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07 07:16:20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经济学研究生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一、计量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重视程度不够,学时偏少
我校区域经济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计量经济学课程课时为32学时,这远远低于很多高校40〜60学时的安排。课时安排偏少,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教师水平的发挥、教学内容的设计,学生对于该课程的理解和接受程度也会大打折扣。
(二)课程定位不清晰
我校的计量经济学课程究竟是理论课还是实践课,目前有不同的意见。从目前该课程的学时安排来看,显然是将该课程设定为理论课,在教学中强调知识体系的系统性和严谨性。但是作为一名硕士研究生,其学习本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在掌握模型建立、参数估计、模型检验和运用的理论与方法之后,在自己的研究中结合研究课题实现将现实经济问题抽象化和模型化。因此,目前对于计量经济学课程的定位难以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上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
(三)研究型教学模式运用不够,实验教学与案例教学质量难以提高
计量经济学是以数理统计为基础,数学方法为手段,经济理论为指导,考察现代社会中各种经济现象的数量关系,预测经济发展趋势,检验政策效果等。也是经济学课程中唯一一门对学生提出知识、方法、能力和素质的综合能力要求的学科,这就决定了计量经济学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当前,在计量经济学教学中,课堂教学以讲授为主,外加演示Eviews软件以熟悉各种估计和检验方法的流程。计量经济学研究思路包括建立模型、估计参数、模型检验及模型应用。目前的教学中主要就参数估计和各种检验的理论和方法进行介绍,而对如何从专业领域的经济问题出发建立模型,如何应用模型分析实际经济问题,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讨论,学生的应用能力差。此外,目前应用广泛的一些计算机软件的实际操作训练仍然是薄弱环节,学生上机操作训练不够,主要限于每节课最后学生的操作演示。
二、对完善计量经济学课程建设的若干思考
(一)在明确定位的基础上优化课程内容体系
课程建设的重点是设计科学合理的课程内容体系,这需要明确计量经济学课程的定位。计量经济学教学要尽量做到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基本应用并重,同时要联系实际的研究情况。核心问题是如何优化课程内容体系使之适应创造性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和研究型教学模式的需要。为此,需要处理好以下4个方面的关系:首先,在整体思路上,处理好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基础性、前沿性和时代性关系。计量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发展很快,前沿性的研究成果不断涌现。在研究生计量经济学教学中既要介绍基本的经典理论与方法,又要讲授一些非经典的理论与方法。经典理论方法是非经典理论方法发展的基础,而且至今仍然被普遍应用,在课程内容建设中理应受到重视。同时,应当指出经典理论方法的主要特征及其与实际经济问题之间的差距,在此基础上阐述以微观计量经济学、非参数计量经济学和动态计量经济学为主要内容的非经典计量经济学理论方法,从而追踪本学科领域的最新成果,介绍新的理论和方法的发展动态。同时增加案例教学,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不断补充和优化课程内容体系,既保持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和基础性,又体现其前沿性和时代性。
其次,在内容结构上,处理好理论、方法和实际应用的关系。研究生能够结合各自研究方向应用所学的计量经济学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课题研究中的问题是我们的主要教学目标。因此,在教学中,要注重计量经济理论与方法和现实经济问题的结合,坚持理论与应用并重。在讲完单一方程和联立方程理论方法之后,还要讲解单一方程计量经济学应用模型和联立方程计量经济学应用模型及其在生产、供给、需求、消费、金融、贸易等主要领域的应用,同时根据学生的研究方向与课题,设置不同类型的专题讲座与案例讨论。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又能加深学生对于计量经济学基本理论和方法的理解。
再次,在理论与方法的讲授上,处理好思路剖析和数学推导的关系。阐述计量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需要借助数学推导过程,然而要认识到,最重要的是思路而不是数学推导过程。很多数学推导过程都可以通过自学掌握,而解决问题的方法思路则要通过教师的引导才能掌握,只有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了理论方法产生和发展的方法论,才有可能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因此,在时间极其有限的课堂教学中,让学生着重掌握的应该是常用方法及其思路,而不是详尽的数学推导过程。一些较繁琐的数学推导和更多的方法可以在课后针对有研究需要的学生另行安排。
最后,在模型应用的讲授上,处理好理论模型介绍和发展过程分析的关系。计量经济模型在每个领域的应用都有其特定的演变与发展过程。通过各种应用模型的讲解,可以让学生熟悉常用的计量经济模型及其估计方法。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了解有关模型的产生与发展过程,以便其在未来的研究实践中能够根据具体情况提出和改进模型。所以在应用模型的讲授上,应重点介绍模型演变与发展的方法论,只有这样才可以使学生真正了解计量经济学的理论方法是如何发展的。
(二)在积累丰富素材的基础上加强教材建设
所用教材的优劣是课程建设水平高低的标志之一。近30年来,计量经济学的教材层出不穷,其中不乏比较好的。然而多数以介绍理论和方法为主,除了一些例题外,很少有关于应用的专门章节。因此,计量经济学给人的印象是一门孤立的课程,读者难以发现它与其他经济学课程之间的联系,更不能理解它在整个经济学课程体系中的地位,甚至会把它视为一门经济数学方法类课程。
为了较好地体现上述关于课程内容体系优化的思想,急需总结多年来的教学与研究经验,在积累丰富素材和融入最新科研成果的基础上,更新教材内容,做到理论与应用并重,将计量经济学设计成为一门特色鲜明的经济学课程。这一方面需要处理好基础性和前沿性的关系,另一方面需要增加实例,更新和改变软件。
(三)在适当增加课时的基础上改进实验教学
实验教学是计量经济学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与理论教学相辅相成,两者缺一不可[3]。目前教学中,学生上机训练时间太少。建议在现有学时基础上,增加8个学时的上机操作训练,并将这8个学时穿插在原有的32学时中间,而不必专门安排软件应用的实验课。在实验教学中可以重点介绍一种专业应用软件,要做到实验教学与理论方法教学相衔接,即应该将实验教学合理、适时地穿插在理论与方法教学的过程中,而不能截然分开,这样有助于加深学生对理论方法的理解和运用。在实验教学中,要结合实际情况,加强学生在处理各类型数据、建立模型等方面的训练。可以适当安排一些综合练习,在综合练习中,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与研究方向选择实际研究对象,综合应用所学的理论方法,建立模型,收集数据,估计、检验和应用模型,从而完成建模的全过程。通过独立的实践、教师的辅导和互相之间的交流,促成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融会贯通。
(四)在丰富案例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提高案例教学质量
计量经济学强调综合能力的培养,案例教学自然是教学方法的首选。然而,在目前计量经济学教学中,传统教学方法依然占主导地位,对如何根据经济学理论、从实际经济问题出发建立模型以及如何根据已建立的模型分析实际经济问题等讨论的较少,结合实际案例的分析和应用就更少。这样势必导致学生理论方法的实际应用能力较为薄弱,面对实际经济问题或现象,在提出建模设想、选用具体估计方法、查阅相关资料、收集整理数据、诊断发现问题和改进估计方法等各个计量经济建模环节都存在问题。
因此,在计量经济学课程建设中,除了适当增加实验教学外,急需加强案例教学,以便有效地消除或缩小理论与实践的鸿沟。首先需要有效地组织案例素材,建设有专业特色的案例库。有专业特色就是要充分体现我校区域经济学专业以及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的学科特点,围绕当前国家社会经济生活中与区域经济和农村经济发展有关的课题,选取体现时效性、专业性、贴近个人社会经济生活的微观区域经济案例。在建立案例库的过程中,应当整合校内多个相关学院的资源,特别是人文与发展学院和经济管理学院要互通有无,合作交流。
在建设案例库的基础上,实施案例教学方法更为重要。案例教学法的主要目的不是传递信息,而是启发学生自主地思考和探索,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方式与能力。因此,在案例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处于主体地位,教师的作用主要是组织课堂教学和引导讨论。案例教学方法强调讨论过程,寓原理于讨论中。因此要启发学生大胆创新、集体讨论、独立分析、解释每个教学案例所涉及的问题,从而提髙学生的参与程度,锻炼学生的研究能力,培养其创造性,体现研究型教学模式的运用。针对课堂教学时间的有限性,还可以充分利用网络环境,在课程网站上开设案例讨论区,进行非实时的案例讨论。教师规划好案例初始资料和目标,学生通过非实时手段进行讨论,最终形成分析报告或论文。
【关键词】 建构主义;区域经济学;研究生;实践培养;创新途径
