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高考历史必考知识优选九篇

时间:2023-09-11 17:26:04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高考历史必考知识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高考历史必考知识

第1篇

除了知识和学问之外,世上没有其他任何力量能在人们的精神和心灵中,在人的思想、想象、见解和信仰中建立起统治和权威。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高考必背地理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高考必背地理知识1我国省级行政区记忆口诀

京津沪渝直辖市;蒙宁新藏桂自治;一国两制台港澳;东北三省黑吉辽;冀晋鲁归华北;苏浙皖赣在华东;湘鄂豫归华中;华南还有粤闽琼;川滇黔归西南;西北还有陕甘青。

我国之最

面积最小的省是澳门;纬度最高的省是黑龙江;面积最大的省是新疆;跨经度最广的省是内蒙古;跨纬度最广的省海南省;人口最多的省河南;人口最少的省澳门

我国七大古都

七大古都是北京,西安南京杭州城;河南洛阳和开封,安阳殷墟史料重。北京故宫天安门,颐和园及八达岭。西安大小两雁塔,骊山华清池秦陵。南京雨花台江桥,蓄武湖和中山陵。杭州西湖双十景,灵隐寺与飞来峰。洛阳龙门石窟精,白马少林寺著名。开封铁塔和龙亭,相国寺钟观音听。

中国铁矿

我国铁矿有八家,内蒙白云湖北大。辽宁鞍山和本溪,河北迁安安徽马。海南铁矿在石碌,四川一朵攀枝花。

中国煤矿

中国煤矿有十一,开滦峰峰省份冀。辽宁煤矿是阜新,大阳西山在山西。安徽淮北江苏徐,黑龙抓住鹤和鸡,平顶山矿省份豫。

有色金属矿

德兴铜矿在江西,湖南锡矿山产锑。贵州铜仁产汞矿,云南个旧出产锡。甘肃金昌矿产镍,钨矿产地赣大余。湖南水口山铅锌,广西平果出产铝。内蒙白云泥土稀,山东招远有金币。

货运选择三原则

贵重急需量不大,最佳选择是航空。易死变质鲜活货,短程可用公路送,远程而且数量大,铁路上有专车用。大宗笨重远距离,水运铁路二者中。

中国十大旅游景点

北京故宫八达岭,避暑山庄河北行。陕西省内秦皇陵,长江三峡鄂渝境。安徽黄,桂桂林,浙江西湖苏园林,台湾岛上日月明。

农业活动界线

(1)牧区与农耕区的界线:大体接近400毫米等降水量线。(2)水田区与旱作区的界线:秦岭~淮河。

行政区界线

(1)南疆与北疆的界线(流动沙丘与固定、半固定沙丘界线):天山。

(2)湖北省与重庆市的界线:巫山。

(3)福建省与江西省的界线:武夷山。

(4)广东省与湖南省的界线:南岭。

(5)西藏自治区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界线:昆仑山脉。

(6)甘肃省与青海省的界线:祁连山脉。

(7)四川省与陕西省的界线:大巴山脉。

综合地理界线

(1)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的一条重要地理分界线,这条线的南北景观有很大的差异;

①黄土高原的南界

②大致是1月0℃等温线、800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

③亚热带与暖温带的界线

④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界线

⑤亚热带长绿阔叶林和温带落叶阔叶林的界线

⑥河流有无结冰期的界线

⑦农业水田与旱地、两年三熟与一年两熟制、水稻和小麦杂粮的界线

⑧长江水系与黄河水系的分界线

(2)大兴安岭也是我国一条重要地理分界线,其东西两侧的景观也有较大差异:

①400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

②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

③内流区与外流区的分界线

④内蒙古高原和东北平原的界线

⑤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的界线通过的地方

⑥森林景观与草原景观界线通过的地方

高考必背地理知识2人口较多的少数民族

我国是个多民族,少数民族五十五,人口最多是壮族,四百万人满回土,苗维彝藏和蒙古。

我国十四个陆上邻国

北面俄蒙古,朝鲜在东岸;西北哈吉塔,三个皆斯坦;印尼和不丹;四国在西南;西边巴和基,还有阿富汗;南方三国家,老缅和越南。

中国地形区特点

青藏高原有雪山,远看是山近成川。内蒙高原第二大,一望无际地面坦。黄土高原黄土松,支离破碎多沟坎。云贵高原峰岭众,岩溶坝子到处看。塔里、准噶、柴达木,盆地内部戈壁滩,四川盆地山岭环,内有成都象把扇。三大平原北向南,东北华北长江岸。东北海拔200米,人民常把黑土翻。华北又称黄淮海,海拔50地势坦。河汊交织湖泊多,"水乡"遍布长江岸。

我国人口分布的地理界线

大体以黑龙江的黑河市和云南省腾冲市划一条直线为界,该线东南部人口多,该线西北部人口少。

地势阶梯界线

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的界线:西起昆仑山脉,经祁连山脉向东南到横断山脉东缘。第二级阶梯和第三级阶梯的界线:由东北向西南依次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三大自然区界线

(1)东部季风区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界线:400毫米等降水量线。

(2)青藏高寒区与东部季风区的界线:3000米等高线。

(3)青藏高寒区的北部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界线:大体从昆仑山向东经过阿尔金山、祁连山一线。

自然地区界线

(1)东部季风区内部自然地区界线

①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界线(华北暖温带湿润地区与华中亚热带湿润地区):秦岭~淮河(1月0℃等温线,日平均气温≥10℃积温4500℃等值线)

②东北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与华北暖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界线:日平均气温≥10℃积温3200℃等值线。

