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期刊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家庭教育智慧案例优选九篇

时间:2023-09-12 17:04:43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家庭教育智慧案例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家庭教育智慧案例

第1篇

所谓综合治理,就是指在各级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下,通过社会各界的共同配合和广大群众的参与支持,综合运用思想的、政治的、经济的、行政和法律的等多种措施和方法,努力提高人们的道德和法律意识,抵制和消除各种诱发犯罪的因素,缓解可能危及治安的社会矛盾,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现象的发生,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家庭教育在综合治理这个社会系统工程中,具有其他层面所无法替代的作用,为此,笔者浅谈如下点滴意见。

首先,家庭教育是法制教育第一所学校。

家庭教育是提高人的素质的重要课堂,人的素质包括道德品质和法律意识、是非观、价值观等方面的内容,家庭教育影响人的道德品质的形成,父母的言谈举止对子女良好习惯的养成,法律意识的形成都具有其他方面无可替代的作用。

家庭环境是人生社会化过程的母体。子女的异常举动,不良言行会在家长面前流露出来,家长只要能抓住苗头,掌握青少年可能犯罪的言行,施以正确的引导,是不难预防犯罪的。如某男孩子在家扬言非要给某某男同学利害看,家长听后,顺藤摸瓜,到学校走访老师。当了解到其于以为某女生与他恋上了,而某某男生又经常与那个女生在一起时,就扬言杀那个男生,并准备了利器。家长在调查的基础上回家告知孩子,某女生并没有恋他恋你之意,你的想法纯屑臆念,给人以“利害”是犯罪的行为,是要受到法律制裁的。一番话,说得儿子心服口服,使一起可能发生的恶性治安案件化解了。反过来,有的父母白天在外工作,晚上进舞厅、上赌桌,对孩子不管不教,甚至孩子几天不回家都不问不找。这种家庭教育最终只能是酿造出苦涩的酒,“儿子坐班房,父母恨断肠。”

家庭教育对转化青少年,特别是有劣迹的青少年,预防他们再次犯罪,这对促进社会治安的完全好转,是其他层面所无法取代的作用,以家庭教育特有的血缘关系、情感功能帮助违法犯罪的青少年、劳教释放的青少年,让这些人改变过去,走向未来,不至于“二进宫”。方法上,一要热情耐心地帮助。二要督促他们进步,使他们振奋精神重新做人,成为社会治安稳定的力量。这是发挥家庭教育的优势,做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一个十分艰苦细致的思想工作。如一位家长在儿子进高墙,缺乏生活的勇气之后,经常探望他,写信帮助他,扬起他生活的风帆。儿子刑满回家后,一面积极地为儿子找单位落实工作,一面要求他正视人生,不再同一块青石上摔跤,结果这个孩子在释放的第二年结了婚,还拿到工厂的奖状。但另一位家长,孩子入牢房不闻不问,回家后家长经常发脾气、谩骂,结果这孩子第二次入高墙,在被抓走时,儿子发狠回来就先杀妈妈。足见家庭转化工作做得好,社会就多一份安定;转化得不好,社会就会多一个犯罪。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既教人又育人。家庭教育可贵之处也是最难办到的事,就是家长对青少年时期的孩子要处处关心,事事留心,使家庭教育持之以恒。

如某市一小孩,因家长教育过严而盗窃他人钱财,其因是家长怕孩子乱花钱,分文零花钱不给,小孩因饥饿而偷了巷口卖鸡蛋的老五叔的四千元钱,小孩子慌慌张张地回家,其父随即追问,孩子将钱全数拿出,嘴里只是说,我饿了,我要吃。他父亲给他吃饭后,弄清了事情的原因,带着孩子到派出所报案。并向孩子保证,今后爸爸不乱打你了,孩子也发誓:今后也不干这种事了。这件事说明,每个家长切实负起责任,那么每个家庭就如同一座社会治安堡垒。反之,家长对孩子不闻不问,放任自流,后果就难以预料。如某市一孩子盗窃工厂的电解铜,家长看见孩子床下有不明物品,未当回事,当儿子和床下的赃物一起被警车带走时,才如梦初醒,悔恨莫及。这些事从正反两方面告诉我们,家庭教育对预防青少年犯罪确实是基础的治保单位。

最后,家长要发挥预防青少年犯罪的监护作用,搞好综合治理。

预防犯罪达到减少犯罪,是一件重要工作。要搞好犯罪预防,首先是搞好青少年犯罪的预防。家庭是预防青少年犯罪的基础。因此,家庭教育对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具有其他层面不可替代的作用。家长尤其是父母是法定的监护人,对孩子身心健康成长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特别是孩子思想意识的熏陶、生活习惯的培养、经济来源的掌握、人际关系的状况,家长都应当加以监护,使孩子有一个优良的学习、生活环境。

人的意识来源主要是社会文化的积淀,家庭文化的积淀所形成的稳定的心理意识,是行动的先导。如果青少年头脑积淀的全是恐怖凶杀,那么有可能成为杀人凶手;如果青少年头脑里积淀的是床上戏等污秽的东西,那么有可能成为性犯罪分子;如果青少年头脑里积淀的是前途前途,有钱就图,理想理想,有利就想,那么就可能成为资产阶级利己分子。家庭是孩子意识反映的来源之一,直接影响孩子世界观的确立,思想意识的形成,所以家长要努力提高自身的政治文化素养,努力建设好家庭文化,使自己成为孩子思想意识的监护人。做到黄色书刊不进门,录像不进门,污言秽语不出口。这是正确的做法,也有一些家长自己看了不健康的东西,还使孩子有意无意的受到毒害。当这些孩子从高墙内仟悔的家书中悔恨当初,要不是爹妈看的那些,不致落到今天这样,父母才从良知中感叹:“是我失责,是我混帐。”

