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手术室护理安全优选九篇

时间:2023-09-12 17:04:14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手术室护理安全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手术室护理安全

第1篇

关键词 手术室 护理安全 防范措施

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健康的关注、需求不断增加,现代化医院对手术室的护理安全、医护人员的职业要求也不断提升。手术室是抢救及手术治疗的重要科室,是保证患者生命安全,以取得手术成功的重要场所。所谓护理安全是指实施护理的全过程中,患者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内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1。护理安全贯穿手术室一系列护理工作细节中,细节尤为重要,如何不给患者造成意外伤害,确保患者安全,使患者顺利度过手术期,提高医疗护理质量,减少医疗纠纷,是手术室护理工作重中之重。本文就术前、术中及术后会出现的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等方面进行探讨。

手术室潜在的不安全因素

手术前出现的护理安全问题:①语言使用不当:手术室在术前访视和接患者时由于缺乏沟通技巧或工作繁忙,面对患者及家属的提问时,回答简单、生硬引起患者反感;另外医护人员在手术过程中谈论与手术无关的话题,可能影响患者的病情变化、预后和转归,严重者还可引起医疗纠纷。②接送患者时可能发生的问题:由于护士责任心不强,不能够认真执行“四查”“八对”。“四查”为进入病房查、入手术间查、麻醉前查、手术开刀前查;“八对”为患者的床号、姓名、住院号、性别、年龄、诊断、术式、手术部位2。患者由于术前紧张及应用安定等镇静、催眠药后,很有可能不能正确回答问题,易发生接错或错放手术间3。③术前用物准备不充分:手术所需器械、敷料准备不齐全,器械性能不佳、陈旧,如钳端夹持不紧,刀、剪、针不锐,结扎线不穿等4。④仪器使用不当:手术室使用的电器设备越来越多,如高频电刀。手术前未试机,没有定期维修保养,临时出现故障,电刀电极固定不稳,造成脱落和污染。患者身上有金属物品,皮肤与升降台或手术台金属直接接触,均可造成电灼伤。

手术中出现的护理安全问题:①手术部位的错误:手术部位的错误主要有左、右侧弄混,手术通知单写错,备皮备错,摆放侧卧位成与手术同侧或俯卧位后弄错左右侧。术中患者不当,使局部长期受压或使用束缚带过紧,会导致褥疮发生、引起呼吸受限、血管神经损伤等。②物品清点有误:由于手术器械清点制度不严,患者体腔或深部切口遗留纱布、器械、缝针等可引起严重后果。手术时由于操作不当导致针断裂或弹出,寻找困难以残留患者体内。③用药有误:输血、输液前没有认真核对患者姓名、科室、床号、住院号、诊断、血型、血量、供血者的血型、交叉配血试验及血有无变质等,药品摆放有误、静脉和输液标志不清,导致无用药物。执行口头医嘱有误,术中药品残存及安瓶保持不当或丢失。④切口感染:手术室消毒隔离制度不完善,医护人员违反无菌操作技术。没有认真核对手术中使用的无菌器械、敷料的消毒日期和时间。

手术后出现的护理安全问题:①手术患者护送不当,发生各种管道和引流管脱落,拔出,患者坠床、术后患者X线、CT报告等物品遗留。②标本保存不当:手术标本保存不当,遗失、搞错、变质5。③手术护理记录不完善:抢救患者时执行口头医嘱,手术抢救过程缺乏完整的资料,术后护士记录不完整。护士对术中的护理操作如电刀极板的位置、止血带的压力等记录不全。

安全护理防范措施

加强护理安全与法制知识教育:除按照常规本职工作外,还应加强学习法律知识,在维护好患者的权利时,也要学会用法律自我约束,自我保护,把法律作为工作责任、个人权利、义务、自由的价值尺度6,确保患者安全。

健全各项制度,做到有章可循。制度对人们的行为具有导向作用7。护理管理者要对工作中潜在的不安全隐患有预见性,及时提出讨论,从实际工作出发,制定防范措施,或者及时总结经验,找出薄弱环节,不断完善规章制度,做到有章可循,从制度上保证护理安全工作的落实。从法律角度规范管理,建立健全各项护理工作应当遵循的工作方法、步骤、制度,将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8。

防止安置不当引起并发症:手术患者常处于全身或部分麻醉状态,肢体感觉、运动功能减弱,无法感知各种压力若护理不当极易造成损伤。所以摆时既要符合手术的要求,又要注意细节:摆俯卧位时,受压部位有耳及颊部、乳腺生殖器,女性患者注意,男性患者注意外生殖器不要受压,双足垫小软枕;摆侧卧位时,患侧向上,要放腋下垫,双上肢向前放于双层托架上注意不要外展过度,以防臂丛神经麻痹;摆截石位时注意患者的膝关节摆正,腘窝处放海绵垫,两腿摆放宽度为生理跨度,双腿过度外展易损伤股神经及闭孔神经;使用气性止血带的患者注意保护受压皮肤,记录起止时间。全身麻醉颜面手术的患者,注意保护眼睛,眼睛放入红霉素药膏,外面盖上透明敷贴,防止角膜擦伤“受压”暴露干糙。

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护士接患者时应认真核对手术通知单、病历以及腕带(注明患者的姓名、住院号、手术名称和手术部位)。麻醉医师在麻醉前认真核对患者与病历相一致。手术开始前,手术医生、麻醉医生和巡回护士落实TIMEOUT。手术取下的病理标本严格按照《标本送检制度》执行,采取“一对一、双签字、三项完整”的方法,即一位巡回护士管理一个手术患者、一份病理标本;送标本的人员和接受标本的人员双方签字,病理检查申请单、病理标本登记本和病理标签内容填写完整无误方可将标本送检。执行口头医嘱前,护士应复诵一遍,双方确认无误方可执行。做好“三查七对”,输血时要经两人查对后在交叉配血单上签字。围手术期用药者,严格遵守医嘱执行制度,规范操作,加强各制度的执行和监管力度,使每一项制度执行到位,监管到位9。

