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08 17:05:20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古代文学问题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1.1了解文献的整体脉络,引入目录研究。开始研究的第一个步骤就是应该对文献建立一个整体情况的了解、概述体系,掌握某一本书的流传情况和书写情况以及主要内容,作为开始研究的敲门砖,广大学者要有一定的目录学基础。古代文学研究需要的文献内容分散在各类书籍当中,如果将文献进行重新的整理,工作量巨大,也会占用很多时间。目录学是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中的指示学科,是进行古代文学研究中的“指路明灯”,能够有效提高古代文学研究的效率,对研究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一本好的目录学作品,不仅能够帮助我们整理一本书创作的年代、背景、内容、流传情况以及作者的生平、经历、主要写作思想等基本知识,还能够让我们判断出一本书的真实情况,提供新的材料并扩大我们的研究范围,还能直接关系到鉴赏批评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帮助研究者在众多书海中筛选出有研究价值的作品,让我们的研究工作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文献,特别是古籍文献作品,在流传的过程中会出现不同的刻本或者抄本,在内容上会出现或多或少的变化,改串、错版的情况屡屡发生,但在流传的过程中是无法避免的。因此,一本好的目录学作品,还能够帮助我们筛选优秀的文献作品。
1.2增加质疑的意识。对待文献要有正确的选择态度,就文献本身而言,它只是参考资料的一种,文献考据也只是研究中的一种手段而不是学问。古代文学研究的文献多源自一代一代的流传保存,在流传过程中难免会发生伪造、篡改的情况发生,例如被世人称为“诗仙”唐代诗人李白在去世之前并没有将平生创作的诗作固定成集,很多都是后人整理结集而成,元稹等李白后代名家都曾受到委托进行编撰李白诗集,在清朝编订的《全唐诗》纳入李白名下的作品也有数集,其中真伪需要结合李白当时的创作风格、创作心情等慢慢敲定。而在明朝对古书的篡改更是广为人知。古书文献中的一字之差就能有完全不同的解释,如果没有可靠的文献版本进行参考,将让古代文学的研究进入歧途。因此,在研究中参考的古典文集一定要时刻怀有质疑的意识,有判断真伪的能力,特别是现在网络技术发达的今天,很多从网络而来的文献信息也存在纰漏,需要广大研究学者活取活用,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开展研究工作,为后人留下可靠的文献信息。
1.3对文献的准确解读。文献中的注释是对文章中内容的进一步解释,一旦发生偏差将会影响整篇文章的分析,即使是文献中的一个标点,对原作也会产生影响,标点的错误不仅影响断句,特别是书名、人名、地名等专有名词也要严格遵守标点要求。为了提高古代文学研究的准确性,必须对文献文本资料进行正确的解读,要有精准的注释内容、标点符号等,通过校对完成文学准确性的把关。校对过程就是寻求文献全貌的过程,根据创作的环境、作者的境况进行整理,把一本书不同的版本和相关的文献进行比较、筛选,校正对错,尽全力整理出最接近原稿的版本。如果研究者参考的文献与原稿相距甚远的版本,在注释和标点等方面存在出入,那么得到研究的结论也必然远离原作的本意。因此,我们必须对文献进行精准的解读和校对。2.4重视文献学的历史地位。将文献学方法引入到古代文学研究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因为古代文学的研究对象是历史上存在的真实人物创作出来的文学作品,它有着特殊的历史时代,但是时间已经过去,历史无法重演,凭空臆造的不是对文学的研究。因此,只能借助历史留下来的文献作品帮助研究,只有重视文献学的作用,肯定它的历史地位,在思想上转变对文献的认识,将推动古代文学研究的深入。
2、结语
[关键词] 对外汉语;古代文学教学;现状;对策
一、对外汉语教学中古代文学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1、对外汉语专业中古代文学教学的现状
近年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日益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整个社会的发展也日渐趋近于工具化和技术性。在大学校园中,古代文学的地位远远及不上经济、法律、新闻、公关、市场营销等实用性课程。在学生中间也普遍存在这样的心理,风花雪月的句子在残酷的就业现实面前更无可与考过几个计算机等级证书和英语等级证书相提并论。因此,很多学生都不愿在古代文学的学习上投入过多的时间和精力。从另一方面来看,学校老师和学生的普遍忽视自然而然导致了古代文学教学时数的缩减,这一学科的教学不可避免流于条框的阐释。为了保证古代文学教学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多数教师在教学中只能停留在对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史的简单勾勒。教师讲授的主要是《古代文学史》,而与之配套的《历代文学作品选》则很少有时间顾及,很少有时间对具体作品有一个比较全面的分析和阐释。并且在课堂上教师为了节省时间也总是把结论性的东西以最简洁的方式交代给学生,学生的分析能力、思维能力很少有机会得到训练和提升。
2、对外汉语专业中古代文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目标模糊严重阻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目前形势下,在我国很多高校中,无论是办学者还是对外汉语专业的研究人员往往自然而然地将具体的对外汉语教学学科和汉语言专业等同对待,这样就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科教学和专业教育的区别,从而过分注重语言的学习和训练,忽视了文化知识的传授。教学目标的不明确导致了他们只是片面以为对外汉语教学侧重的是语言能力的学习,并不是对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所以在语言类课时增加的同时古代文学的课时数却被大打折扣,这样的结果就导致老师教的力不从心,学生学的一知半解。这样很显然大大阻碍了古代文学教学质量的提高。
(2)教学方法呆板根本无法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人们对这门学科的忽视使得在课时安排上受到极大的限制,然而在古代文学的教学方法还采用传统的机械的填鸭式教学模式,这样直观地看来教师是想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最大程度地为学生传送知识。在教学实践中也只好单纯围绕着作家作品、创作背景、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进行灌输,但实际上在学生看来是毫无意义可言的,学生只能生硬地接受,程式化地记录笔记。这种传统的授课方式,以教师的单纯知识传授为主,以学生的机械被动接受为辅,忽视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忽视了对学生人格素养、审美鉴赏、文化修养等方面的提升,忽视了文学自身对学生潜移默化地巨大影响。
(3)教学氛围沉闷大大削弱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基于上述对高校中很多学生普遍心理倾向的调查分析,很多学生对于古代文学这门学科本身没有太多的兴趣,这不仅仅是因为教师在教学方法上的疏漏,还包括课程本身缺乏吸引力。学生更多是自我感觉需要在一些实用性较强的外语等学科上加强学习和训练,古代文学本身作为陶冶情操的所在可以使可有可无的。这种观点是十分错误的,但短时期内在大学校园中并不能彻底扭转,大多数的学生依旧会投入很大的精力背外语单词和课文以便顺利通过专业外语的晋级,而很少愿意投入时间去背诵古诗词或阅读经典之作。还有一些学生觉得古代文学与我们所处的时代太过久远,学习缺乏实际意义,不实用,所以也失去了学习的动力。在急功近利的实用主义的影响,学生对古代文学的学习兴趣普遍不高。
二、加强和改进对外汉语专业中古代文学教学的有效途径
1、做好学科定位,明确教学目标
社会经济的发展带动全球化的不断推进,国际间的交往也日益密切,我国综合国力更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进步,逐步走向世界,与国际接轨。世界需要了解中国,许多国家希望能从多方面多元化地与中国开展交流。因此对外汉语这门课程的开展就为外国学生了解中国开启了大门。古代文学作为历史的产物,是祖先留给后人的宝贵财富。因此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古代文学教学中,文化与语言是同等重要的存在,它们共同为中华文化的传播作贡献。
2、紧密结合实际,丰富教学内容
对于对外汉语专业的学生,他们今后的就业所要面临的是不同的国家和民族。在纷杂的外事活动中,无论是从事教学还是文化交流工作,关键是要永存一颗爱我中华之心。因此在古代文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可适度加强对爱国文人的学习,学习那些不屈不挠、昂扬向上的民族精神,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龚自珍,都是绝佳的学习对象。还可以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讲解古典名著中的精华篇目,指导学生尽可能多地阅读古代文学作品,使学生徜徉在古文的智慧海洋之中,领悟其丰富的精神内涵,从而潜移默化地引导他们对古代文学作品的热爱。
3、改进教学手段,活跃课堂氛围
针对对外汉语专业的学生,采取填鸭式的机械灌输文化典籍毫无裨益,作为一名古代文学教师应当积极营造和谐良好的课堂氛围,使学生自觉沉醉其中。仅仅以刻板的考卷来衡量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是很不科学的。而是应当充分发挥他们动手、动脑的能力,多方面、全方位地调动其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对他们的文学素养和获取新知识的能力采取一种客观公正的方式进行有效地考核和评定,诸如在向学生介绍清代著名词人纳兰容若的时候,不仅需要使学生明白他的作品及所抒发的情怀,还应当鼓励学生通过图书馆和互联网等平台借阅相关著作评论,适当进行内容扩展,把与纳兰性德有相似境遇的李煜拿来进行对比,或简答或论述,使他们尽自己的能力来加深对这两位文人的学习。
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古代文学这门课程在对外汉语专业中的重要作用,无论是办学人员还是该学科的具体研究人员都应当充分审视并明确学科的地位,明确学科定位,在此基础上注意结合现实实际,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爱国精神,培养学生的审美旨趣。认真把握并积极改进在古代文学这门课程的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古代文学不是语言类课程的补充,而是一门强化语言的人文素质课,因此就应该针对它的特点,不断完善它的教育功能,要让对外汉语专业的学生在古代文学的学习中成为有强烈的爱国之心、有文化素质、有审美能力的优秀的外事人才。
参考文献:
[1]杨华.关于提高对外汉语专业古代文学教学效果的几点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3,(01).