近年来,我国针对不同区域确定不同的经济发展战略,一方面促进了部分区域的迅速发展,另一方面也产生了诸多的问题,这种现实的需求使得区域经济学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对区域经济学研究生的培养也更加急迫。同时,由于区域经济学有着较强的实用性,使研究生的实践教学贯穿于研究生学习的始终,实践教学不仅让学生认知区域经济的发展的现状,还能够提升学生真正钻研并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总之,基于构建主义的区域经济学实践教学的研究,对研究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区域经济学研究生实践培养的必要性
1、区域经济学学科的独特性
区域经济学是经济学中的一个更加精细化的学科,有着其自身的、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独特性,它主要是通过运用经济学的相关理论知识来研究我国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状况,包括某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存在问题、未来空间及组织间的联系等等,它是综合性和应用性都很强的学科,同时也有着不同区域的异质性分析的特点。
(1)学科的综合性。区域经济学的综合性主要体现在研究对象的综合性,区域经济的形成是与其他因素相互联系的。区域经济学主要是研究某一区域经济发展状况的一般规律的学科,在现实研究中都是存在着特定的区域或者说是空间作为其研究的对象的,而该区域产生的所有涉及经济的现象都是要综合宏观经济、宏观社会环境和微观经济学、城市经济学以及地理、人口等知识进行研究的,这些宏观和微观的因素都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有着不同的影响,也体现出了区域经济学的学科综合性的特点。
(2)较强的应用性。由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了很多的经济问题,不同区域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这种经济环境下,特别需要区域经济学从理论和实践上来对当前经济问题给予回答。作为应用经济学的一个范畴,区域经济学有着其特殊的应用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为不同区域经济发展规划提供理论基础和方法指导,同时参与经济政策的制定讨论中,并在政策参与的过程中不断拓宽自己;二是通过国际化的视野,从全球化的视角来审视中国区域经济的发展问题,并提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政策。
(3)研究的区域异质性。区域经济学是以区域经济的发展状况作为研究对象的,因此该学科的研究就有着区域的异质性。由于区域间存在着先天自然资源、后天社会政策等的差异,不同区域之间就表现出很大的异质性,正是由于这个立足点使得区域经济学的研究有着很大的地域特色,不同地域的研究有着不同的特点。
2、研究生实践培养的必要性
正是区域经济学学科的这些独特性对区域经济学的教学提出了内在的要求。也正是该学科的应用性、综合性以及区域的异质性,要求教学的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注重理论的实用性或者说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同时,随着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高校研究生的规模也在持续的增长,但由于长期以来我国区域经济学的研究生以培养学术型的人才为目的,严重忽视了人才的应用性,导致研究生缺乏实践能力而不能真正为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凡此种种都表明了区域经济学研究生时间培养的必要性。
对区域经济学研究生的实践培养应该贯穿于研究生培养的整个过程,从中真正培养社会需要的应用型的人才。首先,实践培养能够使研究生更加系统和具体地掌握区域经济学的基本学科理论以及分析方法。传统教学中枯燥无味的课堂教学,使学生缺乏了学习的主动性和主体性,学科理论知识也仅仅是停留在表面并不能真正地应用与实际生活中,实践教学的培养不仅增加学生主体性还能使之更好地理解理论并掌握理论的应用技术。其次,实践培养有利于研究生真正深入区域经济发展中以探索其规律并掌握科学的实践方法,最重要的是能够真正发挥学科的价值提供区域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一门学科的价值往往是在于对人们或者说对社会有着怎么的作用,将区域经济学的知识应用于实践,并提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策略才是价值的真正体现。最后,研究生实践培养有助于提升研究生的问题解决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刻苦钻研的动手能力等。总之,区域经济学研究生的实践培养有着其重要的意义,构建适合该学科研究生的教学培养机制是必不可少的。
二、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
建构主义是从心理学的理论出发,通过对学生学习心理的深入研究形成的一种具有很强教学实用性的理论成果,它也被称为“当代教育心理学的一场革命”。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建构主义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重视,人们也越来越真正地将理论用于现实的教学活动中,对我国教育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积极作用。
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是对传统教学的一种革新,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将学生作为认知的主体,同时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只对学生的意义建构起帮助和促进作用。建构主义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其共性则是在教学环节中都包含有情境创设和协作学习,并在此基础上由学习者自身最终实现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建构主义环境下的教学设计与传统教学模式有着很大的不同,开始建立一种能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相适应的全新的教学设计理论与方法体系。[1]
三、区域经济学研究生实践培养的创新之路
针对当前社会对区域经济学研究生应用型人才的急迫需求以及该学科研究生教学培养中存在的重理论轻实践等的问题,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来从研究生实践培养的教学方式、教学设施以及实践研究等方面进行教学的创新。
1、互动中的案例教学和研究型教学方法的运用
建构主义的教学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但教学过程中的互动是不可或缺的。互动教学改变了传统的单向传输的教学模式转变为师生间、学生间的双向互动学习,也充分体现了研究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那么在区域经济学的研究生教学中可采用两种独特的教学方法,它们都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一是案例教学,在案例教学中需要注意两点,首先是案例选择的现实有效性。案例最好是典型的、综合性的、现实的,案例应该能够与现实生活中的热点相关,是研究生关注的问题,可以是经济新闻、区域经济变动报告等,案例可以是国内本土的,也可以是国际的;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是负面的。二是研究型教学。通过提供研究生专题研究的机会,通过项目的设计到实施、分析等系列的研究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探索问题的能力。
2、实践基地及基础配套设施的完善
实践基地及基础设施的完善是保证发挥研究生实践的基础条件,更是培养研究生实践能力的最有效的途径。首先,要想转变教学的方式,利用案例进行教学就要改善基础设施,如多媒体设备、校园网等设施,通过多媒体的教学更能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并可通过网络有效地关注区域经济发展的热点及动态,能有效地利用网络是研究生进行实践研究的必要条件。其次是建立校外等实习基地、实践研究基地等。学校可通过与企业或者政府部门的合作来为研究生的实习提供机会,通过真正的了解企业发展历程更能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有个清晰的掌握,甚至可以根据微小的经济变化来预测全国的经济趋势。
3、“教―学―研”有效互动的结合
要想真正保证区域经济学研究生的实践培养模式的有效运转,就必须走“教――学―研”三者的结合之路。换句话说就是教学与科研的结合、教与学的结合、实践与理论的结合,这是一种有效的互动型的教学系统。[2]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科研能力,将自身拥有的丰厚的理论知识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现实相结合,通过指导学生实践性的科研调查,提升理论水平并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政策建议。而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也能够亲身调研,掌握更深层的理论知识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动态,形成自我的理论体系。
【参考文献】
[1] 何克抗.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教学设计[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7(5)74.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培养方式改革;创新型人才培养
一、研究生教育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在全国高校经济院系中,近年来深感在发展中存在着潜在危机。出现潜在危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究其根本原因,是在我国社会经济体制大变革中,体制创新不足,整个教学体系尤其是研究生教学体系已经严重地落后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主要体现为:
