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期刊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高中历史教学方法和措施优选九篇

时间:2023-09-12 17:04:35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高中历史教学方法和措施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高中历史教学方法和措施

第1篇

关键词: 新课标 高中历史 问题分析 教学对重

高中历史,是高中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历史学习中,学生的逻辑思维及人文精神都会得到强化。历史教学方法影响历史教学效率,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对于历史教学效率的提高极为不利。正视高中历史教学存在的问题,正确引导学生进行历史学习,是每一位高中历史教师的重要职责。选择新课标下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若干问题及对策作为研究对象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

一、高中历史教学中若干问题分析

(一)高中历史教学任务不科学

受我国传统的应试教育体制的影响,高中历史学科一直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历史具有自身的特性,特别是与其他学科比较,呈现出更大的复杂性。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可能将一个历史事件的每一个细节都讲到,只能从考试重点出发,为学生讲解其中的一部分内容,让学生对知识点进行有效的记忆。因此,高中学生无法获得考试知识点之外的更深层次的知识。同时,教师教学的不足会造成学生的历史知识面欠缺,使学生找不到正确的学习方法,导致学生因此而认为高中历史学习就是背诵知识点,没有其他的学习重点。然而,历史教学对于学生人文精神的强化很重要,关乎学生的综合实力。可见历史教学重点不明晰,易使得高中历史教学的素质教育目标成为空谈。

(二)高中历史教学方法不科学

教材是教学的重要基础,当前高中历史所用教材中的内容有些呆板,都是为了满足考试需求而设计的。教材内容的单一,使得历史知识枯燥,激发不了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兴趣。同时,高中历史老师一直利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对课本内容加以了解,让学生记忆重要的知识点。在教育事业快速发展的今天,教学方法创新度提高,教学设备的丰富性也得以增强。但是,某些高中历史教师并没有认识到教学方法改革的必要性,在教材内容不变化的情况下,不会主动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教学方法没有从教育发展方向及学生的实际出发,对于历史教学时间来讲就是一种浪费。

二、高中历史教学问题对策分析

教材内容的不科学阻碍了教学方法的改革,严重影响了历史教学的发展。所以,变革教材内容成为改革的前沿力量。

(一)对教学内容的反思与改革

高中历史教学是以教学内容为基础的,教学内容的传达是教学活动开展的重要目的。对教学内容的反思与改革,能明显提高高中历史教学质量。在学科教学中,老师要掌握教学内容转换的方法,利用不同的形式将教学内容传递给学生。如问题就是一种很好的选择,这样,学生的思维得到有效引导,也就可以利用独立思考的方式投入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学会运用教材内容让学生独立思考问题,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提高高中历史教学层次。高中学生智力与心理发展成熟,有必要接受一些层次较深的历史学习内容。教师还要考虑到教学内容的深度与广度,让高中学生的知识面在高中历史学习中得到提高。除此之外,教师还有必要从学生的知识水平及学习能力出发,为学生进行教材内容的合理设计,让教材内容的结构更符合学生的历史学习需求。

比如在讲解有关于明清的君主专制的知识时,教师就可以利用提问开展教学。如“你们心中的专制是什么样的”,这种问题的提出,对于学生思考模式的开启及学习主动性的提高都较重要。教学中,要加强教学内容与其他教学内容的联系,从横向,也就是文化与思想方法为学生引出一些西方国家的君主制度;从纵向,也就是古代与现代的角度为学生分析国家政治。在这样的联系密切的课堂中,学生的思维可以跟上老师的思维,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高。

(二)对教学方法的反思与改革

教学方法的反思与改革,对于高中历史教学效率的提高有着极重要的意义[1]。当代高中历史教师需要关注教学方法的改革,利用创新方法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师生交流是教师的重要关注点,师生和谐关系的建立,会使学生认识到轻松课堂氛围的重要性。教学方法的丰富,有利于历史学科教学趣味性的提高。

比如在讲解有关于两极世界的形成的知识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两极世界这个名词的意义进行讨论。以小组形式开展学习,有利于学生人际交流能力与表达能力的提高。与传统的讲授式课堂相比,如此历史课堂的存在会使学生的学科兴趣得到满足,也会使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得以提高。加强教学方法的反思与改革,对于老师来讲是一种考验,但其确实是初中历史教学问题解决的重要对策。

三、结语

高中历史教学是培养当代高中学生历史文化意识与人文精神的重要手段。笔者对当前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学任务与方法不科学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从教学内容与方法等方面进行了反思,希望高中历史教育者可以正视当前的教学问题,有效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为学生组织更具活力的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活动。

第2篇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现状;对策;教学改革

前言:

古语有云“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众所周知历史是全面记录与探讨人类社会发展与进步的一门科学。学习历史对于现代学生的综合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历史可以帮助现代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拓宽学生的眼界,丰富学生的知识,由此可见历史对于学生发展的实际意义。另一方面,高中历史课程是高中教育教学体系之中一门十分重要的学科,在高中学科体系之中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同时也是文科综合一个不可分割的部分,是现代教育教学改革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我们一定要正确的认识现代高中历史的教学现状,科学的分析高中历史教学中遇到的种种问题,结合具体的教学环境制定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以此来促进我国高中历史教学更上一层楼。

