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儿童个性化健康教育优选九篇

时间:2023-09-10 14:47:49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儿童个性化健康教育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儿童个性化健康教育

第1篇

关键词:社区护理;婴儿家长;儿童保健;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是完善我国公共卫生制度建设的重点环节之一,更是儿童保健工作的关键性内容[1]。相关研究显示,在社区中对婴儿家长进行健康教育户能够提高婴儿的接种率,降低患病率,本文对某社区中的84例婴儿家长进行健康教育,探讨对儿童保健的影响,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市中某社区的168名婴儿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4名。观察组有男婴49名、女婴35名;年龄在0~5个月,平均为(3.120.26)个月;婴儿家长84例的文化程度为:大学以上学历有21例、高中学历37例、初中及以下学历26例。对照组中有男婴51名、女婴33名;年龄在0~6个月,平均为(3.250.21)个月;婴儿家长84例的文化程度为:大学以上学历有19例、高中学历38例、初中及以下学历27例。经过统计分析,发现两组婴儿及家长的一般资料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婴儿家长进通过社区中粘贴的宣传海报等方式接受健康教育,观察组的健康教育方法为:

1.2.1对本次实施健康教育护理的工作人员实施系统的培训,培训内容主要为儿童保健知识、健社区健康教育的开展方式、调查问卷的发放等。

1.2.2健康教育的内容有 与观察组的采取同样的在社区粘贴海报的方式,发放各种趣味性的健康知识教育手册,在婴儿家属接下工作人员手册的过程中可以进行相关知识的讲解,家长在翻看手册的过程中会出现各种疑问,护理人员此时进行具体的解答,以加强因而家长对相关知识的掌握能力。对婴儿的生长发育进行监测的意义、婴幼儿常见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母乳的喂养和婴儿的营养指导护理[2],同时还有婴儿计划免疫的概念、重要性和安全性,疫苗接种前后需要注意的问题,接种之后出现不良反应的应对方法以及1类疫苗和1类疫苗之间的区别。

在本次活动中,健康教育主要针对婴儿家长的年龄、文化层次、职业定位等进行个性化的指导,除了传统的在社区循宣传角落张贴各种婴儿保健知识之外,同时利用接种集中的时间邀请本市的儿童保健专家进行讲座和知识宣传,在讲座的过程中可以向家属播放相关的知识录像组织家长在长进行讨论和交流[3],并就家长提出的问题一一解答,护理人员与家长进行一对一的个性化指导,通过问卷调查掌握家长对儿童保健知识的了解程度,提供医院的咨询电话以便于家长随时联系,耐心细致的回答家长的疑惑。除专业的健康教育活动之外还可以定期联系婴儿家长进行活动,家长与家长之间的沟通更加平等、更加容易,护理人员在旁进行协助,鼓励家长分相自身的经验,对于正确和积极的部分要进行鼓励,而错误的地方则一定要指正,对于家长约定俗成的行为习惯,但是影响到孩子成长与健康的一档要解释清楚,对于家长不理解的部分可以邀请专家进行权威的解答。

为家长提供可以进行健康教育的平台,与社区中的相关工作人员约定好时间,通过门诊以面对面的形式进行儿童保健知识的讲解。对于部分身体状况较差的婴儿,家长会非常迫切的希望护理人员能够进行进一步的指导,护士根据实际情况可以进行上门指导。与家长建立长久的联络,定期对婴儿的身体状况进行询问,关注家长的健康知识掌握度以及,对于知识薄弱的地方进行针对性指导。保证家属能够理解和掌握,促进儿童的健康。

采用本院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家长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调查和统计,回顾性分析婴儿的健康体检的参与情况、疫苗的接种情况等。

1.3统计学分析 数据资料均录入到SPSS 16.0软件中采取统计处理,计数资料使用百分比表示,比较采用2值检验,以P0.05代表两组的差异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通过问卷调查,观察组家长的得分评定为及格的有72名(85.71%),而对照组只有51名(60.71%),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13.385,P观察组婴儿定期参加健康体检的有80名(95.24%),对照组有63名(7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13.581,P观察组患儿的1类和二类疫苗接种率分别为82名(97.62%)和73名(86.90%),对照组为74名(88.10%)和61名(72.62%),对比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分别为5.743和5.310,P0.05)。

三、讨论

相关资料显示,对婴儿家长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能够很好的改善儿童的健康水平。在本文中对婴儿家长开展系统的健康教育,有效的促进其对儿童保健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通过研究可以发现,健康教育对于婴儿家长健康知识的掌握度、对于婴儿健康体检的参与率以及1类与2类疫苗接种率均会产生影响(P0.05)。分析其原因主要有:首先,家长对知识的接受非常直接,不是以往形式主义的方式,教育不仅停留在口头说服上,还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操作加强可信度和家长的接受度。通过健康教育,婴儿家长获取信息变得更加主动和积极,家长可以通过练习医院获得信息的反馈与互动[4],促进其积极的参与到知识的吸收过程中去;而对体检参加率以及疫苗接种率的影响的是家长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认识到二者对于婴儿健康发育的重要性,通过个性化的指导纠正家长的不正确认知,保证较好顺从健康教育知识的特性[5],在不断的科普和讲解过程中还能够增强家长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从而自觉的进行疫苗接种和健康体检。因此,在社区家长中应用健康教育的方式具有很高的实践价值。

参考文献:

[1]杨彦,张德春,李胜玲,等.健康教育对社区婴儿家长参与儿童保健的效果评价[J].中国全科医学,2011,14(16):1826-1829.

