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14 17:28:17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农村中小学素质教育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关键词 素质教育;应试教育;新课程理念
目前素质教育已深得人心,正在大力推进,但在广大的农村中小学仍缺乏新课程理念,思想观念落后,基本还是应试教育的天下,再加上农村中小学基础设施匮乏,师资力量不均衡,音、体、美等课基本流于形式,部分学校管理水平跟不上。这就导致以分数高低评价学校、教师及学生的水平,导向错误。口里说的素质教育,实际追求的是应试教育。
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人才、应对国际竞争、实现民族复兴的战略性决策。那么在农村中小学应怎样实施素质教育呢?
1 要弄清什么是素质教育
1997年,原国家教委在《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从中不难看出,素质教育是一种培养和提高国民基本素质的教育思想,一要面向全体学生,二要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一句话,素质教育是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教育,它要求教师必须牢牢把握“面向全体,全面发展,主动探索”这个中心。
2 要弄清农村中小学素质教育的现状
我国几千年来的应试教育的传统根深蒂固。目前广大农村中小学基本还是应试教育的天下,具体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特点。
2.1 教育理念落后,思想观念没有转变
1)不能面向全体。素质教育要求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人都能在他身体、心理特征允许的范围内得到充分的发展。而在广大的农村中小学,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和教师均着眼于分数,因此重视高分学生而忽视大多数学生、特别是学困生的现象十分严重。这就违背了素质教育提高全体公民基本素质的根本宗旨,违背了教育公平的原则。究其根本原因,应归咎于“以学生统考成绩作为衡量学生和老师水平唯一尺度”的评价体系。
2)不重视学生全面发展。素质教育不但要求要面向全体,还要求全面发展。而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目前农村中小学的“一切工作均围绕着‘备考’这个中心展开,要求学生只重视与考试有关的知识、应试技能。大搞题海战术,甚至猜题押题,加班加点,死记硬背;‘填鸭式’‘注入式’等”传统的教学方法还在出尽风头。这不仅加重了学生的负担,更使学生的能力得不到培养。这与素质教育要求开发学生的潜能和优势,重视启发诱导、因材施教,使学生学会学习,生动活泼地发展的要求大相径庭。
3)学生被动接受,缺乏主动探索。不能让学生主动探索,参与获取知识的过程,这是目前广大农村中小学课堂教学的通病,“我教你学”“我给你、你接受”的教学传统仍然是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而且大多数教师认为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这样的教学形式,根本无法体现学生的情感,体现学生的态度,培养学生的价值观。新课程理念中的三维目标不能实现,从而也就无从谈起创新人才的培养,素质教育就难以推进。
2.2 教育基础设施严重匮乏,师资力量相对不足
1)教学基础设施严重缺乏这是农村中小学普遍存在的问题,目前教育经费投入仍然不足。虽然现在实行“生均公用经费”制,比过去时的“一费制”有所好转,但由于各种原因,对通过生均公用经费和其他渠道已获得的教育经费真正投入到学校设施和教学设备上的还是微忽其微。没有图书室、阅览室、活动室、实验室的中小学比比皆是,有的学校甚至连操场都没有,微机室、电教室更是异想天开。这种基础设施严重缺乏的现象使得现代化教育手段无法使用,教师教学方法陈旧,缺乏感染力。
2)音、体、美专业教师严重缺乏。农村中小学普遍缺乏音、体、美专业教师,产生的后果是体育课只是让学生玩玩而已,音乐、美术也只是形式,学生除了所谓的“主课”外,其他方面都得不到发展,使学生的在校生活枯燥无味而产生厌学现象。这与素质教育让学生全面、主动地发展的要求相违背。
2.3 教育教学管理水平低下,观念陈旧
从素质教育的提出到现在,已有十多年时间,但其进程缓慢。一些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领导就如何进行“新课程教学”管理心中无底,无章可循,甚至有些学校领导责任心较低,只顾自己手中的权力,不思进取,一说管理就单纯给教师下达不切实际的、与素质教育不相符合的教学指标,一说奖惩就扣教师工资,奖少罚多或只罚不奖的现象屡见不鲜,因而导致职称评聘成了走人情、玩弄权术的工具。这种校长手中的权力,已严重威胁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3 农村中小学应怎样实施素质教育
3.1 组织教师培训,切实转变教育观念
农村中小学教师,因长年工作在第一线,知识体系老化,思想陈旧,往往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教教科书”,他们一心想着及格率、生均分、优生率、合格率等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领导强调的指标,对新课程标准、新课本内容的知识体系及新课程各部分内容的编排意图一无所知,更不用说什么新的教法了。因此,对广大工作在一线的教师的培训迫在眉睫。
3.2 增加教育投入,加强农村中小学校基础设施和教师队伍的建设
增加教育投入,加强教育经费的监管,在农村中小学尽快建立图书室、阅览室、实验室等,为促使学生全面发展奠定物质基础,建立微机室、电教室,使学生能在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课堂上学习,一方面可增强课堂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能使学生了解现代科技的发展。尽快培养或选择一批音乐、体育、美术专业教师,配备到广大农村中小学去,使农村中小学校真正上好音乐、体育、美术课。
3.3 组织教育主管部门领导及学校校长的培训,转变管理理念
【关键词】素质教育 农村中小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07-0079-02
一 素质教育的概要
1.素质教育的提出
20世纪80年代中期,随着就业压力增大,片面追求升学率现象严重以及多种因素的影响,“应试教育”的弊端日渐显现,提高学生素质的呼声日益高涨,教育界为此展开了热烈讨论。“素质教育”是针对“应试教育”提出来的,柳斌在《努力提高基础教育的质量》一文中,首次使用了“素质教育”,文章提到“基础教育不能是单纯地办成升学教育,而应当是社会主义的公民教育,是社会主义公民的素质教育”。此后,便有学者对素质教育问题进行多方位、多角度的深入研究与探讨。
2.素质教育的内涵
顾明远在《提高民族素质,迎接21世纪挑战》一文中提出素质教育的内涵:“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具有国际视野、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
素质教育一般由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组成。包含下面几点内容:(1)是促进学生全体发展的教育,体现全体性。每个学生都是可以培养和具有创造性的,要努力开发每个学生的特长和潜力,不要忽视任何学生的发展。(2)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体现全面性。要促进学生各个方面和谐发展,不能只注重一方面或几个方面,要形成一个全面培养和提高的统一体。(3)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主体精神为重点的教育。学生不再是学习和考试的机器,不再被束缚于教条框架中,我们要培养学生
的自主探究能力,提升其个性和主体性。
二 农村中小学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
1.师资力量薄弱,注重应试教育
