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10 14:48:01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传统文化的常识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关键词】传统文化 语文教学 课堂传承 课外文化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7.075
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传承并弘扬传统文化是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习传统文化,深入浅出,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知识和思想观念,产生对国学的美感,产生愉悦之情。语文学科的最本质特点是它的文化性,语文教育就是面对文化载体,进行文化内涵的开启和解读,从中体悟语言文字作为一种文化工具所产生的基础魅力,体悟从文本世界中所弥散开来的浓浓的文化意味。这种文化,与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是密不可分的。因此,从语文入手,可以很好地传递传统文化。
小学,是传统文化存在最为明显的阶段,你可以听到学生读国学经典的朗朗书声,可以看到学生抄写国学字句的浓浓兴趣,可以看到校园到处张贴的、书写的传统经典语句,还可以看到老师的精彩课堂。语文老师在教学中要传递传统文化,我认为从这些方面下手:从低年级开始,给学生种下国学的根基;在课堂上传承国学,课后布置加强传统文化形成的作业;开展传统文化系列的活动,丰富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组织学生读书,读国学经典;学习课外知识,扩充传统文化的多元智慧。
一、传统文化教育,从低年级开始
在低年级识字过程中,弘扬传统文化最合时宜。有科学家研究,1~13岁是开发儿童记忆力的最好时期。我认为,很多关于传统文化的启蒙教育经典,如《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等,都是儿童初始接触并学习国学的最好工具书。中华传统文化内容,贯穿在一至六年级的教科书里,渗透在教科书的各个组成部份,教师要对语文教材中民族语言、民族历史、人文传统等相关民俗文化的内容进行梳理,设计、找准结合点和渗透点,得到民族文化教育的规律。
这样一来,在孩子萌芽时期种下国学基础的种子,然后慢慢培养,慢慢成长,最后真正地明白什么是国学,什么是传统文化。或许这样,会收获到出人意料的成果。
二、在课堂上传承传统文化
语文课堂是传承传统文化的主阵地,它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多角度学习传统文化,积累知识,提高素养。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尝试着将多种多样的传统文化中也纳入教学内容。营造语文课堂的文化氛围,让学生在课堂上领略到“文化”的魅力。课文是教科书的主体,不仅贮积了丰富的语文知识,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我们应努力挖掘教材的文化内涵,挖掘教材内在的文化因子,引导学生求真、求善、求美,努力走向国学堂,吸取传统文化的养分。可以根据这些方法具体施行:结合学生实际和教材,可以从课文注释、引语入手,挖掘有关民族文化信息;可以从故事情节人手,挖掘整篇(部)作品的文化内涵;可以从课文主题人手,挖掘优秀的传统美德;可以从课文词句人手,挖掘相关文化背景、哲理境界;还可以从课文插图、课后练习人手,挖掘文化意趣。总之,向着国学的方向就对了,毕竟学习是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
还可以这样:语文教学与成语结合。成语经历了几千年的筛选,大多数承载着历史文化,具有极强的生命力,许多成语还保留了文言意义,能有效帮助学生掌握文言知识。传统的成语,既学习字形,运用成语,又增加作文文采,还能了解一些文化常识,知道一些文学典故,更能带动名句名篇的背诵。教学中,可以进行成语接龙,数字叠塔,师生姓名镶嵌,历史故事串联等,收效会颇为丰富。
三、开展传统文化活动读出传统文化的味道
围绕生活中的传统文化,开展综合性的国学系列的活动,如:搜集和积累各种丰富的文化材料,制作工艺品,书画比赛,诗歌朗诵,演课本剧等等。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举行各种文化比赛,通过各种途径,采用多种方式了解生活中的文化传统和身边的文化传统。目的在于打通课内学习和课外活跃的途径,引导学生了解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上学,也称“读书”,这是个通俗叫法。可以见得读书与学习的关系之深,联系之大,从读书入手,大有所获。就诵读的方法而言,在中国古代语文教学的传统经验之中,“读”是第一大法,可谓“读”占鳌头。古训有“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之说;东坡诗云:“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这种读,不仅仅是默读,更注重于朗读。中国语文教学方法以诵读为本是由汉字、汉语的特点决定的,汉语是以汉字为基础的,汉字一字一音、一形一义,独立性很强,其具体含义,得从上下文中体味。可见,“眼观其文,口诵其声,心唯其意”的“诵读法”对汉语学习何等重要,自不待言。
四、学习课外的传统文化
中国文化内容丰富,仅有课内阅读是不够的,教师必须积极组织学生开展课外学习工作,选好书,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提高对传统文化的了解。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读古典文诗歌、古典名著、中外故事等,鲁迅先生说过“读书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
