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07 17:55:25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营销资金预算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关键词:财政的分权;预算外资金的支出;税收及权利;效应分析
中图分类号:F81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9-0294-01
前言
从基本形式上来说,财政预算是遵循常规标准,由政府财政收支计划分别的反映在一个收支的对照中;从最低层面上观察,要从财政对于政府每年最大的收支来进行判断。
一、预算外资金的特点
(一)财政性
财政性并不是由国家和党分配的财政,只有个地方相关部门才有使用和支配的权利,使用的是收入和收支的两种方式来运作。
(一)专用性
从最初零基础走到现在,作用预算的外资金,在通常的情形下,是为了保障同等同出的概念。譬如,城市当中常常需要预算外资金用于城市的维护,养路费就是用于养路等等。新的企业的一些财务规定,在不更改资金用途的前提下可以进行使用。
(一)分散性
分散性是一种不在一起的性质,已多种的项目组成分散性,由各政府以及各省市行政单位来实施,无论是从资金的来源和收支,还是从使用自己的方式来说,都是有不同的方式用作不同的地方。
二、预算外资金的范围
每个城市财政支配各种附加收入和支出的资金;国营企业及领导部门掌握的各项只能自己用的基金;行政类事业型的单位将自行收支资金;国家和地方城市相关部门所属不算入预算的企业或事业收入;有关法律及法规,规定的部分收费、基金、理财产品和其他的收入等;国家的财政、计划部门审批的事业性进行收费;中国的基金、理财产品等;有关部门和机关单位一起上交资金;用于农村乡政府的居民自己筹备和乡政府筹备的用金;其他用金并没有归纳为预算管理的财政所需资金。中国没有开设社保的部门之前,要按照之前所运行的计划的外部资金的管理运作制度去管理加运营,所用的钱,该干什么就干什么用,不能做之外的用途。国家财政部门在很多大型的银行开设了形式上基本统一的的一对一的服务,予以用作了解外资金收支管理机制。
经过了这些年的预算管理体制改革和深入挖掘及完善,93年以后,对于预算外收入的范围做出了整改,把所拥有的法律人的财产权的企业和相关部门所用的资金,不会再用作预算外的收入资金,93-95年预算外资金的收入资料只包括行政事业性收费和城市地方财政收入两种;从96年初开始,电力建设基金和铁路建设基金等国家政府所用基金归纳为预算管理,乡镇加入自我筹备、所有人一起用的资金;改变后的97年,国家相应取消或改替了各省市的财务收入及管理,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增加了政府的基金收入和其他财务收入,2000年以后占据所有外部资金收入的72.4%左右。预算外资金的用途主要作用于基本的建设开设支出费用、城市道路改善,高架桥的增加,社区对居民的维护、行政类型事业费支出收入、乡镇自给自足费用支出、基本项支出和其它费用支出,占比例最大最多可数行政事业费用在2000年占68%。
三、预算外资金的基本特征
(一)由国家给予的权利,和国家所得信誉产生;
(二)通过相关规定,国家批准运行后才可收取;
(三)在所有的收入当中,企业和事业单位不可以当做本单位的收入,须按照相关规定上交财政专户;
(四)通过财政专户拨回到原单位的财务金额,单位才可以按规定记作本单位的收入;企业其他预算外资金的使用,要通过编制收支滞后,履行相关规定程序予以批准后实施;
(五)企业预算外资金的收支必须将其归纳为综合财政计划管理。
财政分权基本框架
如果按照最古老的经济学原理来说,居民有很多爱好或者偏爱,国家可以运用其中、给予最好的服务评价的内容,通过这些方面把社会对居民的福利提高再提高,这样国家就不会产生太多的矛盾,财政分权也就不会这么矛盾。可现实的地方政府是真实存在的,也有很大的作用域。
经济的产生对财政的合理化和人性化必须做出及时的解释和详细的说明,这种研究的最初的问题会把各种不同的财政职能的及时的运用及在财政方面和一些可以用到的财政需要的工具,在中国各省市等级政府做出相应较合理的安排与分配原则。最重要的是:如果把资源赋给所有的地方政府,在各地方政府之间相互竞争相互作用,才能找到在各个地方纳税人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同时也加强了对地方政府行为的约束和规范,在相对很多的程度上也改变了国家和政府在财政中存在的不足,以及没有及时倾听居民的反馈和意见。
四、中国实施财政分权所有优点及缺点:
(一)优点
财政分权加大了地方政权的独立自主性,改变了地方的积极主动性,地方信息变得相对有利,也强化了预算的约束;政治集权使得中央可以通过升迁调动来激发官员发展经济的积极性;
关键词:财务管理;营销管理;茶企;措施
在“互联网+”时代,诸多中小茶企普遍采取了O2O营销模式,通过实施线上线下双管齐下式的营销策略,则能在相互补充中来提升茶企的产品销量。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则存在着一个财务内控问题,即如何将茶企有限的营销专项资金合理配置在线上和线下营销领域,以及让资金的使用效益达到预期。显而易见,这一目标的实现无法依靠营销部门来达成,进而发挥企业财务部门在财务管理中助力茶企营销管理的职能,则成为了本文关注的问题。茶企作为经营性组织,其内在的财务管理从形式上遵循着全面预算管理的形态,并在本质上完成了成本控制的任务。但如要将上述形态与任务纳入助力营销管理的工作范畴,则需要首先理清茶企营销活动与生产活动之间的差异。基于以上所述,笔者将就文章主题展开讨论。
1茶企营销管理所面临的挑战
从财务管理视角出发,可以将茶企营销管理所面临的挑战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
1.1因资金筹措所面临的挑战
在我国当前实体经济发展环境下,中小茶企普遍面临着资金瓶颈。在寻求外源性资金供给所遇门槛日益高的情形下,借助内源性资本积累则成为了必然选择。因此,面对企业稀缺的资金资源,针对营销活动而筹措资金则面临着总量和结构的挑战。从经济学观点出发,营销活动并不为企业创造价值,而是在流通领域实现价值。因此,如何控制预算资金额度则成为了两难问题。
1.2因资金配置所面临的挑战
正如上文所指出的,在线上线下同时开展营销活动时,如何合理的将预算资金配置在各自领域则面临的挑战。面对线下营销,中小茶企需要依托中间渠道商的市场资源,以及需要大力拓展终端零售卖场的场地资源。所有这些,都需要从客户关系管理和市场资源购买中入手,从而这就构成了资金配置的内在要求。线上营销则需要在网页制作、寻求与物流供应商合作等方面,对资金提出要求。
1.3因资金回笼所面临的挑战
由于存在着买方市场垄断现象,使得中小茶企面对中间渠道商时往往处于市场弱势地位。其中就表现为,中间渠道商可能通过延期支付货款,而实现自身资金效益的最大化。甚至部分渠道商和卖场拒不履行合约支付条款,从而使茶企营销陷入到存在着大量“应收账款”的尴尬境地。
2财务管理应对挑战的机制分析
基于以上所归纳出的挑战,财务管理应对挑战的机制可分析如下:
2.1统筹茶企预算资金的使用
在财务管理视角下,茶企现有资金存量需要划分为三大板块,其中一部分则是生产基金。从使用途径上来区分,生产基金在空间维度下需要分别配置在生产领域和流通领域,而在时间维度上则要保证生产基金更能够获得有序周转态势。为此,财务管理则能够从营销目标和营销现实需要出发,首先从空间维度上保障营销经费的拨付。然而,在时间维度上通过资金调剂,来确保企业资金周转能够顺利展开。从中不难看出,财务管理从价值层面实则践行起了整体发展观。
2.2管控预算资金的配置节奏
这里则主要指向了将预算资金配置在线上和线下营销之中,而为了确保预算硬约束的实施,以及保障营销活动的正常开展,财务管理在这里则起到了管控预算资金配置节奏的任务。之所以能够做到管控预算资金配置节奏,一方面根源于茶企财务管理的制度使然,使得在财务制度下约束了营销部门惯常的冲动性使用资金的偏好。另一方面,借助滚动计划法的职能优势,减低了因营销中的不确定性而导致的资金耗散问题。
2.3调整企业资金存量的结构
茶企如今的市场地位无法在短期内得到根本改变,而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则需要长期保持下去。因此,面对资金回笼问题,财务管理则通过调整企业资金存量的结构来给予破解,即将福利基金、积累基金在一定时间内,纳入到生产基金中来。通过调整资金结构,来保证茶企在原材采购、生产的前后继承上不受大的影响。
3财务管理助力茶企营销管理的途径构建
根据以上所述,财务管理助力茶企营销管理的途径可从以下四个方面来构建:
3.1打破茶企财务部门的职能壁垒
中小茶企受到自身组织架构职能化壁垒的影响,使得财务部门与营销部门之间只是单纯以资金往来来建立联系。这样一来,财务部门就难以准确获知支撑营销项目的可能预算资金额度。为了避免因此而出现的预算失误,茶企管理层应在企业顶层设计上,拓展财务部门的职能范畴,使之涵盖对营销活动的跟踪管理,以及参与到营销项目的立项与实施中来。打破职能壁垒的关键,仍在于调动起财务部门人员的营销参与感,所以这里需要配合激励和考核措施。
3.2引入ERP系统增强资金的统筹
营销活动处于茶企经营管理的流通环节,由此就使得流通性风险以概率分布而干扰企业整体的资金配置。为了增强对流通性资金使用风险的管控,更在于优化企业资金使用管理,有条件的茶企应考虑引入ERP系统来增强资金的统筹绩效。ERP作为企业资源计划系统,其以实物形态的资产配置而反映为内在的资金流通,所以能够帮助财务人员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有限理性”问题。在具体的应用中,还需要通过加强对营销资源的监管来管控经费的使用。
3.3滚动计划法破解营销不确定性
针对营销活动的特点,茶企财务管理在资金预算中应赋予一定的弹性。当前困扰茶企经营管理的便是产品销售问题,所以通过在弹性约束下来推动营销活动的开展,将有助于提升产品价值实现的能力。为此,财务部门应在滚动计划法的内在要求下,以近期营销局面作为起点,对未来时间单元的营销经费使用进行预算,进而遵循挤牙膏似的预算资金配置形态,进而就能较好的化解资金在流通领域所面临的各类风险。
3.4存量资金利用下调剂资金周转
面对营销中的货款回笼率问题,茶企在强化合同管理的同时,还需要通过主动调整资金存量结构,来改善发展基金的周转态势。为此,财务部门可以将积累基金作为调剂的对象,通过在一定时间内进行预支来改善原料采购、生产环节的资金需求,并在货款回笼之后将已用的积累基金从流通领域取出。综上所述,以上便是笔者对文章主题的讨论。从本文的论述中可知,在推动企业营销管理工作时,需要强化资金预算管理。
4小结
本文认为,发挥企业财务部门在财务管理中助力茶企营销管理的职能,则成为当前营销管理的关键事项。具体而言,财务管理助力营销管理的措施可围绕着:打破茶企财务部门的职能壁垒、引入ERP系统增强资金的统筹、滚动计划法破解营销不确定性、存量资金利用下调剂资金周转等四个方面来构建。
参考文献
[1]李春燕.公司全面预算管理的若干实务性问题探讨[J].时代经贸,2010(22):34-36.
[2]邓平.公司预算编制的博弈分析[J].财会月刊:理论版(下),2008(5):26-29.
[3]屈琳.公司预算编制准确性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1(33):39-41.
[4]赵奕凌.物流成本控制与管理[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3年6月第1版.
随着我国社会发展水平的不断加快,各领域之间的竞争日渐激烈。而各行业企业想要做到长期稳定发展,则需要公司内部的营销与财务工作达到一定的协调性,使其可以相互发挥各自优势特点稳定提高。文章中,将通过对目前企业当中营销及财务的关系特点做出了一定的介绍,并针对如何更有效的对其进行控制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企业财务;企业营销;关系分析;控制方法
一、引言
企业在开展有关营销内容的过程中,其本质是围绕自身经济利益展开的工作,最终经济利益的高低决定了有关营销活动是否开展成功。因此,企业营销内容应当与企业内的财务进行同时把控。对财务方面的把控工作主要是将财务工作的目标做出计划内容,并确保其达到财务标准。通过企业内部的管理来进行有效检查监督,并将最终结果与财务工作目标计划进行比对,对可能存在的偏差、错误进行有效纠正,最终使财务的预算工作能够有效完成。企业的生产活动过程需要财务工作制定出一定的预算内容,并以此确保经营生产内容得以有序进行。这主要体现在以销定产的思路上,既通过对销售情况进行分析,做出预算计划,再通过此销售计划制定财务的预算。而在对财务工作内容进行管理把控中还需要特别注意对应收账目、货存情况、流动资产等方面进行有效管理措施,上述内容从一定程度上与营销活动有着十分紧密的关联性,如销售额提高则需要更大的流动资产进行有效支持。因此,只有加强对于财务情况的把控内容,才能够更加完善的推进企业在追求利润,谋求发展道路上的整体效率。
二、企业财务和企业营销分析
企业财务的管理工作内容较为复杂,其中包含了多方面的工作内容,如:投资、用资、筹资以及在成功控制和收益等多项进行管理工作。同时财务管理对于公司来说拥有极为重要的作用,要求有关管理工作的开展应当与公司基本原则与发展规划保持一致,并通过对筹集资金、使用资金等各个资金把控环节做到良好调控使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工作能够达到良好循环的结果。相较于企业当中其他方面的管理工作来看,财务方面的管理把控具有更加广泛的涉及面、更加复杂的综合性,因此提高加强对于企业内部在经营等一系列生产营销环节当中的财务把控管理工作,对公司企业的发展将带来十分巨大的推动作用。然而财务方面的有关管理工作,只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其中一项组成部分。从实际角度出发来看,随着现代化发展脚步的不断加快,原先企业较为单一化的财务管理内容,已经产生了一定的改变,以此来适应时代变化过程中的新高度,新要求。原先企业财务方面的管理把控工作,主要是针对于企业内部的资金状况进行调节和管理。然而现阶段市场竞争激烈,多数企业已认识到需要将原先的财务方面工作与对接市场的营销理论、营销策略进行有效融合,是加强企业未来发展竞争力的有效手段。相当数量的企业公司在进行人才培养与人才招聘时更加倾向于培养复合型人才,既财务岗位人员对营销行业知识有一定的操作能力与见解。从实际角度来看,营销有关工作与财务工作虽然在日常管理流程上存在差异,但最终目的都是通过良好的管理把控,加大企业盈利目标。营销工作对于企业来说十分重要,它是企业获得经济利益的主要工作方向。而财务工作不仅需要对公司内部的资金情况进行合理运作,同时为迎合时展,还需要对市场营销过程中的资金财务工作进行处理。这便要求在日常工作当中,应当将财务方面的工作内容与市场营销做出巧妙结合,除了完成营销计划的目标,同时还要在过程前后对成本效益进行有效管理分析。
三、营销进程下提高财务控制的分析
(一)对预算的控制分析
为实际加强企业对于预算方面的控制能力,应当积极转变思路,提高对于预算管理的重视程度。通过良好的预算把控可以从一定层面上增强企业对于资金状况的全面管理,减少漏洞存在的可能性。通过预算控制可加强对于现金流量的把控性并建立起“刚性”的预算计划思想,通过此类思想的转变借以实现企业对于预算审批的审查力度,避免存在随意更改等情况。
(二)对定额的控制分析
所谓定额,是指对一定的数量进行约束界限,通过界限的把控借以实现最终对于资金控制的结果。在营销工作进程中应当将界限的规范规定进行合理变动,如在对因公外出、通讯费、车旅费等费用进行界限时可采用定额的方式进行控制限制。对采取固定定额的项目活动时要注意,利用定额资金进行工作活动时若使用资金超出定额数量限制则不予补回;若进行工作活动后资金尚有结余,则进行一定的奖励;但前提条件是应当以最终能够完成职责任务、完成工作目标为前提标准。通过此类方法,不仅可以加强营销活动中对于资金情况的节流把控,同时还能够有效调动人员积极性,最终实现公司、员工双赢的结果。
(三)对比例的控制分析
对比例的控制内容主要表现为对变动性营业费用进行控制,主要针对的把控对象是企业销售部分的各单位、各部门。因在实际工作当中部分费用的产生难以进行金额记录,只能通过与销售额的比对,形成一个比例关系,如:因公外出、产品包装、拆卸费、联络业务电话通讯等。而通过对比例的把控工作,可以从一定程度上提高企业公司对于营销费用的全面了解,同时利用比例控制也可以按照超出不补、结余奖励的模式进行正面鼓励,加强销售人员对于公司的信任感、满足感。
(四)对管理的控制分析
