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祖父的园子读后感优选九篇

时间:2023-02-21 09:39:46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祖父的园子读后感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第1篇

学完了这篇课文,文中的“我”是多么天真,干了那么多傻事,让我感到“我”当时是多么快乐!

“我”的祖父仿佛也有了几份童年的欢乐,他对“我”是多么和蔼。作者在写这篇文章时,把一切都写活了,我在读的时候总会觉得这园子里的小动物、植物都是那么自由。作者写到他在园子里玩耍时,让我觉得很可笑。他把谷子当野草拔了,白菜种子被踢飞了……这情景不管谁读都会露出笑容,有时也会想起那些童年的往事。

作者的祖父,可见是一个和蔼可亲的老爷爷,他竟然能够宽容“我”的淘气和恶作剧,让“我”很自在,很快乐。

我爱读这篇文章,因为这让我想起我童年中那几段美好的回忆。

云南昭通云南省天然气化工厂子弟小学五年级:刘奕卿

第2篇

这本萧红的名家读本格外好看,尤其是她的写作风格,使我像是在和一个充满童真的小孩子一起玩耍一样。

《太阳在园子里是特别大的》写了在萧红幼年时最难忘的两方面内容——祖父、园子。

萧红小时候家里有个园子,成了她和祖父的天地。院子里有各色的昆虫,一棵神奇的大榆树和各种各样的蔬菜。在园子里,天地间的一切事物都是自由的,无拘无束,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在那里的她和祖父也都轻松自在。

萧红童年的天堂在园子里、在自然中、在无拘无束的天地间。其实,每个孩子的心中都有一个幸福的乐园!以前奶奶在别处的一个小房子,那也是一个美好的地方。奶奶的房子在一楼,有个小院子,背面有座大山,我隔三差五就忍不住去奶奶那儿。

奶奶那儿是我美食的天堂。我一去奶奶那儿,奶奶就给我做好吃的,最好吃的是炸虾片和烤土豆片了,那香喷喷的味道直在饭厅里打转,使我总是赖在那儿不走,也不知为什么奶奶做的总是那么好吃,一定是奶奶抓了只馋虫放在我肚子里,按时向她报告我今天又想吃什么了。

奶奶那儿也是我游乐的圣地。别看那儿是奶奶家,可也有专属我的乐土,窗台就是其中一部分。我从厨房拿几棵大蒜种在窗前,不几天,被水泡着的大蒜就发芽了!一丛丛一簇簇的蒜芽把整个望向后院的窗装扮得绿油油的,又像是一个创意十足的画框,把后院这幅美丽的油画收在其中。

第3篇

一、分层作文

同一班级的学生,智力水平、心理发展水平大体一致,但是因为家庭、社会等原因,使得他们在口语表达、写作方面存在着许多差异。要提升小学作文教学的实效,势必要做到因材施教。而分层作文体现了因材施教的原则,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充分发挥其写作的主动性、创新性。

我依据班内学生的作文水平,把他们分成A、B、C三层,学生再根据自己实际,自主选择层级。

对C层学生,我侧重从字、词、句、标点等作文基本技能的训练入手,训练着眼于点,目的是让学生把每句话、每一段写通顺写具体;对于B层学生,训练时则着重训练他们对作文整体思路的把握和框架结构的设计,在确保作文不偏题的情况下,尽量鼓励学生创新;而对A层学生则着眼于点面结合,在雕琢语言的同时,更注意谋篇布局,指导层次结构,选材立意等写作技巧的训练。

二、读写结合

学生的分层作文模式初步确立,下一步就是如何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我结合阅读教学,充分发挥阅读与借鉴的仿效作用,让学生从读中悟写,以读带写。为此,我在教学过程中做了如下尝试:

