能力为导向,教学过程是以专业对应的典型主业活动的工作过程为导向,教学行动是以专业对应的典型职业情境为导向。
三、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教学实施
1.课程教学设计思路
本专业的核心课程均采用创设学习情境的模式进行教学设计,学习情境肩负实现课程教学目标的使命。学习情境以完成典型工作任务为教学目标,以真实工作过程为主线设计教学过程。
2.课程教学实施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强调职业工作的整体性,强调迁移能力、社会能力与专业能力的培养融为一体,强调工作过程的完整性。结合企业与学院工程机械装配与调试专业的实际情况,进行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学习领域设计、学习情境开发,打破了传统的以知识为中心的课程教学模式,转变教学思路,形成以完成专业工作任务为导向的课程教学。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学生独立获取资讯,分组制订计划,进行决策,并予以实施;教师参与学生互动,对学生整个过程进行引导,实施后进行评价;学生通过自学和实践,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和经验系统。
3.教学保障
(1)硬件条件。校内上课地点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室,校外充分利用集团公司的资源优势,实施车间生产线式教学。
(2)软件条件。具备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并且有丰富现场实践经验的指导教师,在行动导向教学体系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是实践教学体系中的核心要素。本专业以高水平“双师”结构教师队伍建设为核心,依托集团公司平台,打造了一支“专兼结合”的优秀师资队伍。
(3)教材编写。本专业核心课程的教材均采用自编方式,体现项目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注重学生能力培养,为不同的学生提供发展空间。
(4)网络教学资源平台。利用计算机网络建立在线教学资源共享交流平台,通过精品专业、精品课程建设、主讲讲师教学资源平台建设,拓展课程教学资源,丰富教学手段,使学生能在课下进行自主学习,加强教学沟通和反馈。
四、课程质量评价与反馈
1.教学评价
课程质量评价是通过收集教学系统各个方面的信息,并根据一定的客观标准对教学及其效果做出客观的衡量和科学的判定过程。本专业课程质量评价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分别是学生评教、学习收获评价、行为变化评价和产生的效果。重点考查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运用情况以及为企业带来的积极影响。
2.分析反馈
根据企业对该专业历届毕业生的反馈,总结课程体系的缺点与不足,动态跟踪企I人才需求情况,对课程体系建设进行实时优化调整,使该专业建设始终与企业发展同步,以达到学生、家长以及企业对人才培养的最大满意度。
参考文献:
[1]李军利.浅析高职模具专业基于工作过程课程体系的开发与实施[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2).
[2]章慧云,黄晓伟,章建群等.试论基于工作过程的职业院校专业课程开发[J].教育学术月刊,2011(4).
[3]徐涵.学习领域课程与项目课程的比较研究[J].职教论坛,2015(4).
会计专业工作过程教学内容改革优化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会计行业的用人标准不断提升,尤其是对会计技能的要求不断提高。因此,会计专业教学更加注重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教学内容在不断优化改革以求更加适应社会需求。现阶段,我国职业类院校的会计教学内容并没有完全彰显出技能培养的重要性,课程教学内容调整并未到位,专业教学改革与优化势在必行。将会计教学内容与实际的会计工作过程相结合,并不断优化改革会计教学内容,是未来会计教学改革的主要思路。
一、会计专业教学的改革与优化的基本要求
随着社会经济结构的调整,会计人才需求不断发生变化,对高级技能的需求不断增加,致力于专业技能人才培养的会计专业教学改革具有必要性与紧迫性。
会计专业教学改革与优化需要在进行教学内容体系构建过程中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这是进行会计行业人才培养的根本思想,也是进行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指导。在会计教学内容改革过程中应基于社会发展着重进行学生生活能力与职业能力的培养,这样才能将学生的能力本位需求作为会计教学内容改革的重要参照点,做出合理的会计教学内容优化设计。
会计专业教学改革与优化需要以社会需求为参照点,将会计职业需求及工作要求与会计专业教学基本特征相结合,进行教学内容的优化改革。现阶段会计专业就业岗位群较为宽泛,但是工作过程中专业符合程度较高,因此所需的会计人才必须具有较高的综合专业与技能素养。这就要求会计专业教学应该有区别于其他专业的特征,即会计专业教学与评价中应着重进行知识体系的系统化教学,以帮助学生积累丰富又系统的知识理论,具有复合化程度较高的职业素养。此外,将工作需求与专业教学相结合,会计专业的教学内容需要将学生的财经语言表达及阅读理解能力培养、撰写财经应用文能力培养、财经资料检索能力培养、财务岗位执行能力培养等全面综合起来,并融入到会计专业教学内容中,形成优化教学结构,加大复合会计人才的培养。
二、基于工作过程的会计专业教学内容优化设计
会计专业教学内容优化改革主要是先明确教学体系与技能训练体系,以优化的教学内容与体系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还要进一步优化设计教学实施方法与手段,以有效推进教学内容优化进程与质量。
1.会计专业教学内容与方法的优化设计思路
职业技能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技能型人才,随着社会技术的发展,社会的现代化与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会计工作也逐步实现了向信息化方向的转变,一些技术化的操作技能培养也逐步走入了职业会计专业教育课程中,职业院校开始推进基于会计工作过程的教学内容优化改革,以实现动态的专业教学体系构建。
基于工作过程的会计专业教学改革与优化需要将会计工作过程中的过程性知识与陈述性知识进行整合融入到会计教学中。近年来,一些院校已经着重参考工作与社会需求进行了课程优化设计与实施,一般而言,在以工作过程为基准的会计专业教学优化设计过程中主要坚持的设计思路有:一是坚持市场与就业的导向地位,全面熟知社会行业需求,为课程优化设计提供参考,以便于确定会计专业教学内容的改革方向;二是根据会计行业工作过程中实用的应用技能进行课程编排,建立起实用的课程体系,最大程度的实现课程教学与工作过程的有机融合;三是坚持以会计职业能力的培养为核心,将职业能力的培养与会计专业课程实践活动相结合,将能力培养分割成具体的实践模块融入到教学实践中去;四是基于会计工作过程,着重进行工作岗位与能力的结构划分,并将其融进教学内容优化工作中;五是根据行业工作发展动态进行项目教学活动,并在项目教学中加大教学课程的开发,制定出更加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专业课程;六是加大会计专业能力的整合与优化,在特色化的专业课程中强调专业技能的培训。
职业院校的会计专业基于会计工作过程的课程优化与改革设计主要基于以上几点设计思路,具体的设计实施与应用主要分为四步进行。
2.会计专业课程优化设计内容
(1)专业教学基于市场调研进行整体优化设计
会计专业教学的市场调研主要是进行大型企业的会计岗位需求及工作技能需求进行调查,同时会计岗位的工作任务情况及企业财会用人规格也要包含在专业教学的市场调研中。会计工作过程中的专业软件应用、专业财经文章的阅读及财经国际法规规范都应该在市场调研中加以注意,并于教学内容设计活动中加以体现。
(2)基于会计岗位与能力分析构建特色课程
职业院校的技能教学要根据市场调研与岗位分析制定相应的技术化教学课程,如专业财经杂质阅读及财经发展趋势解读课程、会计软件学习与应用课程等,这些课程需要参照设计与优化思路进行特色制定。
(3)解读会计工作过程,重构教学结构
培养技能型人才需要根据工作岗位需求先进行课程设置,还需要将课程教学内容设置成符合企业项目开展的实用结构。此外,在进行教学结构设计时还应该就具体化的细节进行结构细化,实现每一课程环节都有相应的优化设计要求。
(4)拟定会计课程内容
进行会计组织结构分析后便需要进行最终优化课程的拟定工作。课程的拟定设计要针对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层次化内容设计,并在课程开展过程中进行项目实训,争取以任务驱动作为教学内容开展的主导。
三、结语
将教学内容与工作岗位需求相结合,全力推进教学内容与体系的优化与改革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而且加大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是整个职业教学活动的核心,应该顺应社会与国际发展的人才需求进行教学优化。
参考文献:
[1]郑在柏.五年制高职教育会计专业教学内容改革和优化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12,(19).
