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11 17:26:15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学科德育内涵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职业技术教育学是教育科学体系中的新兴学科。随着当今国家和社会对职业教育的广泛关注,职业技术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已经逐渐为人们所接受,在解释职业教育现象、影响职业教育的实践中发挥着积极作用。职业技术教育学学科如何进一步发展、成熟,成为职业教育学研究者们思考与探索的一个重要课题,关于职业技术教育学学科建设的成果也相继出现。但目前关于职业技术教育学学科建设的众多研究成果,多停留在理论层面的论述,针对职业技术教育学学科建设的实践研究却是凤毛麟角。本文从学科的本质和构成要素人手,结合天津市重点学科“职业技术教育学”多年来学科建设的经验,以期为本学科寻找一条科学发展之路。
一、职业技术教育学学科建设之内涵
何谓学科?对于“学科”一词,从不同的角度理解,会有不同的界定,较有代表性的定义主要从有下几个角度:一是从学科与科学知识的关系角度将学科定义为“按照学问的性质而划分的门类”①;二是从学科与教学的关系角度,认为“学科是教学的一种组织形态”②;三是从学科与知识以及教育的联系角度,认为“学科(discipline)”是“A branch of knowledge,typically one studied in higher education”(知识,特别是高等教育中学习的知识的一个分支)③;四是从学科的根本特征角度理解,“学科是主体为了教育或发展需要,通过自身认知结构与客体结构(包括原结构和次级结构)的互动而形成的一种具有一定知识范畴的逻辑体系”④;五是从学科形成的条件来理解,认为“学科应具备其理论体系和专门方法的形成;有关科学家群体的出现;有关研究机构和教学单位以及学术团队的建立并开展有效的活动;有关专著和出版物的问世等条件”。在上述认识的基础上,我们认为,职业教育学科是指在独特领域、项目和平台上对研究对象、研究范式、研究体系和研究学派的构建。实践上主要指学科分类、科研项目和学术平台的整合;理论上主要指其学科性质、研究对象、研究范式、理论体系和研究学派的集合。⑤
何谓学科建设?学界也有不同的看法。有的学者从社会需求角度出发,认为学科建设主要指“学科主体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学科发展的规律,结合自身实际,采取各种措施和手段促进学科发展和学科水平提高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⑥;也有的学者从学科本身理解,认为学科建设“就是按照一定的学科方向,对学术队伍和学科发展条件进行规划与建设,从而形成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综合实力。”⑦通过对学科与教育要素的关系分析及对职业技术教育学学科的认识,我们认为,实践层面上职业技术教育学学科建设是指对职业技术教育学学科发展进行科学规划,培养“双师型”的创新团队,培植“双赢性”的研究机制,培育“双元制”的创新平台,旨在促进培养社会经济和产业发展所急需的高素质、高技能的“双高”应用人才的进程。
我们所处的发展阶段
1. 从自身的发展看,我个人认为中国的大学目前正处在一个阶段性质变过程,或者说,我们的大学经过“985”、“211”的建设正在产生一个质的飞跃。从我们自身发展来说,有大量的数据和事实来说明这一点。许多高校在最近几年“985”和“211”建设以后发生了潜移默化的变化,这种变化虽然是缓慢发生的,但却是令人振奋的。除了刚才谈到的毛入学率超过20%,硕士生、博士生都有大幅度的增长等等这些量化的指标之外,还有一些质的变化。这种质的变化潜移默化地表现在老师的群体当中,也表现在我们学生群体当中。比如说给我感触比较深的,我们的老师在谈论到关于学科建设、科研方向的时候,对国外目前发展的动向,对目前世界发展的最新成果,对世界知名的科学家正在研究什么、我们这个学科国际上谁做得最好,正在研究什么,对这些东西了解得越来越深,而且我们的老师在做自己学科规划的时候会自觉地以这些样板作为自身的学习榜样,来规划自己学科发展。老师在确定研究方向、申请研究课题的时候,也会自觉地把目标定位到世界先进水平这样一个目标上来,并做出了一批高水平的成果。这种点滴的影响,让我感觉到我们的大学正在面临一个质变的到来,这个质变的到来是经过前期几代人的积累,正是这种不断的积累使得现在我们的大学有实力有资本来谈论向世界一流大学迈进这样一个基本目标。
我们中国的大学,尤其是经过“985”和“211”支持过的大学,经过这么多年的努力,学术水平、学科发展水平、师资水平、确实面临着这样的一个质变的到来,包括刚才各位校长谈到的如何把自己学校定位在世界一流这样一个标准,而且在近些年要有比较大的发展。这些话可能在10年前我们不敢说,现在我们可以说,我们正在面临这样的一个质变的到来,这是从我们自身发展的现状得出的一个结论。