1、研究生培养模式陈旧。研究生培养基本上仍沿袭20世纪80年代初的培养模式,即导师个人负责制,不存在实质意义上的导师组制。
2、课程体系的更新比较缓慢,课程设置不合理;课程部分内容严重老化,学生难以系统地掌握现代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体系及实证研究的基本方法。
3、入学考试缺乏统一的考核标准,入学新生质量无保障。
4、考试及答辩制度松弛。
总之,研究生的培养缺乏必要的质量检验,显然,这在制度设计上,是不合理的,在研究生招生规模迅速增长、导师队伍不断扩大的情况下,更是难以为继的。
在这样的培养制度下,出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现象:
1、部分研究生不以研究为业,硕士研究生成为部分冷门专业或一般院校本科生改换门庭,提高就业能力的中转站,生源质量下降。部分硕士生在学期间草率应付课程学习及论文写作,学术水准、研究能力下降,难以承担具有创新意义的研究工作,硕士学位论文总体质量下降;
2、在职博士生培养质量难以保证。在职博士生中,来自政界、商界的考生增加,由于工作繁忙,致使他们不能保证必要的学习时间和正常的学习秩序,这对于建立大学正常教学秩序、学术人才培养机制、师德师风建设都可能造成不良的影响。
3、博士生缺乏严格的学术训练,难以从事具有创新意义的研究。由于课程体系不合理,专业理论基础很不扎实,缺乏必要的专业技能训练,影响了博士生的培养质量。
4、考试及答辩缺乏正常的淘汰机制。在硕士论文阶段,硕士生往往将求职以及相关的实习放在首位,导师迫于压力,往往不敢严格要求学生用足够的时间做论文,一再降低论文标准;在论文答辩中,评审专家及答辩委员本着对学术、对学生、对学位制度负责的态度,对学位论文存在的问题提出批评或质疑,往往受到误解。 显然,这种情况并非普遍,但却不容忽视。因为,它在一定程度上暴露了既有制度安排不合理的问题,也有培养质量难以保证的问题,作为高标准要求的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相差深远。
二、改革的具体措施和步骤
我们从2004年上半年起,对厦门大学经济学院研究生培养做了以下几项主要改革:
1、从2005级起,在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中,实行硕士研究生专业课程的全院统一考试,博士研究生部分专业课程的全院统一考试制度。为保障考试的公证性和保密性,制定了相应的试卷及改卷规则。
2、进行了硕士、博士两级经济学基础理论平台的课程建设。从2004级起,为全院硕士生开设了高级宏观经济学(1)、高级微观经济学(1)、高级计量经济学(1)和数理经济学。并把上述3门列为经济学硕士生的学位课程。为保证博士生的教学质量,特别规定了博士生必须通过为硕士生开设的上述3门经济学课程,不通过者,不得申请博士学位。在此基础上,为全院博士生统开了高级宏观经济学(2)、高级微观经济学(2)、高级计量经济学(2)和经济博弈论,并把前3门作为学位课程。我们对两级平台课程均实行了严格的教学管N-硕士生课程采用了国外大学经济学硕士级别的优秀教材,博士生课程专门请了海外大学学术造诣高,有多年教学经验的教授承担。在硕士统开课程教学上,实行学大纲,材,统一试卷、统一密封流水改卷。在考场管理上,采取了严格的考场管理制度,如经济学院领导亲临考场巡视或主持考试。
3、制定了新的硕士、博士连读生选拔制度。2005年规定,凡是取得高级宏观经济学(1)、高级微观经济学(1)、高级计量经济学(1),课程平均成绩为全院学生成绩20%之前的才可报名参加硕士、博士连读的选拔。报名之后,第二年必须修完统开的博士级别的经济学理论课程,并应用现代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做出一个研究计划,提交专家委员会进行匿名评审和公开答辩,比例淘汰后,才能入选硕士、博士连读生。2005年9月,我们在2004级硕士生中确定了20%参加选拔,最后经过3轮淘汰,有17名入选,他们于2006年秋季正式成为博士生,修业4年。
4、制定了硕士博士学位论文的匿名评审制度。自2005年起,厦门大学经济学院的所有博士学位论文由学院统一组织双盲评审。2006年,在研究生院的支持下,启动了全国专家库,并编制了随机抽选评审专家程序。
5、加强了研究生学术活动的组织领导工作,学院及系所组织了大量的学术讲座及学术会议,广泛邀请海内外知名学者前来讲学,开阔学生的学术视野,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与此同时,研究生也积极组织了各种学术活动。
6、启动了研究生教材建设计划。在两年统开课程实践基础上,组织研究生统开课程教材的编撰工作,2006年6月,第一批4本教材已经开始编写。
当然,厦门大学经济学院所进行的研究生培养制度改革,主要是强化学生的基本学术训练,为提高其创新能力奠定必要的知识基础。但是,它在实行过程中,也不断遇到重重阻力。
1、部分博士生导师对于执行入学(部分)课程统考制度产生了不同看法。
2、师资力量严重不足。厦门大学经济学院目前每届硕士生人数达400人以上,需要补修硕士统开课程的博士生约80-90人,其他院系要求选修的研究生达500人以上,每门课即使按80-100人大班上课,也需要6位教师。目前,能够承担硕士统开课程的教师却严重不足。
3、由于课程难度提高,部分学生思想准备不足,学习遇到困难,课程考试不及格,抵触情绪比较严重。一时间怨言甚多。
4、2006年实行博士论文全国专家库双盲评审,到目前为止,已有8篇学位论文被校外专家判定不合格,约占送审论文的10%。
2005年夏,针对在改革中出现的不同声音,院务委员会委托院研究生会就课程改革在研究生中进行问卷调查。调查证明,大部分研究生是认同我们所进行的课程
改革。认为开设这些专业基础课对于未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在“相关密切”、“有一定相关”、“基本无关”、“说不清楚”四个选项中,选择“相关密切”与“有一定相关”的比例之和大于60%,其中,部分课程的认同度达到了80%~90%;在学生对这些必修专业基础课的满意程度调查中,博士生、硕士生对绝大多数课程的满意度都高于70%。到2005年秋季,经济学院的研究生教育改革已经逐步为广大师生所接受。教师发现,经过严格的课程训练,学生的现代经济学基础得到较大提高,研究能力尤其是实证研究能力大幅度提高了;学生由于自身能力的提高,对新的培养方案从不理解、抱怨转向理解和公开支持。
三、研究生教育改革所取得的初步成效
厦门大学经济学院两年半来的研究生教育改革,所取得的初步成效归纳如下:
1、初步形成了经济学院现代经济学教育体系框架。与此前构建的本科现代经济学课程平台配套,初步形成了经济学院现代经济学教育体系的三级课程平台,为今后建立、完善现代经济学教育体系,实现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根本转轨,奠定了基础,积累了经验。
2、入学生源质量有所提高。实践证明:实行研究生入学考试按一‘级学科以至全部经济学科统考制度是可行的,而且有利于提高生源质量:(1)统考使入学新生具有大致相近的经济学基本理论基础,为后续的高级课程教学奠定了良好基础;(2)报考人数并不因为实行统考而下降,甚至较大幅度地提高了:(3)考生的总体质量提高了。由于统考,热门专业择优录取,冷门专业上线生源不足,可以接受热门专业的调剂生,考生的总体质量因此提高了;(4)在博士生中,非院校在职生比例下降了。
3、学生学风改变,素质提高,竞争力上升。由于实行了必要的激励和淘汰制度,严肃了考场纪律,经济学院研究生的学风大为转变。在厦门大学图书馆及各教室中,到处可见埋头苦读的经济学院研究生。课程规范化及学术训练强度的提高,为学生打下了扎实的专业基础,为研究生的创新性研究提供了必要的知识平台和工具手段。
4、形成了提高博士学位论文学术水平的外在约束机制。建立在全国专家库基础上的学位论文双盲评审制度,为严格博士学位论文标准,提高博士学位论文质量,建立了外在约束机制,它有利于促进研究生认真从事学术研究,提高学位论文质量,促进导师加强指导,严格把关。
5、培育、发现了一批新的骨干教师队伍。通过研究生统开课程的设立,规范教学管理、选送出国进修等一系列措施,在经济学院内部发现了一批新人,培育了一批新的骨干教师队伍。这批新的骨干教师平均年龄轻、知识结构新,是经济学院实现向现代经济学教育、科研体系转轨重要的人力资源保障之一,但是这些教师人数还比较少,远远不能满足需要。
四、在高起点上培养创新型人才
两年多来的研究生教育改革需要进一步完善。
1、入学考试制度有待于进一步完善。一方面,需要赋予研究生导师及导师组在选拔优秀生源方面更大的自:另一方面,如何从制度上保障导师招生自的扩大能够真正实现选优。笔者考虑,今后在生源比较充足的条件下,可以实行初试全部课程由校院统考,同时提高复试成绩在总成绩中的比重,赋予导师或导师组在复试中的双层选拔制度。
2、进一步优化课程体系,实现培养模式的根本转轨。80年代中期,我院每年招收的硕士生、博士生规模很小。2005年,硕士招生规模已达400人以上,博士招生人数达90人左右。我院近年进行的硕士博士两级平台课程建设,实际上是一种标准化课程培养模式。在一些已经比较成熟的经济学理论及研究方法课程中,通过材、学大纲,统一考试,学管理,建立一批标准化课程,实行大班教学,有利于实现教师资源的优化配置,而且能够在招生规模较大的情况下保证教学质量。最近,我们正在修订研究生培养计划,基本思想是:(1)按照功能模块、一二级学科分别设计经济学硕士、博士课程体系。课程体系主要有以下模块组成:通识教育模块(政治理论课、方法论、通用技能课程)、经济学基础理论及技能模块;(2)研究性课程及创新技能训练模块(研究seminar、文献选读seminar、学年论文报告、学术会议论文、调研、学位论文等)。我们准备逐步扩大标准化课程在硕士生课程体系中的比重,争取在数年后,整个经济学院能开出包含经济学基础理论及技能模块、经济学专业理论模块的标准化硕士课程20-25门,供不同专业研究生在导师指导下以课程组的方式选修。将标准化课程占硕士应修课程学分的比例逐步提高60%以上,博士课程体系也应逐步完善,开设一批供全院硕博士生选修的高级课程。此外,根据教师的最新研究成果,开设一批个性化的研究性的学科前沿课程,并辅之以其他培养环节,形成较为完整的培养模式。
3、重视实践及个性化创新研究指导规划,进一步完善学位论文的全过程指导与论文评审、答辩制度。如由不同学术专长导师组成的导师组制度,贯穿论文研究全过程的定期的文献seminar、研究性seminar课程制度等等。
4、建立标准化教学规范及教育质量监控体系(教材、教学大纲、网上辅导、作业批改、考试制度等)。
5、健全完善既有的优秀生源选拔制度(优秀本科生推免硕士生、硕博联读生选拔等)。
6、建立研究生教育的全程质量考核及分流培养、甄别淘汰制度等等。
强化学术基础训练的目的是使研究生能在一个较高起点上尽快进入学术前沿,进行具有真实创新意义的研究活动,因此,在此基础上,还需要进一步探索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机制。与加强专业基础训练,奠定高层次学术研究基础不同,创新是极具个性化的活动,因此,创新能力基本上不能靠课堂教学尤其是标准化课程教学培养。课程教学只能提供必要的专业技能训练,为创新性活动奠定基础。创新型人才必须而且只能在实际的创新性活动中培养。因此,培养创新型人才必须主要依靠导师及其团队的指导。如果导师不从事创新性研究,缺乏创新研究能力,势必难以指导研究生进行创新性研究。院系行政在培养创新型人才方面,只能发挥指导及辅助作用,只能在队伍组织、资源投入、制度设计以及业绩评价上为调动教师的创新活动及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积极性创造必要的条件。就目前而言,我们认为,可以在以下方面进行尝试:
1、吸引优秀生源。生源质量不尽理想,是妨碍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原因之一。首先,与国内重点大学以及经济学科较强的大学建立合作关系,逐步改变经济学院的生源结构,提高生源质量。其次,从经济学院的历史经验看,还可以从本校理科部分科系中招收部分本科生读研究生。
2、调整学制。研究生学制应当逐步过渡到三四制及二四制,或实行硕士三年、博士四年制。
3、扩大硕士、博士连读生的比例。硕士、博士连读在头两年就基本修完了硕士及博士的大部分课程,后四年主要从事研究。这以相应的学习制度和规定的变革与调整为前提。
4、根据经济学院建立现代经济学教学与科研创新体系的要求,统筹师资队伍建设。师资队伍的结构与质量,对于科学创新以及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具有决定性作用。今后,要下大气力进行师资队伍建设,尽快形成一支适应现代经济学教学与科研创新任务的师资队伍。为此,应对人事制度和科研考核制度作一定的调整与变革。
5、建设跨学科交叉的创新团队。逐步建立一批创新团队,是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研究型学院的重要战略步骤。创新团队应根据研究领域或研究方向进行组织,鼓励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制定创新团队的管理办法,把对创新团队的管理纳入日常的科研管理中去。如何鼓励跨学院、跨一级学科的创新团队建设,是实现科研创新以及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突破口;如何形成与现代科学发展趋势相适应的创新团队管理模式,必须进行体制创新。
1生态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就其一般意义来说。生态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生态经济系统。它是从生态学和经济学的结合上.以生态学原理为基础、经济学理论为主导,以人类经济活动为中心,围绕着人类经济活动与自然生态之间相互发展的关系这个主题.研究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相互作用所形成的生态经济系统。生态经济学不是一般地研究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的相互关系].而是研究作为整体的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统一有机体运动发展的规律性。
2生态经济学的特点
生态经济学研究对象决定了它具有整体性、综合性和战略性等重要特点.这些特点从不同角度又体现了生态经济学的性质。
2.1整体性生态经济系统的整体性,是指生态经济系统是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的有机的统一整体。在这个统一体中的各个子系统之间、子系统内各个成分之间,都具有内在的、本质的联系,这种联系使生态经济系统构成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因此,生态经济学具有严密的整体性。
2.2综合性生态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本身就是综合的。生态经济系统是一个多层次、多序列的综合结构体系。在这个庞大的综合体系中,生态系统的生命系统是包含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并由食物链连接起来的生物网络:环境系统有各种物理、化学过程。由于生态经济学涉及人、社会和自然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各个方面,因此.它必然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科学。
2.3战略性战略问题一般是指带有全局性和长远目标的主导问题,生态经济学所研究的经济、技术、社会和生态问题,一般来说都具有这一特征:如人日和资源。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技术进步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等,在几年以至十几年内都看不出其后果。一旦达到质变的程度.就会对整个社会和人类产生无可挽回的影响。生态经济学在着眼于长远利益的基础上.把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结合起来,重视研究事关长远的重大问题,重视探索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当代人与子孙共享资源与环境的持续、稳定、协调发展之路。
3生态经济学的产生
生态经济学是以生态经济系统及其运动规律为研究对象的科学.正是由于生态系统思想的产生,人们才有可能把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作为一个整体来加以研究。20世纪60年代后期,美国经济学家肯尼斯•鲍尔丁在他的重要论文《一门科学——生态经济学》中首先正式提出了“生态经济学”的概念,在这篇文章中,作者对利用市场机制控制人口和调节消费品的分配、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环境污染以及用国民生产总值衡量人类福利的缺陷等进行了创见性的论述。
4我国生态经济学的建立和发展
我国的生态经济学是1980年由中国已故著名经济学家许涤新提出建立的.它的出现是生态时代的需要,其目标是实现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生态经济学在我国作为一门新兴边缘学科.明确了自己的研究对象,建立了本身的学科理论体系,并广泛用于指导国民经济发展的实践.对我国经济改革和现代化建设起了很大促进作用[21。过去.由于没有经济与生态协调的思想做指导,严重破坏了自然界的生态平衡。使经济社会不能可持续发展.因此推动了生态经济学的产生。生态经济学的建立,为指导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我国建立生态经济学的目的是指导我国经济发展实践。我国生态经济学的建立反映了新的时代实现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的产物,是世界和我国生态与经济的矛盾日益尖锐化的反映。生态经济学的产生是新时期解决普遍存在的生态与经济矛盾的需要。我国的生态经济学是世界生态经济学的一个组成部分。我国生态经济学的产生表现出与世界走向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实践和理论潮流的三个同步:即与世界3O年来的环境与发展运动同步[3]:与世界生态经济学理论的形成同步…:与世界经济生态化趋势的出现同步[。
5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
5.1可持续发展的定义从自然属性定义可持续发展.即保护和加强环境系统的生产和更新能力。从社会属性定义可持续发展,即在生存于不超出维持生态系统涵容能力的情况下.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从经济属性定义可持续发展,即在保持自然资源的质量和所提供服务的前提下,使经济的净利益增加到最大限度㈣。从科技属性定义可持续发展。有的学者从技术选择的角度扩展了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如司伯斯认为可持续发展就是转向更清洁、更有效的技术,尽可能接近零排放或密闭式工艺方法,尽可能减少能源和其他自然资源的消耗。
5.2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5.2.1公平性原则:一是当代人的公平即代内平等。二是代际问的公平即世代平等]。
5.2.2持续性原则:持续性原则的核心思想是指人类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不能超越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可持续发展主张建立在保护地球自然系统基础上的发展.因此发展必须有一定的限制因素]。
5.2.3共同性原则:鉴于世界各国历史、文化和发展水平的差异,可持续发展的具体目标、政策和实施步骤不可能是惟一的。但是,可持续发展作为全球发展的总目标,所体现的公平性原则和持续性原则,则是应该共同遵从的[8]。
5.3可持续发展的标准界定问题
5.3.1代际公平:这是可持续发展最主要的原则之一。所谓代际公平就是指:若某种选择或某个决策涉及多代人的利益,就存在一个代与代之间利益如何分配的问题,这时就要遵循代际公平的原则,使各代人有同等的满足其需要的权利。
5.3.2最低安全标准原则:可持续的经济活动很重要的一个前提就是不超过环境承载力的限度,以使得该活动对环境所造成的影响,能在一定时间内通过环境系统自身动态平衡得以消除。环境承载力的限度可用最低安全标准来衡量。最低安全标准至少应包括以下3条:①社会使用可更新资源的速度不得超过资源的更新速度;②社会使用不可更新资源的速度不得超过其替代品的开发速度,且替代品必须是可更新资源:③社会排放污染物的速度不能超过环境对污染物的吸收速度。
摘 要 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一直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关注的核心是培养机制改革后研究生培养经费的负担问题。不管是从公共经济学、成本分担、人力资本的角度,还是现实原因的分析,研究生全面收费都具有其合理性。但是研究生全面收费改革并不是一劳永逸,无法从根本上改变教育经费投入单一的局面,无形中提高了贫困生读研的门槛,造成教育消费资源的外流都是应该引起普遍关注的问题,也是研究生培养体制改革的困境之所在。
关键词 研究生教育 准公共物品 成本分担 研究生培养体制改革
2006年,由哈尔滨工程大学等三所试点学校率先开始了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2009年推广至全部的中央部委直属院校,并鼓励各省、市、自治区选择省属高等学校开展改革试点工作。至此,我国研究生教育收费正式由“双轨”转为“单轨”,不再有“公费”和“自费”之分。2009年,我国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研究生培养国。研究生的培养势必是要从原来注重数量的粗放型发展转为提高质量的集约型。面对日益庞大的研究生教育,全面收费是否合理、能否提高研究生教育的质量都是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