论文关键词:印刷技术专业;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设计
工学结合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显著特征。在当前高等职业教育已由外延式发展转向内涵式发展的关键时期,如何突出能力本位,开发设计具有工学结合特色的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是各高职院校推进深层次工学结合的关键环节和基础工程。笔者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理论的视野,对高职印刷技术专业课程设计进行探讨。
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理论是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最新成果
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主要经历了四个较为明显的阶段:一是“三段式”学科本位的课程模式。该课程模式主要是借鉴国内本专科“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三段式课程模式并进行压缩复制,此时虽然已经明确了能力本位的高职课程理念,但仍沿用学科本位的形式。二是理论与实践分立的“二元”课程模式。该课程模式在完善理论课程体系的同时,以廓清技能体系为特征,在教学计划中增加了实践教学学时,尤其是集中实训环节,但课程体系的变革仍停留在简单的课程组合,没有实现能力本位的深层重构,学科本位痕迹依然很重。三是职业能力系统化课程模式。该课程模式的典型特征是从职业能力分析入手设计课程,实施能力本位的课程方案,即在课程设计方法上,从以学科为起点的课程转换为以职业为起点的课程。这次课改可以说真正显示了高职课程从学科本位课程突围的姿态,但由于没能形成成熟的课程开发模式与技术,岗位职业能力分析流于形式,在能力分析与课程设置上,一些专业课程甚至出现“两张皮”现象。四是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模式。该课程模式以职业工作过程系统化分析为特征,课程设计基于工作过程,以真实的工作任务或产品为载体进行课程整体设计,充分体现了工学结合的特点,是当前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主流方向。
(一)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理论从更高层次上体现了高职课程的能力本位
职业教育课程的能力本位,目前已成为我国职业教育界的共识。然而,由于急于摆脱知识本位的束缚,对“能力”这一泊来概念的理解不免矫枉过正,很多情况下将“能力”单纯地理解为“岗位能力”,即满足学生当下就业需要的能力,以此作为课程建设的唯一出发点和立足点。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理论通过系统化、整体性思维观照,从更高层次上体现了对高职课程能力本位的独特理解。
对知识的重新审视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理论认为,高职课程反对复制知识,但不等于消灭知识、不要知识,而是重构知识。“工作过程系统化”是对“学科知识系统化”进行“有距离观察”,以解放与扩展传统的知识序列课程的视野,寻求知识关联与分离的路线,确立新的课程内容定位与支点。因此,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通过知识解构与重构,高度融合知识与技能,从知识与技能如何互动的角度更高层次地体现了高职课程的能力本位。
对技术的理性认识不可否认,正是技术的独立性使高等职业教育成为一个独立的高等教育类型,也决定了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的独特品格和形态。但当把技术在高等职业教育中的地位推向极致时,就可能走向“技术主义”,变成“物的技术”,人成为技术的“奴隶”和职业的“工具”。工作过程系统化是借助“人的技术”将“物的技术”转换为对社会财富过程的系统把握,以强调技术与技能的不可分性,寻求工作中“物的技术”与“人的技术”的关联。工作过程系统化是过程性技术,即以个体自身经验和策略等形式存在的技术——技能或所谓“人的技术”。因此,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关注技术存在向技术价值的转换,从技术与技能如何转换的角度更高层次地体现了高职课程的能力本位。
对职业发展的人性关照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反对复制技能,反对单纯技能训练,强调综合,强调思维训练,以避免单纯通过拷贝工作步骤进行课程设计的弊病,寻求职业工作的变动与应对的策略。一是通过对现实具体工作过程的系统化设计,把握具备具体职业特征的工作过程六要素,即工作的对象、内容、手段、组织、产品、环境,进而掌握指导完成工作过程的思维过程的六步骤,即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价的训练,也就是从具体的个性去获取普适的共性。二是通过对完整的思维过程的掌握与迁移,去应对未来变化了的具体工作过程。因此,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通过同一范畴载体的设计,在“重复”中掌握“同”的工作程序,在“类比”中习得“异”的工作特质,从行动与思维如何跃迁的角度更高层次地体现了高职课程的能力本位。
(二)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理论开辟了高职课程开发与设计的新途径
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在继承和创新职业能力系统化课程“能力本位”的基础上,其工作过程系统化方法,以工作过程为主线对“职业行动”这一复杂活动进行系统化分析,克服了职业能力系统化分析抽象、虚化的弊端,开辟了高职课程体系构建的新途径:一是通过对知识与技能、技术与技能、行动与思维等高职课程重要概念的厘清与界定,实现了高职课程知识观、能力观、教学观、质量观等课程观在高职课程理论上的内在统一,并通过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方法与程序,具化为课程目标、课程模式、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实现高职课程理论与高职课程建设实践的有机结合。二是通过对实际工作过程的分析,确立课程的职业培养目标,明确课程模式,在描述典型工作任务的基础上,将职业行动领域转换为职业学习领域,再进行学习情境的具体化设计,实现课程体系与具体课程的内在统一。三是通过系统化的课程项目、课程学习领域、课程情境等课程内容组织和呈现方式,实现理论与实践教学的一体化。四是通过仿真或真实工作情境的整体化、体验式设计,解决行动导向教学中学生主体性、评价多元化问题。可以说,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理论是高职课程改革的一次“颠覆性革命”。
工作过程系统化理论在印刷技术专业课程设计中的应用探索
(一)印刷技术专业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模式的构建
工作过程系统化作为高职课程设计总的思路与方法,具体到某一门课程,主要应考虑三方面的层次与逻辑:一是根据课程性质选择课程模式,如学习情境课程、项目化课程、任务型课程、案例课程等;二是根据课程内容结构之间的关系确定学习情境(或项目、任务、案例等)之间的组合关系,如并行式、包容式、递进式等;三是根据技能与知识的有效整合方式组织和序化学习情境(或项目、任务、案例等)内容。综合考虑以上因素,印刷技术专业可设计多种多样的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下面以印刷技术专业部分主干课程为例,探讨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的模式选择与内容设计。
以任务为载体的印刷工艺类课程印前工艺、平版印刷工艺、包装印刷工艺、印后加工等印刷工艺类课程是印刷技术专业综合性较强的核心课程。该类课程可根据印刷工艺的明确印刷任务、印刷准备、实施印刷、印刷质量检验等实际工作来选择和编排课程内容。如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国家精品课程《平版印刷工艺》,以“精装书印刷” 单个典型任务为载体,采用任务递进方式,并结合国家平版印刷工职业资格标准,将知识解构与重构,实现了技能与知识在工作过程系统化基础上的高度融合。
