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12 17:04:26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体育统计学概念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关键词:民族 传统体育 哲学 传承方式
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43(2013)02-0077-02
1 民族传统体育概念的研究综述
在我国对“民族”一词最早使用的学者是梁启超,他是第一个把我国各族群最早称之为“民族”的思想家,而以“汉族”、“藏族”、“蒙古族”为其它民族称呼的可能是黄遵宪。到了现代,社会学家宁骚对“民族”一词做了新的探究,他在总结斯大林提出“民族”基于四个特定的要素下又增加两个特征来强调民族,既强调了民族历史过程与稳定性,并认为一个民族的“原生形态”是应该具有这六个必要的元素。因此,我们所指的“民族”具有时空性和民族性的特征,是贯穿古代社会与现代社会、东方地域与西方地域的实体性概念。
“传统体育是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是与传统社会同步形成和发展的,是一个内容十分宽泛、涵盖很大的概念。”民族传统体育有两个最为根本和统摄性的特质是民族性和传统性。但对于民族传统体育的概念,迄今仍没有一个统一的权威界定。在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的体育学院通用教材《体育史》中对“民族传统体育”做了以下解读,民族传统体育是指近代以前的体育竞技娱乐活动。“对我国而言,指近代体育传入前我国存在的体育模式,即1840年前,我国各族人民已经采用并流传至今的体育活动内容、社会表现方式与价值观念的总和。”这是从历史的角度,把民族传统体育白西方近代体育传入我国以后,其在社会生活特别是在大中城市和军队、学校中受到的影响进行研究所作的界定。另有研究避开时间的界定,认为民族传统体育是民族(包括汉族)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历史时期的产物,是各民族体育活动方式的延续和保存,是各民族体育运动生命力的再现,“它是构成现代体育的‘体育文化密码’,是历史给予我们的重要体育文化遗产。”还有研究认为“民族传统体育是指某一个或几个特定的民族在一定范围内开展的,还没有被现代化,至今还有影响的体育竞技娱乐活动。”
民族传统体育的概念可以概括为:民族传统体育指某一个或几个特定的民族在一定范围内开展的,具有浓厚民族文化色彩和特征的传统体育活动,其中的“传统”是指历代因循沿传下来的根本性的模型、模式、准则的总和。从整体结构上来看,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的构成包括了以武术为主体的武艺、养生导引气功、以游戏形式满足人们娱乐需要的民间传统体育游戏和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等形态。在“199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原国家教委在一级学科体育学下设4个二级学科,民族传统体育名列其中。从这时开始,“民族传统体育”这一称谓,作为国家认定学科被正式确定下来。”
2 解读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学基础
2.1 民族传统体育与
宗教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神秘的传奇色彩,是各种文化理念、伦理观念、社会习俗的综合体现。宗教和传统体育同属于传统文化的范畴,在历史的不断发展及转变过程中,两者相互吸引、相互促进、相互渗透从而形成了复杂的文化理论体系。民族传统体育具有博大精深、内涵丰富、历史悠久的本质特点,其发展历程多数以为背景,如:富有原始气息的彝族摔跤体现一种对毕摩教的崇拜,文化底蕴浑厚的传统武术无不体现出道教、佛教的宗教核心思想。在中国民族体育史上,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影响是内外兼修、无处不在,既有对技术层面的影响,也有对其文化和精神上的升华。
2.2 民族传统体育与中国哲学
古代哲学是中国文化的金字塔,无数古代哲人概括总结可知,中国的哲学主要分为儒、道、佛三大哲学思想,其内容主要包括“阴阳学说”、“五行学说”、“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中国哲学概括了宇宙的思想观,在日常生活无论是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体育等领域无处不体现着哲学思想的火花。如:传统武术的太极拳,就体现了阴阳相生、此消彼长、循环往复、生生不息的自然状态。
2.3 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方式
民族传统体育经过历代民族的传授与继承,至今已有上千年的文化历史,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传承的方式逐渐趋于传统化和现代化,不管是哪种传承方式,其目的都在于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更好的发展与进步,从而为人类进步发挥应有的积极作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是在同一个地域中有不同的途径延续的,其主要的传承方式有传统和现代两种。
首先,是传统传承方式。传统的传承方式因其运动形式、封建保守性和技术特点的不同有以下几种:(1)家族型传承。如传统武术是我国历史文化精髓的结合体,其形成过程带有严重的封建思想残余,在传授武术技术与文化的方式上表现为,传男不传女、传内不传外、传同类家族而不传外来血亲等。这些封建的传承思想极大地影响了武术文化的发展、传承及文化之间的交流。(2)宗教信徒型传承。宗教是传统文化重要的组合体。宗教活动与体育活动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古时战火四起,宗教信徒为了维护本教的利益,把一些武功与绝技作为护教的重要手段。在祭祀和娱乐活动之中也结合大量的身体活动来增加活动的氛围。我国的几大宗教都与武术结下了不解之缘,如:道教武当太极拳,佛教嵩山少林拳等。这些宗教文化表现出来的体育及武术文化,都是以一种系统规范的方式进行的,其内容具有规范性和系统性。(3)区域民俗文化型传承。古时我国疆域辽阔,因交通条件的限制彼此之间无法进行常规的武术文化沟通、交流与传承,只是地区内部相对独立的发展与进步,这种趋势的长期性导致武术文化的单一性和相对独立性。从而形成了不同的运动项目及武术流派。民俗性传承主要表现在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受时间及场地的限制,有些运动项目需要在农闲时进行,如:摔跤、秋千在闲暇时举行,其目的就是放松人们的心情,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有些民俗活动需要在传统节日中进行,如:舞龙舞狮在节日里表演与比赛都是为了烘托节日的热闹气氛。
其次,是现代传承方式。传统的传承方式适应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传统的传统方式已逐渐被淘汰及取缔。因此传承方式要顺应时展的主流思想,现代传承方式因文化层次、经济条件、科技水平的不同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加强法制化建设。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历史遗留给我们的宝贵文化遗产,民族传统体育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它们是历史赋予我们时代的责任。在当今社会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侵权行为、遗弃观念日趋严重,导致民族传统体育逐渐在现代社会中被竞技体育文化所替换。因程中应从国际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出法,从体育产业、文化遗产及知识产权的角度去赋予传统武术应有的法律保护效力,从而使民族传统体育在现代社会语境下更加有力的发展与进步。第二,赋予传承人及参与者应有的法律地位。任何一种文化都是人类不断传承的结果,不同的人群、地区会产生不同的文化传承者,传承者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的灵魂。参与者是民族体育得以存在的基础,没有了参与者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就等于没有了传承者,而民族传统体育的继承也就无从谈起。因此要给予传承者应有的权利和必要的生活保证,给予参与者应有的社会地位,如:采用传承者社会指导员、裁判员等级制度,举办参与者传统体育文化及运动项目运动员级别制度并与升学考试挂钩等法律权利,不断促进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更加合理化、正规化和法制化,从而不断增加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其适应时展的需要。