[2]杨冬梅;訾希坤.对外汉语专业古代文学课的教学研究[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09).
[3]杨华.试论对外汉语专业中古代文学教学问题及对策[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2,(05).
[4]邱蔚华.对外汉语专业古代文学课程建设之我见[J].龙岩学院学报,2011,(02).
[5]李锦.论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古代文学教学[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5).
一些古代山水诗和一切优秀文学作品一样,为什么能够长久流传不衰,能够在不同时代不同阶级的读者中间引起爱好和激动,以至发生共鸣,这是个很值得探讨的文艺理论问题和美学问题,同时也涉及到正确地理解、评价和继承文学遗产问题。这次讨论,就是围绕着如何从理论上正确地认识和分析这些问题而展开的。
现将两个问题的讨论情况分述于后。
一
山水诗问题的讨论,以朱光潜的《山水诗与自然美》[1]一文为首篇。这一问题因涉及到当时提出并正在讨论的“人性共鸣说”与“阶级共鸣说”问题,所以朱文发表后,引起了很多
人的关注和兴趣,于是一场关于山水诗问题的讨论便展开了。论题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即山水诗的阶级性问题,山水诗的产生和发展问题以及山水诗的评价问题。
山水诗的阶级性的讨论,包含两个内容,即是否所有的山水诗都有阶级性和如何以的观点看待,判断与解释这类作品的阶级性。
判断山水诗这类作品的阶级性,这是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它涉及到文学史和文学批评等有关理论,归结起来大致有三种情况:一是具有明显的阶级性质和倾向性,二是虽阶级特色或阶级倾向不那么明显,但经仔细加以分析,从作品本身仍可以清楚判断出它的阶级性,三是有些山水诗通篇都是在歌咏或赞美山水景物之美,不抒发和流露作者对社会,对人生的见解和感慨,或者虽然是流露了一些诗人的主观感情,但比较隐晦曲折,很难判断出它是属于哪个阶级的思想感情,如王维的《木兰柴》、《栾家濑》,谢灵运的《登庐山绝顶望诸峤》,李白的《夜下征虏亭》等就是。
在讨论中,对于前两种情况在肯定、判断和解释它们的阶级性上,大家的意见基本上趋于一致。分歧的焦点主要集中在第三种情况上。对此,有两种不同的意见:
一种认为,这类山水诗只是单纯地描摹了自然的一部分美,或作者只写出了对某一景物的一刹那感受,给予读者的也只是所反映出来的自然的这一部分美,对这样的美就很难看出它的阶级性,也很难以阶级的概念去解释。具体阐发这种观点的有罗方的《关于山水诗的阶级性》[2]一文,文中认为,不能把阶级的概念任意地解释,把本来不一定属于阶级范畴的东西,如人们对于自然山水的某些喜爱,都统统以阶级性的概念来加以区别或一概归之于封建士大夫阶级随意加以否定或贬低,对具体作品要进行具体分析,如谢灵运的《登庐山铯顶望诸峤》一首,写的是一个人迹罕至的丛峦峡谷中,昼夜都看不见日月,冬夏都覆盖着霜雪,如果完全按照我们今天的美学趣味来评论这首诗,这样的景象就似乎太没有生气了,最好有一点阳光或有一点人的活动踪迹,至少也应有一只苍鹰才好。但自然界存在着这样的景象,看来诗人也并不是因为特别喜爱它或特别厌恶它才写一首这首诗的,他既然看见了这种景象,而这种景象又是少见的,就用文字把它描绘下来。我们可以有理由不一定欣赏这样的诗,但不应因此就证明它所表现的就一定是士大夫阶级的情趣,甚至也难以看出它一定是属于某一阶级的。再比如李白的《夜下征虏亭》,诗中也同样没有透露出一丝半点能使我们捉摸到的他对社会、对人生的感情,他只是描绘了他在月夜中所见到的月色罢了。还有象王维的《萍池》,李白的《荆门浮舟望蜀江》,《望庐山瀑布二首》其一,陆游的《春日》五首等等,都异常鲜明地、形象地描绘了大自然的各种景色。然而诗人们似乎都很吝啬,他们在这些诗里,仍然没有透露一丝半点对社会对人生的感想,或者由于看到这些景象而想到他们在生活中的什么遭遇。他们在这些自然景象面前,仿佛一下子被迷住了,而终于不能不写下这一瞬间的所见。这其中虽然有着诗人的主观意识,甚至包括诗人的美学观点,但因诗人为眼前景象吸引,使他惊奇、赞赏、进而要把它尽可能地如实地描绘下来的欲望,这样的动机就不一定和作者的阶级利益,他自身的利益以及他自身的遭遇有什么联系。当然同一景物,不同的诗人也可能有完全不同的表现,然而,这种对自然山水的不同爱好与不同表现,也不一定能系统的整个的体现诗人的美学观,即使体现了诗人整个美学观点中的一部分观点,如王维的特别喜欢“静境”,可是就其一首诗所写出的“静境”本身来看,也很难说一定就是封建士大夫阶级的情趣的体现,因为别的阶级有时也有这样的情趣。
对这类作品,叶秀山在《山水诗的阶级性问题》[3]一文中,作了与众不同的另一种解释。他在肯定了一般山水诗从创作到欣赏都有阶级性之后,指出,这类山水诗因为它们只是“对自然景物的直观描写”,所以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艺术品,也只是给人一种单纯地技术性欣赏(即非艺术欣赏),所以没有阶级性。“譬如王维的有些短小的山水诗就有这样情况”。这样的诗“只能说是艺术的低级阶段”,因为作者“只写出了一些生理上的感受(视觉、听觉、嗅觉等),并没有流露什么社会思想感情。这种欣赏也不是艺术欣赏,比如欣赏,如果因为的色、香、味引起了生理上的,这并不是美感,所以这种欣赏也不是艺术欣赏,因而没有阶级性”,“要使达到美感,就必须在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想象,使之与一定的社会思想联系起来”。
持上述意见的人,由于认为这类作品没有明确的阶级性和倾向性,受到不同阶级的喜爱和欣赏,因而也常常以此作为不同阶级、不同时代产生共鸣的佐证。
另一种意见,认为这类山水诗有阶级性。不少论者从创作的主客体以及美学角度阐析了这种观点。如李正平的《山水诗景物画的阶级性》[4]一文中就强调了创作主体的作用。指出,山水诗人、景物画家描绘的直观对象,虽然是没有意识的自然,但他的描绘并不是刻板的、盲目的、照相式的临摹,而是通过一系列思维活动的,艺术家对自然产生美感,仅仅是他创作过程的基础和起点,当他进入创作过程时,美感同思维、同意识和感情的关系,就更广泛、更深刻、更复杂了。因此,每一幅景物画,每一首山水诗,都是作为艺术家对物体进行观看、洞察进而思维和理解的产物,是经过选择、概括和典型化的艺术处理的结果——艺术家的思维和意识支配了自己的创作。作品的阶级性往往是通过“人化自然’——寓意,象征和比喻,以及“情绪的强度”和“画面效果”等独特的方式来体现的。所以判断其阶级性应联系作者的审美意识的性质和创作的动机、意图,联系读者欣赏过程中所激起的艺术感情和某种概念。
孙子威在《有没有不带阶级性的山水诗?》[5]一文中,着重论述了创作和审美主体关系的重要意义。认为,没有纯客观地描摹自然景物的山水诗,山水诗不是纯自然景物的拷贝,它是自然景物的主观反映,是景与情的结合,是自然美与诗人的审美观和美学理想的辩证统一。有的作品即使没有直接地透露作者对社会、对人生的感情,而是抒写对自然的喜爱,但是在阶级社会里,这种喜爱也是有阶级性的,不可能是超阶级的。因此,也就不可能有一种特殊的不带阶级性的山水诗。
许怀中的《漫谈山水诗、画的阶级性问题》[6]一文,从山水诗,画其独特的艺术形式所具有的复杂性和特殊性两个方面,论证了这类作品的阶级性问题。文中指出,山水诗、画比以社会生活中生产斗争和阶级斗争为直接的描写对象的文艺作品(如小说、戏剧、散文等)的阶级性更为隐晦曲折。作为艺术品的山水诗,它只是客观地、直接地表现自然景物,作者的思想感情都是渗透在自然景物的形象之中的。这就决定了山水诗、画的阶级性的复杂性。由于它们形式短小、容量有限,由于描写对象的客观性(题材)和形式(往往只有几句或几十句)的特点,便决定了它们阶级性的特殊性。它们虽然包含着作者的思想感情,但不是强烈地直接地表露,而是被景物的形象掩盖着,在表现的深度上也受到限制。作品里所能看到的,往往只是感情的状态,无法体察更深一层的东西。所以这类作品的阶级性倾向性主要在于作品的艺术形象所表现出来的美感,这也是作为判断它的阶级倾向性的主要依据。许文最后还指出,对于山水诗、画,不要提出不切实际的苛求,也不要硬找“政治”,强加“寓意”以及其他的种种偏向,或用“引伸”的方法到诗中去找“阶级性”,这只能是对山水诗、画的阶级性的曲解。