一、研究生全面收费理论基础
(一)从公共经济学角度分析
萨缪尔森1954年在《公共支出的纯理论》一文中将社会产品分为纯公共产品、准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三个部分。纯粹的公共产品是指这样的产品,即每个人消费这种产品不会导致他人对该产品消费的减少[1]。公共产品由于其消费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应由政府提供,而市场在私人产品的配置上则更具效率。教育属于其中的准公共产品,兼具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的特性。一方面,教育具有消费的竞争性和部分的排他性,表现出私人产品的特性[2];另一方面,教育的溢出效应使其受益者不单单局限于个人还有一定程度上的社会效益。因此,准公共产品的配置需要政府和私人部门的共同参与。
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的最高层次,相对于义务教育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研究生教育的准公共产品的特性显著。
(二)成本分担理论及补偿
教育成本是培养每名学生所支付的全部费用,即各级各类学校的在校学生在学期间所消耗的直接和间接活劳动和物化劳动的总和[3]。在确定分担补偿标准时,主要基于受益原则和能力支付原则。研究生教育由于其资源的相对稀缺性,所以对个人来说,能够产生极高的个人收益。而研究生教育所产生的社会收益却是低于个人收益,因为政府和企业每年向高校投入大量的经费,而政府的投资一般都来自纳税人,这样一来,受研究生教育的人实质享受了其他纳税人的资助,在提高高等教育个人收益率的同时,降低了社会收益率。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研究生教育的个人收益率很高,而社会收益率却是最低的,作为成本分担主体个人的研究生来讲,其上学应该缴纳一定数量的学费。研究生的教育成本应该由个人、家庭、政府和企业共同承担,由于研究生教育不仅有利于学生还有利于社会。在论述包含私人和社会需要组成要素混合的产品时,这种调整会使我们将税收理论转换为更为一般的补贴理论[4]。而此时政府就担当起了进行补偿的责任。
(三)人力资本理论
人力资本理论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是西方教育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它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他认为人力资本是与物质资本相对应的,是指人身上具有的知识、技能,以及在生产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可以通过人对自身的投资实现的。舒尔茨看来,教育投资是一种生产性投资,比物力资本更为有利,通过教育,可以提高人们处理不均衡状态的能力,使人的社会收入分配趋于平等[5]。从宏观来看,研究生教育能够提供国家经济建设提供所需要的人才促进经济的发展。从微观上看,教育的投资对受教育者个人有良性回报,它能促使人的经济价值升值,提高与改善人的未来收益[6]。尤其是研究生教育可以在带来更高的个人收入的同时赋予相应的社会地位。研究生教育所传授的知识与技能对个人来说是一种特殊的人力资本。这种特殊的人力资本不仅存在于受教育者人体内,为个人所直接拥有,同时能提高受教育者的收入,为受教育者带来种种收益或满足;而这种收益或满足除了客观上有利于他人和社会外,基本上由受教育者个人直接获得[7]。因此,按照“谁受益,谁出资”的原则,人力资本的拥有者即受教育者本人应该缴纳学费。
二、研究生教育全面收费的现实原因
1.研究生教育正由精英式向大众式教育过渡,教育供需矛盾突出,使本来就短缺的教育经费更加吃紧。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无疑成为推动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力量,机构和个人也就相应的增加了对高等教育的需求。鉴于此,我国近年不断扩大了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招生规模,相对于1999年研究生扩招之初的9.22万人,十年间研究生招生数翻了五倍。研究生的本质是精英教育,当研究生教育走向大众化矛盾就立即凸显了。尤其是当政府对研究生教育投入既定的条件下,教育资源是严重稀缺的。在大规模的扩招的前提下,国家拨付给研究生教育的经费却非常有限。这就造成了教育供给与教育需求之间的矛盾。
2.教育机会的不公平。效率与公平一直是经济学关注的重点。公费与自费订立的依据是研究生入学考试的成绩,在应试教育体制下就形成了“一考定三年”的局面。通过应试考试的形式选拔人才往往只能反映学生的应试技巧,却很难客观的反映出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正是由于这种选拔机制,一方面会出现善考者进入公费行列,而善研者进入自费行列的现象,这与研究生培养目的完全是背道而驰的。另一方面,公费与自费的确定,使研究生在校期间学习、科研都缺乏相应的动力。在激励不足的情况下,公费生安于现状,而自费生三年间无论表现多优秀都无法免学费,享受国家下拨的培养补贴。从社会公共资源的配置来讲,政府所支出的每一项补贴都要使绝大多数人受益。而公费研究生教育的存在,仅仅使那些极少数的人受益。也是说政府在用公共纳税人所缴纳的税金造福极少数人。私人受益率高的准公共产品被赋予了大量公共资助,造了教育公共资源配置的不公平。
三、研究生全面收费困境
第一,全面收费仍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我国教育经费投入单一的局面,仍未形成一个合理的成本分担比例。虽然改革后全面收费,学费成为学校的一项不小的收入,但是在其他方面没有改进。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人民收入不断增加,生活水平有了大幅提高,人们在精神文化方面迫切希望的到提高,希望得到更高层次的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但是我国目前高等教育财政经费严重不足,研究生学费部分仅占研究生教育总经费的10%左右。从而可以看出,在高等教育特别是硕士研究生教育方面,仅仅依靠国家单一的财政经费投资和学费收入解决日益增加的教育供求矛盾,作用时微乎其微的。自1997年高等教育全面收费以来,受教育者个人承担的学费不断上涨,按照收益原则,制定学费标准的依据应该是高等教育成本,但目前的学费却是由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物价部门联合制定的收费标准。因此,要确定合理的高等教育学费标准,就必须深入分析高等教育成本,在成本明晰的基础上,学费作为个人对教育成本的分担和补偿部分,确定出合理的负担比例。
第二,硕士研究生教育收费改革无形中抬高了贫困学生接受研究生教育的门槛,但相应的资助体系却还不完备。如果硕士研究生也实行全面收费,会让那些本想可以争取免费读研的家庭条件较差的学生望而止步,甚至出现放弃读研的机会。目前各高校研究生奖学金的获奖面往往只有30%~40%远不能适应全面收费后的需要。全面收费后,研究生奖学金至少要涵盖研究生总人数的60%~70%以上,而奖励的金额也要大幅提高。这就需要转变观念,积极拓宽渠道筹集研究生奖学金经费。如果这种情况持续下去,不仅不利于贫困学生自身的发展,更不利于我国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拉大我国的贫富差距。
参考文献:
[1]萨缪尔森.公共支出的纯理论.1954.
[2]张学敏,叶忠.教育经济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131-134.
[3]靳希斌.教育经济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242.
[4]理查德▪A▪马斯格雷夫.比较财政分析.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14.
[5]王善迈.西方教育经济学研究.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1)充分利用校院两级提供的资源
鼓励与支持课程组成员进修学习,拓展研究视野、提升教学能力。
(2)学习与借鉴国内外高校优秀教学经验与成果
课程组一方面注重跟踪学科的发展,结合《计量经济学》国际国内的最新科研成果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另一方面跟踪国外、国家与省级精品课、精品资源共享课,获取有益的经验与方法。
(3)改革课程考核方式,增强课程教学效果
课程的考试分为两部分:实验和课程论文。实验的考核主要是为了促进学生熟练掌握计量软件EVIEWS的应用,能够熟练进行建模求解并对模型的参数进行检验,进一步为科学研究的实证分析奠定基础;而课程论文的考核主要是增强学生的科研写作能力。
二《计量经济学》具体授课内容的改革方案
在理论教学内容方面,课程组要反复研讨并通过与学生的反馈交流,精心设计符合我校研究生实际的教学内容,使课程教学适应和符合培养经济管理创新型人才的需要。在教学实践方面,课程组要不断完善和更新教学案例,加强实践教学改革(特别是课程论文、课程实习等),注重培养学生在科研中应用本课程中相关知识与方法的能力。在教学载体方面,课程组要做到全部教学资源上网共享,实现课程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无障碍教学。由于我校管理类专业研究生需要运用计量经济方法分析和解决本专业领域的实际问题,而非侧重在研究计量方法本身,因此,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应是以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为主,课程教学应当理论与应用并重,融基本理论方法与应用为一体。考虑到本学科的研究生大部分在本科没有系统学过本课程,所以在教学中要根据大多数研究的实际情况以及本课程的体系,反复精选计量经济学的教学内容,使之更加符合本专业教学的实际要求。本课程以经典计量经济学的内容为主,适当概要性地介绍“非经典”计量经济学的新发展与动态。课程特别注重基本思想、经济背景、基本方法和实际应用,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现代经济学、管理学研究和分析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并能够应用计量经济学模型分析现实的经济和管理问题。在《计量经济学》教学过程中,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注重培养学生运用定量分析方法解决经济管理问题的能力,以适应社会发展对创新型经济与管理人才的需要。《计量经济学》实验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有显著成效。《计量经济学》实践性教学环节由案例分析、实验教学与课程论文三部分组成。