当今市场竞争加剧,如何才能更好地吸引消费者成为地产商们共同追求的目标?笔者认为,仅从建筑的实用程度和结构构造考虑很难吸引购买者,因此只有打造出自己商品房的文化特色,才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从中国5000年的历史文化来看,中国每个地域都有其特有的风格和特定的传统文化。譬如塞外荒僻寂寥,却是古辽文化的聚集地。而如今已经不见当初之盛,正是因为文化的一种衰落和同化!如果发展该地历史上特有的文化景观,将是能带动该地房地产旅游业和经济发展的一次契机。又如哈尔滨的俄式风格建筑,吸引各地旅游者纷至沓来,正是由于传统文化融入建筑的魅力。所以在大力发展可持续的循环经济的基础上,融入传统文化的房地产营销符合现代产业发展的模式,符合传统文化的发展契机,符合专业的营销模式。
不仅是周围环境,在房屋中,也已经引入了屋顶的建筑文化,尤其是高端别墅区。别墅区的屋顶采用了高贵的翔龙作为顶部装饰,突出了别墅高端与奢侈的定位,同时也将东方特有的神秘感带进房屋中,通过增加文化底蕴提升了房地产自身价值。
受古代传统思想的影响,中国自古以来是小农经济为主体,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自古生活的中心就是家,而房子是家的直观感受。勤俭节约、安居乐业一直以来都是中国古代的传统思想,是儒家思想中男子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追求起点。所以借助中国传统文化的东风,卖家大力通过文化宣传来进一步加强中国人传统文化的诉求,继而进一步激发国人的潜在需求。中国的刚需之所以可以在这么高的房价下没有丝毫减弱的趋势,中国传统思想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人们对于传统的尊重以及对历史文化的追寻,势必会吸引人们的眼光。而开发商们也逐渐意识到单纯地依靠价格优势和配套设施完善已经不能满足消费者的心理需求,纷纷加大了对传统文化的投入,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数字媒体 常态化 学习与传播 传统文化
数字新媒体传播的无国界性、隐匿性高、交互性强、传播面广等特点,促使互联网日渐成为社会思潮、各种利益诉求的集散地。多元文化无国界传输,并冲击各国文化思想。面对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交锋的新形势,有效引导民众自觉参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与传播,并在全社会形成学习氛围,关乎的不仅仅是信息良性的传播,更是我国文化软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建设。
一、常态化学习与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多年来关于文化的研究和讨论一直是一个极具魅力的焦点。当前,西方大国利用其在互联网上的支配地位进行政治观点、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等的输出,使得我国的意识形态安全受到威胁。
首先,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构的必然要求。一个国家和民族离不开先进核心价值观的统领。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影响着国民的思想价值观念和思想文化意识形态。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充分体现时代精神和创造精神,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增强精神感召力、拓展社会认同基础、凝聚社会各方面力量所必需的重要环节。①
其次,引导普通民众自主学习与传播优秀传统文化,是创建学习型社会的需要。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日益增强以及国际社会交往的日益频繁,我们应该进一步重视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正如教育家杨叔子院士所说,一个国家没有科技,一打就垮;没有人文,不打自垮。当普通民众自主学习、传播文化,并成为日常的国民认知活动之一时,也就形成了所谓的“对文化学习与传播的常态化”。
二、民众自主学习与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可行性
1.民众文化认知心理与传统文化学习需求
我国正处于一个转型期,面临多种文化价值观的抉择,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似乎日渐远离人们的生活。但事实上,传统文化的根一直深植在国民心中,只要用合适的方式表达,就会得到广泛的认同。“我国文化软实力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日前开展“全国大学生眼中最具代表性的中国文化符号”调查,结果显示,全国大学生对最具代表性中国文化符号的评分结果是:“汉语/汉字”“孔子”在270个选项中得分高居前两位。②青年一代的大学生群体是未来文化建设的中坚力量,他们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体验和认同提升了自主学习和传播传统文化机制构建的可操作性,也影响到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建设。
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推动了数字化学习社会的快速来临。个体是生活在群体当中的,内在的文化约束着个体的行为和思想。马克思说过,完整的主体从全部才能的自由发挥中产生创造性的生活表现。③而数字新媒体的快速发展恰好为作为社会主体的普通民众的个性发展提供了巨大空间,为每个个体创造了良好的平台。
按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等与精神有关的人文需求是社会发展的最高层次。人对低级需要的追求是有限的,对高级需要的追求则是无限的,对高级需要的追求可以对人的行为产生持久的激发作用和巨大的推动力。从一定意义上说,普通民众重新重视传统文化的过程也是低级需要追求向高级需要追求的过程。我们看到,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不断增强,国民的文化意识也在增强,对传统文化学习的需求也逐渐显露,这为进一步引导国民自发学习和传播优秀传统文化奠定了良好的社会基础。
2.以大学生为主体的文化学习与媒介使用情况小型抽样调查与分析
