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14 17:28:11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高校基建工程管理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通过优化内部控制审计机制,开展内部控制审计,可以提升高校基建工程综合管理水平。通过引入内部控制审计方式开展规范管理,可以降低工程综合管理风险,提高高校基建工程管理综合竞争力。
1高校基建工程管理在内部控制审计方面的问题
(1)对审计工作重视程度不足。在高校基建工程管理内部控制审计环节中,普遍存在重视程度不足的问题,在开展工作过程中,更多的精力都放在了建设效率方面,对于内部控制审计管理的相关指标,则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在工作资源调配方面也没有给予倾斜。此外,从管理层角度来看,由于知识结构的问题,在考虑相应决策和工作问题的时候,也很少考虑到审计管理层面,不利于高校基建工程内部控制审计综合水平的提升。基于此,由于意识上的淡薄,再加上知识结构的限制,在内部控制审计管理优化与设计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问题。(2)专业管理体系与人才缺乏。在高校基建工程管理实践中,普遍存在内部控制审计体系缺失的问题,在内部控制审计管理主体上,也存在着主体单一的问题。在工作实践中,高校基建工程管理人员由于思想认识上的缺失,容易留下内部控制审计风险隐患。从目前高校基建工程内部控制审计管理工作实际来看,虽然工作要求比较高,并且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但是审计人员的综合水平仍有待提升,无法适应当前工作的需求,成为了制约工作总体水平提升的瓶颈。寻求有效的人才引进和培养路径,是提升高校基建工程内部控制审计管理水平的基础和保障。(3)信息化管理工作存在缺失。从高校基建工程内部控制审计管理实践来看,随着现代高校基建工程项目建设发展速度的加快,传统内部控制审计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当代工作的需求,利用大数据和物联网技术,提升内部控制审计工作的针对性,通过数据分析与筛选,找准工作节点,对于提升审计工作水平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但是,在内部控制审计实践中,工作人员普遍对于信息技术缺乏足够的重视,固守传统的工作模式,无法发现审计环节存在的诸多问题,制约了总体管理工作效能的提升。
2创新高校基建工程内部审计管理的具体策略
(1)落实责任构建管理体系。在高校基建工程管理内部控制审计环节,要想实现内部控制审计,进而实现内部控制审计管理工作效能的提升,必须要创新认知,落实风险防控责任。在内部控制审计风险内部控制机制构建上,要明确相应的责任,避免出现管理“真空”的现象出现,形成权力和责任的有机制约,避免人为操作风险,通过导入多元化治理体系,构建现代内部控制审计风险管理机制,引导各项工作按照既定流程推进,形成有效的责任落实机制,提升审计管控水平,实现内部控制审计目标,提升高校基建工程管理综合水平。(2)加强审计信息共享化建设。在高校基建工程内部控制审计管理过程中,通过实现信息共享,对有关内部控制审计信息进行整合和梳理,可以从宏观进行把控,对于高校基建工程这样的大型工程而言,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在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撑下,通过优化内部控制审计架构,分析潜在的内部控制审计管理风险和问题,可以及早解决问题,对于很多相关法律问题,也能实现经验的及时共享,防患于未然,实现高校基建工程内部控制审计风险防控目标,提升内部控制审计综合水平。(3)建立相应的审计集中控制机制。在高校基建工程内部控制审计管理体系中,要建立相应的内部控制审计风险集中控制体系,通过体系化的把控,统筹协调内部控制审计管理资源,在人员和工作资源调配上实现优化,通过建立相应的内部控制审计机制,可以建立重大事项报告和风险预警机制,提升内部控制审计综合水平,通过内部控制审计体系的指引,也能提升管理层的重视程度,提升管理效能,满足高校基建工程管理在内部控制审计方面的需求。
3结语
通过以上论述可以知道,随着现代高校基建工程管理工作的发展,内部控制审计工作的重要性不断凸显。在开展内部控制审计工作中,要找准工作节点,不断优化审计工作体系和流程,提升内部控制审计的综合水平,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提升高校基建工程管理综合水平。
参考文献
[1]马志宏.高校基建工程管理内部控制审计[J].中国内部审计,2016,(9):74-77.
[2]张建林.高校基建工程结算委托审计的风险与对策[J].价值工程,2013,32(5):72-73.
[3]曹在伟.高校基建工程结算审计风险成因分析[J].价值工程,2013,32(4):48-50.
【关键词】高校零星基建工程;工程管理;造价控制
随着高校规模的不断扩大,改善办学条件,满足师生员工教学、科研、生活和学习的需要,推进节约型校园建设,各高校的基础设施、修缮工程、改建项目的规模和数量在大幅度增长,对零星基建工程的资金投入越来越大,而每个工程项目都存在程度不同地决算超预算的现象,如何管理好零星基建工程,控制工程造价,让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作用,是高校基建(总务)部门、审计部门和财务部门共同关心的问题。高校零星基建工程包括维修改造、装修、绿化等项目。这些项目类型繁多,单个造价低,分布零散,施工点多、线长、面广,管理难度大;工程施工时间又相对比较集中,常利用寒、暑假突击施工,工程管理比较粗放,存在着较大的漏洞;同时,工程项目无正规的专业设计,施工随意性较强,造价难以控制。
1 高校零星基建工程管理和造价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为了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各高校尽管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关于零星基建工程管理和造价控制方面的政策及措施,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仍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1 工程项目缺乏整体规划
随着高校办学环境不断改善,节约型校园建设不断推进,原有的基础设施已经不能适应现代高校的发展,必须加快建设与维修的步伐以适应高校快速发展的需要,但先修什么,如何修建,应有一个整体规划。目前不少高校在零星基建工程管理中缺乏严格的论证和整体规划,主要凭个人意见办事。由于缺乏必要的研究论证,结果可能出现有的维修工程几经反复也没有达到投资效果,甚至有的维修后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造成资金浪费,究其原因主要是决策程序不规范,缺乏计划管理和民主管理的意识。
1.2 制度不健全,人员素质不高
从零星基建工程的招、投标到竣工验收,国家对零星基建工程没有具体的约束性很强的规范性文件,大多数高校也没有关于零星基建工程的管理制度或措施。由于许多高校只重视教学不重视后勤管理的影响,忽视后勤管理干部队伍的建设,相关工程管理人员存在素质缺陷,容易造成学校资金浪费。
1.3 零星基建工程项目的招标形同虚设
工程项目的招标本来是“公开、公正、公平”的竞争活动,它有助于建设成本的降低和建设质量的提高,因此对于零星基建工程项目中预算金额较大的工程有必要进行招标、议标。然而由于种种原因,零星基建工程项目的招标形同虚设,存在着泄漏标底、暗箱操作的违规行为。有的小型工程根本不进行招标,由个别人的行为决定。甚至压根就没有招标意识,之所以如此,关键是高校没有完整的招标管理制度,招标行为不规范以及人为因素的干扰。
1.4 施工过程管理不到位
由于零星基建工程项目的特点,时间紧、施工点多、专业性强,往往造成在施工过程中管理不到位,对于隐蔽工程或工程关键部位不能及时验收,同时由于部分工程管理人员对零星基建工程项目的施工技术和材料管理等不甚了解,在施工过程中不能有效地起到工程监管的作用,工程质量得不到保证,造价得不到有效地控制。
