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12 17:04:12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农业可持续发展措施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十分迅速,各行各业,各个产业的收入都得到了明显的提高。作为我国经济体系当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农业的发展也十分的迅速。随着我国提出了可持续化发展这一发展目标,各行各业都将可持续化发展融入到实践当中。而当前我国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化发展也取得了很高的进步。目前我国农业经济所具备的特性主要有以下几方面:首先在农业经济的发展过程当中…农作物所依赖的最重要的环境就是土地资源。土地资源是不可再生的,尤其是近些年来,我国环境问题不断的加深,导致了耕地面积的不断减少。所以我国现有的土地资源越来越紧缺,十分有限。这就要求我国农业经济应该具备可持续化发展的要求,须重视土地资源的利用,要对土地资源进行合理的规划,避免乱砍乱伐以及过度开发等恶劣现象的出现。只有保证土地资源不被受到破坏,才能使我国农业的经济稳定发展,同时还会保证一些生态灾害和恶劣现象不会发生。既保护了我国农业的稳定,又对我国农民的收入带来了更高的保障。而我国农业经济所拥有的另一特性就是可选择性,可选择项指的是在我国科技水平不断提升的当下,一些高科技的设备和产业逐渐在农业生产当中得以应用。现代化的农业经济使得自然灾害带给农业的影响越来越小,但是这里不包含一些贫困和偏远地区的农业发展。在我国现代农业生产之下,农业的产量和一些好的方面越来越进步,农民的经济效益也得到了更好的提高。而且我国疆土面积十分的广阔,天南海北不同地区的环境也各不相同,不同地区的农业发展模式和技术也各有特色。所以可选择性这一特点在农业生产当中显现的十分明显,要对各个地区的实际情况来对农作物进行有效的种植和养护,这样才能更好的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收入。
二、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出现的问题
我国农业经济可持续化发展十分的迅速,但是在发展过程当中,仍然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对于这些问题要加以重视,实行相对应的解决对策,这样才能保证我国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稳定。首先面对的问题就是我国土地资源越来越稀缺,农业要想发展,就一定要有土地资源作为最基础的帮助。而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环境问题的不断恶化,虽然已经出台了很多对策来对环境进行保护,同时也取得了很多的成效。但是在我国目前可以利用的土地资源,水源等仍然在不断的被消耗。加上人们对这些环境的不断破坏,使得农业的可持续化发展脚步越来越缓慢[4]。如何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和保护能力,是当今所面临和要解决的最主要的问题。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行各业的各个产业发展十分迅速,我国逐渐从一个农业大国变为了一个多元化发展的国家。其中工业,高新科技以及制造业等发展十分的迅猛,随着各种社会生产活动的不断发展和增加,人们对自然资源的需求量也会得到一定的提高。人们在进行其他行业的工作时,如果不对生态环境加以重视,不对生态环境加以保护,会使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导致的土地流失,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等现象也十分常见。这样也导致了耕种土地的面积规模越来越少,土地的肥沃程度也显著降低,使得我国农业在种植方面面临的问题十分严峻。对我国农业的经济损失带来了巨大影响,造成了农业生产效率的低下,农产品的质量也十分低,为我国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脚步带来了更大的阻碍。在我国农业经济可持续化发展进程当中,同时也伴随着其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这样就导致了我国物价的不断提高。近些年来,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升,导致的结果就是所有行业的成本得到提高,利润也相对减少。对于农业生产方面来说,物价的上涨导致了各个农产品的价格也随之上涨,导致了农产品在生产和种植过程当中成本和维护的资金也在不断增加。而生产出的农作物的价格却没有办法得到有效的保障,导致了收入和支出不成比例,高额的支出成本所带来的利润是十分少的。导致了我国农民的收入不是特别的高,影响了农民对土地种植的态度。以上这些问题是我国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过程当中常见的一些问题,需要对这些问题加以有效的政策来进行改善,这样才能保障我国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农业经济可持续化发展问题的解决对策
首先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土地资源的问题,为了保障我国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脚步,就要使土地资源也得到保障。国家一定要建立完善的制度来对土地资源进行管理和约束,只有出台相对应的政策,才能对环境和土地的保护带来重要的依靠。所以首先要提高的就是农民的保护环境的态度和意识,因为目前我国土地的资源仍然在不断的被破坏当中,想要立刻解决这一问题是十分困难的,只有从农民入手,让农民重视对环境的保护,这样才能使得土地资源得到有效的保护。所以我国要组织各地的政府对环境保护方面加大宣传力度,让农民从态度上发生转变,合理的对土地进行利用和开发,这样才能保障我国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化发展。解决严峻的生态问题也是十分必要的,虽然我国的农业逐渐步入现代化,环境对农作物的影响已经逐渐的消失。但是面临现如今严重的生态问题,如果不加以改善,仍然像从前那样对自然进行随意破坏,导致的结果就是土地的肥沃程度大大下降。即使科技再发达,生产的农作物的肥料再优秀,也无法让农作物从根源上的带来更高的产量保障。而环境的破坏和生态的不平衡导致的问题就是农民的收入降低,国家所能解决的办法就是通过出台相对应的制度来对生态环境进行保护,出现一切违法行为都要加以严厉的制裁。最后还要对农民的收入进行扶持,帮助各地的农民引入现代化科技和机械设备来对农业生产的经济带来更好的提高。
四、结束语
农业经济作为我国经济体系当中十分重要的一环,有着不可取代的地位,尤其是为了让我国如此庞大的人口能满足自给自足的要求,所以对农业的发展是十分必要的。在当今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情况之下,如何对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加以保障,是我国所面临的难题。同时如何加强农民的经济收入来源,保障农民的利益,也是我国所要面对的严峻问题。要想使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就一定要对这些问题进行认真的解决和研究。
作者:刘金凡 单位:南阳市宛城区鸭河口灌区管理局
参考文献:
[1]武继腾.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措施分析[J].山西农经,2016,(13):9-9.