以项目为载体的印刷综合实训类课程如印前综合实训、印刷机操作综合等实训课程。该类课程可以选择印刷企业实际生产项目,按照项目类型,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进行课程内容安排,学生经过具体项目的反复学习训练,即可较全面地掌握图像制作与处理、菲林输出、印版制作、印刷品印刷、印刷品质量检验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以模块组合为主的印刷机结构与调节课程印刷机结构与调节这门课,可以说既是印刷工艺等综合类课程的基础课,其自身又具有很强的独立性。该课程可以印刷机的典型构造为基础,按照印刷机结构组成序列、难易程度、操作顺序等综合考虑,系统提取学习模块,使学生在学完各模块后整体把握印刷机结构,并能结合印刷工艺等课程的学习,掌握印刷机调节的步骤、方法和技巧。
以问题为中心的印刷故障排除类课程这类课程主要涉及印刷质量故障和印刷设备故障两个类别。如印刷质量检验与控制,可根据故障性质、类别,以一个或几个故障问题为主线设置学习情境,将课程实施演变为一个连贯的实务操作过程。每个学习情境以解决、处理一个或一类故障为目标,学生完成所有学习情境的学习训练后,获得印刷质量检验与控制的系统化能力。
以案例为载体的印刷业务与管理类课程如印刷成本核算、印刷企业管理等课程。该类课程在开发设计中可根据实际工作类别、工作环节等设置教学单元,以典型案例贯穿单元内容,并且在每个教学单元后安排一定数量的典型案例供学生深入分析和讨论。课程实施建议进行小组或团队教学,将个人能力与团队精神培养相结合。
(二)印刷技术专业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设计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应注意“系统化适度”系统化是一个组织构造范畴的概念,本身含有科学化、合理化、优质化、高效化等价值取向。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设计的目的并不是要想方设法减少专业课程数量,而是在有利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总体原则下进行的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优化。如果不考虑课程之间的有机关系、技能与知识间的结合方式,把理论和实践的概念过于通俗化,让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包容一切基础理论,如将印刷材料、印刷设备、印刷色彩等全部整合进印刷工艺,就将导致印刷技术专业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设计的“系统化泛化”,这样的课程设计实际上也是无法进行的。
【关键词】高职广告设计 工作过程导向 课程体系优化 工作任务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4-0224-02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高职广告设计专业课程体系的建构是一个系统化工程,应围绕人才培养模式展开,以培养广告设计应用能力和职业素养为主线,按职业岗位中不同任务的相关性来实现知识和技能的整合,搭建学生“学以致用”的学习过程。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体系优化不是对原有学科体系开发的否定,而是依据就业需求、工作岗位和典型工作任务来重新梳理我们的教学计划和课程开发思路。本文探讨的广告设计专业仅指高职艺术设计教育中所设置的广告设计专业。武汉城市职业学院广告设计专业发展至今,主要面向武汉地区,培养能在媒体、广告公司、图文设计公司、影楼、电商平台以及企事业单位等行业企业一线,从事创意、设计、制作等多层次的高素质技能型应用人才。
一、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能力和典型工作任务调研分析
为了适应市场和行业的岗位需求,武汉城市职业学院广告设计专业每年都进行专业的市场调研,对武汉及周边地区的视觉传达、广告、媒体、企事业单位等各类设计企业及本专业的毕业生从业情况进行集中调研,明确广告设计专业的就业岗位、职业能力、人才培养规格和培养目标,及时有效的调整优化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的设置,以应对市场需求。考虑到近几年武汉异常火爆的婚庆市场,以及在全国范围迅速崛起的电子商务平台,将影楼和电商两个行业领域纳入调研范围,不难发现,这两个行业的主要工作岗位如:摄影、图片后期处理、网店装修美化等与广告设计专业结合紧密,人才需求量相当可观。
鉴于此,通过调研将本专业的就业岗位确立为:广告设计与制作(操作员、网络美工、设计师)、策划与推广(客服、策划、企业形象推广)、影像处理(摄影师、照片后期)等。围绕工作岗位,梳理典型工作任务有:图形图像处理、单页设计与制作、画册设计与制作、网页界面设计、企业形象设计、广告策划等,完成这些工作任务需要具备的职业能力和素养有:沟通表达能力,设计软件应用能力,编排印刷能力,广告设备操作能力,策划、创意、文案撰写能力,艺术审美修养,协同合作能力和创新精神。从学生的长远职业发展来看,职业能力的要求从设计制作能力逐渐向设计创意能力、设计管理能力迁移。
通过对以上就业岗位、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的梳理,考虑到本专业学生整体素质情况,从而确定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以服务武汉区域经济发展为宗旨,面向企事业单位、广告公司、图文设计制作、电子商务平台、媒体、影楼等,适应于广告设计与制作、创意策划与推广、影像处理等领域第一线需要,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责任意识和创新意识,掌握相应的专业理论知识,具有较强的适用社会岗位的动手技能(能力),能进行设计制作、设计创意、设计管理,“精设计、能制作,会策划、勇创新”的多层次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专门人才。在培养规格上强调“高、职”特色,充分发挥高职教育的职业性、应用性、实用性、技能性、实践性,实现与工作岗位的零对接。
二、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广告设计专业课程体系优化整合
基于以上对于武汉地区高职广告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调研分析,专业课程内容必须跟随市场的需求更新,课程体系的建构也应从市场、行业的实际岗位需要和职业能力的需求出发。按照“精设计、能制作,会策划、勇创新”的人才培养目标,我们对典型工作任务进行了梳理,构建出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以培养职业能力和应用能力为核心的课程体系。该课程体系将典型工作任务与课程内容整合,搭建“基础”+“技能”+“学习领域”的三大学习环节,将工作过程导向这一主线贯穿于每个学习环节中的每个课程内容中,用切实可行的教学模式与方法予以组织实施,使学生学习的过程基本符合企业工作的过程。
在“基础”+“技能”+“学习领域”的“应用”型课程体系中,本着与“市”俱进,“纳新去陈”的原则对本专业原有课程进行整体梳理,同时在课程设置上充分考虑到本专业学生整体素质情况,理论课程以“够用”为度进行精简,以培养职业素养为主,强调基础加运用;加大实践课程比重,将典型工作任务融入实践课程中,优化整合原有实训课程,通过项目实训、设计比赛、毕业设计、工作室教学等形式来丰富实践教学形式,提高实践教学的针对性和学生的积极性。
在本课程体系的“基础”环节中,打破传统单一课程设置方式,尝试整合重组。如:将构成类、绘画类、史论类课程进行精简整合,确立“造型基础”、“构成设计”课程,在“构成设计”课程中弱化三维立体构成,适当引入包装设计知识;将图形创意与图案课程整合为“图形语言与设计应用”课程,强调应用设计;同时在“基础”环节,纳入“字体设计”课程,整合“字体设计”和“POP广告”,强调字体的创新设计。这一环节,主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艺术表现能力和审美素养。
“技能”环节主要培养学生的设计软件应用能力、广告设备操作能力,设置课程有:PHOTOSHOP、CORELDRAW、广告设备实训(含排版输出软件、雕刻机使用)、摄影。这些课程要求学生熟练掌握相关技能,在学习中将真实工作过程贯穿于每个课程内容中,强调应用能力。如:针对影楼和电商岗位需求,PHOTOSHOP结合摄影课程,侧重图片的艺术化处理、图像后期美化,与淘宝美工、照片后期岗位零对接。
“学习领域”环节打破传统分科课程,依据典型工作任务和任务的工作过程对传统课程进行梳理、归纳、整合、重构,创新性整合多个典型工作任务:图形图像处理、单页设计与制作、画册设计与制作、网页界面设计、企业形象设计、广告策划等,并将这些工作任务转化为多个学习领域:单页设计与制作、招贴设计与制作、画册设计与制作、网站整体设计与制作、品牌形象策划与推广、毕业设计与展示推广、顶岗实习。典型工作任务的工作过程贯穿于每个学习领域,每个学习领域可以支撑一项或多项职业能力的培养,通过循环往复的学习领域训练,在不同层面或不同领域教学中,贯穿“应用”这一主旨,融和职业素养和核心能力培养,最终形成一个整体,体现职业能力系统化培养的特点。
三、依托企业,健全工作室制度,借助线上线下产学研创平台推进课程实施
