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古代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势优选九篇

时间:2023-09-13 17:05:55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古代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势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古代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势

第1篇

关键词 “一带一路” 四川 贸易 格局

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四川省对外贸易迅速发展,取得了巨大的突破。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内陆地区经济贸易发展的步伐加快,更为四川贸易新格局,提供了极佳的机遇。

一、“一带一路”战略

丝绸之路是西汉时期张骞出使西域所开辟的贯通亚、非和欧大陆并连接沿线各国的陆上商业贸易路线,是古代东方与西方之间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交流的主要道路。“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指的是主席2013年提出的国家级顶层战略。“一带一路”战略旨在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全方位推动沿线区域经济的发展,形成了我国对外开放的新格局。对于西部地区而言,“一带一路”战略使得西部成为了开放的前沿,四川省作为西部经济发展的核心地区,“一带一路”的发展战略为其带来了机遇。“一带一路”战略使得上下游产业链协同布局,“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对四川省的发展定位是打造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四川省应充分把握难得的历史机遇,根植于区域经济发展特色项目,不断地拓展内陆开放度。

二、四川贸易格局现状

(一)产业结构变动

以2011到2015年数据为例(由于2016年统计数据尚未公布,因此以截止到2015年的最新数据为分析依据),四川省地区生产总值呈逐年增长趋势,但是受到济下行的压力,地区生产总值的增长率呈逐年下降趋势,2012年的增长率为13。53%,而到2015年则下降至5.31%。在产业结构方面,第一产业比重较低,且增长速度较缓;第二产业比重占比较高,但是增长幅度逐年降低,尤其到了2015年,受经济大环境的影响,呈负增长现象;第三产业无论从增加值还是比重上都呈上升趋势,并保持了15%到18%左右的增幅。2011年四川省第一、二、三产业占比为14.19%、52.45%、33.36%,而到2015年时,四川省第一、二、三产业占比变化为12.24%、44.08%、43.68%。

(二)贸易规模变化

2011年至2014年,四川省贸易无论是进口总额还是出口总额都呈现稳定增长的趋势,但是在2015年四川省贸易进口和出口总额出现了双降现象,这是一种比较少见的现象,影响四川省贸易发展的因素主要为以下几点:第一,全球经济总体低迷,国际贸易的规模萎缩,导致了出口总额降低;第二,大宗商品的价格下跌,使得四川省进口总额随着成本的降低而降低。虽然四川省对外贸易在2015年整体形势不佳,特别是成都市外贸下滑,但是也存在着一些逆势增长情况,例如除成都以外的广安、宜宾、凉山、雅安等地区贸易质量有了改善。在外需持续低迷的大环境下,四川省对外贸易的发展面临着诸多困难。但是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推动,四川外贸发展将得到一系列的政策的支持,仍存在着机遇和发展空间。

(三)贸易区域分布

四川省的贸易分布以成都为主,成都市一地的进出口总额约占全省贸易总量的80%,①而其他城市和地区,除了德阳市、绵阳市、乐山市和广安市有一定数量的进出口贸易外,其他城市和地区贸易发展十分缓慢。而从外资的引进来看,同样也是较集中于成都市及周边地区,一些相对偏远的城市和地区无论在利用外资、引进人才还是发展贸易上,都处于劣势。总的来说,四川省的贸易分布十分不均衡。

(四)贸易环境

2016年四川省出口总额按商品类别划分,农产品占比为2%,机电产品占比为65.6%,商新技术产品占比为45.5%,四川是我国的农业大省,县域经济在全省经济中占比重较大,对于贸易产业,农产品仅占极少份额,从一个侧面也反映出了四川贸易布局的不均衡。此外,四川省2016年全省出口总额按企业性质划分,国有企业占比为11.9%,外商投资企业占比为46.2%。其他企业占比为41.9%。②从数据上可以看出四川省出口贸易是由外商投资企业主导,对于外资的依赖程度较高,本土企业相对来说贸易能力较弱。

三、“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四川贸易的发展策略

(一)优化升级产业

“一带一路”沿线的主要国家和地区以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为主,这些国家中大多数城镇化建设程度不高,因此,在基建设施和工程方面需求量较大,而这一需求,为我国一些具有优势的制造行业提供了机遇。对于四川省而言,有着一批研发能力较强,竞争优势较为明显的装备制造企业,应充分把握“一带一路”沿线产业互补的格局,优化升级优势产业,加强研发,提高市场竞争能力。同时,四川省可以借助“一带一路”建设,使用利好政策,吸引投资者,帮助地方项目进行营销和战略规划。

(二)稳定的环境建设

稳定的环境建设包括生态环境和政治环境。生态环境指的是走绿色和低碳的可持续经济发展道路。由于四川省地处西部地区,资源环境约束较大,在发展中应充分利用信息化和先进技术,构建可持续的增长动力。政治环境指的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与沿线国家的政策沟通。“一带一路”参与合作的国家众多,同时也与部分国家形成战略竞争关系,因此,在发展的过程中应处理好政治互信、领土争议、外交关系等多方面的阻碍。

(三)推动区域经济结构调整

四川省具有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丰富的旅游和文化资源,众多的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如峨眉山、乐山大佛、九寨沟等从多景点均为国内外知名景点,每年游客络绎不绝。在“一带一路”战略的背景下,可以推动区域内的旅游产业的发展,培育高知名度的景区景点,从而调整区域经济结构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四)创新四川省对外开放机制

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应鼓励政府、企业和各类监管部门主动学习国际规则和惯例,在金融服务和贸易投资等方面创新实践,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建立公平、公正、透明的投资环境,提高全省经济对外开放水平,鼓励社会资本参与项目中,从而促进四川省经济发展。

综上所述,四川省虽处于内陆地区,贸易发展仍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将会对四川省与沿线国家贸易的往来起到促进作用,为四川省贸易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及时调整全省的对外贸易发展策略,从而实现四川省贸易对全省经济甚至全国经济的增长贡献。

注释:①数据来源:四川省统计局四川统计年鉴。

②数据来源:四川省商务厅对外贸易统计资料(2016年1-12月)。

(作者单位为成都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 周凌云.试论“一带一路”对西部地区发展的机遇及挑战[J].经济观察,2016

(7):24.

[2] 吴晓琴.基于“一带一路”战略的四川省生态经济发展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5(30):109-110.

[3] 江佳慧.“一带一路”战略下四川省发展的机遇与挑战[J].商场现代化,2016

第2篇

关键词:郑州;航空港经济区建设;旅游发展;影响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01-0175-02

前言

旅游行业的快速发展得益于各个产业的带动,而旅游产业作为一个综合性产业,其发展与多个因素相挂钩。如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区域人才素质以及本地交通环境等。一个城市的交通环境能够反映该城市发展状况的同时也能影响各个产业的经济效益。本文从当前郑州市旅游发展现状来试分析航空港经济区建设对该城市旅游产业所带来的影响和作用。

一、郑州航空港经济区建设战略定义及战略意义

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许多行业正在不断趋向全球化发展。航空运输在现当代来说已经成为国家发展中极具重要意义的一门行业,它的发展,不仅促进了国与国之间的顺利来往交流,还为本国各产业的发展提供的便利的交通运输之道。郑州航空港经济区建设是作为我国首个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发展规划,其建设和发展目的是为加快中原经济的发展和稳定。此外,航空港经济区的建设不仅给城市带来了交通运输上的便利,其推动扩大对外开放也促进了该城市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首先,对于郑州航空港经济区建设的战略地位可从以下两方面来分析:(1)以航空港建设逐步发展成为全国重要的国际航空物流中心。实际上,在大同连接世界重要枢纽机场以及主要经济体制的航空物流通道,对于我国航空运输业来说是非常有利的。故郑州航空港的建设在国家的指引下能够逐步发展成为全国重要的国际航空物流中心,实现中原地区地处内陆发展外向型经济运输通道的顺畅;(2)能够作为内陆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航空港的建设不仅是要打通连接各国货物运输的通道,还要对其提升开放门户功能。

二、郑州旅游业发展现状分析

(一)郑州旅游产业发展目前效应分析

郑州市产业结构在当前来说已经达到了三级分割的高级化建设,其中,旅游行业的发展占据了本地区经济发展的主导地位。然而,在近几年来,郑州市旅游行业的逐步稳定发展为其总体经济带来了有效的促进作用。郑州市作为大多数旅客前来河南游玩的首站,当前已经成为河南省旅游消费的重要集散地。该市始终坚持“请进来”“走出去”的政策,在各种旅游方案、宣传语促销形式下实现了赢得旅游产业带动经济发展的局面。据2013年的统计来看,仅不到半年时间,就实现了国内游客5 427人次的接待率。