为了管窥国民文化学习与媒介使用的实际情况,为探讨数字媒体时代常态化学习与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可行性提供参考依据,笔者进行了一次小型抽样调查。调查随机抽取了来自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黑龙江大学、东北林业大学4所大学的200名大学生(89.7%为“80后”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发放问卷200份,收回有效问卷198份。调查问卷主要围绕对传统文化的认知、评价、情感、行为四个维度进行设计。同时涉及了大学生对传统文化学习的动机、态度、途径、方式等方面。此外,我们还从参与问卷调查的被试者中选取了10名本科生和10名研究生,对他们进行了开放式的访谈。本调查属于微型调查,仅在哈尔滨4所高校中进行,所得数据的说服力有限。被调查学生学科分布情况为:理工类学生110名,文史类学生90名。
通过对调查数据及访谈记录的整理、归纳、分析可以看出:
首先,在学习与传播内容方面,传统文化的普世价值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满足大学生主体内在的精神需求。调查中,对自主传统文化学习感兴趣的比例高达74.23%。表明传统文化在青年学生群体心中的地位。
中华民族优秀的道德思想和文化传统,以其厚重的底蕴和深邃的哲理,能给大学生以深刻的思想和道德的启迪。其倡导的高尚的人生操守和坚守的人生信念,更可为当代大学生提供富有价值的人生参考。④随着多元价值观的侵入,也促使人际关系冷酷,违法犯罪行为以及拜金现象泛滥。而崇尚人性之道的传统文化精髓儒学,则为现代人提供了普世的道德准则,作为一种内在的动力机制,具有主导人们的日常生活实践和人生价值追求的作用。
关键词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医学留学生 影响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我国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社会主义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加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播与发展,是党和国家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赋予的历史机遇。在普通高等医学院校中针对留学生设置开展民族传y体育课程是传播优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方法。为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提供了重要的条件,同时,留学生对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了解和参与能够使留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华民族的文化特点和发展规律,使学生更好地融入到留学生活中去。本文就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对长沙市普通高校医学留学生影响进行研究,分析传统体育在高等医学院校开设的情况,试图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自身优势和传统体育文化在高校发展应注意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取湖南中医药大学、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湖南师范大学医学院和长沙医学院的留学生为主要调研对象,对民族传统体育课程进行全面的调查和系统的梳理,分析其对留学生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优化发展高校留学生民族传统体育课程的方法,总结出相应的对策与研究方案。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通过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等搜索2006-2016年涉及到高校体育教育的相关文献近千余篇,而针对留学生体育教育研究的文献却非常少,这方面的研究还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有关这方面的研究大多集中在近2年。本研究选取其中39篇为主要参考资料进行阅读分析、归纳整理,作为文献探讨的基础。
1.2.2问卷调查法
设计英文留学生调查问卷,先后对220余名来自不同国家的留学生进行访谈,了解学生对就读学校民族传统体育课程的态度、对 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认知和了解,收集问卷资料,总结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对高校医学留学生的影响。
2 结果与分析
2.1 医学院校留学生民族传统体育课程现状
2.1.1留学生体育课程调查
据笔者调查了解,目前,长沙市普通高校医学生在民族传统体育课程内容上,一般根据高校体育课教学大纲中的明确规定,选择了武术和太极拳等内容作为大学一年级体育必修课程之一。把留学生体育教育工作纳入到学校教育计划里的极少,只有1所学校开设了必修课,3所学校对少部分学生开设了以中华武术选修课程为主的体育课程,这些课程的临时性、随意性也较大;基本上是留学生插入中国学生体育班上课,由于语言的特殊性,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2.1.2留学生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需求程度
尽管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对留学生来说,还是一种较陌生的文化,但他们仍有了解学习中国民族传统体育的强烈需求,其需求现状如由表1可知,医学院校为留学生提供的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氛围还不太浓厚,但他们对中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和文化有着强烈的期待,他们中有185人希望了解中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与文化,占总数84.09%。由表中后3项调查因子可知,留学生对中国民族传统体育及其文化方面均有需求,说明医学院校民族传统体育教育发展水平有限,尤其在留学生教育中几乎没有开展,这于中国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与传播不利。