③华中亚热带湿润地区与华南热带湿润地区界线:日平均气温≥10℃积温7500℃等值线。

(2)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内部自然地区界线。

内蒙古温带草原地区与西北温带及暖温带荒漠地区的界线:贺兰山一线,相当于200毫米等降水量线。

高考必背地理知识3地形区界线

(1)内蒙古高原和东北平原界线:大兴安岭

(2)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界线:太行山脉。

(3)四川盆地和长江中下游平原界线:巫山。

(4)云贵高原和青藏高原界线:横断山脉。

(5)准格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界线:天山山脉。

(6)青藏高原和塔里木盆地界线:昆仑山脉。

(7)黄土高原和汉水谷口地界线:秦岭。

(8)河西走廊和柴达木盆地界线:祁连山脉。

(9)四川盆地和汉水谷地界线:大巴山脉。

(10)内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界线:古长城。

(11)长江中下游平原和华北平原界线:淮河。

气候界线

(1)1月0℃等温线(也是亚热带与暖温带及高原气候区分界线):大体沿着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向东经过秦岭~淮河一线。

(2)800毫米等降水量线(湿润区和半湿润区界线):沿着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向东经过秦岭~淮河一线。

(3)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界线):从大兴安岭西坡经过张家口、兰州、拉萨附近,到喜马拉雅山脉东部。

(4)200毫米等降水量线(半干旱区与干旱区界线):大致通过阴山、贺兰山、祁连山、巴颜喀拉山到冈底斯山一线。

河流界线

(1)外流区和内流区的界线:北段大体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祁连山(东端)一线,南段比较接近200毫米等降水量线。

(2)长江水系与黄河水系分水岭:巴颜喀拉山脉~秦岭。

(3)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的分水岭:南岭。

第2篇

2、平流层的特点:

①随高度增加温度升高;

②大气平稳,以水准运动为主,有利於高空飞行。

3、大气的热力过程:太阳辐射--地面增温--地面辐射--大气增温--大气(逆)辐射--大气保温

4、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吸收、反射、散射。

5、太阳辐射(光照)与天气、地势关系:晴朗的天气、地势高空气稀薄,光照越强;

我国太阳能的分布青藏高原,四川盆地最低。

6、大气的保温效应: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并通过大气逆辐射把热量还给地面。

7、气温与天气:白天多云,气温不高(云层反射作用强);夜晚多云,气温较高(大气逆辐射强)。

8、气温的垂直分布:对流层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

9、气温的水准分布:

①纬度分布:纬度越高,气温越低,我国热量最丰富的地区:海南岛

②海陆分布:夏季陆地>海洋,冬季海洋>陆地;

③气温高的地方,等温线向高纬凸出,反之,气温低的地方,等温线向低纬凸出。

高中会考地理必考知识点二

1.我国的北方大地常被称为[黄土地自然特征是干旱.地形以高原.盆地为主.西部新疆境内.

2.山脉和盆地相间分布.西北地区的地面植被.由东向西.大体为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3.我国天然橡胶的生产基地是海南岛.雷州半岛.云南南部.

4.我国四大区域中.降水量少.沙漠广布的是西北地区.

5.我国的钾肥厂分布在察尔汗盐湖附近.

6.我国的岛屿是台湾岛.

7.位于黄河下游的两大油田是胜利油田和华北油田.

8.在香港和澳门的中国血统居民中.祖籍最多的是广东。

高中会考地理必考知识点三

1.黄河的主要支流汾河.渭河

2.黄河的开发利用龙羊峡.李家峡.刘家峡.三门峡.小浪底

3.珠江水系西江.北江.东江

4.京杭运河六省市(京.津.冀.鲁.苏.浙).五大水系(海黄淮长钱)

5.主要运输方式及其特点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管道(运量.运速.运价)

6.主要铁路干线5纵3横(京沪.京九.京广.焦柳.宝成-成昆.京包.陇海.浙赣-湘黔

7.主要铁路枢纽北京.郑州.株洲.徐州.上海.商丘.南昌.洛阳.宝鸡.昆明等

第3篇

高三物理必考知识点有很多的,所以理科生是非常的想知道高三物理有哪些必考的知识点的,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三物理必考知识点小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三物理必考知识点1恒定电流

1.电流强度:i=q/t{i:电流强度(a),q:在时间t内通过导体横载面的电量(c),t:时间(s)}

2.欧姆定律:i=u/r

{i:导体电流强度(a),u:导体两端电压(v),r:导体阻值(ω)}

3.电阻、电阻定律:r=ρl/s{ρ:电阻率(ω?m),l:导体的长度(m),s:导体横截面积(m2)}

4.闭合电路欧姆定律:i=e/(r+r)或e=ir+ir也可以是e=u内+u外

{i:电路中的总电流(a),e:电源电动势(v),r:外电路电阻(ω),r:电源内阻(ω)}

5.电功与电功率:w=uit,p=ui{w:电功(j),u:电压(v),i:电流(a),t:时间(s),p:电功率(w)}

6.焦耳定律:q=i2rt{q:电热(j),i:通过导体的电流(a),r:导体的电阻值(ω),t:通电时间(s)}

7.纯电阻电路中:由于i=u/r,w=q,因此w=q=uit=i2rt=u2t/r

8.电源总动率、电源输出功率、电源效率:p总=ie,p出=iu,η=p出/p总

{i:电路总电流(a),e:电源电动势(v),u:路端电压(v),η:电源效率}

9.电路的串/并联

串联电路(p、u与r成正比) 并联电路(p、i与r成反比)

电阻关系(串同并反) r串=r1+r2+r3+ 1/r并=1/r1+1/r2+1/r3+

电流关系 i总=i1=i2=i3 i并=i1+i2+i3+

电压关系 u总=u1+u2+u3+ u总=u1=u2=u3

功率分配 p总=p1+p2+p3+ p总=p1+p2+p3+

10.欧姆表测电阻

(1)电路组成 (2)测量原理

两表笔短接后,调节ro使电表指针满偏,得

ig=e/(r+rg+ro)

接入被测电阻rx后通过电表的电流为

ix=e/(r+rg+ro+rx)=e/(r中+rx)

