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08 17:05:16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青少年素质教育培训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21世纪,人类正迈入知识化、信息化高度发展的社会。在日趋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科学文化水平、创新能力对个体、对地区、对国家发展的推动作用都越来越显著。如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青少年一代的科学素养水平,培养青少年的创新思维能力,开拓青少年的聪明才智,教育部和中国科协在借鉴美、日、法等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总结我国中、小学科学教育的经验教训,并经在北京、上海、南京、汕头等地开展多年先期实验的基础上,形成了面向全国推广的、成熟的“做中学”科学教育项目方案。
市少年宫以该“做中学”科学教育项目方案为蓝本,常年开设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培训,由我市具有多年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培训经验的优秀科技辅导员主讲。
培训方式及目标:
1.根据青少年求知欲强、好奇心重、活泼好动的特点,结合现行中、小学教材,选择青少年感兴趣的、有意义的数、理、化等各科的科学实验项目开展“做中学”科学教育活动,从做中学,培养青少年爱科学、学科学,激发学习兴趣,端正学习态度,热爱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初、高中阶段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2.小班施教,发展每个学生的个性,通过系统的创新思维能力训练,小发明、小论文、小创造、小科幻,八仙过海,各显其能,培养每个学生的自信心、独立动手能力,塑造个性、发挥特长,开拓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使后进变先进,先进更优秀。
3.选拔优秀学生参加省市级、国家级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优秀选手在高招和中招中可以享受免试保送和加分的殊荣,我市每年都有一些学生因此而被免试保送名牌大学深造!)。
招生对象:八岁以上中、小学生
开课时间:2004年10月,周日上课
学费:每人每学期480元
报名地点:市青少年宫天文馆办公室电话:
随着信息技术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这种背景下,信息素质成为当代青少年必备的基本素质,而如何深入开展信息素质教育也成为图书馆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关键词]信息素质教育的含义;图书馆;改进措施;总结
一、青少年信息素质教育的含义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我们可以这样定义:信息素质是指用计算机和信息技术高效获取、正确评价和利用信息的能力。信息素质不仅是人的整体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们在信息社会中必备的基本能力。
青少年信息素质教育包含以下三个方面:
1、信息意识教育。信息意识是人们对眼前的繁杂信息的正确判断与捕捉,也是人们对信息的敏感度。要培养青少年具有良好的信息意识,就是要培养他们敏锐的信息观察力,善于发现信息,利用信息,让真正有价值的信息为自己的学习研究服务。
2、信息能力教育。信息能力包括信息的获取能力,信息的组织处理能力与信息的利用能力等。信息能力是青少年自主学习和创新研究的基础,也是未来社会必备的基本能力。
3、信息道德教育。信息道德是个体在获取信息过程中所必须遵循的准则和规范。信息道德教育的目的在于促使青少年遵循一定的信息伦理与道德准则,来规范自身的信息行为与活动。要培养青少年具有良好的信息道德素质,有信息责任感,能遵循一定的信息伦理与道德,来规范自身的信息行为活动,那么未来的信息社会才会在良性循环的轨道上健康发展。
二、图书馆现状
图书馆承担着社会教育和信息资源开发的双重功能,事实上已成为实施信息素质教育的重要承担者。对青少年信息素质教育发挥其应有的引导作用。图书馆凭借完备的文献信息资源、人才技术、及服务优势,可充分发挥在信息素养方面的教育、指导作用,不断培养青少年利用图书馆自主学习的能力及信息的获取和加工处理能力。
长期以来,在基础教育阶段,由于普遍注重应试教育的分数,升学率,忽略了对青少年人生很重要的图书馆自主学习能力的引导与培养,加之中小学的图书馆条件简陋,不成规模,学校义务教育中也没有一整套完全针对中学生的完备的图书馆知识教育体系的理论或教材做支撑,导致青少年图书馆意识淡漠,更不用说利用图书馆自主学习的能力及信息能力了。
在2010年初的一份公共图书馆信息素质教育现状调差统计表中,在被调查的18个公共图书馆中,只有4个图书馆开设的中小学生利用图书馆知识的早期教育业务还只占到22%;只有3个图书馆开展了信息检索知识教育培训课,培训内容包含的信息检索知识教育只占到16.67%;只有2个图书馆开展了现代信息知识教育的培训,培训内容包含的现代信息知识教育只占到11.1%。在被调查的公共图书馆中,竟没有一个图书馆开展过关于读者信息素质状况相关调查和网络培训,也没有几家图书馆开展信息知识讲座与培训。由此可见,公共图书馆对读者信息素质教育的重视还很不够,需加大力度开展此项服务。
三、面对图书馆进行素质教育出现的问题的解决措施
为了提高青少年的素质,对解决其出现的问题是是刻不容缓的。