(1)案例教学
为了引导学生体验计量经济学理论与方法的实际应用,基本上每节课都结合案例进行讲解。通过实际经济问题的提出和解决,了解理论方法实际应用中出现的问题,以及解决的办法。并结合案例分析介绍EViews软件的使用方法。这种教学方式使学生感到计量经济理论方法更加贴近经济管理实际,而且是从实际需要出发去学习计算机软件,比单纯讲授软件本身更引起学生的兴趣。
(2)实验教学
实验教学是以通用的Eviews软件为载体,为配合《计量经济学》课堂教学专门设计的辅教学环节。设计思想和目的是完成课堂讲授内容的计算机软件的实现,帮助学生理解、消化、评价课堂所学的内容。具体做法是在工商管理实验室进行专门的上机实验教学,并要求学生课外另外安排不低于10小时的上机实践。上机实验课上,在教师的引导下,要求每个学生结合自己选定的作业和设计的模型,熟悉EViews软件的使用方法各个部分的具体操作。实践证明,经过8学时及以上的训练,学生都能掌握基本的计量经济分析的EViews软件操作,都具有了用计量经济软件作实证性经济分析的初步能力。
(3)课程论文
课程论文是要求研究生结合本专业所学基础理论和自身的研究兴趣,运用计量经济学的基本思路、方法和工具,解决一个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实际问题,并形成8000字左右的课程论文。这种方法可以使学生在学习了计量经济学理论方法以后,受到计量经济分析的实际训练,对运用计量经济方法解决实际经济问题方式有更深刻体会,从而提高学生处理实际经济问题的能力和素质,提高其科研能力。通过实践性教学,不仅可以增加学生对学习计量经济学的兴趣,而且使学生享受到了运用计量经济学分析实际问题的乐趣,培养了学生应用计量经济学的建模能力。一方面可以参加相关的建模竞赛,更可以运用《计量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撰写科研论文进行发表,这几年研究生的科研成果论文能够充分说明这一点。
三《计量经济学》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方案
该课程采用课堂讲授与上机实验相结合、模型计算与问题分析相结合的授课模式,使学生探究、协作的学习过程中达到学好《计量经济学》课程的目的。具体而言,我们在课堂教学中采用了精讲、案例、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将课程教学延伸到实践环节之中。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环境、教学对象采用了相应的教学方法,形式灵活,效果良好。例如,对一些理论性很强的难点内容,如总体回归函数、总体回归模型概念的联系和区别,t检验法、P值对回归方程系数显著性检验的联系与区别,回归模型存在多重共线性时会出现的理论后果和实际后果,内生变量和外生变量、模型识别的阶条件和秩条件,采用精讲教学形式。对一些实践性很强的重点内容,如经济计量学的研究程序,运用包含虚拟变量的回归模型分析结构稳定性,多重共线性、异方差、自相关的各种诊断方法和补救措施,间接最小二乘法和两阶段最小二乘法,采用案例教学形式。对一些容易混淆难以理解的内容,如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与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的不同点,对数线性模型、半对数模型、线性对数模型的设定和参数含义,采用对比、讨论教学形式。对有些难点内容,如内生变量和外生变量、模型识别的阶条件和秩条件,采用精讲、案例、讨论等多种教学形式。教学手段:
(1)多媒体教学
通过多媒体教学讲授《计量经济学》,突破了传统教学手段的时空限制,节省了时间,增加了课堂教学的信息量,使课堂教学形象化、生动化。
(2)实验教学
1.1经济形势的恶化
2008年的经济危机是一次全球性的金融危机,继而导致的全球性经济衰退,对中国的就业问题来讲再次提出考验。中国社科院研究员尹中立表示,这次危机已经使得中国出口形势出现恶化,而内部消费需求又在短期内难以提振,这必导致社会总需求下降,继而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降低,最终减少对劳动力的需求。从另一方面讲,一些发达国家的经济衰退也对人民币汇率、移民等产生了明显的影响,使原本许多有出国深造打算的学子们重新理清他们的思路,重新衡量出国留学的投入回报比,这从客观来讲,进一步加大了国内的就业压力。
1.2政府缺乏宏观调控
现如今解决就业问题主要依仗市场内部调节,关于大学生就业难问题,虽然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这个也就是加速发展新兴行业(婴幼儿养护、特色营养师、医疗美容等都是近几年来兴起的)、增加就业岗位、鼓励大学生创业等,收效甚微。试想,当高校毕业生就业难不仅仅是几个人的时候,我们还能单将责任归咎到学生的头上吗?因此,国内良性的市场就业机制尚未建立。
1.3用人单位理念不当
一些用人单位总是以自己错误的观点来用人,因而就导致走入了误区,过分看重文凭、外语类证书、计算机类证书、参赛证书等,根本不考虑这些证书到底对本单位有什么用途,导致“人才高消费”现象的产生。其次,有些招聘单位只有自己短浅的人力资源眼光,只是考虑尽可能降低员工的培养成本,过分看重工作经验,这就使得刚刚从学校出来的高校毕业生倍受打击。此外,严重的性别歧视对于已经十分优秀的女性求职者来说实属六月飘雪。
1.4高校教育体制与模式落后
在我国,教育体制不适应产业结构的调整。产业结构调整促进职业及岗位发生变化,而我国缺乏科学的人才规划机制,高等教育专业与课程设置有很大盲目性,热门专业趋同现象十分普遍。近几年高校扩招的学生,并没有按照产业结构的调整来培养,而多数的高职高专院校也按照本科压缩型来培养学生,进一步加重了就业压力,致使原本结构性的就业矛盾更加突出。此外,高校老师“重教研,轻教学”重此抑比的思想,忽视学生道德修养、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与责任意识的培养,致使学生综合素质过低,难以满足社会需求。
1.5大学生自身存在问题
首先,缺乏职业生涯规划或规划错误。受他们思想观念的影响,他们认为考上大学就意味着以后会有一个稳定体面的工作。但是随着高等教育逐渐的普及化,高等院校的毕业生在就业前的各方面准备明显存在不足,人生目标以及职业目标都比较模糊。另外,价值观偏离正确轨道,大学生就业难难在在哪里呢,就是他们想只要上了大学就会有一个理想的工作,因而不愿意到那些相对贫困和没有经济发展的地方,想有一个挣钱多又稳定又干净的工作,工作稍微有一点不如意就不接受。严重产生了高不成低不就的就业现象。最后,心态问题。许多大学生在就业上出现了过度焦虑与急躁、消极等待、盲目攀比与嫉妒等心理问题,最终导致与良好的就业单位擦肩而过。
二、构建科学的大学生就业体系
2.1创建高效就业服务体系
首先,各级政府应努力发展经济,调整产业结构,加强对高校毕业生的吸纳能力。为此,个人建议,应以各个经济圈为试点,加强各经济圈内人才市场建设。不断完善每个经济圈的人才市场运行机制,促进经济圈内人才市场规范化、制度化,并积极促进各级人才市场的网络化建设,为高校毕业生提供良好的就业环境,充分发挥市场对人力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其次,各级政府应进一步加大对就业市场的调控,拓宽就业渠道,为大学生就业创造更多的机会。笔者一直认为解决大学生就业的问题在于服务业,如电信行业、IT行业、金融行业等。但纵观我国的服务业,除IT外,基本上都是被垄断的行业。同时,加强事业单位的人事制度改革,把人才结构成为事业单位用人的重要依据,合理增加编制。最后,从政府方面来说要对大学生就业提供更多的保障,全程扶助大学生自主创业。促进高校毕业生转变观念,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方式,借以减轻“万人过独木桥”的就业压力。
2.2加大高校教育体制改革力度
第一,建议高等院校对我国以及世界将近几年的人才市场需求做出合理的科学的预测,使新的教学模式与产业结构能够有效地适应结合。另外,高校应该在大学的教学过程中把专业的学习与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相结合,提高学生专业素质及实践能力,并提供相应的技巧培训,包括人际关系、团队精神、择业、面试等。第二,对于毕业生的就业观念,学校应该采取积极有效的方法转变,树立“先就业、再择业、后创业”的新理念。高校各院、系部也应在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的基础上加强对大学生就业指导方面的认识,而不仅是在学生毕业前提供一些求职技巧之类的快餐式服务。第三,任何高校都要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高校应树立“就业兴、招生兴、学校兴”的理念。
2.3毕业生应加强自我认知,转变就业观念
提要环境问题是当今世界最严重的问题之一。环境问题给全球的经济和生活带来了许多的障碍,日益恶化的环境形势已经将人类逼上了危险的境地。要更好地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很好地解决环境问题。
关键词:环境问题;经济学;生态技术
一、环境问题实质上是一个经济问题
经济学的研究表明,市场机制可以有效率地配置资源,但要有一系列严格的条件。只有当这些条件都成立的情况下,亚当·斯密所描绘的神奇的“看不见的手”才能有效发挥作用。如果不具备或不完全具备这些条件时,就出现市场失灵。所谓市场失灵,就是市场机制的某些缺陷造成资源配置缺乏效率,使市场不能有效地配置公共资源。环境问题上的市场失灵主要表现为:环境的公共物品属性和环境污染的负外部性。
(一)环境的公共物品属性。环境既包括生物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等环境实物资源,也包括环境容量、生态平衡和调节、空气质量等环境质量资源。其中一些资源可以被所有人共用,一些资源被一部分人共用,还有一些资源被私人利用。这就涉及到环境的物品属性分析。经济学根据物品是否具有排他性和消费的竞争性,把物品分为私人物品、公共物品。私人物品是既具有排他性又具有竞争性的物品,公共物品是既无排他性又无竞争性的物品,共有资源是具有竞争性而无排他性的物品。将物品属性分析引入环境领域,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环境质量具有公共物品的属性。像清新空气就是最纯粹的公共物品,既无消费的竞争性和也无排他性。即一个人的消费不会影响其他人对同一环境物品消费的数量和质量。同时,一个人不论付费与否,都不能从这一环境物品的消费中被排除出去,即环境质量作为公共物品,使得无法、很难或不必对其进行收费,私人企业赚不到利润,市场机制就无法激励其减少空气中污染物的排放来提供清新空气这一公共物品。在这种情况下,市场机制是失灵的,必须政府干预,由政府来提供公共物品。