在管理的控制方面最主要体现在公司企业能够将管理有关方法与实际支出收入情况相结合,对资金出入的原因、数量、时间等能够进行稳固妥善的处理。从而减少在日常管理工作中重复办理的不必要环节,从源头出加强企业的整体管理能力与管理机制的建设。四、结束语综上所述,随着时代的发展,未来的市场变化与行业竞争将更为激烈。而相关企业在思考未来如何生存的过程中应当加强对于财务、销售人才的培养,并结合实际加强财务管理与销售管理的融合度,通过良好的管理控制方法提高企业在今后发展道路当中的个体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梁晶,薛健.财务与营销良性对接探析[J].中国商贸.2011(03)
[2]顾海英.现代企业财务与营销关系及协调探析[J].财会研究.2010(01)
[3]徐建岚.论财务与营销关系的协调问题[J].会计之友(上旬刊).2009(06)
【关键词】财务营销 一体化 建设 评估
一、财务营销一体化目标
加强营销业务信息流转和业务集成,对与财务高度相关的营销业务推行集约化的管理模式和流程,优化调整营销业务管理模式和方法,实现“纵向集成”,加强信息流转,做好财务信息系统的集成工作,实现信息共享,依托一体化信息平台,实现“横向融合”,共同构筑营销业务与财务高度融合的一体化管理体系。
在已经实现一级集中核算的重要成果基础上,以深化应用、提升功能、实时管控、精益高效为目标,以规范化、深化细化为两个重点,拓展财务管控的宽度、高度、深度和细度,推进财务集约化管理体系的深入应用和常态运行,促进财务与业务高度协同。进一步梳理财务与前端业务信息集成存在的问题,主观上破除制约信息集成的障碍,客观上完善信息共享的技术平台,不断提升信息集成共享水平,加快财务信息化建设与运用,实现营销业务与财务一体化。
二、财务营销一体化建设情况
通过财务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推进,营销业务与财务通过信息平台全面实现了一体化。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营销业务年度预算总额控制
营销业务在财务信息系统实行年度预算总额控制。营销业务年度预算按照两下两上的编制程序进行,营销业务年度预算实行四个统一,实现营销业务年度预算全过程、闭环管理。营销业务年度预算将企业最重要的业务收入环节纳入了预算管理,实行统一标准,统一上报,统一审查,统一下达,实现了营销业务预算从事前规划、事中控制到事后考核评价的全过程、闭环管理。营销业务年度预算紧紧围绕战略目标和下达的年度经营任务,通过预算安排对有限的经济资源进行统筹调控,坚持量入为出和量出为入相结合,促进资源优化配置,提高投入产出效率,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二)营销业务现金流量预算控制
营销业务在财务信息系统实行月度现金流量预算控制。营销业务月度现金流量预算编制流程由营销部门发起申请,营销部门依据月度业务收入等预测信息,确定月度现金流入预算,横向从营销部门向财务部门归集,纵向从县到市、再到省逐级向上归集汇总。营销部门严格执行月度现金流量预算,加强营销业务月度现金流量预算执行情况的分析。
营销业务现金流量预算实现 双流双控。营销业务现金流量预算将企业最重要的业务收入环节纳入了现金流量预算管理,落实了年度预算,实行了业务流、资金流双重控制,增强了科学主导预算管理的能力,提高了预算的调控力、执行力和科学化、精益化水平,加强了现金流量管理,加强了融资管理,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通过月度现金流量预算,对营销业务年度预算按照时间序列进行分解,将营销业务预算执行通过现金流量预算落实到具体的科目,实现预算管理和现金流管理的紧密衔接。通过现金流量预算与会计核算的系统集成,月度现金流量预算编制和执行以现金流量月报表为基础进行统计和考核,使营销业务现金流量预算的明细项目具备了预测的历史参考数据,有利于预测和分析的连续性和提高预测准确性。
营销业务现金流量预算是覆盖财务预算和会计核算的现金流量管控体系。营销业务现金流量预算管控体系实现了四项管理成效:一是分解落实营销业务年度经营目标,保障营销业务年度预算方案的贯彻执行;二是细化年度营销业务预算管理,促进财务预算与业务预算的融合;三是进一步增强营销业务预算的约束力和执行力;四是掌握营销业务资金动态,为月度融资计划安排提供有力支撑。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优化了现金流量预算的管理机制和工作流程,进一步明确了营销业务现金流量预算管理的职责分工,依托财务信息系统,与会计核算相配合,促使营销业务与财务一体化水平得到有力的提升。通过编制月度现金流量预算,实施月度预算分析与考核,实现财务预算和业务预算的高度融合,有效提升了预算编制的科学化水平,保证预算执行刚性,为确保完成全年预算指标奠定基础。
(三)营销系统业务销售明细报表与财务管控系统电价报表集成
月度营销系统业务销售明细表与财务信息系统财务报表实现集成。每月财务信息系统自动从营销系统获取基础销售信息,集成营销系统,实现财务信息系统月度财务报表“一键式”同步生成。
财务信息系统财务报表实现了销售信息来源渠道的拓展。通过信息管控与营销系统明细数据的集成,财务获取到最为基础、更为详实的销售信息,为业务管理决策提供了可靠的数据支持。
营销系统业务销售明细报表与财务信息系统财务报表的集成实现了财务对业务执行的实时监控与分析。财务报表为业务分析工作提供了坚实的数据基础,依托系统集成数据,完善多维度的业务分析,为常态的业务监控和实时的业务信息分析提供支撑。
财务信息系统财务报表通过从财务管控业务管理模块取数,从量、价、费角度出发多层次、多角度综合分析业务,为管理层提供了实时的决策依据,实现各项相关指标的实时监控与分析。深化应用业务管理模块各项功能,提高了业务分析工作质量,通过完善业务相关报表取数设置,实现了各类业务管理报表和分析报表。
三、评估与改进
全面实现营销与财务信息化一体化需要在广度的扩展上,深度的挖掘上,理念的更新上做出更多更大的努力。
(1)超前思考,构建采购信息集成,扩大营销与财务一体化范围。目前销售的营销业务已经通过信息化平台实现了营销系统与财务系统的集成,下一步,我们需要超前思考,构建采购信息集成,在业务管控模块中建立结算合同等基础信息建立集成接口,与交易系统实现集成,扩大营销与财务一体化范围。
一、K公司营销成本管理背景
(一)K公司的行业竞争环境医药制造业是一个多学科先进技术和手段高度融合的高科技产业群体,涉及国民健康、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回顾我国医药行业近五年的发展情况,全国医药生产虽处于持续、稳定、快速发展阶段,但也存在令人担忧的问题。2004年我国医药工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3476亿元,同比增长17.44%,利润306亿元,同比增长11.74%,成本2316亿元,同比增长29.82%。数据表明,利润增幅低于销售收入增幅5.70个百分点,而成本增长幅度远远高于销售收入增幅11.38%。究其原因,主要是医药行业遭遇成本上升和药品价格下降两大因素的困扰所致,使得医药行业的毛利率从2003年的35.1%下降到2004年的33.4%,降幅为4.8%。按当前发展趋势,到2020年我国可望成为世界第一位的医药市场,那么未来医药制造企业如何发展壮大呢?重组可能是企业外部进行控制权变革的重要方法,而降低成本则是企业加强内功、提升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主要手段。
(二)K公司的内部环境从K公司的内部治理环境、经营业绩及其面临的问题几个方面予以考虑。
一是K公司的内部治理环境。K公司一直承担着某上市制药企业主导处方药产品的销售。目前销售网络已遍布全国50个主要城市,在全国设立了12个责任分销区域,各个责任区再下设多个办事处,办事处主管所辖区域的医药代表,在公司总部设置7个职能部门,分管不同的职能工作。其中商务部主管商务政策制定,各项收账成本的管理;客户管理及仓储部门负责客户信用管理及货物运输等工作;市场部则制定营销策略和预算资金的审批和监控;财务部负责全部费用的核报工作。公司给每个责任区域配备相应的备用金,各区域的核报费用先由大区经理审批后由区域内勤在备用金中支付,再由区域统一向公司财务部核销,财务部核销完毕补齐区域备用金。
二是K公司的经营业绩。K公司2004年主营业务收入6.04亿元,同比增长28.65%,利润总额0.49亿元,同比下降14.52%,营销成本同比增长41%。H责任区销售预算2328.18万元,实际完成率61%,同比下降14.23%,营销费用率为51.3%,同比增长15%。数据表明,H区营销费用大幅增加对当年销售收入的增长没有起到作用。
三是K公司面临的问题。首先,随着公司经营规模不断扩大,公司盈利能力下降的问题正成为影响规模效益同步增长,制约公司发展的主要问题。其中突出的原因是: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药品招标降价使账面利润减少,加大市场营销成本投入导致当期费用大幅增加,以及公司产品结构体系不够完善,难以满足效益同步提高和适应公司长期持续快速发展的战略要求。其次,随着公司上市和产业规模扩大,公司处在更严格的法规监管约束和透明的环境中,对运行管理的规范性和有效性要求大大提高,公司面临着加快完善管理体系,建立更有效的经营责任制和预算管理、监督与考核体系,促进公司运行效率和效益提高的紧迫问题。
鉴于资料来源的局限性,本文仅探讨与终端市场(药店、医院、诊所)有关的营销成本管理,不涉及流通环节的营销成本问题。
二、K公司营销成本管理的现状
在制定费用预算和进行预算控制中,K公司将营销费用划分为变动费用和固定费用两部分,对变动费用进行弹性预算控制,而对固定费用采取总额控制。
(一)区域固定费用管理K公司在H区上一年度销量计划的基础上按企业要求的增长率调整得到本年的销量计划,再按本年的销售计划乘固定费用率得到固定费用预算总额。固定费用的预算总额与其实际完成的业务量大小无关,主要用于医药代表基本工资、交通费用、通讯费,办公场所的租金及办公费用,销售管理人员的差旅费及区域会议费用。
H区根据预算总额细分本区域各项固定费用的预算。H区有区域经理1名,推广经理1名,办事处主任5名,招商代表1名,文员3名,医药代表40名,除医药代表外其他人员的工资均不在H区域的固定预算总额中列支。
(二)H区变动费用管理H区变动营销成本主要由广告宣传费、市场开发和推广费、产品促销费、业务招待费、销售人员的提成等费用构成,按单位费用及达成目标所需投入实行弹性预算。
(1)广告宣传费用的管理。K公司的主导产品为处方药系列,产品广告受限,由K公司统一进行企业形象宣传,H区承担5%的广告费用。
(2)医院开发费用的管理。医药代表提出开发申请(包括产品、需使用的开发费用、目标销量等),交公司备案,在开发成功后按该医院前三个月进货量的一定比率给予核销开发费用;一旦开发不成功,医药代表承担已使用费用的50%。
(3)促销费用的管理。此项费用是营销费用中开支最大也是最难控制的,按销售额的32%作为产品促销费用,H区的文员在月底按上年月均促销费用的40%预付本月费用,于次月10日前补足上月应付的促销费用,具体使用方式由医药代表掌握。
(4)各种推广会费用预算。为了达成销售目标,医药代表与办事处主任共同提出召开专题会议或产品推广会的申请,经区域经理同意后提交公司销售总监批准即可执行,此项费用控制在销售预算的3%之内。
(5)日常业务招待费。医药代表、招商代表分别可在实际销售额的1.6%和0.4%的额度内自行使用,单笔超过200元的上报主管备案,月底凭票在额度内实报实销;办事处主任可按其团队销售额0.4%的额度使用,单笔消费在500元以上需到大区经理处备案;推广经理、大区经理则分别按全区销售额的0.4%和0.18%的额度使用,单笔消费在1000元以上的报公司市场部备案;重点客户、公共关系维护费用预算按销售额0.4%的额度内开支。各岗位人员的业务招待费用超出额度的需逐级审批。
(6)招投标费用、处理危机费用等预算外支出,在实际工作中由H区经理提出申请,销售总监批准后使用。
(7)销售人员及招商代表的提成奖励。以季度所辖医院的进货数量核定销售额。
三、K公司营销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分析
(一)缺乏先进的预算理念,费用预算缺乏先进性该公司在制定费用预算和进行预算控制中,虽然将费用划分为变动费用和固
定费用两部分,对变动费用实行弹性预算,对固定费用采用总额控制,但是其费用预算纯粹是就费用论费用,完全与市场脱节,缺乏对竞争对手状况的分析和了解,缺乏对责任区域同行业平均费用水平的了解,仅按根据历史数据确定的不一定合理的销售任务进行简单的预算,预算可能脱离实际,所确定的预算目标缺乏先进性。
(二)信息不对称加剧了预算目标的低水平对于跨区分销的K企业来说,由于各地区的费用水平客观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K公司的预算管理部门对当地情况掌握的信息要比H区的经营者所掌握的信息少得多,作为预算执行单位的H区的经营者就会充分利用这种信息的不对称优势,千方百计地在费用预算上做文章,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巧立名目,要求增加预算额,形成预算松弛,使自己在费用预算和控制中居于有利地位。
(三)营销费用使用缺乏规范化管理一是行业特点很大程度上影响成本控制。药品销售过程存在“回扣”现象,H区的促销费用直接由医药代表以白条方式将现金领取,经医药代表之手暗箱操作,作为好处费或回扣支付给医生,由于企业操作本身的不规范,所以削弱对医药代表侵吞促销费用行为的监控力。在这种环境中营销人员还会在预算外找各种理由申请业务招待费用、市场开发费用等,而对这些费用是否实际支出就很难跟踪控制。二是K公司缺乏切实可行的营销费用使用制度。对各项费用使用是否合理,是否实际发生,使用效果评估等方面缺乏严格管理和控制,因此形成营销人员将营销费用作为自己的收入,在市场操作时重收入、轻投入,不投入或少投入,特别是当市场销售趋于成熟时,部分人员视市场销售情况,好则坐享其成,一旦销售额停滞或下滑,就会出现短期行为现象,尽可能减少市场投入,造成市场萎缩的恶性循环,更有甚者甚至卷钱离开。三是费用控制点滞后。H区所有的费用在发生后先从H区的备用金中支付,在3个月内由区域内勤向公司统一核销费用,K公司财务部门收到报销单据时才将实际发生的费用与预算相对照,检查是否超过了预算。这种所谓的预算控制完全是滞后的,是被动的,实际上对于超预算的费用开支已无法控制,只能提出警告。四是费用预算不能适应动态和实时控制的需要。H区的费用预算先按全年制定,再根据各个季度的销售计划分配季度预算,费用控制也是按季和年进行控制。但事实上,不管是年度费用预算,还是季度或月度的费用预算,都是由更短的期间来组成的。H区并没有将总的预算分解到每一个更小的期间,无法用于日常的费用控制,更无法实现对费用发生的动态控制。
(四)缺乏强有力的信息系统支持K公司的费用通常需要分地区,分业态等进行预算和控制,不仅费用预算的信息量很大,而且为了满足动态费用预算和控制的需要,还需实时获取并处理费用预算实际执行结果的信息及实际与预算之间差异的信息,但K公司的费用预算和控制水平较低,达不到明细化信息的要求,从而严重制约了费用预算和控制水平的提高。
(五)缺乏一套科学的销售绩效考核体系K公司在考核责任区域的管理者时仅以销量预算完成情况作为衡量其业绩大小的指标是造成问题的根本原因,分析如下:
(1)营销费用的使用结果没有与考核相挂钩,营销成本不断提高。由于对费用使用的评估和投入产出比等没有纳入考核体系,费用超额使用、使用效果差并不影响代表的提成,导致一些营销人员为了完成任务,利用其信息优势,找各种借口争取预算外费用来提高其销售业绩,从而出现“预算松弛”现象。
(2)偏重销售总量的完成,却忽视了不同产品类别的均衡发展,新产品开发不足。K公司仅考核销售人员的销售总量,而对不同类别的产品或者新老产品之间所应占有的恰当比例没有规定,这样销售人员只会把精力和资源投放在能带来最大销量的产品上,而不会重视新产品推广或者高利润产品的推广。
(3)营销人员收入差距较大,促使一部分收入较低人员侵吞费用。由于一些医药代表分管销量较好的客户群,无须太努力就可拿到高额的提成和业务招待费用,而新代表或分管较小客户的代表,即使很努力但因其销售基数较小也无法拿到较高的提成,这种结果导致部分代表产生短期行为,通过套取、侵吞营销费用以弥补其收入,从而造成销量无增长而营销成本增加。
(4)以进货量核定各级营销人员的业绩,使营销费用水平和风险提高。H区各级人员为了得到超额的提成,管理者放宽对预算外资金的控制来支持医药代表在考核期末采取措施促使终端客户大量进货,通过此种方式,虚增提成支出,同时医药代表提前将促销费用、业务招待费用领取,一旦营销人员中途离职,则会虚增营销成本。
