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讲课的基本要求优选九篇

时间:2023-09-10 14:47:47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讲课的基本要求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讲课的基本要求

第1篇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目前,世界各国仍然主要采用课堂教学,即用讲课的形式来传创新之道、授发展之业、解探索之惑。讲课是有声语言的一种重要表达形式。

1.有声语言的基本特征

有声语言可分为会话语言和独白语言两类,会话语言常用于调查、谈判、辩说、对话等,独白语言适用于演讲、报告、解说、主持等。讲课是一种以独白语言为主、会话语言为辅的一种有声语言,它兼有独白语言和会话语言的基本特征。

有声语言通过语言的表述和肢体动作,向听者传递信息、阐明事理,唤起听者的兴趣,增强听者的记忆,以期达到与听者情与理交融的目的。

有声语言的具有音义结合的相对性、思考表达的同步性、瞬息即逝的短暂性、信息反馈的实时性、语体风格的独立性的特点。

2.对有声语言的基本要求

比较典型的有声语言,有对话、解说、报告、演讲、主持等。

对话可以信息交流,容许停顿思考,对话中要善解人意、言语贴切,实现情感的沟通;

解说以固定模式进行,要镇定从容,言语表述平缓,不要加入自己过多的主观意志;

报告基本照本宣科,要保持充沛的热情,具有鼓动性,可以适当发挥,起到宣传效果;

演讲要求富有激情,言简意赅,整个过程一气呵成,不能交流停顿,时间也不宜过长;

主持要求反映迅速,进程调控自如,适当进行表演,现场变数较多,临场发挥很重要。

3.讲课与有声语言的关系

讲课与对话、解说、报告、演讲、主持相比,既有相同点,可参考借鉴,又有不同处,忌生搬硬套。

讲课既要像对话那样亲切,具有通俗性。但又不要像对话那样随意、交流过密;

讲课既要像解说那样严谨,具有条理性。但又不要像解说那样单调、表述过繁;

讲课既要像报告那样准确,具有思想性。但又不要像报告那样枯燥、号召过频;

讲课既要像演讲那样激昂,具有艺术性。但又不要像演讲那样做作、情感过重;

讲课既要像主持那样洒脱,具有观赏性。但又不要像主持那样表演、娱乐过多。

4.课堂讲课的基本原则

讲课是摘取其它有声语言之精华的一种有声语言的展现。讲课语言应有高低起伏、轻重缓急、刚柔并济、抑扬顿挫,但要快而不乱、慢而不断、高而不喧、低而不闪,避免平铺直叙、拖泥带水、颠三倒四、东拉西扯。

课堂上语言表述要语调委婉、语音自如、语速流畅、语气镇定,评判学生要心要安祥、色要温雅、气要平和、语要简切,应变处理要观察仔细、反应快捷、分析准确、对策巧妙。

讲课的理想境界是把抽象的概念讲得形象具体,把深奥的原理讲得通俗易懂,把复杂的计算讲得简明扼要,把枯燥的推导讲得趣味生动。

讲课虽然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

课堂上应当禁止口齿不清、表意不明、心神不定、衣冠不整的现象,禁止张牙舞爪、摇头晃脑、前俯后仰、东游西荡的动作。

参考文献:

[1]浅谈讲课的艺术,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增刊 81

[2]修炼语言表示能力,现代教学,2006-5

[3]论教学语言技巧的基本类型,中国教育学刊,2007,5

[4]课堂教学创新的几种途径,南京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3

第2篇

首先,要认清说课活动的性质。

说课是把教师的教案转化为“教学活动”的一种授课前的实践演习;是教师在独立备课基础上,向同行系统的谈自己的教学设想及其理论依据,然后由同行评议,达到互相交流,共同提高的一种教研活动。说课是加强课堂教学研讨、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是提高教师自身素质的有效途径。

其次,要明确说课的内容及要求。

说课内容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对象、训练反馈等基本内容。

基本要求是:1.依据教材、大纲,符合学生实际;2.重点突出,层次分明,内容具体;3.说理透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4.语言准确、简练、科学。

说课应遵循以下原则:1.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2.科学性原则;3.可行性原则。

说课质量的高低,除本人的素质外,准备工作也是重要环节。准备得充分,说课质量才会高。说课的准备工作一般可分为如下4步:

1.学:即钻研大纲和教材,明确大纲的基本要求和教材的结构,基本知识;确定重点、难点;学习必要的教育教学基础理论,做好理论准备。

2.析:分析学情,确定教学的指导思想与基本教法和学法。

3.写:遵照相关说课的基本原则和基本要求,写出说课讲稿。

4.演:说课前的试讲,从中找出不足,并加以修改和完善说课内容。

二、情感是说好课的动力

1.说课要有激情

激情是一种迅速强烈地爆发而时间短暂的情感。积极的激情与冷静的理智、坚强的意志相联系,能激励说课人克服困难、攻克难关,成为说课活动的巨大动力。所以说课人必须要有激情。

2.说课要有良好的心境

说课要求说课人具有稳定的情绪,不急不躁,在说课中树立起坚定的信心:通过自己不断地努力,教学水平一定能得以充分的发挥。因此,说课人必须要有良好的心境。否则,无论准备得多么充分,也有可能发挥失常。

情感是决定人的活动效率的重要心理因素。说课人只要化消极的情感为积极的情感,用饱满的激情、稳定的心境、满腔的热情投入到说课活动中去,说课活动必会结出丰硕的果实。

三、好的心理素质是说好课的保障

意志是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支配调节自己的行动,是克服困难,实现目的的心理过程。它对行为的支配和调节具有巨大的作用。意志在说课活动中的作用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

1.坚持力

说课人坚信说课活动会给教学质量的提高带来新的活力,那么就会推动说课人去寻找设备,查询资料,向他人请教,使自己的说课活动获得圆满的成功。自立性是坚持力的重要特点。自立性在这里是指说课人能独立分析情况,形成自己的风格,在说课中不墨守成规,努力创新,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2.应变力

