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12 17:04:09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农村农业发展现状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一、全市农业发展现状分析
目前,全市总体上农业生产发展形势有所改善,2015年农业增加值10亿元,较上年增加了百分之八,全年粮食产量达10万吨,相比上年有所增加。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减少,主要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有所增加,农民人均收入有了一定提升。但是,农村农业在增产增收过程中仍然存在问题,主要问题可简要分为以下几点:
(一)农村农业生产技术水平发展较为缓慢,生产率水平低
部分农村地区处于相对落后局面,农业生产方式仍然处于传统的生产方式,锄头、扁担、箩筐等生产工具仍旧被农民广泛使用,即使有了现代化的工具,如耕田机、收割机等,由于农村地势较为复杂,山坡、河谷颇多,很多现代化的机械设备并不适用于当地的农业耕作。加之,一些农村地区技术信息传播不畅,农民缺乏对适宜技术的了解,不用或不敢贸然使用新技术。再有,新技术投入成本高,由于农民经济较低,即便是政府给予一定的补贴,也无力采用新技术,采用新技术要受到物质投入,如种子、化肥、农药、灌溉技术等一系列供给瓶颈限制,新技术推广难度大。农业生产技术发展受限,未能得到大幅度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
(二)劳动力素质不高,新的农业技术难以得到广泛应用
近年来,当地的青年劳动力外出务工人数较多,留下的农村劳动力多为妇女、老人,他们的生产能力较弱,且受教育不足,文化程度不高,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较差,对一些有关农业发展的信息接受能力不强,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在农村得不到有效的推广。主要还是以传统的生产方式进行农业生产,农业生产效率低,部分地区经济收入水平基本维持生活或略有盈余。
(三)农业生产条件基础差,资金投入不足
都匀地处山地,人口分散,农民土地不集中,土地经营规模小,新技术得不到广泛使用。农业生产易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解决灾害问题的措施的实行有待加强。另外,农业基础设施资金投入不足,一些农业设施数量不够。农业设施投入使用后,后续的管理维护工作做得不足,直接造成了经济损失。此外,对农业技术生产研究的投入少,新技术、新产品引入不足,农业技术人员待遇差,技术人员缺乏,农业快速发展受到了限制。
(四)农田闲置,土地利用的效率不高
近年来,外出务工的农民越来越多,相比在家务农,外出打工成本更低,所得到的收入更多。一些农民常年在外务农,土地无人耕种,或是留下的老人,妇女在家种植,他们无力全面有效的利用个人所有的土地,导致了一部分土地闲置,农田荒芜,一些承包农田的租户,通过向外出务工的农户租用不用的土地,进行规模性农业生产,但租户只是选用了一些地势条件相对平坦,土壤肥力好的地区种植,土地空置仍然是一个问题。
(五)农产品销售途径单一,产品经济收益低
最近几年,一些农产品在不同农村地区得到了推广。例如,规模性的葡萄种植,大棚西红柿、辣椒、蔬菜等的栽培,在当地生产效果好,产量较以前有所增加,但是,销售确成了一大问题。由于种植同种农作物的农户较多,总体产量高,而当地农民主要是到农贸市场销售,市场上同类型农产品供给大,价格低,农民只能以较低价格卖出去;加之储存技术不足,许多滞销的农产品只能浪费掉,并未达到所预期的高收益。
二、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和发展方式的现状,转变农业生产方式,拓宽农民增收的渠道
(一)加快实现现代农业技术的推广使用,提升农民生产技术水平
加大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根据当地的地理环境,选择引进和开发适宜当地使用的机械设备,优化农用设备,减少一些自然灾害给农业生产所带来的影响;确保与农业发展有关的信息传播到位,农民能够及时了解农业技术发展情况;政府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和经济补贴,落实农业补贴政策,减少农民购买设备的成本,激励农户使用新的机器设备;引导农民使用优质的农作物品种,指导农户合理使用农药、化肥,应用现代技术防治虫害,快速有效的提高农产量,增加农民收入。
(二)提高农民素质,培养农业技术人才,促进农业发展
提高农村农民劳动者的素质,努力培养出多技能的新型农民,充分使用农村人力资源优势。大力推进农业生产技能的培训工作,各地区分配专业的技术人员,对农民进行实时的技术指导;改善农村办学条件,加大农村农业技术教育力度,提高农民对科学技术的认识及应用能力;减少创业的风险,鼓励农民自主创业;此外,增加本市农业科技研究的投入,引入农作物新品种和技术,留住农业技术人才,研究适合当地气候、土壤等环境的特色农作物并加以推广使用。
(三)闲置土地充分利用,使土地资源发挥最大效益
对于无人使用的土地,在自愿,依法的前提下,鼓励农民以出租、互换、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流转土地,将小规模土地大规模化,进行多种形式的经营生产;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流转有关制度,保障农民的土地权利;结合当地茶、中药材、蔬菜等特色产品,合理的规划土地使用规模,充分利用土地资源进行农业生产,提高土地生产效益。
(四)有效指导组织农民进行生产,减少盲目种植所带来的经济损失
一些农户对销售市场了解不足,市场信息获取渠道较少,市场销售状况分析有偏差,不能有效的选择农作物种植和控制种植量,导致了农产品产量过剩或产量不足,市场上农产品供给偏大或偏小,影响了经济收入。由一些专业的市场分析人才对农业市场前景进行分析,对不同地区农民做一些选择和规模上的分析指导,减少农民盲目大量或少量生产,或是生产不合适市场销售的农作物,尽量使农民生产的农作物有地可销,经济收益能够达到最大化。
(五)打开农产品的销售市场,保障农民收入不减
目前,农民销售农产品多半是在农贸市场、批发市场上自行销售,一般是此地生产并在此地销售的形式,销售范围不广并且销售渠道单一,增加农产品销售渠道极其重要,以下是几点促进销售的方式:
1.组织农民自行合作销售。做好农民思想工作,让农民自愿参加合作销售,集中起分散的农业产品,进行统一的本地销售或外地销售。
农业发展离不开农业科技的推广,现行的农业技术推广体制、相关的配套政策不够完善。现阶段我国虽然有很多农业服务机构,但存在结构零散、综合业务水平不高、推广效率较低等弊端。很多机构都是承担公共管理的职能,真正对接农业生产、专门从事农技推广的人员普遍不足,且面临较大的工作压力。有研究表明,平均每个农技推广人员服务708名农业人口[2]。发达国家的农业推广经费约占农业总产值的0.6%~1.0%,发展中国家约占0.5%左右,而我国不足0.2%。国家近年对农业推广方面的投资逐年增加,但受到一些制度的影响,真正落实到农业推广方面的资金非常短缺,严重制约农业推广活动的开展。
2新形势下加快农村区域发展和农业推广的对策
2.1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一是加快农村道路建设。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修建农村道路可以有效解决农业生产的农资采购、农业机械的使用和农产品运输等问题。偏远的村庄应修建便民道路,对老化的道路进行修缮。二是加快农村水利设施建设。农业生产离不开水,各相关部门应该加大对农田水利设施的重视,修复一些老化受损的农田水利设施,并因地制宜新建一批功能完善的水利设施,让其发挥应有的作用。
