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11 17:26:23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传统文化中的礼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职院校;学生管理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学生管理思想
1.以人为本。早在三千年前,我国就已经显现出以人为本的思潮,西周时期三龙拥护一人的图形就展现了人的重要性,后来儒家思想也对这一理念非常推崇,成为统治阶级的重要执政思想之一。以人为本的理念在教育行业同样适用,即以学生为本,充分满足学生的需要,了解并尊重每个学生,实现教育的初衷。2.因材施教。孔子的弟子众多,但孔子坚持挖掘每个学生的特质,根据不同学生的性格和兴趣差异给予不同方向的引导,使学生们都能够发挥自己最大的优势,这一点是非常值得现代教育学习和借鉴的。3.修身正己。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传统文化对每个七尺男儿提出的要求,做好自身的管理是闯荡事业治理国家的基础,是现代教育对教育者提出的要求。儒家文化特别强调正己的思想,所谓正人先正己,教师的模范作用能够给学生健康三观地形成带来显著影响,因此修身正己的观念应该铭刻在每个教育者的心中。4.赏罚分明。早在先秦时期,法家就特别重视奖赏和处罚制度,这一观点随着我国朝代的兴替一直传承下来,成为有效的统治工具。赏罚分明在教育行业有非常恰当的应用,尤其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下。教育者应该通过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和赏罚机制规范学生言行,引导学生走向正轨。
二、新时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学生管理工作的必要性
1.有利于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与教育行业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尤其在人口基数较大的中国,教育观念对整个社会的舆论走向和价值取向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我国五千年历史的精华,将其融入高职学生管理之中有助于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教育观念,有利于指引我国教育行业形成端正的价值观念。2.有利于培养高素质优秀人才。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瑰宝应用于高职学生管理之中,不仅能够指导教学观念的树立,也能够发挥从上至下的作用,教育出道德品质健康发展的优秀人才。中华传统文化的思想渗透能够帮助高职学生在复杂的互联网时代守住初心,更快地适应大量的信息冲击,形成良好的品质。
三、新时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学生管理工作的途径
1.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以人为本的优秀文化精华要求高职学生管理中以学生的发展为宗旨,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一方面高职院校应提升教学品质,完善学生的基础生活设施,提高学生对高职院校的满意度;另一方面还要发掘学生精神层面的需求,帮助学生寻找自身的兴趣和优势,发现自我价值,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2.发掘学生的个体特色。因材施教的优秀文化精华要求高职院校的教师在进行学生管理时注重挖掘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尊重学生的兴趣和选择,引导学生走多元化健康发展的道路。一方面高职院校可以设置不同类型的课程供学生们选择,让学生在自身爱好的指引下发展;另一方面要注意对学生进行选择上的指导,避免学生在多样的选择中误入歧途。3.发挥教师的模范作用。修身正己的优秀文化精华要求高职院校的教师在日常生活和教学中注重自己的言行,确保发挥正向的示范作用。一方面要不断学习汲取营养,增强知识积累,提升个人魅力;另一方面对待学生要做到言行一致,要严于律己,为人行事让学生信服。4.建立合理的奖惩体制。赏罚分明的优秀文化精华要求高职院校设立健全的学生管理规范,要对学生的优秀表现进行奖励形成正向刺激,对错误行为进行惩罚避免再次出现。此外,奖惩机制要把握好力度,针对不同学生的性格特点区分实施强制性的奖惩或缓和性的奖惩,以此优化实施效果。
四、结论
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文化厚积薄发的作用开展逐渐展现,在教育行业更是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体现出以人为本、因材施教、修身正己、赏罚分明的学生管理思想,新时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入有利于高职院校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培养高素质优秀人才。因此,新时期高职院校应着重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掘学生的个体特色,发挥教师的模范作用,建立合理的奖惩体制,将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在教育管理事业中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王珉.发挥优秀传统文化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6
[2]迟会礼,吕长芳,陈福刚,张忠立,李洁,张翠,房玉春,徐艳梅.弘扬传统文化创新德育途径——在高职院校开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J].理论前沿,2014
[3]黄红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德育工作研究[D].湖南大学,2013
【关键词】 尊德重礼 文化心理结构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中国文化传统一直在变化和发展着,但是所有的发展都是从一个共同的源头出发,历史连续性清晰可辨
很多人把当作中华文化走向独立和觉醒的伟大转折,认为中体文化从此走出历史传统、步入崭新纪元。真的有这么伟大吗?本文想换个角度来讨论这一问题。
在过去三千多年历史上,中国文化曾不止一次经历过类似的巨大转型危机,尤以春秋战国(前771年-前221年)和魏晋南北朝(220年-581年)两个时期为典型。这两次转型都经历了数百年时间,都始于对主流文化传统的质疑,终于对过去历史传统的回归;从汉代经学复兴到隋唐科举取仕,从董仲舒儒术独尊到程朱道统重建,无不表明中国文化在历经数百年彷徨后,最终回到了自身的大传统。尽管每次转型都不是机械的回归、简单的复旧,而是伴随着空前的融合、巨大的创新,但是在回归中国传统文化的大传统方面,却并无二致。这就是本文所谓尊德重礼的中国文化大传统。
人们常说,宋明理学吸收了佛老,却忘记了另一个更重要的事实:它毕竟不像佛教一样消极出世、否定此岸,也不像道家一样超脱现实、追求逍遥。无论宋明理学受佛老多少影响,至少它与孔子一样尊重六艺,与孟荀一样坚守伦常,与汉儒一样捍卫三纲;这些正是它与佛老最根本的区别,也是中国文化终于回归自身大传统的标志。
为什么中国文化在经历了几次巨大挑战和危机之后,都能回归自身的大传统?其根本原因在于中国人的深层文化心理结构并未断裂。具体来说,过去数千年来,在表面的意识形态、政治制度、经济基础、宗教势力变迁下,中国文化背后有一股巨大的潜流起作用。这股潜流我称为中国人的深层文化心理结构,其实是一股强大的文化无意识机制;不管你承不承认它,它都在决定着中国文化的走向;只要这种文化心理结构未断,中国文化总是会以不同的方式重回自身的大传统。
