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人员管理分析优选九篇

时间:2023-09-11 17:26:29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人员管理分析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人员管理分析

第1篇

1.1一般资料2001至2005年,本院先后调入或新聘护理人员近50名。但新进护理人员入院后,发现普遍存在专业知识参差不齐、操作技术不规范、应激能力低、综合素质不高。因此,加强对新进护理人员专业技能培训及护理管理尤为迫切。

1.2方法(1)加强护理人员资源管理:合理分工,优化结构,科学配备护理人员是护理管理工作十分重要的内容,也是组织有效护理活动的主要保证[1]。护理部按照“二级乙等”医院的标准,对各科护理人员从结构到数量进行科学配置,并安排素质好、有5年以上临床经验的护师进行带教。(2)加强新进护理人员的培训:护理部根据专业技术人员必须进行终身教育的有关规定,制订了新进护理人员继续教育计划、护理人员“三基”培训计划。规定新进护理人员在聘用期间,必须参加规范化培训及继续护理学教育。鼓励她们通过不同的形式学习,争取拿到高一级的学历。并组织经验交流会,安排“老”护师介绍工作学习经验,以便提高新进护理人员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3)实行岗位培训与考核:分批安排新进护理人员到上级医院进修或短期培训,同时狠抓护理操作技能的培训。(4)规范护理记录:护理部根据护理工作实际,按照浙江省《病历书写规范》,制订了护理记录单书写规范及检查标准。对护理记录的书写格式、记录原则、内容要求做到详细的规定。要求新进护理人员的护理记录严格按规范进行书写。(5)健全制度,加强管理。健全规章制度,严格执行各项护理操作常规,是防范护理缺陷的关键。因此,护理部根据各科存在的医疗安全隐患,结合医院护理质量管理标准,健全护理安全防范事故措施的各项管理制度,如查房制度、查对制度、交接班制度等。从而达到了制度明确,操作规范,违制必究,进而把护理缺陷杜绝在萌芽状态。(6)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增强责任感和慎独意识:护理部1年2次组织新进护理人员进行安全意识和法制教育,同时安排每月一次科室、每季一次护理部安全隐患分析会,以便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从而使新进护理人员充分认识到护理职责的重要性。并自觉遵守医护人员道德规范,营造一种强烈的职业安全氛围[2]。(7)加强护理安全及法律知识培训,提高护理安全意识:对新进护理人员经常进行安全教育和法律教育,牢固树立“安全第一,质量第一”[2]和依法施护的观念,组织新进护理人员经常学习《医疗事故防范与处理》、《护士管理办法》、《护理工作流程再造》及《护理管理与临床护理技术规范》等护理安全管理的有关文件,使护理人员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让新进护理人员懂得安全保证对病人来说是优先考虑的问题。提高对护理不安全因素后果的认识。让新进护理人员知法、守法、依法、护法,为病人提供安全的护理。(8)规范护理过程,提高护理质量:护理部成立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加强基础质控、环节质控和终末质控[3]。实行护士长夜查房、每月一次护理部行政查房制度和每季一次护理质量大检查制度。护理部组织质控小组成员及全体护士长进行全院护理质量分析会,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同时,护理部每季度对病人进行满意度调查,了解护理人员的服务态度,平时不定期下科室进行考核、提问,以加强新进护理人员的责任性,防患于未然。2效果

2.1提高了新进护理人员专业理论和业务水平。通过有针对性、有计划地对新进护理人员在职培训,加速了新进护理人员的成长。2005年以来,本院对近年来新进护理人员进行了专科理论和25项护理技术操作与急救技能考核,结果合格率达90%。大部分护士熟练掌握电除颤、上呼吸机、心电监护、呼吸皮囊操作等抢救操作。2005年6月份ICU病房开设以来,抢救危重病人成功率达95%以上。掌握了护理记录单的书写标准及质量要求,使护理记录单的缺陷明显减少,书写合格率达97%。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明显提高。

2.2提高了新进护理人员的业务学习自觉性。通过严格规范的管理,每批调入、聘用的护理人员思想稳定、工作主动,学习积极性高涨,许多新进护理人员正在接受不同层次的继续教育,为全院护理质量的进一步提高夯实了基础。

2.3促进了医院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进一步提高。几年来,本院通过对新进护理人员培训及管理,造就了一支基础扎实、技术过硬、操作熟练、服务态度优良的护理队伍,病人对护理工作满意率达97%以上,赢得了病人、医生、社会各界的赞扬。2003年妇产科护理组被评为市级巾帼文明示范岗。2004年急诊科护理组被评为市级巾帼文明示范岗。2005年骨科护理组被评为市级巾帼文明示范岗。2005年护理部被评为浦江县女职工建功立业标兵岗。同年11月顺利通过“二级乙等”医院的评审。近两年来,全院业务总收入亦有所增长。取得了社会、经济效率双丰收。

【参考文献】

1林菊英.医院护理管理学.北京:光明日报社出版社,1990.38.

2王秀华.手术室护理缺陷的临床分析与防范对策.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3,20(10):62.

