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趣味古代文化常识优选九篇

时间:2023-09-13 17:05:52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趣味古代文化常识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趣味古代文化常识

第1篇

一、趣味汉字教学与字音、字形教学相结合

依据《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新课标》的内容,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识字与写字”依然是一项比较重要的教学目标。可是,传统的识字、写字教学大都是单一的“讲解”“抄写”“听写”模式,十分枯燥,大量的重复工作,让学生对文字产生了极大的厌烦情绪和逆反心理,教学效果很难达成。因此,此时汉字的趣味教学就能起到比较显著的效果,汉字的趣味教学,通过有趣的汉字故事,以及教师生动、形象的描述,让一撇一捺写成的汉字丰富、立体、鲜活起来,能够加深学生对汉字字音字形的记忆,自然能够收到较好的识记效果,也能大大提升学生写字的兴趣。

(一)趣味汉字教学有利于学生对形声字的理解。形声字的教学难点在于让学生真正理解“形旁”“声旁”的意义,并能够将其融会贯通,深入理解形声字的意义。在教学这一课时,我特意给学生讲了一个有关的故事:一个财主少爷见一位美丽的少女在木桥上淘米,便上前有意戏弄,吟道:“有木便为‘桥’,无木也念‘乔’;去木添个女,添女便为‘娇’;阿娇休避我,我最爱阿娇……”结果,少女也是读过书的,对这样的财主少爷十分厌恶,不客气地说道:“有米便为‘粮’,无米也念‘良’;去米添个女,添女便为‘娘’,老娘虽爱儿,儿不敬老娘……”财主少爷碰了一鼻子灰。这个小故事中少爷和少女的打油诗通俗易懂,涉及了“桥”“娇”“粮”“娘”四个形声字,通过偏旁的拆分与组合,把形声字的基本特点既形象又生动地展现出来。对联对得妙,同时加强了学生对形声字的辨别能力,让形声字的教学更富有生趣。

(二)趣味汉字教学有利于学生对字形的记忆。会意字、象形字与形声字相比,更富有形象性,相对比较容易理解,但是由于现代的简化字与造字时的文字相比,有的地方已经简化,不再是最初的模样,这时,学生理解起来就比较困难一些,因此需要教师在教学时配合教学内容加上生动、活泼的趣味讲解,学生对于字形就能形成更深的印象。比如“忐忑”二字,就是会意字,表示的是心神不定的意思,字形表示的是:心一会儿“上”一会儿“下”,上上下下的,就像十五个吊桶----七上八下,这怎么能够宁静呢?教师在讲解这两个字的时候,可以配上形象的多媒体动画,表现出“心”上下不宁的感觉,通过这样有趣地讲解、展示,学生就会很直观地记忆字形,并形成十分深刻的印象。许多汉字都可以用这种方式进行趣味讲解,比如“炎”“炙”“逐”“盥”“轰”等,都可以借助汉字自身的构字法,用形象的事物来描述或者模拟,编故事做动图,加深学生对字形字义的理解。

二、趣味汉字教学与文学常识积累相结合

新课改以来,语文教学的目标更为重视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而这其中文学常识的积累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传统的文学常识教学往往与汉字识记教学一样容易陷入死记硬背的僵硬模式,不但十分枯燥无味,而且由于学生学习时不理解、没兴趣,常常弄得张冠李戴,唐朝的诗人变成汉朝的文学家,宋朝的文集变成了清代的著作,对于作家的作品特点、写作手法也难以形成清晰的认识。因此,在文学常识教学过程中,结合有趣的汉字故事,抓住文学常识中与汉字有关的趣味“点”来进行教学,也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利用趣味汉字记忆作家名人的字号。比如,作家老舍的笔名就起得很有意思,他的本名叫舒庆春,字是“舍予”,很明显,他的字“舍予”,就是他的姓“舒”拆开来而成,而他的笔名“老舍”也就是在字的“舍”前冠上一个“老”字。这样的拆分与组合,正是汉字的构字、构词的魅力所在。以这种方法来取笔名的还有很多,比如杨木易、李木子等。在讲解作家名人的字号时,多关注这样的“点”,自然会让学生背诵时形成较深的印象,想起姓名就能联想到字号,记忆起来更为轻松。

(二)利用趣味汉字记忆作品和作品集。比如,鲁迅先生的代表作《且介亭杂文集》,这个文集名中的“且介”两个字,就是从“租借”两个字中拆分转化而来,先生的目的是暗示自己其时所处的是“半租界”。因而理解了“且介”的由来,对于这个作品当时的时代背景、写作背景等就有了更深地了解,对作品集的记忆也更为容易了。

(三)利用趣味汉字积累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中国古代的文化常识是比较庞大的,也是比较难以掌握的一部分语文知识。因为古代的文化常识往往涉及当时的社会背景,表述也大多是文言文,学生理解、记忆起来比较困难,因此教学时要教会学生善用“巧劲”,让学生在娱乐和趣味中积累,在形象和生动中理解。比如,关于古代“阴阳”之说,有文章说“阳,高明也”“高明”的意思就是高而光明,所以“山之阳即山之南”,对于这样的文化常识,教师在教学中,可以一边讲解字义,并引申说明其文化内涵,一边画图说明,让学生结合汉字的“趣”来理解、积累这个文学常识。