【中图分类号】 R 395.9 G 806
【文章编号】 1000-9817(2013)10-1259-02
【关键词】 自我概念;干预性研究;武术;教学;学生
自我概念是指一个人对自己存在的体验,包括知觉和评价2个方面。身体自我是自我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基础部分,是对自身的认知和综合评价。大学时期是人体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也是心理变化较大的阶段,对自身的需要、价值观、态度等方面的认识都不够稳定。近年来,国家加强了对大学生的素质教育,但对心理健康方面的关注度却不高,从而导致大学生出现了各种心理健康问题。同时学术界针对大学生自我概念的研究也在逐渐增多,相关学者已开始研究通过体育锻炼来提高学生的自我概念水平。本文通过研究对武术教学改善维吾尔族大学生身体自我概念的效果,为促进维吾尔族大学生心理健康提供理论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随机选取新疆大学100名在校维吾尔族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50名,研究对象平均年龄为(21.00±1.43)岁;其中男生48名,女生52名;大一学生28名,大二学生25名,大三学生24名,大四学生23名;文科学生49名,理科学生51名。
1.2 方法
1.2.1 问卷调查 采用身体自我描述问卷(PS-DQ),在干预前后对研究对象进行调查。该问卷共70个项目,采用1~6级评分,包括健康、协调、体育活动、身体肥胖、运动能力、整体身体、外表、力量、灵活、耐力、自尊11个分量表。各分量表和总量表的Cron.bach α系数为0.68~0.92。问卷由经过培训的教师指导填写,填写过程中不受他人干扰,干预前、后收回有效问卷均为100份。
1.2.2 干预方法 对干预组50名维吾尔族大学生进行为期12周的武术教学干预训练,每周3次。教学内容为初级长拳第三路中的前3段。对照组采用正常的体育教学模式,每周2次体育课。对两组学生在业余体育锻炼、生活习惯、卫生习惯、休息时间、学习情况、饮食等方面进行一定的要求,以尽可能的达到一般条件的一致性。
1.3 统计分析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录入和统计分析,定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
2 结果
2.1 干预组与对照组干预前身体自我描述各因子得分比较 由表1可以看出,干预组维吾尔族大学生干预前在身体肥胖、外表、力量、耐力等4个因子上得分略低于对照组,其他因子得分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
2.2 干预前后身体自我描述各因子得分比较
由表1可以看出,经过12周的武术教学干预后干预组干预前后身体自我描述因子得分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健康、体育活动、耐力、整体身体、协调、运动能力、外表、力量、灵活因子干预前与干预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
2.3 干预组与对照组干预后身体自我描述各因子得分比较经过12周的武术教学干预训练后,除自尊因子外,干预组与对照组身体自我描述各因子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
3 讨论
体育锻炼与人体自我概念之间存在着诸多密切联系。有研究显示,体育锻炼可以提高身体功能及人体的敏感度,对缓解心理压力、抑郁,降低焦虑.维护身体的自信心和良好形象,提高积极情绪和认知能力有促进作用。
通过为期12周的武术教学训练后,维吾尔族大学生干预组身体自我描述各因子得分均有显著提高,特别是健康、体育活动、运动能力、整体身体、协调性等因子得分干预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对整体的自我概念有了较大的改善。干预后干预组维吾尔族大学生均表示自身的身体力量增强了,身体的协调性、反映等方面也有了提高,对自身的能力有了新的认识,对体育锻炼生活和学习有了充分的信心;而对照组干预前后身体自我描述各因子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12周的武术教学训练改善了维吾尔族大学生的自我概念水平,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笔者认为在武术教学过程中,教师一直针对学生符合标准的武术动作进行不断的赞扬和肯定,并对学生在练习过程中的良好表现给予一定的鼓励;同时要求干预组的同学要互相鼓励和支持,肯定彼此之间的动作技能和表现,增强了学生对成功的体验。通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后,学生可以及时在镜子中看到自己符合标准的武术动作,使学生产生自我肯定和信心,对今后的学习产生积极的影响,也促进了自我概念水平的提高。
另外,对干预组的50名维吾尔族大学生在武术教学中还采用了视频教学法,让学生观看同样武术动作的标准视频,教师不断对其进行详细的讲解,并强调动作中的重点和难点环节。对于本研究中自尊因子得分在干预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能由于12周武术课程的教学并不象其他剧烈项目运动那样表现出较强的心理和生理反映,这可能与武术项目自身特点有着较大的关联。
本研究结果充分说明了武术教学活动能够有效提高维吾尔族大学生的自我概念水平。今后高校在开展好正常体育教学内容的情况下,可积极引导学生选修武术课程,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武术训练对自身健康发展起到的积极作用。同时,教师还应积极培养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和习惯,提高体育锻炼的动机水平,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其他体育项目,形成终身体育的观念。另外,高校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应更多采用鼓励和勉励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日常的学习和锻炼中不断提高自信心,促进自我概念水平的提高,使身心得到全面健康发展。
4 参考文献
[1]李祚山.大学生的文化取向自我概念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J].心理科学,2006,29(2):423-426.
[2]黄希庭,曾向.青少年身体自我研究述评[J].西北师学范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31(6):42-46.
[3]黄希庭,陈红.青少年学生身体自我特点的初步研究[J].心理科学,2002,25(3):260-264。
[4]李泉,张力为.中小学生身体自我和学业自我发展特点的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9,45(2):92-96.
[5]张力为,毛志雄.体育科学常用心理量表评定手册[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4:32-35.
[6]叶孙岳.体育锻炼对学生身体自我影响的元分析[J].中国学校生生,201l,32(4):457-458.
[7]VILLATTE A,MANDARINE H,LEONARDIS M,Forms of self-con-cept in gmed high school students enrolled in heterogeneous classes[J].Eur J Psychol Educ,2011,26(3):373-392.
[8]韩翠霞.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自我概念的相关性研究[J].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16(3):101-104.
[9]李建芹.河南省普通高校学生焦虑与自我概念相关研究[J].中国
学校卫生,2006,27(6):533-534.
[10]DEREK H,BERG,DON A.KLINGE R.Gender differences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eademic.Self-concept and seIf-reported depressed mood in school children[J].sex Roles,2009,61(7-8):501-509.