[2]周咏梅,童仲华.健康教育对社区婴儿家长参与儿童保健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医药,2014,(29):274-275.

[3]赵晓燕,王青.健康教育对社区婴儿家长参与儿童保健效果评价[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9):250-251.

第2篇

【关键词】 儿童近视;健康教育;观察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3.629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1689-02

近视眼已成为全球日益关注的公共问题,并且已纳入WHO的视觉2020计划[1],根据卫生部、教育部的联合调查显示,2004年我国学生近视患病率达60%,居世界第2位,患病人数达6000万,居世界之首,且近视呈低龄化趋势,7-9岁年龄段近视检出率明显升高,近视眼不仅使儿童学习生活受到影响,将来择业也不能如愿,如何预防近视的发生、延缓近视发展,已成为社会关心的问题。我单位儿童眼科在散瞳检影基础上,根据近视儿童不同个体的不同情况开展健康教育,制定个性化的教育方案,包括近视预防方案、近视矫治方案、再近视解决方案等,对减少新发病例、稳定及缓解近视的发展有一定的意义。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教育对象 2005年3月――2006年3月来我科就诊远视力≤1.0的6-16岁儿童,经检查眼位、眼球运动、屈光间质、眼底排除眼部器质性病变后,12岁以下的用1%阿托品眼药膏散瞳,12岁以上儿童用复方托品酰胺散瞳,散瞳后均用带状光检影镜检影。根据中华医学会眼科分会1985年制定真假近视分类标准[2]进行诊断:即患者远视力低于正常,近视力正常,使用阿托品麻痹睫状肌后,近视消失,呈现正视或轻度远视为假性近视;近视屈光度数未降低或降低度数小于0.5D者为真性近视;近视屈光度明显降低(≥0.50D),但已恢复为正视者为混合性近视。12岁以下73例,12岁以上52例;假性近视32例,混合性近视23例,真性近视70例;男60例,女65例,共125例。

1.2 教育时间 初诊在散瞳检影之后,以后每月测视力1次,每半年重新检影1次,随访1年。每次来控制中心均询问教育方案执行情况并视不同情况进行再教育。

1.3 教育内容 儿童近视的发生与环境因素、遗传因素、微量元素缺乏等诸多因素有关。散瞳检影之后邀请家长和患儿一起以讨论的形式,先从以上三个方面了解相关情况,如:儿

童的作息、作业量、照明、饮食、眼保健操、锻炼等情况和家族成员的近视情况等等,探讨儿童在学习生活中存在的易引起近视的因素,提出解决的措施,共同形成个性化的教育方案。强调纠正不良因素的必要性,请家长配合和督促。

1.4 教育方式 以讨论的形式、互动的方式进行一对一的教育

1.5 教育与防治相结合 对假性近视和混合性近视儿童,给+1.5D的眼镜写作业和看书时用或临睡前用复方托品酰胺点眼。

2 结 果

有研究表明:各年龄组学生年近视屈光度加深均值为0.659-1.056D[3]。经过互动健康教育一年,本组32例假性近视中有30例屈光度基本不变,占93.8%,有2例近视屈光度增加0.25-0.75D,占6.2%;23例混合性近视中有18例屈光度基本不变,占78.3%,有4例近视屈光度增加0.25-0.75D,占17.4%,有1例近视屈光度增加≥1.0D,占4.3%;70例真性近视中有44例屈光度基本不变,占62.8%,有24例近视屈光度增加0.25-0.75D,占34.3%,有2例近视屈光度增加≥1.0D,占2.8%。本组共125例中有92例屈光度基本不变,占73.6%,有30例屈光度增加0.25-0.75D,占24.0%,仅3例屈光度增加≥1.0D,占2.4%,这说明绝大多数儿童近视加深的屈光度明显低于各年龄组学生年近视屈光度加深的均值。

3 讨 论

预防近视的相关知识电视、广播、报刊、杂志、网络上多有宣传,但在工作中我们发现很多家长认为近视是由于看电视引起的,孩子一旦被诊断为近视就责骂孩子看多了电视,同时宣布以后不许看电视。小学生的健康教育课就讲了用眼卫生保健知识,但超过70%的同学不知道每次看书的时间应不超过1h。事实上不戴眼镜孩子看不清黑板一方面影响学习,另一方面为了看清黑板,孩子的眼睛不断地调节使近视加深更快。这些说明对儿童进行预防近视健康教育的力度和广度还不够,开展健康教育很有必要。

参考文献

[1] Catherine AM,Hugh RT.Myopia and vision 2020,Editoria1[J].Am JOphthmol,2000,129:525.

第3篇

关键词:幼儿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方法

从人的自身发展来讲,健康的心理素质是人们获得成功的关键。实践证明,大多数学生在求学的路上承受了来自各方的压力,但是有的学生却半途放弃,有的却可以抵达终点,且取得成就。目前,这种现象已经逐渐向低龄化蔓延。可见,对幼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具有深远的意义。这样,能够使他们从小具有健康的心理素质,将来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那么,在幼儿教育中,如何加强幼儿的心理健康呢?