表1:医学院校留学生(n=220)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文化需求程度
2.2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对医学留学生的影响
2.2.1民族传统体育对医学留学生心理发展的提升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注重修身养性、调和身心和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民族体育项目中具有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有情节、有规则、有趣味性、具有很大的娱乐性,有助于学生的情绪发展。同时,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到成功带来的快乐和失败带来的感伤等。有助于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社会行为及自信心,消除了孤僻和畏缩等行为,因此,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能够使人心情愉快,活泼开朗,振奋精神,产生良好稳定的情绪。
2.2.2民族传统体育对医学留学生身体素质的促进
民族传统体育运动讲求在循序渐进、轻松娱乐的的氛围中达到健身的目的。例如武术中,马步可以锻炼下肢腿部力量;单脚支撑可以锻炼平衡能力,持器械的演练可以锻炼手臂的肌肉力量和手腕部的灵活度。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中大部分是追逐、躲闪、改变方向和对抗的情况下完成,可发展学生的跑、跳、投、钻、爬等技能,增强身体各个系统的肌肉组织,达到增强体质,强健体魄的目的。
2.2.3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对医学留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
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都是集体进行,很多时候都需要学生之间相互团结、相互协作来完成,如二人三足等,都强调学生之间的团队精神,通过游戏,不仅有助于学生之间相互交往、相互了解、增进友谊,还提高了社会适应能力。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医学类院校的留学生来华除了学习医学类知识外,还希望了解更多的中国历史和民族文化。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应用医疗体育的国家,从传统到现代的医疗体育有太极拳、五禽戏和八段锦等,都被广泛运用临床,来指导和治疗预防疾病。将民族传统体育作为高校留学生体育教学中的一门特色课程开设,一方面推进国内高校留学生体育课教学研究;另一方面为来华留学生提供深入了解中国文化的机会。将具有中国特色文化的民族体育教学内容纳入留学生体育课程,把它作为特色课程推广,借助民族传统体育的结合点向留学生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养生方法、防身技能等,把留学生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者,使留学生更能深刻领悟中国传统文化,同时,还能扩大我国的国际影响力。
3.2建议
加强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弘扬中华体育文化。中华武术等中国传统项目外显的是一种技术,内隐的却是一种精神。因此必须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体育技术层面的教学,同时注意加强留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为了避免留学生对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认识仅来源于影视的中国功夫,教师可以进行深入的武术礼仪、背景故事等方面的讲述,从而更好地引导留学生了解中国体育文化的深远历史。
创编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特色教材,教材应该让学生看得懂、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创新性。在医学院校留学生中根据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健身性、竞争性、娱乐性等特点,筛选出适合在留学生中开展和推广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从实际出发,遵循民族传统体育特殊的教学特点和原则,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从而达到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目的。
依托高校的场地器材设施和教师资源的优势,根据学生兴趣建立民族传统体育的俱乐部。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开展竞赛,丰富留学生的课余生活,营造健康向上的气氛,促进项目的开展。同时,利用"流动中国"的活动,走出校门,进入其他高校进行宣传、交流、表演,扩大民族传统项目的影响,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其中。
高校留学生体育教育存在校方重视与宣传度不够、与留学生沟通不足等问题,学校所设置的课程还没有充分引起留学生的参与兴趣;语言能力有限,对中国的文化环境和体育文化存在好奇心却又存在陌生感和胆怯感等。
基金项目:2015年湖南省教育厅科研一般项目(编号15C0174)。
参考文献:
[1] 郭琼珠等.普通高校体育课程中各民族传统体育内容改革的现状调查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2).
