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12 17:04:19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财税合规的重要性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关键词:企业税务会计;财务会计;分离;必要性;对策
近年来,在市场经济全球化发展以及产业结构革新发展的背景下,随着我国税收体系、会计行业职能、财政制度、税收法律法规的深化改革与规范化发展,企业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变化,二者之间的工作职能、工作性质愈发明朗可辨。我国对会计行业以及财政部门的分离,进行了探索与实践。企业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有效分离不仅符合时展的需求,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企业管理质量,对我国税收、财政、企业的发展均有重要推动作用。
1企业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的概述
企业税收会计是基于财务会计全面发展与逐渐完善的基础上,得以形成与发展的一门全新会计学科内容。企业税收会计,主要是指通过利用会计学基础理论与主要方式,在基于税收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度以及会计领域的基础理论与会计学方法的基础上,实现对企业资金流动过程中关于企业涉及税收活动,包括纳税申报、税款计算、缴纳税收行为的监督与综合性、全面性、规范性、协调性、系统性管理的会计学科[1]。由此可见,企业税收会计与企业财务会计具有一定的关联性,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差异性。财务会计是现代企业管理中的一项重点内容也是基础核心项目,对企业管理、经济规划、投资预测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在百度百科中,对企业财务会计内涵的解释则为:以为与企业经济效益具有一定关联性的人员与机构(投资人、债务人、政府财政与税务等有关机构)提供企业财务实际发展情况以及企业经济运营能力等与经济、财务有关的信息为主要目标,从而对企业已完成的资金活动进行全面、准确、系统核算与监督的专业性经济管理活动[2].
2企业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分离的重要性分析
近年来,随着我国会计领域的全面发展,以及税收立法制度的细化,我国企业税收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分离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企业税收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分离对我国新时期社会经济体系的发展,以及行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笔者结合有关资料与实际会计工作发展现状,对企业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分离的重要性进行了分析。
2.1企业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分离是我国会计体制深化改革的客观需求
在新时期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发展的环境中,我国会计行业以及财务税收律法随着社会经济体制的改革取得了优化发展。会计在企业发展与建设中起到了重要影响作用,企业会计制度与会计准则越发明确,且实施更为灵活多变,这在一定程度上使企业财务会计与税法的目标,产生了差异性,与此同时会计行业管理与运行事项更具有针对性、独立性和客观性[3]。在此发展趋势下,将企业税务会计和财务会计实行有效分离,有助于企业财务会计迎合现阶段会计行业发展趋势,符合会计学发展规律,推动会计改革深化发展。
2.2企业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分离是我国税收制度不断完善的重要途径
在我国会计行业深化改革的同时,我国财务税收相关法律制度与税收体系得到了不断完善与细化,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国财务管理与国民经济效益的提升提供了助力,为企业税收收入的强化、税务缴纳行为的规范以及纳税人税务会计监督与核算的稳定提供了执行标准。而传统的财税一体化企业会计管理模式,则无法准确性、全面性满足企业税征的各项要求,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企业资金流动的回转与优化。而企业财税分离则有助于推动企业税务会计依法、准确、合理、科学的核算,避免企业出现缴纳税收的争议、纳税行为的违法与纳税资金的浪费等现象,与此同时,对企业实行税收优惠政策,有助于减轻企业经营负担,并进一步推动我国税收制度深化改革的实行。
2.3企业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分离是我国企业国际化发展的重要举措
基于社会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贸易发展空间逐渐加大,外资企业的引进与投入日渐增多,并在我国经济发展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为迎合社会经济体系的发展需求,推动企业国际化发展,促进我国税收与国际发展要求的接轨,并有效保障企业利益与我国经济权益,构建良好的贸易发展环境,避免企业国际避税行为的产生,建立完善而独立的税务会计已成为社会经济体系发展的必然需求,对我国企业国际化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作用。
2.4企业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分离是企业管理优化发展的必然需求
企业财务会计是对企业经济活动过程中资金流动与运行所产生会计信息的有效核算与监督管理,企业财务会计的开展主要目的在于,为企业提供准确、全面的会计信息,从而提升企业运营与管理的质量与效率。然而,企业财税一体化发展时,企业会计无法在基于会计理论、会计准则、税收的要求上提供会计信息,其会计信息存在一定的倾向性,不利于企业管理的优化发展[4]。这就需要将企业税务会计从企业财务会计中分离出来,使企业会计项目活动得到明确开展,为企业财务会计、税务会计各项信息的准确性与全面性提供可行性,从而保障企业经营与管理的科学与优化发展。
2.5企业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分离是会计学科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财税会计分离一直是我国会计行业与财政部门关注与研究的重要课题。近年来,随着我国会计原则、会计学理论的不断完善,以及税收机制的系统化发展,税收会计已实现从财务会计中的分离,并逐渐形成了独立且完善的会计体系,成为一门新兴的专业会计学科分支[5]。税务会计将财务会计的基本需求以及财政税收相关准则与法律实现有效的融合,由此可见,企业财税会计的分离,是企业行业与财政税收优化发展以及会计学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时展的选择。
2.6企业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分离是企业信息管理质量提升的必然趋势
企业财务会计是在基于会计理论与会计原则的基础上,进行企业已完成资金运行的核算与监督,其目的在于为企业投资人、债务人提供会计信息需求。在基于我国经济体系的转型发展、经济政策的完善以及经济水平的提升下,我国税法得到了进一步完善与建设,在我国经济市场中,出现了多种经济并存的情况。在此发展环境中,如若依旧执行财税一体化会计模式,则会计人员将无法对会计信息进行全面、连贯、准确、科学的核算与监督,从而导致会计信息无法准确、客观、真实反映企业运营情况[6]。因此,要想实现会计信息质量的提升,企业应实行财税会计的科学分离,实现企业自主化管理,保证企业会计信息的明确性、客观性与真实准确性,为企业投资管理以及国家经济宏观调控提供便利。
3企业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分离的对策分析
3.1建立健全企业税务会计机制
要想实现企业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的真正分离,需在税收法律与会计准则的基础上,建立健全税务会计机制,实现企业税务会计的独立性构建,形成专业化税务会计模式。对此,国家有关部门应有效借鉴发展优秀国家的相关经验,制定出迎合时展需求与国际标准的税务会计制度与税务会计模式;政府有关部门应基于经济市场实际情况,明确经济职能,通过采用一定的政策与法律法规对市场经济与企业投资行为进行调控,用以保障企业会计工作的深化发展,实现企业财税会计的科学分离。
3.2加强高素质、高职能会计人才的培养
人力资源是保证企业建设与发展的重要资源,在企业会计管理过程中,高素质、高职能会计人才是保障企业实现财税分离的重要影响因素。道德素质与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优秀的税务会计人员,有利于提升企业税务会计质量与水平,推动企业税务会计独立、全面、完善发展。对此,可通过再教育、企业培训、高校培训、自我教育等形式与方法来转变税务会计人员的道德观念,强化会计人员的道德品质,促进税务会计人才综合素质与综合能力的提升。
3.3促进税务制度的深化改革
税务制度的深化改革对推动企业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分离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在当今企业竞争激烈、企业管理工艺改革发展的背景下,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完善:首先,对企业所得税制进行改革,实现企业各项所得税税收的融合发展,构建统一的缴纳税收制度;对企业流转税制进行改革,实现流转税制的一体化发展,推动企业增值税的优化建设;对行为税、目的税、财产税等各项资源税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整与改革,实现资源税的规范化、科学化征收[7]。其次,我国财政部门应进一步完善税收相关法律法规,并规范税收征税行为,从而为税务会计提供有力支持。与此同时,相关部门应根据企业实际发展情况以及市场经济需求,建立多元化税收管理制度,从而保障企业税务管理优化运行,推动企业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分离。
4结语
总而言之,企业税务会计和财务会计的分离,是我国会计领域与财政部门发展的重要研究内容,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以及企业现代化改革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随着我国会计领域的不断完善、会计学科规模化与系统化发展以及我国税收制度的细化,我国企业税务会计和财务会计的分离已成为时展的必然需求,是社会经济转型发展、企业结构优化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会计领域与税收机制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明确企业税务会计和财务会计分离的重要性,对其分离对策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雨佳 单位:西南交通大学
参考文献:
[1]贾曦,廖彩霞.国企税务会计筹划及管理工作的问题研究——以重庆珠华光缆公司为例[J].中国商贸,2014(32).
[2]郏伟伟.企业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差异与协调探究[J].经营管理者,2015(02).
[3]赖新英.探究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分离的意义与企业税收[J].经济研究导刊,2016(21).
[4]吴其圆.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分离与协调路径探析[J].商场现代化,2013(23).
[5]邓志勇,朱婕.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分离的系统性评价研究[J].财务与金融,2013(05).