不定期进行安全教育:发现隐患或工作缺陷时,及时组织讨论分析,并将从错误中汲取的经验教训转化为更安全的护理工作。要求护士切记“五不可”:①不可随意简化操作程序;②不可存有丝毫的侥幸心理;③不可忽视每一查,每一对,三查七对要字字查清;④不可凭主观经验和估计行事;⑤不可忽视操作中的病情观察10。

综上所述,传统的护理管理多注重已发生或发现的问题,对潜在的护理问题缺乏预见性,而护理差错事故和纠纷往往潜伏于缺陷易发环节、易发因素、易发时间和易发人员身上11,手术室护理安全是护理管理的重中之重,针对安全隐患健全手术室心,帮助解决生活中的困难,解除其后顾之忧,使其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减少差错事故的发生。规章制度,明确各级护理人员职责,加强安全质量教育,增强护士法律观念是保证手术室护理安全的前提。在工作中必须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如查对制度、交接班制度、手术器械物品清点制度等等,把患者的安全放在第一位,才能杜绝差错事故和医疗纠纷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潘绍山,孙方敏,黄始振.现代护理管理[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1:349.

2 戚丽彬,于艳春,金延姬.手术室护理安全及防范对策.吉林医学,2007,28(16):1818—1819.

3 王海燕.浅析手术室护理安全.工企医刊,2009,22(5):71—73.

4 汤淑敏.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的探讨.当代医学,2009,15(34):189.

5 杜丽萍.手术室护理安全的细节.实用医技杂志,2009,16(11):933—934.

6 守玉梅.手术室护理中存在的法律问题及安全护理对策.医学理论与实践,2003,9:1200.

7 王崇宪.护理社会学.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7.

8 董爱珠.护理人员对安全管理认识的调查分析.中华护理杂志,2004,39(3):194.

9 李晓敏.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对策.中国实用医药,2009,4(33):201—202.

第2篇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安全;细节护理

作为医院的一个特殊医疗场所,手术室护理工作涉及较多细节。一旦出现手术室护理缺陷,会给护理质量带来影响,严重还会导致患者出现功能损害、伤残、死亡等。有研究认为,在手术室护理中应用细节护理,能对患者生理功能紊乱症状进行缓解,减少并发症的发生[1]。本研究以110例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细节护理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按照手术室护理方法的不同,将2015年8月至2016年9月本院收治的110例手术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5例。观察组中,男31例,女24例;年龄19~65岁,平均(44.8±6.2)岁;平均手术时间(150.1±10.2)min;手术类型:18例普外科,11例骨科,11例骨科,10例妇科,5例神经外科。对照组中,男32例,女23例;年龄19~65岁,平均(44.6±6.5)岁;平均手术时间(152.2±11.0)min;手术类型:16例普外科,12例骨科,12例骨科,8例妇科,7例神经外科。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通过。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包括常规术前检查、常规健康教育、心理疏导等。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细节护理。

1.2.1术前护理

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对患者资料进行核对;彻底检查手术器械、设备、仪器等,确保其运行正常;术前1d加强病房巡视,介绍手术室环境、手术流程及相关注意事项,减轻其术前焦虑情绪;介绍成功治疗的案例,提升治疗信心。

1.2.2术中护理

送至手术室后,紧握患者双手,以亲切的目光、温和的态度消除其负性情绪;麻醉后,对手术部位进行固定,遮盖不必要暴露的部位,尊重患者隐私;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情况,术中配合需轻柔、准确、迅速,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1.2.3术后护理

术后认真清洁患者皮肤,并清点手术器械,避免将其遗留于患者体内;开启恒温水毯,直至离开手术室;做好外露部位保暖工作;患者清醒后,告知手术顺利进行,及时肯定其表现,改善心理状态;告知术后常见并发症,做好早期观察及预防。

1.3观察指标

(1)手术室护理质量评估采用百分制,包括护士配合、器械准备、仪器管理、消毒隔离,各项分值分别为30分、20分、30分、20分;护理安全最高分为100分[2]。(2)以自制问卷调查患者护理满意度,采用百分制,评分包括满意、一般满意、不满意。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用χ2检验计数资料,计量资料均用x-±s表示,以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手术室护理质量评分比较两组手术室护理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2.2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手术室护理安全直接影响着手术的顺利进行及手术疗效,需引起高度关注。细节护理是临床上的一种护理模式,强调充分关注护理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促使护理工作更为人性化、规范化。该模式要求护理人员将人性化理念贯彻在护理过程中,全面提升职业素养及服务质量,尽可能满足患者需求,帮助其解决问题。本研究对观察组实施手术室细节护理,内容包括术前护理、术中护理、术后护理。其中,术前要求做好三查七对,认真核查手术器械、设备等,以确保手术顺利进行;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能提升患者对手术治疗的正确认识,缓解负性情绪;术中协助麻醉医师、手术医师完成手术,提升配合技能,坚持无菌操作,避免出现医源性感染;术后做好保暖工作,加强并发症早期观察及预防,可提升患者生命质量,促使其尽快恢复。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手术室护理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与文献[3]结果相似。提示在手术室护理过程中,辅以细节护理的效果显著,能提升护理质量。此外,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应用细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有效性和优越性。综上所述,在手术室护理过程中,辅以细节护理的效果显著,能提升护理质量评分,改善护理满意度。

作者:廖春莲 李春玲 单位:江西省人民医院

[参考文献]

[1]关柏秋,曹晓艳,董淑琴,等.手术室细节护理在确保手术室护理安全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4,18(12):57-60.