2. 从社会的需求看,中国的经济连续多年呈现出一个快速发展的势头,这样的发展势头要求高等学校必须跟上国家的发展步伐。如果落后于社会发展步伐,高等教育将会被社会淘汰,社会需求也要求我们要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甚至要超过社会发展的步伐,要起到引领的作用。社会需求也要求我们要有一个质的变化,我们自身不能无动于衷,我们必须要适应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迫切需求,这就要求我们对自身的发展进行适度的思考,进行适度的变革。
目前存在的若干问题
我们现阶段的高等教育是改革开放以来最好的发展阶段,但是我们在发展中确实存在着一些问题。尽管这些问题是在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但是我们不能忽视。如果我们一旦忽视了这些问题,对今后的发展会带来非常不利的影响。
第一个问题是大学的社会功能被边缘化。这个问题实际上是高等教育与社会需求相结合的问题。高等教育体现育人的功能,体现科学技术研究的功能,体现社会服务的功能,这三大功能都离不开社会实践,尽管我们国家高等教育发展很迅速,但是在关于国家发展命脉的重大问题上,很少看到以大学作为主要的载体,或者以大学这一群体为载体所发出的声音。或者说我们大学学者、教授在不同的组织背景下发出了不同的声音,但是高等教育,尤其是我们国家知名大学这一群体所发出的声音微乎其微。我们的大学作为一个行业,作为一个领域,发出的声音太微弱了。但是人才和思想,恰恰是来源于高校,所以这方面我们不能不反思大学的社会功能被边缘化。这其中有社会外部环境的影响,也有我们自身不足的问题。我们没有有意识地把高等教育的资源充分利用起来,把大学的资源与社会发展的需求有机地结合起来,长此以往,大学在社会发展中的立足之地将会越来越少。大学本来是社会的一个思想库、知识库,一个信息中心。在社会发展中,取之不尽的信息和思想很多都是来源于大学,但是现在这些信息源往往都被分散了,我们自身没有充分的组织利用好大学的思想、知识,也就是说大学的功能没有有效地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换句话说我们没有把大学自身的优势与社会需求有机地结合起来。
第二个问题是大学的办学特色。大学的特色是大学生存之本,所有一流大学我们都能指出他们的办学特色,如哈佛、斯坦福等。一流大学不可能所有学科都是一流,但肯定要有几个或者若干学科是世界一流,这恰恰反映了大学的特色。如果我们的大学各有特色,中国的高等教育在世界舞台上会有一席之地。但现在中国大学的特色被弱化了,一所大学不可能包揽所有社会对大学的需求,而是应该瞄准某些方面确定办学方向。老百姓不清楚某个大学哪些方面比较好,这是我们自己没有做好宣传。实际上一个大学要瞄准自身一两个有特色的发展方向,就能够在社会上有立足之本,同时也能带动自身其他相关学科的发展,从而促使办学质量提高。特色问题实际上也是一个办学方针问题,教育必须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必须服务于社会。
第三个问题是大学的科学评价体系问题。我比较主张对大学有一个科学评价体系,这是办学方向问题。如何对大学科学评估,不是名次高低问题,而是大学发展方向的引导问题。大学评价体系的科学化对高等教育的发展至关重要。仅仅对一流的大学来讲,把大学的精力和注意力,把老师的积极性集中到学校发展的内涵上来,是符合高等教育发展的科学规律的。英国在大学评价中会评选出若干个优秀的学科,这使得老师把精力集中到本学科的发展上,带动学校整体发展。一个学校有自己的特色学科,就会对社会有更大贡献,在世界上就会有自己的地位。评价问题实际上是办学方向问题,怎样评价就怎么引导,如按论文数评价,论文就会铺天盖地地暴增,就会使学术浮躁,不精益求精。我主张对一流大学在学科群上整体评价,这会引导大学做出学科特色,会凝聚成各具特色的引导力量,在世界舞台上有我们的声音。办学方向问题与政府和社会机构的评价体系密切相关,评估和学科评审是必要的,但要更多地把评估凝聚在一级学科(群)的内涵建设上,以促进学校整体内涵建设与质量的提升。
对“985”和“211”建设的几点建议
目前高等教育取得的成绩应该感谢“985”和“211”这两个工程的支持,不然中国高等教育不会有今天的成绩。我们应该在适当阶段把建设的成果向政府、国人进行展示,这是我们踏踏实实做出的成绩,没有必要羞羞答答,要理直气壮。我们确实在国家投入资金很少的情况下,培养了人才、拿出了科研成果,这是高等教育值得自豪和光荣的一面,也是我们知识分子的自豪。我们希望“985”和“211工程”对高等教育的贡献得到充分肯定,建议最好把“985”和“211”列入教育部长期计划,这样有利于对高等学校学科建设做好稳定持续的规划。
一、跨学科背景下“时空观念”的内涵
除地理学科外,哲学领域、物理学领域以及艺术领域都提到时空观念,因此,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中的“时空观念”不仅与地理学科有关联,还与其他更多的学科有联系。
人类从古代就开始认识时间与空间的性质,最早是在哲学领域认识时间和空间,随着科学的发展,分离出物理学科的时空观,主要探讨“时间与空间是什么”,把时空当成客观的存在来研究。这些研究成果不仅推动了人类科技的发展,也推动了人类认识的进步,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证实了辩证唯物论基本原理,即空间和时间是物质存在的形式,物质运动、空间和时间具有不可分离的相互联系。哲学中的时空观主要是讲“人与时空的关系”,强调时间与空间不仅仅是物质存在的基本形式。马克思揭示了时间的实践本质,他所关注的时间不再是脱离人的实践活动的时间,而是属人的时间,在实践中看待空间,他把社会空间与自然空间区分开来,认为是人类的实践活动拓展了人类的生活空间。所以,与地理学科相比,历史学科的空间更强调社会空间。