1.5 预决算高估冒算,虚报工程造价
零星基建工程项目的预决算一般由施工单位编制,由于缺乏必要的监督措施,有的施工单位往往利用管理单位或使用单位人员对工程项目预算有关的计价内容不清楚或不了解等原因,如工程量如何计量、预算定额如何套取、费用指标如何应用等工程造价构成不熟悉或不了解,高套定额、重复计价、提高取费标准、加大工程量等办法来提高工程造价。
1.6 审计、财务部门缺乏监管力度
按规定每一项工程的结算都需经学校审计部门进行审计监督,但随着学校的不断扩建、新建、零星基建工程项目的审计任务越来越重,审计任务和审计人员的配备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往往只重视结算审计,忽视项目审计和过程审计,再加上审计人员业务水平和业务素质不高,往往容易被施工单位利用。而财务人员缺乏必要的工程预算方面的知识,只能根据双方合同和审计后的预结算进行付款,缺少监督作用。
2 对高校零星基建工程管理和造价控制的建议
针对以上高校零星基建工程管理和造价控制中存在的种种问题,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就如何加强高校零星基建工程的管理,合理控制工程造价,谈几点建议:
2.1 建立健全内控制度,提高相关人员素质
随着后勤改革进一步深化,高校对零星基建工程的管理和造价控制,应建立一套完整的内控制度。对5万元以上的工程项目要进行程序制管理,具体程序如下:⑴基建(总务)处提出立项申请,经主管领导批准同意立项,同时编制预算核定造价;⑵进行招标、议标,确定施工队伍开始施工,基建(总务)处会同审计部门进行全过程审计监督;⑶基建(总务)处组织施工单位、使用部门、财务部门、审计部门共同验收,财务部门根据批件、预算、合同、监理及审计报告拨付工程款。对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工程项目可以不进行招标、议标,其他程序和5万元以上工程项目一样。对1万元以下的工程项目,财务部门根据施工单位和基建(总务)处签订的施工合同、基建(总务)处审核施工单位上报的结算,办理相关结算手续。单位领导要重视和加强对相关工程管理人员的素质教育和培养,只有工程管理人员的思想素质和业务能力提高了,才能负起相应的责任,才能把好零星基建工程的管理关,造价控制关。
2.2 建立工程报告制度,规范工程决策行为
零星基建工程是完成高校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的重要保证,是关系到学院整体发展和广大师生生存的大事,其立项与否必须经过科学论证和民主决策。为避免项目决策的盲目性,凡涉及金额较大的零星基建工程有必要实行工程报告制度,必须经过民主决策程序,首先由职能部门提出包括项目意义、建设规模、投资额度、资金来源、工程预算、招标程序、监理机构等的可行性报告,其次由学校工程管理领导小组或校长办公会讨论通过,最后由主管副校长审批,形成决议。还可以将零星基建工程项目实行校务公开,以取得广大教职员工的支持和理解。
2.3 严格招标制度,杜绝暗箱操作
建设单位代表国家和人民管理国有资产,因此对一些金额较大的工程项目或设备进行公开招标,为做到公平、公正竞争。应组成结构合理的招标小组,严格招标纪律,严禁泄露标底,建立规范化的招标程序,制定完整可靠的评标办法,实行公开招标竞价、优质投标的原则,避免暗箱操作。这样既可以增加招标的透明度,降低工程造价,提高工程质量,又可以避免人为因素的干扰和暗箱操作等违法违纪行为。
2.4 加强施工过程管理,监督竣工资料编制
零星基建工程通常无正规的专业设计,施工过程常常出现变动,施工内容时常出现变更,施工现场签证较多,这就要求工程管理者或相关职能部门要加强施工过程的管理,重点检查施工质量、工艺流程、施工物料产地价格等,严防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的现象(下转第12页)(上接第2页)发生。同时监督工程竣工资料的编制,要求竣工资料真实反映工程内容,工程量真实准确,为工程结算的编制及审核提供有效的依据。
2.5 加大审计力度,进行工程监督
工程审计是审计单位对工程进行全过程监督的重要环节,审计既可监督施工单位,又可监督建设单位,在零星基建工程的管理和合理控制工程造价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工程审计包括项目审计、过程审计和决算审计。项目审计包括预算审计和合同审计,属于事前审计,预算是根据设计文件的要求和国家的有关规定,计算出来的工程造价,是确定每项工程建设费用的计划文件,一般由施工单位编制,经相关职能部门审核,交审计部门实施审计,从而保证工程项目的立项和工程造价的控制;其次是合同审计,一个工程项目做到质优价低,手段之一就是加强合同管理,合同审计的主要内容包括标的范围、工期要求、质量标准、双方的权利和义务、违约责任、结算依据、合同价款、拨付方式等,为了论证合同的真实性和合理性,审计人员应进行广泛的市场调研,以事实为依据,提出确实可行的审计意见。过程审计即跟踪审计,属于事中审计,要求审计人员深入施工现场,把好材料价格关,保存好数据资料。决算审计属于事后审计,待工程竣工后,根据所掌握的资料,对决算进行严格细致的审计,包括工程量的计算、定额的套取、取费标准等是否按合同执行,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严格控制工程造价。
2.6 发挥财务部门的监督作用,加大资金监管力度
资金管理是零星基建工程管理的核心,资金管理的到位,不仅能够发挥它的最佳效益,而且还能保证学校建设工作规范、有序、健康地进行。为了加强零星基建工程资金的管理,发挥出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可以委派专职会计对零星基建工程进行独立核算,加大会计监管力度。这就要求专职会计素质高、业务过硬,不仅要学习和掌握国家有关的政策法规,而且还要了解市场行情,掌握工程预决算的基本常识和不断变化的取费标准,严格执行先审计后付款的工作程序。财务人员对零星基建工程的进展情况、各种付款的使用情况,监督工程的计划实施情况,随时向有关职能部门及领导汇报,发现问题及时汇报解决,尽量做到既不拖欠工程款,也不多付工程款,充分发挥财会人员的监督作用。
关键词:高校食堂;零星基建;工程管理;造价控制;探究
DOI:10.16640/ki.37-1222/t.2017.06.211
基建工程造价管理具体是指对工程建设的总体支出费用的控制与管理,从而尽可能降低和减少建设资本的一项专业技术性工作。工程造价管理过程贯穿了高校基建工程的决策、设计、招投标、施工过程及竣工结算的整个过程。在高校食堂基建工程管理的过程中,主要围绕工程造价管理开展,主要是针对高校基建项目工程造价进行有效的管控,从而为高校节约建设成本,实现投资效益的最大化,这是作为高校建设必须引起重视的问题。但由于高校零星基建工程的工期长、数量大而且有着较复杂的过程,导致工程造价管理也比较复杂,因此,必须强化工程造价的有效管理与控制工作落到实处,从而使有限的投资发挥最大的使用效益。
1 高校零星工程基建管理与造价控制的现状分析
(1)建设工程的立项缺乏范性。在进行工程立项这方面,有不少高校的基建部门没有对零星工程的建设引起重视,认为零星工程不重要,使得零星工程在前期没有开展全面而具体的探究和论证,导致工程实施时出现各种浪费的现象。另外,工程立项的随意性还体现在缺乏对具体工程工艺或工序的研究,使得具体操作时影响工期,并浪费人力、物力和财力。再加上,在此过程中没有前瞻性,也没有重视对相关政策的了解和研究,可能会因为工艺的落后或者是采购落后的设备等情况造成多方面的浪费。
(2)工程项目缺乏整体规划性。当前,大部分高校的建筑建设有近三十年以上的年长历史,甚至更长,但高校规模的逐渐扩大使得原本的基础设施无法适应高校的快速发展,因此必须通过建设与维修的过程来满足和适应高校的发展。但对于高校中零星基建工程的修建缺乏一个具体而合理的规划或方案,大部分高校的零星基建工程管理中主要凭借个人意见来进行,并没有对工程项目进行严格而规范的计划目标。
(3)施工过程缺乏严格而规范的管理。由于高校零星基建工程项目存在时间短促且施工项目内容多的复杂性特点,同时要求具有较强的专业性。但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因为工程管理不善,很多隐蔽工程或者是关键部位没有验收合格,再加之一些工程管理人员没有完全了解和掌握零星基建工程项目的施工技术和材料管理,使得在具体施工过程无法充分发挥工程监管的作用,最终影响工程质量,导致决算超出预算,无法有效控制造价。
2 对高校食堂零星基建工程管理和造价控制的建议