第3篇

【中图分类号】R197.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5-0086-01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从各个不同的层次得到提高。患者的法律观念和自我保护意识也不断增强。医疗市场成为人们更加关注的焦点,人们对医疗消费过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规范护理服务行为,强化质量意识,树立安全观念,确保病人安全,这是我们需要探索的问题。我院门诊手术室以基本外科、眼科、耳鼻喉科、整形美容科患者为主,均需进入门诊手术室实施手术。这无形中增加了门诊手术室的护理风险。对我院近年来门诊手术室的护理风险与防范措施进行总结,以引起护理人员的警戒,降低护理风险,减少医患纠纷。

1 加强门诊手术室安全护理意识

慎独是指护理人员在没有任何外界监督的情况下,仍能坚持医德信念,遵守医德原则和规范,保持高尚情操,这是一种积极的自我行为方式,反映出护士的素质和责任心。

患者进入手术室时,手术室护士在门口热情接待患者,核对患者的手术部位,检查患者所带的药品与医生所开具的药品是否相符,让患者将贵重物品留给家属,患者换上手术室的患者服、更鞋,接患者进入手术室。首先手术接待室护士严格按手术通知单与门诊病历和病人作身份确认;再由手术医生进行术前复诊,了解并检查病人的状况,再次确定手术适应症,向病人及家属讲清手术方法及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并在门诊病历上签字,“知情同意”是法律赋予患者的权利,既体现了对患者的尊重,又是医疗护理侵权行为的必要免责条件[1]。

护士在手术间做到三查七对。护士再次认真核对手术部位, 使用电刀时,护士将负极板贴于手术患者肌肉丰厚处、血液充足的部位,避免粘贴在骨突、多毛、关节、瘢痕或有伤口的部位。防止患者的肢体接触手术床等金属物。在手术过程中,电刀暂时不使用时,护士及时关闭开关,以免使患者烫伤。认真填术记录单,核对纱布、器械,患者手术取下的标本要认真保管,待手术后留给患者做病理之用。标本用固定液4%福尔马林,固定液应放在标本袋中减少挥发,护士要认真填写患者的姓名及科室同病理申请单一起送到病理科。

建立以人为本的护理服务体系,做好围手术期卫生宣教。门诊手术的特殊性,决定了患者与医护人员接触时间有限,缺少专业的监护与指导。我们编写了各类手术的术前须知和术后注意事项及指导,并留有电话号码,供患者随时咨询。分别由接待室护士在预约手术和等待手术时发放,必要时给予讲解,做好口头交代,仔细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各种问题,让患者真正了解手术相关知识。对于老人和小儿要跟家属交代清楚。记下病人的通讯方式和家庭住址,便于随访。

2 建立门诊手术室安全管理制度

建立门诊手术室安全管理制度,常规与安全防护、安全管理、差错事故防范等制度,包括门诊手术室相应的应急预案。主要包括:

(1)强化控制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手术室护士无菌观念要强,熟练掌握无菌技术,严格遵守无菌技术常规,每日检查消毒物品的有效期,消毒与未消毒物品分开固定放置。对疑有未达消毒效果的物品不能使用,对无菌手术和有菌手术严格划分,特殊感染手术严格掌握处理原则,保证手术安全。

(2)认真学习医院感染管理及各项规章制度,经常与医院感染管理科交流沟通,参加培训,不断更新知识。严格无菌操作,加强无菌观念和自我防护意识,树立所有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均具有传染性,必须进行隔离的观念,做好标准预防[2]。

(3)落实消毒隔离及监测制度,严格控制与手术无关人员的进入,尽量减少手术室人员流动量。手术间必须严格空气消毒,定期空气细菌培养,作好登记。我科在空气净化层流的基础上,又采用循环风空气消毒机自动定时消毒。加强管理,根据手术切口的清洁污染程度,合理安排手术。认真做好终末处理。

(4)注意安全用药,掌握局麻药的浓度、剂量和总量。术前详细询问既往史、用药及过敏史等,与医师沟通,完善相应实验室检查,根据病人情况及门诊手术室的条件决定能否手术。遵守操作规程,局麻时,推药前先回抽,避免直接进入血管。加强术中巡回,关心体贴病人,做好心理护理,注意观察病人面色、呼吸、脉搏,经常询问患者的主观感觉,必要时进行监护。常规备好抢救物品及药品。

从患者进入手术室到结束为止,其中每一个环节都不能疏忽。

3 加强护士素质教育

手术室护士要不断加强业务学习,提高业务能力。手术室的工作与病房不同,工作面广,专业多,鼓励护理人员多学习,加强三基训练,提高专业业务技能及应急能力,做到术中主动配合。开展手术室护士专科培训,提高手术室护士业务和安全控制能力,不断适应新医疗技术发展。手术室护士必须具备高度的安全意识并贯穿于手术的始终[3]。

总之,加强手术室的护理安全管理,将安全护理运用于手术室工作中,在防范上下功夫,以减少和杜绝护理工作缺陷而造成的纠纷和差错,尽最大的努力把护理安全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保证手术患者的安全,提高手术室的护理安全质量。

参考文献:

[1] 林梅,李英年,杜益平.告知义务在门诊手术患者中的应用[J].护理杂志,2005,22(11):84-85.

[2] 唐维新.实用临床护理“三基”-理论篇[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302.

[3] 黎彩玲,戴红霞・手术病人的安全与风险・护理管理杂志,2007,7(1):35-36.

第4篇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评价指标体系

护理安全管理指的是将制度、技术以及教育相互融合的有效策略,也是预防手术室危险问题发生的重要方式,创设良好的医疗卫生服务环境。近些年来,各类医疗纠纷事件频频发生,加强对手术护理安全管理,有助于降低各类风险问题发生率。新医疗改革背景下,需要在明确当前手术室护理安全情况的基础上,积极开展护理干预服务,保证手术室护理安全。

1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体系构建的原则

手术室安全管理体系构建中,需要坚持整体性原则,分级性原则以及动态性原则等,创设良好的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体系。

1.1整体性原则

手术室是手术治疗的集中场所,每日进出患者流量较大,工作人员数量与类别较多,比如麻醉医师、护士、外科医师以及医疗辅助人员等等[1]。手术患者接受手术各个环节中,均存在着安全风险隐患。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中,需要坚持整体性原则,将手术患者安全目标视为一个整体性目标,将术前访视、防护、用药核查等等内容均纳入到安全管理流程中,通过各个单因素的分析,各因素的联合作用分析等,构建完全的安全管理制度,保证手术护理安全管理的综合效果。