三、趣味汉字教学与汉字魅力熏陶相结合

《新课标》中,对于不同阶段的学生,不仅在“识字与写字”这一方面提出了分阶段不同目标,而且在让学生感受汉字魅力的方面也提出了相应的要求。比如“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美感”等。因而汉字魅力熏陶在语文教学中也是很重要的部分,需要教师多方努力达成教学目标,而利用趣味汉字教学展现汉字魅力是一个最为行之有效的办法。

(一)趣味汉字教学能够让学生感受汉字的艺术感。趣味汉字教学能够将汉字的起源、原理等生动形象地呈现给学生,比如“山”字,虽然只有3画,结构也很简单,但在书法家的笔下却似一幅写意的水墨画,粗重有力的笔画,绘出了一座座山峰高高挺立的形象,这也正是汉字象形因素中,模天地万物之状,展万物之灵秀的浓厚艺术力量。

(二)趣味汉字教学能够激发学生写毛笔字的兴趣。在新的课程标准中,书法已经作为教学目标被提出,因而在教学中多多激发学生学习并练习书法的兴趣,让他们养成好的书写意识和书写习惯很有必要。趣味汉字教学能够将各种字体的发展过程生动地展现给学生,对于各种古代名家的不同字帖也能形象呈现,而且辅以书法家的奇闻轶事,能够真正地激发起学生学书法练书法的兴趣。

(三)趣味汉字教学能够让学生领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汉字的一个极为独特的地方就在于,它不仅是一个字一个符号,更携带着历史文化的基因,里面有形象,有故事,还有古人造字时的思考和认识。对联就很能体现汉字的组合巧妙之处,有谐音,一语双关等。明代著名的解缙就曾与一个权臣对了一副巧妙的对联,权臣在后花园遇解缙,指着在林中嬉戏的猴子说:“两猿截木深山中,小猴子也敢对锯”,而解缙则回说:“匹马陷身污泥内,老畜生怎能出踢”。“锯”与“句”谐音,“踢”和“题”也是一语双关,一个故意打击刁难,一个针锋相对有力回击。这样的汉字教学和汉字故事怎能不让学生深刻感受到汉字下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第2篇

关键词: 技校生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 兴趣激发

中科院院士杨叔子先生曾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现代科学,没有先进技术,一打就垮;而如果没有人文精神,不打自垮。” 人文精神的塑造离不开教育,尤其是社会历史文化的教育。中央电视台的名嘴——朱军,在做节目的时候曾闹过一个笑话,他在谈话时将对方的父亲称为“家父”。这件事一度在网络上传得沸沸扬扬,就是因为他没有弄清楚称谓中的敬称和谦称,所以才会犯这样的错误。笔者所在学校的学生连请假条都写不好,不但不写“尊敬的某某老师”,甚至连“老师”俩字都不写,直接就是“我今天病了,请假两节课”,然后大笔一挥,在落款处签上他或她的大名,前面也不写“学生”二字。远至名人,近至我们的学生,对于古代文化常识的了解都是不够的。因此,学习古代文化常识,并将它作为本校语文课堂教育的补充,是学生在语文基础课业中放松的极好的清凉饮料与滋补剂。

一、学习古代文化常识的意义

(一)古代文化常识概括了古代人生活的方方面面,适当积累有助于学习文言文,对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也有着重要作用。

(二)读史使人明智,古代文化常识能帮助我们吸取古人的经验和教训,了解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丰富我们的思想和知识,帮助我们解放思想、增强创新精神,使我们更有智慧。

(三)古代文化常识了解得多,有利于提升学生的个人素养。通过学习,引导学生关注古代文化常识,如论语、唐诗、宋词或者一些有气节的文人,帮助自己找到方向,培养文明礼仪,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四)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了解古文化常识可以增强民族自豪感。

古代文化常识是前人长期生活经验的重要总结,涉及面较广,包括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但是,由于知识性太强、趣味性不够等原因,学生对于此模块的学习积极性不够,导致古代文化常识缺失的现象更加严重。技校生对于古代文化常识的学习更是认为,“此模块可学可不学”,态度消极怠慢。

二、对技校生古代文化常识缺失原因的分析

(一)学生学习兴趣低,态度不端正。技校学生大多来自于在九年义务教育中被淘汰出局的学生,甚至有的来自于初中没毕业就在社会上四处打工又被家长揪过来接受“回炉”再教育的学生,他们有的是抱着“到技校长身体,学知识无所谓”的心态来学习的。这些文化基础知识先天不足的学生普遍存在“混张文凭,好找工作”的思想,对课堂上的学习直接由听不懂变为听不进,进而变成反感。学习缺乏兴趣、态度不端正等给高效课堂带来了许多困难。