1、朗读中积累

文章源于积累。“厚积而薄发”只有语言积累到一定的程度,才可能文思如涌,笔下生花。否则,纵有思绪万千,也难达到“下笔如有神”的境界。语言的积累,有赖于多读多背。在教学中,我注重加强朗读背诵训练量。通过读、背使学生把课本的语言转化为自己的语言储备起来,这样提笔写作就不再是什么难事了。

2、经典处仿写

教材中所选的课文,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典范性。我们要充分发挥这些课文的作用,引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分析事物、表达思想的方法。当然,模仿不等于抄袭,而应该是对课文的谋篇布局、谴词造句、写作技巧等方面的继承和再创造。

如五年级上册《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作者抓住小嘎子摔跤的动作,连用二十多个不重复动词,可谓刻画人物的经典之作,我们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进行仿写。又如五年级《冬阳・童年・骆驼队》,引导学生通过品读“骆驼咀嚼的样子”来领悟作者在描写骆驼咀嚼时观察细致、抓住每个部位突出特点的写法。同时,也写出了观察时自己的想法、动作等,又有一定的观察顺序,使得骆驼咀嚼的样子既具体又生动。学习课文后,指导学生采用文章中的写法,观察并写写自己身边动物的某一动作。长期进行这样的练习,不仅可以训练学生细致地观察生活,习得表达方法,还能让学生体悟写作的基本技巧,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祖父的园子》、《长城》、《桂林山水》、《颐和园》等课文的布局谋篇各具特色,都是很好的仿写对象。“若不仰范前贤,何以贻厥后来!”用这些优秀的教材作为范例,指导学生进行仿写,通过练笔积词成句、积段成篇,丰富词汇,达到逐步培养作文能力的目的。

3、留白处补写

补写即“补白”,是指充分利用文本留白,创设情境,给予学生想象的时间与空间,走进文本,超越文本的课堂练笔。

如《桥》,第一个补白在课文部分,我安排学生在读的过程中让想象揣测父亲与儿子的内心独白:

①父亲从队伍里揪出儿子,心想,儿子啊,

②儿子瞪了父亲一眼,心想,父亲啊,

③儿子推了父亲一把,心想,父亲啊,

④父亲推了儿子一把,心想,儿子啊,

第二个补白在课文结尾,我安排了这样的小练笔:同学们,老汉牺牲后,村民们会怎样做?怎么说?想象当时的一个场景,以不同的身份写个片断。这样不仅为学生搭建了倾诉情感的平台,而且提供了练笔的机会。

这两处补白,一个站在以写促读的角度,一个站在语用的角度。立意不同,所置的教学环节就会有不同。相信,学生在语文课上获得了自己读书没有留意的内容,就会被这样陌生的知识所吸引。

又如六年级《凡卡》的结尾,只写了凡卡在邮筒里投送他写给爷爷的信,回来后睡觉时做了一个甜蜜的美梦……,留下了一串省略号,对于这个省略号千万不能轻易放过。抓住这个符号,让孩子也来当当小作家,充分展开想象: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回顾信封上的书写,探知凡卡的爷爷肯定收不到信;又可以根据凡卡爷爷的境况判定爷爷即使收到信也不能接他回家;还可以根据时代背景推知凡卡的美梦注定不能实现,等待他的是更悲惨的命运。如果就此引导学生延伸开去,以《凡卡投信以后》或者《凡卡的美梦》为题进行续写,学生能够悟出作者留下的空白,写出合乎情理的文章来。

可见,在教学中,我们应抓住与文本有密切联系的“留白”,重视“留白”,巧用“留白”,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社会经验,围绕一个知识点、情感点发散开去,展开合理、丰富的想象或联想,化虚为实,化简为详。这样可以拓展内容空间,拓宽理解背景,可以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从而促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的提高。

4、古诗词扩写

课文中的一些古诗词,隽永短小,令人回味。让学生把古诗扩写成故事不失为古诗教学的创新之举,这同时又能训练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想象表达的能力。如二年级的《赠汪伦》、三年级《望天门山》四年级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五年级的《清平乐・村居》等都是扩写的好材料。