摘 要 通过对即将毕业的毕业生进行访问,了解到大多数学生对论文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存在许多问题,学生的体育统计的应用与实践能力相对薄弱。为解决学生实际困难,对学校教学模式进行分析,针对教学主体和教学过程提出建议,并希望对其将来的体育工作以及体育科研应用能力具有积极地现实意义。
关键词 体育统计 教学模式 教学主体 教学过程
体育统计在我国正式设立为一门体育专业基础课,迄今已有30年。高等院校体育专业开设体育统计课程的目的,是为了让体育专业学生掌握体育统计学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培养他们进行实验设计、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资料的方法,初步学会SPSS等系统软件的应用及初步独立进行科研的能力。为今后提高体育教学、运动训练和管理等业务水平,了解本专业及相关学科的前沿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体育统计在实际应用中的问题与分析
多年来,许多专家和学者对体育统计在体育科研中的误用进行了较多的研究。李健、祁国鹰和王锡群对体育统计误用进行了分析,认为研究者的体育统计相关理论及应用基础较差,对各种具体的统计方法的内涵不甚了解,不能正确理解数据资料的行之、统计方法适用的条件和范围等。
二、我国体育统计教学现状透视
目前,作为普修课程,各体育院系都为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开设了体育统计学课程,部分高职、高专体育院系也开设了体育统计学课程,学时为32-68学时不等。虽经多年来广大体育统计教育者的共同努力,但收效甚微,仍然是“教师教得卖力,学生学得吃力,体育统计用起来费力”,究其原因,这可能与我国体育统计教育的层次有关,与体育统计的学科性质和体育生学习体育统计基础的矛盾有关。
三、优化体育统计教学措施
(一)提高教师自身修养,更新教育观念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师资为本。师资质量决定了教学力量。教师不仅要博学多识,而且要树立现代化的教育观念,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已经被淘汰了,要把教学转变成“教授—接受”的教学模式。体育统计学本是枯燥的学科,教师要营造民主课堂气氛,树立民主合作的教学观,注重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实践能力。教师还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因材施教,拓宽学生的自由思维,给学生发挥的空间。
(二)优化体育统计教学过程
1.课堂主体的转变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灌输式,教师一味的教,学生并不能完全理解,这一教学模式存在着极大地弊端。新的理念强调教学就是教和学的过程,是一个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和相互补充的过程。
2.教学有种结论转变为重理论更重过程
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掌握和正确应用结论,所以必须重视结论。但是学生只是一味的接受这个定义或是结论,没有经过研究与分析,在应用过程中,很难以真正理解结论缘何而来。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亲自动手体验分析,结论的得出过程。
3.体育统计教学手段的现代化
在现有的教学条件下,如何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力求达到学生主动获得知识和技能等能力是我们值得思考与面对的问题,也是我们必须解决的问题。运用案例教学,并结合学生专项。
(三)更新评价标准,实行综合考核
1.理论部分
理论部分依然是考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主要包括概念、作用、种类、特点、原则和步骤等,它是指导统计实践的依据和出发点。对于理论知识的考核方法还是笔试较好,但是要把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问题来测试,考查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深度。
2.综合应用部分
综合应用部分就是考察学生的案例分析与报告和计算机操作。
体育统计学的案例分析主要体现在统计分析方法的综合运用上。教学中,要将这些分析法密切联系起来并达到综合运用。案例分析考核,主要是培养学生利用统计分析方法解决问题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计算机操作。体育统计教学中引入计算机进行辅助教学,不仅要让每位学生掌握统计理论和统计分析方法,还要具备统计知识在现代化信息工具上的有效运用能力。教师在教学中,要结合每一阶段的特点,适时地安排学生上机操作。
总之,体育统计是体育专业核心课程,因此要引导学生融入到课堂中,必须让每一个学生都积极行动起来,参与教学活动,让思维真正地动起来、活起来,产生创造的体验,体会创造的愉悦,最终感受成功的喜悦。让同学们认识到统计的作用,加深对体育统计知识的理解,提高统计方法的应用能力,同时在轻松、活跃的学习气氛中智力和创造性思维也会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 李米环,李国强,程致屏.关于体育统计教学改革若干问题的探讨[J].山东体育科技.2006.
[2] 吕克宁.高等体育院校体育统计教学的思考[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9.
关键词:体育投入;生命质量;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612(2012)08—0102-05
随着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概念的进一步深化,新的健康观念使医学模式从单一的生物医学模式逐渐演变为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生命质量是对个人或群体所感受到躯体、心理、社会各方面良好适应状态的一个多维度综合测量,它作为评估个体及群体健康水平的综合指标之一,已受到我国社会学界、医学界人士的高度关注。目前我国大学生的健康观念较差、体质下降、心理健康水平下滑等情况突出。如何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已成为医学、心理学、教育学和体育学等学科所关注的重要内容。
体育投入是指“以发展群众性体育运动为目的,非体育专业范围内的政府、单位(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学校、民营单位)和个人的体育行为及参与,有益于体育事业发展的过程”。思尼德(Snyder E.E.)、韦诺(Weaner J.S.)及其他学者采纳了贝克有关“投入”这一概念的思维方式,并运用在体育社会学领域中,对于解释个体在体育及其它类似活动中的稳定性有极大的帮助。金崎良三氏用“时间、金钱和精力”3个指标研究了学生参与体育和其它类事活动的情况。刘卫(2009)等人利用精力投入、时间投入、金钱投入和情感投入等指标,对山东省大学生体育投入与生命质量调查的结果显示,体育精力投入、时间投入、金钱投入与生命质量显著相关(P值均
投入产出分析,是研究经济系统各个部分间表现为投入与产出的相互依存关系的经济数量方法。目的是用最小的投入活动消耗获取最佳的活动结果。本研究尝试以经济学的视野,汲取医学、体育学的相关研究成果,对体育投入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来重新认识。并深入探讨大学生体育投入与产出(生命质量提高)的关系,阐述体育投入对大学生生命质量的良好影响。目的在于研究成果能为深化高校体育教育改革,丰富大学生健康教育内容,提高生命质量提供参考。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研究将以河北省普通高等院校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被试来自河北省5个地区10所普通高等院校不同专业类别。调查共发放问卷1 550份,回收有效问卷1 250份。其中理科504名;文科477名;体育269名。受“体育投入”概念的限制,体育类大学生不列入统计范围,研究将对文科和理科大学生981人进行统计分析。