(二)郑州市旅游行业的发展意义分析

旅游即是指人们为了休闲、商务活动等其他目的离开常住地,到达其他地方并且将停留在那里低于一年时间的活动。一般而言,旅游产业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而不断发展的,故可以说区域经济的发展与旅游产业的发展是相互作用并相互影响的,经济增长带动旅游业发展的同时,旅游业也促进地区经济的增长。郑州旅游产业的服务所覆盖的行业相对较大,并且具有关联性、综合性,其产生的效果也更为有优势。按照促进就业量的角度来看待,旅游行业每吸纳一个旅游人才,则相关行业就必然要吸纳5个就业人员。而从世界旅游组织的测算结果来看,旅游行业在收入上,其每1元的收入意味着相关行业就势必会增加4 633元。当前, 郑州市旅游产业的快速稳定发展虽然已经将该效用进行发挥了。但就具体状况而言,在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的规划下,该区域的经济发展趋势以及旅游行业的总体发展还需要做进一步调整。

三、航空经济区建设对郑州旅游产业的影响

(一)航空经济区建设对郑州旅游产业的优势影响

1.郑州市旅游行业所依赖的资源是相当丰富的,并且资源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观意义性。如巩义石窟寺、黄治三彩遗址以及大唐嵩阳观等等景点,都作为旅游行业的发展支撑。并且其涵盖古代、近现代文明又都吸引着一批又一批的游客前往。就少林寺作为一项旅游产业而言,其在近十几年来武术文化几乎是闻名中外,也由此创建了自己的王牌产品效益。而伴随着我国4E级民航干线机场的建成,以及京广线、陇海线的贯穿南北的通行,郑州便形成了便捷的十字交叉枢纽,加上107线和310线高速公路的建设,更是将海、陆、空三线立体化的交通网络优势,使得郑州旅游在浇砼问题上变成了顺畅无比。

2.郑州是河南的核心城市,自古以来就有着浓厚的政治、文化、经济效益,并且其历史文化之悠久,非常具备承担起全国性商品流通和跨区域旅游的职能。而郑州在每年所举办的全国交易会、博览会等活动中更加展现了其作为国家级别的商贸中心。这样一个商品资源丰富的都市自然会吸引来自世界各地成千上万的旅客,因此在这样一种情形下,旅游设施的构建,以及对旅游市场的拓展、旅游活动促销等也就成为了必须。

3.当前,对于郑州市来说,区位优势和住宿设施已相对完备,并且能够为不断前来的游客提供基础保障。2013年,国务院正式批复了郑州航空港建造综合实验区的规划方案,而郑州市当前的经济发展又符合了为航空港建造提供坚实基础的优势条件。与此同时,航空港建设使郑州作为我国首个航空经济发展的先行区,引来新一轮的市场竞争热潮也是必然之势。故在不断吸纳外来人才的同时也带动了一批批知名企业的纷纷入驻,可见,航空港经济区建设在促进郑州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为该城市旅游客数量的引入产生了一定的助力。

第3篇

【关键词】古代丝绸之路 经济全球化 “一带一路” “三位一体”理念 包容性塑造外交

【作者简介】金应忠,上海市国际关系学会研究员

【中图分类号】F11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568-(2015)02-0085-12

【DOI编号】10.13851/ki.gjzw.201502006

2013年9月,主席访问哈萨克斯坦时提出沿着古代丝绸之路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倡议,同年10月访问印度尼西亚时又提出沿着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同年年底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将这些倡议正式列入决议,使“一带一路”建设成为中国国家战略。事实上,“一带一路”建设并非只是中国的国家战略,欧亚非三大洲越来越多国家对此倡议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和热情,纷纷提出相关建议和方案,这表明“一带一路”建设已超越中国的国家战略,成为更多沿带、沿路国家的国家战略,甚至成为欧亚非三大洲的共同发展战略也是可能的。这种可能的实现将成为当代世界和平发展新的切入点和增长点,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新的动力。这样的趋向为我们研究“一带一路”战略提供了新的视角,因此需要研究这种趋向的动力是什么?促使这种趋向形成合力的理念是什么?中国的作用是什么?研究这些问题与研究中国“一带一路”战略具有相辅相成的意义,本文拟就此展开讨论。

一、凝结欧亚非的历史记忆,

承载欧亚非的和平发展梦想

古代陆上丝绸之路与海上丝绸之路可以统称为古代丝绸之路,这不仅是中国先民走出来的,而且是欧亚非三大洲先民共同走出来的。古代丝绸之路建设的壮举与风采不仅在当代中国人中,而且在欧亚非的民众中都凝结着历史记忆。“丝绸之路”概念最早由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F. Von Richhofen)于1877年出版的《中国》一书中提出。 然而欧亚非的先民将通往中国之路与“丝”、“丝织品”联系在一起却是早已有之。据称在公元前10世纪,中国的丝织品就已到达古埃及。古希腊人对欧亚大陆的东方生产丝与丝织品的国家也早有耳闻,并以“赛里斯”(seres)称呼中国,用“赛里斯人”称呼中国人似乎与“丝”的译音相契合。 对丝织品、瓷器及其他产品的好感激发了“西方”人对中国的向往,试图开拓通往中国之路,犹如唐朝高僧玄奘因对佛教的敬仰造就了赴印度取经的壮举。欧亚非三大洲先民各自对对方的向往、好感以及互利推动了东西方之间的联系与交往。在数千年前,人们不得不利用双脚或借助畜力去跨越崇山峻岭、草原大漠的阻隔,也不得不依靠风帆搏击浩瀚海洋上的惊涛骇浪,实现互联互通的艰难可想而知,然而古代丝绸之路仍然在艰难中联通数千年。

欧亚非三大洲先民走出数千年传承的古代丝绸之路,学者黄仁伟认为是以相互发现对方为主要特征的人类历史第一次地理大发现为标志。 正是地理大发现增进了相互了解、互赏互鉴,使相互联系、交往不断增多,贸易、文化交流日益频繁。漫漫的古代丝绸之路互联互通为欧亚非古代先民建构了广袤无垠的生活圈,既有商人的往来,又有民族的迁徙;既有改善生活品质的追求,又有躲避灾难的需要;既有物质的互通有无,又有文明、文化的沟通交融;为各自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多样的机会。

近生的第二次地理大发现导致欧洲少数列强对非洲、亚洲的殖民与掠夺。而在此之前的数千年中,尽管古代丝绸之路的发展也不可避免地发生这样或那样的矛盾、冲突,但是在陆上与海上仍然不断拓展与延续,总体上对欧亚非三大洲的先民是有益的。古代犹太人在摩西带领下走出埃及、越过红海来到西亚,在“流着奶与蜜”的地方建立了自己的国家。古犹太国在“第二圣殿”被毁之后,其中一个支族沿着古代丝绸之路来到中国,并在开封定居,在融入中华民族大家庭的过程中繁衍生息,形成了“七姓家”的社会群体,获得了新的发展空间,成为犹太历史中独一无二的奇迹。公元610年,伊斯兰先知来到麦加传教,他曾说“知识,虽远在中国,亦当求之”,既肯定中国的文化价值,又鼓励双方相互交流。穆圣的后裔沿着古丝绸之路来到中国,既成就事业,又繁衍生息,成为世界最伟大航海家郑和的祖先。

中国汉朝使者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唐朝高僧玄奘到“西天”取经,郑和奉明朝皇帝之命在28年内率庞大船队七下“西洋”,多次远航至非洲东岸……诸如此类的往来至今都给所到达的国家留下美好的回忆,值得当代人珍惜。古代丝绸之路不仅惠及欧亚非三大洲先民,而且至今依然是相关国家民心相通的桥梁,发展和平友好关系的楷模,共建“一带一路”的历史明灯。

连接欧亚非三大洲的古代丝绸之路源远流长,延续数千年,传承的是坚韧不拔的毅力、互赏互鉴的态度,并在优势互补的交往联系中提升各国人民的福祉的精神。这种亲和力和精神在相关国家民众的历史记忆中历久弥新,是当代共建“一带一路”的民心基础、动力源泉,这也成为相关国家追求共同梦想的历史依据。这种亲和力和精神表明“一带一路”是沿带、沿路各国共同的发展战略,而且随着经济发展项目逐渐完工,经济开发区逐步建成,新兴城市集群快速兴起,新兴经济走廊不断形成,……由此带来的互联互通、经济一体化发展,不仅为发达国家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而且将带动新兴经济体实现群体性崛起。

弘扬古代丝绸之路的亲和力与精神,共建当代“一带一路”是欧亚非各国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历史趋向、维护经济健康、稳定发展的需要。

首先,共建“一带一路”反映了当代欧亚非各国推动经济健康、稳定发展,增进民生福祉的强烈愿望。我们正处在要和平而不要战争、要合作而不要互斗、要稳定而不要动乱、要富强而不要贫弱的和平发展时代。不仅发展中国家要实现和平发展,同样发达国家也要提振经济,扩大出口、增加就业机会、改善人民福祉、提升内部的稳定性等。古代丝绸之路给了欧亚非三大洲相遇的机会,共建“一带一路”又使三大洲获得了合作的契机。因此这不仅是复兴与重振古代丝绸之路的伟大工程,而且将为世界提供和平与稳定之锚,为增进人民福祉提供机会之窗,也为各国实现和平发展的目标准备了条件。