讨论山水诗的阶级性问题,自然会涉及到山水诗的产生和发展问题,这个问题弄清楚了,对山水诗的阶级性的理解自然也是有帮助的。在讨论中,许多人从文学史的角度论述了其产匕的基础和条件,但大家的见解也是各说不一的。
朱光潜文强调了社会消极因素对山水诗产生和发展的作用。他认为,山水诗于晋宋时代出现,是与当时汉族统治政权偏安江左,社会经济动荡不安,社会基础剧烈转变以及佛老思想盛极一时有关的。这些情况一方面影响到诗人所隶属的士大夫阶级彷徨不安,向往隐逸,霸占山泽、建立庄园、讲究养生而游山玩水,加上统治阶级内部互相倾轧,很多人抱着“出世’的思想,于是纵情山水便成了他们的重要途径。另外,由于当时社会政治的影响,文化开始转向颓废,轻内容而重形式技巧,而写景之作又便于那些生活贫乏的诗人去追求声律词藻,雕章琢句,于是山水诗便大量产生出来了。曹道衡在《也谈山水诗的形成与发展》[7]一文中,认为庄园经济的发展和老庄思想盛行是其产生的重要基础。指出,古代山水诗盛行于魏晋六朝,主要是由于士大夫阶级的知识分子向往隐逸,庄园经济生活又使他们游山玩水风尚大为盛行。另外,与当时的哲学思想方面老庄思想的盛行也是有着密切关系的。因为老庄思想讲究清静自然,所以喜欢老庄者,也同样喜欢山水,借用山水景物的形象来表现哲理。林庚的《山水诗是怎样产生的》[8]一文。认为,山水诗的产生并不是建立在为山水而山水这样远离现实的基础上的,也不是在隐逸这样的生活基础上成长的。它是在封建经济发展更为成熟的阶段上的自然产物。南朝的经济发展与水路交通的发达,为人们认识自然美提供了有利条件。它首先在江南民歌中体现出来,作家们从民歌中学习了这些,而自己也过着游宦、行旅的生活,阅历了无数名山胜水,于是山水诗就产生了。宋元嘉时期是南朝经济成熟的发展时期,所以山水诗大量地产生在这个时期。
袁行霈在《也谈山水诗的产生问题》[9]一文中,对山水诗产生的社会背景与文化背景作了认真地考察,从而不同意那种用经济的繁荣或人类审美力的发展来解释山水诗的产生的说法。认为“生产力是不能直接对上层建筑起作用的”,“文学现象尤其不能直接用生产力的状况来解释,因为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与艺术生产的发展是不平衡的”。他指出,宋初的山水诗的产生是早已被魏晋以来的政治、阶级状况所决定了的。它是在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异常尖锐的情况下,在隐逸的风气盛行的基础上产生的,而失意的贵族和中下层地主阶级则是它产生的阶级背景。此外,王宫诗的成熟,民歌、游仙诗、招隐诗中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又为它的出现做了文学上的准备。还有作为描写对象的“江南秀丽的山水景色”以及“谢灵运等诗人的个人作用”等都促进了山水诗的出现。
对上述几种看法持异意的人则认为,山水诗的产生虽然有社会政治原因,但不能狭隘、片面地把它理解为“社会动乱”或“庄园制度”,也不能单纯强调隐逸或庄老思想对封建士大夫文人的影响,这个问题牵涉到对晋宋及其以后社会经济、文化的认识和分析,也涉及到对这些时代的山水诗及其作者的思想和艺术的评价等一系列问题,因而是比较复杂的。
对山水诗的评价问题,很多文章都有所涉及。对我国古代山水诗的艺术方面的评价,大家的看法是比较一致的,都充分肯定这些作品在描写大自然上所显示的高度成熟的艺术技巧。但对它们的思想内容方面的认识,却随着讨论中对它们的阶级性、产生和发展等看法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如朱光潜认为,它是有闲阶级的产物,反映了封建文人逃避现实的生活态度和思想。那种爱好山水诗的趣味很“类似过去没落阶级的人提着画眉鸟笼逛街一样”,在思想上没有什么可取之处。但罗方认为,山水诗作为一种艺术,它所概括和集中的自然美’常常是很能诱发和提高我们的审美力的。即使是那些单纯地描写山水景物的作品,在丰富我们的精神生活、开拓我们对大自然的视野方面,仍然可以起良好的影响。以王维的诗为例,不能以为只要欣赏了王维所描绘的一些山水,就具有了没落阶级的颓废感情,更不能以为所有描绘山水的诗都是宣扬遁世隐逸的思想。对自然山水美的欣赏不可能为某个阶级所专有,不能用阶级划分简单地贬低或否定描写自然山水的作品。
讨论中认定,山水诗的产生有其时代和阶级的背景,它对后世的影响很大,以至于不同的时代,不同的诗人都有所创作,并获得不同阶级读者的喜爱和欣赏,因而有少数文章还涉及到文学的共鸣问题。这一问题,由于下文将专节介绍,这里就不予赘述。
二
文学的共鸣问题,早在五十年代关于李煜词的讨论[10]中以 及关于古代山水诗的讨论中都已有所涉及,但作为一个文艺理 论问题进行专题讨论,这还是首次。这次讨论是以柳鸣九的《批 判人性论者的共鸣说》[11]一文为发端的。柳文发表后,先后继起撰文参加讨论的有:闵开德的《谈谈文学上的共鸣现象——并 与柳鸣九同志商榷》[12]、冯植生的《对共鸣问题的几点意见》[13]、
文礼平的《文学的共鸣现象及其发生的原因》[14]、洁民的《文学上共鸣的基础是什么?》[15]、陈樂的《为“共鸣”而争鸣》[16]、陆行良的《关于文学的共鸣问题——并与柳鸣九同志商榷》[17]、马白的《共鸣·欣赏·创作——兼与柳鸣九同志商榷》[18]。白石的《文学的共鸣作用和文学遗产继承问题》[19]等。讨论主要是围绕着共鸣的概念,产生共鸣的条件和基础以及共鸣的作用和范围等问题展开的。
共鸣的概念。柳文认为,文学士的共鸣同音学上的共鸣一样,必须以“相同的频率”作为基础和条件,文学共鸣的“相同频率”是读者与作家作品、人物形象所体现的相同的思想基础一致的阶级倾向,它不是精神或情感活动的全部,与一般的精神感应如理解、欣赏和喜爱有所区别,其区别在于后者比前者远为广泛和“普遍”。
但多数论者不同意这种解释,觉得这种解释过于机械和简单,它解释不了实际存在的许多丰富复杂现象。如闵开德、文礼平、陈燊等认为,文学上的共鸣现象就是指作家或作品中的一些思想感情引起了读者也产生了相同或相似的思想感情。或者说,是作家、作品和读者之间在思想感情上互相呼应,融洽的现象。这种思想感情可以是完全相同,也可以是某一部分、某一些方面的相同和相似、相通。
关于理解、欣赏、喜爱同共鸣的关系,多数论者认为它们 夕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完全是一个统一的东西,不可能截然加以分开。因为如果没有正确地理解,就不能产生真正的思想感情上的喜爱和共鸣,理解了的东西,不一定引起人们的喜爱和共鸣,但引起人们思想感情上喜爱和共鸣的,一定是理解了的东西。理解、欣赏,喜爱和共鸣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具有不可分割的辩证关系。
产生共鸣的条件和基础。这是讨论的中心问题,柳文认为,“因为共鸣要求相同的思想基础,所以共鸣一般是发生在同时代、同阶级的人们中间的。以作品中的人物与读者的关系来说,古典作品中的人物一般是不会引起现代人的共鸣的。不仅被否定的人物如此,就是被肯定的人物如拉伯雷笔下的巨人,莎士比亚笔下的正面人物也是如此。因为,在他们与现代人之间有着阶级思想的藩篱和时代的隔膜。同样,当代作家作品中的历史人物,如果他们不是穿着历史衣装的今人而还是具有精神性格上的历史真实性的话,一般也是不可能使现代人共鸣的。再以作家与读者的关系来说,过去时代的古典作家由于时代和阶级的限制,不论他们在作品中表现了怎样的进步思想和倾向,但要达到今天我们的思想高度是不可能的,因而也不可能引起共鸣”。柳文的这种阶级共鸣说的观点,同样引起很多论者的异议。其中闵开德、文礼平,冯植生、陆行良、陈燊等从文学的特征出发,运用阶级分析的方法,从作家、作品以及读者等不同角度驳斥了这种观点。认为实际情况远比柳文说的要复杂得多,共鸣实际上常常是发生在不同社会、不同时代和不同阶级中间。并且还提出了种种依据,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属于不同阶级的人在一定的条件下,在某个方面或某一点上,由于存在某些相同或相似的思想感情。彼此也可以产生共鸣,阶级成份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一定条件下,不同阶级的思想意识有时会互相渗透或转化,某个阶级的个人可以受其他阶级的影响而有了非本阶级的思想意识,因而对于表现另一个阶级的思想感情的作品产生了共鸣,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对立阶级之间在政治、经济利益上也有相对同一的一面,因而在思想意识上就某一点或某些点来看,也就可能有某些相同,故而产生共鸣(如在民主革命中或在中,各阶级的思想感情虽没有相似之处,但由于反帝、反封建与各阶级的利益
