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11 17:26:19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加强德育队伍建设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关键词]高校 德育 队伍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4)09-0251-01
建国六十年来,高校德育队伍建设取得的成就是非同寻常的。从建国之初选派军队政工干部、改造旧知识分子组建队伍,到今天职业化、专业化德育队伍的初步形成;从聘请苏联专家帮助培训,到今天依托专门的学科机构进行多渠道的培训培养,德育队伍建设逐渐探索出了一条特色发展之路。
要解决适应性问题,根本在于实现德育队伍的“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②这也是新时期高校德育队伍建设的基本定位。
德育工作性质的特殊性决定了其队伍的“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既要符合高校教师队伍发展的一般规律,又有其特殊内涵。“职业化”就是要形成明确的发展路径、健全的职业体系、良好的职业环境,打造一支信念坚定、职责明晰、业务精湛的德育队伍;“专业化”就是队伍中的每一个人都要有专门的工作领域和特定的研究方向,既懂学生成长规律,又懂教育教学规律;“专家化”就是要在队伍中培养出一批具有深厚理论功底和丰富实践经验的学术骨干和科研精英,指导研究,有效破解当前高校德育热点、难点问题。
结合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我们认为高校德育队伍建设要实现这一目标,关键在于把握以下三个重要结点。
首先,构建职业发展机制,强化德育队伍的职业认同和期待。科学长效的职业发展机制是全面实现德育队伍职业化的有利保障,能够确保工作有人干、长期干、干得其所。具体说,主要包括两个问题:
一是路径的问题,这是职业化的根本。与其他职业的发展路径相比,这个路径应该是有其独特吸引力的,应该是相对稳定,以政策制度的形式落到实处的,应该是能够支撑每个人持续发展、使其终身获益的。对于各高校而言,关键在于如何真正把这些要求落到实处,并且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向前探索,不断增强德育工作的职业吸引力和向心力。
二是标准的问题,这是职业化的难点。德育工作方式灵活多样,效果难以量化,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各高校在德育队伍的考核评价方面各自为战,缺乏统一标准。当务之急是要在各高校研究探索基础上,逐渐形成全国统一的标准化的职业考核认证体系。
其次,创新培训培养模式,进一步明晰德育队伍的专业化发展方向,专门化的培训培养是实现现有德育队伍能力提升的必要手段。这种培养应该是多层次、系统化的,应该是知识、方法、价值观相结合的,应该是能够满足工作实际需要、切实解决实际问题的。瞄准这一目标,应该抓住三个关键环节。第一,打造培训的精品课程体系,纵向上可涵盖上岗培训、专题培训、高级研修、海外研修等多个递进层次,横向上可涵盖理论知识、岗位基础、工作实务、经验实践等多个内容维度。面向全国,广聚名师,聘请德育领域一流专家学者授课讲学,实现与名师大家的零距离对话,启迪心智,感受真谛。第二,依托专门的学科与机构,培养德育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专门化人才。
再次,拓展科研平台,为德育队伍实现整体专业化转型提供动力支持。要解决适应性问题,关键在于实现德育队伍的整体专业化转型。要实现转型,关键在于提升德育队伍的整体科研能力。第一,搭建科研训练的平台。以“定向―操作―孵化―应用”为主线开展全员科研训练,确保每一名德育工作者都能主持或参与科研项目,为德育队伍整体实现专业化转型提供助力。第二,搭建专门的机构平台。这就需要各个高校通过建立专门的德育或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机构,凝聚力量,长期持续开展研究。
综上,新时期加强高校德育队伍,必须坚持以下几个基本原则。一是坚持协调发展,坚定不移地走职业化、专业化道路;二是坚持政治引领,强化德育队伍的神圣感和政治使命感;三是坚持科学理性,可结合新形势,进一步修订普通高校德育大纲,以法规的形式为新时期德育队伍建设提供权威的标准和依据。
注释:
①关于高校德育队伍的范围,《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试行)》(1995年11月)明确规定:“高等学校德育队伍包括学生专职政工人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众多的兼做德育工作的业务课教师和党政干部。学生专职政工人员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都是德育专职教师。”
关键词 高校学生干部 措施 队伍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Some Thoughts on 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College Student Cadres
QIN Dandan
(Department of Automation Engineering, Guangzhou Vocational Colleg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Guangzhou, Guangdong 510550)
Abstract All students in the university, the student leaders in the relevant management plays a decisive role in the school, a symbol of the conveyor belt between the school and the student plays an irreplaceable role in the students' self-management and education of. Thus, to a certain extent,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university student cadres, give full play to the role of student cadres, has a pivotal role in the progress of the entire school.