二、作为学科核心素养的“时空观念”
历史时空观念应该是最基本的历史意识,讲的是运用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观点作为指导,“在时间与空间中认识人类的实践活动”。一方面,我们把时空当成不断运动中的客观存在,而不是神秘的永恒;另一方面,充分认识人类是在实践活动中认识、改造时间与空间并与之构成关系。这样一来,“任何历史事物都是在特定的、具体的历史时间和地理条件下发生的。只有将史事置于历史进程的时空框架当中,才可能对史事有准确的理解”这一核心素养的解释才有了正确的价值取向。具体而言有两点:
一是要理解历史中的时间有着双向互动关系。历史中的时间,过去、现在、未来有着双向互动关系,不仅过去决定未来,未来也同样决定过去,即人们现在关注的热点与视角决定我们如何理解过去。由于实践活动不是一成不变的, 因而社会时间也会随着实践的变化而变化。以生产力的发展速度为例,法国社会学家格・普・阿波斯托尔在20世纪70年代曾这样评价:“当今物质生产力三年内的变化,相当于二十世纪初三十年内的变化,牛顿以前时代三百年内的变化,石器时代三千年内的变化。”时间因素在人类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而节约劳动时间,实际上等于创造人类争取自由的时间和空间。
二是要理解历史中时间与空间的互相转化。哲学认为,由于是在人类实践活动中观察时间与空间,所以时间与空间的互相转化成为可能。比如说,人类实践活动经过世代积累,不会因为个体的消亡而中断人类的进步。世代传递的不只是人类的工具,还包括人类的思想、知识、经验和价值等,这是人类所特有的进化方式。人类实践活动的成果在时间上凝固下来,转化为社会空间、文化空间。反过来,空间的历程也构成了时间。
马克思认为,人类实践活动每一次提高,都是对原来空间的突破,使实践活动空间不断扩大。例如,1840年的爆发,当英军远渡重洋来到珠江口时,这场战争就不是简单的位移而发生的中英之间的空间关系,同时也是处在不同文明阶段的两国之间的战争,是时间之争。所以,我们无法用“天时、地利、人和”的古代军事理论来分析失败的原因,因为这不仅仅是两军对垒,也不仅仅是两国交战,同时还是两种文明的冲突。
那么,如何把历史教学中关于时间和空间的知识立意教学推进到“时空观念”素养立意教学?
例如,有学生问到,“三国中的吴国是什么时候建立?”“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时间是哪一年?”这个看上去是一个简单的时间问题,但是:
从知识层面来讲,教材中关于“公元222年,孙权称吴王”和“公元229年,孙权在建业称帝”这两个史事的叙述,并不能回答学生对于历史时空的困惑。
从能力层面来讲,这里涉及到“吴国建立的标志是什么”以及“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标志是什么”两个问题。“吴国”到底是“王国”还是“帝国”?“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到底是指的形成(公元208年赤壁之战),还是三家疆域的基本确定(公元222年夷陵之战),抑或是三个独立帝王的并存(公元229年孙权称帝)?
从素养层面来讲,学生可以通过这个点的学习与判断,理解历史事件与历史现象,其价值不由它本身决定(比如三国鼎立形成的三个标志性事件),更多地是由它所在时空结构来决定(比如三国之间关系的变化)。而且这种价值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时空本身在变动(时人观察三国局势,赤壁之战、夷陵之战成为重要的历史拐点),观察时空的视角在变动(我们今天在判定三国局势变动时到底持何种态度?是忠奸观?压迫与反抗观还是复杂局势中的发展观?),历史事件的价值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
三、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落点
学科核心素养如何在教学中落实,我依旧以“时空观念”这一学科核心素养为例,进一步思考核心素养的教学落点。
1.什么样的教学活痈有利于“时空观念”的培养?
实际上,上一轮课程改革以来,我们很多课堂教学的改革已经从知识立意走向能力立意和素养立意。其中,情境教学被许多历史老师运用到历史课堂上来。恰当的情境创设有助于学生神入历史,回到历史的时间和空间,在特定的时空中理解历史上的人和事。例如上海交大附中彭禹老师上《新航路开辟》一课时,采用了欧洲从古代到近代不同时期的地图,包括托勒密世界地图、中世纪T―O地图以及新航路开辟期间的地图等。在不断变化的地图所营造的历史情境中,学生看到了欧洲人观念的变化,逐渐清晰的海岸线展示了欧洲人探险的足迹,学生体会到了历史发展的“有渐无顿”,看到了欧洲人终于从那个混沌的中世纪走向了近世―这种“走进”,不是像有的教师说的那样,文艺复兴一夜之间就改变了中世纪的黑暗。
也有的历史教师尝试带着学生回到历史中去,去体验历史中的人和事。广东李月霞老师在情境教学中有许多可贵的践(见表1)。
2.什么样的知识更有利于“时空观念”的培养?