2.2加强教育培训,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过程主要包括农业技术研究、教育和推广3个方面,其中一个环节薄弱就会影响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效率,因此“科、教、推”三结合有利于促进农业技术创新和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农业推广机构可以和科研机构或者高等院校进行合作,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让基层的农技人员参与技术试验过程,以达到深入学习的目的。如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探索的“西农模式”,是在当地苹果产业的中心地带建立农业试验站,组建多学科、多层次的专家团队,实现学科交叉、优势互补,以实验站为桥梁,实现了高校和地方科技人员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相结合的农业推广新模式,不仅有力地推动了当地主导产业的发展,也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6]。兴建田间农民学校,加强农民生产技能培训。在农村劳动力不足的情况下实现增产增收唯有依靠科技。派出农技推广员在农民学校举办专门的农业知识讲座,可以节省时间和经济成本,提高推广效率。这种以点带面的推广模式能解决当前推广人员不足的困难,具有良好的推广效果。
2.3完善农业推广制度,探索农业推广新思路
2.3.1加大农业推广的政策扶持。鼓励民间资本创建农业合作社,构建“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对资金有困难的农业合作社适当给予贴息贷款,派出农技员担当技术顾问指导农业生产。对生产资料可以集中采购,不仅可以防止假农资坑农,还能降低农业生产成本。针对农户对新事物接受较慢的情况,可以对率先采用新技术的农户进行补贴等措施,鼓励他们采用最新的生产技术,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率。
关键词:发展现状;农业推广;山丹县
1山丹县农村区域发展现状
1.1自然条件恶劣
山丹县位于我国西北地区,处于甘肃省河西走廊地区,气候属于大陆高寒半干旱气候,全县辖区面积一共有54万hm2,其中耕地面积一共有4万hm2,草原面积为10.7万hm2,而森林面积最大,达到13.6万hm2。山丹县共有人口20.3万人(农业人口占比近70%),下辖有8个乡镇。山丹县属于高海拔地区,海拔为1500~4400m,年平均气温在6℃左右,并且无霜期仅有140d,而霜期则长达220d。山丹县属于干旱地区,全年降雨量仅有200mm左右,而年均蒸发量高达2200mm,是全年降水量的11倍之多,而且全县水资源量仅有1.3亿m3,人均仅有600m3左右。目前,对于山丹县来说,干旱缺水的条件已经成为影响该地区农业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制约因素,干旱导致全县沙漠化面积高达27万hm2,占全县总面积的45%。而且山丹县的森林覆盖率仅有15%左右,荒漠植被比较稀疏,而且春季大风不断导致沙尘暴常年侵袭,生态环境恶劣;夏季的干热风比较严重,对农作物的生长也造成严重影响[1]。
1.2积极发展生态农业
面对干旱缺水和土壤沙化的生态环境,山丹县依据高效节水循环农业产业化发展理论,提出实施高效节水灌溉项目,以高效益、少用水和新技术为核心,充分利用有限的水资源,主动调整农业产业发展结构,比如积极发展牛羊饲养业、红提葡萄和双孢菇等设施农业,并不断延伸农产品的产业链条,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高效农业,在特色农业产业配置方面取得了非常明显的效果。比如,该县以李桥乡、大马营镇为主,通过发展干旱高效节水农业示范园,建成了约150hm2的双孢菇设施大棚,年产约500万kg双孢菇,并且建成了13座双孢菇贮存库,年产值达到6000多万元。在城东南的陈户镇、城郊的清泉镇等乡镇建立了20个红提葡萄种植科技示范园,年产量约400万kg,年产值达到7000多万元,种植葡萄的日光温室也达到3000余个。
2山丹县农村区域发展存在的问题
2.1农业基础设施不完善
山丹县属于典型的干旱地区,312国道横贯全境,有5条全场181km的省级公路、8条通往县乡和军马场区的地方公路,形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但由于原有道路、交通标志、标线等,已经无法满足现代交通需要,瓶颈、交叉、不能各行其道成为交通不便的主要因素,导致需要的农资肥料和种子等运输成本过高。受自然和气候条件的影响,山丹县部分地区的农业灌溉基础设施陈旧,输水损失大,浪费严重,造成水利建设发展不均衡;受多种因素制约,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使用脱节,虽然确定了管护主体和管护责任,但农业基础设施还不完善。
2.2农村居民劳动力科技水平低
山丹县属于甘肃省的贫困县之一,全县有16多万农村居民,由于常年处于贫穷状态,农村居民受教育程度较低,相当多的年轻人都是上完初中或者甚至小学毕业就离开学校;这些农村居民缺乏农业技术,并且自我发展能力和技能也比较弱。山丹县的多数农村居民家庭收入都比较少,靠天吃饭。山丹县部分有发展觉悟的群众积极发展养殖业和经济作物,但是由于农业生产效益低,多数农村居民都外出务工仅仅留下老人和儿童,缺乏劳动力,不利于提高山丹县的农业经济水平。
2.3农业推广体系不完善
农业发展离不开农业科技和农业推广体系建设。目前,山丹县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还存在诸多不完善的地方。例如,农业推广机构主要以政府推广为主,存在综合业务水平不高和结构零散等情况,并且常年推广效率较低。在乡村基层一级,很多农业推广机构都是以公共管理职能为主,真正从事农业科技推广的人并不多,而且存在一人兼数职的情况,工作压力也比较大。
3新形势下加快山丹县农村区域发展和农业推广的策略
3.1完善农业基础设施
要想推动农业快速发展,山丹县必须不断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加大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力度。各级各部门应该提高对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重视程度,对老旧的农田水利设施进行修复,并且结合本地用水实际需求新建一批功能完善的水利设施,以提高农业的生产效能。
3.2加强农业科技培训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需要注重教育和推广等关键环节,上述环节如果有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导致农业科技无法转化,因此需要完善科技、教育和推广3个环节。在农村劳动力数量不足的情况下,只有依靠农业科技才能够增产增效。山丹县应该积极对农户加强培训,利用走村入户、集中培训等方式,提高农户的农业科技能力和农业生产能力。比如可以派出农业推广人员举办专门的农业知识讲座普及农业知识;针对当地的马铃薯、大麦、小麦以及青饲料种植农户,可以利用农业科技大学的科研实力建立农业试验站,利用多学科的农业科技专家,实现农业科技优势互补,实现高校的理论和当地的实践创新相结合,有力推动当地主导的农业特色产业发展。
1福州市乡村农业经济转型发展现状
1.1总体发展概况。1.1.1福州市农业经济稳步发展,农业、渔业占主体。2015年福州市全年地区生产总值5618.10亿元,比上年增长9.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34.74亿元,增长4.0%。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764.87亿元,增长4.0%,其中,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结构为28.1:2.9:9.9:56.0:3.1。可见,当前福州市乡村农业经济处于稳步发展阶段,海陆兼备的区位优势使得福州市农业和渔业发展占主体地位。1.1.2农产品结构发生实质性变化。从图1可看出,2000年福州市农产品产量主要以水产品和粮食为主,两者占农产品总量的82.63%,接着是园林水果和肉类,分别占农产品总量的7.62%和7.48%。2015年,虽然各类农产品产量都有所增长,但农产品结构已经发生实质性变化。蔬菜和水产品是主要的农产品产量,两者占农产品总量的78.80%。粮食产量的比重大幅下降,从2000年的38.11%下降到2015年的7.28%。肉类产量的比值也略微下降,从2000年的7.48%下降到2015年的3.31%。2015年统计的农产品种类相比于2000年,多了蔬菜、食用菌两类种类,少了甘蔗这一种类。因此,在福州市乡村农业经济转型发展过程中,农产品的结构也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图12000~2015年福州市农产品产量结构变化1.1.3农业产业化、科技化发展较好。