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14 17:28:23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社交媒体的作用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关键词】社区媒体;社交工具;转型
科技发展促使媒体形态不断发生变化,媒体呈现出多样性,网络媒体在实现个性化传播服务的同时,也使分众传播成为可能。网络加剧了信息的增长,面对每天呈指数级增长的信息,人们的注意力变得极为分散。因此,受众对于信息的选择变得越来越重要。这种对于信息的选择,直接导致了人们日常接触媒介行为模式的改变,令传统媒体开始从以往的大众传播模式向分众传播模式转型。传统媒体不再尝试获取绝大多数人的注意力,转而追求获取特定部分人的注意力。在这样的环境下,社区媒体无疑适合当下媒体的发展要求。
一、社区媒体发展面临新机遇
(一)社区媒体发展现状
学界对社区媒体的概念目前还没有一个权威的定义。百度百科将其定义为:根植于各中高档社区内、形成网络化布局的新型媒体。相较于国外,国内对于社区媒体的研究较晚,起步于2004年,且研究对象较为集中于社区报刊。总的来说,我国社区媒体的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
作为我国最早的社区报,2001年深圳《南山日报》创刊,开启了社区媒体的首次实践。在早期创办的社区媒体中,以《巷报》、《华夏时报》为代表的第一批社区报,均以失败告终。除了社区报刊之外,其它形式的社区媒体尝试也在各地相继出现,并取得一定成果。比如:北京各大新兴社区依靠互联网搭建的社区网站,江西赣州章贡区联合社区居委会建立的社区广播站,杭州萧山区由萧山日报社与萧山广电局联合创建的萧山网等。
我国社区媒体的发展目前虽取得一定的成果,但严格来说尚未出现真正意义上的成熟的社区媒体。现阶段,我国城镇化进程加快,小范围社区正成为城市构成的基本单元之一;广大受众,是独立主体的同时又是社区的一员,社区媒体发展迎来了契机,但面临前景广阔的市场需求,社区媒体的发展却后继乏力。现有各种形式的社区媒体,受经营成本、媒介形式、传播主体构成等因素限制,多集中于经济发达的城市社区,且数量有限,传播范围难以有效覆盖广大城市社区。我国社区媒体迫切需要快速平稳的发展,以适应市场日益增长的需求。
(二)社区媒体发展迎来新机遇――社交工具
当下,全民社交时代已经到来,这股浪潮在社交工具的使用人数、媒体数量和市场占有率上均有所体现。社交工具在我国的社会交往过程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国内社交工具主要包括:社交网站、微博、微信、博客、论坛、播客等。如今,作为互联网上基于用户关系的内容生产和交换平台,社交工具被越来越多的应用到诸如组织、企业和政府机构的传播活动中。
随着社交工具相关产品功能和软件应用的完善,其传播形式也更加多样化,越来越多的媒体人、企业、组织机构通过社交工具发声,传播分享信息。此时的社交工具更多的被当作是信息交流的多功能平台,而非单独作为社交工具存在,这为社交工具在传播方面对社区媒体提供建设性的帮助带来了可能。
对于社区媒体而言,基于用户参与性的社交工具,赋予用户自主生产内容的能力,而这些贴近用户日常生活的内容,也是社区媒体所需要的,这无疑减轻了一部分社区媒体内容生产上的负担。另外,用户参与社区媒体内容的制作,也是凝聚本社区范围内受众,形成身份认同感,让社区居民接受社区媒体的良好途径。再者,较以往传统媒介形式,社交平台的传播渠道较传统媒体更加快捷,传播形式多样,且社交工具作为进行社会互动的媒体,通过无处不在的交流工具和网络,对社会交往方式进行了革新,拥有更加高效的传受互动效果。这些都是当前形式的社区媒体所缺乏并需要的。
二、社区媒体发展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社区媒体的发展取得一定的成绩,证明了社区媒体发展的前景与可行性。但就目前而言,社区媒体的发展依旧面临着许多问题与挑战。
(一)受传统传播思维局限
对于社区媒体的开发和利用,仍旧局限于以往传统媒体思维,难以摆脱大众传播的思维定式。以《巷报》为例,定位为社区报,但是其发行区域却囊括整个东北三省,其本质依旧还是都市报,不过是为了规避竞争,才选择了面向社区的发行策略。但是作为一份社区报纸,它不再有 社区报精准化、区域化、针对性强的传播特征。社区媒体注重传播分众化、传播到达率高、内容贴近本社区小范围受众。尽管目前还没有一个成型的社区媒体传播模式,但是一味的参照模仿传统媒体传播模式,对于社区媒体的发展是一种阻碍。
(二)运营依赖相关实体
社区媒体的运营无法彻底摆脱相关实体的支持。社区媒体的运营有别于大众媒体。目前并未出现类似西方国家的传统家族式经营的社区媒体,更多的是由社区组织、机构、大众媒体支持或者共同创建的。这导致了社区媒体的传播主体不清晰,而传播主体的思路和理念直接影响媒体运营。现阶段,我国社区的发展,无论是从社区文化、社区居民的社区意识等软条件,还是从社区经济发展、社区媒体消费的硬需求来讲,都不太适合独立的社区媒体存在。这也是为什么我国目前的社区媒体,大都集中在经济较发达地区的原因。谋求与其它相关实体的合作固然是社区媒体当下发展的途径之一,但是也要避免在传播信息方面受其掣肘,甚至成为其附庸。
(三)内容重服务轻新闻
社区媒体并不等同于社区服务类信息平台。社区媒体是作为媒体存在的,报道新闻是其本职工作,其存在意义是参与社区文化的推动和建设。诚然,强调服务性是社区媒体有别于一般大众媒体的一个鲜明特点,也是社区媒体的优势所在。但是社区媒体不能只是单纯的强调“社区”的概念,而脱离媒体的范畴。社区媒体过于偏重生活服务类信息,而忽视新闻报道,如此只会过犹不及,最终变相发展为类似社区性机构组织的生活服务类平台。
现今社区媒体的整体数量并不多,但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社区日益成为大众生活交流的重要场所,社区媒体对社区生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日益凸显。社区媒体的成长,还远不能满足越来越庞大的市场需求。
三、 “新机遇”下社区媒体的发展
社交工具正日益深入作用并影响人们的生活。受众日常传播交流依赖社交工具,受众表达自我的方式受到社交工具影响,受众的思维方式也因社交工具而产生转变。如何利用它,来助推社区媒体的发展呢?