1.2分级性原则

基于患者的手术治疗时间、空间范畴等,可以针对于手术室可能会出现的各类风险问题进行前瞻性分析。按照时间的发展顺序,罗列相关风险因素[2]。同时,还需要在手术中明确清点各类手术应用器材、药品数量等等,关注患者安全。在原有的安全管理制度与常规内容基础上,还需要基于分级性原则,罗列相关的等级结构,将所涉及的各项护理安全内容融入到安全管理制度当中,明确每一位护理人员的工作责任,相互关系等等。1.3动态性原则手术护理干预中,不同的患者、不同的时间段以及外部环境等,对手术室护理安全也会提出不同的要求[3]。在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中,需要结合手术护理的特殊需求,动态调整相关结构,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安全管理,保证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有序开展。

2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策略

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中,需要通过制定护理安全流程项目文件,实施风险评估安全管理制度以及优化配置护理人员工作内容等方式,保证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的效果。

2.1制定护理安全流程项目文件

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过程中,需要坚持整体性、分级性原则,明确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的重要价值,对手术室患者的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管理流程等进行充分规划与设计[4]。同时,还需要结合手术室护理的实际情况、出现的问题以及新的要求等,坚持动态性原则,不断完善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评价指标体系,进而使各项手术室安全管理工作能够有序开展,降低各类手术室护理风险问题发生率。手术室护理安全流程项目文件制定的过程中,可以制定全面的规划基础上,明确各个层次级目标,每一个项目对应的即为标准的操作流程(standardoperationprocedure,SOP)。比如感染风险控制,则可以细致划分为感染风险评估流程、术中无菌技术操作、手术室环境的感染控制等一系列相关的子文件体系。通过系统性的分析方式,将各类可能会出现的患者安全隐患纳入到系统分析的过程中,最大限度降低各类不良问题发生率。

2.2实施风险评估安全管理制度

风险评估管理制度具有前瞻性、整体性特点,有助于规避各类风险,提升整体管理的效果。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中,可以将风险评估管理制度融入管理活动中,基于循证医学的方式,设计手术风险评估安全管理制度,保证各类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活动的有序开展。比如可以构建手术室压疮风险评估表、风险评估表等相关内容,构建手术室风险事件分析与完全制度,借助风险评估的方式,对各类事件进行分析,构建安全预防评估体系。护理人员需要充分认识到信息反馈、工作反思的重要价值,分析问题,并且寻求新的解决对策,保证体系、制度的不断改进,力求为患者带来全新的临床护理体验,增强手术室整体护理能力,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

2.3优化配置护理人员工作内容

手术室日常进出人员数量比较多,工作内容比较复杂,手术室护理中各项器材的管理效果、药品的管理效果等等,均会直接关系到手术室患者的生存质量与手术治疗效果,对护理安全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5]。新医疗改革背景下,需要优化配置手术室护理人员工作内容,使每一位手术室护理人员均能够明确自身的工作内容、工作职责等,并且坚持爱岗敬业、精益求精的思想精神。各项工作分配到人的方式下,一旦出现任何问题则可以及时追究相关负责人员的责任,提升每一位手术室护理人员的工作认真程度,降低各类手术室风险问题发生率。在此基础上,还需要创新传统的手术室排班方式。传统的排班方式多是根据日常手术需求,手术当日下午与晚上安排接班,护士长工作压力相对较大。在手术患者数量相对较多的情况下,还需要被动加班,不但影响着手术室护理人员的工作状态,且由于超负荷工作,致使护理失误发生率显著增加,护理配合连续性较差。针对于上述问题,需要创新传统的手术室护理人员排班方式,以专科分组,明确时间节点,基于各手术专业,将护理人员分为各个专科护理小组,明确各个手术时间,并且使护理人员清晰自己的手术室配合任务[6]。护士长需要明确安排手术室各个时间段,具体内容可以由各个专科护士组长进行安排。上、下午班自由掌握,原则是保证手术配合直至结束。交班的时间节点原则是用于连台手术。分组固定手术间,有助于手术室综合性管理,同时也能够为患者提供更多专业性的的护理服务,避免护理人员长时间工作下造成的各类不良问题发生。

3小结

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能够在保证手术室护理工作有序开展的前提下,为手术患者带来更加专业性、全面的护理服务,降低各类风险问题发生率,保证手术室整体护理工作的质量。

作者:柯胜男 单位:北京清华长庚医院

参考文献

[1]杨莘,韩斌如,应波,等.基于信息数据中心决策支持平台构建护理质量评价体系[J].中华护理杂志,2015,01(21):10-13.

[2]刘梅芳,刘婕婷,潘丽莹,等.胸外科手术中新型护理安全管理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5,06(11):889-891.

[3]陈素兰,陈丽媛,李瑞刚,等.应用系统论构建手术室患者安全管理体系的策略与实践[J].护理杂志,2011,14(15):66-69.

[4]徐宏坤,周红霞,李华.以柯氏模型为导向的手术室低年资护士核心能力培训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护理学杂志,2016,22(23):8-10.