5、读后感练写

第4篇

课外阅读 我要读 兴趣读

国家教育部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提倡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对课外阅读量作了明确的规定,要求小学阶段课外阅读总量五年制不少于100万字,六年制不少于150万字。并特地在附录中设立了《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

但目前小学语文课外阅读,还存在以下一些问题,影响了阅读的效果:

1、盲目性。学生不知道读哪些课外书,结果是乱看一气。

2、无计划性。学生有兴趣时就读,无兴趣时就不读:有时间就读,没有时间就不读。可谓“一曝十寒”,缺少计划性和持久性。

3、不平衡性。

(1)兴趣所系。阅读兴趣浓的学生看的课外书多;缺少阅读兴趣的学生看的课外书少,甚至没看过一本课外书。

(2)条件所限。城里的学校基本都有图书馆、阅览室,学生家中也或多或少有些藏书。而农村乡镇却很欠缺,尽管学生有阅读兴趣,却无书可读。

4、功利性。

(1)一些教师把课外阅读一味地与词语的摘抄、与读后感的写作联系在一起,摘抄词句和写读后感带给学生的心理压力挫伤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2)一些家长观念落后,他们认为课外书是闲书,会影响学习,从而抑制学生的阅读空间。

5、低效性。很多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阅读方法,尚不能自如地迁移到课外阅读中来。加之老师误以为,既然是“课外阅读”,就无需老师的指导。学生读书不得法,吸收少,效果差。

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有效性,充分发挥课外阅读的作用与效益呢?我认为,我们必须处理好以下两种关系:

一、处理好被动与主动的关系。

心理学认为:“兴趣是我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这种倾向是和一定的情感相联系的。”因此,教师必须通过多种途径激发学生的兴趣,变被动的“要我读”为主动的“我要读”。

(一)激发兴趣,变“要我读”为“我要读”。

1、借教材激趣。在布置预习时,发动学生广泛收集与课文相关的资料,把课内外阅读联系起来,培养学生收集筛选信息的能力,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如学习《祖父的园子》之前,可让学生收集有关萧红的资料。如她是什么地方人,一生写了多少作品等。

2、借课外书激趣。教师可通过讲述某本书中最精彩的片断,在学生的“胃口”被“吊”起来时,因势利导,让他们去读这本书。

3、借榜样激趣。“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可以给学生讲一些名人大家爱读书的故事;还可以让班级公认的爱读书的学生交流读书体会。

4、借活动激趣。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可以激发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不同的年级可采用不同的活动方法和形式,不同的学生可选择富有个性的活动方式。如语言智能强的学生可采用讲故事、朗读精彩片段的形式;音乐智能杰出的学生可把阅读材料改编成课本剧,绘声绘色地表演等。

5、借竞赛激趣。“争胜之心,人皆有之。”通过开展阅读竞赛,调动学生课处阅读的积极性。

(二)通过交流成果,变“要我读”为“我要读”。

1、举办阅读成果展示会。将学生的词句摘抄本、所写的读书笔记、手抄报以及在各种读书竞赛中所获的荣誉进行展示。

2、举行读书报告会、故事会。让学生互相交流、互相启发。

3、开展读书征文活动。活动后,可授予学生各种荣誉称号,如“读写大王”、“小高尔基”等。

4、开展知识竞赛活动。活动后,对优秀的学生给予激励,授予“阅读之星”、“读书小博士”称号。

二、处理好主体与主导的关系。

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及身心特点,决定了他们在进行课外阅读的时候,离不开教师的有效指导。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外阅读中,要处理好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关系,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自主阅读。

(一)适时推荐阅读书目,使自主阅读有的放矢

1、推荐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书籍。课外阅读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推荐读物时,可以结合教学内容进行。如学完了《一本男孩必读的书》,可以向学生推荐《鲁滨逊漂流记》;学习了《三打白骨精》,可向学生介绍《西游记》,等等。