其次,共建“一带一路”为沿线国家创造了相互发现并再发现自己的机会。这可以用黄仁伟所说的人类社会的第三次地理大发现来表述。 古希腊人在见到中国人之前,地理学家克泰西亚斯(Ctesias)在公元前397年所著的《旅行者》的著作中这样描述中国人:“男高十二骨尺(中指之端至肘为一骨尺),寿逾二百岁”, 犹如今人对外空人的想象。尽管今人对地球上同胞的描述已不需要这类想象,但是对对方的发现乃至自我发现依然存在着极大的空间。

从认识论的视角来看,社会是一种共生关系,人是在共生关系的相互发现中发现自己的;如果不善于发现他者与自身的真实关系,很难发现自己的存在。受到传统国际政治、地缘政治观念以及历史与现实矛盾和分歧的束缚,国家之间的相互认知以及对自我的认知往往是不完整、有偏差的,由此导致合作的潜能往往被忽视。而这些潜能或潜力的挖掘可能为相关国家带来广阔的发展空间。

而弘扬古代丝绸之路精神,共建“一带一路”可以为应对上述问题提供新的视角。认识的转变需要从新的视角来思考,共建“一带一路”对欧亚非各国都具有内生性,植根于对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记忆。从古代丝绸之路到共建“一带一路”是一脉相承的,如果说古代丝绸之路因给相关国家相互发现并发现自己带来了繁荣,那么共建“一带一路”同样将带来新的辉煌。路是走出来的,新的辉煌就在脚下,因此需要我们高瞻远瞩、迈开脚步。

第三,共建“一带一路”为欧亚非各国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建构战略主动地位提供了新的契机。从“大航海时代”开启的经济全球化以来,“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兴衰相依”的发展趋势愈加明显,共同发展、共担风险的要求也愈加强烈。这不仅需要研究如何实现共生、共同发展,而且需要思考如何建构相互合作抵御风险的平台。

共建“一带一路”既是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又是建立应对经济全球化风险的重要战略依托的需要。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超级大国或许是经济全球化风险的策源地,但是由于其资源与实力的体量较大,因此客观上自身可以建立应对风险的战略依托。1997年,金融危机席卷亚洲并波及欧洲,而美国却岿然不动。2008年,爆发于美国的金融危机,目前来看美国比其他国家更早走上复苏道路。欧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也使欧洲获得了类似的体量,但是抗御风险的能力却与美国相差甚远,表明其体量还不够大、不够强。

因此对众多欧亚非国家而言,应对经济全球化风险,要善于共同建构足够大、足够强的战略依托。俗话说“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人可以走得快,众多人在一起可以走得远。当然这里的战略依托不是传统国际政治概念,也不针对谁、攻击谁,而主要是促进相关国家经济稳定发展的需要。发展中国家需要有战略依托,发达国家也同样需要,日本经济发展经历的波折也证明了这一点。尽管日本曾为建构自己与东亚国家经济关系的“雁行模式”而骄傲,但是日本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依然失之于未能使东亚国家成为其经济稳定发展的战略依托。尽管日本曾经提出建立“心心相印”关系的说法,但这仅仅是一种外交辞令,事实上一直秉承使东亚国家落后自己十年的理念,因此无法建立抵御风险的战略依托。上世纪80年代的“广场协议”使日本经济一蹶不振,表明“脱亚入欧”不能使日本获得战略依托,跟随美国也不能使日本获得真正的战略依托。经济问题必须依靠经济办法来解决,没有经济领域的战略依托,日本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再复兴是没有希望的。

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的发展趋势都是当代世界的客观事实,各国相互依赖、利益交融同样是当代世界发展的客观事实,如何合作应对经济全球化的风险是各国的共同需求,就此而言,共建“一带一路”为沿线国家提供了确立战略主动地位的新契机。

二、将是21世纪最伟大的经济再复兴工程

对于古代丝绸之路的起点与终点问题,主要是指“官路”,即使在当代讨论也涉及各种因素。太仓浏河港与上海港在历史上都在现江苏省内,明朝郑和率船队七次下西洋,都是从该地起航。上海宝山也因当年曾建造烽火台“宝山”、为郑和船队导航而得名。这说明当今的上海港在历史上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至于“民路”的起点与终点更为多样,古代丝绸之路途径欧亚非各地,许多城市或地区都是连接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这是因为各地都有加强经济交往联系的内在动力,也有展示自身魅力与优势的内生需求。在这种内生动力与需求的驱使下,使得古代丝绸之路在欧亚非三大洲纵横交错、相互联结,而且延续数千年。

当代的“‘一带一路’是世界上跨度最长的经济走廊,包括亚太、欧洲、非洲等多个经济圈”, 是经济全球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和动力之一,同样也将是沿线国家共同努力、循序渐进实现经济一体化的过程。何处为起点、何地为终点、何处联何地接,将由沿线国家按照经济发展规律、社会发展需要作出选择。将沿线所有经济圈互联互通起来,实现经济一体化。当然,“一带一路”建设即使用100年时间来完成也不为过,与用数千年时间走出的古代丝绸之路相比,100年或许只是弹指一挥间。当代“一带一路”建设,各国有自己的原则构想,即使远在大洋彼岸的美国也对此有自己的抱负,这是很正常的。“一带一路”建设在客观上可以视为欧亚非三大洲人民实现共同梦想的过程。互联互通的价值最终都将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得到体现。因此这项历史性工程的进展如何,将在根本上取决于沿线国家在此过程中相互认知的深化与合作。

尽管“一带一路”的沿线国家之间确实存在大量历史与现实的矛盾与分歧,但是这些矛盾和分歧并非不可调和,需要通过建设责任共同体来加以应对,包括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以“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原则来处理相关问题,维护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的整体发展。如果说国家之间的矛盾、分歧具有客观性,那么建构责任共同体就显得十分必要且重要。尽管各国家之间的利益有所差别,相互之间的矛盾在所难免,但共同利益或互补利益并非独立存在,而是与个体利益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任何个体利益均具有双重属性,即与他者个体利益的矛盾性与同一性、自主性与共生性。如果说其中的自主性、矛盾性带来与他者的矛盾与分歧,那么其中的同一性、共生性则要求发现与他者个体利益之间的共同利益或互补利益,承认与他者合作、协作的必要性,也因此需要建立在某种底线上的责任共同体来管控、弥合、化解相关矛盾和分歧,为各自拓展个体利益开辟空间、带来实惠。

按照上述理论,各个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认识、发现自己,归根到底要求在认识、发现与他者之间的矛盾、分歧的基础上,寻求有效的应对途径,建构具有规范性的相互责任制度和机制。就此而言,共建“一带一路”首要的问题是避免使沿线国家之间的矛盾、分歧影响合作的前景,要用塑造性思维寻求构建责任共同体,以此来管控、弥合、化解矛盾与分歧。在该问题上,尽管面临经济优先抑或政治优先的选择,但是发展对任何国家来说都是硬道理,所以以责任共同体为指导来建构经济与政治的统一性是最佳的选择。如果说欧亚非三大洲先民共同创造的古代丝绸之路是勇气与智慧的体现,主要是对高山峻岭、荒漠草原乃至惊涛骇浪等自然条件和物理障碍的克服,那么当代人共建“一带一路”同样需要以高度的勇气与智慧来塑造责任共同体,以便管控与化解相互间的矛盾与分歧,提高利益共同体的安全性,塑造和平共处、和谐共生的环境,为建立命运共同体创造良好的条件。

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命运共同体三位一体的理念源于经济全球化的时代特征,国家之间在安全、发展方面的合作都是全球化进程中的伙伴关系的内容。具体而言,国家之间在诸如经济、贸易、金融、投资、公共服务、环境卫生、社会领域的相互联系也是对伙伴关系内涵的丰富与拓展。伙伴关系也强调兴衰相伴、命运与共。根据《辞海》的解释,“伙伴”是由“火伴”延伸而来,是指同吃一锅饭。伙伴关系既是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命运共同体的基础,同时也是外在形式。

此外,伙伴关系也强调国家之间关系的平等与均衡化。第一,平等就是要相互尊重对方的发展利益与权利,不能以大欺小、以强凌弱,更不能损害对方的利益和权利为代价而谋求自身利益。另外,在伙伴关系的建设中,也面临利益优先还是道义优先的困惑,这需要建立责任共同体来维持两者之间的统一性,既不能为了道义而舍弃合理的利益,也不能为了利益而舍弃道义,要实现二者的平衡,需要树立正确的义利观。

第二,发展的均衡性,是指中国在发展过程中要使相关各方都能从自身的发展中获得更多的发展空间、更多的财富增长机会,因此需要我们为落后国家、不发达国家提供适度的帮助,包括相应的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经验方面的支持等。只有其他国家发展了,才能为我们自身的发展创造新的机遇;只有在共同发展、共同增长的过程中,才能赋予伙伴关系实际意义。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国际政治经济不平衡问题日益突出,因而加剧了全球性危机爆发的风险,因此需要以更加平等、均衡的新型全球发展伙伴关系建设来实现同舟共济、权责共担,从而增进人类共同利益。“一带一路”战略正是对此问题的回应,该战略将为欧亚非三大洲的有关国家实现多侧面、多层次的广泛互联互通,共同发展、共同增长提供机会,以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当代需要,因而具有很强的战略前瞻性。