(二)技校教育是以一定的专业教育为基础的,专业教育是技校教育发展中的抓手,语文课被划分为基础文化课,在课程设置和平时的教育教学活动中都不被重视,甚至提出“基础文化课要为专业课服务好、让好路”的观点,既然从课程设置上看,文化课不被重视,那学生也就顺势不重视了。

(三)一些学生的自我意识呈现功利化、现实化的趋势,古代文化常识知识性太强,对现实生活的指导意义不大,以致学习和生活脱节,因此,学生积极性不高。

三、完善古代文化常识课的对策

古代文化常识作为语文基础课业中补充的“清凉饮料”与“滋补剂”,作用不言而喻,对于完善古代文化常识课堂,本文从课堂教学的角度提出以下几点对策: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中国最早的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可见,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其求知欲望,使其真正体会到“好学之乐”。古代文化常识由于知识性太强,对生活的直接指导意义不大,因此学生都不愿学,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发挥主导作用,将所学知识和学生实际结合起来,调动学生求学的积极性。笔者曾在教学“天干地支纪年法”时,以算命先生如何算命来导入,这样学生的兴趣一下子就被激发了。然后,讲解完再给学生进行示范,让学生利用学到的方法自己计算,这样学生就了解到我们日历中的某某年是怎么推来的。

(二)引进讨论,拓宽思维。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以学生为主体的集体对话和互学形式,进行学生之间或师生之间的多向信息交流,以实现教学目的。古代文化常识由于知识性太强,“满堂灌”、“一言堂”的教法都不利于课堂的高效进行。采用讨论法,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又可以调动学生的思维,挖掘学生的潜力。如我们提出一个问题:在古代,怎么样才可以当官?让学生进行讨论,明确古代科举考试制度为我国选拔人才做出的重要贡献。

(三)联系实际,还原生活。学生对自己身边的文化总是倍加亲切,也最熟悉的。在教学中,教师尽量还原古代文化常识,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如古代的学校与书院和我们今天的学校概念是否一致?课程内容是否相同?让学生了解到,我们能坐在教室学习是多么来之不易,今天学习的课程都是千百年来的经验积累的,在教学的同时进行德育渗透,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

在校企合作和毕业生就业实践中,企业和社会反馈的信息更多地强调毕业生的素质要求,而把技能要求放在第二位。语文课在学生的素质教育中承载着不小重担,寓教于乐,寓教于人,是我们的追求。古代文化的常识教学要根据古代文化常识的基本特点,将知识的教学贯穿学生的实际生活,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让学生学到更多的文化常识,提高自身素质,达到用人单位的用人需求。

参考文献:

[1]陈德勤.浅谈初中文言文教学的几个重要环节[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09(06).

第3篇

      ——读《不可不知的2000个文化常识》心得体会

心境是个人心神所表现的情况或达到的程度,包括心思、心念、心情、心态、心灵等等,它既是一个有限的空间,存乎于每个人的内心,又是一个无边的世界,像音乐飞翔在广阔的天空……金钱决定生活质量这是不可争议的事实,但在我看来,更多的是“心境决定生存质量”!

由于自己上学读书时正赶上“十年**”,虽是高中生,但实际上并没有学到多少知识。不过我清楚:只要想学习,任何时候开始都不晚;我明白:只要愿意学习,任何机会都不能错过;我相信:只要热爱学习,我可以通过知识来改变自己。

在全行大兴学习之风、营造浓厚学习氛围的今天,年逾五十的我也和大家一样,在“创学习型银行,做知识型员工”的读书活动中,读到了一本好书——《不可不知的2000个文化常识》。这本书以丰富的知识与史料,娓娓讲述各类事物的精彩历史,集知识性、趣味性、科学性为一体,内容涵盖了天文地理、名胜古迹、节日节气、礼仪习俗、医药卫生、政治军事、经济贸易、文学艺术、历史考古、教育科学等诸多方面,既是一本知识储备词典,又是生活之余的休闲书。它将一些读者感兴趣的、富有趣味的2000多个常识编辑成册,浓缩了古今中外的文化知识的精粹,集知识性、趣味性、科学性于一体,寻根探源,谈古论今,让你轻松猎获古今丰富知识,阅闻中外万事万物,开拓视野。

我很愿意将自己读了这本书后的几点体会与大家交流:

读了这本书,我知道了世界五大凯旋门,七大自然奇观;中国四大高原,五大江河;认识了世界科技名人和中国科技名人,深切感受到古今中外文化的博大精深……

读了这本书,我仿佛走进了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莫斯科红场我留连忘返,长城雄关使我心旷神怡,高大雄伟的珠穆朗玛峰令我肃然起敬……同时我也认识了儒家七十二贤人和世界十大文豪,懂得了什么叫黑色幽默,什么叫浪漫主义……

读了这本书,我知道了近几年资本市场上的一些术语,如“道一琼斯”指数、日经指数、恒生指数以及我国的上证指数、深证指数等,对投资银行、私人银行等新兴业务也有了一定了解,业务能力也得到一定的提高。