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 cadres; measures; team construction
1 加强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意义
(1)加强学生队伍建设可以促进其健康发展。学生干部作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重要纽带,在一定程度上对校园文化的推广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对学生干部建设进行加强,可以将其培养成创新型的人才,还可以促进校园文化的进一步发展。由于学生干部来自学生这个广大的群体,他们更加贴近学生,有利于进一步了解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情况,充分反映学生的各种愿望。所以,对学生干部队伍进行建设和加强,可以促进其健康发展。(2)加强学生队伍建设可以促进学生成长。在高校中,学生干部对学校领导和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单就学生干部和其它学生来说,综合素质比较高,因为他们身上的责任需要他们的高素质,同时,他们的这种高素质还可以带动其它学生的发展,起到良好的带头作用,因此,适当地对学生干部进行队伍上的建设,可以带动广大学生的共同发展,从而更好地引导学生的健康发展。(3)帮助干部成长。学生干部的系列工作是对自我进行教育、管理的一个过程,高校的学生干部在校承担着一定程度上的教育和管理职责,也可以说是大学生提前进行综合实践的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干部可以通过所参与各种公益活动,来扮演社会中的各个角色,这样有利于培养他们的交际能力和实践能力。因此,对高校学生干部队伍进行加强,可以帮助他们提高自身素质,从而培养出更多的、国家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2 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过程中的潜在问题
(1)工作和学习关系处理不当。由于部分学生干部太过于热爱社会活动,将大多数的精力都放在了工作中,因此,导致其出现专业课补考的现象。据资料显示,超过80%的学生都希望学生干部的成绩可以保持良好的水平,最好不要出现补考的现象,只有这样才能在学生中树立自己的威信。由此可见,在一定程度好提高自己的学习水平,对树立自身威信是非常重要的,单对学生干部自身来说,提高学习成绩,处理好学习和工作的关系是生活中最重要的任务。
(2)干部的自我管理意识不强。学生干部的主要职责之一是对学校的学生进行管理和教育,但是,大多数的学生干部在工作过程中经常会受到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他们只是单纯的希望自己不出错,对于其他做错事的学生不进行教育,没有做到对同学的正确管理。有的干部在自己的管理方式上和同学的大不相同,对自己管的很宽,对其它同学则管的很严。更或者是当上学生干部之后,认为自己不再是普通的学生,往往在工作过程中让其它学生帮助自己做事,同时,还有大部分学生干部没有在一定程度上起到良好的带头作用,经常会做出不符合自身身份的事情。
(3)培养体制不完善。体制不完善分为三个方面:①管理体制不完善。就目前而言,学生干部管理体制的不完善主要表现为对学生缺乏相对的管理,由于大多数的学生干部都是没有经过选举,就被任用的,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干部的系列考核机制也不是完全相同,间接的引起大多数学生的不满,同时,在工作过程中还经常出现不愿意负责的现象,从而导致学生管理上的混乱,对工作的执行带来一系列麻烦。②对干部进行选拔的管理机制不是很完善。就目前而言,在对学生干部进行选拔时,虽然存在一定的标准,但也不是很全面,在选拔条件上往往比较雷同,缺乏岗位职责的准确描述。③监督体制不完善。由于学生干部的工作范围非常广,具有的特点也相对较多,因此,在对学生进行组织时,很(下转第229页)(上接第227页)难形成严格的管理与被管理关系。这也就间接的导致监督不到位,不仅影响到学生工作的开展,还在某种层面上影响着其健康发展。
3 措施
(1)加强培训。在此过程中,应该有规律的举行培训会,让那些有一定管理经验的人才对学生干部进行有关培训,帮助他们改进工作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他们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了解到身为学生干部应有的责任,并正确处理好师生之间的关系,还应该处理好自身工作和学习之间的关系,同时,还应该让他们真正了解到学生干部所应有的责任,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自身的素质,不断增强自身的责任心。
(2)进行学生干部选拔过程中,教师和相关领导要引起高度重视。首先,一个好的学生干部应具有良好的品德,只有这样,才能用自身所具有的品德在以后的工作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德育上的相关教育。因此,在对学生干部进行选拔过程中,应该要格外注意他们有没有一定的工作责任心和良好的品德。其次,过程中还要注重公平竞争上岗,只要满足一定相关的要求,都可以进行学生干部的选拔,这样可以体现出选拔的公平、民主。最后,对学生干部的选拔过程中还应该在一定程度上关注他们是否具有全面发展的条件,对那种有着一定特长的学生,必须督促其进行成绩上的提高,并加以培养。只有这样才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全面发展,更好地做好干部选拔工作。
(3)健全机制,加强考核。在对学生干部的工作进行考核的过程中,往往没有一套相对完整的考核机制,不利于其工作的正常运行。因此,过程中必须建立考核机制,这样可以做到对学生干部进行管理。通过所建立的考核机制,可以对学生进行定期的工作考核,对于那些没有在一定程度上达到考核标准的学生,要及时向他们说明情况,并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让他们进行改正,以便确保其干部工作的有效进行。同时,还要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好学生干部的主观能动性,健全管理制度,要在不同程度上对学生干部进行有规律的奖励,以便促使其真正发挥出自身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并且,还要对学生干部进行经常性的鼓励,对他们所具有的优点,要充分的肯定,对他们所具有的缺点,要有针对性的对其进行根本上的指导,并不断完善学生之间的奖罚机制,要格外注重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从而有效发挥好学生干部所具有的作用。
4 结语
综上所述,学生干部不仅可以促进校园文化的进一步发展,还可以充分发挥出学生的积极性,从而更好地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因此,在对学生干部队伍进行加强的相关过程中,要格外注意对所存在问题的解决。本文上述所讲的内容,还不是很全面,这就需要在以后的教育工作中,学者们对其进行不断探索和研究,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更好地促进学生干部队伍的建设。
参考文献
[1] 胡晓毅.关于加强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的一些思考[J].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2).