第5篇

[关键词] 手术室 护理 防范措施

[中图分类号] R472.3 [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3-7210(2011)02(c)-090-02

手术室是对患者实施手术、治疗、抢救的重要场所,手术室的工作具有变化快、要求高、流动性大、劳动强度大、持续时间长等特点。随着手术学科分工的日益精细,各种疑难、高危、微创手术的开展,各种精密仪器的使用[1],对手术室护士的专业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对手术室护理管理也有了更新更高的要求。经过多年手术室的工作经验发现手术室存在潜在的护理安全隐患,笔者通过改进相应管理流程,并采取相关防范措施,有效地减少和杜绝相关安全隐患,确保手术治疗及护理的安全,同时也有效地防止医疗护理纠纷的发生。

1 手术室易发生的护理安全隐患

手术室是对患者实施手术、治疗、抢救的重要场所,一旦发生差错,不仅影响患者治疗、延误手术、导致手术资源浪费,重者可造成致残、致死而酿成重大医疗护理事故。手术室常见潜在的护理安全隐患:

1.1 接错患者

病房护士与接患者的手术室护工未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患者进入手术室后由于患者术前紧张及使用镇静剂后不能正确回答问话或手术室巡台护士未进行核对,医生未对患者手术部位进行检查,易发生接错患者或将患者错放手术间等。

1.2 外力伤害

患者碰伤、摔伤或坠床在接送患者出入房门时未保护好患者头部及手足,或移动患者至平车或手术台时,因固定不当、无人协助,或担架车、手术床未保持功能完好,而导致患者出现碰伤、摔伤、坠床等意外。

1.3 核对错误

用药、输血错误输血、用药时核对错误;药物标识不清导致误用;执行口头医嘱有误等。

1.4 神经损伤

神经功能受损在手术过程中因约束带过紧或双上肢过度外展,导致局部组织及神经长时间受压迫而影响神经功能。

1.5 电烧伤

电灼伤因患者在使用电刀时皮肤与升降台或手术台金属部件直接接触或电极板放置位置不当或潮湿,而造成电灼伤。

1.6 压疮

压疮因手术安置时未做好保护及未按照身体各部位的生理特点摆放[2],导致局部组织或骨隆突部位长时间受压而诱发压疮。

1.7 异物遗留

异物遗留因器械护士在器械、物品清点时未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各种物品未按规定位置进行摆放,在填术器械及物品清单时填写不及时等,导致异物遗留。

2 防范措施

手术室不仅要有健全的管理组织,完善的岗位职责和工作制度,还要有确实可行的工作流程,更重要的是要加强护士法律知识教育,加强业务技术培训[3]。具体方法:

2.1 增强法律意识,强化服务理念,加强护士法律意识教育

加强业务技能培训,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观念,尊重爱护患者,培养主动服务理念,善于运用手术室护理质量反馈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

2.2重点环节的管理制度

2.2.1 接患者时手术室人员应与病房护士认真核对患者科别、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手腕牌、手术名称、部位、时间及术前用药、病历及X线片等,逐项核对无误后与病房护士签字确认,防止接错患者。

2.2.2 手术中手术间内避免闲人进入,器械护士及巡回护士不得中途换人,特殊情况确需换人时,需经护士长同意,交接人员应现场当面点清器械、敷料等所有物品的数目,共同签名确认。

2.2.3 送患者回病房时手术室护士应与麻醉师共同与病房护士认真交接手术部位、手术名称、皮肤完整情况、管道、生命体征、术中大致情况等,以保证术后护理工作的延续。

2.3 重点环节的查对制度

2.3.1 严格核对患者信息手术室护工到病房接患者时,凭手术通知单对照病历及手腕带与病房护士一起核对科室、床号、姓名、住院号、手术名称、手术部位及手术时间,以及术前准备执行情况、需带入手术室的物品等,病房护士在《手术患者交接安全核对记录单》上签名;患者送到手术室后由巡回护士根据《手术患者交接安全核对记录单》再次核对上述各项;严格执行国际惯例,术前暂停核对程序[4],即在麻醉、手术开始前,由麻醉医生、手术医生、巡回护士第三次执行暂停程序,以大声唱读方式核对患者科室、床号、姓名、住院号、诊断、手术名称、手术部位、麻醉方法,要求病历、手腕带、患者自述,三者相符,并在《手术患者交接安全核对记录单上》签名确认,方可实施麻醉手术,以确保患者安全。

2.3.2 凡进入体腔或深部组织手术要在手术前、关闭体腔前、缝合切口前后由洗手护士、巡回护士二人仔细清点核对所有敷料和器械并登记签名。

2.3.3 手术前器械护士与巡回护士要认真检查手术中使用的无菌物品是否过期包装、是否合格,术中器械是否齐全,各种用物的类别、规格是否符合手术要求。

2.4 严格执行物品清点制度

2.4.1 手术开始前器械护士应对所有器械及敷料做全面检查、整理,做到定位、定量放置,与巡回护士共同清点器械、敷料等物品数量两次,巡回护士将数字准确记录在手术护理记录单上,术中临时增加的物品应及时补记。

2.4.2 体腔或深部组织手术时宜选用长显影纱布、纱垫,凡胸、腹腔内所用纱垫一端必须有长带,且长带尾端应放在切口外,用持物钳固定,严防纱垫遗留体内。

2.4.3 关闭体腔或深部组织前,巡回护士、器械护士应认真清点手术护理记录单上的各种物品,并与术前登记的数字核对无误后在进行关闭体腔,缝合至皮下组织时及手术结束后再各清点一次。

2.5 完善相关安全制度

2.5.1 防止接错患者手术室人员在接患者时应与病房护士认真核对,当患者因术前紧张使用镇静剂后,或因病情原因不能正确回答问题,易发生接错或放错手术间情况。在核对时应认真细致的询问,必要时请家属帮忙协助核对。

2.5.2 妥善保护防止受伤患者进入手术间后始终有人陪伴患者,不让其独处一室,保持各种接送患者的平车、床功能完好,常规配备安全带和防护栏;接送患者出入房门时应注意保护头、肘、足部;术中需体表降温使用冰袋冷时,应用毛巾包裹冰袋避免冻伤;在使用高频电刀时应使用专用插座,负极板放置正确,避免患者身体直接接触手术床的金属部件以免电灼伤。

2.5.3 防止手术部位错误,手术前一日,主治医生应在手术部位作好标记,对脑、肾、肢体等对称性器官手术应在手术单上特别注明左右侧。

2.5.4 防止输血错误,术中如需输血,要严格执行“三查八对”制度。输血前要与麻醉医师共同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血型、交叉配血单、血制品类别、血量,检查血袋的完整性、有无凝块、溶血及污染等,无误后方可输入。输血时要严密观察有无输血反应,输血完毕,血袋冷藏保留24 h备查。

