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07 17:55:38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经济学的核心问题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一、问题与现状
“创设情境”这一教学环节,基本上成为教师们上好课,上好优质课的必备环节,为此教师们也乐此不疲,然而通过长期的教学和学习,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教师们创设的情境大致出现了如下几种问题。
(1)牵强附会
“创设情境”中出现的牵强附会的问题可分为几种情况,其一,情境中的信息技术与儿童经验中的信息技术相距甚远,不能引发正迁移,不利于学生走进信息技术。其二,情境中的信息技术与教材中的信息技术(即知识目标)相距甚远。不利于引发学生的现象冲突。再者情境中的信息技术现象繁杂,主题不明确,容易导致学习目标的偏离。
(2)缺乏问题性
教学中教师把创设情境,片面地理解成为课前师生交流,产生亲和力的一项活动,有的理解成为激发兴趣的一项游戏、谈话等,有的把它当成学习材料的呈现方式,而缺乏问题性、缺乏激发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冲动性。
(3)偏离阶段性
“创设情境”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狭义的理解可认为是一种学习材料的呈现方式。而学习材料的呈现方式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而言,方式应有所不同,低、中、高段分别应有不同的创设的策略。不能将其公理化、公式化,忽视了学生学习个性的阶段性特征。
二、意义和效应
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要合理地创设情境有效地指导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让学生学有意义、有价值的信息技术,让不同的学生在信息技术上有不同的发展。必须准确把握“创设情境”在教学中的意义,明确其产生的效应。
“创设情境”的意义,表现为几个转变。①将教师的一桶水的理念转变为终身学习的理念,即要想创设好情境,教师必须具备与时俱进的素质,诸如,整合能力、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等。②将教师与学生以书为本,转变为教师是教材的创造性的执行者,在执行课程的过程中,教师拥有极大的创造时空。③将学生单一“视、听、练”的接受式的学习方式,转变为多种器官参与的复合式的学习方式的整合。④将学习内容生硬的呈现方式转变为富有生命力的呈现方式等。
“创设情境”的效应主要指学生学习信息技术中产生的效应,具体表现为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于信息技术学习内容,以情境的方式呈现,贴近了儿童的生活实际,激发了学生走进信息技术,参与学习的兴趣和信心。②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合理的情境,应蕴含着较深层的信息技术问题,该问题发于“最近发展区”极易引发学生提出问题,从而产生解决问题冲动,激发学生问题意识。③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意识。合理的情境创设能将信息技术与儿童的生活,经验有效地整合,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体验到信息技术的价值,从分析、提炼、推理、探索和发现以及问题解决的过程中,获得思维的锻炼,完成信息技术化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不仅信息技术知识方法、技能的建构,而且也经历了信息技术思考,问题解决的过程,同时也获得了对信息技术的情感价值观体验。
三、原则和策略
(一)创设情境的原则
合理而科学地创设情境是创设情境的意义和效应有效发挥的根本保障。要创设合理而科学的情境,必须遵循如下四个原则:
(1)阶段性原则
在学生不同的年龄阶段,所表现出来的认知特点是不同的。低年级的儿童便容易走进直观、生动、形象的信息技术,中年级的学生更容易走进和接纳身边生活中的信息技术,高年级的学生容易被富有挑战性,实用性的信息技术情境所打动,因而创设情境一定要关注学生的年龄阶段特征。
(2)个性化的原则
我经常碰到,去年创设的情境今年创设同样的情境,学生的认知冲突不能激发等问题。充分说明创设情境应关注不同班级,不同时间段学生所表现的来的个性,例如:城市特色(地域个性),年龄特色,时间特色等个性特征。总之,合理的情境创设必须适合该班学生的实际和个性特征。
(3)问题性的原则
信息技术情境的创设是将信息技术问题与儿童的生活有机的整合,使信息技术事实与儿童的经验发挥整体效应,因而,合理科学的情境创设必须有利于学生在“最近发展区”的基础上,提出问题,引发学生运用经验解决实际问题的冲动。让学生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发展思维,形成能力。培养良好的情感和态度。
(4)活动化的原则
活动是完成有意义的建构的前提。情境创设要有利于学生通过运用“观察、操作、猜测、推断、推理、合作、研讨、探究发现”等方式参与学习。从本质上改变“讲”“练”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做中,玩中”学信息技术,让学生在信息技术活动中,完成有意义的建构。
(二)创设情境的策略
信息技术教学活动离开了教师的情境创设,将无法推进信息技术活动的开展。而信息技术情境如果缺乏个性,问题性,活动性,阶段性等那么信息技术情境将成为一堆索然无味的学习材料,无法引导学生走进有意义的信息技术活动。因而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我们创设情境应该关注如下几种策略。
(1)情境与儿童经验的整合
儿童的经验在儿童学习新知的过程中是最活跃的因素,它是学生自主建构新知,发展智慧的前提,背弃儿童经验的情境,会让学生产生陌生感,甚至压抑,而厌烦。例如:我在教学“新朋友的家庭环境”一课时让学生观察桌面背景的变化。这是学生经验世界是较为熟悉的信息技术现象,教师只需创设情境,让学生到自己的经验世界中去搜索,去提炼、分析,即可让学生自主地获取信息技术知识的优点。而不应是以教材中的几个实例引导学生概括,抽象信息技术,让学生不生禁锢感、压迫感,从而对自主学习失去兴趣和信心,因而创设情境之时,一定要认真研究和调查此时此刻学生的经验之中创设适宜的情境,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经验,参与到自主学习中去。
(2)情境与儿童需求心理的整合
关键字:创设问题情境 好奇心 求知欲
爱因斯坦说“思维世界的发展,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对好奇心的不断摆脱”。许多著名的科学家如爱迪生、爱因斯坦、达尔文等,从小就有很强的好奇心、求知欲,正是这种好奇心、求知欲驱使他们克服了种种困难,进行不懈的追求,终于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的科学难关。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利用教学艺术,让学生带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积极愉快地参与教学活动,主动学习。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呢?我认为关键在于精心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物理教学中,教师创设问题情境时要注意所创设的问题应能引起学生的好奇和兴趣;并且还应注意语言表述,不能直接给出问题的答案,要留有悬念。只有这样才能启发学生通过自己的自主学习,积极思考,应用知识解决问题,使自己在解决问题中看到成果,精神上得到满足。
创设问题情境有以下几种基本方式:
一、实验设疑
实验显示的现象明晰、易见,能充分说明问题。利用实验结果“设疑”,增加问题的“悬念”,更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例如:在进行“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教学中可设计这样的演示实验:板上有两个不同的电源ε1和ε2,如上图所示,当单刀双掷开关分别扳到位置1和位置2时,小灯泡分别与电源ε1和ε2组成闭合电路。演示时,先用电压表分别测得两个电源的电动势ε1=3v,ε2=9V,相差较大,把开关扳到位置1,让灯泡L与电源ε1相接,观察灯泡的亮度,学生回答“很亮”。现在请大家猜一猜,如果老师把开关扳到位置2会出现什么情况呢?绝大多数学生会认为灯泡会烧毁,另一部分认为不可能烧毁,但亮度会亮得多。可是最终实验演示的结果是灯泡的亮度不如与电源ε1相接时亮。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与物理规律的矛盾来巧设悬念――“究竟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学生强烈要求知道如何解释。这时马上引入,要圆满解释这一现象就得用本节课将要学习的内容――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使得学生产生了“好奇心”和强烈的求知欲。