在教学中到底是知识立意、能力立意还是素养立意,这个目标观决定了教师把哪些内容看成是“最有价值的知识”,并以此为教学的支点。从素养立意来看,丰富的历史教学内容中,每一段历史都有一个或多个启示,可以培养多方面的素养,有的启示是独特的,有的启示是共通的,教师要根据自己的阅读、学情以及课程目标,恰当地培养学生的素养。
例如,广东东莞易翔老师在上高三《明清史》复习课时,经历了三个层次的教学设计,第一次设计是立足于“感受明清时期的时代特征。”这是一个典型的知识立意的教学,让学生再次重温明清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大事及特征;第二次设计立足于“从纵向和横向的角度把握明清时期所处的位置,以此梳理整个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脉络,并比较同时期中西方历史发展的不同走向。”这次教学设计突显了能力立意,把明清放在更长、更宽的时空里去认识;第三次设计立足于“学生从纵向和横向角度自主地对明清时期的‘近代因素’做出评价。”引导学生在史学界关于明清阶段特征“封建社会末期说”、“近代说”、“帝制农商社会说”基础上,自己评判明清的历史地位并进行论证。第三次教学设计中,学生能够建立自己的时空观念并对之进行历史解释,学生初步形成自己的历史价值观,是一个明确的素养立意的教学设计。
3.什么样的课堂目标更有利于“时空观念”的培养?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为一线教师重新理解课程目标、构建教学目标提供了一种新的理论框架与实践路径。
在实践研究的基础上,我们提倡建立课堂核心目标,即在宏观的教育目标体系中,综合三维目标框架与核心素养视野,构建起一节课的教学核心目标,使得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在每一节课的教学中找到落点(见图1)。
如果用这个模型图对上文中高三复习课《明清史》一课进行分析,本课的核心目标在目标体系中的定位如图2所示:
在核心素养视野下,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为历史教学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方向,当下我们的思考可能具有时段性,因为有些问题与困惑在实践中会逐步得到解决,同时,也因为时空结构发生了变化,原来存在的问题也将不复存在,但是,思考在当下,依然是每一位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超越经验、走向理性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高定彝.时空观念的嬗变[J].哲学动态, 1989(2):50-52.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47卷.532.
[3]余章宝.马克思社会时空观探微[J].学术月刊, 1998(5):20-25.
[4]格・普・阿波斯托尔著,陆象淦,刘开铭译.当代资本主义[M].北京:三联书店,1979:34-35.
[5]刘 奔.时间是人类发展的空间―社会时一空特性初探[J].哲学研究,1991(10).
[6]张华.核心素养与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再出发”[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1) .
一、析词品句,激活生命热情
在初中语文课本中有很多作品都体现了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展现了生命热情。教师在教授此类文章的时候可以摘取其中体现生命活力的关键句子,让学生加以品味分析,感受隐藏在文字深处的生命活力。在感受人类和其他生物生命力的过程中,学生能养成热爱生命、珍惜生命的美好品德。
《石缝间的生命》一文通过描写石头缝里的植物歌颂了逆境中拼搏的精神,歌颂了生命的伟大。在指导学生学习的时候笔者抓住其中的某些字句让学生重点赏析,感受其中的生命激情。如分析一下作者如何描写小草的形貌,通过这些描写你能感知到什么?学生回答:文章中的小草叶子细瘦、长長的,叶脉很细微,少许根须寻找石缝。从这些描写中能看出这小草十分弱小,说明它的生存状态十分恶劣,然而即使如此它还是顽强地生存着,表现出顽强的生命力。笔者再让学生用相同的方法分析蒲公英、松柏等其他的植物,学生发现作者同样描写了它们生存状态的艰难和顽强的生命力,如形容蒲公英的茎叶时用坚韧苍老、枯萎无光泽等词语来形容,形容松柏的时候用盘根错节、扭曲、旋转等词语来形容。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在词句分析中点燃了对于顽强生命的崇敬之情。
教师不能孤立地指导学生品味文章词句,而应该将词句理解和文本整体阅读结合在一起,这样才能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效果。
二、指导诵读,升华人文品格
荀子提出美善相乐的观点,由此可见美和善是相辅相成的两种价值观念,在初中语文课本中有很多精彩的文本都体现了表现形式之美,它们的语言富有特色,结构具有特点,运用了大量的艺术手法,展现出形式美,不仅如此,它们往往还兼职了善的思想,展现了主人公高尚的品格。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的时候可以将美的诵读和善的感悟结合在一起,促使学生充实道德体验。
在教学《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的时候,笔者从指导学生诵读入手,让他们深入体会主人公想要建功立业、保家卫国的壮烈胸怀。笔者用指名读或齐声读的方法检验学生的诵读情况,并纠正他们在诵读中产生的问题。如在诵读的时候要注意字正腔圆,要读出节奏感,如可以将八百里和分之间的停顿拉得更长一点,这样能体现雄壮感。此外还让学生尝试在诵读的同时展开想象,体会诗歌的情感,如梦里吹角连营,在读到这一句的时候,大家的眼前能看到怎样的场景?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这里要怎样诵读才能体现出作者内心的豪壮之情?在诵读的过程中,学生体会到主人公将天下事当成自己的分内事,他有着远大的理想,有着雄心壮志。
在诵读文本的过程中,学生能更好地体会到作品的形式之美,并以此激发审美感受,深入下去,体会其以美扬善的特点,进而对高尚的人文品格产生认同感。
三、知识迁移,启迪探究意识
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感染和熏陶,促使学生进行知识迁移,这是进行语文德育教育的特点之一。为了促使学生因文释道,教师可以围绕文本提出探究性问题,在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勇于追求真理的精神。
学习《囚绿记》的过程中,笔者提出具有一定难度的问题鼓励学生们进行探究,如:作者既然写的是囚绿,那么为什么后来又要将它释放呢,既然已经放绿,为何后来又要怀念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就必须充分理解文本的内容,探索作者的情感变化。学生发现作者之所以囚绿是为了和绿更为接近,而释放了绿则是因为不忍心它枯死,由于他和绿之间存在感情,所以才会怀念。笔者指导学生进行知识迁移,在阅读其他文本的时候也尝试感悟并分析作者的情感变化。在探究能力有所提升之后,学生不仅能把握住作者的情感,更对其中绿所暗含的精神有所感悟,体会到绿的精神就是中华民族坚贞不屈的精神,教学的德育效果更好。
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能深入学习文本的内容,更能促使他们不断向难题发起挑战,而这也是德育的体现。
四、小组讨论,培养创新精神
在教学中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在讨论中鼓励学生说出自己与众不同的观点,鼓励他们尝试用新方法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创新精神的树立有助于学生提高自身素养,更好地投入到德育学习之中。