第3篇

【关键词】 激励式 阶梯教学法 定好起点 分阶梯授课 学习评价

新教材在适应学生差异性方面很有特色:教材正文理论要求有所降低,删去了繁琐的计算题及多步推理的论证题,使每个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都能达到基本要求;同时拓广了知识面,选入了能开阔学生视野,启迪学生思维,紧密现代生产、生活的足够数量的习题,并分A、B层次编排,使学有余力的学生的数学才能得以充分发展。如何在教学中发挥教材特点,适应学生的差异,使教法改革与教材改革完美统一呢?经过探索,初步形成了“激励式阶梯教学法”的理论与教学模式。

1 定好起跑线

先向学生宣传激励式阶梯教学法的目的。使每个学生真正认识到学习成绩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划分梯级的目的是为了划定每个学生现有的最近发展区,因材施教,最终缩小差异,达到班级整体优化。之后,公布学生双基考查成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申报A、B、C三个学习小组。教师宣布各组课堂学习和课外学习的不同标准和要求:C组学生在教师与同学的帮助下完成学习,达到教材的基本要求,完成练习题以及A组习题;B组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达到教材基本要求,独立完成练习题、A组习题及部分B组习题;A组学生独立达到基本要求,主动学习“读一读”、“想一想”、“做一做”等知识拓广性内容,在完成A、B组习题中总结归纳解题思想和方法,同时帮助B、C组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共同进步。

2 备课设阶梯

备课时,教师认真研究教材,抓住问题的本质,了解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过程,设置合理的认知阶梯:形象记忆性内容设为第一梯级,保证C组学生“吃得了”;抽象理解性内容为第二阶梯,使B组学生“吃得好”;知识扩展性内容为第三梯级,满足A组学生“吃得饱”,以此来分别满足A、B、C三个学习小组课外作业要求,把教材以及与教材配套的习题全部落到实处。

3 讲课设阶梯

激励式阶梯教学法在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一般讲课规律的基本上,在知识和时间的安排上做了较大的改进。就新授课而言,三个阶梯既独立成段,又前后连贯,以便三个梯级的学生都明白自己在该梯级学习中所扮演的角色,并对思维的发展起定向作用。在时间的安排上,第一、二个阶段的授课时间要得到充分保证,一般25~30分钟。这样能保证B、C组学生听懂吃透。第三个阶梯只需点到为止,一般5分钟左右,使A组学生学有余味,即下有界(使每个学生都掌握最基本的内容),上无穷(定向启发,课外发展)。另外,课堂练习能异于常规教学。各学习小组的练习内容和标准应有所不同。既要明确不同梯级学生回答相应梯级的问题,又要激励低组学生回答高组问题,完成高组的任务。教师还可将重点内容设置几个梯度的问题,交给学生讨论,以求自己获取知识。

4 分梯级评估

成功感是人们顺利完成一项工作的重要因素,学习也是如此。在以上分级授课的基础上,学生顺利完成了本梯级的学习任务,而且经常超级答问和超级完成作业,这时,教师应进一步培养其信心,改革考查方法,让学生得到满意的分数。我们采取如下考查方法:①同一套试卷分两部分命题。双基题80分,拓深题40分,其计分方法是:A组学生实得分=100分-扣分,B组学生实得分=(120分-扣分)×100/120。C组学生实得分=120分-扣分(此种方法常用于综合考查)。②题同评分标准不同。基础题对低组学生基分高,对高组学生基分低;以部分知识拓广题补足A、B组学生的基分满100分;允许C组学生做拓广题,作为升级的参考因素(此种方法常用于单元考查)。考查成绩90分以上者为该组优秀学生。连同平时的听课、作业以及智力因素等,作为学生升级的量化依据。

5 激励跨梯

学生分级达标后,能力得到了发展和提高,基础得到了巩固,部分学生跨梯条件日趋成熟;老师应在授课中有意识地创造跨梯条件(如超级提问,超级作业),引导他们向上一级台阶过度。同时,鼓励学生自觉申报跨梯。对部分不能升级,以及个别由于骄傲而退步须降级的学生,教师做好思想教育工作后,采取保级和降级措施。这种定期升级教育活动,一期一般进行两次,对个别超速发展的学生,可随时升级。调级后,老师订出新的目标(如各组的最低分数),使学生有新的奋斗目标。

参考文献

第4篇

关键词:新课程;听评课

听评课是我们教师习以为常的工作。但是在新课程下,教师的角色变了,教与学的方式变了,我们需要对过去司空见惯的听评课的方式 进行重新审视。听评课,应该是我们专业化的一个标志,但有些老师往往忽略了这一点,听评课有时成了一种摆设,成了一种应景而作。在新课程标准写下,我们应该如何在平日的课堂中如何才能做到专业化听评课,实现与老师的有效沟通呢?

一、先备课,后听课

崔允漷教授在山东省教研员远程研修(2012年2月10日—15日)培训中提到了这样一句话:听评课应该有行话,有一个“话语体系”,应该是同学科老师之间进行。我们到学校听课时,也经常听到这样校长说的一句话:你们帮我们好好听听课,指导一下,平日我们说的,他不听。是什么原因引发的“我评他不听”?能不能改变这种“我评他不听”的现象呢?我想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因为听课者是“门外汉”,被听者觉得我是专业的,你对这门课知道多少?你凭什么对我指手划脚呢?

明白了这一原因,我建议听课者,在听课前,先了解一下讲课者要讲哪一课,这一节课的内容、课标基本要求等,弄清楚了这些,然后再去听课,你对课的评价就不会让人感觉是门外汉了。

老师在上课前,都是认真的进行了备课,特别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听课者接触到的材料、理念,可能讲课老师也已经接触到了,因此听课者应该认真钻研教材,才能“不打无准备之仗”。只有这样,我们在评课时,老师们才能听从我们的改进建议,并把我们的改进建议落实到行动中去。

为此,我们听课前,应该先根据教学进度,熟悉教材,自己先备一下课。在备课时,主要想清楚以下五个问题:(1)学生自学的问题是什么?(2)学生的兴趣点是什么?(3)需讲解和点拨的问题是什么?(4)需补充的史料是什么?(5)需强化训练和检测的问题是什么?目标达成的措施是什么?