2.6 认真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2.6.1 防止伤口感染及交叉感染手术器械应由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及灭菌处理,确保灭菌合格率为100%。严格遵循无菌技术操作规范与手卫生管理规范。实施特殊感染手术时有条件的应将手术安排在负压手术间,术后严格按特殊感染手术处理流程进行处理相关物品。

2.6.2 无菌物品管理严格执行无菌物品管理原则。分类放置、标识醒目,定期消毒灭菌,定期检查。

3 小结

护理安全是质量管理的核心,护理安全是医疗安全的前提。手术室虽然是救死扶伤的圣地也是高风险的医疗场所,手术室护理质量与患者的手术安全密切相关,任何疏忽都可能诱发严重的后果。护理学科的发展使手术室护士的职责由单纯完成手术配合扩展到手术患者的围术期护理[5-7]。手术室护理安全是质量管理的核心,只有针对安全隐患健全手术室规章制度,明确岗位职责,加强质量安全教育,提高法律意识,重视高危环节的质量管理,才能保证手术室护理安全。如何规避手术室护理差错或事故的发生,防范潜在护理安全隐患,除了要求手术室医护人员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培养严谨的工作态度,具有高度的责任心,把患者的安全放在第一位,还要从管理角度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才能提供安全的手术环境,确保手术患者的安全,从而杜绝医疗护理差错或事故发生。

[参考文献]

[1]成宁.常见护理法律责任差错[J].国外医学:护理分册,2005,18(1):16.

[2]柳骅,姚梅芳.护理[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0,19(6):253.

[3]刘春英,赵红英.运用手术室护理质量反馈表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J].天津护理,2002,10(4):197-198.

[4]高明.科威特医院手术室见闻[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16(3):59-60.

[5]曾俊.实用手术室护理学[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35-37.

[6]马振芳,高玉平.手术室护理工作质控标准的改进与检查方法[J].中国现代医生,2007,45(13):112-113.

第6篇

手术室护士及麻醉师接送患者时与病房护士进行交接,核对患者身份、手术名称、手术标识以免出现差错。《手术安全核查表》的应用要求是在麻醉实施前、手术开始前,患者离开手术室前由麻醉医生、手术医生、巡回护士三方共同核对患者身份、诊断、手术名称、手术部位、麻醉方法及患者去向等,确保了患者安全。

2保持每一张接送患者的平车性能完好

手术结束将平车靠近手术床调整同等高度,踩好脚刹。麻醉师护患者头部,一人搬起患者身体一侧,另一人将过床易放于患者身体下至少1/2处,放平患者,轻推患者身体稳妥至平车。拉上床档,巡回护士推床头,患者脚在前,头在后以便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3严格执行

“三查八对”制度输血前巡回护士与麻醉医师共同核对患者姓名、输血号、住院号、血型、交叉配血试验及采血日期、血制品类别、血量,检查输血袋包装是否完整、有无凝块、溶血等,无误后方可输入。双方在合血单签字。输血过程中密切观察有无输血反应,发现异常及时处理。输血完毕,血袋冷藏保存24h备查。

4高频电刀的安全使用

使用电刀时选择合适的功率,以能够达到切割组织和止血为目的的最小功率为宜。在使用高频电刀时将负极板粘贴在肌肉丰厚、无瘢痕、无疖肿、离手术区较近>30cm以上,位置正确,紧贴患者皮肤,接触面积不小于65cm2。患者身体不能接触手术床的金属部位,不佩戴金属饰品以免电灼伤。保持手术床单干燥。消毒时,若被消毒液浸湿需及时更换,避免电灼伤。高频电刀在使用时会形成火花,遇易燃物时会着火。酒精消毒待其干燥后方可使用电刀。据文献报道,安装心脏起搏器的患者,手术中使用电刀,有灼伤心肌导致心搏骤停的可能[3]。因此,装有心脏起搏器的患者,一般不能使用高频电刀,建议使用双极电凝避免意外事故发生。

5防切口感染

加强无菌观念,熟练无菌技术,严格执行遵守常规制度。手术室建筑流程合理,环境清洁。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各种器械包外有6项指示胶带,内有消毒指示卡,颜色变黑均匀一致才能使用。接台手术应先做无菌手术,再做污染手术。尽量缩短手术时间,超过4h切口周围要加盖治疗巾。2.6正确管理病理标本防止病理标本遗失手术中切下的小病理标本,由巡回护士即刻留于病理袋内,贴上标签,注明患者姓名、科室、住院号、病理名称。手术中取下的标本应妥善保管,待手术结束后装入标本袋内倒取10%福尔马林固定液完全浸没标本,将标本袋口的密封条封闭严实。任何标本未经医生许可不得私自丢弃,防止错送、漏送、贻误诊断现象。术中快速冰冻建立登记本,巡回护士与手术医生核对标签、病理检查单、标本送检登记本一致,及时送检病理科,电话通知的冰冻切片结果应由主管医生接听并签字确认等防止标本遗失或弄错。

6体会

第7篇

【关键词】手术室细节护理;手术室护理安全;价值

在患者接受手术的过程中,手术室护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由于手术室护理有工作量大、时间长、高技术性以及高风险等特点,所以在手术的过程中会有多种安全隐患。手术室护理对于患者的手术质量有直接的影响作用,严重者可导致患者出现伤残、死亡等现象。细节护理是一种以患者为核心的护理模式,其护理的核心就是将护理工作细致化,从而在最大程度上杜绝手术风险的发生。近些年来,由于很多医院在患者手术的过程中采用细节护理措施,从而使得患者接受体贴、细致的服务,提高手术质量。本篇文章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照实验的方法探究手术室细节护理在确保手术室护理安全中的价值,现将具体试验过程和现象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在2015年1月~12月期间,某医院收治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通过随机分组的方式将这些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50例。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方面的差异均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在对照组患者护理措施的基础之上采用手术室细节护理措施,经过1年的护理操作之后,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和评价。