那么这种深层文化心理结构或文化无意识是什么呢?笔者曾总结为包括如下三方面:一是此岸取向,二是关系本位,三是团体主义。我认为,过去三千多年的中国文化,是在这三重预设下建立起来的。鉴于这一文化心理结构至今并变,我们有理由相信,最近一百多年来中国文化虽饱经西方文化冲击,并表现出类似于百家争鸣的面貌,但最终一定会像历史上一样,再次回归自身的大传统。
当然所谓中国文化的“大传统”,并非某个抽象、绝对的“本质”;中国文化传统一直在变化和发展着,但是所有的发展都是从一个共同的源头出发,后世与前世之间的历史连续性、继承性清晰可辨。所以,回归自身的大传统并不是机械地复旧,而是回到源头来寻找价值,依据传统来重建制度。同时,回归自身的大传统,也不是武断地排外,而是依据自身来吸取精华,站稳脚跟再向外整合。
中国的关系本位和团体主义的文化心理结构长达三千年而未动摇
假如我们将一个文化的结构划分为如下四个层次:第一,政治及意识形态,即政治体制及官方意识形态;第二,法律及社会制度,即一切正式与非正式的制度,比如风俗习惯;第三,经济与现实结构,即阶层划分、经济形态、宗教形态、生活方式等;第四,文化心理结构,即数千年积淀形成的深层无意识机制。
在上述四个层次中,并未预设越是下层的成分就越重要,但是大体上可以认为:越是下层的内容,稳定性越强;越是上层的内容,可变性越大。特别是最下层的“文化心理结构”,作为数千年积淀形成的、一个民族或一种文化的深层无意识,最不容易因为朝代更替、经济变迁、政治及意识形态变化而改变。前面所讲的此岸取向、关系本位和团体主义的文化心理结构,可以说是从西周以来长达三千多年而未动摇。这种文化心理结构是导致中国文化形成尊德重礼这一大传统的根本原因。
所谓此岸取向是相对于彼岸取向而言的。那就是过去三千多年来,中国人基本上一直生活在“一个世界”(借用李泽厚语)中,即以天地、六合为范围的此岸世界。即使是鬼神,也与人共存于这一世界。这与婆罗门教-印度教-佛教迥然不同,后者相信四大皆空、生死轮回、此世虚幻;也与犹太教、天主教、基督教、东正教及伊斯兰教不同,后者皆相信此岸为上帝所造之幻影,死后灵魂及上帝之城才永恒真实;亦与希腊哲学及西方文化的世界观不同,后者相信感官世界变动不居、虚无飘渺,真正的实在超然独立于此岸之外。
中国文化的此岸取向,导致人们并不以死后世界为最高归宿,不以现实世界为摆脱目标,他们的最高理想就成了“天人合一”。 用西方或印度文化的标准严格来衡量的话,亦可以说中国文化无“彼岸”。这是因为中国人的“彼岸”,严格说来并不外在于此岸,而即在此岸之中。
与此相应地,对中国人来说最重要的关系就不是人与彼岸的关系,而是人与人、人与物、人与世界的关系,从而形成了中国文化有的“差序格局”特征。即每个人根据关系的亲疏远近构筑的关系网,代表个人生活世界的基础内容,这便是所谓的关系本位。关系本位,是以人情和面子为内在机制,重私德、轻公德,重情理、轻制度。关系本位代表中国人需要在相互关系中找到人生的安全感。
在所有的私人关系中,还有一种特殊的关系,即与自己生活于其中的共同体的关系,这个共同体可指家庭,也可指单位、圈子、团体、地区、民族、国家等,所以形成以关系为基础构成的“团体主义”,既可以表现为小团体主义、帮派主义、山头主义、地方主义,也可以表现为爱国主义、民族主义或种族主义。
中国大传统:礼大于法、贤能政治、重视德性、人伦为本、风化效应
中国文化的上述三重预设,即此岸取向、关系本位和团体主义,直接导致中国人的生活世界在整合方式上形成了礼大于法、贤能政治、重视德性、人伦为本、风化效应等重要特点,这便是本文所谓尊德重礼的大传统。
首先,礼法。中国人的关系本位导致他们对于一刀切式的制度缺乏强大的热情和内在的信念。制度是死的、没有人情味,他们倾向于变通;礼是活的、有人情味,他们倾向于认同。这决定了礼治比法治在中国文化中有更大的适应性。古人云:“缘人情而制礼”,“礼因人情而为之节文”。所以三千年来礼制虽有巨变,但以礼为本、礼大于法的制度模式并未改变。文化人类学对于礼的研究表明,在人类其他许多民族,礼只代表一种历史传承下来、人们被动甚至盲目接受的习俗。但是在中国历史上则不然。一代代人自觉、主动、积极地建设礼、维护礼、完善礼,以礼作为治政安邦之本,甚至视为“天之经也、地之义也”,“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这并非由于中国人不懂法治,而是由于礼治才是中国文化土壤中最有效的制度规范。但这不是要排斥法,只是在礼、法之间确立了主次轻重之别,法以礼为本。
其次,贤能。每个人都要经营关系和人脉,如果他跟我有宿冤或是我的死敌,无论多么有才华也不能信任或提拔。事实上,中国人永远不可能彻底抛弃任人惟亲,所以他们特别需要任人惟贤,以此来突破任人惟亲。贤能政治之所以成为中国文化中长盛不衰的治理之道,正因为在人际网络盘根错节、裙带关系根深蒂固的世界里,任人惟亲的可能性很大。是因为需要它,所以倡导它;是因为太需要它,所以一直倡导它。汉代的举孝廉,魏晋的九品中正制以及隋唐的科举制,都试图把任人惟贤制度化。孟子曰:“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则天下之士皆悦而愿立于其朝矣。”
其三,德性。在一个关系本位的文化中,人与人的相互影响最为强大,尤其上级对下属的影响“无微不至”。结果是,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尧舜帅天下以仁而民从之,桀纣帅天下以暴以民从之”。因此,只有把有德者提升到领导岗位上来,才能真正让人心服口服,从而确立良好的社会秩序。古人所谓“为政以德”、“授有德,则国安”正是基于对这一文化习性的窥破。因为中国人的文化心理是“赫赫师尹,民具尔赡”,所以“子帅以正,孰敢不正”。所谓“以德治国”,因为没有比“立人极”更有效的治理方式了。
其四,人伦。梁漱溟曾称中国文化为“伦理本位”的文化,并说伦理本位即关系本位。关系本位的差序格局,导致子思认为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这五种关系在所有关系中最为基本,孟子认为三代学校“皆所以明人伦也”;汉儒则将五伦扩充为九伦,合称“三纲六纪”。按照《中庸》的说法,五伦是“天下之达道”。数千年来,中国人一直以一个人在人伦关系中的成就作为衡量一生成败的关键。对人伦关系的重视导致“三纲五常”成为后世两千多年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
其五,风化。中国文化由于不以彼岸作为其终极归宿,使得人对人的攀比成为最常见的现象。人与人的相互嫉妒和攀比,导致中国人之间相互模仿,进一步导致流行各种风气。不同地域、不同单位、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圈子的内部都可能流行各自的风气。孔子曰:“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毛诗序》云:“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历代学者也无不把“移风易俗”作为治理的首要任务。今天的中国式治理,往往仍要从狠刹行业或社会的歪风邪气开始。
中国文化在整合方式上的五个规律性特征,就是本文所谓尊德重礼的中国文化大传统;应该说它们都是由于其此岸取向、关系本位、团体主义等文化无意识机制而形成,也就是说,中国文化的大传统建筑于其深层文化心理结构之上。当然我们也知道,战国特别是汉唐以来,中国文化的大传统也发生了巨大变化,除了儒家阐发的大传统之外,还有道家、法家、佛家等开辟的新传统,但是这些新传统可以说是对德、礼大传统的补充,并以这一传统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因此在今天,在百年之际,是否可以说,由于文化心理结构并未改变,上述五个方面所反映出来的中国文化大传统并没有过时呢?或者说,以德礼为重心的中国文化大传统还会回归呢?如果是的话,我们是否可以说,虽然今天是欧风美雨盛行,自由主义争艳,各种思潮争鸣,但并不代表中国文化的常态,如何回归自身的大传统才是我们应当致力的方向。
(作者为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导)
【注释】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管理 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中包涵着丰富的管理思想,这些思想始终贯穿着中国从古到今的管理实践,涉及到行政、经济、军事、文化、家庭等社会的各个方面和层次,这些管理思想及实践的文化底蕴就是中国伦理型文化传统。中国的传统文化与现代管理有着深刻的联系,我们要把古代优秀的文化与我国管理实际结合起来,促进管理的发展。