[2]张桂荣.我国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中国经贸,2015,(18):69-69.
[3]李奂莹.我国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分析[J].现代化农业,2015,(11):37-37.
[4]贾苗.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策分析[J].中国农业信息,2013,(19):188-188.
关键词: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可持续发展;措施
通过调查可知,我国农业技术的推广使用还是选择之前的计划经济模式下相对落后的推广体系,但是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在持续发展和进步,如今对于农业技术的推广和使用难以满足全新的农业发展需求。因此,需要积极地进行改进和创新,分析存在的可持续发展需求,促进农业的发展和进步。
1认识基础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重要性
农业技术推广比较复杂,存在较多的环节,因而要想更好地保障农业技术推广质量,就需要充分地分析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找到创新的方向,持续地针对基层农业技术推广者开展培训工作,增强对于推广机构的管理和控制,确保农业服务质量。同时,还需要增强农业技术推广的投资力度,增加农业技术推广专项基金。对于相关的工作人员来说,需要积极地借鉴和参考先进的经验,持续地丰富工作思路和工作内容,联系民间的农业技术推广专业化组织,设置农民自我服务体系,提升农业技术的先进性,如此不仅可以促进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发展和进步,而且可以给人们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最后是需要积极地培训农民,农村地区农民教育水平较低,农业技术推广比较困难,因而需要高度重视对于农民接受教育水平的提升。
2加大绿色种植技术推广力度
2.1推广绿色种植模式
在推广绿色种植技术时,工作人员可以选择借助网络来相关的信息,而且可以选择印制宣传手册,到农田里开展现场指导等措施。对于管理人员来说,需要积极地引导农民开展科学种植,正确进行施肥,增强对于农药使用的控制,防止由于没有选择合理的种植技术,而给农作物正常生长造成一定的影响,如此也能够减少对于资源的消耗,提升工作人员的种植水平,最主要的就是可以促进农业的发展和进步。
2.2积极培养经营主体
如今社会发展速度持续增快,农场的人员结构也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这些人员年龄较大,素质较低,人员流失比较严重,因此整体的生产经营受到了较大影响,特别是最近几年影响力度也在持续增加,推广绿色种植难以获得良好的效果。农场种植管理人员需要增强人员培训力度,提升基层主体的种植水平以及经营能力,这样不仅能够提升专业种植人员的综合素质,而且可以给农场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1]。
2.3设置奖惩制度
为了提升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应合理地使用项目资金,充分借助奖励制度来提升农业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要是经营单位表现良好,可进行表扬和奖励,如此也可以有效地提升绿色种植技术的使用效率。
2.4积极推广节水灌溉技术
在进行生产时,农场工作人员主要采用大水漫灌技术,不仅会消耗较多的水资源,而且会给土壤结构造成较大的影响,进而产生水环境污染问题。因此,为提升农业产量,促进农业的发展和进步,相关工作人员应在生产时合理地使用节水灌溉技术,通过选择这项技术,不仅能够显著减少对于水源的使用,而且可以减小田间湿度,增强作物抗病能力。不仅如此,借助小水渗灌技术也能够更好地进行浇水管理,减少土壤和灌溉水的接触面积,避免出现水土流失的情况,最主要的就是能够有效保护土壤结构[2]。
3推广农机适用技术的措施
3.1设置公益性和经营性的双重推广制度
如今需要增强农业机械化技术的多样化推广,设置多元化的组织机构,农业推广部门可以选择技术转让和土地承包等方法来帮助农机合作社和农机大户参与到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过程中,通过提升农业机械化推广力度,可以使推广市场变得更加有活力。对于政府部门来说,也需要指导农业院校和农机研发机构来参加到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过程中,显示出机构的公益性,提供更加完善的农业生产服务,促进农艺和农机的联系。不仅如此,各个部门也需要掌握地区农业发展的相关需求,结合实际情况,正确进行农机推广工作,确保可以显示出更加显著的效果[3]。
3.2增强改革力度
应加大推广机构管理制度的改革力度,给广大农村提供更加完善的农机化服务,农机推广部门需要保障推广产品的质量,正确进行销售工作、售后培训工作和维护保养工作等。
3.3借助多种组织形式和宣传媒介,积极推广农机适用技术
加大对农机专业户的培养力度,通过促进这些人员的发展进而给农机科技的发展提供保障,更好地推广农机技术。比较常见的就是通过帮助农机专业户选购免耕播种机,带动周围的农户来购置相同的机械,更好地落实保护性耕作技术[4]。
4建设资源节约型农业,发展生态高效农业
现阶段我国社会发展速度持续增快,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提升,农产品的安全性得到了人们的高度重视。但由于存在一些影响因素,农业发展比较容易造成环境破坏和资源浪费的情况。如此,需要积极地发展节约型农业,重视推广生态高效农业。
4.1发展生态农业
在这个时期需要确保农业经济发展创收和生态保护保持一个良好的关系,使得农业发展和环境保护处于相同的发展状态,通过借助生态系统发展的各项要素,设置高质量低消耗的新型农业发展技术体系。不仅如此,相关工作人员需要持续增加植树造林的面积,减少农药与化肥的使用,增强地下水开发使用效率,促进农村地区沼气发酵池的建设,减少农民生活造成环境污染的概率[5]。
4.2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发展农业集约化经营
严格按照多投入少索取的农业发展新思路,对农村和城市之间的经济发展进行统一化的推动,增加对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数量,以工业发展带动农业进步,不断地完善农业投入体系,利用资金投入提升农村生产条件,从而确保农业资源的合理开发、保护生态环境,利用好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提升农业生产的质量和效率,增强现代化田间管理的利用水平,持续推动农业产业和农业产品的开发和升级,发展集约化农业[6]。
4.3增加农业科研和农业技术的推广力度
