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区域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优选九篇

时间:2023-09-11 17:26:20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区域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区域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第1篇

近年来,高职师范教育快速发展,为社会培养了许多技能型、实用型的职业教育的师资人才,满足着广大人民对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为实现党在十六大提出的在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在欠发达的山区地区,也亟需为区域内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培养大批合格的优秀的高素质师资和人才。

1 山区高职师范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必要性

1.1 山区高职师范教育的发展需要区域经济的支持

山区地区由于地理、历史等原因,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滞后,高职师范教育水平相对低下,无论从基础设施还是教育师资上都需要区域内经济发展的资金支持。从本质上来说,区域内高职师范教育需求是高职师范教育失业的软动力,而高职师范教育事业生存与发展的硬动力来自于区域内经济发展的支撑。同时,区域内经济的快速发展也会引发人才的教育需求。

1.2 山区经济结构升级需要高职师范教育人才的推动

在山区等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区域经济的发展以及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特别是新兴行业、高新技术产业的广泛应用,对人才需求的要求提高,要想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技术型人才,必须大力发展区域内高职师范教育事业,培养高职师范教育人才。

1.3 山区高职师范教育与区域经济需要相辅相成,协调发展

随着经济的发展,山区对人才的需求增加,高职师范教育需要适当扩大规模,以满足人才发展需求,而同时高素质人才投身教育事业,会促进大批应用型、技术型人才的输出,促进区域内经济发展。

2 山区高职师范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教育观念落后,综合环境较差

虽然我国推行九年义务教育多年,但由于山区特殊的历史、地理因素,教育水平、生活水平仍然相对低下,部分地区仍然存在读书无用,不如回家务农或外出打工之类的落后观念,同时,部分家庭经济能力不足,无力支持学生持续接受教育。而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科技含量高的教育难度和周期都有所提升与延长,山区内高职师范教育对高科技的接受和应用周期也相对较长,难以与社会经济发展同步。

2.2 经费投入不足,教育资源短缺

由于受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与社会发展现状的限制,财政教育经费支持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较低,且教育投入多针对义务教育。山区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对于办校建学、基础设施建设、学习资源购置、实习资源联系等方面本身就存在先天缺陷,加上经费投入不足的影响,更加剧了教育资源短缺的局面。

2.3 师资力量薄弱,吸纳人才能力有限

基于社会现状,山区内独立设置的高职师范教育院校部分建立在原中专基础之上,师资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上来说,都很难满足高职师范教育事业快速发展的需求。同时,由于经济发展水平有限,教育资金投入不足,导致山区内高职师范教育院校在人才引进条件和措施设置上能力有限。

3 山区高职师范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3.1 更新教育观念:抓教育就是发展经济

改变一个地区的观念必须从领导者入手,要想转变山区落后的教育理念,必须转变地区领导者抓教育的观念。领导者必须认识到,发展高职师范教育事业,就是促进经济发展,教育与经济必须要协调发展才能更好地促进区域内的社会进步,要加快高职师范教育发展,适当扩大招生规模,将教育理念落到实处。

3.2 加大教育投入,营造良好教育环境

近年来,我国财政逐渐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山区政府也必须认真落实中央关于教育的一系列政策规定,切实加大对高职师范教育的经费投入,确保高职师范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营造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首先,要加大对高职师范院校基础设施的投入,营造良好的硬件设施环境,为教育教学提供硬件支持;其次,注重学生学习资源的购置,加大购置资金投入,购置适合学生的、学生需要的学习资源;最后,在人才引进方面,要适当增加人才引进的福利条件,利用解决住房问题、提高安家费等条件引进人才。

3.3 外聘校外导师,改善教育实习模式

针对于教育师资不足的问题,山区高职师范教育院校可通过聘用校外导师的方式,加强学生的素质培养。首先,在素质培养上,将校外导师请进课堂,以课堂为教学平台,或开展专题讲座,加强学生与资深教育专家以及优秀一线教师的交流与探讨;其次,与基础教学实验基地合作,组织学生到基地观摩、学习,了解有关教育教学如授课、管理、测试、评估等方面的内容,使学生可以拓宽视野,提高认识;最后,还要就学生的实踐能力定期邀请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教授、介绍教学经验,教导示范课,帮助学生更好地将教育理论转化为课堂实践能力。

3.4 适应经济发展教育,优化专业设置

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升级,区域教育发展要适应经济才能更好地协调进步,高职师范教育院校需要在专业设置和调整方面多考虑市场需求,培养区域内或者整个经济市场内较为紧缺的高素质人才。在专业设置上,还需经过社会调研和各学校走访,了解教育行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现状和趋势,拓宽视野,紧扣社会需求提供教育教学。

第2篇

关键词:劳动力 转移 新农村建设 经济发展

黔东南州是苗族侗族聚居较集中的民族自治地方,新农村建设的基础较好,劳动力转移积极地促进了此地区的新农村建设。全州全年生产总值迅速增加,人均生产总值在2009年突破1000美元,劳动力的转移增加了本州第一二三产业对经济的贡献值,各产业增长比重迅速增加,实践证明,劳动力转移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新农村的建设和地区经济的发展。

一、劳动力转移对新农村建设的影响

(一)积极影响

1、改善新农村建设的环境

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可以增加农民的收入,提高农民的知识素养,使农民享受更好的社会服务和公共资源缩小城乡差距,有利于统筹城乡规划,更好地协调城市和农村的发展,逐渐改变农村发展的落后面貌。同时可以增加农村人口的就业,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二、三产业的迅速发展。

2、提高劳动力利用率

劳动力成本是制约工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可以给工业提供更多的廉价劳动力,同时可以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促进消费,发展国民经济。当农村全部劳动力都从事农业生产的时候,农业生产的效率就会降低。

(二)消极影响

1、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的出现

转移到城市中的劳动力将子女或者是父母带在身旁显然是不可能的,由于各种条件受限,他们会将子女交由父母看管,而通常年岁较大,文化程度不高的老人难以让孩子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首先教育是一个重要问题,处于叛逆期的孩子由于缺少父母的管教,更加不受老年人的管教,容易参加违法犯罪活动,影响未来。其次年岁较小的孩子由于老年人看管不到又容易受到拐骗,孩子的安全得不到保证;最后老年人的赡养问题也很凸显,生病时得不到及时的照顾和治疗。