1、高中历史教学现状分析

1.1高中历史教师教学方法的僵化陈旧

由于我国教育教学改革工作起步相对较晚和我国对于教育重视程度不够等原因,造成我国对于高中历史教学的教学方法过于陈旧。在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之下,造成我国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之中仍然采用传统的讲解式教学,这种以教师为主的讲解式教学不能满足现代教育教学的发展,也不利于学生更好的对高中历史知识的理解与消化,这是制约我国高中历史教学进步的一个关键性因素。

1.2高中历史教师队伍素质参差不齐。

高中历史教师是高中历史课实际的执行者,因此他们的整体素质对于高中历史课程的发展与进步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由于学校对于高中历史课程重视程度较低等原因造成我国中学历史教师的配备并不完善,对于高中历史教师的综合素质与专业能力的重视程度也不高,这严重的制约了我国高中历史教育教学改革的推进。这些高中历史教师大部分都是非专业的,他们并不是科班出生的历史教师,而是由一些其他科目的教师兼任,这就严重的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更不要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之中进行不断的改革创新了。

1.3高中历史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相对落后

教学理念与教师的教学观念对于一个学科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价值和意义。现阶段,我国的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之中在教学理念方面就存在很多的问题,很多高中历史教师并没有正确的掌握现代高中历史的教学理念。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我国高中历史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之中掌握更多的是教材意识和教师意识,并没有将学生放在主体的地位。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之中并没有充分的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这就造成了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之中的被动式教学,无法充分的激发学生对于高中历史教学的兴趣,这就造成了现代高中历史教学效率低下现状。

2、促进高中历史教学进步的策略分析

2.1创新教学模式积极利用多媒体进行历史教学

历史教学的过程之中应该充分的重视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引入,尤其是针对高中历史的教学,我们更应该注重综合使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应用于现代高中历史教学课堂。多媒体的使用可以让学生可以更加直接的历史的震撼,心里产生对历史的亲和感,更容易接受历史史实,更加清晰的理解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从而更好的掌握高中历史的知识体系与知识结构,让学生可以更为牢固的把握高中历史的相关知识。

2.2建立一支优秀的高中历史教师队伍

高中历史教师的素养和业务能力对于高中历史教育教学的整体水平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在实际的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之中我们应该充分的重视高中历史教师队伍的打造,不断的推进现代高中历史教师整体素质的进步。因此,为了进一步实现高中历史的素质教学,学校需要对高中历史教师队伍进行严格筛选。对那些不符合标准的教师及时进行淘汰,以便补充新的教师;对那些有潜力的教师,给予更多的再教育和培训的机会,以便他们能够在未来的高中历史教学中,做出更大的贡献。此外,学校应该对现有的高中历史教师进行定期的培训,让他们可以适时的掌握新的知识体系,推进高中历史教学的发展。

2.3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探究性地解决问题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快乐,是提高学习积极性的秘诀之一。教师在课堂上尽可以大胆放手,让学生阅读、思考、讨论、研究。探求所得必能牢记于心,也倍感珍惜,探求过程中培养的习惯、能力、思维品质等更是终生受用的东西。例如,历史地图是用地图语言表现历史现象、历史事件空间状态的特殊形式,形象直观而又简洁生动地反映历史现象、历史事件发生的区域、位置及发展态势,是学习和研究历史的不可缺少的工具。一幅历史地图反映了某一历史现象的相对稳定的空间状态,相关的多幅历史地图则反映了该历史现象的发展变化趋势。对历史地图的综合分析,可以涉及时间、地点、区域、方向等基本历史要素,可以涉及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民族关系等各个领域,这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有效途径。

2.4在日常教学中,加强学生分析比较联系能力

历史有着自身的学科特点,其知识体系相对较为复杂,有很多需要记忆的知识内容,但是这些知识体系仅仅凭借简单的记忆又不能完全掌握,这就决定了高中历史教学独有的教学方法。其中比较联系法是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教学方法,也是学生进行历史学习十分有效的学习方法。

众所周知,历史知识之中所涉及到的事件之间都存在着藕断丝连的联系,这也就是我们学习高中历史的知识脉络。因此,在实际的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之中之中应该注重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学习,让学生通过比较掌握各个历史事件之间的内部联系和内在动因。另外,通过科学的分析比较培养学生的历史的思维。 例如比较17-18世纪欧美的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发生,三个国家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进入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时期。

3、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之中确实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在不同程度上制约着我国高中历史教学的进步与发展。因此,在实际的教育教学改革之中,我们应该正视这些具体的问题,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促进我国高中历史教学的不断进步与发展。

参考文献:

[1]葛家梅.浅析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感情的培养途径[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01:90+94.