图书馆作为信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应根据自身的信息资源特点及服务优势,积极应用信息技术,做好关于信息素养实践的宣传。把青少年入馆教育课做成网络专题宣传片的形式,放在图书馆主页的醒目位置,便于读者浏览与学习,也便于读者更快地学会利用图书馆的能力。
如何利用图书馆的信息导航:如图书的借阅方法,纸质期刊的查阅方法,电子期刊的网上查阅及下载方法,必须遵守的信息道德准则及规范等。图书馆在青少年首次入馆时便做好信息导航工作,引导其观看新生入馆教育宣传片,便于他们更快速地了解图书馆的各类信息资源及服务。图书馆的一线服务部门也要张贴有关本室服务的说明, 并备有相关资料的目录查询及索引、导航指南,与网上宣传相得益彰。这种周到细致的宣传,让青少年更快速的了解与熟悉图书馆信息资源,进而增强他们发现并获取信息的能力,因而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起青少年的图书馆意识、信息意识。
我国目前还没有适合国情的专门针对青少年群体的信息素质教育的标准。应该尽快制定出满足青少年需求的信息素质教育标准,有计划地开展青少年信息素质教育。使青少年在接受能力、学习能力最强的学习阶段就能具备熟练的查询各类文献信息资源的本领和技能,为他们将来进一步的专业信息素质教育的学习与研究打下良好基础,也为国家培养具备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信息人才奠定基础。公共图书馆可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与人才优势,不断培养青少年利用图书馆自主学习的能力及信息能力。
图书馆在对青少年信息素养教育中,充分发挥自身在资源、人才、技术以及环境等多方面的优势,图书馆作为实施信息素养教育的主体,除利用图书馆的力量和优势外,我们也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不断完善、不断探索信息素养教育的新方法、新模式来完成时代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以信息技术教育为基础,以信息能力、信息伦理道德的培养为核心,采取多种形式,全面培养青少年的信息素养能力。
总结
本文在阐述图书馆对青少年素质教育的作用,进而提出了图书馆必须积极开展服务创新,实行个性化服务等措施,从而为大学生的素质教育提供保障。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图书馆素质教育的改革和创新,转变教育观念,积极培养创新复合型人才,提高信息意识和能力。
同时,图书馆是青少年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是否具备必要的信息技能,熟练地利用图书馆获取信息并有效的加以利用,体现了当今青少年的个人自学能力和研究能力,也是未来信息社会对人才素质的最基本要求。而探索青少年信息素质教育的长效机制,真正发挥公共图书馆在提高青少年信息素质中的作用,这又是当前信息教育管理者,特别是图书馆员将会长期面临的一项任务。面对信息社会的新挑战,公共图书馆需要做出新的尝试,做青少年信息素质教育的引领者。
参考文献:
[1] 王基于用户需求的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探讨[J],情报理论与探讨,2009
[2] 新形势下高校图书馆用户信息需求特点、面临问题与服务对策[J],情报探索,2008
[关键词]农民素质;提高;思考
一、贫困山区农民素质情况调查情况
1、思想观点落后、封闭
由于受几千年封建文化思想的影响,大部分农民潜意识里还有很多落后封闭的观点,特别是贫困山区。如:多子多福,重男轻女等落后封建的思想严重的影响和制约着农村各方面的发展和建设。
2、基础教育还有待加强
目前在党和国家的关怀下,农村基础教育得到了大力的改善和提高,但由于受地理条件和自然条件的影响,一些贫困山区的基础教育还不能满足现状的要求,还有待改善和加强。
3、科普教育大片空白
一是科学素质低下。据中国科协2003年的中国公众科学素质调查,农村居民具有科学素质的比例仅为0.7%(贫困山区农民的科学素质还达不到),有些较偏远的乡镇几乎为零。
二、贫困山区提高农民素质面临的几大难点
1、滞留于农村的农民整体素质逐年下降
综合素质较高的青壮年农民大批外出打工,使长期滞留于乡村的农民整体素质下降。由于留下的农村人口中老、弱、妇、幼类所占比例较大,要使这部分人综合素质(尤其是文化素质)有明显提高困难很多。
2、城乡、街村差距过大
尽管近几年来,农村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由于自然环境条件的影响,发展速度比起城市、街村来说,仍然显得很缓慢,因此贫困山区近年来城乡差距、镇村差距、村户差距进一步加大,农村综合素质较高的学生、青年大部分离乡离土,进入城镇;城市的各类干部、职工则因为基层条件差、待遇差、不稳定,不愿意下乡镇,更不愿意到农村、进农户。就是在乡镇工作的干部、职工,很多也想方设法将家安置在城市,有机会就离岗进城。
3、贫困山区受经费限制,公益性文化活动很少
近几年来,虽然实施了送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但由于贫困山区人口居住分散,开展各项教育活动,人员不易集中,客观上难度较大,所以很多时候都只能是相对的送到街村,且时间短、范围十分有限,在相对较偏远的村社科普知识还是一片空白,因此,对广大农村的旺盛需求来说,只能是杯水车薪。
电视目前是贫困山区农民了解国家大事、学习各类知识、提高综合素质最简洁、有限的工具,但越是收入较低的贫困地区,购买电视、接收节目付出的成本越高。这些实实在在的困难与问题,都严重制约着农民素质的快速提高,进而制约着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三、提高贫困山区农民素质的思考
1、改进工作方法,把培训工作重心下沉