农村中小学的师资力量缺失是一个主要问题。农村中小学教师大多是本地人,他们学历较低,缺少先进的教育理念,而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又不愿意来农村,因此造成了农村教师严重缺乏的现象,尤其像英语、艺术等专业科目。有的教师同时教授多门课程,由于专业知识不精通,教学质量难以提高,严重阻碍了素质教育的实施。此外,优秀农村教师会争取往上级学校调任,这样使得农村老师流失严重,教师队伍整体素质逐渐下降。素质教育中教师是教育的主体,农村中小学缺乏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也是制约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因素。
由于农村地处偏僻,信息难以及时更新,素质教育的理念即使传达了,也不能从根本上引起农村教师思想观念的转变,先进的理念难以在教育实践中运用,大多数农村教师观念陈旧,将学习成绩或升学率作为衡量教学成果的唯一标尺。同时,教师还强调“标准答案”,用标准来束缚学生的创新思维与想象力。相比素质教育,他们更看重应试教育的结果。
2.教育资源缺乏,资金投入较少
由于城乡经济差异较大,农村在教育资源方面显得有所欠缺。政府教育经费投入不足,校园硬件设施较差,农村学校经费不多,用于改善办学设施的费用少之又少。陈旧的教学设施难以得到改善,使得一些农村中小学班级规模较大,一个班人数甚至达到80人,在倡导小班化教学的今天,人数规模大的班级无疑给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落后的办学条件必定制约着素质教育的实施,素质教育离不开相应的教学设施,大多数城市中小学都配备电脑、投影仪等先进教学设备,有丰富的图书资源和社会活动资源,农村学校缺少这些资源就必定会影响学生接受素质教育的熏陶。
3.家庭教育缺失,家长观念偏颇
家庭是孩子学习和成长的重要环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农村一些学生家长未从根本上认识到素质教育的意义,他们缺乏与孩子的沟通,大多数家长认为教育是学校的事,而父母要做的只是让孩子吃饱穿暖。即便有的家长认为家庭教育有一定的作用,也是着重于应试教育,觉得只要成绩优秀日后便可摆脱贫穷落后。因此素质教育很难得到家长的支持,难以在农村开展下去。许多农村中小学生在德育、美育等方面有所欠缺,很多学生还存在一些心理问题,与城市学生各方面发展相比,有一定的差距。
4.学生自身认识不足,积极性不高
大多数农村学生对素质教育认识不到位。他们理解的素质教育是另一个极端,即减少一切学习任务,可以不做作业,不考试,自由玩乐,彻底放松。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大多数学生面对学业负担,学习积极性不高,他们并没有认识到素质教育是旨在让他们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
三 解决农村中小学素质教育问题的对策
1.加强农村师资队伍建设,转变观念
教师是素质教育实施的主体,目前,农村师资在数量和质量上与城市差距较大,农村教师队伍的改善对素质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首先,要加强农村教师队伍自身整体素质的提高,加强农村在职教师的职业培训和同城市教师之间的交流合作,接受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理念,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其次,政府政策扶持,鼓励接受先进教育的大学生积极投身于农村教育,为农村中小学素质教育注入新鲜血液,贡献自己的力量。再次,转变农村教师的观念,只有他们的观念真正改变了,素质教育才会有所发展。教师要改变以分数或升学率决定一切的传统思想,将注意力转移到素质教育中来,不把它当成一个口号,而是落到实处,充分挖掘学生潜能,在学好文化知识的同时,努力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加大农村教育资源投入
近年来,农村地区在各地区的帮扶下,教育资源已有了明显改善,但一些贫困地区的各项软硬件设施还是有所欠缺。政府及相关部门应竭力加大对农村教育资源的投入力度,科学分配和规划教育经费,提高资金利用率,保证最起码的教学设备,提高农村教师的福利待遇。相对较好的教育环境和可利用资源,对农村师生来说是一股促进其努力的动力,继而才能更有效地促进素质教育的开展。
3.转变家长观念,促进家庭教育
加强宣传,让家长明白现代社会家庭教育的重要性。首先,要让部分家长意识到,孩子的学习与他们息息相关,不能对子女的学习采取不闻不问的态度,一味地将孩子扔给学校,要引导家长关心子女的学习和成长。其次,让有家庭教育意识的家长努力转变应试教育的陈旧观念,不要以分数判定学习结果,全面综合发展才是真正的有效发展,家长要正视素质教育,在家庭教育中学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及时与学校联系沟通,努力培养孩子多方面的兴趣和能力。
4.提高自我认识,努力学习
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明白学习是为了得到更多的知识,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不断充实自己,将来为家庭及社会贡献一份力量。我们要树立良好的学习风气,多开展如道德、科技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们在活动中既增长知识又发展身心。改变学生头脑中原本对素质教育的印象,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明确学习目的,树立正确的学习观。
参考文献
[1]顾明远.提高民族素质,迎接21世纪挑战[J].中国教育学刊,1996(6)
[2]李江峰.城乡义务教育均衡与农村素质教育[J].安徽农业科学,2012(11)
关键词:农村学校; 素质教育; 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6-005-001
素质教育就是要促进人的智力和体力的充分自由的、主动的发展,就是要促进人的各方面才能和兴趣、特长的和谐统一的发展,同时包括人的道德水平和审美情操的发展。
一、农村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
1.教育教学理念落后。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上,教师处于至高无上的权威地位,学生无条件地接受教师的一切灌输,教学中注重死知识的传授,教师是课堂的中心,学生围绕教师转,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是不平等的地位。
2.教育资源配置失衡。城乡收入差距扩大是我国城乡之间教育供求失衡的重要原因,它直接导致了农村教育的资金投入不足,农村中小学教育经费短缺。
3.教育管理水平较低。教育教学管理水平不高,教学效果不明显,留守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严重。
二、农村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建议
1.转变教育教学观念
《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充分认识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做好三个转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由只重智育向“五育”并重全面发展转轨,由单一的升学型办学向综合型办学转轨。作为教育工作者我认为应该在以下几方面来转变观念:⑴更新学生观。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了解和研究学生,确立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性地位,理解、信任、尊重和爱护学生,认识到学生的独创性,鼓励学生发挥特长,发展个性。⑵更新教师观。在新课程改革下,教师是学生的诊断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是学生生活与心理的辅导者,是评价者和激励者,是学生的管理者,是教育共同体的协调员,同时教师又是一个研究者,是一个不断进取的人。⑶更新教学观。教学方式由以讲为主转向合作探究为主,教学内容由封闭转向开放,教学组织形式由单一时空转向灵活时空,教学手段由黑板粉笔转向多样化综合,教学评价由重结果评价转向多元评价。
2.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要积极地为农村教师创造条件,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鼓励农村教师参加在职或脱产进修,提高学历层次,提升教学水平。
3.加强农村教师职业道德建设
农村教师在师德方面要不断的学习和总结,不断的约束自我、提升自我。教育主管部门可将师德建设作为学校办学质量和水平评估的重要指标,加强对教师师德的考评。