第3篇

一、高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历史教学与现实生活相脱离

“以史为鉴,可以知古今”,历史不仅仅反映的是过去的人物和发生的事件,更重要的是可以让当代人通过学习历史知识,学会用历史的观点去分析问题。因此历史教学应该与现实生活密切联系,而事实上,高中历史教学明显地与现实生活联系不够紧密,学生即使学了历史知识,最多也就是了解了一些历史事件、人物,并逐渐产生“学习历史就是浪费时间”的思想,这样就会导致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学习失去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能够认真学进去的前提就是要有浓厚的兴趣,否则将直接导致教学质量的低下。

(二)教学模式落后

虽然国家很早就开始提倡素质教育,但受当前考试制度的影响,大多教师仍在以分数论“英雄”,大多学校仍在把分数作为教学质量评定的唯一标准,很少把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学习能力作为考核因素。基于此,高中历史教学仍然是以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为主,课堂教学仍然以教师的讲解为主,不能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可否认,历史学科确实有很多知识需要记忆,如历史事件、发生的朝代、年代、地点以及关键人物等,这些知识非常繁杂琐碎,有些知识记起来还容易发生混淆,由此导致很多学生产生了厌学情绪,感到历史学习枯燥乏味,为了应付考试只能机械地死记硬背,致使学习效率不高。

(三)课程设置不合理

高中历史与初中历史在课程衔接上不够紧密,在课程过渡上不够自然,给人感觉好像是两个截然不同的历史阶段;且从课程内容体系的设计和规划上来看,其教学目标以理论为主,缺乏实际操作环节,教学型的课程设置体系还没有真正形成。

(四)教学方法和教学观念仍需改进

尽管在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对传统的“以教师讲授和传达教科书为主”的教学模式进行了创新和改进,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正在逐步形成,且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更加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现代化教学手段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得到了应用,从而大大促进了高中历史教学的发展。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仍普遍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高中历史教学的发展,在教学方法和教学观念上仍需进一步创新和改进。

二、改进高中历史教学的措施

结合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对照当前的历史教学实际,针对历史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和不足,现提出以下改进措施。

(一)创新教学观念

教学观念的落后必然会导致教学效率的低下,因此教师必须要深刻理解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实质,领会新课程改革的精髓,及时更新教学观念,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采取多种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思维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

(二)创新教学模式

在教学方法上,教师要改变过去那种以教师讲解为主的教学模式,不断创新课堂教学丰富的表现形式,采取多种教学手段;要结合教学需要,积极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形式,把启发式教学、多媒体教学、任务式教学等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多种教学方式的优化组合,积极构建传统教学与现代教学相结合的综合教育模式。同时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还要积极创设情景,促成师生间的良好互动,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锻炼他们的能力。

(三)创新教学目标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历史课本为载体,实现高中历史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有机融合,把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根据教材内容、教学目标、课程改革要求和时展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把教学目标一一细化为可操作的具体目标,这样既有利于目标的实现,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创新教学内容

第4篇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方法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行与实践,教育过程中的各种问题也不断的凸显出来,这些问题绝大部分都是与教师的教学方法有关的,例如教师的教学方法不科学、教学方法古板等等。教师的教学方法是决定整个课堂走向的关键性因素,也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参考的主要标志,学生的学习质量、学习效率、学习成绩都与教师的教学方法有非常大的关系,教师的教学方法是否科学,是否能够让学生适应,是否能够符合现代社会教育改革的要求,是评判一个教师教学方法的最好标准,因为教师的教学方法主要目的不是为了教师自身的发展,最主要的是为学生提供最优质的学习参考,引导学生不断改善自己的学习成绩,提高学习效率。因此,教师的教学在根本上是为了学生学习服务的。

一.高中历史教学方法的综述

高中历史不同于高中阶段内的其他学科,高中历史的学习内容较为细致,教材中每一个历史事件的选择都比较有标志性和代表性,而且也是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但是高中历史的教学内容中的大部分都是学生在初中阶段接触过的,比如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中涉及到的和运动的相关知识,学生在初中就大概的接触过了,但是初中的历史内容有一定的概括性,没有对历史知识的深层内涵进行详细的探索,高中历史就不同了,高中历史更侧重于将单独的历史事件拿出来进行较为详细的阐述,让高中生能够更清晰的了解相关历史事件的所有细节与具体的历史影响。高中历史的教学方法具有一定的学科特性,但是教师的教学方法是根据不同的学生而制定的,因此,教师的教学方法没有固定不变的,而是要根据学生阶段性的学习特点、学习质量以及汲取知识的能力而不断的改进。教学方法分为很多和部分,由不同的方法组成,包括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师的个人教学习惯、教师日常教学的指导思想以及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常用的教学方法等等,总体来说教学方法包含的内容非常多,所以教师教学的实践是教学方法的重要体现,教师一定要在自身的教学方法上下足功夫,确保教学方法的实用性。

二.高中历史教学方法的困境分析

我国现在的高中历史学科的教学是存在很多问题的,不同地区的问题性质都不一样,但是具体的来说,教学方法方面存在的问题导致了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困境,阻碍了教师与学生的共同成长,因此一定要将困难出现的原因分析清楚,以便找到相应的对策。

1.首先就是我国传统教育观念对高中历史教学产生的重大影响,在我国的传统教育观念中,许多人都认为学习就是为了考试,只要考试能够考出好成绩,教学方法以及学生是否能够真正理解历史的深层内涵根本不重要,这些人对高中历史这门学科的认知出现了严重的偏差,认为高中历史不重要,甚至在某些地区,教师和学生都认为高中历史是所谓的“副科”,这样一来,教师就会失去教学热情,阻碍实际教学的进程。而学生对高中历史的不重视,导致学生的偏科现象日趋严重,如果不能及时更正,不仅高中历史学不好,其他的学科也会因此受到严重的影响,学生的综合发展就会呈现出畸形态势,这种现象极其不利于学生的成长,也不利于高中历史的教学。