是一致的,所以对于表现这种思想的作品就能够产生共鸣);共
鸣可以而且往往只是某一方面或只在某一交叉点上产生,不同
阶级的人在世界观上、思想体系上是有严格区别的,谈不上相同,但并不排斥在个别问题上的部分相同,这也可以成为共鸣的思想基础。此外,还在于意识形态的发展存在着继承性,无产阶级虽然在整个思想体系上与过去的一切阶级有着严格的区别,但仍可以批判地吸收其中的某些进步思想,因而对于表现了这样思想意识的文学作品也就能够产生共鸣。
上述这些归纳如果说还只是就一般情况而言的,那么具体 到优秀的古代文学作品,为什么经历了几种社会形态之后,还 能对我们产生艺术魅力——这也是认识共鸣问题的一个重要方 面。对于这一问题的论析,很多文章都有所涉及,其中胡经之的《为何古典作品至今还有艺术魅力》[20]专文对这一问题作了探讨,认为,古典作品对我们有着双重关系。那就是既有矛盾的一面,又有统一的一面。其矛盾在于;时代的久远,今人不可能也不必要再复返到古代社会;古典作家的思想感情也不会和我们相同。由于阶级的局限和认识的局限,他们对现实的认识和感受,和我们比起来,当然会有很大差别,而作为主、客观统一的古典作品也不可能与现代作品具有同一的性质。但是,从另一面说,优秀的古典作品和我们之间,在矛盾中却也有着统一的、一致的这个方面,这就是古典优秀作品除了具有谬误的一面以外,也包含有丰富的客观真理,而这种前人发现的客观真理,不但不与我们今天对现实的反映相矛盾,而且还是与之一致的、统一的地方。这种深刻的矛盾、惊人的一致,这就是古典作品对我们的双重关系。而那些传之不朽,真正富有艺术生命力的古典作品,却总是在这两重化的矛盾中闪耀出它的艺术光辉来。此外,由于古典文学作品本身客观存在着真、善、美以及丰富的生活经验,高度的审美能力,精湛的艺术表现技巧等诸因素,从而对我们产生艺术魅力并激起我们的共鸣。
文争鸣在《古典文学的共鸣问题》[21]一文中,论述了古典文
学共鸣的条件、原因及区别等相关联的几个问题。认为,共鸣
是主观客观两个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从客观方面讲,文艺作品
要具有能够引起共鸣的客观因素,这就是作品的先进思想和完
美的艺术形式;从主观方面讲,要具有感受这种因素的条件和
能力,即主观能动性。无产阶级能够对古典文学产生共鸣,这是
因为优秀古典文学具有先进的思想内容和完善的艺术形式,有
能够激起思想感情激动的因素。此外,同人类具有对美感的继
承性和审美能力的稳定性、继承性有着密切关系。但作者同时
还指出,过去时代的文学作品,无论怎样伟大,总是带有这种
或那种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所以无产阶级在阅读优秀古典作 品时所引起的思想感情的激动同阅读无产阶级社会主义的文学 作品时引起的激动是不相同的,其区别在于,阅读优秀古典作 品只能在总的倾向上引起和作品中的思想感情一致。而对社会 主义优秀作品,不仅在总的倾向上与作品一致,而且在对作品 中具体人物、事件的感情上,也基本上和作者的态度一致。
产生共鸣的条件和基础问题,除了上述种种因素之外,就作品本身的情况来说,不少论者还指出了许多复杂的情况,诸如由于文艺作品具有形象性这一艺术特征,用生动的艺术形象在思想感情上去感染与打动读者,影响读者的感情,发生潜移默化的作用,以至引起思想感情的共鸣,有些艺术形象体现了比较复杂的阶级思想,因此不同阶级的读者可以从不同方面得到共鸣;还有些文艺作品由于题材和体裁的特殊性,艺术形象的思想意义比较不固定(如寓言)或思想感情表现得不明显(如某些山水诗)读者则可以按照自己的理解来欣赏,或者加进自己的思想感情“改造”了原来的形象而产生了共鸣。在读者方面,也有很多因素影响共鸣,除思想观点以外,诸如读者的身世经历、修养和兴趣等个人因素,对共鸣也是有作用的,甚至往往影响着共鸣的广度和深度。
在上述争鸣文章发表之后,柳鸣九又在1961年第6期的《文学评论》上发表了《再论共鸣现象的实质及其原因》,申述了自己的观点。认为分歧的由来主要是由于一些同志“对共鸣的涵义的理解过于笼统”所致。“我们固然说共鸣需要有相同的阶级思想感情作为基础”,但并没有说“感受、喜爱和一般的感动也必须要有这样的基础”,从人的“根本的精神活动规律和途径”来说,“这两种精神运动的规律和途径是不同的,一种是致。一种是两者有差异因而读者主观借用客观作品,或者说,主观在客观的作用下而自我演绎。而有些同志把基与前一规律的共鸣与基于后一规律的一般感动现象混同起来,因此,在他们讨论为什么产生共鸣的时候,有的则不切实际,有的则没有找到正确途径”。
总之,在这次讨论中,虽然对共鸣的概念,产生共鸣的条件和基础,共鸣的作用和范围等一系列问题上,都存在着一定二歧,但从中也不难看出,就是在这些分歧中,也往往是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的。通过广泛深入的讨论,有些问题:比如共鸣需要相同的思想感情作基础,共鸣与理解、欣赏、喜爱等情感因素有区别又有联系,决定共鸣的是思想感情,但艺术的形象特点又有助于共鸣的形成和加强共鸣的程度等,大家的意见已基本趋于一致。
[1]《文学评论》1960年第6期。
[2]《文学评论》1961年第8期。
[3]《文学评论》1961年第2期。
[4]《文学评论》1961年第1期。
[5]《文学评论》1961年第4期。
[6]《厦门大学学报》1961年第2期。
[7]《文学评论》1961JP第2期。
[8]《北京大学学报》1961年第4期。
[9]《文学评论》1961年第4期。
[10]见本书《五十年代讨论李煜词的评价问題》一文。
[11]《文学评论》1960年第5期。
[12]《文学评论》1961年第1期。
[13]《文学评论》1961年第1期。
[14]《文学评论》1961年第2期。
[15]《文学评论》1961年第2期。
[16]《文学评论》1961年第4期。
[17]《学术月刊》1961年第3期。
[18]《学术月刊》1961年第8期。
[19]《哈尔滨师范学院学报》1961年第1期。
众所周知,文学创作是和创作主体密不可分的,它集中表现了创作主体对客观世界的审美体验和认识。从古至今,创作主体在整个文学创作活动中的地位都是不容忽视的,特别是古代文论始终将对创作主体的研究置于重要位置,深入探讨创作主体的德才和学识、情操和禀赋等各个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及这些因素与作家创作的关联性与复杂性。本文集中探讨的是中国古代创作主体的人品与文品的具体关系。“文德说”是中国古代作家论中的一个很有影响的命题。它的实质是说创作主体的道德修养决定文学创作成就的高低,这在文学史上确是一种带有普遍性的文学现象,先秦开始一直为历代文论家所重视并且不断地加以发挥,“德”与“文”的关系随着其内涵的发展也是在不断地演变。“文德说”就其源,起自先秦时期的言、德之论,它最早出自《周易·小畜》:“君子以懿文德”。这里的“文德”,不是专门针对文人而言的,不专指作者,而泛指一种美德。《礼记·表记》中说“君子耻有辞而无其德,有其德而无其行。”
这既表明了德行第一、言辞第二的思想,又强调了德、行、言必须统一。虽然“文德说”在先秦并不专指文学,却对后世文学主体论的“德”与“文”的关系发生了直接的影响。汉代王充在《论衡》的《佚文》等篇中明确地提出了“文德”的概念,他说:“《易》日:‘大人虎变其文炳,君子豹变其文蔚。’又日:‘观乎天文,观乎人文。’此言天人以文为观,大人君子以文为操也。”“以文为操”,就是以礼乐规定的文饰为仪表,而这种礼乐规定的文饰是合乎道德规范的。在《书解》篇中又说到“人无文德不为圣贤”。这里将道德和文章看成一体,当然这一命题也引起了后世批评家们的争议。然而我们必须承认文人的感情意念通过文辞都充分表露出来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继承“文德”之论的文论家颇多。魏文帝曹丕在《与吴质书》中提出的“观古今文人,类不护细行,鲜能以名节自立”成了一个时期评论文人无德或少德的理论依据。