2、农村人才流失

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农村人才的流失,使农村劳动力老龄化和妇女化更加明显,减小了农业生产的后期力量。同时外出务工的农民利用赚来的钱来建造房屋,占用了部分耕地,一定程度上减小了耕地面积。

二、劳动力转移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积极影响

1、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推进了农村现代化进程

农村现代化进程的发展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要想提升农村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必须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不断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比重,增加农民的收入。同时只有不断增加农业生产活动中科学技术的含量才能够使农业生产率提高,转移出大量的剩余劳动力,给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保障。

2、促进了商品流通,紧密了城乡之间的联系

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缓解了城市产业发展中劳动力不足的矛盾,很大程度上推进了城市化的建设。以凯里市为例,在其城市物价抽样调查中,其居民消费价格和工业品出厂价格都有所上涨。劳动力的转移,使城乡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在农村劳动力为城市建设作出贡献的同时,农村可以学习城市经济发展的方法,利用城市中先进的生产技术,提高生产效率,也可以使城市中的企业拓展农村市场,加快商品流通,实现城乡之间的强强联合。

(二)消极影响

1、影响农业生产

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的大量转移,吸引了许多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导致剩余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素质下降,利用农业资源的效率降低,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造成了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老龄化比较严重,很大程度上是劳动生产率降低,不利于农业产业结构的更新和先进科学技术的应用。

2、影响农产品的生产和供给

我国的城镇化的速度不断加快,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意味着我国一部分从事农业生产的人成为了农产品的消费者,这样不仅农产品的生产者成为了消费者,而且农产品的消费量迅速增加。由于我国的人口现状,我国人均农业资源占有量相对较少,粮食等农产品供求比较紧张,若干品种需要进口,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这就要求我国农业生产持续稳定增长。

三、应对劳动力转移所带来消极影响的对策

首先可以采取就近转移的办法,让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农村附近的城市从事生产工作,可以在正常工作的同时又能照顾家,这样既能够从事其他产业的工作,增加收入,又能够保证正常的农业生产,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劳动力转移所带来的各种问题。其次国家应该为劳动力转移创造各种便利条件,例如设立专门机构负责农民进城务工的事宜,为他们在城市和农村之间的奔走创造便利条件,为其子女在城市上学和工作提供帮助和指导,为其父母等就医提供便利条件,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使他们快速融入到城市建设中来,更好地为经济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黄武刚,陈国胜,高光照.林利迈.温州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研究[J].河北农业科学,2008

第3篇

区域经济发展内生机制的特点模式

低碳经济背景下的区域经济发展以及内生机制的形成具有其特殊的历史阶段的特点,这种特点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是不一样的。[7]发展中国家可能保持经济快速增长的趋势更多的是依靠廉价劳动力、丰富的资源等诸多原因。当前,金融危机的影响仍然在持续,后金融危机时代,对于区域经济发展和低碳经济发展来说,都具有更多的挑战,必须紧紧依靠区域经济发展强烈的内生机制的促动。如何加快区域经济的转型升级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有的区域经济发展通过扩大需求来实现内生机制的完善,进而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如何引入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也是其中的关键环节。在全球低碳经济如火如荼发展的大背景下,区域经济发展的内生机制问题也逐渐被人们所关注。

根据有关国际统计机构出具的报告显示,未来的世界将更多地采取低碳能源、低二氧化碳等一系列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尽可能完成替代化石能源发展模式的过程,进一步提升化石能源的利用效率等多种方式来实现和完成。诚然,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采用和实行不仅是一种经济发展模式的问题,更是涉及到整个区域经济发展的趋势,区域经济发展的内生机制变化受诸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比较重要的就是受到国家环保政策的影响,科学技术水平的影响,以及企业加快绿色发展意识的强弱影响,等等。所有的内生机制的形成和改变均围绕着成本———收益的基本模式来展开的,都受到市场因素的调节。[9]特别是在每一次经济发展的危机之后,这种调整和调节作用将会在更深层次和更广的领域得以凸显,形成一种倒逼机制,进而助推新的产业产生,全面推动区域经济的快速增长。[10]

低碳经济背景下区域经济发展内生机制的对策建议

第一,建议树立低碳经济背景下区域经济发展的强烈理念。从加快建立健全节能减排的长效机制入手,更加重视发展低碳经济背景下的区域经济,特别是注重区域经济内生机制的培养,发挥比较优势,努力提升综合竞争力。紧紧围绕促进自然生态文明的目标,大力推行低碳经济,重点发展清洁生产、绿色经济、低碳排放等新型工业,重新审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战略。[11]

第二,建议积极发展绿色科技,促进创新手段的应用。当前,从全球低碳经济发展的情况来看,低碳经济对于区域经济发展以及内生机制的优化,已经产生着催化剂的重要作用,能够有效激发全球科技创新的动力和活力,应该积极适应低碳经济背景下的区域经济发展,打造具有本土特色的内生机制。建议有关职能部门进一步牢固树立新时期加快区域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鼓励和引导在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增加绿色发展、低碳发展的成分,进而增强内生机制。

第4篇

关键词:关键词:中国特色;区域经济;发展

区域的经济发展,是每个国家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等过程中必须要重视的问题,要想加快国家的建设,促进经济的发展,就必须要解决区域的经济发展问题,我国也不例外。自从我国施行改革开放政策以后,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有了长足的进步,也在适应中国的国情,探索其阶段性的前进道路,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为我国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在目前阶段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尤其是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的局面,所以对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历史和现状进行研究,发展存在的问题,总结积累的经验,可以有利于我国的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能够更好地推动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我国在历史发展和区域经济建设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在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区域经济发展道路。在中国特色的区域经济发展道路中,应该以区域的发展和规划为主线,以区域经济政策为主导,以省级地方政府为主角,坚持因地制宜,明确功能定位,加强宏观调控,发挥地方作用,深化区域合作,统筹城乡发展,由点到线、从线到面渐进式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点线面稳步推进的区域经济发展道路。