总体而言,“一带一路”建设作为中国的国家战略,适应了中国和平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中国融入欧亚非三大洲一体化发展的战略选择。但是在此过程中,“一带一路”建设又不仅仅是中国自身的事业和战略,也是欧亚非三大洲各国的共同事业、共同的发展战略,因此不仅需要共商、共建,而且需要各国共同出力,形成合力,因为这符合各国的现实发展与长远利益。此外,在共商、共建的过程中,也要共同分享由此带来的利益,实现各自的战略目标、战略价值以及实现对国际体系的战略再塑造。

第4篇

关键词:全民健身活动;设施;投资;研究。

1 概述。

体育健身设施是全民健身活动的物质基础,是能否贯彻落实《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基本保障,体育健身设施的投资资金则能影响到健身设施的数量、质量,从而直接影响到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

从现有参考文献资料来看,尚未见有对全民健身设施资金投入进行系统研究和我国全民健身设施投资资金的相关报道,我们拟对全国全民健身设资金投入进行多年的整体的动态研究,以期发现其变化的规律,为进一步促进全民健身设施的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2 研究对象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参考文献资料查阅的方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并通过自己的一些访谈,相互分析比较,得出结论。

数据来源于《体育事业统计年鉴》。

3 研究分析讨论。

3.1 不同地区资金投资比较分析。

我们按照全国经济发展的地区分类,将全国分为东、中、西三个地区进行研究;根据全国东、中部、西部地区投资资金总量表我们觉得出现中西部地区增长率大于懂不地区的情况可能是东部地区投资资金的总量基数较大(2002 年投资量) 因而中西部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东部资金投入明显要超过中部西部(除2007 年外)而且这种差异有日趋扩大之势。只有全面、均衡和协调发展的全民健身活动,才能真正实现群众体育与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协调发展,才能全面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体质与健康水平。所以,弄清全民健身活动发展不平衡的主要原因,提出促进全民健身活动协调发展的对策,这对于全面实现《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总体目标有着积极意义。

政府已经开始重视缩小东部和中部西部的差距,对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投资加大,但是西部经济实力薄弱是全民健身活动发展不平衡的根本原因。经济不仅是社会发展的基础,也是全民健身活动发展的基础。健身活动的发展的好与坏,归根到底取决于经济发展水平,取决于经济发展带来的个人经济状况以及由此引发的人的观念和行为方式的变化。经济对全民健身活动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体育事业经费投入、以及人们的体育消费水平等方面。加强宣传,为全民健身活动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加强西部地区经济建设,提高经济实力,为促进全民健身协调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3.2 不同级别投资资金的比较。

根据东部国省地县投入资金增长比例表(以2002 年为标准数)反映出我国东部地区各个投资的投资金额,可以看出省投入的增长比例比较大,尤其是2006- 2007 年的增长幅度较大,中部地区2002- 2003 年国家投资呈现猛增趋势,县级投入也在这段时间内出现异常的增加,其原因不是很明确。往后的2004- 2007 年国家投资比较均衡。根据西部地区国省地县投入的增长比例表反映出西部地区由于经济发展速度等关系,总量比中部,东部低,但是转化成标准数来看发展还是比较平缓的2006- 2007 年呈现了大幅上涨的趋势,无论是国家投入,还是省投入等,都有大幅度增加。根据东、中、西部国家投入资金增长比例表我们可以看出,中部地区在2002- 2003 年国家投入比较大,其余年份还没呈现大投入的情况,东部地区由于地方经济比较发达,所以国家相应的投入较少,没有大的起伏。2006 年以前国家对西部的投资还是比较稳定的,但是2007 年突然猛增可能与国家出台的相关政策有关。根据东、中、西部省投入资金增长比例表我们得出,中部地区省投入虽然速度缓慢,但还是呈逐渐上扬的趋势、西部地区和东部地区在2006- 2007 年都有较大幅度的上扬,尤其西部最明显,原因可能是由于国家投入力度加强而带动省投入的增加。东部地区由于奥运场馆和全运会场馆的建设,所以省投入力度也相对加强。根据东中西部地级投入资金增长比例表我们可以看出2002- 06 年东中西部地级市投资变化幅度不是很大,而2006- 2007年西部地级投入加大,可能是由于国家投入和省投入的拉动,有了质的飞跃。2006- 2007 年中部东部较前几年没有质的变化。根据东中西部县投入资金增长比例表中我们可以看出2002- 2003 年中部地区县级投入大幅上扬,相反东部,西部却成为下降趋势。2004- 2005 年中部和东部都有所回落,回到与2002 年差不多的水平,而后两年又呈现上涨趋势;西部地区由于国家,省,地级投入的带动,县级投资也有上涨。

西部之所以在2006- 2007 年的投资金额的涨幅较大,其主要原因主要还是国家政策的导向作用,还有西部地区省政府坚决贯彻落实国家颁布的《全民健身条例》,得到西部人民的广泛拥护。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1.1 2002- 2005 年全国投资资金总额下降,2006、2007 年涨幅较大;4.1.2 2002- 2007 年中部地区投资资金总量呈剧烈波动增长状态;4.1.3 西部地区由于经济发展速度等关系,总量比中部,东部地区低,但转化成标准数来看发展还是比较平缓的,2006- 2007 年呈现了大幅上涨的趋势;4.1.4 东部地区投资资金的总量较大,所以投资资金的涨幅不会太大,中部和西部地区投资资金的总量基数较小,所以发展空间较大;4.1.5 东部地区投资发展的趋势引领全国投资资金的发展趋势。

4.2 全民健身活动设施投资的建议。

4.2.1 应采用多种形式、多种渠道进行全民健身意识宣传。早在20世纪80 年代美国就己经专门成立了“健身和体育总结委员会”,并在50 个州建立分支机构,旨在唤起民众重视体育活动的重要性,因为我们要加强包括图画类的各种宣传,从而提升大家健身的意识,让居民从根本上认识锻炼的重要性。4.2.2 乡镇文体站,农民体育是全民健身发展的一大难点。能否解决好农民体育,是实现全民健身计划的关键。

地方政府应加大宣传力度,鼓励群众积极参与体育。把现代体育比赛形式与古代遗风结合起来,积极地进行加工、改良,创新,摒弃其中的封建迷信色彩,赋予新的时代精神。以乡镇文体站为支点,以小康建设为载体,促进农村体育发展。4.2.3 成立专门管理机构,制定相关法规政策。最大限度的在保证健身消费者权利的基础上,制定《教练员从业资格管理办法》、《行业人员管理岗位管理条例》等相关法规。组织专门人员对商业健身俱乐部的发展进行宏观指导和管理,对其经营过程进行监督。4.2.4 提供多样化的健身服务项目。将休闲娱乐和健身锻炼结合起来,多开发趣味性和少年儿童特色的体育健身项目,使更多的人参与健身锻炼。不追求大而全的服务项目,发展“经营体育型”多功能大众化体育市场。

针对我国全民健身运动底子薄、场地少、器材缺乏的现状建议:一切可供体育锻炼的公共场所,包括公园、名胜、江河湖海,以及学校、机关、企业的体育场地均应向群众免费开放或低收费。

参考文献。

[1]谢亚龙等。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与研究[M].北京: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8.12.

第5篇

关键词:中国证券市场;经济发展趋势;经济分析;预测

中图分类号:F015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5年9月18日

一、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在整体经济形势较好的情况下,中国正处在产业结构调整的阶段,中国原本以第二产业为支撑并重视发展第三产业,而现在要逐渐将国民经济收入的重点转移到第三产业并保持产业结构的健康比例,并力求将中国经济由投资推动型转化为消费拉动型经济增长,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之间的关系进一步面临考验。

2014年开年以来,国内经济形势并不乐观,内需不足使许多企业难以盈利,在产业生命周期中被淘汰。2015年以来,国家发改委批准了七大基建工程,投资总额超过10万亿元,以投资来促进消费,增加市场上的货币流通量,用拉动社会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的投资来促进经济的增长,并注重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国企改革、税制改革等,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增加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调节作用。

二、宏观经济规律分析

对我国宏观经济形势的分析及未来经济形势的判断影响着政府、企业或个人对市场的决策和调控的决策。2014年的中国经济,总体发展呈现以下几个规律:

1、GDP增长率逐年、逐季回落。中国是新兴的发展中国家,GDP增长一直十分迅速,而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的经济体制逐渐调整,走向成熟,GDP的增长速度也在逐渐降低并保持平稳。在产业分布层次看,第一产业占比远远小于二三产业,且第二产业的占比逐年下降,第三产业逐渐上升,中国正处于产业转型的新阶段。

2、CPI仍保持在较低的稳定水平。一般对于中国而言,CPI保持在3%左右是正常的,2014~2015年初我国的CPI一直在2%左右,保持在较低的水平,说明我国的物价涨幅低,经济下行,总体需求不足。