刘勰的《文心雕龙》除了有很多篇目论及文德之外,还有专篇论及文人品德,其论文人德行的专文是《程器》篇,借用《尚书·周书》上的比喻,说明人材要“贵器用而兼文采”,不能象近代词人那样“务华弃实”,本末倒置,强调文人要注重品德的修养。南朝梁代文学家萧统对于陶渊明的评价算是真知灼见,准确地论述了文与德的关系。陶渊明不仅诗品高洁,人品也一直为后世的人称道,特别是他不为五斗米折腰的精神令人敬仰。因此萧统不仅为他编文集,而且在序言中高度评价了陶渊明的文品和人品,这也是历史上最早的高度评价陶渊明诗品和人品的论文。唐宋时期,古文运动兴起,主张“文以明道”、“文以载道”,强调政治教化的功能,因此对作家道德修养的要求更为强化。唐代的韩柳及其门人对于“文德“作了更深一层的论述。韩愈在《答李翊书》中从古文运动的角度,阐述了学习古文须以“立行”为本,而以“立言”为表。他以自己的亲身经历现身说法,说明只有“行之乎仁义之途,游之乎诗书之源”,进入了“处若忘,行若遗,俨乎其若思,茫乎其若迷”的境界,达到了“取于心而注于手”的熟练程度,并且还要再修养若干时日,“然后浩乎其沛然矣”,才能写出出色的文章。明清时代,文论家继承并发展了韩愈等的观点,尤以宋濂为称首,其《文原》上下篇提出了文章的写作要崇实务本,合义理、事功、文章为一体的主张,认为文章的成败高下不能仅仅从文字上去下功夫、而要从根本上着手,十分强调道德修养的重要性。
纵向观察,中国古代文论家都把“文德”说作为中国古代文学主体论的重要内容,认为文品是人品的反映,只要道德修养好的人才能创作出优秀的文学作品,因此对于进行文学创作的主体而言必须要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这样对于“文品”的提高也有积极的意义。中国古代文论中所出现的“文品”、“赋品”、“诗品”、“诗格”等概念,实质都是与“人品”对应而言的,以“立德”为创作主体的首要条件,古代文学创作中对创作主体德行的重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古代文论对主体性的深刻认识,对自身人格及创作的关系的认识。文学创作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评价它的作用和价值,既不能采取绝对肯定的态度,也不能采取简单的否定态度,而只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文学创作的成败显然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但是毕竟会有一个主导因素制约着,创作主体的品格是绝不容忽视的,主体的品格在很大程度上预先规定了作品审美价值的高低,创作主体借其创作表达自己的情感、表现自己的审美情趣,因此表现主体的情志、个性、理想,始终是文学创作的基本特点之一。所以古代主体论对作家品格的重视,成为一个良好的导向,这使得作家不断地修身养性、加强道德修养,表现自己高尚的情操,这对社会风气的加强、文学的发展都是有积极作用的。但是过分强调“立德”的作用,而忽视创作中的特殊性,这将无疑会阻碍文学的发展,如果完全用“德”、“人品”来衡量一个人的创作成绩,这也是极不公允的。因此我们必须强调创作主体既要重视道德修养,又要不断在实际中开阔自己的学识视野、丰富自己的人生经历、坚持不断创作、重视创作中的文辞表达,只有将这几者紧密结合,才有好的文章产生。
“古代文学论文中国古代文学史名词解释论述题汇总”怎么写呢,请看求学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范文
古代文学论文中国古代文学史名词解释论述题汇总
以上就是我们为您准备的“古代文学论文中国古代文学史名词解释论述题汇总”,更多内容请点击求学网论文频道。
【关键词】中国古代文学;问题;改革策略
引言
素质教育背景下,现代高校一直致力于进行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以逐渐适应当前社会教育改革形势以及满足当前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中国古代文学作为当前高校汉语言文学的基础课程,在课程改革时依旧存在一系列的问题,诸如教学观念僵化、教学内容陈旧、评价体系单一等。因此,为了提高汉语言专业学生的文学修养,应针对当前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找出相应的策略,以深化教学改革。
一、当前高校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时间受限
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习主要包含两大内容:文学史的学习,名家作品的具体介绍。但从文学史这一块,从内容的涵盖与教学资源上来看,我国有上下五千年的历史资源,其中沉淀下来的名家著作以及历史时间数不胜数,就内容的学习而言,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学习绝非几篇诗歌、文言文或者散文,还包含了传统中国文化、哲学、历史等知识[1]。要让学生能够对中国古代文学有一定的了解并形成独到的观念,就应要争充足的课时,但是随着高等学校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汉语言课程的调节出现错误的作法,中文专业课程的课时一直在压缩,从1994年的400~500课时逐渐缩减为200~250课时。如此丰富的教学资源,仅仅用这么短的课时,显然难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很多内容在课程中不能展开,教师往往只是讲解基础,使学生只能知道事件或者文学作品的大概,对文学作品的思想不能进行深入的分析,这对教学质量的提升有较大的影响。
(二)学生学习目标缺失,兴趣降低
中国古代文学涵盖了我国上下五千年历史,积淀先人的思想,各种文学思想至今都能影响个人的行为与思想品质。但是由于一些历史文献具有比较深刻的内涵,理解起来也比较困难,很多学生再学完后就会产生“在现代社会,学习这些古代的诗文还有用吗?”的疑问。这种观念的产生,使学生没有明确的目标,学习兴趣骤减。
(三)教学模式落后
在教学模式上,高校教师在讲解中国古代文学时,依旧沿袭传统应试教育的教学方式,这种模式虽说能够帮学生梳理文学知识,但是由于教学过程比较枯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难以调动,并且传统教学中教师对历史文学进行人为分段[2]。比如教师在讲解先秦到隋唐、宋代到近代有不同的老师讲解,教师在讲解过程中更加重视对各个时期文学的分析,而对文学作品、历史发展、思想等互补共生关系没能重点介绍,这使得学生对历史文化的理解只停留在文学著作与诗歌上,很难形成有关中国古代文学的整体印象。
二、高校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改革的几点设想
(一)明确教学目的,更新教学理念
为了提高高校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质量,教师在进行课程讲解时就一定要明确教学的目的,充分认识到古代文学教学绝非仅仅教导学生认识文学常识与技能,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文学的熏陶下逐渐完善人格,积累丰富的知识,并将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中国古代文学,是几千年的文化沉淀,其分量其实要比其他专业都中。历史文学家、诗人以及伟大的思想家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精神食粮,比如伟大先贤孔子、孟子、老子等,其文化与思想概念感染了一代又一代的人,教会我们做人与做事的道理。比如孔子周游列国,虽然游说屡屡失败,但是他依然不灰心,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正是当前各行业所推崇的精神;再比如屈原为了自己的理想提出“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这种追求理想的信念是当前成功的重要依托。可见,中国古代文学有着非常丰富的内涵,教师要想借此来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就应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通过展示古代先贤与历史名人的理想与作品情感,引导学生受古人优秀思想的熏陶,不断磨砺与锻炼自己的意志,提升自我,建立完善的人格。因此,在教学理念的建设上,教师应明确古代文学虽然没有科学技术那样作用直接,但是对学生的人格成长却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优化课程体系