由于ix与rx对应,因此可指示被测电阻大小

(3)使用方法:机械调零、选择量程、欧姆调零、测量读数{注意挡位(倍率)}、拨off挡。

(4)注意:测量电阻时,要与原电路断开,选择量程使指针在中央附近,每次换挡要重新短接欧姆调零。

11.伏安法测电阻

电流表内接法: 电流表外接法:

电压表示数:u=ur+ua 电流表示数:i=ir+iv

rx的测量值=u/i=(ua+ur)/ir=ra+rx>r真 rx的测量值=u/i=ur/(ir+iv)=rvrx/(rv+r)

选用电路条件rx>>ra [或rx>(rarv)1/2] 选用电路条件rx

12.滑动变阻器在电路中的限流接法与分压接法

限流接法

电压调节范围小,电路简单,功耗小 电压调节范围大,电路复杂,功耗较大

便于调节电压的选择条件rp>rx 便于调节电压的选择条件rp

注1)单位换算:1a=103ma=106μa;1kv=103v=106ma;1mω=103kω=106ω

(2)各种材料的电阻率都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金属电阻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3)串联总电阻大于任何一个分电阻,并联总电阻小于任何一个分电阻;

(4)当电源有内阻时,外电路电阻增大时,总电流减小,路端电压增大;

(5)当外电路电阻等于电源电阻时,电源输出功率最大,此时的输出功率为e2/(2r);

(6)其它相关内容:电阻率与温度的关系半导体及其应用超导及其应用〔见第二册p127〕。

高三物理必考知识点2磁场

1.磁感应强度是用来表示磁场的强弱和方向的物理量,是矢量,单位t),1t=1n/a?m

2.安培力f=bil;

(注:lb) {b:磁感应强度(t),f:安培力(f),i:电流强度(a),l:导线长度(m)}

3.洛仑兹力f=qvb(注vb);质谱仪{f:洛仑兹力(n),q:带电粒子电量(c),v:带电粒子速度(m/s)}

4.在重力忽略不计(不考虑重力)的情况下,带电粒子进入磁场的运动情况(掌握两种):

(1)带电粒子沿平行磁场方向进入磁场:不受洛仑兹力的作用,做匀速直线运动v=v0

(2)带电粒子沿垂直磁场方向进入磁场:做匀速圆周运动,规律如下a)f向=f洛=mv2/r=mω2r=mr(2π/t)2=qvb

;r=mv/qb;t=2πm/qb;(b)运动周期与圆周运动的半径和线速度无关,洛仑兹力对带电粒子不做功(任何情况下);

?解题关键:画轨迹、找圆心、定半径、圆心角(=二倍弦切角)。

注:(1)安培力和洛仑兹力的方向均可由左手定则判定,只是洛仑兹力要注意带电粒子的正负;

(2)磁感线的特点及其常见磁场的磁感线分布要掌握;

(3)其它相关内容:地磁场/磁电式电表原理/回旋加速器/磁性材料

高三物理必考知识点3电磁感应

1.[感应电动势的大小计算公式]

1)e=nδφ/δt(普适公式){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e:感应电动势(v),n:感应线圈匝数,δφ/δt:磁通量的变化率}

2)e=blv垂(切割磁感线运动) {l:有效长度(m)}

3)em=nbsω(交流发电机最大的感应电动势) {em:感应电动势峰值}

4)e=bl2ω/2(导体一端固定以ω旋转切割) {ω:角速度(rad/s),v:速度(m/s)}

2.磁通量φ=bs

{φ:磁通量(wb),b: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t),s:正对面积(m2)}

3.感应电动势的正负极可利用感应电流方向判定{电源内部的电流方向:由负极流向正极}

4.自感电动势e自=nδφ/δt=lδi/δt{l:自感系数(h)(线圈l有铁芯比无铁芯时要大),

δi:变化电流,?t:所用时间,δi/δt:自感电流变化率(变化的快慢)}

注:(1)感应电流的方向可用楞次定律或右手定则判定,楞次定律应用要点;

(2)自感电流总是阻碍引起自感电动势的电流的变化;(3)单位换算:1h=103mh=106μh。

第4篇

关键词: 高中教育文理分科考试制度弊端对策

自从文理分科考试出现到现在已有二十多年的历史了。其间,为高考该不该分科考试,教育系统及社会各界进行过多次论争,但结果还是维持现状,可见这看似简单的“分”与“合”还真不是想要做就能做的事。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目前,“我国高中阶段的教育,就其性质而言属于基础教育,其任务是培养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公民。所以,高中阶段所设置的各门课程都是依照国家制定的教育目标设置的”。[1]

1.高中阶段教育。

其性质 是基础教育,它的任务是培养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公民。因而高中阶段所设置的各门课程,也就是在此基础上,依照国家的教育目标,遵循教育教学规律,根据学生的发展水平,选择高中学生必须掌握的某门学科的基础知识所组成的教学科目。学生通过高中阶段的系统学习,能掌握各门学科的有关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适应升学和就业的需要,从而保证学生在高中阶段能系统地学完国家所规定的各门必修课课程,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2.高中毕业会考制度。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实行的毕业会考制度,要求学生在高中阶段必须参加地理、外语、物理、化学、生物、历史、政治、语文、数学9个学科的考试并取得合格成绩,才能毕业、准予参加高考。实施高中毕业会考制度,其目的是为了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加强教学管理,推动教学改革,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给中学教学以正确的导向,从而促进学生的健康和全面发展。

3.高中文理分科考试制度。

随着高考的进一步改革,我国实行了文理分科3+2考试制度,即除语文、数学、外语为公共科外,理科加试物理、化学,文科加试政治、历史。因此,各所含有高中的学校在“高考”这支指挥棒的影响下,纷纷在高二甚至在高一阶段便实行文理分科教学。即在高一下学期或高二上学期,按照学生自愿的原则把学生分为文科班和理科班。对文科班多开语文科课时,少开或不开理科课时,侧重于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历史的教学;对理科班则多开理科课时,侧重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体育的教学,忽视了政史的教学。