4.创设民主和谐的教育环境
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非常重视“神圣的好奇心”和“内在的自由”。所谓“内在的自由”就是“不受权力和社会偏见的限制,也不受未经审查的常规和习惯的羁绊,能进行独立思考。”民主和谐的环境是为学生提供这样自由的空间。这样的环境不仅要靠教师在教学中创设,也需要变革教育体制与管理。
5.大力推进课程改革,为学生的终身发展着想
课程改革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和关键。推进素质教育改革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⑴注重科学探究的教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试行)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应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鼓励学生对书本的质疑和对教师的超越,赞赏学生独特和富有个性化的理解与表达,大力开展探究性教学。⑵提倡交流与合作的学习。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过程。通过交往重建人道的、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师生关系,倡导合作学习,并因此建立起新的“学习共同体”。⑶提倡体验性教学。新的基础教育课程强调教学要从学生的经验和体验出发,密切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不断深入地观察和体验真实的社会生活,积极主动参与学校和社会的各种活动。⑷增强师生之间多维互动。互动可以缩小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教师个人与全体学生的互动,教师个人与学生个人的互动,教师个人与小组学生的互动等。不同类型的互动也是不同文化在不同水平上的交往,促成的是文化间的交融与整合。⑸注重学习方式的引导,让学生学会学习。科学有效的学习方式是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保障,教学生学会学习是学习连续性发展的重要支撑。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才能终身受用。学生只有学会学习,才能体验到学习的过程,领会学习的真谛,才能促进智力潜能的发挥,促进学习的可持续性发展,促进终身学习,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因此教师应指导学生优化学习方式,教学中要刻意引导学生发挥学习的主体性,让他们明确学习目标,对学习内容进行自主选择,对学习过程进行自我监控、自我指导、自我强化,并对学习结果进行自我评价。教师要善于关注学生的心理认知规律,善于启迪学生思维,激发学习兴趣,使他们积极主动地获得知识和提高能力。教师要有意识地实施教会学生会学为目的的教学活动,指导学生在活动中,学会阅读、学会观察与思考、学会发现与归纳,并能通过自己的力量解决问题,创新问题,提高获取新知的能力,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充满活力与灵气。
6.以人为本,注重学生的身心发展
1.美育的概念与特性
"美育"是指运用审美的方式实施教育,目的是提高人们的审美感受力、审美创造力及审美情趣,以促进其人格的完善以及全民族整体素质的提高。通过美育,可以使人具有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美的品格、美的素养,具有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等等。美育教育一直受到国家、教育家高度重视。现代教育家先生在《美学文选》中提到"美育是审美与教育结合的产物,它的本质特征就是情感性。美育的加强与否,也就不仅关系着一个民族的兴衰,亦关系着人类社会的生存质量。"国务院2015年9月颁发《全面加强和改进 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强调"美育是审美教育,也是情操教育和心灵教育,不仅能提升人的审美素养,还能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情感、趣味、气质、胸襟,激励人的精神,温润人的心灵。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育深厚的民族情感、激发想象力和创新意识、拥有开阔的眼光和宽广的胸怀,培养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可见,美育在现代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多么重要。
2.美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近些年我国大力实施素质教育,促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全面加强和改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促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有机融合。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对德育、 智育、 体育都有积极的影响。在教材中,美育用优美感人的艺术形象,可以帮助学生认识人们的生活、理想和斗争,使他们受到生动的思想品德教育,促进他们的道德品质、精神面貌和思想感情健康地成长。美育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认识现实,认识历史,同时可以发展他们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还能调节他们的生活,提高学习效果。在美育中要求整齐清洁,美化环境,也有利于健康,有助于体育的开展。美育在素质教育体系中占有极为重要而又特殊的地位,对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有着重要的意义。尤其小学教育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的基础教育,也是实施美育的最佳启蒙阶段,加强素质教育观下的小学美育教育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3.我国农村中小学美育现状
近些年,各级教育部门、学校大力推行素质教育,不断深化教育改革,开全、开足美育课程,并且把人文教育和美育教育有机融合到学科教学中去,对学生的综合素养的提高起到了重要作用,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从总体上看,美育仍是整个教育事业中的薄弱环,一些行政部门、学校对美育育人功能认识不深:重知识轻素养,重形试轻内容、重少数轻全体、重比赛轻推广;走过场、挤占、停上美育课的现象依然存在;教育装备、学习资源落后;师资队伍参差不齐,中小学美育师资普遍处于极其匮乏的状态;教育投入缺乏;教育科研、评价机制有待完善;家庭、社会追求升学而重知识等问题依旧突出。
4.落实美育教育的策略
4.1 注重学生的兴趣培养。上美术课时,要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没有兴趣,被动地学习,将直接影响教学效果与学生的学习效果。在课堂教学中,接受新知识的对象是学生,我们应该多了解学生,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主要是靠老师。在教学中,我们要尽量组织好课堂教学,使课堂教学生动有趣,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美术是学生认识世界过程中的一种表现,当他们看到优秀的绘画艺术作品时,就会受到艺术作品的感染而产生兴奋。所以,教师要在课堂上正确引导好学生,激发其热情。比如在素描教学中画静物时,教师可以根据难、易程度不同,在教室多摆几组静物,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专业水平及绘画能力去选择,画自己喜欢的静物,只有这样,学生的绘画兴趣才会大大提高。此时,我们要加大对后进生的辅导,多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对学生的点滴进步及时给予表扬和肯定,使他们放下思想包袱,轻装上阵。教师还要了解学生生理与心理特点,正确的引导,改进教学方法,加强课堂教学中的趣味性,才能培养其兴趣,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