教师在设疑时,要注意把握问题的难易程度,面向全体学生,太难和太易均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思维的闸门就不能打开。
二、借助教学媒体展现物理现象,创设问题情境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多媒体电脑辅助教学已逐步进入课堂教学。有些物理现象抽象,如摩擦力的产生、变化过程,波的形成过程,气体压强的产生过程等,但是通过模拟物理现象,可做成有动感的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变抽象为直观,形象,激起学生对新课题的兴趣,从而唤起学生去思考,使学生迅速进入问题探索者的“角色”,真正“卷入”学习活动中。在物理教学中也可以利用多媒体电脑辅助教学播放录像片段来展现物理现象创设问题情境。例如:“力偶”一节的教学中,只靠教师应用语言直叙,学生的兴趣肯定不高,教师若精心组织一段录像片段:钳工用铰刀铰孔时,用一只手,铰刀能够转动,但是铰刀被折断,用两只手时,铰刀很快把孔铰好,而且铰刀完好无损。学生观看对比录像后就会产生疑问:为什么用一只手,铰刀会被折断,而两只手时,铰刀完好无损?此时教师进入新课,学生迫切想知道原因,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又如“力的分解”一节的教学中,如果按照教材平铺直叙讲解,学生毫无兴趣,教师若能精心组织一段录像片段:一辆小汽车陷入道路旁的泥潭中,乘客用尽全力小车仍然拉不出来,这时有个乘客借助一条绳子和路旁的一棵树就单个人把小车拉出泥潭。对比录像片让学生观看,当学生正入迷时,教师提出问题:难道这个乘客是个大力士吗?大部分学生回答“不是”,那么他的力量从何而来?接着开始力的分解教学,从而增加了知识的趣味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创设新情境,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物理知识与实际生活、生产联系最密切。在物理教学中,不能脱离实际而只讲一些空洞的理论,那样会使学生丧失学习兴趣。教师应结合教材内容精心设置,提出与所学知识有关的实际应用的问题,创设问题情境,增加教材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人类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有很多涉及到物理知识的现象,这些现象虽然不是都能够转化为中学课堂上的物理问题,但其中确有相当多的现象可转化为中学物理问题。如:在进行“牛顿第三定律”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讨论这样一个问题:甲、乙两队拔河,甲队获胜,是否因为甲队的拉力大于乙队的拉力呢?学生绝大多数会给予肯定的回答。教师则予以否定,从而引发学生认知心理上的矛盾与冲突,产生问题情境。又如:在学完“远距离送电”这一内容后,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变电所,请工程技术人员介绍变电所的电路结构,变电所的输电功率等。通过这种形式,物理教学的空间得到拓展,学生的参与意识,社会责任感及实践能力也一定会得到提高。再者,可结合教材内容,开设形式多样的讲座。如:在学生学习了圆周运动与人造卫星后,可以开设“我国航空技术的发展与展望”的讲座。通过这些讲座必定会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献身科学的信心和决心。
一、新制度经济学视角下的企业文化含义及并购重组中文化整合的主要问题
什么是企业文化?schein认为企业文化就是企业在成功适应外部环境和有效地整合内部资源过程中所形成的共享的基本假定(schein,1985)。陈国平、景奉杰认为企业文化是企业内部人们在较长时间内形成地共享价值观、信念态度、制度和行为准则。它是一个组织特有的传统和风尚(陈国平、景奉杰,2005)。本文拟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角度给企业文化下一个定义。诺斯认为制度是由三个部分组成:正式约束、非正式约束和实施机制。正式约束是指一系列的政策和法律规定,它表现为企业内部各种各样的组织章程;而非正式约束是指价值标准、理想信念、道德伦理、风俗习惯以及意识形态等;实施机制是指产权流转过程中的运行机理。我们所说的企业文化其实就是一种非正式约束。它不会像企业内部各种政策制度一样通过去个人化的方式来要求组织中的所有成员按照统一的规则去行为,而是促使员工自愿地做出符合企业利益的行为,使得员工愿意从事一些超出自己角色职责范围内的行为。因此,我们说企业文化是企业内部所有员工公认的,能够促使所有员工自愿的从事符合企业利益最大化的行为的非正式约束。
正如以上所指,一种制度包括正式约束、非正式约束和实施机制三个重要组成部分。一个企业若想取得成功,三个部分缺一不可。许多企业在单独干的时候,三个部分做得都很好,表现出企业发展快、效益增长迅速、全体员工干劲十足等。而当企业发展壮大之后,想通过并购扩大规模的时候,这三个部分就做得不是都很出色了。表现为“重两头,轻中间”,也就是重视正式约束和实施机制,而轻视了非正式约束。具体表现为:
(一)企业并购以后比较重视组织、资产和财务整合,而忽视了文化整合。许多企业认为企业并购应遵循找寻并购对象初步协商进行财务可行性分析谈判签订并购协议开展整合工作的步骤。在实施这一流程的过程当中,企业往往会优先考虑组织、资产和财务整合。组织整合是指并购以后企业在组织机构和制度上进行必要的调整和重建,以实现企业的组织协同。简单说,就是人事方面的调整。一般以并购企业为主体框架,吸纳个别被并购企业的高层进入管理层。资产和财务整合目的在于使并购后企业能保证在资产和财务上的稳定性及其在金融市场和产品市场上的形象,以及资产和资金的使用与管理上协调一致,从而取得经营和管理上的协同。可以说,大部分企业在进行并购时对组织、资产和财务的整合都是不错的。特别是那些跨国并购的大企业,他们在本国基本上都是企业中的佼佼者,都有一套成熟的组织、财务章程,并购时再加上专业公司的服务,这三个部分基本上是不会出现大的漏洞的。而出现漏洞的往往就是被大部分企业所忽视的非正式约束――企业文化。不少企业认为企业文化是软的,可以不去考虑,或者认为被并购企业是并购对象,类似于战场上的败军俘虏,所谓“成王败寇”,理应全盘接受并购企业的一切,而不去仔细研究双方的文化差异。其实,正式约束和非正式约束的作用是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的,若没有非正式约束与实施机制配合,正式约束往往无法达到应有的效果。在当下,大多数企业对于正式约束都很好的基础上,非正式约束的好坏往往就会决定企业在竞争市场中的地位。对于并购企业来说,就会决定企业并购的成败。
(二)对于文化整合往往过于机械化。企业文化作为一种非正式约束,不同于正式约束。它所表现出来的是一种价值取向、理想信念、道德、习惯,而这些是无法通过机械的规定所能实现的。现在许多企业在进行并购时,恰恰就忽视了这一点。在进行文化整合时选择单一,没有做到从实际出发。如前所述,在并购时大部分企业多从自身出发,没有考虑被并购企业的企业文化,采取“一脚踢”的方式,让对方全盘接受自己的文化,造成并购以后的文化冲突时有发生。殊不知不同的企业会形成不同的价值取向、行为规则、习俗形象、劳动人事及薪酬政策等等,这些不同都是每个企业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根据自身所处的内外部环境形成的。
(三)注重表面的形式化,忽视内在文化的真正融合,在企业并购以后,我们大多看到企业以一种新的形象出现,正所谓“旧貌换新颜”,给人一种好像是企业新人新气象,要有大发展的感觉。但这些表面上的整合并不代表着双方的企业文化就真正实现了整合。企业员工可能会在这些表面上支持企业,带上企业微章、穿上企业服装、同唱企业歌曲等等,但是否会真正认同新企业的文化就很难确定了。因此,企业并购以后,最重要的是将新的企业文化深入人心,让所有员工从心眼里认同新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整合的核心或关键点不在于统一的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而在于共享的价值观指导下的精神文化。