(一)借社区媒体平台扩大知名度和影响力
社区媒体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对于社区媒体的概念,受众并不了解,甚至根本不知道社区媒体的存在。即使有部分受众知道社区媒体的存在,也会因为媒介接触习惯、认同感不高、思维方式等原因,选择其它媒体而非社区媒体。对此,时下最受广大受众青睐的社交工具,就成为了社区媒体宣传自己的最好平台。利用拥有广大用户群体的社交平台来宣传自身,让广大受众熟悉并了解社区媒体,无疑是最为方便快捷的方式。此外微博上的政务微博、微信平台的公众号、百度贴吧中的各类贴吧等都证实了借社交平台宣传自身,扩大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可行性。
(二)格局网络化,降低经营成本
社区媒体被视作是将社区内各类信息集中汇总后再进行的网络化传播载体。这里的网络化不是指互联网,而是形成网状的分布格局。我国的社区发展多以小区、街道、片区划分。社区媒体分众化传播,传播内容希望精确投放,到达率高。但并不意味着,每一个社区都要有属于自己的社区媒体。对此,传统媒体如报纸、广播、电视等一对多传播且覆盖范围较广的媒介形式,虽可以被用作社区媒体载体,但是其投入过大,受传双方互动受限,且不利于分众化传播,因此并不适合被当作社区媒体形式的首选。
基于网络和移动客户端的社交工具,目前无疑适合社区媒体当下的发展的现状。直接使用社交平台,进行内容的制作和传播,在降低了设备投入以及维护成本的同时,又可以吸引本社区居民加入社区媒体,参与内容生产。利用社交平台现有的受众群体,快速扩展社区媒体的受众覆盖范围,再逐步分化出本社区用户或者受众群体,形成最基本的社区网络结点。
(三)参与制助推传受一体化
吸引本社区居民参与、使内容社区化、更加具有亲民性、消除心理隔阂是社区媒体建设的重中之重。有别于其它媒体,社交工具对社区媒体最大的助推就是其高效快捷的互动性。社区媒体可以借助社交平台,吸引本社区内居民参与内容的生产和社区媒体的建设。本社区的居民,无疑是最为了解本社区对于各种信息的需求,这有助于社区媒体内容社区化,贴近受众。此外,传受双方共建的社区媒体,无疑会给受众带来一种身份认同感,可以消除社区媒体与受众在接受心理方面的隔阂。
通过对于社交工具对社区媒体建设的助推作用的分析,我国社区媒体在今后的发展中,应该多加注意对以社交工具为首的新媒体的借鉴与运用,以推动社区媒体建设。
参考文献:
[1]贾茜、蔡雯.中国社区媒体运行模式及其价值研究[J].当代传播,2015(1):14-16.
[2]顾成华.美国社区媒体的发展现状与启示[J].新闻界,2013(3):67-70.
[3]付阳阳.中国社区媒体的发展路径探析[D].西南政法大学,2010.
[4]侯初初.社区媒体建设研究――社区新闻信息传播平台如何利用[J].新闻界,2012(8):73-75.
[5]罗自文.论社区媒体的C―3P参与式传播模式[J].新闻界,2014(15):77-80.
一、多媒体在纹样设计教学中的辅助作用
1.直观、有趣的图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让学生一起来评析欣赏自己的作品,会产生更强烈、更浓厚的学习兴趣
以往向学生展示的都是教师留下的上届甚至几届学生的作品,由于是一人教授的难免风格上缺少变化;作品形式单一;表现方法简单,对于启发学生思维效果不明显。而网络可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学生按教师提供的网址可看到很多种类型不同风格的同龄人及更高层次的作品。
2.利用计算机完成作业可以让学生尝试不同于以往的创作方式、方法
例如,在讲解二方连续纹样图案制作时,课前先准备好课件,储存在计算机里。教学一开始,先打开储存,播放图案在实际生活中运用的方方面面,使学生很清楚地理解图案的作用和地位。接着播放用电脑动画的方法制作的课件――《二方连续纹样》。在设定的时间到了以后,首先出现一幅单独纹样,在点击后,这个单独纹样会连续不断地向左或上下重复延伸,很自然演示出二方连续纹样和制作方法,其步骤为:确定骨架形式设计单独纹样复制画稿上色完成。
二、多媒体在美术字教学中的辅助作用
运用多媒体教学,除了可将抽象的说教变为形象的展示外,同时对学生思维和创造力发展也有一定帮助。如,初中美术教材第一册第四课《墙报设计》一课,依据教材的教学目标、教学要求的重点难点,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了一组课件。
1.解决墙报中美术字的应用
我展示了一组装饰美术和普通的宋体美术字用于生活中的范例。各种绚丽多彩、图文并茂的字样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他们很快地在教师“喜欢哪种字体?”的即兴提问中明白了装饰美术字和普通美术字的特点及运用场合。紧接着在展示有动画效果的墙报作品后,我让学生思考墙报设计所需材料、工具及方法,同时配上一段教师示范的录像(录像可以网上下载)。课上只需点击播放,演示重点过程。如果像以往当堂示范,所花时间会很长,而且学生也不一定会看清楚。而在多媒体展示过程中学生大部分时间目不转睛地盯着屏幕,小声交流,然后我通过一系列幻灯片展示,让学生边看边设计墙报,边思考要领。
2.美术字的规范书写
美术字的书写与平时学生写字的习惯不完全相同,要想让学生在45分钟内掌握美术字的书写,就要讲、练、演相互结合。利用Flash演示字的结构直观明了,学生注意力集中不觉枯燥容易记忆。
三、多媒体在平面构成设计中的辅助作用
美术当中的三大构成(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在初中都有不同程度的学习,而平面构成又是其他过程的基础。平面构成设计的训练可极大地丰富学生的绘画语言,使学生的绘画作品更具有创造性,再加上它本身是设计的基础学科。因此,平面构成设计课利用多媒体提高教学效率显得更为重要。
1.展示作品,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在教学中,利用PowerPoint制作出学生作品的幻灯片,优点是可加入各种动画效果,并且能插入背景音乐,这样的作品演示比传统的演示方法更显生动、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从直观的平面构成设计中体会美,从而在思维上产生一种对它的兴趣,使学生更会有一种强烈的表现欲望。
2.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设计;数学教学
多媒体教学设计,就是运用系统论的观点和方法, 依据教学目标,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和需要,确定解决问题的步骤,选择相应的教学策略,其中包括确定相应知识点排列顺序,选择教学媒体,设计教学环境,安排教学信息与反馈信息呈现内容与呈现方式,以及人机交互作用的考虑等。
多媒体教学方法的选择与教学环节的设计,应根据具体的教学目的和任务、教材内容的特点、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知识基础以及教学媒体的特点,进行综合分析,恰当地选择一种或多种教学方法,并根据教师自身的教学特点,创造性地加以运用,才能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 提高教学质量。