(六)人力资源管理存在不足也是导致营销成本不断提高的原因首先,H区的营销人员频繁更换,新营销人员需要一段时间熟悉市场,此时营销人员利用其占有信息的优势而提出各种费用申请,区域经理为了在短期内提升销量,一般会同意大量投入费用,而忽视了对费用的控制。其次,H区的医药代表离职时公司很难控制其交接情况,很多营销费用已被领取。而客户资源掌握在老代表手里,新代表上任后为了尽快熟悉市场,提升销量,会向公司申请高额的业务招待费、产品推广费等,造成资源的重复投入。最后,办事处负责医药代表的招聘,公司人力资源部只行使资料归档的工作,没有真正起到人力资源部门应尽的工作,加上H区对销售人员的管理仅限于每周开一次例会,因而给销售人员兼职提供了很好的条件,这部分销售人员则利用K公司的费用办自己的事,从而造成很多费用投入后无产出。
四、K公司营销成本管理改进的基本原则
(一)费用预算必须面向市场,与开拓市场和提高市场竞争力紧密联系必须把费用预算与开拓市场、提高市场竞争力紧密联系起来。企业应在对市场情况进行科学预测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编制费用预算。为了使制定的预算目标具有先进性和竞争力,企业在制定费用预算时,应以业务流程再造和价值链整合为基础,同时应充分借鉴国内外优秀同行企业的先进理念和经验。
(二)实现业务预算和费用控制的一体化要对费用实行动态预算控制,应以费用发生的动因作为费用动态预算和控制的单位,这种费用发生的动因是业务活动,而不是时间。对大多数费用来说,应根据事先设定的费用预算水准以及业务的变化不断调整其预算水平,即随着业务的发生,不断地调整其允许正常开支的费用数额,并以调整后的数额作为控制实际费用发生的依据,这样才能实现科学的费用动态预算和控制。在此基础上,应选择合适的控制点,在费用发生之前就把将要发生的费用与预算费用相对照,以此决定费用可否发生或允许发生多少,把费用控制由事后控制转变为事前控制,扭转费用控制的被动局面,并实现业务预算和费用控制的一体化。
(三)与有效的考核奖惩制度相配合,将预算执行情况纳入考核考核与奖惩是预算管理工作的关键。科学、合理的预算考核和奖惩体系有助于减轻信息不对称对预算管理的不利影响,及时准确地揭示预算执行过程中出现的偏差和存在的问题,达到奖勤罚懒,
调动员工积极性的目的。为了配合费用的动态控制和业务预算、财务控制―体化,企业应建立费用预算责任考评体系。在考评指标体系设计方面,应在考虑销售额的同时,考虑销售区域难易(市场成熟)程度、费用额、投入产出比(可控销售费用与销售额比)、市场竞争程度、新产品销售占总销售百分比、新客户销售占总销售额百分比等指标。
(四)建立计算机信息系统,充分发挥计算机技术在营销成本管理控制中的作用积极建立和使用企业自己的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建立营销成本费用控制子系统,并且有机融入企业的财务电算化系统和企业整体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中。系统设专人维护,按照内部控制原则进行岗位设置和授权。利用计算机网络系统实现实时记录、审批、查询和分析,做到每日考核和奖惩。营销总监、总部财务部经理及财务主管、大区经理、分区经理、办事处主任、医药代表都是给予不同授权的内部管理信息使用者。
五、K公司营销成本管理改进对策
一定的营销费用是保证企业实现销售目标的前提条件,K企业如何通过控制H区的营销费用,杜绝相关人员进行暗箱操作套取销售费用等违纪现象,从而以较低的营销成本获取最大的销售业绩。笔者认为K公司的营销体系应建立一个综合的销售管理运作模式,其中的关键是通过销售管理职能优化、优化和健全营销成本管理的财务制度、销售业绩考核体系重建以及充分发挥计算机技术在营销成本管理控制中的作用,为H区的销售人员提供一种正确的引导,从根本上解决目前面临的市场秩序、人员激励和费用奇高的问题,培育企业的营销核心竞争能力,保障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调整销售运作体系包括营销组织体制的调整以及营销政策的调整。
一是营销组织体制的调整。(1)调整和优化K公司销售部门各环节的职能和规范,强调专业性和过程的规范化,改变营销人员的思路和工作方式,加强市场基础建设,确保整体策略的正确执行,并提升销售部门整体的专业运作能力。如在市场部门分产品设立产品经理,负责专门的产品推广策划,而将销售办事处改造成一个具有高度执行力的公共的销售平台。(2)建立一个以掌控市场和综合管理为核心的销售组织体系,从而形成注重市场基础和业务过程的销售运作模式。如在市场部门设置专人录入并随时更新全国各地终端市场的基础信息,加强与各区域信息交换。设专人负责对销售计划、营销人员行动过程及行动结果的管理。通过对计划的管理,可以检验目标的合理性与挑战性,发现问题及时调整。合理的销售计划既能反映市场危机,也能反映市场机会,同时也是严格管理、确保销售工作效率的关键;通过管理和监控业务员的行动,使业务员的工作集中在有价值的项目上;通过对营销人员业绩评价和对所反馈的市场信息进行研究,可以及时修正问题,将费用投入到关键的地方。
二是营销政策的调整。(1)取消销售量作为唯一的评判标准,应增加费用预算责任考评体系。(2)改变目前H区营销费用的使用方式,将费用使用的决策权收回到总公司,H区费用使用人必须制定营销费用的使用计划,按审批权限逐级审批后方可执行,这样有利于提高费用使用的合理性和效率。(3)销售总监重点分析总体销售形势的指标(如销售利润率、销售增长率、市场占有率等);分析营销费用的指标(如销售费用率、销售费用增长率、投入产出比等)。
注意做到销售目标注重软、硬指标的搭配,销售奖励注重综合管理,营销费用注重资源的合理分配和使用方式,销量考核注重不同产品的均衡发展,销售推广注重市场基础工作的建设。
(二)优化和健全营销成本管理的财务制度营销费用控制应着重推行和完善“事前计划、事中控制、事后分析”的成本管理模式。相关部门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营销成本预算实行管理:
一是事前控制。(1)建立和健全有效的营销财务控制制度,使销售体系中各部门的工作能够得以有效开展。当前的市场环境竞争日益激烈,而且十分复杂,单靠个人的自律和财务人员的个人努力无法对营销费用进行有效的控制,因此K公司(含H区)必须制定详细的财务制度,包括营销人员报酬、差旅费用、培训费用、业务招待费、广告费、产品促销费用、市场建设费用等营销费用的管理制度和办公用品的采购、内勤杂务以及其他事项的财务管理制度。建立明晰的费用管理制度,使营销费用的控制“有法可依”。(2)以科学、合理的销售预算为费用预算的起点,在充分了解H区当地各项营销费用水平基础上,控制预算总额。企业预算管理中,销售预算是企业各项业务预算的起点,因此K公司应通过对H区的管理者的薪酬激励机制进行改革,把预算制定权下放给预算执行区域H区,这样有利于H区经理按实际水平制定出高质量的销售预算和营销成本预算,从而使企业的利益与预算执行单位经营者个人的利益得到最大限度的统一。(3)将营销成本预算控制的控制点前移,加强营销成本预算管理,建立预算外资金的审批和资金使用的跟踪制度。年初制定的营销成本预算不能代表当年费用使用的实际情况,因此要实现有效的营销成本预算控制,必须在每一项预算费用发生前进行审批控制。即:让每一项营销费用的发生,须经过业务费用主管部门及预算监控部门(K公司)的审批。这样做可以使企业每一项费用和每一笔付款都在预算的监控之下,做到事前控制。对于营销费用做临时调整的资金称为预算外资金,应把预算外资金纳入营销费用管理体系,预算外资金的审批要经过严格的程序,并规定审批额度和权限,同时建立谁审批谁负责的资金使用跟踪制度。(4)推行付款凭单制度,实行费用的动态控制。西方很多国家实行“付款凭单制”,是指在货币资金支付前,必须先取得一种授权付款的凭单,然后才能将结算票据等作为附属凭证,交出纳人员办理付款。对K公司推行预算管理和加强内部控制来说,付款凭单制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通过实行业务事项审批单和付款凭单制度,有利于对营销费用实施有效的预算控制。(5)对于共性的费用,由公司市场部统一策划,不仅可以减少费用的开支,而且还可提升企业形象。(6)责任预算的编制应贯彻可控性原则。即在预算中合理区分可控项目与不可控项目,并分别确定预算,避免H区混淆预算及预算松弛现象的发生。
二是事中控制。有了良好的事前控制,要将这些制度贯彻到底,必须加强营销费用使用过程的管理,真正实现“令行禁止”。(1)规范费用项目,监督费用支出内容的真实性和合法性,审查其开支标准是否符合规定。会计控制人员应根据企业会计制度中的有关规定,结合企业产品销售特点,制定不同性质和特点的费用项目,项目应细化、透明,同时加强营销费用支出内容的真实性和合法性。(2)强化销售过程的管理,使营销费用的使用得到有效控制。销售过程管理是企业管理和控制市场必经的途径,这里包含有市场开发策划及实施的管理,产品促销费用的控制,销售人员的工作量化及考核等。只有对销售工作的过程进行细化分解、有效控制,才能在此基础上对营销费用进行详细分解,制定切实可行的费
用标准,从而实现对营销费用进行有效控制的目的。(3)控制营销费用资金流动。为了防止营销费用浪费或损失,预算控制人员应分析各项费用的情况,可以推迟支付一些营销费用,从而防止内部人员挪用营销费用。(4)控制支出在预算额度内。如业务招待过程中的餐费。
三是事后评估。营销费用的控制除了进行事前和事中的控制,还要对费用使用结果做一个评价,分析投入产出比,使费用使用人了解自己费用使用的效率,让预算管理者明确下一步费用的重点投入方向。(1)在每一项营销费用使用完毕后,上级进行抽查,评估使用效果,同时监督销售人员费用使用情况。(2)报销营销费用的人员提供翔实的记录,反映销售人员的诚信。(3)整体考核,预算管理部门定期统计每个销售人员在评估期间的营销费用支出,计算该营销人员的“投入产出比”,如果产出大于投入,则K公司可加强对该销售人员的费用支持力度;反之给予一定的惩处,从而提高费用使用效率。
(三)重建销售业绩考核体系营销成本控制的关键在于给销售部门和营销人员建立一套科学、规范和完整的绩效管理系统,通过设立涵盖区域市场开拓、终端市场维护、销售过程管理及营销费用使用效率等各个方面的薪酬体系,促进高绩效员工获得高期望薪酬,保证员工的薪酬因个人的绩效不同而不同。
K公司主要依据工作目标和工作职责建立绩效考核系统,改变过分注重销量指标的偏向,更多地重视企业的效率指标如人均销售收入、营销费用的使用效率、营销费用的结构、产品结构及销售过程考核等,具体如下:
一是逐步取消单纯以销量为核心的考核标准,建立一个以市场基础建设为核心的综合考核体系。要充分平衡新老人员的各种利益因素,在薪资体系中除兼顾传统的标准和方法外,要重点按市场分工体现工作责任权重,同时,要逐步减少销售结果在薪资中的权重系数,在薪资体系中适当增加销售过程的考核权重。
二是整个销售考核体系除了包括销量和增长率等硬性指标外,还应重点关注实时的营销费用控制。科学、合理的预算考核和奖惩体系有助于减轻信息不对称对预算管理的不利影响,及时准确地揭示预算执行过程中出现的差异和存在的问题,达到奖勤罚懒,调动员工积极性的目的。 三是改变考核销售总量的模式,代之以分产品类别考核销量的模式,确定不同类别产品在总销量中所占的合理比例,并分配相应的权重系数,推动销售人员合理分配资源,确保公司各产品类别的平衡发展。
四是根据不同的岗位设定绩效考核计划,现以医药代表为例。
(四)充分发挥计算机技术在企业成本管理中的作用在企业营销成本预算和控制的过程中,应当特别注重和善于利用网络和电子商务等方面的现代化技术手段,以此扩展信息渠道和空间,并加以适时和综合运用,从各环节、多层面以至于企业营销的全过程进行有效的营销成本预算和控制,从而进一步提高企业营销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
(1)以远程办公自动化OA系统为平台,实现网络办公系统,从而节约人工成本、纸张、打印成本(打印机耗材、维护)及长途电话、特快转递的费用,提高工作效率。
(2)为了配合费用的动态控制和业务预算、财务控制一体化,K公司应建立费用预算责任考评体系,利用计算机网络系统实现实时查询和分析,做到每日奖惩。
(3)采用3Foot Medicament Sales Master System v1.0(以下简称3Foot MSM)管理企业的销售活动及营销成本的控制。该系统支持单人多品种、多客户销售活动,单客户多品种销售活动,各销售品种费用比例计算,标准审批流程和特殊审批流程结合,销售行为各环节费用记录,各级别销售费用审批控制,大型市场活动费用控制,精确到销售员和单个产品的报表输出,和各类关系数据库提供相应的接口等。该系统对于销售医药产品的费用可精确地控制到每个环节包括交通费用(车、船、飞机均可独立计算)、住宿费用、会展费用甚至于任何无明确发票的公关费用。在控制费用的同时还可以根据费用支出的来源控制诸如自己垫付、公司借款、公司代购、长期合作伙伴的银行划账等过程。
为了保证销售公关费用可以直接和财务系统进行数据交换,在系统中严格控制了所有公关费用和销售医药产品间的关联,从而使每笔销售费用均有明确的出处。为了有效控制医药销售过程中常见的“黑金交易”以及销售代表个人的“中饱私囊”问题,3Foot MSM系统对每一笔报销和公关费用均实现和实际原始凭证挂钩的方式进行处理和核对,以保证最终统计结果对于财务工作是可靠和有效的。为了减少各个审批的环节,以及审批环节中的工作量,系统还可设置审批操作人的权限为“检查”或是“审批”两种,以加快审批周期。为了保证系统的数据可和Excel、各类关系数据库乃至大型的ERP系统交换数据,系统可通过Domino的先进性能产生各类XML数据文件,以实现交换。
在会计作业中要想更好的结合市场营销学的基本理论,服务于营销人员的业务,产品的生命周期理论是财会人员在资金预算及营销费用投入量上作出科学有效处理的一把利器。所谓产品生命周期就是指产品及服务从上市进入到市场那一刻起直到无法适应市场需求退出市场的整个过程。主要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 - 导入期、第二阶段 - 成长期、第三阶段 - 成熟期和第四阶段 - 衰退期。产品及服务发展到生命周期不同的阶段时,其所经历的市场环境就有所不同,销售量、利润及顾客的购买特点差别很大,财会人员在这方面的意识要更加的灵敏,在资金预算、调整营销费用等方面及时的配合营销人员做好相应的会计处理工作。
当产品处在导入期时,销量增长缓慢,产品的研发成本高,顾客不熟知企业的产品、需求量小,利润处在负增长的状态。即使这时销售额增长缓慢、利润负增长,但是企业并不能因此减少营销费用的投入。因为产品要想打开市场,必须得激起顾客的购买欲望,而顾客的欲望又是有惰性的,所以在第一个阶段要运用各种营销手段刺激顾客,是需求达成。假如财务人员依然墨守陈规不求变革,依然按销售百分比法确定营销费用的投入量,估计就很难适应市场的竞争了。当产品处在成长期时,有大量的回头客或者说老顾客和新加入的顾客购买产品,销售额会急剧上升,规模生产的效应使得产品单位成本下降,利润也急剧的增长。由于此时竞争对手相继进入该市场,使得竞争激励,所以在营销投入上依然要加大投入,避免市场的萎缩。这时的财会人员应快速准确的向营销人员提供实时的市场发生的数据信息,并做投入与产出的预测分析结果,更好更有效的帮助营销人员开展市场工作。
当产品处在成熟期时,竞争最为激烈,市场饱和,并且市场中替代产品大量的出现,顾客此时对产品已经达到专家式的购买。对产品非常熟知。盲目的追求市场占有率而不顾利润的营销投入是不可取的。所以,这时的财务人员应该调出相关的历史数据数据,研究未来的发展趋势,使企业开始注重新产品的开发,将营销力量的重心加以改变。综上,营销的整个过程中,财务人员都必须根据环境情况分析并估量该市场机会,从而确定能否适合于企业的资金情况,能否在现有的资源情况下发挥优势力量获取利润,能否比竞争者更快的占有市场并拉开距离,进而,运用确定、不确定、风险型等决策分析方法,帮助营销人员制定科学有效的营销战略。
会审专业人才学习市场营销学的必要性
通过以上两点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会审专业人才学习市场营销学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财会人员处理与会计作业相关营销活动的必然要求:企业要求营销人员为他们所提出的营销花费提供充分的理由,会计人员可以很好地帮助营销人员了解他们的决策是如何影响营销和其它领域的成本水平,并科学有效的反映企业的经营效益。营销审计需要财会人员具备市场营销意识:与财务审计相比,营销审计更加注重产生结果的缘由而不是结果本身。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营销审计看起来就更加重要。并且,企业营销活动的综合性较强和不确定的营销环境,单独的审计部门效果并不显著,这也就确定了营销审计是难度颇的工作。