2.许多高中历史教师在自身的实际教学过程中没有及时的迎合教育改革的趋势,而是依旧采用自己老套、古板的教学方法,这也是高中历史教学陷入困境的一大原因,教师教学方法的重要性不用赘述,因此,有些教师的填鸭式、机械式教学方法严重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发展,不断地挤压他们的思考空间,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只能被动的接收知识,而不能够对高中历史的知识产生自己的质疑与思考,导致整个历史课堂死气沉沉,没有活力,教师的教学工作进行的相当困难。这些现实中的教学问题都严重的阻碍了高中历史教学方法的改进工作,也阻碍了学生学习的进程。

三.高中历史教学方法的措施探讨

1.首先,改变教师自身以及学生的观念是第一位的,只有观念改变了,学生和教师才能够在实际的历史学习和教学过程中有所发展。教师应该对自身的历史教学观念进行反思,检验自己的观念能否跟得上教育改革的脚步,如若不能,则要及时的跟进。另外,教师要积极的引导学生进行相应的观念更新,改变学生的“主科”“副科”的错误观念,将历史这门学科与其他学科同等看待,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在学习过程中重视历史,教师也才能够更顺畅的进行教学。

2.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尤其是发现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方法产生厌恶感的时候。教师要不断进行相关教学方法的学习,为自己的教学方法提供参考,不定期的创新自己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感受到历史教学的活力所在,并且运用较为新式的教学方法吸引他们的课堂注意力,让他们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高中历史的学习当中。

3.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鼓励学生提出质疑、提出问题也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在传统的教育观念中,教师说的一切都是对的,这就使得学生没有了发言的权利,因此教师必须积极改变这一现状,在课堂上引导学生积极提出问题,发表他们自己的观点和意见,让学生把他们内心的想法说出来,这样教师才能发现学生不懂得的地方,进而进行针对性的教学,而且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意见来改善自身,让自身的教学方法更加适应学生的发展和高中历史课堂的进行。结束语高中历史的教学方法包含的内容多种多样,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之中不断地创新,积极进行教学方法的改进工作,推动高中历史教学的发展。

作者:陈刚 单位:新疆第一师塔里木高级中学

参考文献:

第5篇

关键词:历史教学;高中课堂;措施;重要性

引言:随着我国教育改革步伐的加快,高中课堂教学的质量已经成为社会所广泛关注的一大热点。在新课改的推动下,对历史教学有了更高的要求,对老师的要求也有所提高。如何提高高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也是目前老师所面临的一大问题。首先,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通过自身的感情、态度、价值观方面入手开创新的教学模式。如此一来,才能丰富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内容。下面就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对高中历史课堂教学进行深入分析,研究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一、需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

在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新课改标准的实施,也对高中历史课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如何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这就要需要我们从实际出发。这就要求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要根据时代的发展不断改变新的教学观念。如此一来,才能促进高中历史教学的发展。作为老师,应该充分利用所学的教材,注重学生的团队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从下面两个方面入手:首先,是要激发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老师在授课过程中,还可以通过对学生的多加了解,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同时还可以活跃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思考。这样一来不仅有利于学生学习,也大大提高了高中历史教学课堂的有效性。其次,能够很好地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在教学期间,应该把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同时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这样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在学习的过程中,老师应该时刻关注不同学生的个性,努力做到对不同的学生实行不同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

二、确定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

针对于不同的学生,存在不同的差异。这就要求老师不能把所有的学生统一对待,而要根据学生之间不同的个性,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还应该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来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具体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很多学生认为历史和当今存在很大的区别,甚至于没有多大用处。如何打消学生的这种固化思维,这就需要老师在授课时,应该把历史和实际生活相结合。这样学生在学习历史的时候,无形中搭建了一座沟通的桥梁,这样也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历史。其次,提高学生的创新性和团队协作能力。团队合作不仅有利于学生之间相互交流,也是提高教学效率的一大保障。通过学生间的团队合作,通过大家的集体意见交流,能够开阔学生的视野。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重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的身份,这样才能做到把学生放在首位,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同时在团队协作的时候,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有利于高中课堂历史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提高。

三、有效地提高高中历史课堂效率

如何提高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效率?最为重要的就是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这样一来,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不仅能够确立学习目标,也能更好地投入到学习中去。老师在授课时候,可以利用不同的设备,通过让学生自主学习,培养自身的爱好和特长。例如在《夏商周的政治制度》一课中,在讲到“等级森严的分封制”这一主要内容时,老师可以利用在多媒体上播放西周鼎的相关图片,让学生自主参与到学习中去。这样一来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明白鼎是如何成为王权的象征的这一过程。这样就能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四、做好教学课程的前期设计

如何提高教学效率。这还要求老师在授课的过程中,需要做好前期准备,设计好问题,这样才能促进学生思考。设计教学问题属于一门很深的学问,这样一来对老师的要求也有了进一步的提高。老师能否设计出启迪学生心灵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就变得尤为重要。在设计问题时,老师应该做到深入浅出,帮助学生整理思路。这样学生才能在提高自己独立思考能力的同时,激发学习的兴趣度。这样一来,就能提高高中课堂教学的效率。如何做到科学有效的教学,还应该做到在教学过程中,多运用多媒体教学设备,这样一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播放教学视频的时候,往往也能提高学生的关注度,这样一来也便于学生记忆和思考。当然在使用多媒体设备时,应该注意播放的声音不宜过大,这样才能突出教学的主题。这样一来,教学方法也更为合理、有效