常言道:“学好千件事,学坏一件头。”家庭环境离不开社会环境而孤立地存在,社会环境必然会影响家庭环境,反过来,家庭环境建设好,又会影响社会环境。

青少年犯罪中盗窃犯罪突出。主要是个别青少年消费早熟,大把大把地花钱,加之赌博等社会公害,沉渣泛起。做家长的定要留心观察孩子的经济动向,促使他们健康成长。

温州个体户张某,只消极控制孩子经济数额,不注意孩子消费趋向,结果每天十元的零钱,把这个孩子送进赌场,进了牢房。家有资产数十万,儿子成为盗窃犯,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思考。

当前青少年犯罪团伙化,集团化的趋势较快,其主要原因很多,但是家长监护不到位,不及时拆帮

第2篇

现代科学证明,孩子还在母亲的腹中时,就已经开始接受父母的影响,而当孩子从呱呱落地之后,父母就自觉不自觉地对孩子进行教育了,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我们说,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导师。众所周知,“师”有良师,也有庸师。家长当然都希望自己能成为孩子成长的良师,那么,就需要家长们去学习、了解、把握正确的家庭教育。

1. 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今天的社会是一个开放的、纷繁复杂的社会,面对着种种快速的变化,有不少家长感到不可捉摸,于是,把所有的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望子成龙。应该说,这种想法本来是人之常情,无可厚非,问题在于,当家长的这种想法走到极端之后,家庭教育观就出现了偏颇,家庭教育陷入了误区。一些家长用“育分”替代了“育人”,眼睛紧紧地盯着“龙门”――把孩子考上重点中学、重点大学作为唯一的目标,对孩子的道德养成、心理健康等等一概不闻不问。结果,孩子尽管考上了大学,但是,他们的人格已经扭曲了,马加爵、药家鑫就是这样的典型案例。马家爵从小学到高中,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初中毕业,以优异成绩考取省重点中学;高中毕业,又考上云南大学;药家鑫也是一直学习优秀、得过各种奖励。我们并不想把马加爵、药家鑫的犯罪归咎于他们的父母,但我们需要从马加爵、药家鑫的案例中进行反思,反思家长需要什么样的教育观。

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应该关注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具体而言,至少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关心孩子的身心健康。从小让孩子养成科学的生活方式,热爱运动,坚持锻炼身体;合理安排生活节奏,张弛有度;生活自理,回归简朴。让孩子学会健康的生活,才能使他们在人生的旅途上走得更好、更远。二是教养培育。教养既是一个人外显的行为举止,更是一个人内在的气质、德性。每一位家长要重视培养孩子学会现代礼仪,养成良好的习惯,诚信的品质。这样,才能真正使孩子成为一个有教养的人,不仅能够适应现代社会的生活,更能够在未来的社会生活中受到别人的尊重。三是德性发展。德性的核心是善良而有责任感。善良是做人的基础,有善性才会有爱心。恻隐之心,体现为设身处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同情弱者,关心他人;责任感始于家长的放手,过度溺爱就会使孩子丧失责任感。让孩子有机会作主,从小事开始学会担当,参与选择,并对自己的选择负责,从小培育孩子担当意识和担当能力。四是培育理想。家长们应该尊重孩子的梦想,允许孩子有各种各样的梦想,并带着欣喜的目光,用赞赏、鼓励去引导孩子把梦想变为人生的理想。在孩子心中播撒真善美的种子,让孩子有美好的向往。帮助孩子在广泛的兴趣中寻找、定位自己的追求方向,学会选择,学会规划,脚踏实地,从小事做起,实现有意义的人生追求。给家长们的这本书就围绕着这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2. 做一个智慧家长。许多人都说,现在的孩子越来越聪明了。确实,现代社会的开放性,使孩子能够从小就接触到整个世界,而发达的现代传媒,更使孩子能够接受广泛、大量的信息。与他们相比。家长赖以教育孩子的资本还是来自自己父母当年教育自己时的那些体验和自身经验,以及从周围朋友、同事那里借鉴来的一些办法。显然,这样的家庭教育注定是苍白无力的。这就需要家长们学习家庭教育的理论和方法,使自己成为一个智慧型的家长。

做一个智慧家长,首先就要以坦诚之心与孩子相处。与父母相比,孩子是弱者,处于弱势的孩子对父母的言行是十分敏感的。有的家长无限扩大的表扬孩子,结果引起孩子的反感,丝毫没有起到激励的作用;有的家长抱有“父母尊严”的思想,在孩子面前放不下架子,结果孩子唯唯诺诺。因此,家长只有怀着坦诚之心,和孩子平等交往,才会使代沟消解,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

做一个智慧家长,还要努力向孩子学习。应该看到,在一定程度上,孩子比成人更愿意接受新思想和新事物。孩子与成人不同,成人往往喜欢怀旧,而孩子更多的是畅想未来;成人碰到一些不熟悉、不理解的事物,会拒绝或回避,孩子则感到新鲜而去探究;成人看问题比较成熟而容易形成成见,孩子则不带任何框框而更敏感,有更强的接受力。这就说明家长在教育孩子的同时,也要努力向孩子学习。每一位家长都应该认识到,向孩子学习,与孩子一起成长,决不是父母权威的失落,相反,在向孩子学习的过程中,家长也获得了新的生命。

做一个智慧家长,更要善于通过言传身教,把爱和教育有机的融合在一起。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果一味的溺爱,就会使孩子养成不良习惯;如果严于说教,又往往收不到实际效果。一个智慧的家长,会抓住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对孩子进行道德教育,启迪孩子的善心,帮助孩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一个智慧的家长,会把对孩子的要求转化为孩子的责任感,使孩子自觉地去履行自己的职责。总之,一个智慧的家长,一定要善于通过言传身教,把理性的教化与爱的滋润、美的熏陶有机的融合在一起,倾注到孩子身上,使孩子健康成长。

做一个智慧的家长还涉及到许多方面,我们在这本书中给家长的40个建议,就是希望家长能够从中受到启发,使自己的教育行为更聪明,更适合孩子,也取得更好的效果。

第3篇

吴黎F

近来读的《心灵启示录》给我的感触特别深,是一部经典教育理念案例的书籍,书中大量引用了一线教师的教育案例,通过故事的形式叙述,讲述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故事,在这些优秀教师的笔下,这些案例故事展示了教师的智慧、才华、感情、理念和责任感,这些大师的想法和做法给我很大的启示和帮助。在他们身上,我看到了自己的影子,看到了自己在教学方法上的成长与不足!