(四)在我国时常出现政府出面促成企业并购而非市场,容易造成企业文化难以整合的局面。企业并购理应是市场作用的结果,只有这样企业才会从实际出发进行企业整合包括文化整合。而目前我国许多地方政府处于政绩的考虑,纷纷主观上促成企业并购,进行所谓的“拉郎配”。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即使企业处于自身实际需要通过市场作用进行整合都会产生如此大的阻碍,何况让两个没有并购意识的企业进行整合呢?根据诺斯的制度变迁理论,我们可以将企业通过市场作用自发并购看成是诱致性制度变迁,而将地方政府的“拉郎配”看成强制性制度变迁。强制性制度变迁虽然会克服企业主体的一些局限性,产生一些好的效果。但体现在文化整合方面,更多的还是强制性制度变迁自身所带来的一些局限性,主要有地方政府由于自身的偏好、有限理性、企业知识方面的短缺,并不能克服其他因素对文化整合的约束(虽然可能会降
低一些不利因素对制度变迁的影响)。另外,这种变迁虽然可以降低组织成本和实施成本,但它违背了一致性原则,而一致性原则恰是经济效率的基础。这样,我们就可以更加深刻的理解为什么政府出面往往会适得其反。
二、企业并购过程中文化整合困难的成本因素分析
对于并购过程中出现上述问题的分析,现在也存在着许多观点,有的认为是价值取向的不同,有的认为是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的冲突、理性主义与情义主义的冲突以及企业员工心理上的焦虑与对抗情绪强化了冲突,还有的认为是经济利益至上而轻视企业文化等等。以上这些分析从不同侧面说明了文化整合难的原因,都有一定的道理。本文从成本角度对企业文化整合困难的原因进行分析。
根据现代企业理论(特别是科斯的企业理论),企业作为一种组织,是对市场的替代,是将市场交易转化为企业内部的交易,是用一个长期契约来代替一系列短期契约,目的是为了节约交易费用。而谈到企业和市场的边界,就要引出两种成本――企业内部的协调成本(C1)和市场上的交易成本(C2)。企业和市场的边界就取决于它们二者,当边际协调成本等于边际交易成本的时候(MC1=MC2),其边界也就自然明确了。再进一步讨论到企业并购,势必涉及并购以后的一体化及并购以前的专业化的问题。当企业并购以前处于自身发展时,我们可以认为它是一种专业化,而专业化会使企业内部的协调成本降低,但相应会提高市场上的交易成本。而当企业并购以后,我们可以把它当成是一种一体化,一体化会使市场交易成本降低,但却提高了企业内部的协调成本。因此,企业并购以后应当权衡这两种成本,以这两种成本之和最小为原则(MinTC=C1+C2)。根据该理论,当MC1=MC2时,总成本才会达到最小,这时企业并购应该是最为成功的。
现在许多企业往往看到了并购可以减少交易成本,所以多数企业是本着这一目的而进行并购的。但他们却忽视了总成本中还有一个内部协调成本。他们似乎没有看到总成本包括两个组成部分,而是一味的以乐观的态度看到交易成本的减少,却将协调成本抛之脑后。我们看到的企业文化整合的困难就恰恰出在了这个地方。企业并购以后,减少了交易成本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而对于协调成本这一部分我们应分解开来进行分析。组织、资产及财务等部分,企业并购以后往往都能很好的进行整合,这也为事实所证实。对于这三个部分,企业是能够较好地做到降低内部协调成本的。难就难在双方企业文化的整合不容易降低协调成本或者说由于协调企业文化的成本很高,许多企业便将其进行简单化处理以及许多企业认识不到企业文化的重要性而将其忽视。具体表现在以下四点:第一、重视正式约束,忽视非正式约束。其实企业就是没有看到并购除了降低交易成本这一点,同样存在着权衡协调成本和交易成本,使总成本达到最小的目的。企业主观上不重视,在实践中任由其发展,势必造成在工作中冲突不断。甲企业的员工看不惯乙企业的员工,而乙企业的员工同样看不惯甲企业的员工,使得内部协调成本直线上升,最终有可能导致企业并购的失败。第二、文化整合过于机械化。许多企业在进行文化整合时,会看到要想成功整合双方企业文化难度太大,而这个协调成本因路径依赖也确实很高。就像一个领导看到自己的两个下属发生争执,想去协调但发现不好协调,他们每个人都各持己见,领导又不想为此费神,于是便各打五十大板简单了事,但了事之后并没有真正化解他们的矛盾。所以许多企业进行文化整合往往简单处理。第三、重形式、轻实质。其实也可以用第二点的原因去解释,只不过企业为了掩盖自己的这一点而给自己披上了一层漂亮的外衣罢了。第四、政府主导而非市场所为。政府主导的行为是走一条强制性制度变迁的道路,而强制性制度变迁又破坏了作为经济效率基础的一致性原则。这无非就是人为的提高了组织内部的协调成本,除此以外,也许连交易成本都不一定得到降低。
三、企业文化整合的对策――市场主导、以人为本
所谓“市场主导”,就是要发挥市场在企业并购中的基础作用。企业并购应该是市场自发作用而产生的行为,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社会在重新进行资源配置。具体到企业并购中的文化整合,尤其体现了这一点。在这一过程中,政府不应该起主导作用而应起辅助作用,具体就是在企业并购过程中为企业的并购建言献策,提供各种配套服务,使得双方企业在自愿互利的基础上进行文化整合。所谓“以人为本”,就是充分发挥双方企业员工在文化整合中的主观能动性同时以双方员工的利益结合点为基础进行文化整合。企业并购虽然有组织、资产及财务的整合,但最重要的还是双方员工如何有效地融合在一起。
1、在企业真正开始并购之前,要努力研究双方企业的文化差异在哪里,明确应该努力的方向。许多企业在进行并购时往往也看到了文化整合的重要性,但缺乏前期的调查研究,只是一味地为了文化整合而文化整合。我们可以想象一下,不清楚问题是什么而就去解决问题,那么这道题是否有解呢?所以,前期的调查研究相当重要。
2、把握好整合的时机。企业并购肯定会造成双方文化的接触甚至冲突,而在这一过程中会产生文化的正向积累和反向积累。若正向积累占主导,企业会。慢慢向更好的方向发展;若反向积累占主导,企业就处于危险的境地了。因此,企业在进行文化整合时要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恰当时机开始文化整合,坚决树立对企业长远发展有积极作用的文化。只要企业明确了主流文化就立即将其向纵深发展,深入员工心中。
3、灵活掌握文化整合的方式方法。现在比较常见的几种文化整合方式主要有注入式、渗透式及分离式,具体选择哪种模式要视双方企业的实际情况而定。如海尔往往并购那些硬件尚可但管理滞后的企业。在并购时,往往选择注入式文化整合模式,以海尔优秀的文化激活对方闲置的资产,被并购企业的员工比较容易接受。而当双方企业实力相当,各自文化中都包含有积极成分,就应该选择渗透式。选择这种文化整合模式意味着双方企业取长补短,将每个企业的优秀文化都融入到新企业中去。当双方企业独立性较强,在各自的企业文化指引下都能取得良好业绩时,应采取分离式,在文化上相对独立、避免冲突,往往也能取得良好效果。
4、号召全体员工共同参与企业文化整合。企业文化是企业中全体员工所共同遵守的信念。因此,文化整合过程中需要随时倾听员工的意见,如定期召开座谈会等,以便企业及时了解员工的心理动态,为下一步工作奠定基础,许多企业并购失败往往就是忽视了这一点。他们没有真正认识到企业的主体是员工,员工的状态往往就决定了企业的命运,没有真正做到“以人为本”。
关键词:信息技术 多媒体 古诗文教学
王开岭先生的 “‘古典场景的缺席’,实际上凸显了当下古诗文教学中的一个难点问题:学生对古典场景极为陌生,也难以理解古人情怀。”不错,由于人类的活动将原来秀美的自然风光破坏,洁净的空气没有了,洁净的水少了,鸟儿少了,消失了,这确实给我们自己到来极大的损失,就是教学也深受其害。现代的人已经很难理解诗文中的美景了,不过,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电脑技术的出现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这一缺失。多媒体教学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因为人类破坏以及认识上的缺失而不能理解的古诗文中的美景。
虽然古诗文不是通俗文学,它有自己特定的阅读群体,但是它作为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内容,我们有必要让我们的孩子尽可能多的理解感受其中的优美。然而现实自然空间的不配套,使我们的难度很大。怎么办?用电脑技术和多媒体技术来幻化这些场景以辅助古诗文教学。
在古诗文教学之前,我们先从网络收集该诗文涉及到的图片资料,文字资料,音乐资料。特别是直接描绘该诗文的图片音像资料要仔细收集。教师根据诗文中描绘的景物和意境对图片音像资料进行增补删减——这就是电脑的合成技术。然后将这些图片与诗文语句做成PPT课件供教学使用。在上大苏的《明月几时有》时,我们就可以充分利用当今流行的用大苏原词《明月几时有》改写的歌曲《明月几时有》来进行教学,同时我们还可以增加通俗歌曲《明月几时有》的其他版本来对照使用。也可以截取朗诵材料,甚至可以老师选音乐自己朗诵,此外从网上截取一些情景剧做辅助。还有好的就是充分利用网络中背景音乐,让学生自己朗诵,老师利用网络录制,并做进PPT中,再放给学生自己听。对比之下,学生更能偶明白其中的意境之美。
在古诗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中丰富的资源——图片,文字和音像,甚至于影像资料来为教学服务。教师如果可以对图片、文字、影像和音像进行再加工,合成为古诗文中的场面更好。那么老师在教学中只要充分利用自己的语言技巧,充分利用教师的教学设计,就更容易将学生引入自己创造出的所上古诗文的意境之中,师生就成了古人,在PPT的美景之中流连。你还愁学生不能够不了解古人的情绪吗?