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我们认为,多媒体教学方法与教学环节设计主要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正确处理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关系
多媒体教学不能只是把教学内容制作成教学课件, 简单地在课堂进行播放,而以媒体取代教师的主导作用或取代学生的思维判断过程,取代各种能力的培养过程。多媒体教学方法与设计中应充分体现教师在引导学生思维、挖掘学生内在潜质方面所发挥的主导作用,通过设计一系列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探索事物发生发展与变化的规律,达到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的目的。教师只有始终处于教学的主导地位,而不是教学媒体居主导地位,才能以情感、语言、神态感染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与学生及时进行交流与反馈,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多媒体教学方法设计应充分考虑如何正确处理现代化教学手段与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关系,在教学方法设计中应更加突出和强化学生自我发现、自我学习、独立思考能力,以及语言表达与概括能力、文字表达与动手能力等方面的培养和训练。
二、根据教学目的和内容,选择恰当的多媒体教学方法
不同的学科特点不同,同一学科的不同教学单元教学内容不同,同一堂课中也会有不同的内容和目标要求,因而运用多媒体教学方法必须首先根据教学内容和任务选择,例如:数学课程中的演绎、运箅、论证、推理等教学内容所选用的教学方法与自然、社会、计算机等课程的教学方法有很大的差别,教学环节设计因教法不同亦不尽相同。同一学科因教学任务不同而有不同的课型,如新授课、复习课、练习课、测试课和实验课等。新授课的多媒体教学方法多采用以多媒体教学内容扩大和加深学生感性认识过程,启发和引导学生思考、总结和概括特征和规律等教学方法和教学环节来完成教学任务;复习课和测试课则可采用学生与多媒体交互性的自学自测教学方法;技能、技巧练习课和实验课则往往采用边演示边操作或练习的教学方法,计算机等课程则更多是作为学生学习的支持材料,
如:我们在讲授数学新课时,更多的是利用多媒体课件的直观、生动、形象来突破教学的难点,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达到理解深刻、记忆深刻的目的。在数学练习课时更多的是考虑让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利用课件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供学生选择。
三、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为实施素质教育创造条件
我国自古就有教育者提出了“亲其师方能信其道”的观点,应该让我们的学生在每一节课上享受到沸腾的、多姿多彩的精神生活。现代教育的观点也要求教师为学生创造一个民主和谐的气氛,让学生在老师的热爱、尊重、期待中去主动学习,为实施素质教育创造必要的条件。
例如,我们在讲三角形全等判定(一)时,先教给学
生怎样画任意一个三角形,然后再画一个三角形使两边及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然后再让学生将两个三角形重合,叫其中两位同学来回答他们所得到的结论,从而引出三角形全等判定(一)。
四、注重自学能力培养和创造性的激发
自学能力培养是索质教育追求的较高目标,然而使学生真正地具有自学能力还需教师精心的培养。“培养人才最重要的是培养创造能力”。
从事初中化学教学20年,从传统的单一教学方式到如今的现代化多媒体教学,笔者深刻体会到多媒体手段对教学的巨大促进作用。回顾传统教学方式,教学靠教师的一张嘴、一支笔、一本教材、一本教案进行,时间长了,学生感到枯燥、乏味,逐渐失去学习兴趣。多媒体技术给化学教学提供了新型的表现手段,它能把生动的动画图像、清晰的文字注解和优美的声音有机地集成显示在屏幕上,创设出合适的教学情境,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概念,观察难以想象的微观世界,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开展有效化学教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良好的教学情境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优化的教学情境能向学生展示真实的场景,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配合他们的认知活动。因此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努力为学生创设赏心悦目的教学情境,诱发学生的好奇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将文字、图像、色彩、声乐融合在一起,以实现对学生的视觉、听觉进行多样化的刺激和诱导,为教学情境的创设提供保证。城南学校作为什邡灾后重建首批搬迁学校,校内多媒体设施完善,具备开展多媒体教学的条件。建校两年多来,笔者就如何利用多媒体技术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进行了积极的尝试,下面就谈谈多媒体技术在创设化学教学情境中的作用。
1.情境引入,激发兴趣
兴趣是促使学生主动学习的催化剂,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曾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依照知识的科学性和趣味性,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初中化学第一单元第一节“奇妙的化学”的教学中,教师单纯采用口授的方法讲述学习化学的重要性和意义,学生会感到枯燥,可以用多媒体向学生介绍有关科学家的一些发明创造对社会进步的影响,展示一些最新的科研产品,或者播放化学发展历程中一些重要事件的视频及科学家的一些有趣的事件,还可以播放一些有趣的化学实验。这样能激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吸引学生的“眼球”,使学生很快进入新知识的学习。又如在学习《空气的成分》时,涉及工业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和氮气等气体,笔者利用多媒体将工业生产过程完美呈现,让学生了解工业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和氮气的方法。同时对于生活中无法见识的液氧和液氮有“亲密接触”,当学生看到一条金鱼放入液氧中被快速冷冻,然后再放回鱼缸又游动的瞬间,脸上无不露出惊异的表情时,笔者深刻体会到了多媒体创设情境对教学的巨大促进作用。