《和蜗牛一起散步》是激励篇中所举的一个寓言故事,讲的是上帝派给一个任务,让“我”牵着蜗牛去散步。可是蜗牛爬得太慢了,“我”不断地催它,责备它,甚至踢它,受伤的蜗牛说:“我已经尽力了。”又一天,上帝又派“我”牵着蜗牛去散步,看着惊恐的蜗牛,“我”不忍再逼它,但等“我”欣赏完美丽的景色之后,回头却发现蜗牛已经爬出去好远了。人与蜗牛是有差别的,怎么可以要求有一样的速度呢?而人与人之间又何尝不存在着这个差别呢?于永正老师曾说过:没有差别就谈不上教育,差别永远存在。差别只能缩小,而不会消失。

善待别人,就会快乐自己。“差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永远存在的。很多教师、家长面对“差生”,只要他不“出事”就行,或者干脆放弃了教育的责任,抓十个“差生”不如提一个“优等生”,这种想法是普遍存在的。

如爱心篇中的霍懋征《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让我感受最深,读后心头涌上深深的敬意和感动。她说一个老师必须热爱学生才能教好他们。在她的眼中,没有教育不好或者不可教育的孩子。她爱每一个孩子,相信每个孩子都可以成才。60多年的从教生涯中,她创造出没有让一个孩子掉队的教学奇迹。没有体罚过一个学生,没有向一个学生动过气……她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这番感人至深的话,让我看到了一位平凡教师的不平凡,她这种60年如一日的职业真爱非常令我敬佩。

《走一步,再走一步》一文中让我们感受到中国的家庭教育与美国的家庭教育完全的不同。对于美国父母来说,重要的是他们为孩子做了什么;对于中国父母来说,重要的是孩子为父母争了光没有。基于这一认识的不同,中国父母中的相当一部分,在成为世界上最无私的父母的同时,也不自觉得沦为世界上最自私的父母。

作为父母,我们应该做到为孩子终生的发展奠定良好的文化基础,这个基础应该就是——智慧与道德。拥有了足够的智慧,辅之以良好的道德,孩子才能在一生的发展中有可能成为一个健全的人,一个有可持续发展动力的人。

第4篇

家庭教育是家长们把对孩子教育的自觉意识转化为孩子的各种良好品行、习惯的过程,是自孩子出生起就应该实施的潜移默化的教育。家庭教育的主要责任是教会孩子独立,分享,尊重。近年来,互联网的发展推动了家庭教育理念的推广,家长们对家庭教育的关注度不断提升。然而许多家长对家庭教育的功能与定位存在误解,认为家庭教育主要是配合学校教育进行,这显然是片面的。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两者是互相依赖、相互促进的平等互利关系,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我们主张探索的家庭教育课程化,指的是学校主要利用已经建立的网上家长学校平台,帮助家长在合作学习的基础上,以课程化的方式接受系列的、规范化的指导与培训,以确立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参与丰富多彩的家庭教育教学活动,逐步形成以学校为主导、家长为主体的家庭教育网络,为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一个更好的环境。家庭教育课程化是新时代背景下的创新之举,有利于全面提升家长的整体素质,从而推进家庭教育有效进行。目前,我们所做的是根据多年办学经验,针对初中生的家庭教育现状,进行通识类的家庭教育指导,并创造条件逐步完善课程标准,课程教材,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等内容。

二、初中生家庭教育的现状

2016年8月8日的《2016年中国家庭教育焦点问题调查报告》揭示了家长在孩子不同成长阶段(0到3岁、4到6岁、7到18岁)所面临的家庭教育问题,其中低龄儿童智力过早开发、孩子素质能力缺失及不同城市衍生的“个性化”等问题已成为当代家庭教育的痛点。报告指出,中国青少年(7-18)家庭教育焦点问题排名前三的分别是生活懒散不爱整理衣物(70%),有拖延倾向喜欢把事情留在最后(58%),缺少明确的学习目标和计划(56%)。报告显示,不同地区的家长面临的家庭教育问题大致相同,重合度达80%,只是在不同问题的关注程度上呈现出一定地域性差异。其中排在家长关注的前三位的分别是:一线城市是生活懒散(66.91%)拖延(55.22%)自控力差玩手机(51.79%);二线城市是生活懒散(69.81%)拖延(57.27%)没有明确学习目标和计划(56.06%);三、四线城市是生活懒散(72.54%)没有明确学习目标和计划(63.02%)拖延(60.57%)。可见,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越来越多的父母发现孩子生活懒散,学习缺乏恒心,存在畏难情绪。它折射出应试教育的弊端,家长过早重视孩子的成绩,而忽视了素质与能力的培养。

