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土木工程的涵义优选九篇

时间:2023-09-13 17:06:14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土木工程的涵义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土木工程的涵义

第1篇

何谓“漆”?中国古代对“漆”字定义很早,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对“R”字释曰:“R,木汁也,可以髹物,从木象形。R如水滴而下也。”从漆字可以看出,漆是从漆树上割下来的白色液汁,称之为“生漆”、“天然漆”、“大漆”等,主要成分为漆酚。漆树是一种多年生落叶乔木(图一至图三),中国是漆树的原产地,至今漆林分布极广,主要分布于甘肃南部至山东一带以南各地(图四)。天然生漆精制后才能使用(图五、图六),将其涂于木、竹等胎骨表面氧化成膜,俗称“漆器”(图七)。漆器具有坚韧耐用的特点,加工后能发出美丽光泽,埋于水土中也不易受腐蚀。中国在世界上最早使用漆器,若从河姆渡新石器遗址出土漆碗算起(河姆渡遗址考古队:《河姆渡遗址第一期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78年第1期;《浙江河姆渡遗址第二期发掘的主要收获》,《文物》1980年第5期;陈振裕:《中国美术分类全集・中国漆器全集・第1卷・先秦》,福建美术出版社,1997年),漆工艺有7000余年历史。商、两周漆工艺出现了嵌蚌壳、绿松石等镶嵌工艺(河北省博物馆、河北省文管处台西发掘小组:《河北藁城县台西村商代遗址1973年的重要发现》,《文物》1974年第8期:河南省信阳地区文管会等:《罗山天湖商周墓地》,《考古学报》1986年第2期;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琉璃河考古队:《1981-1983年琉璃河西周燕国墓地发掘简报》,《考古》1984年第5期;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沣西发掘队:《1967年长安张家坡西周墓葬的发掘》,《考古学报》1980年第4期;陈振裕:《中国美术分类全集・中国漆器全集・第1卷・先秦》,福建美术出版社,1997年)。春秋战国漆工艺得到长足发展,尤其在南方楚国,新的器形和装饰方法相继出现,湖北江陵、湖南长沙楚墓出土了大量精美漆器(高至喜主编:《长沙楚墓》,文物出版社,2000年)。西汉时期中国漆工艺步入黄金时代,出现了“陈、夏千亩漆”(《史记・货殖列传》)大规模漆生产基地,从中华央到地方都没有工官管理漆器制作,漆器已成为人们生活中“养生送终之具也”(《盐铁论・本议》)。在众多出土漆器的西汉墓葬中,尤以马王堆汉墓所出漆器最为精美。

马王堆三座汉墓共出土700多件漆器,其中一号墓出土184件,三号墓出土319件,绝大部分保存完整、光泽鉴人。二号墓出土近200件漆器,能辨器形的有52件(湖南省博物馆等:《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基》,文物出版社,1974年;湖南省博物馆、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长沙马王堆二、三号汉墓・第一卷》,文物出版社,2004年)。这些漆器以实用器为主,品类齐全,涉及礼器、乐器、兵器、葬具及生活用具等方面,几乎囊括汉初所有漆器种类。其上出现堆漆、锥画、镶嵌、夹胎扣器等新工艺,代表着汉初漆工艺发展的最高水平。它们上承先秦漆器之,下启西汉后期漆器之绚丽,为研究汉初漆工艺提供了珍贵的资料。当我们对其进行研究时,不难发现与这一历史时期相适应的漆工艺,经历了一个承上启下的发展与变化过程,这就使我们有可能以其为典型代表,对这一时期漆工艺的发展进行客观评价与探索。

二、从马王堆汉墓出土漆器看汉初

漆器功能工艺的传承和变异

秦代和汉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转折时期,而马王堆汉墓漆器出土于楚旧地湖南,这里受秦中央王朝统治时间不长,即便到了汉初,原有楚文化对马王堆汉墓漆器的影响或许比其他地域更为强烈,故不失成为解读汉初漆工艺发展状况的上好材料。汉初,湖南大部分地区属长沙国,据文献记载,汉高祖五年(前202年)设置长沙国,定都城为临湘(即今长沙),历经五代吴氏和八代刘氏长沙王,存续时间达221年。古长沙国特定的历史地理环境,使马王堆汉墓漆器既有先秦遗风的传承性,又有受汉初社会结构、观念意识变化等外界因素影响而发生的变异性。这一文化现象倒与托马斯・哈定的文化进化论观点一致(托马斯・哈定等著,韩建军等译:《文化与进化》,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他在书中说道:“文化是人类的适应方式 它是人类为攫取自然能量,对自然界的适应而造就一种文化的技术,以及相应的社会结构和意识方法。”)。具体说来,马工堆汉墓漆工艺所体现的传承与变异表现在功能与工艺两方面。

(一)马王堆汉墓漆器功能的传承与变异

在讨论马王堆汉墓漆器功能的传承与变异时,我们将从最能体现漆器功能的器类和器形两个因素来考察,由此得出结论:礼教含义退却、实用功能渐强。其依据是:

1.漆礼器的品类和数量骤减,实用器日益增多

第2篇

关键词:土木工程;现状;发展趋势

引 言

纵观人类文明史,土木工程建设在和自然斗争中不断地前进和发展。在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中,土木工程业越来越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同时,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建筑物的规模、功能、造型和相应的建筑技术越来越大型化、复杂化和多样化,所采用的新材料、新设备、新的结构技术和施工技术日新月异,节能技术、信息控制技术、生态技术等日益与建筑相结合,建筑业和建筑物本身正在成为许多新技术的复合载体。而超高层和超大跨度建筑、特大跨度桥梁及作为大型复杂结构核心的现代结构技术则成为代表一个国家建筑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所有这一切都说明在土木工程中越来越体现了技术与创新的作用,谁能把握住土木工程学科的发展趋势。谁就能在知识经济时代开创土木工程学科的新纪元。

一、土木工程的涵义

土木工程是指建造各类工程设施的科学、技术和工程的总称。土木工程的含义可从两方面去理解。一层含义是指与人类生活、生产活动有关的各类工程设施,如建筑工程、公路与城市道路工程、局坝水电和水利工程、铁路工程、桥梁工程、隧道工程、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工程等。另一层含义是指为了建造工程设施应用材料、工程设备在土地上所进行的勘察、设计、施工等工程技术活动。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土木工程的实践和研究己取得显著成就,无论是结构的力学分析,还是结构设计的理论和方法以及结构的施工手段,都有了非常大的突破;特别是近若干年,在高层、大跨结构和钢结构方面成绩尤其惊人。但展望未来,土木工程领域中仍然有许多课题需要我们进一步探讨。