为了促进农业发展和进步,需要合理地应用农业科技。通过调查可以看出,农业生产质量和农业生产效率的提升不仅和社会经济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而且会直接受到农民综合素质的影响,能够看出高新科技的发展和进步属于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在之后的发展过程中,需要积极地创新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保障市场的分析水准,借助存在的各种优势来促进农业的发展和进步,其中农科所等机构存在较多的优势,而且有着比较多的人才,借助这些机构能够显著增强农业科技水平,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的作用和价值,如今也需要增强对于农作物生长的管理和控制,确保单位面积产量可以显著提升。我国农业技术的推广和发展还是处于一个刚起步的状态,发展速度较慢,通过分析可以看出,借助农业技术能够给农业的发展和进步提供保障,保障生态环境的健康,这样不仅能够增强农产品的整体质量,而且可以促进农村地区的发展和进步[7]。
5结语
关键词: 水利工程;农业可持续发展;措施
Abstract: agriculture is the primary industry of our country, the agricultur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put forward higher requirement for water conservancy.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in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agriculture has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ecological agriculture, the key is to make good use of water resources,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fertilizer, soil conservation, water conservation function. How unde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and realize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is the important content in the research of.
Key words: hydraulic engineering;agricultur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measures
【关键词】农业可持续发展;意义;方式与措施
我国现行的农业是典型的高投入、高消耗和低效益的粗放型农业,在这种模式下的农业,环境被农业生产者当作资源自由获取和废弃物自由排放的载体,其结果导致生态恶化和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给人类的健康带来极大的损害。人是世界上最宝贵的东西,我们加快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要,是为了不断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条件,使他们能够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洁净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在良好的环境中生产和生活。而要真正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改变农业生产者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缓解和消除农业生产对生态环境的压力,改变农村“脏、乱、差”面貌,改善农村卫生环境,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从而实现农业和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1 现今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
1.1各级政府有关规划不明确。各级政府在综合运用财税、投资、信贷、价格等政策手段,调节市场主体的行为,建立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有效政策机制等方面还存在严重不足。并且技术开发和推广应用不够,缺乏符合中国国情的农业循环经济技术支撑体系。政府各部门协调合作也不不顺利。
1.2农业生产者自身问题。这主要表现为:第一,农业生产者内在动力不足,对循环经济的责任感和认同感不强,在生产过程中废弃物未经处理随意排放,浪费了可利用的资源,污染了环境。第二,农业生产者发展循环经济的技术力量不足。第三,农业生产者发展循环经济的资金缺乏,融资渠道不畅。
1.3没有公众参与基础。这主要表现为:第一,我国相关法律对公民参与的权利、责任以及具体程序的规定不明确。第二,由于信息闭塞,公众的知情权没有得到充分尊重,造成他们对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社会参与意识淡薄。第三,中国缺乏像西方发达国家那样的非官方的绿色环保组织,使得政府和公众之间的沟通少了一些必需的中间环节,极大地影响了公众的参与热情。
2 实现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措施
2.1政府主导调控机制
2.1.1合理规划,整体协调。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自然条件、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差异较大,为此,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不可“一刀切”,应因地制宜、合理规划,既要考虑整体布局,也要考虑本地特点,扬长避短,趋利避害。
2.1.2提高技术水平。政府应重点组织开发有重大推广意义的资源节约技术、替代技术、再利用技术、资源化技术、系统化技术等。支持建设农业循环经济信息系统和技术咨询服务体系,及时向社会有关技术、管理和政策等信息,开展信息咨询、技术推广、宣传培训等。
2.1.3实现资源和农业废物的综合利用。在农业结构调整过程中,要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使农业系统内部的能量、物质合理流动与转化,通过生态系统内部食物链、生态网络和农业废弃物的再生、综合利用,以弥补资源的不足,既节约能源、变废为宝,又改善了生态环境。
2.2构建可持续发展机制
2.2.1政府调整和落实投资政策,加大对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资金支持。要把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作为政府投资的重点领域之一,对一些重大项目进行直接投资或资金补助、贷款贴息的支持,以解决农业生产者资金不足的难题。
2.2.2通过调整使农业生产者对环境保护的外部效益内部化,按照“污染者付费、利用者补偿、开发者保护、破坏者维修”的原则,大力推进生态环境的有偿使用制度。
3 还要构建社会参与机制