教授《孔乙己》一文的时候,笔者为学生的创新精神创设平台,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促使他们发扬合作学习的精神。例如让学生尝试分析《孔乙己》一文运用了什么方法来塑造孔乙己这个典型人物。学生发现作者鲁迅总是擅长使用那些最真实、最朴素的方法来描写,他所采用的白描手法虽然简单但是却能具有传神的效果。例如作者描写了孔乙己站着喝酒、穿着长衫的场景,说明他十分贫穷,但是却依然想要维护自己读书人的状态;作者描写了孔乙己反复说窃书不能算偷,并试图教孩子茴香豆的茴字写法,同样体现了他迂腐的性格。在小组讨论活动中,学生发挥了创新精神,尝试将自己代入文本之中,假设自己是一名看客,说出自己眼中的孔乙己形象,这样的活动既新颖又有趣,在讨论后学生能更好地了解孔乙己这个人物形象的特点。
1.探寻文本内容,深入领悟文化发展内涵
现行的高中语文教材在内容编排上体现了如下的特点:(1)关注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让个人丰富的心理世界通过一定的语言文字予以清晰地展示;(2)注重人物内心语言的表露,让个人的语言特色奕奕生辉;(3)关注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融汇,鼓励学生通过文本的研读来抒发自己真实的心灵感受。由此可见,注重文本内容的教学,一方面,是提高学生语言知识和技能的必然要求,为他们上述技能的形成奠定坚实基础;另一方面,使得学生的语文学习更具有丰厚的人文性。
对此,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在充分阅读文本的基础上,鼓励学生深入地进行阅读理解。这样的教学,一方面,能够让学生在文本阅读的过程中,对原有的知识进行内化,以此来生成新的文本知识;另一方面,鼓励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不断地与文本中的人物进行思想对话,以此来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学生在文本的研读过程中应该关注以下几方面:(1)鼓励学生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能够深入地了解文章的思想内涵;(2)建议学生运用合作探究的方式对文本中的精妙之处进行合作探究,以提高自身的文学欣赏能力。
例如,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第一册第二专题的“求学之道”韩愈的《师说》教学中,要求学生围绕“师者,传道、授业、解惑”的意思进行探究:(1)学生自主阅读文本,理解文章的大概意思;(2)建议学生进行整体感知,进一步了解文章的论证方法,以便从写作方面对文本内容进行探究;(3)合作探究,围绕新时期教师的综合素养的内容进行探究。学生在这样的教学引导下,不仅能够深入地理解文章的语言内容,还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深入地感知传统文化的思想内涵。
2.运用小组探究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文化欣赏能力
新课程语文教学要求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能够运用合作探究的方式来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策略。学生在小组式的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通过与别人的交流,一方面,能够充分了解不同同学的语文学习方法,尤其是对文本文化思想内涵的思考过程;另一方面,学生通过合作探究,能够集思广益,获取更多的文化探究途径,提高自身的语文学习思维。
在学生的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也应该不可忽视,为他们的学习探究做好指引:(1)教师应依据文本的思想内容,创设与此相关的学习条件,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文化学习探究意识;积极引导、帮助。(2)教师应该设计与文本文化学习内容相关的思考题目,一方面,能够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另一方面,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便于把握学习的重点和难点;(3)引导学生运用全面的、辩证的方法对问题进行思考探究,帮助他们成为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和唯物辩证主义的健康的文化意识,从而真正地发挥文化内涵的促进作用。
青少年受社会发展思想的影响,往往会出现一些所谓“流行文化”现象。这些文化的出现,一方面,对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容易使他们步入一种“厌世萎靡”的消极境地;另一方面,让他们的意志受到影响,缺少真正意义上的管理,产生思想教育认识的盲区。
3.注重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接受文化熏陶
“生活即语文”,新课程高中语文教学倡导学生走进社会生活,鼓励学生在社会生活中增强自身的情感体验,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这样的社会实践活动,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激情和兴趣,还可以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地体味语言文化的价值意义。
例如,现行苏教版(必修)的每一册教材中都设计了一定的活动体验。教师可借助这样的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利用现有的学习资源和途径深入地进行合作探究,通过实践活动来增强他们的语文学习情感体验。这样学生可由文化的学习内化不断地转化生成属于自己的文化审美价值观,从而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
总之,在新课程高中语文教学中,注重对学生文化鉴赏能力的培养,一方面,能够让学生在语言的学习过程中,不断地增强自身的文化感悟能力;另一方面,能够让学生在了解文化内涵的基础上,不断地提高他们的语文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版
2.任桂平.文化视野中的语文课程.[M].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6月
一、初中化学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内涵
1.翻转课堂的教学理念.(1)教师引导作用下的学习.就基本理念而言,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主要是以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为主,结合实际需求制定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运用多媒体技术创建教学活动,学生在家中通过网络即可观看教学视频和教师的讲解,课后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再次回到课堂教学中进行交流和沟通,对学生完成的作业进行指导和帮助.(2)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翻转课堂教学理念主要是强调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但并非是简单的课前预习,而是学生通过观看视频之后的自主深入探究.学生可以根据实际学习目标以及自身学习水平高低来控制学习节奏,有助于提升学生对知识的掌控能力.