2、环境资源的共有资源属性。像森林、地下水、野生动物等就是典型的共有资源,有竞争性而无排他性。由于共用资源产权不明以及不能或很难向使用共用资源的人收费,即人人都可以自由取用而不负担成本,必然导致环境资源消费过程中的“搭便车”行为,滥用环境资源。以我国的草场为例,由于草场属于共有资源,任何牧民都可以随时到牧场免费使用牧草,牧民们为了从牧场上获取最大收益,竞相增加畜牧数量,结果导致出现过度放牧现象,导致草场退化,甚至毁灭性破坏,这就是“公地的悲剧”。经济学分析认为,当今社会,资源的枯竭、生态的恶化,与共有资源的非排他性有密切关系。
(二)环境污染的外部性。环境污染是指经济活动的污染物或污染因素排入环境,超过环境容量和环境的自净能力,使环境质量恶化。“外部性指的是企业或个人向市场之外的其他人所强加的成本或利益。”经济学认为,“市场之所以能有效率的运作,是因为价格向生产者和消费者双向传递了信息。然而,有时市场价格并不反映生产者或消费者的活动。当一种生产或消费活动对其他生产或消费活动产生不反映到市场价格中的效应时,就存在外部性。”外部性的内涵包括以下主要内容:(1)当企业或个人的行为不是通过影响价格而影响另一个企业或个人的环境时,便有了外部性存在;(2)私人成本或收益与社会成本或收益不一致。由于外部性的存在,价值规律无法发挥作用,导致资源不能得到有效配置。这种非市场性的影响,对社会有利的称为正外部性,对社会不利的称为负外部性。将外部性理论引入环境领域,实质是把经济行为主体的经济活动放到环境-经济复合系统中考察,就会得出这样的结论:环境污染是一种典型的负外部性,产生了不能全部反映到市场交易价格中去的额外社会成本。如上游化工厂向河流中倒入废酸液,使下游的游乐场所不能用于游泳或钓鱼。由于无须向任何人赔偿损失,从而导致外部不经济的产生。由于环境污染并不构成私人生产成本,必然出现企业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的差异。这一差异被转嫁给社会和公众,外部性成本的顺利转嫁,必然导致这种带有负外部效应的物品的过度供给行为,使资源配置扭曲,造成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社会福利损失。
二、环境政策的创新:与市场的整合
(一)国际的启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解决环境问题既要用足市场机制,又要依靠政府干预,但政府的干预应以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为前提,以弥补市场的功能缺陷。近10年来,西方国家环境政策手段已经开始由传统的命令——控制型手段向基于市场的经济手段转变。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于1991年提出的《关于在环境政策中使用经济手段的建议》,建议成员国更加广泛、坚定地采用经济手段,以作为其他政策手段的补充或替代。该建议提出了4类经济手段供成员国参考:一是环境税和收费;二是许可证交易;三是押金制度;四是财政补贴。该建议推动了经济手段在欧美国家的应用。
目前,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国家中,已有许多国家征收环境税,尤其是欧盟一些国家,已将环境税作为优先使用的环境政策工具。环境税是国家为了保护环境与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而凭借其权力对一切开发、利用环境资源的单位和个人,按照其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程度或污染、破坏环境资源的程度征收的一个新税种。它主要有开发、利用自然资源行为税和有污染的产品税两种。前者如开发、利用森林资源税;后者如含铅汽油税、含氯氟化碳产品税。发达国家现在应用最广泛的环境税是燃料环境税,如对含铅、无铅汽油实行差别税,对含硫、含碳燃料征收硫税、碳税等。
对我国来说,应借鉴发达国家对污染大户课征高额环境税的做法,大幅提高排污收费标准,待条件成熟再逐步向环境税过渡。排污收费标准的提高和收费方法的改革,在短期内可能会给企业的经营带来负面影响,但从长远来看,对社会、对整个城市的发展是有利的,可以促进企业积极开动脑筋来控制污染,降低环境成本,最终也能使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得以提高。
(二)环境政策的经济学基础。环境经济政策的理论基础起源于20世纪初关于福利经济学的分析,以庇古在《福利经济学》中所表述的政策措施为代表,即为了消除外部效应,对产生负外部效应的单位征税或收费,对产生外部正效应的单位给予补贴,这就是“庇古手段”。虽然这种环境经济政策需要政府对费额、税率制定的科学性,但对企业和消费者的行为会产生动态有效的刺激,促使企业开发新技术,新的环境友好产品和提高污染治理水平,因为每一单位的污染削减,都将以节税的形式得到回报。随着20世纪七十年代著名学者科斯的“产权理论”的兴起,运用“科斯定律”来创新环境经济政策在理论和实践上取得了很大发展。科斯在《社会成本问题》中指出,污染问题是相互的,因为制止污染也会给企业造成损失。既然日常的商品交换可以看作是一种权利(产权)的交换,那么污染权也能够交换,可以通过市场交易来使污染问题达到最有效率的解决。在实践中逐渐形成了排污权交易、自愿协商为代表的“科斯手段”。排污权交易的主要内容是:充分利用市场主体的自发的趋利避害本能和市场交易工具,在实行污染物总量控制的前提下,进行环境保护。即政府向企业发放排污许可证,企业根据排污许可证向特定地点排放特定数量的污染物,排污权是可以买卖的,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在市场上买进或卖出排污权。“科斯手段”的管理成本低,有利于刺激企业革新技术,减少污染排放,以多余的排污权在市场交易而获得利润回报。
综上所述,环境经济政策与命令控制型政策相比较,命令控制型政策需要直接决定污染控制,需要实施者监测污染物排放,具有强制性,以政府行为为主;而环境经济政策是为污染控制提供财政上的激励,不需要实施者监测污染物排放,具有诱导性,以经济主体参与为主。通过要么在污染者与公众之间进行财政转移支付,如环境税收或收费、财政补贴和产品税等;要么创建一个新的市场,如排污许可权交易,使经济主体以他们认为最有利的方式对财政刺激作出自主反应,从而达到协调环境与经济发展两者关系的目的。
三、更好地协调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一)综合利用资源
1、建立资源节约型国民经济体系。有的国家发展以节能、节材、节水、节约资本等重效益、重品种、重质量的工业生产技术和制度;有的国家调整工业内部结构,由生产初级产品为主向深加工、精加工的“朝阳工业”转变,以减少对自然资源的依赖程度。
2、重视二次资源的开发利用。很多国家提倡废物资源化,把再生资源称为“第二次物料革命”,或“第二矿产资源”。例如,巴西、意大利每年所消耗的贵金属几乎全部来自再生,其他废旧金属的80%~90%均被回收利用,变废为宝。为减少水资源消耗,有些国家工业用水的回用率已接近100%。
3、对资源内涵的认识愈来愈丰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从注重物质投入的外延正在向注重资源内涵扩大的方向转变。如回收利用垃圾也能创造新的价值,日本对垃圾回收利用率高达90%,法国每年从垃圾中回收废纸占造纸工业原料的40%。现在世界各大国正在进一步对回收垃圾进行深层次的开发利用,以保护地球生态环境。荷兰正设计用“雨”(利用雨水下降冲击力)发电。此外,将还有更多的替代资源、人造用品面世。
(二)推行清洁生产。1989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工业与环境规划活动中心首先提出清洁生产,定义为:“清洁生产是指将综合预防的环境策略持续地应用于生产过程和产品中,以减少对人类和环境的风险性。”《中国21世纪议程》将清洁生产定义为:“既可满足人们的需要,又可合理使用自然资源和能源,并保护环境的实用生产方法和措施。”
很多国家为推行清洁生产,正在实施“零废物排放”工业(简称零排放工业或闭环式工业),其实质是从生产过程和产品两方面理解的:一是就生产过程而言,为实现废物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将生产过程中一端的废弃物排出,转为另一端的原料输入的方法;或者将一个生产部门的废弃物作为另一个生产部门的原料供应;二是对产品而言,近年来世界各国竞相研究和开发一些生态产品。生态产品也称“绿色产品”或“环保产品”,其含义是指能够保持社会环境和对人类无害的产品。例如,德国制造世界第一种生态轮胎、生态电视机、生态冰箱,日本制成生态电池、生态塑料渔网,加拿大开始生产实用的燃料公共汽车(无污染物排放),美国研制出生态服装,瑞典推出一种生态画,我国生产出安全、营养、无公害的绿色食品等等。可以预料,绿色产品将随着可持续发展进程的深入,而日益成为今后产品生产的主导方向。
(三)树立生态技术观。每当新科技成果向经济建设转化时,总会带来生产的大发展,产生显著的经济增长效应和质变效应。然而,进一步深思,又发现另一种倾向,大多数技术的应用,如果是以单一目的性——经济效益为前提,那么技术越尖端,单一目的性越明显,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程度也就越大。这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思考,技术究竟是给人类带来幸福还是灾难,这主要取决于人类自己,而非技术本身。
21世纪的技术观应当是生态技术观。生态技术观的含义为:1、科技发明的指导思想,要坚持技术的单一性目的与多元性目的的统一,即以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为双重目的,或以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为多重目的;2、科技成果的应用要考虑到生态环境的内在承受性和外部承受性,如资源再生循环技术、环境无害技术,都是经济可持续发展所要求的。
我国2000年经济发展目标规定:“在保持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不断改善发展的质量。”将经济发展区分为数量的增长与质量的提高,这是人类在发展上的一次跃进。旨在把经济发展引导到低投入、低消耗,少污染、高效益的持续发展道路上来。
可持续发展认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互联系,不可分割,并强调把环境保护作为发展进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衡量发展质量、发展水平和发展程度的客观标准之一。因为现展越来越依靠环境与资源基础的支撑,但随着环境恶化和资源耗竭,这种支撑已越来越薄弱和有限。因此,越是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情况下,越要加强环境与资源保护,以获得长期持久的支撑能力。这是可持续发展区别于传统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因此,我们要更好地处理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主要参考文献:
[1]孙惠丽,江华锋.对环境问题的制度经济学分析[J].生态经济,2007.7.