第2篇

【关键词】建筑施工安全事故;特种设备管理

建筑业属于危险性较大的行业。据统计,建筑业生产事故发生的概率和死亡人数列在交通、煤炭等产业之后,排在第三位。近几年,全国建筑施工死亡人数每年都在一千人左右。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管理,是实现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课题,历来是国内外建筑施工管理的重点。同时,建筑安全事故多数与特种作业有关,尤其是起重机械拆卸装、施焊切割等施工作业中,极易发生倾覆、坠落、坍塌、触电和火灾等生产安全事故,因此,建筑施工特种作业安全管理是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

一、建筑安全生产的特点及建筑施工对安全生产的影响:

1、建筑施工的特点:建筑施工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是建筑产品。建筑产品不同于其他产品,与其他产品过程存在诸多不同:具有固定性、庞大性、多样性、总体性等诸多特点。建筑产品固定在一个地方制造,位置不能移动,绝大多数施工活动都在这个地点完成。而且,建筑产品的使用功能、外观形状各异,即使同类工程,也是千差万别的。建筑工程是由多个功能部分共同组成的,每个功能部分又是由许多建筑材料、半成品、成品加工、装配组合而成。这些特点还决定了建筑活动具有生产流动性大、露天交叉作业多、手工操作多和劳动强度大等特点。

2、建筑施工对安全生产的影响:建筑产品的特点必然带来了施工生产的流动性、一次性、长期性、多变性等,这些特性又必然带来了安全生产的复杂性。建筑施工70%以上为露天作业,90%以上为高处作业,导致事故现场的不安全因素多。而大量的人员在狭小的作业面施工,往往相互产生不利于安全的影响,单调的施工劳动和繁重的体力劳动使人疲劳、注意力分散、错误操作,从而导致事故发生。

二、建筑特种作业人员岗位培训的必要性

在特种作业人员上岗之前根据国家要求需要取得相关管理部门的岗位证书,这个过程是非常必要的。在上岗管理环节必须严格要求特种作业人员的专业性和技能熟练度达标。在施工过程中,一旦出现操作问题可以查询学习过程的相关资料和老师,做到先理论后实际的坚实基础,这样才能在工作中达到安全工作,熟练操作机械的目的。

很多用人单位忽视这一重要环节,这些特种作业人员本身的素质多为务农转工的,所以根本几乎不懂得机械使用原理,工作注意事项,更不会考虑这项工作的季节性、危险性等一系列的问题,导致在施工作业工程中处于不安全的施工环境。因此,应该从企业到个人重视起相关的培训,积极上取学习,掌握要点。这样才够做好最基本的本职工作。

而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工作是安全生产培训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国家为加强危险岗位的有效管理而制定的一项强制性政策。近几年对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工作得到逐渐加强,并步入正轨,企业和个人都会主动地组织和参加培训、考核,取证上岗,无证上岗的情况正逐渐消失。但是,在此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的同时,也存在着不少不容忽视的问题,必须认真对待这些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加快解决,才能保证培训工作质量,才能达到持证上岗真正意义。

三、具体管理措施:

对特种设备实施系统化安全生产管理分为设备的管理、操作人员的管理、相关单位的管理、特种设备的监督抽查管理、奖惩措施几个主要管理部分。

1、设备的管理。从设备的源头抓起,对设备的管理实行备案市场准入制。特种设备必须是合法生产厂生产的合格产品,需要生产厂提供相关资料备案,经管理部门审核批准后,并实行一机一牌制,纳入微机管理系统后方能获得准许使用资格。只有登记备案的设备才允许在本地区使用。

2、操作人员的管理。对从事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实行培训持证上岗制度,统一微机管理,包括司机、安拆、指挥人员等,颁发《建筑施工企业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资格证书》和《职业技能岗位证书》,同时颁发微机管理卡并纳入微机管理系统,严禁无证操作无证上岗。各类操作人员应定期参加培训,接受继续教育和证件复审,熟练掌握操作规程,遵守管理制度。

3、相关单位的管理。从事起重机械的租赁、安拆、使用工作的单位应当依法办理工商登记注册,取得相应资质和安全生产许可证,并向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第3篇

人性化管理即一切管理均应以调动人的积极性,做好人的工作为根本。由于精神科护士职业的特定性,决定了他们工作具有较高的应激危险性。持续的应激对心身健康和工作质量有明显影响,因此了解影响精神科护理人员的应激源,掌控应对应激的方法,能有效地增强护理人员的心身健康,提高工作质量。

1 影响精神科护理人员的健康因素

1.1特殊的工作环境与特定的服务对象 精神病医院地理位置大都较偏僻,现行的封闭、半封闭管理模式又使他们与外界处于半隔绝状态,加之服务对象的危险性,极易导致心理失衡。

因此,要求精神病患者的一切活动均不能脱离护士的服务视线,方能保证患者和自己的安全。使得精神科护士的工作处于超负荷运转状态,造成护士身心疲惫。多数人在面对职业压力时会出现对工作厌恶疲倦感,表现为工作效率低,对服务对象漠不关心,情绪低落、个人无工作成就感等。

1.2客观形势使护士产生压力 医院要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医疗市场中求生存和发展,管理者就必须抓好服务质量,为患者提供超期望值的服务。高标准、严要求的管理模式,加之患者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医疗护理纠纷的增多,迫使护士在进行任何操作时,都必须各尽职守,精心细致。研究表明,工作难度越大,应激强度越高,越易引发心理问题[2]。尤其是刚参加工作及专业素质偏低的护士,由于各种客观和主观的因素,使工作中常常受挫,极易产生紧张焦虑等心理问题[1]。

1.3轮流工作制的心身反应 患者连续的治疗,护士实行轮流工作制,不分昼夜,不管花费多长时间,消耗多大体力,都要格守职责,导致生活规律的改变,引起人的生理、心理活动的变化,久而久之,容易形成恶性循环,加重心理压力。特别是午班和夜班的护士,由于精神病患者的危险行为常在工作人员较少,或夜间实施,护士既要完成日常治疗和护理,又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杜绝各种意外事件的发生,使护士在工作期间心理高度紧张,心身疲劳,导致心理问题的发生。有研究报道[2],巨大的工作压力易使护士群体中心境抑郁、心理紧张、焦虑失眠发生率增高,出现习惯性便秘、经前期紧张综合症,甚至产生疾病等。