那么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企业管理思想主要体现在:
一、“人为邦本”
关于对象管理现代西方管理理论认为:人是管理对象中最能动、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事实上,这些现代管理思想在两千多年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就能找到源头活水。《尚书・盘庚》记载:“重我民”、“施实得于民”;孔子主张富民、教民(见《论语・子路》),重视“民、食、丧、祭”,“民”位列第一;孟子坚持“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的基本观点,强调政在得民,失民必定亡国灭身。因而,在我国现代管理当中,应该充分重视人的管理,关心下属,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他们才会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当中去,促进事业的发展。
二、“人之能群”
关于管理组织,现代管理在组织的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办事效率、行为规范等方面都提出了许多科学的理论。儒家的管理组织理论则集中体现在荀子所说的,人“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用,何也?曰:人能群,彼不能群也”(《荀子・王制》)。“群”是人类生来就有的本能,而要使之成为现实的社会组织,就必须有“分”。所谓“分”,作为组织结构、伦理结构、职业结构以及国家的管理机构等,是人类生存的保证,社会正常运转的前提,组织有序化的标志。在此基础上所形成的社会组织可以使人类的整体力量得到汇集和放大。儒家所提倡的“五伦”(父子、君臣、夫妇、长幼、朋友)是中国传统社会组织形态的基石,它所包含的家族主义倾向在现代管理中已不具有普遍意义,但其中所追求的亲密型的人际关系,对于现代社会组织来说,却依然是不可或缺的“剂”,有了紧密的组织架构,就会便于人员和机构的密切配合,在工作当会提高管理效能,进一步推动事业的发展。
三、“贵和持中”
关于协调管理,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是贵“和”持“中”。注重和谐,坚持中庸,是浸透中华民族文化肌体每一个毛孔的精神。春秋末年齐国的晏婴用“相济”、“相成”的思想丰富了“和”的内涵。他将其应用在君臣关系上,强调君臣在处理政务时意见“否可相济”的重要性。通过“济其不及,以泄其过”的综合平衡,使君臣之间保持“政平而不干”的和谐统一关系。孔子讲:“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论语・学而》)这是强调以礼为标准和谐,是一种贵和须息争,息争以护和的和谐论。孟子也主张“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在现代管理中,人“和”精神已经成为一项基本的管理思想。“中”,即中庸之道,不偏不倚谓之中庸。《中庸》将孔子所主张的持中的原则,从“至德”提到“天下之大本”、“天下之达道”的哲理高度。贵“和”持“中”作为中华民族的一项基本精神,使得中国人十分注重和谐局面的实现和保持。
四、“正己正人”
关于指挥管理,现代管理关于指挥和领导行为的理论有其丰富的内容,如R・布莱克和J・穆登设计的管理方格图和F・菲德勒提出的随机制宜理论。中国传统儒家文化中的“正己正人,成己成物”的思想与以上理论同出一辙。孔子“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的忠恕之道,是为仁之方。因此,在人际关系问题上,要“躬自厚而薄责于人”(《论语・卫灵公》),即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只有正己,才能正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尽心上》),如果剔除其包含的封建内容,古代先哲“正己正人,成己成物”思想中所提倡的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身先士卒、推己及人的思维方式和方法,是完全可以用在管理工作中的。
五、“自强不息”
关于激励管理,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是自强不息。《易传》讲,“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天地之大德曰生”,这是对中华民族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精神的集中概括和生动写照。孔子提倡并努力实践“发愤忘食”的精神,鄙视“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的人生态度,他“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论语・述而》)。如果说,这只是知识分子和上层人士自强不息、积极有力思想的表现,那么,“人穷志不短”,“刀子不磨要生锈,人不学习要落后”等民间俗谚,则反映了自强不息精神的普遍化和社会化。如果将自强不息的精神运用到管理过程中去,那将充分调动发挥员工的积极性、自主性和创造性,增强组织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使整个组织充满活力地向前发展。
由此,可以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伦理人观念正暗合了当代西方以人为中心的企业理念。一旦市场经济的闪电射入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精髓,必然会唤醒中华文化的勃勃生机。如果把五千年的文明智慧和独特的民族精神同西方的先进管理模式相结合,就必然会使中国的现代人本管理思想在一个较高的起点上加速发展,并绽放出簇新灿烂的中华文明之花。
参考文献:
[1]郑致光 林宏宗:《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企业管理的意义和影响》《现代财经》;1996年5期
虽然大多数学生能够做到尊老爱幼、文明守礼、团结同学、积极进取,但在校园里不乏一些缺乏礼仪规范的现象。例如,有些学生上课迟到、交头接耳、玩手机、睡觉、早退、遇见老师不问好等。其实造成高职学生缺乏礼仪修养的原因很多。比如,学生在中、小学成长时期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通常不重视对学生的礼仪教育。进人大学后,学校虽开设了礼仪课程,但由于受到专业设置、课时限制、学生就业方向的影响,高职院校的礼仪教学更加注重实用性,很少将礼仪学习与传统文化教育相结合。教师只考虑了学生的实际需求,开展的礼仪教学基本都停留在实用的表层,缺少了应有的传统文化根基。除此之外,目前市场上的礼仪教材也很少涉及中国传统文化,大多数都是国际商务礼仪的教材翻版,例如教人如何穿衣打扮、如何站坐行蹲、如何使用刀叉等,很少有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识内容。如此造成礼仪教育的形式化、教条化,忽视了学生的内在道德培养。义教育应该内强素质、外塑形象,如果在礼仪教学中融人中国传统文化,可以将学生言行举止的修养升华为人格和民族精神的教育。第三,外来文化的冲击和影响促使学校应在教学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当前的高职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缺乏认知,却很容易接纳和认同夕卜来文化。很多学生追求个性,崇尚西方节曰却忘记了中国传统节日,对本民族的文化不了解,也不愿去探知,尤其是随着中外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和深入,一些外来的文化意识形态迅速地影响了中国青少年,使他们对本民族文化越来越不感兴趣,取而代之的是向往和追求西方社会的生活方式、交往方式、道德观及价值观等。这种趋势若继续持续下去,我们将会丢掉中华民族的精神根本和民族特色。如果不坚守本民族千年以来传承的传统文化,又何谈面向世界、走向世界、实现中国梦呢?又如何能得到全世界的尊重呢?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因此这种情况也促使高职院校必须加强建设和宣传富有中华民族特色的文化体系。