2015年,福州市拥有239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包括53家挂牌院士(专家)工作站企业和7家被认定为“国家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中心”的企业。此外,福州市还拥有57个现代农业技术创新基地,13个国家级及42个省、市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可见福州市农业产业化、科技化已有较好的开端。1.1.4休闲农业发展态势较好。2015年,福州市已建成各种休闲农场和农家乐分别达到175家和298家,比上年增长7.4%和9.2%。休闲农场、农家乐接待的国内外游客数量达到890万人,并带动了9600人就业。可见休闲农业在福州市已带来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1.2各县(市)农业经济转型发展现状。1.2.1农业经济稳步发展,但发展水平不一。从图2可看出,2015年,连江县的第一产业GDP总值最大,达到119.93亿元,其次是福清市。2000~2015年,福州市各县(市)第一产业GDP都有不同程度地增长。其中,连江县增长幅度最大,增长了356%;其次是永泰县,增长了297%。图22000~2015年福州市各县(市)第一产业GDP发展1.2.2农产品产量结构各不同,地区特色明显。从图3可看出,2015年福州市各县(市)农产品总产量差异较大。其中,福清市的农产品总产量最大,达到145.69万t,其次是连江县和闽侯县。罗源县的农产品总产量最小,达到40.39万t,仅占福清市农产品总产量的27.73%。2015年福州市各县(市)农产品结构也各不相同,地区特色明显。沿海县(市)如平潭县、连江县、福清市、罗源县、长乐市、福州市区等,水产品的产量较大,比重也较高。其中,连江县的水产品总量最大,达到94.68万t,占连江县农产品总产量的79.29%。其次是平潭县,水产品产量达到44.15万t,占平潭县农产品总产量的79.08%。结合图2可得,农产品产量高,经济效益不一定好。因此应积极引导农民生产高经济效益的农产品。
2福州市乡村农业经济转型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2.1存在问题。2.1.1乡村农业经济发展参差不齐,农产品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福州市整体农业经济稳步发展,但各县(市)之间的农业经济发展参差不齐。很多乡村农业经济仍相对滞后,农业基础设施落后,从事农业活动人员较少,农田荒废现象严重。应积极引导农民从事高经济效益的农产品生产活动,进一步优化农产品结构,提高农民积极性。2.1.2乡村农业企业发展不完善。虽然福州市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现代化、规模化发展,但乡村农业相关企业发展不是很完善,尤其是农产品加工企业和农业技术创新支持企业。主要表现在:龙头企业产业链条短,产业带动能力弱;特色产业小而散,规模效益不明显。2.1.3新型农业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急需加大发展步伐。尽管福州市休闲农业发展已呈一定规模,但福州市休闲农业起步晚、缺特色、管理落后、科技含量低、没有很好发挥休闲农业的特色效能。创意农业、生态农业、“互联网+”农业等新型农业发展缓慢。2.2原因分析。2.2.1乡村未充分合理规划。很多乡村缺乏专业的乡村规划、农业发展规划的科学有效引导。具体体现:在乡村转型发展过程中缺乏有效科学论证,未充分结合乡村自身的资源禀赋、地缘环境及产业发展等实际情况,未充分挖掘、凸显当地自然资源和人文社会资源的优势,包括山水资源、民俗风情、人文内涵等优势,规划的引领作用没有充分体现。乡村建设缺乏合理有效的科学规划,导致了乡村农业经济结构不够优化,农民积极性不高,较多农田荒废。2.2.2乡村农业企业产业升级不明显。乡村农业企业,由于资金不到位以及企业管理未进行转型发展等原因,导致乡村农业企业产业转型升级不明显,未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2.2.3宣传动员不到位,农民积极性未调动。部分乡村尚未正确摆正政府引导与农民群众主体地位之间的关系,宣传动员不到位,没有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缺乏引导和激发农民发展生产、建设美丽家园的有效措施。2.2.4新型农业发展缺乏有效规划和引导。福州市新型农业发展较缓慢,缺乏有效规划和引导,往往是“小而散”发展,同质化现象明显,没有形成特色鲜明、优势突出、规模效应明显、产业链完善的农业发展新形式。
3福州市乡村农业经济转型发展策略
3.1合理规划,推进农业多功能化转型,发展山海特色新型农业。要在资源优势和基础条件之上,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动力,带动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引进先进的农业生产和加工技术,最大限度提高农业生产率,并积极加入创新元素,提高产品品质,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及农业多功能发展,形成区域特色农业,为福州市第二、三产业的繁荣奠定基础。福州市是一个临海靠山的城市,农业的转型发展应当走因地制宜、差异化发展的路径。山区农业可以集生态治理、种植养殖业、民俗旅游业、观光农业、休闲养生发展为一体的山区乡村农业经济发展新模式,带动山区经济发展、农民增收,促进农业经济加快转型发展。海洋农业应充分利用绵长的海岸线、丰富的滨海资源和海洋渔业资源,大力发展集滨海休闲旅游、滨海休闲运动、海洋渔业等为一体的蓝色休闲农业。3.2完善现代农业服务体系,大力发展农业综合体。农业现代服务体系建设是现代农业转型发展的重要内容和切入点。应加强对农业支持产业、配套产业和衍生产业的支持和建设,大力发展农资连锁经营、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新型农技服务、农业保险以及农产品现代流通等。农业综合体是以农业为基础,融合工业、商贸、旅游、文化、创意、地产、娱乐、康养、会展、博览等三个以上相关或支持产业为一体的多功能、复合型、区域性、创新性的产业综合体。大力发展农业综合体,可以充分整合乡村资源、壮大农业经营主体、提高农业效益,从而促进乡村农业经济转型发展。3.3激励创新农业人才的成长。吸引社会各界参与协作联动,加强与福建农林大学、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福建师范大学以及相关的科研院所的合作,集聚社会的农业创新人才资源,对企业、农民进行定期的培训,提高企业家及农民参与的积极性,造就一批有技术、会经营的现代农民。3.4完善农业信息服务网,积极发展“互联网+”农业以信息和技术为载体,建设、完善农业信息服务网络,积极开展农产品信息、农技信息以及农业相关政策的搜索、咨询、传达、解答等服务,确保信息畅通的传递。积极引导农民利用农业信息服务网络及时获取政策信息、市场信息,开拓农产品产销渠道。进一步使用物联网监控农业安全生产、跟踪生产过程及销售过程。借助互联网平台,积极发展“互联网+”农业,为传统的农业产品创造出新的价值。
4结语
农业经济转型发展是促进乡村经济发展的基础。当前福州市乡村农业经济处于稳步发展阶段,海陆兼备的区位优势使得福州市农业和渔业发展占主体地位,新型农业已形成初步发展规模。但福州市乡村农业经济发展参差不齐,乡村农业企业以及新型农业仍需加大发展步伐。因此,福州市仍需积极加大乡村农业经济转型发展步伐,合理规划,积极发展山海特色新型农业、农业综合体以及“互联网+”农业等,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加快乡村农业经济转型。在今后的研究中,可进一步针对乡村农业经济发展中的具体环节或具体农业发展形式进行详细、专门的分析研究。
作者:林巧莺 李子蓉 单位:泉州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廖家财.论新常态下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与转型之路[J].中外企业家,2015(33):17-18.
[2]李强.国外农业经济转型研究[J].世界农业,2013(8):42-44.
[3]杨思思,谢德体,骆云中.生态约束下丘陵山区都市休闲农业发展布局及策略研究[J].湖南农业科学,2016(10):103-108.
[4]张雷,何云峰,赵文杰.国家现代农业示范试点太谷县创意农业发展及启示[J].安徽农业科学,2016(6):248-250.
[5]于法稳.加快生态农业建设的建议[J].中国国情国力,2016(1):13-15.
[6]邓章源.互联网农业发展探讨[J].中国集体经济,2015(7):19-20.