一、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及分析

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我国在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指导下,不断的地探索中国特色区域经济发展道路,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和区域的统筹发展,使得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不断的缩小,区域的特色日益形成。

从固定资产的投资方面来考察,可以看到无论是中部、西部还是我国的东北老工业基地,其固定资产的投资都有所增长。其中东北地区增长最快,其投资的增长速度排在第1位;而中部也不落后,在“中部崛起”战略的指导下,我国的中部从自身特色出发,不断地探索发展道路,其固定资产投资速度也明显加快,在2007、2008、2009年三年时,其增速都在30%以上;而西部也在我国的"十一五”期间达到了28.4%的固定资产投资平均增长速度,这是高于我国的25.6%的平均水平的,同时民高于我国的东部地区的20.4%的投资增长速度。 在国民生产总值方面。改革开放后的时间里,我国的东北地区经济发展一直是领导于我国的西部偏远地区和东北地区的,在发展方面呈现不均衡的态势。但这种差距在不断的减少,我国的东部地区有12.5%的增速,而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分别为13. 0%、13. 5%和13. 4%,比东部地区快0. 5-1个百分点,特别是从2008年幵始,西部、中部和东北地区的增长速度首度超过了原先发展水平较高的东部地区。

在财政收入方面,也说明了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在相应在减少,从财政收入来看,2011年上半年,东部地区实现财政收入15489. 5亿元,同比增长30.5%,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4.7个百分点;东部增速比中、西和东北地区分别低6.5、19.0和9. 5个百分点。这表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己经发生了重大变化,呈现出相对均衡的发展态势。

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也仍然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是区域立法步伐滞后,区域管理政出多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尚不完善;

二是区域规划遍地开花,区域开发无序竞争,区域间低水平竞争和重复建设问题依然突出;

三是落后地区尚不发达,区域差距比较明显,特别是西部地区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与东部地区仍有较大差距。

二、促进中国特色区域经济发展的建议

在总结经验分析问题的基础上,主要提出以下建议:

第5篇

关键词:区域经济发展 运输经济 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F5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3)008-159-02

1 区域经济发展与交通运输之间的关系

区域经济的发展和交通运输之间是较为复杂的关系。目前对于这个问题的研究,存在不同结论,但主要存在以下三种观点,这三种观点也成为了当前制定区域交通运输发展政策和规划的基本指导思想。第一种观点主要认为交通运输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引致需求,交通运输的发展就是要满足区域经济活动引发的交通运输需求;第二种观点则认为交通运输的发展能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强调并突出交通运输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第三种观点则综合了前两种观点的结论,认为交通运输既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原因,也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结果,两者相互依存,相辅相成。虽然上述两种观点都部分地反映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和交通运输之间的相互关系。但笔者更同意第三种观点,认为区域经济与交通运输两者间是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关系。

1.1 两者可以相互促进

区域经济的发展促进交通运输水平的提高。完善的区域经济发展环境可以吸引更多的投资,形成工业聚集效应。随着该区域供给水平的不断增长以及扩大辐射范围所带来的需求量的不断增加,反过来又对城市交通运输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使城市交通运输自身加快发展和完善。运输发展满足了产品输出以实现比较利益的要求,而追求规模经济和聚集效益将推动更为发达的城市交通运输提供支撑。经济发展所产生的经济效益也能够为城市交通运输的良性发展提供资金保障,从而使得城市交通实现可持续发展。

1.2 两者可以相互制约

区域经济发展与交通运输不仅具有相互促进的关系,而且也存在着相互制约的关系。如果区域经济发展落后,无法为交通运输提供有利的发展条件及雄厚的资金支持,那么就会阻碍交通运输的发展。而交通运输是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反过来又会阻碍经济社会的发展。

区域经济发展的滞后影响交通运输的发展。区域经济发展的滞后最明显的结果就是影响当地的消费和需求,同时也会使政府的财政收入相应减少。落后的经济不能为当地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因而也制约了交通的发展。而且政府也没有认识到道路建设的重要性,往往在城市整体规划中缺乏科学性、合理性,交通基础设施也不完备,不能给交通建设提供有效的支持。

2 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运输经济问题

2.1 区域经济发展与道路运输发展不相协调

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同是社会经济系统中两个密切相关的子系统。完善的交通运输系统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提供重要支撑,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又是决定交通运输设施的数量和质量的重要因素。但是,从目前情况来看,区域经济发展与道路运输发展不相协调,主要表现为交通规划水平不高,应变能力和整体协调性也相应缺失,不能使交通道路的建设与一个城市或一个地区的规划相协调,导致当地城市不能更好地全面的发展;交通堵塞的情况也愈发严峻,究其原因就是,道路交通设施建设的速度远远落后,跟不上需求。交通堵塞必然影响到客货运输、商业洽谈等经济活动的顺利进行;同时经济水平相对落后地区的道路建设规划的延后,严重阻隔了这些区域和外部地区的联系,不能使外界了解当地的有利资源状况,就更不谈不上资源的开发了,相应地,由于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持,也就更加延缓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加重了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2.2 经济社会发展对于运输建设缺乏资金支持

(1)在国家全面发展的新时期,由于我国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各种经济活动的增加导致原材料、产品、人员的流动增长和位移的增加,从而使交通运输的需求也呈现出急速增长的态势。虽然如此,但由于种种因素的制约,致使我国当前对交通运输方面的资金投入量相对于其他方面较为有限。

(2)由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也导致我国各地区的交通运输设施建设情况参差不齐,造成各地区间存在很大差距。尽管国家和各地方政府都在经济规划中加大了对交通运输设施的投入,但是政府总体上对交通建设还是缺乏资金支持,从而导致交通运输建设不能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2.3 落后的交通基础设施导致运输成本过高