我国自古以来有着清晰的以礼仪教育为主的德育理念,还有着严密的礼仪教育实施体系待我们继承与弘扬。对于传统礼仪文化,礼仪教师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能忽视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礼仪,而应该恰当地与国际通用礼仪相结合。那么,如何在礼仪授课中融人传统礼仪文化之精华呢?礼仪教育其实就是一种素质教育。2013年8月18日凤凰卫视的〈濱宇大战略》中的解说员解说道:“在100多年来的现代化进程中,中国打破了传统的政治社会体系,抛弃了主要由儒家塑造出来的行为规范和道德观念,努力学习西方,建立现代文明秩序,但时至今日,现代文明秩序还没有完全确立,而传统文明秩序已经荡然无存,使中国人失去可以共同遵循的行为规范和道德规则,无所适从,种种社会乱象由此而生。从“五四”以来,以鲁迅、为代表的一批思想家,对中国人的精神素质做了深刻的剖析,致力改造和提高中华民族的精神境界,可惜他们付出的心血并没有取得多大的成效。如今,中国已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民物质生活逐渐丰富,然而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却出现了基本礼仪缺失、行为失去规范甚至道德沦落、价值观混乱等种种严重的问题”。那么,中国要成为世界第一流强国,需要什么样的国民素质呢?《寰宇大战略》提醒了礼仪老师——中国亟须一场国民素质改造运动。如果再不抓紧进行素质教育,中国梦就是一句空话,而礼仪老师的责任就是当好素质教育老师。
在高职院校的教学中应该充分体现“信、利、敬、义”这4个字的重要性。“信”乃礼仪之本,体现在人的行为准则;“利”乃礼仪之道,体现为人的胸怀;“敬”乃礼仪之魂,体现为人的境界;“义”乃礼仪之德,体现为人的责任。比如,在学校课堂上经常会出现以下情况:开始上课后有的学生才大摇大摆地走进教室;有的学生时不时地刷屏手机或者玩手机游戏;有的学生穿着拖鞋上课等,这些现象都是由于学生心中没有对自己、对他人、对学业的恭敬之心。《礼记?曲卒L±>中说:“夫礼者,自卑而尊人,虽负贩者必有尊也。”意思是说礼的实质在于对自己谦卑,对别人尊重,即使是挑着担子做买卖的小贩,也一定有令人尊敬的地方,不要因为贫富和地位等因素而歧视别人。学校虽然在行为上对学生作了硬性规定,规定学生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但很少能让学生发自内心地树立恭敬之心。如果让学生懂得礼的核心是“敬”,那么就可以让他凡事用这个“敬”字去衡量,教学效果就会好很多。只有“恭敬”的心在学生心中犹然升起时,礼仪操作规范、仪态仪礼等才会起到实质性的作用。再比如,我国古圣先贤将“明德"作为治国之根本,我们在课堂上也应该让学生明白高尚的思想品德是其立足于社会的根本,是做人的根本。礼与德互融为一体,两者相互印证。现在简说人伦大道,人道者"~?五伦八德。五伦指的是君臣有义、父子有亲、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人遵五伦,天降吉祥也。八德者,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这是人应当具备的基本道德。可见,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礼仪老师不能只摆花架子而忽视中国传统礼仪文化之精髓,应该在授课过程中融人中国传统文化,将礼仪教育升华为素质教育。
近年来,我国的旅游事业得到了极大的发展,逐步成为了国民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就旅游发展的条件来看,我国资源是丰富的,不论是自然资源,亦或是人文资源,都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这与我国的传统文化历史积累是密不可分的,中国传统文化不仅为过去的旅游发展提供丰富的资源,同时也为未来的旅游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较大的发展空间,将人文资源与自然资源融为一体,开创一种新的旅游发展模式,为我国的旅游发展注入新的动力。由此可见,传统文化对于我国的旅游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在未来的旅游发展道路上,要想提升旅游管理水平,就必须对中国的传统文化进行一个深入的研究。
一、中国传统文化与旅游管理的概况
我国的旅游资源丰富,无论是从自然资源方面来讲,还是从人文资源方面来讲,都具有较大的优势,且我国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自然景观一般都与著名事件或者著名人物联系在一起,赋予自然景观一定的文化底蕴,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景观吸引力,使得我国旅游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独特旅游风格,在世界旅游文化上具有一定的地位,促进了我国旅游行业的发展。这是传统文化赋予自然景观文化底蕴,促进自然景观旅游的发展,同时中国的传统文化还对旅游管理有着一定的影响,中国文化具有较强的传承性,传统文化中的精髓部分对于社会事务的发展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这就使得中国传统文化与旅游管理之间具有一定的共性,传统文化对于旅游管理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同时,旅游管理的发展也会促进历史文化的进步,这就是管理和文化之间的一种共生性原则。
二、中国传统文化对于旅游管理的影响
1、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讲求尊重人理解人,肯定人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主导地位,解放人的思想,,在对于问题的处理时,不仅要坚持历史的观点,同时也要注重人的尺度,在旅游管理中坚持以人为本的观念,这是传统文化中比较重要的部分,荀子有云:“水可载舟,亦可覆舟”,讲求的就是对于人的重视,这就是教育人民在管理过程中要重视人的价值,注重员工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对于员工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基于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在近年的旅游管理发展过程中,兴起了参与式管理,重视企业员工的价值,让每一位员工都参与到企业管理的过程中去,充分发挥企业员工的主观能动性,以主人翁的精神参与到企业的管理与建设中去,这样可以更好的调动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同时也有利于员工更好的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这种参与式的管理方法,可以让员工感受到自身的价值所在,更好的为企业服务。同时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也要求加强对于员工的自身素质建设,古语有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是所有事物发展的基础,只有每一位员工的素质得到提升,那么整个企业才会得到好的发展。
2、以和为贵