我们就教育培训地点问题做了调查,绝大部分农民愿意在村里办培训班,20%左右可以选择到乡镇参加培训,极少数人选择到县城或城市。选择在村里办培训班对农民来说好处很多,一是方便,二是省工、省时、省钱,三是可以在村头、地头就地取材,现场指导,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农民喜闻乐听。因此,我们应当把教育培训工作重心下沉到村社,把培训班办到村头、地头、家里头。工作重心下沉的关键,也就是改进工作方法,推行“三到村”措施。就是培训教师到村、宣传资源到村、人才技术到村。
培训教师到村,就是发挥专业培训机构、专业教师的优势,组织农广校、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科研部门和科学技术协会的培训教师进村入户,围绕当地主导产业,开展以农业科技为主的综合培训;深入到田间地头,现场进行技术指导和技术服务,这样方便农民就近接受接受教育培训,且直观、易懂,避免纯理论的书本培训。
宣传资源到村,就是充分运用广播、电视、网络等宣传媒体资源,开展农民科技教育培训。
2、改变培训方式,调整培训内容,推进产业发展
“互动性培训”模式是指农民需要什么技术,培训机构就培训什么技术,这是传统培训方式。从调查情况看,农民对种植业的培训需求主要是粮食、水果、蔬菜和特种种植;对养殖业的培训需求主要是养猪、养鸡、养牛和特种养殖;对非农技术培训需求主要是农产品加工、机械、运输和家电维修等。培训机构必须针对农民的需求制定培训计划,调整培训内容,做好培训工作。
3、加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力度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是当前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转变思想、更新观念、提高素质的重要措施。从调查情况看,富余劳动力依然存在着很大的转移潜力,关键在于“引导”。因此,加强“引导性培训”是培训机构和政府部们对农民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
4、加强农村基础教育
农村青少年是未来农村各项事业的主力军。他们将成为新世纪农民队伍的主体农村基础教育直接关系到农村青少年的素质教育状况,而农村青少年的素质教育状况将直接决定我国未来的农民队伍的素质。因此,从长远来看,加强农民素质教育,必须要高度重视农村的基础教育。
5、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
【关键词】襄阳市 少儿舞蹈 市场 现状 对策
1引言
1.1中小学素质发展的需要。我国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和主动精神,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力为核心,注重开发学生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强调的是培养和发展人的基本素质)。少儿舞蹈作为集“德智体美”为一身的运动项目具有很强的艺术性、创造性以及主动性。符合现代我国素质教育发展的需要。
1.2青少儿身心全面发展的需要。少儿舞蹈不仅锻炼身体, 提高人的灵活性,平衡和协调能力。还锻炼意志。通过少儿的训练,能磨练人坚忍不拔,积极向上的品质。达到临危不乱,处y不危的境界。在训练过程中,锻炼人的勇气,机敏,准确度,适应能力可自控力。总之,少儿舞蹈符合青少儿身心全面发展的需要。
1.3培训行业发展的需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普及,大部分家长从高分教育、升学教育走出来了,他们慢慢的的开始注重孩子的素质教育和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家长对孩子的艺术要求得到了重视,普遍出现了对艺术培训的需求。哪里有需求哪里就有市场,因此,我国艺术培训机构前景越来越好,规模将越来越大。
笔者重点研究和分析襄阳市少儿舞蹈培训市场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旨在最大限度地开发襄阳市少儿舞蹈培训市场,推动少儿舞蹈项目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从2016年11月起,笔者对襄阳市区、郊区及襄阳市乡镇(包括柿铺、牛首、黄家湾、卧龙镇)的7所舞蹈培训机构及幼儿园进行了走访和调查,所涉及到的机构分别为:襄阳市蔚蔚艺术城、襄阳市东俊舞蹈学校、襄阳市君儿艺术学校、襄阳市蓝天幼儿园、襄阳市清华艺术培训班、宜城市舞魅艺术培训中心、南漳县舞飞扬艺术学校等。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笔者通过查阅文献资料,了解舞蹈对少年儿童身体发育的影响以及襄阳市少儿舞蹈培训机构的相关研究。
2.2.2实地调查法。对襄樊市、襄阳乡镇周边(柿铺、牛首、黄家湾、卧龙镇以及南漳县和保康县)县及乡镇少儿舞蹈培训机构的经营管理者、教练及部分学生家长进行实地专访,了解襄阳地区少儿舞蹈培训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2.3问卷调查法。问卷内容涉及培训机构所有者对该行业发展前景的态度、经营管理理念和物力水平;资源配置、教学内容设置;培训人员的教育教学观念、职业操守、教育教学能力等问题。共发放问卷400份(其中少儿家长150份、培训中心负责人20份、教练员30份、参加训练的少年儿童200份),回收问卷300份,其中有效问卷270份;有效回收率90%,经检验问卷效度和信度均符合要求。
3结果与分析
3.1襄阳市少儿舞蹈培训市场现状
3.1.1市场规模。调查得知,目前鄂西北地区具有代表性的襄阳市及其周边乡镇共有少儿舞蹈培训机构40多个,专业舞蹈培训学校10余所,业余的不同形式季节性培训班30多个。与以前相比,少儿舞蹈培训不再仅限于地级市和县城,一些经济较发达、离中心城市不远的乡镇也开办了培训班,襄樊市的周边乡镇就有培训班25个之多,这说明该项目在襄阳地区具有良好的少儿人才基础。