一、对疏导幼儿的情绪、情感给予合理培养和高度重视

心理健康的必要条件就是具有良好的情绪、情感。情绪是人对客观失去是否符合自己的需求而产生的态度和体验,而需求是情绪产生的重要基础。因此,满足幼儿的需求是培养他们健康情绪和情感的首要前提条件。这里指的需求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更多的是精神上的。另外,当幼儿的需求不能得到满足的时候,教师要进行合理的疏导,避免幼儿的心理产生其他不健康的情绪。当在合适、恰当的时机和适当场所的时候,教师可以给予幼儿宣泄自己内心不满情绪的机会,同时还要给予幼儿调控自己情感的方式方法,且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幼儿时期,教师是他们主要的模仿对象之一。因此,教师要用积极主动、乐观向上的心态面对生活,对生活充满希望,运用自身的情绪来影响幼儿的情感。

二、实施合理的挫折教育,帮助幼儿树立自信心

合理的挫折教育不仅能够培养和锻炼幼儿的坚强意志和不屈不挠的性格,还能够培养幼儿健康的心理素质。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挫折教育的效用,善于运用激励的方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教师可以运用日常生活中发生的实例对幼儿进行教育,使幼儿较容易接受,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当教师看到幼儿不小心跌倒且能够不哭不闹地自己爬起来的时候,要及时给予表扬。教师还可以运用平常生活中的实例,来教化其他的幼儿,使幼儿都能够克服遇到的困难。

当幼儿遇到困难想着后退的时候,教师就可以运用童话故事里正面的人物形象,激发幼儿心底对成功的喜悦之情,使幼儿能够战胜困难,得到教师的表扬,成为幼儿学习的榜样,进一步树立幼儿的自信心。进行合理的挫折教育之后更要注重的是让幼儿在成功体验中树立自信心。教师要经常给幼儿提供锻炼和表现自我的机会,让其充分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之情。另外,当幼儿面临困难时,教师要选择正确的方法并且耐心地帮助其解决问题。让幼儿在克服困难中积极面对,有利于培养幼儿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

三、注重实施个性化,指导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

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必须以幼儿的心理和生理的个体差异为依据,从而更好地实施针对性教育。在幼儿教育中,我们不仅要关注幼儿的心理健康,还要注重实施个性化教育,使每一位幼儿都能够受到教育。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

1.实施个别辅导

重视对幼儿的个别辅导是取得心理健康教育实效的重要保障。因此我们通过组织案例讨论,收集与幼儿有关的个案资料,全面、深入、系统地了解幼儿的心理特征,在大量的个案分析中积累经验,制订出个体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方案。

2.问题幼儿的心理治疗

由于幼儿心理发展滞后等原因,我国幼儿心理问题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不少幼儿表现出行为偏异、情绪障碍及人格方面的缺陷等。对已经出现心理障碍的幼儿,我们除了加大对他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外,还积极采取心理保健措施以及心理咨询、治疗技术,对他的心理障碍实施有效干预,促进问题幼儿转化。

第4篇

方法:对2010年2月至2013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00例哮喘患儿的基本情况进行了总结分析。将所有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的患者采取个性化管理的治疗护理方案。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护理和治疗方案。

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的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

结论:健康教育对于小儿哮喘的护理有着比较重要的意义,能够促进护理效果的提升,因此值得在临床上开展应用推广。

关键词:健康教育 小儿哮喘 护理效果 影响分析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10-0347-01

哮喘是一种由多种的细胞共同参与的一种慢性的炎症性的疾病。一般在临床上主要会出现气促、喘息以及咳嗽等一些症状,在老年人和儿童中比较常见,严重的影响到了患者的正常生活和身体健康。本组对我院2010年2月至2013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00例哮喘患儿的基本情况,对于部分患儿采取了健康教育、用药指导等方面的工作,结果这部分患儿的哮喘防治水平得到了很好的提升,现将具体的情况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选择2010年2月至2013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00例哮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患儿的年龄分布于6~13岁,患者的病程为1~11年。将患者依据具体的情况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进行对照研究,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的方法,对照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之上对患儿才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两组患儿在年龄、病程、性别以及病情等方面进行统计无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

1.2 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开展有计划、有组织的健康教育,健康教育是从简单的知识灌输转变为以患者为中心的科学个性化的健康教育。护理人员从饮食、环境以及患者的心理等方面对患者开展健康教育和必要的生活指导,同时对患者进行有计划的随访,实现对于患者护理方案的个性化的管理,让患者及其家属能够比较清楚的认识到疾病的治疗过程和平时应当注意的一些事项,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对照组患者才主要是采取常规性的健康教育方法,对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

1.3 效果的评价。依据全国儿科哮喘防治协作组织在1998年所修订的疗效判断的标准变化,将治疗前后患者的病情的变化评定为无效、好转、显效和控制。对两组患者在精心的治疗和护理之后的康复情况进行对比分析。

1.4 统计学处理。本组所有的数据采取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和分析,其中P

2 结果

两组患儿的治疗情况具体见表1,从表1中可以看出,观察组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而对种族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7%,两组患者比较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

3 讨论

通过对患儿开展系统的健康教育,使得患儿及其家属明确哮喘的主要诱因,这是减少哮喘发作最为重要的关键所在。本组的研究发现,观察组患者不少患儿在经过了健康教育之后,哮喘的发作次数明显的减少,一些患儿在远离了过敏源之后,哮喘没有再发作过,这说明对患者开展必要的健康教育很有必要,能够对小儿哮喘达到减缓的作用,对患者的早日康复也能起到比较好的效果。