倘若老师无此技术亦无关系,我们可以做成动画来实现,虽然它没有实景合成的PPT吸引人,但是这简单的幻化的场景同样可以将古诗文中的意境再现。虽然其中人和其它景物如卡通中的人与景物,缺少真实性,但是当它被配上音响和卡通式的提示与讲解后,对学生的思想的激发不亚于真实景物对学生的影响,学生的体悟会在教师牵引下,一步步进入古人的思绪之中。
如果老师还无此技术,问题也不太大。我们可以直接下载网络上和自己所上古诗文有关的动画图片来供自己使用,这些是现成的资源,直接使用,就算这是借腹怀胎又有何不可?我们还可以加以简单的处理,使之更接近我们的生活,反映教师的教育教学设计。这样接近我们的学生,反映学生思想情感,积淀他的知识。
如果说网络中没有该诗文的图片影像音像等资料,我们又不会电脑合成技术,也不会制作动画,这也还不是问题。我们同样可以利用网络收集与该诗文相近的图片资料,或者与诗文相关的影视资料,音响资料等(或者干脆老师自己创造音响资料),将这些资料与自己的教学设计科学合理的整合,使音响与图片结合,影视资料与教师的讲解结合,让背景音乐和学生诵读结合,这有怎么不可以将学生引入古诗文的意境之中呢?就如上郦道元的《三峡》,其图片资料虽没有文中的充满神奇,但是有关三峡的图片很多,而猿鸣声水流声完全可以录制,然后将它与图片结合即可。至于水流之迅,船航之迅完全可以借用“话说长江”节目中长江江水的声音和影像资料来实现,其中还有精彩的讲解。
有时,一些材料在网上也不好找,它也需要老师自己去生活中准备一些。只是他要求老师是一个有心人,——一个对生活敏感的人,一个对语文教材熟悉,对它需要的材料有思考且敏感的人才可以做到。这样的老师可以有意识的用相机或者DV拍下一些景致场面。比如说干涸的河谷,洪峰来临的河面;春天山坡上的野火,野火之后小草竟放的热闹场面;在漫天大雪时到封口处去拍风卷雪花的画面,雪停时,在旷野去拍伸向远方的脚印;伸出围墙的花朵等等,如果出去旅游这样的机会就更多了。
信息技术,网络和多媒体只是教学媒介和手段,它可以使教学形式丰富多彩,容量超大。用它可以幻化出古诗文中的意境,老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人工意境中的图片,声音和文字在动静之中刺激学生的感官,增加学生的大脑意识,提高教学效果。可以说采用信息技术和多媒体进行古诗文教学比教师采用传统教学更有效。不过它只是媒介,当学校的设备不足时,它不能够构建师生之间的互动平台,它也构建学生之间的学习互动平台,更不可以代替教师的教育教学点拨,讲解和赏析,所以他只是一种教学手段。
关键词:问题情境;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创设;应用
传统的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在课堂中采用“满堂灌”的形式进行教学,学生在课堂中只是机械、被动地接受知识,教师也不管学生是否接受和理解了课堂中的学习内容。采用问题情境的教学方式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能够使学生从被动接受变成主动学习,通过教师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由师生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在这种教学方式的影响下,可以培养学生参与信息技术课堂的积极性和参与性,使学生通过自己的能力掌握课堂知识,同时,学生通过这种方式也提高了自身的理解能力和解题能力,促进了其综合素质的提高。
一、问题情境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虽然已经开始运用创设问题情境进行教学,但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
1.偏离教学计划
高中信息技术教师要了解一件事,运用创设问题情境的教学方式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是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信息技术知识,提高信息技术水平,所以创设问题情境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的根本目的是要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内容。在信息技术教学的实际过程中,教师所创设的问题情境严重偏离了教学计划,高中信息技术教师一定要完全理解教材内容,从根本上掌握教材提出的要求,从而为学生创设良好、合适的问题情境。
2.没有广度、深度
有许多高中信息技术教师不能完全理解教材提出的要求,创设的问题情境过于简单,没有广度和深度。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不仅不能有效地提高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效率,而且还会阻碍信息技术课程的正常教学,也不利于教师开展课程教学,更不利于学生学习和理解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内容。
3.过于注重形式
将创设问题情境的教学方式运用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是为了使教师与学生能够实现良好的互动,从而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让学生更好地掌握信息技术学习内容。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要符合课程实际,不能为了情境创设而创设,许多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都没有注意到课堂实际,不能很好地引导学生理解、分析、解决问题,只是走一个形式上的问题创设,而创设这种问题情境在高中信息课堂教学中并不能提高教学效率。
二、问题情境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创设和应用
1.围绕教学内容
创设问题情境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的目的就是为了引导学生不断地发现问题,使学生在寻找问题答案的同时能够发现信息技术知识与问题情境之间的联系,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创设问题情境的教学方式能够很好地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让学生从信息技术的学习中获得乐趣。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一定要围绕教学内容展开,不断引导学生发现和思考问题。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围绕教学内容的多少直接影响到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构建程度的大小。例如,在对“视频信息的加工”这节内容进行教学时,不但要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技能,而且要增加学生对于视频和动力的概念,让学生能够结合视频信息的本质特点进行学习。因此,运用问题情境进行教学,让学生构建知识结构是这门课程的教学目标之一。
2.激发学生兴趣
将创设情境教学方式运用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必须要将学习内容与知识相结合,让学生通过所创设的问题情境,能够从中学到新的知识技能。这样就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应该为了情境而创设情境,使信息技术知识与教学问题能够进行有效的结合。
3.重视教学重点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所包含的内容有统计图表、信息采集、图像数字化、图像加工等。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用的软件非常多。如果教师对于这些内容按照教材来演示讲解,教学时间允许的话,学生在听信息技术课时也会感到枯燥乏味、毫无兴趣。因此,这就需要教师能够对于信息技术教材的重难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根据总结出的这些知识为学生进行情境创设,这样不但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也提高了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
总之,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教师需要合理创设问题情境,这就需要教师在这一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实践和探索,在课堂中以学生为中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教学目的进行教学。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应该把信息技术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让学生在构建知识结构的过程中,能够对知识有效地总结和学习。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的过程中,也应该有效地引导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良好的课堂效果。
参考文献:
关键词:新兴古典经济学;古典经济学;研究范式