在区域经济落后的地区,交通基础设施也比较落后,以城市为中心的地区和周边地区难以形成产业高度集聚,物质高度集聚,资金高度集聚,技术高度集聚,人才高度集聚的经济优势,因此缺乏完整的交通运输网络,使得地区间的运输难度增大,运输成本提高。另外,影响运输成本高低的因素较多,其中运输工具的成本也是不容忽视的因素之一,若运输工具的效率较低,也会造成运输成本的增加。

3 解决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运输经济问题的措施

3.1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与道路运输发展相协调

交通运输与经济的协调发展是指:交通运输与经济两个系统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互适应、协同发展的状态和过程。交通运输系统与经济系统之间或系统组成要素之间在发展演化过程中彼此和谐一致的程度称为交通运输与经济系统的协调发展程度。

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相互作用,形成协同发展的内在机制。首先交通运输能力的提高,不但可以强化区域经济系统内外的经济联系,加大和提升系统开放的程度和效率,而且随着区域交通运输系统结构的改善和功能的增强,区域经济系统内的分工协作愈加明显和集中,主导产业得到加强,反过来区域交通条件的改善,可以增大区域经济的聚集效应,增强地区规模经济效益,加强区域经济子系统间既有的联系,促使区域主导产业前向、后向扩散范围和程度扩大。同样地,区域经济水平的增强,可以促进区域交通运输的发展,因为经济水平的增强意味着经济活动的加强,这又导致对交通运输需求的增长,并且区域经济实力的增强,会加大对区域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的投入,会进一步构建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相互作用的多环正反馈系统。

3.2 增加地区对交通运输建设的资金支持力度

区域经济发展阻碍交通建设的一个主要因素就是对交通运输建设的资金支持力度不够,只有提高政府对交通运输建设的资金支持,扩大交通网络,大力拓展城市内部交通及周边地区的交通建设,缓解城市交通压力,提高周边地区与中心城市的人员、商品、信息的流动,才能实现交通运输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集聚效应和扩散效应。

3.3 加快建设交通运输设施,推进交通运输整体发展

(1)良好的交通基础设施和畅通的运输网络,可以缩短运输相对距离,压缩企业的运输成本,特别对以交通运输作为大量成本发生点的企业,压缩这方面成本的要求就更迫切了。

(2)在规划方面要注重协调性、综合性,使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与社会其他系统的发展相互结合,相互促进,共同为区域经济的增长助力。

(3)针对不同的区域,应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建设计划。例如,对经济发达地区,可以适度超前建设交通设施,以适应快速增长的运输需求;而对经济相对欠发达地区,则要更加重视基础交通设施的建设,为这些地区以后的经济发展,做好最基本的交通保障。

第6篇

摘 要:伴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地方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甚为密切,地方高等教育的发展为区域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助推作用,同时,地方高等教育的发展又受到区域经济发展的约束。因此,正确处理区域经济发展与地方高等教育之间的关系,无论是对推进高等教育的改革,还是对提升我国区域经济的竞争力,实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地方高等教育;区域经济发展;对策建议

一、研究的意义

纵观发达国家教育发展历程,不难看出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互动是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共同发展的有效之举。只有通过大力发展高等教育,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高等教育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相背离的弊端,从而发挥高等教育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

我国高等教育的区域化特征日益突显。一方面,当地政府成为地方高等教育的主要投资者和管理者;另一方面,地方高校主要面对当地办学,满足区域经济发展对人才和技术的需求。地方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相互约束、相互促进的关系逐渐显现。因此,正确处理区域经济发展与地方高等教育之间的关系,无论是对推进高等教育的改革,还是对提高我国区域经济的竞争力,实现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都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

二、地方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

1.地方高等教育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1)地方高等教育为区域经济发展输送人才。地方高等教育主要是培养高质量人才的重要基地,担负着经济建设中提供人力资源角色。地方高等教育能够发挥其自身优势,培养区域主导产业发展以及产业结构调整急需的各类人才,从而推动区域经济不断发展。此外,地方高等教育还可以通过继续教育等多种形式培训,为社会提供技术更新以及人员的技能提高,以间接形式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2)地方高等教育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技术援助。目前,我国地方高校基本具备知识密集、学术研究力量强等方面优势,对发展科学技术、创新生产力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为使区域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必须重视教育机构的科学孵化器作用,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技术援助。

(3)地方高等教育可以改善区域经济软环境。地方高等教育可以促进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摒弃落后的思维方式、生活习俗和生产方式,带来清新的科学文明和现代思维理念,从而创新制度,形成高尚的社会风气,营造良好的经济软环境为区域发展创造先决条件。

2.区域经济是地方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支撑

(1)区域经济影响地方高等教育的发展规模。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进步,地方高等教育的发展规模愈来愈受到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地方高等教育的发展规模与地方政府支持程度有很大关系,区域经济发展的快与慢,直接关乎地方高等教育发展的好与坏。

(2)区域经济的发展决定地方高等教育发展的质量和层次。区域经济的发展能够为地方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提供十分重要的物质保障。实践证明,我国东部沿海经济的快速增长积极带动了地方高等教育的发展。作为完善国民教育体系的必然要求,对于经济相对落后的我国中西部地区,虽然每年国家投入大量资金到这些地区,但是这些地区的高等教育并未得到很好的发展。事实说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在地方高等教育的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区域经济发展能够推动地方高等教育优化学科结构。经济与高等教育联系的纽带是人才,而人才是经济发展中最活跃的因素。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对人才需求的规模、层次和种类上具有不同的特点。这就要求地方高等教育不断调整办学规模、办学层次、优化学科结构。

三、促进地方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1.政府对地方高等教育扶持力度要不断加大。一是中央政府对地方高等教育在政策和经费方面应给予积极支持;二是地方政府对发展地方高等教育的重要性要有足够认识;三是中央和地方政府要积极制定出相关的政策和法规,明确区域在发展地方高等教育方面的权力、义务和责任;四是积极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改革,逐步扩大高校的办学自,加大区域经济对地方高等教育的统筹权、决策权,理顺地方政府、主管部门与高等学校之间的关系。