中国传统文化中崇尚以和为贵,这是儒家的传统思想,基于对于传统文化的继承,以和为贵的思想对于旅游管理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旅游管理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综合性很强,涉及面很广,往往一条旅游路线包括多个环节,如交通、住宿、饮食、购物等等,同时还有工作人员与旅游人员之间的关系,这是一个复杂的管理过程,需要协调好各方关系,这就需要坚持以和为贵的管理思想,做好管理工作,以礼待人,为游客提供优质的服务,建立一个和谐的组织管理状态,坚持无为而治,无为而治是一种和谐管理思想,无为而治可以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增强企业凝聚力,这样员工才可以以一种平和有礼的心态去对待自己的工作,使得各方关系达到一个相对和谐的状态。当某些方面出现了不和谐的现象,也需要用礼仪对其进行教化,坚持“礼之用,和为贵”,注重柔性的沟通与交流,利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的思想,做好现今旅游管理工作。
3、以德服人
古人崇尚以德服人,认为圣人的魅力对于事物的发展有很大的作用。现如今企业管理者作为企业管理的核心人物,领导者对于企业实施的管理将直接影响着企业的未来发展,所以企业领导者要吸取古人以德服人的思想观念,努力提升个人素质,培养人格魅力,以自身作为榜样,影响他人,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对他人进行感召,增强企业凝聚力,时时为员工着想,关注员工的切身利益,将自己与员工放在一个平等的位置上,一颗善良的平等之心好过于严厉的措施,中国古代素有投桃报李的说法,领导者以德服人,得到员工的信任与支持,会使得员工尽心尽责的完成自身工作,促进企业发展。这是一种人心之间的互动,好过于其他一切具有实际意义的措施。同时要建立有效合理的奖惩机制,不能单单以金钱的方式进行奖惩,要采用具有一定文化内涵的方式来进行奖惩,这样才能够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为企业带来长足的发展。所以每一个企业领导者都必须以提升个人素质,培养个人魅力,以身作则,对于员工体贴入微,将心比心,这样才可以使得企业凝聚力不断加强,从而为游客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
关键词:礼制;礼法结合;法律道德化;道德法律化
中图分类号:D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6-0214-02
中国号称是“礼仪之邦”,中国传统社会往往被称为“礼法社会”,毫无疑问,“礼”对中国历史文化而言,其地位及意义都是举足轻重的。礼是传统中国的一种基本的社会现象,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也是法文化的主要构成部分,与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亦有着密切联系。
一、“礼”在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的历史进程
在中国古代,最先出现的应该是礼,从“殷因于夏礼,周因于殷礼”中就可以看出最晚在夏朝,就已经有了礼,原始的习惯转化为了具有约束力的礼法。西周创立了系统的礼制,“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可见法在当时的作用和权威远远没有礼大。直到商鞅改法为律,确定了法律形式的名称,秦律才开始打破了“刑不上大夫”的局面。
到了西汉时期,汉武帝听从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由此,经过改造的儒家礼教逐渐成为指导立法和司法实践的重要因素。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礼与法进一步趋于融合,在立法上也继续标榜儒家思想,仍然有维护贵族官僚的法律特权。
中国古代法律以礼教为指导原则和理论基础,礼教的许多内容被直接定为法律,而且礼教也是评价和解释法律的最高权威和最重要的依据。在唐朝制定的《唐律疏议》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一准乎礼”,也就是完全依照礼教,它大量地引用了儒家经典,如“八议”、“五服”等等,唐律的基本精神就是贯彻三纲五常的准则。
到了明朝,朱元璋制定了《大明律》,并且下令他的子子孙孙必须要严格遵守这部律典,若有大臣建议修改这部律典,就要按“变乱祖制”的罪名来处罚。一方面,它说明了古代的统治者越来越注重法的制定,但同时在另一方面,法中所体现出来的内容,仍然是极其维护礼,以礼为中心的。法在古代,逐渐地失去独立性,也可以说是一种必然,为了维护中央集权制度,礼就必须融于法中。
二、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礼”的含义
在传统中国,“礼”是一个含义广泛、内容复杂,包容量榜大的概念。从“礼”的字义考察,“礼”字的古体字最早见于甲骨文,本指祭神之器具,尚无规则、制度的含义。后来引申为祭神祭祖的仪式,所谓“礼,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这种表现为原始习惯的礼,从而有了行为规则的意义,并与神权、族权相联系。
其次,随着父系家长制的宗族演变为奴隶制的国家,祭祀和军事活动成为“国之大事”,以祭仪为中心的习惯准则隧具有政治制度和国家规范的性质。
再次,春秋之后,虽然随着周礼的分崩离析,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和文化内涵的“礼”,其含义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如这时的“礼”,已经不是专指礼节仪式这种狭义上的“礼”,“仪’与“礼”相分离。
三、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礼”的特点
“礼”作为治国之要,被视为维系统治的“四柱”(四柱即指礼、义、廉、耻)之首。“礼”作为一种中国封建社会的统治工具,其也具有自身的特点。
首先,内容的广泛、具体,或者说社会性是“礼”的第一个特点。说它广泛,因为它把政治、宗教、伦理、道德、军事、经济以及日常生活都纳入自己的调整范围,凡是社会生活所涉及的范围,都是它所调整的对象,包括人与人、人与神、人与天的关系等等。
其次,以宗法为中心的“尊卑贵贱各有等差”的处理原则,是“礼”的第二个特点。“礼”所依据的规范意识是以家庭为本位的忠孝观念,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礼”在整个封建社会的实行过程中,都是以等差性质表现出来的――即表现为妻对夫、幼对长、卑对尊、子对父、臣对君的绝对服从或“礼”让。作为一种等级性,这在剥削阶级社会中带有共性,但是中国“礼”的规范又有它自己的特点,即这种等级性是建立在伦理的基础之上的。
再次,义务性、倡导性、实践性融为一体是“礼”的第三个特点。一般来说,社会规范有三种类型:一是禁止规范;二是放任规范;三是肯定规范。“礼”的规范所采取的是第三种形式,即肯定规范。这一种规范对规范对象在每一场合应该怎样做都有明确要求。实际上是以义务为中心的。由于是义务为中心,在形式上,恭敬礼让,诚信就成为实现这种规范的外在表现,即所谓“礼之用,和为贵”。这样,“礼”实际上就具有了“实践性”的特点。
最后,感化主义的“制裁”方式是“礼”的第四个特点。由于“礼”是积极、肯定的规范,是义务性的规范,“礼”的实施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教育过程,是一个“迁善远恶”的过程。当一个人严重的触犯了“礼”的规定需要国家强制力给予制裁的时候,“礼”所要求的仍然是感化主义。根据多种不同情况给予减免等等,就是在定罪量刑的时候,对犯罪的人给予“矜恤”,以实现“刑以弼教”的目的。
四、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的“礼法结合”现象
礼与法,是两种性质不同,但又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社会现象。“礼法结合”并不是一种偶然的现象,它是中国封建社会历史条件,经济关系以及阶级力量对比关系的必然产物,也是中国封建统治者将本阶级的意志上升为国家意志的基本途径。
礼法结合的过程就是礼对法逐渐支配的过程,当“礼”绝大部分存在于法律之外的时候,作为中国封建法的一种外在的力量控制法,而当礼法结合这个过程一旦终结,它则以一种潜在的力量支配着法,成了封建法体系的神经中枢。由此,礼与法形成了相互交融的关系。