这本书帮助我消除了一些困惑,感觉耳目一新。通过学习,对以往一些不太理解或存在疑问的说法可以在本书得到释然。如“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经常被人们挂在嘴边,但多数人可能和自己一样有以下迷惑:狗为什么会咬吕洞宾呢?但看过本书以后就得到了答案。原来这句话的正确说法应是:“苟杳吕洞宾,不识好人心”,苟杳和吕洞宾还是很好的朋友,为感化苟杳,吕洞宾设置一些难题,先是朋友不理解,后来是感悟之后的感激……。又如“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的探源: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认为世界总是处于变化之中的,永远凝固不动的东西是不存在的,人第二次踏进同一条河时这条河已经不是原来那条河了。类似的疑问还有许多,这里就不一一说之,待各位有兴趣一阅便知。

这本书还引发了我的学习欲望。本书介绍了很多中外的文章,都值得一读。如对“古文观止”的阐述:这部书所选辑的古代文章都是最好的,其他文章超不过这些所选文章的水平。作为一个有点求知欲的人,在领会后一定会抽时间找来一读。其他还介绍有楚辞、十三经、中外古典十大悲、喜剧,唐宋家之作等,都值得一读,因为这些作品都是古代的文学精华,能引领读者进入一个异彩纷呈的世界。

第4篇

【关键词】古代汉语;学习兴趣;形象性;娱乐性;文化性;问题途径

最近,我院针对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的学生就古代汉语方面的问题进行了专题调研。在近三百六十份的调查问卷中,我们惊讶的发现,真正喜欢学习《古代汉语》的同学仅占36.72%,而回答一般和不喜欢学习《古代汉语》同学则高达62.43%。同时调查结果还显示,平时课外阅读古文经典的同学仅占15.12%。总之,大多数同学对《古代汉语》的学习兴趣不高,用在古代汉语方面的学习时间非常少,绝大多数除了课堂学习以及考试之前临时突击外,很少再主动学习,这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况且,古代汉语语句晦涩难懂,学习过程枯燥乏味,加上课时由原来的每周四节课压缩至三节课,这使得本来就难以操作的古代汉语教学变得更加艰难。

在当今中国大学中汉语逐渐被忽视、被排挤,而英语被重视被追捧的社会大背景下,中文师范专业古代汉语教学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举步维艰,教学效果令人堪忧。目前,中文专业师范生大多数不能熟练阅读中国古典文献,更不要说继承古代文化遗产,进行高质量的中学文言文教学了。

在当前形势下,加强古代汉语教学改革已刻不容缓,促使古代汉语教学逐渐摆脱当下的困境,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必须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为突破口,突出实现古代汉语教学的形象性、娱乐性和文化性,教学时既要“深入”更要“浅出”,尽一切可能拉近学生与古代汉语的距离。

一、注重古代汉语教学中的形象性塑造

古代汉语的教学内容由于时代久远,再加上历史演变,逐渐脱离现实生活,因而难免晦涩难懂,不知所云。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尽可能的“深入浅出”,注重教学内容的形象性塑造,把抽象的内容具体化。比如教师在讲解“伐”这个字的时候,如果单纯让学生死记硬背“伐”字含义的话,效果肯定会大打折扣。我们不妨从“伐”字的起源入手,即甲骨文中的“伐”字,像以戈()击杀人()的头部。再配上《说文解字》解释:伐,擊也。从人持戈。一曰敗也。翻译过来就是:伐,击杀。字形采用“人、戈”会义,像人手持戈。一种说法认为,“伐”是“毁坏”的意思。这样的教学过程就比单纯的定义化教学更加具体形象生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因此会有明显的增强。

古代汉语曾经是一门活的语言,迄至今日依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但上下五千年,纵横几万里,有些仅凭文字讲解,已很难让人了然,比如古代战车、多样的玉器、古代礼仪跪、拜、稽首、避席等等。现代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为形象化教学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配有大量与古代文化知识相关的动画和图片,这样更能加深学生的印象。

同时,动画和图片的运用, 也拉近了历史与时代的距离,让人油然而生亲切感,这对提高学生学习古代汉语的兴趣大有裨益。

二、提高课堂教学的活泼性和娱乐性

纵观古代汉语的教学内容,我们不难发现,其内容本身是非常有趣的。但为何我们的课堂就如此死气沉沉,索然寡味呢?原因在于部分教师的授课过程非常呆板,不知变通,真是“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其实,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比如讲解文选中的典故、历史人物的逸闻趣事、有关文化社会背景等等,再比如提到古代的礼仪方面的知识,可以让学生上台去表演展示等等,以提高课堂教学的娱乐性。再例如,讲到“汤”字的时候,可以联系古今。“汤”在古代汉语中是“热水”的意思,而在现代汉语普通话中则是“菜汤”的意思,但是“汤”的古义不仅还保留在现代汉语的成语中,如固若金汤、赴汤蹈火等,而且吴语苏州话里的“汤”同样也保留着古义,比方说“面汤”在苏州话里就是“洗脸的热水”。