在现有“广告设计实训中心”、“逗号工作室”、“雕刻打印制作中心”等实体的基础上,建立健全工作室制度。充分利用工作室与实训中心的资源,与雅士展览服务有限公司、武汉创智广告股份有限公司、武汉亿彩科技有限公司等成立校企联盟,将全面参与专业的人才培养活动,提供日常教学和实践活动支持,依托公司项目,实现“学中做”、“做中学”,使学生在设计制作、设计创意、设计管理等过程中得到全面的培养。
创立“艺彩・原创”产品研发中心,并成立电子商务平台,搭建线上线下的产学研创平台,为学生的应用能力培养提供支撑。通过对“艺彩・原创”产品研发中心品牌形象的设计推广、研发中心系列产品的策划推广、摄影、照片后期、包装、网店装修设计、销售等一系列实际项目的训练,将“设计――制作――拍摄――宣传――展示――售卖”一系列的工作流程贯穿于整个学习领域,促进了课堂教学与市场的全面融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业激情。
通过毕业展览、以赛促学等形式推进课程的实施,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得到极大提升。在第七届教育部高职委艺术设计年会“优秀毕业设计奖”评选中学生毕业作品获银奖,在湖北省第四届大学生艺术节上,学生作品以省一等奖选送全国参展,获教育部优秀美术作品二等奖,在中国权威设计网站――视觉中国举办的“2013 年艺术院校毕业展”活动中,学生毕业作品高居人气作品榜首。此外,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国家劳动部门的广告设计师职业资格认证、ADOBE中国认证设计师资格认证等,在训考结合、训赛结合过程中确保职业能力培养的质量和标准。
从目前进行的课程改革的迹象看,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体系优化整合在理论和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该课程体系从市场、行业的实际岗位需要和职业能力的需求出发,将典型工作任务与课程内容整合,搭建“基础”+“技能”+“学习领域”的三大学习环节,将工作过程导向这一主线贯穿于每个学习环节中的每个课程内容中,用切实可行的教学模式与方法予以组织实施,使学生学习的过程基本符合企业工作的过程,实现与工作岗位的零对接。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 号文[Z].2006.
[2]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的通知:教高[2008]5号文[Z].2008.
[3]张勇,吕唯评.广告设计专业实施三位一体培养模式的探索[J].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6.
关键词:工作过程系统化;典型工作任务;动漫专业核心课程;学习领域课程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1422(2015)03-0037-03
收稿日期:2015-01-25
作者简介:张保红(1968-),女,广州市天河职业高级中学美术高级教师,广州大学美术教育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中等职业学校艺术设计专业教育教学研究。(广东 广州/510075)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州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一般课题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中职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课程建设研究”》(编号:09B075)阶段性成果。
我国的动漫设计与制作行业从上世纪九十年展至今,已成为国家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新兴产业的发展,作为以中职为起点的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如何根据地区行业需要,构建和实施动漫专业新的人才培养课程,被摆在了重要的位置。
一、中职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课程构建的背景
广州市在2005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成为第四个国家级网游动漫产业发展基地。据统计,至2011年,广州市从事电影电视动画、动画广告、网络动画、游戏制作的企业已超过100家,产生了一批具有较大影响力和辐射力的知名企业与自主品牌,初步形成了以动漫创作及表演、网络游戏以及相关衍生产品生产为主要环节的产业链,对动漫人才的需求也不断增加。产业的快速发展,对从业人员的岗位职责和综合职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08年前后,广州市的中职学校相继开设了动漫专业,课程的构建在进一步的完善中。2010年我校的课题《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中职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课程建设研究》经广州市教育局批准立项为广州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一般课题,近几年有针对性的开展了中职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课程构建研究。
二、中职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课程构建的理论依据
职业教育强调理论学习和实践学习相结合的工学结合一体化。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的理论源自于德国,课程理论强调“让学生有机会经历完整工作过程、获得与实际工作过程有着紧密联系的带有经验性质的工作过程知识”。其课程特征为:符合人的职业成长规律,实现理论和实践一体化的职业能力发展过程,实现在真实的工作情境中培养整体化地解决综合性专业问题的能力和技术思维方式的人才培养目标,在综合职业能力提升的同时加强职业认同。可见,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能够体现工学结合一体化,是实现人的职业能力发展的有效路径。
三、 中职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一)根据动漫行业对人才需求的情况,确立中职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培养目标
在2009年教育部出台的关于制定中职学校教学计划原则意见的指导下,我们走访了多家动漫及其相关企业,与不同所有制和发展阶段的动漫企业开展校企共建课程的合作关系,通过对行业发展动态、动漫制作流程、职业岗位设置及职责、企业用工需求及要求等进行了较广泛的调研,针对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能力水平,将中职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培养目标初步定位为:具有一定的绘画基础、审美能力和手绘能力;熟悉动漫制作流程和动画规律;能够熟练使用常用的二维动画制作软件,掌握初步的动漫制作能力;具有良好的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良好的沟通协调、团队协作能力的初、中级二维动漫制作人才。
(二)运用典型工作任务分析法,构建动漫专业学习领域课程
根据课程构建的方法和步骤,召开了动漫行业实践专家访谈会,邀请了来自广州星梦动漫设计有限公司、广州三圆动画公司、广州奥飞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广州优一动画有限公司、网易公司等十三家动漫及其相关企业,涵盖动画公司、数码科技公司、网络公司、文化传播公司、广告公司和报业集团等企业的十八位行业实践专家参加访谈会。这些实践专家从业在三年以上,分别担任了所在公司的创作总监、导演、网络动画设计师、原画师 、动画师、三维动画师、插画师等,其中有中职学习经历的多人。参加行业实践专家访谈会的还有本校全体动漫专业教师及学校领导和骨干教师约六十人。在课程专家的主持下,运用典型工作任务分析法,通过行业实践专家叙述自己的工作经历,归纳出职业的发展阶段;通过对各阶段的重要的工作任务分析,总结出对从业人职业成长中起关键作用的典型工作任务;通过对动漫行业的典型工作任务的详细分析,确定了典型工作任务基本的内容框架。