首先,“礼”的纲要构成了法律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关系。儒家把传统封建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概括为“五伦”。而五伦中“三纲”为要。于是,“三纲”被传统封建法律作为基本的社会关系加以调整。
“三纲”的法典化就把政治纽带和血缘纽带紧紧地拧在一起。使“亲亲”、“尊尊”水融,从而使社会各个成员的法律地位固定化,责成他们各安其分,不得超越。
其次,“礼”的教条成了法律定罪量刑的一般原则。“礼教”教条的制度化,对于巩固“三纲”,保护封建统治的基础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其中也有一些进步因素。但是这些原则最终是服从专制统治的需要的,一旦涉及直接动摇封建统治的反逆罪,这些原则就一概不适用了。这恰好表明了“礼法结合”的实质。
再次,礼是中国传统封建社会的根本大法。唐律开宗明义的写道:“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这种“德主刑辅”、“刑以弼教”的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所谓“治国大纲”。而且大量的立法、注疏以及司法审判活动都可以证明“礼”在实质上是中国传统封建社会的根本大法。
通过上述分析,简单地介绍了一下礼的历史、含义、特点及其与法律的紧密结合,我们知道在中国的古代,法总是与礼相联系在一起的,古代的律,是以儒家学说为指导,同时倡导出礼入刑,礼刑结合。由此可见,中国的法与礼,是有着极深的渊源的。中国古代礼与法的关系,也可以概括的说是道德法律化和法律道德化的不断演变关系。中国古代的礼与法,在一方面,道德训诫具有了法律的威势,这是道德的法律化;而在另一方面,法律规范同时要行使道德的职能,这是法律的道德化。它们是同一种事物的两面,因此既有共同的表现,又有着不同的影响。
在中国的古代,礼与法就如同车之两轮、鸟之两翼一样不可分离,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历史与现实中永恒的话题。人类的法制发展史告诉我们,从法律的产生到法治的实现就是一个道德法律化和法律道德化交互演进的过程。中国古代这种礼法结合、德主刑辅的思想很特别,但我觉得如果实行得当,确实是一种很好的人性化的法,法的高境界就是实现道德化,我们的古人已经想到了,我们今天的法制建设或许也应该从中吸取一点经验,建立更完善的法制。
参考文献:
[1]江必新.中国法文化的渊源与流变:第1版[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
[2]蔡尚思.孔子思想体系[M].上海:上海出版社,1982.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 道德 人格教育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高职学生人格教育的影响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XJK01 5CZY096。
【中图分类号】G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0-0040-01
文化的植入好坏相对决定了人格的优劣,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自然也就造就了优秀的中国人格,但是由于时代的进步,文化的相互融合,传统文化和现代教育之间就有了一定的差异性。因此,如何在现代教育过程中延续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是值得大家关注的问题。
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格理论及特征
1.传统文化的人格体现
儒家的理想人格。在儒家的理想人格中,认为最高人格的体现为圣贤。而圣贤就是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修养,是要与天同德,与大道同行,克己复礼,兴国安邦的高尚品格。儒家圣贤的人格主要体现在仁与礼的统一。
道家的理想人格。在道家的理想人格中,提倡隐士。即真人,至人,神人。主张淡薄本性,无为不争,已达到人性和自然最原始的状态。在道家的思想中,提倡返璞归真,无为而治。
法家的理想人格即为英雄。认为要追求自身的实际理想,凭自身的力量争取社会地位。提倡法不阿贵,唯法所在。在法家看来,法令制度高于一切,无论君臣,在法令面前一律平等,体现了人们追求自由平等的精神。
佛家的理想人格提倡超尘绝俗,认为万物皆空,明心净性。在佛家的思想中,佛就是泯灭七情六欲的超人,在生活中做到宠辱不惊,万般皆空像的心态。
2.中国传统人格教育理论的特征
第一,肯定人的价值,尊重人格。孔子说“天地之性人为贵”就是表面天地之间人之性命最为珍贵,体现了人的价值。孟子说“所欲有甚于生者”就是指人的追求有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表明了人的尊严。人的价值和人的尊严是中华民族的行为模式,注重挖掘人的价值,获取他人的尊重,一方面做到自爱,自尊;另一方面做到理解人,尊重他人。
第二,崇尚仁爱理念。孔子特别注重“人”的突出地位,仁爱是人性之基本,通过自身的美德,达到人与万物的统一。在理想的人格教育中提倡,一方面不断提高自身的德行,另一方面也要将德行推向社会,造福社会。
第三,重视修养实践,崇尚理想人格。自古以来,中华民族都将道德理论和道德实践作为自身的追求根本,通过道德理论的熏陶和道德实践的累积达到人身外在和精神内在的统一。
二、传统文化与现阶段人格教育的融入
通过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提炼、整理,塑造高职学生优秀的人格,以经典“以天下为己任”的社会理想为重点;以仁人志士为榜样加强社会责任感、历史使命感和励志教育,培养高职学生的奋斗精神、奉献精神和团队精神。
1.思政教育体系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
在现行高职思政教学体系中,可以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伦理导向性融入思想道德修养课,用心弥补现行课程的人文精神的不足,增加课程的育人功能。高职学生的道德修养不能被文化课的知识性要求所取代,教学与评估只能以育人为中心,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道德修养课程,可以充分展现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来引导学生的道德思想,培养人格健全和道德品质优秀的大学生。
2.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网络、影视建设
网络、影视等公共媒体对高职大学生有较强的吸引力,可以在专门优秀传统文化网站中积极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高职大学生提供一个干净绿色、健康有益的网络和影视环境,转移人格教育的重要阵地。
3.在校园人文环境中融入中华传统优秀文化
高职校园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同时也是大学生社会化的主要战场,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对高职大学的道德人格培养有着非常大的影响,校园文化中的历史传统和思想追求能改变学生的价值观、理想和道德信念。如清华大学的厚德载物、北大的兼容并蓄,其厚重的文化底蕴影响着一代代的青年才俊。
三、优秀传统文化对当今高职学生人格教育的理论价值
1.有利于培养高职学生的职业素质。在择业观方面,高职的毕业生刚刚踏入社会就想着找到非常理想的工作是不现实的,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敬事而信“,“建功立业”的精神是值得当代高职学生借鉴的。很多成功者和建功立业的人都是从很艰辛的基层工作做起。通过传统文化中典型的人物案例引导学生调整就业期望值,保持达观的择业心态,“天生我才必有用”,有才华有德行的人最终会被发现。保持不断进取的信心是帮助高职学生走向成功的第一步。