一、管理会计的核心是责任制,主线是预算管理我国已在20世纪80年代全面引进西方管理会计的理论与方法。经验和教训告诉我们,管理会计是一项系统性极强的管理机制,其应用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不可以随意拆解。若将其中某一单项技术拆分应用不可能达到预期的目的,或者结果是花大钱办小事,得不偿失。管理会计不是一门纯粹的管理技术,而是一种管理机制,这种管理机制就是目标管理责任制。它以责任制为核心,以预算、控制、考核为主线,以核算为基础,构成管理会计的全部内容。(一)管理会计的事前管理是以预算编制为重心。管理讲究事前管理、事中管理和事后管理,管理会计的理论与方法也是从这三方面着手的。事前管理内容包括预测、决策和预算三部分,但管理会计是以预算为重心。在企业管理中,一切预测活动是为决策分析服务的,决策分析的结果就是确定下一步行动目标。为了保证决策确定的目标得以实现,必须通过编制总预算将确定的目标具体化,并通过量化形式将经营目标落实于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和各个方面,形成总预算统驭下的分级预算、分部门预算、分产品预算、分客户预算、分货币预算等,为经营管理的过程控制提供标准,为经营管理的事后评价和考核提供依据。(二)管理会计的事中管理是以预算执行中的差异分析与控制为重点。管理会计事中管理的主要内容,是对预算执行情况在年度内进行监控,以期企业的经营运转按照预算量化的目标推进。分级预算、分部门预算、分产品预算、分客户预算、分货币预算确定后,必须按照管理的频率将各类预算进一步分解为月度预算或旬度预算,配之以分级核算、分部门核算、分产品核算、分客户核算、分货币核算,按月或按旬反映实际经营管理结果。分级预算、分部门预算、分产品预算、分客户预算、分货币预算一般情况下是按月监控的,预算数与实际核算出来的结果之间会有差异,而差异又有有益差异与有害差异之分。对差异进行分析,确定是有益差异还是有害差异,进而制定调控措施,干预和调控有害差异向有益差异转化,保证企业的经营朝着预算确定的方向运行,这就是管理会计事中管理的基本内涵。(三)管理会计的事后管理是以业绩考核为要点。管理会计事后管理的内容就是对企业一年来执行预算的结果进行分析与评价,分析完成或未完成预算目标的主客观原因,评价业绩,确定考核的奖惩方案,并与薪酬挂钩。(四)管理会计是以责任制为核心。无论是分级预算管理、分部门预算管理,还是分客户预算管理、分产品预算管理,其核心都是责任的落实与管理。分级预算管理的责任人是各级机构的主要负责人,分部门预算管理的责任人是部门的主要负责人,分客户预算管理的责任人是客户经理(个人、组、处),分产品预算管理的责任人是每种产品的经营管理者(小组、处室、部门)等等。管理会计以责任管理为核心,通过责任主体的落实,确定每一责任体的预算管理目标,并通过对责任体预算执行情况的如实核算,实施预算控制,最后对责任体的业绩进行以责任目标完成情况为基础的考核。综上可见,预算是企业未来发展的目标,是企业控制管理的标准,是企业评价与考核业绩好坏的尺度。以预算管理为主线、以责任管理为核心的管理会计,是企业管理流程再造的一项系统工程,是一项管理机制,而不是一项管理技术。
二、分级管理、分部门管理、分产品管理、分客户管理和分货币管理推行管理会计应以引入一项管理机制为认识上的先导。同样,推行管理会计下的分级管理、分部门管理、分客户管理、分货币管理,是这一管理机制下的具体应用。无论是分级管理、分部门管理,还是分客户管理、分货币管理,管理的循环框架均由确定责任主体、制定预算、核算、差异分析与实时调控、分析评价与考核五部分组成。但是不同类别的管理,其内容是有别的,现简要探讨如下:(一)分级管理。对商业银行来说,就是按总行、一级分行、二级分行、支行的不同级次进行的、以责任管理为核心、以预算管理为主线的管理。分级管理的主要内容是实施按管理级次确定责任主体、按管理级次分解预算并确定每一级次的经营管理目标,按级次进行核算,按级次进行预算控制,按级次进行目标责任考核的管理体制。分级管理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将每一级次机构的经营管理业绩与该级次机构负责人的经营管理目标责任考核结合起来,为考核提供客观的数据基础。(二)分部门管理。对商业银行来说,就是在同一级次的机构内部,对各经营和管理的所有部门进行的以责任管理为核心、以预算管理为主线的管理。分部门管理的主要内容是实施按部门确定责任主体、按部门分解预算并确定每一部门的经营或管理目标、按部门进行核算、按部门进行预算控制、按部门进行目标责任考核的管理体制。分部门管理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将部门的经营管理业绩与该部门负责人的经营管理目标责任考核结合起来,与该部门员工的目标责任考核结合起来,为考核提供客观的数据基础。(三)分产品管理。对商业银行来说,就是对银行经营管理的金融产品进行的、以责任管理为核心、以预算管理为主线的管理。分产品管理的主要内容是实施按营销每种产品的人群确定责任主体、按责任主体分解预算并确定每一种产品的经营管理目标、按产品进行核算、按产品进行预算控制、按产品进行分析并进行目标责任考核的管理体制。分产品管理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将每一产品的经营管理业绩与该产品经营管理负责人的经营管理目标责任考核结合起来,与该产品经营管理相关人员群组的经营管理目标责任考核结合起来,为考核提供客观的数据基础,为分析评价每一产品盈利能力提供客观的数据基础。多年来,商业银行一直在进行分产品管理的探索,但尚未有实质性的进展,难点很多,其中许多概念性的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例如,如何科学、合理地确定商业银行“产品”概念,把工商企业的产品概念、产品成本概念、成本核算方法和产品管理方法,如何借鉴到商业银行等等问题。长期以来,我们一直将“存款”、“贷款”、“结算”定义为金融产品,这种观念对不对,需要研究。我个人认为,“存款”、“贷款”、“结算”不具备产品的基本特征。(四)分客户管理。对商业银行来说,就是对银行的重点客户进行以责任管理为核心、以预算管理为主线的管理。分客户管理的主要内容是实施按客户经理确定责任主体,按重点客户分解预算并确定每一重点客户的经营管理目标,按重点客户进行核算,按重点客户进行预算控制,按重点客户进行分析并对客户经理(个人、科组或处室)进行目标责任考核的管理体制。分客户管理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将对重点客户的营销及客户对银行贡献率的大小与该客户经营管理负责人的经营管理目标责任考核结合起来,与该客户经营管理相关人员群组的经营管理目标责任考核结合起来,为考核提供客观的数据基础,为分析、评价和进一步开发重点客户提供客观的数据基础。(五)分货币管理。对商业银行来说,就是对银行经营管理的货币币种进行的预算管理工作。分货币管理的主要内容是实施按银行经营管理的币种分解预算并确定每一币种的经营目标、按币种进行核算、按币种进行预算控制、按币种进行分析并进行经营决策的管理体制。分货币管理所要解决的问题,一是分析评价每一经营货币的盈利能力,二是为进行由于货币之间的不匹配所带来的缺口损益和缺口风险进行管理和提供数据。(六)分级管理、分部门管理、分客户管理、分产品管理、分货币管理之间的关系。一方面,它们是相互关联的。这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分级管理、分部门管理、分客户管理、分产品管理、分货币管理的起点是预算目标的确定,而分级预算、分部门预算、分客户预算、分产品预算、分货币预算是银行总预算下按照不同管理要求进行的分预算,是总预算的分解预算。二是分级预算、分部门预算、分客户预算、分产品预算、分货币预算与总预算之间,以及各种预算之间是互动的,任一预算项下的项目金额变动,都会影响总预算和其他分预算金额的变动。三是分级管理、分部门管理、分客户管理、分产品管理、分货币管理之间及其与综合管理之间是相互影响和相互映衬的,综合管理是以分级管理、分部门管理、分客户管理、分产品管理、分货币管理为基础的,而分级管理、分部门管理又与分客户管理、分产品管理、分货币管理为依托,另一方面各种管理的目标是一个,就是完成总预算确定的经营管理目标。另一方面,它们又是有差别的管理,侧重点不同。前文已经论述,各种管理所要解决的问题不同,确定的分解目标有差别,管理的方法不同,责任确定的主体不同,核算计量的方法也是有差别的。
三、还应研究分渠道管理问题该渠道是指银行经营产品的营销渠道(Channels),又称分销渠道。前面我们谈的是分部门的管理、分产品的管理、分客户的管理、分货币的管理。但银行营销产品、服务客户都是通过各种营销渠道完成的,营销渠道的管理对商业银行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西方国家的商业银行设置了专门的部门管理营销渠道,这一点值得我们借鉴。营销渠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与客户进行面对面营销服务的渠道,叫做有人机构网点;另一类是非面对面营销服务的渠道,包括ATM机营销渠道、电话银行(CallCenter)营销渠道、手机银行(Wap)营销渠道、网上银行营销渠道等。传统的银行营销渠道是通过单一营销渠道棗有人机构网点向客户提供金融服务的。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竞争的需要,银行的营销渠道多样化,客户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但是,商业银行建造每一种营销渠道是要投入巨额资金的,而建造每一种营销渠道的目的是增强银行整体盈利能力。因此,必须建立并进行以责任为核心、以预算管理为主线的营销渠道管理。首先要确定每一种营销渠道的责任主体;其次要建立分渠道的预算管理体系,包括分渠道的预算编制体系、核算体系、控制与分析体系;最后要建立分渠道的评价与考核体系。同理,分渠道管理与综合管理、分级管理、分部门管理、分客户管理、分产品管理、分货币管理之间是既相互关联又有管理差别的关系。
四、会计核算从一维核算发展到多维核算按照会计科目进行核算,是人们对会计核算特征的常规认识,当计算机广泛应用于会计工作时,一些人对会计科目产生怀疑,进而又对会计核算产生怀疑,认为进入计算机时代,会计科目没了,会计核算也不存在了。我不同意这种看法。因为,进入计算机时代,会计科目并没有消失,会计核算依然存在,会计核算已从一维发展到多维,核算功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会计科目的实质,就是对企业经营活动的分类。会计是对经营活动的观念总结和过程控制,而观念的总结和过程的控制是以对经营活动进行科学分类为基础的。在以手工核算为主的落后时代,会计核算仅采取一种分类标准,即经济内容。所以说,传统的会计科目定义是指对企业经营活动按照经济内容的分类,而对企业经营活动按照其他标准的分类反映,由于核算手段跟不上,则通过统计来完成。但是,会计科目并不仅仅限于按经济内容标准来分类,随着核算手段的现代化,可实现按多种标准进行分类。(二)计算机时代,会计科目可以实现多重分类。随着电算化的应用与完善,核算已跳出一维空间,会计核算的分类标准已不再局限于按经济内容分类,它已扩展到按部门分类、按产品分类、按客户分类、按货币分类、按区域分类、按行业分类、按期限分类、按风险分类。人们对会计科目的认识也不能停留在按照经济内容分类的标准上,要与时俱进。同时,会计核算也不再局限于按照经济内容分类标准进行的财务会计核算,它已发展到对企业经营活动进行的事后反映,发展到对企业经营活动按照管理需要设定的各种分类标准进行的事后反映。只要管理需要,我们可以实现同源数据下的按经济内容分类的财务会计核算、按部门分类的分部门会计核算、按产品分类的分产品会计核算、按客户分类的分客户会计核算、按货币分类的分货币会计核算、按区域分类的分区域会计核算、按行业分类的分行业会计核算、按期限分类的分期限会计核算、按风险分类的分风险会计核算,等等。从这一意义上讲,将会计划分为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已失去了实践意义,将会计分类为管理会计与核算会计更具有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在当今高度发达的信息社会,无论在理论上还是技术条件上,都已实现会计科目从一维分类到多维分类的飞跃、会计核算从一维核算到多维核算的飞跃,这一飞跃值得理论界及时总结,更值得实务界抢抓战机。
五、分部门核算、分产品核算、分客户核算、分货币核算的意义仅仅是为推行管理会计提供基础在商业银行应用管理会计的实务中有一项重要的逻辑关系,即管理会计是一种管理机制,它以责任管理为核心,以预算、控制、考核为主线,以核算为基础,构成管理会计的全部内容。在这一管理体制的内在逻辑中,核算仅仅是基础,核算为管理体制服务,在确定了预算模式、控制方式和考核内容后,才能确立核算体系,确保核算体系为管理体制服务。这一逻辑顺序不能倒过来,不能在没有建立分部门、分产品、分客户、分货币预算模式、控制方式、考核和分析体系的情况下,先行建立分部门、分产品、分客户、分货币的核算体系,这样违反了管理会计的基本规律,这样做投入大,收益小。这里还需指出,分部门核算、分产品核算、分客户核算、分货币核算不是管理会计,它们是推行管理会计工作中的一个环节,属于事后核算的范畴,不能把建立与推行分部门核算、分产品核算、分客户核算、分货币核算简单化为管理会计在银行的应用。这种观念上的偏差和处理上的简单化,不仅理论上是错误的,而且实务上是有害的。
六、内部资金价格在管理会计应用中的重要作用商业银行在推行管理会计时,会遇到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即内部资金价格问题,也可以称为内部资金转移价格问题。内部资金价格有两个范畴,一是在一个法人内部的资金转移价格,二是在一个企业集团内部的资金转移价格。这里讨论的是前者。(一)内部资金价格的重要作用1.内部资金价格是定价的依据。如信贷部门发放贷款,其定价不得低于从“内部资金市场”取得资金的价格;又如存款部门吸收存款的价格,不得高于“卖”到“内部资金市场”的价格。2.内部资金价格是衡量内部机构业绩的“跷跷板”。如内部资金定价高,存款部门的业绩会受益,但贷款部门的业绩会受损;相反,如内部资金定价低,存款部门的业绩会受损,但贷款部门的业绩会受益。3.内部资金价格是实施银行经营战略的工具。内部资金价格同样具有杠杆作用,用以引导资金的流向,是银行贯彻经营战略的工具之一。4.内部资金价格是进行资产负债管理的手段。例如存款部门将存款“卖”到“内部资金市场”时存在资产与负债之间利率缺口、期限缺口问题;又如信贷部门从“内部资金市场”买入资金发放贷款,也存在资产与负债之间的利率不匹配、期限不匹配等问题。这些内部资金交易的过程既可以进行量化缺口风险的工作,也可以进行缺口风险的转移和控制工作。上述四点列举了内部资金价格的作用,然而内部资金价格发挥其作用则是通过两种途径:一是虚拟的“内部资金市场”,也叫做“内部资金池”;二是实体的“内部资金市场”。(二)内部资金定价方法在虚拟的“内部资金市场”下,内部资金的定价有成本法、市价法两类,其表现形式又有低进高出、平进平出和高进低出三种交易方式:1.虚拟的“内部资金市场”下的低进高出定价,是指资金供给部门和资金剩余部门以低于基准价格强行将资金“卖”给内部资金池,资金使用部门从内部资金池“买”资金用款时是以高于基准价格交易的。这种定价交易方式将部分利润强行留在内部资金池,侵占了资金供应部门和资金使用部门的部分业绩,容易挫伤各部门的积极性。2.虚拟的“内部资金市场”下的平进平出定价,是指资金供给部门和资金剩余部门以基准价格将资金“卖”给内部资金池,资金使用部门从内部资金池“买”资金用款时也是以同样的基准价格定价交易的。这种定价交易方式不存在内部资金池截留利润问题,但这种单一价格定价的合理性问题就显得十分突出。3.虚拟的“内部资金市场”下的高进低出定价,是指资金供给部门和资金剩余部门以高于基准价格强行将资金“卖”给内部资金池,资金使用部门从内部资金池“买”资金用款时是以低于基准价格定价交易的。这种定价交易方式是通过内部资金池向内部各经营管理部门让利,内部资金池每年都有“政策性”亏损,是一种扩张型战略取向的定价交易选择。在实体的“内部资金市场”下,内部资金的定价都是通过内部各经营管理单位(部门)与内部资金市场实际交易完成的,内部资金价格随着期限、风险、外部市场价格、经营战略等各种因素的变化而变化。同时内部资金市场的交易品种不仅包括实有资金的交易品种,而且包括衍生金融交易品种。(三)内部资金定价的步骤和原则内部资金价格在推广、应用管理会计工作中的作用是广泛和重要的,然而定价的方式和实现的形式也是多样和复杂的。我认为,要解决内部资金价格问题,首先,要确定是选择“虚拟的内部资金市场”交易形式,还是选择实体的内部资金市场交易形式,这一点非常重要。它涉及到组织架构和机构设置问题,涉及到管理体制的方方面面,而且常常被忽视。应该说,上述两种交易形式各有优缺点,银行要结合经营战略和自身的实际情况加以选择。但有一点是明确的,实体的内部资金市场交易形式不仅能够实现内部资金价格在应用管理会计方面的功能,而且能够实现银行资产负债管理中缺口风险量化和缺口风险转移的功能,而“虚拟的内部资金市场”交易形式则无法实现这些功能。其次,在确定的交易方式下研究内部资金定价问题。概括起来,内部资金定价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定价要有依据。要么以成本为依据,要么以市场为依据,要么以经营管理战略为依据,不能靠拍脑袋定价。2.定价政策要有相对稳定性。不能朝令夕改,随意调整。3.定价政策要透明。因为定价政策关系到各责任主体的利益,关系到各责任主体的经营管理决策。4.定价要公平。尽量避免因价格的不公平导致一些责任主体享有政策上的收益,而另一些责任主体被迫担负政策上的损失,从而挫伤各责任主体的积极性。