2、推荐与学生年龄特点相适宜的书籍。中低年级学生,可推荐他们读一些童话、寓言、儿歌、谜语、优秀作文等浅显易懂、通俗简短、情节生动、符合他们口味的读物;高年级学生,可引导他们读一些科普读物、民间故事、小说、诗歌、名家名篇等。另外,可建立班级图书角,让每一个学生有书可读。

3、拓展学生课外阅读的途径。当今世界进入了信息化时代,学生也被各类信息包围着。所以,课外阅读也不能仅限于书本。除了书本之外,教师还要指导学生借助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扩展自己的阅读面。

(二)适时进行方法指导,使自主阅读事半功倍。

1、摘抄划句法:向学生提出摘录和划句的要求,要求学生一边读、一边划、一边摘,或妙词佳句、或名言警句、或知识哲理、或问题答案,分门别类地摘录在自己的本子上。摘毕,要写清什么时候、摘于什么刊物、作者是谁。

2、批注“挑剔”法:要求学生在阅读中,解放思想,不迷信作者,发现疑难之处或有不同看法等,就在课文的书页空白处进行批注,发表个人评论意见,对错误、消极的敢于“挑剔”。

3、反复阅读法:要求学生对一些重点文章,或重点章节段落,要反复阅读,阅读时做到眼到、口到、心到、手到,培养“真读书”的本领。

4、质疑问难法:能提出问题,是读书中思考的收获。教师要指导学生读书时学会处处设疑,于探究中释疑、解疑。“一番觉悟,一番长进。”

5、读写结合法:这里所说的读写结合,主要指两种形式:

第5篇

第一招:班级图书角

在实践中,笔者发现了一个较普遍的现象,除了少数学校统一安排建设的班级图书角之外,各班自主建设的班级图书角的图书质量并不高。一些作文大全、脑筋急转弯、庸俗的漫画书一统“江山”,“课标”规定的课外必读书不多,文学类书籍更是少之又少。书源不佳,课外阅读效益就会大打折扣,甚至会起反作用。因此,作为学生课外阅读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师一定要负起责任,主动担当起班级图书角建设的把关人,班级图书角的图书应该来自“课标”规定的课外必读书目,或者是适合该学段学生阅读的人文、社科类书籍。课外阅读只有首先保证有高质量、高品位的书源,才谈得上有良好的阅读氛围。

图书配好以后,语文教师可以试着让全班同学分工合作摘抄书目,并按照童话类、历史类、科技类、传记类、悬疑类、科普类等类别进行归类整理。学生们会在整理目录的过程中,培养对书籍的亲近感、培养科学分类和有条理检索的成就感,并在此过程中不自觉地爱上自己整理过的图书。然后,选出同学当中分类最合理的方案,贴标签,按类放置图书。

第二招:图书漂流最有效

班级图书角建立起来后,可推荐若干名爱读书而且有一定管理能力的学生,组成“漂友会”,并选举一名会长,负责图书登记、借阅管理、组织活动。语文教师要帮助他们制作出图书漂流登记表,并张贴于班级醒目位置,让“漂友会”负责人及时进行图书漂流登记,反映出图书漂流动态。这样,不仅让师生随时知晓每本图书漂流到谁的手中,方便大家的续借;还可一目了然地反映出每位同学的阅读书目和数量,以此激发学生阅读竞争意识。为了保证每位同学都能阅读到图书角的每本图书,教师可限定每本图书在读书者的手里停留的时间,如不超过一个星期等,以便让图书及时漂流给下一位同学。当然,班级漂流的图书,还要适时更新,最好每学年更换一次,确保源头活水不枯竭。

教师可指导“漂友会”按月组织一次图书推荐会或读书交流会,学生可以把读书过程中摘录的经典段落、读书笔记或是读后感言等,进行反馈交流,分享读书的乐趣和收获。定期组织评选班级阅读之星,可以激励学生你追我赶地比赛阅读,增添阅读的趣味和实效。

