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10 14:47:48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初中历史记忆方法和技巧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初中历史课其实是一门综合性和趣味性很强的科目,在阅读性上有很强的可读性。历史记录了人类在过去的活动,它不但记录辉煌,更会记录衰败,所有的一切能够留下来的都是我们能够从中吸取教训的,历史本身是很有意思的,但是我们有些教师在教授的时候由于方式方法的不正确,导致了学生普遍反映历史无聊,没有意思,有的学生甚至把历史课当作了休息的时间,在课堂上睡觉。那么我们要如何提高学生们对于历史课的兴趣,提高学生们课堂上45分钟的效率呢?下面笔者就浅谈一下认识。
一、提高自身素质
教师本身的历史素养一定要高,这是我们本身专业的要求,所以在平时一定要多读多看,这不仅仅是我们用来要求学生们的,更是对我们自身的要求,这样在教导学生们的时候,我们才能尽其所能的多教给学生们更多的、有用的东西。其次,我们作为一名历史教师,更应该要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热爱我们的教育事业。现在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学习,因此一定要把握好每一分钟来充实自己,不断地提高自己,给学生们起到一个榜样的作用,以身作则来诠释活到老学到老。教学的形式不仅仅只有一种,我们除了单单的用嘴讲课之外,还可以通过视频、音乐等多种手段来进行,总之就是只有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接受新知识,才能更好地上好历史课,提高学生们上课的效率。
1.在教学的过程中拓宽学生们的知识面。历史课程本身就是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因此在课本中不大可能像小说、演义中那样的生动,以吸引人为目的。所以如果教师仅仅就是按照课本上的知识来教授学生们的话,想要让学生们对历史感兴趣,那基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因此我们一定要想办法,让初中历史课更加的有意思,让学生们觉得更生动、更有趣才行。例如在讲《唐朝的对外交往》一章“晁衡与鉴真”时,笔者就先在课下查找关于这节课程的素材,这件事请都有什么传说,其中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情,把这些素材都放到课上,这样就大大提高了学生们对于这节课的兴趣。然后又找了一些而关于鉴真东渡的视频或者是Flas,这样可以在视觉上增强学生们的好奇心和兴趣。通过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进而提高课堂效率。
2.将自己的感情表达出来感染学生。要想让历史课上的内容更加丰富,就必须要还原一个有血有肉的历史,但是我们现在所学的历史本来是很有意思的,但是教材限于篇幅有很多事实都省略掉了,所以现在我们所学到的课本都是把原来生动的历史给浓缩抽象成了枯燥的课本,这样就很难再引起学生们学习的兴趣了,这个时候就需要老师要具备强烈的感情,通过饱满的感情在讲授课程的时候,把我们的感情充分地融入到课堂中,这样才能进而感染学生们,让学生们在掌握历史知识的同事,受到我们强烈的思想教育。因此教师的情感表达的充分与否,感情是否饱满,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影响到学生们上课的效率的。那么怎样的感情才是饱满的、有感染力的呢?笔者个人感觉,首先是在心里我们要把自身对于历史这门课程的热爱由内而外的表达出来,在我们的语气语调上也都是应该随着课本内容的改变而相应的变化。
3.在课堂让众多学生们实践。初中生正是处于心里和生理的成长时期,所以这个阶段的学生们在逻辑思维和理解能力上面是有限的,这个时候感觉形象的表达给学生们更有利于学生们的理解和记忆,所以如果我们在课堂上能够展示一些图片等形象的东西给学生们展示,例如图片、表格、地图,等等有形的资料,这样更能够帮助学生们理解和记忆。
例如:在我们讲授“”这一节课的时候,笔者就自己先设计了一张路线示意图,当这节课讲完的时候,要求学生们跟笔者一样也自己动手画一张路线图,通过老师的带头,让学生们自己动手制作地图,并在过程中教给学生们在没有地图的时候如何自己画一张地图,让学生们拓宽了知识面,这对于学生们的动手实践能力是很有帮助的。这样的一堂课,不仅能够让学生们充分地掌握我们课本上的基本知识,还能够亲自参加教学过程中,这样的教学内容才是一堂有血有肉的课程,趣味横生,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了教学效果。
二、设计多种教学方式
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不同章节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只有准备多种教学方案,我们才能做到优化选择的目的,在最合适的课程选择最合适的教学方式。在我们以前的教学模式中,就是简单的形式,老师在上面讲课,学生们在下面听讲,这样的讲课方式使得老师取代了学生们的主体地位,在这样的教导下并不能使得学生们的学习主动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因此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各种新颖的教学方式被运用到历史课堂教学中,才能够取到令人可喜的效果。