[7]厉无畏.创意产业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J].社会科学研究,2012(6):1-5.
[8]厉无畏,王慧敏.创意农业的发展理念与模式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09(2):11-15+110.
[关键词] 农业现状 发展趋势 对策分析
[中图分类号] F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5)05-0029-02
1 泸水县概况
泸水县位于云南省西北部、怒江州南部,东经98°34'至99°09',北纬25°33'至26°32',全境东西最宽58公里,南北最长58公里,国境线总长136.24公里,全县国土总面积3203.04公里。地势北高南低,立体气候特征明显,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体制的改革,农村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化,泸水县的产业结构不断的调整和优化,第2、3产业的效益不断提升,2014年全县农业总产值41719万元,同比增长38.70%,农民收入增加,生活水平提高。2014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4370元,同比增长16.28%。粮食总产67149吨,同比增长0.72%。
2 泸水农业发展面临的困难与挑战
泸水县农业发展面临的困难与挑战主要表现为以下四点:
2.1 农业基础薄弱
泸水县地处怒江大峡谷南端,东西两侧为高黎贡山和碧罗雪山。可耕作土地面积较少,农田坡度大,特殊的地理条件导致投入成本居高且投入不足。农业基础设施差,耕地质量不高、水利和机械化程度低,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弱,靠天吃饭现象普遍存在,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低。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造成交通不顺畅、生产力水平低、科技水平低等制约因素,从而使泸水县农村经济发展落后。但是泸水丰富的水资源和物种资源又是它得天独厚的优势,无工业污染,具有丰富名贵的农产品和一些珍惜的物种基因,为特色农业可持续发展赋予了丰富的自然资源条件。
2.2 产业体系不完善
一是特色农产品品种较多,但规模不大、产业化水平低。泸水的高黎贡山猪、草果、滇重楼、云黄莲、云木香、核桃等特色品种品质优良,但受制于规模和流通等环节的制约,难以形成有效市场竞争力。二是产业价值链条短,产业体系不完善。当前农业生产仍以传统的劳动密集型占主导地位,龙头企业带动能力弱,农民组织化程度不高,农产品品牌市场影响力低。转化增值效率不高。
2.3 产业区域布局不合理
农产品生产未能形成具有鲜明区域特色的布局,农业产业基地规模小,产业集中度不够,难以形成整体市场竞争优势。
2.4 农业科技服务能力不强
由于历史原因和长期的交通与信息不畅,泸水县农村地区普遍与外界交流较少,农民整体文化素质较低,文盲半文盲比例较高,人均受教育年限分别比全省其它地区平均水平还低。社会发育程度不高,劳动者素质低,农民受文化素质的限制,往往采用短平快的生产致富方式,致使具有科技含量高、环境污染小、附加值高的新型农业技术难以推广应用。高级农业科技人才和农业综合管理人才相对缺乏,基层高级农技人员流失严重,农业科教设施及设备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泸水农业较快发展。
3 泸水县农业发展趋势
3.1 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加快
泸水县坐落在怒江大峡谷中,由于地理环境的影响,当地的发展受到一定的制约,但是,当地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可以弥补它的缺陷。根据当地的自然资源优势,近年来政府重点扶持了我县的中药材、畜牧、林下经济作物等特色产业,积极开展旅游等的一些独具特色的产业,同时在引进新品种上加大了力度,在改造产业的结构时进行合理规划。尤其是泸水县的地区差异、城乡差异都很明显。因此,可以针对各个乡镇的优势,发展相适应的特色农业产业,来提高当地农业产业市场竞争力。
3.2 适应市场化,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农业的市场化就是依据市场形势来调整农业的产业结构和产量,改善因为产业结构的不合理导致农业的生产效益比较低,以及常出现农产品的过剩或不足等现象。主要的核心就是让农业、农村的经济发展适应市场化需求,这也是当前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走向。其主要表现为二个方面,一是依据市场的需求,调整特色农业产业在泸水农业发展中所占的比重,结合泸水的自然资源条件,加大发展具有区域特色的高附加值农业产业;二是产业链逐渐完善,产销一体化初步发展,这样农业生产效率有了一定提高,减少了生产中由于盲目性所带来的弊端,同时市场竞争能力有了一定提高。
3.3 农业龙头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初步发展,成为新的农村经济增长点
由于在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过程中,以家庭为单位的单个农户由于信息、技术、资金等因素导致的天然弱质性,使其不具备主导产业化组织运行的资格。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泸水县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有了初步的发展,尽管发展还处在较低的水平。但随着农业现代化的进步,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将逐步成为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
4 对策分析
4.1 一是加大培育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力度
龙头企业与合作社上联市场,下联基地和农户,是产业化经营的关键环节。在农业产业化发展中,龙头是最重要的,它起着承上启下、加工增值的作用,没有龙头,农产品失去了规模加工增值和销售的载体,农产品的产销缺少了两个环节,产业化也无从谈起。当前泸水县农业发展要按照“大、高、外、特”的思路,加快龙头企业和合作社的发展。“大”,就是规模大,围绕主导特色产业及拳头产品,培植传递信息、推广信息、深加工、贮运、销售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高”,就是高起点,不管新上项目,还是老基地改造,都是坚持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标准;“外”,就是外向型,重点扶持面向国内外市场的龙头企业,提高覆射带动能力。当前,发展龙头企业,还要与合作社对接,充分利用龙头企业现有的资金、设备、厂房、技术,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提高龙头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特”就是具有区域特色的农业品种,努力做到人无我有,提高特色农业产业的市场竞争话语权。
4.2 加快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与改造
农产品生产基地上联龙头,下联农户,是产业化经营的物质基础,是龙头企业得以发展的依托和条件。首先要面向市场,突出效益,基地建设要以市场为导向,以优势产品、名牌产品、特色产品和绿色食品为重点,坚持高标准、高效益,发展有市场前景的品种。其次是上规模,发展集约化经营。对重点产品要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相对集中、高产高效的原则,打破行政区划限制,采取小群体,大规模的经营模式,实现成乡连片的专业化生产。再次是增加科技含量,提高现代化水平。基地是农业产业化的生产原料来源,也是现代农业的试验场,在基地建设中要大力推广普及新产品和先进适用耕作技术、栽培技术和养殖技术,并注重覆射带动能力,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农业产业开发带。
4.3 强化科技在特色农业产业化中的作用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在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过程中,要将科技贯穿其全过程,从产前品种选育、产中栽培管理到产后生产加工,都要充分重视科技的重要作用。实施科技兴农,这是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关键。首先要加强农业技术试验示范,注重县乡农技人员的知识更新和能力提高,增加农村科技培训的设施设备,加大对农民的科技培训力度。其次要尽可能地提高农业机械化应用水平,在当前人力资源成本高的情况下,只有实现农业机械化才能提高农业生产率,才有可能把农民从繁重的劳动中解脱出来,全身心地投入到农业产业化经营中来,再次,要加大信息服务力度,只有牢牢抓住科学技术信息、市场供求信息、资金信息才能使农业产业化经营健康快速发展。
4.4 发展外向型特色农业