自己先备课,体现了一种以师为本的思想,是对讲课教师的一种尊重。同时也给讲课教师传达了这样一个信息:我对这堂课是进行了充分准备的,对这堂课的评价和所提的改进建议并不是信口开河,想到哪说到哪,这样就会增加讲课教师的信任感、亲近感,在这样的心态、氛围下,交流和沟通是顺畅的,我们想要的改变也更容易达到。

如在听一位老师讲欧盟成立的原因时,由于自己提前备了课,所以我在评课时提供了一下材料:补充丘吉尔曾说过的一句话:“我的一边坐着把一条腿搭在另一条腿上的巨大的俄国熊,另一边是巨大的北美野牛,中间坐着的是一头可怜的英国小毛驴。”通过这句话阐释欧洲走向联合的原因。学习欧元的作用时,我们可以引用下面这句话:“从里斯本到赫尔辛基,从都柏林到雅典,从今天起,人们有了共同七种纸币,8种硬币,有了一个触摸得到的欧洲--‘口袋里的欧洲’,人们的欧洲归属感越来越强。”这些话浅显易懂,学生对历史事件的意义可以有更加深入和具体的认识。讲课老师愉快的接受了我的建议。

“先备课,后讲课”,是我们耳熟能详的,是老师必须做到的;但作为听课者来说,也应做到“先备课,后听课”,因为它有助于我们改进我们的课堂教学,改变教师对推门听课的抵触情绪,使我们的听课更有指向性,对课堂的指导更有力度,更到位。

二、先说课,后评课

老师们都很辛苦,不管是常态课也好,公开课也好,他们多是进行了精心的准备,有他们的设计思想,设计意图,也有他们想达成的目标及为达成目标而采取的措施等。如果老师如此费心地去准备、并实施于课堂中,我们不让他说一说,可能是他的不尊重,“话语权”也是人的基本权力之一。因此在听评课的第二个环节应该是先说课,后评课,让老师把自己的设计意图说出来,表达清楚,然后再来评价,评价他的目标设计是否合理,评价设计是否合理等等。

先说后评的另一个优点是便于讲课老师自己发现问题,讲课教师在说课的同时,就会反思自己的成功与不足之处,有些问题他可以自己发现,这比别人替他说出来,效果要好。

三、先个性,后共性

第5篇

礼仪教育的内容涵盖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从内容上看有仪容、举止、表情、服饰、谈吐、待人接物等;从对象上看有个人礼仪、公共场所礼仪、待客与做客礼仪、餐桌礼仪、馈赠礼仪、文明交往等。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的行为规范称为礼节,礼仪在言语动作上的表现称为礼貌。加强道德实践应注意礼仪,使人们在“敬人、自律、适度、真诚”的原则上进行人际交往,告别不文明的言行。

礼仪有个人礼仪、见面礼仪、公共礼仪、学校礼仪、公务礼仪、日常交际礼仪。今天我们只谈学校礼仪。学校作为教书育人的专门场所,礼仪教育是德育、美育的重要内容。

一、学生礼仪

学生是学校的工作主体,因此,学生具有的礼仪常识是学校礼仪教育重要的一部分。学生在课堂上,在活动中,在于教师和同学相处过程中都要遵守一定的礼仪。

1、课堂礼仪:遵守课堂纪律是学生最基本的礼貌。

(1)上课:上课的铃声一响,学生应端坐在教室里,恭候老师上课,当教师宣布上课时,全班应迅速肃立,向老师问好,待老师答礼后,方可坐下。学生应当准时到校上课,若因特殊情况,不得已在教师上课后进入教室,应得到教师的允许后,方可进入教室。

(2)听讲:在课堂上,要认真听老师讲解,注意力集中,独立思考,重要的内容应做好笔记。当老师提问时,应先举手,待点到你的名字时才可站起来回答,发言时,身体要立正,态度要落落大方,声音要清晰响亮,并且应当使用普通话。

(3)下课:听到下课铃响时,如老师还未宣布下课,学生应当安心听讲,不要忙着收拾书本,或把桌子弄得乒乓作响,这是对老师的不尊重。下课时,全体同学仍需起立,与老师互道:“再见”。待老师离开教室后,学生方可离开。

2、服饰仪表:穿着的基本要求是:合体;适时;整洁;大方;讲究场合。

3、尊师礼仪:学生在校园内进出或上下楼与老师相遇时,应主动

向老师行礼问好。学生进老师的办公室时,应先敲门,井老师允许后方可进入。在老师的工作、生活场所,不能随便翻动老师的物品。学生对老师的相貌和衣着不应指指点点,评头论事,要尊重老师的习惯和人格。

4、同学间礼仪:同学之间的深厚友谊是生活中的一种团结友爱的力量。注意同学之间的礼仪礼貌,是你获得良好同学关系的基本要求。

二、教师礼仪

教师是学校工作的主体,不仅是科学教育者。老师在传播知识的同时,以自己的言行举止、礼仪礼貌对学生进行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对学生的言行举止发生作用。因此,老师要十分注意自己给学生留下的印象,要使自己从各个方面成为一个优秀的学生能够仿效的榜样。

教师的行为举止:一个人气质、自信、涵养往往从他的姿态中就能

表现出来。作为塑造人类灵魂工程师的老师,更要注意在各种场合的行为举止,做到大方、得体、自然、不虚假。

目光:在讲台上讲课时,教师的目光要柔和、亲切、有神,给人以和平、易接近、有主见之感。当讲话出现失误被学生打断,或学生中出现突发事情打断你的讲课时,不能投以鄙夷或不屑的目光,这样做就有损于你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

站姿:老师站着讲课,既是对学生的重视,更有利于用身体语言强化教学效果。站着讲课时,应站稳站直,胸膛自然挺起,不要耸肩,或过于昂着头。需要在讲台上走动时,步幅不宜过大过急。

手势:老师讲课时,一般都需要配以适度的手势来强化讲课效果。手势要得体、自然、恰如其分,要随着相关内容进行。讲课时忌讳敲击讲台、或其他过分的动作。

教师的言谈:教师承担的主要任务离不开语言表达。因此,作为一名教师,要注意表达语言时应遵守的礼仪礼节。

表达要准确:学校中设置的每一门课程都是一门科学的,有其严谨性、科学性。老师教授时应严格遵循科学的要求,不可庸俗化。

音量要适当:讲课不是喊口号,声音不宜过大,否则,会给学生以声嘶力竭之感。如果声音太低又很难听清,也会影响教学效果。

第6篇

认真贯彻国家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的精神,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契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改革。继续以"关注课堂"为工作主线,并注意整合教学,更新教学观念,改变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大面积地提高教育质量。特提出以下工作计划:

二、教学重点工作

(一)提高教师合作意识和团队意识。

提高教学质量,需要我们上上下下以主人翁的精神,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领导做表率、骨干带好头、全员来参与,使各项工作井然有序地高效运作,全体教师要团结协作,拼搏进取、视团结为生命,互帮互助讲奉献,力求在合作提高自己的整体素质,凝聚团队智慧,使学校各项工作不断取得新胜利、新发展。

(二)、继续加强教师的教育理论学习,教师们继续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学习本学科新《课标》。备课和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切实做到“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而施教;加强教学研究,狠抓过程落实。备课、讲课、听课和评课都以新课程为标准,教师们利用教研活动时间切磋教学技认真贯彻国家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的精神,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契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改革。继续以"关注课堂"为工作主线,并注意整合教学,更新教学观念,改变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大面积地提高教育质量。

术,改革旧的教育教学理念。让现在新的教学理念深入人心,使教学工作扎实稳步的向前推进。

(三)、调整教育常规要求,突出实效性。

教师教学常规本学期,我们将本着抓过程管理、突出实效的原则,让多媒体最大限度地辅助好课堂教学,对教学常规重点做如下要求:

1、备课:备课要完成的主要任务是制定学期教学计划、单元教学计划和课时教学计划(编写教案)。备课至少要做到通读全册教材,熟读单元教材,精读课时教材。备课的基本要求是:在钻研课标和教材,研究学生的基础上,撰写教案。做到:内容科学、准确、全面,结构完整;形式规范、合理、清楚;详略得当,切实可用。教案应具有创新意识,不生搬硬套公共教案,不照搬教参代替教案,不用往年教案代替现行教案;教案在上课前编写好。具体要求:

(1)各种课型(包括新授课、复习课、实验课、讲评课、作文课)都要有书面的教案。电子教案除了要有教材分析、教学重点、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传统教案应有的环节外,还应根据需要增加具有课件、资料库、友情链接等能够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优势的新环节。

(2)要求重教法、学法指导的设计。针对本班学生具体情况,教案要有自己个性化的改进或创新。

(3)备课要有教师学期工作计划、单元计划和课时计划。

(4)每节课要有知识、能力、德育目标、重点、难点、学具等,教学过程(导入、教学方法、学法指导、例题、练习、归纳、板书设计等)、小结、作业分类设计等。

(5)要有单元教学后记或反思。

2、听课:(1)听课记录重在体现评课意见,包括他人评价和自己的评价;(2)每学期听课节数不少于15节。

3、作业:日常作业要求教师本着分类(根据实际情况可以分成2—3类)、适量、有布置就要有批改的原则,批改要规范,要求有等级、鼓励性评价、日期,坚决制止有布置不批改的做法;教导处将组织教研组成立教学常规评比小组,通过不定期专项检查、随堂听课的同时检查和学生家长座谈、调查问卷等形式加大力度检查教师的教学常规,尤其要加强备课的检查,坚决杜绝不备课上课的现象。时机成熟时我们将组织优秀教案展。常规检查结果除及时反馈到教师本人外,还将记入教师岗位责任制考核并予以公示。

4、做好月考、期中、期末考试工作,进行教学质量跟踪,及时开好成绩分析会。学校对各年级继续采用“月考”制度,对每次考试都要质量跟踪到每一个学生、学科、班级、年级。通过跟踪分析,查原因,促质量提高。学科教师小考每学期不少于4次,用好成绩册,加强对毕业班工作的领导和中考的研究。2009年小考命题充分体现了新课改的理念,加大新课改理念的渗透力度。今年,六年级全体教师要吃透考纲,认真钻研近三年的小考考试说明,为我校2009年小学教学质量稳中有升打好基础。

学生学习常规针对以往学生中出现的学习习惯不良的现象,本学期我们在抓教师教学常规的同时,还将督导全体教师抓好每个学生(尤其低年级)的学习常规,培养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也是我们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

1、教师要指导学生养成预习的习惯。

预习是上好新课、取得高效率的学习成果的基础。基本要求:(1)及时预习。根据教学进度和教材的难易程度,适当地提前预习新课。(2)认真预习。认真细致阅读分析教材,切忌马马虎虎看一遍书了事。(3)善于预习。依据知识基础、教材内容和学科特点等,选择适合自己实际情况的预习方法。要记录好新教材中的重点问题和不懂的问题,以便上课时加以注意。

2.教师要指导并监督学生养成良好的听课习惯。

听课是学生获得知识、发展智能、培养健康情感的主要途径。听课的基本要求是:(1)要做好听课准备。包括学习用品、相关知识和心理准备。(2)要集中注意力,专心听讲。(3)要注意突出重点,抓住关键。(4)要踊跃回答问题。积极思考,敢于发问,敢于发表自己的不同见解。(5)要做好笔记。记住重点内容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等。教师要定期查看学生的学习笔记,及时进行指导。

共2页,当前第1页1

3.教师要指导学生养成复习的习惯。

复习是学生自己或在教师指导下,加深和巩固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检查学习效果,防止知识遗忘,提高记忆能力和自学能力,为下一次新课的学习打好知识基础的重要过程。复习的基本要求是:(1)要及时复习。复习要及时,每天复习以巩固当天所学的知识。一个单元、一个章节后,也要及时复习,及时巩固知识。(2)复习要有针对性,要抓住要点,对一些重要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通过理解加深记忆。(3)复习要注意归纳总结,使知识更加条理化、层次化。

4.教师要培养学生养成认真、及时完成作业的习惯。

作业是学生加深和巩固所学知识,检查当天的学习效果,提高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重要环节。基本要求是:(1)要及时完成作业。当天的作业要当天完成。(2)要独立完成作业。养成独立思考和完成作业的习惯。(3)要注意解题方法,总结答题规律,答题要有一定的速度。(4)要正确对待作业的评价。要及时订正,找出错误的原因所在,要认真总结解题规律。各教研组按月及时检查教师的教学计划、教案、作业批改记录、学生作业、教研活动记录、课后辅导记录,开展评教评学调查,并举行教案和作业展览。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基本上能够按照新课程的要求备课,做到不求全面,但求突破。布置作业时,做到少而精。语、作业控制在半小时以内,数、英作业在15分钟左右。教师的讲课时间一般控制在25分钟左右,留下更多的时间供学生自学、复习、整理。这样,真正把课堂改革引向深入,有力的推动了素质教育的开展。