借助现代教育技术能够实现初中历史课堂的分层互动式教学。由于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都不相同,因此需要因材施教,开展个性化培养与分层分组式教育,让学生根据自身需要、基础及兴趣选择学习内容和参加各种活动。
2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初中历史教学效率
2.1有效辅助教学,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借助现代多媒体技术,包括视频、动画、图形、声音、文字等全方位立体式展现历史场景,让学生在获得真实体验的情况下,充分调动各种感官,对历史知识进行宽角度、多层次的解读,这种教学模式不仅提高了历史教学效率,而且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历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2再现历史情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信息储存量大、表现力强的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再现真实的历史场景,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历史的风云变幻,引导他们想象英雄人物的雄才大略、不凡气度,培养其对历史的理解力、洞察力,对历史经验的总结能力和吸取历史经验教训后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如在讲八年级上册《》中的这一历史事件时,可以播放《甲午风云》影片中的几个关键片段:邓世昌等在海上英勇抗战,为国牺牲;李鸿章令北洋水师避而不战,以求自保;慈禧太后为准备她的六十大寿,大肆挪用公款铺张浪费;最后北洋水师全军覆灭,以清政府彻底失败而告终。接下来启发学生思考:为什么装备如此先进的北洋水师竟然在短短几天内被日军毁灭?在真实可感的视频刺激下,学生宛如身临其境,家仇国恨在内心百感交集,经过全面客观细致的思考,对历史事件进行系统总结,深化认识,提高历史教学效率。
2.3设置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多媒体技术特有的音像效果与情感渗透力强的优势,便于在课堂中为学生还原一个真实的历史情境,再现历史的真实发展过程,让学生设身处地感受历史的波诡云谲,从而引起他们的情感共鸣,使其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与启发。如在讲八年级上册《》中的这一历史事件时,首先播放《》影片的几个特写镜头:官兵大肆吸食鸦片,战斗能力不堪一击;国库白银外流,导致出现银荒;百姓因食用鸦片导致家破人亡、妻离子散。令人痛心的画面让学生深刻感受国弱民贫的苦难时期,无需任何语言,就可以形象地再现鸦片给祖国带来的沉重灾难,同时帮助学生加深对危害的认识,让学生不仅学习了真实的历史,而且也得到了反毒防毒教育。
2.4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优势,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学习的主要任务不仅是掌握基本的历史常识,更要培养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良好习惯,熟练掌握自学方法加强实际动手操作的技巧。如在讲到八年级下册《“”的十年》这一课时,可以布置预习作业让大家搜集的相关资料,可以是那一时期的会议记录、老照片以及流传的民间故事,然后让同学们将这些历史资料做成电子课件,用以在课堂上展示,形成资源共享的学习模式。由于在这次教学活动中,同学们都积极参与进来,多渠道搜集资料,积极思考,广泛开展交流讨论,以多媒体技术为教学媒介,在学生中开展自主性学习,为每位同学提供了自我表达的空间,突出了学生的自我意识,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实现个人学习与团队合作的密切联系,丰富了教学形式,进一步提高了教学效率。
3评价与反思
科技的发展和普及,为教育界改革的深入开展创造了便利的条件,极大地改变了教育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也对教育理念产生影响。越来越多的现代化科技成果走进课堂,实现光、色、形、声等多感官信息辅助教学,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也让他们在大脑中形成更加深刻的历史记忆,从而对知识有一个全景式的总体把握,所以也能够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实现现代科技与传统教学手段的结合,借助多媒体从不同角度对历史进行情景再现和诠释,摆脱时空与抽象的局限性,尽管多媒体只是用以辅助教学的一种手段,而非教学主体,但它的确能让学生在真实可感的历史场景中触摸时展的脉搏,领悟历史学科的独特魅力;