关键词:新三板;财税风险;会计防范;策略
公司在新三板市场上市融资的整个过程可以说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工作,这不仅需要拟上市公司的产业政策、在内部法人治理结构、对外经营战略等方面满足新三板上市公司的规范要求,更为重要的是财务问题已经成为最为重要的方面。
一、企业新三板上市过程中易于出现的财税风险
(一)新三板上市过程中容易出现的财务风险问题
据有关资料报道,拟上市公司因财务问题不过关而与上市融资“失之交臂”的数量不在少数。现就企业上市申请过程中容易出现的财务风险做出简要的阐述。
1.公司持续经营能力问题。持续经营能力是新三板上市的前提条件之一,公司在上市之前及上市后能否具备较强的持续经营能力,是不仅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还关系到企业能否在新三板市场站稳脚跟,而不至于被踢出局,公司持续经营能力问题体现在持续亏损及资不抵债两方面。持续亏损与资不抵债的关系是极为密切的,如果公司经营不善长期亏损造成亏损,从而使得公司的持续经营能力下降,最终有被三板市场摘牌的可能。因而,持续经营能力问题是企业在新三板上市过程中所应关注的一个较为重要的财务风险问题。
2.收入确认问题。收入的确认是体现企业经营成果的较为重要因素之一,其重要性不仅体现在财务风险上,还体现在税务风险上(关于税务风险下文将进行详细解读)。收入确认的财务风险问题一般体现在能否符合会计准则中的条件。
例如:准备在新三板市场上市企业的销售内控制度是否完备,流程是否清晰,整体的企业现金、流、发票流、合同流是否能做到“三流合一”,这不仅关系到财务风险的问题,某种程度上来说也关系到税务风险问题;
营业收入的客观性问题,拟上市新三板市场的企业,是否所有的收入都已经计入企业的财务报表中去,对已经形成现金收入(有些为账外收入)的情况,是否有针对该项业务制订专门的规范,包括企业的各类商业折扣、销售折让等问题的会计政策适用是否合理,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
3.成本、费用的合理性问题。成本费用直接影响企业的净资产收益率和税后利润,从而进一步影响企业的整体业绩。具体如下:首先,应关注企业的成本、费用核算方法是否符合相关会计法律、法规,核算政策上前后会计期间是否具有可比性。例如存货的核算不规范、产成品出入库缺乏相应制度、固定资产及折旧管理等问题。其次,日常费用报销方面,存在不按预算支出、越级审批、核销流程不规范等问题,还存在票据取得不合法或是填开不规范的问题。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成本性支出与费用支出混淆,这样不仅造成了财务核算上的问题,同时也能够引起纳税风险的产生。
4.现金流量问题。现金流量关系到资金链问题其实质即是企业的资金问题,而企业的资金相当于人的血脉,人断了血脉难以生存,企业如果断了资金链,将使得企业运转难以维系,从而使企业的运营举步维艰,企业的现金流量反应了企业真实的盈利能力、偿债和支付能力。例如,企业实现的利润如果没有现金流作支持也只是“纸上富贵”而没有实际意义,而相关的偿债能力和支付能力,如果企业没有足够的现金作保证,对于企业的债权人和供货商来说,也只是一种“心理安慰”而已。公司现金流量问题关系到新三板上市问题,因而公司在注重资产及盈利能力的同时,应将现金流量问题当作较为重要的方面考虑。
5.独立性及关联交易问题。企业若想在新三板市场上市,其生产的产品或是提供的劳务,必须有真实的销售渠道及合理的销售环节,而不能通过与关联方的关系来进行销售。所谓独立性是指,公司所能支配的资产、自身产品的营销环节、公司的人力资源、公司的各项财务支出及对外发生的各项业务等方面必须做到完全的独立。然而,一些企业为了上市,与其关联企业进行了一些关联交易,例如在产品销售过程存在销售定价等方面的不公正、不客观,以便虚增其利润、而在企业的对外借款及担保过程中也同样存在着关联交易业务的发生。如果被认定,将影响其上市进程。
【案例】厦门万安智能股份有限公司:公司主营建筑智能化及智能化产品销售两部分,2011年毛利率分别为75%、25%。其中,建筑智能化系统产品的市场竞争非常激烈,2010年公司在建筑智能化系统销售前50名企业中的市场占有率约1.29%。2010年三季度起,金石投资公司、滨江控股公司以及吴忠泉和杨铿增资后对其增资后,成为厦门万安智能股份第4至第7大股东。2009年至2011年,公司与上述股东及其关联方的智能化销售金额分别为43,860,000元、49,810,000元、30,880,000元,占同类销售金额的比例分别为23.21%、19.67%、9.54%。该发行人业绩很大程度上依靠关联交易来实现,在独立易方面存在很大的缺陷。
(二)新三板上市过程中容易出现的税务风险问题
税收问题是企业的痛点,也是企业财务工作中的难点问题。因为税务问题真切的刺痛公司管理团队的心,我国目前有很多具备新三板上市的企业,在最后的运作过程中,因为税务不合规范而上市失败。一方面是要补交的税太多,公司没有足够的现金;二是税务的历史问题过多,即便想补也不知道从何开始;三是有些企业在以前的经营过程中存在税收违法行为,法人代表与财务负责人甚至需要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1.收入及成本、费用的税务风险问题。收入及成本费用问题因其涉及到的税种较多,因而是税务机关进行日常税收稽查工作过程中的重点环节。首先,拟上市公司在未进行上市运作以前,由于其过多的考虑了纳税成本,在一些销售业务已经发生且应该纳入计税收入的情况下,不进行纳税申报及缴纳相关税款,从而容易形成偷税的税收违法行为;其次,企业在相关成本、费用的核算过程中易于出现成本与费用划分不清问题,从而易于出现企业所得税纳税风险的产生;最后,由于企业在先期的经营活动过程中,相关票据取得的不规范也容易出现票据方面的税务风险,例如,虚开发票、取得假发票或是发票填写不合规范等问题。
2.科技企业软件产品退税问题。拟在新三板上市的公司中,一部分企业属于高新技术企业及软件企业等科技型企业,这些企业大部分是以软件产品销售为主,因而将涉及到增值税、营业税及企业所得税等税收问题。一些企业为了实现其软件销售并享受增值税软件退税及企业所得税优惠等政策,可谓是费尽心思。但是,公司申报退税的计算过程与法定的退税计算过程存在差异,容易产生多申报退税,存在被税务部门处罚的风险。另外,一些企业在享受软件退税的同时,因没有注意到“退税软件产品所发生的相关成本、费用不得在其企业所得税税前列支的规定”,从而易于造成企业所得税纳税风险。
3.重大交易和事项缺乏税务筹划。企业在并购、收购其他公司或者出售业务部门前,会进行尽职调查,审查目标企业或部门经营管理是否合规,是否有潜在的风险,但是却是忘记了相关税务风险的防范,例如企业所得税问题。另外,对于一些规模较大的公司来说,其子公司之间的资金划拨、资产转让、业务转让也有可能涉及税务风险。税务讲究独立交易原则,同一控制人的多个独立公司在进行交易时如果出现资产定价不合理的情形,税务局会对所得税进行问责。
4.其他小税种问题。印花税、车船税、社保费等一些小税种的税费缴纳问题,因其涉税金额较少,且统计工作量过繁、过大使得企业在成立之初容易产生忽略,而正是这些小税种容易使得企业产生一定的税务风险,企业财务人员不应“因其恶小而为之”。
二、企业新三板上市过程中财税风险的会计防范
企业在新三板上市的运作过程中会遇到各类意想不到的风险,而这其中财务及税务风险的出现对于企业的日常财务管理工作是较为常见及突出的问题,如何防范并且化解财税风险是每一个“会计人”都面临的挑战,因而财税风险的会计防范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企业应建立、健全各项财务管理制度
企业财税风险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是因其相关管理制度上的缺失所造成的。拟上市公司,应该依照国家的相关会计法规及国家财税政策,并结合其自身经营特点,制订出切实可行的各项财务管理制度,使得公司相关人员在财税风险的会计防范过程中做到“有法可依”。与此同时,应该知道财税风险的会计防范,不应该仅是公司会计部门的工作职责,公司的全体员工都应该遵守制订出来的相关管理制度,从而实现“全民皆兵”防范风险的局面。
(二)合理设置相关部门
拟上市公司若想防范财税风险,应该设置合理的职能部门,做到风险归口管理。例如,公司可以在财务总监的领导下,设置会计部、财务部、税务部及内审部门,将会计核算、防范风险、内部审计三者有机的结合,形成一个三位一体的财税风险管控模式,使其无处遁形。
(三)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公司在财税风险的会计防范方面,作为人的因素的会计人员起着相对重要的作用。再好的制度,再强有力的风险控制部门,最终也需要有人来完成风险控制工作。公司应该选择那些具有一定职业操守,思想品德好、业务能力过硬的人员充实到财务部门中去。另外,会计人员应该接受过系统的会计业务知识及国家相关财税法规政策的培训,并且取得了相应的会计技术职称,最好是拥有注册会计师或是注册税务师执业资格。除此之外,公司还应该注重会计人员的后续教育工作,会计人员应对国家最新的相关法律、法规做到及时的了解和掌握,以便能更好的防范财税风险。
(四)引入社会中介机构进行有效的监督
由于我国社会中介机构所拥有的相关人员,无论从业务能力上、对国家财税政策的把握上较高。因而,企业应该定期或是不期的聘请社会中介机构(如会计师事务所)采用一定的审计、评估方法,对于企业的相关财税风险进行审核或是评估。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起到从外部对于企业的财税风险进行防范的作用。
三、总结
企业在新三板市场上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企业缺乏资金的问题,然而企业在上市运作过程中会有一些财税风险的出现。企业面对各类财税风险,应从制度的制订、部门设置、相关人员的配置以及社会中介机构有效的外部监督上做起,形成一个“四维”的风险会计防范空间,从而使其财税风险降至最低,以便更好的在新三板市场上融通资金,从而为企业的发展、我国的经济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
力量。
参考文献:
[1]周茂清,尹中立.“新三板”市场的形成、功能及其发展趋势[J].当代经济管理,2011(02): 17-19.