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中,不仅仅强调专业课程体系,还要建立专业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相配合的体系网[3]。在具体设计上,可以以“中国古代文学”为出发点,将课程各个内容模块进行剥离,形成选修课程,比如开设专门的诗歌赏析、文学史发展、文学思想等选修课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方向选择相应的选修课程来不断补充一些与专业课程相关的知识内容。在课程的建设上,还应增加相应的课时,将课时增加到350~400以上,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把握课程内容,教师还应把握整个中国文学教学体系,制定教学大纲,明确每一章、每一节课的教学目的,突出重点。
(三)改善课堂教学方法
中国古代文学要讲解的精彩,教师本身的专业素质固然非常重要,但是教学方法更加关键。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在讲解古代文学常以口头讲解以及板书的方式,教学效率往往较低,为了解放这种教学模式,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这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四)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师资队伍建设是课堂教学质量提升的关键,为了保证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正常开展,学校应加大师资人才的培养力度,发挥学科带头人的榜样作用,鼓励教师在日常教学中积极改良教学手段,使教师教学水平不断提升。
三、结语
总之,中国古代文学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重要课程,在新的教学体制下,应适应时代的发展,通过科学的改革,加快推进中国古代文学的课程改革。
参考文献
[1]谢遂联.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嘉兴学院学报,2012(S1):264-266.
关键词:古诗教学 多媒体 熟读 品味 吟唱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4)07-0111-01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包括中国古代、现当代和外国优秀诗文……学生读读背背,增加积累。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教学的优势改变传统的古诗教学方式,为学生提供一个"文、音、形结合,语境感知、理解、与想象结合"的优良的学习环境,如何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古诗呢?我的体会与做法是:
1.熟读 ,创设情景,感知美
1.1 运用现代多媒体,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良好的学习情境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前提和基础,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兴趣维持整个教学活动的始终。因此,在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古诗教学时,我努力通过图、文、声等多种功能,给学生以适当的感官刺激,由此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如教学《独坐敬亭山》古诗时,学生还未走进教室,我便打开计算机,播放早已准备好的软件。整个教室里立刻回荡起旋律优美的古乐曲,学生们在强烈的文化氛围的感染下,产生了学好古诗的强烈愿望。铃声响了,只见同学们静静地坐在座位上,注视着老师。此刻,我饱含激情地开始讲解:"说起唐诗大家都知道,它是中国古诗发展的最高峰。许多作品虽然距离现在已有千年,但是我们仍然可以从中感受到中华文化那经久不衰的魅力。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这首唐诗并了解他们的作者。"学生们在这种潜移默化的熏陶下,产生了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喜爱之情。这节课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和生动的语言,保持了学生良好的学习情境,并使这种兴趣贯穿整个教学活动的始终。
1.2 运用现代多媒体,再现诗中情境,帮助学生理解诗句。诗是抒发诗人感情的,而感情又一定要通过形象构成一种意境,然后借助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古诗中的情境,如果只依靠教师语言的描述是不够的。只有通过图画再现出来才变得具体可见。如古诗《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中的"生"字用得十分绝妙,但仅凭教师口头讲解,学生始终难以理解、体会,而录像的恰当运用解决了这一难题。教师先提问学生是什么意思?诗人为什么不用"升"而用"生"呢?紧接着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观看录像,画面上草木葱茏,苍翠欲滴,危峰兀立,山峦叠起,景象美不胜收,录像将故事中的抽象的文字转化为具体的动态画面,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学生学习兴趣极为深厚,他们积极观察、思考,很快从香炉峰的云雾袅袅的升腾动态的画面中领略到"生"字的妙处,"升"字仅仅只能看到烟雾升起,不一会儿就散了。而"生"字还含有"产生"的意思,这说明香炉峰处于云雾缭绕之间。通过此环节的教学,学生不仅理解了语言文字的表层意思,而且使他们体会到语言文字的深层含义及感彩。
2.品味,领悟意境,欣赏美
领悟意境之美古诗是欣赏中的一个难点。如何引导学生领悟古诗的意境之美呢?诗人"情动而辞发",诗中蕴含着强烈的感情,教师必须引导学生"披文入境"才能使学生领悟诗人的情感进而领悟诗的意境。准确领悟意境美的前提是抓住诗句中的关键字词讨论、品味、领悟诗意。这是教学中教关键的一步。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从具体的语言文字入手,对那些能表情达意的、古今异义的、一词多义的重点、难点的词句细细品读,做到"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学生充分展开自主学习,体会诗人的感情和用词之精妙。