(1)通过构建工程报告制度,规范工程决策行为。零星基建工程是有效确保高校教育事业发展规划顺利完成的重要内容,直接与高校的整体发展和师生教与学的稳定性有着密切关系,而且基建工程的立项与否应通过科学论证和民主决策来进行。为了防止项目决策的盲目性,但凡是涉及到金额较大的零星基建工程都应该有工程报告制度,并应通过民主决策的程序过程,首先作为职能部门需要提出包括建设规模、投资额度、资金来源、工程预算、招标程序等多项内容的可行性报告,接着需要经过学校工程管理领导小组的会议讨论予以通过,最后经主管领导进行审批签字,从而形成决议。
(2)规范招标制度,防止暗箱操作。建设单位代表国家和人民对国有资产进行管理和控制,所以对金额较大的工程项目或者是工程设备进行公开招标时,应公平、公正的竞争,并通过组建在结构上合理的招标小组,严格遵守招标纪律,禁止对标底的泄露,从而使得招标程序规范化,并制定完整而可靠的评标方法,通过公开招标竞价原则,防止各种暗箱操作的可能,从而提高招标的透明度,并做到节约工程费用支出,提高高校零星基建工程的质量。
(3)抓好合同管理,减少工程索赔。高校零星基建工程项目建设周期较长,因此签订合同所涉及的内容和方面比较复杂。在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工程可能存在各种变更,还会受自然条件和周围环境的影响,因此必须做好施工的合同管理,确保工程项目索赔、变更、结算等有依有据,降低工程索赔风险。
(4)合理控制材料的使用,确立和规范材料价格。在高校食堂的零星基建工程中,占据主要投资费用的部分即是工程材料费用这块,所以控制材料价格是零星基建工程管理与造价控制的重点内容,应对施工过程的材料使用过程进行严格管理,并要求必须按照合同中的具体规定来使用材料。随着建筑市场在材料和价格上的快速更新变化,建设单位的预算人员必须时刻对材料市场做好跟踪关注,了解和掌握市场行情并做好相应的市场调查,从而有效控制材料价格的动态变化情况,确定和规范材料价格。
(5)对施工过程及竣工资料的编制做好监督与管理。高校食堂零星基建工程基本上并没有专业化的设计,施工过程的变动较为普遍,施工现场签证也很多,这就需要工程管理者或相关职能部门应加强施工过程的管理,强化对施工质量、物料、工艺等的重点检查,防止出现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的不良状况。另外应对竣工资料的编制做好监督,确保竣工资料真实、准确地反映工程的过程和内容。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校食堂零星基建工程的过程复杂、内容繁多,其工程造价管理也有着一定的复杂性和变化性。因此,在零星基建工程中应重视工程造价管理,并对整个施工过程进行造价的有效管控,尽可能地避免建设资金的流失,并节约建设资金的支出,提高高校工程建设的综合效益,不断为我国的高校教育事业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陈雪峰.浅谈高校零星基建工程管理与造价控制[J].山东工业技术,2014(01).
【关键词】高校;基建工程;质量管理;控制策略
1、高校基建工程质量管理现状
高校的基础建设工作与一般的建设项目工作基本相同,如项目立项、工程设计管理、招投标管理、施工管理等;但是高校的基础建设从建筑风格以及使用功能两方面来讲,其又具有与一般建设项目特点不同之处,高校基建工程具有自身的特殊性。高校的职责就是做好教学和科研工作,在竞争如此激烈的环境下,高校基建工程面临着转变方式以及人员结构优化问题。在高校基建工程质量管理过程中对整体建设项目影响最大的因素就是高校基建工程缺乏资金以及资金使用的不合理。高校基础建设工作看似与学校行政等部门没有关系,但是实际上行政等部门对基础建设不断进行干预,进而使整个项目工程的社会化和市场化发展受到阻碍。在市场经济竞争如此激烈的背景下,基建工程建设需要与市场化经济发展相适应,但是目前高校基建工程建设却还不能满足市场经济的要求,对于基建工程中的一些阶段性工作不能做完美。另外,我国虽然地大物博,但是能够构建高校的土地资源却非常有限,因此,土地资源受限已经成为高校基建管理的一个重要问题。
2、高校基建工程质量控制相关策略
高校基建工程质量受建设全过程因素的影响,因此,高校基建工程质量控制策略则需要从建设的整个过程进行考虑,本文主要从设计阶段、施工阶段、竣工验收阶段以及保修阶段这四个阶段对如何控制高校基建工程质量进行分析。
2.1 设计阶段
(1)基建工程的设计阶段首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对建设工程的可行性进行研究,然后拟定相应方案。在此过程中,需要利用多方案对比的方式确定实用方案,通过各方面专家对设计进行分析、研究,对设计方案进行评审,选择出最佳方案;(2)基建工程的设计阶段分为若干个子阶段进行设计,如可行性研究阶段、施工图设计阶段、详细设计阶段等,无论是哪个子阶段都需要经过有关部门进行审批,无法通过审批的子阶段继续修改,直到审批通过为止,这些子阶段都是设计阶段的基础组成部分;(3)在初步设计阶段时,需要将相关勘察报告和相关文件移交给有关部门对其进行备案和审查,审查是需要专业部门进行的,这样才是最有效的,对于存在的施工质量问题,相关部门给予设计单位一些可行性建议,以便设计单位能够准确地对其进行修改;(4)地方的建设质检部门必须对施工图设计文件进行审查,审查其是否能够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并对其作出相应评价。
2.2 施工阶段
(1)施工阶段影响施工质量因素较多,因此首先必须明确这些因素,如施工流程、质量监督管理等。所以,明确施工流程后,需要对施工质量监督的组织管理进行完善,在此过程中,设立质量管理部门,这个工作主要由业主来进行,此部门建立后直接监督管理监理和施工单位的质量,并且还要对二者关系的协调工作进行负责;(2)项目业主委托监理来管理控制工程施工的具体质量。项目业主与承包商所签订的工程承包合同非常重要,此合同也正是工程监理工作的主要依据,从而确保全面监理控制建设工程项目;(3)在施工过程中,基建工程中所有的子工程都必须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进行,确保质量验收合格。
2.3 竣工验收阶段
我国的合同法中规定:发包人在建设工程竣工后需对工程质量进行验收。由此可见,发包方必须对工程质量验收进行负责。在建设工程项目施工竣工阶段, 建设项目的业主必须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竣工验收,工程的质量控制渗透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因此,竣工验收工作其实并不是简单地对结果进行审查,实质上是对整个工程施工质量进行审查。在工程项目的质量控制过程中,事后验收是质量控制的最终措施。针对基建工程施工过程中的一些重要工序,如浇筑柱、梁板混凝土等,需要组织施工单位和监理人员绘制流程图,把施工顺序标注出来,以便在竣工验收时能够准确分析发现的质量事故原因。在竣工验收过程中,如果发现重大质量隐患,应立刻停止施工,及时解决质量隐患,确保施工质量以及工程进度。
2.4 保修阶段
基建工程质量控制的保修阶段其实可以理解为后期服务,这个阶段虽然看似不在工程建设中,但是其重要性不可忽视。在整个基建工程的交付使用期间,需要将一些重要资料提供给工程的使用部门,如竣工资料、设备使用说明书等;为了使人为操作失误以及引起的各方面损失得以减少,需要对相关的使用部门的管理者进行培训,以便能够正确使用这些系统,如配电系统操作、消防系统操作等;在建设工程交付使用时,为了能够及时地联系维修等任务,需要将各工种各专业的施工维修人员的联系方式提供给相关部门,如果项目工程需要维修,那么使用 部门的管理者直接联系相关的维修人员,从而减少维修过程中的一些不必要环节;安排固定的人员来对工程项目的保修进行负责,此负责人应该是项目的现场代表,因为其能够熟悉工程以及施工单位的具体情况,因此在发现问题时,其能够做出准确判断,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出问题原因并将其解决。
3、结语
高校基建工程质量与国家社会、学校、师生有密切关系,但是目前高校基建工程质量管理存在一些问题急需解决,本文针对当前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控制策略,把质量监督贯穿于整个基建工程建设的全过程,为师生提供了一定的安全保障,为教学质量提供了有效的基础保障。
参考文献:
[1]张周.论基建工程的质量管理[J]. 建材与装饰(下旬刊). 2008(03)
[2]王润云.浅论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J]. 山西建筑. 2008(02)
[3]蔡有钊.高校基建工程质量管理[J]. 福建建筑. 2007(05)
[4]刘如兵,冯春红.对高校基本建设质量控制的思考[J]. 工程与建设. 2007(06)
关键词:高校基建工程 合同管理 合同条款
随着国家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和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校园规划与建设规模日益扩大,在基建项目建设过程中,如何加强基建工程合同管理,是摆在每一位高校建设管理者的头等问题。但是,实践中高校基建工程合同管理工作中普遍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分析和研究,使高校的基本建设管理水平上一个新台阶。
一、高校基建工程合同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一)防范工程建设风险,协调工程建设管理内部关系
通常建设工程的特点是专业多、施工单位多、施工进度、质量及安全控制难度大,因而风险较大。高校基建工程合同管理的目标在于通过合同管理工作,协调内外关系,保证项目质量、成本、进度目标的实现,最终确保建设项目的顺利完成。
(二)提高高校硬件水平和高校基建项目发展的需要
高校的发展离不开基础设施的完善和建设,要实现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校,必须提高基础设施的建设水平,为师生创造更好的学习、科研环境。因此,只有抓住合同管理这个核心,才可能有效调控整个建筑工程项目的运行状态,实现项目的建设目标。
(三)有利于保障高校基建工程领域和谐发展
加强合同管理,能够规范建设主体行为,保障建设主体按照合同约定履行义务,妥善处理出现的争执与纠纷,对整顿我国高校基建工程领域的和谐、有序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二、高校基建工程合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高校基建项目建设不断增多,基建工程建设的复杂性决定了合同管理的重要性和艰巨性。由于基建工程项目主体关系、社会环境等多方面原因,高校对基本建设项目合同的管理相对滞后,加之我国建筑市场发展尚不完善,建设交易行为尚不规范,使得高校在基建项目合同管理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①
(一)承包人违法转包与分包现象严重
在建筑工程领域,一些承包人在利益的驱动下,为了获得建设项目承包资格,中标后又将工程肢解以更低价格非法转包给一些没有资质的小施工队伍,或者分包的施工单位又非法分包或转包。一方面使得发包人与分包单位之间没有直接的合同关系,总承包人在控制成本和利润的情况之下不能对工程进度、工程质量、工程人员安全进行严格的监督和控制。另一方面,总承包人与分包人之间的协调与配合在一定情况下存在疏漏,尤其是非法转包,转包单位不具备建筑工程的相关资质和能力,直接导致工程的整体进度和质量,进而影响到高校基建项目的管理。
(二)基建工程合同中权利义务职责划分不明确、不平等
合理地划分当事人双方的权利与义务也是合同制定的重要原则之一。从目前高校基建工程施工合同签订过程看,施工合同绝大多数的条款是依据发包人即学校的要求制定的。在签订合同中明显的一个误区是更多地强调了发包人的权利和承包人的义务,更多的条款详细规定了承包人的义务,表面上看似乎对发包人有利,但实际中却不利于施工合同的顺利履行。而权利义务明显不对等的合同条款也可能在仲裁或诉讼过程中作为显失公平的合同被予以变更或修改。②
(三)倒签合同、履约不严情况突出
鉴于高校基建项目本身的性质和基建工程合同标的额比较大,高校在签订合同之前,一般都会严格执行规定的程序,合同的审批一般都需经律师、审计、纪检监察、财务等有关部门同时提出有关意见并作出相应的修改,这个过程一般需要一定的流转时间,除此之外,由于高校的基建工程常常是时间紧、任务重、压力大,赶工建设的现象经常会出现,甚至有的工程未签订施工合同已经开工或已经完工,使基建工程合同无法发挥其应有的约束作用和法律效力。
有些高校工程建设合同的签约双方都不认真履行合同,随意修改变更合同,或违背合同规定,合同违约现象时有发生。部分高校存在不按照合同约定支付工程进度款,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合格后,也不及时办理竣工结算手续和决算付款,这样就导致施工单位不按期依法组织施工,不按规范施工, 以各种理由延误工期,给建设单位施以压力,形成延期工程、劣质工程,严重影响工程建设质量。③
三、高校基建工程合同条款约定需注意的问题
随着我国《民法》、《合同法》、《招标投标法》、《建筑法》等法律的颁布、行政法规和地方法规的规定和实施,在基建工程合同的制定和执行过程中基本有法可依,但是,实践中,有些法律条款的制定和实际执行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因此,要求高校基建工程合同管理部门在制定合同条款时还应针对合同的不同类型、项目的具体情况等全面把握、具体分析、依法制定、严格执行,加强基建工程合同管理,提升高校基建工程的管理水平。
(一)明确合同价款的约定方式
实践中,由于交易行为的不规范,发承包人在订立合同时,对"固定总价"这个概念在理解上存在偏差,常常选择了固定总价后并未在专用条款中约定合同价款包含的风险范围和风险费用的计算方法和风险范围以外的合同价款调整方法。尤其在近几年消费物价指数不断上涨的情况下,只要签订包死合同,一旦遇到原材料的价格不断上涨的局面,标的价格就难以支撑这项工程,就可能引起毁约、停工这样难以收拾的局面,也使得施工方不得不承担责任,建设方的工期延长这样的互不利好的后果。④
因此,应正确理解适用固定总价合同,固定价格合同的固定是相对的,发生合同承包范围外的额外工程或变更是可以增减调整合同价款的。只有具备以下条件的才适合采用该种形式:合同工期短(一年以内)、设计图纸详尽、工程量清单及描述详细准确、材料设备的规格、型号、产地等明确、市场行情已充分掌握、合同工作范围明细的项目。⑤
(二)明确双方具体的权利义务内容
基建工程合同明确发承包人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是工程项目赖以实施的基本依据。另外,高校作为一个社会公益事业单位,在基建工程项目实施中还不用于其他性质的单位,除了基建工程合同中双方一般权利义务内容之外,还应针对学校的相关特殊情况进行具体明确的规定。
1、对在校师生人身财产安全保障
由于高校活动的主要人群为教师和在校学生,安全保障学校师生的人身财产安全十分重要,但是,时常由于管理疏忽和不慎管理,对师生的人身财产安全造成损失,因此,在高校这种环境下,需要加强对师生人身财产安全的保障规定,应明确规定保障在校师生因承包人实施工程导致的一切损害、损失和开支及相应的索赔。
2、对高校各类重要会议或其他重要活动的保障
高校作为教育管理部门,有时会承接一些重要的会议或大型重要考试,比如高考、全国英语四六级考试、研究生入学考试等,因此,应明确对这一特殊情况进行责任的明确规定。要求承包人应在各类重用会议或其他事件发生时响应政府要求,并在投标书中考虑该类事件造成施工工作的时间限制所带来的工期和费用等风险,对于此类事件,发包人将不给予承包人任何费用和工期的补偿。
3、对工程流动资金的保障
由于多数高校作为国家公办院校,在学校发展过程中,国家会直接拨付一定的资金用于学校的基建工程建设,但是由于部分资金来源为国拨资金,资金需要经过上级部门的批准,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影响到工程流动资金的周转,因此,在合同条款中应明确约定,在整个合同履约期内,承包人应考虑并准备足够的自有流动资金,以满足本工程正常施工的需要,发包人和监理人代表不会接受任何因承包人生产资金不足而提出的任何性质的索赔。
4、明确总包对分包的相关的规定
目前,建筑工程领域普遍存在拖欠分包及农民工工资问题,其问题的纠纷直接影响到高校师生的教学、学习和生活,为保障高校工程建设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应明确在合同条款中规定对分包项目的相关制约措施,承包人应切实加强分包队伍的管理,严格履行合同。如发生因拖欠民工工资等原因导致聚集事件等,全部责任由承包人承担,并对总承包人处以罚款。