1.2患者纳入标准

(1)患者及其家属均对实验过程了解并同意。(2)患者不存在严重的心肺疾病镉肝脏疾病等;(3)患者不存在免疫系统疾病及内分泌疾病等等;(4)患者在接受手术之前意识清晰,具有正常的认知功能;(5)患者在手术之后具有稳定的生命体征。

1.3试验方法

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均由相同的医护队伍进行手术,并且患者手术之前的准备工作,例如术前准备、手术以及麻醉方式等一致。对照组:该组患者使用常规的手术室护理措施:(1)在手术之前进行手术室的清洁、消毒;调整适宜手术室的温度和湿度;准备手术器械;(2)手术过程中,协助医师摆放患者的合理,配合医师进行手术;(3)手术之后帮助患者擦拭血迹,并最好收尾工作。实验组:该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之上使用细节护理措施。(1)制定详细的手术流程;对参与手术的护理人员进行分级,并将各级护理人员的工作进行层层分解,做到责任到人。在手术之前对手术需要的仪器、设备、器械进行一一检查,确保其能够正常使用;在手术时按照各自的责任积极配合医师进行手术;手术结束时,由专门人员配合医师进行伤口包扎,并认真擦拭血迹,做好最后的手术间清洁、灭菌工作;在这一过程中需要由专业的质量监督小组进行监督。(2)进行心理护理;在手术之前,向患者介绍手术室的情况、手术内容以及注意事项等等,从而帮助患者了解手术的基本流程以及需要自身配合的事项。多向患者讲解成功的病例,缓解患者内心的恐惧感,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关系;在患者进入手术室后,由专门的护理人员保持与患者的沟通和交流,使用温和的语言对患者进行安慰和鼓励,并分散患者的注意力;护理人员还可以握住患者的手,从而减轻患者内心的紧张情绪;时刻注意患者的面部表情,以免引起患者的不适。(3)手术操作细节;护理操作过程尽可能轻柔并且快速,尊重患者,尽可能对患者进行遮蔽;高度关注检测仪器的数值,对于患者的皮肤颜色、生命体征以及尿量进行观察;手术过程中,严格、及时清点使用的手术器械,并且不进行工作交接。

1.4评价指标

(1)护理质量:根据患者的器械准备、配合技能、仪器准备和消毒隔离四个方面进行评价,每项25分,满分为100分,得分越高说明护理质量越好。(2)护理满意度: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对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评价,分为满意、较满意、不满意三个选项。

1.5统计学处理

运用SPSS14.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护理质量评价从以上的实验结果分析可知,在护理质量评价和满意度评价两个方面实验组患者的评分结果要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实验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分析

手术室患者的护理过程中,细节决定成败,通过细节护理,给予患者正确的护理方法和指导,使患者接受安全的手术环境,从而降低医疗事故的发生。并且细节护理能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在医患之间建立和谐的氛围,这样不仅利于医生的治疗,也利于患者的心情舒畅,从而提高患者自信心。

本实验通过对照实验的方法探究手术室细节护理在确保手术室护理安全中的价值,从以上的实验结果的分析可知,在护理质量评价方面,实验组患者得分为86分,对照组患者得分仅为64分,可见患者对于手术室细节护理更满意;在满意度评价方面,实验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3%,而对照组患者的得分仅为66%,患者对于手术室细节护理的满意度更高。可见手术室细节护理在确保手术室护理安全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在临床手术中具有推广意义和价值。

作者:卢芳芳 单位:蠡县医院

参考文献

[1]宋淑华.手术室细节护理管理在控制医院感染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4

第8篇

关键词手术室安全隐患对策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11.259

AbstractObjective:to analyze the security hidden danger operating nursing,formulat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Methods:the operating room in nursing potential unsafe hidden danger list,nursing safety strategy measures.Results:the operating room nursing staff fully realize the importance of safety.Make nursing standardized and institutionalized.Conclusion:to strengthen the quality of nursing care,safety management to minimize the incidence of safe hidden trouble.

Key wordsoperating;safety hidden;countermeasures

手术室是医院实施手术治疗和抢救危重病人的重要工作场所,随着医学科学的飞速发展,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新的手术方式不断开展,护理工作面临严峻挑战,护理意外和风险无形上升,同时法律保障体系的日益健全,特别是《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出台,以及举证责任倒置的实施,患者的法律意识不断强化,手术室的医疗纠纷逐年递增。为了确保手术室护理安全,笔者对20余年来针对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因素进行分析,并制定了相应的对策,现介绍如下。

护理不安全隐患

护理人员缺编,工作繁重,长期超负荷工作,都会造成思想麻痹,注意力不集中,给手术室护理工作带来无形隐患。

护理人员专业知识贫泛,再教育学习不够。随着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新的技术水平和医疗质量进入了一个新的台阶,护理人员认真学习相关知识不够,对新业务、新技术缺乏正确认识,造成手术要求与应对能力的差距而导致配合不满意。

查对制度不严,常由于用药、输液、器械敷料、标本送检等过程中查对不严,造成用错药、接错病人、弄错手术部位、异物遗留体腔、标本弄错或丢失等情况。

无菌技术操作不严,手术物品管理不规范造成手术病人切口感染。

规章制度不健全,工作责任心不强,医护配合不熟练,手术摆放不正确,造成手术病人摔伤、压疮、电灼伤、坠床等护理隐患。

护理记录不及时,不准确、不完善,特别是急诊抢救病人,医生说,护士做,执行口头医嘱,手术抢救过程缺乏合理的安全性资料。

术中语言不规范,超越职责,如麻师离岗而由护士代看管现象。

对策

强化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手术室各种规章制度:高度重视影响护质量的每一个环节,将查对制度贯穿于手术的全过程,制定手术室护理工作量化考核细则,工作中不断自控、自纠,人人有压力,有动力,全面提高自身素质,达到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认真对待每台手术。