三、初中生家庭教育的重点

根据埃里克森(Erikson,E.H,1902-1994)提出的以自我为核心的心理(人格)发展理论学说(psychosocialtheory),初中生一方面勤奋学习,期待在学业上取得成就;但又担心自己会遭遇失败,因此勤奋感和自卑感构成了本阶段的基本冲突。这时,如能得到成人的支持、帮助与赞扬,则能进一步加强他们的勤奋感,使之进一步对学业发生兴趣。初中生的依赖重心已从家庭转到学校、少年组织等社会机构方面。许多人将来对学习和工作的态度和习惯都可追溯到本阶段的勤奋感。针对初中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本阶段的家庭教育重点应是:①鼓励孩子与同伴互动,寻求他们的接纳;培养积极乐观的心态;②帮助孩子获得学习的乐趣与勤奋感,体验成功,积累经验,以形成勤奋进取的个性,克服自卑,勇敢面对现实困难;③积极回应孩子的努力,用认同和赞美的方式培养孩子良好的自我概念;④引导孩子建立普遍型学习动机,增加学习活动(知识性、技能性、课外活动)的内驱力;⑤培养孩子求知读书的动机、兴趣、习惯、态度以及意志与价值观等心理因素,形成一致性的人格特征。⑥指导孩子在学习中学会读书、用功读书、热爱读书。⑦善于倾听孩子的意见,采用协商、民主的亲子互动模式,充分发挥孩子的自主性和能动性,让孩子把家长的信任感内化为学习的潜力和动力,提高学习自我管理能力。⑧家庭充满正能量,父母情绪正向,经常读书看报,对孩子形成正面影响。四、初中生家庭教育课程化的初步实践苏州市作为人口净流入的二线城市,城乡居民原有的家庭基础、背景和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面对来自不同地域、不同素养基础的家长群体,原有的家长学校等家庭教育指导方式需要创新和转型,其中包括探索家庭教育课程化的有效实施。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实践。1.构建系统的家庭教育课程体系。主要涵盖以下教育专题:①初中生的身心特点与成长规律;②初中生家庭教育的责任理念与主要内容;③初中生的心理矫治与健康指导;④亲子沟通的方法与技巧;⑤初中生的同伴交往与学习指导;⑥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沟通与融合;⑦家庭教育的资源开发与案例积累。具体做法:①用好苏州市教育局编写的《苏州市家庭教育家长读本(中学篇)》,并根据学校与学情不断调整拓展、修改完善家庭教育专题,使之形成适合本校初中学生家长的培训教材,逐渐构建家庭教育校本课程体系;②信息技术与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的整合,学校的网络资源供家长共享,如苏州市“智慧教育教师”APP,“苏州父母”APP,校园网平台,有关班级QQ群、微信群等,供家长自主学习的辅导资料,并开发更多的包括教育案例在内的学习资源;③研发可供不同层次家长和不同时间学习的菜单式培训方案,为本校学生与家长提供个性化、阶梯式的家庭教育指导;④探索并实施家庭教育课程的评价机制。2.培育双师型家庭教育指导教师团队。为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在学生健康成长过程中的作用,培育家庭教育指导教师团队是关键。近几年,苏州市已举办了七届“中小学家庭指导师”培训班,为家庭教育课程化培育师资力量。学校在分析学情和家庭教育情况的基础上,选拔有丰富教育经验的班主任和优秀家庭教育父母参加,聘请国内教育学、心理学专家及家庭指导专职教师进行培训。逐步形成了由智慧教师和爱心父母组成的双师型家庭教育指导教师团队,平时就通过教师的有效指导和家长的现身说案例来充分发挥团队的作用。目前,团队中的很多优秀者已加入苏州市家长学校的“智慧教育教师”APP和“苏州父母”APP。3.完善多途径家庭教育培训体系。(1)定期开设家庭教育专题讲座和沙龙。学校每学期根据家庭教育课程教材和主题,制定家庭教育讲座和沙龙计划。实现班级、年级、校级三层衔接,社会、学校、家长、学生四位一体。做到内容分层,即班级联系学生实际举办有效性讲座,年级针对学生身心特点开展针对性讲座,校级涉及社会家庭教育存在的普遍问题进行实践性讲座。形式新颖,即专家点拨与教师指导相结合,理论讲授与案例分析相结合,活动观摩与亲身实践相结合。(2)开发丰富的家庭教育课程资源。借助“苏州市安全教育平台”,建立开放、灵活、快捷的安全教育课堂。结合“苏州市家长学校平台”,中的系列活动,组织授课讲座,开展亲子阅读、校园开放等活动,进行家长沙龙研讨、家长互教互学、家访指导、个别咨询等。借助校外少年宫、活动中心、实践学校等教育场所,开展生命教育专题活动。借助相关网络平台,为家长提供健康教育的内容与方法……4.组织多样化的家庭教育活动。目前,学校的大小活动都有家长、社区、街道志愿者的身影。学校的家长委员会成员在学校设立的志愿岗、绿色食堂管理小组、综合实践活动听证会等已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学校每学期开设7个安全教育专题,组织至少3项安全教育活动,如“开学第一课”“防溺水专题”“校车安全”等,要求家长和孩子一起完成,学校安保部门定期检查完成情况,写出评价反馈意见。学校实践家庭教育开放课程,欢迎家长走进学校组织活动,如每学期家长会的策划与组织都由班级家委会成员策划与承担;发动家长与孩子一起参加学生运动会,由家长担任后勤服务;组织家长参与毕业典礼、成长仪式等的策划与后勤管理、摄像摄影的美篇推送等。

总之,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并轨运行与合作互动,形成了一个学生健康成长的“三维”有效教育综合网络。初中生的家庭教育课程化实践是新时代背景下这一综合网络中的新生事物,旨在整合各方面的教育力量,帮助和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提升家长的有效教育能力。这一新生事物的发展壮大过程也是教师、家长、学生共同成长的过程。

作者:徐海浮 单位:苏州工业园区星海实验中学

参考文献:

第5篇

自从参加工作以来,我首先在师德上严格要求自己,要做一个合格的人民教师!认真学习和领会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时俱进,爱岗敬业,为人师表,热爱学生,尊重学生,争取让每个学生都能享受到最好的教育,都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

基于以上认识,我在工作上兢兢业业,不敢有丝毫马虎,备好每一节课,上好每一堂课,批好每一份作业,教育好每一个学生,努力去做一个深受学生尊重和信赖的老师。

一、做一个科研型教师

教师的从教之日,正是重新学习之时。新时代要求教师具备的不只是操作技巧,还要有直面新情况、分析新问题、解决新矛盾的本领。在学校领导的指引下,我积极投身于学校教科研,被学校聘为教科员,协助教科室开展教学研究工作。在朱玉棣老师的指点下,成功申请了市级课题《综合实践活动设计模式的研究》,由我执笔撰写了《东莱中心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方案》,我的活动方案《奔向20xx》也被选送苏州。20xx年4月,在学校领导和市教研室傅强老师的指导下,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组研讨活动在我校顺利开展,并取得听课老师的一致好评。去年4月,我参加了全国首届智慧学术研讨活动,论文《大成智慧学与教育信息化》获准大会交流,并入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现被张家港市智慧研究所聘为研究员,参与了国家级课题《智慧学理论在教育中应用研究》方案的撰写。