[2]林安霁,林洲钰.“新三板”市场的发展模式与对策研究[J].经济体制改革,2012(05): 111-114.
[3] 严学锋.李民吉:转板背后的价值管理[J].董事会,2010(06):66-67.
集团因经营发展需要,需在境外设立机构,应从战略角度出发将税收筹划作为考虑因素之一确定应设立子公司、分公司还是项目部亦或其他形式机构。如很多国家对不同的机构设置按不同的税种、税率及方式征税;一些国家允许在其境内的企业集团内部单位之间可以盈亏互抵;分公司的亏损有时可以冲抵总公司的利润等。集团层面还可以从以下环节做进一步税收筹划工作。如:子公司向母公司支付的诸如特许权、利息、其他间接投资等,要比分公司向母公司支付更容易得到税务部门的认可;子公司利润汇回母公司要比分公司灵活得多,资本利得可以保留在子公司,或者可以选择税负较轻时分配,以得到额外的税收收益;而分公司交付给母公司的利润通常不必缴纳预提税;母公司转售境外子公司的股票增值部分,通常可免税,而出售分公司资产取得的资本增值要被课税;在某些国家分公司资本转让给子公司有时要征税,而子公司之间的转让则不征税。集团层面可以选择有利于集团整体利益的组织机构设计,以降低综合税负。
2.完善境外税务管理制度、规范税务管理流程
集团层面必须根据整体管控模式、组织架构体系、管理战略、经营目标、企业文化等,结合国家相关规定、行业规则和国际通行惯例制定境外税务管理制度,明确集团层面境外税务管理组织体系,境外税务管理工作的总体目标和思路,强调集团、子公司、国别机构、项目部在税务管理与税收筹划上的分工与协作,风险监督及问责机制等。同时,集团层面应要求参与国际经营的各子企业也要在集团统一税务管理制度的框架下,以各子企业为单位制定自身的税务管理制度及实施细则,从制度上明确税务管理工作的各项相关要求。
3.协调内部利益分配、实现集团利益最大化
国际工程项目及投资税收筹划产生的外在原因在于国际经济大环境上存在国与国之间的税收差异,而且国际业务经营一般涉及两个以上国家。尽管国际业务涉及的税种主要有收益税、流转税、财产税、杂项税等,但全世界没有一个国家的税法在涉税主体、征税对象及税率、税基等内容上与另一个国家是完全一致的。同时,国际竞争、社会生活进步、科技发展、通货膨胀等因素令全球经济环境变幻莫测,这些因素给集团国际业务税收筹划提供了充分的空间。对于重大国际工程项目与投资,集团层面应统筹、协调内部各子公司从业务涉及的国家、涉及的纳税主体、税率、税基等差异、涉及的各国税收优惠及双边、多边税收协定等多项因素,选择一个最佳税收筹划方案。集团层面设计税收筹划方案可以避免只考虑单项投资或单个项目、只关注一个国别税负最小、只覆盖局部或较低层面等方面的不足,实现集团全球范围内总体税负最小的目标。
4.深入开展不同国家税法研究,打造资源共享平台
国际工程承包及投资因涉及不同国家税法,存在诸多税收风险,主要由以下原因造成:受语言环境等影响,对财税政策理解不深入,甚至产生歧义;一些国家财税政策变化频繁,不易掌握;各个国家都在对本国税法不断完善,对新税法及新老税法交替不能及时调整;部分国家针对外国企业加大审计、稽查力度等。集团公司须充分整合内部资源,组织内部各单位深入开展不同国家的税收法律研究,尤其关注与所处行业密切相关的税收优惠、抵免、国际税收协定和反避税条款的研究,加强与我国商务部、税务总局、海关总署及驻各国经济参赞处的沟通交流,动态获取不同国家最新的税收信息和法律调整情况,对重大误解事项签署备忘录并推动积极解决。在集团层面形成境外税务管理指引,并以开放式架构切实打造一个自上而下、自下而上、从里到外、从外到里的动态资源共享平台,提供共享服务,方便各子企业之间共享各国税收资源、交流信息和寻求帮助。
5.深化境外税收筹划理念、创新管理方式,推动税收筹划的全过程管理
开展国际经营,必须在集团范围内树立税收筹划的理念,时刻关注系统内可以进行税收筹划的关键规程,积极推动税收筹划的全过程控制与参与。税收筹划工作要做到早期筹划、过程跟进、适时调整。目前大部分企业尚没有将税收筹划工作深化为企业商业文化,多数在遇到亏损时方意识到税收筹划的重要性,多缴税款并严重影响项目的收益及投资回报。集团层面应在系统内强调税收筹划工作的重要性,明确税务管理与税收筹划是全员参与的工作,而非传统观念上只与财务人员有关,要求在投标之前就要针对招标文件开展盈利分析和税务评估,合理界定企业的投标价格。中标后,要根据实际中标内容和价格等情况开展详细深入的税收筹划,并严格依照筹划方案开展组织设计、团队搭建、资本流动通道设计等工作,力争将税负成本和税收风险降至最低。同时,集团层面应强化在海外投资活动中税收筹划工作应进入前期的海外投资框架设计中,它是海外投资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起到降低风险、提高投资收益等积极作用。
6.构建境外税收风险识别体系
由于环境保护具有很强的正外部效应,它是一种为社会提供集体利益的公共产品与劳务,它往往是集体给予免费消费,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斥性。因此,环境保护完全依靠市场机制是难以进行的,需要政府制定法律、法规强制社会和企业对环境进行保护,并利用经济手段诱导经济主体对污染进行治理。在此过程中,财政政策是其中必不可少、而且也是最重要的政策措施之一。
1、国外研究情况;
国外的研究从基础理论到应用理论,再到税收实践,己形成基本框架。
1910年著名经济学家马歇尔在其著作《经济学原理》中首次提出外部性问题,为环境保护财税收理论的产生提供了直接的理论准备,但没有给出一个将外部成本内部化的有效方法。在马歇尔外部性理论的基础上,1920年英国经济学家庇古在《福利经济学原理》一书中,首先分析了私人净产出与社会净产出之间的差异,指出污染者需要负担与其污染排放量相当的税收,后人称之为庇古税。“庇古税”理论成为后人通过税收手段解决外部性问题的重要理论依据。这种传统价格理论的缺陷是没有考虑产权因素,环境资源产权合一,是“庇古税”理论的前提条件。所以污染者付费并不是在所有条件下最优,税收方案的选择最终要取决于方案实施的成本。由于边际成本难以计量,“庇古税”存在忽略代际公平、不具有操作性等缺陷。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经济的发展,西方工业化国家的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引起了更多的经济学家对生态环境问题的研究,保莫和欧兹提出环境与价格标准程序法(1971),巴罗提出了逐步控制法(1979)。在税收方面,环境保护的财税政策制度问题逐渐成为研究热点。
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中期。这个时期与环境保护相关的税收种类日益增多,如排污税、产品税、能源税、碳税等纷纷出现、其功能综合考虑了刺激和财政功能。各种排污税主要是用于引导人们的行为方式,而各种能源税则主要用于增加财政收入,同时,也希望其产生积极保护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国家将环境税收付诸实践。西方各国陆续开征了各种环境税种,不少国家建立了一整套环境税制,逐步引入生态税制己成为传统税制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
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这个时期是环境保护税收迅速发展的时期,为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各国纷纷推行绿色的财政、税收政策,许多国家还进行了综合的“绿色税制改革”。现在西方国家不仅普遍建立了绿色税制,而且绿色税收在许多国家己成为绿色政策中的主要手段。
目前对环境税的研究重点突出在环境税的设计与实施、环境税对社会经济各方面的影响等,尤其是对就业的影响成为争论的焦点。
2、国内研究情况;
国内对环境保护财税的研究,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相对于国外都还处于起步阶段,但发展的路径与国外大体相同,正在转入对税制的协调构建研究方面。
①征税依据
大部分人认为环境保护税的征税依据是环境资源价值化和外部经济内部化;有的坚持经济生态综合平衡调节论;有的坚持环保资金调节论;还有许多专家从可持续发展调控方面来论述环境保护税收征税依据。税率的确定,有人认为,税率应该严肃性和灵活性相结合;有人认为税率应能体现市场价格和边际机会成本的差额部分。收入使用方面,有人认为应专款专用,但有的人不认同。国际比较方面,主要是对国外一些发达国家环境保护财税实施的介绍和借鉴性研究。
谭宗宪(2004)认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我国环境状况的现实和国外先进经验说明:有必要建立我国的绿色税收体系.目前,建立我国绿色税收体系时机有利,基础有利,效率可行,还可以借鉴国外经验.应该通过改收费为征税、对传统税种的完善、开征新税种等措施逐步建立我国的绿色税收体系,调控、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周文和与郭玉清(2007)认为,财税政策应在国债、税收、支出和配套等方面做出适时调整,从而更好地促进经济社会统筹发展,维护社会正义,使更广泛的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②环境保护财税收的实施条件
有些学者认为,宏观上要加强立法,微观上要加快产权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财政政策能有效地促进环境保护。当企业无力承担环境污染治理所需巨额资金和投资时,政府应给予一定的投资和适当的补助,以实现生态保护的目的。征收排污费对环境保护有双重的作用。一方面通过对排污企业收费,促进企业经济治理污染;另一方面,征收的排污费缓解了环境保护资金的不足,增强了政府和企业治理污染的能力。政府通过征税、减免税等手段来调节政府和企业与环境保护的投资关系。