关键词:植物保护;农业;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由于农业种植中农药和化肥的大量施用,对农业生产的健康发展产生了不良影响。因此,如何保护植物生态体系的健康发展,以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俨然成为当下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加强植物保护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近年来,由于农产品中农药的残留所造成的安全事件日益增多,已被人们广泛关注。要想实现农业可持续性发展,解决农业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恶化问题是当下的主要任务,也是农业发展的根本。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可使国力增强,同时对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具有非凡的重要意义。因此,采取有效合理措施对植物进行保护,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确保农产品达到无污染、绿色标准,真正做到对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
二、植物保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相互联系
(一)植物保护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在当前的现代化建设中,由于植物保护工作力度加大,完善了病虫害防治体系,强化了病虫监测保障工作,很大程度上减少与降低了农业生产过程中化学药剂的使用量。同时也有效地开发了绿色无污染农产品,有效地改善了农业生态环境,从而有效缓解了我国农业发展给生态环境带来的压力。因此,做好植物保护已成为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二)农业可持续发展可促进与实现对植物资源的保护
在目前市场经济体制下,农业可持续发展一定要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及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从而在农业生产水平日益提高的基础上,促进我国农业经济向前发展。农业可持续发展更应注重食物安全生产,同时有效利用与保护农业生产的资源、生态及农民群众的生活环境,不断提高农民群众生活水平。农业可持续发展还应对先进的生产技术的应用与推广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三、实施植物保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相关措施
(一)强化植物保护意识,加大宣传力度
要想落实相关措施,就要强化相关从业人员及农民的植物保护意识,并加大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宣传力度,力争做到全社会对植物保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达成共识,从而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改善。在具体的农业生产过程中,要因地制宜地根据地区、季节与作物的不同及生长情况等,有针对性地制定出较合理的植物保护保障体系,并完善相关管理机制,不断提升广大农民的文化素质,采取更加适宜的植物保护措施,提高农作物的抵抗能力与自我调节能力。
(二)科学合理使用化学药剂,加快新型农药与新技术的研发及应用
要想确保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在使用各种化学农药时,要对其化学特性、防治对象的生物学特性及危害规律等有一定的了解与掌握。所以,进行植物保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就要合理使用化学药剂,并加快与重视对新型农药的研制,以及对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切实保护生态环境,降低对环境的污染程度。在实际工作中,要对新剂型、新防治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与推广做好适用性、安全性评估。
(三)建设与推广生态农业
生态农业是按照生态学、经济学及生态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管理手段与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联系,这是获更高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现代化农业发展模式。生态农业是促进生态良性循环与有利于资源环境保护(包含植物保护)的一种农业生态体系,其在实践中已彰显出合理性与科学性,所以对生态农业要大力建设与推广。
(四)提倡生物防治
人们对害虫防治的方法无外乎两种方式:化学防治与生物防治。化学防治虽可以快速彻底,但对自然生态平衡会造成较大破坏。相反,采取生物防治,以配合其他相关防治措施,既可改变以往定期施药的状况,可减少农药施用次数,同时还可降低农业成本及增加农民收入,从而促进国民经济的增长。
四、结语
[关键词] 水利工程 农业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 [TV-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3)12-0229-01
2013年10月24日全国冬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电视电话会议上,发改委杜鹰同志提出:“推动完善各类农田水利项目建设管理办法,强化项目实施技术指导和事中事后监管。明晰农田水利设施产权,进一步调动农民和社会参与的积极性,健全管护机制,保障农田水利设施持续发挥效益。”因此,推动和发展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上新台阶,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做好农业、农村各项工作,提升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水平,为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保障经济社会持续发展任重而道远。没有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就不可能有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是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础,这也是对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特别重视的基本原因。