古诗美读中不能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要成为学生建构知识的积极帮助者和引导者。精要之点还是需要教师去精心点拔。通过精心设计思考题与讨论题,提供给学生自主的机会总是处于"学生最近发展区",让他们能"跳起来摘到桃子"。如《寻隐者不遇》一诗中的"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一句,是童子回答来访者的话。为了让学生体会"云深"一词所描绘的意境,可以让学生展开想象。首先教师用课件创设情景,通过播放课件,让学生展开想象:(1)"假如你是寻访人,当你顺着小书童的手向大山方向望去时,你看到的是什么情景呢?"学生们纷纷回答:"我看到的是层峦叠峰,云雾缭绕。""我看到的是山高林密,路转峰回,云缠雾绕。"通过想象,学生不由自主地进入诗人所创设的意境之中。(2)请学生在画板上自由作画。有的学生画了一座大山,山中有大团的云雾;有的画上小房子、青松、寻访者、小书童。学生越画兴趣越浓,对诗中的画面关有了深刻的感受。真正达到了让学生学会品味、鉴赏古诗中的精妙词语的目的。
3.吟唱,烘托心境,表达美
古典诗歌由于其艺术形成的特殊性,也就具有了语言、音乐、绘画、情感多种因素有关。在挖掘这些美的因素时,多媒体技术有着强人的、无可比拟的优势。古诗押韵合辙,节奏鲜明,读起来琅琅上口,悦耳动听,品现出抑扬顿挫的音乐美。然而要把古诗读出韵味来,也并非一种易事。因为诗歌是想象和激情的语言,贯穿其间的往往就是"情感"这条看不到的线索。那么在帮助学生读懂诗句的基础上,我们就要通过朗读体会诗的节奏、诗的韵律,培养学生的语感,使他们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教学《寻隐者不遇》这首诗时,在学生理解诗句的基础上,我让学生进行"诗画欣赏"。屏幕上出现一幅美丽构画图,先让学生听配乐诗朗诵,伴着舒缓的弦乐,学生静静地坐在那里,眼中看到的是意境深远的写意画,耳中听到的是曲调婉转的古曲,充满激情的朗诵。此时,诗、书、画、曲,多种美的因素融为一体,既让学生们的心灵受到了强烈的感染和震撼,也让学生产生了一种要努力读好古诗的强烈愿望。学生有了读好古诗的强烈愿望,在练习时都特别认真。一个同学读完了,其他同学真诚地提出自己的意见。然后主动地把自己对诗句的理解,用朗读给大家听。学生们积极地、主动地揣磨着、品味着诗句。这时,我再次点击电脑,教室中再次响起舒缓的古曲。惊奇的是学生随着音乐的节奏用情地朗读起来。朗朗的书声与悠扬的乐声交融在一起,是那样的和谐、那样的动听。每位同学都在朗诵中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美,朗读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参考文献
(一)宋代文学作品中的体育文化
宋代文学作品中对蹴鞠的描写非常多,因为当时的社会风气就是对蹴鞠的热爱,许多政治人物也是非常爱好蹴鞠运动的,文学的创作也离不开对它的描写。《文献通考》介绍:“宋女弟子队153人,衣四色,绣罗宽衫,系锦带,踢绣球,球不离足,足不离球,华庭观赏,万人瞻仰。”这是描写宋代一场女子蹴鞠比赛的盛况,通过对“球不离足,足不离球”的描写,可以知道当时一些女子已经掌握高超的蹴鞠技巧,又从一个方面说明当时“全民”体育文化的主要落脚点还是蹴鞠。宋徽宗在《念奴娇》中写道“跳丸日月……烂柯应笑凡客”,跳丸这种体育活动属于江湖杂耍活动,几个丸铃在空中翻飞,任用双手快速送出,这种技艺是十分有难度的。宋词《水调歌头》中的“击球斗鸟为戏……”说明当时人们对马球这种体育活动也是十分推崇的。总之,宋朝的体育活动繁荣至极,由于当时的经济发展快速,发达的社会背景下,各文学作品也流露出了人们对娱乐体育活动的热爱之情。
(二)元明清文学作品中的体育文化
《水浒传》中对高俅的蹴鞠技巧与声誉进行了讲述,并对陪侍宋徽宗踢球等做出了详细的呈现,读者对这部作品的阅读兴趣很大,所以这一情节反映了宋代蹴鞠繁荣的现状。元代张可久的《气球》中描写道“一脚腾空上紫云,强似向红尘乱滚。”刻画了蹴鞠活动的真实状况,对当时恢弘的场面进行了详细的讲述。明代李开先的《宝剑记》中也描写了蹴鞠的场面,在蹴鞠运动中还掺杂了舞蹈表演,是当时蹴鞠的一种表现形式,可以看出当时的蹴鞠娱乐活动是极受欢迎的。《金瓶梅》中也有对蹴鞠的描写:“西门庆出来外面院子里,先踢了一跑。次教桂姐上来,与两个圆社踢,一个揸头,一个对障,勾踢拐打之间,无不假喝彩奉承……”这里写了西门庆与李桂姐踢球的情况,描写得比较详细,并呈现出了人物性格面貌与当时官宦家庭中蹴鞠活动的现状,也能反映蹴鞠活动在当时是非常受欢迎的。
二、重点体育项目的描写研究
(一)击壤
东汉王充《论衡•艺术》和三国时期魏国邯郸淳的《艺经》都对击壤有记录,其中,《艺经》中描写到农民将一块长方形木块侧立在地面上,于三四十步外用一块木块抛掷,直到将侧立在地面上的木块打倒为止,当时这种体育活动非常兴盛。南朝谢灵运在《初去郡》中写道:“即是羲唐化,获我击壤声”,张协在《七命》中写道:“黄发击壤”,是描写黄发的老者在玩击壤的游戏,可以看出,当时人人都爱好击壤活动,击壤这种体育活动具有较强的技巧性,人们在练习与参与的过程中,获得了较好的娱乐效果。
(二)角抵
唐代受到西域文化的影响,对胡的角抵运动也有较多的认识与研究,大家都愿意参与到这项活动中来,王定保引用了《角抵赋》中的说法,对角抵活动进行了呈现,角抵主要掺杂了相扑和武术的技巧,这种体育活动有一定的技巧性,在竞技过程中,需要参与者发挥自己的力量与技能,将对方“制服”,这样的体育运动反映了唐代时期竞技精神的强化,也说明了当时社会积极昂扬的精神面貌。在《水浒传》中也多次描写角抵活动,在格斗中,反映了山东大汉的强健体魄,深刻体现出角抵运动对搏击活动有着较好的带动作用。
(三)拔河
唐代薛胜在《拔河赋》中描写了民间拔河活动的盛况,“一鼓作气,再鼓作力,三鼓兮其绳则直”。可以看出拔河是非常具有竞技性的,双方队员都用力往两边拉,绳子的承载力与人力交相辉映,在惊险刺激的激烈场面中,可以带动双方队员的斗志。当然各个时期都有对拔河比赛描写的文学作品,这项运动有悠久的历史,民众都喜欢这项运动,并将竞技精神融合于其中。
(四)跳水
南宋时期,朝廷搬到长江以南地区,而长江以南地区多水流且气温较高,所以那个时期流行跳水运动。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记载道:“两画船,上立秋千……一人上蹴秋千,将平架,筋斗掷身入水,谓之水秋千。”这里描写的是人们借用水秋千这种工具进行跳水的活动,可以说在当时是非常流行的,“筋斗掷身”是说跳水者翻一个筋斗跳入水中,说明当时人们已经掌握相当成熟的跳水技巧。
(五)举重
举重这项运动需要花费很大力气,这项运动在后来的武举考试中也出现了。《清史稿•选举志》中写道:“试以八力、十力、十二力之弓;八十斤、百斤、百二十斤之刀;二百斤、二百五十斤、三百斤之石。弓开满,刀舞花,掇石离地尺。”明清的举重活动是非常盛行的,《水浒传》中武松举起石墩,在空中摇晃,一提,一掷,一接,反映了武松力大无穷。举重运动需要自身有非常大的力气,人们借助各种重物进行训练,当时对石器的使用比较广泛,举石担、石锁等,是清朝非常流行的举重项目。
三、探析古代文学作品中的体育文化精神
(一)竞技精神
从历代文学作品中,我们看到古代竞技体育的种类比较多,尤其是在政治、经济都稳定的年代,为了显示大国人才的竞争意识,进行大型的体育比赛,可以显示大国风范。同时,我国人民自身的竞技精神是比较强烈的,大家都想在各种体育运动中获得成功,一个是重在参与的热情,另一个则是在竞争过程中发现自己技巧的缺失,获得更好的进步。人们的竞技精神至今还是被许多人推崇的,人们在竞技中获得了经验与成功,为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精神面貌的提升做好了准备。
(二)娱乐精神
许多体育活动都是以娱乐为目的的,古代的文学作品从各种角度来反映人们参与其中时的心情,人们参与到体育活动中的时候,身心可以获得舒展,对相关的体育运动的技巧捕捉也是极为有利的。古代没有网络,没有高科技的娱乐活动,只能在这些体育运动中寻找快乐,所以当人们找到参与某项体育活动的热情时,就可以乐在其中,娱乐效果极强。从古代到现代,人们对各种体育活动的参与热情不减,这也是因为民族的传统的积极作用的带动,加上一代代传下来的体育项目的参与技巧是需要人来继承的,所以现代人不但参与其中,而且在相关的创新研究中有着较强的提升意识。
四、结语
关键词:文献阅读;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生;问题意识
一、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的特点