2 管理对策

2.1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 各级卫生管理者要为护士不断改善工作环境,提高护士的工资、夜班待遇,以解除护士的后顾之忧。还要尽可能地解决护理人员的数量结构不合理等情况,缓解护士的身心超负荷运转的状态,合理有序地安排工作。此外,要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对优秀护士公开表扬并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定期选派一定人员培训、进修。医院的各项决策中要注重发挥护士的主观能动性,增加护士的主人翁意识。

2.2适时的心理疏导 护士长要充分认识护士可能形成的一些紧张因素的影响,积极引导护士正确对待各种压力,充分发挥护士的聪明才智,关心护士冷暖,让他们在宽松的环境中奋进,还要通过各种沟通途径针对不同年龄段和不同情况下护士的心态,给予及时疏导,使护士的心理压力有机会释放,以保持心理平衡。

2.3引导护士正确对待压力源 (1)要加强政治思想和业务知识学习,全面提高自身素质。首先要正视自身价值,精神科护理工作关系到社会的发展和稳定,也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和睦幸福,患者在护士的精心护理下,摆脱精神疾病的折磨,从而恢复身心健康,回归社会,这就是精神科护理工作的意义所在。护士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逐步达到毫不利己的医德境界,在工作中不断加强业务训练,提高业务水平,取得患者及家属的信任,才能得到社会的尊重和认可。(2)要注重培养护士对挫折及困难的承受和应对能力,不断学习心理学知识,提高自身心理素质修养,运用积极的应对策略,减少消极心理防御。(3)引导护士保持平和心境,运用各种方式正确处理生活和工作中的各种问题,始终保持积极,乐观的心理状态。(4)合理安排工作、学习、休息时间,保证足够的睡眠,保持旺盛的精力。(5)鼓励护士积极参加各种社交、文体活动,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丰富业余生活,增加生活情趣,疏导、松弛精神紧张状态,维护其身心健康。

2.4尽力满足护士生理及心理需求 实行固定班次,护士长根据科室具体情况随时增加班次人员力量。合理安排护士休假、进修、学习、工作等,以确保人力的合理使用,同时根据护士的能力、性格特点及特长,用人之长。并经求护士意见,采纳合理化建设,满足护士的合理需求[3]。

第4篇

作为重要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组成部分,企业人事档案管理中企业正常运营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我们切切实实的步入了信息时代,在这种大背景下,人事档案中的资料信息越来越成为宝贵的企业信息资源,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本文将对认识档案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进行研究分析,以期给相关研究者以有益借鉴。

关键词:企业;人事档案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作用

一、人力资源管理与人事档案管理

1.1人力资源管理

所谓人力资源管理是指在企业战略的指导下,通过科学方法的运用,以人力资源战略和规划分析为基础,对企业的人力资源进行配置、考核、规范等工作,以实现企业目标和员工的价值。通常情况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包含了培训与开发、招聘与配置、薪酬与福利管理等等。

1.2人事档案管理

人事档案是在人事活动中形成,主要是记录员工个人、家庭以及工作情况,其内容可以反映一个人的经历和品行,并以个人为单位集中保存以备查阅的文件资料。人事档案的实体管理主要包含档案的收集、鉴定等,人事档案的管理工作是对人事档案的实体管理,并对人事档案信息进行适当的利用和开发。1.3人力资源管理与人事档案管理的关系人力资源管理与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人事档案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可以促进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顺利开展,通常情况下,企业可以通过人事档案来查找员工的具体资料,了解每个员工的情况。而人事档案则记录了每个员工的资料,是承载员工各项信息的载体,人力资源管理的各项活动也是人事档案内容的主要来源,两者之间是相互依赖的关系。

二、人事档案管理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

人事档案管理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

2.1提高企业内外部员工的整体质量

企业内部的人力资源招聘工作主要包含了内部招聘和外部招聘两个方面,内部招聘主要是从企业内部员工中招聘选择所需人才,外部招聘是从社会和高校招聘企业需要的人才。但是在企业内部员工招聘中,经常会出现企业员工不管应聘人员的专业和资质,随意招聘自己老乡和校友的情况,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企业员工的整体素质,影响了企业的内部管理。但是企业通过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可以对员工的档案资料进行统一的分析,以合理安排人事招聘人员,避免任用与招聘地区和高校相关的员工,以保障企业员工的质量。除此之外,在实施企业内部招聘时,企业还应该分析员工的档案资料,以为内部员工的选拔提供重要依据。

2.2帮助企业进行人力资源规划

人事档案中包含了企业内部人才结构、人才水平以及人才数量等方面的信息资料,通过人事档案的整理工作,可以为企业分类企业人才,帮助企业了解人类资源的存量和具体信息。比如,人事档案管理部门对企业内部员工退休和流动情况的分析,可以让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及时把握企业的人才流动情况,以为企业的未来发展提供重要的参考信息。由此可见,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可以帮助企业更好的规划企业内部人力资源,促进企业未来更好的发展。

2.3帮助企业更针对性的实施培训

员工培训是企业内部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要想让员工培训获得所需的效果,就必须了解每个员工的工作需要,以提高员工培训的针对性。为此,通过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企业可以了解每个员工的教育背景、年龄等,对于年轻的企业员工,企业可以对其进行新知识的培训,对于年龄较大的员工,对知识培训的抵触情绪较大,对此,企业可以对其进行健康保健培训,以充分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2.4促进企业跨地域文化管理