1.2 研究方法
1.2.1 量具 《生命质量测定量表(WHOQOL一100)》包括总生命质量与健康状况;生理健康;心理状态;独立能力;社会关系;周围环境6个维度。用平均数的计算公式,形成对应的6个变量。量表采用李克特5级评分法,分数越高,表明对在相应维度的健康程度或满意程度越高。调查问卷的内部一致性检验结果显示,6个生命质量维度克隆巴赫系数α在0.899~0.804之间。问卷的信度符合科学研究的标准。
《锻炼态度量表》包括目标态度、行为态度、行为认知、行为意向、行为习惯、行为控制感、情感体验和主观标准8个分量表。量表按照“完全不符合——完全符合”的5级评分。得分越高,表明体育锻炼的态度与行为越良好。本次调查8个分量表和总量表克隆巴赫系数α在0.942—0.711之间。结果表明量表具有较好的内部一致性信度。
1.2.2 研究过程 1)体育投入“支付能力是影响大学生体育消费最直接、最主要的因素”。然而,大学生属于无实际收入人群,“金钱投入”很大程度上受到家庭经济状况的限制,且存在较大的地区和城乡差异。为此,本研究将分析的着重点放在时间投入、精力投入和情感投入上。由于精力投入和情感投入在实际研究中很难以量化的形式进行表述和说明,因此本研究将参考学者王景贤的部分观点,通过对《锻炼态度量表》中某些维度的测量来评判被试对体育精力以及体育情感的投入程度。调查中把周锻炼次数和次锻炼时间作为衡量大学生体育时间投入的指标;把行为习惯和行为控制感作为衡量大学生体育精力投入的指标;行为意向和情感体验作为评价大学生体育情感投入的指标。
2)分析模型的建立研究以生命质量(总分)为因变量,性别为控制变量,体育投入之锻炼次数、锻炼时间、行为习惯、行为控制感、行为意向和情感体验因素分别为协变量建立相应的7个分析模型进行协方差分析。
为使我们能够估计不同类型变量总体作用于个体时,对生命质量产生交互作用的影响程度,并观察大学生体育投入各变量逐步引入回归方程后与生命质量的关系发生变化的动态过程。本研究分析被试体育投入对其生命质量的影响时,采用逐步引入自变量的方法,建立相应的分析模型。以“模型I=“性别”、“模型Ⅱ=时间投入”、“模型Ⅲ=精力投入”和“模型Ⅳ=情感投入”为自变量集,生命质量为因变量,逐步引入4个自变量集来回归因变量。
3)本研究采用SPSS for Windows 11.5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主要分析方法为t检验、方差与协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和线性回归分析。
2 结果
2.1 生命质量与性别的关系 表1的统计结果显示,被试生命质量各维度得分在2.95~3.65之间,说明被试大学生生命质量状况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不同性别之间除环境维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它各维度得分男生均高于女生,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 体育投入与性别的关系 表2的分析结果显示,被试男生在体育投入3个维度的不同因子得分上,均高于女生,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3 体育投入与生命质量的关系 表3的数据结果显示,被试大学生体育投入各因子与生命质量各维度之间具有较强的相关关系。各因素之间的相关说明,被试相关体育投入变量对其生命质量的影响可能具有重要意义。
3 分析与讨论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性别大学生生命质量除环境维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它各维度得分男生均高于女生,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表4的数据结果显示,生命质量与性别之关系,当6个体育投入因素作为协变量分别加入后,各协变量都使F控制变量值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小,并且6个F协变量之P
社会心理学相关研究认为,行为意向在影响行为的同时,行为又受到行为态度、行为习惯以及行为控制感的直接影响。体育锻炼行动意愿较高的大学生,由于他们对体育锻炼行动有较高的评价,并且对其参与体育锻炼行动有较强的自主控制能力,因而促使他们具备了良好的体育锻炼行为。正是由于被试男、女大学生的行为习惯、行为意向以及行为控制感存在显著性差异(Sig.=0.000),使得他们产生不同的体育锻炼经历,因而造成对生命质量有不同的贡献。本研究结论在吴永慧的相关研究中也得到了验证。
由表5的统计数据可知,当引入时间投入变量(模型Ⅱ)后发现,生命质量在性别上的显著性差异消失(P>0.05),而时间投入中的2个因子与生命质量之间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P
表6和表7的数据结果都显示,情感体验与生命质量呈负相关关系。表明大学生体育投入中情感投入维度的情感体验因子,对生命质量产生了负面的影响。个体在参与体育锻炼时,往往都要承受正性的或负性的“情感体验”。如果个体在体育锻炼中经常经受挫折的打击,经受失败的体验,则有可能对其生命质量产生负面影响。因此,要发挥“情感投入”在提高生命质量中的贡献,就必须在不断激发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热情的基础上,培养他们的运动特长,增强他们正性情感体验。研究结果比较符合行为动机理论。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1)被试大学生生命质量在性别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差异的产生主要与其体育投入的程度不同有关。
2)对被试大学生生命质量影响作用较强或较广的体育投入依次是时间投入、精力投入和情感投入。
3)被试大学生体育投入中的情感体验因子,未能给其生命质量带来良性影响。
4)体育投入各维度及因子既是影响生命质量的重要因素,同时也是提高其生命质量的有效手段。
4.2 建议1)用最小的投入追求最大化的利益,是经济学投入与产出的基本理论。高校的健康教育要结合不同性别大学生在体育投入方面的差异,有的放矢的进行干预,以实现“投入与产出”利益最大化(生命质量的提高)之目的。
[关键词]抗生素;体育学院;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7)04-0094-02
抗生素是由微生物或高等动植物在生活过程中所产生的具有抗病原体或其他活性的一类次级代谢产物,是一种能干扰其他生活细胞发育功能的化学物质。现在已被发现的天然抗生素有一万多种。全球抗生素的使用在近十年里增长了36%,其中大部分情况是滥用,抗生素的滥用产生了各种严重的问题。体育学院的学生虽然年龄不同、受教育程度不同,但他们经过不同程度的训练,体质相对较好。他们对于抗生素概念的了解情况和对抗生素的滥用状况如何,暂时还没有人研究。本文旨在了解体育学院学生的抗生素滥用状况,并为相关的健康教育提供参考。
一、对象和方法
1.研究对象。本文的研究对象是沈阳体育学院健康教育课的800名上课学生,学生年龄为21.0±3.5岁,其中男生432人,女生368人,体育专业学生476人,非体育专业学生324人。
2.研究方法。文献查询法:搜集抗生素滥用的文献资料,整理并进行分析。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由以下几部分组成:(1)对抗生素的了解情况;(2)抗生素滥用情况;(3)医疗机构对抗生素作用态度的反馈情况。经过访谈相关专家,问卷问题设计合理有效。问卷信度检验得出学生问卷的信度值为0.867。调查法:让选修健康教育课程的学生以不记名的方式填写问卷,当场对问卷进行收回,实际发放830份,收回有效问卷800份,有效回收率为96.4%。