4.2 开发美育资源,拓展美育内容。学校在开全音乐、美术课程的基础上,要增设艺术小团体如舞蹈、合唱团、小画家等,开展好第二兴趣小组或学校少年宫等。结合当地特色文化、重大节日为学生展示美、欣赏美创造机会。加强加快美育网络资源建设,拓展农村小学教育资源覆盖面。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积极性,联合建设美育资源的网络平台;帮助、鼓励教师会用、常用媒体教学设备,提倡广大教师开发美育资源,努力实现优质美育资源共享。
4.3 加加强课堂教学训练。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在素描教学训练中,我们首先应向学生讲解一些相关的专业理论知识及技能技巧,要求学生在有老师授课时应尽量少临摩,多写生。教师要多加强辅导,要分层次训练,按高低年级不同类别的要求进行。在写生训练课中,静物的摆设,要由易到难。低年级学生主要进行简单的物体组合练习。高年级学生素描开始应以结构素描造型练习为主,使学生了解物体的基本结构造型。色彩练习首先应以单色练习为主,然后以组合静物色彩练习,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以及审美能力。对于初学绘画时学生,作为教师,不能过高地要求他们,作业练习的难度不要太大,那样会使部分学生感到困难而退缩。所以,教师应要循序渐进,逐步增加学生的知识。教学内容应由浅到深、由易到难,只有这样才可能逐渐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教师可以有目的地布置一些课外作业,这样可以使学生在观察事物时认真仔细,有利于对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力培养。只有抓好了课堂教学,才能提高学生美术专业水平,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
参考文献:
[1] 丁耀《小学美育的现状与对策》
【关键词】素质教育 问题 策略
“素质教育”作为一个独立的概念, 同“终身教育”、“开放教育”、“博雅教育”一样, 表达的是一种教育理念和教育理想, 它强调国民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 重在培养公民的道德、文化、知识、能力、体能、技能等基本素质, 而不是社会上的某一特定要求的“无缝对接”。实施素质教育, 是国家深化教育改革, 构筑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教育体系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 也是当前我国基础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它关系到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与兴衰, 关系到国民素质和综合国力的提高,对实现科教兴国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当前农村中小学素质教育现状
1.现实农村社会对学校教育的价值取向, 与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要求不符。
众所周知, 由于城乡分割政策, 形成了硬性的城乡二元结构( 户籍制度、城乡流动) 和软性的城乡二元结构等诸多原因, 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在地区分布上极不均衡, 出现了城乡两种格局, 甚至于农村也出现了富裕型、小康型、温饱型和贫困型同时并存的农村经济发展格局。在很多地方, 农村学生就业门路少, 学校教育质量低。农民为摆脱贫困, 对孩子升学寄予了高于城市居民的期望值, 他们对学校办学质量的评价就是升学率。现实农村社会对学校教育的价值取向, 尽管与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要求不尽相符, 但实际上不能不成为目前学校办学方向中起决定性的因素。如果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城乡差异问题, 素质教育的问题就会一直存在。
2.教师素质不高
农村中小学师资队伍明显不足,很多地方形成了这样一种循环,即村里好教师往乡里调,乡里好教师往城里调,导致一些农村中小学尤其是一些边远地区的学校,没有素质过硬的骨干教师,教师年龄偏大,自身素质不高,专业技能不强,知识面狭窄,不积极创新,实际教学操作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不足,加上教学设备的缺乏,教师更感到束手无策。另外,农村教师的待遇比城市低,导致教师工作热情不高,加大了学生成长和发展的困难与艰辛。
3. 教学内容上的片面性。
当前,农村中小学教育内容仍然偏重智育,忽视德育、体育、美育及社会实践活动。在智育方面,也仅仅重视知识的灌输,忽视实践和思辨能力的培养提高。如好多农村学校没有执行教学计划,课程没有开齐、开足。即使音乐、美术、社会、品德、劳技、活动课、史、地、生等列入了课程表,也常常被应试科目挤占,有的则是挂羊头卖狗肉。以致学生在实际问题面前束手无策。这种教育如何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这样又怎能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
二、推进农村素质教育的对策
1. 彻底转变和更新教育思想观念教育思想、
教育观念决定着教育改革的方向,也决定着教育质量。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就是要转变观念,因此农村中小学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首先就要从转变教育观念入手。第一要转变中小学教育为升学服务,建立教育、金子塔服务的目标观。第二,是转变唯升学是人才,唯升学能成才的人才观,树立各种途径都能成才,行行出状元的人才观。第三,转变分数挂帅、以分数量人才、以升学率论英雄的质量观,确立德育为首,五育并举,个性特长充分发展的质量观。第四,转变重尖子生轻一般学生,重知识轻能力,重灌输轻启发,重接受轻创新的传统教育观。树立面向全体学生与因材施教相统一、教书育人相统一、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现代教学观。
2. 注重全面发展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
“全面发展”有两层意思。一是指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各农村中小学应当开齐课程、上足课时,彻底消除主副科之分,应当充分利用“三大室”开展活动课、实验课和阅读课,将德育放在一个重要位置上,切实抓好校园精神文明建设。此外,还要减少作业量,精简辅导资料,以解除学生背上沉重的包袱。二是面向全体学生。《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社会、学校、家庭有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这表明国家用法律规定了受教育的权利人人平等。因此,基础教育必须是面向全体学生的育,是为学生将来工作和生活打基础的教育,应当引起重视。目前一些农村中小学及其教师存在“重视优生,慢待中等生,歧视差生”的错误倾向,对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素质教育不利,这必须加以克服。
3. 精心组织课外活动,拓宽语言学习环境
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辅助形式,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渠道课外活动形式多样,即使在农村中小学也可以就地开展,比如课外兴趣小组,演讲比赛,书画比赛,英语角,办小报等"它既能丰富学生的生活,扩大知识面,使学生了解不同的文化;又能帮助学生挖掘潜力,使其通过学习、活动、交流,伸展其个性心理品质和意识倾向,促进其智能和个性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目的旨在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展示自己的一技之长。课外活动既不会流于形式,又能被当作是课堂教学的继续,具有其积极作用。
4. 加大课程改革力度
教材编写、课程设置要结合农村实际,要着眼于真正提高学生素质,着眼于学生终生,着眼于学生未来。除上述措施外,还必须营造良好、宽松、有利于实施农村中小学素质教育的社会氛围,制定切实可行的系列配套保障性、激励性政策等。