2.增强感染,活跃气氛
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遵循从感性到理性、从具体到抽象、从简单到复杂的认识规律,学生接受知识的过程也是一样。初中化学所涉及物质的结构、化学反应原理等知识点,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利用多媒体技术采用变微观为宏观、变虚为实、变抽象为具体、变静为动等方法呈现教学内容,可以增强化学知识的感染力,改变传统的讲授式教学带来的沉闷课堂气氛,让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理解和把握变得轻而易举。例如在学习原子的内部结构时,可以将原子的结构图制成动画形式来展示,为何原子不显电性?当得、失电子时,又为何变成带电的微粒?在学习“化合价”时,离子化合物是怎样形成的?可以采用多媒体动画制成课件,学生就能很直观地看到氯原子和钠原子怎样通过得失电子转化为阴、阳离子,然后阴、阳离子如何通过静电作用结合,整个过程清晰可见。在学习金属与酸反应时,不同金属与酸的反应速率不同,可以采用多媒体把金属做成卡通画人物形象,借助它们的“反应”表现,利用它们新异性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如在学习水的分解时,通过多媒体动画模拟,学生清楚地看到分子的分割、原子的分离和结合、聚集。这样学生便很容易想象化学反应中分子和原子的行为,同时加深对“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的理解。多媒体以其丰富的表现力把化学现象、化学过程形象生动地呈现出来,特别是对呈现学生平时无法观察的难以了解的知识,笔者所举上例让学生感觉到化学课新颖,烘托了化学课堂上的学习气氛,从而帮助学生很好地把握了知识重点,也帮助他们突破了某些不易理解的难点,提高了化学教学的有效性。
3.辅助实验,巩固情境
关键词:中职教学 制浆造纸设备与操作 多媒体教学
笔者学校制浆造纸专业是广西中等职业学校自治区示范性专业,主要是为轻工造纸产业培养一线生产技术工人。制浆造纸设备与操作课程是制浆造纸专业的核心课程。若教师在教学时只是照本宣科,单凭教材上的文字和简图描述,不仅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更不能让学生对设备有直观的认识和理解,是达不到教学效果的。而且教材与生产实际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滞后性。
一、制浆造纸专业的特点
1.造纸工业日新月异,手工作业与世界先进设备并存
造纸术是公元105年蔡伦发明的,手工抄纸术迄今仍用于抄制高级的特种纸。现代的制浆造纸设备技术是17世纪以来在西方各国发展起来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造纸设备越来越先进。现代造纸工业规模效益显著,是连续、高效生产的基础原料工业。在我国,手工作业与世界先进设备作业并存。
2.制浆造纸专业生产过程复杂、设备繁多
制浆造纸工业包括制浆、造纸、碱回收三大过程。
制浆,即将木材或草类纤维原料离解成纤维性物质的生产过程,现代制浆工艺大致有化学、半化学、半机械和机械法制浆。以上制浆方法虽然不相同,但不管是哪一种制浆工艺,一般都包括备料、蒸煮或磨浆、洗涤、筛选、净化、漂白几个过程。
造纸,即从纸浆到成纸的一系列过程,具体包括碎浆、打浆、筛选、净化、冲浆、浆料流送、成型、压榨、干燥、压光、卷取、复卷、分切、包装等工序。
碱回收是对制浆废液的处理过程,包括蒸发、燃烧、苛化等工序。
每一个生产过程,都涉及品种繁多的设备。学生要认识、理解所有的设备是不容易的。
二、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通过多媒体课件,教师可以方便、快捷地将大量的信息带给学生。通过综合应用文字、图片、动画、视频等资料进行教学活动,使抽象难懂的知识变得直观而形象,弥补了教材的不足。同时,多媒体教学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教学活动变得生动有趣,富有启发性、真实性,从根本上改变传统、单调的教学模式。因此,多媒体教学在制浆造纸设备与操作课程中的应用可收到良好的效果。
三、精心制作多媒体课件
1.收集素材
多媒体课件,不是简单地把word版本的教案转换为PPT格式。要制作好制浆造纸设备与操作课程的多媒体课件,重点在于收集大量的制浆造纸专业设备的图片、视频素材、3D动画、行业信息。如果教师没有足够的在本专业工作的经历,制作起来是有难度的。
笔者有多年在本行业企业工作的经历,而且多次带学生去多家工厂实习。期间,笔者都深入生产一线,对生产流程、设备进行详细了解,并在征得同意后拍摄设备的图片或视频。另外,笔者还利用同行业的各种人脉关系,收集到了比较齐全的素材以及定时更新的行业信息。这些是制作好多媒体课件的关键。
2.潜心PPT制作
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掌握多媒体课件的编写、制作技术,将现代教育技术有机地融入自己的教学之中。并在研究教材、研究学生的基础上,亲自设计、编写课件。
制浆造纸设备与操作课程PPT课件的编制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该课程总课时达200节。笔者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业余时间学习PPT制作、海选图片视频3D动画等素材以及各种输入排版。多媒体教学效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依靠PPT课件的质量,不下足工夫是收不到成效的。
四、正确运用多媒体课件
1.通过PPT类比讲授,使教材形象化、直观化
案例,常用的化学制浆设备有四大类:蒸球、立锅、蒸煮塔、横管式蒸煮器。通过PPT课件可以直观地看出几种设备的外形、内部结构、工作原理、基本操作等方面的区别,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不会轻易忘记。这样就达到了教学目的。
同样,造纸用的关键设备纸机有两大类:圆网造纸机、长网造纸机。通过PPT课件中的图片、3D动画及视频,各种纸机,原始的、世界一流技术的,小到长10余米、宽不足1米,大到长约500米、宽8米多,鲜活地出现在学生的眼前,笔者更从学生的眼中看到了他们对课程、对行业的兴趣。
盘磨机在制浆、造纸过程中应用广泛,单凭文字和语言是很难清晰地解释其内部结构的,比如盘齿齿形、挡坝、磨纹的倾向及倾角、盘磨梯度、盘面间隙等,以及两类生产过程中盘磨机的不同之处。使用PPT课件进行教学这些问题则可以迎刃而解。
浆料经过打浆、配浆、调料处理后,在上纸机前,需要进行稀释,将浓度由4%~5%稀释为0.1%~1%。这里所需要的设备叫做“冲浆泵”,不同的纸机所配用的冲浆泵规格大小相差悬殊。从文字上形象地描述,冲浆泵就是大管套小管,可是对学生来说还是太抽象了。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将冲浆泵的外部图、内部图、3D动画展示出来,学生顿时一目了然。
纸机的浆料流送装置是造纸机的起始部分,又称为流浆箱、网前箱或头箱。其结构和性能对纸页的成形、纸机的操作及成纸质量有重要的影响,是造纸机的关键部分。而流浆箱又由三个主要部分组成:浆料分布装置、浆流匀整装置、上浆装置,每一组成部分又由多种设备构成。 单靠文字描述,学生只能是一头雾水,多媒体教学再次展现其优势。