以威廉配第(William Petty)和亚当斯密(Adam Smith)为代表的古典主流经济学的研究核心,是关于分工和专业化对经济发展的意义。此后,随着经济学新古典框架的构建,以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部分内容共同组织起了新古典主流经济学的理论体系。新古典微观经济学关注的重心是价格制度对于资源分配的决定作用而非价格制度协调专业化和分工的功能,这使得经济研究的重点由经济组织问题转到了对资源配置问题的研究上。由于新古典微观经济学不能解释诸如经济发展、贸易和经济增长等现象,也无法阐释交易成本和产权的经济含义,因此,在它之后,人们又分别发展了发展经济学、贸易理论、增长理论以及产权经济学、交易成本经济学和新企业理论等多个经济学学科的分支理论,以填补以上空白。这使得建立起来的新古典经济学理论体系中的各分支学科,存在理论核心的内在不一致。
致力于解决这些经济理论内在矛盾和冲突的经济学家们经过努力,在20世纪80年代,通过采用非线性规划(超边际分析)工具,将古典经济学中关于分工与专业化的思想变成了决策和均衡模型,建立起了一套独立的、相对完备的新兴古典经济学理论体系。新兴古典经济学的分析焦点集中在人们的专业化水平决定的社会分工水平对生产效率和经济发展的意义上。通过对分工与专业化的研究,新古典经济学中所有互相独立的分支理论都能很自然地解释为新兴古典框架中分工发展的不同侧面,分工和专业化的思想自然而然成为理论的内在核心,并成功复兴了古典经济学的研究范式。
一、新古典经济学主流地位的确定
综观经济学的发展历程,以威廉配第和亚当斯密为代表的古典主流经济学的核心,是关于分工对经济发展的意义。斯密提出了著名的斯密定理:即“分工受限于市场的大小”。杨格(AllynYoung)又将其发展为杨格定理,即不仅分工依赖于市场的大小,而且市场的大小也同样依赖分工的水平。这种因果循环揭示了分工的网络效应,分工网络效应是基于个体网络决策的,而对个体网络决策的研究则需要采用所谓的“超边际分析方法”。当马歇尔在19世纪末试图用数学框架将古典经济学形式化时,受到当时数学发展水平的限制,他做了一个纯消费者决策和纯厂商决策截然两分的假定,以避免涉及角点解①和相关的超边际分析。马歇尔对需求与供给的边际分析,使他在取得对资源分配问题形式化的成功时,同时也遗憾地导致了古典经济学中关于分工与专业化的精彩思想在新古典经济学这一主流学派中地位的逐渐丧失。通过历史,可以看出这一过程。
1890年,马歇尔出版了《经济学原理》一书,这标志着新古典经济学的成形。这本著名教科书的内容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就是关于分工与专业化的洞见,即古典的经济组织问题;另一部分则是关于资源配置问题的价格理论。由于当时还缺少处理角点解的数学工具,马歇尔不能用一个数学框架将他对分工与专业化问题的洞见数学化;而以边际分析为基础的供求分析,在对资源配置问题进行数学处理时则非常得心应手,这使得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一书的第二部分取得了极大的成功。这部分的成功,在一定程度上也得益于对经济学理论研究的数学化,这在形式上更接近一种科学,更接近一代代经济学家所追求的目标,因而关于资源配置问题的研究也就成了此后经济学的主流。而作为古典经济学理论之核心的专业化和分工这一深刻的经济思想却被淡忘了。
到1948年,萨缪尔森出版了他的《经济学》教科书,这是经济学发展的又一个分界点。他的这本教科书内容分为两个部分,微观经济学部分就是马歇尔对供求的边际分析,宏观经济学部分则是凯恩斯经济学。在这本被无数大学用做标准教科书的教材里,只有一小段对分工和专业化问题表示象征性重视的文字了。这样,在萨缪尔森之后,关于个人选择专业化模式的决策及其对分工网络决定作用的分析,以及对市场协调分工职能的研究,在主流经济学里失去了它的核心位置。
由于新古典经济学存在针对不同的经济问题和经济现象,需要不同的经济学分支理论来给予解释。例如,发展经济学、贸易理论、比较经济学、增长理论以及产权与交易成本经济学、新企业理论等的产生,正是对新古典经济学学科分支之间,理论核心彼此不一致的反映。没有一个内在统一的理论内核成为新古典经济学框架下不可调和的矛盾。
二、新兴古典经济学的兴起
一些经济学家质疑并致力于解决新古典经济学理论框架下的内在矛盾和冲突。新兴古典经济学正是这样一支最新发展起来的经济学流派,它从传统经济学的困境入手,采用超边际分析方法,深入展开了对古典经济学分工演进的研究,并成功地克服了新古典经济学的内在缺陷,取得了很多有意义的成果。
分析新古典微观经济学,它有三个特点:(1)采用边际分析方法来研究需求和供给,并以纯消费者和厂商的绝对分离为基础。因此,社会的分工结构是外生给定的,市场的存在及市场的大小也是外生给定的;(2)在新古典经济学框架中,厂商的生产条件主要由厂商的生产函数代表,而生产函数是产出和投入的关系,生产力与厂商规模有关,而与个人的专业化水平及全社会的分工水平无关;(3)新古典经济学中的边际分析方法是假定最优决策不可能是角点解,而进行的一种对内点解②的分析。这些研究前提和内容与我们的现实经济生活存在较大差异而遭到质疑。细想这些研究特点的产生,在分工与市场互为前提的条件下,个体网络决策决定分工的网络效应,因此,对个体网络决策的研究就显得特别重要。但由于受当时个体网络决策研究手段的局限,以纯消费者和厂商的绝对分离为前提的理论假定,导致了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新古典经济学理论体系存在着内在的缺陷,这也导致了新古典主流经济学对分工研究的淡弃。
1962年,Buchanan和Stubblebine提出了超边际分析的概念,超边际分析方法为个体网络决策提供了分析工具。具体说来,超边际分析方法的运用,首先是对个人选择专业化模式的决策所产生的角点解进行边际分析,然后在不同角点之间进行总效用——成本分析,并最终决定市场的均衡结构。由此产生的所有关于超边际决策(或任意一对参与者是否相联通)的信息称为“组织的拓扑性质”,而所有关于资源分配边际决策的信息只同商品流量大小有关,它被称为“组织的非拓扑性质”。20世纪50年代以来,经济学家开始将超边际分析应用于各种决策问题。但是,很多经济学家仍然遵循马歇尔关于纯消费者和厂商截然两分的假定。在这个假定下,角点解是一个例外,而内点解则是一个通例;并且,经济组织的均衡拓扑性质不能严格定义。
直到20世纪末,由张五常和文玫完成了文定理的证明,才极大地推动了对分工网络效应的研究。张五常和文玫等人证明:如果采用一个斯密框架,则内点解就决不可能是最优均衡,而角点解则成为一个通例,其结果正好与外生给定的纯消费者与厂商截然两分前提条件下的结果相反。由此可以看出,对于揭示分工网络效应的含义,边际分析就不够了,超边际分析成为必需。到20世纪80年代,在此基础上,以罗森(Rosen)、贝克尔(Becker)、杨小凯、博兰(Borland)和黄有光(Ng)等为代表的一批经济学家遵循以上思路,从内生个人选择专业化水平的决策入手,采用超边际分析方法来分析市场和价格制度如何决定全社会的分工水平,并成功地将古典经济学中关于分工与专业化的思想变成决策和均衡模型。这些前沿经济学家以超边际分析方法对古典经济学分工演进所展开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形成了一套独立的、相对完备的理论体系,被称为新兴古典经济学。这一理论学派所解决的问题是:资源稀缺程度本生不是固定的,市场和价格制度将在不同个体决策之间的交互作用下发展全社会分工水平,从而不断改进资源的稀缺程度。而随着分工的演进,生产集中程度、贸易多样化程度、个人的专业化水平、每人的生产率、每人的贸易依存度、社会结构的多样化程度、社会的商品化程度、市场个数都将随着分工的演进而演进。此后,新兴古典经济学理论框架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和完善。这一理论对分工与专业化的深入研究,使古典经济学的灵魂得以在具有新数学模型的现代躯体中复活。
三、新兴古典经济学对古典经济学的复兴
任何一门学科都有特定的研究范式。所谓范式,按照科学哲学家库恩(Kuhn,1962)的理解,就是一种“科学共同体”的“共同信念”。这种共同信念规定了该科学共同体共有的基本观点、基本理论、基本方法,为共同体成员提供了共有的理论模型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框架,并成为规定相应学科发展方向的共同传统。库恩给出了范式的一般内涵,在此基础上,拉卡托斯(Lakatos,1978)提出了科学研究纲领,用于范式内部的基本结构的分析。按照拉卡托斯的理解,研究纲领或范式是一个多层次的结构体系,包括内核和保护带两部分。对某种特定的范式而言,保护带是外围,由种种辅假说构成,是不稳定的、可变的;内核是核心,由基本理论构成,是稳定的,不容改变的。
深入领会古典范式的精髓,不难发现,分工和专业化思想是古典经济学的灵魂。古典范式的内核是:分工是经济增长的源泉。按照亚当斯密的阐释,其内容是:(1)国民财富增长,源于劳动分工;(2)劳动分工成百倍地提高劳动生产率;(3)分工虽能提高劳动生产率,但分工的水平受制于市场范围。但不幸的是,古典经济学的系统理论没有一个好的数学框架来组织,随后的一场致力于将经济学发展成为精密科学的边际革命,则将这一核心问题逐渐挤出了主流经济学的视野。经济学关注的核心问题,也就由经济组织问题逐渐转向资源配置问题。
分析新古典经济学分析框架,其带来的结果是:(1)经济研究的重点从专业化和经济组织问题,转向给定组织结构下的资源分配问题。经济组织为什么会从自给自足变得越来越专业化,企业和市场为什么会出现并变得越来越复杂等现象,新古典经济学无从解释;(2)由于纯消费者与企业的绝对分离假定,使得专业化经济概念变得没有意义。因此,专业化经济概念被规模经济概念所替代。事实上,专业化和企业规模是相关但不尽相同的两个概念:专业化的增加与活动范围的缩减有关,而并不一定意味着企业规模的增加。专业化与小而全、大而全的不经济相对应,而不同于规模经济;(3)在以边际分析为基础的理论框架中,资源的帕累托最优配置和均衡总是同外生给定的最高总产量边界联系在一起,因此均衡的总合生产力不再有增加的余地。这个框架不能用来解释古典的经济发展问题:为什么在生产函数和资源禀赋不变的情况下,分工水平的提高却能提高总合生产力?看不见的手是如何协调分工从而促进经济进步的?还有很多经济现象也都无法用新古典微观经济学来解释,比如:城市的出现、货币的出现、市场的扩大、生产力的提高、比较优势和贸易依存度的变化等等。