中国古代文学是一门比较传统且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专业。伟大的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文明开始最早的古老民族之一,其所创造的灿烂的中国古代文学历史悠久、种类繁多、卷帙浩繁,蕴含着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承载了中华民族的理想信念,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魅力的一部分。
(一)研究内容极为丰富
中国古代文学是以中国上古至近代文学为研究对象,按照时代先后顺序共分为先秦文学、秦汉文学、魏晋南北朝文学、隋唐五代文学、宋辽金文学、元代文学、明代文学、清代文学及近代文学九个部分。按文体分也有诗歌、散文、戏曲、小说四大基本类别。其中,在文学史上有卓越贡献且影响较大的作家就有数百位、作品数千篇,更不用说在当下文学史上提及甚少或默默无闻的作家作品了。
(二)研究问题相对隐蔽
中国古代文学所涉及的内容丰富、因素众多,研究具有相对的复杂性与多元化。所以,在具体的研究中,研究的问题也呈现出相对隐蔽的状态,很多观点的解读、审美倾向的表达、艺术手法的运用都不是简单的呈现,其中不仅蕴含着作者文学思想与审美理想的表达,还有诸如文体的选择、审美风尚、文艺思潮等的渗透,甚至受社会文化、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影响,研究者必须通过相关问题的认知、归纳、辨析,才能揭示出研究问题的真谛与精髓。
(三)价值评判较为主观
“文学”即“人学”。文学的主体是人,作品中所抒发的情感、表达的思想,甚至是所运用的表现手法,都具有强烈的主观色彩,充满了个人的价值判断。文学的受众亦是人,不同的人其生活经历、情感体验、思想倾向都有差异,所以很多时候对同一位作家、同一部作品也会呈现出不同的价值评判,正所谓:“一千个人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所以,即使是学者们已达成基本共识的研究尚有不同的声音,更遑论一直存在争议的问题了。基于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的这些特点,研究生在探索其中的具体问题时,往往无法于相对丰富且驳杂的内容之中发现深藏的较为隐蔽的问题,无法做出自己主观的价值判断。所以,相对于其他专业来说,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生的主体性对科研有着更为重要的影响。不同于本科阶段的基础性学习,研究生更注重研究性、自主性学习。在自主性学习模式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所充当的是学习的指导者与协助者,包括对于学习内容与方法的指导,营造包容与独立的对话场域,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等。所以,这种学习模式也决定了问题意识培养的关键不在于教师的教,而在于如何在教师的引导与协助之下,让学生自主地学习,主动地阅读。这里要说明的是,研究生所要阅读的文献,既包括中国古代文学中所涉及的古代文献(原始古籍、影印本、排印本、点校本、注释本等),也包括近现代学者的研究著作、期刊论文等。
二、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研究生文献阅读的策略
在这个知识大爆炸的时代,各类书籍席卷而来,到底应该读什么书,应该怎么读呢?有效的阅读不能盲目,要建构科学的知识体系和思想体系,并将吸收的知识有机结合到知识框架之中,才能使知识体系、思想体系更加有条理性,考虑问题才会更加有思辨性。概括来说,根据不同的文本类型,采用不同的读书方法,是为明智之选。
(一)文学作品“细”读
文学作品是一个完整的多层次的艺术客体,是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起点与基础。早在20世纪20年代英美的新批评流派就提倡“细读法”。在这种批评中,“批评家似乎是在用放大镜读每一个字,捕捉着文学词句中的言外之意、暗示和联想”[1]。英国文艺理论家瑞恰兹随后提出了“细读法”的具体步骤:“(1)从字、词、句含义的释读入手。(2)细致分析表达手法和修辞技巧。(3)层层解剖内在的结构层次。(4)全力开掘多侧面的主题内涵。”[2]这种方法同样适用于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研究生基础文本的阅读。这不仅包括对作品细节尤其是中心词、重点段落的多侧面、多层次解读,还包括文本所附带的内容与形式的意义。当然,“细读”也必然要求研究生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如古字的辨析能力、古文的阅读能力、句读能力、分析能力及相关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二)专业文本“深”读
储备专业知识是研究生阅读的重要目的。只有夯实基础,准确把握研究对象所处的时代背景、政治环境、文人交游、文化思潮、文坛文风等,才能真正理解、分析研究对象,了解作家、作品及其他文学现象的话语环境。这样的文学史和文学理论就不再是客观的体系,而是具有鲜活特色的思想史。研究生也更易于通过心理认同解读先贤的思想历程,从而更深切地体会学术传统形成的原因与过程,进而准确把握作家、作品及相关的文学现象。
(三)相关文本“泛”读
在文学作品与专业文本阅读的基础上,也不能忽视跨学科、学科交叉领域的知识融合。李浩教授指出:古代文学研究应由纯文学的研究进入杂文学的研究,由狭义文学研究进入广义的文学或大文学的研究,提倡广谱研究,以期突破古文学的研究困境,实现学术突围[3]。经过长达一个多世纪的研究,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些大家、名著及相关问题已被研究烂熟,新问题的发现更是难上加难,但学科间的沟通不仅会增加我们分析问题的深度,而且还可以兼顾多学科,达到知识的融合与沟通。在阅读的过程中,还要善于提出问题、否定问题,形成自己对某些问题的看法,也就是要有批判性思维。“批判性思维更关注思维的真实性、精确性、意义和价值,更强调思维的见识性和思维性。”[4]因此,研究生要勤于思考、勇于质疑、科学分析、理性判断。
三、文献阅读在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研究生培养中的作用
“问题”的发现不是凭空想象,也不是主动寻找,而是在一定积累基础上的阐发。文献阅读就是让研究生广泛涉猎,不断丰富知识储备,完善知识结构,从而激发研究生的思考,形成有效的“问题”。
(一)可以有效扩展研究生视野,积累相关专业知识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很多研究生表现出的问题意识不强的现象源于自身知识结构的不完整,专业知识储备不足。相对于本科,研究生阶段更注重学习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尤其是在原有知识结构上某一环(专业领域)的强化与深入,而这些知识往往是本科教学及研究生教学无法直接达到的。研究生所研究领域的相关知识大多需要通过个人的文献阅读获取。比如,在整体把握中国古代文学史的同时,研究生还需要深入了解某一个时期、某一个地域、某一类文体的作家作品、文学批评、文学流派、文艺思潮,及其所产生的背景、因素、与相关文学现象的关系及所带来的影响等。
(二)可以合理借鉴科学的研究方法
除了在阅读文献中获取知识,还能学习其中科学的研究方法。在研究生学习中,每个人的研究对象都不同,导师所教授的研究方法,或者师兄、师姐所分享的研究经验,并不一定适用于所有的人,而阅读文献,尤其是阅读相关的著作或期刊论文,可以有效学习其中的研究方法。研究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研究对象,有针对性地选择研究方法,并将其整合再利用,往往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