2.有利于高职学生正确处理人际交往。高职学生在进入大学后,许多人不知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因而往往造成与同学交往胆怯、与教师“顶牛”、与父母关系不合;还有一些学生交往重实惠不重原则,请客送礼、拉帮结派,这种友谊自然不会长久,又反过来影响学生的交往能力。因此,利用传统的道德中强调“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思想,让他们更加能够明白尊重他人,勇于承担,在人际交往中学会多角度考虑问题,在传统的道德教育中学会做人的道理,促进个人的成长和进步。
3.有利于培养高职学生的诚信品质。诚信是做人之根本,所谓“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国无信则衰”。因此,对于高职学生来讲,诚信品质的培养在整个人格教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诚信建设是社会主义良好经济建设的需要,是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的需要,是整个社会道德文化进步的需要。因此,通过传统文化培养高职学生诚信的品质至关重要。
4.有利于培养高职学生道德自律。在如今的教学过程中,主要强调理论知识的教育而忽略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培养,这就导致道德教育的效果不明显。马克思说过“道德的基础是是人类精神的自律”,这也就表明,道德教育的最高境界是培养有自律意识的人。在道德教育的教学过程中,老师要运用灵活的教学方式调动高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优秀的道德品质。
综上可见,中国的传统文化始终贯穿着人格的养成,中国的传统文化孕育着至大至刚的人格,乐天坦荡的性格,天性仁厚的性情,引领着一代又一代中华人民高尚人格的形成。在社会发展的今天,世界文化与传统文化发生碰撞,我们不仅要吸取丰富的世界文化,更要注重传统文化中人格和人格教育的传承。
参考文献:
[1]李国娟. 高校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理论思考与实践逻辑[J]. 思想理论教育,2015,04:64-69.
[2]张应平.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理论教育的思考[J]. 黑河学刊,2014,08:98-99.
[3]朱明贤,郑克卿,赵国龙.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格教育[J]. 唯实,2008,03:32-35.
作者简介:
葛金平(1972-)女,湖南湘乡人,文学硕士,文学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
[关键词]传统文化;心理健康;思想传承
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具有广泛的内涵,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具有的其他一切能力与习惯。1何为传统文化?具体来讲,指的是在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后,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某个民族保留的稳定形态的文化。我国传统文化是历史上流传下来的、由思想家提炼出的理论化和非理论化的、并转而影响整个社会的、具有稳定结构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国民品性、伦理观念、理想人格、审美情趣等精神成果的总和。2
和其他传统文化一样,我国传统文化中包含着大量中华民族的心理习俗。中华文明是唯一延续至今的没有中断的人类文明,很多历史承续和积淀中都蕴藏着丰富的心理智慧,支配、指引和解释着人们的日常心理生活和日常活动。3传统文化中的心理学思想虽然没有形成学科体系,但却是丰富多彩的,有不少有价值的理论观点和思想文化,为我国心理科学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土壤。
一、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心理思想
儒家文化重视人格和对个人道德的培养,塑造了独立、自主、自强、自尊的理想人格,强调强烈的民族责任感。“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儒家注重意志品质的锻炼,为个人设定了自强不息、积极进取、追求崇高的人生目标,提倡通过效法天道、自强不息来实现自我价值。孔子提出:“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见贤思齐”,要通过内省认识真实的自我,加强对自我修养的反思和自我调控。4孟子在《告子下》中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法家注重培养良好的法制和纪律意识。商鞅在《字分》中强调:“法令者,民之命也,为治之本也。”明确指出“法”是治理国家的根本,必须加强对民众的“法治”教育,凡不符合法令的言论,不听;不符合法令的行为,不赞扬;不符合法令的事情,不做。作为法家集大成者的韩非子,吸取了前期法家的诚信观念,崇尚信,宣扬信。诚信是法家思想最突出的特点,“立法禁、重执守、信赏罚”,在古代法家诚信思想中,已经出现了现代法治精神的雏形。
道家文化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要求人们尊重自然,在自然规律的指引下积极改造自然。道家思想要求人们要淡泊名利、清心寡欲,待人要不骄不躁、诚恳谦虚。“厚德载物,上善若水”,体现出道家处世平和、宽容、自然的态度。道家另一个积极的思想原则是虚其心,道就是虚,去除心中的念想和心事就是快乐,把心放空,才能体验生命的乐趣,虚心方能容物,虚心方能容人。随着社会物质生活的丰富,人民对贪欲的异化越来越明显,同时也伴随着产生了很多的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比如典型的焦虑症,就是由于紧张、忧虑、恐惧等生活感受交织在一起产生的一种情绪状态。还有常见的心理疾病忧郁症,表现为人们某种生活欲望受挫的失落反应。只要在生活中不过分苛求,不抱过多的不实际的期望,就能够保持良好的心境,从而不会不会再自寻烦恼,更不会出现心理问题、心理障碍。5
墨家思想的精华是其“兼爱”精神,所谓兼爱,就是强调人们具有“兼相爱, 交相利”的社会思想,通过培养人与人之间的关爱、宽容和互助,从而实现社会的和谐。墨子主张“使天下兼相爱”,“兼爱”是对儒家“仁”的发展,在墨子看来,天下之乱,起于人与人不相爱,臣与子不孝,君与父不慈,直至盗贼之害人,都是互不相爱的结果。
二、传统文化思想在心理健康中的传承与发展
中国文化对于心理咨询的方法、过程和效果存在一定的影响,尤其表现在心理治疗的过程或效果上,6中国人所呈现的“个人为中心的边缘型心理调节模式”,对人的心理调节来说是一种积极的方式。7我国的传统文化中有很多积极的内容都涉及到心理健康,把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因素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起来,利用人们熟悉的心理调节模式,来改变人的心理健康状况,不仅有利于人的心理健康发展,同时对提高我国人口的整体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一)以自强精神塑造健康人格
自强不息、刚健有为是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中优秀的精神内涵,在儒家哲学思想的影响下,人们一直注重对子女的自强精神教育,也成为奋发向上、蓬勃发展的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强精神对促进个体人格的独立和道德品质的发展十分重要。