其实,马歇尔也曾注意到供给和需求边际分析的弱点,他因此提出用外部规模经济的概念来解释社会分工的经济效果。但是,美国经济学家杨格(1928)指出,递增报酬并不是由工厂或产业部门的规模产生,而是由专业化和分工产生的。杨格的学生弗兰克奈特(FrankKnight,1925)也指出,外部规模经济的概念犯了一个逻辑的错误,因为对所有企业都是外部性的规模经济,不过是一个毫无内容的空壳而已。但是,杨格也无法将他的思想数学化,因而他的思想也一直不能通过主流经济学教科书流传下来。
直到20世纪50年代,数学家发展了线性规划和非线性规划等方法,为处理分工和专业化问题涉及的角点解提供了有力的解决武器。一批经济学家采用超边际分析的方法,才重新复兴了古典经济学的研究范式。新兴古典经济学用内生个人选择专业化水平的决策及个人决策如何交互作用决定全社会分工水平的方法来研究社会经济的发展历程。遵循这一思想,新兴古典经济学理论认为:资源的稀缺程度本生不是固定的,市场和价格制度将通过不同个人决策之间的交互作用来促进全社会分工水平的发展,从而不断地改进资源的稀缺程度。对于一个给定的分工水平,均衡的资源配置是有效率的,但这种给定分工水平下的帕累托最优只是一种局部均衡,而整体帕累托最优包括了最优资源配置和最优分工结构两部分内容,它被称为全部均衡。全部均衡是所有局部均衡中效用最大的一个。新古典经济学的帕累托最优是与生产可能性边界相吻合的,效用最大化同时意味着生产力最大化。但在新兴古典的框架中,由于存在着分工好处与交易费用的两难冲突,在交易效率不高时,帕累托最优不会是最高分工水平。只有当交易效率改进时,帕累托最优和市场均衡才会越来越接近生产可能性边界。这意味着,交易效率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一种推动力量,流通效率决定着生产力水平。当交易效率改进时,它通过提高生产力,减少资源的稀缺性从而促进经济的增长和经济发展。市场决定最优分工水平和结构的功能更主要表现在通过不同个人决策之间的交互作用最终决定的参与市场行为的组织效率上,所谓组织效率,是指给定产品的相对生产和消费量的情况下,分工水平和结构达到最优。而资源配置效率则只是在给定分工结构下(生产力水平或稀缺性一定时)对相对生产量和消费量的最优折衷。
新兴古典经济学的模型,归纳起来有以下三个特征:(1)每个决策者都是一个消费者——生产者,他们用边际分析对每个贸易模式计算资源分配,然后用总成本——收益分析法来从众多的角点解中选择最优的贸易模式和专业化水平。这两步决策程序,就被称为超边际分析。最优决策总是一个角点解而非内点解;(2)生产函数是对每个消费者——生产者设定的,且代表每个人对所有可能的生产活动边干边学的能力。企业制度是随着在当个体决定去选择一个高的分工水平,并且用劳动市场来协调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之间的分工时才会出现。同时,作为个体生产函数组合的企业生产函数也在事后出现。整个行业呈现为一个相互关联的分工网络,使得一般递增报酬和分工的网络效果同一个竞争性的市场是相容的。由于分工经济和交易费用的两难冲突,帕累托最优效用边界可能不同于生产可能性边界。同样,在竞争性均衡中,边际成本定价法不再成立。这一特征使它区别于所有有规模经济的模型;(3)交易费用对均衡的分工网络大小有着重要的含义。随着交易费用系数下降,均衡的分工网络规模扩大,总合生产力和社会福利会提高,而总交易费用也会提高。
新兴古典经济学的研究内生了市场结构和分工水平,从而推动微观经济学的研究从关注资源配置问题向经济组织问题的研究转换。在新兴古典分析框架内,它逐步解释了分工的发展是如何引起市场的出现、企业和货币的产生以及失业和景气循环交替的原因,它解释了新产品、新行业如何由于分工在迂回生产部门的加深而出现,保险业如何为解决分工加深后交易可靠性下降的问题而产生,分层金字塔交易组织如何由于分工加深而为提高交易效率而产生和不断演进……这些不但扩展经济学的解释能力和范围,而且重新将在新古典经济学中互相孤立的经济学分支,包括交易费用经济学、产权经济学、新贸易理论、新内生增长理论、演化经济学、信息经济学、对策论等,用一个内在一致的核心理论统一起来,所有互相独立的个别理论都能很自然地解释为新兴古典经济学中分工发展的不同侧面。一旦用超边际分析方法内生个人选择专业化水平的决策,然后来分析市场和价格制度如何决定全社会的分工水平,则马歇尔新古典经济学的缺点就可以被彻底克服。
四、对新兴古典经济学研究框架的总结
新兴古典经济学理论框架以专业化经济范畴取代规模经济范畴,以内生交易费用取代外生交易费用,以超边际分析方法取代了传统的边际分析方法,以角点均衡基础上的全部均衡取代传统经济学的全部均衡,将经济研究的核心从新古典经济学关注的资源配置问题重新转回到古典经济学的研究焦点——经济组织问题上来。新兴古典经济学的研究,恢复了专业化和分工问题在主流经济学核心中的应有地位,同时,它以“分工和专业化对经济发展的意义”为其理论内核,形成了一个各学派都可以共享的统一的经济学分析框架,从而实现了对古典经济学研究范式的复兴。
注释:
① 角点解是指当一个决策变量的最优值取其最大值或最小值(为0)时的点解。
② 内点解是指当决策变量最优值的取值均在其最大值和最小值(不为0)之间时的点解。
参考文献
[1] 杨小凯.经济学——新兴古典与新古典框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2] 杨小凯.经济学原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3] 杨小凯,张永生.新兴古典经济学和超边际分析[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4] 杨小凯.在“电子商务与网络决策国际会议”上的讲话[R].北京:2001.
[5] 雷宏振,赵阳.新兴古典经济学和经济学的范式革命[J].江淮论坛,2001(6):9-13.
[6] 李利明,邢惠清.《新兴古典经济学和超边际分析》简评[J].经济学动态,2001(1):79-80.
[7] 王拓.分工经济思想的发展——从亚当斯密到新兴古典经济学[J].当代财经,2003(11):13-17.
[8] 于业明,王欣,王建军.新兴古典经济学述评[J].世界经济文汇,2001(2):10-12.
[9]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
[10]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 [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一、引言
近些年来,国内某些学者对财政学和公共经济学的关系进行了广泛的讨论,而以“财政学”(Public Finance)和“公共经济学”(Public Economics)“公共部门经济学”(Public Sectors Economics)等名称命名的译着和着作很多。国内的一些学者,如陈共、平新乔、张馨、高培勇、郭庆旺、杨志勇、华民等都对财政学和公共经济学等学科之间的关系有比较深刻的分析。从国际上看,关于两者关系及其发展趋势的论述比较详细的主要有《公共经济学手册》第一卷,由《国际税收和财政》杂志在 1994年发起的一次关于公共经济学的未来发展趋势的特刊及由《公共经济学杂志》在2002年的一次纪念其创刊而由一些顶尖级的经济学家关于公共经济学发展的总结分析。此外,由于引进的西方文献越来越多,对财政学和公共经济学之间的关系及其发展前景的认识也逐渐深入。
二、问卷的评介与分析
本人于2005年元旦前后向全球部分大学的从事财政学或公共经济学研究和教学的经济学家就“财政学和公共经济学的关系及其发展趋势”为主题进行了全球性网络调查。我的问题是:“您如何看待财政学(Public Finance)和公共经济学(Public Economics)之间的关系及其发展前景?”。本次调查受到来自这些经济学家的数十份电子邮件。这些邮件反映了他们对我所做的调查课题的认识。本文就是选取了部分代表性的经济学家的回信(见附录①)和一些经济学家发表的论文对财政学和公共经济学的关系和发展趋势进行了简要的评介。
詹姆斯?波特巴教授认为,财政学主要是与税收及其相关问题等筹集收入方面的问题,主要是在税收方面,而公共经济学则包括了大量的与支出政策相关的问题。他认为,医疗保健和医疗援助以及残疾人保险和失业保险都是属于公共经济学的研究领域,也是他感兴趣的问题,但这些问题不属于财政学的领域。
他附件的文章中研究了公共经济学30年(20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末)的发展演变、取得的成就和未来的发展方向。他在这篇文章中提出,公共经济学是研究政府经济角色的一门学问。因为这一角色在不断地变化着,所以公共经济学也成为一个持续演变的领域。一些核心问题被持续关注,例如对不同商品的税率结构应该如何设置;而还有一些问题,例如对发达国家老龄人口社会保障体系如何进行改革才是最优等等,最近才成为研究的中心。经济学其他一些分支领域的理论与实证进展为公共经济学提供了新的视野,推动了对其中一些长期存在问题的研究。反之,这一领域出现的问题又推动了新的理论与应用研究。
近30年是公共经济学迅速发展的一个时期。理论和经验上的重要新成果大大提高了我们对诸如各个税种的效率和归宿这样的核心问题的理解,以及对社会保障项目的经济效应以及最优的制度安排的认识。在公共经济学相关经济理论以及支持复杂政策评价的实证分析等两个方面也都取得了重大的进展。
在过去的30年间,公共经济学的各个不同部分的进展有快有慢。在20世纪70年代早期,主要的研究进展是经济理论在次优税制设计问题上的应用。在70年代晚期以及80年代,家庭和企业数据库的出现促成了人们对税收激励以及其他因素如何影响经济人行为问题的探索。继而公共经济学的经验研究进入了一个飞速发展的时期,很多应用计量经济学家也把他们的研究兴趣转向公共财政问题。90年代,实证政治经济学和相关领域的迅速扩张尤为显着。
公共经济学中的很多应用研究越来越深入,这促使了这一领域里几个二级专门学科的兴起,诸如老年经济学以及教育经济学。这些领域中正在进行的研究工作不仅关注那些广布于公共经济学范围内的问题,而且也利用其他分支领域发展起来的真知灼见和方法技巧,例如医疗经济学、人口学以及劳动经济学等。