二、土木工程的发展现状

我国的土木工程建设从20世纪50年代起一直没有停过,且发展很快,尤其在近年来,发展极为迅猛,几乎整个中国成了一个大的建设工地。新的高楼大厦、展览中心、铁路、公路、桥梁、港口航道及大型水利工程在祖国各地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新结构、新材料、新技术大力研究、开发和应用。发展之快,数量之巨,令世界各国惊叹不已。

截止2005年底,我国铁路运营路程已达6.78万公里,居世界第4位,亚洲之首。铁路朝着城市轻轨和地铁两方而发展。同时,我国也在积极建造高速铁路,武汉至广州的高速铁路运营时间仅需4小时。此外,磁悬浮列车也在发展。桥梁工程也取得了惊人的成就,伴随着桥梁类型的不断翻新,主跨跨度一再突破。杨浦大桥、南浦大桥、芜湖长江大桥、南京长江二桥等大跨桥梁的建成都标志着我国的大跨结构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己跨入世界水平先进行列。目前,我国己建成千米以上大桥3座、800m以上大桥8座、600m以上大桥15座、400m以上大桥40座,重庆万县单孔跨度达420m的钢筋混凝上拱桥更引起世界同行的莫大兴趣。在水利建设方面,50年间全国兴建大中小水库8.6万座,水库总蓄水量4580亿立方米。建设和整修大江大河堤防25万公里,目前防洪工程发挥的经济效益达7000多亿元。在大坝建设方面,我国先后建成了青海龙羊峡大坝、贵州鸟江渡大坝、四川二滩大坝等水利工程。

三、土木工程的发展趋势

(一)高性能材料的发展

钢材将朝着高强、具有良好的塑性、韧性和可焊性方向发展。日本、美国、俄罗斯等国家已经把屈服点为700N/mm2以上的钢材列人了规范;如何合理利用高强度钢也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高性能混凝土及其它复合材料也将向着轻质、高强、良好的韧性和工作性方面发展。

(二)计算机应用

随着计算机的应用普及和结构计算理论日益完善,计算结果将更能反映实际情况,从而更能充分发挥材料的性能并保证结构的安全。人们将会设计出更为优化的方案进行土木工程建设,以缩短工期、提高经济效益。

(三)环境工程

环境问题特别是气候变异的影响将越来越受到重视,土木工程与环境工程融为一体。城市综合症、海水上升、水污染、沙漠化等问题与人类的生存发展密切相关,又无一不与土木工程有关。较大工程建成后对环境的影响乃至建设过程中的振动、噪声等都将成为土木工程师必须考虑的问题。

(四)建筑工业化

建筑长期以来停留在以手工操作为主的小生产方式上。解放后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推动了建筑(下转83页)(上接80页)业机械化的进程,特别是在重点工程建设和大城市中有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是总的来说落后于其他工业部门,所以建筑业的工业化是我国建筑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要正确理解建筑产品标准化和多样化的关系,尽量实现标准化生产;要建立适应社会化大生产方式的科学管理体制,采用专业化、联合化、区域化的施工组织形式,同时还要不断推进新材料、新工艺的使用。

(五)空间站、海底建筑、地下建筑

早在1984年,美籍华裔林铜柱博士就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设想,即在月球上利用它上面的岩石生产水泥并预制混凝土构件来组装太空试验站。这也表明土木工程的活动场所在不久的将来可能超出地球的范围。随着地上空间的减少,人类把注意力也越来越多地转移到地下空间,21世纪的土木工程将包括海底的世界。

(六)结构形式

计算理论和计算手段的进步以及新材料新工艺的出现,为结构形式的革新提供了有利条件。空间结构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不同受力形式的结构融为一体,结构形式将更趋于合理和安全。

(七)新能源和能源多极化

第3篇

【关键词】信息化;建设;土木工程;运用

0.前言

现阶段,人类已经逐步进入知识经济以及经济全球化时代,经济发展速度较快的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已经开始运用信息化来对工业化加以带动。土木工程的信息化也就是利用自动控制、通信以及计算机等一系列高新技术来提升与改进土木工程的施工方式、技术手段,以此不断的完善土木工程施工手段和技术,使其能够更为合理科学,并且有效的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1.土木工程信息化建设的涵义

1.1行业影响方面

就土木工程信息化对行业的影响上来看,可以说土木工程信息化是利用信息技术来提升土木工程管理水平、建设水平的一个过程,广泛的涉及到企业管理、政府监管、教育培训、质量监督、勘测、监理、施工以及设计等多个领域,特别是针对我国具体国情,土木工程信息化的实现将信息知识资源严重分布不均与工程建设面广量大之间所存在的矛盾有效的解决,推动了技术的整体进步。

1.2实现过程方面

就实现土木过程信息化的过程而言,土木工程行业的信息化与其他行业一样,同样也包含六大要素、三个层面的一个动态过程。其中,六大要素也就是信息人才、信息资源、信息网络、信息法规环境、信息产业、信息技术等。而三个层面则包括:①应用及开发土木信息技术的过程、具体指的是以信息技术诸如互联网为基础,将硬件、软件方面的土木工程信息网络传输标准制定出来,并且对传输土木工程信息的终端大力研制及开发出来,这是土木工程信息化建设不可或缺的基础;②利用及开发土木信息资源的过程,指的是作为提供土木信息者,将企业土木工程局域网建设以及国家土木工程信息网建设完成,这是土木工程信息化建设的关键及核心所在;③土木信息产品制造行业持续发展的过程,指的是将开发制造土木工程信息技术的一批科研企业及机构发展起来,这是土木工程信息化建设尤为重要的一大支撑。

1.3技术形式方面

就土木工程信息化建设的技术形式上来讲,土木工程信息化也就是在全球范围内、全国范围内以利用开发土木工程信息技术为核心,以高科技手段诸如通信技术、网络技术为依托的新技术扩散的一个过程,借助于土木信息共享及在线的实现,以互动、随地、随时的方式将完土木信息完成的问题解决及支持方案予以提供。

2.土木工程信息化建设的基本特点

土木工程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的土木工程建设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别,并且具备着非常显著的时代特色。通过分析不难发现,土木工程信息化建设具备着十分鲜明及显著的知识经济特点,土木工程信息化建设的生产核心要素就是技术知识、各种信息,以现代化的互联网作为工具,其本质表现形式就是土木信息资源的应用、传输以及生产。总的来说,土木工程信息化建设所具备的属性主要为互动性、远程性以及实时性,也就是以互动的方式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均能够提供信息服务为土木工程界,将地域、时间等相关方面的制约彻底打破。