3、追求经济长期发展,实行微刺激政策。2014年以来到2015年初,中国经济出现了下行状态,内外需不足,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政府并没有采取激进的措施促进中国经济的短期发展,而是采用降息等微刺激的方式促进中国经济长期发展。

三、经济政策对证券市场的影响

宏观经济政策能够长期影响证券市场,一般影响时间为3~5年,所以把握宏观经济发展状况,对判断股市的走势有重要的影响作用,要坚持稳中求进的政策基调,发挥积极财政的作用。

1、科技型新兴产业的开拓。2013年以来,电子商务和互联网的发展使科技型新兴产业特别是互联网+相关产业发展迅速,在2015年3~4月份,科技型公司股票“疯长”,如暴风科技上市之后连续28个涨停,从7.14元的发行价,涨到最高189.97元,累计涨幅已达25.6%。其他科技型公司的股票也都实现了超越性的价格变化,互联网行业的股票作为成长股,其价格涨幅远远高于市场利率,深交所也为互联网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2、IPO规则放宽,加快向注册制改革。中央政府明确提出,要加快上市制度的改革,由核准制变为注册制。现在每个月都有很多公司准备上市,但是由于核准制条件繁琐、程序复杂,很多企业不能顺利上市或成本较大,特别是在创业板市场。

若将上市制度改为注册制,会带来创业板的“大牛市”。而在大盘不断上涨的行情下,创业板的行情也在不断被看好,并且创业板突破了近年来最好水平,成为一个新的经济活跃板块,为中国证券市场中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

3、国家政策与证券市场变动明显,如“一带一路”、税制改革、国企重组等。2014年,提出了“一带一路”的初步想法,是合作发展的理念和倡议,是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主动地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自政策提出后与之相关的股票开始不断地跳空、涨停,可以说,“一带一路”政策极大地促进了电力、钢铁、交通等相关行业的发展,极大地提高了公司的市场价值。

4、行业发展规律与产业结构调整。与中国经济发展联系最密切且周期性最明显的行业是房地产行业。房地产之所以与经济的发展十分密切,是因为中国楼市占到了中国GDP的15%~20%的比重,与房地产相关的行业如土地出让和房地产相关的税收对中国财政收入有很大的影响。因此,房地产行业的变化对中国经济发展联系十分密切,并且房地产行业也依赖于中国经济的发展状况,在经济形势向好的情况下,房地产行业比较繁荣,有明显的周期性。

2015年,中国房地产行业发展并不良好,但由于房地产行业的特殊性,中央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刺激房地产行业,遏制房地产行业的下行状态。

四、宏观经济形势预测

受美国经济加速复苏和欧元区经济危机的缓解影响,中国进出口在2015年将继续增长;在固定资产投资方面,由于房地产市场走弱、制造业过剩产能尚未完全消化,增速将会下降,因此中国未来经济潜在增长率将会下降已经成为共识。对于证券市场,现行股价处于震荡下跌阶段,证券市场将会进入调整阶段,总体看来A股市场存在很大的潜力。

主要参考文献:

[1]中国人民大学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课题组.我国宏观经济步入新常态新阶段[J].宏观经济管理,2015.1.

第6篇

[关键词] 休闲产业 休闲文化 休闲经济

一、何谓“休闲”

1.休闲发展历史

所谓“休闲”,系指人生命的一种状态,是一种“成为人”的过程,也是一个人完成个人与社会发展任务的主要存在空间。休闲不仅是寻找快乐,更是在寻找生命的意义。“休闲”自古有之。

与“休闲”活动密切相关的休闲文化源远流长,可以说自从有了人类就有了休闲文化。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和进步,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人们的休闲时间越来越多,休闲文化的内容也变得更广泛、更丰富,形式更多样。我国灿烂的古代文化有大量的文字对休闲进行了记载,内容十分丰富。从《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清代文人小品,都对当时的休闲进行了很好地传承,包括衣食住行、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所有这些都是休闲文化的创造物。从某种意义上讲,休闲促进了文化的发展。

我国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休闲开始走入了寻常百姓家。人类经济发展历史的新纪元――休闲时代正在走来。

2.传统休闲与现代休闲

长期以来,古代中国在物质和文化上的世界领先地位,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体系和与之密切相关的休闲方式。正如龚斌在《中国人的休闲》前言中所说:“中国人的休闲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特别是以士大夫文人为主的休闲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与自然哲学、人格修养、审美情趣、文学艺术、养生延年等许多方面都发生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我国传统休闲的特点主要与长期以来的农业生产方式紧密相连,充满着悠闲、追求心静,与自然相和谐。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陶渊明的田园诗。除此之外,琴棋书画等文化载体大多以求安静、文雅为主,同时不寻奢华。与古代传统休闲最大的不同在于,现代休闲并没有把精神休闲放在核心,更侧重身体休闲。

二、休闲文化与休闲产业及世界发展趋势

1.休闲文化与休闲产业的构建

“休闲”的最高形式是对文化的追求,与“休闲经济”伴生的“休闲文化”承载着“休闲”的历史与传统。“休闲文化”是指狭义的文化,即精神性或观念性文化,它直接源于人们的生产劳动,是物质性劳动过程的伴生物或副产品。法国哲学家皮普尔才断言:休闲是文化的基础。

几千年前的中国圣贤们,对“休闲”二字就有精辟的阐释,“休”,倚木而休,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闲”,娴静、思想的纯洁与安宁。从词意的组合上,表明了休闲所特有的文化内涵和价值意义。从诗经、易经、孔子、庄子文中,可以看出我们记录休闲文化的内容十分丰富,衣食住行、诗词歌赋、琴棋书画,都是休闲文化的创造物。休闲不仅是寻找快乐,也是在寻找生命的意义。

如果说休闲文化是人类休闲的精神成果,那么休闲产业则是休闲的物质成就,是为了更好的发展休闲,提升休闲,同时也促进休闲文化的发展。休闲产业系指与人的休闲生活、休闲行为、休闲需求密切相关的产业领域,包括娱乐业、旅游业、服务业、文化产业、体育产业为龙头的经济形态和产业系统以及由此连带产生的产业群。

2.休闲文化与休闲产业的世界发展趋势

著名未来预测学家格雷厄姆・莫利托:“休闲是新千年全球经济发展的五大推动力中的第一引擎。”

休闲产业是工业化社会高度发达的产物。它发端于欧美,19世纪中叶初露端倪,20世纪80年代进入快速发展的时期。休闲产业与人的休闲生活、休闲行为、休闲需求(物质的,精神的)密切相关,主要体现为旅游业、娱乐业、服务业和文化产业等。一般包括国家公园、博物馆、体育(运动场馆、运动项目、设备设施维修)、影视、交通、旅行社、餐饮业、社区服务,以及由此连带的产业群。在西方发达国家,休闲产业是国民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是政府部门制定相关政策必须考虑的因素。而在休闲业就业的人数占整个就业人数的比重相当大,不仅解决了失业和就业问题,而且促进和改善服务,增强了人的休闲欲望,促进社会经济的良性循环。作为消费,休闲是整个市场结构的一部分。

三、我国休闲文化与休闲产业的发展

1.休闲文化和休闲产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提高,人们开始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生产占用的时间和精力已经不再是主导地位,工作之余,人们有更多地时间进行其他活动,这就催生了以“休闲”为特征的新生经济发展,休闲开始成为大众的普遍需求。1995年,我国开始实施每周休息两天的制度;后来,又推行“五一”、“十一”“春节”等长假,使得人们潜在休闲需求得到一定程度的释放。同时,公务员、企事业单位有各自的其他休假制度,为人们更好地发挥个人业余爱好,从事休闲活动提供了时间保证。大众化式的各种休闲文化娱乐活动正在走进民间,走进最普通的广大民众的生活。

对于休闲产业而言,旅游业最具代表性。据国家旅游局统计,自2007年至2016年,中国的旅游业将取得8.7%的实际年增长率,中国将在十年内成为世界上第二大旅游和旅行经济强国。据世界贸易组织预测,到2020年底,我国将成为世界第一旅游大国。自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我国旅游业进入新一轮的快速发展时期,不仅更多的外国游客来中国旅游,而且我国游客出境游也越来越多。2008年,令全世界瞩目的奥运会在北京举办,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举办最大的世界性体育赛事,也是让全世界认识中国的一次盛会。中国将通过奥运会展示中国全新的国家面貌,让世界更加了解中国,包括传统文化、饮食等,这必将带动新一轮的休闲产业发展浪潮。

2.休闲文化和休闲产业发展的不足和误区

尽管休闲文化和休闲产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但总体来看,我国具有现代意义的休闲文化和休闲产业属于起步阶段。存在诸多的问题和误区,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休闲文化和休闲产业的管理缺位。虽然与目前经济发展水平相应的文化、旅游等产业初具规模,但有将休闲产业视为一个单一完整的系统纳入GDP的计算之中,也没有制定相应的产业标准和政策法规。从宏观管理角度看,缺少独立的行政管理机构或行业协会来对休闲产业和相关产业群进行发展指导、组织管理与外部协调;产业布局亦不合理,呈现出城市与农村、中部与西部的巨大差异。