一、管理会计的核心是责任制,主线是预算管理
我国已在20世纪80年代全面引进西方管理会计的理论与方法。经验和教训告诉我们,管理会计是一项系统性极强的管理机制,其应用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不可以随意拆解。若将其中某一单项技术拆分应用不可能达到预期的目的,或者结果是花大钱办小事,得不偿失。
管理会计不是一门纯粹的管理技术,而是一种管理机制,这种管理机制就是目标管理责任制。它以责任制为核心,以预算、控制、考核为主线,以核算为基础,构成管理会计的全部。
(一)管理会计的事前管理是以预算编制为重心。管理讲究事前管理、事中管理和事后管理,管理会计的理论与方法也是从这三方面着手的。事前管理内容包括预测、决策和预算三部分,但管理会计是以预算为重心。在企业管理中,一切预测活动是为决策服务的,决策分析的结果就是确定下一步行动目标。为了保证决策确定的目标得以实现,必须通过编制总预算将确定的目标具体化,并通过量化形式将经营目标落实于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和各个方面,形成总预算统驭下的分级预算、分部门预算、分产品预算、分客户预算、分货币预算等,为经营管理的过程控制提供标准,为经营管理的事后评价和考核提供依据。
(二)管理会计的事中管理是以预算执行中的差异分析与控制为重点。管理会计事中管理的主要内容,是对预算执行情况在年度内进行监控,以期企业的经营运转按照预算量化的目标推进。分级预算、分部门预算、分产品预算、分客户预算、分货币预算确定后,必须按照管理的频率将各类预算进一步分解为月度预算或旬度预算,配之以分级核算、分部门核算、分产品核算、分客户核算、分货币核算,按月或按旬反映实际经营管理结果。
分级预算、分部门预算、分产品预算、分客户预算、分货币预算一般情况下是按月监控的,预算数与实际核算出来的结果之间会有差异,而差异又有有益差异与有害差异之分。对差异进行分析,确定是有益差异还是有害差异,进而制定调控措施,干预和调控有害差异向有益差异转化,保证企业的经营朝着预算确定的方向运行,这就是管理会计事中管理的基本内涵。
(三)管理会计的事后管理是以业绩考核为要点。管理会计事后管理的内容就是对企业一年来执行预算的结果进行分析与评价,分析完成或未完成预算目标的主客观原因,评价业绩,确定考核的奖惩方案,并与薪酬挂钩。
(四)管理会计是以责任制为核心。无论是分级预算管理、分部门预算管理,还是分客户预算管理、分产品预算管理,其核心都是责任的落实与管理。分级预算管理的责任人是各级机构的主要负责人,分部门预算管理的责任人是部门的主要负责人,分客户预算管理的责任人是客户经理(个人、组、处),分产品预算管理的责任人是每种产品的经营管理者(小组、处室、部门)等等。管理会计以责任管理为核心,通过责任主体的落实,确定每一责任体的预算管理目标,并通过对责任体预算执行情况的如实核算,实施预算控制,最后对责任体的业绩进行以责任目标完成情况为基础的考核。
综上可见,预算是企业未来发展的目标,是企业控制管理的标准,是企业评价与考核业绩好坏的尺度。以预算管理为主线、以责任管理为核心的管理会计,是企业管理流程再造的一项系统工程,是一项管理机制,而不是一项管理技术。
二、分级管理、分部门管理、分产品管理、分客户管理和分货币管理
推行管理会计应以引入一项管理机制为认识上的先导。同样,推行管理会计下的分级管理、分部门管理、分客户管理、分货币管理,是这一管理机制下的具体应用。无论是分级管理、分部门管理,还是分客户管理、分货币管理,管理的循环框架均由确定责任主体、制定预算、核算、差异分析与实时调控、分析评价与考核五部分组成。但是不同类别的管理,其内容是有别的,现简要探讨如下:
(一)分级管理。对商业银行来说,就是按总行、一级分行、二级分行、支行的不同级次进行的、以责任管理为核心、以预算管理为主线的管理。分级管理的主要是实施按管理级次确定责任主体、按管理级次分解预算并确定每一级次的经营管理目标,按级次进行核算,按级次进行预算控制,按级次进行目标责任考核的管理体制。分级管理所要解决的是如何将每一级次机构的经营管理业绩与该级次机构负责人的经营管理目标责任考核结合起来,为考核提供客观的数据基础。
(二)分部门管理。对商业银行来说,就是在同一级次的机构内部,对各经营和管理的所有部门进行的以责任管理为核心、以预算管理为主线的管理。分部门管理的主要内容是实施按部门确定责任主体、按部门分解预算并确定每一部门的经营或管理目标、按部门进行核算、按部门进行预算控制、按部门进行目标责任考核的管理体制。分部门管理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将部门的经营管理业绩与该部门负责人的经营管理目标责任考核结合起来,与该部门员工的目标责任考核结合起来,为考核提供客观的数据基础。
(三)分产品管理。对商业银行来说,就是对银行经营管理的产品进行的、以责任管理为核心、以预算管理为主线的管理。分产品管理的主要内容是实施按营销每种产品的人群确定责任主体、按责任主体分解预算并确定每一种产品的经营管理目标、按产品进行核算、按产品进行预算控制、按产品进行并进行目标责任考核的管理体制。分产品管理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将每一产品的经营管理业绩与该产品经营管理负责人的经营管理目标责任考核结合起来,与该产品经营管理相关人员群组的经营管理目标责任考核结合起来,为考核提供客观的数据基础,为分析评价每一产品盈利能力提供客观的数据基础。多年来,商业银行一直在进行分产品管理的探索,但尚未有实质性的进展,难点很多,其中许多概念性的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例如,如何、合理地确定商业银行“产品”概念,把工商的产品概念、产品成本概念、成本核算和产品管理方法,如何借鉴到商业银行等等问题。长期以来,我们一直将“存款”、“贷款”、“结算”定义为金融产品,这种观念对不对,需要。我个人认为,“存款”、“贷款”、“结算”不具备产品的基本特征。
(四)分客户管理。对商业银行来说,就是对银行的重点客户进行以责任管理为核心、以预算管理为主线的管理。分客户管理的主要内容是实施按客户经理确定责任主体,按重点客户分解预算并确定每一重点客户的经营管理目标,按重点客户进行核算,按重点客户进行预算控制,按重点客户进行分析并对客户经理(个人、科组或处室)进行目标责任考核的管理体制。分客户管理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将对重点客户的营销及客户对银行贡献率的大小与该客户经营管理负责人的经营管理目标责任考核结合起来,与该客户经营管理相关人员群组的经营管理目标责任考核结合起来,为考核提供客观的数据基础,为分析、评价和进一步开发重点客户提供客观的数据基础。
(五)分货币管理。对商业银行来说,就是对银行经营管理的货币币种进行的预算管理工作。分货币管理的主要内容是实施按银行经营管理的币种分解预算并确定每一币种的经营目标、按币种进行核算、按币种进行预算控制、按币种进行分析并进行经营决策的管理体制。分货币管理所要解决的问题,一是分析评价每一经营货币的盈利能力,二是为进行由于货币之间的不匹配所带来的缺口损益和缺口风险进行管理和提供数据。
(六)分级管理、分部门管理、分客户管理、分产品管理、分货币管理之间的关系。
一方面,它们是相互关联的。这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分级管理、分部门管理、分客户管理、分产品管理、分货币管理的起点是预算目标的确定,而分级预算、分部门预算、分客户预算、分产品预算、分货币预算是银行总预算下按照不同管理要求进行的分预算,是总预算的分解预算。二是分级预算、分部门预算、分客户预算、分产品预算、分货币预算与总预算之间,以及各种预算之间是互动的,任一预算项下的项目金额变动,都会总预算和其他分预算金额的变动。三是分级管理、分部门管理、分客户管理、分产品管理、分货币管理之间及其与综合管理之间是相互影响和相互映衬的,综合管理是以分级管理、分部门管理、分客户管理、分产品管理、分货币管理为基础的,而分级管理、分部门管理又与分客户管理、分产品管理、分货币管理为依托,另一方面各种管理的目标是一个,就是完成总预算确定的经营管理目标。
另一方面,它们又是有差别的管理,侧重点不同。前文已经论述,各种管理所要解决的不同,确定的分解目标有差别,管理的不同,责任确定的主体不同,核算计量的方法也是有差别的。
三、还应分渠道管理问题
该渠道是指银行经营产品的营销渠道(Channels),又称分销渠道。前面我们谈的是分部门的管理、分产品的管理、分客户的管理、分货币的管理。但银行营销产品、服务客户都是通过各种营销渠道完成的,营销渠道的管理对商业银行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西方国家的商业银行设置了专门的部门管理营销渠道,这一点值得我们借鉴。
营销渠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与客户进行面对面营销服务的渠道,叫做有人机构网点;另一类是非面对面营销服务的渠道,包括ATM机营销渠道、电话银行(Call Center)营销渠道、手机银行(Wap)营销渠道、网上银行营销渠道等。传统的银行营销渠道是通过单一营销渠道棗有人机构网点向客户提供服务的。随着的和竞争的需要,银行的营销渠道多样化,客户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但是,商业银行建造每一种营销渠道是要投入巨额资金的,而建造每一种营销渠道的目的是增强银行整体盈利能力。因此,必须建立并进行以责任为核心、以预算管理为主线的营销渠道管理。首先要确定每一种营销渠道的责任主体;其次要建立分渠道的预算管理体系,包括分渠道的预算编制体系、核算体系、控制与体系;最后要建立分渠道的评价与考核体系。同理,分渠道管理与综合管理、分级管理、分部门管理、分客户管理、分产品管理、分货币管理之间是既相互关联又有管理差别的关系。
四、核算从一维核算发展到多维核算
按照会计科目进行核算,是人们对会计核算特征的常规认识,当机广泛于会计工作时,一些人对会计科目产生怀疑,进而又对会计核算产生怀疑,认为进入计算机,会计科目没了,会计核算也不存在了。我不同意这种看法。因为,进入计算机时代,会计科目并没有消失,会计核算依然存在,会计核算已从一维发展到多维,核算功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一)会计科目的实质,就是对经营活动的分类。会计是对经营活动的观念和过程控制,而观念的总结和过程的控制是以对经营活动进行分类为基础的。在以手工核算为主的落后时代,会计核算仅采取一种分类标准,即。所以说,传统的会计科目定义是指对企业经营活动按照经济内容的分类,而对企业经营活动按照其他标准的分类反映,由于核算手段跟不上,则通过统计来完成。但是,会计科目并不仅仅限于按经济内容标准来分类,随着核算手段的化,可实现按多种标准进行分类。
(二)计算机时代,会计科目可以实现多重分类。随着电算化的应用与完善,核算已跳出一维空间,会计核算的分类标准已不再局限于按经济内容分类,它已扩展到按部门分类、按产品分类、按客户分类、按货币分类、按区域分类、按行业分类、按期限分类、按风险分类。人们对会计科目的认识也不能停留在按照经济内容分类的标准上,要与时俱进。同时,会计核算也不再局限于按照经济内容分类标准进行的财务会计核算,它已发展到对企业经营活动进行的事后反映,发展到对企业经营活动按照管理需要设定的各种分类标准进行的事后反映。只要管理需要,我们可以实现同源数据下的按经济内容分类的财务会计核算、按部门分类的分部门会计核算、按产品分类的分产品会计核算、按客户分类的分客户会计核算、按货币分类的分货币会计核算、按区域分类的分区域会计核算、按行业分类的分行业会计核算、按期限分类的分期限会计核算、按风险分类的分风险会计核算,等等。从这一意义上讲,将会计划分为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已失去了实践意义,将会计分类为管理会计与核算会计更具有价值和实践意义。
在当今高度发达的信息,无论在上还是技术条件上,都已实现科目从一维分类到多维分类的飞跃、会计核算从一维核算到多维核算的飞跃,这一飞跃值得理论界及时,更值得实务界抢抓战机。
五、分部门核算、分产品核算、分客户核算、分货币核算的意义仅仅是为推行管理会计提供基础
在商业银行管理会计的实务中有一项重要的逻辑关系,即管理会计是一种管理机制,它以责任管理为核心,以预算、控制、考核为主线,以核算为基础,构成管理会计的全部。在这一管理体制的内在逻辑中,核算仅仅是基础,核算为管理体制服务,在确定了预算模式、控制方式和考核内容后,才能确立核算体系,确保核算体系为管理体制服务。这一逻辑顺序不能倒过来,不能在没有建立分部门、分产品、分客户、分货币预算模式、控制方式、考核和体系的情况下,先行建立分部门、分产品、分客户、分货币的核算体系,这样违反了管理会计的基本,这样做投入大,收益小。
这里还需指出,分部门核算、分产品核算、分客户核算、分货币核算不是管理会计,它们是推行管理会计工作中的一个环节,属于事后核算的范畴,不能把建立与推行分部门核算、分产品核算、分客户核算、分货币核算简单化为管理会计在银行的应用。这种观念上的偏差和处理上的简单化,不仅理论上是错误的,而且实务上是有害的。
六、内部资金价格在管理会计应用中的重要作用商业银行在推行管理会计时,会遇到一个非常棘手的,即内部资金价格问题,也可以称为内部资金转移价格问题。内部资金价格有两个范畴,一是在一个法人内部的资金转移价格,二是在一个集团内部的资金转移价格。这里讨论的是前者。
(一)内部资金价格的重要作用
1.内部资金价格是定价的依据。如信贷部门发放贷款,其定价不得低于从“内部资金市场”取得资金的价格;又如存款部门吸收存款的价格,不得高于“卖”到“内部资金市场”的价格。
2.内部资金价格是衡量内部机构业绩的“跷跷板”。如内部资金定价高,存款部门的业绩会受益,但贷款部门的业绩会受损;相反,如内部资金定价低,存款部门的业绩会受损,但贷款部门的业绩会受益。
3.内部资金价格是实施银行经营战略的工具。内部资金价格同样具有杠杆作用,用以引导资金的流向,是银行贯彻经营战略的工具之一。
4.内部资金价格是进行资产负债管理的手段。例如存款部门将存款“卖”到“内部资金市场”时存在资产与负债之间利率缺口、期限缺口问题;又如信贷部门从“内部资金市场”买入资金发放贷款,也存在资产与负债之间的利率不匹配、期限不匹配等问题。这些内部资金交易的过程既可以进行量化缺口风险的工作,也可以进行缺口风险的转移和控制工作。
上述四点列举了内部资金价格的作用,然而内部资金价格发挥其作用则是通过两种途径:一是虚拟的“内部资金市场”,也叫做“内部资金池”;二是实体的“内部资金市场”。
(二)内部资金定价
在虚拟的“内部资金市场”下,内部资金的定价有成本法、市价法两类,其表现形式又有低进高出、平进平出和高进低出三种交易方式:
1.虚拟的“内部资金市场”下的低进高出定价,是指资金供给部门和资金剩余部门以低于基准价格强行将资金“卖”给内部资金池,资金使用部门从内部资金池“买”资金用款时是以高于基准价格交易的。这种定价交易方式将部分利润强行留在内部资金池,侵占了资金供应部门和资金使用部门的部分业绩,容易挫伤各部门的积极性。
2.虚拟的“内部资金市场”下的平进平出定价,是指资金供给部门和资金剩余部门以基准价格将资金“卖”给内部资金池,资金使用部门从内部资金池“买”资金用款时也是以同样的基准价格定价交易的。这种定价交易方式不存在内部资金池截留利润问题,但这种单一价格定价的合理性问题就显得十分突出。