再比如大家都知道“筷子”是中国人的传统,那古人一直都是用筷子吃饭的吗?此时教师就可以将一些与此有关的历史典故。《礼记·曲礼上》讲到请客吃饭时,说:“共饭不泽手。”“泽手”,就是双手摩擦发热而出汗的意思,这怎么讲呢?唐代经学大师孔颖达的注解是:“古之礼,饭不用箸(筷子),但(只)用手,既与人共饭,手宜絜(洁) 净,不得临时始捼莎(两手相搓)手乃食,恐为人秽也。”原来上古时的中国人和现代的阿拉伯人一样,是吃“手抓饭”的,并不是使用筷子作为餐具的。吃手抓饭,使古人养成了饭前洗手的习惯。《管子·弟子职》说:“先生将食,弟子馔馈,摄衽(衣袖)盥(洗手)漱,跪坐而馈。”意思是:先生要吃饭了,弟子要准备好食物,然后洗手漱口,跪坐着吃。《左传·昭公二十年》也记载说:“华亥(宋国大夫)与其妻,必盥而食。”

通过这样有趣的案例,老师不仅教得轻松,让课堂气氛活跃起来,而且学生更易于接受,学的更加轻松,一举两得。

三、古代汉语教学应与文化相结合

语言与文化历来密不可分,诚如美国著名语言学家萨丕尔所言:“语言的背后是有东西的,并且语言不能离开文化而存在”。在教授古代汉语的过程中,如果单纯地讲解课本所选经典文选和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的知识,难免会显得过于枯燥,如果我们把相关的古代文化知识融合进所讲内容,就会使乏味的语言课变得趣味横生,妙趣无穷。因为有机地将古代文化常识融入教学过程中就能消除理解上的隔阂,拉近古今的距离,尽可能地使学生置身于古代文化的背景下学习古代文献,增强语言课的趣味性。所以说,将文献知识和文化背景有机地结为一体,能够提高古代汉语的教学效果。

例如《左传·齐晋鞌之战》中战争开始前齐侯说过一句话: 余姑翦灭此而朝食。照我们现在的生活习惯,早晨一起床就吃饭,学生很难理解这句话,难道齐侯要进行闪电战吗? 在这里教师就要给学生讲解一下古代的饮食文化,即古人的生活方式不是一日三餐,而是一日两餐,因此古人的早餐比现代人要晚得多,一般要到十点左右才吃。齐侯这句话表明他很轻敌,希望速战速决,一旦了解了这一文化知识,学生就能理解《孟子?滕文公上》中“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飧而治”的意义,“饔”为早饭,“飧”为晚饭,没有说到午饭。我国南方一些地方的农村现在仍然是一日两餐,可谓是“古风犹存”。

在“汉字的构造”一节中可以借助“婚”、“娶”等字让学生了解古时的抢婚习俗。讲《触龙说赵太后》中“持其踵为之泣”一句时有必要交代古代的“哭嫁”习俗。针对教材通论部分“古代文化常识”有关传统“六礼”内容可以请学生介绍各自家乡当前流行的婚俗,并与“六礼”进行对照,分析其传承与变异之处,可就“开门礼”、“上轿换鞋”、“传袋”、“撒帐”、“掀盖头”、“闹洞房”等习俗展开讨论,挖掘各自产生的根源。

总之,在古代汉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探索出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努力使教学环节融形象性性、趣味性、知识性、文化性于一体,使教学内容变难懂为易懂,变枯燥为有趣,变无用为有用,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势必会日益提高,其学习效果也会更好。

【参考文献】

[1]王珏.试论中文师范专业古代汉语教学质量的提高[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11,2(2).

[2]李秀芹.论古代汉语教学中的三结合[J].管理工程师,2011(1).

第5篇

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和西班牙,“趣味”一词被指代为“喜欢”、“娱乐”并已经变为日常用语。绝大部分西方学者认为,“趣味”被泛指一种神秘、本能的力量,这种力量使人在生活的不同情形里做出正确的选择。

“趣味”作为文明行为的基本概念首先是在西班牙作家格拉西安1647年的著作中出现的,但那个时代的“趣味”一词仅被应用于食物,品酒和音乐范畴,到了17世纪下半叶才用趣味来表示审美。

15世纪下半叶,当时佛罗伦斯的建筑师菲拉雷特在1464年写的《论建筑》中说过,他也曾喜欢过现代风格,但是一旦开始品味古代风格,就变得讨厌现代风格了……这里的“品味”正是“趣味”的动词形式。由味觉的术语向审美评价语的转换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开始流传。

17世纪中叶,在法国,趣味与美相联系早在1645年便由法兰西的元老之中的盖士德巴尔扎克使用。在他之后,剧作家莫里哀在《可笑的女才子》、《太太学堂的批评》里在与美相联系的意义上使用了“趣味”这个术语。17世纪法国作家拉罗什富科在《论趣味》中认为趣味变化无常,它依赖于个人的嗜好和所处的环境,但好的趣味确是一种准确评价的本能,这种本能建立在判断之上,和心智、道德、审美对象有联系,而不是依赖于情感。