加强对课堂教学的管理,实行大面积的听课措施,为了进一步搞好教学研究,推动教学工作,使教师们的相互学习,我们在本学期将继续实行全体教师的讲课、听课、评课制度,即每名教师在本学期至少举行一节公开课,有的教师举行了两节公开课;其他教师都可以参加听课,同组教师进行评课,教导主任和各任课中层领导率先上课。有利地促进教学和教研活动的开展,呈现教师中间出现人人争相上好公开课的局面。

(三)、教研工作

加强教研组建设,教研组要利用教研活动时间引导教师认真学习有关课改文件精神,用创新的理念来指导我们的教学工作;认真组织教师学习教学大纲,进一步增强了教师们的质量意识,促进教学手段的科学化,教学过程的规范化,教学效果的最优化,努力探索适合我校学生实际,提高教学质量的成功之路。各教研组建立组内听课制度,经常开展组内听课评课活动,通过组内交流,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要把参加教研活动、听课、说课、评课成为教师的常规工作,活动内容丰富,教研气氛浓。利用教研活动,使全体教师在课堂教学、资源库建设、论文撰写等方面进行比赛和展示,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

(五)、校本培训方面

1、以骨干带普通,着力进行多媒体技术与课堂教学相整合的研究实践。本学期我们将在全校范围通过给骨干教师搭配徒弟、在全校范围内上示范课等途径,充分发挥了骨干 “辐射、带动”作用,使学校特色在课堂教学中的落实进行扎实有效。我们将以骨干教师为先锋,带领全校教师开展多媒体与课堂教学整合的研究与实践。将举行骨干教师座谈会、示范研讨课、经验交流会等,骨干教师应以强烈的心和勇于思维、勇于探索的精神,使其他教师受到启发,带领全体教师共同推进新的课堂教学改革和学校特色的发展。

2、强化多媒体技术培训。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不仅是一种教学技术,也是一种新的教学观念。为了使进入教室的多媒体能最大限度地为教学服好务,除了组织教师进行多媒体基本使用及操作培训外,本学期,我们还将根据实际需要,随时组织教师进行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培训,目的有二:一是让每位教师能熟练使用操作多媒体。二加深教师对网上教育教学资源的理解、整合的能力,促使教师们形成科学有效的教学行为。

(六)加强重点学科建设,丰富师生竞赛活动。

学科课程建设是我们这学期的工作重点之一,将本着重基础、重能力、扬特长、促发展的学科建设思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语文、数学、外语重点学科的管理上,认真执行“三要” 即课堂上要讲练结合,反对无效劳动,各种练习和作业要及时反馈、要堂堂纠正、节节落实;

第7篇

论文摘要:二十世纪后期电脑和信息技术在经济建设和科学技术的各个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在这样的形势下,高等学校中也面临着教育改革的迫切任务,如何在各门课程中,高质量和高效率地培养学生,已成为现实的问题。本文涉及《理论力学》课程的讲课方式的改革,介绍我们采用多媒体手段进行《理论力学》讲课的实践和体会,并提出一些有关的看法。

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我校为了适应二十世纪后期经济建设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推行了一些教育改革的重大措施,其中之一是对教学计划进行了修改,削减了部分基础课和技术基础课的授课学时,增开了一些选修课,例如对各类专业的《理论力学》课程的授课学时数,都作了大大的削减,特别是将机械、动力类专业的《理论力学》从原来的64学时减为48学时,要求完成静力学、运动学和动力学三部分的教学内容。用这样少的学时进行教学,一般是较难满足该类专业的后继课程的教学对《理论力学》的要求的,为了保证学生能把《理论力学》中最基本的内容学到手,过去曾采取删减一些教学大纲中的内容,来解决这一问题。但是这些内容有的却是作为一个工程技术人员所必需的,有的却是后继课程中所需要用到的知识。时间这么少,要求的内容又不能少。为了在这样有限的时间内,使学生掌握高等工科学校相应专业对《理论力学》课程的基本内容,同时又扩充学生的知识面和提高学生的能力,完成教学计划的基本要求,我们就考虑在教学手段上进行改革,改变过去传统的用粉笔加黑板的讲课方式,而试验采用多媒体手段进行讲课教学。先后在两届、两个教学班的《理论力学》讲课教学中进行实践。

我们应用Microsoft的PowerPoint软件制作了《理论力学》的静力学、运动学和动力学三部分内容的多媒体讲课课件,共计265张幻灯片,分别储存在16个文件中(每章一个文件),全套6张3寸软盘,容量达5. 5兆字节。

试用结果,在学校的规定时数内,完成了机械、动力类专业的《理论力学》基本要求的教学内容。比过去用传统的讲课手段(粉笔加黑板)所教的内容有所增加。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如下:优良26. 3%,中等16.25,及格42.55,不及格15%。

说明学生能够掌握课程的基本要求。在学期结束时,我们用调查表的方式,给全班80位学生发了调查表,了解了他们对采用多媒体手段进行《理论力学》讲课教学的反应,最后收回了58位学生的调查表,统计结果如下:

从以上的调查结果可以看出有半数左右的学生觉得多媒体手段教学效果好,并表示欢迎,还希望在其他的教学环节中采用网上教学手段。

二、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主要优点

1.节省板书时间提高讲课效率

传统的教学手段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在板书上,如书写标题和结论。特别是,.当讲解例题时,遇到具有复杂的结构或机构的例题,就需要化很多的时间在画图上。采用多媒体手段教学后,教师可在课前将章节的标题、结论和示图在幻灯片上制作好,上课时就可节省很多的时间。节省下来的时间就可以增讲一些过去因为学时减少而删除不讲或简要讲解的内容(如:牵连运动为转动时点的加速度合成和科氏加速度、平面图形上点的加速度分析、相对于质心的动量矩定理和平面运动微分方程等),以及过去不讲的,’但对学生今后学习有用的内容(如:变质量质点运动微分方程和《分析力学》的基础—虚位移原理和动力学普遍方程等)。这样就提高了讲课的效率。 2.运用视觉效应加强教学效果