2.要适度控制地方高等教育发展规模。如果地方高等教育发展滞后于区域经济的发展速度,那么地方经济发展中就会出现产品质量低下,生产技术水平不高,人才供给不足的弊端。如果地方高等教育发展超前于地方经济的发展,就会出现人才培养过剩的情况。继而不能使地方经济更好的发展。至此,地方高校应改变人才培养模式,从过去盲目的扩大招生,到今天重视培养学生的质量上来,力求人才培养和办学模式不断创新。

3.注重地方高等教育结构调整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地方高等教育能否为区域经济服务,将高校优势的科技资源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关键一点就是看地方高等教育结构是否与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要使教育作用发挥最大化,就得努力发展地方高等教育,在培养大批具有科技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同时,积极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和普及义务教育,不断提升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

4.面向区域经济合理设置专业课程。地方高等教育的专业要依据区域经济建设需求去设置,并以社会岗位及重点技术领域的需求而适度调整,特别在专业设置上要有超前意识,根据行业所需和科学发展趋势,适时调整增设新专业。对原有专业,做好理论和实践技能方面内容的更新和补充,做好专业调查,对就业率较低社会需求少的专业应及时撤销。学校在专业建设方面,应以优势特色学科为支撑,带动地方主导产业、支柱产业密切相关的专业进行共同建设。开拓出一条以区域经济发展需求为依托,以服务于区域经济建设为目标的办学之路。事实证明只有这样,地方高等教育才能在保证自身发展的前提下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5.地方高等教育要积极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合适人才。地方高校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要与区域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相适应。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行业特点,重点培养适应高新技术产业、特色产业发展需要的高技能人才。以学生高质量就业为目标,以提高学生职业技能为己任。地方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要注重与区域经济结构调整以及对人才需求方面相统一,根据所在区域的办学定位,搭建人才培养、输送和储备的合理平台。

6.探索产学合作的有效路径。首先地方高校应该积极走出去,做好社会调查,及时了解企业需求,将高校科研优势发挥出来,有针对性的对企业技术难题进行攻关。打开高校与企业的屏障,通过校企科技研发,带动企业科技进步与创新。其次是校企间应创建产学联合的人才互补模式。当前,在高校中,即懂政策、又善经营的复合型技术人才较少;而对企业来说,创新能力强、知识全面的研发型人才较少。因此,打破校企双方在科技人才交流上的壁垒,将有利于双方的协同发展,实现共赢。

(作者单位:鞍山师范学院文学院)

2015年度鞍山市社会科学研究立项课题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潘愁元.新世纪高等教育思想的转变[J].中国高等教育,2001,(3)

[2] 王守法.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3] 徐同文.区域大学的使命[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第7篇

关键词:内蒙古;区域经济发展;对策

近年来,在我国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政策的引导下,经济突飞猛进发展,形成了区域发展新格局。十以后,在新的北部丝绸之路规划之下,我国与俄罗斯、蒙古国的经贸关系进一步深化,西部大开发进入新的阶段,在国家支持少数民族地区区域经济发展的大好形势下,区域经济也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在区域经济发展上坚持“适度收缩、相对集中”的原则,首先实现呼包鄂地区发展,紧接着在国家振兴东北经济的规划下,发展东部地区,塑造“东西互动、内外结合”的区域发展新格局,增强了国内经济格局中的竞争力,为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及地域差异

各盟市之间的自然资源禀赋与区域经济发展基础各有不同优劣势,充分了解各地区之间的差异和发展前景有利于内蒙古区域经济的协调和区域要素的优化配置。

1.各地区资源分布不均衡、产业结构存在差异

内蒙古地处祖国北疆,是我国资源禀赋最好的地区之一,是我国重要粮食生产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以行政区划为基础,分为蒙东、蒙中和蒙西地区。蒙东地区包括呼伦贝尔市、兴安盟、通辽市、锡林郭勒盟、赤峰市;蒙中地区包括呼和浩特市、包头市、鄂尔多斯市、乌兰察布市;蒙西地区包括巴彦淖尔市、乌海市、阿拉善盟。近几年,各地区之间的区域经济有了明显的差异,其中经济增长最快的是蒙中地区(呼包鄂),相比之下蒙东地区相对慢一些。由于各地区间自然资源禀赋不同,每个地区都形成了优势特色产业。比如,蒙中地区的包头市以钢铁产业为主,鄂尔多斯是以煤炭和羊绒产业为特色产业,为本地区区域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蒙东地区中呼伦贝尔地区形成了乳制品产业群,通辽、赤峰地区牛羊肉产品加工产业具有了一定的规模。大型企业主要集中在呼包鄂地区,有27家,而蒙东地区总共有16家。每个地区区域经济发展的亮点特色是优势产业的兴起和龙头企业的领头羊作用。

2.各区域间科研环境和基础不同

在区域经济发展中,人才资源和科研设施等科研条件至关重要,是地区科技进步的主要推动力和提高生产力的核心资源。经济的发展需要有高素质的科技人才,只有拥有高素质的科技队伍,才能快速提升本地区经济发展。人才资源方面的科技资源分布不均衡,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主要集中在蒙中地区的呼和浩特和包头市。而蒙东地区和蒙西地区科研机构和高校等科研条件及环境相对弱一些,在地方政府与高校科研工作的合作与融合方面有待进一步发展。

3.各地区投资经济不同

由于各地区之间的经济基础和自然资源不同,近几年在吸引投资方面也有了明显的差异。近年来,蒙中地区的呼包鄂依托优越的科研条件和经济发展形势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固定资产投资占全区的52.3%,而蒙东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占32.9%,其他盟市固定资产投资占十二盟市的14.8%。因此,从吸引投资的角度来看,蒙中地区明显高于其他地区,吸收大量的固定资产投资,为改善硬件设备,增强本地区的社会生产力,提高生产效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有效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对策