前期的企业调研和行业实践专家访谈会的成功举办,给动漫专业课程方案的构建提供了依据。随后,动漫专业教师深入动漫相关企业进行二次调研,对动漫行业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分析,归纳出动漫行业典型工作任务的具体内容,并结合职业教育的特点进行教学化处理,逐步形成了以二维动画为方向的中职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学习领域课程。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中职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课程构建探究
(三)依据职业成长的逻辑规律,构建动漫专业课程模块
根据动漫行业的能力要求和的工作过程要求,将动漫专业课程分成专业一般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拓展课程三大部分。专业一般课程有:绘画基础(包含素描、速写、色彩、构成基础)、漫画基础、 Photoshop 等三门课,约612学时,解决造型艺术一般规律的认识及技巧,培养动漫专业基础造型能力。专业核心课程有:动画概述(含编剧)、动画角色设计与制作、动画场景设计与制作、动画分镜头绘制、 Flash二维动画制作和后期制作等七门课,约864学时,培养动漫制作的职业能力,获得上岗须具备的实际工作能力。专业拓展课程有:插画设计、动画短片制作、3d制作、动漫衍生产品设计等五门课,每门课约108学时,拟培养动漫相关工作领域所涉及的工作能力。形成了专业一般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拓展课程的学习顺序。其中,专业核心课程的课程顺序参考二维动画项目须经历的工作流程为主线进行排序,即:动画角色设计场景设计分镜绘制原动画制作二维动画制作后期制作。动漫专业课程结构的调整打破了学科性专业知识的纵向完整体系的框架,形成了基本符合职业成长规律的课程结构。
(四)根据行动导向原则,实施课程教学与过程控制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实施,即学生整体的学习过程是系统化的完成动漫行业典型工作任务的过程,在学校学习期间具备一定的工作能力和工作经验,并培养良好的工作素质。为创设真实的工作情境,学校配合建设了以动漫专业教室和工学整合式学习岗位为代表的教学环境。
课程的实施以项目教学为主线,强调核心课程间的衔接。教学组织以个人或工作小组为单位,以完成简单到复杂的二维动画项目为目标组织课程内容。我们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能力进行个人或工作小组划分,以一人独立完成或小组协同完成工作任务的组织形式,照顾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的学习要求。动漫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内容将校内模拟企业工作任务和引进企业真实工作任务作为核心内容形成学习任务。校内模拟企业工作任务按照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综合的顺序进行整合教学,如制作《行为规范》《防腐倡廉》动画短片、改编幽默故事制作动画短片等项目,力求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相一致,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而来自于企业的真实工作项目则是通过开展校企合作、引进公司游戏制作项目作为教学内容,选派专业教师到企业进行实践与培训,由企业教师任教,学校教师辅助教学,共同承担学生的实训项目指导等工作,如参与制做某些游戏开发公司动画游戏中的动作制作等。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经历了动画设计与制作的主要过程,并在工作过程中开展学习活动, 强调建立学习与工作的紧密联系,使学生获得直接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工作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工作体验。
基于工作过程的动漫专业课程实施是一个动态的实施过程,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空间随之调整 ,重点体现在教师对教学过程的自我控制,要做到有序、有效地实施教学。
四、中职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课程实施的效果
(一)专业课程结构基本体现了职业成长规律
基于工作过程的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学习领域课程,明确了动漫设计与制作工作流程和岗位能力要求,强调初、中级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形成“造型能力――制作能力――拓展能力”的能力培养结构链。在专业课程结构上,体现了职业成长规律,强调了动漫专业核心课程之间的衔接关系;在教学实施中,学习过程就是模拟企业实际的工作过程,实现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学习,增强了学习目的性,提高专业能力的培养。
(二)课程构建与实施的效果在教与学方面逐步得到体现
1.促进了专业课教师的成长
动漫专业的专任教师在学校的支持下参与了由国家、省、市各级职业教育主管部门与动漫相关企业共同组织的师资培训、座谈、调研,定期派出专业教师到动漫企业实践,学校聘请动漫企业专家对本专业的教学进行指导,通过再学习与培训逐步提高整体师资力量。近三年,由本校专业教师担任主编并编写的动漫专业教材二本,其中由北京科学出版社的《运动规律与动作实现案例教程》被教育部认定为为中等职业教育创新教材,由广东科技出版社出版的《手绘漫画基础》是广东省教育厅推荐使用的省级中等职业教育系列教材之一;本专业教师主持或参与市级以上动漫专业课题5项,其中三项已结题;撰写或发表动漫专业教学论文六篇次;教师个人参加国家、省、市级的论文评比、说课比赛等约有十余人次获奖。
2.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近三年经历了学习领域课程学习的动漫专业部分优秀学生,在校期间参加全国、省、市各类动漫设计与制作技能比赛获得优异成绩,近50人次获奖个人一二三等奖;连续获得广州市中职学校动漫设计与制作技能比赛团体一等奖或二等奖。部分优秀学生开始承接企业或私人动画制作项目,如场景制作、动画角色设计、动画制作、婚礼动画制作等。部分学生在校制作的动画作品选入公开发行的动漫专业教材光盘。毕业后成功应聘动画公司或相关企业的学生也逐年增加,如吴佳彬、杨婉倩等十余名学生分别被广东原创动力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广州星梦动漫设计有限公司、甜柠婚礼动漫公司或相关企业录用,李丽贤、张迪等数十名学生升入高职院校动漫专业或相关专业继续学习。在中职阶段的学习领域课程的教学为学生初步打好了就业和升学的基础。
五、中职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课程构建的反思
1.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建设与实施需要学校和企业的共同参与,建立并完善以过程控制为基本特征的质量控制与评价体系。真正意义上的校企合作在实际操作上还有拓展的空间。
2.中职学生在认知和能力水平有别于高职和本科阶段的学生,中职动漫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计划、课程内容、教学实施等要针对职业岗位相应有所侧重,提高在某些基础岗位的竞争力。
3.改革教学管理方式,改变以往在教学安排上长期形成的思维定势。
参考文献:
[1]赵志群著.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指南[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关键词:专业教学设计;项目课程设计;校企合作平台;实训教学体系
一、把握专业职业能力的“四个特征”
1、“动手”与“动脑”。在“动手”与“动脑”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方面,经管类专业学生的职业技能更多的表现在应具备“动脑”能力。即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下所具有的分析、思辨、判断决策以及各种方案和策划的制订、改善、调整、实施的能力。
2、“管物”与“管人”。如果说工程技术类专业毕业生大多面对的是材料和设备等有形物品,而经管类专业毕业生更多的是与“人”打交道。因此,勾通、协调、组织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3、“规定动作”和“自选动作”。高职经管类专业毕业生不管是在什么职业岗位上,其所处的环境都是千变万化的。即使是按照固定的管理流程、标准和程序实施管理过程,但管理流程中的各个环节和管理点都会由于环境和条件的随时变化而产生许多变量。这就需要管理作业人员具有随时适应环境,调整策略和方法的能力。