3.统计方法。采用epidata3.1录入数据,SPSS20.0系统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进行X2检验进行比较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一)对抗生素概念的了解情况
(二)抗生素滥用情况
1.抗生素滥用基本情况
2.不同专业的抗生素滥用情况
3.城乡抗生素滥用情况
4.不同性别的抗生素滥用情况
(三)医疗机构及药品售卖商店对抗生素态度反馈
三、讨论
(一)体育学院的学生对抗生素的概念缺乏了解
由表1可知,调查的800名学生对抗生素概念没有清晰的认知。抗生素是一把双刃剑。抗生素的滥用会引发一系列的危害,会对人体产生相应的毒副作用,会使人体内的细菌产生耐药性,导致医院感染、二重感染、延误病情等后果。
(二)体育学院的学生抗生素滥用情况
1.体育学院的学生抗生素存在滥用情况,但低于全国水平。凡超时、超量、不对症使用或未严格规范使用抗生素,都属于抗生素滥用。抗生素滥用主要表现为无适应症预防用药,o适应症治疗用药,抗生素品种、剂量选择错误,给药次数、途径及疗程不合理等。表2数据显示,学生有发炎症状时使用抗生素的占36.1%;认为治疗感冒发烧应首选抗生素的占29.9%;不严格按照医嘱定量、定时使用抗生素的占41.0%;疾病症状消失后不立刻停止使用抗生素的占44.3%。这反映出学生存在严重的超时、超量使用抗生素的情况。表2的数据也显示,学生在没有医生处方下自行服药的占32.0%;在效果不理想时会自行换药、加药的分别占33.3%、27.1%,这反映学生在使用抗生素时不严格、不规范。这些都表明,体育学院学生存在严重不规范使用抗生素的情况。
2011年,我国卫生部曾经发起了“抗菌药物应用专项治理行动”。世界卫生组织提倡,医院中抗生素的利用率应该低于30%,而我国住院患者抗生素的使用率达到70%,其中超过80%是滥用抗生素。在我国基层医疗机构中,住院患者的数量更多,其抗生素的使用率约为77.5%,这当中75.4%属于抗生素滥用。由表2可知,体育学院学生的抗生素滥用率为31%,抗生素滥用的比例远低于全国水平。其中的具体原因是体育学院学生的身体素质好,生病吃药的情况相对较少。但在不严格按照医嘱定量定时使用抗生素和疾病症状消失后不会立刻停止使用抗生素这两个问题上,都有超过40%的学生回答错误。从中可以看出,学生滥用抗生素的问题集中在不按医嘱使用、过量使用上,且随意性强。这说明体育学院的学生缺乏抗生素的相关知识,需要加强相关内容的教育。
2.体育学院中乡村学生比城市多,且女生比男生更易使用抗生素。抗生素滥用的情况出现在乡村的比例要高于城市。由表4可知,学生城乡抗生素滥用的情况差别明显(P
(三)医疗机构及药品售卖商店的态度加剧了抗生素的滥用
由表6可知,30.4%的学生通过药店推荐购买抗生素;有40.9%的学生用处方购买抗生素;仅有14.9%的学生通过医生药师了解相关抗生素知识。这表明学生购买药品随意性强,医疗工作者对抗生素相关知识的普及还不够,药店工作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常常推荐价格更加昂贵的药品。
四、结论
从调查中我们可以得知,体育学院学生对抗生素的概念缺乏了解,存在不同程度的抗生素滥用状况;医疗机构及药品售卖商店的态度加剧了抗生素的滥用。在没有完整的监督机制的情况下,体育学院的学生需要加强抗生素相关知识的教育。
[ 参 考 文 献 ]
[1] 缪晓辉.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中的问题与对策[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5(2):122-125.
[2] 谭弘,白雪峰.抗生素不合理应用的临床危害[J].中国医药指南:2009(1):99.
【关键词】 统计学 教学模式改革 自学能力
统计学是关于如何收集、整理和分析反映客观现象总体数量的数据,以便给出正确认识的方法论科学。2002年2月,教育部高教司确立了九门课程为工商管理类专业的核心课程,其中就包括统计学。统计学应用性很强,其不仅仅被应用于经济、管理等学科,现阶段在教育、工程、体育、心里、医学等学科都有广泛的应用。但目前在非统计专业的统计学学习中,有相当数量的学生没有充分认识到学习统计学的价值和意义,认为统计学是一门可有可无的课程,且学习难度较大,因此对课程产生了先入为主的排斥心理。本文针对统计学本身的课程特点和传统教学的缺点,改进现有的统计学教学模式,使非统计专业的学生通过统计学课程的学习,掌握统计工具,增强调查研究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并能理论联系实际地加以应用。
一、统计学课程特点及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统计学课程具有两个明显特点:一是概念多、公式多。有许多概念往往一字之差,但意义却完全不同,很多学生在学习中都不容易分辨,正因为如此,很多针对概念的公式也有着其相似和不同的地方,计算中很容易混淆。二是内容抽象性。统计学中的很多概念都非常抽象,如果不和实践相联系,往往很难理解,如置信区间等。作为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统计学的教学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统计学的基本理论和数据分析方法,关键是让学生能运用这些原理和方法处理实际遇到的问题。因此,强调以理解和实践为核心进行统计教学模式的改革,是顺应很多非统计学学科自身发展需要的。
传统的统计学教学存在两大缺点:一是教学方式单调,学生理解和记忆较困难,制约其自学能力的培养。教师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从头讲到尾,学生记笔记、背笔记,理解记忆很有限,自学能力无法得到提高。二是课程学习静态,制约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上课过程中学生是被动听讲,接受静态的理论知识,很少接触实际生活中存在的案例。课程学习结束后学生就将背过的内容忘得一干二净,根本无法运用统计方法分析、解决各种实际问题;待学生毕业走向工作岗位就更谈不上能结合统计学知识进行实践创新了。
二、统计学教学模式改革
统计学课程学习主要可分为三个部分:统计调查、统计整理和统计分析。一般认为前两个阶段所占比重较小,真正的难点在第三阶段,其实不然,这三个阶段在重要性上不分伯仲。许多行业都涉及统计调查和统计整理的内容,特别是其中的问卷调查,问卷调查在许多国家都发展成为一个行业。因此这两个部分和我们的生活紧密相关,通过对其学习可以让学生真正认识到学习统计学的意义。而且在学习统计分析前,也必须弄清相关基础概念。统计分析的过程在实际中往往能够用软件实现,但是由于统计分析放的多样性,实践中涉及对统计分析方法的合理选择,因此对于统计分析的基础学习也是非常重要的。针对统计学的学科特点和传统教学模式的缺点,本研究对教学模式进行了一些改进。
1、根据学生对新知识的认知特点与实际结合组织教学内容
现行的教科书基本是采用先介绍理论,即概念、意义、作用、特点、公式等,再举实例对理论进行解释。对于统计学的实际教学,如果全部按照这个顺序来讲解,有一些章节学生会出现看完例子才明白前面讲的概念和公式的意义。基于这种情况我们可以采用“先举例,后理论”的方法。利用一个简单的案例,尽可能多的包含本次课程涉及的理论知识,让学生在理解例子的同时,对概念有一个较为清晰的理解,进而引出理论部分。使同学进一步明确统计学学习的作用,不仅解决了学生要死记硬背概念的苦恼,而且使得学生感觉到统计学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具有实实在在的作用。
例如:在讲解管理学方向经常用到的调查问卷,即统计学中的调查表时,里面有关于调查问卷问题的格式较多,特别是限定式问题,其包括填空式、二项式、多项式、直线式等,同学记忆很麻烦。在教学中可以联系现在同学普遍使用较多的网上购物为例进行举例讲解。例如利用某网站的购物过程及其评价机制来简单讲解什么是填空式、二项式、多项式、直线式,简单易懂,也方便记忆,如图1。
结合学生身边经常接触的一些事物进行统计学教学,能使得学生对概念理解和记忆水到渠成。这种“先举例,后理论”的教学方式,不仅能使学生由消极学习、被动学习转变为积极学习、主动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且还能提高学习效率,减轻学生课余学习压力,并且能让同学们觉得统计学的内容和应用在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使其进一步认识到学习统计学的重要意义和实际作用。