东北财经大学的马冰研究了国际经合组织的税制绿色化的实践,认为我国的税制应该借鉴国际经合组织的税制绿色化。杨金田和葛察忠在《环境税的新发展:中国和OECD比较》一书中,经过大量的实例和调查研究,认为中国的改革要放到三种互补的方法上:取消或改革不利于环境的补贴和税收政策、对现行的税种进行调整、引进新的环境税。同时,财政部为了系统了解国外的税制并对其发展变化进行系统研究,于1999年设立了《税收制度国际比较》课题组,从2000年起对世界上20多个国家的税制进行了系统研究,陆续出版了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德国、瑞典税制等丛书,对我国深化税制改革、完善税收政策体系、提高管理水平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中国现行的财政政策对提供公共产品的激励不够,存在着对环境保护的财政投入偏低、排污收费政策和财政补贴制度设计不合理等各种问题。而作为一种公共产品,政府必须承担提供和保护环境公共产品的责任。因此,我们必须研究现行的财政政策以及财政政策效应,做出合适的财政政策安排。
林升(2007)认为,生态环境与资源的保护是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发挥绿色财税政策的和谐效应,进行深层次财税体制改革,是当前治理资源无序开发的根本措施。
③环境税收的现状
张俊,马力在《环境税立法的构想》(环境保护,2007年第7期)中指出我国环境污染的现状:我国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的损失每年达2000多亿元。我国20世纪80年代前期环境破坏的损失约占GNP的6%。生态破坏的损失约为9%-12%:90年代前期约为GNP的2%-4%,表明1980-1995年环境破坏的速率低于环境增长率;到了90年代中期,由于环境污染造成的年度经济损失超过1380亿元,相当于当年GNP的2%-3%,生态破坏造成的年度经济损失为3845亿元,二者结合起来,每年的经济损失超过5000亿元。世界银行在1997年计算的我国90年代中期主要由空气污染造成的环境污染损失约占全球GN甲的7.7%,计4430亿元。
我国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状况十分严重,很多问题亟待解决,而开征环境税是解决这一难题的有效措施。为此,很多学者提出了关于开征环境税的观点和看法。何学昌、张士云在《论当前我国生态税收政策的选择》(乡镇经济,2006年第4期)中指出,目前我国税制中尚没有专门的环境保护税,但确实有了一些环境保护效果的税种和税收措施。主要有:一是对环境污染实施排污收费制度。二是当初并非为了生态目的,而实际上却有生态效果的税种,如资源税、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车船使用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等。三是采取了分散在其他税种的税收优惠措施,如增值税对综合利用“三废”生产的产品适用低税率或给予税收优惠;企业所得税对环保企业给予税收优惠。农业税对改良土壤、提高地力、增加肥力、植树造林等有利于环境保护的农业生产活动给予税收优惠等。
郝佳佳在其硕士论文《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税收政策研究》(2007.5)中讲述到:目前,我国正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积极探索国民经济的绿色GDP核算,而税收作为政府调控宏观经济的一种重要经济手段,具有优化资源配置、鼓励与限制产业发展等功能。
3、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研究方法
①历史分析和实际分析相结合。在论述环境保护的财税政策的演变及发展,对我国的环境保护的财税政策进行描述。要在我国构建和完善环境税制就必须对历史上所采用的治污手段给出合适的评价,充分认识历史和现实因素对我国构建和完善环境税制的制约和影响。
②比较研究方法。通过国内和国外比较,结合我国实际,借鉴国外实践的成功经验,分析其教训,以其帮助我们构建我国的环境保护的财税政策体系。
③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综合应用公共管理学、公共经济学、公共财政学、社会调查方法等有关理论知识和技术,对构建我国环境保护的财税政策的构想进行深入分析。
创新之处
【关键词】国库业务 柜面监督 建议
随着国库系统的上线运行以及国库业务不断更新,特别是在TCBS系统上线运行和国库集中支付系统运行后,国库业务处理实现了“收入直达入库、支出实时到账、账务统一处理”的目标。在国库业务操作流程中处于事前监督的地位,影响着业务后续处理正确与否的全过程。但从实际情况来看,深层次的国库柜面监督困难重重,严重阻碍了国库业务发展步伐。
一、国库柜面监督的现状
(一)国库监督法律定位模糊
新《预算法》、《中国人民银行法》、《国家金库条例》及其施细则等主要法律和行政法规涵盖国库管理、核算等事务,保证了国库资金及时、合规、安全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但是,对预算收入、支出的执行进行有力的监督国库却在国家法律、法规的充分认定上有欠缺的地方,
(二)国库实施柜面监督手段单一,难以做到实时监督
现阶段,国库在办理业务时很大程度上是凭着经办人日常工作的经验以及责任心,容易造成国库人员凭经验处理预算收支业务,容易造成监督意识淡薄。
(三)国库柜面监督乏力
随着国库业务的不断更新,国库业务涉及到财、税、库、银等多个部门,业务监督范围也不断得到扩大。但由于部分国库人员认为做到税款及时入库、账务核对一致国库资金就会安全了,缺乏持续监督的力度。
二、国库柜面监督的问题
(一)对银行划入收入凭证监督不全面
税收收入主要是通过TCBS系统直接划入的方式缴入国库,每逢月底、年末国库业务量比较集中时,国库接柜人员由于业务突然增加会忽视或遗漏对税票及缴款书上的要素合规性,只能简单的与来账资金核对一致后直接进行收入业务的处理,易出现差错,造成资金风险。
(二)对财政拨款业务监督难
新颁布的《国家金库条例》对国库拨款业务如何处理进行了明确规定,但是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依然存在着监督不到位的现象。主要表现是:
第一,财政部门在及时、完整地向国库提供拨款依据时不及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对拨款柜面监督的难度,财政拨款凭证所附依据又过于简单,国库经办人员很难通过这些依据的表面辨别真伪。
第二,在财政预算拨款的过程中存在资金用途不清、拨付依据不全等现象。由于地方预算往往需要通过人大会的审议,财政预算向国库提供较迟,办理国库拨款时监督依据不足,而拨款凭证所附依据又过于简单,国库经办人员很难通过这些依据的表面辨别真伪。
第三,年终集中拨款现象比较突出,资金性质难以甄别。有的地方财政为了考虑来年的预算收支任务的制定和完成情况,年终时有突击拨款以减少库存的行为,而且拨付业务集中,金额大,财政拨款的真实性很难确定。
(三)预算收入退库监督难以深入
退库业务是国库柜面监督的主要组成。由于退税业务牵涉国库、财政、税务、退税方等多方的业务主体,若退税业务中出现差错,就会给各业务主体造成影响,加强对退库业务的审核是柜面监督的难点。
三、强化国库柜面监督职能的对策与建议
(一)健全国库法律体系,使国库监督有法可依
进一步加强法制建设、完善现有的各类规章制度,使国库监督走上法制化轨道,真正做到有法可依,依法服务。
(二)进一步完善国库电子系统,实现"多方式、全方位”监督
国库监督有利于确保国库资金运行安全、高效,不断规范财政预算收支。积极推进财税库银电子缴税体系及国库财政银行清算无纸化系统,实现科学、实时、准确的监督。积极引导、加强?宣传,使纳税人熟练掌握POS机刷卡缴税,加快税款入库速度,做到真正的税款收入实时入库。对预算收入退库的监督,要认真审核退库文件、原缴款书复印件、税务部门的审批文件等资料是否齐备,是否符合政策规定,方可办理退库手续。
(三)加强基层国库会计核算队伍建设
一是加快国库从业人员的更新速度。基层人民银行特别是县级支行近20年来进人的速度远远低于自然减员的速度,人员老化问题普遍性存在。二是提升国库监督责任和风险意识。加强对国库经办人员的培训,强调柜面监督对防范风险的重要性,做到服务与监督并重。三是健全责任制,强化责任追究。制定岗位目标责任制明确人员的责任,明确国库柜面监督的内容,进一步完善问责机制,为提升国库柜面监督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在处理日常业务时做到
一是坚持外部凭证签交签收手续,要求财税银部门向国库提交业务实行专人提交制度,并详细登记相关要素。二是坚持对非预算单位拨款和大额拨款的审核,必须附拨款说明和相关文件,否则采取退票处理。三是坚持分级审批制度,对达到一定金额的拨款、退库凭证由相应级别的负责人签字后方可处理,否则有权拒绝处理。对预算收入的退库凭证要求退库征管税务部门出具完整的审批资料和文件,使退税机关对资料的真实有效性负责。
(五)进一步加强与财政、税务的协调沟通
关键词:国际石油工程;项目;税务管理;风险管控
伴随当前世界各国石油资源需求的不断扩大,国际石油工程也得到了迅猛发展,当时在国际石油工程的发展过程中,还面临着很多问题与挑战,特别是税务管理问题对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应当充分了解和掌握资源国的相关财税政策,加强国际石油工程项目税务管理与风险管控,降低与控制石油工程的财税风险。
一、石油资源国的财税相关政策介绍
为了对国际石油公司财税进行很好的控制,对资源国财务、税务相关政策进行充分了解与掌握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这样才能基于这些资源国的法律法规,采取有效的措施控制石油工程财税风险。现如今,国际上对石油资源的需求不断加大,这也使得石油资源的重要性更加凸显,对于各国发展造成巨大影响。我国的国际石油工程,也相应地受到资源国政策的影响。比如对于成立国际分公司,在有的国家禁止油气行业成立全资子公司,要求当地公民进行控股或者国家公司进行控股,严重阻碍了项目的独立经营权。同时还受到工作签证周期的影响,需要提供大量的财力,员工总数当中外国员工比例受到很大限制,同时,在工人工资以及个人所得税方面规定非常严格,必须要符合当地劳动部门要求,这些严重阻碍到我国国际石油公司的持续健康发展,有时甚至面临罚款或者关闭的风险。而且有的资源国,对当地居民就业进行鼓励,让当地居民应聘到我国国际石油工程中,这些工作人员素质较低,缺乏责任心,再加上国外地形环境因素影响,严重阻碍的我国国际石油工程的稳步发展。