一、水利工程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指农业生态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在推动经济发展时,要同时考虑对社会的发展和环境保护是否有利。农业可持续发展,是当前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和社会现实。坚持“节约优先”“合理开发”“优化配置”的原则,不断丰富和完善治水思路。全面协调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作为水利工程建设工作的核心理念,协调好水资源开发、利用、治理、配置、节约和保护,统筹城乡水利发展,统筹考虑水资源问题,统筹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不断探索,不断实践,走现代水利之路。有了水利,才能扩大灌溉面积,同时配合增产措施,农业才可能大幅增产。这就要求我们要重新认识水利的意义和作用所在。
二、水利工程建设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精神和中央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战略部署,总结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新经验,深入分析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面临的新形势,今后一个时期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指导下,根据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特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态势,以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为中心,维护区域生态环境安全为目标,以改变粗放生产经营为关键,统一规划,分类指导,巩固生态建设成果。
转变传统的思维方式与资源型经济发展模式,依靠科技进步,科学合理的保护和利用水资源, 突出重点,抓住本地区的重点问题,实现重点突破。同时,应统筹兼顾,点面结合,分步实施。规划要根据区域自然条件状况,掌握生态环境变化的规律,在遵循自然规律和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实事求是的确定相应的目标和采取的措施,应在经济、技术上具有可行性。
三、水利工程建设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1.水利工程建设的现状
水利基础设施薄弱,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工程标准低、配套差、老化失修,农田水利投入不足,水利管护机制不健全等一些问题依然存在。
近年来,水利工程建设呈现出快速发展、持续发展的良好势头,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持续提升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和保障。农业水利建设已经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新的形势对农业水利建设提出了新的时代要求,概括来说就是要实现水利现代化,就是要用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来指导农业水利,用现代设备、材料装备农业水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传统农业水利,用现代经营管理方法来管理农业水利。
2.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发展策略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水利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农业水利工程建设必须大力加强,积极发展。农业水利工程要想取得更好地发展,不只要解决思想认识、科学管理、资金投入等一系列问题,还必须解决很多技术问题。为此,农业水利工程建设应重点研究节水、节能、节约投资的技术措施。在促进农业生产中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将农业水利工程科学技术提到新的高度。
2.1加大对水利规划和前期工作的投入力度,按照“开工---推进----储备---论证”的思路,多规划能够提高农业生产条件、优化配置节约保护水资源、改善生态和水环境的项目,重点做好流域综合规划,包括生态建设、灌区节水改造、河道综合治理、水源地和地下水保护等项目建设。
2.2水利工程建设,一是要抓好农田水利建设。制定完善县乡级农田水利建设规划,健全农田水利建设新机制。制定“集中连片、整村推进”分年实施计划方案。二是加快防洪除涝工程建设。推进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搞好抗旱水源工程建设,完善农村小微型水利设施,全面实施江湖堤达标工程。三是要解决人员工资及维修养护经费,切实减轻农民负担。
2.3统筹安排工程建设,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对与农业最为密切的水利工程提出了新的要求,水利工程必须顺应农业的发展趋势作出相应的改革和调整,提高农业生产和减灾能力。按照水源、渠系、田间工程统筹规划、配套实施的方式,进一步促进农田水利建设。结合已建和在建的水源工程,加快建设一批灌区工程。继续积极推进重大骨干水源工程前期工作,着力增强区域水资源调控和防洪抗旱排涝能力,保障农业用水需求。
2.4大力推广节水灌溉,保护水土资源。因地制宜大力推广普及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和设备,提高农业用水效率,减少灌溉用水量和污染排放量,缓解资源环境约束。严格限制水资源过度开发及地下水严重超采地区扩大灌溉面积和新上高耗水项目。继续加强重点区域生态治理和水污染防治工作,加大水土流失治理力度,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同时促进休养修复部分耕地。
参考文献
[1]杜鹰.加强农田水利建设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2013.10.24
[关键词] 农业与农村经济 可持续发展 理论研究
[中图分类号] F30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2017)03-0043-01
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理念延伸到农业和农村经济领域的具体体现,是我国新世纪以来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农业和农业经济参与市场竞争重要举措。进入新世纪以来,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所受到的影响以及发展趋势问题备受社会各个方面的高度关注,我国农业领域基础薄弱,农村经济要想在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站稳脚跟,就需要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山东省是典型的农业大省和人口大省,山东省农业与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将会对我国农业与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研究山东省农业与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理论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显示意义。