也有研究发现患儿及其家属没有接受有关的哮喘知识和适当的健康教育是导致小儿哮喘病高发的重要原因。小儿哮喘高发主要是由于两个方面的原因所导致的,首先是患者及其家属对于哮喘的认识不足,特别一些患者家属对于激素的恐惧心理使得他们对于缓解期用药的依从性比较差,不能够很好的遵照医嘱正确的进行用药,违背的哮喘病的一些基本用药原则,进而导致患儿的哮喘反复发作,治疗的效果不明显。另一方面,医院的护理人员对于患儿的健康教育和护理做的不够扎实,这也是导师混着病情反复发作的重要原因。国际哮喘教育和预防组织也指出,哮喘控制的关键在于进行比较好的自我护理,所以在日常护理中强化对患者哮喘的护理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组的研究发现,健康教育对于小儿哮喘的护理有着比较重要的意义,能够促进护理效果的提升,因此值得在临床上开展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 唐秀纯,周云霞.小儿哮喘健康教育的效果评价[J].华西医学.2010(08)

[2] 何艳丽.健康教育在哮喘的护理效果分析[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0(18)

第5篇

关键词:健康教育 儿童保健 探索

1 工作开展

1.1 健康教育和儿童保健工作是相互统一的有机整体,不是可有可无的,不能把两者截然分开,健康教育贯穿在儿童保健的全过程。每年在爱耳日、预防出生缺陷宣传周、“三八”妇女节、“六一”儿童节、爱眼日、爱牙日等重点时间点,我们向托幼园所老师、各级计生主任、妇女主任及乡村医生等重点人群,通过报纸、电台、宣传车、标语及深入群众心贴心、面对面等形式广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中国儿童发展纲要》等妇幼卫生法律法规,尽可能地把党和政府的惠民政策及时宣传到千家万户,为儿童的身心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为开创儿童保健事业发展提供舆论支持,动员全社会关注、支持儿童的早期发展,开创儿童保健事业健康持续发展的新局面。

1.2 日常工作中,我们通过各种形式向全社会积极宣传儿童健康促进、疾病的预防、科学育儿的知识和技术,转变家长的理念,提高家长的科学育儿水平,使健康教育进校园、进课堂、进社区、进家庭,使儿童保健的观念深入人心。重点针对准备要孩子的未婚、已婚夫妇及家庭的亲朋好友,介绍如何孕育一个健康聪明可爱的宝宝?应该在身心状态、膳食营养、家庭环境等方面注意什么?对已经怀孕的夫妇及家庭,在建立了保健手册来院进行孕情查体时,我们主动和妈咪课堂协作,为他们讲解如何促进胎儿的生长发育?怎样避免孕育出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巨大儿?了解怎样迎接孩子的出生?科学的护理、母乳喂养知识,早期儿童保健的内容和流程,让“准父母”为新生儿的平安降临做好思想上、客观条件上的准备,为科学养育儿童打下坚实的基础。

1.3 在“准父母”入院待产时,我们把儿童保健的内容和流程通过温馨提示的宣传页介绍给他们,让他们在紧张、欣喜的时刻,熟悉家长的职责和任务,明明白白地了解何时、何地做听力筛查、新生儿疾病筛查,注意事项;待新生儿出生后,健康教育的重点放在如何观察新生儿的正常生理表现、科学护理、异常变化的处理及何时母乳喂养?如何喂养?在新生儿首次预防接种时,我们给予建立健康档案,发放手册,向家长宣传0-6岁儿童保健的时间、地点、内容及注意事项,让家长感受到全新的保健理念,切实对儿童保健重视起来,把新生儿访视到421体检的内容全程记录,使祖国的未来接受规范的、系统的、全面的、连续的全程健康追踪服务。

1.4 在开展0-6岁儿童系统化保健的各个时间点,我们都对儿童家长进行健康教育培训,把健康教育规范化、常态化,从最初落实儿童保健手册要求的教会家长做婴儿被动操这种群体化宣教,逐步完善到开展一对一的婴儿被动操和婴幼儿抚触,我们的理念就是让儿童在保健的过程中,及时发现异常,给予个性化的指导方案,接受贵宾式的保健服务,儿童保健医师既是战斗员又是宣传员,从而带动家长由转变理念到育儿知识、技术的提升,提高群众对健康教育的依从性。我们不仅仅局限于完成了多少场次健康知识的讲座和宣传活动,更重要的是每次都要达到实效,开展宣传活动不一定都是我们讲,最好的形式是和服务对象展开互动,他们提问题,我们回答;我们定期对健康教育宣传活动进行效果评估,发放调查问卷,征求意见和建议,收集群众的疑惑,作为我们的宣传内容。我们通过科室邮箱和服务热线,解答群众的问题,接受家长的咨询,不拘一格、不拘形式来实现健康教育的最大成效。