二、做一个富有爱心的教师

爱学生,就必须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就必须把学生当作朋友,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爱学生,要以尊重和依赖为前提,要做做到严中有爱、严中有章、严中有信、严中有度。我经常从小处着手,从学生关心的事寻求最佳教育时机,给学生春风沐浴般的教育。我的工作随笔《教育,从尊重学生的个性开始》《实施“心情教育”培养健康心理》《一瓶钢笔水引起的思考》《再富也不能富孩子》在张家港日报《家庭教育》月刊上相继发表。其次,我和家长也积极共同探讨教育孩子的方法,使家长的教育更具理性。我的实践《别开生面的家长会》在《关心下一代周报》上发表,并在该社当年上半年好稿件评选中获二等奖。我的思考《家庭教育中的素质教育》在张家港日报《家庭教育》月刊刊登。

三、做一个理念新的教师

目前,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已经在张家港市全面推开,在认真学习新课程理念的基础上,结合自己所教的学科,积极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在数学(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课上,我把数学(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相结合,为学生创设一个富有生活气息的学习情境,同时注重学生的探究发现,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合作交流,提高学习能力。在信息技术课上,我一改以往教师演示、学生模仿的传统教学方式,在学生中开展探究式学习,使学生的知识来源不只是老师,更多的是来自对书本的理解和与同伴的交流,促使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学习。我在实践的同时,也不忘时刻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学设计《展现变化规律 激发主动发现》在市小学数学(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教学案例论文评比中获一等奖,论文《小学数学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教学探例》《“圆柱的认识”教学案例对比分析》《中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初探》《小学信息技术文字处理单元教学设计》《论新课程标准下的信息技术教育》《当教学设计面对新课标》相继发表。20xx年12月,在市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基本功竞赛中获一等奖。

四、做一个信息时代的教师

目前,以计算机和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正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人们的生存方式和学习方式。信息社会的高度发展要求教育必须改革以满足培养面向信息化社会创新人才的要求,因此,我们教师再也不能满足于用粉笔来教学了,而要把计算机和网络当作新的教学工具,进一步把我们的课堂进行延伸!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上,在理论上我作了以下探索,论文《信息化环境下战争与和平的教学设计》《“形神兼备”的整合》《新课程:整合,可以更精彩》《信息技术与小学社会学科整合的实践与思考》在国家级专业刊物上发表,我还积极参与第一、二届张家港市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评优课活动,均获三等奖。第一届参赛学科是社会课,课题是战争与和平,第二届参赛学科是数学(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课,课题是平面图形的初步认识。我还参与了学校网站的建设,为老师和学生搭建了一个网络化学(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习的平台,为学校的教育信息化进程作出自己的贡献。因我在这方面所作的努力,20xx年被评为张家港市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先进个人。

第6篇

林格在《教育就是培养习惯》中提到一个案例:木木是个中学生,特别爱玩游戏机,曾经因为玩游戏机和父母吵过多次。他的父母有时甚至不敢回家,因为母亲一回家,木木就逼着她给钱,不给钱就要自杀。

网络时代的今天,如同木木这样的学生太多了。游戏是儿童的天性,然而在“不输在教育起跑线上”的理念下,孩童的游戏时间严重缩水。受到压抑的孩童,轻者叛逆,无法无天;重者寡欢,抑郁自杀。木木是前者,因为他以明显的冲突表达出了自己的需求。就案例中的木木,我们怎样开出一张教育良方呢?

大多数父母是很难自己开出教育良方的,哪怕他们听了多少教育讲座,了解了多少教育技巧。木木的母亲亦是如此,不过,木木的母亲聪明,也算前卫,于是去咨询了心理医生。那么心理医生开具了怎样的教育药方呢?你敢照方施教吗?会有效果吗?

心理医生的药方是:妈妈与木木一起玩游戏,并且在玩的过程中引导木木和高手比赛。当木木有不懂的知识时,妈妈就给他买电脑书籍。

看到这样一个方子,你是否目瞪口呆。经验表明,如果是木木的老师开出,那么家长准要怀疑老师的师德品格。爱玩游戏是孩子的天性,而且“游戏越玩越上瘾”,这不就害了孩子吗?作为教师,为了避免闲话,开出的药方几乎是正方:例如带孩子外出旅游,一方面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另一方面增长孩子的见识。看上去,这是一剂良方,没有副作用,但实践表明,这一良方治标不治本。而心理医生开出的方子却是偏方,偏方往往又能发挥奇效。可这样会有效果吗?

久而久之,木木改变了兴趣,游戏已经不是他的最爱,设计游戏程序渐渐成了他的爱好。不仅如此,木木还慢慢成为一个电脑软件高手。这是什么奇效?木木不玩游戏了,却爱上了设计游戏,这不更害人吗?是的,这不仅害己,而且害人。如果我是法官,那我就非得把心理医生判监入狱不可。

据了解,游戏设计师的年薪很高,有的甚至过亿。软件设计是一项极高的智力活动,能在这个领域摸爬滚打,可以算是一等的人才。因此,真正有智慧的人,必定与时俱进,更新观念,顺应时代潮流。从这个意义上说,木木成为了新时代的骄子。

作为人民教师,我们大家都了解不少教育的技巧,但是我们把眼光都限定在“在校学习成绩”上,限定在“文凭”上,限定在“编制”上,因此也就限制了我们的教育智慧。在缺乏教育智慧的环境下,学校成为了最没有智慧的地方。不是吗?应试教育不正是缺乏教育智慧所催生的恶果吗?