靴式压榨,是造纸机压榨部最新型的压榨工艺,用在大幅宽、高车速的纸机上,其结构与普通的辊式压榨工艺有较大的区别。通过图片的展示,学生很容易理解不同的压榨工艺的结构。
碱炉,是碱回收车间的心脏,外形庞大,在生产中一直处于高温状态,其内部结构很复杂而且涉及安全问题,须详细了解、并按规程操作维护。同样采用多媒体教学达到良好的效果。
造纸工业涉及的设备太多,采用多媒体教学可以真正做到事半功倍。
2.借助多媒体教学不断更新教学内容,补充专业知识
制浆造纸设备与操作课程是造纸专业的核心课程,教师不仅要教授学生课本上的知识、让学生掌握制浆造纸专业的基本设备和操作,更需要向学生展示行业信息、及各化工企业引入的新工艺和新设备。也就是说教师必须进行专业拓宽和延伸,及时对专业内容进行科学的调整,增加教学内容,补充专业知识,这样才能使学生毕业后能快速地适应企业的需要。
3.多媒体教学不可或缺,但不可过犹不及
多媒体教学信息量大、节奏快,授课时需要注意抓住重点;信息量的大小要根据课程安排适当,否则会使学生无法跟上讲课进度,只能被动地接受授课内容,缺乏思维的过程。课件中插入的动画或视频文件数量也要适当,否则容易分散学生注意力。课堂上仍然要保持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性,不可过多依赖多媒体课件。
五、小结
多媒体教学在制浆造纸设备与操作课程中恰当的应用,与“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块黑板、一张嘴”相比,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抽象难懂的知识变得直观而形象,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当然,在此笔者探讨的只是理论教学部分。为了培养出学以致用的学生,实训是必不可少的。
参考文献:
一、关于基础物化实验教学的一些看法
“分组大循环”,使得物化实验成为一门难学的课程。物化实验所需仪器种类多,单体价格高,占地较大,因此普遍采用“分组大循环”的方式安排实验,即每种实验仪器购置6~10套;全班学生分成若干个大组(12~16人),每个大组使用的实验各不相同;同一大组再细分为6~8个实验小组。因为实验课与理论课安排在同一学期,必然有大部分同学在没有学习相关理论课之前先做实验。在有关概念、公式尚未完全理解的情况下做实验,其难度可想而知。
课时缩减加大了教学难度。在“厚基础宽口径”的本课教育新思维指导下,专业基础必修课时大幅度减少。以我校生物工程本科生为例,2008年以前物化理论课为72学时,实验课为36学时,现在理论课为36学时,实验课为24学时。实验基础知识方面的内容,以前还可以占用1学时理论课堂讲解,现在也变成教师间的一道难题。
学生在基础物化实验上的投入今不如昔。自大学扩招,学生总体水平大幅度下降,加上目前国内大学实际上的“严进宽出”,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态度下降明显。加之对四六级等各种证书的渴望以及网络游戏的诱惑,学生在基础物化实验上投入的精力明显减少。
中级物化实验和综合实验等课程的增设剥离了物化实验的部分功能。为了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在专业基础必修课减少的同时为大三以上学生开设了中级物化实验或者综合实验等课程。因此,基础物化实验重点下移至打宽打厚基础,学生创新或者综合能力的培养放手交给专业后须课程。
我们的想法是:不管是化学类学生还是非化学类的学生,我们都应该让他们“快速而正确”做完计划内的几个实验,“快速而全面”的了解所有基础物化实验,对于各种基础物理化学实验的仪器方法等有“直观而生动的印象”;对于化学类学生,有助于他们参与设计/创新实验包括“综合实验”等;对于非化学类的学生,头脑中的印象也许能让他们今后某一天将物化实验仪器方法作为“它山之石”解决遇到的实际问题。
为了达到这一教学目的,我们专门制作了《基础物化实验速成》多媒体辅助教材,以便学生“照葫芦画出瓢”。
课件内容分为三大部分:实验基础知识、 实验内容和仪器使用。实验基础知识指实验相关的一些基本的知识如误差分析、实验数据处理、实验报告格式等;实验内容分为实验原始讲义、实验预习报告样本、实验报告样本、数据处理、实验相关录像等5个部分,不仅包括了书面教材的相关内容,而且充分利用光盘大容量特点,将实验录像等引入;仪器使用着重介绍实验仪器的原理、结构、使用维护、注意事项等方面的内容。
本课件意在:(1)为初学者提供全面的指导;(2)对因课时限制等原因没有安排的某些实验,感兴趣的学生可借助本课件,顺利完成该实验从预习到完成(虚拟)的全过程。
二、多媒体课件的制作
1.文本素材的准备
使用WORD 2003对已有的书面教材、仪器使用说明等进行录入、整理,并定义合适的字体、大小、颜色等各种属性,以取得较好的版面效果。需要说明的是,在文本素材中,有很多的公式,这些公式可以使用WORD 2003的公式编辑器进行编辑录入。
2.图像素材的准备
作为一个多媒体教学课件,特别是一个以实验为题材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各实验的仪器相关的色彩丰富、直观的图像是必不可少的。利用数码相机摄下所用仪器的影像,直接输入到计算机中;另外,我们也将传统书面教材中涉及到的图像扫描录入电脑备用。扫描要求一般为:灰阶或者彩色;200dpi;100%;JPG文件格式。实验预习报告样本和实验报告样本采用同样方法扫描录入。图像的后期处理,使用PHOTOSHOP等图像处理软件。通过仔细调整图像的亮度,对比度、色饱和度等重要参数,可以大大改善由于摄影所造成的图像外形及色彩失真的现象。通过使用橡皮擦及橡皮图章工具可除去摄像及扫描过程中出现的小黑点及其它杂色或图像多余的部分;通过使用滤镜中的锐化工具,可以改变图像的模糊不清的现象;通过使用文字工具在图像上加上工整清晰的文字说明。最后,考虑到大多数使用者的电脑屏幕分辨率为1024×768象素,为了使显示图像时能显示完整,我们将图像的大小定在宽760像素以下,高420像素以下(扣除了网页浏览器的边框)。
3.录像素材的准备
为了使学生能在做实验之前对于实验全过程有直观的了解,我们在课件的实验内容部分为每个实验安排了一段录像。请操作熟练规范的学生演示实验过程,使用家庭或专业的录像机将实验的全过程以及关键步骤录制下来,然后使用“狸窝全能视频转换器”等软件将其转换成MPG的格式。在Windows Movie Maker中,调用MPG文件,进行剪接、配音,转换并保存文件为*.WMV,备用. *.WMV可以使用WINDOWS自带的媒体播放器的控件Windows Media Player播放。
4.使用FrontPage 2000 对各种素材进行融合
相对于Authorware等专业多媒体制作软件,FrontPage更易得易学。整个课件容量1.28G,内含320个文件夹,文件个数高达4800个。课件部分界面见图1和图2。
三、多媒体课件的应用
为了检验本课件的实际教学效用,自2008年以来,特地选择生物技术、信息与安全工程等非化学专业的本科学生大规模试用,学生普遍反映“很给力”。如今已是我院物化实验教学的必需品,包括新近参与带实验的教师、研究生也常从中受益。
参考文献:
[1]林少凡,乔园园,张涛.计算机辅助教学回顾与展望[J].计算机与应用化学,1999,16(5): 331-333.