第6篇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青少年;心理问题

本文立足我国学校教育现状,从心理健康教育的角度,对如何培养青少年成人成才进行了探讨,以期为进一步实施素质教育、保障青少年成人成才提供参考。

1.开展入学心理健康教育,加快青少年环境适应。

入学教育是青少年步入高一级学府后接受的第一课,是引导学生尽快适应学校生活的重要平台。青少年步入高一级学府后,面临着人际关系、课程专业学习等方面的适应问题,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引发环境适应障碍。众所周知,新的环境中,只有先适应,才会获得相应的发展,也才会成人成才。学校应紧紧把握新生入学教育的契机,结合新时期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新形势,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入学教育中,心理健康教育应主要介绍青少年易出现的环境适应问题,并简要分析,重点提供给学生应对策略、求助方法等技能性知识,促使学生入学即知环境适应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有利于学生提前预防、沉着应对、妥善疏导,为促进青少年顺利成长做好铺垫。

2.实施心理健康普测,健全青少年心理健康档案。

面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紧要形式,建立健全青少年心理健康档案,已成为教育系统的共识。众多学校已通过心理普测、心理抽测等形式,建立了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档案。心理普测多以症状自评量表、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量表、心理健康调查表、霍兰德职业人格能力测验问卷等为施测工具,以普测获得的数据为依据,建立心理危机干预个案、心理易感人群、心理正常群体等不同级别的心理档案。研究表明,有四类学生群体比较值得关注:留守儿童青少年、流动儿童青少年、家庭离异儿童青少年、贫困儿童青少年。截止目前,心理健康普测在筛查心理易感人群、帮助青少年认识自我、发掘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求职择业等方面起了重要作用,有力的促进了青少年成人成才。

3.开辟心理健康课堂教育,培育青少年健全心理素质。

课堂教育因其具有系统性、规律性、科学性等特点,一直是传统学科教育的主渠道。心理健康教育虽既不属于学科教育也不属于规范教育,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但课堂教育亦是其最重要、最直接的形式,是大面积提高青少年心理素质的主要途径。研究表明,通过开设心理咨询、人格心理学、情绪管理等选修课来实施大学生心理干预能够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对引导学生树立健康的生活态度和积极的人生观有促进作用。有研究发现,经过系统、全面地学习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大学生,其自我评价明显提高、社交焦虑与苦恼程度明显降低,该部分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明显提高。所以,很有必要大力开辟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育,培育青少年健全的心理素质。

4.打造优质校园文化,发挥文化心育功能。

校园文化是学校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好的校园文化会以“润物细无声”的形式,潜移默化的使青少年受到感悟、触动、洗礼。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栏和班级心理健康教育专题板报是开展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校园文化载体。在营造校园文化育人时,注重所选内容的科普性、针对性、实效性,力争使青少年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悟、触动。心理学工作者应根据青少年在不同年级、不同环境下面临的主要心理问题设计橱窗板报内容,及时反映青少年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的典型表现、原因分析及具体的应对策略等,引导青少年自我学习、自我成长、自我成才。

5.持续开展心理咨询辅导,及时帮助心理弱势群体。

心理咨询辅导最简单的定义是“助人自助”。心理咨询辅导的对象均为心理健康状态上处于弱势的群体,虽有时无法表面识别,但这类群体均会感到较大的心理痛苦,对其学习和生活产生难以估量的影响,极大地影响着青少年成人成才。心理咨询辅导作为一种个性化辅导,给予对方充分的尊重和保密,让来访者体会到最大程度的安全感、归属感,进而吐露其可能隐藏已久的心理困惑、心理症结等。咨询师会综合来访者的病程时间、痛苦程度、社会化影响等,给予来访者专业评估,进而制定有针对性的个性化咨询辅导方案。由于心理咨询辅导完全吻合求助者自身的实际情况,多数前去咨询的来访者均能较快的摆脱心理问题的困扰,与此同时,求助者也会掌握一系列有益于调节心理状态的理论知识和方法手段,心理素质水平会明显增强,极大地有利于青少年今后的成人成才。

6.举办心理健康活动月,强化青少年心理健康的价值认同。

以“我爱我”为宗旨、倡导关注个人心理健康的心理健康活动月是众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形式。活动月以开展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宣传和普及活动为主要职责,以心理知识讲座、现场心理咨询、心理电影赏析、心理书籍和心理漫画展览、心理咨询案例解析等活动为主要形式,是大规模开展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理想途径。举办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月的主要目的是以相对集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为载体,遵循活动性、情境性和主体性的基本原则,寄心理学知识于活动中,向青少年宣传心理健康教育,唤起青少年对自身、对周边师生心理健康的重视,提高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意识,强化青少年对心理健康的价值认同。