一、当前炊事队伍建设的现状。
1、个别单位领导对炊事队伍建设重视不够。近几年随着部队边防业务建设力度的加大和“大练兵”活动的不断深入,后勤正规化建设日益提升,对炊事员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少数单位在炊事人员选配上“重军事、轻后勤”的倾向依然存在,错误的认为炊事员只要“老实、能吃苦”就好,文化程度低一些问题不大,有的甚至把体质较弱、日常表现一般的战士放到炊事岗位上,无疑给炊事队伍素质建设造成被动局面,提高业务技能也就无从谈起。
2、少数炊事员不安心本职工作。不少战士从新兵连下到单位后就被分配到炊事班担任炊事员工作,当“伙猫”,这和他们当初来部队的初衷(即持枪战斗、抓捕罪犯或者站岗放哨执行边防任务)有所违背,所以思想上出现沮丧、失望的情绪,有的甚至认为“没面子”,无法向父母及亲戚朋友交待;有的战士因军事素质差或因文化程度低不能适应边防业务工作被调入炊事班,心理压力大,感觉在炊事工作上前途无望等等。上述因素造成炊事员对本职工作兴趣不大,工作热情不高,不安心本职,上进心不强,存在着在“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思想,因此不努力提高业务素质。
3、基层炊事员培训难度较大。因为边防部队点多线长,“小、远、散”,大多数单位远离城市,部队高度分散,培训有一定难度,有的炊事人员想学无门。绝大多数伙食单位在炊事员技术和思想跟不上,造成伙食搭配单调、食谱制定变化不大而就餐官兵意见大等现象,无法适应不断变化的后勤伙食保障形势,同时也制约了炊事人员业务素质的提高。
二、目前提高业务素质的对策。
1、严格把好“选配关”。把政治思想好,忠诚老实,作风正派,组织纪律观念强,工作扎实,责任心强,热爱后勤工作的战士选拔到炊事工作岗位上,是做好伙食保障工作的前提。因此,各单位要重视后勤队伍建设,在炊事员选配问题上要把好关,认真做到:一要选准苗子。在新兵下连后,积极调查摸底,善于发现人才,想方设法,真正把符合炊事员选配条件的战士调入炊事班。二要及时调整。在日常管理中,发现对工作消极、不思进取,影响伙食保障的人员,经多次教育仍无改进迹象的,要适时调出炊事班,不能迁就而影响队伍整体。三是队伍结构要合理。根据兵员层次,业务素质情况,做到新老搭配,炊事人员的更新要形成制度,每年退伍时保留一定的骨干,尽量减少人员流动。
2、把好炊事人员“廉俭关”。加强炊事人员思想教育,过好“廉洁、勤俭”关是做好提高炊事人员素质的重要环节。对炊事员的日常思想教育,首先要加强职业道德建设。经常给炊事人员讲伙食管理工作的地位和作用,明确搞好伙食管理对稳定部队人员思想的重要性,使他们充分认识到热爱本职,忠于职守是炊事人员最基本的职业道德要求,从而使他们培养起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任劳任怨的工作作风,更好的为部队服务。其次要加强“廉洁、勤俭”教育。炊事人员特别是给养员、炊事班长,每天接触到“钱与物”,如不加强管理和教育,就会出现差错而影响部队建设,因此,平时应认真执行伙食管理“五项制度”,经求就餐人员意见,教育炊事人员对待就餐人员一视同仁,伙食开支要符合伙食规定,发扬艰苦朴素的优良传统,提倡计划开支,节约开支,不贪污盗窃,不多吃多占,不利用工作之便谋求任何私利,并能虚心接受群众监督。
关键词: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思考
近年来,社会体制改革逐渐深化,政府职能进一步转化。城市社区不再仅仅是居民的居住聚集地,社区公共需求日益增加并更加多元化、标准化、规范化。因此,社区工作日益复杂,社区逐渐成为社会各类群体的聚集地,以及各类社会矛盾和利益的集中点。只有不断加强社区工作者的队伍建设,提高整体素质,才能更好的为居民群众服务,满足社区群众的需求,更好的做好社区工作。
一、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的成效
(一)队伍结构不断完善
社区工作者队伍存在着年龄偏大,文化水平较低的情况。针对这一情况,社区通过改革创新选拔社区工作人员的途径,主要包括:面向社会公开招考、选配大学生进社区等方式,使得社区工作者队伍结构更加合理。年轻人及高学历者所占社区工作者的比例明显提高。
(二)通过培训提高了工作能力
通过对社区工作者进行岗前培训及与相关单位进行交流等方式,大力加强了对社区工作者的培训教育,有效提高了其工作能力和适应新时期社区工作需求的能力。
(三)保障机制更加完善
在政治、生活、工作等方面加大对社区工作者的关注力度。提高了社区工作者的相关待遇,为社区工作者提供晋升的途径和机会,并不断完善社区的办公服务用房建设,改善社区工作者的工作环境。
二、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我区社区工作者队伍的客观分析,发现社区的大部分工作者都能够做到爱岗敬业,踏实认真,满足群众需求,为社区工作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但是,与社区工作者的高标准和严要求以及群众多样化的要求而言,社区工作者仍存在一些急需改正和解决的问题。
(一)工作观念落后
身为社区工作者应准确地进行自我定位,明确自身职责是为群众服务,从而做到为政府分忧,为人民群众解决困难。如今,仍有一部分社区工作者存在着“官管民”的传统工作理念,主动服务及人性化服务的观念还十分缺乏。存在面对群众时缺乏耐心甚至敷衍了事的现象。
(二)缺乏工作的积极主动性
部分社区工作者责任意识不强,工作不够积极主动。面对困难或矛盾时,不是积极主动地面对解决而是互相推诿,故意拖延等。还有的社区工作者缺乏进取精神和创新精神,导致工作效率不高,得过且过。[1]
(三)缺乏纪律观念,不注重自身形象
纪律和相关制度是社区工作者的工作行为规范。部分社区工作者缺乏纪律观念。面对各项规章制度,难以真正的贯彻实施。还有少数社区工作者不注重自身形象,出勤时,穿着随意、行为不雅等。
(四)团结协调能力不强
社区工作较为繁琐复杂,同时又事关民生,因此想要做好社区工作就需要各个社区工作者相互帮助、积极配合,从而形成整体合力,提高工作效率,形成和谐高效的工作氛围。少数社区工作者缺乏团结意识和整体观念,缺乏交流沟通甚至相互猜疑,使简单的事情复杂化,严重影响了社区工作的整体工作效率和能力。
(五)缺乏主动性,与群众关系疏远
想要做好社区服务工作,就要真正了解社区居民的实际需求,社区工作者要做到掌握情况熟悉群众。有些社区工作者仍习惯于机关化办公,不是主动为居民提供服务而是一味的坐等居民上门,显然这种工作的思路和方法已经无法适应新形势下社区工作的要求。还有的社区工作者存在怕苦怕累的思想,缺乏艰苦奋斗的精神。 [2]
三、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的路径
为了适应新时期社区居民服务逐渐多样化和规范化的趋势,必不断提升社区工作者的工作能力及管理水平,促进和谐社区建设。
(一)实行质量体系建设