再回到上面案例,木木自己虽不再沉迷于游戏,那么他设计的游戏会坑害其他孩子吗?实际上这是一个伪问题,木木其人就说明:不仅木木设计的游戏,而且所有游戏都不会坑害人。坑害孩子的不是游戏,而是压制孩子游戏的做法。

著名家庭教育家斯宾塞说:“如果想让孩子的兴趣持续下去,就不要随时随地满足他,相反,若想让这种兴趣消失,就不断满足孩子,他很快会觉得无趣。”游戏很容易成为孩子的兴趣,一旦这种兴趣得到不断满足,他一样会很快变得无趣。

第7篇

一、做一个科研型教师教师的从教之日,正是重新学习之时。新时代要求教师具备的不只是操作技巧,还要有直面新情况、分析新问题、解决新矛盾的本领。在学校领导的指引下,我积极投身于学校教科研,被学校聘为教科员,协助教科室开展教学研究工作。在朱玉棣老师的指点下,成功申请了市级课题《综合实践活动设计模式的研究》,由我执笔撰写了《东莱中心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方案》,我的活动方案《奔向二00八》也被选送苏州。2003年4月,在学校领导和市教研室傅强老师的指导下,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组研讨活动在我校顺利开展,并取得听课老师的一致好评。去年4月,我参加了全国首届智慧学术研讨活动,论文《大成智慧学与教育信息化》获准大会交流,并入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现被张家港市智慧研究所聘为研究03年4月,在学校领导和市教研室傅强老师的指导下,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组研讨活动在我校顺利开展,并取得听课老师的一致好评。去年4月,我参加了全国首届智慧学术研讨活动,论文《大成智慧学与教育信息化》获准大会交流,并入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现被张家港市智慧研究所聘为研究员,参与了国家级课题《智慧学理论在教育中应用研究》方案的撰写。

二、做一个富有爱心的教师爱学生,就必须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就必须把学生当作朋友,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爱学生,要以尊重和依赖为前提,要做做到严中有爱、严中有章、严中有信、严中有度。我经常从小处着手,从学生关心的事寻求最佳教育时机,给学生春风沐浴般的教育。我的工作随笔《教育,从尊重学生的个性开始》《实施“心情教育”培养健康心理》《一瓶钢笔水引起的思考》《再富也不能富孩子》在张家港日报《家庭教育》月刊上相继发表。其次,我和家长也积极共同探讨教育孩子的方法,使家长的教育更具理性。我的实践《别开生面的家长会》在《关心下一代周报》上发表,并在该社当年上半年好稿件评选中获二等奖。我的思考《家庭教育中的素质教育》在张家港日报《家庭教育》月刊刊登。

三、做一个理念新的教师目前,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已经在张家港市全面推开,在认真学习新课程理念的基础上,结合自己所教的学科,积极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在数学课上,我把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相结合,为学生创设一个富有生活气息的学习情境,同时注重学生的探究发现,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合作交流,提高学习能力。在信息技术课上,我一改以往教师演示、学生模仿的传统教学方式,在学生中开展探究式学习,使学生的知识来源不只是老师,更多的是来自对书本的理解和与同伴的交流,促使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学习。我在实践的同时,也不忘时刻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学设计《展现变化规律激发主动发现》在市小学数学教学案例论文评比中获一等奖,论文《小学数学教学探例》《“圆柱的认识”教学案例对比分析》《中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初探》《小学信息技术文字处理单元教学设计》《论新课程标准下的信息技术教育》《当教学设计面对新课标》相继发表。年12月,在市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基本功竞赛中获一等奖。

第8篇

本人于1994年毕业于**高等专科学校,96年8月分配到**中学,98年调到**小学,99年到**小学,一直工作至今。98年9月经**市中小学教师职务评审委员会评为小学一级教师,同年获教师资格证书,99年1月,参加苏州市办公自动化考核,成绩合格。99年12月取得了现代化教育技术合格证书,2000年11月参加普通话培训考核达到二级乙等。2002年5月,参加全国成人高考,录取江苏省扬州大学科学与计算机系,现本科在读。2002年10月参加了江苏省职称计算机考核,成绩合格。共通过三篇论文鉴定,其中二篇达到良好。现任三到六年级的信息技术教学工作。

自从参加工作以来,我首先在师德上严格要求自己,要做一个合格的人民教师!认真学习和领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时俱进,爱岗敬业,为人师表,热爱学生,尊重学生,争取让每个学生都能享受到最好的教育,都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

基于以上认识,我在工作上兢兢业业,不敢有丝毫马虎,备好每一节课,上好每一堂课,批好每一份作业,教育好每一个学生,努力去做一个深受学生尊重和信赖的老师。

一、做一个科研型教师

教师的从教之日,正是重新学习之时。新时代要求教师具备的不只是操作技巧,还要有直面新情况、分析新问题、解决新矛盾的本领。在学校领导的指引下,我积极投身于学校教科研,被学校聘为教科员,协助教科室开展教学研究工作。在朱玉棣老师的指点下,成功申请了市级课题《综合实践活动设计模式的研究》,由我执笔撰写了《东莱中心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方案》,我的活动方案《奔向二00八》也被选送苏州。2003年4月,在学校领导和市教研室傅强老师的指导下,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组研讨活动在我校顺利开展,并取得听课老师的一致好评。去年4月,我参加了全国首届智慧学术研讨活动,论文《大成智慧学与教育信息化》获准大会交流,并入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现被张家港市智慧研究所聘为研究03年4月,在学校领导和市教研室傅强老师的指导下,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组研讨活动在我校顺利开展,并取得听课老师的一致好评。去年4月,我参加了全国首届智慧学术研讨活动,论文《大成智慧学与教育信息化》获准大会交流,并入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现被张家港市智慧研究所聘为研究员,参与了国家级课题《智慧学理论在教育中应用研究》方案的撰写。

二、做一个富有爱心的教师

爱学生,就必须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就必须把学生当作朋友,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爱学生,要以尊重和依赖为前提,要做做到严中有爱、严中有章、严中有信、严中有度。我经常从小处着手,从学生关心的事寻求最佳教育时机,给学生春风沐浴般的教育。我的工作随笔《教育,从尊重学生的个性开始》《实施“心情教育”培养健康心理》《一瓶钢笔水引起的思考》《再富也不能富孩子》在张家港日报《家庭教育》月刊上相继发表。其次,我和家长也积极共同探讨教育孩子的方法,使家长的教育更具理性。我的实践《别开生面的家长会》在《关心下一代周报》上发表,并在该社当年上半年好稿件评选中获二等奖。我的思考《家庭教育中的素质教育》在张家港日报《家庭教育》月刊刊登。