休闲文化发展缺乏特色。市场经济的发展,大量的西方思想观念进入中国,并迅速占领市场。而我国文化领域并没有能够创造出具有核心价值的文化体系,传统文化迅速的消失,被商业文化,快餐文化所取代。

(2)休闲产业发展不健康。休闲产业的发展与人们休闲消费方式有着密切的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而言,休闲消费决定了休闲产业的发展方向。在我国由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转型期的较长时期里,大量公款消费造成了人们把休闲理解为奢侈生活,过度的追求舒适,而没有考虑到我国资源环境的沉重压力。人们误认为,休闲就是奢侈品,高档消费品的消费,追求物质的享受,而忽视精神的追求。无疑,这些产业的发展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与我国有限的资源能源的现实国情也是违背的。

四、促进我国休闲文化和休闲产业健康发展的建议

1.积极培育独具特色休闲文化

休闲文化领域需要自上而下的引导,梳理,培育。积极培养一批优秀的民族作家,鼓励他们创造出优秀的休闲文化作品,发展与时俱进的具有中国现代特色的休闲文化,让人们在充分享受改革开放的物质成果的同时,精神世界也能丰富起来。大力提倡具有民族的、大众的、科学的休闲文化,抵制西方低俗的、片面的、追求个人享受的休闲文化,最终形成具有核心价值的我国休闲文化。

2.提倡环境友好型的休闲方式

休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人们在精神和身体上得到放松,而不是去过度追求奢侈消费。通过政府积极引导,鼓励人们发现一些符合我们中国人休闲的方式,同时要善待我们的周边环境,创造一些环境友好型休闲方式,改变消费行为和观念,与当前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结合起来。

3.发展资源节约型的休闲产业

休闲产业将成为未来我国经济增长的新亮点。我国人口众多,面临着沉重的资源与环境的压力,必须引导建立资源节约型休闲产业,让更多的人们来享受,而不给我国的资源环境造成沉重负担。

参考文献:

[1]马惠娣:人类文化思想史中的休闲――历史、文化、哲学的视角[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3.(1):13~19

[2]戴立然:浅谈休闲文化.大庆社会科学[J],2001,(2):57

第7篇

一、挖掘区域文化特色,树立品牌

研究一个地方的经济,需要对该地方的文化进行研究。通过挖掘区域文化的深层内涵,对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深层的理论基础。当我们从地理空间的角度来审视特定区域的文化传统,就会发现特定文化区中的群体性格特征大体相同。我们所感知的这种大体相同的群体性格特征就是区域文化性格。“区域文化性格,就是生活在一定的文化区域中的绝大多数人所共同具有的带倾向性的、稳定的心理特征。”与文化传统相比,区域文化性格是一种更深层次的历史积淀,它反映特定文化区域中的人们普遍性的、稳定的心理趋势和价值取向,构成该群体区别于其他文化区群体的鲜明特征。它形成于一定的区域文化传统背景之中,与特定的文化区紧密相连,同时受到地理环境、经济结构、政治制度和外来文化传播的影响。在区域经济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各种“经济体系总是沉浸于文化环境的大海中。在这种文化环境中,每个人都遵守自己所属群体的规则、习俗和行为模式。” 由此形成了不同的区域文化特色,并对其经济发展发挥着重要的影响作用。由于区域文化具有强大惯性,促进了区域经济也有传统习俗回归的冲动,这种文化惯性对经济有其积极作用。

浙中经济的典型城市义乌,是义乌人从“鸡毛换糖”的货郎担开始走街串巷,发展成今天的国际小商品博览会、“华夏第一市”,凭借的是逐利而生的“鸡毛换糖”文化;今天的“中国科技五金城”永康市,寻找根源我们可以发现,永康人在古代就善于铸造兵器、大鼎等,永康人在常人的印象中就是肩挑行担奔走四方的打铁师傅,专门为人打酒壶、餐具等生活用品,因此就是永康人的这种精神文化铸造了今天的“中国科技五金城”……所有这些区域经济的发展,都有其深厚的文化渊源。

区域文化影响着劳动者的素质和观念,创造独特的氛围,从而引导区域经济的良性发展。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不能模仿他人的模式,只有研究该区域的文化底蕴,才能真正发展该区域的经济。因为一个市场、一种产品可以模仿,但是一个区域的“性格”及人的精神文化是没法模仿的。

二、挖掘区域地理特色,树立品牌

区域的地理特色要从他的地理位置、交通运输条件及自然资源方面考虑。

1. 地理位置,尤其是体现被研究对象与周围具有经济意义的事物的空间关系的经济地理位置,是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的因子之一。例如天津和秦皇岛均是港口城市,就港口自然条件而言,天津易淤,冬季结冰,港口条件比不上秦皇岛,但天津的地理位置比秦皇岛要优越得多,它不仅是海河的出海口,以农业发达的华北平原作为腹地和经济依托,还是北京距海最近的地方,故历史上北京定都以后,天津即得以兴起和发展。而秦皇岛虽然港口条件好,但因地理位置较差的原因,仅在开滦煤矿开采后,才作为煤的输出港而发展起来。

2. 地理位置与交通运输条件是密切相关的。从世界范围看,新加坡是得益于良好的交通运输条件而发展起来的典型城市之一。由于它地处世界航运要道――马六甲海峡――的东端,它已发展成为世界著名的集装箱运输港口及转口贸易中心。从我国国内区域经济情况看,沿海地区由于地理位置比较优越,交通运输便利,尤其是适应对外开放与国际贸易发展需要的海运条件非常便利,因此,沿海地区经济发展速度较快。至于中部和西部地区在地理位置和交通运输条件等方面普遍不及东部沿海地区,因而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比较缓慢。

3. 自然资源是指在一定时间、技术条件下能产生经济价值并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自然环境因素和条件。自然资源包括矿产资源、水资源、森林资源等。自然资源的禀赋状况,是富有还是贫乏,对经济发展速度和水平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并能充分加以利用的地区,一般比较容易地成为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西亚的海湾国家能够成为世界较富有的地区,最根本的原因就是该地拥有大量的石油资源。我国西部广大地区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如煤、石油等,这将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并有可能成为缩小东西部经济发展水平差距的物质基础。但我们同时也要看到,水资源的严重不足,可能会深深制约西部经济的发展。

第8篇

汉魏时期的刘劭在其著作《人物志》当中,提出了“观其感变,以审常度”[8]的识人原则。意思是观察他对外界变化的感应,以此来明白他平常处世的态度。表明了人的素质特征可以对外部世界的反应做出有效的推测。

2认识到人与岗位的匹配性

“人职匹配”理论是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核心要义,也是人才测评工作的实现方向。这一理论认为,每一种职业由于其工作性质、环境、条件、方式的不同,对工作者的能力、知识、技能、性格、气质、心理素质等有不同的要求。在进行选拔、安置、职业指导时,要根据一个人的个性特征来选择与之相对应的职业种类,实现“人职匹配”。因此需要充分地了解人,了解岗位的特点,实现事得其人,人尽其事的目的。我国古代思想家对这一观点也有述及。墨子的言论就体现了这一观点。他说“:听其言,迹其形,察其所能而慎予官,此谓‘事能’。故可使治国者,使治国;可使长官者,使长官;可使治邑者,使治邑。”[9]墨子的观点是通过考察人的言行后从而知晓人的能力,再根据人的能力的大小授予官职。刘劭提出“才能既殊,任政亦异”[10]的观点,并在书中详细列举了12种类型的人才适合担当的具体职位,这比墨子提出的人职匹配的思想分析得要更加具体而深入。在使用人才上认为:“虽有良药,苟不当于病,不逮下品;虽有贤才,苟不适于用,不逮庸流……当其时当其事,则凡才亦奏神奇之效,否则龃龉而终无所成。故世不患无才,患用才者不能器使而适宜也。”[11]其核心观点就是要做到量才器使,根据专长的不同安排合适的位置,这样才能做到相得益彰。