多媒体手段的一个特点就是可以利用电脑技术中的字型和颜色的区别,使放映出来的文字以不同的形和色出现,例如,对理论结论中的关键词,可以用不同的字体或鲜艳的颜色来突出其重要性,使学生能一目了然。这样利用视觉效应,使学生对特殊的字体或颜色的文字在脑海中产生深刻的印象,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记忆,同时也引导学生学会看书学习的方法,使他们知道在学习.中能抓住内容的关键,而不是泛泛地阅读。使学生既学到了课程的内容,又提高了自学能力。

3.利用图片影象扩大知识面

利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还可以在讲课过程中插入一些图片或影象,例如在讲到静力学和运动学引言时,就可以将一些实际工程结构或机构的照片制作成幻灯片放映,说明力学在工程实际中的应用,使学生感到力学中的不少问题是从实际工程和生活中抽象出来的,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程技术中普遍存在着力学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增加学习的动力。并能引导学生在学习《理论力学》的过程中注意联系实际.。此外,在讲课中运用了图片和影象,使课堂内容丰富多彩,增加了与本课程有关的实际知识,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

4.增加例题的内容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由于采用了多媒体手段,节省了讲例题时的画图和板书时间,就可以增加讲课中的例题,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解题的方法,同时我们还在讲完了例题后,与学生一起对所得的结果进行讨论,有时则将例题的形式或条件进行适当的改变后,提供学生课后进行思考或求解,使学生学会分析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些做法在用传统的教学手段进行讲课时,由于学时较少,时间较紧,所以就较少采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三、几点看法

1.教学时数不能削减太多

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是随着电脑和信息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根据我们试验的体会,它比传统的教学手段有更多的优越性,它具有直观、形象和高效的特点。然而,决不能因为采用多媒体手段,而将教学时数任意删减,因为虽然讲课中能节省一些板书时间,但学生还需消化教学内容,因此在课堂上采用多媒体手段时,讲课不能太紧迫,应给学生留有思考的时间,或者在课堂上对一些问题与学生一起进行讨论。此外,《理论力学》课程中有大量的习题,需要学生在课后实践,以巩固课堂上所学的内容。如果进度太快,每周的作业量又不能太多,这样就会影响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所以我们认为对于机械、土建和动力类专业,《理论力学》教学时数一般不宜低于64学时。

2.把多媒体教学手段推广到各个教学环节

从以上我们对学生的调查统计结果看出,多半的学生是欢迎和希望在教学中采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的。为了发挥电脑和信息.技术的优越性,我们认为还可以将多媒体手段推广应用于其它的教学环节(如答疑和批改作业等),可以将课后作业中的习题解答或习题中容易产生的错误总结出来,制作成网页,供学生自己上网检查。这样就可以大大节省教师批改作业的时间,使教师能把更多的精力用于研究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从而进一步提高教学效率、效果和质量。也可培养学生自觉和主动学习的习惯。

3.提高教师的计算机软件应用能力

第8篇

【关键词】内容;教师;学生;课程;问题;能力;基本

【Abstract】Class and is not isolated, it is a course in a small part of a course run it on a local. So, how about a good a class, we must first consider how to speak good a course. To order How to Teach a course perspective to study how to tell a good lesson. Of course, a course for a series of courses or group lessons, group classes, the only one locally. - Training course can be viewed as the total term of the course students smallest unit.

【Key words】Content;Teachers; Students;Courses; Issues; Capacity; Basic

为了讲好一门课,教师首先要从整体上把握这门课的内容。“整体上”就是对这门课的全部理论内容都要有全面的、深入的、透彻的理解,对这门课所涉及的主要能力要求都能够全面、熟练、牢固地掌握。这样才能在具体讲授每一堂课时有一个全局的观点,恰当的把握,才能保证这门课的整体效果。

1.在整体把握这门课程中,应弄清如下五个问题和做好如下五件事情

五个问题是:①本课程的基本内容、基本结构,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以及贯穿全课程的基本线索是什么? 或者本课程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基本方法、基本能力和重要结论是什么? ②对本课程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③本课程的历史、现状和发展方向是什么? ④本课程在整个教学计划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本课程与其前修和后续课程的关系是什么?⑤本课程的内容和要求将通过怎样的教学步骤教给学生?

五件事情是:①认真研读教材和参考书。②认真研读有关的前修和后续课程的教材。③亲自做过教材中全部的练习题和思考题。④了解学生的专业和以往课程的整体成绩等信息,以便决定本课程在本届的讲法,如何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以及考虑如何与其专业相结合。⑤撰写一份本课程的教学安排表,并在课前发给学生人手一份。

只有在弄清上述五个问题和做好上述五件事情以后,才能给学生具体地上每一堂课。

2.关于上好一堂课的标准

从整体上把握一门课是重要的,但课总要一堂一堂地上。只有每一堂课上好了,才能落实对整体的把握。笔者认为,一堂好课起码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2.1内容丰富,信息量大;内容丰富不是指内容在量的方面怎么多;信息量大,也不是指课堂上多么大量的消息它是指在一堂课中应该:①包含本学科或本课程的一个或几个最基本、最重要、最核心的内容,而且对这些内容要讲得正确、透彻。即其内容科学性强。②对于理论性的内容,要联系实际的部分;对于实践性、操作性的内容,要有理论指导或理论说明部分。即其内容实践性强。③在讲好上面两点内容的基础上,能尽量在恰当的时候,适当地介绍与本节课基本内容有关的本学科的最新进展。即其内容具有先进性。④不仅能讲清楚教材中写出的和教学大纲中规定的内容,而且能讲出自己的观点、自己的体会、自己的表述。即其内容具有个性。科学性、实践性、先进性和个性是“内容丰富,信息量大”的基本内涵。