二、开展国际石油工程容易遇到的风险
(一)经济政策方面的风险石油资源国的相关政策对我国国际石油工程造成很大制约,由于当地经济发展形势,竞争实力和应对经济问题的解决能力等各方面因素影响,导致我国国际石油工程财务风险不断加大,我国国际石油工程受资源国管理体制影响,运作难度加大,而且有的国家没有相关行业标准,随意地进行业务处理,同时受税制和税法因素影响,经济是否稳定和不断变动汇率因素影响,阻碍到我国国际石油工程的持续发展,使财务风险不断加大。
(二)关税方面存在的风险当前一些海外公司是进口到自己注册的公司名下,然而,受当地股份占比因素影响,所有权归属权益在私下进行签订,极易导致所有权灭失风险的出现,得不到法律保障。投入技术、设备以及相关材料来达到经营目的,是国际石油工程技术服务企业的主要体现,因此,为了达到良好的经营效果,需要不断对相关技术设备进行引进,而在对材料和设备进口过程当中,需要对资源国交纳关税,财务风险不断加大。进口的设备和材料具有非常大的数量,涉及的金额非常的大。通常在进口入关过程当中,都是应用临时方式,以此来降低高额的关税,同时也利于设备再次出口,但在有的国家,在货物关税税额尚没有明确与详细的规定,仅仅简单的分类,如一些资产与货物的关税在5%,除外家具以及服装等货物,关税控制在20%以下,为了减少关税支出,都是利用当地一些国家公司名义,对相关的设备材料临时进行进口,不直接通过本公司进行进,虽然在降低关税方面起到了明显作用,但是材料和设备的归属权风险却不断加大。材料设备进口到本公司名下,会有效降低此类风险,然而,在一些国家关税制度的限制下,却难以直接进口。同时将材料设备向资源国国家公司进行进口,风险也可得到很好的控制,材料和设备一般不会被资源国索斯特,有问题发生时也很容易进行解决,同时对设备再出口也是有利的。然而,这些设备与材料,如果转到正在作业的国际石油公司或者是当地企业,风险会进一步加大。通常情况下,向资源国进行石油作业的国际企业以及当地企业进口材料与设备,如果和这些企业合作意向出现改变时,材料与设备的安全性极难进行保障,而且当于这些企业发生经济纠纷,或者有破产情况出现时,很容易让其他企业拿着我们的材料与设备进行抵押,使得财务风险进一步扩大。
(三)外汇管制方面存在的风险有的资源国,在管理汇出资金用于外国工资和材料设备款以及贷款归还方面没有严格的规定,银行对相关手续费用进行收取之外,利用美元进行汇出,还必须要支付美元交易税。营业利润直接汇出,管理费汇给母公司,还必须要和银行手续费一同进行20%代扣税交纳,倘若利于用美元进行汇出,还需要进行0.15%美元交易税缴纳,相较于资源国石油工程而言,如果想要保证相应的利润,必须要将20%的代购费给规避掉,然而这些行为,严重违反资源国对国际石油工程方面的相关规定,不合理的操作,还会影响到我国国际石油工程的持续发展,对我国国际石油产量构成严重影响。
(四)税务和财务方面出现的风险虽然对于我国国际石油企业而言,其内控体系非常完善,然而在资源国开展国际石油工程过程当中,却需要按照资源国税务相关法律要求进行开展,特别是在薪酬与社会保障方面资源国的要求非常的高,这对我国国际石油工程自主性造成很大影响,同时还限制我国国际石油企业外来工作人员数量,这样不得不从当地招聘一些员工,由于这些员工缺乏专业的技术能力,工作过程当中极易出现一些冲突,使财税风险不断扩大。
三、规避和控制财税风险的方法
(一)采取适宜的回款渠道,合理规避代扣税向母公司汇给管理费的过程中或者是直接汇出营业利润,都需要将代扣税进行20%扣除,这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资金消耗,不利于相应工作的开展,应当采取措施有效进行规避,让国内有关公司和资源国公司进行设备购买协议签订,在资源国公司将这些材料设备进行应付款反映,并对相应的利息进行计提,确保资金回笼过程中进行应用。因难于取得资源国的工作签证,具备成熟条件之后,在标准合理的前提下对名义工资进行计提,使回款渠道进一步增加,利用第三方公司,开展税务筹划工作,来转移相关利润。
(二)对物探项目进行税务策划对于是否要减少或者增加材料设备等相关报价进行详细分析,分析利弊,进行风险控制。对材料、设备进行相关价值提升,折扣成本会相应增加,利润会出现减少,而且还会增加关税成本。对于区域性租赁公司进行成立,和母公司之间缺少股权关系,租赁设备过程中,相应费用提升所得税降低。而且在管理设备过程当中,境外工程项目不能长时间持续,一些机器设备一般都会在很多项目上持续性地进行应用。因此,可以考虑选择低税负的迪拜、毛里求斯等地作为中东、东南部非洲地区的设备租赁中心,向各地工程项目提供设备租赁,将工程项目的一部分利润保留在设备租赁中心。设备租赁需要注意的问题:设备租金的税负及免税情况;工程项目所在地的所得税及扣除规定;工程项目所在地的设备租金预提所得税;优惠税收协定;交通条件。
四、加强税务人员业务培训
针对税务风险进行预警体系和管理组织构架的构建,对风险科学合理地进行识别评估,促进税务筹划能力不断发展与提升,进一步强化业务指导,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使其专业执行力得到全面提升,科学合理地收集相关财税信息,促进更好的实施税务方案,对现场税务管理工作不断完善与规范。由于国际石油工程复杂性较高,给税务工作人员提出的要求越来越高,对此应当和企业实际充分结合,构建完善的,人才培训与提升方案,对相关工作人员加强培训与培养,使其工作能力得到全面的发展,进而助推国际石油工程建设的持续健康发展。
同志们:
今天,县委、政府召开全县财税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全国、全区财政税务工作会议精神,分析财政收支形势,安排部署今年的财税工作,动员全县各级党政组织和财税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进一步坚定信心、团结协作、克难奋进、强化征管,突出重点,抓好落实,全面完成今年的各项财税目标任务,为全县经济社会提速跨越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财力保障。前面,文惠副县长传达了全区财政工作会议精神;进宝局长通报了全县财税任务完成情况;县人民政府对国税局、地税局进行了表彰奖励,并与5家涉税单位签订了目标责任书;财政局、国税局、地税局就抓好今年财税工作作了表态发言,大家讲的很好,表明强化税收征管、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心很大,希望大家言行一致,会后认真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就做好今年的财税工作讲六点意见:
第一、正确把握形势,切实增强为政为民聚财理财的信心和决心
,我县广大财税干部职工面对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和税收减免政策密集出台等减收因素,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区、市和县委、政府的决策部署,内强素质树形象、涵养税源保增长、强化服务抓征管、节流控支促发展,圆满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取得了令人振奋的好成绩。主要表现出四个方面的特点:一是可用财力高位增长。去年,全县完成地方财政收入5.68亿元,为年度预算的157.7%,同比增长68.8%;其中完成一般预算收入2.52亿元,为年度预算的120%,同比增长32.3%,增幅位居全区川区八市县第2位,县级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两年内翻了一番。二是税收比例显著提高。全年共完成税收收入18651万元,其中:国税局完成税收收入4392万元,为目标任务的109.8%;地税局完成税收收入12588万元,为目标任务的119.9%;财政局完成非税收入6548万元,为目标任务的100.7%,税收占到一般预算收入的74%,比上年提高5.3个百分点,收入结构更趋优化,财源基础更加稳固。三是争取上级资金数量大幅增加。全年争取中央及自治区补助收入99257万元、地方债券资金12760万元。特别是争取自治区财政厅对我县一般预算转移支付补助资金46721万元,专项拨款补助收入52536万元,有效缓解了财政支出压力,提高了资金供给能力,推动了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四是财政功能日益彰显。全年通过生产补贴、税费返还、规费缓缴等方式累计为企业减负注资3783万元,为16家企业争取自治区贷款贴息、电费补贴、项目补助等资金2800多万元;用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及特色产业发展方面的资金7800多万元,用于直接发放兑付到群众手里的各类保障、补助资金以及民生公共服务方面的投入达5.2亿元,资金额为近3年之和,促进了“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各项措施的有效落实。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全县各级党政组织和广大干部群众砥砺奋进、扎实苦干的结果,更是财税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勇于担当、奋勇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委、人大、政府、政协,向财税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表示诚挚的慰问和衷心的感谢!