[2]黄明,赵斌,赵新刚.多媒体物理化学CAI软件的开发[J].计算机与应用化学,1999,16 (6):473-474.
[3].物理化学实验CAI课件的研究与实践[J].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3,13(1):42-44.
[4]王利华,覃然,钟祯新.用Authorware制作物理化学多媒体教学软件[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自科版),2000, 19(2):70-74.
[5]王利华,梁盛风,何晓方.用FrontPage 2000制作物理化学多媒体课件[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自科版), 2004,23(1):30-32.
[6]谢小红,许胜先.物理化学实验课程内容多媒体课件的设计探讨[J].实验室科学,2010,13(6):123-127.
论文摘要:利用多媒体与计算机技术,设计集“看、听、模仿、练习”四位一体的人机互动式英语音素教与学模式。展现FLASH技术创作“学习英语音素”课件的探索,把英语48个音素发音的口形、舌位、声带的运动过程与教师的发音要领讲解、发音示范通过动画手段同步展示给学生。课件还设置了“跟读演示”和“单词练习”键,人机可互动交流。另外对在FLASH制作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与注意事项加以说明,为使用FLASH软件丰富多媒体教学与网络自主学习资源,提供帮助。
一、创作目的、设计理念与实践意义
学习英语要解决的一个基本问题就是语音,而语音的基础之一是音素。好的语音无疑为学生未来从事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社会活动或从事教师职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然而,大一学生入学时的语音水平存在很大差异。多数学生发音错误较多。究其原因是他们对音素发音原理模糊不清,发音时无据可依,发音器官不到位所造成的。这些错误现象,入学后虽经教师反复纠正,仍收效甚微。
目前在一些高等院校中,语音教学仍是延续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教学方法。教师仍是通过课本上“死”的口形和舌位图,来讲解发音的要领和方法。在音素学习中,怎样让学生即能看到教师口形的演示,又能看到发音器官、舌位变化、声带振动的演示呢?怎样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观能动性,上好语音课,养成正确的发音习惯呢?
为达到优化音素教学的目的,本文作者应用Flash动画效果,自创“学习英语音素”音像课件。该课件创造性地将48个音素通过真人发音口形和绘制的舌位、声带变化与教师的发音要领、发音示范、单词读音同步用动画效果展示给学生。课件还设计了练习功能,人机互动,边听、边看、边跟读、边练习。学生可自主学习发音理论,纠正错误的发音,规范发音的正确性。同时减轻教师繁重的嗓音劳动。
利用多媒体技术创造良好的语音氛围,主张“自主、愉快学习英语音素”的理念。这种计算机辅助教学能提高教学实效,促进学生语音水平和实际运用能力。
二、音像课件的简要介绍
“学习英语音素”课件是山东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多媒体人机互动式英语音素教学模式的设计与理论研究”的成果之一。课题于2010年2月通过专家鉴定,予以结题。课件于本年8月荣获由省教育厅和省教育工会组织的“全省高校青年教师多媒体教育软件竞赛”一等奖,并由山东齐鲁音像出版社出版。下面对课件做以简要介绍:
本课件在片头结束后,进入“选择界面”,“选择界面”由50个按键组成。
1.“发音器官介绍”
“发音器官介绍”按键被点击后,进入该界面。在界面的图上介绍了各个发音器官示意位置及它们的名称。如:当鼠标滑入“上唇”这个名称或示意位置时,名称和示意位置会同时改变颜色,特别醒目,点击左键会听到该名称的读音。共有17个按键来标示器官的位置和名称。点击播放键还可听到教师对英语音素知识的讲解。
2“使用方法”
“使用方法”按键是介绍各音标界面的按键使用方法。下面结合音标界面来介绍。
(1)每个音标对应一个有音标名称的按键,以音标为例。当点击按键,该界面的黑幕打开后,在画面中有音标的名称、口形图和舌位图,下方有10个按键和1个播放条。
点击“播放”键时会播放教师的讲解。讲解时口形、舌位、声带与声音同步动画运动,讲解播放完后,紧接着3遍发音的动画演示。点击“跟读演示”键一次,就会演示发音的动画过程一次。学生就可以边听、边跟读。点击“返回”键,会返回“选择界面”。点击“发音练习”键,进入单词练习界面,界面中有10个单词和它们的音标,当鼠标滑入到一个单词或音标时,它们会字体变大,颜色变红,点击左键会发出该音标的读音。(其他键略)
(2)学习英语音素常常遇到发音近似的音素,利用这个课件可进行对比学习:
打开“选择界面’,,改变界面尺寸,使它小于显示屏的一半;再打开课件,形成一个新的“选择界面”,分别点击需比较的两个音素,如:一个点击〔f〕进入其界面,另一个点击〔s〕进入其界面。
比较有两种方式:1)静态比较拖动播放条的滑块,使口形和舌位变化来比较,图中是发音时的最大位置,可明显看出不同:2)动态比较有“播放”、“跟读演示’,、“单词练习”三个状态。通过不同音素的三个状态,可进行多次反复对比,认真辨别容易混淆的音,掌握发音要领。
三、音像课件创作的实践与探讨
1.准备工作
(1)撰写文字稿件,使其标准、精炼、明晰、正确。
(2)声音录制:首先录制了本文作者英语48个音素的读音、发音原理与发音要领的讲授、器官名称和480个练习单词的读音。声音录制是采用“Cool Edit pro 2.1”软件完成的。要求是“MPIG lager-3 128kbps 44100Hz 16-bit”格式,使用美国产的调音台和话筒录音,以保证录音质量。录制好的声音经过“Cool Edit pro 2.1”软件的“去噪音”、“音量均衡”等功能处理,使声音更清晰圆润。制作好的声音存储为“MP3"格式文件。
(3)唇形照片拍摄:用数码照相机拍摄了本文作者的闭合口形和每个音素发音时的口形。这些数码照片输入计算机,使用“ACDSee 10 Photo Manager”软件进行制作,对每张照片进行色度、亮度、对比度的调整,并剪辑大小尺寸,以达到课件制作的要求。将处理好的图像存储,以备调用。