五、对课堂教学进行合理有效的评价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措施很多,对课堂教学进行评价也是保障教学质量的一大方法。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老师应该结合实际情况,对课堂教学进行评估。必然在书面评价、活动评价等方面一一完善。还可以通过一些课堂训练来是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质量。在课堂训练的过程中,老师可以用随机的方法选出几题进行检测。课堂训练一般具有一定的特性,这就要求在评价过程中需要结合实际的教材设置问题。如此一来,覆盖的知识点比较广,比较全面。

六、结语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步伐的加快,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一度成为大家广泛关注的话题之一。在新课改的推动下,对我们的历史老师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就要求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高效率、高质量教学。同时老师应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运用科学、有效的的教学设备进行教学。如此一来,才能确保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合理。

参考文献

[1] 王美娜.多种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历史兴趣[J]. 现代交际. 2014(01)

第6篇

一、高中历史教学中采取教学反思的重要性分析

1.实行教学反思是实践课改的要求

在社会进步的影响下,高中历史教学也需要进行相应的改革,只有采取改革措施才不会被社会淘汰,跟上社会的发展脚步,进行教学改革才可保证培养出的人才符合社会的需求。而实行教学反思则是进行课改的要求,在高中历史的改革期间,会出现许多在过去的教学中未见过的问题,而此类问题将会导致传统教学和创新之间出现矛盾,基于客观环境下,教师只能通过采取教学反思,才可从中挖掘最合适的发展途径。

2.实行教学反思是获得实践性知识的需要

实践性知识是指教师在进行有目的的行为时所需要具备的相关知识,例如课堂情境知识。在教学期间,此类知识足以支撑教师快速的解决教学中的不确定性问题以及在预测之外的教学情境,确保教学活动的顺利性。然而,实践性知识是需要教师通过长期教学而累积到的知识,无法由他人给予。

3.实行教学反思是新课改的要求

一位美国的心理学家(波纳斯)认为,教师成长等于反思加经验。此处带出了两个概念,一是经验型教师,二是专家型教师,新课改中要求,高中历史的教师应当属于专家型教师。一位著名的教育家(朱永新)认为,一名教师贵在用心从事了多少年教育工作,而不是仅仅从事教育工作。这句话中强调了教师的用心,教师在用心教育中不断成长,慢慢从一名教书匠转变为一个专家型教师,其中用心即是反思。

二、新课标下对高中历史科目进行教学反思的对策分析

1.构建自我反思制度

自我反思制度是指教师为自我约束以及自我成长所构建的制度,通过不断完善该反思制度,可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并在日常教学中应用,从而促进教学质量以及教学效率的提高。自我反思制度具体实施的几点措施:①教师与教师间的互评。旁观者清,当局者迷,因此高中历史教师在对自身的教学进行反思时,可借助于其他教师对自己的评价,通过邀请其他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旁听,使其可根据教学活动客观评价教师在教学方面的优势与劣势,从而达到找出不足、弥补不足的目的,促进自身教育水平的提高;②教师对自己的评价。教师在教学活动后对自身的教学进行客观与全面的评价,是确保教学反思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师应对自我评价能力进行加强;③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在教学活动中,学生属于最直接的感受着,可以这么说,学生是在教学活动中最有资格去评价教师的人,因此,教师打破传统教学的制约,邀请学生对教学活动进行评价与建议,从而清楚认识到教学活动中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而通过改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2.积极对教学内容进行反思

教学内容属于教学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教学活动中的教学内容进行反思是顺利进行教学活动的重要保障。对于教学内容进行反思的几点方法:①将教材中的相关知识转变为问题提出;②适当掌握好教学内容中的深度、广度,对教学内容中的知识点与知识面适当调整。但是在调整教学内容的深度以及广度时,需有一个度,以确保教学内容适用于高中生;③对历史教材中的教学内容进行重新整合,使教学内容实现结构化,引导学生通过横向与纵向的整合教学内容,构建出完整的教材知识体系,使教学内容实现条理化。

3.积极对教学方法进行反思

每一位教师经过长期的教育工作,均有自己的一套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的不同导致所取得的教学效果也会有所差异,也就是高中历史教师若想要提高自身的教学质量,则必须要对自己的教学方法不断反思,通过反思才可不断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从而不断完善教学方法,使其更适合如今的高中生,反思教学方法的具体方法:①对教学工具合理利用。近几年,许多高中历史科目的教师为了满足新课标下对于历史教学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盲目应用多媒体技术,未能结合高中历史课程的教学现状,导致通过多媒体教学后,不仅未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还使学生对历史课程产生厌烦感。因此,在高中历史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在选择教学工具时要谨慎,考虑到采用该教学工具是否有利于教学的进行,并考虑到学生是否能接受此种教学方法,或是在应用该教学工具时,可试用一节课,观察效果,以免影响教学质量。②注意营造教学气氛。无论是哪一门科目,教学气氛均会对该门科目的教学质量产生直接影响,因此教师在教学期间,应重视营造良好的教学气氛,除了需要注重教学初期对历史科目的引入教学,还在注重在课堂上与学生互动,从而带动课堂气氛活跃。若历史课堂一直处于沉闷与冗长的状态,将会不利于学生投入学习中。因此,在教学期间,高中历史教师应尽可能创造沟通的机会,鼓励学生在课堂上踊跃发言,引导学生投入到学习中,达到提高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的目标。