3.1.2项目分类。从培训的舞种看,有体育舞蹈、民族舞、中国舞、现代舞、芭蕾舞、古典舞、肚皮舞、双人舞等,种类繁多,内容丰富。
笔者随机抽取5个培训机构,其项目设置参差不齐,与创建者经济实力高度关联,主要影响因素有地段选择、房屋租金、师资人力成本等(见表1)。
3.1.3师资现状。近几年来,各类培训机构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省内外各项赛事,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为少年儿童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发展平台,也为本地区培养了一批舞蹈后备人才。但是,学校数目的急剧上升,导致师资严重供不应求,无法满足越来越庞大的少儿舞蹈培训机构市场发展需求。
表2显示,由于少儿舞蹈培训市场规模的扩大,教师培训机构只能退而求其次,招聘一些专业性不高、资质低下并且工作时间不稳定的教师应对繁重的教学工作,教学质量得不到保障。
3.2襄阳市少儿舞蹈培训市场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3.2.1行业认识层面
不论是培训机构还是消费主体,对青少儿培训的认识仅仅停留在表面,只是为学舞蹈而培训,为参加艺考而培训。未能上升到素质教育、青少儿身心全面发展和培训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高度。
襄阳市只有少部分乡镇的体育舞蹈培训机构起步较早,具有一定的规模,多数体育舞蹈培训机构起步较晚,规模普遍偏小。导致襄阳市少儿舞蹈培训机构对教学理念、舞蹈概念以及培训目的有着巨大的偏差,主要是以盈利为主要目的,缺乏对体育舞蹈的推广与传播观念。多数乡镇经济较落后,对少儿舞蹈的认识层面仍停留在物质层面,少儿舞蹈的推广难以进行。
3.2.2消费能力层面。少儿舞蹈培训机构的主要消费人群为三大类:第一类为政府机关或教职工子女的高学历家庭;第二类为父母经商没有时间陪孩子只想为孩子提供优越学习环境的经济条件较好;第三类则为普通市民家庭,经济条件不是很好,但子女却对少儿舞蹈有浓厚兴趣,这类家庭目前市场较小,随着经济水平的提升会逐渐扩大。因此,襄阳市少儿舞蹈市场消费能力相对稳定,且倾向于高素质和高收入家庭。
3.2.3行业运行层面。襄阳市少儿舞蹈培训分为长期培训班和短期培训班两种形式。现阶段,部分培训机构在市场开发上过分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社会效益,未能保证培训教学的质量和连续性,导致少儿舞蹈培训行业的混乱现象,社会评价良莠不齐。
3.2.4师资水平层面
3.2.4.1教法传统,缺乏创新。目前,襄阳市部分培训机构教学模式落后,教师教学方法和手段传统陈旧,创新意识不强,抑制了襄阳市少儿舞蹈技术的创新发展。
3.2.4.2师资匮乏,学历偏低。教师学历偏低,执教年限短,缺乏教学经验;兼职教师较多,师资不稳定,且大多不具备教师资质,教学效果难以保障;山区县路途偏远、交通不便导致优秀教师欠缺,使得教学效果远远落后于大中城市(见表2)。
4对策与建议
4.1政府政策干预,统一行业规范。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非学历教育培训机构办学许可证》的通告规定,市场准入制度是实施有效监管的最重要的一道门槛和保障。教育培训机构首先向教育行政部门提出设立申。行政审批通过后颁发教育培训机构办学许可证。教育培训机构进行经营活动前招生简章和其宣传广告必须进行行政审批备案。审批备案后教育培训机构可以进行正常经营。教育培训机构应于每一年度结束后接受教育行政部门的年度审核,审核意见由教育行政部门统一公布,审核意见不能通过的机构,在整改后如果审核意见再次不能通过,取消教育培训机构办学许可证即市场不准入。
4.2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居民认识。一方面,政府相关部门要推动少儿舞蹈在文化知识领域的健康发展。多举办少儿舞蹈的表演活动和比赛节目。另一方面,经营者需合理运用各种宣传途径,提升培训机构的品牌和口碑。增强教师团队的综合素质,满足素质教育和青少年身心发展的时代需求。
4.3合理价格定位,引导健康消费。襄阳市居民人均收入不高,消费能力极不均衡,导致襄阳市少儿舞蹈培训机构无法大规模运营。物价部门应该根据定价准则制定合理的收费标准,规范培训市场秩序。合理价格定位,引导健康消费。
4.4加大资金投入,提升师资水平
4.4.1提高舞蹈文化修养和技术能力。首先,教师自身要了解少儿舞蹈各舞种的文化理论。要增加生活阅历,做到内外兼修,形神兼备。还要注重提高自身修养和职业道德,律己育人,这样才能培养孩子们谦虚好学、不怕困难、勇于吃苦等优良品德。
4.4.2提高教学能力和组织能力。由于儿童的领会能力比成年人差,教师课堂讲解时要简明扼要、生动形象、通俗易懂。同时还要善于运用“儿话”教学,精于组织,提升儿童学习兴趣。
4.4.3注重课堂质量和内容形式。教师要有自己的教学模式和形式,不能一昧套用某种教学形式,要勇于创新。抓好少儿身体素质发展敏感期的训练。同时还要特别重视提高少年儿童的运动节奏、平衡和感知觉能力。
4.5科学项目设置,提高服务质量
根据本机构面对人群是少儿这一实情,从而科学设置相关的项目(比如说音乐舞蹈欣赏课、形体芭蕾等等)。参考国内外成熟培训机构的运营模式,积极创新提升自己的服务质量;正确处理襄阳市少儿舞蹈培训机构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做好售后服务多沟通家长,多汲取意见,比如意见薄、建议信电话访谈等等。
参考文献:
[1]刘潇.拉丁舞专项学生自我效能感对竞技能力发挥的影响
[D].天津体育学院 2016.
[2]贾丁雪.武汉市青少年体育舞蹈运动员成才率的研究[D].
华中师范大学 2016.