3.土木工程的信息化建设途径

目前,人类已经步入到了信息时代,利用计算机系统能够自动生成图形,应用信息系统能够彰显新时代的设计理念及建筑美学,可以使土木工程的创作成果达到全新的发展境界。所以,在土木工程信息化建设中,应当全方位、多角度的贯穿信息化的理念,并且积极的开辟出土木工程的信息化建设途径。

3.1构建施工、设计的控制及技术信息系统

在土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应当与网上的大量相关信息结合起来,利用信息化的手段来将项目承包内容加以完善,增强项目承包内容的创新性和可行性,因而这也是计算机手段的一种应用表现。采用信息技术就意味着工程师工作量的减少,有助于审美理念的提升、设计概念的优化,有助于相关构思的实现以及设计理念的创新。

3.2构建基于互联网的材料设备采购、施工招投标、方案优选的信息系统

目前,土木工程行业的发展与计算机信息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所以,土木工程行业服务的开发性也随之增强,这便使得设计方案优化的实现就显得尤为必要及重要。所以,必须重视组织方案的改善,将资源的利用及整合进一步实现,将其中的优化措施加以改善,促进组织决策水平和决策能力的提高。

3.3构建企业管理、行业管理及工程管理的信息系统

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是人们日常工作及生活均无法脱离的,只有与相关技术理念结合起来,才能够将相关作用的发挥不断的加以完善,改进前进力度,实现有序规范的模式,加强土木工程信息化建设内容的有机整合,并且将信息系统管理实现对土木工程而言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应当加强管理及查询的整合力度,重视土木工程项目的验收及检查,将检查和审核的结果纳入到信息化管理系统中,并且采取信息化的管控手段。信息技术往往会涉及到广泛的内容,而要想将土木工程信息化建设的内容予以整合,那么就需要将各方面的管理加强,妥善的进行分析,实现决策的优化,以便于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

4.结束语

总而言之,土木工程行业要想得以可持续发展,那么应当高度重视信息化建设,大力的整合产业模式,加强理念与措施的有机整合,实现工程的改良,实现信息化的管理,加大施工方案创新力度,与此同时,还应当以政府宏观调控为基础,以信息化的手段来加强资源整合及部门合作,拓展土木工程的专业范围,从而促进土木工程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 [科]

【参考文献】

第4篇

关键词:信息处理;土木工程;发展趋势

建设土木工程信息化,是我国土木工程建设实际的现实需求,也是土木工程未来发展的战略任务,具有深远意义。从国家发展战略上看,土木工程信息化是提升我国综合国力、实现富国富民理想的一大支柱。土木工程信息化是整体提高土木工程行业建设科技水平的有力手段,并将形成土木工程信息化这样一个新产业。从政府管理的角度看,建设领域信息化是政府改革和建立高效、透明管理机制的催化剂。从土木工程企业的角度看,土木工程信息化可提高企业的装备水平,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加速企业在宏观及微观上管理模式的创新,并极大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

1 土木工程信息化涵义

土木工程的信息化是用计算机、通信、自动控制等信息汇集处理高新技术对传统土木工程技术手段及施工方式进行改造与提升,促进土木工程技术及施工手段不断完善,使其更加科学、合理,有效地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实现土木工程的信息化将引起土木工程企业管理方式的深刻革命,必然推动企业团队的重组及施工流程的优化,促使企业管理理念和手段的革新;土木工程的信息化是土木工程市场发展的高级阶段,必定融入现代物流业、电子商务业和信息产业,从而实现土木工程的高效益、高效率。

2 土木工程项信息管理实例分析

市政管网系统工程的一般信息管理基于GIS的某油田管网信息系统的研制是基于先进的地理信息系统平台SuperMap GIS 5,结合Su- perMap Objects 5、现代可视化开发工具Visual Ba- sic 6.0以及数据库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多媒体技术而进开发的。具体功能有: (1)管网浏览与属性信息查询。 (2)管网横剖面信息查询。 (3)管网事故分析功能。管网系统工程中的灾害预警信息管理城市生命线工程系统的发展目标和战略任务是推动生命线工程的抗震防灾研究由“被动”抗震阶段向“主动”抗震阶段发展,建立相应的城市生命线工程的防灾减灾决策系统,充分发挥高新技术在工程减灾领域中的优势。因此,在参考国内外生命线防震减灾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开发了以某工业区为背景的城市生命线震害预测系统。具体特点为: (1)在结合已有的震害预测方法的基础上,将震害预测理论形成震害预测模块,并开发了通用的 Monte-Carlo模拟程序,该程序可打开.txt形式存储的网络邻接矩阵,并可将震害结果保存于各种文本格式的报表,便于进行大型的网络连通性计算分析。

3 发展土木工程信息化途径

3.1 建立土木工程信息系统。 信息技术是计算机、通信、控制及信息处理等技术的集成。应用信息技术系统及设备,现代建筑师可以充分直观地展示新时代的设计理念和建筑美学,可以尽情地表达大胆的创意和神奇的构思,超越时间和空间,塑造并优化创作成果,使其创作成果达到传统创作方式无法比拟的新境界。例如以模型为对象的三维协同设计模型,采用了模块化的模型设计技术,使得设计方法从平面设计走向模型设计,由于模型设计采用数据库技术和网络技术,从而实现了共享的集成化工作模式,设计人员(多专业)在同一个模型上工作,减少了不必要的条件传递和确认,信息资源得到了充分共享。这些信息资源将贯穿于工程项目管理的全过程(设计、采购和施工),图形由计算机系统自动产生,使得设计人员可以将主要精力投入到优化设计方案上,设计过程更为直观形象。而以可视化技术为基础的智能化设计环境,在三维模型设计技术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可视化技术以及面向对象的软件开发技术,以专家库、知识库为支撑,研究新的设计管理和设计模式,构造一个更易于操作、具备智能化的设计环境。