三、结语

第7篇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信息技术;整合实践

一、引言

二十一世纪人类进入信息时代,以计算机和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已经融入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时也为历史教学改革、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现代化教学手段逐渐从运用电视机、录影机、幻灯机、录音机等设备开展教学活动向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手段的现代电化教学演变。现代信息技术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在更大的范围内共享高质量的教学资源,可以提高教学情境创设的有效性,促进学生思维发展,还可以提供给高中历史教学丰富史料,加强探究性学习活动等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开发与利用给历史教学改革注入了新鲜的血液,真正改变了学生学习历史的方式。本文结合高中历史教学实践,就信息技术与历史学科的整合展开论述,探索历史教学的新途径、新方法,以提高历史教学质量。

二、高中历史教学中整合信息技术的具体措施

1.创设真实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有效的课堂导入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学习的欲望,进入最佳学习状态。高中历史课堂借助信息技术导入课堂,将抽象的教学内容变得形象化、具体化,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而且通过真实、具体情境的体验,能有效激起学生的积极情感,有利于提高他们对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使信息技术服务于历史教学。

2.信息技术下历史教学资源的整合

互联网以其海量信息存储与共享,为历史教学提供了丰富的历史教学资源。网络资源的开发及利用是突破高中历史教学的时空局限性和传统教学狭隘性的有效途径。丰富的网络信息资源使学生的学习范围得到拓展,专业网站、搜索引擎、APP、社交软件使查找资料更便捷、更高效。目前,网络资源功能的开发与利用已越来越受到重视,但网上资源庞杂,教师要选择有针对性的网络资源与教材资源进行整合,利用校园网设计历史板块,将有效的网络教学资源进行整理,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学习资源。有条件的地方和学校还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多媒体教学软件、制作历史课件、录制教学视频共享高质量的课程资源,进行网络教育,使学生更全面、更便捷地学习历史知识。学生可以通过下载教学课件或教学视频,在课后回放,对课堂所学的薄弱之处进行不断地加强和消化,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的延伸,进行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学习,能有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3.运用信息技术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

新课改要求将学生作为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互联网不仅为学生学习、探索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丰富的资源,而且其便利的交互功能,为自主探究性学习与合作学习提供了有效的支持。因此,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要将信息技术与学生探究性学习进行整合,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探究性学习。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学生之间为了达到小组学习目标,各成员可以通过社交网络或软件将其在学习过程中发现的信息和资料共享给小组所有成员,并且借助网络进行交流互动,对研究的主题进行充分论证,最终达到学习目标。教师要围绕学习重点,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为学生预设一个探究的主题。如《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探究问题可以围绕本课核心“人文主义”,设计以学习小组为单位,通过互联网等途径,收集和分享、欣赏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个文学作品或艺术作品,共同探究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内涵的探究活动。

三、信息技术与历史教学整合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1.处理好信息技术与传统教法的关系

虽然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存在一些不足和弊端,但就高中历史教学而言,传统的讲授的仍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信息技术与历史教学的整合,不是否定传统教学方法,而是要讲究实效,当传统教学手段无法达到最佳教学效果时,应用信息技术才有实际的运用价值和意义。因此,信息技术与高中历史教学的整合要结合教学实际,遵循科学性、适应性、针对性原则,与常规的、传统的教学方法有机结合起来,发挥各自优势,体现最佳的整体功效。

2.提高历史教师信息技术素养,提升信息技术应用

水平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已经得到了广大教师的普遍肯定,同时也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高中历史教师来说,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和运用,是教育改革所要求的,教师必须具备的现代化教育技术之一,不仅能将信息技术熟练运用于教学之中,而且还要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这样才能适应现代化教学的更新和发展。因此,高中历史教师要不断学习、研究和实践,提高自身信息技术的素养,提升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才能熟练地、广泛地进行实际运用,提高教学质量。

四、总结

信息技术与高中历史学科整合是现代教学的必然要求,是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当然,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还属于新兴事物,要使信息技术与高中历史教学有效整合,历史教师还需要加强学习,提高自身信息技术素质,不断探索与实践,优化和完善信息技术与高中历史教学的整合,切实提高高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韩瑞芝.信息技术教学与高中历史教学的整合[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06).

[2]程新海.谈高中历史教学中多媒体教学手段的整合应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5,(05).

第8篇

一、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模式的特点

1、主动性特点

自主学习模式的一大特点是主动性特点,其一方面表现为学习兴趣,另一方面表现为学习责任。学生只有对高中历史课程具有了足够的兴趣,才能够更加热爱这门课程的学习、更加享受这门课程的学习过程,而非把其当做一种负担;反之,学生如果对高中历史课程缺乏兴趣,那么便会对这门课程的学习感到抵触和厌烦,学习效率也随之低下。同样,学生只有意识到了学习对于自身的重要性,明白自己身上所肩负的学习责任、个人责任、家庭责任以及社会责任等,才能够更加端正学习态度,主动进行学习,而非将学习视为一件可有可无的事情。总而言之,学生只有在既具有学习兴趣又明白学习责任的前提下,才会更加愿意主动学习。

2、自控性特性

自主学习的另一特点是自控性特点。自主学习的自控性表现在学生对学习原因、学习方法、学习内容等有着自觉的意识和反应,能够对学习进行自我计划、调控、调整、指导、强化、评价以及反思等,它是促进学生更好地进行自主学习的重要因素之一。可以说,学生只有拥有了良好的自控性,才能够更好地进行自主学习。