7.开通心理网站等媒介,打造媒介育人新渠道。

第7篇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6851(2014)2-0169-01

1 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选择2010年5月~2012年5月间在我院儿科诊治的370例患儿,其中196例为男性,174例为女性;年龄在3~12岁之间,平均为(7.3±1.5)岁;在患儿及其家属之情同意的情况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比较两组患儿的性别、年龄等基本信息,未见明显差异,可以进行比较(P>0.05)。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的患儿单纯进行与疾病相关的常规护理,观察组的患儿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个性化护理。个性化护理具体包括:(1)心理护理 因儿科的患者相对特殊,由于其年龄较小,对自身的疾病没有足够的认识,患病后心理上会出现剧烈的波动,在所处环境出现变化后就会随之改变,患儿主要表现为抑郁、恐惧、自卑、退缩、多动、焦虑以及孤僻等多种不良心理问题[1]。为了配合临床医生的诊治工作,护理人员要根据每个年龄段儿童的特点,以及每个患儿的具体情况对其心理进行分析,有针对性的实施个性化护理方案,和患儿进行良好的沟通,让患儿能够很快的适应新的环境,进而缓解其心理上的不良情绪,帮助其早日恢复健康。(2)健康教育 患儿入院后,护理人员应第一时间主动的与家长进行沟通,指导患儿家长对其进行适当的健康教育,为患儿制定一套完整的健康计划,可运用多种方式向患儿及其家长宣传疾病的有关知识、饮食要求、预防措施、体育锻炼以及用药指导等等,具体方法有[2]:学习讲座,发放宣传手册,制作精美的板报以及定时召开座谈会等,最大限度的降低患儿及其家属心中的疑惑,而且帮助患儿及其家属保持最佳的情绪状态,配合医生的诊治工作,以免影响治疗效果。对于治愈后出院的患儿,要做好跟踪随访工作,告知疾病的预防措施,以免再次发生。通过对患儿进行定期随访,要了解患儿的病情变化及需求,如有必要,可对所服药物进行适当调整,使患儿在出院后仍可以感受到医院的服务。(3)环境护理 儿童病房应尽量满足儿童的生长、发育需求,在确保安全、可靠的医疗护理条件下,为患儿提供一个愉快、健康的修养环境[3]。在对各项设施进行配备时,要充分考虑到儿童的心理特点,表现出儿科的特色,可在走廊和病房墙上装饰各种卡通动物形象、图案以及认图识字表等,保持病房的气氛充满童趣。每个房间内应安装电视机,定时为患儿播放动画片以及舒缓的音乐,放松患儿的心情,转移其对疾病的注意力,积极的配合医生的诊治。(4)根据患儿的年龄制定有针对性了护理措施 由于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心理需求不同,护士要适当改变,不要一成不变的遵守护理方案[4]。

2 结果

通过对两组患儿进行比较,对照组的患儿及其家属对护理情况的评价为:30例非常满意,66例基本满意,36例一般满意,52例不满意,满意度为71.74%;观察组的患儿及其家属对护理情况的评价为:76例非常满意,58例基本满意,42例一般满意,10例不满意,满意度为94.62%;比较两组患儿及其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我国由于实施计划生育,大多数家庭为独生子女,家长对孩子相对溺爱,儿童的依赖感较强,害怕打针、吃药,忍耐力差等特点,这对治疗及护理提出了一定的困难。此外,儿科患儿的发病常常来时凶猛,起病迅速,病情变化较快,在加上患儿不能很好的配合医生的诊治,家长过于关心和爱护,这就需要护士在操作时具有熟练的技术,能够冷静分析和观察,这就需要护士具有很好的心理辅导能力。

根据儿科的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这就要求护理人员具有很强的专业素质,不但要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对儿童多发病和常见病熟悉,同时还要了解其流行季节、发病年龄,患儿临床上的主要表现以及体征,能够熟悉儿童生长发育的规律以及常规的儿童知识,对于患儿家长提出的疑问,及时给予解决,尽快得到家长的信任,使其能够积极的配合医生诊治。同时可运用多个学科的知识对患儿实施护理,在工作中具有高涨的热情及责任心,为患儿提供一个舒适、温馨以及全方位的优质服务,根据患儿的经济条件、饮食习惯以及性格特点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服务[5]。不在按照传统的护理模式执行,而是有预见性的实施护理服务,通过对患儿实施全面的、细致的护理服务,最大限度的降低护患纠纷,将儿童整体的护理质量提高,提高患儿及其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总而言之,在儿科护理的过程中实施个性化护理,患儿及其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较高,临床效果较为满意,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第8篇

一、发挥游戏功能,使幼儿保持愉快的心境

人的心理是在活动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游戏是幼儿的生命,一日活动中游戏是贯穿于始终的活动。除了游戏本身的教育作用外,心理健康教育融合于游戏中,就能发挥增效作用。游戏是合群性养成、独立性培养的极好手段。在实践中,我们认识到不是所有的游戏对心理健康教育都是行之有效、有意义的。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游戏应该具有目标性和针对性。我们归纳为三个原则:游戏的功能性原则、儿童需要原则、针对性原则。我们依据三大原则灵活采用一些有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角色游戏、体育游戏等,解决了幼儿希望能像周围成人那样参加各种各样的社会生活与他们的身心发展水平之间形成矛盾。通过游戏,让儿童体验合群的愉悦,增强合群意识,提高合作的能力。在角色游戏中,幼儿通过对游戏主题确立、角色选择、情节发展等活动,学会如何与同伴友好相处,自我意识的良好发展、合群情感的发展,社会化和个性化的协调发展,无疑是有意义的。

例如,在“娃娃家”游戏中,幼儿可以充当爸爸、妈妈、孩子等各种角色,教师适时地参与游戏,引导幼儿模仿爸爸去买菜、妈妈给孩子喂饭、爸爸妈妈一起带着孩子去公园等,既培养了幼儿的交往能力、合作意识,发展了幼儿语言,又使得幼儿心情愉快。在《我找到了小猫》游戏中,幼儿扮成各种小动物,帮助猫妈妈找孩子。在教师的指导下,“小动物”将在不同地点找到的小猫送到家里,并高兴地告诉猫妈妈自己是在哪里找到小猫的。当猫妈妈对“小动物”表示感谢时,“小动物”愉快地表示不用谢。它培养了幼儿为别人着想、助人为乐和礼貌待人等良好的心理品质。