[3]刘.14周街舞训练对少年儿童体质健康的影响研究[D].
扬州大学 2016.
[4]陆莹.12周恰恰恰舞对小学生身体素质和自我效能感影
响的研究[D].扬州大学2016.
[5]裴支援.乡镇体育舞少儿舞蹈培训的意义与对策蹈培训机
构现状调查研究――以襄阳市为例2012.
[6]何忠,许志琳,陈世高.襄樊市健身俱乐部经营现状调查分
析[J].襄樊学院学报,2008,29(5):60-64.
非常荣幸能在这个“打败我不是天真,是天真热”的季节里,和大家相聚在此。
首先,感谢您对XXX教育培训学校的关注与信任。
XXX教育培训学校全体师生真诚的欢迎您加入我们的学习队伍!
当你不辞辛苦,远道而来,心中所想的一定是选择一所理想的学校,成就自己未来的梦想,当你选择了点雅坊,也就找到了自己信赖的家。点雅坊教育培训学校尤如一个大家庭,不管你来自五湖四海、四面八方,走进这里,您就是这个大家庭的成员,“家”文化是我们成长的基础,相信融入这个大家庭中,你会满载着亲情、友情、学识、技艺的硕果踏上自己精彩的人生之路。
关键词:社区教育课程;建设;研究
2013年8月20日,江苏省社会教育服务指导中心组织开展了第二批优秀乡土课程(读本)申报评选活动。经专家评审,江宁区东山街道社区教育中心编写的《与市民同行――家庭教育读本》荣获二等奖,谷里街道社区教育中心的《谷里街道市民文明礼仪手册》、东山街道社区教育中心的《与市民同行――健康知识读本》、 淳化街道社区教育中心的《珠米飘香》获三等奖,东山街道社区教育中心的《与市民同行――心理百科》、谷里街道社区教育中心的《礼仪故事集》、《谷里街道市民健康知识手册》等荣获优秀奖。从近年来江宁申报参评的课程来看,江宁的社区教育课程建设正从无到有,从平庸到打造精品,不断追求卓越。江宁紧紧把握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关于全民终身教育的有关精神和《江苏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文件要求的契机,不断加大探索社区教育课程建设的步伐,坚持以地方社区教育课程建设为核心,以方便居民学习、让居民愿学、乐学为宗旨,努力构建终身学习体系。
统一思想,充分认识社区教育课程建设的重要性
社区教育是在一定社区范围内利用各类教育资源,面向社区内全体成员,开展旨在提高全体成员整体素质和生活质量,服务社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教育活动。社区教育同其他各类教育形式一样,课程建设是整个教育体系构建的核心。
1.加强社区教育课程建设是构建和谐新社区的需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终身学习已成必然趋势,而社区教育已成为人民群众接受终身教育的有效载体。
构建和谐新社区,关键在转变市民的思想观念,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江宁正处在产业转型之中,市民素质参差不齐,只有对他们开展系列市民化教育,建设一个现代化、生态型的和谐新江宁才可能成为现实。因此,必须从市民群众生活实际出发,按不同需求,开发涵盖职业技能、休闲娱乐、文化素养等各种系列课程,使学员按需所取、按需来学,自觉参加到学习中来。
2.加强社区教育课程建设是提升社区居民素质的需要
促进江宁全面发展,必须先全面提升社区居民素质。通过社区教育课程开发,可以培训社区经济发展所需要的人才,提高在职新市民的专业技能,改善投资环境;通过社区教育课程开发,可以提高社区新市民的道德水平,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通过社区教育课程开发,可以丰富社区居民的精神生活,满足他们对文化学习的需求;通过社区教育课程开发,还可以增强新市民的社区归属感,增强社区的凝聚力。
3.加强社区教育课程建设是丰富社区文化内涵的需要
通过社区教育课程的建设,可以提炼、传承社区的优秀文化,展示、实现多个社区自身的文化优势与文化特色,开发和发展新的文化资源,从而达到以优秀的文化、特色的文化、个性的文化来影响、教育、发展社区成员的目的。
4.加强社区教育课程建设是促进社区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社区的进步与发展,离不开社区教育的先行与发展,这是因为社区的经济发展,需要社区良好的人力资源做保障。要促进社区可持续发展,社区教育课程建设应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对市民进行现代观念、文明准则和城市意识教育,破除封闭保守、急功近利、自由散漫思想,树立遵纪守法、依法办事的法制观念及生态意识、文化意识等。要促进社区可持续发展,社区教育课程建设还应引导和教育社区居民转变观念,确立没有技能、不提高技能就不可能稳定就业的新观念,确立自谋职业、竞争就业的新意识,要充分发挥社区教育的作用,加强教育培训,提高劳动力素质。
广泛调查,摸清居民实际学习需求
对社区居民进行社区教育课程学习的需求调查,是社区教育课程开发的前提。社区教育课程的开发要符合居民生活、学习、发展的需求,这样的课程建设才会有生命力,这样的课程的学习才会是美好的。我们在横溪街道和淳化街道社区居民中发放了300份问卷调查,在汤山、湖熟、谷里街道与部分村(社区)及企业、事业单位代表召开了场座谈会,在横溪、秣陵街道对100户居民进行了电话咨询。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大多数居民愿意参加一些对身体有益的休闲娱乐、修心养性的活动;愿意参加一些对生活技巧、生产技能有帮助的培训活动。只不过是不同类别、不同年龄段的人群,在不同的时间段上,需求不同。根据问卷调查的结果、座谈会的反馈以及电话回访等相关信息的分析研究,我们得到了下一步课程建设的一些建议:比如针对学生,可以开发跆拳道、武术、书法、绘画、音乐、乐器、舞蹈等课程,以促进孩子健康成长;针对青壮年人,可以开发各种技能培训课程,以提高居民就业质量;针对老年人,可以开发时事、健康、安全、书画、摄影、休闲等课程,以促进老年人安享晚年;针对残疾人,可以开发残疾人实用技术课程,以改善残疾人生活质量等;双休日可开发青少年校外素质教育、上班族的闲暇教育以及各种技术、技能的培训,周一到周五可开发老年教育,让老年人在双休日可和家人团聚一下等等。
突出特色,丰富社区教育课程内容
现在,江宁的社区教育已经由原来成人教育中单一的扫盲发展到涵盖老年教育、青壮年学历提升和技能培训、青少年的校外素质教育等等终身教育范畴。社区教育内容越来越广泛、越来越讲求实用化。