3、独立性特点

独立性特点也是自主学习的基本特点之一。独立性可谓是自主学习的灵魂,学生只有拥有了良好的独立学习能力、独立发现问题能力以及独立解决问题能力等,才能够真正实现高效率与高质量的自主学习。譬如在高中历史课程当中,有许多历史地图或历史事件都是需要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分析才能够真正领悟的,因此教师应当引导学生独立完成这些内容的学习,这也体现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二、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模式的运用措施

1、拓展课堂教学内容

高中历史是一门内容非常丰富、内涵非常深刻的学科,它包含了中外几千年来各种各样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故事以及历史文明等,可以说是包罗万象。同时,高中历史也综合了许多其他课程中的内容,如语文学科中所涉及到的很多古代著名诗人和其诗词内容同时也是历史课程中所会涉及到的知识,而数学学科中的一些古代数学家及其成就、音乐学科中的一些古代乐曲家及其作品、美术学科中的一些古代画家、书法家及其作品等同样也都是历史课程中的内容,因此高中历史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当更加丰富其教学内容,将历史知识与其他学科联系起来,以及将其与学生们所感兴趣的一些传说、故事等也联系起来,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令学生更加愿意主动学习。再者,教师还应当要引导学生在课下多看一下有关历史的书籍,这样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让学生形成自主学习历史的好习惯。

2、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

先进的教学方法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动性,因此高中历史教师应当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合理利用各种各样先进的教学方法。譬如情境教学法就是一种有效的历史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简单来说指的就是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结合所要讲授的知识来给学生创设出一个个生动有趣而又贴近生活的情境,从而让学生在这些有趣的情境当中自主进行知识的学习与问题的思考。例如教师可以根据历史课本中的内容来给学生创设一个有关历史人物故事的情境或是历史事件的模拟情境等,从而增强历史教学内容的趣味性,让学生对其的学习充满兴趣,进而更加愿意主动去学习。再者,合作教学法、实践教学法等等都是比较有效的高中历史教学方法,学生在与小组成员之间的自主合作探究当中能够有效提高自身的自主学习能力,因此教师应当多多利用这次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3、积极采用多媒体工具进行教学

随着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工具在教学当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在高中历史教学当中,教师应当要积极采用多媒体工具进行教学,从而活跃课堂气氛、增强教学内容的趣味性。例如,在某节主要讲述工业革命的课上,教师可以拿出一段时间通过多媒体工具来给学生播放央视《大国崛起》纪录片中的某些重要片段,然后再让学生对其内容进行自主讨论;又比如,在某节主要讲述林则徐内容的课上,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来给学生观看的浮雕,以加深学生们对其历史事件的自主思考与认识。

第9篇

关键词:历史教学;初高中衔接;衔接教育

当前,衔接教育是基础教育领域的一个热门话题。每当暑假来临之际,“小升初”、“初升高”的语、数、英、理、化、生等各种类型的衔接班报名都异常火爆。然而有关初高中历史的衔接问题则鲜有人问津,可以说初高中历史衔接处于普遍缺失的状态,这种缺失给高一学生学习高中历史带来了很大的障碍。那么,应该如何解决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问题,如何使学生尽快适应高中历史教学特点和学习特点,完成初高中历史教育的顺利过渡呢?笔者认为,应该从教师与学生两个角度入手,采取可行性的措施,帮助学生实现学习初高中历史的顺利过渡,为学生学习高中历史奠定良好基础。

一、历史教师在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中应发挥主导作用

教师是学校教育的主导者。历史教师在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中应发挥主导作用,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增强衔接意识,提升对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的重视程度。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的缺失很大程度上要归因于很多历史教师的衔接意识淡薄,以为初高中衔接是语数英这样的主科与理化生学科的事,与历史学科没什么关系,进而毫不关心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甚至出现了初中历史教师从未看过高中历史课本,高中历史教师也从未了解初中历史讲了什么的奇怪现象。当前,初高中历史衔接的缺失已经成为阻碍很多学生提升历史学习成绩的一个重要原因。历史教师需尽快转变观念,认识到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的重要性,增强衔接意识,重视并落实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工作。

2.研读初高中历史课标与课本,做好初高中历史知识体系的衔接。课标与课本是初高中衔接的根本依据。历史教师应深入比较初、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对同一历史内容叙述上的异同,明确各自教学目标、内容的侧重点与内在的联系;进而比较初、高中历史教材内容体系的差异,分析各自的特点和联系性,对初高中课程内容、分层次要求、实施程序进行合理调整设计的研究;在深入研读初高中历史课标与课本的基础上,做出初高中历史知识体系对照表,明确初高中学习内容的联系和变化,做好初高中历史知识体系的衔接。