总之,要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就必须从根本上提高劳动者素质,而提高劳动者素质关键在于我们的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事业。因此,农村中小学必须切实贯彻教育法规和全教会精神,把任何形式的片面教育转到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文化科学、身体心理等各方面素质的轨道上来。全面实素质教育,这是我们的当务之急和明智之举,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英语;素质教育
1 引言
中小学英语是九年制义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了《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为英语课堂素质教学进行了指导性规定。由于素质教育是一项全面、综合、以培养中小学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教育,因此在中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能否贯彻素质教育理念、执行素质教育方略、整合素质教育资源和科学考评素质教育成果,将决定着素质教育的开展。
2 英语课堂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
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中小学生在英语听、说、译能力教育以及人文素质培养等方面与素质教育的要求存在一定差距。广大农村、尤其经济文化落后的农村地区中小学,在素质教育方面远远落后于经济文化发展的城区中小学,比较受教育者全体、全能和个性特征综合发展的素质教育来说,农村中小学英语课堂素质教育问题还客观存在。具体表现如下:
2.1 贯彻素质教育理念不深入。英语教师是推动英语教学的主导力量,在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热爱生命、乐善仁爱、服务社会的人文情操方面,应该比学生家长和学生本人更深入地懂得素质教育的内涵、意义,在教授英语课堂上应当融入素质教育理念,落实人本主义有意义的学习。对待学生不仅要有“太阳”般的温暖,而且要有“舵手”般的指导,用自己过硬的教育专业与能力素质上好英语课。但是由于农村中小学对素质教育的要求不严,教师的素质教育理念不强,有的存在着对什么是素质教育理解偏差,以为特长班才是素质教育,在英语课堂上不知道怎样教学才是贯彻了素质教育。把素质教育的内涵建立在应试教育的基础上,以求课堂教学形式的新颖别致,而教育效果仍然没有超越应试教学。另外,学生对英语课堂素质教育持被动态度。在分数决定成败的应试环境下,英语课堂培养学生情感态度、学习策略、文化意识等素质要求被应试考试的狭隘内容所冲击。学生关注的是分数,忽略了综合能力与素质的培养。再有,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师队伍不强,进而影响着英语课堂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
2.2 现有素质教育资源整合和利用不到位。在农村中小学英语教育的人力资源非常不足。在皖北农村,一个英语教师每周代20多节课是非常普遍的现象。同一个乡镇,英语教师人数与学校学生人数的配置也存在不合理现象;不同学校,管理水平和教学软件也不尽相同;在教学硬件方面,能够帮助英语课堂素质教育开展录音机、计算机、投影仪、电视机、DVD、音像设备等在农村中小学非常薄弱,即使有的学校有能力去置办这些设备也常因技术、管理和教育常态的影响被闲置或搁置。随着国家对农村中小学教育投资的增加,有的学校建立了多媒体网络教室和语音室,但限于师资力量和缺乏善用教育设施的方法,多媒体教室也就成为量化达标的摆设,本可以帮助中小学生听力和英语口语练习的、连英语教师都不能有效替代的教学设备却利用效率不高,有的甚至只成为供英语教师展放教案和照搬书本东西的工具。如何才能把它利用到英语课堂的素质教育上,使有限的教学设施在素质教育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因没有找到结合的嵌入点,对中小学英语课堂的素质教育帮助不大。
2.3 英语堂课素质教育效果考核有偏差。考核决定课堂。对英语教学质量的考查,目前是以试题的形式,期终分数一锤定音,考核办法没有与时俱进,不能行之有效,对学生情感态度、认识和社会生活能力等素质考查薄弱。而这些素质的培养往往是在中小学阶段效果最好,就象小孩学习英语一样,在13岁以前效果最佳。形成英语课堂素质教育效果考核偏差的原因多样,其中应试定输赢的惯性思维在作怪,人们没有跳出形成已久、并认为是目前最能体现公平的一种考查模式。为了考出高低,试题完全可以不按照素质教育的规定,偏难、偏窄、求怪、份量超大,导致实际教育与之前一开始规划的素质教育蓝图达不到一致。另外,素质教育效果的考核体系建立难,目前还处于摸索阶段,没有打破应试能力一统天下的局面,把综合素质考查定位在听、写能力和语音、词汇、语法知识两个方面。因平时英语课堂上不注重英语听力和表达语言基本素质的培养,出现只会考试而不会说英语、只能凑合考试而听不懂英语的现象。难怪英语专八的不会用英语跟人交流、能交流会用英文写作的却过不了六级!英语课堂素质教育科学的考核体系没有建立以及传统考查评价的局限性直接影响着英语课堂素质教育的开展。
3 解决英语课堂素质教育存在问题的办法
根据素质教育理论和英语新课标要求,针对英语课堂素质教育薄弱环节,英语课堂素质教育的出路应该放在教育主客体改造、课堂教学倾向素质化以及教学效果科学化考评三个方面,并齐抓共管,标本兼治、综合治理。
3.1 改造教育主体和教育客体,使之互为主客体,使之共为一体。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师,作为教育工作“教”的主体,学生便是客体,作为“学”的客体,学生便是主体。在英语课堂上,教师是教学一体,学生也是学教一体。这决定了课堂教学决不是什么旧式的“君臣父子”关系和现代的“完全自由”活动。教师执行素质教育方针,首先必须准确把握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和位置,以及正确处理自己与学生的关系。这关涉到能否在观念上乐于开展素质教学。若强调教师只教,不顾及班级每个人的学习,不顾及每个人德、智、体、美等素质的发展要求,并把学生只作为异己的客体对待,忽视他们自主性、独立性和创造性的发展需要,那么课堂教学失去民主性,这与素质教育的民主性原则和全面性原则相悖。若强调学生只学,丢弃教师先导作用,为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而自我设计和自我奋斗,丢弃人文情感和教师的关怀,并把教师作为客体工具对待,忽视教师为人师表、朋友般关爱的职业操守,那么课堂教学失去对等性,这与素质教育的社会性和人文性相悖。从改造教学主客体入手,改变教师传统教育理念,培养师生正确的构成关系,发挥英语教师课堂素质教学的“舵手”作用,树立帮助学生象“地球绕日”般服务宗旨,建立师生同志式或朋友般平等关系,在教与学的课堂上,形成“天人合一”般的“教学一体”、“师生一体”关系。对教育主体和客体改造,关键是对教师和学生进行教育构成关系改造,使他们各自树立自己在教学课堂上应当担负的角色和任务,以一种健康的姿态共同完成英语素质教育任务。同时对教育工作者,尤其教师进行素质教育重要性、内涵以及在传统教育基础上如何嵌入素质教育的认知改造,使教师认清自己在教学中所发挥的作用,摆正心态,在熟知素质教育是什么情况下,乐于在课堂上开展素质教育。
3.2 注重课堂教学与教育内容,使之体现素质化,使之相互一致。英语教案设计与教材内容一定要匹配,教学预设一定要忠实于课本。为了把课文内容有计划地传授给学生,课堂教学一定要注重教材、教案和教学活动的有机统一,并允许教师在课堂上随着学生学习情景的变化调节、修正和创新。因此,贯彻素质教育,首先教材编写一定要体现素质教育精神,使知识性和素质化合理编设,相互结合。以为课文多彩、多画、多对话就是素质教育的做法是大错特错;缺乏词汇、语法、对话文化、情感态度、交际策略等知识的介绍是不行的。针对广大农村中小学生英语文化背景几乎为零的实情,教材直接以对话、阅读导入,而缺乏语法、短语、课文知识背景介绍,这样的材料编排没有针对性。现在教材素质教育的内容明显、充分,但实际贯彻起来相当团难。问题出在注重素质内容的编写,忽视了相关知识的明白归类和介绍,教材没有把素质性与知识性很好地结合起来。教材的素质材料与知识材料的分配存在矛盾,高起点的教材与英语基础水平低的学生在学习的阶梯方面存在矛盾。另外,教材内容年级性阶层差别不太,六年级阅读理解的难度不亚于八年级水平。农村存在小学不学英语到初中再学习也一样的认识,许多学生错过了在小学学习英语的最佳时期。故贯彻素质教育精神,教材内容一定要体现知识性、素质性和阶层性。它规定了教学教案设计的生动性、多彩性和科学性。