农业外向化就是通过参与市场竞争和经济与技术合作,广泛引进资金、技术、设备和管理经验,改造嫁接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步伐。发展外向化农业要把扶持建设龙头企业和合作社作为重点,使泸水县特色农业向大规模、高水平、高档次发展,充分利用“互联网+农业”,提高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4.5 加强领导,搞好协调
第一,做好区域性生产规划。县乡政府在确立主导产业、发展龙头企业和合作社,要结合本县乡自然资源条件下,坚持先调查规划、再评估论证、后建设的原则,不能你上我也上,你下我也下,走低水平重复建设的老路。第二,加大扶持力度,县乡政府要从政策、资金、资源等方面采取综合措施,监督和完善农业龙头企业和合作社与农户间的利益联结机制。第三,要积极推行配套农业经营体制改革改革。如加快建立健全土地流转机制,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完善经营机制,强化市场机制,组织农民进入流通和价值链开发领域。
1.机构网点快速增加,营销队伍不断壮大
近年来,随着区域经济优势的凸现,众多的保险公司在县域大量增设分支机构,直接向广大农村地区辐射,带动农村保险市场快速发展。
2.保险产品种类较多,市场份额相对集中
各保险公司在业务发展中,坚持以市场为导向,适时推出了多样化、个性化的保险新产品,不断满足城乡居民全方位、多层次的保险需求。据统计,目前,县域保险机构累计开办保险产品110个,其中财产险60个,人身险50个,城乡之间在产品种类上相差无几。从保险产品的市场份额看,人身保险占据绝对多数,人身保险保费收入一般是财产保险的3—4倍,农村市场份额差距略低人身保险市场以寿险和分红险占比较大。
3.县域人身保险发展较快,财产保险发展相对迟缓,农业保险几乎空白
近年来,随着保险知识普及和保险营销力度的加大,农村保险市场得到广泛拓展。据对烟台9个县市区的180户农民问卷调查,有127户办理过保险业务,另有35户有办理保险的愿望,分别占调查样本的70.6%和19.4%;所办理的保险种类以人身(寿)保险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居多,办有该两种保险的分别占全部调查农户的45.7%和43.3%,而财产保险则不足15%。由此可见,在现有的保险品种中,农民对人身健康、养老保险情有独钟。从烟台市保费收入的区域结构,也可以看出县域人寿险业务呈较快的增长趋势。2006年,9个县市全部保险费收入占烟台市的比重为51.8%,同比提高4.6个百分点,其中人身保险占比提高4.7个百分点,财产险占比下降7.1个百分点。在财产保险业务中,农业保险占比微乎其微,全辖只有1个县(市)办理了农作物火灾险,其他各县市均未办理农业保险业务。
二、制约农村商业保险发展的障碍因素
1.农业保险业务萎缩,难以满足农业发展的有效需要
上世纪90年代中前期,人民保险公司的各分支机构专门设有农业保险科,开办的保险品种涉及麦收、特色养殖、水果蔬菜等,但随着保险公司的商业化改革,已不再单设农业保险科,并相继取消了麦收、特色养殖、水果蔬菜等险种,目前开办的仅有农作物火灾、冰雹保险和家庭财产责任保险等几个险种,在众多的近60个财险种类中,涉农险种占比不足10%,品种少、份额低。农业保险萎缩的主要原因是,农业灾害多、风险大,出险后勘查难、赔付率高,与保险公司的商业化经营目标明显冲突,基于此,诸多保险机构都纷纷退出了农业保险市场。
2.保险产品设计上的缺陷,与农民的支付能力形成较大的差距
目前大部分保险公司将产品定位于城镇市场,产品设计趋同性较强,普遍缺乏对农村保险市场的研究和开发,少有推出适合农民和农村特点的保险新品种。而农民与城市居民在收入水平上存在明显的差异。
3.业务发展不够平衡,市场监管存在盲区
目前,商业保险公司在业务发展中存在三个方面的不平衡:一是地区间机构设置存有偏差。二是展业、理赔质量态度相差迥异。调查反映,保险公司普遍存在重展业、轻理赔的问题,对客户投保和缴费服务热情、不厌其烦,而出险后理赔时则手续繁琐、条件苛刻。三是保险业务发展与市场监管不相对称。诸多保险公司都实行营销机制,营销人员良莠不齐,为了提高业绩而进行不实宣传甚至相互诋毁的现象时有发生,不同程度地破坏了正常的竞争秩序,导致出现大面积的退保问题。
三、我国农村商业保险发展的建议
1.建立适合农村特点的农业保险体系鉴于农业生产的风险性和商业保险公司的盈利性特点,建议尽快成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司,推出农、林、牧、渔业各具特色的保险品种。在目前情况下,为提高农民和保险公司办理农业保险的积极性,增强农业的保障功能,可采取政府扶持与商业运作相结合的农业保险模式,在两个环节发挥政府的扶持作用:入保环节,按照保费的一定比例对农户予以补贴;出险后的理赔环节,按照赔付额的一定比例对保险公司直接补贴。
2.规范商业保险公司对农村市场的营销服务机制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保险业提供了新的机遇,开辟了广阔的市场空间。一是加快农村保险产品研发。结合农村实际,有重点地改造现有保险产品,开发推广新产品,满足农民低保费、低保障、广覆盖的保险需求。二是加强农村保险机构网络建设。合理调整农村保险机构的布局,在网点设置上应适度向偏远农村地区倾斜,增强对农村保险市场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三是强化营销队伍培训和管理。营销人员是体现保险公司形象、开展对外宣传的窗口,对其培训,既要具备精良的展业技巧,更要具备过硬的职业操守;对其考核,既要注重保费收入增量,还要考虑保户资源的稳定性。
3.健全农村保险市场监管机制。首先,引入同业竞争监督机制。在目前的监管体制下,监管机构应加大引导力度,鼓励各保险公司逐步向农村延伸触角,增加农村保险市场主体。其次,健全保险协会网络体系,重视发挥保险业协会的监督作用,督促各保险机构严格遵守保险同业自律公约,对违法违纪行为按职能范围及时做出处理,切实维护公平的市场竞争秩序。再次,加强行业监管力度,建议在地市级城市设立保险监管分支机构,加强对县域保险市场的监督管理,促进保险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摘要】当前发展农村商业保险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结合我国国情分析当前我国农村商业保险的现状,探究其原因。并就如何有效发挥保险的救济和保障作用,加快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保险业近来在我国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有着自己特殊的国情。我国有着数量相当大的农业人口,而这一群体由于经济上的相对弱势地位和传统的生产方式需要更多的保障,然后,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目前并没有实力去实现十分完善的农村社会保险。如何有效发挥保险的救济和保障作用,加快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应成为当前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农村商业保险发展
参考文献:
占农业总产值的的1.8%;牧业产值18949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20.3%;
副业产值9041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9.7%;渔业产值292.7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0.3%。
2、农作物生产结构情况
××县主栽农作物有大豆、玉米、马铃薯。版权所有
200*年三大作物占总播面积的73.5%,200*年占85.8%,平均年递增2.2%。
200*年,三大作物总产占粮食总产的81.0%,平均单产212.8
斤/亩,200*年三大作物总产占粮食总产的99.2%,平均单产403.1斤/亩,平均年递增9.6%。
200*年三大作物平均亩生产成本144.3元/亩(农业经营管理总站4
个乡镇上中下农户平均数,下同),200*年三大作物平均亩生产成本123.9元/亩。200*年,粮、经、饲种植比例为85.5:13.5:1,200*年为89.2:9.8:1。
3、农民人均纯收入及其构成情况分析
200*年,××县农民人均纯收入1490元(90年不变价,下同),20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582元,平均年递增8.2%。200*年从种植业收入1028元,
从养殖业收入149元,从加工业收入224元,从其它收入89元。200*年从种植业收入1968元,从养殖业收入301元,从加工业收入198元,从其它收入115元。7年中,种植业收入平均年递增9.7%,养殖业收入年递增10.6%,加工业收入呈负增长,其它收入年递增3.7
%。
4、农副产品加工业总产值及其构成情况
200*年,××县农副产品加工业产值7456.4万元,其中,油脂加工业产值5914万元,占79.3%,淀粉加工业产值509.5万元,占6.8%,其它加工业产值1032.9万元,占13.9%。200*年,农副产品加工业总产值10135.5万元,其中,
油脂加工业产值7264.9万元,占71.7%,淀粉加工业产值1702.6万元,占16.8%,其它加工业产值1168.0万元,占11.5%。7年中,农副产品加工业总产值平均年递增4.5
%,其中,油脂加工业平均年递增3%,淀粉加工业平均年递增18.8%,其它加工业产值平均年递增1.8%。
5、养殖业生产情况
200*年,××县牲畜存栏31.8万头(匹、只),其中:大畜5.6万头,小畜10.