在结合我区社区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借鉴先进城市的管理服务经验,按照相关质量体系规范,制定《社区服务规范标准》。明确界定社区服务的目标、质量标准、服务程序等事项。强化质量意识,提高服务的满意度。
(二)完善管理体制,优化工作环境
深化社区管理体制改革,理顺市、区管理体系。按照权责一致、责任清晰的要求,健全“块为主、条强化”的管理体制。扩大社区组织领导、统筹协调、管理监督的权限。真正落实“权随责走,费随事转”的要求,完善属地管理体制。顺应强化政府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的要求,深化街道机构改革,落实社区事务准入制度,明确政府与居委会的职责。理清“指导与监督,服务与监督”的关系,充分发挥社区自治组织的作用。完善保障机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不断提高社区工作者的生活待遇。
(三)完善工作机制
1.选拔机制的完善。应按照专业优先、年龄梯次、优势互补的要求,严格规范社区工作者的选拔途径。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社区专职工作者,对笔试、面试、考核、聘任等法定民主程序进行规范和完善,对于相关专业(社会管理、生态、文化艺术、心理咨询等)的大中专院校的毕业生进行优先录用。还应注意拓宽选人的范围,吸纳一批年轻有活力的高素质的相关专业的社会人才来充实社会工作者队伍。提升专业化服务水平。通过下派、转任、选任等途径,选拔任用一批不怕吃苦、热心服务事业、善于与群众交流的企事业单位人员到社区工作,从而提高缓解矛盾,稳定社会的能力。[3]
2.对教育培训机制进行创新。健全教育培训平台,对资源进行整合,加大投入力度,建立社区教育学院,建立健全经常性、制度化培训教育机制。与本市高校、党校和科研机构密切合作,深化培训平台,大力推进街道培训中心建设。依托党校、高校、科研机构等力量,规范培训师资、培训教材、培训时间、培训方式和培训内容。积极引进先进地区的培训理念和方法,注重新时期社区服务工作能力培训,完善社区工作者外派、上挂、交流等途径。深化案例分析、互动式教育、职业道德、礼仪交往等培训内涵,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加强社区工作者的再教育、再培训工作。全面提高社区工作者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专业化水平。继续推进社区工作者学历教育,整合高效资源,举办社会管理大专班、本科班,鼓励社区工作者参加学历教育和社会工作职称考试。
3.建立严格考核机制。坚持客观公正、公平公开、注重实际的原则,引进企业绩效考核办法,探索建立符合居民服务需求的,令居民群众满意的考评体系。将考核结果与社区工作者的奖金、职务晋升,评优转任、工作续聘挂钩。规范考核程序和方法,在社区工作者队伍中形成外有压力,内有动力,干有活力的工作氛围。
4.实行竞争上岗机制。按照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要求,建立健全社区工作者选聘分离机制,探索分类管理方法,进一步明确、细化目标责任。采用群众推荐与组织推荐相结合、街道评议与社区成员评议相结合的办法,全面实施公开选拔、竞争上岗机制,完善优胜劣汰、能进能出的选人用人机制。建立有利于突出人才,充分发挥人才能力的升迁机制,加大定向招考力度,拓展社区工作者上升空间,关心社区工作者的政治发展空间和前途。
[参考文献]
[1]金桥.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与发展的反思[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5):77-83.
[2]邵建阳.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的思考[J].蚌埠党校学报,2012,(02):17-18+24.
基层群防群治队伍是富有中国特色的一支基础性、群众性治安力量。长期以来,我市各类群防群治力量在维护社会治安、参与平安建设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在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不少问题。伴随大桥时代的来临,舟山社会治安面临许多新问题、新挑战,进一步加强群防群治队伍建设,通过推进社会化、市场化、职业化、规范化,切实提高治安防控能力,努力遏制刑事案件高发势头,这是新形势下确保长治久安的迫切需要。
一、当前群防群治队伍存在的主要问题。
1、多样化不够,难以满足社会需求。我市群防群治队伍以各级政府和基层组织单一经营为主,除了公安机关直接掌控的辅警队伍、专业保安公司管理及部分企业单位自建的保安队伍、一些乡镇组建的平安中队外,绝大多数为基层综治组织管理的义务性巡防队伍,总体来说形式比较单一,作用发挥有限,难以提供针对性、个性化的保安服务,不能满足多样化的社会安全需求。
2、专业性不强,难以应对复杂情况。群防群治队伍大多为群众自发参与的松散型组织,这些综治义工多从事看家护院、安全巡逻等基础防范工作,由于缺乏专业训练,加上成员多为社区老人,一般只能起到安全提示、营造声势的作
用,缺乏对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现、制止能力,存在着“业余巡逻队伍对付专业小偷”的尴尬现象,难以适应日趋复杂的治安形势。事实上,不少城乡社区的义务巡防成效不够明显,未能有效遏制案件多发势头。
3、保障力不足,难以承担艰巨任务。我市群防群治队伍普遍缺乏经费保障,多由不拿报酬的综治义工组成,业余奉献的性质决定了这支队伍不可能全天候、经常性开展工作,难以避免因力量、精力不到位导致防范的疏漏。一些乡镇(街道)聘用的平安队员虽属职业队伍,但薪酬也普遍较低,而且缺乏工伤保险等与风险职业相配套的待遇保障,存在着明显的后顾之忧,一旦造成因公伤残等事故很难善后。
二、建设群防群治队伍应该确立的理念。
1、合力促平安的理念。警力有限,民力无穷。面对流窜犯罪不断加剧、刑事案发居高不下的治安态势,必须牢固树立全社会齐抓共管社会治安的理念,坚持政府牵头、社会组织、民众参与的综合治理模式,充分运用行政的、民间的、市场的等多种手段,大力整合人力资源、多方筹集工作经费,多措并举组建不同形式的群防群治队伍,积极营造有力出力、有钱出钱,同创平安、共享和谐的良好社会氛围。
2、花钱买平安的理念。综治义工、平安志愿者的义务奉献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优化社会治安,但却无法包揽整个社会的安全防范。应该认识到,保安服务也是一种商品,
不能仅靠无偿提供,而要采取列入财政预算、筹集社会资金相结合的方法出资购买。因此,各级政府要树立花钱买平安的理念,切实加大群防群治经费的投入,在为义务性质的群防群治队伍提供必要经济补助和安全保障的同时,更要为社会公共安全购买相应的保安服务。同时,要按谁得益、谁出资的原则,广泛动员和组织相关企业和人群购买个性化的保安服务。