3.虚拟的“内部资金市场”下的高进低出定价,是指资金供给部门和资金剩余部门以高于基准价格强行将资金“卖”给内部资金池,资金使用部门从内部资金池“买”资金用款时是以低于基准价格定价交易的。这种定价交易方式是通过内部资金池向内部各经营管理部门让利,内部资金池每年都有“政策性”亏损,是一种扩张型战略取向的定价交易选择。
在实体的“内部资金市场”下,内部资金的定价都是通过内部各经营管理单位(部门)与内部资金市场实际交易完成的,内部资金价格随着期限、风险、外部市场价格、经营战略等各种因素的变化而变化。同时内部资金市场的交易品种不仅包括实有资金的交易品种,而且包括衍生交易品种。
(三)内部资金定价的步骤和原则
内部资金价格在推广、管理工作中的作用是广泛和重要的,然而定价的方式和实现的形式也是多样和复杂的。我认为,要解决内部资金价格,首先,要确定是选择“虚拟的内部资金市场”交易形式,还是选择实体的内部资金市场交易形式,这一点非常重要。它涉及到组织架构和机构设置问题,涉及到管理体制的方方面面,而且常常被忽视。应该说,上述两种交易形式各有优缺点,银行要结合经营战略和自身的实际情况加以选择。但有一点是明确的,实体的内部资金市场交易形式不仅能够实现内部资金价格在应用管理会计方面的功能,而且能够实现银行资产负债管理中缺口风险量化和缺口风险转移的功能,而“虚拟的内部资金市场”交易形式则无法实现这些功能。
其次,在确定的交易方式下内部资金定价问题。概括起来,内部资金定价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定价要有依据。要么以成本为依据,要么以市场为依据,要么以经营管理战略为依据,不能靠拍脑袋定价。
2.定价政策要有相对稳定性。不能朝令夕改,随意调整。
3.定价政策要透明。因为定价政策关系到各责任主体的利益,关系到各责任主体的经营管理决策。
4.定价要公平。尽量避免因价格的不公平导致一些责任主体享有政策上的收益,而另一些责任主体被迫担负政策上的损失,从而挫伤各责任主体的积极性。
七、的成本核算体系能否建立是推行管理会计的关键
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成本信息对于分部门、分产品、分客户、分货币、分营销渠道管理是至关重要的。如果没有建立起成本核算体系(包括分部门、分产品、分客户、分货币、分营销渠道成本核算体系,同下),建立在成本核算体系基础之上的预算管理体系就不可能搭建起来。如果没有建立起成本核算体系,就无法对部门的、产品的、客户的、货币的、营销渠道的效益进行和研判。如果没有建立起成本核算体系,就无法从部门、产品、客户、货币和营销渠道各自不同的角度,进行科学有效的决策。如果没有建立起成本核算体系,更谈不上控制与绩效考核工作了。
成本核算体系的建立非常重要,是推行管理会计时不能忽略的一个环节。
(一)商业银行的成本概念
对于成本,人们并不陌生。一般认为成本就是费用,就是业务费用加人事费用,控制成本就是控制业务费用和人事费用。而成本的概念更是五花八门,有认为是利息支出和手续费支出,也有认为再加上折旧,还有认为是全部支出,等等。上述认识都是错误的,错误的认识会科学管理机制的应用效果。
实际上,费用与成本是两个并行的概念,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费用是资产的耗费,它与一定的会计期间相联系。成本则是按一定对象所归集的费用,是对象化了的费用。将费用对象化到部门上时就是部门成本;将费用对象化到产品上时就是产品成本;将费用对象化到客户上时就是客户成本;将费用对象化到货币上时就是货币成本;将费用对象化到营销渠道上时就是营销渠道成本。谈成本,一定要有对象化的目标,不能泛泛而论,商业银行在研究、分析和推行成本核算、成本管理工作时,尤其要注意这一点。成本核算体系的建立要与管理体制相适应,是会计工作的一项法则,不能违背。只有在确定了分部门管理体制之后,才能着手搭建分部门成本核算体系。分产品、分客户、分货币、分渠道成本核算体系的建立也是这个道理。
(二)要认真、严肃地借鉴工商的成本核算较之商业银行的成本核算与管理体系,工商企业的成本核算与管理体系比较成熟。商业银行在建设成本核算与管理体系时,需要认真地、借鉴工商企业的做法。在借鉴工商企业成本核算体系方面谈谈我个人的一些思考:
1.完全成本与变动成本。
上有完全成本与变动成本之分,完全成本就是传统意义上的成本概念,是指生产经营产品或提供服务所消耗人财物的全部费用;变动成本则是指生产经营产品或提供服务所消耗人财物的部分费用,是指在相关范围内随生产、销售产品或提供服务的量进行正相关变动的费用;在相关范围内不随生产、销售产品或提供服务的量变动而变动的费用叫固定成本。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为:完全成本=固定成本+变动成本。
管理会计提出变动成本的概念,意义在于经营管理决策需要边际利润(价格-变动成本)的与管理。同样,商业银行的经营决策也不能缺少边际利润的管理理念。这就要求商业银行在设计、搭建成本核算体系时,要考虑经营管理的需要,一方面要建立完全成本核算体系,这是基础;另一方面要考虑在完全成本核算体系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变动成本核算体系。
2.直接费用、间接费用与期间费用问题。
对于工商企业的成本规则来说,企业直接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直接人工、直接材料和其他直接费用,直接计入产品或劳务的成本;企业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需要按照一定的分配标准将这些费用分摊到各项产品和劳务的成本中;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为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活动而发生的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为销售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销售费用,不参与产品和劳务的成本计算,作为期间费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作为商业银行,成本的核算是否要依循工商企业的做法,将费用首先划分成直接费用、间接费用和期间费用,然后再对其中的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进行成本的计算?我认为,商业银行的成本核算要借鉴工商企业的做法,但不能盲从,否则银行的成本核算体系的建设会走向“死胡同”。我认为:
(1)期间费用的划分不适合商业银行。这是因为工商企业经营的是有形产品,其经营产品的资金流和物资流常常是脱节的,而工商企业的收入确认往往与物流挂钩。为了贯彻稳健性原则,会计上把与生产经营产品的物流关联度不太紧密的企业管理费、财务费、销售费,作为期间费用直接列入损益,不再进行成本核算。也就是说,对于一家运转着的或商业企业,不管它是否生产了产品,也不管它是否销售出去了产品,对于维持正常运转所必须开支的企业管理费、财务费、销售费,全额列入当期损益表中,避免出现企业产品大量积压,而已消耗的资金也大量挂在库存产品中,随物流的静止而停放资产负债表的库存商品项下,造成虚盈实亏的问题。但商业银行经营的是货币,属于服务行业,不存在经营产品的物流问题,商业银行的收入确认不与物流挂钩,因此期间费用的划分不适用商业银行。
(2)通过会计分录的账务处理来直接核算成本的设想是行不通的。直接费用直接计入成本对象,间接费用通过合理的分配比例分配计入成本对象,这是建立成本核算体系要遵循的最基本原则。在商业银行进行成本核算时,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是否可以通过设计一套账务处理体系,在通过记录经营事项的借贷会计分录的同时,便可核算出部门成本、产品成本、客户成本等?我认为这是不可能的。道理很简单,直接费用可以通过会计分录的账务处理在配加部门码、产品码、客户码、货币码的情况下,将费用直接归集到成本对象项下,但间接费用不可能通过会计分录完成成本归集的过程,因为间接费用需要按照一定的分配比例在不同的成本对象之间进行分摊,而且分摊的结果也不可能再通过会计分录将间接费用记录在各成本对象项下,而是通过成本计算的系统方法、通过编制成本计算表、通过编制部门损益表、产品损益表、客户损益表等工作来完成。
(3)建议的工作方向。对于商业银行的成本核算,将费用划分为直接费用、间接费用和期间费用三类是无意义的,仅划分为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即可,并且按照“直接费用直接计入成本对象,间接费用通过合理的分配比例分配计入成本对象”的原则,建立成本核算体系。在此基础上,将费用划分为变动费用和固定费用来部门、产品、客户等对象的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对商业银行的经营决策也是有意义的。
3.成本计算的。
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有品种法、分批法和分步法三种。品种法是以某一种产品品种为成本计算对象,来归集费用、计算成本的一种方法。分批法是以某一批产品为成本计算对象,来归集费用、计算成本的一种方法。分步法是以产品的生产步骤为成本计算对象,来归集费用、计算成本的一种方法。成本的计算是进行成本管理和控制的手段,企业应根据自身的经营管理情况,选择适合本企业特点的成本计算方法。
对于商业银行,如何根据银行经营管理的特点和自身的管理要求,借鉴工商企业的成本计算方法,建立银行的成本计算与核算体系,这是需要认真的。在设计商业银行成本计算与核算体系时有两个问题需要着重考虑:一是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在商业银行的适用性。每种方法都有它的特点和适用范围,这些产生于工商企业成本计算方法的应用特点和适用范围能否结合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特点和管理要求引用到分部门成本核算、分产品成本核算、分客户成本核算、分货币成本核算、分营销渠道成本核算中?我认为是可以的,但必须具体结合每种管理体制的经营特点和管理要求加以确定。二是每一种管理体制下(指分部门管理、分产品管理、分客户管理、分货币管理、分营销渠道管理),都有自身的经营特点和管理要求,都对应不同的成本计算方法。商业银行在建立成本核算体系工作中,不能仅将一种成本计算方法作为其内部各种管理体制下成本计算的惟一方法。在分部门管理体制下,其经营特点和管理要求决定了它所对应的成本计算方法。同理,分产品、分客户、分营销渠道的管理体制都对应各自的成本计算方法。即使在一种管理体制下,由于产品经营特点的不同和管理要求的差别,也可能对应不同的成本计算方法。
八、推行管理不能违背的几条原则
(一)主体框架不可拆分原则
如上所述,管理会计是一项系统性极强的管理机制,其应用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它以责任制为核心,以预算、控制、考核为主线,以核算为基础,构成管理会计的主体框架。在此框架内,责任主体的落实、全面预算的确定、核算反映、差异与适时的控制、绩效的考核,一环扣一环,环与环之间存在着极强的内在逻辑关系,不可拆分,不可倒置,不可“缺斤少两”,否则,将破坏管理会计作为一项管理机制的功效。
(二)责权利相结合原则
管理会计是以责任制为核心的,企业经营管理的责任随着责任主体的确定而落实到各个经营管理的责任中心。在分部门管理体制下,是以企业内部各部门为责任中心;在分产品管理体制下,是以企业内部各产品营销的部门、处室、科组或团队为责任中心;在分客户管理体制下,是以企业内部各客户经理、客户营销服务处室或客户营销团队为责任中心等。这些责任中心在充分享有经营决策权的同时,承担与其经营管理决策权相适应的责任,并且配套与其承担责任相对等的利益机制。责权利结合是运用管理会计必须遵守的原则,每一个环节都不能忽略。
(三)责任认定的可控性原则
由于各责任中心的业绩与其责任主体相关人员的利益是直接挂钩的,因此对其业绩的考核评价必须遵循可控性原则。这是因为一个责任中心若不能控制其可实现的收入或控制其可发生的费用,也就无法合理地反映其真正的业绩,从而也就无法合理地评价与考核其业绩。一般情况下,银行发生的收入和费用,总体上来看都是可控的,但对于每个责任中心来说,并不都是可控的,管理会计要求将这些收入和费用,通过“直接收入与费用直接确认,间接收入与费用分配确认”方式,分解到各可给予其控制的责任中心。为此在设计和运行分部门管理体制、分产品管理体制、分客户管理体制和分营销渠道管理体制时,须考虑如下:
1.责任中心责任预算的编制与确定,要注意可控性原则。
2.配合各管理体制设计的核算体系,收入的核算和费用的核算要注意可控性原则。
3.控制系统的设计与运行必须注意可控性原则,各责任中心不可能对自己无法控制的因素采取调控措施。
4.对责任中心的、评价和考核,一定要贯彻可控性原则,否则,考核的结果就不合理、不公正,会挫伤各责任人的积极性。对于因不可控因素所的责任中心业绩,考核时一定要予以扣除,只有可控的收入或费用,才是责任中心真正的业绩。
(四)区分责任中心与责任中心责任人业绩的原则
管理以责任主体落实为起点,以业绩考核为落脚点,而且在进行业绩考核时,必须区分责任中心与责任中心责任人的业绩。不能简单将责任中心的业绩与责任中心责任人的业绩划等号。举一个例子,一个能力较强的零售业务经理花费同等的努力,在北京分行零售业务部门创造的利润与在青海分行零售业务部门创造的利润是不一样的,或者说在创造同等的利润情况下,所付出的努力是不一样的。道理很简单,因为所处的区域环境、环境、人文环境是不同的。因此,在进行业绩考核时,一定要区分责任中心的业绩和责任中心责任人的业绩,这对于一个分支机构遍布全国或全球的商业银行而言,尤为重要。不能对处于不同区域环境、经济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同性质的责任中心(如所有一级分行的公司业务部门),实施同一指标值下的利益挂钩考核。在区分责任中心业绩与责任中心责任人业绩方面,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是,同等能力的人在付出同等努力后,应该取得同等的利益。
(五)管理会计与核算会计相分离原则
从会计学科分类上,管理会计的实质是“过程的控制”,它所要解决的核心是生产经营过程的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考评。核算会计的实质是“观念的”,它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事后反映,如实、完整、及时地反映生产经营的结果和财务状况。然而在会计的管理循环中,管理会计与核算会计是管理循环中相互连接的链条,不可分割。但从内部控制角度考虑,两者必须分离,因为管理会计工作涉及到经济事项和会计事项的审批。按照《会计法》要求,会计核算必须与经济业务事项和会计事项的审批、经办和财物保管分离,并相互制约。否则,就会出现内控失衡问题,就会导致其他一系列问题的产生。因此,落实内部控制要求,将管理会计与核算会计分离,是推行管理会计必须遵循的原则。
管理会计与核算会计分离的另一个好处是,强化专业化管理。管理会计专司事前、事中和事后的控制与管理工作,将责任的落实工作、预算的编审与分解工作、差异分析与控制工作、业绩考核和分析工作抓细抓实抓精;核算会计专司事后的反映工作,不仅仅要做好综合核算工作,更要按照分部门管理、分产品管理、分客户管理、分货币管理和分营销渠道管理的要求,组织分部门核算、分产品核算、分客户核算、分货币核算和分营销渠道核算工作,做到每种专项核算既要如实、客观,又要及时、完整,充分发挥核算工作应有的基础管理功能。否则,会计工作就会顾前不顾后,或者顾后不顾前,管理控制工作抓不上去,核算工作也无精力抓实、抓细、抓到位。
(六)效益原则
与推广管理会计工作要遵循效益原则。这里的效益包含两个:
1.推行管理会计的目的是促进效益的提高。不是为推行管理会计而推行管理会计,也不是仅仅为加强内部管理而推行管理会计,应该是为了促进业务提高效益而推行管理会计,为了通过加强管理提高盈利水平而推广管理会计。
2.机制的选择要有成本与效益的分析。管理会计是一种管理机制,机制不是万能的,每一种机制都有它的优缺点、适用环境和适用条件,而且一种机制的建立与运行是有成本的。因此推行管理会计之前要进行可行性,要研究新机制的建立与运行所要花费的成本,要研究新机制的应用会给带来的有形效益和无形效益,要进行成本与效益的分析。如果效益大于成本,则可行;如果成本大于效益,需要三思而抉择。