3中国古代人才测评思想的特点

3.1“德”与“才”并重,以“德”为先

中国古代人才测评的内容主要体现在人才选举和考评制度中。出于这一需要,人才测评的内容主要涉及“德、绩(功、黜)、才、智、识”等几个方面。“德”主要是指人的道德品质和一般的个性品质。“绩”一般也称为“功”,是今天的绩效,其具体内容是指考评目标的达成度或取得的工作效果。我国古代也注重从“绩”的反面“黜”即“过失”来考评“绩”,如诸葛亮的《便宜十六策》中便有考黜篇。“才”、“识”、“智”也是历代人才测评中的重点,主要体现在“六艺”中,即“礼、乐、射、御、书、数”。可以说这些测评内容全面反映了人员的总和素质特征。在以上的测评内容中,中国古代最为重视的是测评人的“德”与“才”。统治中国几千年的科举考试,虽然比较注重对人的全面素质的考评,但是其主要内容就是德和才。“德”为历代人才测评中的重点。春秋初期管仲认为“君子所审者三:一曰德不当其位,二曰功不当其禄,三曰能不当其官。”[12]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颁布的“五善”、“五失”就是“德”的测评目标。唐代人才选拔“以德行为上,功状次之”。[13]清康熙帝认为“国家用人,当以德为本,才艺为末。”在三国与唐代时期的人才选举中,“才”是测评的首要标准。三国时期的曹操处于当时的群雄割据的混乱状态,他企图一统天下,因而起用人才成为一个迫切的问题。《短歌行》当中“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抒发了曹操思慕人才的渴望之心,这一背景之下曹操提出了“唯才是举”的主张。他曾数次求贤令,认为“不仁不孝”之人,只要是“高才异质”,只要有“治国用兵之术”就可以起用。唐太宗同样重视人的才能,他认为,“朕任官必以才”,“若才,虽仇如魏征,不弃也”[14]。从历史上看“德”与“才”二者之间的关系,中国传统上更主张“以德为先,德才兼备”的原则。唐代刘晏总结孔子的思想提出“士先器识而后文艺”,《资治通鉴》中提到“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意即德是导向,才是基础;德靠才来发挥,才靠得来统帅。晚清重臣也持同样的观点,他用人讲究品行,其次才考虑才干。曾讲“:有才无德,近于小人;有德无才,近于愚人;与其有才无德近于小人,不如有德无才近于愚人。”

3.2测评方法注重使用“特定情境”进行察言观行

中国古代创造、积累和总结了形式多样的人才测评方法,如在实践中通过人的实际表现,来鉴别人才的实践鉴别法。强调深入、全面地观察被观察者的言语、行为、表情等内容的自然观察法。将群众的观点和意见作为人才评价的民意调研法。以“业绩”作为选拔人才标准的绩效考评法。但这些方法都不如情境测验法的应用普遍,因此情景测验法成为中国古代人才测评的常用方法。情境测验法类似于我们现在的情景模拟法,通过给予某些情景刺激来观测人的心理与行为反应,从而测试出人的品性和才智。有关这一方法最早的记载见于《尚书》中的《尧典》,文中记叙了尧对舜的五种考察方法,均是设置一定的情境,通过舜的表现,以观察其心理品质。这一方法运用最为典型的是诸葛亮,他在《心书》中《知人性》篇中提出了七种知人的方法:“然知人之道有七焉:一曰: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二曰:穷之以词辩,而观其变。三曰: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四曰,告之以祸难,而观其勇。五曰:醉之以酒,而观其性。六曰:临之以利,而观其廉。七曰:期之以事,而观其信。”其中后三种方法(醉之、临之、期之)都是利用特定情境诱导出所要观察的行为品质。《庄子•列御寇》中提出的“九征”法、《吕氏春秋》中的“六验”法也都是情境法的运用。中国古代人才测评思想蕴含着合理性且测评内容和方法多种多样,但是在学习了解古代人才测评思想时也必须同时认识到它的局限性,避免出现人才工作失误,造成人才损失。第一,古代对人才的认识有偏颇,在认定“人才”的范围上表现狭隘。统治阶级重视政权稳定大于经济发展,出于维护政权稳定的需要而重视网罗治国人才,加上古代视一切技术发明为“奇技巧”的文化心理影响,专业技术人才等各类具有一技之长的人在中国古代得不到重视,造成人才失调。第二,古代人才测评活动以定性为主,很大程度上是测评者的经验体会,与以定量研究为特征的现代人才测评技术相比,没有相关的学科理论支撑,缺乏科学性。

4古代人才测评思想对领导干部选用人才的启示

领导干部选用人才的能力对于实现我国的人才强国战略具有非凡的意义。我国拥有悠久的人才测评思想历史,领导干部必然要汲取历史的精华,再结合当代测评技术的发展趋势,将古人测评智慧与现代测评技术完美结合,提升自己选用人才的能力。

4.1拓展人才观念,建立广泛的人才测评基础

中国古代社会由于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经济发展缓慢,造就了统治阶级狭隘的人才观念。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领导干部需要重新审视人才的内涵。目前,我国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总体目标,提出了“人才强国”战略,大批的执政人才、科技人才、管理人才、企业人才等构成现代人才体系。领导干部作为识才用才的主体,需要建立新的人才观,以此为出发点才能完成好人才选用的工作。

4.2辩证看待古代人才测评思想,在选用人才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古代人才测评由于经济发展、政治因素等条件的限制,人才的测评过程大多缺乏科学依据,主观性较强。但是我们通过分析发现,这些主观的测评思想中其实蕴含着现代测评技术的理论基础,如人的差异性、素质的可测性以及人职匹配原理。这些契合点表明古代人才测评技术在今天不能由于现代人才测评技术的出现而被摒弃。这些测评思想是古人几千年甄选人才的智慧结晶,是在中华传统的文化土壤中滋生出来的。虽然古今的时代背景,社会条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传统文化的积淀一直在延续。领导干部在这种文化积淀的背景下从事选用人才工作必然要多思考古人的思想和方法技术,发挥其魅力,“以史为鉴”用于指导当下的人才选用工作。

4.3掌握科技发展趋势,运用好现代人才测评技术

第9篇

【关键词】 文化产业 空间结构 培育地形图 发展路径

文化产业培育地形图的战略思维是在全国及大部分地区文化产业空间发展结构不合理的基础上提出的。发展文化产业,保证文化产业发展的可持续性,需要对现有各地区的文化资源进行全面深入的调研,在充分考虑行业依存性及地理区位优势的基础上,确定并输出文化产业培育地形图。

一、现阶段我国文化产业空间结构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我国文化产业空间结构不平衡,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城乡的不平衡,二是区域的不平衡。

1、城乡结构不平衡

目前,我国文化产业各部门主要分布在城市,并且集中在几个文化大省、市。农村发展文化产业的基础设施建设薄弱、专业人才匮乏,消费动力不足等原因影响了农村文化产业发展进程,致使农村和城市的文化产业发展存在明显差距。近年来,国家开始重视农村地区的文化产业发展,相继实施了乡镇综合文化建设工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等一系列文化工程,丰富了农村文化生活,但整体上,城乡文化发展不平衡尚无根本改观。2011年,全国文化事业费392.62亿元,县及县以下文化机构文化事业费187.12亿元,文化投入逐渐向农村倾斜。从文化产业各部门的具体情况看,2011年,主要服务于农村的1539家县图书馆图书总藏量11823.34万册,仅占全国图书馆总藏量的16.9%;全年新购藏量550.10万册,占13.8%;全国拥有县文化馆1669个,乡镇文化站34139个,县级剧团数为6034个,县级艺术表现机构数1343个,县级文物业机构数4352个。2011年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说明国家在促进文化权益均等化方面努力的成效显著。

2、区域结构不平衡

我国幅员辽阔,但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这其中既有自然环境条件的限制,也有历史残留因素的影响。总体来说,经济发展水平由东到西呈现梯度递减状态,文化产业在我国的地域分布上也有类似特征。笔者应用geoda i.9.5软件,利用中国各省份有关文化产业就业人数的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如图1所示。从全国范围看,文化产业集聚带有地区性倾向。北京、广东、河南和山东呈现明显的文化产业集聚特征,拥有全国最大的文化产业规模,如图1中深色区域所示。浙江、江苏、辽宁和湖北也表现出很强的集聚趋势,其文化产业规模相比其他地区优势较大,如图1中浅灰色区域所示。文化产业发展在中国表现为往中部和东部沿海地区集聚的形态,总体上呈现出四核的集聚模式。相比较,我国其他地区文化产业的发展还没有形成规模化发展趋势,主要原因是中西部地区文化投入水平较低。近年来,东部地区财政对文化投入占全国将近一半,中西部地区财政对文化投入之和才占到全国一半的格局基本未发生变化。

二、构筑文化产业培育地形图的逻辑思路

针对我国文化产业培育空间布局不尽合理的现状,本文提出构筑文化产业培育地形图的逻辑思路,具体如图2所示。

1、对现有文化资源的调研

中国每个地区文化资源的自然禀赋和历史沉淀情况不同,有些地区的地理位置好、交通便利、经济发达,文化资源建设和积累充足,文化资源的自然禀赋相对丰厚,更有利于文化企业的挖掘和利用。另外,一些地区由于本身的历史发展悠久,在历史的长河中演绎了很多众人知晓的故事和传说,也沉积下来一些带有历史印记的文物和艺术文化资源。这些为打造文化产品和塑造文化品牌提供了一些文化产品的生命原型,并使文化产品更加富有精神内涵和文化魅力。各个地区的文化资源也因此具有了不同的风格和发展优势,呈现出相异的发展潜力。所以,构筑文化产业培育逻辑图的第一步即是对中国各个地理区域的文化资源进行空间和时间的调研,认真考查各地区文化资源已被开发和未被开况,论证各个地区文化资源开发的潜力,以及后续开发的方向,在理论上保证文化产业培育的合理性。