3.2 建立土木工程管理的信息系统。 信息技术是一项各行业普遍适用的高新技术,必须与行业技术有机结合方能发挥作用。为使信息技术在土木工程施工中规范、有序、健康、高效地向前推进,须准确高效地制定土木工程技术应用标准和标准化管理信息系统,及时修编标准,便于检索查询和管理有关标准,随时随地选用标准和对标准的执行进行检查验收,从而有效地推进标准化管理。信息技术给实体的数字化、时间的缩短、空间的缩小,对实体本质的把握更为科学,工程项目的单件性、时代性、环境性、多要素性决定了项目信息的大规模性、变动性、多门类性,信息技术使工程成为数字工程。而数字工程的建立,使工程管理进入新阶段,包括项目融资拓宽渠道、项目策划优选优化、项目设计电脑化,项目施工管理中运筹学在工期控制上的应用,多因素分析在质量控制上的应用,动态进行投资分析等。信息化使工程管理档案化、数字化、动态化,为工程的策划和融资、设计、施工、运行和维修等全过程的管理提供便利的条件、全新方法和手段。

3.3 建立土木工程基于互联网的方案优选。 施工招投标、材料设备采购、人才招聘的企业商务贸易信息系统互联网正在逐步深入土木工程,既在提供信息服务方面发挥越来越大、越来越广泛的作用,同时又为设计方案、施工组织方案、技术措施方案、种种合作方案有效进行比较,高效进行优化,将大大提高企业的决策能力和水平。通过电子邮件、互联网传递,使建筑项目和承建商、材料供应商的信息沟通有效克服招投标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状态,同时增强透明度,推进公开化,网上招投标相当规模业务的开展将会更加规范市场行为,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工作成本,使招投标的竞争在更广范围更高的层次上进行。

4 结束语

在21世纪科技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土木工程中信息技术的应用,不仅符合了当前社会发展的基本潮流,同时也跟上了时代的发展步伐,因而在社会发展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第5篇

关键词:土木工程 现状 发展趋势

引言

纵观人类文明史,土木工程建设在和自然斗争中不断地前进和发展。在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中,土木工程业越来越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同时,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建筑物的规模、功能、造型和相应的建筑技术越来越大型化、复杂化和多样化,所采用的新材料、新设备、新的结构技术和施工技术日新月异,节能技术、信息控制技术、生态技术等日益与建筑相结合,建筑业和建筑物本身正在成为许多新技术的复合载体。而超高层和超大跨度建筑、特大跨度桥梁及作为大型复杂结构核心的现代结构技术则成为代表一个国家建筑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所有这一切都说明在土木工程中越来越体现了技术与创新的作用,谁能在世纪之交把握住土木工程学科的发展趋势。谁就能在知识经济时代开创土木工程学科的新纪元。

一、土木工程的涵义

土木工程是指建造各类工程设施的科学、技术和工程的总称。土木工程的含义可从两方面去理解。一层含义是指与人类生活、生产活动有关的各类工程设施,如建筑工程、公路与城市道路工程、局坝水电和水利工程、铁路工程、桥梁工程、隧道工程、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工程等。另一层含义是指为了建造工程设施应用材料、工程设备在土地上所进行的勘察、设计、施工等工程技术活动。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土木工程的实践和研究己取得显著成就,无论是结构的力学分析,还是结构设计的理论和方法以及结构的施工手段,都有了非常大的突破;特别是近若干年,在高层、大跨结构和钢结构方面成绩尤其惊人。但展望未来,土木工程领域中仍然有许多课题需要我们进一步探讨。

二、土木工程的发展现状

我国的土木工程建设从20世纪50年代起一直没有停过,且发展很快,尤其在近年来,发展极为迅猛,几乎整个中国成了一个大的建设工地。新的高楼大厦、展览中心、铁路、公路、桥梁、港口航道及大型水利工程在祖国各地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新结构、新材料、新技术大力研究、开发和应用。发展之快,数量之巨,令世界各国惊叹不已。

截止2000年底,我国铁路运营路程已达6.78万公里,居世界第4位,亚洲之首。铁路朝着城市轻轨和地铁两方而发展。同时,我国也在积极建造高速铁路,武汉至广州的高速铁路运营时间仅需4小时。此外,磁悬浮列车也在发展。桥梁工程也取得了惊人的成就,伴随着桥梁类型的不断翻新,主跨跨度一再突破。杨浦大桥、南浦大桥、芜湖长江大桥、南京长江二桥等大跨桥梁的建成都标志着我国的大跨结构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己跨入世界水平先进行列。目前,我国己建成千米以上大桥3座、800m以上大桥8座、600m以上大桥15座、400m以上大桥40座,重庆万县单孔跨度达420m的钢筋混凝上拱桥更引起世界同行的莫大兴趣。在水利建设方面,50年间全国兴建大中小水库8.6万座,水库总蓄水量4580亿立方米。建设和整修大江大河堤防25万公里,目前防洪工程发挥的经济效益达7000多亿元。在大坝建设方面,我国先后建成了青海龙羊峡大坝、贵州鸟江渡大坝、四川二滩大坝等水利工程。

三、土木工程的发展趋势

(一)高性能材料的发展

钢材将朝着高强、具有良好的塑性、韧性和可焊性方向发展。日本、美国、俄罗斯等国家已经把屈服点为700N/mm2以上的钢材列人了规范;如何合理利用高强度钢也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高性能混凝土及其它复合材料也将向着轻质、高强、良好的韧性和工作性方面发展。

(二)计算机应用

随着计算机的应用普及和结构计算理论日益完善,计算结果将更能反映实际情况,从而更能充分发挥材料的性能并保证结构的安全。人们将会设计出更为优化的方案进行土木工程建设,以缩短工期、提高经济效益。

(三)环境工程

环境问题特别是气候变异的影响将越来越受到重视,土木工程与环境工程融为一体。城市综合症、海水上升、水污染、沙漠化等问题与人类的生存发展密切相关,又无一不与土木工程有关。较大工程建成后对环境的影响乃至建设过程中的振动、噪声等都将成为土木工程师必须考虑的问题。

(四)建筑工业化

建筑长期以来停留在以手工操作为主的小生产方式上。解放后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推动了建筑业机械化的进程,特别是在重点工程建设和大城市中有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是总的来说落后于其他工业部门,所以建筑业的工业化是我国建筑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要正确理解建筑产品标准化和多样化的关系,尽量实现标准化生产;要建立适应社会化大生产方式的科学管理体制,采用专业化、联合化、区域化的施工组织形式,同时还要不断推进新材料、新工艺的使用。