论文摘 要: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足以体现国家对科技教育的重视,这对我国青少年科技教育提出了巨大的考验。然而从现实情况来看,目前很多学校在这方面的认识还不足,本文将着重分析我国青少年教育在新形势下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分析了相关对策。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科学技术的发展已经成为人类生活的重要推动力量。青少年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在科技竞争如此激烈的时代背景下能否承担起21世纪中华民族全面复兴的重任,就要依赖于其全面素质的提高。因此抓好青少年科技教育,培养青少年科技意识和科技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1 青少年科技教育的内涵
科技教育是科学技术教育的简称,即指增进人们的科学知识、提高人们的技术水平、培养人们应用科学技术能力的教育。青少年科技教育的核心是科技素质教育,在科学知识教育的基础上对青少年科技意识和科学能力的培养,形式以学校教育为主体的,包括大学理工科教育、职业技术教育、中小学自然科学教育、职业培训、技术补习教育、科技继续教育及科普教育等。
2 我国青少年科技教育现状分析
“科教兴国”战略作为我国的基本国策足以体现我国政府对科技教育工作的重视。可是如今青少年教育中并没有对科技教育引起足够的重视,人们认识上的不足导致目前科技教育的缺失,只注重学习成绩,忽略科技思想教育为目前的主要状况。
2.1 缺乏足够的科技知识教育,青少年科技意识匮乏
青少年科技认识不足,主要原因是政府在这方面的资金投入不足,师资力量缺失等问题。首先,表现在资金上,我国教育行政部门并没有设立专门的科技教育经费,导致科技教育经费来源少,学校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很多科技教育的项目因为资金的匮乏而无法展开。其次,目前很多学校都没有设立专门的科技教育培训教师,一般都是由老师兼职担任科技辅导员,因没受过专门的训练,兼职科技辅导员水平不足,自身缺乏创新意识,根本达不到应有的要求,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导致恶性循环。
2.2 过度重视应试教育、忽略科技教育
过度重视学习成绩已经成为阻碍科技教育的重要因素,学生平时把时间和精力全部放在对书本知识的学习,另外学校的教育方法也缺乏灵活性和多样性,使得学生的个性难以充分发挥。学校虽然也一直在强调重视青少年科技素质,但却没有制定具体的目标,使得科技教育目标仍旧停留在理论上,在实践中没有进行相关的研究,缺乏详细的方法,各种各样的原因导致科技时间活动未列入学校的常规教学计划中。
2.3 社会教育在科技教育中作用没有得以发挥
虽然科技素质的培养有赖于学校的重视和引导,但学校也需要一个理想的社会大环境的支持,单靠学校一己之力也达不到最终的目标。目前整体社会环境还显得科技氛围不足,现在孩子们获取科技知识的主要途径是新闻媒体,如电视、报刊等,而缺乏通俗易懂、可读性强的科普读物。现在许多城市都举办全国性的读书展览会,展出书目百万种,但优秀科普读物少,普遍存在价高、质差问题,这已被中央电视台报道过;另外,个人购买书刊毕竟有限,而可供学生借阅的图书馆、阅览室很少,许多文化馆、少年宫的图书阅览室受经济利益驱使已改换门庭,易作它用。
3 完善我国青少年科技教育的对策分析
面对大潮汹涌的知识经济,我国的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只有正视所存在的问题,转变观念、改善方法,真正实施以培养创新能力为主的素质教育,才能实现全民科技素质的提高,为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有力支撑。
3.1 加大对青少年科技教育的重视
(1)转变观念,加强教育,重视青少年科技教育的政策引导。为培养学生的科技意识,使青少年适应新技术革命的挑战,必须帮助学生了解科技的意义以及在以后的生活中起到的重要作用。通过教育鼓励学生学习科学,激发学习兴趣。应该从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重视起科技教育,因为只依靠科技活动是达不到普及科技教育的效果的,应该从各学科教学、活动课程、课外科技活动、团队活动等方面共同努力,将科技教育活动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
(2)加大资金投入。首先,政府应该加大在这方面的财政投入,将教育系统的科技教育经费与其他科技教育经费分开,单独列项纳入财政预算,以便于中小学的科技教育经费能及时下拨到学校。其次,鼓励社会重视科技教育,提倡募捐资金,并联合企业和其他组织开展科技教育活动,充分调动各种社会力量参与青少年科技教育。
3.2 拓宽教育途径,开展丰富的科技教育活动
(1)扩大青少年科技教育的教师队伍 强化青少年科技教育,首先要解决青少年科技教育的体制问题。正所谓名师出高徒,我省确实涌现出不少科技教育名师,因而创造出了许多骄人的业绩。青少年科技辅导员承担着培育科技后备人才的重大历史使命,是国家科技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人员。目前,由于没有青少年科技辅导员编制序列,现有科技辅导员基本上都属兼职,他们大都是在职人员。为了鼓励更多的优秀人员加入到科技辅导员行列,应该增设义务科技辅导员一职,鼓励那些有识之士,特别是退休的科技人员、科技教师,成为学校或街道、社区的义务科技辅导员。
(2)开展丰富的科技教育活动。学校在学生的日常课程学习之余,应该改善以往科技教育形式化的状况,加强对科技教育的重视,引领学生对科技教育产生足够的认识和兴趣,在科技活动中,应该始终把树立和增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意识作为对学生进行系统思维训练的首要环节,经常组织学生参观现代化的工厂、商店、科研机构、集贸市场、让他们走向社会,进行考察研究,以开阔视野,亲身感受社会主义现代化改革开放大潮的冲击。并通过举办系列讲座,命题征答、专题论辩、演讲比赛、智力游戏等多种形式的活动,让学生从新旧思维观念的比较中除旧布新。
4 结语