(三)明确违约索赔的约定
基建工程合同中对索赔的约定是合同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索赔可以促使合同双方加强内部管理,增强全面履行合同的自觉性,索赔对合同的双方来讲都是一种保护自己、维护正当权益、避免损失、增加利润的重要手段。作为建设单位,一是,密切严格履行合同的条款,避免由于自身违约造成施工单位的索赔;二是,在施工过程中,应通过积累原始资料,依据合同条款,采取最有效的合同管理策略和索赔策略,向施工单位索取由于建设工程施工质量降低、工期的延误从而减少工程的投资。
结语
高校基建工程合同管理是建设工程管理的核心,在高校基建项目实施中,加强合同管理,有利于节约资金,提高工程建设效率,减少合同纠纷利财产损失,对于维护学校的合法权益。因此,高校应不断完善合同管理机制,以建设工程合同文本为依托,以建设工程合同关系为纽带,对建设工程合同进行全面的、科学的动态管理,确保建设目标顺利实现。
注释:
①郭宵鹏:《浅谈高校基本建设项目的合同管理与控制》,《现代经济信息》2012年第18期。
②刘坤、田敬贤、白万勇:《高校基建工程合同管理常见问题及解决对策》,《廊坊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12月第12卷第6期。
③杨胜雄:《高级财务管理》,东北财大出版社2004年版,第112-113页。
④黎迪斯:《浅谈新形式下高校基建合同的管理》,《法制与社会》2012.05(上)。
关键词:高校基建工程;审计风险管理控制;审计风险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30-0099-03
一、高校基建工程内部审计风险管理概况
(一)高校基建工程内部审计风险管理的现状
高校占地规模较大、基本建设工程较多,每年新建和修缮工程不断增加。高校自身对基建工程的风险管理意识逐步增强,进而逐渐建立并完善其基建制度,充分发挥高校内部审计在基建工程的作用。
1.成立招标职能部门,全校统筹基建招标。为防范招投标过程中出现的风险,多数高校专门组建并成立了招标职能部门,全面统筹全校的基建工程招投标工作。在招投标过程中,基建、纪检、财务等部门的工作人员以及特邀的专家教授全程参与监督。现有的制度更加完善,对于风险的防范和控制更加严格。
2.高校多个部门协作,共同保障基建工程。高校基建工程规模一般都比较大,由基建、房管、修缮、物业、各院系等单位各自负责相应领域的基建和修缮工作,在基建工程进行过程中,各个单位合理分工,各司其职,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管理优势,有效地防止了业务交叉、专业匮乏带来的风险,共同保障了基建工程的顺利开展。
3.高校重视风险管理,充分发挥内部审计。随着高校对风险管理和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视,多数高校基建工程内部审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1)通过审减为高校节约了大量建设资金,保障了基建工程质量;(2)通过内审监督、评价、建议,有效完善了高校层面及各部门的内部控制与规章制度,建立了项目决策审批、工程招标采购等制度,规范了基建工程管理;(3)不断创新内审工作方式方法,在高校的一些重大基建工程中,校内审计部门在开工前的投招标阶段就介入,有效地防止了投招标过程中的风险。
(二)高校基建工程内部审计风险管理的问题
现阶段,高校对基建工程内部审计风险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但高校基建工程内部审计的特点决定了其依然存在较多的风险因素,而这些普遍、复杂、不确定且潜在的风险,急需高度重视。
1.投资决策不太科学,设计概算监督性差。高校基建工程的投资决策缺乏科学依据时,会给后期工作带来难以避免的隐患。比如对于一个基建工程而言,在其前期项目可行性论证不充分的情况下,投入大笔资金开始施工,如果项目中途出现但土地使用权或土地用途方面的争议和失误,从而导致基建工程停工,甚至是该基建工程撤销,其造成的经济损失将非常严重。同时,一些施工方为了后期管理方便,有意拔高概(预)算金额,向学校申请经费,而相关部门在不经过审计等多部门投资评审监督的情况下,就直接拨付款项,造成资金资源的大量浪费。
2.内部控制不太合理,内部审计风险递延。高校当中有些部门既是建设部门又是施工部门,既管工程立项又管工程施工;有些施工方挂靠现象较为严重,一些相同的人员通过借用不同的公司名称进行施工;有些施工单位以校内单位的名义承包工程,这些内部控制的不合理会造成工程管理风险增加。同时,高校基建工程内部审计工作关注的重点是竣工决算审计,但内部审计风险贯穿于基建工程的整个周期,普遍存在于各个审计环节。因此,前一阶段的审计结果会直接递延至下个阶段,给后面的审计带来风险。
3.内审人员配备不足、专业素养知识缺乏。高校基建工程内部审计专业性强且工作量大,相关人员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并不断学习,以防出现与被审对象协调沟通困难、价格高估冒算混乱、各个内审阶段基础材料不规范等问题。做好高校基建内部审计,需要严格执行基建工程审计程序,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内审队伍。
二、高校基建工程内部审计风险管理机制构建
(一)高校基建工程内部审计风险管理机制
如上文所述,我们已经具体、系统地分析了高校基建工程内部审计风险管理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接下来,在全面了解高校基建工程内部审计风险管理的基础上,我们结合风险管理机制――风险识别、风险度量、风险应对和风险管理效果评价四个方面,来构建高校基建工程内部审计风险管理机制,该机制包括内部审计风险管理控制和内部审计风险管理评价两个部分。其中,内部审计风险管理控制包含内部审计风险识别、内部审计风险度量和内部审计风险应对(见下图)。
(二)高校基建工程内部审计风险管理控制
高校基建工程内部审计风险管理控制的具体思路是:首先,建立一个风险库,根据每一个基建项目的特点选取对应的风险因素,即风险识别;其次,根据每一个基建项目的特点,对风险因素进行度量,衡量每一个风险的权重,即风险度量;最后,根据风险权重大小,选取重要风险指标,进而提出具体应对措施,即风险应对。
1.内部审计风险识别。高校基建工程内部审计风险主要是由于高校内审部门和内审人员行为等因素而引起的风险。内审风险的产生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相关领导对内审工作重视不够;(2)内审工作缺乏独立性;(3)内审程序和内审方法不当;(4)究其本质而言,主要还是因为内审控制制度和内审人员本身造成的。如内审风险意识不强,内审人员知识结构难以胜任专业性极强的基建工程等。因此,进行内部审计风险识别时,首要工作是建立一个风险库。通过分析大量高校基建工程内部审计实例,阅读风险管理方面文献资料以及访谈相关专家,识别出影响基建工程内部审计的具体风险并分析每一种风险的形成原因及影响范围。然后针对具体内部审计项目,按照其特点确定其对应的具体风险,特殊项目也可对应新的特殊风险。
2.内部审计风险度量。在内部审计风险度量方面,我们借鉴安全风险系数评估法,即Lec法(V=Lec,V―风险值,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e―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c―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对识别出来的风险进行估算。我们对L、e、c进行重新定义,其中:(1)L为对内审风险发生可能性大小(概率大小)的评价和估量;(2)e为对内审风险影响范围的评价和估量以及对内审风险发生时间的评价和估量;(3)c为对内审风险后果严重程度的评价和估量,结合L、e、c的取值来计算最终的V值(其中L、e、c的具体值均按照概率分析方法、效用函数法和专家决策法来确定),最后按照V值的不同,对识别出的每一个内审风险划分风险等级。