(五)空间站、海底建筑、地下建筑

早在1984年,美籍华裔林铜柱博士就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设想,即在月球上利用它上面的岩石生产水泥并预制混凝土构件来组装太空试验站。这也表明土木工程的活动场所在不久的将来可能超出地球的范围。随着地上空间的减少,人类把注意力也越来越多地转移到地下空间,21世纪的土木工程将包括海底的世界。实际上东京地铁已达地下三层:除在青函海底隧道的中部设置了车站外,还建设了博物馆。

(六)结构形式

计算理论和计算手段的进步以及新材料新工艺的出现,为结构形式的革新提供了有利条件。空间结构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不同受力形式的结构融为一体,结构形式将更趋于合理和安全。

(七)新能源和能源多极化

能源问题是当前世界各国极为关注的问题,寻找新的替代能源和能源多极化的要求是21世纪人类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这也对土木工程提出了新的要求,应当予以足够的重视。

此外,由于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还不发达,基础设施还远远不能满足人民生活和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所以在基本建设方面还有许多工作要做。并且在土木工程的各项专业活动中,都应考虑可持续发展。这些专业活动包括:建筑物、公路、铁路、桥梁、机场等工程的建设,海洋、水、能源的利用以及废弃物的处理等。

参考文献:

[1]段树金.土木工程概论[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5.

第6篇

关键词:土木工程 现状 发展趋势 

引言

纵观人类文明史,土木工程建设在和自然斗争中不断地前进和发展。在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中,土木工程业越来越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同时,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建筑物的规模、功能、造型和相应的建筑技术越来越大型化、复杂化和多样化,所采用的新材料、新设备、新的结构技术和施工技术日新月异,节能技术、信息控制技术、生态技术等日益与建筑相结合,建筑业和建筑物本身正在成为许多新技术的复合载体。而超高层和超大跨度建筑、特大跨度桥梁及作为大型复杂结构核心的现代结构技术则成为代表一个国家建筑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所有这一切都说明在土木工程中越来越体现了技术与创新的作用,谁能在世纪之交把握住土木工程学科的发展趋势。谁就能在知识经济时代开创土木工程学科的新纪元。

一、土木工程的涵义

土木工程是指建造各类工程设施的科学、技术和工程的总称。土木工程的含义可从两方面去理解。一层含义是指与人类生活、生产活动有关的各类工程设施,如建筑工程、公路与城市道路工程、局坝水电和水利工程、铁路工程、桥梁工程、隧道工程、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工程等。另一层含义是指为了建造工程设施应用材料、工程设备在土地上所进行的勘察、设计、施工等工程技术活动。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土木工程的实践和研究己取得显著成就,无论是结构的力学分析,还是结构设计的理论和方法以及结构的施工手段,都有了非常大的突破;特别是近若干年,在高层、大跨结构和钢结构方面成绩尤其惊人。但展望未来,土木工程领域中仍然有许多课题需要我们进一步探讨。

二、土木工程的发展现状

我国的土木工程建设从20世纪50年代起一直没有停过,且发展很快,尤其在近年来,发展极为迅猛,几乎整个中国成了一个大的建设工地。新的高楼大厦、展览中心、铁路、公路、桥梁、港口航道及大型水利工程在祖国各地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新结构、新材料、新技术大力研究、开发和应用。发展之快,数量之巨,令世界各国惊叹不已。

截止2000年底,我国铁路运营路程已达6.78万公里,居世界第4位,亚洲之首。铁路朝着城市轻轨和地铁两方而发展。同时,我国也在积极建造高速铁路,武汉至广州的高速铁路运营时间仅需4小时。此外,磁悬浮列车也在发展。桥梁工程也取得了惊人的成就,伴随着桥梁类型的不断翻新,主跨跨度一再突破。杨浦大桥、南浦大桥、芜湖长江大桥、南京长江二桥等大跨桥梁的建成都标志着我国的大跨结构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己跨入世界水平先进行列。目前,我国己建成千米以上大桥3座、800m以上大桥8座、600m以上大桥15座、400m以上大桥40座,重庆万县单孔跨度达420m的钢筋混凝上拱桥更引起世界同行的莫大兴趣。在水利建设方面,50年间全国兴建大中小水库8.6万座,水库总蓄水量4580亿立方米。建设和整修大江大河堤防25万公里,目前防洪工程发挥的经济效益达7000多亿元。在大坝建设方面,我国先后建成了青海龙羊峡大坝、贵州鸟江渡大坝、四川二滩大坝等水利工程。

三、土木工程的发展趋势

(一)高性能材料的发展

钢材将朝着高强、具有良好的塑性、韧性和可焊性方向发展。日本、美国、俄罗斯等国家已经把屈服点为700N/mm2以上的钢材列人了规范;如何合理利用高强度钢也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高性能混凝土及其它复合材料也将向着轻质、高强、良好的韧性和工作性方面发展。 (二)计算机应用

随着计算机的应用普及和结构计算理论日益完善,计算结果将更能反映实际情况,从而更能充分发挥材料的性能并保证结构的安全。人们将会设计出更为优化的方案进行土木工程建设,以缩短工期、提高经济效益。

(三)环境工程

环境问题特别是气候变异的影响将越来越受到重视,土木工程与环境工程融为一体。城市综合症、海水上升、水污染、沙漠化等问题与人类的生存发展密切相关,又无一不与土木工程有关。较大工程建成后对环境的影响乃至建设过程中的振动、噪声等都将成为土木工程师必须考虑的问题。

(四)建筑工业化

建筑长期以来停留在以手工操作为主的小生产方式上。解放后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推动了建筑业机械化的进程,特别是在重点工程建设和大城市中有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是总的来说落后于其他工业部门,所以建筑业的工业化是我国建筑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要正确理解建筑产品标准化和多样化的关系,尽量实现标准化生产;要建立适应社会化大生产方式的科学管理体制,采用专业化、联合化、区域化的施工组织形式,同时还要不断推进新材料、新工艺的使用。

(五)空间站、海底建筑、地下建筑

早在1984年,美籍华裔林铜柱博士就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设想,即在月球上利用它上面的岩石生产水泥并预制混凝土构件来组装太空试验站。这也表明土木工程的活动场所在不久的将来可能超出地球的范围。随着地上空间的减少,人类把注意力也越来越多地转移到地下空间,21世纪的土木工程将包括海底的世界。实际上东京地铁已达地下三层:除在青函海底隧道的中部设置了车站外,还建设了博物馆。

(六)结构形式

计算理论和计算手段的进步以及新材料新工艺的出现,为结构形式的革新提供了有利条件。空间结构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不同受力形式的结构融为一体,结构形式将更趋于合理和安全。

(七)新能源和能源多极化

能源问题是当前世界各国极为关注的问题,寻找新的替代能源和能源多极化的要求是21世纪人类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这也对土木工程提出了新的要求,应当予以足够的重视。

此外,由于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还不发达,基础设施还远远不能满足人民生活和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所以在基本建设方面还有许多工作要做。并且在土木工程的各项专业活动中,都应考虑可持续发展。这些专业活动包括:建筑物、公路、铁路、桥梁、机场等工程的建设,海洋、水、能源的利用以及废弃物的处理等。

参考文献:

[1]段树金.土木工程概论[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5.