[2] 赵中芳等.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对学生的影响[J].中国校外教育・基教(中旬),2012年8期.
关键词:文化常识;语文教学;理解;知识体系
一、在高中阶段进行传统文化常识教学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悠久、灿烂的文化的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蕴含了这个民族优秀的精神,让中华民族能够一直傲立在地球的东方。但在中国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许多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正在被淡化甚至已经消失,外来文化不断渗透,学生对优秀的传统文化的理解日渐模糊。而在本应传承传统文化的基础教育阶段,由于应试的压力,教学只为高分的现象极为普遍。经典古文未能涵咏,诗词名篇未及吟哦,使得学生与大量的优秀传统文化失之交臂。
为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教育领域深化改革的精神,教育部于2014年3月26日,在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和中国梦宣传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推动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途径;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基础。2016年10月,教育部考试中心的《2017年高考考试大纲》,在“古诗文阅读”版块中明确提出了“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的考核目标。
由此可见,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进行传统文化常识教学已经不再是一个做不做或者什么时候做的问题,而是一个当下必要而且迫切的工作。
二、关于高中阶段传统文化常识教学的内容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以汉民族文化为主体的。从时间跨度看,从夏商周上先圣三代,一直到晚清;从内容上看,其主体应该是儒家文化,辅以道家、佛教、法家等文化形态。
研究近年来,北大、人大、南大等国内知名高校国学院的培养计划,可以看到教学内容从古代哲学、古代政治、古代经济到古代文学、古代史学、古代民俗……包罗万象,无一不有。然而,高中阶段,尤其是高中阶段的语文课程中,现实的因素制约了我们不可能像高等教育一样,将所有的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教学内容。
以课程标准和2016年的新考纲的实际要求,笔者梳理了现行通用的人教版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常识,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古代历法常识。如古文中经常涉及到的纪年方式、计时方式等。
2.古代星宿相关常识。如《滕王阁序》中涉及到的星宿分野的知识。
3.古代姓名称谓常识。如古文中常涉及到的姓、氏、名、字的相关知识。
4.古代职官常识。如古文中常涉及到官名和官职变动的词语。
5.古代年龄的称呼。如古文中常涉及到的一些表示年龄的词语。
6.古代的礼仪制度。如婚恋诗中涉及到的出嫁礼仪。
7.古代的节庆常识。如古代重要的节日的时间和主要的民俗。
三、关于教学途径的一些简单尝试和构想
由于急功近利的教学环境,一线教师们往往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往往是罗列出所谓“常见的文化常识”,然后让学生们强行记忆。笔者所加入的各种教学交流群中,散见的皆是《高考文化常识100题》。然而,我们知道没有理解的记忆是根本无法长久的,这种死记硬背的教学方式显然是不科学的。笔者在阅读了大量的理论文章和相关经验介绍后,做了一些思考和尝试。
1.立足教材,用有限的教学资料拓展整合教学内容。文化常识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但绝不是唯一内容。在有限的教学时间中,要进行文化常识教学,首先就需要我们充分整合教学内容,将教材中涉及到文化常识内容进行足够地拓展和有效地整合。
比如,在学习《寡人之于国也》时,遇到“申之以孝悌之义”,这时就可以针对“孝悌”拓展延伸儒家的“八德”。不仅如此,还可以从“四维”(礼、义、廉、耻)到“五常”(仁、义、礼、智、信)再到“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演变,延伸到“孝”的地位在传统文化中的日趋提升。并且讲到古代越来越重视“孝”,是因为伴随着中国农业社会的发展,以家庭为本位的农业经济日益稳定与发展,家对于农业经济的发展,对于社会的祥和与稳定功能日益突出。这样,不仅让学生积累了相关的文化常识,也加深了学生对宗法制社会和自给自足的家庭经济社会的认识。