总的来看,近年来我县财税收入与全区各县市发展水平相比,整体呈现稳中有升的态势,但基数还不够大、增速还不够快。从全区情况看,我县地方财政收入增幅排全区第4位,比全区平均水平(35.41%)高33个百分点;占全区县市总收入的3.71%,占比较上年提高了0.7个百分点。财政总支出水平增幅快,但历史欠帐、人均支出水平还比较低。财政监管不到位,管理机制不够健全,绩效评价体系尚未形成,“重拨付、轻监管”的现象依然存在。因此,从全区经济社会大发展、快发展的格局中看,我县财政发展仍处于较低水平,与兄弟县市有着明显的差距和不足。希望财税部门高度重视并切实加强财税工作的领导,充分认识做好财税工作的重要性,切实增强做好财税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坚定做好财税工作的信心和决心,以此推动全县财税工作再上新台阶、再创新局面。
政以财立,国以财兴。是我县实现提速跨越发展、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任务、争创西部百强县的关键一年,也是各项事业全面发展、财政收支矛盾更加突出、更加尖锐的一年。今年全县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预期目标为3.2亿元,比上年净增6800万元。其中:国税局完成6000万元,比上年净增1608万元;地税局完成2亿元,比上年净增5747万元;财政局及交警大队、运管所共完成6000万元。可以说,全面完成以上目标任务,既面临着严峻挑战,又面临着重大机遇。
从不利因素看:一是受金融危机影响,国家减免税政策在短期内仍将继续执行,政策性减收因素依然存在,势必影响财政收入的高位增长。二是可用财力增长形势不容乐观。国家和自治区规定,10万吨以下煤矿全部予以关停,我县煤炭基金将面临摘牌停收的局面;为了推动重点工业项目建设和新区开发,土地出让金多数用于“放水养鱼”,削减了可用财力规模;随着县级招商引资政策的逐步兑现,一些成长性好的
税源短期内还难以发挥强有力的财力支撑。三是财政刚性支出大幅增加,当前我县已进入产业转型升级、城镇化加速推进的双加速战略机遇期,公共基础设施和保障民生投入需求日益旺盛,随着今年县委、政府确定的100项重点项目、60项重点工作的深入推进和五项民生行动的办理落实,财政支出压力将大幅增加;同时,近年来政府贷款陆续到了还本付息阶段,财政偿贷压力不断增加,资金需求将更加旺盛。从有利因素看:一是世界经济持续回暖、我国经济率先复苏,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今年全球经济增长3.9%,我国经济增速将达到10%左右;加之中央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计划投放财政资金10500亿元、信贷资金7.5万亿元刺激经济增长(加上去年沉淀在银行的1万亿,实际不低于9万亿),国内经济形势将持续好转。二是国务院在进一步细化落实29号文件的同时,即将启动实施西部大开发第二个十年规划,继续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投入。三是自治区今年将组织实施“四大工业园区”、“九大特色工业园”、“三大农业示范区”、“100个现代农业示范点”、“黄河金岸”系列开发以及特色小城镇等重大建设项目,这些都为我们争取上级项目资金创造了千载难逢的机遇。四是随着今年我县锦宁公司70万吨铝镁合金一期、万隆公司100万吨稀土彩钢板、隆基公司2800吨单晶硅二期等重大项目的陆续建成投产,中国枸杞博物园五星级酒店、枸杞加工城和柳青渠两侧等12个房地产开发项目陆续启动实施,以及中宁综合物流园、包兰铁路二线等重大工程的开工建设,将为我县财政收入增添新的税源。五是县政府正在积极争取将新上高耗能企业电费增值税及其附加留为地方征缴,还可增加地方财政收入。
综上所述,我们既要充分估计制约增收的各种负面因素和不利影响,更要看到经济形势趋好和我县后续财源带来的增收预期;既要有敢于迎接挑战、经受考验的精神准备,更要有抢抓机遇、战胜困难,做好财税工作的信心和决心,化压力为动力,化转机为契机,各乡镇、部门以及各企业都要发扬一种奋发有为、只争朝夕的精神和干劲,特别是企业,在保证好安全生产的情况下,加大马力组织好每一天的生产。在建企业要加快建设进度,确保企业早日投产,切实为自己也为全县的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总而言之,无论采取怎样的措施,今年我们的税收任务一定要完成,在这一点上大家一定要形成共识。只要财税部门下功夫努力去做,克服困难,发挥优势,乘势而上,就一定能完成今年的工作目标特别是税收任务,县委、政府对你们是充满信心的。
第二、强化调控功能,培育壮大后续财源
经济是源,财政是流,源远才能流长。全县财税部门要充分发挥财税杠杆作用直接、运用灵活、定点调控的职能优势,加快产业调整升级,扶持壮大特、优、新主导产业,千方百计做大做强财源基础,增强增收后劲。一是要大力培育工业骨干财源。当前,工业经济是我县财政收入的重要支撑,也是财政增收的希望所在。财税部门要紧紧围绕冶金、化工、建材、新材料等优势产业,用足用活以奖代补、政策贴息、减免税费等调控手段,及时落实优惠政策,引导支持锦宁公司、万隆公司、隆基公司、华夏公司等企业加快项目建设,力促早日建成投产,形成新的生产能力;继续支持天元集团、赛马公司、兴尔泰集团、金山公司等企业加快技术改造,推进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提升经营效益,发展壮大园区集群税源,扩大工业税收基数。二是要着力培植三产新兴财源。以中宁综合物流园区和城镇开发建设为契机,进一步完善政策措施,加大扶持力度,培育发展现代物流货运组织和商贸服务企业,支持发展餐饮、商贸、文化、旅游等经济组织,深入推进全民创业,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培育新型后续财源。三是要积极开发农业绿色财源。以发展精品农业、品牌农业为导向,紧紧围绕枸杞、红枣、苹果、硒砂瓜、供港蔬菜及生物环保养殖等特色优势产业,加大对产业基地开发建设、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和新产品研发扶持力度,培育壮大农产品营销大户和经纪人队伍,加快发展农业应税产品和农产品精深加工,提高农产品加工增值创税能力;积极探索建立“中宁枸杞”、“中宁红枣”、“杞生源”等商标品牌有偿使用机制,着力夯实农业绿色财源。四是要深入挖掘城市公共资源财源。结合县城新区开发和旧城改造,进一步加强土地收储和经营管理工作,增加土地有效收益。要盘活行政事业单位闲置国有资产,进一步加强国有资产和政府资源监管运营。各乡镇、部门、单位要明确职责、加强配合,在区分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经营性国有资产和资源性国有资产、加强监管的基础上,有重点、有步骤地扩大国有资产资源运营领域,优化资产资源配置,促进保值增值,拓宽财政增收渠道。需要特别强调的是,要进一步加大对行政事业资产、城市空间资源等政府资源监管运营力度,规范运营行为,加强收益收缴和使用管理,进一步加强冠名权、使用权、广告权等城市无形资产资源的经营管理,努力拓宽收入渠道,防止政府收益部门化,努力做到管理、运营、支出“三规范”,为财政增收夯实根基、蓄积力量。
第三、严格依法治税,扩增公共可用财力
俗话说的好:“手中无米,唤鸡不来”。全面完成财政预算收入,是确保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民生改善的前提和基础。要坚持把抓好收入组织作为全县财税工作的中心环节不动摇:一要全力组织征收。财税部门要严格按照大税不丢、小税不放、应收尽收的要求,进一步健全完善税收征管体系,切实采取重点税源分级管理、建设项目申报登记、定额纳税定期核定等有效措施,加强对企业营业税、建筑安装税、房地产税等主体税源的动态掌控,加大车船使用税、出租房屋营业税、耕地占用税、资源税、契税等零散税种的征收力度,确保年度财税收入任务全面超额完成。二要强化税源控管。国税局、地税局要深入推进社会化综合治税平台建设,巩固已经取得的工作成果,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系统,发挥牵头推动作用,加强与工商
、供电、发改、建设等部门、单位的联系合作,促进税源信息收集与分析利用,努力提高财税征管质量。要扎实推进行业纳税评估和税源清查工作,及时梳理掌握享受优惠政策企业和新落户企业信息,提高税源控管和分析预测水平。三要严格税务稽查。税务部门要切实加强发票管理,严格税收减免政策界限,强化税务稽查,及时查处偷、逃、漏、骗税行为,切实防止跑冒滴漏。要进一步规范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征管,加大对行政性收费和罚没收入等非税收入的征管力度,真正把体现政府职能和依靠国有资产取得的各项非税收入纳入财政管理范围,最大限度地把客观税源转化为现实财源。四要积极利用好信贷融资。财政部门要按照“防范风险、适度举债、超前发展”的要求,加强政府信用平台建设,管好用好政府偿贷基金,继续深化政银合作,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性融资贷款,千方百计增加政府可调度资金。各企业要切实增强依法纳税观念和诚信纳税意识,不断规范财务管理,努力提高经营效益,积极履行纳税义务,为经济社会发展多做贡献。总之,今天会后,国税、地税、财政等部门要按照所签订的收入目标任务,迅速层层分解落实到位,排出进度表,层层签订责任状,实行领导包片、股室包所、干部包项目的“三包”责任制,切实做到任务、人员、责任、奖惩“四落实”,形成级级有任务,人人有担子的抓征收工作机制,同时要实行财税联席会议制度和收入动态报告制度,每月召开一次联席会,每季度给县委、政府提交一份财税征收分析报告。各乡镇和有关部门要积极支持财税部门工作,建立健全协税网络,共同营造良好的征税环境。各企业要认真履行纳税义务,积极配合财税部门工作,做到主动申报,定期缴纳,促进财税工作顺利开展。在财税收入的考核上,要以目标责任考核为抓手,进一步建立健全监督考核体系,完善监督考核机制,实行一月一通报,一季一考核,以阶段收入确保收入任务的完成落实。第四、严格支出监管,扩大资金使用效益