8万只,生猪15.4万口。200*年,全县牲畜存栏76.2万头(只),乡镇部分牲畜存栏60.5万头(匹、只),其中:大畜3.8万头,小畜39.
7万只,生猪17万口。从200*年到200*年的7年中,
牲畜存栏年递增9.6%,其中:大畜近几年逐年增长态势,小畜年递增20.4%,生猪年递增1.4%。
6、农机具状况
200*年,××县大中型牵引动力机械1342台/54426千瓦,200*年,
大中型牵引动力机械779台/25275千瓦,呈下降缓升趋势。小型牵引动力机械从200*年的10881台/97929千瓦,增加到200*年的18517台/197976千瓦,台数和动力分别平均年递增7.9%和10.6%。200*年,大中型配套农具2971台,配套比为1:2.21,200*年,
大中型配套农具1302台,配套比为1:1.67。200*年小型配套农具16453台,配套比1:1.67,200*年,
小型配套农具46940台,配套比为1:2.53
7、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及投入情况
200*年以来,××县从中低产田改造、农田防护林建设、农田道路建设、
小流域治理和水源井建设等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效。200*年到200*年,共改造中低产田17.
5万亩,累计投资4310万元,80%属农民自己投资。共营造农田防护林1.55万亩,投资194万元,60%为农民投入。共修建农田道路286公里,投资509版权所有
万元,均为农民出义务工完成。从200*年开始,共新打水源井445眼,投入69万元,绝大部分为农民自己投入。
8、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及投入情况
棚圈建设2001年2400个,投入11万元,200*年3000个,投入14.88万元。
[关键词] 农村文化;文化发展;引导;支持
[中图分类号] G127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3)01-067-3
一、农村经济机制影响着农村文化
(一)我国农村文化的现状和发展远远落后于城市文化,滞后于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的步伐
究其原因,虽有许多方面,但最重要的原因是经济原因。它包括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和用于文化发展的资金水平,但更重要的是农村经济机制问题,经济机制的运行会影响上层建筑的文化。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有着几千年的历史,从经济体制模式上来看,经历了天然经济、自然经济、集体经济(计划经济)等阶段。我国农村自实行承包制改革以来,经济模式逐渐转向商品经济,但是不完全,因为从农田、农业经营里的收获大都是自给自足的。我国进入市场经济体制后,农村经济没有完全进入市场经济的轨道。农村家庭既是社会机体中的一个元素,又是一个生产单位经营实体,在外部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的形势下,农村却以农户为基本单位从事经济生活。农村经济在一定程度上说,没有形成规模化的生产力集团,没有形成优势互补、资源整合、人财物得到合理配置的经济运行模式。
(二)农村经济机制制约着农村文化发展,农村的劳作方式、休闲方式、居住环境与城市相比有很大区别
农民的文化生态跟农耕习惯密切相联,市场经济往往会打破传统农耕习惯,这样就会给农民在节庆、祭祀、休闲期间的文化活动造成影响;市场经济带来的新文化意识也和农民传统的文化意识发生碰撞,比如竞争意识、个性意识、利益意识等都会给传统的乡风民俗造成影响。
二、发展农村文化产业需要政府引导、扶助和支持
(一)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有关部门的引导、扶助和支持
引导、扶助、支持最重要的应该体现在文化意识上,“文化下乡”送去作品,活动和服务是必需的,但文化意识是直接送给农民的“造血”功能。如果兴办文化产业振兴农村文化发展的意识深入到农民的心坎里,必然会爆发出参与文化建设的热情和创造力。除了文化意识之外,文化部门的引导、扶助、支持最好的途径是典型示范。农民是讲实惠的,同时农民最相信亲眼看到的东西,当农民群众目睹到文化产业既能带来经济实惠,又能使人们享受到愉悦的文化生活,就会迸发出高涨的热情,积极参与文化产业的创办。在信息、人才、物力方面,文化部门应该对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便利条件,帮助选项目,立项目,想方设法解决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在文化产业的起步、举办过程中,文化站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文化站是国家最基层的文化机构,最了解本乡本土的文化资源,熟悉乡情民俗,掌握文化人才的状况,能够代表政府规划具体目标和事项。在挖掘乡村文化资源,选准优势产业项目,协调政府与村民之间的关系等具体事项中尽职尽责。
(二)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最需要政府给予政策的宽松环境
农村文化建设本来就是政府的应有之责,它无疑成为农村文化建设中有突出成效的举措。政府尤其是基层政府应该大力提倡农村文化产业。政府的支持从很大程度讲是政策的支持,政府应该出台一系列有利于农村文化产业发展政策,鼓励农民企业家和城里的企业家在农村广阔天地兴办文化产业,鼓励农民群众自己筹资举办文化产业,同时在税收等方面给予规模小的产业、个体户减免等优惠。基层政府还应在资金、土地、房屋建筑使用等方面提供优惠政策,切实帮助农村文化产业的兴起、发展和壮大。
(三)农村社会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才标志着我们党提出的宏伟目标真正实现
全面小康社会的内涵之一是文化,农村文化建设得怎么样,将直接关系到我国的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农村社会不仅源源不断地为工业为城市提供着生活资料,还源源不断地提供着精神文化生活养料。街头巷尾的腰鼓、秧歌、舞龙,节庆、婚庆红红火火热热闹闹的场面和仪式,从其本源看,都是来自农村广阔土地滋生出来的文化。我国申奥成功的宣传片许多镜头是中国的群众文化场面,其中不少是乡间民俗文化的聚焦。因此,农村搞文化产业前景大有前途。
三、发展农村文化产业的有效途径
(一)农村文化应该根据自身实际条件,在坚持公益性事业的前提下,努力尝试文化产业途径
农村文化产业化,既是适应目前我国农村经济状况,又是适应农村经济历史发展状况的一种正确的选择。农村文化产业化建设,不同于一般定义上的文化产业化。它是以产业为手段,适应目前的农村经济状态和今后发展趋势,以发展农村文化事业为目的,焕发农民自身的积极性,建立起自己的精神家园。鉴于此,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前景广阔。
(二)市场经济对农村文化的影响孕育着机遇,也开辟了农村文化建设的新途径
我们可以从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看到农村文化蓬勃开展的景象,他们的传统文化活动不仅延续发展,还不断增添新的文化活动项目,诸如乡间舞会、趣味竞技、产品演示、农艺赛事等。那里的农民不仅有着文化生活的欢悦,还吸引着城里人感受乡村文化的乐趣。事实证明,是市场经济把农村经济引入了产业化、规模化,并从文化观念到文化活动运行模式都适合了农村经济体制。而我国农村经济同全社会的市场经济相比,还没有达到完全的市场经济运作模式,从农村经济的模式程度看,还没有达到产业化、规模化。但我国农村经济实现完全的市场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农村经济的产业化、规模化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农村文化要发展,我们应该把眼光既放在农村经济目前处于市场经济与原有的经济模式相互衔接融合的背景和条件下,也要放在农村经济完全市场化的条件下看农村文化如何发展。
(三)以产业运作方式,挖掘、搜集、整理、再现民俗民间文化的作品和活动
事实上,我国的民俗民间文化通过产业的方式展开已有了许多成功的先例,比如剪纸、年画、各类民俗文化艺术节等,都是通过产业的方式保持了民俗民间文化旺盛的生命力。在我国的农村蕴藏着极其丰富的民俗民间文化的产品和活动,如果将这些产品和活动以产业的方式运作起来,不仅会给农村的文化经济带来勃勃生机,更重要的是丰富了广大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使民俗民间文化的瑰宝得到保存和发扬广大。如果我们以产业的方式运作,许多民间艺人和精熟的制作者,必然焕发出他们的艺术热情,从而带动了一个村落一个乡镇的文化生活活跃和兴旺。民俗民间文化作品和活动非常受社会各界的欢迎,具有广阔的市场和发展的潜力,我们农村文化建设应该抓住机遇,以产业的方式使我们的民俗民间文化得到弘扬。
(四)旅游文化已成为我国的经济增长点和人民群众精神生活的重要内容
把农村文化活动与当地旅游文化结合进来,这不仅有利于农村先进文化建设,也有利于促进当地农村经济发展,也能体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建设现代化的要求。在农村蕴藏着极其丰富的旅游资源。对城里人来说,了解农村只不过是沿途的乡村风光或乡镇政府所在地的乡村景象,其实秀山秀水田园风光都在乡间的深处,“白云深处有人家”,恰切地反映了真正的农家秀美风光其实在那僻远的深山幽谷、村寨田间。农村的旅游文化前景广阔,农家游的庭院民宅风土人情,生态游的山水林木景深曲径,美食游的大铁锅煮出的饭、炒出的菜,风俗游的民风香淳奇妙天然等等。旅游是人们的天性所致,是人在工作繁忙中放松自己,去领略风光世界,去感悟大自然,与多姿多彩的世界交汇是非常恰切的文化形式。我们的农村文化为什么不充分发挥旅游文化形式,使农民的文化生活有新的亮点和突破呢!