2.注重理解,调动既有阅读经验和生活经历加深记忆。没有理解的记忆是无法长久的,靠死记硬背明显不是积累文化常识的好方法。文化常识虽然是古代的,但是许多优秀之处依然被传承了下来,镌刻入了我们的基因之中。学生无法理解某些文化常识,是因为学生没有意识到自己应该调动阅读经验和生活经历。这就要求老师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弥补这些问题。
3.构建知识体系,让思维做到有的放矢。有些文化常识不论讲多少遍学生总是记不住,有些文化常识学生明明记住了但是一做题就出错。归根究底,笔者认为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学生没有构建合理的知识体系,知识杂乱无章。因此,我们有必要指导学生构建科学、有效的知识体系。
4.通过实践活动,巩固所学内容。如果教学文化常识,仅仅是为了应付高考,或者坐而论道,就显得有些狭隘了。进行文化常识教学,最主要的目的是让学生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培育民族精神。所以,进行文化常识教学,最后还是要学以致用。由此,进行实践活动,也是一种不错的教学方式。
四、小结
在当下文化大繁荣的背景下,在语文学科之中进行文化常识教学,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十分必要的,更是迫切的。教学文化常识,不应是急功近利的,而应真正站在树立学生文化传承意识的立足点上,让学生了解、感知、传承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本文所探讨的一些教学途径,主要是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之上的,希望学生能够对传统文化通过理解记忆而后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并且能够影响自身的价值观和处世方式。
⒖嘉南祝
[1]张岱年,程宜山.中国文化精神[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
[2]程达.语文学科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
我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归纳为三个类型,即积累型课程、常识型课程和体验型课程。
积累性课程。就是以自1995年以来提倡的以经典诵读为主题的课程,如中小学语文课本中增加了古诗文的篇目数量,高中语文增加了中华文化经典研读模块,经典诵读大赛,民间私塾、学堂、书院和家庭中的“论语一百”等,都可以说是这一课程的探索和实践,尤其是“背诵十万字、熟读百部书、能写千万言”的“经典素读”教学的出现,更是这一积累型课程的最典型代表。让青少年熟读中华民族的经典篇目,已经成为当下社会的基本共识之一。积累型课程的实施路径为:教师快慢范读,学生采取跟读、对读、接龙读、唱读、镂空读等朗诵、吟诵方式。
常识型课程。这一类课程的探索在中小学校也比较普遍,遗憾的是没有整体安排,以至于很多的校长、教师和家长觉得传统文化常识无法了解,不敢亲近。如果能通过全社会的关注,推出跟中华传统礼仪、常识有关的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图书、音视频课程,通过课外阅读,完全可以有效解决文化常识建构的问题,教师只需要加以引导,给予阅读书目、阅读时间和阅读激励的支持即可。
体验型课程。传统文化教育的完善应该解决知行合一、传统与现代的对立等困扰中西方文化发展的问题,应该让青少年对传统文化义理,如仁、义、礼、智、信、忠、孝、廉、毅、和等有切身的感受。比如,吟诵古诗文就是体验型课程一种很好的教学手段,吟诵可以将个性化体验与文化的情感认同高度统一起来,起到以文化人、滋润人生的目的。而游学,比如凭吊古人、实地游历山川等,也是体验型课程的应有之义。
在教材中,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特点加入古诗文,“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这本来是教育、也是语文教育应有的题中之意。
教育是什么?教育是培养新生一代准备从事社会生活的整个过程,也是人类社会生产经验得以继承发扬的关键环节。广义上讲,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人类教育活动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文化传承、熏陶和滋养心灵,而传承、熏陶和滋养心灵都离不开传统文化这个巨大的资源库。