17世纪末,法国人将趣味和审美相联系以及作为一种判断力的表述,逐渐开始影响欧洲的其他国家。首先将趣味作为艺术批评术语使用的是法国作家拉布吕耶尔,他在1688年的《品格论》中写到,在艺术中有一个完善点,就好像大自然中还有着成熟和善良一样,对这个完善点没有感觉到,或者他所喜欢的东西要么超过要么不及这个完善点,那么这个人的趣味就是有缺陷的。

对于“趣味”的界定则是由意大利的埃托里作出的。埃托里在他的《修辞著作中好的趣味》写到,好的趣味这个词实际上是指谁能从不好的食品中把那些美味选择出来。在1648年成立的皇家绘画与雕塑学院在查尔士・勒布朗院长的领导下确立了古典主义的权威地位。随后他的主张遭到了艺术理论家德皮勒的挑战,德皮勒在“画家的天平”(即确定构图,素描,色彩和表情为评价画家的标准)理论中,特别强调了色彩和趣味的概念。他把从格拉西安那里继承的“物质味”转换为知性领域的“精神味”。他把趣味分成三种“自然趣味”、“人工趣味”、“民族趣味”,最终逐渐压倒了单一绝对和古典的趣味。

18世纪,英国学者比法国学者更进了一步,他们将对“趣味”的讨论发展成了一种理论,使这个术语变成了美学的中心概念。夏夫兹伯里从非理性主义的角度看待趣味,他把趣味看作是与生俱来的,属于那些被感知的对象,又属于去感知的心灵。他还认为美感的趣味与道德感及常识有着密切的关系,通过内在的感觉能力显现出来,有赖于一个民族的性格,不受偶然的影响。同时代的约瑟夫艾迪生在《旁观者》上写道,不是趣味遵循艺术,而是艺术遵循趣味;如果趣味是良好的教育、对古典的敬仰,那么它就是普遍的,是在某种程度上是天生固有的,假如它能随时出现的话。英国学者将趣味与普遍性联系起来,逐步将它的美学范畴的讨论转向心理学范畴的讨论。

在18世纪,关于艺术批评的讨论以及有关趣味的争辩,在当时的文化界里变得相当丰富和有影响。“趣味”作为一个术语成了许多新观念的中心点,这些观念把注意力转向观众或听众的心境。对于艺术批评的传统权威地位提出了质疑。

第6篇

首先,语文教师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要学习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不仅能够读懂文言文,还要能够讲解分析,不单是能够讲普通话,还要懂得汉语各方面的知识,要从语音、词汇、语法上来学习掌握;同时还要学习语言上的一些理论,同时还要掌握古代汉语知识,懂得理解字词句的古今义,知道古代汉语的不同句式等方面的知识。只有懂得古代汉语,才能理解文言文,才能深入领会文章内容,才能传承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文明,才能有深度地教授给学生。懂得了语言,才能灵活运用,才能在语言表达上有所优势,而教师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就是语言表达能力,如果没有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即使满腹经文、一肚子才华也展示不出来,那就无法教给学生。文学上,要学习中国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除了学习了解文学史上的知识外,还要学习相关的文学理论,如文学概论、中国文学批评史等学科的知识,中外文学理论都要知道了解,最好能够深入研究。总之,语文教师要有自觉的文学意识,要形成一种文学精神,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品味语文的趣味意蕴,并教导学生体味语文这种独特的韵味。

其次,语文教师要有熟练的专业技能。作为一个教师所应具备的教学技能,包括各种教学方法、普通话、三笔字、课件制作等教师技能。

语文是情感的课程,语文教师普通话一定要好,起码也要过得去,所以要勤于练习普通话,力图讲好普通话;同时,要提高自己的朗诵能力,要能够有感情地朗诵课文,体现课文的情感,因此,应该通过各种诗歌美文的诵读,较强诵读能力。

语言是一个教师的外在表现,三笔字也是教师显露在外面的行为,教师最好要能够写一手好字,尤其是粉笔字,而语文是文字的课程,语文教师写字的功底就显得特别的重要,所以也应该加强三笔字的练习,写一手好字让学生有个好印象。

同时,还要掌握现代的教学手段,懂得使用多媒体,会制作精彩的课件,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现代社会是信息化的社会,教育信息化扑面而来,我国的教育信息化进程不断加快,因此,语文教师要学习信息技术知识,具有良好的信息素养,为广泛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做好充分的准备。

第7篇

对多数中学生来说,文言阅读能力亟待提升。文言阅读能力提升之法首推广撷博采,广泛积累高频出现的实虚词、文化常识等,便可厚积薄发,备考定当从容。

当然引导学生广撷博采,第一要务是引导他们重视积累。笔者喜欢一句话“思想决定行为”,老师首要任务端正他们的认识。文言文是中国古代文明的一载体,在数千年的岁月沉淀中,凝聚了中华民族的人文精髓,蕴涵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在中国文化发展史和世界文化史上都具有重要的位置。重视对文言学习,受益匪浅。从长远看,学好文言文能增加我们见识,丰富我们的文化底蕴,汲取文化精髓,提升写作能力,还能涵养我们的性情,修养我们的品行。从短期看,文言文是语文备考的重要组成部分,中高考中对文言文的考查力度有增无减。总之,对于文言文,我们不得不爱,不得不学好。唯有用心阅读,善于积累,方可领悟文言之妙,获得高分之策。