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已经为科技教育培养了良好的氛围,学校和社会各个方面应该更加积极努力培养青少年的科技意识,我们不仅要培养大批的科技精英,更重要的是培养绝大多数人的科学意识和科学思想,这对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苏肖.谈青少年的科技教育[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6(4).
[2] 张远鸿.青少年校外科技教育评价方法问题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7(3).
[3] 伏锡良.培养创新素质从科技教育做起[J].发明与创新(学生版),2008(4).
关键词:农村;中学生;心理健康
中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培养合格优秀的中学毕业生,是每个教育工作者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然而,长期以来,关注中学生成长的焦点大多集中在孩子的饮食,身体健康,学业成绩以及升学就业等问题上,忽略了日益增多的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特别是农村中学因为信息的闭塞、师资力量的薄弱和根深蒂固的传统思想的影响以及所处环境的落后,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更是慢了一拍。针对这些问题,我粗浅地对农村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分析一下。
一、农村中学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形成原因
(一)家长对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存在模糊认识。当今“健康”的概念已不再是单纯指身体健康了。世界卫生组织早已确定健康有三个含义:机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能力强,针对青少年的具体情况,一般认为心理健康的青少年能客观的对待现实,适应社会,善于正确的评价自己,能客观的理解他人,关心他人的需要,能保持自身人格的完整性,具有很强的自制力,遇到问题不忧郁,不悲伤,并且能在学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和能力,争取优秀的成绩。而身处农村的家长们对健康的概念还仅只是停留在身体健康,强壮有力气,简单地说就是能够吃得下,睡得香,有病又痛就打针吃药,根本意识不到心理健康问题;再者,农村家庭多数存在问题,比如单亲,留守儿童,孤儿等,像这样的家庭,对孩子的关心教育不够,无暇顾及青少年的日常生活,何谈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
(二)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教师的缺乏。由于心理健康教育在农村还是一个相对较新的学科,没有专业的人才,心理健康教师大多是由教辅人员或老师兼任,他们一是在本学科教学经验不丰富,二是没有新知识、新理念,不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不能与学生打成一片,对症下药,形成共识。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心理健康教师责无旁贷,班主任更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学生的思想动态,学生的所作所为班主任是最有发言权的,那么班主任老师如何发现学生的心理疾病、如何判断学生有心理疾病,在农村学校中具备这样素质的班主任教师还是不多见的。
(三)教师、家长教育方法不当,造成学生心理障碍。调查农村大部分学生流失,并非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是因为对学习不感兴趣,最终导致对家长产生不理解的情绪。厌学只是作为一种现象外在的表现出来。个别学生因压力过大,而走上了离家外出打工的道路。有的学生专门与老师作对,不服从管教,这些表现都是心理出现种种问题。而教师对这些现象不了解,甚至轻率地给学生下评语、扣帽子、做结论,甚至认为学生品质有问题,学生及家长对此事实上也缺乏清醒的认识,学生自暴自弃,家长们漠不关心,久而久之,便生成了品学不优的学生。
那么,造成农村中学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据调查了解,许多农村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中学的领导和教师没有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教育观念,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够。相比城市中小学的教育工作者,他们承受的升学压力更大,许多家庭以让孩子考上大学、走出农村作为培养孩子的最终目标,教育行政部门也把升学率看成是衡量学校好坏的唯一标准,因此,他们具有更加强烈的应试教育动机和思维倾向。在这种动机和思维倾向的支配,心理健康教育变成了一项尴尬的工作,他们经常把心理健康教育挂在嘴上、写在墙上,但就是不落实到行动上。另外,由于许多农村中小学的教师缺乏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观念陈旧,心理学知识储备太少,因此严重制约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和普及,也严重影响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科学性和实效性,这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最大障碍。
二、如何开展农村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
(一)树立新观念,正确对待心理健康教育。原教育部长陈至立指出:“更新教育观念是素质教育的先导。”这要求我们要树立全新的心理素质教育观念,以适应新世纪高素质人才发展的需要。多年的教育发展及教学实践证明:在农村若能树立起鲜明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是教育改革在更深层次上的突破与延伸,必须对现行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进行反思和再认识,在农村加强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的宣传,全体总动员,清理教育实践中的认识误区及行为偏差。