二、教学活动中、日常生活中和一日活动中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

我们的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增加一日活动环节,也不是替代原有的教学活动,而是把教学活动内在的、潜在的因素挖掘出来,根据幼儿的心理特点、发展的需要,更好地发挥心理健康教学活动的教育作用,而不是就事论事,“阳春面浇头”外在式的;也不是对原有材料中内含的心理因素视而不见,不考虑儿童的心理反应,一味地灌输渗透或是把各类教学活动互相割裂开来。在语言活动中有意识地培养幼儿的表述能力,让幼儿能在老师和小朋友面前表达、交流自己的感受和想法;音乐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合群性;美术活动中培养幼儿的交往、合作能力等,将教科研和心理健康教育融合起来。在活动组织形式上采用融合模式,实现“跑班制”。打破班级界限,由小、中、大班各级组间、各班级间幼儿互相参与活动,从单一的同龄伙伴交往发展到混龄伙伴交往,扩大了儿童交往场合和机会,提高了他们的合群性。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孤立的教育活动,应该融入幼儿一日活动之中。游戏是幼儿的生命,除了游戏本身的教育作用外,心理健康教育融合于游戏中,就能发挥增效作用。游戏是合群性养成、独立性培养的极好手段。在角色游戏中,幼儿通过对游戏主题的确立、角色的选择、情节的发展等活动,学会如何与同伴友好相处。这对自我意识的良好发展、合群情感的发展、社会化和个性化的协调发展,无疑是有意义的。在实践中,我们应该认识到不是所有的游戏对心理健康教育都是行之有效的,有意义的,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游戏应该具有目标性和针对性。这就要求我们要精心地选择游戏,通过游戏,让儿童体验合群的愉悦,增强合群意识,提高合作的能力。

三、坚持正面引导,使幼儿形成健康的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是主体对其自身的意识,渗入了主体本身的情感和意志活动。自我意识是主观的,未必与自己的客观情况符合。自我概念和理想自我之间的差异代表了个人心理适应的一个指标,两者越接近,个人的适应就越好,心理就越健康。自我意识对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起着调节作用。幼儿自我意识受各种因素影响,不成熟、不稳定,教师应积极引导,帮助幼儿建立健康的自我意识。

第9篇

关键词: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儿童心理发展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6)02-0034-03

一、引言

心理健康教育是小学基础教育中十分重要的一环。儿童进入小学后,逐渐成为独立的个体,并以学校为媒介开始了社会化的进程。心理健康教育的成功与否影响着儿童心理发展的基础与走向,更影响着儿童身体与心理健康的全面发展。因此,要更加重视小学心理教育,使之在儿童心理发展进程中发挥积极而有效的作用,真正实现教育的本质。

二、儿童心理及其发展

童年被视为人生一段非常关键和特殊的时期,在成长的奠基阶段,个体的生理与心理逐渐发育,进而不断完善。其心理健康水平涉关个体的学习兴趣、认知水准、生活方式、行为习惯、心理素质、思想品德、自我意识与交往能力等,生理与心理因素相互影响,构成了每一个体极为复杂的成长过程。儿童心理在各个具体的年龄段呈现为不同的表现形式,总体而言,儿童心理具有敏感性、可塑性、阶段性以及差异性等特征。

首先,儿童心理具有敏感性。儿童处于人生的初始阶段,对成人有着极强的依赖性,心智发育尚不成熟,他们具有较强的学习知识与行为的能力,因而心理发展十分迅速。倘若忽略儿童心理的敏感性,则会错失促进其心理发展的最佳时期,使其心理健康出现障碍或问题。儿童心理的敏感性存在着个体的差异,其出现的时机与持续的时间都可能有所不同,需对每一个体酌情对待。通过了解儿童心理的敏感性,能够更好地观察他们的行为,了解他们的需求,为其发展提供适时适当的条件。

其次,儿童心理具有可塑性。这种可塑性由最初的情感认知逐渐发展为日趋成熟的思维体系,无尽的好奇心与极强的探索精神。儿童具有十分丰富的情绪,感受力极强,推动着其智力的发展与进步。当儿童的感知与情绪有所成长,才能促进其心理的成长,进而实现认知力的提升,逐渐实现身心的整体成长。因此,要尊重儿童的情绪与情感需求,尊重儿童的好奇心,同时要培养儿童多方面的认知力,使其在心理健康的各个层面都有所长进。

再次,儿童心理具有阶段性。儿童心理发展是渐进的过程,其发展过程具有显著的阶段性。不同发展阶段之间既存在各自特征的不同,也存在各个阶段间的衔接性与渐进性。每个阶段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时每个阶段的前后次序不能颠倒或超越。通过了解儿童心理发展各个阶段的具体特征,掌握它发展的基本规律,有利于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发展儿童的智力水平与个性特征,适当推动儿童心理发展的进程。

最后,儿童心理具有差异性。每个儿童作为独立的个体,其心理发展的特征都是不同的,甚至是独一无二的。尽管儿童在各个年龄段普遍表现出相似的成长特征,但究其身心发展水平,依然存在个体的差异性。同时,在内外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每个儿童都面临着不同的心理发展条件,这意味着既存在心理健康发展的助力,也存在心理问题出现的契机。因此,要尊重儿童心理的差异性,根据每个儿童的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教育,既保证其心理发展的自由度,也要保证其成长环境的积极性。