我以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从小就灌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古代经典诗词中“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使得历代知识分子把报国为民作为最高的理想。无论对知识精英,还是对普通民众;无论对那些舍生忘死的改革家,还是对理应享受改革最终红利的老百姓,经典诗词中传递的人生理念和治国态度都能够为我们的改革提供最原始的动力,这是中国教育之基因,也是中国教育的一个常识。
同志是运用传统文化的典范。在他的讲话中,古代经典诗词可谓信手拈来,令人过目难忘。譬如,2013年3月1日,他在中央党校2013年春季开学典礼上引用《诗经》中的话“如履薄冰,如临深渊”;2013年5月4日,他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的讲话引用《国语・周语下》中一句话“从善如登,从恶如崩”;2014年3月18日,他在河南兰考县常委扩大会议上讲话时引用宋代朱熹的话说:“知其不善,则速改以从善”,最要在“速改”上著力;在《摆脱贫困・从政杂谈》一文中,他引用《墨子・修身》里的一句话:“慧者心辨而不繁说,多力而不伐功,此以名誉扬天下”;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第一批总结第二批布置会上,他引用《吕氏春秋・诚廉》中的句子:“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其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其赤。”在的讲话和文章中,类似这样的古诗文比比皆是,可见传统文化精髓对于他执政理念和为人处世的影响。
从经史子集,到忠孝仁义礼智信理念的传承,古往今来,历代教育无论制度发生怎样变化,也无论时光如何飞逝,传统文化这个脉不应该断了,这也是维系教育的根本。
遗憾的是,对这样一个常识,不知什么原因,常常被人违反,丢弃,甚至粗暴践踏。据报道,今年开学,上海市小学一年级第一学期新版语文课本被发现变“薄”了,其中删除了每个章节后的“古诗诵读”部分,共有《寻隐者不遇》《登鹳雀楼》《夜宿山寺》等8篇古诗被删去。其实,比上海大面积删减小学课本古诗更普遍的例子还多得是呢!我在最近从事教材编写中发现,不知谁定的什么规矩和标准,小学生只能接触古诗,不能接触古文,而古诗只能泛泛而讲,只能讲大意不能讲词语。甚至到了中学,古文的篇幅也不能超过20%。
对此,我非常反感并多次呼吁。我所在的语文出版社,在语文教材的修订中十分重视古诗文学习,并增加了相关内容,希望以此来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很奇怪,一方面,我们宣传并主张弘扬传统文化,另一方面拼命减少古诗文在教材中的比重,降低难度,甚至中文系的学生能读懂古文的也少之又少,长此以往,谁能继承中华传统文化,中华传统文化最有利的载体就是古诗文,如果不能认真研读,如何渡过传统之河,到达现代化的彼岸呢?这是很简单的道理,却被教育界内外的人广为忽视。
目前,我们无法预测同志的讲话对于正着手进行的中小学教材修订有怎样的影响,但至少让我们反思,并给所有人一个重要启示:他的话不是揭示了一个伟大真理或深刻定律,而是将一个本来的教育常识回归、复位和提请人们注意。
值得一说的是,类似这样违反教育常识的声音和事情在当下还相当多:韩国一艘游船出事,由于船长的指挥不利,造成听话的孩子死亡,有人得出结论说,教育要培养不听从指挥的孩子才能活命;还有领导以重视教育现代化为名,到处推广电脑网络教学,而忽视汉语言文化教学和课堂上与孩子的交流互动;还有多地所谓“培养百名教育家”工程项目,号称通过几年的时间培养出一批教育家等等。说到底,这些言行和做法不仅违反教育常识,也让一线老师和学生吃尽苦头。
如果从培养人,发展人的立场来看,现实中我们奉行的许多“教育常识”,往往是背离教育价值和教育规律的,甚至是害人的。
比如,我们会在“存在即合理”的常识下,呼吁人们宽容那些超大规模学校和考试工厂,因为它们满足了许多人的升学需求。类似将教育等同于升学的这些“常识”,往往使我们抛却了教育的本真,无视学生的当下,反而去为孩子的“未来”不择手段。比如排名,比如鼓动学生争第一。在这样的常识下我们选择性地忽视了这样的事实,而这事实才是真正的常识――第一只有一个,人人第一是不可能的。我们要求学生争第一,其实就是制造失败。学校教育就是在这样的“升学第一”的常识下,不断地让学生失却了自信,慢慢走向堕落,走向失败的。