3.内部审计风险应对。内部审计风险应对应该根据内部审计风险成因和风险等级实施精准的防范和控制。高校基建工程内部审计风险的具体防范和控制措施主要有:(1)加强内部审计规章制度的建设,使内部审计制度化落到实处。为了保证高校基建工程内部审计切实可行,确保其规范、合理、健康持续发展,各高校必须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结合自身特点,建立健全必要的基建工程内部审计规章制度,使基建工程内部审计有规可依、有章可循。(2)健全内审机构设置并完善内审队伍人才建设。基建工程内部审计较强的专业性要求参与其中的相关人员应具备多种专业知识,如审计、财会、基建预决算、经济、法律等,因此要加强基建内审人员的培训,积极参与系统内的经验交流和理论研究,搭建内审人员整体水平增加的平台。(3)创新内部审计方法技术,确保内部审计质量不断提高。各高校进行基建工程内部审计时,要适应经济新常态发展需求、结合自身基建工程特征、运用“互联网+”等新兴技术,不断创新内审方式和方法,努力提高内审质量,提高内生工作效率。(4)内审人员全程参与基建工程,重视事前事中前后全程内审。高校基建工程决策、设计、招投标、施工、竣工结(决)算的整个投资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内审人员的配合监督。(5)全面提升内审人员的专业素质,提高内审人员的职业道德。高校基建内部审计人员不仅需要对法规、基建、财会等知识掌握,而且需要树立正确的思想和职业道德。
(三)高校基建内部审计风险管理评价
高校内部审计风险因素复杂而多变,内审风险政策的实施可能会导致不同风险因素权重值不同程度的变化,也可能出现新的风险。针对这一问题,需要不断对具体实施的风险防范和控制措施进行内部审计风险管理评价,对内部审计风险应对效果进行及时反馈和修正。高效基建工程内部审计风险管理评价是对高校基建工程内部审计风险管理控制的实际结果与预期目标进行分析、比对,确定其是否达到预期目标,以此来评判内审风险管理措施的科学性、适应性和收益性,进而进行评估和修正。内审风险管理评价通常将综合风险评价值Va=∑Vn(n=1,2,3…)与行业平均风险水平综合评价值Vb=∑Vm(m=1,2,3…)进行对比,该对比值α=Va /Vb表明了基建工程内审风险应对的实施效果。若该值处于可接受范围,则此风险管理方案和对策已达到预期目标;若综合风险评价值超出可接受范围,则进入新一轮风险管理过程,直至风险最小化,达到评价风险管理的预期目标。
三、小结及展望
在对高校基建工程内部审计风险管理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分析地基础上,构建了高校基建工程内部审计风险管理机制,通过建立该机制,使高校内部审计制度更加规范和完善,内审队伍人员的建设更加健全。在实际应用中,针对每个基建工程,给出具体的内审风险防范和控制措施,通过对内审风险管理和内审风险管理评价的有机结合,提高内审风险防范意识,最大程度地减小了内审风险损失,不断提高高校基建工程的投资效益、管理效益和社会效益;不断加强高校基建工程内部审计风险管理控制,达到降低内部审计风险,提高内部审计质量,为高校基本建设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关键词:基建工程;工程造价管理;工程设计
中图分类号:F28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544(2007)01-0051-02
近年来,为适应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高校的基建规模越来越大,加强基建工程管理,降低建设成本,提高投资效益是值得各高校认真研究和高度重视的问题。工程造价管理是基建工程管理的核心内容,在此,就如何加强高校的基建工程造价管理,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谈几点看法。
一、制定工程造价管理制度,落实责任
工程投资控制是项目管理的三大控制要素之一。高等学校必须要有专人负责基建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并应从工程招投标、合同管理、施工管理以及工程决算等多个方面制定投资控制目标和措施。一般情况下,基建造价管理人员应该是懂工程预算、招投标知识、经济合同知识、法律知识以及建筑施工等知识技能的专业人员,且应有较强的责任心和政治思想素质,能够抵制社会上各种不良风气的侵蚀。造价管理应分不同层次,制定不同的控制要点,每个层次都有不同的人员负责和管理。比如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负责人员就应是具有决策权力、懂得项目整体筹划的学校领导和基建处领导;工程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则可以由校方驻现场工程师和预算人员负责完成。总之,制定制度,明确责任是搞好高校基本建设造价管理的关键工作。
二、重视投资决策阶段是搞好造价管理的根本
投资决策阶段指项目从立项、选址到可行性研究,这个阶段涉及项目的各项技术与经济决策,对建设工程造价以及项目建成后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是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的起点和重点阶段。在项目建议书中应考虑学校的现有情况,未来发展目标。只有对学校进行全面认真的分析评价,才能制定切实可行的学校发展规划,从而根据确定的目标和分步实施计划,制定相应的基本建设实施计划。
在这一阶段,基本建设造价管理的重点在于:一是认真科学地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对拟建设项目通过技术、经济评价,进行方案比选。要防止为了使项目尽快通过立项审批,而违背科学,无视投资估算的严肃性和合理性,故意压减工程投资,否则就会造成建设资金的缺口,影响项目的顺利实施。二是进行市场调查,掌握较为详细、充分的数据资料,编制高质量的项目投资估算,使其在项目建设中真正起到控制项目总投资的作用。三是周密地做好工程范围计划的编制,并做好工程范围的核实工作。
三、工程设计阶段是投资控制的关键
根据有关资料分析,影响工程造价的关键在设计阶段,包括初步设计、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原则上,施工企业是按图施工,是不能随意变更设计内容的,如果存在设备选型、材料使用不合理或工程做法不科学的情况,施工完毕则难以改变,从而直接影响工程造价。所以决定工程造价的多少主要在于设计单位,设计不仅要技术先进而且要经济合理。设计单位是合理确定工程造价的主要部门,同时也负有控制工程造价全过程的重要责任。因此我们应该在设计阶段就介入造价管理,排除不利因素,做到未雨绸缪。解决工程设计中造价管理问题主要应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1.推行设计招标,择优选择设计单位。高校基本建设应当推行设计招标,引入竞争机制。学校应认识到设计阶段的重要性,力求选择设计实力较强,有大学校园设计经验的设计单位。要特别重视规划和建筑方案及初步设计,不应太多强调节约设计费用,而应该更加注重设计部门的实力。在设计招标时,应要求投标人提交对建设项目的规模、功能、设备选型、投资控制等方面作出全面周密分析比较的投标文件,特别应要求投标方重视建设项目的投资效果,用最经济合理的设计方案参加竞选。学校应组织有关专家,运用价值工程理论,对设计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选,真正优选出功能齐备、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设计方案。科学的评标定标是达到设计招标目的的重要内容。
2.对于工程设计可以实行限额设计,制定相应的奖惩措施。目前,我国大多数设计单位一般缺乏对工程项目的技术与经济进行深入的分析。虽然有些地区通过行政手段进行施工图设计审查,但仍是注重技术而忽视经济,不关心工程造价的高低。因此学校基建管理部门应要求设计单位实行限额设计,即要求设计单位在工程设计过程中,按批准的投资估算,控制初步设计;按批准的初步设计总概算控制施工图设计。为实现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还可以在设计合同中约定因设计原因造成的设计变更额度及相应的奖惩方式。具体可将设计变更单按专业划分,并统计造成的变更费用。对没有突破限额和突破限额的,按设计合同规定给予相应的奖惩,以提高设计人员控制造价的积极性和责任感,更好地发挥设计在控制造价方面的龙头作用。
四、认真搞好工程实施阶段的造价控制是节约投资的必要保证