在适宜的农村中小学英语教材为前提下,英语教师的教案设计一定要反映课程的特点,体现教材素质精神,把教材内容的知识性以生动的课堂教学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把教材素质的培养内涵以多彩的课堂形式和教学技巧内化于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让学生在感悟中提高认知和技能;把教材培养目标以阶梯型的任务循序渐进地分解在教案中,使学生在跟随教师的教学中明确目标和任务,获得负责和担当。在具体的课堂教学过程中,为了顺利完成教材规定的教学任务,英语教师综合运用教案和教学设施,并在课堂上按照教学过程最优化原则提高教学效果。比如教材的听力部分,可用录音机播放磁带,或用多媒体图音并茂地展放,让一切可用的教学设施都要围绕英语课堂的效用展开。可是有的老师认为多媒体等大型教学设施太麻烦而直接用录音机替代;还有的老师认为讲课比听力课更重要,于是尽量减少学生们的听力课而讲课,一次次“偷工减料”的结果只能是以英语听力差为代价。培养英语听力、说话交流的基本功课被质量大打折扣的一次次英语课堂教学而最终用学生的“晕船英语”、“哑巴英语”和“国产英语”买单。落实英语课堂素质教学,这是英语教师的基本任务,是衡量教材、教案、教法的关键。另外,在教案设计、教学活动和实际生成教学之间也应该保持着一致性。一个合格的英语教师决不会机械地照搬教材和教案的,往往在课堂上生成一些与本节课内容相关或联系紧密的东西,来帮助学生学习。要求教学预设与生成一致性,就是要求教师在课堂上不要以自我为中心随意教学,生成的东西一定要体现素质性,并把生成的文化意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等素质培养的内容融会在教学中,用教师的课堂激情、创造和有意识的素质嵌入能力修正应试教育课堂。
3.3 加强素质教育和综合考核,使之建设体制化,使之良性循环。素质教育是社会建设内容,让全体受教育、全面发展、增进与各国文化交流和增强社会创造力是我国的国策之一。保障英语课堂素质教育的顺利开展必须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社会管理体系作为激励和推动的依据。农村中小学英语课堂素质教育不高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就是考核体制没有真正形成所致,使课堂素质教学得不到社会体制的约束和保障。因此,加强和落实素质教育的综合考核体制建设,来保障中小学英语课堂素质教育的执行。
综合考核体制建设应从考核机构、考核措施、考核指标、考核对象和考核方法等方面着手。逐级建立中小学英语教学素质考核领导小组和素质教学专家考评小组。改革以往管和评不分、流于形式的检查与专业考评不分以及机构存在不作为现象,提高考核人员职业操手和英语科学考查能力。制定保障开设英语课堂素质教育措施,在资金投入、设施建设等措施之外,抓好英语课堂素质考核措施,如教案素质性选评、教法素质性展评、教具素质化利用率评价、教室素质化环境评估、课堂生成教学素质倾向监控以及学生技能和创新思维大练兵等,以强化和激励英语教师落实和展开素质教育。英语新课标把素质教育的目标分为“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五个方面,它规定了英语课堂效果考核指标的设定。过去对这五个方面的素质培养因应试环境考核指标的设定是偏面的和僵化的,语言技能不考听力,语言知识不考语音,个性的情感态度、学习和社会认知统统围绕在应试考查范围内,后三种素质考核没有凸显出来。因不注意人的全面发展考核,使得语言教学避重就轻,学生学的支离破碎,难怪中小学生七年的英语学习还是听不懂英语,说不好英语。因此,完善英语教学五种素质建设,拟合素质考核的权重和考核项目分配在教学中,实行“听力指标、对话指示、综合指标和班级考评”四种指标来考核英语教学质量。具体讲,对教学过程的考核,要把五种素质作为素质指标,考核到“教”的过程中,由“教案、教学过程三次抽查录像和年终学生调查问卷”组成;对教学效果“学”的考核,由听力、对话、综合、班评四种指标组成,并以30:30:30:10权重计算出学生的英语水平。综合考核对象一般分为教育管理者(学校)、教师和学生,素质考核要考核英语教师在课堂上贯彻素质教学过程的全貌和学生学习英语教学效果的全景。考核的内容要围绕英语新课标规定的五个方面所含的内容进行,细化教师三项指标和学生四项指标考核。考核方法要实用,以学生学习效果指标考核为例,听力和综合可放在一张试卷上,但听力一定要体现年级阶层性差异,并且题量、时间适度;对话由英语教师与学生模拟实际场景对话,并对照英语新课标五级对话考核标准评价赋分;班评由全班同学和代课英语教师对该生在学习态度、发言、演讲、同学交流和互助等平时表现进行测评。如果考核体制每一个组成部分都能够建设的好、执行的了,那么它对素质教育的推动将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同时,若英语课堂素质教育开展的好、实施的了,则它对考核体制的健全也将起到推动作用,彼此因果相关,良性互动。
关键词:农村学校 创新管理 师资建设 素质教育
我县农村中小学肩负着我县农村学生的培养。农村学生占我县学生人数的大多数,农村的教育是我县整个教育事业发展的关键,巩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成果的关键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现就农村学校的素质教育谈谈自己的一些思考。
一、提高校长素质,推进创新管理
1、要敢于创新、敢为人先
农村中小学的办学条件一般都不是很理想,怎样在现有的条件下使自己的学校具有特色,在管理上改变传统的思维定势,是当前我县农村中小学校长必须面临的突出问题。作为校长要有独特的办学思想。长期以来,在农村学校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每个学校都是用统一的模式来管理,追求分数,造成教师无特点、学生无特长的局面,所以作为一个校长特别是在条件不好的农村学校,要克服种种困难,想尽一切办法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为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提供良好的空间。一所学校,校长是中心人物,必须做到利用各种可利用的因素,积极采用各种手段,精心组织,培养教师的群体意识,让教师们不断形成和完善具有自己特色的教学风格,这样学校的整体教学质量才能得到提高。同时,作为校长对本校的教研工作要勤管勤抓,要充分发挥教研对教育教学发展的推进作用,必须在吸收、借鉴一些先进学校成果的同时,积极地鼓励自己的教师用科学理论指导教学改革,营造一个宽松、和谐、活泼、向上的教学环境,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的发展空间,变“要学生学”为“学生要学”,从而使学校彰显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景象。作为校长要有长远的眼光,制订出切实可行的短期计划和远景规划。当前,有些农村的校长因为管理机制的不完善而导致学校工作没有连续性,所以根本就没有什么长期规划,过一年算一年,这严重影响了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更不要说有什么“敢于超前,敢为人先”的作为了。
2、以人为本,民主管理,科学管理
校长不是圣人,在管理中要有充满“人情味”的以人为本的人才观念,真正营造一个以人为本、充满“人情味”的教学环境,要宽容对待教职工,培养优秀的教师群体。校长要舍得“感情”投资,关心爱护每一个教师,帮助教师解决困难,树立为教师服务的意识;要了解掌握教师的心态,充分调动教师的主人翁意识;要积极培养名师,不要害怕自己的教师超过自己,鼓励教师接受继续教育,开发利用校本资源,走出一条符合校情特色的办学之路。
说到科学管理,主要就是建立一套科学的管理机制,其中很重要的就是激励机制。一个好的激励机制,可以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让教师的工作热情高涨。工作成绩突出的教师名利双收,自己工作干得带劲,也可以起到榜样的作用,带动其他教师一起把工作干好。比如我们每年评选优质课和青年教师“教学新秀”等活动,以老带新,以新促老,这一制度实行三年来,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在教师中形成了你追我赶、你赶我超的良好局面,所以各项工作开展得非常顺利。
二、加强教师管理,提高教师的素质