二、高中教育文理分科考试制度的弊端

1.文理分科使文科生的整体水平下降。

学习理科不能有半点的虚假,严密的逻辑思维的要求使理科学生的难度提高。“在全国所有的中学,几乎是理科学不下去的人在学习文科。学习文科者并不是出于对文科的兴趣和热爱,而是无奈的选择”。[2]在这种情况下,学习文科的人本身就成为“二等公民”,选择文科本身就是一个失败者的象征。所以,文理分科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文科生被轻视,从而,文科生的水平全面下滑。

2.文理分科使民族的整体素质降低。

过早的文理分科,使得理科生不去学习历史、地理,也不去阅读经典文学,这样,他们的知识面狭窄、人文精神薄弱的原因就不言自明了;文科生则远离物理、化学,对于最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一知半解,科学思维与科学精神的训练大大欠缺。因而,文理分科限制了一个人的全面发展,教育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只是一个口号、一句空话。

3.文理分科使应试教育的效果加剧。

文理分科造成理科知识越来越难,考试难度越来越大,好像只有这样才能区分学生的学习水平,突出理科生尊贵的地位。因此,所有的理科生都要开始学习那些他们一辈子根本派不上用场的东西;而对学生一辈子有用的历史、地理等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却在中学教育中没什么地位。更为荒唐的是,文理科学生在保送大学时的待遇也是完全不同的:理科生,无论是数学、物理、化学和生物,任何奥林匹克知识竞赛的获奖证书都可以成为优先进入大学的通行证;而文科生水平再高,也没有保送的资格。在这种情况下,许多在文学方面有优异才能的学生,只有放弃自己的“心爱”选择理科。

4.文理分科使“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分割”。

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分割的教育思想使学生从小就接受了文理分家的思想,打上了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分割的烙印。有的从事基础教育工作的同志认为中学应该使学生有特长,所以文理分科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特长。我认为中学首先是为了学生打好基础,同时也应该发挥其个性,使其有特长,但是用文理来分特长并且用文理分班、高考文理分科来导向学生的学习是不符合教育规律、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

三、针对高中文理分科弊端的对策

1.调整教学计划,增加人文社科课程的比重。

人文社科课程是培养人文精神的重要载体。在教学内容中应该使其占有一定的比重。目前我国理工科院校的人文社科课程实在是太少了,如果维持现状,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只能是奢谈。发达国家的做法值得借鉴。当然我国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和指导思想与发达国家有本质的不同,但他们把人文素质教育作为基础和核心内容给予的重视程度是值得我们思考的。如美国,要求每个本科生必须修完人文、艺术、社会科学领域中相关的几门课程。

2.调整培养目标,培养“通才”基础上的“专才”。

“新课程体系将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以德育为灵魂,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发扬人文和科学精神为基点,努力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3]我国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为了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从而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素质,培养的是“通才”。我认为,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我国更需要具有较高专业知识的人才,即“专才”。这个“专才”应该是集文理知识于一身的高度融合的具有复合知识的人才。

3.优化考试制度,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目前,高考科目设置的改革,对传统的中学教学观念提出了挑战。文科综合、理科综合甚至大综合的出现,使得各学科教学之间不能再孤军奋战,而是必须协同作战,共同研究教学对象和当今高考改革的方向,从而优化教学过程,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这就要求各学科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首先要立足于本学科的教学,在把本学科的必修知识讲好、讲透的基础上,注意联系实际,使学生首先在学科内做到综合知识的灵活运用。其次,各学科教师还要拓展自己专业之外的知识,以便应对高考综合试题。有一些高考综合题,使得很多教师处于十分尴尬的地位,学生提出的中学知识水平上的跨学科问题,有些教师却不知怎么作答,更严重的是对同一问题不同学科教师不同的答案和理由,使学生无所适从。这显然不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4.推进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的融合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关键。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但是大家都在议论,我国虽然培养了大师级人才,但在世界科学技术和社会领域的顶尖人才很少。周远清指出:“我作为一个长期在高教战线上工作的教育工作者,深感我国高等教育长期文理、理工分家,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割裂,给培养的学生带来了思维方式的缺陷和知识面的偏颇,这样的人才毛坯要成为大师级、顶尖人才是有先天不足的地方。”[4]据介绍,理工类的诺贝尔奖金得主很大一部分都在人文、艺术上有很高的修养并且明显地感到这些为其获得重大的成就起着重要的作用。

目前我国从中央到地方,都在大力提倡培养创新能力、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周远清指出: “教育的什么阶段能培养创新能力,众说纷纭。但是我认为,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逻辑思维与抽象思维相互结合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举措;改变学校的学科氛围,拓宽学生的学科视野,改变原有的培养模式,对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甚至创新能力将起到重要作用。”[5]

参考文献:

[1]钱江晚报,1999,(8).

[2]教育科学研究,2004,(11).

第5篇

关键词:大类招生 人才培养 高职教育

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复合型人才培养、创新性人才培养、通识教育等名词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人们的视野里。在以往传统的招生录取中,有许多考生对专业的学习内容及就业方向并不了解,选择的随意性和盲目性比较大,并且缺乏对自身长远的规划,只是尊重家里的意思,或干脆“跟着感觉走”。这种盲目性导致一部分学生在进入某专业学习后,发现自己的兴趣与专业相距甚远,因此很容易产生心理落差和就业压力,这些都会影响到他们今后学习的热情。据最新《大学生职业适应状况报告》的调查显示,57%的大学生毕业后变动工作两次以上,45%的大学生所学专业与工作不对口,17.53%的大学生不满意刚入学专业,24.75%的人对入学专业满意。