4、“单体”与“协同”。从管理的组织原理看,绝大多数的管理项目不可能是“单体”作战,管理的层级组织注重的是协同效率。因此高职经管类专业毕业生,必须具备在组织环境和系统内的合作、服从、交流和领导的职业素质。
二、抓好课程体系开发的三个环节
1、界定行动领域。行动是指职业人在特定职业岗位上根据职业行动目标所进行的职业活动。行动领域是一系列职业行动的集合,其载体是来自企业的工作项目(任务)。界定行动领域是课程体系设计和课程开发的基础,需要专业教师和企业专家共同组织研究小组,在企业第一线进行深入调研。确定行动领域应重点考虑业务范围的一致性、工作过程的完整性、信息传输的便捷性、业务流程的范例性、经营目标的统一性、工作任务的相关性、职业能力的聚合性和产品流动的增值性等原则。
2、行动领域向学习领域转化。学习领域是经过教学论加工的行动领域,学习领域即是课程。在行动领域向学习领域转化中,行动领域和学习领域可以是“一对一”的关系,也可以不是。行动领域向学习领域转换,应保证教学实施的可行性、行动过程的连续性、行动目标的指向性、行动内容的多维性、工作过程的典型性、知识和能力的相关性以及教学方法的普适性。
3、学习情景设计。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并不排斥职业能力分析,而是使二者做到有机结合。学习情境设计原则包括七个方面:知识和能力的相容性、能力目标的特殊性、能力结构的层次性、职业行动的针对性、学习和考核方法的多样性、教学环境和条件的适应性以及职业领域的拓展性。
三、正确处理项目课程教学的“五个关系”
(一)工作过程、工作项目与职业岗位分析的关系
通常,只做职业岗位分析所带来的问题是,大多数职业岗位因其所具有的多变性和复合性的特征,而不具有同一性和代表性。同是物流企业,不同规模和经营范围其职业岗位设置的差异是很大的,因此,单纯建立在职业岗位分析基础上的课程体系构建就缺乏充分的根据。基于工作过程和工作项目分析并不排斥职业岗位分析,而是二者应做到有机结合。它的具体表述应是:一个具备职业能力的职业人在特定的职业岗位上,通过实施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进而完成一项具体的工作项目。这样职业人通过完成具体工作项目所具备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就具有了典型性和代表性。
(二)工作过程与工作项目的关系
按照基于工作过程和工作项目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思路,工作过程与工作项目的关系是链条与结点的关系。工作项目体现在工作过程之中,而工作过程和其过程目标的实现则要求具体工作项目的实施,二者的有机合成构成一条完整的“工作链”。
(三)工作项目中“大项目”与“小项目”的关系
在高职经管类专业中,有的专业,从专业整体看工作过程比较明显,如会计、市场营销专业等,由此,应首先明确工作过程,在此基础上确定工作项目;而有的专业,如物流管理、国际商务等专业,从专业整体看工作过程不明显,则首先应确定工作项目,以工作项目的实施排列工作过程,而一个具体工作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又要通过“小工作项目”(工作任务)的完成才能实现其项目目标,这就出现了在课程开发中“大项目”和“小项目”的关系。
(四)工作项目与课程体系的关系
在课程开发中,工作项目与课程体系是对应关系。其中,应把握的要点是,在职业能力和工作过程分析的基础上,工作任务应和课程相对应,有时一门课程可以对应多项工作任务,但不允许一项工作任务对应多门课程。如果出现此情况,就意味着应对该课程进行解构和重构。如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中,仓储设备操作(工作任务)和运输设备操作(工作任务)分别体现在仓储业务操作和运输业务操作两门课程中,出现这种情况就应经过整合独立开设“物流设备操作”课程,从而避免课程内容的重复。课程的设置一方面要与工作任务相对应,同时应明确完成该任务,学生应具备的知识点,能力点和职业素质,从而为制订课程标准和教材开发奠立基础。
(五)课程教学中专、兼职教师的关系
根据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专业主干课和核心课程的实训教学应以兼职教师为主”,这样的要求无疑是经过认真调研,是科学、可行的。但是,应注意的问题是,在课程教学中,专、兼职教师同讲一门课程,依据同一个课程标准和教学方案。因此,专、兼职教师必须彼此熟悉,相互沟通,双方的合作应作到“零缝隙”,否则专、兼职教师虽然在课程教学中发挥了各自的专长,但偏离了课程标准,则不可能真正体现工学结合和教学做一体,其教学效率也将大打折扣。
四、构建校企合作的“六个平台”
1、专业建设平台。在专业建设平台上的合作项目应包括:专业和专业方向的开发、专业人才需求调研、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论证、专业教学标准的制定和论证、专业教学评估、双证融通教学模式的实施等。对此院校应充分利用企业优势,依据行业标准,聘请企业领导和专家实实在在参与上述项目实施的全过程。
2、课程开发平台。在课程开发平台上的合作项目重点应围绕精品课程和优质课程建设。精品课程和优质课程建设是示范专业的主要建设项目,根据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上述项目的建设必需有企业深度参与。
对此项目负责人应当根据课程的性质和内容,选择并深入典型合作企业,与企业共同开发。其中包括:共同制定课程标准和教学方案、共同实施项目教学过程、依托企业选择真实的工作场景、开发企业管理案例、广泛汇集企业真实的制度等有关资料等。实践证明,离开了企业的支撑和帮助,精品课程和优质课程建设很难达到预期目标,也很难做出示范。
3、实训教学平台。根据教育部2006年16号文件精神,“专业的生产性实训应占实训教学时数的80%以上”。根据经管类专业实训教学的特点,生产性实训应体现在生产过程、生产场景、生产对象、生产方法等方面。在实训教学平台上,校企可以通过课程内实训、综合实训和顶岗实习,使学生在真实场景和职业岗位上训练职业技能,培养职业素质,逐渐做到校内教学与企业真实的职业岗位“无缝对接”,并逐渐过度到“订单培养”,同时为学生就业创造条件。
4、项目研究平台。项目研究对于校企双方是双向的。一方面,在示范院校和示范专业建设过程中有大量的教学研究项目,如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和课程标准、教学管理及其运行机制等。上述教学研究项目只有借助于校企合作平台,请企业专家深度参与,研究成果才能具有真实性、科学性、代表性和实用性;另一方面,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也必然会遇到大量的需要研究的项目,企业可以充分借助院校教师所具有的科研能力优势,结合企业需要,真题真做,从而实现校企双赢。
5、专任教师培养平台。高职院校的年轻教师普遍缺少企业经历,从而不具备“双师素质”和“双教能力”,这已成为深化教学改革的瓶颈。在专任教师平台上,院校的青年教师可以有目的、带项目下企业进行实践锻炼,这是教师团队建设不可缺少的关键环节。
6、培训与服务平台。校企合作过程中,企业的收益往往包括需要院校提供员工培训、技术支持和服务以及项目咨询等。在培训与服务平台上,校企双方可以根据企业需要共同开发员工培训和服务项目,共同制订培训大纲和实施方案,通过员工培训和技术服务,一方面可以全方位地提升企业员工的素质和经营管理水平;另一方面也是院校教师接触企业实际,提升教学与科研能力的极好机会。
五、实施“五个环节”,建立点、线、面一体化的实训教学系统
点、线、面一体化的实训教学系统是指:根据认知规律,构建以“单项能力、岗位能力和综合能力”,即“点——线——面”为一体的技能训练系统。
其中,“点”是指岗位单项能力,即在职业岗位完成某一工作任务应具备的单项操作技能,其载体是工作任务链的节点,单项能力尚不能完成该工作任务的全部技能操作。“线”是岗位能力,即在特定岗位上,履行职责,根据工作过程,完成全部工作所具备的技能,是单一工作任务链上相关技能的集合。 “面”是指专业综合能力,即适应轮岗、转岗需要的工作技能,是多工作任务链相关技能的集合,也包括可持续发展能力。点、线、面实训教学系统的实现方式为:
岗位单项能力=课程实训+综合实训
岗位能力=综合实训+顶岗实习
专业综合能力=顶岗实习
六、建设具有“七个结合”功能的校内实训基地
1、课程实训与综合实训相结合。专业主干课和核心课程内的实训是指,在该课程中的学时范围内,为了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应安排的实训环节。其形式为企业参观+校内计算机软件模拟+沙盘模拟演练+相关设备操作;综合实训是指,学生在已经完成专业主干课和核心课程学习的基础上为了实现专业的培养目标所进行的综合训练,其实现方式应是在真实场景下的生产实训。在课程实训和综合实训中,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应力求符合生产性实训,学时应占总实训学时的60%-70%的基本要求。