教育改革面临的最大的问题是教师的素质,在基础教育阶段实施素质教育,特别是条件较缺乏的农村中小学,更需要高素质的教师,所以在学校的管理中应将教师素质的提高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我们学校确立了“思想求诚信,行动求爱心,制度求科学,工作求奉献”的管理理念,构想了“抓管理、促教学、上质量、求效益”的办学思路,培养教师“严谨、厚德、博学、善教、爱生”的教风,办学条件不断改善,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校园文化建设和教研教改不断得到加强,成效显著。为正确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我校针对每位教师提出了“功在课前,利在课堂”的具体要求,提出着重抓好课堂教学三要素:教材、教师、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在具体教学工作中抓好“三个一”:一本大纲,一本教材,一本配套练习。针对学生学习方面的薄弱环节,我校提出了“七年级抓基础,补缺口;八年级抓提高,重能力;九年级抓会考,求效益”的要求。新时期的教师必须具有素质教育的思想和观念,要有全新的教学观、学生观、人才观和教育质量观,要熟练地掌握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学校要重点落实师资队伍建设的保障措施,要建章立制,引导教师主动自觉地管理自己。要制定出新时期各类教职工的岗位职责和行为标准,规范评估条件和内容,逐步形成管理自觉化;可通过培训促进青年教师提高业务水平,学校要把青年教师培训作为重中之重,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人力、物力、财力,克服一切困难,把培训、教研、教学融于一体,尽快改变教师队伍的断层现象;要积极开展教育科研,培养学者型教师,可以在教师队伍中选出业务能力较强的有责任感的中青年教师,通过设置机构、建立制度、安排时间保证教科研活动有效的展开,积累各种资料,培养出一批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通过名师工程,激励教师人人争先。
三、加强教学管理,实现素质教育
加强教学管理的目的就是要使课改落到实处,实现真正的素质教育。学校的教学管理水平如何,就是看课改有没有成果、素质有没有提高。现在很多老师还是在教教材,课改的精神是要让老师用教材,要求积极开展教学方法的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要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还要保证学生的艺术素质和兴趣特长训练落到实处。要与时俱进地改变当前的考核、评价标准,现在虽然用的是新教材,但很多学校用的仍然是老的评价方式,采取单一的分数来衡量教师的教学水平,只比分数不比能力,使大多数老师只能是按照老的评价方式去实现自己的教学,根本就不要谈什么素质教育了。
四、加强班级管理工作,促进后进生转化
后进生转化工作是学校的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一项希望工程。后进生同一般学生一样,具有强烈的自尊心,当其受到某种伤害,为了采取保护措施往往会形成某种异常和畸形表现:有的存在对立情绪,不听管教,产生自卑心理,消极沉闷;有的疏远集体,回避教育,甚至故意违纪,极力对抗。后进生转化工作,光用批评和处分是不能见效的,必须对他们倾注爱心,充分尊重他们的人格,用民主、平等的方式对待他们,更不能厌恶、歧视,不当众揭丑、粗暴训斥。要用爱心融化后进生心中的冰决,架起一道情感交流的桥梁。后进生学习、生活在集体环境里,他们必须融进班集体中,同班集体一起前进。班主任是班集体的向导,一个团结友爱、奋发向上的班集体,要充分发挥班主任在教育和转化后进生中的主导作用。我学校对各班后进生转化工作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指导和督查,有力促进了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树立了良好的班风和校风,以点带面产生影响,从而使学校的整体形象逐步走向正规化,现已成为农牧民子女所向往的学校。班级管理工作是一门育人科学,更是一门育人艺术,需要多花心思、多了解、多观察、多动脑。班级管理是学校管理的基础,班级管理搞好了,教学才会见成效,否则油费了灯不亮。后进生转化是班级管理的关键,加强班级管理、促进后进生转化工作,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教学
信息闭塞、教学资源贫乏是农村中小学的一大不利因素,如果不抓住机遇,用心打造农村学校信息化教育平台,拓宽农村学校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的新天地,与城镇的教育差距只能是越来越大,很难实现真正的素质教育。
学校应当充实图书,开放图书,形成校园浓郁的智力氛围。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强调学校图书室的意义,指出:“在农村学校里,首先要考虑的是如何创造一种学生在其中进行学习的气氛。可见,学校图书工作不仅是学校教育教学的必需,更引领着家庭和社会读书的风尚和智力氛围。人类已经进入新的世纪,教育得到了空前的重视,终身教育已经成为人们的普遍共识。但如果学校图书问题没有解决好,我们的学校的功能就不能更好更完全的发挥,我们的教育就仍然有缺陷,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风气就带动不起来,也培养不起来。
以我调查过的几所学校为例,学校早就设有图书室,也有一些藏书,但一段时间来却未能真正发挥作用。一是藏书数量少,这除了总体数量少还包括同一品种书的数量少,大都是孤本,不适应学校图书工作的需要,不便于组织学生阅读;二是品种少,且繁杂。学科辅导类多,教育说教类多,专业类少,文学文化类更少,许多适合中小学生阅读的中外文学名著未容纳进来,可以说在有限的图书中,精品书更少(有些人甚至把精品书理解为精装书),不成系统,无法分类存放,给查寻借阅造成了许多不便。再则,存书中有许多不适合中小学生阅读,或是七八十年代早已过时的书,缺乏时代精神,时代特色,又不是传之千古的名著,引不起学生的阅读兴趣;三是受场地条件限制,藏书室、阅览室二者合而为一,又由于学校作息时间、按事先安排的课表开展教学及有关活动,在能够读书的时间,大家都进图书室几乎不可能,即使是分批进阅览室,循环一轮,也有一个相当长的周期,造成仅有图书闲置,不能有效地在师生中流转的问题;四是没有专门管理员,兼职管理员用于图书工作的时间有限,而且变动频繁,为了防止图书的流失,只要上级不检查,没有特别的需要,也只好管死不用,造成资源闲置浪费;五是图书室及管理人员专业化水平不高,都是不能搞教学的人员充任,管理不科学,谈不上阅读指导和参谋的作用,也造成了学校图书不能很好地尽其所用的问题。上述情况,由于受资金等条件的限制,又不可能很快地改变。那么,如何在现有条件下使农村中小学图书馆发挥应有的作用,下面谈几点拙见:
在充实上舍得投入
为了教育教学长远利益及学生发展的需要计,学校应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大图书馆事业投入。为此学校要实行资金预算,从计划上保证生均、师均各种图书购买的资金,并实行专款专用、账簿核对,确保学校公共藏书逐渐增加,而且真正买到好书、有价值的书,尽量使学校公共用书配套,形成系统,体现出学校特色,使农村中小学图书事业真正走在科技文化发展的前沿,给青少年一代提供更好的精神食粮。同时,要严把进货关,要研究进书方式,以便管理、借阅。
在管理上下工夫
怎样管理才便于借阅呢?根据笔者的经验和思考,在管理上下工夫,分组集体借阅可以解决场地、管理力量不足等诸多矛盾。这就是以班级和年级组为单位,将有关学生分成人数大体相等的若干小组,集体借书,分组交换,轮流阅读。这样在一个月或一个学期只借还一次书,但学生可以看到基本不同内容的书。照此阅读,便于检查、管理,大大加快了已有图书的流通周转速度。这就要求我们在进书时,品种上应该成系列,不同品种书的具体数量,应考虑学生分组的需要。
在方法上讲求灵活多样
学校充实图书毕竟有限,但如果把个人闲散的书分门别类集中利用起来,则是对学校公共图书不足的很大补充。首先,动员各任课老师和学生把自己拥有的图书集中起来,分门别类,建立“班级图书角”或“个人图书馆”供同学们交换借阅。这样可以调动个人购书的积极性,多渠道解决了图书品种单调、数量不足的问题。再者,个人图书往往可读性强,范围更广,使用时也便于监督,便于管理。
在效果上做文章
关键词:素质教育;英语;农村;中学
随着对外交流时代的到来,英语被列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英语在素质教育中,能促使学生智力、思维想象力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进取精神和健康的审美观。在农村普通中学初中阶段的英语教学中,有很多学生无法适应这一阶段的外语学习。他们外语学习能力薄弱,外语成绩低下,一上英语课就心情烦燥,思维抑制,继而放弃英语语学习,两极分化现象由此产生。目前中国农村的英语教学现状,基本都是敷衍了事。甚至有些学校并未将理论应用于实践中交流,但是由于教师个人技能局限和学校设备的简陋,英语课成了哑巴课。
那么,针对这样的现状,为什么中国农村的英语教学如此消极?怎么去改善这一状况,使英语教学在农村找到合适的发展空间?