(五)让民间艺人成为农村文化产业运作的团队
在农村有许多节庆、民间庆典仪式和民间文化仪式,这些活动大都由一些老艺人、匠人来主持,许多群众都愿意参加这类活动。如果将农村中的文化人才资源聚集起来,形成产业运作的团队,这既能使农村文化有经常性的活动组织,又方便和促进农民文化生活和谐健康的发展。农民的节令庆典,农村政府及各部门举办各种主题的庆典活动和宣传活动,农户的婚娶、生日庆典,农村企业、个体户的开业庆典等,这都需要文化团队以文艺的形式张扬声势渲染气氛。在农民群众中有不少会吹拉弹唱,能歌善舞的人,有不少善于组织、主持能写会说的人,他们热衷于文化活动,他们希望能组织、协调起来。如果把农村的文化艺人巧匠组织起来,以产业经济的方式运行,不但保证了这些人的经济收入来源,文化团队的稳定和文化活动的连续持久,还能使民间文化活动的规模扩大,农民群众自然会得到文化生活的充实。
(六)开辟文化产业项目要适应科技进步的步伐
运用科技进步是开辟农村文化产业领域的一大成功经验。近几年来,我国农村发展较快,也尝到了实惠。近几年,许多青年农民群众用数码摄像机为当地政府举办的各种主题庆典活动、文化部门举办的民间艺术活动、农户婚娶、生日庆典等。拍摄MTV、DVD、VCD片,不但深受广大群众欢迎,而且也赚了不少钱。在拍摄秧歌、腰鼓、春节社火、地方小戏中,农民群众不请自来,义务当演员,场面十分热闹。为购置拍摄设备,许多农民还自愿捐款捐器材。从这一事例中我们得到启示: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青年一代新的文化时尚,会给农村文化带来新的视野,同时也为农村文化产业开辟了新途径。科技带给农村的不仅是经济的进步,同样也给农村文化注入了新的发展生机。
另外,如工艺美术厂,电影流动放映服务,文化艺术培训班或学校等,都是很好的文化产业模式。通过以上几种模式,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农村文化产业是可行的、有效的,只要重视是容易兴办发展起来的。农村文化产业适应了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农村社会,能够充分调动农民群众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创造性,能够促进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能够为巩固和壮大农村社会主义阵地起到促进作用。农村文化产业必然会成为农村文化建设中的历史性创举,我们应该从现在起精心培养,呵护支持,使其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
农村文化建设关系到农村社会的全面发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备内容。农村文化产业化是农村文化建设的有效举措,适应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社会的现状和发展,能够使我国的农村文化取得历史性的突破和成绩。随着农村文化产业向农村大地兴起、发展,我们的社会主义农村文化必将充满活力和生机。
参考文献:
[1]刘吉发.文化产业学[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5(7).
[2]邹广文,徐庆文.全球化与中国文化产业发展[M].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8).
【论文关键词】农业经济;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对策;江苏南京;江宁区淳化街道
江宁区淳化街道地处长江中下游属南京郊区,全街道有9个行政村和9个社区。区域面积121.80 km2,439个村(居)民小组,总人口49 333人,其中劳动力26 687个;耕地面积6 239.07 hm2;水田面积4 169.4 hm2,其中水面养殖面积848.6 hm2;林、茶、果面积1 710.51 hm2,其中茶叶面积529.2 hm2。淳化街道现有南京金陵优质米公司、山田和卫岗奶业等龙头企业,有“土桥牌”珍珠米、“城雾牌”茶叶和2个绿色食品及青虾、优质稻米、茶叶3个无公害农产品品牌。淳化街道自成立以来,认真贯彻中央、省、市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一系列政策方针,以农业增收、农民增收为目标,以实施品牌农业、设施农业、旅游农业、生态农业为重点,以结构调整为主线,立足资源,发挥优势,突出重点,体现特色,农业经济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
1街道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现状
1.1初步形成区域化布局
农业结构调整经历了种植业内部到种养产业间调整再到农业功能性调整,形成了比较合理的种植布局和种养结构,优势特色产业区域化格局初步形成,形成了五城、西城、大埝3个666.67 hm2大圩绿色、无公害优质稻米和无公害青虾养殖基地,西城、淳化茶厂为主的绿色、无公害茶叶生产基地,索墅、双岗社区为主的奶牛养殖区,青龙、吴墅社区蔬菜生产基地正在规划实施建设中。
1.2稳步推进生态旅游农业建设
一是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显著提高。至2006年底,全街道通过认定、认证的绿色食品基地有2个,无公害农产品基地5个,尤其是3 666.67 hm2优质稻米生产,实现了100%的绿色和无公害。二是旅游休闲农业崭露头角。旅游农业是以农业景观、农事活动、农展节庆为载体,展示农业现代化、传播农耕文化、体验乡村风情,集参与性、知识性、趣味性、观赏性于一体的新型生态产业,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新途径。如在山田蒙古草原风情园,可领略草原风光,尽享特色的蒙族美食风味;凯进、景业、毛虎山庄、青龙村分别被南京市林业局评为生态农庄和生态农业示范村;银莱的休闲与餐饮、九竹文化园等农业观赏景点正在建设之中。
1.3扎实推进基地建设
土桥优质稻米生产基地是南京市农林产业基地之一,2005年被列为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无公害青虾养殖基地为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土桥大米、五城青虾、城雾和淳茗茶叶都通过了国家、省级绿色、无公害认定、认证,均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运作模式,基地在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品种上起到了一定的示范带动作用,并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展示该街道农业发展水平的窗口。
1.4形成了独特的品牌优势
淳化街道在实施“五大农业”的基础上,形成“六大板块”产业(优质稻米、特种水产、茶叶、花卉苗木、蔬菜、奶业)。蔬菜生产刚刚起步,花卉苗木栽培面积不断扩大,“土桥牌”珍珠米和“五城牌”青虾连续获得南京市名牌产品,“城雾牌”系列茶叶获得绿色食品证书,尤其是土桥大米在市场上已有一定知名度,并具有一定品牌优势,2007年荣获江苏省名牌农产品称号。
2存在的问题
淳化街道的农业有良好的基础,农村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与先进地区相比,与新形势发展要求还存在很大差距。主要表现在:经济总量不大,综合实力不强,农民人均收入不高,农业经营主体规模偏小,农业产业化水平较低,农产品加工缺乏,龙头企业和农业基地、科技园规模不大,科技含量不高,市场竞争力不强;农民增收渠道不多,增收难度较大,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不高,且发展很不平衡,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刚刚起步,与市场对农产品优质化、多样化的要求还不相适应,农民增收的持续、稳定、高速增长机制尚未形成等。
3促进农民增收的对策
3.1推进农业产业化建设