三、做一个理念新的教师

目前,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已经在张家港市全面推开,在认真学习新课程理念的基础上,结合自己所教的学科,积极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在数学课上,我把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相结合,为学生创设一个富有生活气息的学习情境,同时注重学生的探究发现,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合作交流,提高学习能力。在信息技术课上,我一改以往教师演示、学生模仿的传统教学方式,在学生中开展探究式学习,使学生的知识来源不只是老师,更多的是来自对书本的理解和与同伴的交流,促使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学习。我在实践的同时,也不忘时刻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学设计《展现变化规律激发主动发现》在市小学数学教学案例论文评比中获一等奖,论文《小学数学教学探例》《“圆柱的认识”教学案例对比分析》《中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初探》《小学信息技术文字处理单元教学设计》《论新课程标准下的信息技术教育》《当教学设计面对新课标》相继发表。2002年12月,在市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基本功竞赛中获一等奖。

四、做一个信息时代的教师

第9篇

各种成功者的经历证明,相比单一技能,综合素质才是确保其事业辉煌的内在条件。可见,提高综合素质,是每一位期待成才的孩子成长环节中的大问题,必须从源头解决。而素质的提高,的确有章可循。

一、重视校内教育

国内学校大多侧重于教学计划内与应试相关的课程学习。为应对标准一致的考评,实行着严格、统一的应试教育模式。对学校来说,为了让更多的学生在应试评价体系下获得认可,以这种方式施教是必要、且无可厚非的。对学生而言,通过全部课程学习,也是对自身基本学习能力的印证。

随着社会进步、国家开放,国际化竞争已经波及到用人及人才培养领域。应试教育的教学模式及评价体系弊端凸显(成才率低),改革已成必然。

基于教育规律,改革成果不会短期凸显。现行的教育模式仍会在今后的相当长时间里继续沿用,通过应试教育体系的评价依然是学生成才路上的必闯之关。如果家长不重视校内教育,孩子的成才难度就会被无限放大。

二、正视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指一切针对未来成才必备素质和能力所进行的扩展教育——不包括任何延伸校内教育的补课。就教育现状及成才需求而言,其价值远比人们想象的大。

家庭的教子过程,是一个对孩子综合能力的培养过程。孩子成才,除了要通过当下学校应试评价体系的认可,还必须得到未来社会人才评价体系的承认。如果说,学校强调智商(处理学习问题的智慧)的话,社会则更注重情商(与人交往的智慧)、美商(自我展示的智慧)、逆商(抗击挫折的智慧)。前者与课程学习有关,后三者与知识域、阅历、生活技能、身心健康等既综合素质有关。

学习能力有三要素:记忆力、模仿力及理解力。储存知识靠记忆,记忆力与天赋和后期训练有关;记忆力是有限的,过度使用会造成脑力伤害并殃及后来的学习。掌握、运用知识靠理解,理解力与知识域和阅历有关;理解力是无限的,知识域越宽、阅历越丰富,能力就越强,正所谓“触类旁通、举一反三”。语言的学习靠听力和声音模仿力、技能的学习靠肢体模仿力和身体协调性。学习能力决定了学习(包括课程学习)的效果,而决定学习能力的要素中,后两项是与综合素质有关的。

熟悉学习内容(课程深度和广度)靠输入能力,验证学习效果(考试)靠输出能力。输入能力与记忆力有关,而输出能力与理解、应用力有关。单凭应试教育并不能培养真正的应试能力,而是相反。

常态下,即便只想取得课程学习的好成绩,单靠目前的校内教育也是很难做到的。更何况,家庭教育不仅是让自己的孩子在目前的应试教育中取得佳绩、而且是要在未来的社会人才竞争中立于不败。要想实现这个目标,三种能力都是不可或缺的。在当下,要获得这些能力,更多的还是靠素质教育。

三、两种教育互补

现行应试教育模式是统一的,以学生能被上一社会层面认可为目标,宜于以量产化的方式培养应试人才。而素质教育模式却是多样化的,不同家庭可依照各自的成才目标、针对子女的应备素质进行选择,宜于以个性化的方式培养社会人才。两者各有特点、互为补充。

面对应试评价体系,如果没有经过系统的校内教育、没有相应的应试经验、不清楚应试范围,就无法得到成色好的敲门砖。面对社会人才竞争,没有较高的综合素质、不符合岗位个性化用人需求,想获得一份理想的工作,也是很难做到的。

可见,为实现家庭教子的最终目标,必须同时利用好两种教育,实现全方位的提高。否则,培养出来的孩子很可能被未来社会看成是一个竞争资质缺失的闲人,或是一个素养、能力匮乏的书痴。

为避免恶果,家长不应一味让孩子围绕学校课本内容无休止地补课,而是应该有的放矢地让孩子选学一些与课程学习互补的课外知识、技能,以提高其在当下的学习能力和未来的社会竞争力。

通过校内教育,使孩子熟悉应试评价体系的评价标准,掌握相应的课程学习规律与应对考试的通关法则,拿到装有“敲门砖”的保险柜钥匙。

通过素质教育,提高孩子的综合素质和综合鉴赏水平,丰富孩子的生命色彩,激活孩子的求知兴趣、求知欲望和求知潜力。确保孩子在进入社会后的人才竞争中,具有核心竞争力——创新能力。