3、依法保平安的理念。群防群治队伍是群众性治保组织和辅治安力量,在维护社会治安过程中既无执法权又缺防护措施,必须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尽力保障自身安全。同时,在制止不法行为、扭送嫌疑人等见义勇为行为中要坚持正当性和合法性,不能以违法手段对付违法行为。因此,必须强化依法保平安理念,注重对群防群治队伍的法治教育和业务培训,通过加强规范化建设,确保群防群治工作在法制框架下健康运行。
三、推进群防群治队伍建设的对策建议。
1、大力倡导群众性的治安巡防。群众性治安巡防队伍在维护社会治安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基础性作用,应最大程度地动员和组织全社会力量参与群防群治,珍惜基层群众参与看家护院的积极性,并加强组织协调和业务指导,引导治安积极分子有序开展治安巡防活动。尤其在城市未实行物业管理的开放式小区及广大渔农村社区,更要通过大力组织群
众性治安巡防队伍弥补社会防控能力的不足。主要应采取以下形式:一是安全宣传。可以由社区组织热心公益的社区老人等治安积极分子组成“夜呼队”,利用人们下班在家时段,以巡更的方式提醒居民注意防火防盗,并以简明扼要的顺口溜等形式宣传法律法规和安全防范常识。二是治安巡防。由社区民警组织居民积极分子在居民区、公共场所开展治安巡逻,及时发现并消除各类治安安全隐患,打造声势挤压犯罪分子作案空间,增加居民群众的安全感。三是邻里守望。通过开展邻里节等活动,促进居民之间相互沟通、相互融合,尤其要努力改变城市楼宇邻居互不相识的冷漠现象,物色热心公益的积极分子担任“平安楼长”,组织邻里之间相互守望共保安全。
2、精心打造专业化的综治义工。真正能够把无私奉献作为人生追求,并且具有一技之长的志愿者毕竟是少数人。因此,应该坚持完全自愿、宁缺勿滥的原则,把那些具备专业特长的志愿者组织起来,形成专业化的综治义工队伍,开展治安整治、安全防范、社区帮教等专项工作,这样才能有效解决突出治安问题,促进社会治安稳定好转。针对目前的治安现状,可以有重点地组织以下队伍:一是巡逻守候义工队伍。将甘于奉献、身体健康、精力充沛的志愿者组成专业巡逻队伍,受公安机关直接指导和调动,以现场发现并抓获作案嫌疑人员为目的,在案件易发部位和时段有针对性地开
展巡逻守候。二是专业反扒义工队伍。在自愿报名的基础上择优挑选体能素质较好的志愿者,经公安机关专业训练后组成反扒队伍,由民警带领在公共复杂场所和大型活动现场开展义务反扒,解决公交车等部位扒窃案件多发的问题。三是心理矫治义工队伍。物色具备法律素养及教育学、心理学等专业知识的志愿者组成帮教队伍,对劣迹青少年、刑满释放人员、***对象等特殊人群进行心理干预和思想帮教,从源头上减少犯罪动因,促进社会和谐。四是秩序维护义工队伍。招募志愿者进行法律法规、服务技能等相关培训,组成秩序维护义工队伍,协助交警、城管等部门维护日常交通和社会秩序,并在节假日旅游旺季维护车站、码头及景点治安秩序并为游客提供咨询等服务。
【关键词】 加强 农村 教师队伍 建设 作用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作为脑力劳动者,不断地向年轻一代传授人类的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等知识经验,为人类社会培养和造就一代又一代既能从事生产劳动,又能积极参加社会生活的社会成员。对整个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延续,对人类思想文化的传播与发展,都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对培养和教育祖国的下一代具有十分突出的作用。学校分布中,农村中小学占极大的比例,故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更显重要。
农村教师队伍建设要坚持以十八的精神为指导,以“中国梦”为准绳,认真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法》、《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紧紧围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水平为重点,以充分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为目的,努力建设一支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的教师队伍。
因此,加强农村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加强政治理论及教育法规学习,强化教师师德师风建设
总书记在2007年教师节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对广大教师提出了四点希望: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刻苦钻研,严谨笃学;勇于创新,奋发进取;淡泊名利,志存高远。深刻揭示了新时期我国教师师德的丰富内涵,也充分说明了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作为学校,应结合具体实际,通过政治业务学习,开展各种活动,如撰写个人成长故事、书写师德故事、学习先进教师典型、联系实际书写学习心得体会等形式,努力提高教师的素质。
2建立教师激励机制,激发教师工作热情
学校管理者应根据教师的特点,合理的运用内部激励和外部激励,精神激励和物质激励相结合,以满足教师的不同需要。做到教师个人的激励与教师群体激励相结合,有效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建立合理、适宜的内部竞争体制。学校对教师的激励要采取公平的原则。如实施教师奖励绩效工资、教师竞争上岗、教师岗位设置、各种不同形式、类别的表彰(教育教学、学校管理、安全管理、常规教学先进个人、师德师风先进个人、优秀教师、先进教育工作者等),表彰类型基本涵盖学校的各个方面,让每位教师都有可能成为某一方面的佼佼者。这样既可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又能将自己的长处发挥的淋漓尽致,全心全意为教育教学服务。
3灵活、合理安排教师互动交流,扬长辟短,共同提高
人无完人,教师更是如此。首先,作为学校的管理者,就应该根据教师的特长和年龄特点,合理安排教学岗位。如喜欢书法的教师,可安排为写字教学;教师喜欢绘画,就应该安排美术等;年长的教师,就应落实直观、脑力劳动不大的工作;对于年轻人,则安排具有开拓性、创造性、较复杂的工作,要求他们在实际工作中去努力钻研,提高自身的能力。其次,学校管理者应根据教师的具体实际,实行教师定期交流制度,让年轻教师到边远、偏僻、条件艰苦的地方锻炼,养成吃苦耐劳、克服困难的品质;对于老年教师,则应适当到中心学校进行学习,掌握先进的教育理念,学会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为教育教学服务。这样,达成教师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目的,也让偏远学校与中心学校的学生异样享受到均衡教育。