一、英语教学消极的原因
(一)学校落后教学方法和设施设备。不善于归纳和总结学校,尤其是农村学校,长期采用陈旧的“填鸭式”教学方法,使许多学生养成了在学习上“观望、等待、依赖”的习惯。他们学习不主动,思维不积极,更没有把新旧知识积累和串连起来,而是把原本有系统、有连贯的东西割裂开来。故学会了新内容,忘了旧知识;拿起新课文,丢了旧课文,造成新旧知识脱节。由于设备落后,学校无法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提供必要的学习条件,学生的学习只停留在一课书的水平,从而增加了学习难度。
(二)师资力量欠缺,师资水平有待提高。师资配备是学校英语教学的重要环节,据调查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农村的英语教师“专业能力”不够,同样成为目前英语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不少学校配备的英语老师,既不是师范院校师范类专业毕业的,也没有从事过英语教学的专业化训练。某农村中学,五名英语老师中有三名都是半路出家的,其中两个过去学的是会计和医学,还有一个竟是学校的数学老师兼任的。有人曾笑话英语课是:老师四川话牌英语,学生直接四川话。“即便是师范类专业毕业的学生,在‘专业性’上仍需补足。”
有专业人士表示,过去我国英语教师教育观念落后,教学方法单一,培养的教师整齐划一。近年来随着英语教育改革,对英语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即使是师范类专业毕业的学生,知识面、实践能力也有限,进校后还需要进行再培训,更何况是那些彻头彻尾的门外汉。英语教师专业化,要求英语教师既要掌握扎实的英语学科专业知识,又要通晓教育科学专业知识,了解教育规律,掌握教学技能,同时还必须掌握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辅助教学。如果不具备这些素质,英语课程的改革与发展将难以进行。”英语教师还是用传统的教法,根本不能达到素质教育的要求,素质教育要求英语课要体现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把乐趣和知识相结合。
(三)学生未保持持久的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学习方法习惯。相当多的学生开始阶段的学习热情高涨,一旦困难接踵而至,日积月累,厌烦和反感便逐渐生成。由于没有掌握科学和学习方法,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效率很低。因此,保持持久的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学习方法习惯是提高学习效率、由“厌学“变成”“爱学”的关键所在。存在的主要不良学习方法和习惯有:1、单词、词组死记硬背由于没有过好语音关,所以普遍存在着发音不准、句子不会读的现象2、上课注意力难以集中由于缺乏上好英语课的基本词汇,没有具备语言学习听说的基本技能和能力,上课听不懂,无法理解教师对句子或课文的陈述和讲解。3、回避困难,抄袭作业抄袭的坏习惯,学习上就不思上进,贪图省力,得过且过,日积月累,积重难返。4、胆小害羞、不敢开口大部分的农村学生胆小害羞,在上课有问题不敢说,不敢大声回答、教师的提问和朗读课文,唯恐教师批评,又怕同学取笑。
二、对策及建议综上所述,造成学生英语学习困难,既有内因,又有外因,归因错综复杂。因此建议多种方法并用:
(一)采取多种方式,努力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教育行政部门要争取乡镇政府支持,努力提高农村中学的师资水平和教学质量。一是加强教师的岗位培训,分批对教师进行业务培训,特别要过好发音和拼音关。二是加强各年级教师的集体备课,提高教师业务能力和课堂教学水平。
(二)切实抓好入门教学。英语入门教学是学英语的启蒙阶段,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首先,教师要及时摸清新任班级的学生情况;对有困难的学习加强个别交流和思想沟通,帮助他们确立正确的学习动机,树立学好英语的信心;对性格内向的学生更要引导他们多开口、多交往,使学生从一开始就体验到英语教师的特别关爱,建立起融洽、民主的师生关系,增强克服学习困难的自觉性和毅力。其次,强化语音教学,使学生过好语音关,掌握读音规则,培养起拼读能力,拥有一把打开英语世界大门的钥匙,扫除英语学习的拦路虎。第三、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克服懒散和不愿开口的旧习。通过教师有意识的引导、督促、和检查,使学生养成在课堂内外仔细观察、大但模仿、全力投入积极参与、及时预习和独立作业等良好习惯。
(三)更新教学观念,积极改进课堂教学人人都有语言能力。有语言能力的人都能学好母语和外语,学好英语决不是一些人的专利。教师要充分信任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能力,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强调人人参与,改变学习困难生作为陪衬或局外人的角色,把他们从自我封闭中请出来。在教学中,要承认差异,因材施教,分层要求,让人人有收获,不断增强学生学好英语的信心,消除自卑心理。语言是学会的而不是教会的,教师是英语学习的指导、促进者。
(四)赢得家长支持。合力做好家庭教育通过家长、家访等方式,向家长宣传家庭教育配合的重要意义方法,使家长重视、关心子女的成长,创设良好的家庭学习氛围,提供必要的学习条件,如录音机等,同时使家长了解子女在校的学习情况,共同督促、引导,使学生尽快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成绩。
(五)至于家庭和社会方面。第一是学生家长这一群体,他们十分关注孩子的健康成长,不能陷入到体育不重要的误区中去,要积极呼吁和配合学校的体育教学;第二是政府和社会慈善机构,中国的农村人口占了大多数,农村的孩子大多是留守儿童,社会应该多给与他们一些关爱,这样会更加有利于他们的成长,希望工程可以通过捐助资金投入到学校硬件设施建设而帮助农村学生,政府也可以出台相关政策,辅助农村体育教学,真正做到全社会共同努力来做好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