2.2概念明确,讲解深入;一般来讲,一个学科、一门课程是由一些甚至众多本学科特有的概念、

规律、方法和结论组成的。这里首要的就是基本概念。

概念明确有两层含义:①明确本节课有哪几个主要概念,②确切地表述这些概念,特别是那些容易混淆的概念和看似含糊的概念。一门课中总有一些比较容易混淆和看似含糊的概念,如“电路分析”中的“四端网络”和“双口网络”,双口网络的端口的伏安特性和网络的转移特性,以及无功功率等等,讲课时需认真对待。只有概念搞明确了,才能对含有这些概念的规律(如原理、定律、推论等)有正确的理解,才能顺利地运用这些概念和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在讲课中,某一概念第一次出现时要着力讲清楚,因为问题常常是出在以后的讲课中对已讲过的概念的不经意的引用上,特别是那些容易混淆的概念。所以,教师在讲堂上引用任何概念都要认真对待。还应指出,青年教师发生概念性错误或概念性问题常与授课所使用的教材有关,“因为教材就是那样写的”。所以,教材出版单位要严把质量关,而授课教师也要多读几本书,通过自己的思考最后找到较好的表达,避免照本宣科。

2.3重点突出,选材适当;所谓重点是指本节课要介绍给学生的重要的知识点或要培养的重要的能力点。这些知识点或能力点可能是某个概念、某个定理、某个结论或某个方法,以及运用它们解决实际问题的某种能力。所谓突出是指要调动多种教学手段使这些重点凸现出来,使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重点的认定既要依据课程的基本要求、教学大纲,也要注意科学技术的新进展给本学科带来的变化。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某一学科或课程的教学重点发生某些变化是常有的事。不可把课程的重点看做是固定不变的。突出重点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如可以通过课堂进程的合理安排,多角度、多方面地讲解与练习,能够抓住本质的语言的恰当表述,板书或多媒体屏幕的有效显示等等。

2.4脉络清晰,逻辑性强;所谓脉络清晰是指那些重点知识要通过一个自然的、合乎逻辑的认识过程使学生接受,也就是说要讲清解决问题的思路。清晰的思路是教师备课中追求的目标。备课的过程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理清思路的过程。这个备课的成果表现在课堂上就是课讲得脉络清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对一个特定的问题讲解的一般脉络是:①提出问题。可通过思考题、例题、某个实际问题等来实现。

②利用本学科以往的知识和其他学科的知识解决这个问题。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还可能需要引入某些新概念,用以建立解决该问题所需的数学或物理模型。

③得出结论。也可能从得到的结论中引出某些新的概念。④举例说明对所得结论和新概念的理解和应用,从而把这一讲解落到实处。

一堂课的脉络轨迹在形式上往往是通过板书或计算机大屏幕上的大、小标题来展示的。

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角度看,清晰的解决问题的思路可能比最后得出的结论更重要。在课堂上对每一个问题的解决都应看作是解决本学科实际问题的范例,都应使学生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上受到启发。实际上,只有依据明确的概念,通过合理的分析推导得出的结论,才是最容易、最容易记住的结论,也才是最容易应用的结论。那种只讲结论不讲必要的推导过程的讲法,对于重点内容而言是不足取的。

2.5语言考究,准确生动;以上四条是属于有关讲课的内容及如何把这些内容教给学生的具有指导思想性质的标准。这些思想的实现还要靠教师在讲堂上通过语言讲解等手段来实现。没有好的语言表达,再丰富的内容,再明确的概念,再要紧的重点,再清晰的脉络也无济于事。当然,有一本好的教材,学生通过自学也能学到知识。但是老师现场用准确、生动、精辟的语言和得体的板书或投影仪、多媒体屏幕相配合,肯定会加深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提高其学习效率。更不用说,教师还有通过课堂言传身教,教书育人,及时反映科学技术的新进展和阐述自己独特见解的作用。

在讲课中,对教师的语言上的要求有三个层次:①清楚;②得当;③艺术。

所谓清楚,是指要使你的每一句话,特别是重要的话,都能送到每一个学生的耳朵里。这是最基本的要求。这一要求做不到,其他要求都谈不上。

所谓得当,一是指用词准确,用语恰当。二是指讲话的速度不快不慢,声音不高不低,情绪不急不缓。既要在关键时刻有激情,也要注意在大部分时间里心平气和,自然流畅。

所谓艺术,是指在做到上述两层的基础上,再做到语言简捷、精辟、生动、幽默、有哲理,使学生终生不忘。这是对语言的高层次要求。

对年轻教师而言,第一二层次的要求是基本的,一定要努力做到。第三层次也要不断体会,不断争取。但不要因过分追求第三层次而忽略了前两个层次的要求。那样就会本末倒置,得不偿失。

2.6多媒体屏幕显示和板书得当;多媒体屏幕显示和板书也是帮助展示教学内容、概念、重点、难点和讲解思路的主要手段,是动员学生的各种感觉器官来吸收讲课内容的重要方面。课堂教学对于多媒体屏幕显示和板书的要求也是三个层次:①醒目;②得当;③艺术。

所谓醒目,是指要把屏幕或黑板上的每一个字都能送到每一个学生的眼睛里。这是最基本的要求。这一要求做不到,其他要求都谈不上。

所谓得当,是指在屏幕或黑板上的字与图要不大不小,内容要简明扼要的不多不少,恰到好处。色彩要不平不乱,以有利于明确概念、突出重点和体现思路为准。

所谓艺术,是指单个字清楚秀丽,整个屏幕或整块黑板章法考究。使人赏心悦目,给人以美的享受。与对语言的要求一样,对青年教师而言,上述第一二层次的要求是基本的,一定要努力做到。第三层次也要不断体会,不断争取。但不要不顾前两个层次而过分追求第三层次,致使喧宾夺主,画蛇添足。应该指出,多媒体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对不少教师而言,还是正在摸索中的事情,也是十分有兴趣的事情,有很多问题需要总结。这里只从讲课标准的角度做一般的述及。更多的问题后面将专设一节加以讨论。

2.7学时准确,不拖不欠;课堂教学都是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完成的,教学过程要经过精心安排,包括时间上的安排。一门几十上百个学时的课程,能做到堂堂学时准确,会给学生留下老师确实认真对待这门课的感受,是树立精品意识的不言表率。这是课堂教学严肃性的一个方面,也是提高课堂效率所必需的。