波特巴认为,过去30年发展变化的重大成果有以下几个方面:所得课税对家庭行为的影响;社会保险项目的激励效应;资本所得税的效率和归宿;赤字和跨期财政政策;财政支出的实证政治经济学;最优所得税和税种的设计以及转移支付等。未来有前途的发展领域则包括了:环境经济学和最适次优政策;老龄经济学;私有化和政府的范围;开放经济中的税收和支出政策;最适社会保险项目的设计;征税与家庭和企业的行为;在生命周期视角中的税收和支出项目以及国防经济学等。
罗宾?鲍德威认为,“公共经济学”这个词语是在20世纪70年代被采纳来取代财政学的,这是因为财政学这个词语似乎是太狭窄了。特别是,许多学者认为财政学太多地集中在筹集收入(税收),而公共经济学则是一个范围更加广泛的词语。公共经济学的研究范围包括了政府在税收、支出、社会保险和管制等所有的制定政策问题。人们认为财政学这个词语太狭窄了而不能代表本领域的更广范围的研究对象。然而,这两个词语现在都被使用着。他猜测这大概是英语的一般常见问题,有很多词语都有大致相同的意思。
拉本德拉?扎哈认为,财政学和公共经济学有相当大的部分是重叠的。但是,财政学的研究范围是太狭窄了。财政学几乎是完全研究政府预算的操作(尤其是税收和支出),而公共经济学涉及的更多的是公共部门对经济的干预,它包括了诸如管制和稳定等方面的问题。
财政学权威理查德?马斯格雷夫的《财政理论与实践》是全球各个大学本科生普遍使用的教材,是财政学的经典着作。马斯格雷夫1959年出版的《财政学原理》提出的财政“稳定宏观经济、收入分配和资源配置”的三职能说成为后凯恩斯经济学政府干预经济的代表观点,是现代财政学的奠基之作。他在回信中指出,他写的《财政理论与实践》是30年前完成的着作,他尽管已经94岁高龄,仍然关注财政学的发展变化。他称,他非常后悔看到了财政体制所发生的显着转变。他那一代人还认为财政的建设性和积极作用是对市场的必要补充,应该尽可能少的干预市场。但是,马斯格雷夫一直坚持不懈地认为,公共物品、公正和有效的税制以及财政政策在宏观经济稳定和增长中的经济作用是在财政学中具有特别重要意义的基本观点。他认为,“财政学”和“公共经济学”显然是有着明显差异的。财政学仅涉及到公共政策的财政工具;而公共经济学则包括了贸易政策、反托拉斯政策和各种形式的管制等所有的工具。他也注意到,许多问题可能是需要许多工具才能解决的,所以,财政学和公共经济学可能不存在显着的差异。同时,还有通过共同的预算政策将一串财政工具合并起来的情况。 马丁?费尔德斯坦称公共经济学的研究出现了转型。他认为自己当初入门学习的理查德?马斯格雷夫的《财政学原理》(1959)开启了财政学的新纪元,但是,计量经济学研究方面论述的不足反映了当时该领域的研究状况。同样,马斯格雷夫只是讨论了政府支出的一般原则,其经典着作没有论及政府支出的具体方面,而这也就成为以往30年中公共经济学研究的课题。在论文中,财政学和公共经济学是交替使用的。
他认为,20世纪60年代和20世纪70年代财政学理论方面的这些发展其重要性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它们在许多重要的财政学问题上,对庞大的专业思想体系进行了分类。尽管它们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但是表明了一些早期观点的各种错误,提供了基本的分析见解。第二,他们吸引了一代优秀的大学生转向公共经济学领域;其中大部分学生并没有继续理论研究,而是完善了财政学理论基础,这种新理论的严谨性对他们的实证研究是有益的。
公共经济学方面实证研究的发展将过去30年的研究与以往所有研究区别开来。20世纪60年.代后期与20世纪70年代早期出现了高速计算机、可以依赖的经济计量软件和可读大量数据的机器。这些发展,复杂的经济计量技术和标准装备的大学生对公共经济学实证研究的革命都是关键性的。对税收的计量分析研究成果等实证研究深化了我们关于税收对个人风险影响、税收对公司融资政策的影响以及在经济增长背景下分析税收问题的意义的理解。
财政学研究这种演变的第二个主要方面,一直就是扩大研究主题的范围,它涵盖了政府支出和税收。研究焦点的转移无疑是因为受到政府支出大量增加的刺激。财政学领域因此从研究为基本的政府服务融资的税收转变到公共经济学领域,看到了更宽范围内政府支出的效果。政府支出增加的大部分是为了社会保险项目,公共经济学方面的研究正好与之呼应。社会保障养老金、事业保险、工人的补偿金、老年保健医疗和穷人医疗补助计划的增加给理论和实证研究增添了新的内容,成为研究的主要对象。20世纪70年代,对稳定政策的分析已主要转向宏观领域,更加强调金融政策,而不仅仅研究通过改变预算赤字和盈余的财政刺激的各种变量。然而,财政学研究如何利用税收规定(如投资税收抵免和折旧扣除)以反周期的方式来刺激企业投资。财政联邦主义也成为了公共经济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即分析这些政府如何选择它们的税收政策和支出政策,更高一级的政府政策(包括地区财政补贴和匹配财政补贴)如何影响这些选择,以及税收和支出方面形成的地区间差异如何影响私人部门的为政府计划的效果。
【关键词】金融经济学;课程定位;内容设置
一、引言
金融学是学习和研究金融问题的学科,金融经济学(financial economics)则是金融学的经济学理论基础。作为微观金融基础理论课的金融经济学,不仅为微观金融相关课程提供分析方法、分析框架和分析工具,也能够为学生提供有关微观金融运行逻辑和方法的训练。鉴于金融经济学所涉及内容在微观金融中对金融市场均衡及资产定价研究的方法论、逻辑思维和基本模型的重要性,在金融市场、证券投资和金融工程等专业本科和研究生的课程体系中,目前国内外大学均将《金融经济学》作为研究生的一门重要的主干课程进行设置,国外如麻省理工学院、加州伯克利大学、斯坦福大学商学院、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等都非常重视此课程的教学。国内的一些重点大学,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东北财经大学等也在本科和研究生的培养中引进了《金融经济学》课程。
二、高校本科开设《金融经济学》课程的必要性
虽然国内部分高校商学院、金融学院或经济学院已经开设了研究生阶段的金融经济学课程,但在本科阶段开设金融经济学的高校仍相对较少。为了使学生能够较为系统了解和掌握微观金融方面的研究进展和理论基础,非常有必要在金融学专业本科阶段开设《金融经济学》课程,具体有这样两个方面原因:
(一)顺应金融微观化趋势
自20世纪50年代之后,金融理论从对货币需求动机、货币需求函数等宏观抽象理论描述转向了实证化、微观化研究,其成果包括资产组合理论、金融衍生工具定价理论、风险管理技术等,使得金融业完成了从单纯为生产与流通服务的货币与信用,向为社会提供各种金融产品、各种金融服务的独立的现代金融产业的转化,业务范围涵盖了货币、信用、票据、证券、保险、信息咨询、家庭理财等多个领域,并且呈现出全球化、网络化和工程化趋势,产业地位迅速上升。
金融经济学是现代金融的理论核心,主要研究微观经济主体(个人与公司)在不确定性条件下的金融决策行为及其结果,是一门分析金融市场均衡机制的具有较强理论性的金融学专业基础课。金融经济学中最重要的是无套利假设和一般经济均衡框架,所研究的中心问题是在不确定的金融市场环境下对金融资产定价,其核心理论包括资产定价基本定理、投资组合理论、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套利定价理论(APT)、期权定价理论、市场有效性理论、利率期限结构等都是这一框架中的组成部分。根据金融经济学的理论框架,其研究的核心内容是金融市场的均衡机制,除了研究传统的一般经济均衡框架(竞争均衡机制)外,金融经济学更注重研究无套利均衡机制,这是金融市场特有的均衡机制,因此《金融经济学》既包含一般均衡定价机制的内容,也包含金融市场的特殊均衡机制即无风险套利均衡机制的内容。因此,开设《金融经济学》课程顺应了这种微观化的金融发展方向。
(二)顺应我国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单一的精英型体系向大众型、精英型等多样化人才培养体系的转变,我国政府于20世纪90年代就推出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为此,复旦大学、厦门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九所学校于1994年共同承担了《面向21世纪金融学系列课程主要教学内容改革研究和实践》的教改项目。
2000年,复旦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厦门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又共同承担了《21世纪中国金融学专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战略研究》,在原有《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等宏观金融课程的基础上,增加投资学、金融中介学、公司财务学和金融工程等微观金融方面的课程,为学生搭建了全面的宏微观金融知识架构。而《金融经济学》的教学和研究内容则较为系统和完整地总结了微观金融的理论基础。从总体研究框架来看,金融经济学是从个体效用最大化出发,通过对市场上的经济主体的最优化投融资行为以及资本市场的结构和运行方式的分析,考察跨期资源配置的一般制度安排方法和相应的效率问题。因此,对《金融经济学》课程的学习有助于金融专业本科生总体上了解和掌握现代微观金融体系的理论,同时,对基础理论内容的了解也有助于为今后学习和研究开拓思路和视角。
三、《金融经济学》的课程定位
(一)金融经济学与货币经济学的关系
以前在国内,经济金融学界常常将金融经济学与货币经济学相混淆。在西方金融学的教学体系中,金融经济学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金融经济学包括资本市场理论、公司财务理论,以及研究方法方面的内容,如数理金融学、金融市场计量经济学;而狭义的金融经济学则着重讨论金融市场的均衡建立机制,其核心是资产定价。所以,金融经济学提供的是金融学的微观经济学基础,而货币经济学讨论货币、金融与经济的关系,侧重于比较宏观的层面,二者之间有明显的区别。