2、适时采用形象式教学方式
统计学原理课程具有连贯性,而且课程内容涉及概念较多,有些概念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意义却相差甚远,例如“时期数列”、“时点数列”,那么相应的对于涉及这些概念的计算也是不同的。因此,如果学生前面的内容没有很好地理解,后面的内容就很难深入的学习下去。因此为了给学生在一些概念的理解和区分上,本文利用了形象教学的方法,得到了很好的学习效果。
例如:“时期数列”、“时点数列”涉及的计算,利用学生在高中就很熟知的线段来形象描诉,计算公式也更加好理解,如图2。
3、积极运用图表进行教学归纳
利用图表和表格将各个知识点进新区分成体系或系统化,具有形象具体一目了然的特点。特别是在章节开始时,利用图标的形式对章节的内容进行划分和归纳,并在章节教学中对开始的图标进行不断的更新和细化,章节结束后,得到详细表格,使得同学能对比较生硬的章节有一个较为全面的概括,便于系统快速的掌握相关知识,缩短认知过程。同时鼓励学生自己进行归纳,用自己的方法记忆。不但使课堂内容更加生动,同时提高了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和逻辑思维水平。
例如:在讲授统计指数这个章节时,可以根据教材小节的安排,将整章内容按小节进行了图形的归纳,并在章节内容结束后,对归纳的图形进行完善,填入各类指数的计算公式,得到一个很直观的整章内容总结,如图3。该图便于学生学习及记忆各类指数的计算方法,并对各类指数的类别层次有清楚的界定,不易混淆。在此基础上,授课过程中提议让学生自建自己熟悉的方式进行自己对各个章节的总结,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三、小结与展望
教师通过不断的探索和采用丰富的教学方法会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复合型”人才,期望达到“宽知识、厚基础、实践型与创新型”要求,本研究通过实例教学,期望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结合实际的能力。而且笔者认为教学过程不仅局限于本门课程的学习认知,学生走向社会后有许多知识需要他们自己学习,因此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也是现今教师的主要职责,本研究通过对教学模式的改进,将提高学生自学能力也融入了教学过程。本研究针对统计学教学在非统计专业学生中进行了初步探索,还有较多方面值得深入研究。今后将围绕教学案例的选取、调查问卷的设计、数据挖掘分析等方面进行细致研究,将统计学教学模式改革系统化。
【参考文献】
[1] 贾俊平:统计学[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2] 黄海午:《统计学》课程教学新模式探索[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2).
[3] 邬丽萍:统计学案例教学方法探索[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4).
[4] 陈福军:经营模拟对生产计划教学的促进作用[J].高等工程教育,2004(1).
[5] 姚寿广: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方案基本框架的思考与设计[J].中国高教研究,2006(12).
[6] 陈文捷、杨永德、林轶:旅游管理专业《统计学原理》课程教学研究[J].高教论坛,2008(4).
[7] 莫维冰:高校经济类、管理类专业统计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J].梧州学院学报,2008(4).
糖尿病是一种终身性疾病, 患者大多数时间是在社区、家庭中度过, 因此如何加强患者日常健康教育, 尤其是自我护理能力, 对患者病情的控制具有重要意义[1]。在本次研究中, 作者采用奥瑞姆自护模式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护理干预, 结果取得较佳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5月~2014年5月在本院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70例, 男33例, 女37例, 年龄40~75岁。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5例, 男17例, 女18例, 平均年龄(58.5±8.5)岁。对照组35例, 男16例, 女19例, 平均年龄(57.7±9.1)岁。两组2型糖尿病患者性别比、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①对照组:采用常规专业护理。②观察组:在常规专业护理的基础上, 采用奥瑞姆自护模式干预。奥瑞姆护理模式由完全补偿系统, 部分补偿系统, 和辅助教育系统组成。完全补偿系统:主要针对没有自理能力的患者, 所有的自理需要完全依靠护士来满足。部分补偿系统:主要针对有能力满足自己一部分自理需要的患者, 但另一部分需要护理人员来满足。辅助教育系统:及时评估不同病程糖尿病患者的心理需要、自理能力等, 将糖尿病相关防治知识以文字资料形式发放给患者。
1. 3 观察指标 参考文献[2, 3]制定标准:采用护理能力测定量表进行评价, 量表的每个条目得分是0~4分, 其中, 11条为反向得分, 满分为172分, 得分越高, 表明患者自我护理能力越强。记录并比较干预前后两组血糖值。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自护能力的比较 干预后, 观察组自我概念、自护责任感、自我护理技能、健康知识水平以及自护能力总分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 2 两组患者血糖值的比较 干预后, 观察组血糖值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目前我国现有糖尿病患者约为4000万, 居世界第2位。专家推测每年还新增近200万, 预计2010年, 患病率将达到14%。糖尿病己成为继肿瘤、心血管疾病之后第三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非传染性疾病[4]。2型糖尿病中一部分患者以胰岛素抵抗为主, 患者多肥胖[5]。与1型糖尿病一样, 2型糖尿病有较为明显的家族史[6]。在糖尿病长期治疗过程中, 遵医行为是改善糖尿病控制情况的关键因素, 而患者自我照顾、自我护理能力的提高, 可显著改善患者的遵医行为。
在本次研究中, 作者在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 在观察组采用奥瑞姆自护模式干预。结果干预后, 观察组自我概念、自护责任感、自我护理技能、健康知识水平以及自护能力总分均高于干预前, 且干预后, 观察组自我概念、自护责任感、自我护理技能、健康知识水平以及自护能力总分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推测可能是因为奥瑞姆自护模式根据糖尿病患者的自身特点和需求, 通过完全补偿系统、部分补偿系统、和辅助教育系统3个系统, 促进患者对自身健康的认识。
Abstract: The article described the conception and structure of Subjective Well-being. At the same time introduced the measuring tool of subjective well-being and analyses the factors that influence the subjective well-being of university students. At last, The article point some problems about the current research and gives some ideas for future research.