什么是公共财政?通俗地讲,就是聚众人之财办个体、市场
办不到的事。财政部门要把优化支出结构与增加收入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严格按照“保吃饭、保运转、保民生、促发展”的要求,严格预算约束,紧抠预算安排,集中财力办大事,握紧拳头保重点。要在确保工资按时发放、乡镇机关正常运转、社会保障支出需求的基础上,把支持重点项目建设、促进经济发展作为财政工作的头等大事。要紧紧围绕我县特、优、新产业发展和5个现代农业示范区、8个优势产业基地建设,加大投入力度,完善投入机制,充分发挥财政投入的乘数倍增效应,着力吸引生产要素向主导产业聚焦、撬动信贷资金和民间资本向重点项目聚集,推动产业优化升级,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要以实施保障和改善民生行动为载体,着眼长远,注重效益,进一步加大对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社保、就业、保障性住房建设等民计民生方面的投入,认真办好各项民生实事,让公共财政的阳光更多地照耀到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困难弱势群体的身上。财政局要严格落实自治区《关于进一步加强财政工作的意见》和党政机关厉行节约的有关规定,加强对支出的审查管理,从严控制公用经费、大力压缩一般性和非生产性支出,确保行政经费开支“零增长”。各乡镇、部门、单位要牢固树立节俭意识,合理安排资金使用计划,切实把握好支出进度,尽可能地节约费用资金,建设节约型政府。对寅吃卯粮、突破预算安排,造成运转困难的,由各单位自行解决,县财政不再追加预算资金。财政及有关部门要加大与自治区相关部门的沟通与联系,掌握国家和自治区资金支持重点、动向和渠道,切实加大向上争取支持的力度,尽可能获得上级更多的支持,缓解我县财政收支压力。
第五、深化财政改革,完善科学理财体系
改革创新是财政发展的源泉和动力。要以建立健全促进科学发展、统筹协调的财政体系为主线,继续深化财政管理改革,不断提升县人民政府依法理财水平和提供公共服务均等化能力。要结合自治区财政厅《落实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实施意见》,进一步细化部门预算编制内容,加强项目支出预算编制,建立科学规范的政府收支分类体系、定员定额管理体系,努力提高财政预算精细化、科学化水平。要进一步严格非税收入管理,加强对国有闲置资产评估、拍卖、变现等环节的监管,坚决杜绝坐收坐支行为,严防国有资产流失,努力提高预算内外统筹能力。要严格按照《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性债务管理办法》,深入研究建立债务余额预警和偿债能力评估机制,科学编制政府举债计划,切实控制债务风险。要狠抓《中宁县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办法》和《财政资金审批管理制度》等规章制度的执行落实,加强对政府投资项目的监督检查和投资评审,切实把握好支出力度和进度,增强预算执行的均衡性。继续推进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健全完善国库单一账户体系,推行公务卡支付制度,探索制定县本级公务运行补助定额标准,最大限度地节约财政资金,尤其要节约“人、车、会、话、网络、接待”等费用,降低行政运行成本。要按照“收支兼顾,内外并重”的财政监督工作方针,尽快研究制定专项资金监督管理办法,加强对财税政策执行情况和上级专项资金、重点项目建设资金、民生资金使用情况以及会计信息质量的监督检查,严肃查处各种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积极构建事前、事中和事后监督相结合的财政监督防控体系。对违反财经纪律、财务管理混乱的单位,除通报批评外,要实行严格的责任追究。继续加强“金财工程”建设,提升财政信息化水平,推进农村“三财”管理和村级“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切实为政府管好“钱袋子”,当好人民的“铁算盘”。
第六、加强队伍建设,提高依法理财水平
关键词:小微企业;税收筹划
将个体工商户纳入了统计口径之后,我国小型微型企业占我国企业总数的比重超过了90%。小微企业为我国解决了上亿人口的就业问题和近三分之二的财政税收,资产总规模也不可小觑。小微企业已经成为我国市场经济中独特而重要的经济力量,是促进我国经济实现持续稳定增长的坚实基础,在国民经济体系中的地位也在逐渐提高。然而,由于受到自身条件的限制,小微企业不可避免地会受到人才,知识与财税法律认知不足等因素的影响,致使其税收筹划能力较弱,进而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小微企业的发展。制定具有行业导向性的科学有效的税收筹划方案,可以在小微企业的不同发展阶段上减轻税负,提高收益,从而实现小微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小微企业税收筹划的意义
1.税收筹划的概念
税收筹划,通常而言是指纳税人在税法允许的前提下对自身的经营、投资等财务活动进行的一系列科学合理的事前安排与规划,以期能达到以纳税人的税收利益最大化为目的的一项财务管理活动。
2.税收筹划的原则
小微企业在开展税收筹划的实践过程中应当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第一,合法性原则。作为税收筹划最基本的原则,这是税收筹划区别于骗税、偷税、漏税的关键所在,是一种合法合规的节税活动。第二,合理性原则。即税收筹划实践过程中所建立的涉税经济事项要合理。第三,事前筹划原则。是指纳税人的税收筹划行为必须是在相关的经济业务活动发生之前进行的。第四,成本效益原则。作为一项财务管理活动,只有筹划方案所能带来收益大于支出,该税收筹划方案才是成功可行的。第五,风险防范原则。税收筹划依据筹划方案的不同隐含着不同程度的风险,小微企业在进行税收筹划的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到不同方案的风险性差别。
3.小微企业税收筹划的意义
小微企业通过进行税收筹划,合理避税,可有效增加企业的可支配资金,节约企业的流动资金,增强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从而降低风险。纳税筹划有利于促进小微企业利润最大化,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另一方面,税收筹划在企业生产经营等方面,通过系统的比较选择税收负担较轻的方案,可有效减少支出,实现企业的利益最大化。更能促进社会资源的流动与合理配置,实现规模经济,使得资源配置达到最优。
二、小微企业税收筹划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小微企业数量众多,但总体来说抗风险能力弱,管理水平不高,企业税收筹划面临诸多问题。具体来讲,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对税收筹划的认知上存在偏差
很多小微企业对税收筹划的认知不全面、不完整,错误地认为税务筹划就是避税,甚至是偷税、漏税。即使有些小微企业能够认识到税收筹划的意义与作用,但也仅仅是将税收筹划视为一项单独的活动,不列入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活动中去。实际上,税收筹划是一项涉及会计、审计、税务等多方面的综合性财务管理活动,只有将其纳入小微企业日常的财务管理过程,企业才能够在进行各项业务管理决策的时候作出正确的选择。
2.企业会计核算不健全,缺乏税收筹划的基础
小微企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在经营理念、管理水平等方面与大中型企业都存在着较大差距。调查发现,现有相当一部分小微企业的财务系统不健全,岗位人员设置不合理,不相容岗位、不相容业务没有有效分析,存在很多违规的财务操作情况。会计账目混乱,核算违规的现象在小微企业并不鲜见。而财务数据是纳税筹划的基础,数据混乱不清,税收筹划将无从抓起。
3.企业税收筹划的目标不明确
只有事先确立一个科学合法的税收筹划目标,才能够真正使得税收筹划方案为小微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发挥效用。虽然目前社会上绝大多数企业进行税收筹划的直接目的就是为了减轻企业的税收负担,减少税收支出,但在税收筹划的过程中也不能仅仅追求某一税种的税负下降,应从企业整体利益或者企业的所有方面考虑,对税收筹划的总体目标进行科学合理性的分析选择,以求减少企业的整体税负水平,最终实现企业税收收益最大化的目标。
4.缺乏税收筹划的专业人才
虽然目前经济活动中财务管理人员的各项素质在不断提高,但税收筹划这一专项工作的专业性较强,不仅要求具备相当的财会、税务方面的知识,还需要能精确的了解和把握当前国家与企业业务往来所涉省市的相关税收法律法规、政策规定,尤其当前我国正处在与国际接轨的过程中,会计准则和税收法律法规不时更新,资深的财税务人才更是难求。一般小微企业难以聘请到如此专业的人才,这也阻碍了企业财务管理和纳税筹划的进程与质量,影响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小微企业税收筹划的完善建议
1.树立正确的税收筹划理念
树立正确的税收筹划理念,目的在于使小微企业能够正确全面地认识税收筹划的概念,正确发挥税收筹划的作用以实现企业的健康发展。可以通过报纸、电视、网络等多种方式加强对税收筹划的宣传力度,促进税收筹划这一财务活动的科学推广,使广大小微企业明确了解税收筹划与避税、漏税、偷税等违法活动的区别,以营造良好的税收筹划环境,让小微企业将科学可行的税收筹划理念纳入企业日常的财务管理实践中,通过合法合理的方式实现企业收益最大化的目标。