再比如“爱生如子”之说也是有违常识的。康德认为人类是世界上唯一需要教育的,教育是使幼小的一代慢慢成长的过程,因为有了教育,人才能成为独立活动的人,当然这教育是广义的,而非狭义的。人与动物的一个重要的区别就在于幼儿降生以后是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必须依赖成人的保育、训练和教养。父母出于亲情与成人的责任而教育子女;教师则出于专业和成人的责任教育学生。可见生与子、师与父的区别在于专业与责任的区别。因为这样的区别,“爱生如子”就值得商榷了。尽管无论是父母还是教师,他们的教育都是为了使人成人,但他们在方式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知识与技能上还是大有区别的。这区别,就是由“生”与“子”的区别决定的,当然也是由父母与教师的不同身份决定的。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古训众人皆知。但这也是有违教育的价值和取向的。借用我的朋友刘尔笑的观点:父子关系在儒家传统中是属于“天合”。“天合”的父子关系具有不可逆性。在此不可逆性中,儿子要顺从父亲,才符合儒家极为看重的“孝道”。若学生对教师也是如此,将有可能导致一种“亲其师,信其道”的门户之见。我们常把“亲其师,信其道”作为一种正向的观念,学生美教师所美,经由教师,走上学问的道途。但其也存在着需要超越的维度。“亲其师,信其道”既可使学生由亲密师生关系出发谋求更高的学问追求,亦有以教师本人为权威之隐性不足。所以,“从游”的师生之亲密,有可能导向学生以师见为己见的后果,在对教师的尊重与爱戴中,偏离了对整全知识本身的追求。
关键词:传统文化;蒙学;经典阅读;语文素养
1988年元月诺贝尔奖得主聚会巴黎,宣言的第一句话是: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首2500年去汲取孔子的智慧。中国的传统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厚的底蕴,是我们中华民族赖以安身立命的根基,是我们全体华人的骄傲和共同资源。作为一名教师,我们有责任将我们的传统文化经典传承下去。
本学年度第一学期,我参与的“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课题研究正式启动。我与课题组其他成员都按统一的计划实施研究。我任教的班级作为课题实验班级,计划由蒙学经典入手,先讲《三字经》,《弟子规》《增广贤文》也在考虑的书目之内。我们之所以选择由蒙学尤其是由《三字经》入手,正是课题组成员都充分考虑到孩子们具体的学情,他们阅读量少,对传统文化了解不多甚至一无所知,当务之急是让他们感受最基本的传统启蒙教育。假如一下子就让《论语》《孟子》《老子》《庄子》等成年人都不敢说能读透的经典“霸王硬上弓”强行塞给学生,学生只会被吓跑。我们成年人尚且迷惑到底谁是谁非,何况我们启蒙的对象不过是一群牙牙学语的小学生。因此,用《三字经》将孩子们带入传统文化经典的探索中,是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
我进行课题实验的班级具体学情并不乐观:学生的阅读量少,知识面窄,至于传统文化常识更是极度匮乏。有的学生连孔子是何许人也都全然不知。我最初的担心是: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经典能有兴趣吗?我们教师的主观愿望与学生的实际会同步吗?我的担心是必要的。
第一次给孩子们讲《三字经》,一些学生反应冷淡,他们普遍反映除了开篇几句“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较好理解之外,越往后越难:内容多,看不懂,背不熟……我静下心分析了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还是学生语文素养积累匮乏,传统典籍的先期教育几乎是零。我得出这一结论后,决定“对症下药”,寻找一种让学生普遍轻易接受的方法来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故事是低年级孩子的“最爱”,只要让故事给学生留下鲜明的形象就是大大的成功。我利用课间、课前等时间给孩子们讲了《孟母三迁》《孔融让梨》《大禹治水》《伯牙绝弦》《囊萤映雪》等许多《三字经》里的故事,一个个鲜活的形象“觉醒”了孩子们对《三字经》的兴趣。他们开始争先恐后地诵读、背诵《三字经》了。叶圣陶先生说:“只有从儿童心底流出的命题,儿童才会以极大的兴趣对待它。”一段时间后孩子们已经不满足于仅对它的记忆了,开始试图理解其内涵了。于是我充分利用“亲子阅读”“小组阅读”“集体阅读”等机会给学生分析了《三字经》的基本内容:教育家长的、教育学生的、教育老师的、中华上下几千年的历史也浓缩在其中。这对大家是很有教育意义和启示的。许多孩子主动搜集其中有名的典故,并积极展示给大家看。翻开孩子们的《三字经》读书记录,一股清新的、自然的、和美的风徐徐吹来,沁人心脾。
在日常教学的一些细节问题上,我也充分利用契机向学生渗透有关的传统文化常识。如,在执教《北京的春节》《元日》这两课时,由于其中涉及一些习俗常识,像“年”“桃符”“屠苏”等以及一些节气,像“腊八”“正月十五”等,我认为有必要让学生了解,于是运用“搜索大法”,让学生搜集有关传统节日的一些知识。通过查找资料,学生知道了“年”“春联”等是什么以及关于春节的一些习俗,对课文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每节语文课,我都会安排五分钟的“传统文化我知道”讲座,让学生轮流主讲,由他们自己搜集材料,并让听众做好笔记。这样持之以恒,积少成多,学生的语文素养渐渐“水涨船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