4加强教师的培养培训,提高教师队伍素质
作为管理者,必须全面了解本地、本校教师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结合学校具体实际拟定中长期教师培训计划,计划中必须涉及全员培训、中青年教师培养、骨干教师培训、优秀班主任培训、名师培养等;其次,学校必须对所有培训者提出明确具体的要求(包括自身和学校等方面),如进行经验介绍、上汇报课、示范课等,符合要求后才能报销各种培训费用;再次,进行校本培训,学校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和学校的教科研活动,促进教师素质的提高。
学校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工作中还应该考虑到教师群体的特殊性,对教师的管理决不能单纯地“管束”和“制约”,而应体现人文关怀。 “管”要在“理”的基础上进行,“理”是为了“管”,是更有效的“管”,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因此,学校应精心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开展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创造出一种民主、和谐、宽松、积极进取的文化氛围,使管理真正与学校文化和谐一致。只有做到以上这些,才能将教师队伍建设这一长效性的工作做好,校园也会因此显现勃勃生机,成为教师和学生的乐园。
【参考文献】
摘 要 在我国石油行业多元化发展的背景之下,企业员工的思想及价值观念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为石油企业思想政治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通过阐述石油政工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分析现阶段石油政工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探索加强石油政工队伍建设的有效方法及措施,以促进石油企业政工队伍的建设。
关键词 石油企业 政工队伍 建设 方法 措施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社会进入一个产业转型的重要阶段,石油行业作为传统产业面临着重大的挑战。而加强石油企业政工队伍的建设能有效应对石油行业面临的重大挑战,使石油企业在产业转型过程中取得更好的发展。
一、现阶段石油政工队伍建设工作概述
在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的背景下,我国的石油行业努力进行产业转型,石油企业的工作人员在思想、习惯、行为等方面都有极大地变化,需要企业建立有效的政工队伍,对员工的思想动态及价值观念、行为习惯等及时了解,为石油企业正常工作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政工队伍建设的重要性
石油企业中政工队伍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生存发展,它是石油企业在产业转型中获得发展的重要考量目标,也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力量源泉,是石油企业实现产业转型的重要保证[1]。
1.能有效引导石油企业的发展。政工工作能在石油工作方面有信心做得更好。政工工作能积极为员工树立良好的工作榜样,引导员工的正确行为活动,帮助企业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政工工作能及时发现企业管理上新理念,并结合企业自身的具体情况是定适合本企业发的发展的路线,引导企业向前发展。
2.能在企业内部形成强大的凝聚力。政工队伍的建设能集合更多的力量,使企业内部形成一股强大的凝聚力。在石油企业,政工工作的有效开展能深入员工内部,让员工了解企业的各项事务,公开透明的处理一些事情,这样的工作能促进企业内部和谐,让员工与企业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共同寻求进步。
3.能形成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氛围。文化是一个企业发展的不解动力,政工队伍建设是有效促进企业文化发展的手段。政工工作及时了解员工思想动态,通过各种活动营造适合企业发展的文化,让别具特色的文化为企业的转型增添活力,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二)石油政工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石油企业寻求产业转型的时期,政工队伍的建设也在紧跟其转型的步伐,不断进行改革创新,但是也存在明显的问题。
1.缺乏较高的政治素养。由于传统石油业的影响,产业转型下的政工队伍在政治素养上跟不上产业转型的步伐,缺乏较高的政治素养[2]。面对企业转型中的许多问题,不能及时有效的解决,在开展政工工作时刻板化现象非常严重。
2.缺少全面的知识。现阶段的政工队伍中,工作人员的综合知识储备明显不足,在开展工作时会遇到较多的问题,对理论知识知其一而不知其二,无头绪的开展工作。
3.难以形成良好的工作作风。政工队伍中的工作人员开展工作不深入,懒于了解基层,缺少和群众的交流,不能及时将群众的意见与实际的政工工作联系起来。
二、探索加强石油政工队伍建设的具体方法措施
在中国社会寻求产业转型的阶段,政工工作的开展在石油企业中显得尤为重要。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政工队伍,引导石油企业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实现石油企业的成功转型是本文的重点。
如何在现阶段石油企业产业转型的背景之下,加强政工队伍的建设,笔者提出以下方法及措施:
(一)培养政工人员的政治素养,提高其综合素质