在此背景下,“按专业大类招生,分专业(方向)培养”这一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逐渐受到众多高职院校的青睐。它的内涵是高校将相同、相近学科门类或是同院系的专业合并,按一个专业大类招生的模式。考生填报志愿时,直接按照专业大类的名称来填报志愿。例如,在河北工程技术高等专科学校招生专业中会计电算化、物流管理、国际商务、市场营销、商务英语五个专业统一以“经济贸易类”招生。考生若想选择其中的某一个专业,填报时只需填上“经济贸易类”即可,等入学接触到具体学习内容之后在进行细化选择。一般来说,实行按大类招生的学院,在新生入学一年后,根据招生计划、个人申请、学业成绩及学院资源等情况进行专业分流。

我所在的河北工程技术高等专科学校从2011年起首次尝试实行大类招生,入学后的学生经过一年的各专业公共课的学习和了解之后,再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专业。为了给我校大类招生改革工作提供具有实践意义的参考建议,我们对我校大类招生部分专业进行了问卷调查分析,得出了一定分析性的结论。本文重点剖析了高职院校大类招生的优缺点,并结合河北工程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大类招生改革实践经验,提出几点建议。

二、实行大类招生的优势

1.利于学生学会选择,确定专业,减少盲目性

大类招生更加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目的性,尊重学生的选择,可以帮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在学生参加完高考填报志愿时,很大一部分学生会对如何选择专业感到迷茫,他们对大学不同专业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发展方向等方面不够了解,也不清楚自己将来的职业发展方向,即使有一点了解也是通过周围人的口述得到大概的印象,自己并没有亲身感受。学校可以给学生一段时间适应,让学生了解专业、了解自己,在学习中进行选择。大类招生有利于学生更加正确地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确定自己的职业道路,减少盲目性,增加自信心。

2.利于增加录取机会

表面看来,大类报考的专业数量少了,但实际上学生选择一个类,就等于选择了几个专业,相当于增加了对专业的选择机会。同时,按大类填报志愿,一个大类内部的专业级差就不存在了。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录取的机会,缓解了考生的压力。

3.增加院校内专业办学竞争,提升教学质量

按大类招生对学生能够产生激励作用,会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学生要选专业,就得要思考,一个是兴趣爱好,一个是将来的职业选择,还有是这个学科的力量,这促使学生加强了对专业的重视度。同时,教师为了让学生喜欢自己的学科,就得付出努力,研究学生的培养体系,在教材上多下工夫,同时还要加强和建立与学生的感情,让学生觉得这个专业值得一选。假如某一些专业没有学生选择,这些专业就面临着被淘汰的处境。这样竞争人才的模式会促使院校间有比较,有进步,有创新,积极提高办学质量,使学生的学习更有收获。

三、大类招生存在的问题

1.冷热专业容易产生失衡

大类招生之后学生选择专业出现了冷热不均的现象。 学生纷纷报名学习所谓的“热门专业”,而对听起来不是很诱人的冷门专业不予理会。这种失衡容易引起专业之间的问题。如果学校尽数满足学生的意愿,将与学校原有的教学资源配置产生矛盾,有的专业学生过多,师资力量不足,同时教学效果未必如人意;而另一些专业学生太少,教师课时不够,收入会减少,教学热情也会消减。而且热门专业的毕业生将来必定饱和,从而导致就业困难。

2.给学生管理带来挑战

由于大类专业所在的物理班采取的是专业混合制,二次选择后势必会影响学生关系。学生对进入大学后第一次组成的班级有着强烈的归属感,对专业分流后重新组合的专业班感觉陌生,新班级缺少凝聚力。并且新分专业后,辅导员不得不重新熟悉学生,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难度加大。

四、建议与思考

基于上述大类招生存在的一些问题,结合我校具体工作实践,我提出了以下几点改进措施和建议。

1.加大大类招生的宣传力度

学校在开展大类招生工作之前,我建议学校对相关招生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和指导,在招生过程中加强对学生入学选择专业前的指引,做好充足的介绍工作,为学生分析大类招生的优劣性,提供专场指导拓宽学生对大类招生的理解。对于自己感兴趣的专业,学生应该进一步详细了解该专业的教学资源和师资配备等情况。

2.大类招生教育资源要合理分配

在专业分流之前,各教研室教学团队成员应担负起宣传所在专业信息的责任,尽量减少学生在选择专业上的盲目性,使学生意识到热门专业并不一定就是最好的专业,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热门专业,应该增加教师资源,使资源充裕,减少教师的压力,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3.改革现有的学生管理制度

为了解决大类招生人才培养模式给学生管理工作带来的问题,在工作中,可根据不同情况,分别开展对学生的引导工作。辅导教师和学生共同设计职业生涯规划,并对规划进行阶段性跟踪和反馈。 班主任教师及辅导员应该适时举办各种能够增强班级凝聚力的活动,降低重新分专业班级带来的一些负面影响。

总之,大类招生促进了招生与培养过程的一体化,会给高校办学改革带来原始动力。就高校教师而言,在对其专业利益有所触动的同时,也可以促进其教学能力的提升,并且从学科交叉综合的角度,实现教师资源的优化配置。

参考文献:

[1]丁佩芬王玲浅析高职院校实行大类招生的优势、问题及其解决措施[J].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9).

[2]唐苏琼.高校实施大类招生的利弊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09(1).

[3]赵庆典.对高等学校招生体制改革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2(1).