第7篇

【关键词】土木工程;环境;建筑;优良;发展环境;科学技术

中图分类号: TU19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在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下,我国的土木工程建设也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但是在大量土木工程兴建的过程中,对周边的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目前,随着我国城市化规模的不断扩大,土木工程行业的发展正处于大发展时期,因此,在加快土木工程建设步伐的同时,还要注意与周边环境的协调,最大程度地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实现土木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1.浅析可持续发展的时代背景

可持续发展主要是指在满足当代人需要的同时,不损害人类后代满足其自身需要的能力。可持续发展的具体涵义最早出自于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公布了题为《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中。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标志着一种新发展观的诞生。但是可持续发展这一词语首次出现是在1980年的联合国的大会上。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诞生也是时代的产物,是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人类文明不断进步,人们对以往发展道路进行评价与反思,寻求在经济问题、价值观、文化与文明等方面进行变革的大背景下产生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有利于营造良好的生存环境,实现人类的持续存在与发展。为了实现可持续战略的全面发展,2002年,南非召开的世界可持续发展首脑峰会,达成了进一步加强可持续发展的共同意识,有效的推动了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全球推广[1]。

2.论述土木工程可持续发展的作用

土木工程的可持续发展在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还有利于实现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除此之外,土木工程建设各个阶段的可持续发展,也有着各自不同的作用,具体表现为:第一,土木工程施工材料的可持续发展,可以实现土木工程施工的绿色化,加强高性能材料在建设过程中的使用,有利于实现人类的可持续生存与可持续发展。第二,土木工程设计阶段的可持续发展,能够指导施工过程中其他的设计工作,有利于施工管理人员在施工过程中注重人员的协调和工作的统筹,在施工过程中采用更好的环保材料。第三,土木工程施工阶段的可持续发展。可以在最大程度上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使整个施工过程得到科学的管理。第四,土木工程使用阶段的可持续发展,使土木工程的维修与修缮工作得到科学的指导,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树立绿色工程形象。

3.土木工程可持续发展存在问题的探析

土木工程的施工周期较长,施工规模较大,消耗的能源比较多,在一定程度上会破坏周边的生态环境。土木工程施工材料的生产、加工与运输以及在土木工程投入使用后维修时使用的材料,都是对能源的一种消耗,其中产生一定的废弃物,势必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将不利于土木工程的可持续发展,所以,要全面了解土木工程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以求有效的解决这些问题,实现土木工程的可持续发展,因此,笔者结合自身的工作实践,从施工材料、设计、施工阶段以及工程拆除阶段这四个方面对土木工程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如下的探析[2]。

3.1施工材料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就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并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但是,经济的快速发展却是以牺牲环境和大量能源消耗为代价取得的,特别是土木工程建设行业,钢筋、混凝土、水泥等大量建筑材料的使用,对我国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不利于实现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所以,在土木工程建设过程中,要尽量的选择绿色混凝土、高强度混凝土与高性能混凝土等污染性较小的施工材料,为实现土木工程施工材料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3.2设计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

初步设计、技术设计与施工图设计是土木工程建设项目设计的三个阶段。初步设计是论证土木工程项目的可行性,对土木工程建设进行选址和规划;技术设计是对土木工程相关的预算、说明文件以及图纸等进行协调编制;施工图纸设计是根据土木工程项目的尺寸、构造、需要的设备以及材料来确定施工的图纸、计算书、说明书和预算。在每个设计阶段都存在着一定的可持续问题,初步设计要在在预算的范围内,依据项目需要的调查数据,制定相应的设计方案;技术设计要对土木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的各类文件进行编制以及协调好各工种之间的关系;施工图纸的设计需要修订现有的规范,及时修改出现的问题。

3.3施工阶段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

在土木工程建设过程中,施工阶段包括准备工作以及进行施工两个内容。土木工程的施工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同时还有可能因为施工人员的失误或者是不规范施工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因此,为了有效的防止在土木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不必要的麻烦,在施工前,可以预设各种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以强化施工人员的施工规范,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3.4工程拆除阶段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

土木工程拆除时,势必会出现一些废弃物,产生噪音、粉尘,消耗一定的能源等等,都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所以,解决工程拆除阶段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最大程度的降低工程拆除过程中的损害,将有利于土木工程可持续发展战略。

4.土木工程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趋势

4.1实现信息化管理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化管理已在各个行业普遍的被使用,土木工程行业与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有着密切关系,信息化管理技术的推广,使土木工程的管理依据更加的具有前瞻性与战略性,进一步提高了土木工程行业的管理水平。

4.2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

土木工程在使用中,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使其出现损害与性能的退化,降低了土木工程的承载力和安全性。所以,在土木工程竣工时,就要对其进行健康监测,及时修复和加固出现损害的部分,同时,将现代的计算机技术以及通讯技术融入到土木工程项目的健康监测中去,实现土木工程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4.3应用高性能的建筑材料

在土木工程建设材料使用最多的是混凝土。高性能混凝土具有能够长期保存、容易密实、不易离析、体积稳定、强度高和韧性好的性能,即使是在恶性的环境下,这些性能也不容易被破坏,所以,在土木工程建设中要大力的发展高性能混凝土,并采用对环境没有影响的混凝土技术。同时,还要加大力度研究水泥与骨料替代物的使用,通过利用粉煤灰中的细灰或者飞灰、轧碎的混凝土等废弃材料来改善混凝土的性能,提高其耐久性[3]。

5.结语

综上所述,土木工程可持续发展战略能有效的推动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但是也会对周边的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要结合土木工程发展的实际,全面分析土木工程在施工材料、设计、施工以及拆除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促进土木工程的信息化管理,在土木工程建设过程中,充分应用高新技术和高性能的施工材料,减少土木工程建设中对环境的破坏,实现土木工程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参考文献】

[1]黄斌.土木工程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D].郑州大学,2006.