2、仿真模拟与实际操作相结合。仿真模拟实训是高职经管类专业实训教学主要形式之一。从目前看,仿真模拟实训主要包括计算机软件模拟实训和沙盘演练模拟实训。仿真模拟实训利用其理念和方法虚拟了企业真实的经营环境、条件、流程、数据和管理,符合教育部2006年16号文件中关于“建立虚拟工厂和虚拟车间”的基本精神。由于仿真模拟的实训过程体现了企业的真实场景和真实的经营过程,尤其是符合经管类专业“实训应设置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的基本要求,因此仿真模拟实训应视为生产型实训。但是在高职经管类有的专业中,实训过程只依靠仿真模拟是不够的,应使学生在真实的生产经营环境中进行设备操作,接触到真实的合同、凭证和单据。在项目课程教学中应围绕一个具体工作任务的完成,将仿真模拟和实际操作训练进行有机结合,使学生通过训练具备相应的知识、技能和职业素质。
3、“动手”与“动脑”训练相结合。“动手”与“动脑”的能力培养体现了经管类专业学生职业技能的特征。在这里尤其要强调注重学生“动脑” 能力的培养。近年来国内有的公司开发的“沙盘模拟演练”以及课程教学中的小组活动与研讨,典型案例分析等应当在实训教学和实训基地建设中给予充分考虑。
4、课程教学与技能取证相结合。“双证融通”在许多高职院校中已经成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特色。在经管类专业中,许多专业的职业资格鉴定充分体现了行业标准,因此双证书教育既是学生就业的需要,也是深化专业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的需要。在实践中,课程教学和职业技能取证在学生的知识和素质培养以及技能训练中,其内容和方式具有一致性。高职经管类专业实训基地所具备的实训功能和开出的实训项目也应当与专业职业资格鉴定的要求相吻合。
5、校内与校外实训相结合。由于条件所限,经管类专业有的实训项目在校内很难达到预期效果,因此必须注重校外实训基地建设。使“两个基地”在实训教学中各自发挥优势,开发不同的实训项目,并且互为补充,以满足实训教学的要求。
6、校内实训与对外开放相结合。根据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示范专业在建设中必须发挥其引领、辐射和带动作用。因此实训基地建成后应做到资源共享和充分利用。一方面提高有限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另一方面通过向社会开放也可以进一步搞活实训基地运行机制,创新实训基地的管理模式。
7、政府投资与企业共建相结合。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融入企业资金,做到校企共建将会改变实训基地的性质,使其具有双重属性和不同的服务功能,这对校企双方是双赢的。经管类专业在实训基地建设中应积极寻找与企业合作的机会,积极吸收企业资金,逐渐使实训基地和企业环境做到“零距离”,双方共同建设、共同管理、共担风险、共享收益。
参考文献:
[1]黄克孝.“中等职业教育多元整合式课程模式的开发”研究报告[g].教育部面向21世纪职教课程改革和教材建设项目成果汇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关键词】人才培养方案;室内设计;高职高专
新的职业教育培养的目标是通过行动导向的教学过程,达到对学生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培养。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体系并非不要知识而是按工作过程对知识进行重新排序。是以培养能力为主线,按工作过程的不同工作任务的相关性来实现知识和实践技能的整合的“串行”体系。
我认为体系的构建核心工作是把传统体系的多讲少练改为精讲多练为核心的体系。在这样的理论指导下开始了对工作过程系统化模式下室内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建立。课程内容由原有的章节课程体系改为项目任务式的内容,将所有的教学内容渗透到每个项目任务中。
1 专业背景及人才需求分析
1.1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近些年来,伴随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以及相关行业的蓬勃发展,建筑装饰行业愈加显示出了其巨大的发展潜力,市场增长空间以平均每年20%左右的速度递增。“十一五”期间,全行业年工程产值总量由2005年的1.15万亿元,提高到2010年的2.1万亿元,总体增长82.6%,年平均增长速度达到15%左右,高于同期全国经济增长水平近3个百分点;总的来讲,我国建筑装饰行业是一个资源永续、业态常青的行业。而且在未来20年中,仍处于一个高速发展期,其特点主要是:有急剧增长的市场需求,高强度的社会投入,高增长率以及大大高于社会平均利润率盈利水平。这是一个行业发展的黄金阶段。
1.2人才需求分析
按全国行业从业人数1200计算,受过系统教育的约占10%,主要集中在设计项目管理,企业管理层面,按照行业发展的需要,现在主要需求是有文化创意设计创作能力的设计人才、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复合型人才。
2 专业建设基础
2.1专业现况
我校多年来专业建设主动适应区域经济对建筑装饰行业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不断深化专业教学改革与建设,积极开拓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的办学途径,在国家精品专业、精品课程建设、“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校内外实训实习基地建设、高技能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果,逐步形成具有高职教育教学特点的专业办学特色。
2.1_1教学改革
坚持走依托行业合作办学的改革创新之路,与牡丹江地区装饰集团长期合作,在工学结合的教学改革创新上,取得较为丰富的成功经验和实践成果,创新工学结合“411”人才培养模式,即4学期在校学习,1学期进行单项基础技能实训,1学期到企业岗位进行综合职业能力实训。构建了以室内设计技术应用能力和装饰构造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两条主线的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体系,《室内设计》课程获得省级精品课程,《建筑装饰构造与施工》课程获得院级精品课程,创新具有高职教育特色的“教学作”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承担国家级教研课题3项,省级课题2项。主编教材5本,参编教材8本,50余篇。
2.1.2实训条件
打下了稳定的产学研、开放办学的基础和规模。校内实训基地初具规模,现有设施齐全CAD实验室、家具与装材料展室、室内设计实训室、装饰结构与构造样板间等实验室、建筑装饰施工技术实训场,现有设备总值160万。与市内多家装饰工程企业建立了紧密的校企合作关系,建立校外实训基地14个。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创造了具有真实职业氛围的专业技能实训环境,基本保证了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和行动导向的教学的新职教理念的贯彻和实施。满足了学生技能实训需要。
2.1.3专兼职教学团队
师资力量不断壮大,骨干专业教师多数参加技术服务,都是实践经验丰富的行家里手,有的在牡丹市室内装饰行业协会担任专家理事,为专业建设和利用行业教学资源发挥积极的桥梁作用。聘请6名企业家和资深的室内建筑师与专业骨干组成专业建设委员会,指导专业建设。现有专任教师12名,其中教授2名,副教授6名,建筑师1名,助理讲师3名。双师型教师比例达75%以上,院级名师1人,硕士1人。根据第5、6学期的实训课程安排,聘用企业技术人员为兼职教师,与专任教师共同完成教学任务。
2.1_4毕业生就业
推行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养成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起到了显著了成效。
2.2办学特色
构建了以室内设计技术应用能力和装饰构造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两条主线的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体系。对有设计天分的学生着重培养室内设计技术应用能力,对没有设计天分的学生着重培养装饰构造技术应用能力,因材施教,瞄准岗位,互有兼顾。
3 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目标
3.1总体目标
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进校企深度融合,与牡丹江地区及省内知名的装饰集团合作,探讨建立校企合作育人理事会及运行机制;实现校企对接,按行动导向的教学观,构建项目化课程体系,完善工学结合“411”人才培养模式。
3.2具体目标