企业员工来自不同的地域,会给企业带来不同的地域文化,为此,在企业管理中,企业应该注意了解和分析每个员工的地域文化,促进企业跨地域文化的管理,帮助企业员工之间相互了解,避免出现文化冲突。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可以对员工的工作经历和籍贯等进行分类,相关工作人员可以对每个员工的文化特质进行分析,并对员工在未来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冲突问题进行预测,提出解决方案。比如,企业可以安排不同文化背景的员工进行沟通合作,让他们在工作中加强沟通,促进员工与员工之间的合作,提高企业的内部凝聚力。

2.5对员工采取有针对性的激励手段

员工的档案内容,可以帮助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者详细了解每个企业员工的工作需求。马斯洛在需求层次理论中提到人的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也就是说,每个人都有自身的不同需求,不同的人对自身的需求层次也各不相同,对企业来说,只有通过对员工档案资料的详细分析,才能了解每个员工的现实需要,以更有针对性的采取各种激励手段,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

结语:

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其中人事档案管理资料的价值主要体现在档案的具体利用上,档案管理人员通过对档案资料的整理、分析,帮助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更好的实施人力管理工作,促进企业内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为此,在未来的企业发展中,必须充分重视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并通过利用各类先进的信息技术,对档案资料进行科学的归纳管理,让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更科学,以更好的促进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张海滨.从中日人事档案管理的比较看我国人事档案管理的前景[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1(S4)

[2]张兰月.档案工作中的知识管理分析[J].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2010(02)

[3]罗剑丽.人事制度改革下的高校人事档案管理与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思考[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35)

第5篇

关键词:餐饮业;人力资源管理;招聘;心理培训

中图分类号文: 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2015年8月,在温州一家火锅店,因为火锅加水产生纠纷,服务员朱某用塑料方盒盛了开水,直接淋到顾客林女士身上,造成受害人林女士全身浅Ⅱ度烫伤。事件给员工、顾客和企业这三方都带来了巨大的伤害。因此,关注企业员工心理问题,加强员工心理培训,做好餐饮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保证餐饮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是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餐饮业人力资源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餐饮从业人员整体素质偏低

由于餐饮业招聘时一般要求年龄不超过25岁,所以服务员年龄一般偏小,而且,根据相关人力资源调查资料显示,在餐饮业中有接近60%的员工还是高中及以下学历,所以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不高。

(二)餐饮从业人员流动性高

餐饮业工作技术含量不高,工作内容简单重复,劳动报酬相对较低,员工对认可度不高,因此业内员工流动率每年维持在30%的较高水准上[1]。

二、餐饮业员工常见心理问题分析

(一)员工容易产生消极情绪

大量新员工进入餐饮企业,从“学生”变成了“员工”,这种角色的转换意味着他们由“享受服务”向“付出劳动”、由“个体学习”向“团队合作”、由“考试及格即可”向“工作精细化要求”、由“个人影响”向“整体影响”的多角度转变,这种转变带来的更多的是焦虑和不安,而且,由于对困难和挫折的承受力相对较弱,新员工更容易产生各种心理不适反应[2]。

餐饮行业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大、传统节假日更难与家人团聚,在服务过程中,顾客不够礼貌的态度都是导致员工心理不适的重要原因。此外,劳动密集型企业对员工简单、粗暴的管理极易造成员工情绪不良。

(二)员工缺少心理支持系统

大量员工从农村来到城市,在远离家乡和亲人的陌生环境中,孤独感较为强烈。而且因为员工流动频繁,人际间的交流很少,缺少有效的心理支持系统是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

三、对餐饮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建议

心理问题的困扰,不仅是影响员工身体健康的重要因素,更与企业工作绩效的高低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基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对员工情绪管理能力的提升和工作绩效的改善提出以下建议。

(一)制定基于员工情绪管理能力的招聘计划

1.依据餐饮业的工作特点,企业在员工的招聘过程中要特别重视员工情绪管理的能力的考察,尤其是对员工自我情绪感知、自我情绪调控、对他人情绪调控、以及情绪应用能力的评估。

2.企业要明确分析和界定不同岗位员工相应情绪管理能力的技能标准,为员工的招募与甄选提供明确的判断依据,以确定员工现有的情绪管理能力是否符合岗位的规范和要求。

3.利用合适的招聘测评工具来甄选员工是提高工作效率的最佳方法。招聘测评工具可从测评内容上分为知识考试、心理测量和行为观察三大类。知识考试测查的是应聘者的知识技能水平,包括专业知识考试和综合知识考试等。心理测量通过仪器或量表等工具来测查应聘者的某些特定的倾向、能力或人格,王要包括能力测验、兴趣测验、人格测验等标准化心理测验。行为观察法通过招聘者对应聘者语言、行为等外部表现的观察来评定应聘者的心理和能力素质,主要包括面试和情景模拟技术。例如,让被测试者身处所设定的人际关系环境里,当面对一些现实性的冲突和问题时,从他情绪变化、语言表情等方面测试无意识状态下的情绪反应来评估其人际关系的处理能力[3]。

(二)开发和完善员工情绪管理能力的培训体系

1.入职培训使新员工尽快适应企业文化。新员工培训不仅仅是技能、意识的综合训练,更重要的是正确、健康的心理素质的打造。管理者要引导员工正确认识服务工作的重要性,帮助员工制定个人职业生涯发展规划,使员工个人职业生涯发展与企业的发展紧密地结合起来,使员工增强工作的主动性。