第8篇

土木工程学是一种为社会服务且参与度高的学科,如住宅、公共建设、道路、铁路、桥、隧道、水库、机场等工程皆包含在内。随土木工程的发展又划分出多项领域,包括结构工程、营建工程、基础工程(foundation) 运输工程、环境卫生工程(sanitation)水力工程等。本文作者从实际工作出发对土木工程的特点及发展进行了全面阐述。

关键词:土木工程涵义 特点 未来发展方向

一、土木工程的涵义

土木工程是指建造各类工程设 施的科学、技术和工程的总称。土木工程的含义可从两方面去理解。一层含义是指与人类生活、生产活动有关的各类工程设施,如建筑工程、公路与城市道路工程、局坝水电和水利工程、铁路工程、桥梁工程、隧道工程、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工程等。另一层含义是指为了建造工程设施应用材料、工程设备在土地上所进行的勘察、设计、施工等工程技术活动。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土木工程的实践和研究己取得显著成就,无论是结构的力学分析,还是结构设计的理论和方法以及结构的施工手段,都有了非常大的突破;特别是近若干年,在高层、大跨结构和钢结构方面成绩尤其惊人。但展望未来,土木工程领域中仍然有许多课题需要我们进一步探讨。

二、现代土木工程的特点

(一)建筑材料方面。高强轻质的新材料不断出现。比钢轻的铝合金、镁合金和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玻璃钢)已开始应用。但是这些材料有些弹性模量偏低,有些价格过高,应用范围受到限制,因而尚待作新的探索。另外,对提高钢材和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虽已取得显著成果,仍继续进展。

(二)工程地质和地基方面。建设地区的工程地质和地基的构造及其在天然状态下的应力情况和力学性能,不仅直接决定基础的设计和施工,还常常关系到工程设施的选址、结构体系和建筑材料的选择,对于地下工程影响就更大了。工程地质和地基的勘察技术,目前主要仍然是现场钻探取样,室内分析试验,这是有一定局限性的。为适应现代化大型建筑的需要,急待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来创造新的勘察方法。

(三)工程规划方面。以往的总体规划常是凭借工程经验提出若干方案,从中选优。由于土木工程设施的规模日益扩大,现在已有必要也有可能运用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以提高规划水平。特大的土木工程,例如高大水坝,会引起自然环境的改变,影响生态平衡和农业生产等,这类工程的社会效果是有利也有弊。在规划中,对于趋利避害要作全面的考虑。

三、土木工程的发展趋势

(一)高性能材料的发展

钢材将朝着高强、具有良好的塑性、韧性和可焊性方向发展。日本、美国、俄罗斯等国家已经把屈服点为700N/mm2以上的钢材列人了规范;如何合理利用高强度钢也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高性能混凝土及其它复合材料也将向着轻质、高强、良好的韧性和工作性方面发展。

(二)智能土木结构理论的体系构成

传统的土木结构是一种被动结构,一经设计、制造完成后,其性能及使用状态将很大程度上存在着不可预知性和不可控制性,这就给结构的使用和维护带来不便。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发展出了在线监测结构,它赋予传统土木结构以在线监测机制,从而为探知结构内部性能打开了窗口,使人员可以方便地了解结构内部物理、力学场的演变情况,这就是结构智能化的第一层次。在在线监测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了监测数据的智能处理机制,使得结构具有自感知、自诊断、自推理的能力,从而使结构实现了第二层次的智能化。进一步在结构中引入自适应及自动控制机制,即根据自诊断自推理的成果,由在结构中耦合的作动系统做出必要的反应,从而实现智能控制结构,这就是第三层次的智能化。比如,对结构的开裂、变形行为,结构的锈蚀、老化、损伤行为,以及结构的动力振动行为做出抑制性控制,在更高层次上对结构起到保护和维修作用。可见,在结构智能化演化过程中,按其智能化程度的不同可划分为如下三个层次:第一层次:自感知土木结构(Self-sensoryCivilStructure),它是智能结构的最低级形式;第二层次:自诊断智能土木结构(IntelligentSelf-diagnosticCivilStructure),具有对前一层次结果的智能化加工处理,包括结构内部力学物理场的自我计算,对结构特定目标参数的自我诊断,以及以做出结构自身行为的应对策略为目标的自我推理等功能。第三层次:智能控制土木结构(IntelligentControlCivilStructure),它是智能土木结构的最高形式。

(三)发展高新技术,应用结构健康监测,实现可持续发展

土木工程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或性能退化,这将影响起承载能力和耐久性,甚至引发严重的工程事故,带来重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产生严重的社会影响。因此,从建筑建成的一刻起,就要做好健康监测、修复和加固的准备。

随着现代传感技术、计算机与通讯技术、信号分析与处理技术及结构动力分析理论的迅速发展,人们提出了结构健康监测的概念,给土木工程的发展带来革命性的变化。

结构健康监测系统通过在结构上安装各种传感器,自动、实时地测量结构的环境、荷载、响应等,对结构的健康状况进行评估,科学有效地提供结构养护管理的决策依据,确保结构安全运营,延长结构使用寿命。

近年来,大型土木工程特别是大跨度桥梁结构的健康监测技术成为国内外工程界和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通过科研和工程技术人员的努力取得了卓有成效的研究成果。国内外近年新建的许多大型桥梁都安装了结构健康监测系统,如我国的上海徐浦大桥、江阴长江公路大桥、东海大桥、香港地区的青马大桥,韩国Seohae桥和Youngjong桥、美国Commodore Barry桥和加拿大Confedration桥等。通过发展结构健康监测与安全预警,在第一时间发现建筑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修复与加固,既避免了可能出现的建筑事故,也基本解决了建筑过快老化损坏,不得不拆去重修的尴尬局面,及由此造成的大量经济、资源、时间上的浪费,实现建筑使用的可持续发展。

四、结语

由于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还不发达,基础设施还远远不能满足人民生活和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所以在基本建设方面还有许多工作要做。并且在土木工程的各项专业活动中,都应考虑可持续发展。这些专业活动包括:建筑物、公路、铁路、桥梁、机场等工程的建设,海洋、水、能源的利用以及废弃物的处理等。

参考文献:

第9篇

关键词: 信息化;土木工程;勾勒

中图分类号:E271文献标识码: A

一般来说,土木行业所涉及到的行业和领域范围包括了:建筑、修水利、铺设公路、铁路建设、以及桥梁的架设和港口码头的兴建等,涉及到这个行业的人数达到了上亿。它不仅仅是我国的支柱性产业,还是我国国民的经济中第一号产业队伍。但是,由于我国在这方面的不太成熟,所以发展水平一直不高,影响了工作的效率和工程的质量。确定将土木工程信息化就是为了打破这一限制,更好地土木工程在管理和技术方面的发展这项战略一定会给我国的土木工程和社会的发展带来不可估计的影响。