为了做到学时准确,首先注意不要拖堂。拖堂往往是出于“好心”,为了给学生一个完整的印象,不管下课铃响没响,非要讲到一个阶段结束不可。其实那时学生已经坐不住了,人在教室心已经下课了,你的愿望收不到实效。不如就此停止,研究以后如何能准时或提前一点儿结束。

欠堂太多也是不好的。比如离下课还有10分钟,就没的可讲了,这将会十分尴尬,给学生留下备课不认真的印象。学时绝对准确是很难做到的。实践中,每节课准备一些在时间上可以弹性把握的内容最后讲,可以帮助解决这个问题。

2.8着装典雅,精神饱满;这是对教师在精神面貌上的一个要求,因为典雅大方的着装能表现你的内在气质,增强你的自信心。饱满的精神,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助于获得好的课堂效果。

对着装的要求是:①简洁典雅,精干大方;②有个性,又不要过分强调个性。

2.9及时反馈,深入反思;这是对学生一节课内容的掌握程度评价,并具此对教学活动所关涉的种种问题进行多视角,多层面、反复、深入、认真的审视和思考整节课的教学方法是否具有针对性,灵活性以及教学语言是否适合本节教学内容的讲解风格等教学行为,并对不合理的地方制定相应措施改正,逐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第9篇

第一, 科学、实用、先进的教学内容,是搞好课堂讲授的关键。

讲好一堂课,取决于多个方面,是多因素的综合。 教学内容优劣是确保授课质量的关键。 因为授课需要给人以知识、信息和启示, 这些都离不开授课的内容。 这就要求教学内容要具有科学性、 实用性和先进性,即“三性”。 科学性是指教学内容必须是实践的总结,经验的提炼,概括出来的规律;实用性是指教学内容对教学对象有实用价值,做到利于开发智力,满足任职需要,有助未来发展;先进性是指教学内容要立足学科前沿理论,传授最新知识,反映先进正确的思想体系。如何做到“三性”? 笔者认为要把握好两个问题,也就是要做到两句话:源于教材,深化教材。

教学内容要源于教材。把教材作为理论讲课的直接依据和主要内容。吃透教材内容,在此基础上,按照学生实际情况,遵循知识的逻辑联系和认知结构进行“舒蔓掐枝”,使内容更加条理化。此外,结合教学目的和教学对象的实际水平,确定授课内容,使讲课有明确的目标。

教学内容要深化教材。通过对教材深入剖析、充实事例、提炼加工,使抽象概念形象化,深奥道理浅显化,原则问题具体化,复杂内容条理化。要达到这一目标,就必须做到:一是善抓“三点”。即认真挖掘和筛选教材的重点、难点,并预计学生可能产生的疑点。对重点要精心研讨,以求富于启发性;对难点和疑点要分析难在何处,找出容易混淆的问题及其解决的办法。二是围绕教学课程,多储备知识,这样讲课才能言之有物,言之有据,挥洒自如,给学生以更多的“营养”。三是加工改造教材。就是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对象,“看人下饭,量体裁衣”。使学生学得明白,理解深刻。教案编写是源于教材,但又是深化教材的创作过程。要善于采百家之精华,取世之智慧,以丰富教案知识面。

第二, 精心设计,是搞好课堂讲授的前提。

讲课如同写文章,需要谋篇布局。做好课堂设计,是决定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组织形式的基础,是实现教学目标,确保教学效果的前提。

围绕教学目标,做好课堂设计。课堂教学是有计划有目的的活动,教学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实现教学目的,使学生水平达到教学目的的要求。因此,在课堂设计时要做到局部和整体的统一。这里的整体是指一门课程或某一学科的教学大纲所规定的,相对完整的知识体系和教材;相对于整体的局部是指课堂或是某一章节。在课堂设计时,只有从整体入手,从整个知识体系出发,围绕教学目标,并根据学生的认知结构,精心选择教学内容,确定讲什么,不讲什么;哪些内容先讲,哪些内容后讲;哪些内容详讲,哪些内容略讲;中间环节如何活动,采取何种教学方法,都必须围绕教学目标将其设计好,这样才能为讲好课奠定一个好的基础。

围绕讲授效益,做好课堂设计。讲好课的基本标准是通过课堂讲授使学生掌握知识,并在单位时间内提高教学效益。而要达到这个标准,就必须突出重点和难点,重点就是教材中最基本、最主要的内容,即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难点是指学生学习可能遇到的困难,不易理解的知识。因此,分析教材,钻研教材,从中找出基本和主要的东西,选择对学生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知识作为突破口,给学生讲深讲透,就能提高教学效益。

围绕教学媒体,做好课堂设计。课堂教学过程是一个信息传递过程,在讲授中,如果能根据课堂的教学内容,设计所使用的教学媒体,并有机的运用各种教学媒体,就能增强课堂的教学效果。

第三, 生动形象的表达,是搞好课堂讲授的保证。

课堂教学实际是一个信息传递的过程,信息传递主要靠语言和有形的载体。因此,教学语言和有形载体表达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要具备较好的教学语言表达能力应当达到“五要”。

一要准确清楚。就是讲课语言要做到言之有理有据,道之确凿无误。发音要准确,不讲方言,不带口头语。切勿“口误”说错话,念错字,语言要精练,真正达到“丰而不余一言,约而不失一词”的境地。

二要层次清楚。就是讲授语言要做到条理清楚,层次分明,前后连贯,合乎逻辑,能随着讲解而不断深入。层次清楚是理论讲课的基本要求。每次讲课一般先要交代总体安排。讲课中,要善于归纳总结,分清层次,并充分利用多媒体投影、板书、挂图等形式反映。此外,注意上下前后之间的衔接连贯、合乎逻辑,使学生的注意力和老师的思路一致起来,达到教与学“合拍”。

三要生动自然。讲课能否打动学生,抓住学生,使其听得有趣有味,对讲授质量有着直接影响。要善于通过打比方、讲故事、引案例等方法,使语言丰富多彩,娓娓动听,引人入胜。讲课生动自然,关键在于老师的语言表达。一是要抑扬顿挫有致,语言高低相间,快慢适中。二是善用比喻。恰当的比喻,会大大加深印象。三是注重逻辑分析。多在为什么上,讲深讲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