2.规范财务会计核算
会计核算是纳税筹划的基础,小微企业应规范财务会计核算,提高自身会计核算能力,严格按照《小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明确岗位分工,规范会计核算的流程,建立企业财务的内部控制机制,正确开展企业的会计核算行为。只有规范了会计核算才能防止发生违法违规操作,保证财务数据的真实可信,符合税务部门的查账征收要求。税收筹划只有建立在真实有效的财务数据之上,通过科学合理的数据分析,寻找小微企业各个涉税事项的有效节税点,才能让税收筹划合理合法的发挥效用。
3.丰富小微企业税收筹划目标
税收筹划目标直接影响着小微企业的税收筹划工作,一个科学全面的税收筹划目标能更好地减轻企业整体税收负担,实现企业收益最大化。小微企业的类型繁多,业务范围广,在财税业务上面临着多种选择。在其税收筹划过程中不应单一的着眼于降低税负,减少支出的目标,而应将税收筹划方案与企业自身的发展规划、财务活动紧密结合,制定适合本企业的科学合理的税收筹划方案,最终实现企业利益的最大化和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
4.加快税收筹划人才队伍建设,促进税务机构的市场化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财税体制的不断完善,更多的小微企业将把注意力转移至税收筹划的合理应用上来,对税收筹划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将越来越多。一方面,可以在高校相关专业专门开设税收筹划的有关课程,以增强未来财税人员税收筹划基本理论的学习;另一方面,可以完善我国有关专业资格认定的考试办法,让更多的财税从业人员注重税收筹划能力的学习和培养,并加强对已有税收筹划人员的专业考核,促使其不断提高自身能力水平。最后,应促进具有专业税收筹划能力的税务机构市场化,使其更好的发挥自身作用为小微企业的健康发展服务,为市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服务。
四、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微企业的发展也无法独身于各种市场风险之外,税收筹划对于我国小微企业健康长久发展的重要性也日益显现。因此,小微企业在日趋紧密的市场经济活动中,应该勇于正视当前自身在税收筹划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积极开拓税收筹划的新思路,尽量减少小微企业在经营活动中不必要的税收支出,降低税负,进而提升小微企业的收益,促进小微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瑞玲.浅谈小微企业税务筹划[J].财经界,2014(11):265-266.
[2]姚大胜.小微企业税收筹划及风险管理研究[J].经济界,2015(1):20-34.
[3]刘金星,彭新媛.小微企业不同阶段的纳税筹划研究[J].财政与税务,2015(6):81-83.
关键词:税收筹划 建议对策
所谓税收筹划,指的是企业在不违背相关财经法律和法规的基础之上,合理的安排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和财务活动,获取国家财政税收的优惠政策,降低企业的税收负担,减少企业的生产运营成本,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的财务管理行为。在目前企业竞争压力日趋增大的背景下,税收筹划工作受到越来越多企业管理者的关注。本文将全面分析税收筹划工作对企业、社会以及国家宏观经济运行的重要作用,指出我国部分企业在税收筹划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提高企业税收筹划水平给出自己的建议与对策,为我国企业完善税收筹划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一、企业税收筹划的重要作用分析
合理避税是企业在国家税收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进行的税收筹划活动,不仅可以有效地降低企业的税收负担,还可以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的稳定以及宏观经济的平稳,具体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合理避税可以有效的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的稳定。合理避税并不是企业的偷税漏税行为,不会造成国家的税收损失,也就可以保证国家宏观财政税收的稳定。第二,合理避税可以有效的降低企业生产运营成本。随着近几年我国经济增长的持续趋缓,企业面临着越来越大的竞争压力,如何有效的降低企业运行成本、提高企业运行效率成为制约我国企业进一步发展的障碍,通过合理税收筹划来降低企业税负,可以有效的降低企业整体运营成本。第三,合理避税可以有效保证国家宏观经济运行。企业的税收筹划必须以遵守国家财经法律法规为前提,国家可以通过税收优惠的方式来引导企业经营投资的方向,保证国家宏观经济的平稳运行,实现企业的生产经营目标。
二、部分企业税收筹划工作存在的问题分析
税收筹划是企业在国家宏观税收法律和法规的引导下来安排生产经营活动以及财务活动,实现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但目前很多企业的税收筹划活动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税收筹划认识不足,缺乏税收筹划人才
受长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我国很多企业的管理者对税收筹划的工作的认识存在着误区,很多财务管理者甚至简单的理解税收筹划就是利用国家财政税收政策的漏洞打球,甚至利用偷税漏税的方式减少企业的税收负担,这不仅不能有效的降低企业的税收负担,还会给企业带来法律风险,增加了企业的运营风险和成本。另外,我国的企业管理者长期没有重视企业的税收筹划工作,直接导致我国企业税收筹划管理人才培养的欠缺,企业没有在发展的过程中培养综合的税务管理人才,企业现有的财税工作者也不能依据企业目前的财务税务状况以及企业的战略发展目标制定合理的税收筹划策略和目标,不能保证企业税收筹划目标的实现。
(二)税收筹划工作缺乏整体性,筹划方式手段落后
企业税收筹划的目的是完成企业整体财务目标,实现企业的利润最大化。但目前部分企业的财务管理者对税收筹划工作缺乏整体性的认识,没有意识到税收筹划工作是企业整体财务运作的有机组成部分,虽然可以通过税收筹划工作为企业节约一部分税收负担,但造成了企业整体运行成本的增加,不利于企业整体利润的增加。另外,部分企业税收筹划的方式和手段相对较为落后,企业内部没有形成完整的财务管理体系和机制,财务管理混乱,没有在企业内部建立企业完善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这就直接导致企业的税务工作者无法准确的获取企业财务信息,也就不能实时的调整企业税收筹划方向,给企业的税收筹划工作带来极大的难度。
(三)原始凭证管理混乱,发票管理缺乏规范性
随着我国新会计准则的全面推广,原始凭证对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特别是随着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的税收筹划工作变得日益丰富,但很多税收筹划工作都需要以企业完善的原始凭证管理作为依托。受长期计划经济体制影响,我国很多企业的原始凭证管理工作相当混乱,企业没有专门设立部门和人员负责原始凭证管理,造成很多原始凭证的损毁和遗失。同时,随着营改增在我国全面的推行,增值税发票成为企业税收筹划索要依托的最基本依据,但很多企业没有发票管理意识,不能及时回收有效的增值税发票,甚至与一些无法开具正规增值税发票的企业合作,给企业的税收筹划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三、完善我国企业税收筹划工作的建议与对策
税收筹划工作是当前很多财务管理的重中之重,完善的税收筹划工作不仅能有效的降低企业的运行成本,保证企业的资金链安全,还能有效的降低企业的法律风险,保证企业安全稳定的运行。
(一)强化管理者对税收筹划的认识,培养企业税收筹划管理人才
税收筹划工作是企业合理合法的财税管理行为,是企业在国家法律和政策许可的范围内进行的财务管理活动,受到国家法律的保护和政策的支持。但长期以来,很多企业的财税工作管理者总是简单的认为税收筹划就是钻国家法律和政策的漏洞来获取利益,因此,企业的财税管理者必须首先理解企业税收筹划的内涵,在国家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和国家政策引导的方向下进行税收筹划工作,保证企业税收筹划符合国家法律和政策的要求,符合企业的基本利益。同时,我国企业还需要培养税收筹划管理人才,税收筹划人员不仅需要精通国家相关税法和政策,还需要对企业的战略发展方向以及中长期的财务管理战略有所了解,必须是财务和税务管理的综合型人才。
(二)保证税收筹划的整体性,改进税收筹划方式和手段
企业税收筹划最终的目的是为了企业整体效益的提高,但目前很多企业的税务部门都相对较为独立,不能融入到企业整体的管理体系之中,税务部门都以本部门的利益最大化为基本原则,这就直接导致了企业税负减轻而整体财务成本增加现象的产生。要解决这一问题,企业的税务工作者必须站在企业财务管理和战略管理全局的角度来考虑税收筹划行为,保证企业整体效益的最大化。同时,企业还应该引入更加先进的财务管理信息平台,让企业的税务工作者能够随时了解企业财务动态,并依据企业财务管理的变化及时的调整税收筹划策略,保证企业税收筹划管理目标的实现。
(三)强化原始凭证管理,保证企业发票的真实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