工程施工过程是控制工程造价的重要阶段,学校应在工程招投标、签订工程承包合同、审查施工组织设计、工程变更洽商、选购建筑材料设备、审核预(结)算等几个方面加强管理,控制工程造价。
工程招标既是规范建筑市场,避免建筑领域商业贿赂的有利手段,也是降低工程造价,节约建设资金的良好方法。如经评审最低价中标方法,就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在招标过程中,投标企业形成竞争,各自会认真分析测算成本利润情况,进而报出相对合理的投标价格。
建筑安装工程承包合同是建筑安装工程项目实施中的法律依据,所以应该增强对合同的法律意识,把握合同条款的条理,精心推敲合同文件措辞,以避免引起合同造价纠纷。工程项目的实施过程实际上就是履行合同的过程。高校基本建设的造价管理应该是建立在合同基础上的管理和控制,任何脱离了合同的管理都将是失败的。可以说注重合同管理是提高工程造价管理水平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在施工合同中要特别注意工程结算办法、工程变更洽商、材料设备差价、分包项目造价、工程预算造价范围和说明等方面的内容,务必严谨科学、准确中恳。比如:总价包干的项目如何明确总包价所对应的工程内容,按实结算的项目需明确计价原则,等等。
施工组织设计与工程造价有着直接关系,它是指导工程实施的重要纲领性文件,特别是其中的施工方案和施工方法,机具设备的选用等等,都会影响工程造价的高低,因此学校应认真审查施工企业编制的施工组织文件,力求科学、可行、合理。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设计图纸自身问题或因当时具体情况经常会产生许多工程技术变更。一般情况下,基建工程均委托监理公司对工程进行质量、工期和投资的控制,但由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还不规范以及其他因素影响,监理工作主要只体现在对质量和进度的控制。监理对变更的审查过程,本应是在控制投资、保证质量、加快速度、提高效益的原则下,来审定工程变更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而实际项目实施中,绝大部分的工程变更都是由建设单位决定的。有些高校基建对设计管理不到位,也反映在工程变更管理上,即缺乏技术经济分析的意识,缺乏相应的可行性、合理性评审环节。认真审阅施工图纸,提出合理的工程变更,可以减少工程造价,节约宝贵的建设资金。总之,应加强对工程变更必要性和合理性的论证,在提出变更的同时,测算相应的总造价变化,程序上采取分级审批和互相监督的审查原则,规范相关部分的管理,避免权力滥用的发生。
近年来,建筑材料价格波动幅度较大,材料价格是工程造价的主要组成部分。合理的材料价格是保证工程造价合理性的基础,这需要基建管理部门把好材料质量和价格关。基建管理人员应深入市场,及时了解材料设备价格变化的真实情况,适当掌握工程预算造价知识,充分理解合同协议内容,客观公正地对工程所用材料设备认质认价。
【关键词】高校;基建;修缮工程;合同管理
引言:近年来,高校基本建设规模不断扩大, 其中修缮工程也越来越多,为进一步加强修缮工程管理,有效维护学校利益,必须高度重视合同管理,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认真梳理基建合同签订及履行阶段存在的各类问题,并提出具体的解决措施,保证学校经济利益不受损失。
1、基建修缮工程合同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合同签订主体、内容不合法导致合同安全风险
主要存在着承包方无资质投标,挂靠经营。高校基建修缮工程是建筑市场的一部分,高校基建修缮工程承发包过程中,承包人假借其他法人资质承揽工程的现象普遍存在。存在两种情况;一是自然人借法人资质参与投标和工程建设;另一种就是资质级别低的法人借资质级别高的法人参与投标和工程建设。 此两种违法经营方式给合同管理及工程建设带来了巨大隐患,前者尤为突出。例如:承包人(自然人)非法借用其他法人资质,组成施工队伍素质良莠不齐, 施工组织能力和施工技术水平差,不仅容易出现质量问题,特别是一旦出现安全事故,将极大增加工程管理的风险。
1.2合同形式与内容不完备,导致合同安全风险
施工合同流于形式,内容不完备这点在修缮项目中尤为突出。合同作为建设项目管理的核心,是确认高校基建修缮工程中参与建设的各方权利义务的依据。合同条款不完备,有缺陷、有漏洞。特别是违约责任条款签订时不严谨。有些合同对于技术条款要求比较高,但是对于赔偿条款和违约责任约定不清楚。比如:在签订合同时,往往格式合同使用比较多,对承包人的权利规定的比较详细,而对于义务却规定的较少,一旦出现纠纷以后,对承包人的责任难以追究。另外,合同价和中标价、中标单位与合同签约单位也出现很多不一致的地方,违反了招投标的原则;工程款结算办法、质保金标准制定以及如何返还、质量保证期限等合同条款不明确等。对存在的这些问题如果不加以重视,在工程结算时,往往会给学校带来一定的风险以及资金的损失,有时还会出现与承包方的纠纷。有的合同以“协议”的形式出现(特别是乙方提供的样本),导致以后出现经济纠纷时,该“协议”不受“合同法”的约束和保护。变更合同时太随意。在履约过程中合同变更是正常的事情,问题在于不少负责履约的管理人员缺乏这种及时变更的意识,结果导致了损失。履约过程中的签证是一种正常行为。但有些现场管理人员对此并不重视,当发生纠纷时,也因无法举证而败诉。
1.3缺少合同审核的人才,合同签订质量不高
在目前我们大多数高校中的绝大部分合同签订时,一般是施工方提供工程合同样本,也就是我们说的格式合同,尽管学校建设部门进行了修改,并且还有的高校有常年法律顾问进行把关,但由于这些人对合同的一般规定较熟悉,而对于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方面的业务尤为缺乏,所以合同总体质量仍然不是很高,执行到最后往往给学校带来了一定的风险和损失。
2、解决建筑工程合同管理中存在问题的主要对策
2.1提高合同管理人员的能力素质。合同管理人员一般包括工程技术人员、招标采购人员和行政管理人员。要求相关人员对各种法律、法规尤其是合同类以及建筑工程技术等内容要熟练掌握和运用。因此,我们要选好相应的管理人员。学校领导可依照合同管理人员应具有的素质条件,选择本学校优秀人才担任合同管理人员,当然也可以通过公开考评和竞争招聘方式进行选拔。要加大对合同管理人员的培训,要求他们必须精通合同业务,对于合同拟稿、修改、解释以及合同纠纷处理必须很好的掌握。要建立岗位责任制。我们学校要对合同管理人员明确岗位责任,明确其责、权、利,建立相应的竞争机制,对在工程建设有突出贡献的人员给予相应的奖励,以提高合同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和责任感。
2.2加强合同审核管理。目前,很多高校根据各自工程实际情况,结合《合同法》和相关的法律法规的相关要求,都建立健全了合同审核管理制度。该制度规定,在签订工程合同时,内部审核要层层把关,按级负责,尤其是在签订经济合同时,还必须增加审计处审批程序。另外,在进行商务谈判的工程项目签订合同时,由项目负责人提供商务谈判会议纪要,经审查没有问题后,加盖基建工程合同章,主要目的是防止因合同内容与商务谈判会议纪要的内容不一致而导致合同纠纷;对合同内容超过两页的,必须加盖骑缝章,目的是为了防止乙方自行更改或更换合同文本内容;在需要外部审核是,要考虑到合同涉及多个部门要共同把关,对各个部门进行征求意见与建议。要加强对合同主要内容的审核把关,这方面除要依靠我们学校自身的法律顾问对合同整体的内容进行审核外,原则上还要请懂得建筑工程的专业人士对工程相应的技术条款加强审核并参加中标单位谈判议程,并对最后做出总体的把关。另一方面,还要加以完善招标文件中包含合同条款内容,对招标文件中承诺的对中标单位的优惠措施、相关让利条款要及时加入补充条款中方可签订正式合同。一定要纠正工程全部完工后合同还没有正式签订所带来的一系列风险和问题。
2.3为规范基建工程采购活动,维护学校的经济利益,加强制度建设,要求在货物、施工、服务等基建工程采购过程中,必须使用格式合同(采用由国家或地方编制的格式合同除外),提高了合同的审核效率,使学校的基建合同管理工作步入更加规范、严谨、有序的轨道。
3、结语
总体来说,高校基建修缮工程工作有其自身固有的特点,合同是保证建设方与施工方共有利益的书面证明。合同签订的成功可以保证学校建设资金资产在合法、合理的情况下,发挥其最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吴丽萍.建设工程合同管理方法探讨[J].中国工程咨询,2009(07).