2.将心理健康教育列入培训计划。通过有效的心理培训,不仅有助于企业准确了解和把握员工的心理状态,构建良好的企业文化,增强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而且有助于改善组织氛围,提高员工士气,从而提高企业经营绩效。

3.运用多种培训方法,提高员工的情绪表达能力。一是通过讲授法使员工认清工作所需要的情绪表达规则,并认同这些情绪规则对完成本职工作的重大意义,使员工从内心深处愿意在工作中表达出与之相适应的情绪。二是通过角色扮演锻炼情绪表达能力,指导员工在其情绪感受与情绪表达规则不一致时,将注意转移到积极的情绪体验上,以改变不利情况,获得情绪型工作所要求的情绪体验。例如,引导员工与客人“角色互换”,设身处地地替客人着想,通情达理地谅解客人的言行和态度,为其提供最需要的服务。

4.企业要善于化解员工负面情绪。管理者首先要全面了解员工负面情绪产生的根源,如员工关系是否和谐、工作设计是否合理、利益分配是否公平等。其次,通过建立疏导机制,多渠道、多途径地对员工进行情绪疏导,尽力营造愉悦、和谐的工作氛围,给员工创造舒心的工作环境,培养与塑造高情商的现代员工。

餐饮业是以提供餐饮产品、各项服务和企业文化为主要内容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员工的素质建设已经成为餐饮行业赢得市场竞争的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现代餐饮企业应掌握员工心理问题产生和发展的规律,从招聘环节开始了解应聘者的个人特质和情绪控制力,并加强员工心理健康培训与管理,建立员工心理问题疏导的模式和长效机制,进而有效的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从根本上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吕菊芳.餐饮业服务员人力资源管理分析及对策[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2,(7):68-69.

第6篇

论文摘要:当前企业现在普遍存在着人力资源结构不合理、总体素质偏低以及人才流失严重等现象。如何科学地做好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管理,已成为施工企业的重点解决的问题。

0引言

当前企业现在普遍存在着人力资源结构不合理、总体素质偏低以及人才流失严重等现象。如何科学地做好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管理,已成为国有施工企业首先要考虑的问题。

1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1.1人力资源结构不合理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外先进管理经验的引进和国内教育水平的提高,国有施工企业员工总体素质偏低的情况有了很大的改善,但与国际一流企业相比仍有不小差距。人力资源结构不合理,普通型员工相对富余,高素质的人才匮乏,加上各种原因造成的人才流失,使得国有施工企业人才的总体素质令人担忧。

1.2经营管理人才缺乏企业需要人才,但缺乏高素质的经营管理人才却是国有施工企业的一个通病。“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专业技术人才受到重视是理所当然。但是,经营管理人才的重要性也不可小视。国有施工企业管理者大多是技术起家,重技术、轻管理往往是他们的特点。他们认为经营管理人员不能直接创造经济效益,“吃闲饭”,因此不予重视和培养。长此以往,导致有能力的经营管理人才要么被埋没,要么跳槽,而那些没有经营管理能力的人员却通过种种“关系”占据管理岗位,使管理部门成为养闲人的场所。

1.3人力资源流失严重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人才主体意识的增强,人力资源流动逐渐频繁。合理的人力资源流动不仅是正常的,甚至是必须的。

2人力资源问题原因分析

2.1管理观念落后一是对人力资源的理解存在片面性,缺乏科学的人才观。企业应认识到,德才兼备、有创造力、有贡献的就是人才。不仅高工是人才,技艺精湛的工人也是人才;不仅受过系统教育的硕士是人才,从基层摸爬滚打成长起来的技术工人也是人才。二是将现代的人力资源管理和传统的人事管理混为一谈,未能建立起有效的人力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投资、保障体制。很多国有企业虽然把“人事部”的牌子换成了“人力资源部”,但思想上还停留在传统的人事管理的层面上。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它不仅涵盖了传统人事管理的内容,而且在理论上和操作上更加丰富、深刻和全面。现代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是为员工的自我发展提供帮助的服务部门。企业应当从人的自然属性出发,视员工为最宝贵的资源,用科学的、人性的方式尊重员工的人格和选择,关心他们的需求,帮助他们自我完善,实现自身的目标和价值。企业在员工成长的同时也得到了成长,实现了企业与员工的“双赢”。

2.2缺乏淘汰机制。国有施工企业的两个突出问题是冗员过多与结构性矛盾并存。由于过去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国有施工企业普遍缺乏合理的淘汰机制,导致一方面富余人员较多,劳动生产率较低,人工成本不堪重负;另一方面,熟悉市场经济的高素质经营管理人才和复合型人才却十分短缺。

激励手段单一,缺乏科学的激励机制。国有施工企业在员工激励认识上存在误区:注重人力资源职位的提升,忽视人力资源专业技能的发挥。国有施工企业往往以专业技术作为提升行政管理领导的依据。诚然,有不少的优秀技术人员在走上领导岗位后,表现很出色,但这并不是一个必然规律。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在素质和能力结构上的要求差别是很大的,一名优秀的技术人员,不一定就是一名优秀的管理者。

此外,目前国有施工企业基本上还是执行按职能分工设置的组织管理体制下的分配制度,经营管理者和广大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因为不能得到合理的激励,没有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

2.3培训工作跟不上在对人力资源的使用上,很多国有施工企业没有认识到人力资源是一种通过不断开发而不断增值的增量资源,没有认识到人力资源像所有资源一样会发生损耗,只关注对其使用,而没有考虑到补给和折旧,不舍得把人力资源培训作为重点投资与投入对象。