1 农业与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内涵分析
1.1 农业与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概念分析
农业与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概念是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领域一个重要的关键性概念,其直接影响到农业与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的构建和实施途径的选择。但是农业与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概念是一个十分庞杂的概念,众多学者对这个概念有其自身独特的理解和解读,具有代表性的几个说法包含以下几个方面内容:首先,农业研究人员对农业与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概念的界定,他们对概念定义为农业与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是一种经营和战略性的体现,能够帮助农业生产者选择科学品种,确定如何提僧土地肥力对策,对种植制度、耕作方式、轮做方式以及病虫害防治策略进行确定,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生产,降低成本支出,减少农业生产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保证农业生产和盈利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其次,从环境研究学者的角度分析,将农业与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概念定义为一种向着更大使用价值,资源更有效利用的农业,并保持农业和环境的平衡不断向前发展,确保一定的生产率和收益,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食物;最后,《登博斯宣言》中关于农业与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定义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包含农村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由社会大众共同参与制定发展目标的软系统,这个系统应该注重整个社会领域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对不同领域研究学者就农业与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定义分析发现,我们在认识农业与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过程中是曲折进行的,未来需要我们进一步强化研究。
1.2 农业与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分析
首先,农业与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首要解决的难题就是加快发展,这对对于发展国家来说尤为重要。发展过程中要保证通资源、环境和人口相协调,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促进农村社会发展;其次,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持续增长,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农业与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就是要重复利用土地资源,在单位面积中增加粮食产量,提高粮食品质,满足社会大众的物质需求;再次,农业与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要以保护自然环境为基础。通过转变生产方式,减少农业生产过程中对自然环境的危害,将发现农业和农村经济与控制环境污染,保护农业生态系统结合起来;第四,农村人口数量得到控制,质量显著提升。控制好人口增长速率,提高人口质量,全面发展科技教育,培养高素质的现代化农民;最后,农民经济收入持续提高。农业生产经营规模适度,技术措施先进,结构合理,品种多样化,品质优异,实现高产、稳产和低耗能,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农民收入不断提升,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2 农业与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对策分析
2.1 发展生态农业,坚持走中国特色化现代农业道路
首先,要尊重保护农民群众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对土地管理制度进行改革,积极鼓励农民群众流转土地,发展多种形式的湿度规模经营;其次,强化农民和农业龙头企业的联系合作,注重保护农民群众土地和财产收益。结合不用地区实际情况,积极发展生态农业,加大对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加大对生态农牧业的产品质量认证,提高生态农牧业的经济效益。
2.2 强化农业生态环境的综合治理
首先,实行点面相结合污染源防控措施,进一步加大农业环境执法力度,控制好乡镇企业三废排放。农业生产中全面推行侧扑配方施肥技术和病虫害统防统治技术,禁止使用高度高残留的农药;其次,严格执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注重种养结合,对土地进行科学治理,采取土地开发和复垦等措施,为农牧业发展和城乡建设提供充足的土地资源保障;最后,做好植树造林工作,建设完善的农田防护体系,为农业生产创建良好的生态效益。
2.3 建立多元化的合作组织,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首先,要大力培养适应市场竞争要求的专业合作组织,采用企业、协会、专业合作社等多种形式,将农民群众集中起来生产经营,不断解放农村劳动动力;其次,要结合农村地区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的扶持和建立一批社团性的协会和非正式组织,代表广大农民群众,表达群众的诉求,提高农民群众在社会中的地位;再次,要加强对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管理和引导,完善组织保障,要进一步公开组织活动开展的具体情况,增强组织的自我约束能力;最后,紧急围绕生态农牧业发展探索建立专业合作组织,将各个生产环节细化,带领农民群众进行标准化生产,提高生态农牧产品的市场认可度。
参考文献