一、管理会计的核心是责任制,主线是预算管理
我国已在20世纪80年代全面引进西方管理会计的理论与方法。经验和教训告诉我们,管理会计是一项系统性极强的管理机制,其应用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不可以随意拆解。若将其中某一单项技术拆分应用不可能达到预期的目的,或者结果是花大钱办小事,得不偿失。
管理会计不是一门纯粹的管理技术,而是一种管理机制,这种管理机制就是目标管理责任制。它以责任制为核心,以预算、控制、考核为主线,以核算为基础,构成管理会计的全部内容。
(一)管理会计的事前管理是以预算编制为重心。管理讲究事前管理、事中管理和事后管理,管理会计的理论与方法也是从这三方面着手的。事前管理内容包括预测、决策和预算三部分,但管理会计是以预算为重心。在企业管理中,一切预测活动是为决策分析服务的,决策分析的结果就是确定下一步行动目标。为了保证决策确定的目标得以实现,必须通过编制总预算将确定的目标具体化,并通过量化形式将经营目标落实于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和各个方面,形成总预算统驭下的分级预算、分部门预算、分产品预算、分客户预算、分货币预算等,为经营管理的过程控制提供标准,为经营管理的事后评价和考核提供依据。
(二)管理会计的事中管理是以预算执行中的差异分析与控制为重点。管理会计事中管理的主要内容,是对预算执行情况在年度内进行监控,以期企业的经营运转按照预算量化的目标推进。分级预算、分部门预算、分产品预算、分客户预算、分货币预算确定后,必须按照管理的频率将各类预算进一步分解为月度预算或旬度预算,配之以分级核算、分部门核算、分产品核算、分客户核算、分货币核算,按月或按旬反映实际经营管理结果。
分级预算、分部门预算、分产品预算、分客户预算、分货币预算一般情况下是按月监控的,预算数与实际核算出来的结果之间会有差异,而差异又有有益差异与有害差异之分。对差异进行分析,确定是有益差异还是有害差异,进而制定调控措施,干预和调控有害差异向有益差异转化,保证企业的经营朝着预算确定的方向运行,这就是管理会计事中管理的基本内涵。
(三)管理会计的事后管理是以业绩考核为要点。管理会计事后管理的内容就是对企业一年来执行预算的结果进行分析与评价,分析完成或未完成预算目标的主客观原因,评价业绩,确定考核的奖惩方案,并与薪酬挂钩。
(四)管理会计是以责任制为核心。无论是分级预算管理、分部门预算管理,还是分客户预算管理、分产品预算管理,其核心都是责任的落实与管理。分级预算管理的责任人是各级机构的主要负责人,分部门预算管理的责任人是部门的主要负责人,分客户预算管理的责任人是客户经理(个人、组、处),分产品预算管理的责任人是每种产品的经营管理者(小组、处室、部门)等等。管理会计以责任管理为核心,通过责任主体的落实,确定每一责任体的预算管理目标,并通过对责任体预算执行情况的如实核算,实施预算控制,最后对责任体的业绩进行以责任目标完成情况为基础的考核。
综上可见,预算是企业未来发展的目标,是企业控制管理的标准,是企业评价与考核业绩好坏的尺度。以预算管理为主线、以责任管理为核心的管理会计,是企业管理流程再造的一项系统工程,是一项管理机制,而不是一项管理技术。
二、分级管理、分部门管理、分产品管理、分客户管理和分货币管理
推行管理会计应以引入一项管理机制为认识上的先导。同样,推行管理会计下的分级管理、分部门管理、分客户管理、分货币管理,是这一管理机制下的具体应用。无论是分级管理、分部门管理,还是分客户管理、分货币管理,管理的循环框架均由确定责任主体、制定预算、核算、差异分析与实时调控、分析评价与考核五部分组成。但是不同类别的管理,其内容是有别的,现简要探讨如下:
(一)分级管理。对商业银行来说,就是按总行、一级分行、二级分行、支行的不同级次进行的、以责任管理为核心、以预算管理为主线的管理。分级管理的主要内容是实施按管理级次确定责任主体、按管理级次分解预算并确定每一级次的经营管理目标,按级次进行核算,按级次进行预算控制,按级次进行目标责任考核的管理体制。分级管理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将每一级次机构的经营管理业绩与该级次机构负责人的经营管理目标责任考核结合起来,为考核提供客观的数据基础。
(二)分部门管理。对商业银行来说,就是在同一级次的机构内部,对各经营和管理的所有部门进行的以责任管理为核心、以预算管理为主线的管理。分部门管理的主要内容是实施按部门确定责任主体、按部门分解预算并确定每一部门的经营或管理目标、按部门进行核算、按部门进行预算控制、按部门进行目标责任考核的管理体制。分部门管理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将部门的经营管理业绩与该部门负责人的经营管理目标责任考核结合起来,与该部门员工的目标责任考核结合起来,为考核提供客观的数据基础。
(三)分产品管理。对商业银行来说,就是对银行经营管理的金融产品进行的、以责任管理为核心、以预算管理为主线的管理。分产品管理的主要内容是实施按营销每种产品的人群确定责任主体、按责任主体分解预算并确定每一种产品的经营管理目标、按产品进行核算、按产品进行预算控制、按产品进行分析并进行目标责任考核的管理体制。分产品管理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将每一产品的经营管理业绩与该产品经营管理负责人的经营管理目标责任考核结合起来,与该产品经营管理相关人员群组的经营管理目标责任考核结合起来,为考核提供客观的数据基础,为分析评价每一产品盈利能力提供客观的数据基础。多年来,商业银行一直在进行分产品管理的探索,但尚未有实质性的进展,难点很多,其中许多概念性的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例如,如何科学、合理地确定商业银行“产品”概念,把工商企业的产品概念、产品成本概念、成本核算方法和产品管理方法,如何借鉴到商业银行等等问题。长期以来,我们一直将“存款”、“贷款”、“结算”定义为金融产品,这种观念对不对,需要研究。我个人认为,“存款”、“贷款”、“结算”不具备产品的基本特征。
(四)分客户管理。对商业银行来说,就是对银行的重点客户进行以责任管理为核心、以预算管理为主线的管理。分客户管理的主要内容是实施按客户经理确定责任主体,按重点客户分解预算并确定每一重点客户的经营管理目标,按重点客户进行核算,按重点客户进行预算控制,按重点客户进行分析并对客户经理(个人、科组或处室)进行目标责任考核的管理体制。分客户管理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将对重点客户的营销及客户对银行贡献率的大小与该客户经营管理负责人的经营管理目标责任考核结合起来,与该客户经营管理相关人员群组的经营管理目标责任考核结合起来,为考核提供客观的数据基础,为分析、评价和进一步开发重点客户提供客观的数据基础。
(五)分货币管理。对商业银行来说,就是对银行经营管理的货币币种进行的预算管理工作。分货币管理的主要内容是实施按银行经营管理的币种分解预算并确定每一币种的经营目标、按币种进行核算、按币种进行预算控制、按币种进行分析并进行经营决策的管理体制。分货币管理所要解决的问题,一是分析评价每一经营货币的盈利能力,二是为进行由于货币之间的不匹配所带来的缺口损益和缺口风险进行管理和提供数据。
(六)分级管理、分部门管理、分客户管理、分产品管理、分货币管理之间的关系。
一方面,它们是相互关联的。这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分级管理、分部门管理、分客户管理、分产品管理、分货币管理的起点是预算目标的确定,而分级预算、分部门预算、分客户预算、分产品预算、分货币预算是银行总预算下按照不同管理要求进行的分预算,是总预算的分解预算。二是分级预算、分部门预算、分客户预算、分产品预算、分货币预算与总预算之间,以及各种预算之间是互动的,任一预算项下的项目金额变动,都会影响总预算和其他分预算金额的变动。三是分级管理、分部门管理、分客户管理、分产品管理、分货币管理之间及其与综合管理之间是相互影响和相互映衬的,综合管理是以分级管理、分部门管理、分客户管理、分产品管理、分货币管理为基础的,而分级管理、分部门管理又与分客户管理、分产品管理、分货币管理为依托,另一方面各种管理的目标是一个,就是完成总预算确定的经营管理目标。
另一方面,它们又是有差别的管理,侧重点不同。前文已经论述,各种管理所要解决的问题不同,确定的分解目标有差别,管理的方法不同,责任确定的主体不同,核算计量的方法也是有差别的。
三、还应研究分渠道管理问题
该渠道是指银行经营产品的营销渠道(Channels),又称分销渠道。前面我们谈的是分部门的管理、分产品的管理、分客户的管理、分货币的管理。但银行营销产品、服务客户都是通过各种营销渠道完成的,营销渠道的管理对商业银行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西方国家的商业银行设置了专门的部门管理营销渠道,这一点值得我们借鉴。
营销渠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与客户进行面对面营销服务的渠道,叫做有人机构网点;另一类是非面对面营销服务的渠道,包括ATM机营销渠道、电话银行(CallCenter)营销渠道、手机银行(Wap)营销渠道、网上银行营销渠道等。传统的银行营销渠道是通过单一营销渠道棗有人机构网点向客户提供金融服务的。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竞争的需要,银行的营销渠道多样化,客户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但是,商业银行建造每一种营销渠道是要投入巨额资金的,而建造每一种营销渠道的目的是增强银行整体盈利能力。因此,必须建立并进行以责任为核心、以预算管理为主线的营销渠道管理。首先要确定每一种营销渠道的责任主体;其次要建立分渠道的预算管理体系,包括分渠道的预算编制体系、核算体系、控制与分析体系;最后要建立分渠道的评价与考核体系。同理,分渠道管理与综合管理、分级管理、分部门管理、分客户管理、分产品管理、分货币管理之间是既相互关联又有管理差别的关系。
四、会计核算从一维核算发展到多维核算
按照会计科目进行核算,是人们对会计核算特征的常规认识,当计算机广泛应用于会计工作时,一些人对会计科目产生怀疑,进而又对会计核算产生怀疑,认为进入计算机时代,会计科目没了,会计核算也不存在了。我不同意这种看法。因为,进入计算机时代,会计科目并没有消失,会计核算依然存在,会计核算已从一维发展到多维,核算功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一)会计科目的实质,就是对企业经营活动的分类。会计是对经营活动的观念总结和过程控制,而观念的总结和过程的控制是以对经营活动进行科学分类为基础的。在以手工核算为主的落后时代,会计核算仅采取一种分类标准,即经济内容。所以说,传统的会计科目定义是指对企业经营活动按照经济内容的分类,而对企业经营活动按照其他标准的分类反映,由于核算手段跟不上,则通过统计来完成。但是,会计科目并不仅仅限于按经济内容标准来分类,随着核算手段的现代化,可实现按多种标准进行分类。
(二)计算机时代,会计科目可以实现多重分类。随着电算化的应用与完善,核算已跳出一维空间,会计核算的分类标准已不再局限于按经济内容分类,它已扩展到按部门分类、按产品分类、按客户分类、按货币分类、按区域分类、按行业分类、按期限分类、按风险分类。人们对会计科目的认识也不能停留在按照经济内容分类的标准上,要与时俱进。同时,会计核算也不再局限于按照经济内容分类标准进行的财务会计核算,它已发展到对企业经营活动进行的事后反映,发展到对企业经营活动按照管理需要设定的各种分类标准进行的事后反映。只要管理需要,我们可以实现同源数据下的按经济内容分类的财务会计核算、按部门分类的分部门会计核算、按产品分类的分产品会计核算、按客户分类的分客户会计核算、按货币分类的分货币会计核算、按区域分类的分区域会计核算、按行业分类的分行业会计核算、按期限分类的分期限会计核算、按风险分类的分风险会计核算,等等。从这一意义上讲,将会计划分为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已失去了实践意义,将会计分类为管理会计与核算会计更具有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在当今高度发达的信息社会,无论在理论上还是技术条件上,都已实现会计科目从一维分类到多维分类的飞跃、会计核算从一维核算到多维核算的飞跃,这一飞跃值得理论界及时总结,更值得实务界抢抓战机。
五、分部门核算、分产品核算、分客户核算、分货币核算的意义仅仅是为推行管理会计提供基础
在商业银行应用管理会计的实务中有一项重要的逻辑关系,即管理会计是一种管理机制,它以责任管理为核心,以预算、控制、考核为主线,以核算为基础,构成管理会计的全部内容。在这一管理体制的内在逻辑中,核算仅仅是基础,核算为管理体制服务,在确定了预算模式、控制方式和考核内容后,才能确立核算体系,确保核算体系为管理体制服务。这一逻辑顺序不能倒过来,不能在没有建立分部门、分产品、分客户、分货币预算模式、控制方式、考核和分析体系的情况下,先行建立分部门、分产品、分客户、分货币的核算体系,这样违反了管理会计的基本规律,这样做投入大,收益小。
这里还需指出,分部门核算、分产品核算、分客户核算、分货币核算不是管理会计,它们是推行管理会计工作中的一个环节,属于事后核算的范畴,不能把建立与推行分部门核算、分产品核算、分客户核算、分货币核算简单化为管理会计在银行的应用。这种观念上的偏差和处理上的简单化,不仅理论上是错误的,而且实务上是有害的。
六、内部资金价格在管理会计应用中的重要作用商业银行在推行管理会计时,会遇到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即内部资金价格问题,也可以称为内部资金转移价格问题。内部资金价格有两个范畴,一是在一个法人内部的资金转移价格,二是在一个企业集团内部的资金转移价格。这里讨论的是前者。
(一)内部资金价格的重要作用
1.内部资金价格是定价的依据。如信贷部门发放贷款,其定价不得低于从“内部资金市场”取得资金的价格;又如存款部门吸收存款的价格,不得高于“卖”到“内部资金市场”的价格。
2.内部资金价格是衡量内部机构业绩的“跷跷板”。如内部资金定价高,存款部门的业绩会受益,但贷款部门的业绩会受损;相反,如内部资金定价低,存款部门的业绩会受损,但贷款部门的业绩会受益。
3.内部资金价格是实施银行经营战略的工具。内部资金价格同样具有杠杆作用,用以引导资金的流向,是银行贯彻经营战略的工具之一。
4.内部资金价格是进行资产负债管理的手段。例如存款部门将存款“卖”到“内部资金市场”时存在资产与负债之间利率缺口、期限缺口问题;又如信贷部门从“内部资金市场”买入资金发放贷款,也存在资产与负债之间的利率不匹配、期限不匹配等问题。这些内部资金交易的过程既可以进行量化缺口风险的工作,也可以进行缺口风险的转移和控制工作。
上述四点列举了内部资金价格的作用,然而内部资金价格发挥其作用则是通过两种途径:一是虚拟的“内部资金市场”,也叫做“内部资金池”;二是实体的“内部资金市场”。
(二)内部资金定价方法
在虚拟的“内部资金市场”下,内部资金的定价有成本法、市价法两类,其表现形式又有低进高出、平进平出和高进低出三种交易方式:
1.虚拟的“内部资金市场”下的低进高出定价,是指资金供给部门和资金剩余部门以低于基准价格强行将资金“卖”给内部资金池,资金使用部门从内部资金池“买”资金用款时是以高于基准价格交易的。这种定价交易方式将部分利润强行留在内部资金池,侵占了资金供应部门和资金使用部门的部分业绩,容易挫伤各部门的积极性。
2.虚拟的“内部资金市场”下的平进平出定价,是指资金供给部门和资金剩余部门以基准价格将资金“卖”给内部资金池,资金使用部门从内部资金池“买”资金用款时也是以同样的基准价格定价交易的。这种定价交易方式不存在内部资金池截留利润问题,但这种单一价格定价的合理性问题就显得十分突出。
3.虚拟的“内部资金市场”下的高进低出定价,是指资金供给部门和资金剩余部门以高于基准价格强行将资金“卖”给内部资金池,资金使用部门从内部资金池“买”资金用款时是以低于基准价格定价交易的。这种定价交易方式是通过内部资金池向内部各经营管理部门让利,内部资金池每年都有“政策性”亏损,是一种扩张型战略取向的定价交易选择。