第6篇

我国东北地区有我国面积最大的平原,地处亚欧大陆东部沿海,属热量带的温带、干湿度的湿润和半湿润地区,是典型的温带季风气候。该区域内地势平坦,雨热同期,森林植被茂盛,黑土肥沃广布,是我国主要的商品粮基地。它由南部的辽河平原,中部的松嫩平原和东北部的三江平原组成,气候适宜,沃野千里,灌溉便利,具备农业发展的最佳区位因素和区位条件。所以,我教学的时候,归纳得出东北平原的农业发展区位条件是:①地势平坦,土壤肥沃;②气候适宜,雨热同期,水源充足;③地广人稀,有利机械化耕作。在长期教学中,我归纳总结出类似的农业发展区位条件,它们是区域农业发展必须具备的基础。在一定区域内,只有具备了这些区位条件,农业才能够得到很好发展。

1 对比东北平原与世界同纬度区域农业发展因素

世界同纬度区域中,与东北平原有类似农业发展因素的还有美国中部平原地区、澳大利亚的墨累-达令盆地等。我们如果从自然因素来分析,它与我国东北平原农业发展因素是完全相似,具有:①地势平坦,土壤肥沃;②气候适宜,雨热同期,水源充足;③地广人稀,有利机械化耕作。上述三点仍然是其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而仅有的区别在于美国中部平原地区的机械化程度远远高于我国,农业发展分带比我国东北平原明显。因此可以说,两区域农业发展因素,能够达到完整的知识迁移。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只要讲解一个区域农业发展因素,另一个区域也便水到渠成了。例如东北地区的沼泽地——三江平原湿地,在世界同纬度区域中也分布着许多类似的湿地。我们在高考复习中,把三江平原湿地的形成因素进行归纳,主要是以下几点:①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弱;②地势低平,排水不畅;③地下有冻土,地表水不易下渗;④河流有凌汛。

在我们复习世界同纬度沼泽地的时候,就能够完全实现地理知识的迁移,如俄罗斯的西西伯利亚沼泽地,加拿大的哈德孙湾沿岸沼泽地等等,这些沼泽地的成因,完全同我国的三江平原沼泽地的形成因素能够实现知识迁移。又如,东北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辽河平原的盐碱化,内蒙古高原东部的荒漠化,松嫩平原的水土流失等。这些生态环境问题,我通过知识点的归纳,辽河平原的盐碱化成因跟华北平原能够实现知识迁移,即①地形低洼;②春秋季节干旱,蒸发旺盛;③不合理的灌溉。内蒙古高原东部的荒漠化成因同西北地区能够实现知识迁移,即①地处内陆,降水稀少;②全球变暖,蒸发旺盛;③过垦、过牧、过樵;④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⑤工程建设不注意保护环境。松嫩平原的水土流失的成因与黄土高原也能够实现知识迁移,即①降水集中,多暴雨;②地表植被稀少;③土质疏松或地势起伏大;④植被破坏;⑤不合理的耕作制度(轮荒);⑥开矿。因此,高考地理复习中,只要我们认真去总结归纳,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体系,最终一定会如上述知识一样,实现同类知识的完整迁移。

2 对比东北平原与我国不同区域农业发展因素

在我国辽阔的国土上,适宜农业发展的区域很多,只是相对东北平原来说,面积狭小,一些区位优势不如东北平原优越,但是,各地根据自身优势,取其优越自然条件,发展各具特色的农业,最终形成我国重要的农业区。譬如我国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等四大区域中一些小平原和河谷地带都具备跟东北平原相似的农业发展因素。如果我们教学注意总结,归纳分析,容易得出,它们任何的区域中的农业发展因素都有和东北平原相同的因素。我们教学中把握好知识迁移,将会对教与学双边活动收效非浅,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7篇

【关键词】旅游管理;考试;改革;调研

经贵港职业学院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批准,“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考试改革的研究与实践”课题被批准立项为贵港职业学院2010年度A类课题,编号为A0100。本调研报告为此项课题的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之一,拟通过调研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考试改革的情况,为本课题研究提供实际数据支持。

高等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应用型人才。人才培养的效果如何取决于教育教学质量的保证作用是否得以发挥。如何全面、系统、公正地评价教学效果,进行课程考试改革,建立全新的符合地方经济特色和专业特色的考试模式,是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教改中的重要内容。

一、旅游管理专业考试改革的必要性

1.旅游管理专业考试改革是满足社会应用型人才的需要

旅游行业是个应用型行业,企业迫切需要既通晓服务知识技能,又能解决工作中所发生实际问题的高级应用型、技艺型、复合型人才,而这种人才仅仅依靠知识的死记硬背是无法达到的。虽然目前在高职院校教学过程中,十分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但是考试局限于教材所述和课堂所授,存在着明显的重知识、轻能力的倾向。考试内容侧重于基本知识的再现水平而忽视了学生应用知识能力的考查,导致学生上课记笔记、考试背笔记、考后忘笔记的局面。学生只是成绩达标,却缺乏从事旅游行业所应具有的能力。

2.旅游管理专业考试改革是学生能力全面发展的需要

现行课程教学评价方法,大多采用统一内容、统一形式和统一标准答案的固定化形式进行,而忽略了应试者个体在禀赋、兴趣爱好、接受能力和学习要求上的差异,难以满足学生的需求。为了能够了解学生对于现行考试模式的态度,我们对于我院和桂林旅专两个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查。从旅游管理专业考试改革调查问卷反馈信息看,在问题“请问你认为现在的考试模式是否能够体现出你的知识掌握情况和能力水平”问题的反馈中,只有3.5%的学生认为能,而一般为36.8%,认为不能反映出自身知识水平和能力的占59.7%,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生对于现在考试模式的态度,说明现行考试模式不能充分反映学生的全面水平。从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考试改革势在必行。

3.旅游管理专业考试改革是教育改革的需要

随着科技经济不断进步,知识周期的缩短、职业岗位的变化,以及个人的职业发展要求,对于每个人都提出了终身教育的要求。

终身教育理论要求学生在高职教育阶段,应该能够学会学习,掌握恰当的学习方法,并且养成热爱学习的习惯。应试教育考试目的是为考试而考试,为分数而考试,使得学生对学习产生厌烦心理,从而导致学生在学习中永远是个被动的角色,考试目的错位,更无法使学生做到掌握方法、热爱学习。同时,尽管高职院校实行了较为严格的考试管理,但受社会不良思想影响,现实中学生作弊现象依然十分严重。考风考纪的破坏,不仅会打击好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更多的学教学中生开始不关注学习,荒废大学光阴,更重要的是可能会导致整个考试制度名存实亡,直接影响到教育改革的顺利进行。