关键词 历史教学 生活化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23-0084-02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念核心即“生活教育”。所谓“生活教育”,在他看来就是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他曾经说过:“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须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
历史是凝固了的现实,现实是流动着的历史。英国学者卡尔讲过:“历史是过去和现实永无休止的对话”;意大利学者克罗齐也说过:“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新出台的《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修订稿)》就明确了历史的时代性,突出了历史与现实的有效对话功能。
作为一名一线的历史教师,我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发现目前的历史教学存在着一些困境,值得我们反思与探究。首先,随着历史加入中考,历史教学日趋功利化,一切以成绩为唯一的衡量标杆,导致历史教师在教学中过度依赖死记硬背。其次,由于要背的内容太多,投入与产出不成比例,结果历史往往成为学生打算放弃的第一门学科。第三,学生固有认知与所学历史内容之间存在着明显的距离感,成为其学习过程的巨大障碍,难以引起学生的共鸣。
我认为造成这些困境的重要原因是历史教学割裂了历史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使得历史知识成了一个个孤立、干瘪的符号。现实生活是学生学习历史的源泉,历史课堂是生活化的延伸。为了摆脱困境,切实提升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致力于打造生活化的历史,赋予历史知识血与肉,使学生学到鲜活直观的历史。主要进行的努力包括如下两个方面。
随着认识的提升,我对历史的生活化重新下了定义,即:初中历史课堂“生活化”,是指在历史教学过程中,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生活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历史,把现实生活问题历史化,把历史问题生活化;体现历史知识“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并为现实生活服务”的思想,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学会运用历史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我重新调整了课题研究的方向和步骤。
一、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
只有深入了解学生,才能真正实现历史教学的生活化。只有了解了自身的教育对象,才能在相应的区域内寻找匹配的生活化素材,进而在运用链接点的时候,更多地兼顾到学生的认知水平,唤起学生认知和情感上的共鸣。首先通过各种途径积极主动地了解学生,了解他们的认知结构。教师只有对自己所执教的学生的知识结构、生活经验有所了解,才能在教学过程中有的放矢,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更好地为历史教育教学服务。每次接手新班级,我都会用一到两周的时间来全方位地了解我的学生,了解的方式包括生活调查问卷及面对面的零距离交流等,这些方式帮助笔者对这些学生的生活认知水平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在教学过程中,我仍时刻关注着学生,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好的方法和技巧收集起来,供所有学生共享。例如:历史学习中大量的时间点记忆内容,是所有学生较为头疼的。可是,学生的智慧是无穷的,经常能自我挖掘一些记忆的小窍门,切实降低历史记忆的负担。比方说,二战的开始和结束的时间。有学生说开学了,打仗了(9月1日),第二天战争结束了(9月2日);胜利会师的地点会宁,学生将其理解成“会合就安宁”;美国独立的时间学生诙谐地记成“要吃吃肉,气死英国”(1776年7月4日)。将这些记忆的小窍门收集起来后,在学生中推广,由于来自于“民间”,学生易于接受。既提高了学生历史记忆的乐趣,又达到了实际的记忆效果,而且不容易遗忘。
二、未雨绸缪,提前预设
即教师积极对教学所用的历史生活信息进行“预设”。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较低,生活经验较为匮乏,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认为可以提前对相关生活信息进行预设,为课堂教学服务。如之前提到的草鞋山文化遗址,本身是非常好的历史生活化素材,为了使其功效最大化,在利用该素材之前,我布置了开放性作业,即:“你认为本镇最具历史价值的遗址是哪一个?并告诉我们为什么。”通过此作业,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提前了解草鞋山文化遗址,结果该文化遗址将成为每一位学生学习新石器时代的最有效的链接知识。
三、以己之长,攻彼之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