一是大力培育壮大龙头企业。重点发展市场前景好、技术起点高、促进优势产业发展、对农民增收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政府要从资金、项目、土地等方面给予支持,培育壮大优势骨干企业,增强其带动功能[1]。如优质稻米公司、山田和卫岗奶业等龙头企业,为农民增收起到良好的带动作用。要支持龙头企业进行设备改造、技术创新、品牌创建、基地建设,以提高企业竞争力。二是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专业协会、农民经纪人和运销大户。培育市场主体,提高其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切实维护农民利益,加强培育农民的科技化、市场化意识,充分发挥各类产销协会的作用,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紧密型联合体,实行“公司+基地+农户”等多种产业经营模式,从而推进产、加、销一体化的步伐[2]。三是发展订单生产与超市化销售。大力发展和规范订单农业,充分发挥农业部门在订单生产中的纽带作用,推进各种有效订单模式(如农产品订货会、展销会)。积极组织农产品经营单位与农民按平等互利的原则,提高订单履行率,化解由于农产品价格波动带来的市场风险,使农民获得稳定收益[3]。同时,把发展超市农业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突破口,作为提高农产品档次及综合效益的主渠道,以促进农业产业链的延伸。鼓励更多农产品进入超市,通过超市销售来提升农产品品牌形象和综合效益。四是加快优质农产品品牌建设,提升农产品竞争力。做大做强该街道“土桥牌”珍珠米、“五城牌”青虾、“城雾派”和“淳茗牌”茶叶、山田及卫岗奶业等,打造省市名牌,进一步开拓市场,扩大规模,提高农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
3.2加强区域化特色规模基地建设
围绕产业优势,进一步优化区域布局,推动优势农产品向优势产区集中,形成区域特色,提高规模效益,加强绿色食品和优质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建设。农产品生产基地是产业化的基础环节,是龙头企业发展的依托和条件,按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发挥优势、相对集中、突出特色、高产高效的原则,把农产品基地建设与主导产业的形成和龙头企业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重点发展优质油菜、特种水产等特色产业,集中优势地区,建设规模基地。
重点围绕产业开发,形成有产业特色的布局。以五城圩、西城圩、大埝圩为主,发展优质粳稻生产;以圩区低洼田和现有水面发展特种水产养殖;以西城、淳化等丘陵地区为主,发展茶叶生产;以索墅、双岗社区为主,扩大奶牛养殖规模,提高奶量和质量;以青龙、青山、周郎等社区为主,发展西瓜、蔬菜生产和苗木、花卉产业。
加强基地基础设施建设,使其逐步由分散经营向规模经营、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实现产与销的相促并进,从而营造成重点行业形成优势、重点产业形成规模、重点区域形成特色、重点产品创出品牌的基地建设格局。
3.3 推进农业科技进步,提高科技应用水平
深入实施品种、技术、知识3项更新工程,依靠科技进步提升产业化经营档次。以科技创新为手段,加快高新技术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一是加大名、特、优、新品种的示范推广力度。重点推广达国标3级以上的优质稻米品种和高产高效抗性强的双低油菜品种以及优质蔬菜、优质畜禽、特种水产等优良品种(种苗),抓住品种规范优质化、技术应用轻型标准化、投入品应用达标管理3个环节,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改善品质、提高效益。围绕旅游休闲农业的开发,积极引进示范推广食用、观赏兼备的特色种苗、保健产品和观光产品。二是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和高新技术。抓好优质标准化栽培,推广高效及节本增效技术,提高综合生产能力。重点推广良种良法高效栽培技术、轻型栽培技术、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技术、设施栽培技术、生物工程和信息化技术以及畜牧、水产无公害标准化养殖技术等,从品种、技术上全面提高该地产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三是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生产,加强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建设,全面推进无公害基地和产品认证、认定,重点加强农业投入品的管理和农业生态环境的综合治理,在农业生产、加工、贮运、销售全过程中,严格按照已制定的各项操作规程和标准化实施,推广应用安全、高效、经济的农药、化肥和可降解农膜,禁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和有毒肥料,降低农业投入品对食品安全的威胁和对环境的危害。四是进一步强化农技推广,充分发挥科技主力军作用,提高新品种、新技术推广水平。通过典型示范,从优质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建设入手,建立农业科技先导性产业,加强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加强农资及种子市场的管理,对农作物新品种、新农药和新肥料,坚持试验、示范、推广程序的原则,对未经试验示范的新品种、新农药一律不予推广。加强与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充分发挥他们的科技优势。切实抓好农村基层干部、农技人员和农民的培训,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
3.4开发旅游农业
随现代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市场消费日趋丰富和多样化,拥有较好生态环境的农村和特色农业已成为发展旅游业的重要载体,各种生态旅游农业、乡村旅游将农业和农村融入了现代旅游大潮中,人们渴求返璞归真、亲近泥土、回归自然。因此,要顺应发展变化,尽早做好产业布局和发展方向的调整,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农业和休闲观光农业,促进农业和旅游业的有机结合,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带动高效特色农业和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4]。淳化街道拥有较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和地理区位优势,交通便捷,积极打造农家乐旅游线、点,建设旅游、休闲、观光于一体的生态农庄。
3.5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目前,农民收入来源呈多元化格局,在城市化和工业化条件下,农民要致富,就必须树立新的农民致富观,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农民增收的根本出路,统筹城乡劳动力就业,从农村、土地、农作物本身跳出来,依托城市中的市场、资本、技术等资源,发展高效农业。一方面,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加速农村工业化进程,加快发展农村服务业,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发展高效畜牧、园艺、水产等劳动密集型产业,扩大农业领域的就业率;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延长农业产业链,发展农产品加工、储藏、保鲜、运销等行业,通过产业分工,增加农民就业岗位。另一方面,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异地转移,即劳务输出,增加农民非农收入。帮助和鼓励农村劳动力自主创业,以创业带动更多的就业机会。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向城市流动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因此要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务市场,大力发展劳动经济。
3.6落实各项财政政策
继续落实粮食直补、种禽补贴、征地拆迁等政策,增加财政对农业的投入,进一步完善土地流转制度,切实保障农民的土地承包权、生产自主权和经营收益权,促进农村经济协调发展。
4参考文献
[1] 彭涛.农民增收问题分析及对策建议[j].现代农村科技,2010(8):6-7.
[2] 赵艳春.浅谈农业经济发展的途径[j].农民致富之友,2010(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