在加强政工队伍建设的过程中,要把培养政工人员的政治素养放在首位,采用培训、实践等方式规定政工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和职业素养所要达到的目标。对政治素养较低的人员要组织进行二次培训或实践,在石油业务的各个方面都要有所发展,定期开展思想政治交流活动,在有效的交流活动中提高政工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二)严格控制政工队伍人才的选拔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第一生产力,加强石油企业政工队伍建设要从严格选拨人才开始。在选拔任用人的过程中要严格考核员工的综合知识储备,详细了解他们的文化水平,尽量选择综合知识过硬,职业素养较高的人才进入政工工作队伍,使企业政工工作的发展有基本的人才基础。
(三)转变工作作风,深入基层开展政工工作
把政工工作落实到基本的实践中去,政工工作的重点是管理和了解企业工作人员的思想、习惯、价值观念等,根据企业自身的文化,凝集全体员工的力量为企业的发展贡献力量[3]。因此,政工工作要转变工作作风,深入员工内部,与员工进行深层交流,积极听取员工对于企业发展的建议,适当考虑员工的切身需求,与员工建立良好的关系,为提高政工队伍建设奠定基础。
结语:
在我国传统产业转型的过程中,探索加强石油企业政工队伍建设的有效方法,是在了解政工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基础之上,分析现阶段我国石油企业政工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后得到的,希望这样的方法措施有效指导石油企业的产业转型,加强我国石油企业政工队伍的建设。
参考文献:
[1] 张云.关于新时期加强国有企业政工队伍建设的思考[J].企业导报,2014(2):81-82.
【关键词】企业家队伍;现状;存在问题;对策建议
通过与企业负责人、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约谈,发放调查问卷等多种形式,对全市规模以上企业开展了企业家队伍深度调研,我们对企业家现状和特点作了详细调查分析,找准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为推动企业家建设工作扎实开展提供了指导方向。
1 企业家群体现状
通过调研我们发现,经过社会各界多年的持续关怀和自身的不懈奋斗,我市企业家队伍建设成效显著,队伍日益壮大,素质能力持续提高,社会贡献突出,主要呈现出五个特点:
一是队伍日渐发展壮大。目前,全市规模以上企业达到1474家,比“十一五”期间增长了2倍多;其中工业企业860家,建筑企业214家,批发零售企业400家,均比“十五”期间有较大幅度增长。在企业家任职时间长度中,5年以下的占37.8%,6-10年的占32.5%,11年以上占29.6%。任职时间10年以下占到70.3%,新锐企业家占据绝对优势,为我市企业发展壮大提供了优势人力资源支撑,企业家队伍日趋壮大。
二是年龄结构逐步优化。企业高层管理人员中30岁以下占3.3%,31-40岁占22.1%,41-50岁占47.9%,51-60岁占18.6%,60岁以上占8.1%,其中50岁以下中青年企业家占到了总人数的73.3%。老一代企业家在继续发挥作用的同时,青年企业家已迅速成长,大显身手,成为全市企业的中流砥柱。
三是知识层次明显提高。企业高层管理人员中拥有全日制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占到3.2%,拥有大学学历的占到47.4%,中专及技校学历的占21.5%,高中及以下占27.9%。企业家后续不断通过学历培训方式提升知识水平,在职教育中取得硕士和博士学历的占9.6%,大学学历的占到34.7%。
四是经营水平不断增强。全市企业家驾驭企业、推动发展的能力不断增强,销售收入过百亿元的企业达到19家,9家企业入闱中国企业500强,17家企业入闱中国制造业500强。13家民营企业入围全国500强,占全省的30.2%。在企业家群体中,高级职称的占到19%,中级职称占到47.4%,中高级职称合计占66.4%,企业家的高技能优势带动形成了我市符合当地特色的产业集群基地。
五是社会贡献位居全省前茅。企业家对全市的改革、发展和社会进步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012年全省纳税百强排行榜中,我市有9家企业在列,上榜户数列全省第三,仅次于济南市和青岛市。去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主营业务收入双双如破万亿元大关,跃居全省第四位。利税和利润总量连续5年列全省首位。
2 企业家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尽管我市在企业家队伍建设方面作了一些探索,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我市企业家队伍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矛盾也日益凸现,主要表现在:
一是从规模上看,企业家队伍数量总体上偏少。我市前绝大多数企业在产业分布上还属于传统产业的企业,新兴的高新技术、信息产业的企业比较少,高端人才积聚的功能相对较弱,以工业企业为例,我市规模企业860户中高新技术企业才88家。企业家队伍总量虽然近年来发展较快,但与全省其他地市相比,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仅占全省的2.2%,低于全省的平均水平,能振兴一方经济的大企业更是凤毛麟角。
二是从层次上看,企业家文化素质总体上偏低。在学历上,全市企业家全日制和在职研究生以上学历合计才占12.8%,中专及以下占49.4%;在职称上,初级或无职称的合计占据35.6%。硕士以上学历仅占八分之一,中专以下、初级或无职称的人员占比都比较高。企业家队伍整体素质不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制约了企业的快速发展。
三是从机制上看,企业家队伍建设体系还不够健全。目前尽管对企业家队伍建设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但相关的配套政策措施还不够健全,对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还找不到有突破性的抓手,企业家队伍之间的流动壁垒还没有打通,人才市场服务机制还不够健全,社会配套住房、医疗、居住软环境等服务还不到位,企业家薪酬制度吸引力不强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不利于优秀企业家施展才华,也影响了高端人才的引进。
3 企业家队伍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建设黄蓝经济区,实现“两个率先”,关键是要有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和较明显产业特色的优势企业,归根结底是要有一支推动这些优势企业快速发展的优秀企业家队伍。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应在教育培训、平台建设和优化环境机制上下功夫。