2、分析各地理区域的区位优势,确定优势文化产业

在对现

文化资源调研的基础上,分析各地理区域的区位优势和确定优势文化产业,对构筑文化产业培育地形图至关重要。对各地理区域区位优势的考查应包含对各地理区域的交通状况、各地理区域的经济发展状况、各地理区域的自然气候状况和各地理区域的人口状况等方面。对各地理区域交通状况的考查应涉及对各地理区域的交通便利性、可到达性、到达速度和频率的分析,这些交通状况要素直接决定了该地理区域的文化产品输入和输出的路径和出口问题,会影响文化产业在该地理区域集聚的范围和深度。对各地理区域经济发展状况的考查应涉及该地理区域的经济总体发展水平、人均消费支出水平,该地区与其他相邻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和该地理区域经济发展主要的依托产业或项目情况等。各地理区域的经济发展状况不仅影响文化产业在各地理区域的形成规模,也影响以该地区为作用点的文化产业发展的向外辐射范围。对各地理区域的自然气候状况的考查应主要涉及各地理区域的气候条件,如湿度和温度等。气候条件虽然对文化产业发展的直接影响并不明显,但好的气候条件可以聚集人气和商气,从而间接影响文化产业的聚集程度。对各地理区域人口状况的考查应涉及各地理区域的人口基数、人口密度、人口结构和人员素质情况等。人口基数会直接影响到文化消费的总量,人口密度会影响各产业集聚区位的形成和市场方向,人口结构中不同消费者的选择偏好会影响到文化产业发展的结构选择和文化产品内容的开发。

对各地理区域区位优势分析的目的是确定各地理区域的优势文化产业,或可以作为优势文化产业的内容。所有这些工作只有建立在我国现有的文化产业集聚模式,以及现实社会中各文化行业之间依存度理论解释的基础上,才是合理和可靠的。  3、文化产业空间布局的形成

在分析各地理区域的区位优势,确定各地理区域优势文化产业的基础上,形成文化产业空间布局的理论模型。其指导思想是避免文化产业地理区位上的以及文化产业内部的组织同构,尽量杜绝对稀有文化资源的重复开发和利用所造成的极大浪费。此时的文化产业空间布局理论模型还只是最初的一种逻辑构建,还要经过反复论证、检验和修改,以达到真正的可以指导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方针。论证的各方应既包括政府工作人员,也含有文化企业、行业、相关文化产业、文化教育工作的相关人员,理论上要尽量接近合理,实践上要着实可行,使操作易于进行。

4、空间集聚地形图的输出

工作的最后一项任务即是空间集聚地形图的输出,用于指导各文化产业主体进行有意义的空间集聚,达到资源配置效益最优化。地形图只是一个战略性的指导文件,若要增强此项工作的实际可操作性,还要辅以相应的解释和执行条款,以及各种常规性问题的处理办法和意见,同时包括突发性事件的应对措施,并且整个逻辑过程到最后成果的输出都是动态的、可调整的,会随时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以及自身条件的限制进行微调,以适应变化的需要。

三、湖北文化产业发展空间布局战略

1、理论模型

湖北文化产业发展空间布局,应根据“两圈一带”总体战略要求,构建“一核先导、三点支撑、三带牵动、四版集成”的复合立体结构,形成区域联动、产业集聚、集约增长、协调发展的省域空间布局。

“一核先导”是指以“武汉·中国文谷”为文化创意核心功能区,形成多个文化创意和文化科技类型的园区功能组合。“三点支撑”指“一主两副”省域中心城市武汉、襄阳、宜昌。确立武汉在全省文化产业发展中的龙头地位,把武汉建成国家级文化创意产业中心和全国重要文化产品物流中心,发挥核心增长极功能。后两者则分别建成促进鄂西北、鄂西南地区文化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打造增长新引擎,增强内生新动力,促进向创意产业一创意经济一创意城市方向发展。“四版集成”是指依照湖北文化产业发展的目标和总体原则,在详尽调查分析湖北各地区地理区位特征和优势文化资源的基础上,形成湖北文化产业空间布局的理论模型。其指导思想是避免文化产业地理区位上的以及文化产业内部的组织同构,尽量杜绝对稀有文化资源的重复开发和利用所造成的极大浪费。经过相关各方论证和修改,本文提出湖北文化产业四版地图如图3所示。

2、“四版”文化产业发展思路

全省共分为四大版块(即图3中所标示的不同颜色部分),应发展各具特色的优势文化产业

(1)鄂西片区。由恩施、神农架、十堰和宜昌组成的鄂西片区,以拥有民族民俗文化、传统民间艺术和丰富的原生态自然资源而著称,每年吸引大批旅游者前去赏悦和体验,大大促进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并使传统戏剧、舞蹈、音乐和技艺等见诸于世。因此,应依托这些地区的传统优势,积极打造鄂西片区的生态文化旅游概念和项目,大力发展旅游演出业,把传统艺术发扬光大,带动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

(2)鄂中地带。襄阳、荆门、荆州和随州近年来出土和馆藏了大量宝贵的文物资源,时间最早可追溯到旧石器时代,内容包括各类铜器、甲骨文、青花瓷器、画像砖、古代绘画、灯具艺术品、编钟等古代乐器等,涉及门类广泛、数量众多,级别较高,在全国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同时,这些地区也积极地参与部分文物和艺术品的高端仿制,在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把艺术精品通过二次创作和创意推向市场。因此,应着力引导和继续发展以这四个地区构成的鄂中地带的艺术品业,支持鄂中地区的文化产业发展。

(3)鄂东核芯。武汉、天门、仙桃、潜江和鄂州处于湖北东部地区的内核部位,而武汉则坐落在内核之芯。武汉作为湖北政治和经济中心,吸引了众多的传统和新兴文化企业集聚在此,优先发展和壮大了一些产业门类,并涌现出众多优秀的文化产品,享誉全国。天门、仙桃、潜江和鄂州虽然弱小,但因其毗邻武汉独特的地理位置,可以辅助武汉进行新兴文化产业的开发与创作。近几年,武汉的诸如艺术表演、电影等一些传统文化产业逐渐向外围转移,而一些高科技文化产业正在进驻武汉,并具有良好的发展势头,如动漫、网络文化业。因此,应重点支持鄂东核芯这一地区的新兴产业业态的形成和发展,鼓励科技和创意渗透,培育一批有竞争实力的文化创意企业,树立品牌。

(4)鄂东环区。黄冈、黄石、咸宁和孝感位于湖北省东部,在地理区位上呈现出环形特征。目前的状态是,各地区独具特色,产业关联度小,没有突出的优势产业。

四、湖北文化产业发展的路径选择

1、建设演出产业联盟

重点建设武汉城市圈演出联盟、鄂西圈演出院线、湘鄂赣演出联盟等,吸引全省主要艺术院团、演出中介和演出场所自愿加盟,打造演艺剧目创作生产、营销推介、演出场所等完整的产业链,促进全省演出市场网络体系的形成。引导演出场所向城市文化艺术中心、城市特色街区、城市游憩商业街区等集聚,提高演艺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和市场影响力。依托网络,开辟“荆楚演艺在线”,及时演艺资讯,搭建信息共享平台。

2、积极扶植原创动漫产业

积极扶植具有荆楚文化及湖北地域特色、民族特色的原创动漫产业,以中国光谷创意基地、洪山创意中心为支撑,以动漫产业链的全面拓展为导向,加大动漫产业的政策支持力度和投入,重点打造一批精品动漫出版物,培育新媒体动漫,实现动漫内容的跨平台共享,降低内容制作和产品推广成本。

3、大力发展娱乐性演艺和群众性游艺娱乐业

对娱乐性演艺和群众性游艺娱乐业实行规范管理,积极鼓励内容健康、形式多样的娱乐项目和活动,并对高雅文化、特色文化娱乐项目进行重点扶持。引导和营造休闲娱乐氛围,整合商业休闲、旅游休闲等城市各类休闲资源,提高群众参与娱乐性演艺和游艺娱乐项目的积极性,支持娱乐演艺业和群众性游艺娱乐业的健康发展。

4、统筹开发文化旅游业

充分依托湖北省现有的红色、矿产和生态旅游资源,结合楚文化、三国文化、土苗文化等优势文化资源,打造形式新颖、内容丰富的旅游产品,并做好宣传和推介工作,树立湖北文化形象。鼓励将文艺表演、传统民俗活动、民间文化艺术以及各种物质文化载体等充分融入旅游线路中,使文化旅游和文化产业项目融合协调发展,为湖北文化产业的发展找到新的突破口。

5、推进文化产业基地和产业园区建设

鼓励各市州突出地域特色,实行错位发展,依托各地优势文化企业建设文化创意产业园,并充分发挥园区对创意设计企业的培育、集聚、示范和推动作用,加强文化与科技融合,为创意设计企业搭建优质服务平台,培育具有竞争力的品牌园区、品牌产品、品牌企业,促进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的形成。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中国文化文物统计年鉴[m].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2.

[2] 刘玉

堂、黄南珊:“十二五”时期加快文化强省建设的战略思考——以湖北省为例[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11(5).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或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本站不是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出版社。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
服务与支付
发表咨询 润稿咨询 文秘咨询 购买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