3当前应重点抓好的几项工作

3.1搞好人才的选拔要完善人才招聘制度,引进竞争机制,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目前,多数企业的经营管理者还是由上级行政部门指定任命,有些名曰竞争上岗,实际上早已拟定;在招聘中出现各种“不正常”现象也时有发生。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应出台有关经营者招聘的政策法规,严格按照政策法规规定的程序和办法选择适合的经营管理者,通过竞争择优选择经营者,使大批有胆识,有事业心,有创新精神和开拓意识的人才得到合理配置。3.2重视人才的培养成功的企业领导层都十分重视对人力资源培训的投入。他们认为,只有人力资源的潜能得到开发,企业的潜能才会得到开发;只有人力资源的素质得到提高,企业的素质和竞争力才会得到提高。合理开发出现有人力资源的潜能,相当于在不增加人员数量的条件下,增加了人力资源的总量。这对企业效益的增加和员工自身素质的提高都是非常有利的。

作为人力资源流失比较严重的国有施工企业,更是要重视人力资源培训,把人力资源培训经费列入年度预算,做到舍得投资,舍得开发,舍得培养,真正把人力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进而转化为科技优势和产业优势。

3.3做好人才激励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国有施工企业应特别注意在人力资源的选拔、绩效考核等方面应用科学方法和信息化手段。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体系。使激励更加有效和充分的基础是对工作绩效的科学考评。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体系,包括目标任务、任职标准、考核制度。目前凡是员工积极性高的企业,一般都建立了科学的绩效考核体系,并与个人收入挂钩。建立适合国有施工企业的激励机制。激励,是指通过满足员工的需要使其努力工作,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激励机制可以使员工清楚认识到自己在企业中的价值所在,清楚了解到在企业中应扮演的角色,最终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激励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是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重要手段。针对国有施工企业的具体情况,主要有以下几种激励方式:

薪酬激励。企业可以通过工资、福利以及股权等方式,把员工的薪酬与绩效挂钩,以经济利益的形式来激励员工的积极性,让他们感到个人利益与企业整体利益息息相关,愿意为企业整体利益服务。不过,这种激励如果过量的话,会加大企业的负担,对企业的长远发展不利。因此,薪酬激励必须与精神激励相结合。

精神激励。精神激励包括对企业员工的尊重、理解与支持,信任与宽容,关心与体贴。正确运用精神激励可以有效地培育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和信任度。企业如果做到真心为员工着想,就能够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第7篇

医院行政管理人员主要来源分3种类型:一是“业务转型”行政人员,主要是从医师、护士、医技部门转岗到行政岗位的同志,他们学历一般比较高,也有一定的职称,有的还兼管病房工作,尚未脱离临床,但他们没有受过系统的医院行政管理能力知识培训,缺乏现代科学医院行政管理知识及经验,所以在实际工作中能投入的管理精力较少,能为领导提供的真知灼见也较少。二是“型”行政人员,主要是从军队转业到医院工作的同志。这些同志综合素质好、吃苦耐劳、工作扎实、组织纪律性强、思想作风过硬。但由于部队管理方式、工作对象及方式方法和地方医院不同,有较长时间的适应和转变过程。三是“学生型”行政人员,主要是从高等院校毕业分配直接走上行政管理岗位工作的同志。这些同志年纪轻、学历高,掌握了一定的管理理论知识,语言表达能力强,接受新事物、新知识、新理念比较快,但社会阅历和实践经验缺乏,很难站在全局的高度谋大事、想长远。从以上可以看出,我们现代医院的行政管理人员存在来源多样、素质参差不齐的现象,真正从正规院校行政管理专业毕业,具有行政管理工作经验的人员少之又少。

2制约医院行政管理人员发挥作用的因素

2.1缺乏激励机制医院行政工作具有事务多、责任重、政策性强的特点。目前,有些行政管理人员工作的能力很强,可是没有做到高效率,认为医院管理工作属于日常事务性工作,能应付就行,干好干坏都一个样,对自己缺乏严格的要求。而当前的医院虽然大多都已实施了绩效考核制度,但是针对行政管理人员施行的绩效考核,却没有和其实际的工作业绩、工作质量、工作效率真正挂钩,致使行政管理人员的绩效考核没有起到根本性的激励作用,这也是当前医院行政管理人员工作热情不高、工作主动性较差的重要原因之一。

2.2缺乏物质和精神需求的动力目前,医院中的行政管理人员工资和奖金收入一般都低于同级的临床医务人员。在职称评定中,有的行政管理人员职称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这些因素一直影响着行政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所以,他们的工作难以做到高效率、快节奏地提高。

2.3缺乏现代化科学管理的理论和方法现代医院行政管理人员中,大部分不是正规医院管理专业毕业或未经过医院管理理论的学习和培训,管理知识贫乏,创新意识和现代化医院管理能力欠缺,往往仅凭资历、凭经验或行政命令进行管理,这已远不能适应现代医院快速发展的需要。

3提高行政管理人员综合素质的途径

3.1强化培训增强管理能力学习是提高个人素质的主要途经。医院行政管理人员具有表率、带动、指导、辐射影响的作用[1]。因此,要围绕有助于思想政治素质提高、有助于行政管理人员管理水平提高、有助于业务素质提高等目标,针对性地对行政管理人员开展理论教育和业务培训,从而提高行政人员的管理素养。同时,医院还要创造一切机会和条件让行政管理人员外出“充电”,组织他们参加各种类型的管理业务知识及能力的培训和相互交流,使他们从医院管理、文化素质、思想素质、沟通能力、行为规范、团队精神等方面得到全面而有效的培训。