2.逐帧动画制作
逐帧动画绘制方法:选择“插入”>“新建元件”。在弹出的“创建新元件”对话框中输入音素名称(如:“音标”的名称为yp7),把“类型”设置为“影片剪辑”。将编辑状态的图层命名为“舌位”,选择时间轴第1帧点击右键“插入空白关键帧”。在视窗的适当位置绘制一幅平常状态的舌位图。
在图层第2帧处“插入关键帧”复制前面的图像。使用 “工具”栏的“选择”工具项,修改图像舌位的线条,在修改处鼠标箭头下方出现一个弧线,就可拖动线条进行修改。通过一帧一帧的复制修改,使舌位到达发音的最后位置,从而形成舌位在平常状态向发音状态的运动。将这个运动过程的所有帧选中,点击右键选择“复制帧”,在后面空白帧处点击右键选择“粘贴帧”,就有两段相同的运动帧。选中刚粘贴的所有帧,点击右键选择“反转帧”,选中的帧就会逆序排列,从而形成舌位在正常位置逐渐变化到发音位置,在发音后逐渐变化到正常位置这样一个运动过程。
为了使动画流畅,可使用“洋葱皮”的“绘图纸外观轮廓”功能,能使几个帧的轮廓同时显示出来,每一帧的位置一目了然。对逐帧进行精细修改十分有帮助。
3.口形图的导入
在“yp7”编辑状态,增加新图层命名“口型”,插入“空白关键帧”,将导入的平常状态的口型照片元件拖入视窗,增加新图层命名“遮罩”,用画方块工具在适当位置画一个尺寸合适的方块,移动照片使方块遮住口形部位,在“遮罩”图层上点击右键,选择“遮罩”,同时锁住“遮罩”和“口形”两个图层,“口形”图层就会位于“遮罩”图层的右下方,方块变成一个窗口,照片会显示在窗口内。在“口形”图层需发音的帧处插入“空白关键帧”,调入“O:”的发音口形元件,调整位置使闭合口形和发音口形的图形不要出现大的变动。还可以使用“任意变形工具”稍微压扁发音口形,制作一些过度帧,使其具有动画效果。
4.声音的导入
在“YP7”编辑状态,增加新图层命名“声音”,插入“空白关键帧”,选择“属性”栏的“声音”项的下拉键选择导入的所需声音文件名,“效果”项为“无”:“同步”为“数据流”;“重复”为“1"。点击“编辑”就进入编辑界面,通过剪辑键选择声音的长度。通过音量选择线选择声音的音量。确定后声音就加到时间轴中了。由于声音的“同步”为“数据流”,所以帧数要大于声音的波形,否则声音不能完全播放。在声音波形结束处,设定“同步”为“停止”。回车后可播放声音。
5.动画和声音的同步调整
拖动播放头来找发音起点和终点,并可看到整个发音有多少帧,拖动“声音”图层的声音波形,将发音的起点对准舌位的发音位置,在“舌位”图层,选择发音位置用F5“插入帧”,直至发音终点帧。将插入的帧选择“转换为关键帧”。通过拖动播放头检查、调整使声音和舌位动画同步。对于声带振动的音标还要使声带在发音时处于振动状态。比较难做的是双元音,因在发音过程舌位的变化、口形的变化、声音必须相吻合,来保证同步,需多次调整。
6.按键和播放条的制作
课件中使用了大量按键,除了普通按键外,还有一些特殊按键。现介绍特殊按键和播放条的制作。
(1)特殊按键的制作
“发音器官介绍”按键的制作:
“发音器官介绍”的界面是由器官图和器官按键两个图层组成(见图2)。选择“新建元件”,在名称处填入“图像1 ",类型为“影片剪辑”,在编辑状态绘制“发音器官”图。右键点击“图像1”元件进行“直接复制”,名称处填入器官部位名(如:上唇),类型为“按键”。在“上唇”按键编辑状态的时间轴上有“弹起”、“指针经过”、“按下’,、“点击”4帧的图层,将图层命名为“按键”。在“弹起”帧插入“插入空白关键帧”。在器官图中保留“上唇”器官位置,其余全删除。在窗口的适当位置打上“上唇”两个黑色字。
双击库的“图像1”元件。增加一个图层命名为“按键”,在第一帧“插入空白关键帧”,将“上唇”按键调入,双击按键进入按键编辑状态,利用“选择”工具选中“上唇”器官位置,利用移动键使“上唇”器官与发音器官图的上唇位置重合。再选中“上唇”二字(注意:只能选中文字。)利用移动键将名字放在适合位置即完成了“弹起”帧组装。在制作时一定注意不要同时移动名称和器官位置,防止产生错位。
点击“指针经过”帧按F6“插入关键帧”,将“弹起”帧的内容复制过来,选取“上唇”文字,打开“属性”栏。使用“属性”栏的“高”、“宽”选项放大字体。利用“颜色”栏将字的颜色变为红色。用“墨水瓶”将上唇位置的图形变为淡红色。
点击“按下”帧“插入关键帧”,复制前一帧。点击“点击”帧“插入关键帧”,复制前一帧。用“工具”栏的“方形”绘图工具在“上唇”两个字上绘一个方形,大小覆盖两个字。这样红色的“上唇”两个字和器官位置就是按键的响应区,按键就做好了。
加入声音:在按键编辑状态的时间轴上插入新图层,名称为“声音”,在新图层“按下”帧插入空白关键帧,选择导入的所需声音文件名,在“同步”项选择“开始”。“效果”选“无”。进入编辑界面对声音进行剪辑。确定后,声音就加到按键里了。
单词练习按键的制作:
单词练习按键的制作和“发音器官介绍”按键制作基本相同,使用Flash工具栏的文字工具“A”打出单词和音标做为按键。同样使用“属性”栏放大字体。颜色变为红色。将声音加入按键。所有单词练习按键完成后,组装成单词练习界面。
(2)播放条的制作:
为了在播放时显示播放的位置和实时的移动播放的图像,需要制作一个播放条(见图3)。首先插入名称“Ct mC"的“影片剪辑”新元件,用绘图工具绘制一个浅色长条图形;再插入“yd_mc”新元件,绘制一个与长条同色的竖条图形,作为移动条;插入与t me”新元件,绘制一个同色方块图形,在图形里添加一个向右的黑色箭头。
回到“YP}”编辑状态增加新图层为“播放条”,点击该图层第一帧将“ct me”拖入窗口的适当位置,在“属性”栏的名称处填写“ct mc";把“yd_mc”放在长条上的左端,“属性”名“yd_mc":把‘`jt me”靠在长条的右边,“属性”名"xh mc"(向后);再拖入一个箭头块‘`jt mc",用变形工具使它水平转180度,靠在长条的左边,“属性”名“xq_mc"(向前),播放条就组合好了。
7.使用ActionScript2.。计算机编程语言添加高级的互动作用
(1)按键控制语言的编程
采用ActionScript2.0语言进行编程。在“YP7”编辑状态的“时间轴”上添加一个新图层,并命名为“编程”。在“编程”图层1帧处,选择“插入空白关键帧”,再打开“任务”>“窗口”>“动作”,在出现的“动作”栏内填写ActionScript2.0语言即可。
程序略为:
1 stop
2 bf btn.onRelease=function(){
3 to=true;
4 p1ayQ;};