校企融合,共同参与,根据新的人才培养模式,重构基于室内装饰装修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制定专业课程标准。按照工学结合“411”人才培养模式,采用“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方式,构建以学生职业能力形成过程为核心的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融入二级建造师、室内建筑师职业资格标准,导入黑龙江省建筑装饰装修施工工艺标准和相关企业的标准,与行业协会和企业共同开发完成8门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标准及与之配套的教材或讲义;通过3年建设,建成优质专业核心课程5门。
4 室内设计技术专业建设内容
4.1推进校企对接,完善人才培养模式
紧紧跟踪装饰行业结构的调整及社会人才需求变化的轨迹,以就业为导向,以专业建设委员会为依托,通过企业岗位对学生的职业素质、职业能力要求的分析,按照职业工作过程营造真实(仿真)的工作环境,加大工学结合的深度。在顶岗实训中注重过程管理,首先加强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其次加强组织纪律管理,要使学生牢记自己既是学生又是企业员工的双重身价;最后由学校和企业按教学和生产的双重标准对顶岗实训学生进行考核。老师是学习的组织者与协调人,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主体,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通过自己“动手”实践,掌握职业技能,获得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
4.1.1专业带头人培养
聘请主持过国家级或省级重点建筑装饰设计或施工项目管理的、具有副高以上职称的、在省内外装饰行业中有较高声誉的企业专家1人作为专业带头人;对现有专业带头人采用外派出国学习、培训和企业锻炼等方式进行重点培养。
4.1.2骨干教师培养
确定4名政治立场坚定,师德高尚,事业心强,富有创新协作精神,治学严谨,教风端正,诚信育人,为人师表,具有5年以上高职高专教学经历,有企业工作经历的专业骨干教师为培养对象,引进2名骨干教师,根据骨干教师的岗位任职标准进行修改化培养。
4.1.3“双师”素质教师培养
积极创造条件使青年老师下企业顶岗实践,丰富其企业工作经历,其中4位教师下企业半年,其他专任教师每年要有一个月下企业工作经历,直接主持或参与实际工程项目不少于1项:专任老师积极考取注册室内设计师、注册建造师,使专业“双师”素质教师占专任老师总数的比例达到90%以上。
4.2转变培养方式,深化课程体系建设与教学内容改革
组建一支由职业教育专家、专业带头人、专业骨干教师、行业企业专家构成的课程体系开发团队,以室内装饰装修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典型工作任务的归纳分析为出发占,打破学科界限,结合“411”人才培养模式要求,重新构项目化的课程体系。
作者简介:
关键词:基本现状 公民意识 制度诉求
日照市是山东省的一座新兴的沿海港口城市,随着社会融合与城市化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业转移人口涌入城市并呈现市民化的倾向。这一演化过程也伴随着多种问题的出现,其中对公民意识及其诉求的研究是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关键。2015年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 《居住证暂行条例 ( 草案) 》其目的在于通过公共服务建设将流动人口固化为城市的新居民,以此促进社会融合。因此,当前对农业转移人口公民意识及其制度构建的研究对落实国家政策,推动社会融合与良绪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一、日照市餐饮业从业人员的基本现状
1.生存现状
据调查显示,日照市餐饮业从业人员目前以男性为主,年龄集中在19岁到35岁之间;学历中,有60.5%的人是初中、高中和职高;户籍所在地大都是日照本地农村,进城务工后居住在自己找的设施较完备的小区,也有23.1%的从业人员住在自己找的住所,但条件简陋;就婚姻状况而言,已婚人士居多占总人54.6%;就工作时间与收入来看,一周工作时间40-60小时的占52.4%,一周工作60个小时以上占33.6%;薪资以2000D3000元为主。这反映出,当前日照市的餐饮业人员他们的整体偏年轻化,上班时间长、薪资偏低,对居住要求有所提高,但仍有不少员工存在住宿条件差的问题。
2.公民意识现状
社会保险的签订方面,有43.5%的从业人员表示已签订社会保险,43.8%的从业人员没有签订。48.1%的从业者表示没有签订劳动合同,也没有口头约定。这表明,当前餐饮业从业人员的公民权利保障意识还比较薄弱;在社会保险与劳动合同的签订中,43.8%的人员没有签订,11.6%不知道有没有保险,这表明当前日照市餐饮业人员的劳动法律意识较低;在遇到工资拖欠问题时,有20.2%的人选择和老板私下协商。选择不做声响的人数占3.0%,在薪资待遇受到不合理拖欠时,公民多是选择有所作为,和老板私下协商,拨打举报热线,申请劳动仲裁,打官司等等,这些举措反映员工有了自我维权意识;在公民的选举权利中,有53.0%没有参加任何选举,22.8%的人参加过家乡村委会干部选举,这反映出日照市餐饮业人员的公民选举权利并没有得到合理的行使;对待公益的态度,65.6%的人认为很有意义,应该举办,但在公益参与方面,有40.3%的人偶尔参与,38.2%的人一般不参与,这表明公民参与公益的积极性不强。综上调查显示,公民整体的权利维权意识,法律意识和公益参与程度都比较低。
二、日照市餐饮业从业人员的现状原因剖析
对于日照市餐饮业生存现状呈现的问题,可归纳为以下几个原因。第一,当前我国餐饮业的准入门槛较低,厨师工作者多以男性为主,服务员,传菜员,点餐员等服务生在饭店招聘时多要求年轻人士,这使得整体餐饮业的年龄水平呈现年轻化趋势。第二,普通饭店的服务技术含量不高,因此在招收的员工时,对学历并未作出太高的要求,初中及以上水平即可胜任,这就形成了特定的学历层次,另外,农业转移人口进城务工,由于本身的学历层次不高,所以他们大多选择技术含量较低的餐饮业。第三,餐饮业属于流动行业,这就使得其人员多是日照本地或是周边的农村人口。第四,餐饮业属于第三产业,技术含量较低,性质特点决定了餐饮业人员工作时间长,常常连续工作,无休息,薪资还偏低,这就使得他们在选择住所的时候出现分化,薪资高一点的选择设施较完备的小区,薪资低的从业人员住在自己找的住所,条件简陋的地方。
对于公民意识现状分析,可分为以下三点。第一,对于劳动合同未签的原因,9.9%的人表示自己不想签,14.8%的人表示我要签,单位没有相关条例。10.2%的人表示签了怕约束。这一系列数据表明,当前日照市餐饮业从业人员当前的公民意识虽然有所提高,但是整体法律维权意识水平仍比较低,加之单位并未给员工提供合同条件,导致餐饮业从业人员签订合同的人数比较少,基本劳动合同没有得到保障。第二,对于选举权利未合理行使的原因,38.7%的人表示没有机会,27.4%的人没有这种想法。这就凸显了两个层面的原因,一方面是政府没有及时的保障好餐饮业公民选举权利,没有提供相应的选举机会;另外一方面,公民自身的公民意识还比较薄弱,缺乏对相应权利使用的想法。第三,公民对待公益多持支持赞成的态度,但却少有人参与进来,这与餐饮业公民本身的的职业性质有很大的关系,他们多数每周工作7天,40-60个小时,一方面没有时间参与到公益活动中,另外一方面,也与公民的主体意识不高有关,当前日照市餐饮业人员整体公民主体素养并不高,加之多是进城务工人员,这导致其参与公益活动的积极性不高。
三、日照市餐饮业从业人员意识诉求与政府制度构建。
对于今后的打算,45.7%的人打算今后继续留在城里,从事餐饮业,21.5%的人打算留在城市,但从事其他行业。据调查,餐饮业从业人员在城市生活中遇到的最大的困难依次是,住房,子女教育,就业服务和医疗。当前餐饮业人员对于未来他们大多选择继续从事该行业,但现实中仍然存在一些需要政府,企业以及自身共同联合起来解决的问题。在城市生活的诉求中。餐饮业人员希望政府给自己上社会保险的人数占16.9%;希望政府能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的人数占21.4%;希望政府取消户口限制的人数占15.4%;希望政府减少孩子上学的费用人数占16.8%;希望政府保护劳动合法权益人数占17.4%;希望政府提供廉价租房人数占12.2%。
一系列数据表明公民意识的诉求广泛而又集中,他们更多的是希望政府给出更加贴近实际的解决措施。对于政府来说,就应该从他们的自身诉求出发,帮助其解决必要的困难,推动市民化发展。由于餐饮业人员的薪资水平还处于较低的水平,城市住房成为一大困难,对于该问题,一方面政府可以根据城市发展水平,适度提高最低工资标准,调控房价;两万一方面政府可以建设更多的廉价住房,对于城市简陋的房屋给予整理改造,切实保障餐饮业人员的住房安全。对于进城务工人员的随迁子女教育问题,政府应给予更多的教育红利,更加注重教育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