引导学生培养兴趣,在兴趣中积累,在积累中提升。我在教学别注重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兴趣,以浓厚的兴趣来带动课堂教学。笔者在教学高中读本《晋公子重耳之亡》一课,有意要提醒学生注重积累“晋楚治兵,遇于中原当撤军,其辟君三舍”中的“舍”字。教学时先让大家猜一猜,“舍”当做何解?没想到,答案各异。平日不够活跃的文言文课堂一改常态,大家激情高涨。有人在我建议结合工具书查阅之前已迫不及待地翻查起来,也许是这个乍看不像长度单位的词有一份好奇。大家惊奇发现,舍是古代长度,指三十里,成语“退避三舍”由此而来。看到大家兴趣正浓,我临时转换课堂内容,就势引导:除我们知晓的寸、尺、丈外,古代许多如“舍”一样长度单位饶有趣味,大家回顾自己知晓的文言文、诗歌,再结合手^资料,梳理出其它很特别的文言长度单位,做有效的汇总。仞,指人伸开双臂的长度,一般指七尺或者八尺。《愚公移山》“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黍,一尺为100黍。《核舟记》“高可二黍许”;跬、步:跬是半步,抬一次脚;步是一步,抬两次脚《劝学》“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寻、常,八尺为一寻,二寻为常《登飞来峰》“飞来峰上千寻塔”。这些长度单位很快被大家梳理在笔记本上。

积累有法,学会归纳,分类汇总,比较中积累。有些词的常见意思比较固定,记住这些基本的在错题本上分类积累常见关键字,并不时翻阅读记。虽开始积累识记较费心,但会一劳永逸之效。渐次在考试中,学生成绩有了起色,学习兴趣也渐增。这之后老师要继续引导学生学会分类整理积累。意项比较固定一些常见虚词如:会:恰逢;遽:突然,急速 ;甫:刚;逮:到,及;迨:等到,达到。咸:全,都,悉都;及:等到;阑:将尽;俾:使;犹:如同,还,尚且;尝:曾经;寻,不久。再如,皇帝有关的常见词。游幸:帝王出游;车驾:帝王所乘的车,多为帝王的代称。御,与皇帝有关的事物、御车、御旨、御前、御书践祚:即位;登基。觐:朝见皇帝。表、疏:给皇帝的奏章。其中文化常识类更是固定,即便在不同语境中,意思也不变,如服阙:古代服丧三年后除去丧服;同岁:同榜登科;致仕:辞官退居,告老辞官;去官:离任;屏居,罢官退隐乡里;里居:辞官回乡。其他诸如官职任命、升降、罢免等相关词,皆可分类汇总,高效积累。若在文段再次遇到,那种熟悉感带给学生的是轻松愉悦。

学会巧积累,还得善思善析。在阅读中,可重点解析一个字的意思,就能高效记住一些高频率的词语,有正如多米若骨牌的效应,攻克一个词就攻克一堆词。例如查知“听”有治理,处理之义,能容易记住与“听”有关的几个高频词。听事:处理政事;听政:处理政务,执政;听断:办理政务;听朝:处理朝政;听讼:审理诉讼,判案。

第8篇

一、读懂——诗歌鉴赏的基础

由于年龄知识等的限制,初中古代诗歌的鉴赏需要以读懂为前提。所谓读懂,就是指对所读古代诗歌的词句含义、内涵能够有正确的理解和认识。可见,读懂是阅读古代诗歌的基本要求。如果连一首诗歌的意思都不能理解,那鉴赏就无从谈起。所以,要了解诗歌的内容,读懂诗歌,就必须掌握诗歌用语的含义,了解诗人的基本情况,相关的创作背景以及相关的典故。

1.掌握诗歌关键用语的含义

诗歌中有一些高度聚集作者情感或者用来描述氛围的关键词语,我们把这些词语叫做诗眼或词眼。

2.了解诗歌典故的含义

用典是古代诗歌常用的艺术手法,可以增加语言的容量和弹性,使诗歌典雅含蓄。典故的含义一般是固定的,因此对诗歌内容的分析鉴赏有时可以从诗的典故意义着手。

3.弄清诗歌创作的背景

了解诗歌的文学常识、生活常识、时代背景和社会现实。比如读杜甫的作品,就必须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和作者当时的处境,才能更好地体会到作者的心酸。