三、校园生活对儿童心理的影响

在儿童心理的发展过程中,由许多内外因素共同作用,包括遗传因素、家庭因素、社会文化因素以及学校教育因素。儿童进入校园后,校园便成为其主要的社会活动场所。校园是儿童最初接受社会化影响的理想场所,在这一环境中,儿童在接受系统教育的同时,也在直接或间接地接受有计划、有步骤的成长教育。因此,在儿童心理的发展过程中,学校教育相对于其他环境因素而言,起着主导作用。

首先,学校教育中的教学风格、内容等影响儿童的学习兴趣与认知水准。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持久的学习兴趣,使其长期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因此,要不断更新课堂教学手段,引入丰富新颖的教学方法,通过多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加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满好奇与热情,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信心,为学习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其次,校园风气与氛围等影响儿童的生活方式与行为习惯。学校是儿童心理形成的早期环境,儿童在校园获得最初的生活经验,养成最初的道德认识和行为习惯。良好的校园风气与氛围是一股无形的教育力量,激励全体师生为实现教学目标而共同努力。校园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心理社会环境,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具有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不可忽视。学校环境结构的特征会影响到儿童人格的发展,如学校规则、校园气氛、规模大小、教室大小、座位安排、墙壁颜色以及通风条件等,都会影响到儿童心理发展。

再次,教师这一角色对儿童的心理素质、思想品德等方面都有着重要影响。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具有天然的向师性,就像花草树木趋向阳光那样趋向教师。学生具有模仿教师的天性,仿效教师是学生学习最重要和最有效的途径。良好的师生关系必须以师生相互了解和理解为基础,因此,教师施教的前提便是了解并理解学生。事实证明,对学生的全面认知是教师与学生发展良好关系的基点。而学生对教师的认知则是其对教师施教信任程度的重要依据之一,也是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因素之一。只有教师拥有健康的心理、良好的品质,能够很好地理解并尊重儿童,能够通过语言与动作适当对儿童进行情感的表达,真正关爱并包容儿童,才能够获得儿童的充分信任,以积极的态度融入校园生活;同时,在儿童所处的班级、年级以至校园环境中,要形成民主且平等的氛围,为儿童心理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满足儿童的内在需求。

最后,与师长及同学的互动影响儿童的自我意识与交往能力。进入校园后,儿童离开了熟悉的家庭,面对一个全新的环境,接触对象增加、生活范围扩大,所处的外界环境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在外部因素的推动下,其心理发展会出现相应的变化,开始适应新的生活,调节自己因陌生带来的不安,自觉维持与老师和同学的人际关系。在这一时期内外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儿童的心理状态开始相对稳定,情绪波动变少,部分性格发生改变,产生了自内向外的心理变化。尽管儿童的人际关系较为单纯,但对其心理健康发展影响巨大。良好的人际关系为儿童的心理健康提供了必要的前提。在校园生活中,儿童的人际关系主要涉及师生关系与同伴关系。同他人的交往能够促进儿童自我意识的积极发展,从中学会如何与他人友好共处,培养合作心理,为今后适应更大范围的社会生活打下基础。

四、对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几点建议

当前,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小学教育体系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但由于这一环节常与道德教育相混淆,或多集中于课堂教育而疏于日常教学的贯通,使其缺乏科学教育的多元性与可行性。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应不仅限于对心理问题的疏导与解决,更应从学校、教师以及学生本身出发,对儿童心理的多个方面进行系统而细化的指导,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使其真正体现教育的本质。

第一,应重视心理健康教育,使之超越书本、课堂,真正成为学校教育的一部分。教育应该承认的教育权力的程度,以是否有助于学生的成“人”,即体现人的本性的自由个性养成和充分的精神生长为基础。心理健康教育应全面贯穿于学校教育的整个过程之中,包括日常教学、活动以及各项校园事务中。心理健康教育应作为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组织管理,形成由校长、教导处、辅导员、班主任及所有教师共同组织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队伍,既要开设心理健康课、开展心理问题咨询,做到对学生心理问题有所掌握、有所准备,也要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日常教学当中,引入专业的心理教育专家作为队伍的理论支撑。既可以将原有的思想品德课与青春期教育等相关课程有机结合,也可以有效利用活动课及各项校园活动,使心理健康教育成为学校教育的一部分。

第二,应重视教师心理健康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重视教学中的尊重、理解、关爱与平等。儿童心理的敏感性决定着他们具有极强的自尊心,对来自外界和他人的尊重、理解、关爱及所处环境的平等具有敏感的触觉,易受其影响,产生心理上的反应与波动。公平和优秀的价值冲突反映的是“个人权益与公共福利之间长久以来的紧张状态”:学校要为全体学生提供平等的教育机会,则共同福利要先于个体学生的发展考虑;相反,学校如要彰显才干,个体发展的目标则要优先于学生群体的考虑。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在于教师相关知识和技能的水平,因此,应注重加强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不仅要重视培养辅导员、班主任等与学生接触较多的教师,也要加强专科教师及其他教师的培训,使教师整体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识与技能有所提升。通过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知识与技能,在教育模式与方法上进行改进,以合理适当的途径加强师生联系与了解,充分理解、关心、爱护学生,才能进一步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使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