关键词: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
Key Words: university studentssubjective well-beinginfluence factors
作者简介:刘海珍(1979―),女,陕西宝鸡人,宁夏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应用心理学;张鹤(1978―),男,陕西安康人,宝鸡文理学院教育系,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学校心理学。
一、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 SWB)的概述
主观幸福感研究大致自20世纪50年代在美国兴起, 80年代中后期开始进入我国研究者的视野。积极心理学家认为主观幸福感就是指主体主观上对自己已有的生活状态正是自己心目中理想生活状态的一种肯定的态度和感受[1]。是衡量个体生活质量的重要综合性心理指标。一般认为主观幸福感有三个主要的衡量指标: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和低水平的消极情感。主观性、整体性、相对稳定性是SWB有三个特点。目前,国外学者关于主观幸福感的研究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是简单描述与主观幸福感相关的人口统计学变量;第二个阶段主要是建构有关的理论框架,探讨获得幸福的各种途径和跨文化研究;第三个阶段主要是将研究方法、途径和主观幸福感测量的理论进行整合[2]。
二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研究的测评工具
我国关于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在90年代中后期才逐渐展开,目前主观幸福感的测评均采用自评量表进行。我国研究者测评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时通常采用以下四种量表:(1)Fazio(1977)编制的总体幸福感量表(GWB)是为美国国立卫生统计中心指定的一种定时性测查工具,用来评价受试对幸福的陈述,该量表共有33项,除了评定总体幸福感,本量表还通过将其内容组成6个分量表从而对幸福感的6个因子进行评分。国内段建华(1996)对该量表进行了修订;(2)Campbell(1976)编制的幸福感指数量表用于测查受试者目前所体验到的幸福程度.此量表包括两个部分:即总体幸福感指数量表和生活满意度问卷。前者由8个项目组成,后者只有一项。(3)KammamFlett(1983)编制的情感量表是以被试近期内体验到的积极和消极情感之间的平衡为基础,测查其主观幸福感;(4)Ed Diener(1995)等人编制的《国际大学调查》(ICS)问卷(分A卷和B卷)。该问卷内容包括(1)个人基本资料:年龄、性别、家庭经济状况等;(2)主观幸福感;(3)生活满意度;(4)积极情感;(5)消极情感;(6)外在准则、社会关系;(7)自我体验。
从总体看,这四种量表在我国大学生群体中施测时均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虽然主观幸福感在不同的国家中存在一定的相似之处,但是我们在使用国外的量表之前,对量表的修订还是非常必要的。同时还应当注意可使用多种方法对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进行测量。
三 影响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因素
(一)外部因素
1.人口统计学变量
目前人口统计学变量(如性别、年龄、地区、受教育程度等)对主观幸福感影响的研究进行的比较多,其中较为一致的结论有两个:其一,人口统计学变量与总体生活满意度没有非常显著的联系,两者之间最高呈中等程度的相关;其二,不同性别、年龄的青少年的总体生活满意度不存在显著性的差异。但是也有研究表明,在主观幸福感及其主要维度――生活满意度上,女生显著高于男生[3]。
2.经济状况
研究者对于经济状况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一直存在争议。在对重庆大学生幸福生活标准的统计研究中发现,51.1%的大学生认为有很多钱是幸福的[4]。可见,经济状况影响大学生的幸福感体验。但别的研究则认为,收入仅在非常贫穷时有影响,一旦人们的基本需要得到满足,经济状况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就很小了。佟月华的研究就表明,有些低收入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高于总体学生的平均值[5]。
3.社会支持
社会支持是个人在社会中得到承认的重要体现,是主观幸福感的重要指标。社会支持系统为大学生体验更多的幸福感提供了保障,也为他们适应社会和调整健康的心态提供了一个有利的外部条件。国内外的研究都表明社会支持会对SWB产生影响【6】[7],但在预测SWB时,不同来源的社会支持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对于大学生来说,异性的朋友支持对SWB的影响最大,其次为老师支持和母亲支持[6]。
4.生活事件
生活事件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过程中经历的各种紧张性刺激。目前,人们对“生活事件是否会影响SWB”还没有完全一致的看法。有学者研究认为,各种生活事件(正性生活事件、负性生活事件)都没有对大学生SWB产生明显的影响[8]。
5.家庭教养方式
家庭是青少年和大学生生活的重要场所,不同的家庭教养方式对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具有不同的影响。对大学生总体幸福感和父母教养方式的研究表明大学生总体幸福感与父母教养方式中父母亲的情感温暖、理解因子呈高度正相关,与父母亲的过干涉、过保护、惩罚、严厉、偏爱被试、母亲的拒绝等因子均显著负相关[9]。可以说如果家庭气氛民主、愉快,并且成员间相互关心,那么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就强。
6.体育锻炼
目前,关于体育锻炼与主观幸福感之间关系的研究比较少,但是大学生群体日常生活的特点决定了体育锻炼将对他们的主观幸福感产生重要的影响作用,其中运动量所起的作用较为显著。徐叶彤等人研究表明,不同运动量对大学生的躯体健康维度、心理健康维度和社会功能维度产生了不同的影响,而尤以中等运动量为宜[10]。培养学生自我体育能力,养成自觉锻炼习惯,对提高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增强主观幸福感是十分重要的。
(二)内部因素
1.人格特质
影响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最重要的内部因素是人格特质。国内有关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研究也表明,主观幸福感与外倾正相关,与神经质负相关[11]。外向的性格使他们能够与别人和睦相处,因而对生活质量的认知评价较高,具有较高的主观幸福感水平。
2.自我效能
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是他们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一项任务的判断和估计,它是个体自身潜能的最有力的主宰。余鹏等研究发现,自我效能对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有明显的预测作用[12]。佟月华的研究也发现,自我效能感与主观幸福感之间存在极其显著的正相关[13]。
3.自 尊
许多研究表明,自尊和主观幸福感关系密切。高自尊者对自我持肯定态度,乐观自信,对于消极的影响多采用积极的应对方式,并试图适应或改变情境而不像低自尊者那样回避现实,所以对于幸福的体验要高。但自尊与主观幸福感之间呈正相关不具普遍性,在集体价值高于个人价值的社会文化中,高自尊感并不一定意味着高幸福感[14]。
4.自我概念
对于大学生而言,其自我概念直接关系到他们对自己、他人、社会的认知,关系到其当前的学习、生活以及以后的工作和发展。可见,自我概念是影响大学主观幸福感的一个重要因素。一般而言,自我概念积极的大学生对待问题比较乐观,而自我概念消极的大学生往往对自己缺乏信心,这样不可避免地会影响他们的主观幸福感。杨昭宁、孔祥军的研究发现,大学生幸福感指数与自我概念总分显著相关(p
四 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研究方向
尽管我国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研究有了较大的进步,但还是存在着许多问题,需要我们加以注意。首先,在对主观幸福感各个维度的研究中,人们对认知因素的研究较为少。其次,由于主观幸福感的测量方法和测量工具不尽相同,以致出现了许多相互矛盾或不确定的结果。在未来的研究中,我们要力求拓展新的测评方法,编制适合于本土研究的测量工具,同时对影响主观幸福感的内部和外部因素进行更加广泛和深入地探究。
参考文献:
[1] Diener E. Subject Well-Being: The science of happiness and a proposal for a national index. American Psychologist, 2000, 55(1): 34-43
[2] 陈姝娟, 周爱保. 主观幸福感研究综述.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03, 1(3):214-217
[3] 郑雪, 王玲, 邱林, 严标宾.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及其与人格特征的关系.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03, (2): 105-107
[4] 何瑛. 重庆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重庆师专学报, 2000, (2): 35-39