了解诗人的思想倾向、政治主张、志向追求和生活经历等等,由于作家的生活经历、感情气质、艺术素养等各不相同,因而在创作中表现出各自独特的格调、气派和趣味,这就形成了作品的不同风格。如王维诗风的恬淡生动;王昌龄诗风的雄健浑厚;李白诗风的飘逸洒脱;杜甫诗风的沉郁顿挫;韩愈诗风的气势磅礴、奇特新颖;白居易诗风的平白清新;李商隐诗风的清丽俊逸;杜牧诗风的含蓄绰约。了解诗人的风格,有利于把握他们在诗中表达的思想,更好地读懂诗歌。

二、感悟——诗歌鉴赏的关键

对于诗歌,光是读懂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有所感悟。所谓感悟,是指在读懂诗歌的基础上,要有较深入的理解,了解其表现内容的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展开联想,弄懂诗歌的形象,品味诗歌语言的深层涵义,还要展开想象,融入诗人营造的意境中去,从而最终使读者和诗人产生共鸣。

1.了解诗歌的意象

古诗词中有一些意象的意义是固定的,这些意象有着丰富特殊的文化内涵,它已不是一种单纯的物体了,而是一种情感的象征,古人常用这些意象的象征意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2.深入诗歌的意境

诗离不了景物的描写,诗歌的意境是通过景物来表现的,因为古人通常把情感寄寓在景物之中,如小桥流水、高山大川、清风明月、沙漠沧海等,所以要体味一首诗的深邃的意境,可从诗中的情和景着手进行分析。

3.把握诗歌的题材

我国诗歌众多,类型多样,了解诗歌的题材对于诗歌的鉴赏有很大的帮助,大致可分为借景抒情诗、咏史怀古诗、伤春伤别诗、羁旅行役诗、山水田园诗、托物言志诗、边塞征战诗、赠友送别诗、闺怨诗、谈禅说理诗等多种类型。

如山水田园诗,是诗人以山水田园为审美对象,把细腻的笔触投向静谧的山林、悠闲的田野,创造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借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代表人物主要有陶渊明、谢灵运、孟浩然、王维、杨万里等。

第9篇

一、精读词语:积累、识记、领会,以期厚积薄发

1.蚕食鲸吞式阅读,兼收并蓄,多多益善

注重古文词语等基础知识的积累,才有可能让学生具备阅读简易古文的能力。古汉语词语是文言的基本组成部分,学生只有掌握了大量古代词语,才会读懂文义,对未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有帮助。因此教师应该把古代词语的教学放在首位。以阅读为突破口,阅读奠定学生古文学习的基础。

2.条分缕析式阅读,脉络清晰,条理分明

学习古文,还应该注重文言基础知识的归类。归类整理时可以从特殊字词的读音、一词多义、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特殊句式、成语典故、重点语句以及文化常识等多个方面分类操作,每个单项都可以自行规定一种特殊的标志,以节省时间,提高学习效率。不过,不管做什么样的整理,都必须以相应的例句来证明,否则知识点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终将成为枯木、死水。

3.反刍倒嚼式阅读,“学而时习之”,巩固吸收,强化记忆

以学过的知识带动对将被遗忘的回忆。如“许”字,学到《小石潭记》的“潭中鱼可百许头”,就联系记忆刚学过的《与朱元思书》中的“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五柳先生传》中的“先生不知何许人也”,前两个“许”字用在数词后表示约数,是“大约”的意思,第三个“许”字则解释为“处所”。不间断地积累、巩固、记忆,才能使散落的知识点变成有牵连的知识链。

二、美读原文:“翻译”“品析”碰撞融合,传统现代交相辉映

教师进行古文教学时大多采用翻译和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学生究竟听翻译还是听分析,经常困惑,结果就会一无所得。

古文阅读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十分强调“字字落实,句句清晰”,常满足于翻译一段,分析一段,段段如此,章章如此,堂堂如此,长此以往,美文被分解得支离破碎。而系统论观点强调整体性原则,这一原则也适用于古文阅读教学。“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切入点是古文阅读教学中的扶手。以这一扶手为中心,辐射全篇,对古文进行系统性处理,将学生引入古文世界,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当然,古文教学切重视阅读,但不能信马由缰地乱读,这里有两点需要我们注意:

1.遵循阅读古文语句的一般性要求

许多学生甚至一部分语文教师,特别喜欢以类似读现代文的语调来阅读古代文学作品,这种做法是不可行的,对培养学生的文言语感有相当大的害处。一般的古文表达,一是单音节词偏多,二是句子偏短,三是用词造句精当,四是从内容到修辞都远远比现代汉语难懂,五是尤其讲究语言的节奏感。所以阅读古文时语速要更放慢一些,词语与词语之间的停顿要更长些,抑扬顿挫的安排要更妥当一些。要找到那种特定的“之乎者也”的调式。

2.品读作品,领悟出其特有的语言风情

这是品读经典美文的基本要求,可是由于古代文学的特殊性而变得难了。不同作家的语言风格存在着一定差异,因为作品是“古文”,现代人阅读古文的机会少,并且读得十分粗糙,常常不能从语感上体验出这种差别,阅读古文,仔细琢磨,探其真髓,悟其真味,只有这样才有可能真正将古代文化的底蕴品读出来。

三、广读名篇:构建“仿真型”古文阅读学习模式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