3.抓住过渡关键期,切实推行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教育。高一学年的上学期作为学生告别初中进入高中的第一个学期,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能否平稳过渡,顺利适应高中阶段新的学习生活,是初高中过渡的关键期。历史教师应抓住这一关键期,采取可行的措施,切实推行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教育。首先,可在高中开学之初开展有关学生初中历史学习状况的问卷调查活动与抽样访谈活动,对学生的历史学科基础和现状以及对高中历史的了解做到心中有数;进而根据问卷调查与访谈所反馈的情况有的放矢地制定初高中衔接计划并实施。其次,开学第一堂历史课是初高中历史衔接的关键节点,历史教师一定要充分准备,上好这一堂课。笔者就习惯于利用开学第一堂历史课讲授《高中历史导言课》,利用这一堂课跟学生一起回顾初中历史的主干知识,了解高中历史的知识框架,熟悉初高中历史的联系与区别;进而向学生介绍高中历史的教学要求与教学方法,为学生学习高中历史开好头。再者,历史教师应在高一学年上学期循序渐进,逐渐转变教学方式。初中历史课程按时序线索编排,条理清晰,内容较为简单,因而课堂以教师讲授式教学为主。高中历史课程在初中的基础上,按照专题编排,结构较为复杂,内容较为深入,课堂应以启发式、探究式的教学以主。但是教学方式的转变不可操之过急,否则只会徒增初高中历史的裂缝。在给高一新生授课之初,历史教师应仍以讲授法为主,慢慢增设问题情境,运用问题教学法,增加问题探究环节,逐渐实现教学方式的自然过渡。最后,关于是否有必要让学生在初中毕业后专门上暑假历史衔接班的问题。笔者认为没有必要。笔者一贯反对任何形式的暑假衔接班。更何况初高中历史衔接的任务与数理化等学科相比是较为轻松的,更没必要牺牲学生的假期来做这项工作。毕竟假期对于学生来说也很重要。

4.树立长期衔接意识,在高中平时教学中注重初高中历史的有机结合。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的关键期在高一上学期,并不意味着能在这一时期内毕其功于一役,以后的高中历史教学就无需再关注衔接问题。恰恰相反,教师应该树立长期衔接意识,在高中平时的历史教学中有意识地将学生在初中阶段已学习的知识与高中课程有机结合在一起,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积淀出发开展教学,对于学生懂得什么,不懂得什么,哪些地方需要略讲,哪些地方需要详讲等问题做到心中有数,收发自如。尤为关键的是,教师应该针对高中专题式的课程编排造成知识跳跃性大的特点,有意识地强化通史思维,讲透每一个知识点在历史长河中的位置,理清其来龙去脉。

二、学生是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的主体

学生是学校教育的主体。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也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衔接工作的成功与否,归根结底要看学生能否实现初高中历史学习的顺利过渡。为了发挥主体性,保证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的效果,进入高中的学生应注意以下几点:

1.提升并保持对历史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张红英老师说:“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是推动学生学习最有效的内部动力。”激发学习历史的兴趣,对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顺利完成初高中历史学习的过渡有着重要的作用。具有浓厚的故事性与趣味性的历史学科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并不难。但是,学生进入高中后,面对难度骤然增加的高中历史,往往知难而退,失去对历史的兴趣。进入高中的学生应如何提升并保持对历史的兴趣呢?新课程教材丰富的人文知识和课堂开放的结构,包含着大量有趣味的因素和激起兴趣的契机。学生可在教师的引导下,在教材与已学知识的联系中寻找“切口”,在教材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中发掘“热点”,以兴趣引路,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积极主动地去学习,体验学习的快乐。此外,琳琅满目的历史课外读物也是激发并保持历史兴趣的重要法宝。学生可在老师的推荐指引下积极开展历史课外阅读,多读一些内容与难度适宜的历史课外读物。

2.转变学习方法。初中生的思维在很大程度上属于经验型,他们往往要借助生活中的亲身感受或习惯观念等进行形象思维活动。因而在初中的历史学习中,学生们习惯于机械背诵老师讲授的知识,缺乏积极的思维习惯,造成“重知识,轻能力”的不良倾向。高中阶段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抽象思维,要求能够利用理论做指导,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高中历史课程的要求也相应提升。学生进入高中以后,需要逐渐放弃被动记忆的学习方法,掌握理解记忆的学习方法。课堂上,学生要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参与式的学习,积极主动地独立思考与合作研究,锻炼解读史料,在史料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能力。课后不要一味地追求对知识的机械记忆而应着重于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知识,运用知识。

3.养成良好的历史学习习惯。初中历史在人们长期的印象中居于副科地位,再加上其最重要的考核———毕业会考的难度也不大。因而初中生投入历史的时间与精力少之由少。不少学生甚至只是在考试前才临时抱佛脚,背背提纲,做做练习。高中历史比初中难得多,不端正学习态度,多花些时间精力,更加刻苦努力是很难学好的。学生进入高中以后,要严格要求自己,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课前要坚持预习。没有预习,听课效果就会大打折扣,甚至不知所云。课堂上要全身心地投入。不要指望上课睡觉而课后课后背背课本上的条条框框就想提高历史成绩。课后要及时温习功课,完成作业,还要努力地挤出时间广泛涉猎有益的历史课外读物以保持学习热情,开阔视野,提升历史素养。尤为关键的是,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需要恒心与毅力,关键在于持之以恒,切忌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有始无终。总而言之,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是当前中学历史教学的薄弱环节,也是提升中学历史教学水平的关键点。我们应从教师与学生两个角度入手,一方面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一方面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开展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工作,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高中历史教学。

参考文献:

[1]张红英.培养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机[J].中华少年,2012,10(19).

[2]林义元.历史课外阅读———学生初高中历史衔接的重要桥梁[J].中学课程资源,2017,1,(1).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