首先,自强可以立志,建立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摒弃消极、颓丧、痛苦、沉沦等心理因素。志向和抱负是人学习生活中强大的精神支柱,在建立个人理想的基础上,锻炼勤劳、勇敢、坚强的心理品质,梳理个人奋斗的理想和目标,总是能处于一种积极向上状态,不管遇到什么挫折困难,始终能保持一种健康的心理,使自己拥有旺盛的精力,让生活充满乐趣。
其次,自强不息还可以使人勇于创新,敢于实践,具备挑战精神,克服自卑感,让自己的心情能够处在一种适度的紧张之中,保证自己的心身健康。一旦缺乏自强精神,人就很容易产生自卑感,如果长期以往,甚至可能出现极度自疚和自责的情况,这对人的心身健康具有很大的危害。
最后,自不息是自信心建立的基础。只有建立了自信,才能使人克服退缩和畏惧心理,不会妄自菲薄,在学习和生活中主动抵制因失败情绪产生的压抑感,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
人的心理活动非常复杂,只有通过理想和信念,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保持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才会有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形成健康的人格,减少心理上的压力,健康快乐地学习和生活。
(二)以自律和自省意识调控自我行为
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人的社会行为是通过观察学习获得的。也就是说,人在观察他人的行为和模仿他人时,会为自己建立一个榜样。环境在这种社会学习的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只要控制了环境,就可促进人的社会行为朝着预期的方向发展。我国传统文化思想中的自律和自省意识,强调的就是法制意识和纪律意识,要求社会公民遵守法制和纪律,注重自我行为的学习,从而形成良好的社会环境。
法家的“法治”教育和儒家的“吾日三省吾身”的内省方法,对借助外部环境,通过内心内心的调整,起到调节自我行为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所以,我国传统文化中的自我检查思想是进行自我检定、探究自我深层心理的有效思维方法。如果能用正确的道德规范反省自己,学习和模仿身边优秀的个体,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就能有效地预防各种心理问题。
(三)以宽容心态建立和谐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是人在面对面的交往过程中形成的,个体可切实感受到它的存在。在人际交往心理形成的关键时期,人际关系一经建立,一定会被个体直接体验到。如果在心理上距离趋近,个体会感到心情舒畅,相反,如果有矛盾和冲突,则会感到孤立和抑郁。美国学者舒茨曾以人际需要为主线,提出了人际关系的三维理论。三维理论认为,社会个体都有三种基本的人际需要:包容需要、支配需要和感情需要,在这三种需要中,最基础的是包容需要。也就是说,与他人接触、交往、相容是人们最基本的需要。对于强调个性的现代人来说,交往中的包容心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中庸之道”是我国传统文化思想中非常重视的内容,强调心胸豁达, 要求人们能够懂得自我解脱,从而维持心理的一种平衡状态,保持自我内心世界的稳定。随着生活压力的与日俱增,中庸思想日益突凸出心理健康方面的价值。对现代人来说,学会把握自己的内心世界,能够及时控制外界的各种刺激,及时控制和调节,才能保持心理的健康。
我国传统文化特别重视和谐的人际关系,强调“兼爱”“包容”“和合”等思想。强大的包容思想,也是中华文化得以长期延续、从未发生中断的基础,和谐、和睦、和平、和善等思想,更是中华文化的核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恒爱之,敬人者恒敬之。”在人际交往中,应该时常怀有仁爱之心、宽容之心,像爱自己一样爱别人,不要以自己的标准要求他人,学会尊重他人,学会宽容和宽恕,才会实现和睦和谐的人际关系。
传统文化中新旧交融的特质,使得其不仅仅是“过去的文化”,更影响和预示着未来。任何民族的传统文化都是在历史进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都是随着历史的演变而代代延续的,在这种发展与延续当中时时发生着过去、现在与未来的交融。8在心理健康中引入传统文化思想,不仅对提高当代人的心理健康素质很有帮助,从更深的层面来讲,对丰富和发展我国传统文化思想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注释]
1泰勒著,蔡江浓译:《原始文化》,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9页。
2李宗桂:《中国文化导论》,广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4页。
3罗鸣春、苏丹、孟景:《中国传统文化中心理健康思想传承的四个途径》,《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第7~12页。
4杨伯峻译著:《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180页。
5巢传宣:《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中国人的心理健康》,《南昌工程学院学报》,2014年第5期,第61页。
6Sue D, Sue D W, Sue S. Understanding Abnormal behavior. New York: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2000:59~63.
当前,人们对本国历史文化传统还相当陌生、隔膜,人们对国语、国文、国学,对本国历史文化传统的常识还不甚了解;体制内的,从幼儿到博士的受教育的制度安排,基本上是西化的,青少年学习英语的时间与精力大大超过了学习母语、国文的时间与精力,而体制内有关中国历史文化的教育又非常薄弱;所谓"传统文化热"并非真热,其实是假热,只是一些表面现象而已。有的只是敲敲边鼓,只是自发与偶然的现象。
其实,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有常识层面、学术与技艺层面、道德价值与人生意义的层面、国魂与族魂的层面。而且,传统文化还具有平民化的特性。传统文化资源有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及其核心价值体系的建构,有助于形成民族认同与伦理共识,有助于维护国家的安全、地位及文化输出。在人生的安立、精神的归属方面,仁、义、礼、智、信等传统价值观仍然是我们重要的精神资源。仁爱、敬诚、忠恕、孝悌、信义、廉耻等价值在当下和未来中国社会的发展中,还将继续起着良性的作用。传统伦理经过时代的转化、洗汰与我们自觉地批判继承,可以与现代化的新的伦理价值整合起来。
因此,全社会都应当重视对幼儿、小学生和中学生加强中华民族历史知识与人文精神的教育。不然,大学人文教育就根本没有办法做好。同样的,我国应当为民族传统文化的承传立法,或者说,应当在法律上规定,必须对幼儿与小、中、大学生进行传统语言与文化的教育,维护民族语言与文化的纯洁与尊严,必须改变目前青少年学英语的时间、精力大大超过学习母语的状况。
作为一个国家的公民、国民,有接触本国经典的义务。一个西方人,不管从事什么行业,在他经受的家庭、社会、学校教育中,起码诵读过、学习过荷马史诗,柏拉图或亚里士多德等希腊哲学,西塞罗等罗马政论,莎士比亚的文学作品等。这都是视为当然的,是他们的人文修养的基本功。一个中国人,也应当掌握好母语,具有中国文化的常识。可是今天在中国,如果我们让青少年读一点有关孔子、孟子、老子、庄子的书,会被认为是守旧复古、大逆不道。这是非常奇怪的事情。我认为作为一个中国人,要了解的最基本的经典是《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还有:《老子》、《庄子》、《六祖坛经》、《史记》、《汉书》、《诗经》、《楚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