[1] 王书洲. 关于我农村经济发展趋势的研究[J]. 新经济. 2016(06)
[2] 张金凤. 创新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思路 促进农业农村经济转型升级[J]. 吉林农业. 2016(11)
[3] 王立宇. 关于当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分析[J].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6(17)
关键词: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因素;创新路径;浙江省
浙江省是中国的农业大省,改革开放几十年来,农业经济不断发展,农业水平稳步提升。各种农业示范建设基地的落成,越来越多的高科技机械投入到农业生产领域,使浙江省农产品经济水平持续增长。但在提升农业经济的过程中,浙江省发展可持续农业经济还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并且在浙江省实施“绿色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业”的计划后,促使现存的农业经济发展方式必须改革创新,以跟愈演愈烈的农业经济市场相适应。
1浙江省实施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曾提出,21世纪必须在全球范围内开展可持续农业。具体而言,可持续农业是保护自然环境、粮食供应充分和农业市场公平公正的有机结合,它最本质的要求是人类经济社会发展与农业生产能力之间的协调,并且这种协调是建立在可持续性、共同性以及公平性的原则之上。可持续农业是一种环境与农业良性循环的发展方式。浙江省作为农业大省,传统的农业经济模式极易造成使用水平大于资源承受水平的情况,如果不改变现状,平衡农业资源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将会造成农业资源过度利用和自然环境被破坏的严重不良后果。就浙江省农业现状来看,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要在总体上改良基层农产品市场的结构,运用高水平技术建立更加合理的生产营销体系,从而减少农业生产过程和农产品销售过程中对自然环境造成破坏的现象。
2制约浙江省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
2.1农业原始资源不足
浙江省人口众多,目前已达到5500万。人口数量非常巨大,而土地面积却只有10.55万km2,占全国的1.10%。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人们对食品、供能、居住地等生活必备条件的需求大幅度提高。浙江省在快速发展城镇工业化的同时,却没有做好相应原始农业资源的保护措施,致使许多农田出现荒芜化现象。农业原始资源被污染的情况越来越严重,给浙江省发展可持续农业及自然环境的保护,造成了严重的阻碍。与此同时,原本一些能给农业经济带来效益的成果也将被相应抵消。
2.2浙江省政府在农业上投入不足、技术水平不先进
尽管浙江省政府近年来在农业发展上投入的资金越来越多,但是这部分支出占财政部门总支出的比例却仍然较低,这就意味着省政府在农业发展趋势上所投入的财力物力还远远不足。具体来说,浙江省农业高水平技术的应用落后于其他农业大省。另外,推广机制不健全,更新维护速度较慢,农业科研人才储备不足,研发资金供给不到位,这些都是导致浙江省农业经济无法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因素。除此之外,数量众多的农业从业人员知识文化水平和科学种植思想仍旧停留在较低的水平。从总体上看,农村人口的学历普遍为初、高中,有些落后地区的平均水平甚至只有小学,这直接导致了浙江省农民不能很好地接纳现代化的农业发展模式,从而影响其经营管理水平和科学种植能力。
2.3浙江省农业市场的体系不成熟、机制不完善
在农业经济发展的同时,农产品也改变了以往自产自销的模式,转变为规模化生产销售。面对规模化农产品产量急剧上升的情况,如果没有相应的市场培育与管理机制,势必会影响产品的对外销售,从而导致现有农产品的区域流通性和结构完整性出现过剩,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很难进行下去。就现在的情况而言,浙江省部分地区的农产品市场培育体系已经基本完善,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可以发挥区域辐射作用。但令人遗憾的是,更多的农业基地面临着生产销售体系不成熟、缺乏合理稳定的贸易渠道的局面。以上不良因素综合起来,造成了农产品市场机制这个“看不见的手”无法正常发挥对产业的干预能力,从而进一步导致农业经济市场不能得到健康良性的发展。
3浙江省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3.1促进农业市场体系完善
为使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必须带动农业周边产业,例如林业、牧业及渔业等产业的发展,大力健全农业市场经济体系,努力提高农产品生产加工质量。此外,省政府应当全力支持各县市区建立更多的综合性农产品交易中心,完善农产品“从土地到餐桌”的一条龙流程。完善的市场体系是保证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首要因素。
3.2最大化优化资源配置
逐步改变之前运用的土地漫灌方式,使用新型的灌溉技术,并加强在农村城镇等农田多的地区进行推广。对于农作物病虫害以及农田杂草问题,改变以往施加农药的做法,转变为运用生态科学技术,例如使用“生物天敌”防治措施。出台相关政策,改善农村人口增长过快的现有局面,从而最大程度地减缓人口对土地资源的压力。
3.3推动建立农业保护区
作为自我保护能力较弱的产业体系,农业需要人为的保护,而不能任其随意发展。农业的核心基础———农田,也是一种人工的生态系统,它的维护同样需要人来干预。所以推动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农业保护区是至关重要的。借鉴西方农业发达国家的做法,我们需要建立保护区和示范区来规避市场竞争和自然灾害给农业带来的潜在风险。从此处可以看出,推动建立风险保障体系,包括农产品价格保护制度、农产品储备准则和农业风险评估系统等,是极其有必要的。与此同时,必须改变农业基础设施落后的局面,省农业厅需要联合科技部门进行及时的农产品市场信息与风险预测,并准确地传达给农业工作者。这些都是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备措施和根本保证。
4结语
随着浙江省农业经济越来越发达,一系列制约其可持续发展的问题随之产生。浙江省政府和相关农业部门应当加强对农业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视程度,积极探寻农业经济发展模式转型升级的方法,增加对其投入的财力物力,同时坚决贯彻执行农产品种植和销售的高水平标准,从而使浙江省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之路更加健康稳定。
作者:刘克勰 陈晓菊 单位:宁波大学
参考文献:
[1]刘喜广,陶楚南,陈银蓉.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研究———以浙江省为例[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7(1):26-29.