1.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合理协调区域经济发展

政府需要充分发挥自身宏观调控能力、协调机制和扶持机制,合理协调各区域经济发展,互通有无,取长补短,达到各地区之间的区域经济发展能够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政府继续鼓励和支持以呼包鄂为核心的蒙中地区区域经济发展,在发挥领头羊作用的同时,也有必要在重点投资和金融支持方面进一步政策倾斜以及提高扶持力度,加强蒙西地区和蒙东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和科研投资力度,扶持和帮助解决科研人才不足的局面,通过宏观政策调控使各个地区之间能够合理有效的协调发展。同时需要国家层面的资金投入力度,为北部丝绸之路地区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集中投入资金、引进高端技术、培植每个地区的区域特色产业和支柱产业,充分发挥内蒙古各区域的资源优势、口岸优势、人文优势以及后发优势。

2.统筹协调区域合作,优化各区域产业结构

政府通过制订新的区域经济发展政策,统筹协调三大区域内部以及区域之间的产业布局,本着“互利互惠、优势互补、分工协作、良性互动”的原则,推动城市间、地区间的规划联动、产业联动、市场联动、交通联动和政策法规联动。通过整合区域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调整和优化各区域产业结构,壮大跨区域的龙头产业,以低成本少投入促进产业优势的发挥,走联动发展、共同繁荣的道路。以优势产业的“重心布局、合理融合、优势互补”加快发展势头良好的蒙东地区区域经济,要充分发挥其资源优势和地理优势,推动牛羊肉产品品牌建设及发挥旅游行业等特色产业在本地区经济发展中的带动作用。同时在原有的传统产业基础上,大幅增加高新技术产业比重,促进资源主导型产业进一步向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型。

3.形成节约资源,集约有效的区域发展格局

第8篇

关键词:高职教育 区域经济 协调发展

0 引言

1999年教育部在《面向2l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曾提到“高等职业教育必须面向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需要的实用型人才”。当前,随着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建立,安徽省正值经济加速发展、民生逐步改善、效益明显提升时期。而作为影响区域经济合理、健康发展重要因素之一的高等职业教育,创造出企业所需的人才成为两者之间矛盾的焦点。本文基于此问题,综合分析安徽高职教育以及区域经济现状,进而得出解决两者不相协调的对策和建议。

1 安徽省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现状分析

1.1 安徽省高职教育发展现状

安徽省高职教育的发展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十五”期间,在省委、省政府关于将安徽省建设成为职教大省目标的指导下,我省充分利用各类教育资源、优化其配置,使得高职教育事业得到了蓬勃发展,办学规模显著扩大,高职教育的发展实现了历史性突破,为生产、建设、服务、管理一线输送了大量的技能型人才。有数据显示,从2000年至2005年期间,安徽省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8.5%增长至17.3%,其中高职招生人数占普通高校招生总数比重从50.5%上升至59.49%,具体见表1。2010年末数据显示安徽高职院校增长至71所,普通高校在校生93.9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24.3%,比上年上升2个百分点,各类中等职业教育(不含技工学校)在校生87.3万人。

另外,从目前全省高职院校目录分布情况来看,我省现有专业类75个,占全国高职高专教育所有专业类的96.15%;专业422个,占所有专业的42.9%,其中目录内专业370个,目录外专业52个。同时根据安徽省发展规划处2011年提供的数据显示,在我省高职高专院校的19个专业大类中在校生数量前5位分别是,财经大类、电子信息大类、制造大类、文化教育大类和医药卫生大类。

表1 “十五”期间全省高职院校情况分析

表2 2011年全省前5专业大类排名情况

1.2 安徽省经济发展现状

1.2.1 安徽省整体经济现状

图1 “十一五”全省生产总值增长

图2 “十一五”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及增长

改革开放以来,安徽省不断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尤其是在我省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三步走的战略方针指导下,经济得到迅速发展,成功实现了从传统农业大国向经济强省的转变,并逐步跻身工业化中期阶段。调查近10年安徽省统计年鉴的数据显示,2003年全省人均GDP上限仅16000元,下限不足3000元;2007年我省全年生产总值达7364.2亿元,年平均增长10.4%;2010年全年GDP为12263.4亿元,比2009年增长14.5%。图1反映的是“十一五”期间安徽省生产总值历年的增长情况,从图上我们可以看到,从2006年开始,全省经济保持稳步增长。

另外,2011年安徽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5601.9亿元,较2010年增长23.6%,其中轻、重工业分别增长25.9%与22.6%,,轻重工业增加值比例由上年的30.9∶69.1变化为29.7∶70.3。图2反映的是“十一五”期间安徽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及历年的增长情况,从图上我们可以看出,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长迅速,发展势态良好, 它们对全省经济的快速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1.2.2 安徽省区域经济发展现状

2011年3月,《中原经济区发展报告2011》中选取全国六大经济区为样本对其竞争力进行了比较,长三角地区综合竞争力位居第二位(67.53分)。安徽省地处区域经济发展较快的华东地区,作为毗邻长三角的省份之一,近年来虽然在经济上取得了不菲的成绩,但是与长三角地区的差距仍然较大,安徽省的人均经济发展水平整体上仍然偏低。

另外,由于安徽省幅员辽阔,其各个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也存在一定的差异。综合比对近几年来17个地市的人均GDP、三大产业增加值,非农人口比重等指标后得出,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隶属本省经济发达地区,这一地区人均生产总值在10000元/人以上,GDP平均增长速度达到14.01%,并且第二产业所占比重较大,对外贸易也较为密切。淮南、淮北、黄山隶属本省经济特色区,GDP平均增长速度为9.26%,第三产业比重在全省最高。蚌埠、滁州、巢湖、池州、宣城和安庆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GDP平均增长速度为7.42%。阜阳、宿州、亳州和六安属于经济落后的地区,人均GDP在4000元以下,GDP平均增长速度仅为2.64%,第一产业比重较高,非农人口的比重很低。由此可见,四大经济区域之间的差异是显而易见的。

2 安徽省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2.1 安徽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的表现

2.1.1 专业设置不符合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

根据省就业部门提供的数据,安徽省技能型人才严重短缺,供求缺口约在300万人,高级技工和技师仅占全省技工总数的3.5%,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目前,很多高职院校从自身办学效益出发,热衷于开办所谓“热门”且办学成本低的专业,但往往这些专业培养出的学生缺乏一定的动手能力、眼高手低,导致毕业后就业困难,而实际上企业所需的大量技能型人才却依然呈现出供不应求的局面。由专业设置不合理引发的高职毕业生就业难,不仅导致企业技能型人才的短缺,而且会直接影响整个社会对高职教育的看法。