第8篇

[关键词]人力资源;人事档案;作用;管理

一、人力资源和人事档案两者的分析

人力资源管理是与一定物力与人力有效进行结合,用最为合理的方式去安排调控、合理培训,能够使物力与人力实现协调一致,能做到唯才是用。人事档案为人力资源管理提供基本信息,人事档案管理能够直接影响人力资源管理的工作效率。

二、人事档案管理对人力资源管理会产生负面作用

人事管理方面的资料的准确性至关重要。一些人对于自己个人信息的完整性并不重视,由此或者出现信息偏差,或者出现基本资料失真的情况,内容可能前后不一,也可能对于年龄、工龄、党龄以及学历方面的信息并未确定,只为应付而填满。在现实生活中也出现过很多这样的现象:某些干部或者职员的工龄越填越大,年龄却越填越小,或者某些资料不够完整、细致,在进行资料考核的时候,普遍出现了只有优点却没有缺点的问题。现代化的档案管理工作,是在网络上建立一个完整规范的档案资料库,让人可以及时了解档案的动态,并及时更新信息。运用现代化的技术对档案进行分类规范与调整,使归档、查询、变更、存档等工作能够运用现代化技术来体现,在相关资料的查询方面有着系统性与高效性,改变了传统的只能够运用纸张与书本记录的方式。

三、人事档案管理对人力资源管理的正面作用

人事档案记录了员工一生的个人经历及发展过程,企事业单位通过人事档案,能真正了解一位员工的过去,从而通过档案来衡量一名员工真正的发展潜力,进而有效避免人才被埋没。企事业单位还可以通过人事档案中的有效信息,最大限度地了解人才能否为自己的企业效力。人力资源对于企事业单位的发展所起的作用日益明显。现阶段的人才流动非常频繁,促进了人才质量的提高。而随着政治体制的改革与深化,人事档案的社会化开发式管理模式将更加普及与通用。

四、人力资源管理需要完善的人事档案管理

应该努力实现档案的搜集,保证查询工作的系统性。相关的管理人员的职责与工作分配等制度应该完善并且上墙细化,要严谨地按照相关制度和程序来完成管理工作。当有人需要查询或者查阅完整的档案资料,必须出示相关证件以及相关许可,缺少程序的人员,坚决不可以随意查找、翻阅档案。只有正规党员才有对相关档案材料翻阅的资格,如果查找的资料中有涉及本人的部分,亦不能进行查询,牵涉到与本人先关的亲属人员时候,查询行为也要被禁止。遵循“三不转”的基本工作要求。对于已经进行收集的个人材料,不仅应该规范细致地安排与归类,还要进行严格的筛选与校对,必须做到细致分类、编码以及记录编排,装订整版。整理的过程中要用心核对与筛选,认真研究,并且根据内容加以适当的分类和调整。及时将那些出现破损或者有内容缺失的档案资料进行规范与完善。保证装订的规整,文字要完整,不可以被遮挡,材料的内容不可以随便加以变动,要保证原版的内容。只有这样,才能最终达到对档案整理工作的终极目标,即为档案的完整、细致、分明,从而实现档案工作体系的完整化与规范化。人事档案管理人员要具备较高的政治素质、良好的职业道德,要拓宽档案管理人员的知识领域,提高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使档案管理人员能够很好地适应全新的档案管理方式。同时,我们要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更好地为人力资源管理和高层决策提供有效的服务。

五、人事档案管理对于提高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分析

第9篇

关键词 人才流失 以人为本 用人机制 招聘

中图分类号:F272.9 文献标识码:A

1杭州香溢大酒店概况

杭州香溢大酒店拥有符合国际水准的豪华客房,包括总统套房、高级行政套房在内的风格各异的套房及行政客房,为客人提供国际水准的起居服务,房间设施配套齐全,舒适典雅。两层行政楼层,专为商务人士提供便利条件。每间客房及套房均可免费高速宽带上网,部分客房配置液晶电脑,其中的高区大床房2.4米超大的床褥更是一大卖点。酒店5间高级食肆风味多样,传统的中餐厅和日本料理、地道的杭菜馆、中餐贵宾房及优雅浓情的咖啡阁、大堂酒廊,满足不同来客的多种口味的需求。会议接待功能十分完善,配置了一些较为先进的设施,还能实现两个会议厅之间音视频信息的双向同步传送,使与会人数最多从350人扩大到430人左右。总共8间会议厅都有安静的独立空间,可作为各类商务洽谈、培训研讨、高管聚会和私人社交之首选。

2 杭州香溢大酒店人力资源利用现状分析

2.1杭州香溢大酒店人力资源结构分析

性别结构:据统计,酒店员工男女性别比例为1∶4.5,这与服务业中女人员占主导相一致,比较特别的是厨房中男女比例为4.9∶1,说明该岗位以男性员工为主。

学历结构:酒店员工初中及以下学历约占总人数的21%;高中学历的约占59%;大专及以上学历20%。餐饮从业人员的学历层次逐年提高。

工作年限:据统计,两年以下工龄的员工约占52.9%,两年到五年内工龄的员工占26.4%,五年以上员工占20.7%,酒店服务岗位和厨房的员工流失率相对较高,管理层面的员工中五年以上员工占绝大多数,流失率相对较低。