[2]刘一苏,刘朝晖.浙江省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J].农业与技术,2007(1):130-133.
[3]应风其.农业发展可持续性的评估指标体系及其应用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02.
植物是人类重要的能量来源,随着人口增长的残酷现实,对植物需求的压力逐渐凸显。目前,基本处于供大于求的状态。确保植物的高产量,必然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比如:大量使用农药、过度开垦荒地等等,势必会打破原有的生态平衡,给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障碍和阻力。
关键词:
植物保护;可持续发展;生态
1前言
锦州市位于辽宁省的西南部、"辽西走廊"东端,是连接华北和东北两大区域的交通枢纽,下辖黑山、北镇、凌海、义县和凌河区、古塔区、太和区、经济技术开发区、松山新区等9个县(市)区,总面积10301km2,海岸线105km,人口310万人。
2植物保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阻力
植物是人类重要的能量来源,随着人口增长的残酷现实,对植物需求的压力逐渐凸显。目前,基本处于供大于求的状态。确保植物的高产量,必然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比如:大量使用农药、过度开垦荒地等等,势必会打破原有的生态平衡,给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障碍和阻力。
2.1过度施用农药带来的阻力病虫害的防治,是植物高产的前提保障。而防治的关键,依赖更多的是农药。农药的使用,一方面清灭病虫害,大幅提升产量,另一方面,也破坏了其原有的生长环境。比如:杀灭害虫的同时,益虫同样被毒死,破坏了原有的生物链条,违背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宗旨。此外,施用农药的同时,改变了土壤、水分等的酸碱度,导致重金属、农药残留等含量严重超标,严重影响人类、动植物等的和谐发展,成为阻碍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阻力所在。
2.2喷药设施落后,严重浪费农药用量,污染生态环境农业生产实践中,使用的喷药设施多数为手动型,产品制作较粗糙,经喷出的液体,直径在40mm,雾化效果不是很理想。这样的喷雾,无形中增加了用药量,实际可利用率较低,不能发挥其应有的效应。如此,一方面增加用药成本,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另一方面,加速了对环境的污染。
2.3生物链系统遭到破坏,新的害虫种类增多控制病虫害方面,过度以来农药,短时间能达到防治的目的。但是,自长远的角度考虑,目光尚且短浅,根本上来讲,不是长远之计。不引入新的天敌,也只能将生物链的某环抹杀,连带它的天敌事物减少了,天敌的数量也会随之减少,对生态系统的生物链造成严重影响,有益的生物,被农药措施间接性的毁灭,原有生态平衡的农田生态系统群落结构不复存在,反过来又使害虫不断增加。农药措施,解决了植物保护的燃眉之急。但,同样也使得这项措施成为了植物保护以及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恶性循环。所以说,植物保护的措施与农业可持续发展有着本质上相辅相成的联系,他们是息息相关、不可分割的整体。
3植物保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依存
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自被提上国家长期发展规程来看,各部门相继探索实践各种有效措施,旨在解决病虫害对农作物产量和质量的影响,同时,根本上能保护植物、保护生物链,为人类的生存发展营造和谐的生态环境。
3.1引进优势基因,培育抗病虫害作物,实现植物保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双丰收”随生物工程技术的突破和发展,基因技术与植物生产中的成熟应用,有效实现植物保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协调平衡。这体现在,通过基因重组培育抗病虫害品种,引进优势基因抵御病虫害侵蚀。另一方面,基因重组技术下的不断试验,试验成功后的实践应用,经投入生产中的反复尝试,优化提升作物自身属性,自根本上实现不污染生态环境达到防治病虫害的目的。
3.2引入天敌,研发有益微生物,保护农业生产的生态环境除了改变作物本身,同样可引入天敌生物,对其改造达到防治病虫害的目的。另一方面,利用先进的微生物技术,研发有益微生物种群,达到防治病虫害实现增产的目的。目前,昆虫微生物有了一定的市场。
3.3改善农药设施,研发新型农药,降低农药的使用量今后较长一段时间内,药防病虫害仍无法停止。由此,唯有改善用药措施、改善用药成分,改善用药设施,才是当务之急应该做的事情。今后要不断研制新药,有害成分力求要低,更容易分解,更不易残留。通过高新技术的研发,减少农作物的副作用。同时,生产新型喷雾器,不仅要求低容量,药液喷射直径应该缩小到15~75m的范围之内,大大的降低农药的使用量,提高药效与防治效果。
参考文献
[1]葛素芬.植物保护与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的发展[J].现代农业科技,2007(,24):90-91.
[2]李俊华,郝尊钢.化学农药在植物保护中的注意事项[J].农业科技与信息,2007,(6):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