从更为广义的角度看,金融学的经济学理论基础应该既包括金融经济学,也包括货币经济学。他们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图1表示。
货币经济学讨论的核心问题是货币和信用的创造与控制,金融经济学讨论的核心问题是按时间和风险两个维度优化配置资源。国内原有金融学科的货币银行学,主要讲述的内容属于货币经济学,但如果把商业银行管理也算在内的话,就也含有金融经济学的内容。所有与金融有关的经济活动都需要银行系统提供流动性。所谓流动性,粗略地讲是指资产迅速地、低成本地转变成现金的能力。因此,金融经济学和货币经济学有着紧密的联系,但两者之间的关系非常复杂,已有的研究成果还未能给出清晰的解释。
(二)金融经济学与金融学其他课程的关系
一般金融专业本科生阶段都开设了《公司财务》和《投资学》课程,这两门微观金融方面的专业课与《金融经济学》课程的内容存在一定的交叉,如涉及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套利理论和利率期限结构等方面时,这三门课程均有一定篇幅的介绍。
《金融经济学》是其他微观金融课程的基础,微观金融课程体系的关系可以用图2来表示,《金融经济学》为后续的专业课程《投资学》和《公司财务》两个领域提供理论基础。
虽然《金融经济学》和金融专业其他相关课程之间存在一定的内容重合部分,但作为专业基础课的《金融经济学》与《公司财务》、《投资学》等专业课程的区别仍然是十分明显的。
《公司财务》课程更为关注作为个体的公司财务方面的分析,这和会计类课程紧密联系,其内容与财务报表分析问题紧密结合,对于相关的基础理论往往只是简单介绍,其重点在于讲授如何通过计算最低资本成本,找到最优资本结构等内容,主要的理论基础是M-M定理。
《投资学》课程着重介绍和阐述个人、机构等经济主体的有限资源如何分配到诸如股票、国债、不动产等(金融)资产上,以获得合理的现金流量和风险收益率。其核心内容就是以效用最大化准则为指导,获得经济个体财富配置的最优均衡解。这就主要应用了金融经济学当中的投资组合理论,着重介绍有效市场假说和CAPM模型等,在教学中尤其关注实践过程中的具体操作方法,而这些实践内容的基础则正是金融经济学所包括的理论内容。
至于本科高年级阶段和研究生阶段的《金融工程学》则尤为侧重对金融创新和金融衍生品设计方面的介绍和研究,而这一阶段的知识更是需要金融经济学方面的基础、方法和基本工具的支持才能较为顺利地接收和理解。
四、《金融经济学》的内容设置
总体上,金融经济学是一门研究金融资源有效配置的科学,它所要回答的问题是,作为配置资源主要手段的市场机制是否还能完全引导不同的经济主体(个人、机构、企业和政府等)在参与金融活动中所做的决策。它在微观经济学的基本框架内发展了金融理论的主要思想,并以此思想来观察金融活动参与者的行为和他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并从中探索金融交易过程中所蕴含的经济学的普遍规律。
(一)《金融经济学》的分析方法
《金融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方法是无套利均衡分析方法。无套利均衡分析是现代金融学发展中研究的主要方法之一,这一方法最早体现在Modigliani和Miller研究企业资本结构和企业价值之间的关系的重要成果中,是金融学发展史上的一次飞跃,对后来人们研究金融学问题提供了一项重要的研究工具和方法。该方法继承了经济学的一般经济均衡思想,并将其在金融领域中作了重大发展,使得现代金融学在研究方法上从传统的经济学中独立出来,成为一门真正意义上的独立学科。经济学供求均衡分析并不能完全指导金融学研究中的思想和分析方法,由于金融产品近乎完全的可替代性,投资者往往并不用关注所谓的绝对市场均衡价格,而只是需要知道特定的资产价格之间是否存在合理的相对水平,并在此基础上寻找到不存在套利机会的无套利相对价格。因此,在金融经济学具体内容的讲授过程中,要注意应用无套利思想和无套利分析方法,尤其是有关金融产品定价问题方面更是应该采用相对价格分析的无套利思想,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研究打好思想基础。
(二)《金融经济学》的教学内容设置
具体来说,金融经济学课程主要的研究内容包括,运用经济学理论研究现代微观金融中的均衡与套利、金融产品的风险和投资者的风险态度以及效用决策方法、单期风险配置和跨期风险配置、最优投资组合、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有效市场假说和期权定价模型等内容:还包括了以上理论所依托的金融市场均衡机制及定价方法等基础内容。
除此之外,在金融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还应当增加一些前沿内容的讲授,比如行为金融。经典金融理论在“理性人”假设下研究资本资产定价模型、MM理论与有效资本市场理论等。然而,基于“理性”框架下的研究常常受到各种行为异象的挑战,由此重构了现代金融的“有限理性”假说,使得基于“非理性”范式研究投资者行为决策的行为金融发挥了较强的解释作用。由于行为金融关注投资者和管理者的认知偏差和情绪偏好等非理对投资者资本配置行为和资本市场反应等方面的影响,拓展了现代金融领域的研究,因而,行为金融不仅应包含在金融经济学课程体系之中,而且由于其前沿性特征更应成为该课程的核心内容。
(三)《金融经济学》的教学方式
鉴于金融经济学理论性与应用性并重的特点,在教学方式上应坚持理论教学与实践锻炼相结合。一方面,教师在理论讲授过程中注意该课程和投资学、公司财务等各门课程知识点的融会贯通,尤其是在本科生阶段更应该着重于学生对现有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的能力,而不必过于强调学生的科研创新能色彩。另一方面,由于金融经济学涉及到一些金融风险识别和计量方面的内容,因此,在教学方法上,除了课堂的理论讲授和分析之外,还可以补充一些上机的实验课程,培养学生对相关计量软件的实践应用能力。通过实践课程和适当的金融计量应用教学可以提高课程讲授的趣味性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能够结合现实情况培养学生对现实问题的分析能力。
参考文献
[1]宋逢明.金融经济学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孙伍琴.微观金融类课程整合及教学方法改革——以地方性大学金融学专业为例[J].宁波大学学报,2012(4):1-4.
我认为对西方经济学原理学习之后应该要明了三个问题,即:(1)什么是经济学,(2)经济学的基本概要,(3)学习西方经济学的意义。
首先,经济学是什么。对于经济学的定义有多种多样。我国古人将经济释意为经世济民。西方学者的解释则更多。二十世纪初,琼.罗宾逊在《论经济科学的性质和意义》一书给经济学下的定义为:“经济学是一门科学,它把人类行为作为目的与可以有其他用途的稀缺资源之间的关系来研究”。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在其所著的《经济学》一书中给经济学下的定义为:“经济学是研究人和社会如何进行选择,使用可以其他用途的资源以便生产各种商品,并在现在和将来把商品分配给社会的各个成员或集团以供消费之用”。现代经济学家普遍认为,经济学是研究如何将稀缺的资源分配于不同的用途,以满足经济主体多样化需求的科学。经济学是为解决资源稀缺性问题而产生的,因此,经济学研究的对象就是因为资源的稀缺性而引起的如何进行选择的问题,即资源配置问题。这也是经济学的核心问题。具体而言,他要解决一下问题:(1)生产什么物品和劳务以及生产多少(howmuch)。(2)怎样(how)进行生产(3)为谁(forwhom)生产。
其次,经济学的基本概要。以经济学的历史时期划分,西方经济学经历了以下阶段:古代的和中世纪的西方经济学说,近代的西方经济学理论,现代宏观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因其研究对像的范围不同,分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一,微观经济学是以单个经济体为研究对象的,来说明价格机制如何解决社会的资源配置问题。微观经济学研究一个经济社会的经济资源被用来生产那些产品,生产多少及采用什么生产方法,产品怎样在社会成员之间进行分配,也就是经济资源的配置问题。而资源配置又是这样决定的:厂商生产什么,生产多少是由消费者的需求决定的,如何生产则由不同生产者之间的竞争以及成本与收益关系来决定,为谁生产则取决于生产要素的供求关系所决定。微观经济学中包含:(1)需求和供给理论(2)消费者行为理论(3)生产理论(4)成本理论(5)市场理论(6)生产要素定价理论(7)一般均衡与福利经济学。二,宏观经济学以整个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经济学中各有关总量的决定及其变化,来说明资源如何才能实现充分利用。宏观经济学用来分析国民经济中几个根本问题:一是充分配置到各个生产部门和企业的经济资源总量的使用情况是如何决定一国的总产量或就业量。二是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总供给和总需求是如何决定一国的国民收入水平和一般物价水平。
三是国民收入水平和一般物价水平的变动与经济周期及经济增长的关系。其中国民收入的决定和变动是一条主线。宏观经济理论包括:(1)国民收入的核算与循环(2)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3)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4)总需求----总供给模型(5)通货膨胀与失业理论。(6)经济增长理论(7)经济周期理论(8)经济政策(9)开放条件的宏观经济分析。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各有研究对象,二者的联系相互渗透,日益紧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