二、实施考试改革的基本原则

1.考试改革以能力考核为中心原则

《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强调,高等职业教育应重视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培养,普遍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的目标。为此,要把考试真正当作是实现教育目标过程中的一项有效手段。实现培养目标过程中,注重岗位能力培养,根据按需施教、学以致用的原则,转变传统的考试观念,树立以能力测试为中心的现代考试观念。通过考试的引导作用,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知识运用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等。

2.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原则

旅游管理专业属于应用型行业,我们所培养的学生如果希望受到用人单位欢迎,就必须要按照行业标准需求来进行考核。只有引进行业要求,按照行业通行的考核方式去要求学生,才能够培养出应用型、实践型人才。通过广泛的市场调研,根据贵港市通泰国际旅行社、贵港市奔马国际旅行社、贵港市友好国际旅行社等6家旅行社和贵港市饭店业的信息反馈,旅游管理专业将用人单位对于毕业生综合素质和各项能力要求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且制定了旅游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通过三年的学习和实践,使学生具有旅游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掌握旅行社和旅游饭店工作中所必备的基本知识、服务技能,成为适应21世纪旅游行业服务与管理需要的品德高尚、语言流畅、技能精湛、优雅大方,富有协作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以市场为导向,严格依照培养目标,设计出一套相对完整、切实可行的能充分发挥考试功能和实现高职教育教学目的的考试制度。

3.系统规划考试模式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和学术性很强的工作,关系到教学秩序的稳定和教学质量的保证

要全面、系统、公正地评价教学效果,就要从考试内容、形式、管理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系统规划。第一,要动员教师积极参与,因为考试改革需要通过教师的努力工作去完成。第二,根据课程分析,制定考试的指导性文件和关于加强考试管理的规定或者课程考核纲要与实施办法。第三,加强考务管理工作,严明考风考纪,突出考试的公正性和公平性。第四,建立健全考试反馈机制,将学生学习效果的情况反馈到教学中,从而促进教学改革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于险波.关于高校课程考试改革的探索[J].继续教育研究,2005(4).

[2]陈福军.能力本位观念下高职教育考试模式改革的思考[J].职教论坛,2005(11).

[3]黄亚妮.国外高职实践教学模式特色的评析和启示[J].高教棵索,2005.

[4]仇伟明.高职教育考核方法改革探析[J].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4).

[5]张磊.高职高专教育考核方法改革探析[C].乌鲁木齐:全国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议2004第三次专题研讨会,2004.

第8篇

泾干中学 辛泾生

(2021年3月11日)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2014年9月4日,《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正式出台,拉开了高考综合改革的帷幕。新高考改革已经推行了5年,有收获有遗憾。2022年,陕西将作为第四批改革省份之一全面推行新高考。下面,我结合工作实际和自己的反思谈几点意见,不到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高考改革进程凸显“稳”字当头

2014启动,2017高考实行(2个)

浙江、上海(3+3模式)

2017启动,2020高考实行(4个)

北京、天津、山东、海南(3+3模式)

2018启动,2021高考实行(8个)

辽宁、广东、河北、湖北、湖南、江苏、福建、重庆

(3+1+2模式)

二、新高考改革推进中的反思

(一)高考模式分析

1、“3+3”、“3+3”和“6选3”、“3+3”和“7选3”高考模式

(1)北京、天津、海南、山东等4个省份继续新高考试点,2021年继续实行“3+3”和“6选3模式”。即语文、数学、外语三科必考。学生要从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等6个学科中,选出3个学科作为高考选考科目。在2020年执行新高考的6个省市中,上海、浙江、北京和天津4个省市的全部科目均自主命题。而山东、海南高考试题由国家考试中心命制。

(2)上海市实行“3+3”和“6选3”考试模式,即语文、数学、外语三科必考。学生要从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等6个学科中,选出3个学科作为高考选考科目。

(3)浙江省实行“3+3”和“7选3”考试模式,即语文、数学、外语(英语、俄语、德语、法语、日语等)三科必考。学生要从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技术等7个学科中,选出3个学科作为高考选考科目。

2、3+1+2高考模式:

“3”为全国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1”是由考生在物理、历史2门中选择1门,“2”是由考生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4门中选择2门,学生可以选择的组合为12种。目前实施的地区有: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8省市。

(二)优点

1、充分考虑地区差异,确保了教育的公平、公正。

2、取消了文理分科,发挥学生的学科特长,增加了学生自主选择性。从数学排列组合看,学生自主选择科目的组合是可以达到二十种和三十五种。学生的兴趣爱好是可以得到有效的彰显。

3、英语考试有了两次机会。可以避免一次考试发生偶然发挥失误,从而不能准确衡量学生。

(三)存在问题及不足

1、存在资源浪费现象。自主选择后,大多数学生是按学科的难易度进行选科的。由于文科相对简单,因此选择文科的同学多一些(选政治的偏少);理科中生物较简单,因此选生物的同学多。而较难的物理、化学选择的人数偏少,造成原本较少的历史、地理、生物老师资源紧缺,而原本较多的物理、化学老师偏多,资源浪费严重。

2、英语考2次产生一些不合理现象。会出现有些高分学生两次都参加考试,都得到A等次,从而导致其他学生失去得到A等次的机会。

3、自主选课后,学生的随机选择会造成密切相连学科间的共用知识点出现断裂或漏洞,阻碍了学生知识体系的构建和对重要知识点的掌握理解,影响考试成绩。

三、我校新高考工作情况

(一)已经开展的工作:

1、思想上做好了准备。从领导班子成员到教师已深刻认识到高考改革更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有利于人才选拔,改革势在必行,对新高考进行了学习思考,从思想方面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2、队伍上做好了准备。学校通过走出去请进来方式,对管理层、班主任、教师分层进行了培训,对选课、生涯规划、走班制都一定的认识,有了初步的设想。

3、进行了高考改革的初步尝试。

(1)进行了模拟分层走班;

(2)推行生涯规划教育,为学生合理选科打好基础。

(二)注重几个问题

1、硬件投入缺口较大,缺1/3教室。(需由政府投资)