2.1.2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不够

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培养学生构建知识、能力、素质体系结构途径和方式,包括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和基本培养方式。但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没有跳出传统的以课堂教学为主要形式的人才培养模式,过分强调理论知识而忽视对职业实践技能的培养,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理论和实践的严重脱节,不仅造成

教育教学资源的极大浪费,也体现不出现代经济社会对人才的要求。

2.1.3 本地化服务功能未充分体现

近十年,尽管安徽省高职教育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但却未能充分与本地区域经济发展相融合,忽略了高职教育的实质是为地方经济服务,从而造成培养出来的学生不能适应地方企业对人力资源需求。从表象上看,高职院校整体就业率很高,但本地化就业率却偏低。“本地培养、异地从业”、职业教育和就业长期“倒挂”、经济与欠发达地区为发达地区输送技能型人才成为当前安徽省高职教育中普遍存在的现象。这种现象不仅阻碍了本地区域经济的发展,也成为高职院校发展的障碍。

2.2 构建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高职教育

2.2.1 优化高职专业设置

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不仅要适应学生自身的发展,也要实现与地方经济建设相对接,实现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功能。依据2011年安徽省高职高专专业情况分析报告以及安徽人事部门的相关资料,随着安徽皖江城市带以及城镇产业群的建设,未来几年我省对汽车工业、装备制造工业、优质金属材料工业、水泥及非金属材料工业、电子信息工业、农产品加工业、能源及煤化工业和生物技术工业支柱产业以及新兴产业方面的人才需求很大,应鼓励发展此类专业。

2.2.2 完善人才培养模式

高职教育改革的重点在于人才培养模式,在“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和以市场为导向的办学指导思想下,高职院校应积极改革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努力探索新的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区域经济发展使各行业对人才需求呈现出多样性,因此,在完善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过程中,要灵活处理好知识、能力、素质三者之间的关系。针对当前安徽省区域经济发展对高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高职院校可以实施“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推行“订单式”培养方式,由企业向高职院校“下订单”,学校依据订单要求培养学生,确保为企业输送合格的人才。

2.2.3 提高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水平,加大校企合作的力度

“本地化就业率”是衡量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经济水平发展的重要指标,高职院校要将自身的发展与地方经济发展紧密结合。安徽作为全国典型的职教大省,要充分发挥高职教育在推动地区经济内涵式发展中的技术保障功能。高职院校和企业合作培养人才是一个双向的、共赢的工程,双方在此过程中应履行相应责任和义务,共同努力推动人才培养工程的顺利进行。高职院校在合作中必须突破传统教学观念,确定以能力培养为本位,突出实践教学、技能训练、学生主体的教学观念;企业在合作中需要不断更新观念、提高认识,把高职院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并为其提供必要的财、物的支持。通过校企合作力度的不断加大,使高职院校培养出越来越多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本土型、“永久牌”技能型人才,真正意义上实现高职院校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的功能。

3 结束语

服务于区域经济的发展是高职教育的重要内涵,随着安徽全面进人到中部崛起的战略发展时期,经济的全面发展对高职人才的需求十分紧迫。在此形势下,只有不断提高高职教育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性,才能实现安徽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并创造出区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参考文献:

[1]安徽省人民政府.安徽省教育“十一五”发展规划[z].2006.

[2]陈楠.安徽省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J].科技广场,2011:248-250.

[3]曾令奇.高职教育专业设置如何适应社会需求[J].中国高教研究,2007,

(1):66-67.

[4]张辉,苑桂鑫.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研究[J].职教论坛,2008(17).

第9篇

关键词:高等院校;英语教育;区域经济发展

引言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越来越多的国际性活动在中国举行,英语是国际通用语言,所以英语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英语也受到了社会的重视,英语的应用也对区域经济的发展起到重大作用,英语教育的影响力得到了很大提高。高等院校在英语教育方面符合社会的需求,满足区域经济的发展,提高学生英语专业特色,培养综合素质,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本文以英语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必然联系为基础,分析英语教育中所存在的问题,为英语教育区域经济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一、英语教育与经济发展的联系

目前我国的社会发展已经形成了区域经济圈,对英语于人才需求方面也呈现多样化,英语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相辅相成,存在着必然联系。首先,区域的经济发展对高校英语教育起到促进作用,一旦区域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必定会带动企业发展的信息化,促进企业与国际接轨,企业就需要大批量的英语人才去沟通交流,以确保公司业务的顺利进行,这种发展趋势会为高校英语教育指明方向,使高校确定英语人才培养目标,向社会需求的方向发展。所以,高校要时刻关注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动态,注重实用型英语人才的培养。国家对经济区域的发展,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不断招商引资,所以就会面临着高素质英语人才的短缺,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也使企业对人才的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有利于高校英语无论从招生上还是教育教学方面都能做出更好的调整。其次,英语教育对区域经济的发展程度起到决定性作用,高素质的英语人才可以有效地完成社会经济发展中涉及到的国际性问题,区域经济发展逐渐加快,这就需要我们做好人才输送的准备。高校是培养人才的基地,英语教育中,语言的掌握与技能的运用,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对外发展。在高校的英语教育中,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英语培养,让学生充分了解其他国家的人文及贸易习惯,这种教学模式会为市场提供高水平的英语人才,为经济发展的技术引进和招商引资都提供了有利条件,区域经济的发展需要高校英语教育来带动,外贸经济的不断加大必然会吸引更多的外商,使得区域经济可以良性循环,促进区域文化与外界文化的交流,最终实现区域经济的繁荣发展。所以,区域经济和高校英语教育之间存在着必然联系,二者相互帮助,相互促进。