2.初中化学应用翻转课堂的教学价值.结合初中化学学科特点进行教学,通过课前预习形成问题,为课堂探究环节提供了探究素材和方向,课堂上实验、交流和小结等多个环节旨在帮助学生理解问题,学生在阐述问题和表达观点的过程中增强与人互动合作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而且这些环节都是学生亲历的,有丰富的情感体验,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
二、初中化学翻转课堂的实践――“探究金属的化学性质”
1.课前自主学习.首先,观看视频(时间大约8分钟),教师提供多个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微课、视频,播放给学生观看,其主要作用是为了加强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认知,开展深度学习,不是简单的课前预习.对于“探究金属的化学性质”这节内容,笔者的视频(如表1)主要集中在探究金属的化学性质,在判定金属与酸反应时对比不同金属所产生的反应现象,选择的例子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设计意图:从选择的上述5个视频的内容来看,具有较强的针对性,能够突出教学主旨,紧紧围绕课堂教学内容,保持适当的活动节奏,为学生留下一定的思考空间深入思考,便于展开更深层次的探究活动.学生在观看视频时充分具有自主性,有选择地观察,对于自己感兴趣或理解上存在障碍的视频还可以反复观看,直到完成自主学习目标.
(一)自然主义的研究框架
客观范式视人、人的心理与行为为自然的一部分,具有与其他自然物相同的先定、普遍、凝固不变的本质或规律。在心理学中,人被等同于动物或者机器,正是这一研究框架的体现。与此相适应,心理学被看作了一门自然科学,物理学成为心理学效仿的榜样,自然科学的研究模式顺理成章地成为心理学的研究模式。可以说,坚持客观范式就是在心理学中坚持以自然科学为最高价值标准的研究取向和理论建构的模式。
(二)逻辑主义的研究路线
逻辑主义认为知识本质上是逻辑思维运动的结果,始终呈现为某种必然性的联结,知识陈述的是客观事物本身。坚持逻辑主义,意味着心理学研究必须排除己见,禁止使用科学之外的以及带有主观性的概念,并尽可能排除所有价值因素和个人因素,以保证研究的客观性。
(三)还原主义的研究原则
根据逻辑主义的原理,凡事皆有因果,人们可以根据原因推知其结果,达到解释与预测的目的。对心理学而言,意味着可以将心理现象与行为还原到其最初的水平上,并从低级推知高级、从元素获知整体、从简单推知复杂。在对人及其心理本质的理解上,还原主义将人还原为物,认为人是由最基本的原子(元素)构成的。在研究路线与研究方法上,主张还原分析。其基本程序是:先将复杂、高级的东西简化为基本的、无法再分的元素或低级的东西,再将元素、部分从整体中抽离出来进行孤立、静止的考察,然后以线性因果观或“算术和”说明元素或部分间的关系及事物的性质。
(四)客观实证的研究方法
在研究方法上,客观范式借鉴自然科学的研究模式,借助数理统计的方法,形成了一系列以客观实证为主要特点的研究方法,包括了观察法、条件反射法、实验法及测量法等。另外,个案研究、言语报告等作为上述方法的补充,也时常出现在客观范式的各心理学研究中。
二、客观范式的缘起
心理学客观范式是在对科学主义主观范式的批判中萌生并不断发展的。科学主义主观范式形成于心理学初创期(1879-1913,它坚持心理学的自然科学定向,保留了意识这一带有主观性的研究对象,强调客观实证的研究路线和还原主义的研究原则,以获得客观知识为目标,同时也保留并采用了以主观思辨为特征的研究方法,主要体现在冯特的内容心理学、铁钦纳的构造心理学、格式塔心理学以及机能主义心理学中。
冯特和他的学生铁钦纳,均以经验实证论为哲学基础,确立了中立一元论的世界观,认为意识、心理与自然物作为一种统一、集合,本质上没有任何差别。经验是一切科学研究的对象,无论是可共证的经验还是不可共证的经验。因而研究可共证经验的客观方法(实验法)与研究不可共证经验的主观方法(内省法)均是有价值的。如冯特所言,“在自然科学和心理学内,我们所研究的经验现象只是以不同的观点来考察同一经验的现象。在自然科学内我们把经验看成是客观现象的相互联系,由于抽去了知觉着的主体,它也被看成是间接的经验。而在心理学内,我们则把经验看作直接的和非派生的。这样,心理学可以成为一门像物理学一样的自然科学,可以采用自然科学的客观方法来研究作为直接经验的意识。然而意识现象带有主观性,为了更加契合科学主义对客观性的研究,冯特将客观实验方法与主观内省方法相结合,用实验技术来控制内省。铁钦纳则提出了严格的实验规则来尽可能地使其达到客观性的要求,譬如实验内省法的被试必须是训练有素的观察者、实验必须排除内外刺激的干扰等。格式塔心理学家赞同冯特和铁钦纳的心理学的自然科学观,也并不反对他们对主观意识经验的内省研究,但他们强调对意识、心理的整体研究原则,反对用实验法来改造内省法,认为借助纯粹的现象学的内省,也可以获得客观知识。
美国机能主义心理学建立在实用主义哲学的基础上。从实用主义角度出发,詹姆斯认为人类经验中所有得到一致的报告的方面都值得研究,哲学方法、科学方法都可以运用,而无需考虑是否带有主观性。在心理学中,他强调既要研究动物、儿童、变态者,又要研究健康人,既要研究客观的行为,也要研究带有主观性的认知、情绪及意志,甚至是宗教体验等。相应地,在方法上,既可以使用实验法,又可以使用内省法和比较法。并且较之于实验法,内省法具有重要的价值,“内省观察是我们不得不最先、首要和始终依赖的东西”
关键词:轻化工程;专业内涵;学科认识
1 关于轻化工程专业基本内涵
轻化工程专业主要课程:无机及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高分子化学及物理、化工原理、生物化学等,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金工学习、生产实习、工艺实验、分析与检测实验、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主要专业实验:分析与检测实验、化工原理、工艺实验等。就业方向:本专业适合在制浆与造纸、外贸商检、环境检保护、技术监督、化工等有关部门从事生产技术管理、品质控制与分析检测及废水处理的研究开发工作,也可在大、中专院校、科研院所从事教学、工程设计、技术开发与经营、科学研究等工作。继续深造方向:皮革、纺织机械设备公司从事纺织相关的机械设计、生产、销售等工作;皮革、纺织品检验机构或公司从事纺织品测试、检验与管理;纺织仪器、设备、CAD软件公司从事安装、调试与技术支持;通过公务员考试进入考取商检局、纤维检验局、海关等机构从事专业管理工作;或考取硕士研究生继续深造。
2 化工专业学生工程意识培养的有效途径