2、教师方面:

(1)角色转变:从学校人到系统人;

(2)既是教学人员,又是学科辅导员(学科导师)。

3、管理上变化:

(1)走班制带来学生流动性大,学生日常管理难度增大;

(2)学生自主选科,一生一表,教学管理难度增大;

(3)教师任教班级、人员数量不同,对教师的考核难度进一步增大;

(4)最主要的是新高考改革势必带动学校管理的大变革,甚至管理体系的变化,由此必须加快智慧校园建设步伐。

第9篇

【关键词】新高考 高中历史 挑分层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1.076

2014年9月,浙江省政府新闻办召开全省深化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试点新闻会,公布《浙江省高考招生制度综合改革试点方案》

《方案》对高考的内容、形式、录取等环节进行了多方面探索,从2014年秋季入学的高中新生开始,至2017年全面实施。此次高考改革主要想解决三个问题,包括扩大考生高校双向选择权,推进综合评价选拔,弱化一考定终身现象。

此次高考最大的改革之处在于考试不再分文理,而是实行高考与学考相结合。高考考试科目分必考科目和选考科目,均为3门。必考科目为语文、数学和外语。选考科目由学生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技术(含通用技术和信心技术)等7门高中学考科目中自主选择3门。其中,语文、数学考试于6月进行。外语则安排2次考试,一次在6月与语文、数学同期进行,考试对象限于当年高考考生;1次在10月与选考科目同期进行。选考科目每年安排2次考试,分别在4月及10月进行。外语和选考科目考生每科可报考2次,选用其中1次成绩。

高中历史教学要面对学考,高考两个教学任务,而且还要在学考与高考教学中考虑到根据学生素质进行分层教学的问题。这对于高中历史教学是个全新的挑战。本文就历史分层教学的实践进行初步讨论,希望能给面临全新挑战的教师同仁和学生们提供些帮助。

一、分层教学的实施

我校总体生源较差,基础薄弱,但存在一部分单科成绩较好的同学。为了能使学生的学科优势更加突出,在高考中增加竞争力,学校决定首先让学生选择高考科目,然后把“7选3”课程相同的学生归为一类,再根据语数外的水平设置不同层次的行政班;即在历史教学实践中,无论是学考还是高考都存在分层情。所以,历史教学必须采用分层教学,才能满足现实情况的需要,更好地达到取得优秀成绩,增强高考竞争力的目的。

(一)分层备课,有的放矢

不同层次的班级相互比较,从表象上看,学生的学习基础不一样,其反映出的实质是学生的理解,记忆和联想等学习能力是不同的。即使在同一层次的班级中,学生之间也是基础不同的。因而,教师在教学中要坚持因材施教原则,做到分层备课、分层教学。

当代美国著名心理家、教育家布卢姆提出的掌握学习理论认为:“只要提供恰当的材料和进行教学的同时给每个学生提供适度的帮助和充分的时间,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能完成学习任务或达到规定的学习目标。”这就是说,无论学生属于哪个层次,在接受适合自己认知水平和认知过程的教学后,都是能取得进步的。这就是要求历史学科教师在在备课时,对树立教学目标、选择教学资源、决定教学内容、教学步骤以及教学方法都要从实际出发,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总之,历史学科教师在备课时,必须面对现实,考虑到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落实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同时,面对高层次的学生,要提出在记忆的基础上加强理解,进行比较,归纳和分析从而最终能表达出自身历史事件的看法的要求,进而对历史学科有更进一步的认知和认识。

(二)分层上课,提高效率

课堂是所有教学实践的核心,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最重要途径,是学科教师必须牢牢把握的中心环节。但高考改革加大了同一个班级学生的层次差别。如果历史学科教师还沿用之前的传统教学方式,无层次,无差别地进行教学,必然会导致两个结局:一方面是基础较差的学生跟不上教师的思维和节奏,时间一长就丧失了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层次较高的学生会觉得没有挑战性,没有值得思考的地方,过于平淡,他们的积极性也会受到打压和损害。

所以,历史学科教师必须认真设计教学环节,在课堂上进行分层次教。一方面夯实基础知识,照顾到基础较差的学生,并努力抓住他们的闪光点,多提问他们比较基础的知识,如果回答正确,可以进行表扬,鼓励他们继续努力学习,培养他们对历史的兴趣;同时可以适当增加难度和深度,引导层次较高的学生进行对历史进行深一步的思考,对不同时期的历史进行横向对比,纵向对比,把历史和现实联系起来等学习行为,给他们树立较高难度的学习目标,激发他们更多的对历史的学习热情,从而取得更优异的历史学习成绩。

(三)分层作业与测试,及时反馈

作业和测试是课堂教学的延续,是完成教学实践的重要环节。对于学生而言,通过作业和测试可以发现自己知识体系的漏洞,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和补充;对于教师而言,通过批改作业和测试结果可以及时发现学生出现的问题,并根据学生出现的问题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内容和步骤。布置给基础较差的学生的作业和测试,要强调基础知识,并保持较低的难度,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布置给基础较好的学生的作业和测试,除了基础知识外,还可以另外增加题目,并保持较高的难度,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判断、概括、反思、评价等历史学科能力。

(四)分层心理教育,殊途同归

学习成绩是学生主观努力和客观条件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非智力因素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新高考改革后,学生的心理会比往年更加不稳定,所以历史学科教师要格外着重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

不同层次的学生心理状态不一样,构成心理状态的具体因素也不一样。在关注学生心理状态的过程中,历史学科教师一定要分层关注,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从而能够抓住学生的心理问题关键。面对基础较差的学生,历史学科教师一定要有耐心和足够的尊重,多鼓励少批评,帮助学生建立起信心,绝对不能破罐子破摔,要勇于战胜困难,努力拼搏;面对基础较好的学生,历史学科教师要提高标准,对学生严格要求,同时注意缓解学生的压力,使其轻松上阵,在没有思想负担的情况下去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