2.2 人员高流失率对酒店的影响

2.2.1 经济上的损失

首先,员工的跳槽,会造成酒店招聘成本和培训成本损失;其次人员流失会导致饭店独有的经营方式、理念、价值观等外泄。

2.2.2 对酒店服务质量的影响

员工有跳槽念头时,服务质量会大大下降,流失后酒店为保证正常运行需要招聘新员工,其服务水平熟练程度需要一个过程,也间接为酒店带来影响。

2.2.3 影响酒店的凝聚力

人的观念、意识、情绪是受周围环境影响的,酒店一部分员工流失对其他在岗人员的情绪产生比较大的“波及效应”,导致其他员工工作积极性和效率受到影响,一个人出走,带动一批人出走,从而影响到酒店的整体凝聚力。

3 杭州香溢大酒店人员流失的因素分析

3.1社会因素―― 我国传统观念的影响

酒店业是服务性行业,我国酒店业刚刚兴起,服务行业受国人的观念影响,被认为是地位低微、“伺候人”的行业,并且不稳定,缺乏长期性,是酒店员工流失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3.2酒店因素分析

3.2.1缺乏良好的企业文化,员工没有归宿感

酒店良好的企业文化能促使员工共同遵循一样的价值观、信念、经营哲学和行为准则,从而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协同力。而酒店大多缺乏良好的有核心凝聚力的企业文化,缺乏经营理念,员工没有归宿感。

3.2.2领导者缺乏领导魅力

在有些酒店,某些管理层领导官本位意识浓,管理方式粗暴,不尊重人才,不注重上下级沟通,与员工关系淡薄,在基层队伍中没有影响力。

3.2.3以实习学生为酒店的主要人力资源

杭州香溢大酒店90%的一线员工是从各学校找来的实习生,实习生到实习时间结束也就意味着杭州香溢大酒店将流失90%的员工。

3.3 员工自身因素分析

3.3.1员工的年龄结构

酒店业的从业人员的年龄结构普遍比较低,是年轻人密集的行业。年轻的员工思想相对不成熟,对自身定位不是很明确,当现实工作与理想中的职位相差太远时就容易有心理波动,想要离开。另外,年轻人少有家庭责任感,并且自身适应性强,对企业依附性差,以致酒店业的员工流失率居高不下。

3.3.2员工对薪酬的不满

通过对员工辞职率的分析表明,员工跳槽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是相对工资水平。酒店员工相对工资水平比较低,一般每月一千元左右,有些基层员工甚至七八百元。员工逐渐产生失望情绪丧失工作积极性,消极怠工甚至跳槽流失。

3.3.3 寻求更好的发展机会

报酬是在人们选择职业时比较注重的一(下转第116页)(上接第114页)个因素,但它并不是人们做出最终决策的惟一依据。若得不到很好的发展,即便能在这家饭店拿到更高的收入,有人也会跳槽到能给他更广阔的发展空间的饭店或企业工作。

4 杭州香溢大酒店人力资源合理利用改进措施

在我国酒店业面临着巨大竞争压力的今天,如何调动服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激励服务人员为顾客提供优质服务,提高顾客满意感和忠诚感,是酒店非常关注的问题。

4.1 确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

“争天下者必先争人,取市场者必先取人”,酒店的人性化管理,主要是对员工应该实行正确的科学的人性化管理,“以人为本”就是“以员工为核心”。酒店应人尽其才,人尽其用,人才各得其所,使管理人员的管理活动似沙子般的细腻、细微、细致,服务人员的服务就像阳光般的温暖。

4.2 帮助员工制定发展计划,明确员工发展空间

酒店应该对每一位员工设计其职业发展规划,尤其是对大学生等高素质人才的职业发展要有一套明确的规划方案,使其能够看到未来发展的方向和目标。外方管理公司还可以提供一定的海外培训经历,这样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一定会受到大学生的欢迎。例如美国假日集团在孟菲斯市设假日酒店大学,假日集团的经理们都得在这里进行为期2至5周的学习。喜来登集团在全世界3个大洲设有5个培训中心用以训练中高级管理人员,这样的培训将有助于留住人才、激励人才。

4.3 切实提高员工的薪酬福利水平

薪酬福利是员工工作的直接动力,是其生存的发展的直接源泉。根据美国行为科学家弗雷德里克・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满足各种需要所引起的激励深度和效果是不一样的。物质需求的满足是必要的,没有它会导致不满,因此设立职位工资、技能工资、绩效工资相结合的薪酬结构。

4.4 改变行业的用人机制和招聘制度

4.4.1采用“性格特征聘用法”

员工选择不当是导致员工跳槽、人员流失的首要原因,并直接导致酒店人力资源管理成本的上升。因此,酒店在选拔员工时,应首先对空缺的职位进行细分,按照岗位的不同特点选拔符合其性格要求的员工。此外,任用那些充满激情、快乐、友善的员工总是正确的选择。

4.4.2 运用创新的用人机制,造就高素质的员工队伍

在员工队伍的组建上,引用创新的用人机制,采取公开招聘,择优录用,实践检验,优胜劣汰的办法。坚持“三不原则”,即“不惟文凭看水平,不惟资历看能力,不惟亲疏看才干”,加大人才引进和开发力度,以竞争机制为业主培育一支思想好、素质高、作风硬、业务精的员工队伍。

5 结语

酒店人员流失会给酒店带来很大损失,酒店要合理有效的利用人力资源,要解决酒店员工过高的流动率问题,就需要重视对员工的教育和培训,提高管理水平,确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切实重视员工的发展,使得员工能全心全意地投入到工作中去,尽量减少人员的流失,减少酒店损失,实现员工与酒店双赢的局面。

参考文献

[1] 任长江,薛显东.酒店管理职位工作手册[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