关键词:语言经济学;大学生;英语语言消费;成本;收益
英语语言消费指的是人们围绕英语语言学习展开的消费活动,如参加各类英语课程培训,接受家庭英语辅导,购买英语书籍、音像资料与英语学习工具,参加相关英语水平考试等。在我国,对外交流与合作活动的逐渐频繁,使人们学习英语的热情持续高涨。人们在英语学习上花费的时间最长,投入的资金也最多。英语显然已成为我国人民的语言消费热点。其中,大学生是一个庞大而活跃的消费群体。以英语培训为例,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有30万左右的大学生参加英语四、六级考试培训班,按每名学生的培训费用为500元计算,投入培训市场的资金就达1.5亿元。目前,我国在校大学生人数为2000多万,随着其消费能力和消费空间的提升,以他们为重点消费对象的英语语言消费市场潜力巨大。
语言经济学概述
语言经济学(Economics of Language)是一门以西方人力资本学说和教育经济学为理论基础,研究语言与经济相互关系的学科。20世纪60年代,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经济学教授、“信息经济学”的开拓者Jacob Marschak首先揭开了语言经济学研究的序幕。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尤其是经过Grin和Vaillancourt两位研究者的突出努力,这门学科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分别在语言与收入的关系、语言与经济发展、语言的动态发展及语言政策方面形成了一些理论观点,并为宏观语言政策的制定提供了有益的指导。
语言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包括:(1)语言本身是一种人力资本;(2)学习第二种语言(或外语)是一种经济投资;(3)语言的经济价值有高低之分;(4)语言的经济效用取决于诸多因素。
如今,除了经济学界的研究者之外,越来越多的社会学界、语言学界和外语学界的学者也纷纷加入到语言经济学的研究行列,试图从不同角度审视语言与经济的相互作用。
英语语言消费:对具有经济价值的
人力资本的一种投资
根据语言经济学的基本理论,语言是一种人力资本。所谓人力资本,是指“凝聚在劳动者身上的知识、技能及其所表现出来的能力。”“语言不分大小,也不论其通用程度如何,都能为使用者的经济利益服务。”英语语言作为一种人力资本,一方面使人们具有理解和使用英语的能力,人们可以借助英语从事某种职业、参与某个活动或完成某项工作,直接取得经济效益。另一方面,英语是获得其他人力资本的资本,通过英语这种工具,人们在学习和训练过程中能够获取更多的知识和技能,为社会和个人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可以说,英语语言是一种具有经济价值的人力资本,其经济价值引导着人们的消费倾向。
同时,学习外语是一种经济投资。作为人力资本的语言,其获取必须在有意识地对其投资的前提下才能形成。而教育投资是人力资本形成的重要形式之一。在我国,从小学到大学,英语教育是由国家以公共产品的形式提供给个人的。除了国家投入的社会成本之外,受升学、就业等因素的影响,个人也花费了一定的成本展开各种以英语学习为中心的消费活动,即英语语言消费,这一点在高等教育阶段表现得尤其明显。从语言经济学的角度来看,英语语言消费是对具有经济价值的人力资本的一种投资。重视英语语言投资将有助于在未来的竞争中处于有利的地位。
大学生英语语言消费:成本收益分析
语言经济学理论认为,语言作为人类经济活动不可缺少的工具,具有经济学本质的因素:价值(value)和效用(utility);费用(cost)和收益(benefit)。人们决定学习外语,很大程度上受经济因素的影响,即考虑到学习外语的“投资费用”(the cost of the investment)和学成外语后的“投资预期效益”(the anticipated benefits of investment)。换言之,语言的成本和收益高低是影响人们进行语言选择和语言消费的关键因素。
(一)成本分析
大学生英语语言消费的成本由直接成本和机会成本构成。直接成本取决于消费所投入的资金、时间、精力。其中资金包括培训费和在学习资料、学习工具、水平考试报名、交通、饮食等方面的支出;时间主要花费在培训上,还有往返于学校、住所和上课地点路途中的耗时;精力以学习英语时消耗的脑力为主。机会成本指的是在消费期间失去从事工作所得的报酬,即大学生如果把进行英语语言消费活动的时间用来工作所能获得的收入。这里的工作是指兼职工作。大学生时间灵活,精力充沛,为赚取零花钱或积累社会经验,相当一部分学生都拥有一份兼职。
在这些成本中,直接成本对英语语言消费收益的影响占主导地位,因为资金、精力投入影响的是消费的质,而时间投入影响的是消费的量。所以,大学生应注意把握直接成本要素。
(二)收益分析
大学生英语语言消费的收益主要从个人收益的角度来考察,可分为直接收益和预期收益。直接收益为非货币收益,体现在消费行为给大学生的学业、精神、生活等领域带来的明显变化,如通过各种英语水平考试、获得更高学历层次深造的机会、某种英语技能或综合应用能力的提高等。此外,在消费过程中,大学生还可以有机会充分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与英语国家的人交流,欣赏英文原版电影等,尽情享受英语给他们带来的信息和乐趣。而且这些收益在消费完成之后将一直持续。
预期收益以货币收益为主,与大学生的就业、职称评定、职位晋升等有关,因此往往要经过一段时间之后才能显现。当今社会,英语是许多单位聘用人才的一个不可或缺的标准,已成为求职者获得一份好工作的筹码。大学生熟练的英语水平加上丰富的使用经验能使其在竞争中占有优势,个人收入也会比其他条件都相同但是不会英语的人高。除了获得经济上的收益以外,英语语言消费还能给他们带来非经济福利,如身份改变、社会地位提高等。
需要指出的是,一般的物品消费,人们只要完成购买行为就可以完全占有物品。而英语语言消费者就不一定能获得英语的使用价值。所以大学生要完全占有英语的使用价值,实现英语语言消费的收益,还必须具备两个条件:(1)自身的主动性。(2)卖方(指英语语言培训机构、出版商等)提供的服务、培训等无形产品的质量保证。
大学生英语语言消费策略:
理性消费,力求成本收益最优化
近年来,我国的英语语言消费市场发展迅猛,出现了林林总总的培训机构、五花八门的考试、名目繁多的教辅材料,还有各种各样的学习工具等等,竞争相当激烈,产品质量也良莠不齐。面对琳琅满目的产品,大学生不理性的英语语言消费行为大量存在,盲目消费、高消费的现象比比皆是。一部分学生的消费出于从众心理,认为大家都努力学英语、考证书,自己不学不考就会落后于别人,竞争力就会比别人低。一部分学生消费的目的并不是单纯为了学英语。在他们眼里,学英语是一种比较时髦、比较有品位的生活方式和交际方式。还有一部分学生倾向于高价位的英语培训,觉得价格高效果就一定好。而消费行为完成后,最突出的问题就是虽然耗费了大量的精力、财力和物力,效果却不明显,即产生了所谓的高成本低收益的问题。由此可见,大学生如何树立科学的消费观,合理进行英语语言消费,争取用最小的成本获得最优的收益,是目前亟须解决的一个问题。
(一)增强独立思考能力,明确英语语言消费动机,提高对市场的判断力
大学生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知识,具备了对产品的感知、分析和比较评价能力。但是由于消费经验不足,他们当中相当一部分人缺乏主见,易受他人消费行为的影响,缺少消费的理性。要合理进行英语语言消费,首先,大学生应克服盲目从众的消费心理,多一些独立思考的精神,培养正确、成熟的消费心态。其次,在消费决策的过程中,大学生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需求,认真考虑是否有必要进行英语语言消费。如果需要,必须明确期望达到什么样的目标,做到有的放矢。再次,进行消费抉择时,大学生应尽可能多、广地收集产品的相关信息,提高对市场的判断力,避免消费失误。例如,在英语培训方面,由于在英语培训的生产者和作为消费者的大学生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很多大学生在选择培训机构时非常茫然。他们对培训机构的教学质量、教师水平等方面的信息了解太少,只是根据报纸、杂志、互联网等渠道刊登的广告或宣传册作出选择。结果到培训机构学习后,碰到诸如频繁更换教师、课时无故减少等情况,培训效果大打折扣,不幸成为消费受害者。
(二)正视个人经济条件,树立正确的消费价值观,谨慎选择英语语言消费方式
大学生缺乏独立而稳定的经济来源,不具备自主消费的物质基础。他们虽然可以通过兼职赚取部分收入,但是由于他们没有真正走上工作岗位,在经济上未完全摆脱对父母的依赖,大多数时间花的还是父母的钱。而且有些大学生不能理性地对消费价值与成本进行衡量,不顾经济条件的允许,盲目追求高额的消费方式,结果造成了一定的经济负担。所以大学生应树立正确的消费价值观,更多地考虑产品的性价比和自己的承受能力,量力而行,谨慎选择适合自己的英语语言消费方式。
(三)注重英语语言学习规律,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
学习英语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是没有捷径的。大学生切不可急功近利,被那些所谓的“半个月提高口语和听力”、“三个月教您说一口流利的英语”、“通过率98%”、“名师执教”等虚假广告宣传所欺骗。没有量的积累不可能有质的飞跃。英语语言消费只不过是一种提高英语水平的途径。消费过程很大程度上还是取决于大学生的自主性。花了钱上培训班,如果自己不努力而完全依赖培训机构,最终收益会很少的。所以只有通过自身的努力,加上合适的学习方法,才能取得满意的效果。
当前,英语语言消费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经济增长点,市场发展前景广阔。人们已意识到,具有经济价值的英语语言这一人力资本对社会、经济、个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愿意对它长期投资。大学生作为英语语言消费的生力军,在理性消费的同时,也需政府部门加强对英语语言消费市场的规范。政府部门应采取各种措施,建立有效机制,加大对英语语言产品生产者的监督和管理,为实现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共赢创造条件。此外,高等院校也应主动适应市场的需要,不断地加强自身改革,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开设多层次、多样化的英语课程,满足学生的需求,提高英语教育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靳希斌.教育经济学(第三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52.
[2]宋金芳,林勇.语言经济学的政策分析及其借鉴[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2).
[3]许其潮.语言经济学:一个新兴的边缘学科[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