[5] 佟月华. 低收入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主观幸福感研究.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03,11(3): 294-295
[6] 吴丹伟, 刘红艳. 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与社会支持的相关研究.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5 (3): 94-96
[7] Weiss R. The provisions of social relationships. In: Rubin Z, ed. Doing unto others.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 Hall, 1974
[8] 严标宾, 郑雪, 邱林. 广州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研究. 心理学探新, 2001, 21 (4): 46-50
[9] 胡洁, 姬天舒, 冯凤莲. 父母教养方式与大学生总体幸福感的相关研究. 健康心理学, 2002,10 (1): 16-17
[10] 徐叶彤, 李艳红. 体育锻炼与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关系的研究. 辽宁体育科技, 2003, 25(6): 79-80
[11] 于静华.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研究综述.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05, 26 (5): 97-99
[12] 余鹏, 宿淑华, 李丽. 大学生归因方式、自我效能感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05, 13 (1): 42-44
[13] 佟月华. 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应对方式及主观幸福感的相关研究. 中国学校卫生, 2004, 25 (4): 396-397
【关键词】
心理亚健康;大学生 ;体育锻炼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xercise on the undergraduate students under mental subhealth. XIE Dongbei,ZHONGFU-you,PE Department of Gannan Normal college,Gannan,Jiangxi 341000,china
To investgate the effects of exercise on the undergraduate students under mental subhealth state.Methods The method to screen people who was under the state of mental subhealth established by Liu Huanhuan was employed in this research.Took exercise and psychological consultation as intervening methods.The effect were evaluated by sleeping quality,anxiety and depression grade(SAS、SDS and PSQI psychological scale are used).Results Sleeping quality,anxiety and depression grade of the subhealthy students are improved obviously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fter four and eight weeks(P
【Key words】
Mental subhealth;Undergraduate students;Physical training
现在的大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加之经济、就业压力等现实压力原因,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不容乐观。这可以从近年新闻媒体的各种相关报导中得到印证。心理健康是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亚健康也和亚健康关系密切。刘欢欢等人则把心理亚健康定义为是“一种介于心理健康与精神疾病之间的中间状态,这种状态未达到CCMD-Ⅲ等精神病学诊断标准,但同样会给人的工作和生活带来很大的影响,甚至还可诱发躯体疾病、精神疾病和心理危机的状态”并建立了心理亚健康的有效筛选方法。
而早发现,早治疗对于任何疾病都是最有效和最经济的,心理疾病也是如此。本研究以体育锻炼和心理辅导为干预手段,观察八周的体育锻炼对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的大学生不良心理状态的改善作用。
1 对象与方法
以刘欢欢[1]等人建立的心理亚健康诊断方法为工具对来学校心理咨询室咨询的大学生筛选(共有五个高校参于)。具体方法是“以康奈尔医学指数(CMI)进行调查,根据量表所附神经症识别图对人群心理状况进行识别分类(健康、准健康、准神经症、神经症),识别落入准神经症区域且不良心理状况持续2周或以上时间者,定义为心理亚健康。” 在半年中选取67名符合心理亚健康诊断标准的大学生。分为心理辅导组和心理辅导+体育锻炼组。40名平时无运动习惯、心理测评正常的大学生作为正常对照组。
心理辅导组只接受学校固定心理辅导老师的针对性心理辅导,每周1次,共8周;心理辅导+体育锻炼组除了心理辅导外,每周至少运动3次。正常对照组不参加心理辅导,运动要求同心理辅导+体育锻炼组。在第4周未和第8周未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自评抑郁量表(SD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对2组学生进行焦虑、抑郁和睡眠状态观测。
为了让学生能坚持,体育锻炼的原则是:不指定运动项目,主要是根据个人兴趣来选择;1周至少锻炼3次以上,2次运动的间隔不超过2 d,每次不少于20 min;逐渐增加运动量。每周通过E-mail或电话联系一次学生了解情况,中间允许退出。从最后的统计结果分析,男生和女生有较大的差别,女生选慢跑的最多,男生则以球类运动为多。
2 结果
2.1 参加实验学生的一般情况 各组学生均筛选自五所高校的心理咨询室,平均年龄(20±0.89)岁。其中男生总数为65名,女生总数为42名。107名初选者中参加完整个实验的人数为73人,其中男生39人,女生34人。男生中途退出较女生多。
2.2 实验前各组SAS、SDS、PSQI的检测比较(表1) 和正常对照组相比运动+心理辅导组、心理辅导组在实验前SAS、SDS、PSQI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 运动+心理辅导组SAS、SDS、PSQI在实验干预前后的变化(表2) 本组坚持完整实验的共有19人。从实验的情况看,和运动前相比,第四周时睡眠质量的改善最为明显(P
2.4 实验4周后各组SAS、SDS、PSQI的检测比较(表3) 实验四周后,和正常对照组相比,运动+心理辅导组和心理辅导组的SAS、SDS、PSQI的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5 实验四周后各组SAS、SDS、PSQI的检测比较(表4) 实验八周后,不但运动+心理辅导组和心理辅导组与正常
对照组之间SAS、SDS的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不难理解,心理健康与心理疾病之间应存在多层次的心理状态存在,几十亿人群的心理状态不可能非此即彼,心理亚健康的概念的提出有其可行性和必要性[3]。本研究筛查出67名符合诊断标准的心理亚健康大学生,但坚持完整实验过程的只有42名。究其原因有二,一是不重视心理健康;二是回避,内心深处不愿接受心理亚健康的诊断结果。由此可见,在大学生当中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疾病的预防意识任重道远。
放松、生物反馈等不同的干预手段对改善心理亚健康状态都有良好的作用[1,4,5]。运动作为干预手段具有简便,易行,可选择项目多,且具有综合性的健身效应等特点。从本试验结果看,分别用于测评焦虑、抑郁和睡眠质量的SAS、SDS和PSQI得分,心理亚健康大学生均显著高于心理正常大学生;体育锻炼+心理辅导的手段对提高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大学生的的睡眠质量、改善其抑郁和焦虑状态效果明显,短时间内(四周时测评)睡眠质量有了明显提高;心理辅导也有降低SAS、SDS和PSQI分值的作用,但效果不如体育锻炼+运动。这种差异在第八周时表现更为明显。
因为考虑到不同个体兴趣的差异,为尽可能让参于实验的学生能坚持完整个实验,没有对运动的项目作统一的规定。进一步的研究可以考虑不同运动项目的作用差异,为制定心理亚健康的运动处方提供更科学的依据。
参考文献
[1] 刘欢欢,张小远,周志涛.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状态筛查及评价.中国公共卫生杂志,2006,22(6):647-649.
[2] 刘欢欢.广东医科院校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状态的筛查及生物反馈干预研究.第一军医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3] 谢东北,林玲.心理亚健康-概念的廓清和诊断标准的选择.现代预防医学,2008,35(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