加强法律知识学习,提高证据意识,准确完善术中手术护理记录:以护理记录为培训重点,结合典型案例分析说明护理记录上的每一个字都可以成为法庭上的证据,使广大护理人员提高认识,重视术中护理记录书写的重要性,正确处理好病人的知情权和保护权以及治疗方案。术中遇到病人及家属询问术中情况,手术时间长短,是否安全时,护理人员应该慎重解释,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加强业务知识和新技术的学习:开展相应的专业知识学习,适应工作需要,培养爱岗敬业技术精湛,工作认真负责的高素质护理人员,掌握最新专业理论知识,掌握新仪器的性能和使用方法。管理者排班时应注意业务能力强的骨干护士与年青素质差的护士搭配。

严格执行查对制度:①抢救病人,执行口头医嘱必须复述一遍后方能执行。②防止异物遗留体腔,认真做好纱布、器械、缝合线及针的清点工作。手术开始,不管是否须清点数字的手术,均要把地盆及手术间的纱布、纱垫一律清点的物品清点干净,收出手术间,手术台上已清点的纱布、纱垫一律不准剪开使用。台上用过的纱球、棉片、小敷料等应放于台上弯盘内,不得投入地盆内。洗手护士和巡回护士在手术的始终均要注意观察手术间的情况,防止清点物品的流动。保证数字清点的准确性,做好查对登记,保证手术质量,防止责任事故发生。③做好术前访视,严格执行手术病人查对制度,防止接错病人。④凡分左右脏器器官的手术都应该反复查对病历,询问病人,防止弄错手术部位,做好记录。⑤用药、输液、输血需经两人核对无误方能使用。

严格消毒隔离,把好无菌关,是防止发生院内感染的重要措施。①认真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重视和做好手术室的环境清洁、消毒及空气细菌监测登记工作。②无菌手术与非无菌手术以及特殊感染手术,手术间分开使用。③无菌物品定位、定量、定专人管理,与非物菌物品必须分开放置,并有明显标致。④凡进入体腔器械物品清毒灭菌监测卡,必须保留术毕贴于手术护理记录单背面备查。⑤巡回护士监督工作人员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遵守无菌区、清洁区、污染区管理规范。

认真履行岗位职责:①严格执行巡回护士、器械护士等岗位职责,杜绝越职行为,严防差错事故的发生。②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认真清点台上、台下物品,做到上不清,下不接。③术毕送病人回病房,必须在医生、麻师、护士共同陪护下送回病房,防止摔伤、坠床等意外事故的发生,并与病房护士交代术中情况。

讨论

随着医学科学的飞速发展,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新的手术方式不断开展,手术室护理工作面临严峻挑战,护理意外和风险无形上升。综上所述,针对手术室的护理安全隐患,一是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二是加强手术室护理人员专业知识、法律知识学习,三是严格管理,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彻实杜绝了手术室的差错事故的发生,只有这样,才能保障病人利益的同时更好地维护自身的合法权利。

第9篇

    手术室易发生差错事故及护理缺陷的环节很多,一旦发生失误,轻者影响病人治疗,延误手术时间,造成时间与物品的浪费;重者病人致残,甚至致死。

    1.1 接措病人 特别是病人术前紧张及应用镇静剂后,不能正确回答问话,易发生接错或错放手术问。

    1.2 手术安置方向有误 安置不当导致压疮发生,约束带过紧或两上肢过度外展造成神经受压,衬垫不当影响病人循环呼吸。

    1.3 器械准备不全 用物与手术所需不符,器械性能不佳、陈旧,钳端夹持不紧,刀、剪、针不锐,结扎线不牢,吸引管道堵塞不适。

    1.4 清点有误 术前、关闭体腔前和体腔后,器械、敷料、缝针等清点有误。操作中不当导致缝针弹出,方向不明,寻找困难。器械完好性被疏忽;自动腹撑螺丝短缺或传递前忽略检查,导致心中无底。

    1.5 术中仪器使用不当 准备时未试机,临时故障,电刀电极固定不要,造成脱落和污染。病人皮肤与升降台或手术台金属直接接触,造成电灼伤。

    1.6 用药有误 输血输液查对时有误,药物摆放有错,静脉麻醉药和大输液标志不清,导致误用,执行口头医嘱有误,术中标志保存不当或丢失。

    1.7 手术病人护送不当 护送途中发生各种管道和引流管脱落,病人坠床,术后病人x片、CT片、手术衣裤等用物遗漏。

    2 安全管理

    2.1 制度保障 完善、系统的规章制度是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前提,是防止差错事故提高工作质量的保证。

    2.1.1 手术室的一般制度 抓好落实手术人员规则,洗手规则,清洁卫生制度,消毒隔离管理制度,接送病人制度,各类人员岗位责任制及考勤制度,奖惩措施。

    2.1.2 安全管理制度 术前做到六查、十二对、四到位制度。六查:接病人查(病区、床号、姓名、性别、住院号、诊断、术前准备、术前用药及过敏性况);病人人手术间查;麻醉前查;消毒皮肤前查;执刀时查;关闭体腔前后查。十二对:对科室、床号、姓名、性别、年龄、手术问号、手术名称、手术部位、所需药品、物品、药物过敏情况、灭菌器械、敷料是否合格,用物是否齐全适用。四到位即:急救药品、吸引器、氧气、电凝止血器。

    2.1.3 清点制度 术中三人三数制度,即主刀、洗手护士、巡回护士手术前后共同清点台上纱布、缝针、刀片及手术器械等用物,并做好记录。三不交接制度:洗手护士手术末结束前不交接,巡回护士敷料、器械末点清不交接、值班护士物品短缺不交接。

    2.2 定期开展护理安全讨论会 对科内人员变动,新护士上岗,科内护理工作内容增加等变化,有些制度落实有可能偏差。针对这种情况,定期开展护理安全教育,对容易发生护理缺陷与差错的工作环节进行分析讨论,提出整改措施,并重温各项护理安全防范措施,增强责任心,做到警钟长呜。平时形成分级督促制度,发现违反操作规程与奖惩年度考核挂钩。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