2.1 是突出工程意识培养的新生工程意识引导教育
入学教育是新生进入大学学习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新生进入大学校园首先要熟悉大学环境、认识大学文化、融入大学生活。突出工程意识培养的化工专业学生的入学教育中应必须要让新生明白"在大学中要学习哪些化工专业知识和技能,为什么要学习以及用什么方法学习"。
2.2 是开展素质拓展训练
素质拓展训练是学生学习生活经验、体验社会教育、形成正确的人际、情感和社会价值观等教育目标的一个重要途径,通过素质拓展训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建立素质拓展中心开展户外场地素质拓展项目,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团队协作意识、创新意识、安全意识和遵章守纪意识等。
2.3 是更新教学内容,优化课程体系
工程技术人员应具备综合素质,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知识面广、掌握一些与专业相关或相近的拓展知识,还要掌握经济、历史、文学、管理等通识性知识。化工专业是一种工程教育,应具备实践性和创新性教学环节,如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现行的化工专业课程教学偏向于理论知识教育,削弱了对学生解决工程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因此,为了培养具有工程意识,解决实际化工过程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工程技术人员,化工专业应更新教学内容、优化课程体系,构建科学合理、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化工专业课程体系。
2.4 是加强化工专业工程实践基地建设
学校应该建立稳定的工程实践基地,在教师和工厂技术人员的指导下让学生参与工厂的研发项目,还应该优化教学内容,通过视频和工厂生产运行录像强化课堂教学,增设化工计算机应用课提高学生化工过程自动化控制硬件设计和软件编制能力,加大综合型、设计型专业实验的比例和深度,建设仿真实验基地。
2.5 是发展产学研合作教育
加强产学研合作教育,采用项目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项目教学是指通过组织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在实际科研活动中增长才干获得知识的教学方法。合作教育"将学生的课堂学习和工作经验学习有机结合起来,注重知识的实际应用,通过为学生提供有利于未来职业发展的实践机会以提高人才培养的适用性"。产学研合作教育是合作教育的一种具体形式,充分利用了学校、企业、科研机构的环境和资源以及在人才培养方面各自的优势,把学校教育、科学研究、生产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化工企业、科研单位参与化工专业人才培养,可以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工厂环境、先进的生产设备、检测仪器和工艺流程、工程经验丰富的化工工程师和真实的实践项目,对于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具有很好的强化作用。项目教学法是实践教学的最高级形式,多见于学生的实习阶段。如果说案例教学法和模拟教学法还都是纸上谈兵,那么,项目教学法可就是"真刀实枪"了。经过几年的在校学习,学生们早已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了。而且,有的学生早已确定了自己的攻关目标,选定了自己的研究课题。作为教师的任务就是鼓励他们的积极性,有计划地把科研项目的部分工作交给学生。应当采取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和因人而异的方法,及时给予指导。对那些由学生自己创意产生的科研项目,应当特别鼓励,支持他们与社会上科研力量合作,使科学知识及时转化为社会生产力。加强产学研合作教育,探索开辟网上合作教育的新形式,充分利用国内外资源,不断拓展校际、校企、校所之间的合作。要多方筹集资金,加强各类实践教学基地和实验室建设。同时,要重视和鼓励大学生开展课外科技活动,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极各类竞赛等科技活动,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6 是加强化工专业师资队伍建设
在信息化时代,知识技术更新速度加快,教师的知识和业务水平决定着教育的质量,现代化工专业教师应不断学习补充各方面的知识,提高教学质量,具备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和工程开发能力,了解现代化工发展的趋势,及时掌握工程科技的前沿领域和发展方向,熟悉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和先进的工程技术,具有现代工程意识,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3 结语
综上,化工专业在工程科学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化工行业是我国的支柱产业之一。现阶段高校大量扩招,化工专业学生数量急剧增多,教学资源和实践资源出现短缺,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缺乏工程性实践锻炼,在工作岗位上适应性差,缺少工程意识,导致化工专业学生出现就业难或不能胜任化工相关的工作等情况。这就要求化工专业教育中除了让学生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之外,还必须要加强学生的工程性实践锻炼,而工程意识是进行工程实践的前提,也是联系理论知识和工程实践的桥梁,所以必须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再进行工程实践锻炼,才能培养合格的化工专业工程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王晓婷.关于提高《化工原理》教学质量的研究[J].高等教育在线,2011,(4):145-147.