二、区域经济发展对英语人才的要求

英语,作为国际性语言,是区域经济发展不可确少的语言工具。在这种情况之下,人们对语言的看法也大大改变,根据区域经济的现实要求,高校英语教育得到了保证,确保学生在毕业后能够有合适的工作岗位,而经济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没有想象那么简单,学生的综合素质要跟得上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学生掌握社会的整体动态,提高自身英语水平,提升英语方面的综合素质。不但如此,而且要把英语能够广泛应用在金融、政治、商务等多个领域,学生要拓宽知识面,培养实际交际能力,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不断学习,不断进步,使自己跟得上时代的步伐。

三、高校英语教育中存在的不足

1.学生缺乏自主学习。许多高校学生对英语这门学科并不感兴趣,而学习英语的目的就是单纯地为了可以顺利毕业,找到工作。所以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缺乏自主学习的动力,以教师传教式为主,不去挖掘英语的真正内涵,只为了考试通过,对英语的掌握只存在于表面,学习处于被动状态,养成了被动学习的习惯。这种现象在高等院校普遍存在,教师在课堂上讲,学生在下面呆呆地听,不进行主动思考,也不提出疑问。把英语学习只是为了毕业证书及以后走向社会参加工作获得一块敲门砖,完全失去了英语教育的意义。面对这种强烈的目的性,学生在学习中大都是草草了事,只掌握与考试相关的基础知识,不去往更深的方面延伸。这种学习方式对学生的英语水平不会有任何提高,甚至真正走向社会根本无法运用,白白浪费了高校英语教育的大好机会。2.教师教学模式不创新。学生的学习成绩大部分因素由教师的专业素质决定,教师是学生提升素质的保障。近年来,高校招生规模逐渐扩大,专业人才的培养变成了大众教育,随着学生数量的增加,教师资源也出现短缺,一名教师通常要带几个班,使得教师任务繁重,未来完成教学任务,而无法对教育方式进行创新,只是依照课本讲授,教学模式单一。而社会信息化逐渐加大,单凭课本上的知识根本无法满足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传统的教学模式不能够提升学生对英语的热情,打消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样的教学模式根本无法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与综合素质,也完全不能满足经济区域发展的需求。3.不适合社会变化。我国高等教育体制基本是计划经济遗留下来的产物,以前的大学毕业都会有相对稳定的工作,有国家统一安排。所以,教学计划和培养模式都是围绕国家制定的,高校规模的逐渐扩大,不断推出符合市场发展的教育产品,学生毕业后就业方向也出现了问题,需要面临自主择业,我国目前的教育都是统一的教学大纲,但是各地的经济、教育发展水平差异很大,高校英语教学缺乏实践性,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和科技文化发展的需求。

四、高校英语教育满足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对策

1.转变教育教学思想。在高等院校的教育教学中,不能把英语考试最为终点,不能用考试通过率来衡量学生素质的好坏,学校的英语教育要重点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教师不但要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而且要参与学生实践能力的指导,课堂上,以学生为中心,语言方面要既准确又流利,有效处理好知识、能力、素质三者之间的关系,树立知识是基础,提高能力是关键,高等院校英语教育需要转变教育教学思想,把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上来,为学生走向社会做好充足的准备。2.改变教学方法。传统的单一课堂讲授模式已经无法跟上社会的发展,要达到经济区域的发展需求,一定要改变滞后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不改革,很难提升英语教学质量,大学生的培养要符合经济社会的发展,一定要行听说读写方面全面提高,把能力、知识、素质协调发展,变革传统的教学模式,通过交际活动来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通过情景设置教学,提升学生英语方面临时应变能力,通过多媒体教学,吸引学生注意力,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到课堂上来,有身临其境的感觉,采用动态视频、图片等视觉教学,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学生走向社会的适应能力。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全能型人才,高校需要正确改变教学方法,以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3.校企结合。高校英语专业人才不但需要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还要有实际工作中适应与运用能力,学校可以根据当前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建立学生实习基地,高校要组织学生定期到联合企业中实习,一方面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另一方面也促进了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培养。学生在进入企业实习的过程中,可以结合实际发现自身的不足,认清经济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加大学生学习的信念,使学生不断地了解社会,从而实现校企人才共育的目的,不但有助于学校对人才的培养,而且使企业在人才的应用上能够得心应手。所以,高校英语教育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有重要的推动作用,知识就是经济。因此在区域经济迅速发展的过程中,不能忽视学校的人才培养,只有了解区域经济的发展状况,与时俱进,把教学和实际紧密结合起来,才能培养更优秀的英语人才,为推动经济区域的经济发展做出贡献。4.结合经济发展培养应用能力。高等院校培养英语人才要结合是区域经济的发展,不能一味地机械式教学,学生所学的知识如果过于死板,满足不了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提升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把所学的知识灵活运用起来,培养训练学生的口语及听力,让学生可以在社会上顺利地交流,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跨文化意识,如果学生只停留在单词和语法上,会严重地限制以后的发展,培养学生实际的应用技术,例如翻译、写作等,向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逐渐靠近,跟上发展的步伐,学生要认真地了解英语服务行业,包括旅游、文化、餐饮等等,拓宽未来走向社会的就业宽度,学习专门用途的英语系统有关市场经济体系的重要知识。5.认清目标,培养学习动力。在学校英语人才培养方面,要确立短期目标,认清社会发展趋势,有针对性地进行培养,学生要意识到在走向工作中有许多国际化的东西需要接触,而英语正是连接的桥梁,学生的眼光不能仅仅局限于周围的生活,要从短期目标向长远目标发展,英语不仅仅是一个学科,要真正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提升自身学习的动力,全面培养自身综合素质,满足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

结语

区域经济的飞速发展,不断地与国际接轨,对英语人才的需求量日益增加,加大了高校人才培养的任务量,在实践教学中,高校要结合当地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从基础知识、运用技能、适应能力等多方面对学生进行培养,区域经济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高等教育的发展。所以,结合双方之间的联系,正确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研究高校英语教学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对策,培养有用的人才,发展区域经济。

参考文献:

[1]张伟利.高校英语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探究[J].改革与开放,2011,(10).

[2]孙宇.高校英语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结合探究[J].才智,2016,(5).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