关键词:高校基建工程 跟踪审计
几年来,在国家“科教兴国”的战略背景下,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可谓欣欣向荣,高校的规模也在不断壮大。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教学、科研、生活等需要,高校纷纷加大了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以钦州学院为例,在过去5年来学校共完成211项基建、修缮工程的结算审计,送审造价12 932.54万元,审定资金10 633.19万元,核减2 299.35万元,审减率17.78%。内部审计总共对52项工程进行跟踪审计,审计金额达2.6亿元(其中造价在5 000万元以上的工程有2项,有1项工程结算尚未审结),提交各类审核咨询报告66篇。本文结合钦州学院的状况,基于精细化管理的理念,对高校基建工程全过程跟踪审计进行了探讨。
一、根据工程特点制定相应的跟踪审计方案
(一)紧密型跟踪审计
我们根据学校工程建设的特点,主要制定了两种跟踪审计方案:对投资规模大、建设周期长的两个新建工程――北部湾海洋研究与教育中心、公有危旧房改住房改造工程,我们采用紧密型跟踪审计的方式,从项目立项阶段开始介入审计。
(二)松散型跟踪审计
对投资规模小、建设周期短的各种装饰装修、维修、改造等项目采用松散型跟踪审计的方式,从施工阶段开始介入审计。
(三)委托中介机构跟踪审计
根据内部审计人员配置不足、工程审计专业技术知识较薄弱的情况,审计处向学校提出了委托社会中介机构对北部湾海洋研究与教育中心工程进行跟踪审计的建议,得到了学校的支持。实践证明,这种内审、外审相结合的审计方式,可以弥补内部审计人员配备不足、专业技术薄弱的缺点,有效发挥内部审计的协调作用和中介机构的专业知识,及时发现工程施工和建设管理中的不足并加以纠正,并通过对资金的监控,达到降低工程项目投资风险的目的。
二、高校基建工程跟踪审计精细化管理案例分析
(一)项目立项决策阶段的跟踪审计
本阶段跟踪审计的重点是工程是否按规定履行了必要的报批程序,是否对可行性进行了必要的论证。除了技术上的考虑,设计图纸是否兼顾建筑的经济性及实用性。就设计图纸存在的问题,审计部门积极与设计单位、后勤基建处、使用部门进行沟通协调,不断优化设计方案。学校某风雨体育场馆改扩建工程,送审方案是在原体育馆的二楼加建一间钢结构大棚作为乒乓球训练场地,审计部门在查阅原风雨体育馆结构施工图发现,该工程原设计图纸中在即将改建部位上并没有框架柱,只有构造柱,而构造柱不具备承重能力,加建钢结构大棚将会形成较大安全隐患,建议咨询原体育馆设计单位对项目的结构安全进行论证,并建议另外选址进行建设。该建议得到了学校的采纳,避免了安全隐患。这就是典型的在立项阶段没有对项目可行性进行论证的表现。
(二)项目招投标及合同签订阶段的审计
该阶段重点是审核确定工程招标控制价,审计部门认真审核招标文件内容、要求及合同条款约定,提出审计意见,最大限度维护学校经济利益。
1.学校公有危旧房改住房改造工程关系到广大教职工的切身利益,因此也格外受到关注。经咨询兄弟院校,审计处对某公有危旧房改住房改造工程项目提出采用平行委托的方式,即学校授权审计处和后勤基建处各委托一家造价咨询公司编制标的价。两家公司独立编制工作完成后,在审计部门的全程监督下进行核对,以对数后审定的最佳工程预算造价作为该工程的招标控制价,获学校采纳。事实证明,该做法可以避免因工程漏项、缺项或描述不准确,导致工程争议、工程变更过多、工程成本造价盲目增加等现象的发生,确保了工程造价编制完整、描述准确,有利于工程的管理与监督。审计部门委托的造价咨询公司最终核减了预算造价1 200多万元,有效节约了工程建设成本。
2.建筑材料的好坏对工程质量起着关键性作用。针对以往部分工程因对施工材料的品牌、规格等未进行约定,施工单位使用劣质材料进行施工,影响工程质量的问题,审计部门在审核公有危旧房改住房改造工程招标文件中,提出了在招标文件约定对主要施工材料品牌、规格型号、质量档次进行约定的建议,投标单位提供的施工材料质量档次必须同等或高于招标文件所列举的品牌。工程中标后,在施工合同条款对这一要求又进行了详细的约定,使材料的质量得以保证。
3.针对以往施工单位在编制工程结算书时,总有千方百计地高估冒算、虚报工程量且屡禁不止的现象,审计处提出了在招标文件及施工合同中“施工单位送审的工程结算造价经最终审定后,审减率小于6%的,结算审核费由建设单位承担;审减率在6%(含6%)至10%(含10%)的,结算审核费由双方各承担50%;审减率>10%的,结算审核费由施工单位全额承担,在工程结算款中扣除”的建议。该建议实施后,单位高估冒算现象大大减少。
(三)施工阶段的跟踪审计
施工阶段的重点是检查施工单位是否按图施工,有没有偷工减料现象存在;隐蔽工程是否按规定验收,变更、签证是否与现场施工情况一致等。
1.我校某公有危旧房改住房改造工程B、C标段,地下室车库面积约10 000平方米,层高4.8米。因原设计图纸没有基坑支护项目,施工单位在开挖前提出变更要求,并提出了采用钻孔灌注浆的基坑支护方案,此方案若实施,将增加工程造价400多万元。审计人员经查阅地质勘察报告得知,该工程基坑所处位置的土质均为实土,基坑开挖深度位于地下水水位标高之上,无流沙淤泥等,地质情况较好,且距离最近的建筑物达20多米,建议采用放坡、满铺钢丝网并喷注5cm厚水泥砂浆的支护方式。经咨询设计单位的意见,该方案得到实施,工程造价不到20万元,节约资金380多万元。
2.在跟踪审计我校另一公有危旧房改造工程B标段工程地下室主体验收过程中,发现部分剪力墙、柱存在偏位、胀模、蜂窝、夹渣、孔洞、漏筋、裂缝等现象,监理单位在施工单位未进行整改的情况下,即同意对该项目进行验收。审计人员针对发现的情况及时进行实地测量,将测量的数据及偏位的情况向学校反映,建议由学校发函要求施工方及监理单位派出专业技术人员测量核实准确的偏位或胀模数据,将测量数据提交设计单位进行结构验算,并出具以上情况对结构安全是否造成影响的书面意见书,要求施工单位提出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该方案需经监理、设计单位书面审核确认后才能组织整改。整改结束后,重新组织各方再次验收。最终,施工单位在各方的监督下按设计要求进行了整改,施工单位、监理单位也因此受到了处罚。
3.我校某综合实验楼工程的阳台改造就采用了松散型跟踪方案。我们在审计中发现,栏杆施工图纸标明采用50×30×3毫米的镀锌方钢,但施工单位实际使用的材料为50×30×1.2毫米,与施工图纸的要求不符。审计人员及时将这一情况向工程管理部门反映,施工单位被迫拆除了不合格的栏杆,更换了使用合格材料制作的栏杆。
(四)竣工结算阶段的跟踪审计
竣工阶段主要是工程结算造价的审核,审计人员须结合现场跟踪审计情况,审核竣工图、变更、签证等是否与实际施工情况一致,合理确定工程造价。
1.在北部湾海洋研究与教育中心工程结算审计中,审计人员在查阅现场施工照片中发现原设计屋面保温板为25厚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保温板(合同单价42元/平方米),实际施工变更为30厚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审核综合单位24元/平方米),二者价格相差约18元/平方米。竣工图纸未对此项变更进行反映,经审计处提出后,重新修改了竣工图,核减造价约9.8万元。
2.我校某新建实验楼周边配套道路工程,由同一施工单位承建。该实验楼基础土方开挖前,已对原始地面标高进行测量并作了签证,平均标高为-0.59米。在周边配套工程施工前,双方又就原始地面标高进行测量并签证,平均标高为+1.36米。此时的地面标高较之第一次测量的标高高了将近2米,施工方送审挖土及回填土方工程量约25 300立方米,送审造价47.71万元。审计部门审核后认为,周边配套道路开挖前的地面标高应以第一次测量的地面标高为准,之所以第二次测量的标高比第一次测量高了将近2米,是因为施工单位在实验楼的施工过程中,没有及时清运基坑开挖的土方造成的,责任由施工单位承担,不应再重复计算。经审计后,审定的挖土及回填土方工程量约6 100立方米,审定造价10.77万元,核减了36.94万元。
三、结语
高校基建工程全过程跟踪审计涉及环节多,技术复杂,内审部门应对立项阶段到竣工结算阶段每一个环节的审计进行精细化管理,加强对工程造价的事前事中审计,规范项目建设程序,查漏补缺,防止弄虚作假与高估冒算。同时,加强π助跟踪审计的中介公司在重要环节上的监控与指导,切实防范审计风险,确保审计质量。Z
参考文献:
[1]廖月恒,王玉玲.从建设单位角度浅析新版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审计[J].商业会计,20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