第三招:趁机延展

1. 课文延伸。语文教师要善于捕捉时机,巧妙运用与课文紧密联系的阅读信息。教材里有介绍海伦·凯勒的课文,我就让他们阅读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书;课文里有著名作家萧红的文章《祖父的园子》,我就给他们推荐萧红的长篇小说《呼兰河传》;课文里有林海音的文章《冬日·暖阳·骆驼队》,我推荐学生阅读林海音的自传体小说《城南旧事》……

2. 影视诱导。前几年我充分利用了《水浒传》《三国演义》等电视剧的翻拍、热播,这一大好时机,引导学生们阅读完了古典四大名著。去年年末,电视剧《楚汉传奇》占据了许多卫视节目的黄金档。于是,我就给他们推荐了《刘邦大传》一书,许多同学用不到一周的时间,就阅读完了这部470余页的著作。

3. 好书连带。看完了《刘邦大传》一书,我趁热打铁,给学生借阅了学校图书室的《少年康熙》《少年汉文帝》《朱元璋》等帝王系列传奇小说。这以后由古代又过渡到现代历史,我顺势给他们提供了叶永烈的《与》《历史选择了》等纪实类作品。他们看完后觉得人物传记很有意思,我又顺势推荐了纪晓岚、屈原、孔子、达尔文、比尔盖茨、等古今中外名人传记给他们阅读。

4. 适度拓展。学生阅读喜好各不相同,如学生对某类题材感兴趣,我们就引导他们阅读国内外同类型经典作品。有些同学喜欢幽默小说,我就给他们推荐国外的讽刺经典《契诃夫短篇小说选》《马克吐温作品集》等。同样,如果学生喜欢阅读当代作家某方面作品,也可引导他们阅读古代类似著作。有个别学生爱好历史类文学,我就让其阅读了《三国志》《二十四史》等典籍。甚至,我们还引导学生阅读反映社会生活、哲学思想类名著,如路遥的《平凡的世界》《沉思录》等。

5. 投其所好。班级大部分同学喜爱动物小说,于是,我给他们推荐阅读沈石溪的动物小说,姜戎的《狼图腾》、李微

漪的纪实作品《重返狼群》等。部分学生爱读侦探类小说,我便引导他们阅读《福尔摩斯探案集》《名侦探柯南》《大唐狄仁杰断案故事》《大宋包拯断案故事》等探案小说。有些同学爱读科幻著作,我就为他们提供了《太空帝国》《月球背面》等中外经典科幻名著。

第四招:贴近校园

学生一般都喜欢阅读和自己校园生活相贴近的故事,读着读着,容易产生共鸣,能找到自己和同学的影子。杨红樱的《女生日记》《男生日记》、秦文君的《男生贾里》《女生贾梅》、伍美珍的《女生领地的捣蛋鬼》《男生都是挨整的命》《考试的10种悲惨结果》《贪吃虫碰到告状鬼》、杨筱艳的《五四班的网虫们》、日本作家黑柳彻子的《窗边的小豆豆》等校园小说系列都是不错的选择。我班的学生几乎人人都读过上述书籍,不少学生是通过伙伴间漂流阅读的方式实现资源共享的。

第五招:以书为礼

班级评选先进,我一般是采用书籍作为礼物奖励学生。

第6篇

关键词:特色化教学;感悟能力;阅读氛围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一个研究与探讨的动态生成过程。阅读是学习语文知识的主要途径,可以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丰富知识量,对于提升他们的理解能力与感悟能力来说具有积极作用。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应结合自己日常的教学行为进行思考,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尝试完成一个师生都能够接受的特色化阅读教学设计,促进学生学习。