3.1 以教育培训为抓手,提升企业家素质能力
一是整合教育培训资源。建议成立企业家教育培训中心,聘请国内外知名专家、教授以及本地专业人士组成一支“菜单式”的培训师资力量,主动寻求与国内知名高校合作,结合企业家培训“订单式”需求,不断强化企业家学习培训,既加强经济学、管理学等共性化培训内容,又注重行业发展趋势、企业文化和品牌建设、人力资源管理等个性化培训内容。二是加强后备人才培养。建立企业家后备人才信息库,将后备人才管理列入企业发展规划中,实行动态管理,强化专业理论、实践技能的提高,形成企业家队伍的“梯队”结构。三是破除人才流动壁垒。通过政策倾斜、资金扶持、优化软环境、舆论引导等途径,引进全国500强企业、大型外资企业来我市创建实体,发挥其强大的人才集聚效应,吸引全国优秀人士、专业技术人员以及我市紧缺的优秀人才到经济建设一线创业发展,努力使他们成为一支新的企业家队伍后备力量。
3.2 以平台建设为基础,推动企业家快速集聚
一是建设专业人才市场。强化人才市场对企业家的信息搜寻、咨询推荐、职业培训等功能,加快组建企业家人才市场,建立企业家业绩档案,全面记录企业家经营业绩;成立企业家资质评价中心,逐步推行企业家任职资格认证制度。做好人才“开放带动、接轨高端”文章,发挥经济开发区、科技创业园、特色产业带等阵地优势,采用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方式,通过举办现场人才交流大会和网上人才交流大会,大力引进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急需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二是探索成立猎头公司。以我市紧缺急需的高层次人才为重点,以猎头公司为纽带,主动接受周边大城市人才高地辐射,协助企业引进急需的优秀企业管理人才。三是创新人才引进思路。注重把招商引资活动和招才引智工作结合起来,积极吸引外地企业家来我市投资实体,力求引进一个项目,带进一批管理、科研等拔尖人才。创优条件,对柔性流动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提供方便快捷、优质高效的全方位、社会化、一条龙服务,创造集聚企业经营管理者的良好条件。
3.3 以优化环境为重点,促进企业家创业发展
一是加大宣传力度。加大对外宣传工作力度,组织开展“企业家论坛”、“企业家活动日”等活动,并利用新闻媒体大力宣传优秀企业家的创业事迹,精心营造有利于企业家创业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二是注重关心激励。主动关心企业家的思想、工作、生活等情况,聘请全市优秀的企业家作为年度政府事务顾问,参与有关经济、社会等政策制订,参与重大经济活动。对入选的优秀企业家提供一条龙的健康医疗服务,真正实现“一流人才、一流业绩、一流地位”。三是优化外部环境。在土地使用、税收、职工住房等方面给予相关的优惠政策,为人才创新创业提供有力保障。高标准完善生活休闲设施,选择合适地块建立高级人才别墅区,吸引各类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来安家落户、创业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安忠.区域工业经济发展理论与实践[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12.
一、加强企业政工干部队伍建设的意义
1.是新形势下强化思想政治工作的必然要求
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环境等发生了显著变化,从而也就要求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顺应该形势发展要求,努力打造出一批高素质的政工干部队伍。也就是说,只有从整体上提高政工队伍的政治素质、文化素质以及业务素质,才能够实现思想政治工作内容以及方法的创新。
2.是新形势下确保企业改革发展的根本要求
随着企业改革的深入发展,企业组织的形式、社会生产方式以及分配形式等呈现出多样化,这样也就加大了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难度。从企业方面来分析,思想政治工作不仅要确保企业生产经营、市场领域等工作的顺利开展,而且要重视对员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妥善处理好家属、人员、待业子女等群体的工作,以便确保企业的和谐和稳定。要想真正实现这些,就需要不断强化企业政工干部队伍建设。
3.是新形势下贯彻落实思想政治工作各项任务的迫切要求
一般而言,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不仅对提高企业凝聚力以及充分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发挥重要作用,而且对教育群众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也就是说,思想政治工作的各项任务能否真正落到实处,是否具备一支高素质的政工干部队伍是关键。
二、加强企业政工干部队伍建设的对策
1.优化企业政工干部队伍的成长环境
要求对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进行认真评价,对于在工作中具有突出表现的政工干部进行充分肯定。与此同时,各级领导还应该经常鼓励和指导政工人员,以便促使政工人员时刻保持对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于在职称评定、评优评先等方面,要努力做到和技术干部同志、行政人员相同的待遇,以便逐步提高思想政治工作对企业员工的吸引力,以便促使更多的人员都积极参与到思想政治工作活动中,提高政工干部队伍建设的活力。
2.建立健全政工干部队伍培训体系
要求采取多种形式、多种渠道,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政工干部培训工作,不仅要立足于当前,而且要从长远考虑,开展系统性的培训,真正做到远近结合,长短并举,同时要积极鼓励员工自学成才。除此以外,在重视政工干部队伍政治理论学习的基础之上,适当地增加金融、财会、管理等方面内容的学习也是很有必要的,以便拓展员工的思维以及知识领域,为他们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要注意的是,对于有条件的企业,不断加强政工干部和生产行政干部相互间的沟通和交流也是很有必要的,逐步促进政工人员的合理流动,稳定政工干部队伍。
3.逐步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