在实体的“内部资金市场”下,内部资金的定价都是通过内部各经营管理单位(部门)与内部资金市场实际交易完成的,内部资金价格随着期限、风险、外部市场价格、经营战略等各种因素的变化而变化。同时内部资金市场的交易品种不仅包括实有资金的交易品种,而且包括衍生金融交易品种。
(三)内部资金定价的步骤和原则
内部资金价格在推广、应用管理会计工作中的作用是广泛和重要的,然而定价的方式和实现的形式也是多样和复杂的。我认为,要解决内部资金价格问题,首先,要确定是选择“虚拟的内部资金市场”交易形式,还是选择实体的内部资金市场交易形式,这一点非常重要。它涉及到组织架构和机构设置问题,涉及到管理体制的方方面面,而且常常被忽视。应该说,上述两种交易形式各有优缺点,银行要结合经营战略和自身的实际情况加以选择。但有一点是明确的,实体的内部资金市场交易形式不仅能够实现内部资金价格在应用管理会计方面的功能,而且能够实现银行资产负债管理中缺口风险量化和缺口风险转移的功能,而“虚拟的内部资金市场”交易形式则无法实现这些功能。
其次,在确定的交易方式下研究内部资金定价问题。概括起来,内部资金定价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定价要有依据。要么以成本为依据,要么以市场为依据,要么以经营管理战略为依据,不能靠拍脑袋定价。
2.定价政策要有相对稳定性。不能朝令夕改,随意调整。
3.定价政策要透明。因为定价政策关系到各责任主体的利益,关系到各责任主体的经营管理决策。
4.定价要公平。尽量避免因价格的不公平导致一些责任主体享有政策上的收益,而另一些责任主体被迫担负政策上的损失,从而挫伤各责任主体的积极性。
七、科学的成本核算体系能否建立是推行管理会计的关键
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成本信息对于分部门、分产品、分客户、分货币、分营销渠道管理是至关重要的。如果没有建立起成本核算体系(包括分部门、分产品、分客户、分货币、分营销渠道成本核算体系,同下),建立在成本核算体系基础之上的预算管理体系就不可能搭建起来。如果没有建立起成本核算体系,就无法对部门的、产品的、客户的、货币的、营销渠道的效益进行分析和研判。如果没有建立起成本核算体系,就无法从部门、产品、客户、货币和营销渠道各自不同的角度,进行科学有效的决策。如果没有建立起成本核算体系,更谈不上控制与绩效考核工作了。
成本核算体系的建立非常重要,是推行管理会计时不能忽略的一个环节。
(一)商业银行的成本概念
对于成本,人们并不陌生。一般认为成本就是费用,就是业务费用加人事费用,控制成本就是控制业务费用和人事费用。而成本的概念更是五花八门,有认为是利息支出和手续费支出,也有认为再加上折旧,还有认为是全部支出,等等。上述认识都是错误的,错误的认识会影响科学管理机制的应用效果。
实际上,费用与成本是两个并行的概念,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费用是资产的耗费,它与一定的会计期间相联系。成本则是按一定对象所归集的费用,是对象化了的费用。将费用对象化到部门上时就是部门成本;将费用对象化到产品上时就是产品成本;将费用对象化到客户上时就是客户成本;将费用对象化到货币上时就是货币成本;将费用对象化到营销渠道上时就是营销渠道成本。谈成本,一定要有对象化的目标,不能泛泛而论,商业银行在研究、分析和推行成本核算、成本管理工作时,尤其要注意这一点。成本核算体系的建立要与管理体制相适应,是会计工作的一项法则,不能违背。只有在确定了分部门管理体制之后,才能着手搭建分部门成本核算体系。分产品、分客户、分货币、分渠道成本核算体系的建立也是这个道理。
(二)要认真、严肃地借鉴工商企业的成本核算方法较之商业银行的成本核算与管理体系,工商企业的成本核算与管理体系发展比较成熟。商业银行在建设成本核算与管理体系时,需要认真地学习、借鉴工商企业的做法。在借鉴工商企业成本核算体系方面谈谈我个人的一些思考:
1.完全成本与变动成本问题。
会计上有完全成本与变动成本之分,完全成本就是传统意义上的成本概念,是指生产经营产品或提供服务所消耗人财物的全部费用;变动成本则是指生产经营产品或提供服务所消耗人财物的部分费用,是指在相关范围内随生产、销售产品或提供服务的量进行正相关变动的费用;在相关范围内不随生产、销售产品或提供服务的量变动而变动的费用叫固定成本。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为:完全成本=固定成本+变动成本。
管理会计提出变动成本的概念,意义在于经营管理决策需要边际利润(价格-变动成本)的分析与管理。同样,商业银行的经营决策也不能缺少边际利润的管理理念。这就要求商业银行在设计、搭建成本核算体系时,要考虑经营管理的需要,一方面要建立完全成本核算体系,这是基础;另一方面要考虑在完全成本核算体系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变动成本核算体系。
2.直接费用、间接费用与期间费用问题。
对于工商企业的成本计算规则来说,企业直接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直接人工、直接材料和其他直接费用,直接计入产品或劳务的成本;企业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需要按照一定的分配标准将这些费用分摊到各项产品和劳务的成本中;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为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活动而发生的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为销售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销售费用,不参与产品和劳务的成本计算,作为期间费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作为商业银行,成本的核算是否要依循工商企业的做法,将费用首先划分成直接费用、间接费用和期间费用,然后再对其中的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进行成本的计算?我认为,商业银行的成本核算要借鉴工商企业的做法,但不能盲从,否则银行的成本核算体系的建设会走向“死胡同”。我认为:
(1)期间费用的划分不适合商业银行。这是因为工商企业经营的是有形产品,其经营产品的资金流和物资流常常是脱节的,而工商企业的收入确认往往与物流挂钩。为了贯彻稳健性原则,会计上把与生产经营产品的物流关联度不太紧密的企业管理费、财务费、销售费,作为期间费用直接列入损益,不再进行成本核算。也就是说,对于一家运转着的工业或商业企业,不管它是否生产了产品,也不管它是否销售出去了产品,对于维持正常运转所必须开支的企业管理费、财务费、销售费,全额列入当期损益表中,避免出现企业产品大量积压,而已消耗的资金也大量挂在库存产品中,随物流的静止而停放资产负债表的库存商品项下,造成虚盈实亏的问题。但商业银行经营的是货币,属于服务行业,不存在经营产品的物流问题,商业银行的收入确认不与物流挂钩,因此期间费用的划分不适用商业银行。
(2)通过会计分录的账务处理来直接核算成本的设想是行不通的。直接费用直接计入成本对象,间接费用通过合理的分配比例分配计入成本对象,这是建立成本核算体系要遵循的最基本原则。在商业银行进行成本核算时,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是否可以通过设计一套账务处理体系,在通过记录经营事项的借贷会计分录的同时,便可核算出部门成本、产品成本、客户成本等?我认为这是不可能的。道理很简单,直接费用可以通过会计分录的账务处理在配加部门码、产品码、客户码、货币码的情况下,将费用直接归集到成本对象项下,但间接费用不可能通过会计分录完成成本归集的过程,因为间接费用需要按照一定的分配比例在不同的成本对象之间进行分摊,而且分摊的结果也不可能再通过会计分录将间接费用记录在各成本对象项下,而是通过成本计算的系统方法、通过编制成本计算表、通过编制部门损益表、产品损益表、客户损益表等工作来完成。
(3)建议的工作方向。对于商业银行的成本核算,将费用划分为直接费用、间接费用和期间费用三类是无意义的,仅划分为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即可,并且按照“直接费用直接计入成本对象,间接费用通过合理的分配比例分配计入成本对象”的原则,建立成本核算体系。在此基础上,将费用划分为变动费用和固定费用来计算部门、产品、客户等对象的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对商业银行的经营决策也是有意义的。
3.成本计算方法的应用问题。
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有品种法、分批法和分步法三种。品种法是以某一种产品品种为成本计算对象,来归集费用、计算成本的一种方法。分批法是以某一批产品为成本计算对象,来归集费用、计算成本的一种方法。分步法是以产品的生产步骤为成本计算对象,来归集费用、计算成本的一种方法。成本的计算是企业进行成本管理和控制的手段,企业应根据自身的经营管理情况,选择适合本企业特点的成本计算方法。
对于商业银行,如何根据银行经营管理的特点和自身的管理要求,借鉴工商企业的成本计算方法,建立银行的成本计算与核算体系,这是需要认真研究的。在设计商业银行成本计算与核算体系时有两个问题需要着重考虑:一是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在商业银行的适用性。每种方法都有它的特点和适用范围,这些产生于工商企业成本计算方法的应用特点和适用范围能否结合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特点和管理要求引用到分部门成本核算、分产品成本核算、分客户成本核算、分货币成本核算、分营销渠道成本核算中?我认为是可以的,但必须具体结合每种管理体制的经营特点和管理要求加以确定。二是每一种管理体制下(指分部门管理、分产品管理、分客户管理、分货币管理、分营销渠道管理),都有自身的经营特点和管理要求,都对应不同的成本计算方法。商业银行在建立成本核算体系工作中,不能仅将一种成本计算方法作为其内部各种管理体制下成本计算的惟一方法。在分部门管理体制下,其经营特点和管理要求决定了它所对应的成本计算方法。同理,分产品、分客户、分营销渠道的管理体制都对应各自的成本计算方法。即使在一种管理体制下,由于金融产品经营特点的不同和管理要求的差别,也可能对应不同的成本计算方法。
八、推行管理会计不能违背的几条原则
(一)主体框架不可拆分原则
如上所述,管理会计是一项系统性极强的管理机制,其应用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它以责任制为核心,以预算、控制、考核为主线,以核算为基础,构成管理会计的主体框架。在此框架内,责任主体的落实、全面预算的确定、核算反映、差异分析与适时的控制、绩效的考核,一环扣一环,环与环之间存在着极强的内在逻辑关系,不可拆分,不可倒置,不可“缺斤少两”,否则,将破坏管理会计作为一项科学管理机制的功效。
(二)责权利相结合原则
管理会计是以责任制为核心的,企业经营管理的责任随着责任主体的确定而落实到各个经营管理的责任中心。在分部门管理体制下,是以企业内部各部门为责任中心;在分产品管理体制下,是以企业内部各产品营销的部门、处室、科组或团队为责任中心;在分客户管理体制下,是以企业内部各客户经理、客户营销服务处室或客户营销团队为责任中心等。这些责任中心在充分享有经营决策权的同时,承担与其经营管理决策权相适应的经济责任,并且配套与其承担责任相对等的利益机制。责权利结合是运用管理会计必须遵守的原则,每一个环节都不能忽略。
(三)责任认定的可控性原则
由于各责任中心的业绩与其责任主体相关人员的利益是直接挂钩的,因此对其业绩的考核评价必须遵循可控性原则。这是因为一个责任中心若不能控制其可实现的收入或控制其可发生的费用,也就无法合理地反映其真正的业绩,从而也就无法合理地评价与考核其业绩。一般情况下,银行发生的收入和费用,总体上来看都是可控的,但对于每个责任中心来说,并不都是可控的,管理会计要求将这些收入和费用,通过“直接收入与费用直接确认,间接收入与费用分配确认”方式,分解到各可给予其控制的责任中心。为此在设计和运行分部门管理体制、分产品管理体制、分客户管理体制和分营销渠道管理体制时,须考虑如下内容:
1.责任中心责任预算的编制与确定,要注意可控性原则。
2.配合各管理体制设计的核算体系,收入的核算和费用的核算要注意可控性原则。
3.控制系统的设计与运行必须注意可控性原则,各责任中心不可能对自己无法控制的因素采取调控措施。
4.对责任中心的分析、评价和考核,一定要贯彻可控性原则,否则,考核的结果就不合理、不公正,会挫伤各责任人的积极性。对于因不可控因素所影响的责任中心业绩,考核时一定要予以扣除,只有可控的收入或费用,才是责任中心真正的业绩。
(四)区分责任中心与责任中心责任人业绩的原则
管理会计以责任主体落实为起点,以业绩考核为落脚点,而且在进行业绩考核时,必须区分责任中心与责任中心责任人的业绩。不能简单将责任中心的业绩与责任中心责任人的业绩划等号。举一个例子,一个能力较强的零售业务经理花费同等的努力,在北京分行零售业务部门创造的利润与在青海分行零售业务部门创造的利润是不一样的,或者说在创造同等的利润情况下,所付出的努力是不一样的。道理很简单,因为所处的区域环境、经济环境、人文环境是不同的。因此,在进行业绩考核时,一定要区分责任中心的业绩和责任中心责任人的业绩,这对于一个分支机构遍布全国或全球的商业银行而言,尤为重要。不能对处于不同区域环境、经济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同性质的责任中心(如所有一级分行的公司业务部门),实施同一指标值下的利益挂钩考核。在区分责任中心业绩与责任中心责任人业绩方面,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是,同等能力的人在付出同等努力后,应该取得同等的利益。
(五)管理会计与核算会计相分离原则
从会计学科分类上,管理会计的实质是“过程的控制”,它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生产经营过程的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考评。核算会计的实质是“观念的总结”,它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事后反映,如实、完整、及时地反映生产经营的结果和财务状况。然而在会计的管理循环中,管理会计与核算会计是管理循环中相互连接的链条,不可分割。但从内部控制角度考虑,两者必须分离,因为管理会计工作涉及到经济事项和会计事项的审批。按照《会计法》要求,会计核算必须与经济业务事项和会计事项的审批、经办和财物保管分离,并相互制约。否则,就会出现内控失衡问题,就会导致其他一系列问题的产生。因此,落实内部控制要求,将管理会计与核算会计分离,是推行管理会计必须遵循的原则。
管理会计与核算会计分离的另一个好处是,强化专业化管理。管理会计专司事前、事中和事后的控制与管理工作,将责任的落实工作、预算的编审与分解工作、差异分析与控制工作、业绩考核和分析工作抓细抓实抓精;核算会计专司事后的反映工作,不仅仅要做好综合核算工作,更要按照分部门管理、分产品管理、分客户管理、分货币管理和分营销渠道管理的要求,组织分部门核算、分产品核算、分客户核算、分货币核算和分营销渠道核算工作,做到每种专项核算既要如实、客观,又要及时、完整,充分发挥核算工作应有的基础管理功能。否则,会计工作就会顾前不顾后,或者顾后不顾前,管理控制工作抓不上去,核算工作也无精力抓实、抓细、抓到位。
(六)效益原则
应用与推广管理会计工作要遵循效益原则。这里的效益包含两个内容:
1.推行管理会计的目的是促进效益的提高。不是为推行管理会计而推行管理会计,也不是仅仅为加强内部管理而推行管理会计,应该是为了促进业务发展提高效益而推行管理会计,为了通过加强管理提高盈利水平而推广管理会计。
2.机制的选择要有成本与效益的分析。管理会计是一种管理机制,机制不是万能的,每一种机制都有它的优缺点、适用环境和适用条件,而且一种机制的建立与运行是有成本的。因此推行管理会计之前要进行可行性研究,要研究新机制的建立与运行所要花费的成本,要研究新机制的应用会给企业带来的有形效益和无形效益,要进行成本与效益的分析。如果效益大于成本,则可行;如果成本大于效益,需要三思而抉择。
(七)组织保障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