(二)对农村教师进行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通过对农村教师进行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既可以提高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也是顺利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和基础。任课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具有一定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心理健康教育贯穿于整个日常的教学和管理过程。
(三)全员参与构建心理健康教育平台。要取得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效果,需要依靠学校、社会和家庭三方的密切配合,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心理发展环境。创造健康教育环境,避免学生经常性地陷入危机状态,维持其心理的平和、积极、顺畅。
关键词 社区教育 功能 定位
笔者认为,乡镇社区教育中心的功能可以定位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政治功能
(一)承担社会职能。
经济体制转型之前,我国是“强国家弱社会”的模式,政治工作通过行政渠道解决,经济工作通过行政手段解决,社会工作通过行政逐级落实。总而言之,政府承担了所有的角色,国家行为无处不在,使国家在垂直行政的过程中要直接面对种种压力和困难。改革打破了国家统管的模式,国家、单位、社会各司其职,即政企、政事、政社分离。国家缩小管理范围直接导致社会的职能扩大了,同时也反映为政治社会化的过程。作为中间组织的社区,在新的体制下很大程度承担了国家与社会之间的缓冲器。基层社会职能的加强给乡镇社区教育的发展带来了较大空间和良好机遇。乡镇社区教育中心事实上已经承担了重要的社会职能。
(二)促进再就业。
在改革进入攻坚战的阶段,很多无法解决的问题落实到了社区,如机构、产业调整带来的下岗与失业问题。这时,乡镇社区教育中心通过教育培训可以使下岗与失业人员得到知识和技能上的提高,在“再就业”工程中发挥不小的作用。这样一来,减少了改革对国家的震荡,一定程度起到了政治的功效。
(三)化解基层矛盾。
许多由于下岗、失业等原因闲置在家的人在今天也为数不少,他们经常对周围的事务不满或抱怨,产生一些不必要的邻里纠纷或直接找到居委会光火,成为社会中的不稳定因素。这时乡镇社区教育中心可以发挥积极作用,组织下岗、失业人员参加各类公益性的技能培训和健康向上的社区教育活动,从而起到化解矛盾的作用。
(四)促进社会安定。
社区教育中心作为乡镇的职能机构,可以在基层社会民众中组织开展政策法规、公民道德等学习教育活动,为社区的治安保卫和防范违法犯罪以及维护社会稳定起到一定作用,以保障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一个安定团结的大环境下进行。
因此,乡镇社区教育中心作为基层社区的职能机构,其政治功能将伴随着社区社会功能的增强而不断增强。
二、教育功能
二十一世纪是人力资源竞争的世纪,人力资源要靠教育来开掘。开展社区教育较之正规教育范围广,渠道多,方法活,形式多。对于已经不能进入大学深造的成人来说,接受社区教育无疑是明智的选择。
乡镇社区教育中心是开放的“社会大学”,是本地区社会教育的中坚力量,担负着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的重任,还担负着进城务工人员、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农村新成长劳动力免费培训、青少年和老年教育等重任。一方面作为开展社区工作的组织管理人员即社区工作者,需要通过知识、技能、观念的不断更新来确保社区工作有量有质地进行,针对这部分人员要以提高其素质和工作能力为主,邀请有经验的官员、老同志交流社区工作技巧及相关的政策法规,请学者、专家走进社区,把新观念、新思想带到社区。另一方面,社区作为社会的一个缩影,拥有众多的社区成员,社区居民是最广泛的受教育对象。结合二十一世纪城市人口的老龄化趋势,老年人必将成为社区受教育的主要成员,对于老年人的教育可以和老年服务结合开展,以保健、兴趣为主的教育培训有着广阔的前景,当然教育的层面和方式不尽于此。
例如,宜兴市宜城社区教育中心和街道办联合办好社区市民学校,以实现教育资源最大限度的利用,他们连续实施三年的“十万新市民进课堂”工程已经使6万多人次接受了教育,使新市民的道德素质和文化素养得到了显著提高,促进的社区的和谐稳定、及经济社会发展。为了拓展市民素质教育基地,充分开发利用好各种社区资源,由宜城社区教育中心和街道办牵头,主动与2所高级中学、3所初级中学、5所小学、市图书馆、市青少年活动中心等社区单位签订了资源共享协议,把社区内各类学校、图书馆,科普、艺术、体育场馆等作为市民素质教育基地,使市民学校的内容得到拓展和补充。可见,社区存在着广阔的教育空间,社区教育中心在整合社会教育资源方面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三、服务功能
社区教育的服务功能是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社区教育中心服务功能的基本要求是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培训活动,来满足社区居民的多种学习需求。”目前,社区教育中心的服务内容已由学习服务拓展到生活服务,由为成人服务拓展到为婴幼儿、青少年和老年人服务,包括对孤、老、病、残、幼等社会弱势群体的教育培训服务、就业服务等。可以说,乡镇全体“社区人”都是社区教育中心的服务对象。同时,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社区教育构筑网络服务平台,开设网络学习课程,教育服务已深入千家万户。由此可见,社区教育中心的服务功能将渗透到社区的“每一个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