[2]陈丹云,何建英,刘勇,邹雪艳,李明静.化工原理理论教学体系的改革与探索[J].四川化工,2011,14,(2):48-50.
[3]胡芳,赵欣,祖彬,吴学栋,王忠良,孙聆芳.轻化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探索[J].黑龙江纺织,2011,(3):29-31.
[4]侯庚喜,姚丽华,李旭.轻化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轻工教育,2009,(3):43-45.
[5]李梅.化工原理课程教学方法的研究[J].广州化工,2011,39,(7):166-167.
[6]穆飞虎.化工原理课程教学中的教学方法研究[J].广州化工,2010,37,(11):196-198.
[7]胡秀英,郑纯智.开放式化工原理实验教学模式研究[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1,9,(1):11
作者简介:
1.林希晗(1994-),辽东学院化学工程学院轻化工程B1206班学生。
一、抓导语设计,挖掘有关民族文化信息
在教学《外国诗两首》时,我是这样设计导语的: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我们一起赏过了雪,听过了雨,看过了星星,今天我们要来一次垄上行,到田园去走走。说到田园诗,中国古代的山水田园诗确实让我们心醉神迷,不过,我们今天一起学习的诗两首是外国田园诗――英国著名诗人济慈的《蝈蝈与蛐蛐》和俄罗斯著名诗人叶赛宁的《夜》。
在新旧知识的过渡中引入课文,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和信心,更是丰富了学生的民族文化底蕴。
二、抓作者身世,挖掘不同作品的风格
在学习《武陵春》时,对于作者的了解我没有止步于表面,而是对其身世做了一番深入的挖掘。
李清照,她早期生活优裕,与丈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所以她前期的词多写其悠闲生活,韵调优美,内容只限于闺情相思之类。靖康之变,李清照的家庭遭到严重的摧残,她也被迫南渡,过起了颠沛流离的生活。南渡不久,赵明诚病死,她精神上遭到沉重打击。故后期词主要表达她个人的不幸遭遇,写得深沉哀痛。《永遇乐》中流露了对现实的不满与关切,《渔家傲》中表达了对故乡故国的思念之情。
三、抓情节与人物形象,挖掘整篇文章的文化内涵
《心声》一课的主要情节是按时间顺序设计的:学校要上公开课,内容是小说《万卡》。开端部分是李京京参与公开课上表情朗读《万卡》的要求被拒绝,发展部分则是他用真情和独特的体验朗读了课文,而公开课上勇敢举手、声情并茂的朗读则是故事的和结局部分。
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因此,在本课教学中,我首先要求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明确情节的发展后,重点关注的是作品的主人公李京京的形象,力求通过对李京京心理的分析,挖掘出作品的主题含义与文化内涵――李京京执着地要求在公开课上朗读小说;要求教师能公正、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给予每个人同等的关心和发展机会;渴望家庭和谐,能生活在一个幸福安宁的环境里。从而引导学生学习主人公对美好生活的执着追求,促进和谐健康师生关系的形成。
四、抓重点词句,挖掘相关文化背景
《星星变奏曲》是朦胧诗的代表诗人之一江河的一首重要诗作。在品味文中词句的丰富内涵时,要将“朦胧诗”产生的文化背景――孕育于“”时期的“地下文学”和这种创作现象与社会整体环境相联系,才能真正理解诗歌的主旨。
在品析精彩诗句“风吹落一颗又一颗瘦小的星星”时,有的同学是这样理解的:“瘦小的星星”比喻人们对光明的渺茫的希望,而冷酷无情的现实连渺茫的希望都要剥夺,可见“夜”的黑暗带给人们的巨大痛苦。我顺势激问:你说的“现实”、“夜”具体指什么呢?学生随后答出:;我再问:关于的冷酷、黑暗又是怎么回事呢?学生开始翻找自己查寻的资料,然后争先恐后地读给大家听……了解了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后,理解词句和主题自然会水到渠成。
五、抓课文主题,挖掘优秀的传统美德
傅雷先生不仅是一位译著颇丰的翻译家,更是一位伟大的父亲。《傅雷家书两则》中,儿子受挫,他循循善诱,因势利导;儿子取得成绩,他谆谆教诲,激励鞭策。贯穿于两封信中的主旋律,都是要儿子做一个的坚强的人,无论遭受了怎样的起伏跌宕、矛盾孤独,都要坚守对艺术的不懈追求,对生活的赤子之心。
通过对这篇课文主题的探究,让我和学生一起感受了傅雷对儿子的舐犊深情,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啊!傅雷的家书不仅是傅家的财富,更是我们整个民族文化中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