四、素质教育任重道远

校内尚在实行的模式化教育历史久远,受其影响,家庭的相当一部分教育资源被转化为未来子女成才的负能量。

“好老师必以学生好为己好”。许多家长据此把孩子全权托付于老师,教子问题更是唯老师马首是瞻。遗憾的是,长期处于应试体系下的老师,已经习惯了体制的评价标准。

升学率带来的“荣誉”、体现出的“自身价值”,会诱导着老师专注于学生课程学习的成绩,而不会顾及获得成绩的代价对孩子成长的影响;专注于学生是否达到应试评价体系的考核标准,而不会考虑如何缩短孩子相距未来成才的差距。为了达标,老师可谓殚精竭虑,其代价,甚至是“竭泽而渔”。

家长不应以“孩子交给学校”为借口来省略孩子成长中素质教育的环节。切记,培养孩子是一个系统工程,既包括校内系统的课程教育,也包括课余的兴趣爱好和素质培养。

多数家长尚未觉醒,盲目跟风、追捧课程学习,不断将孩子的校内教育延伸至校外,痴迷于“恶补”。无度地挥霍、浪费着包括孩子的时间、精力在内的教育资源。这种付出,对孩子未来的成才来说,最多是“锦上添花”,更可能的是“助纣为虐”——最大限度地摧毁了孩子的学习兴趣,反而降低了课程学习的效率。在糟蹋了大量的教育资源后,换来的却是孩子成长梦想的泯灭、未来社会竞争力的下降。

素质教育承载着培养孩子综合素质的任务。对此,当前的校内教育力所难及。家长必须对校内外教育给予同样的重视,结合两者,努力找到适合孩子的求学途径,让孩子的现在所学,更多地转化为成长正能量和孩子未来的成才保障。

五、牢牢把握大方向

家长要明晰子女的培养目标,学会善待家庭的教育资源,因为钱是没有白花的,没花到正面,就一定花到反面去了。无益则害,没有折中。

通过对不同类型家庭的调查显示,家长普遍对这样的培养结果感觉满意:一是当孩子进入社会时能获得一个不低于家长当年的起步平台,二是拥有建立在普世价值观基础上的幸福。

凡是有助于实现上述结果的家庭教育过程,都是有效、有益的,相反则是无效、有害的。

事实证明,综合素质越高的孩子,获得幸福的能力越强,越容易达到上述状态。可见,利用好校内外教育,不断提升孩子的综合素质,才是确保家庭教育成功的王道。

即便在当前的教育体系下,如果家长能处理好校内外教育的关系,合理调配家庭教育资源,伴随孩子的成长,采用因才、因时施教的动态培养方法,提高积累效率,即可保证孩子课程学习的成绩,又能培养孩子的综合素质、综合能力,最终实现家庭教子成才的理想目标。

在课程学习方面,家长最应该关注的是孩子在应对课程考试时有无“爆发力”。一用心就能考好,说明爆发力强,学习处于良性状态,须继续保持;一补课成绩就好,说明孩子没有掌握学习方法,应强化归类总结能力;怎么努力也不行,说明学习的强度过大,有弹簧被压到底的可能,必须调整,不然会出大问题。

家长切忌把注意力放在孩子每一次小考和测验的成绩上,因出题者的原因,校内考试的排名,大多与考生“恶补”的频度有关,本质上与日后的社会大考(中高考)并无直接关系。所取得的成绩再好,相对社会大考也只能是“虚高”。

家长要把视野更多地投射到孩子进入社会后的时段。不只是在物质和体力上不惜付出,更要在思想、能力上与时俱进,像汽车拉力赛中的领航员一样,既有丰富的知识,又有良好的沟通能力,有效帮助孩子制定符合其特点的竞争策略。规避方向错误、控制前行节奏,顺利完成赛程,最终取得好成绩。这也是教子过程中最考验家长智慧的。

家长要重视孩子的特殊成长期,防患于未然。通过加强综合素质教育来拓展孩子的心理减压渠道、提高心理抗压能力、增加处理各类问题(包括课程学习问题)的智慧,以避免子女因早恋、痴迷、青春逆反等成长中的问题转化成极端事件。即便不能将这些隐患消灭于无形,也会在出现问题时将其负面影响降至最低。

六、素质培养有章可循

培养综合素质,以丰富阅历、扩展知识域、强化生活技能为手段,帮助学生提高道德修养、提升思想境界、开发思考角度、完善思维方式,最终达到提高自身层次的目的。综合素质是综合能力的内在基础,综合能力是综合素质的外在表现形式,其中包括课程学习能力。

众所周知,越觉得好学的知识,就越容易学得好。凡是觉得好学的,都是与自己习惯性思维相近的。习惯于逻辑思维,就会觉得理科不难;习惯于发散思维,就会觉得文科好学;语言模仿力强的,就会觉得外语好玩;肢体模仿力强的,就会觉得体育有趣……

可见,只要知道孩子的学习弱项,就能发现其不习惯的思维类型,找到并学习对应的课外学习科目,就会使孩子在这方面课程的学习能力得到改善。对人来说,想法最重要。会这么想了,其他都是手段问题,通过正常的课程学习,大多可以解决。

对孩子来说,有意识、有针对性地参与课外学习、旅游及社会实践等活动,可以丰富阅历、扩展知识域、提高综合素质、提高鉴赏水平;所增长的知识、增加的能力,会给孩子带来自豪、幸福感;提高对学习生活的兴趣,激活了进步的原动力,使“让我学”,变成了“我要学”。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是素质教育科目选项的基本原则。例如,利用学习书法美术,培养孩子的发散思维,提高其文科学习能力;利用学习围棋,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提高其理科学习能力;利用学习声乐,培养孩子的听力及语言模仿力,提高其外语学习能力;利用学习舞蹈或相应的体育项目,培养孩子的吃苦耐劳精神及形体模仿力,提高其外在气质、运动及克服困难的能力……

选择素质教育科目,最忌“以战养战”!用补数学来培养逻辑思维,会使原来不爱学理科的孩子产生更深层度的厌倦,也把兴趣这个最好的老师彻底赶跑了。

综合素质积累,利在当代,功在未来。以“子女成才于社会”为目标的家庭教育,只要从提高子女综合素质入手,在提高综合素质的同时,也解决了孩子课程学习的问题,治标治本、事半功倍。

参考文献: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