一、熏陶心灵,引领学生走进阅读世界

在小学语文课程教学活动中,阅读教学与传统阅读的意义并不一样,这里的阅读是语文教学的灵魂所在,教师应对学生进行文学熏陶,引领他们走进阅读世界,去阅读语文课文。小学语文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熏陶时,应引导他们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感受语言文字的巧妙运用,体会作者的胸怀以及想要表达的思想情感,从而实现特色化的阅读教学。教师对小学生进行阅读熏陶是十分重要的。阅读作文需要经过长时间的积累,仅仅通过课堂教学难以实现提升,需要教师的熏陶。例如,在进行《卧薪尝胆》阅读教学时,教师应让学生亲自体会文章主人公――勾践的情感,而不是直接告知,使他们从勾践的角度出发思考,在战败之后要想洗刷屈辱该怎么做?经过情感引导与熏陶,学生明白了“卧薪尝胆”的意思以及蕴涵的深刻含义。

二、阅读百家名篇,提高学生感悟能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想实现特色化阅读教学,仅仅依靠教材课文是远远不够的,而是应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让他们通过阅读百家名篇,提高其感悟能力,这是实现特色化阅读教学的有效途径。小学语文教材中编排的课文,很多都是出自名家之手,诸如琦君的《桂花雨》、萧红的《我和祖父的园子》和刘成章的《安塞腰鼓》等,这些课文的表现手法、文章主题和表达方式等都比较优秀。同时,小学语文教师应组织学生阅读一些经典的课外书籍,比如,我国古典四大名著,近现代作家的作品,包括鲁迅的《朝花夕拾》、巴金的《家》《春》《秋》和冰心的《繁星・春水》,以及经典外国名著《安徒生童话》《伊索寓言》《一千零一夜》等。小学生通过对这些名篇佳作的阅读,能够让他们在真正意义上感受到真正的文学,其阅读理解能力和感悟能力可以得到有效提升。

三、丰富阅读方式,提高学生阅读热情

阅读在小学生学习语文知识过程中是相当重要的,教师为了实现特色化阅读教学,应想方设法丰富阅读方式,提高他们的阅读热情,使其充分感受到语言文字的艺术魅力,更深层次地理解课文内容。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可组织学生在班内开展推荐优秀文学作品的活动,让他们根据个人阅读经验推荐书籍,号召其他学生也进行阅读,然后大家共同探讨交流,分享心得;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开展阅读比赛,让他们在课堂上针对自己阅读过的作品进行简要概述,并发表读后感,阐述其蕴涵的丰富哲理或人生道理。同时,阅读与语文成绩相比更加重要,成绩只是一时的,而阅读对小学生的帮助则是长久的。通过丰富阅读形式,提高小学生的阅读热情,让他们对阅读始终保持浓厚兴趣,自觉主动地参与阅读,不仅能够丰富其知识容量,还能够洗涤学生心灵。

四、借助信息技术,营造特殊阅读氛围

现阶段,现代信息技术已广泛运用到多个行业与领域。在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教师要想实现阅读教学的特色化,就应借助信息技术,采用多媒体教学设备营造特殊的阅读氛围,为学生创设真实的阅读情境,让他们与阅读文本融为一体,在情感上进行沟通交流。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可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优势,为学生营造一个图文并茂,或声文并茂,或动态画面的课堂情境,让他们身临其境般真切感受文本内容,提升阅读学习效果。例如,在进行《三打白骨精》阅读教学时,教师在多媒体课件中可加入电视剧《西游记》中“三打白骨精”的精彩片段,让学生通过对视频的观看,准确理解课文内容,领悟孙悟空、唐僧和白骨精等人物的性格特点,同时,还能够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使学生对学习内容更加感兴趣,为实现特色化阅读教学做好准备工作。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活动中,实现特色化教学已是大势所趋、势在必行,是提升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从多个方面出发,优化与改善教学模式和方法,全力进行特色化阅读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与语文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姚秉含.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D].聊城大学,2014.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