一、土木工程信息化本身的内涵和具有的特色

l、土木工程信息化本身的内涵

单就从技术形式上来说,土木工程本身的含义是说在我国甚至全球范围内,以开发运用土木工程信息的资源和技术为重心,以靠网络电子技术和通信方面的先进手段为基础,将新型的技术进行扩散,将土木工程方面的信息在网络平台上进行共享,达到可以随时随地的提供土木工程方面的信息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案。

从行业的影响上来说,运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奖土木工程的技术和管理方面的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这一过程就叫做土木工程信息化。它涉及到的领域众多,包括了:政府的监察、公司的管理、培训、监察,监督,施工等等,特别是对于我国现在的实际情况来说,土木工程信息化更好地解决了工程量大和信息进行了一个不均的问题,将我国在管理和技术方面的水平度的提高。

2、土木工程信息化所具有的特色

土木工程信息化所具有的特色就是明显的知识经济性。在其中所涉及到的不同的信息、管理和技术就是其核心的生产要素,土木工程信息化在本质上的表现形式是依托互联网将土木工程的信息和资源进行共享。

土木工程信息化所具有的三大属性:及时性、远程性以及互动性。也就是说可以随时随地的为需要者提供土木工程方面的信息,没有时间,地域等的限制,达到完全自由的状态。

二、土木工程信息化所要达到的目标

1、土木工程信息化产业的形成

借助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将传统的土木工程进行变革,在信息方面实现互通和互联、在产业结构方面进行优化和改革,在资源配置方面更加科学合理化,最终开启土木工程信息化产业的大门。

2、形成廉政的政府监察体系

采用在网络上办公、远程办理政务、信息公开化等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了一个更加廉政、有效率、透明化的政府监察系统的形成。它一方面可以帮助相关行政部门在决策、管理以及为公众服务方面的水平的提高,还对催生一个全新的公正的建设市场哟这深远影响。

3、土木工程信息化的影响

就目前来说,我国国内的国民经济发展的很快,土木工程又是其支柱性的行业,土木工程信息化可以为这个行业带来进步,并会带动有关产业的发展,从而建立新的经济提高点,为我国的经济建设添柴加火。

三、土木工程信息化战略的实施方式

1、土木工程信息化的三大方面

土木工程的相关信息技术是以电子网络、信息接收,网络通讯等的现代化技术为底子,并将土木工程的独特性和土木信息化的特色、目标考虑在内,最终构建出一个土木信息化建设的技术平台。它包含如下的几个方面:m土木信息网。我国的土木公众网与很多的局域网在一起构成了土木信息网。公众网的作用就是可以在全国区域内实现相关信息和资源的共享;局域网主要是对于某个公司或者项目工程建立的,比如说:公司的管理体系、可以收集和处理工程信息的系统等等,它的存在就是为了保证这些公司的生产和管理可以更加有效率。(2)土木信息的接收终端。接受终端可以分为手提式接收终端和台式接收终端,手提式的接收终端是我们着重发展的方向。我们想要让土木人员可以随时随地的登陆土木信息网,进行信息的交流,并能够获得技术上的支持。(3)土木信息在网络上传输的标准,土木信息化的基本研究工作就是这个。一开始,要按照土木信息化的建设标准,并立足现有的信息技术,充分的考虑到土木工程本身所具有的独特性,将那些会出现在其中的文字,图表,计算公式以及程序等的信息进行分类,并确定每一种信息的传送格式和标准,所要实现的目标就是既可以让土木信息和中国的通讯网络能够互相兼容,还要能够保障在土木信息网上,信息可以在网上和接收终端可以流畅的交换。

2、土木信息的相关学科

土木信息这一门学科是一个交叉而成的边缘性学科,它将传统的土木工程和现代化的信息技术相互结合。它的目标就是能够立足土木信息的发展,将社会上的资源进行整合,从而建设这门学科,从管理,技术,法律等的方面对土木信息化进行全方位的研究和学习,为我国土木信息化的发展添柴加火,提供大量的专业性人才。

3、土木信息化行业

土木信息在技术上的大量应用势必会导致土木行业在结构上的重新构建和对资源的更好整理,解决以往出现在土木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改革和优化以前比较粗犷的产业框架,从而慢慢形成土木信息化这一新兴的行业。

四、土木信息化的具体操作方法

由于有以前二十多年的努力基础,我国现在己经在条件上达到了建设良好的土木信息化。在硬件上,我国国内的网络基础设施已经取得了相当大的进步,也基本上完成了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并在进一步的发展和运营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在软件上,国内很多的高科技企业也研发出了很多高质量的关于建设领域的软件。

1、端正人们的认识

要让带大家在认识上有所端正,意识到土木信息化是以后的发展方向,更是一次很好地发展机遇。不仅仅要意识到发展土木信息化的急切性,更要意识到这是一项长远而有意义的系统工程。

2、着重发展土木信息方面的技术

立足现代化的网络技术发展,并考虑土木工程的特色,把重心放在信息技术的发展之上,保证土木信息化在技术上的可行性。

3、意识到学科对于行业发展的重要性

对学科进行良好的建设,可以高效的整理社会上的资源,解决出现在土木信息化领域的中各种问题,保证其可持续发展。土木工程一直以来都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想要更加全方位的推动土木信息化建设,学科建设是最好的方式。

4、结合社会力量,科学配置资源

想要土木信息化战略顺利的进行下去,就需要相关部门的大力配合,遵循“产业、学科、研究、政策”相结合的原则,并积极地进行国际间相关技术的合作,在相关政策上建立一个有力的推动体系。

五、总结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土木工程不仅仅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性行业,也是人类的发展进程中,十分重要的产业之一。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可以有效地帮助土木工程在技术和管理上的提升,更加方便快捷的知道这个产业的标准、发展情况,有助于产业的将抗发展。土木工程信息化这一战略方案的实施,不仅仅是我国在建设土木工程的实际需要,更是土木工程以后发展的必然方向。土木工程信息化是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并最终达到国富民强的有力手段,有着不可替代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姚兵.论土木工程的信息化建设[J].建筑.2003(04).

[2]赖明,尚春明,赵听.抓住机遇推动建设事业信息化快速发展[J].建设科技2003(01).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