5 tz_ btn.onRelease=function(){
6 gotoAndStop(1);
7 stopAllSoundsQ;};
8 Ix02一tn.onRelease二function(){
9 _parent.gotoAndPlay(844);};
第一项写入“stop",停止在这帧。第二项写入的程序bf btn是播放键的“属性名称”,onRelease是单击释放鼠标的动作。第四项写入的是“播放”项。" tz一to”是停止键,程序gotoAndStop(1);是到达第一帧并停止。stopAIlSoundsQ ;是停止全部声音。Lx02 btn是练习2键,_parent.gotoAndPlay(844);是到达844帧并播放。_parent是控制的路径。在动作面板的“路径”键,选择“相对路径”要到达的位置“确认”即可。
(2)循环语句的使用
课件设计要求为:按“播放”键播放音标讲解的内容后,使用循环语句来让这一段动画帧循环三次,有三遍发音演示。按“演示”键只播放一遍发音演示。如:[O:]这个音标,它的发音演示的动画帧从235帧开始,到264帧结束。在“编程”图层1帧处“插入空白关键帧”,在“动作”栏写入:
1 stop
2vari:Number=1;
3 bf btn .onRelease=function(){
4 to=true;
5 Play;};
6 ys少to .onRelease=function(){
7 to=false;
8 gotoAndPlay (235);};
第二项是将i赋值为1;当第三项“播放”键被点击,第四项“to”为true(真),第五项播放;第七项“演示”键被点击,第八项“ta" false(假),第九项转到235帧并播放。
为了使程序正常运行,在264帧的“编程”图层的“动作”栏写入如下程序:
1 if (ta){
2 if (i
3i++;
4 gotoAndPlay (235);
5}else{
6 gotoAndStop (1);
7}
8 J else{
9 gotoAndStop (1);
10};
使用了两层判断语句,第一层,通过判断to的“真”“假”来区别点击的是“播放”键还是“跟读演示”键,从而确定是否需要循环。第二层,在确定需要循环后,完成循环播放动作,从而达到设计的要求。
(3)播放条控制程序的编写
在“编程”图层1帧处“动作”栏,把播放条程序写在最上面。
var td:Boolean=true;
var ydgd:Number
=ct me·一(yd_mc.一eight-ct me一eight)/2-6;
var ydz:Number=195.2;
var ydy:Number=195.2+ctes mc.- width-yd_mc _width;
var ctzc:Number=ct_mc -width-yd_mc. width;
yd_mc.onPress=function(){
td=false;o=true; stopDragQ;stopQ;};
yd_mc.onRelease0utside=function() { td=true;
stopDragQ;stop(); } ;
onEnterFrame=function(){
if (td) {yd_mc-x=
195.2+ctzc*_ currentframe/_totalframes; }
Else
{ gotoAndPlay(int(_totalframes*(yd_mc -x-195.2)/ctzc)); } } ;
xq_mc.onPress=function(){prey Frame;};
xh_ mc.onPress=function(){next Frame;};
通过以上步骤的制作,一个音标的影片剪辑就完成了。其它的音标制作只需建立新影片剪辑元件,把制作好的剪辑时间轴各帧复制到新剪辑中,进行相应的修改即可。
8.音像课件的
影片的测试符合设计要求后才能进行。设置:“文件”>“设置’,,进入设置窗口,一般在“格式”项选择“Flash”和“HTLM"。在“Flash”项“加载顺序”设为“从下而上”,“选项”选择“防止导入”、“压缩影片”。“防止导入”是防止他人进入你的原始文件,盗用原始资料。
注意:由于声音使用的是“数据流”,对“音频流”、“音频事件”两项的“设置”,都选择“压缩”为“MP3 ",“预处理”的“将立体声转换为单声道”前的“勾”去掉、“比特率”的设定在90K以上,最好是128K,“品质”为“最佳”。设置后点击“”,后的影片用Flash Player 8来播放。
四、“学习英语音素”音像课件在教学实践中的运用与收效
“学习英语音素”课件在教学实践的运用中展现了它独特的魅力。它体现在:(1)集“看、听、模仿、练习”四位于一体的教与学模式。(2)利用计算机与网络环境下的英语音素自主学习模式。(3)人机互动式选择学习模式。使用该课件,学生可找到自己的错误发音所在,认真学习、进行自纠,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4)人机互动式对比学习模式。(5)课下延续学习模式。学生可以把课件下载到可视手机或MP4上,随时打开课件进行学习。创造宽松、充分的课余学习空间。
“学习英语音素”课件的使用学生是最大的受益者。他们普遍认为该课件对学习音素发音知识,纠正错误发音,改善语音状况很有帮助。并能减轻学习压力,增强自信心。该课件的使用教师也是受益者,它打破了机械枯燥的教学常规,减轻了教师授课和纠正学生发音时繁重的嗓音劳动。并为长期以来语音教学费时、低效的困扰提供改善与帮助。
五、结论
自2011年开始,我国政府机构逐渐开始借助微博推动政府部门的信息服务由“国家模式”向“社会模式”转变,将“被动式”信息服务转向“主动式”信息服务。国家档案局局长杨冬权2011年在全国档案宣传工作会议上指出,要进一步创新档案宣传形式,注重发挥各种新兴媒体的宣传作用,运用各种新的宣传形式,比如动漫形式、网络视频的形式、微博的形式等,吸引更多的宣传受众。目前,我国档案部门已经积极参与到社交媒体的使用中,但同美国档案馆相比,社交媒体在应用范围、形式、运用策略和政策以及取得成效等方面有很大的差距,美国档案馆运用社交媒体的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一、中美档案馆运用社交媒体的比较
(一)社交媒体的应用范围。目前,我国档案馆对社交媒体的应用十分有限。国家档案馆尚未使用社交媒体,省级档案馆对社交媒体的应用水平参差不齐,总体上仍比较滞后。据相关统计,在我国31个省级( 直辖市、 自治区, 不含港澳台地区) 综合档案馆网站中,应用博客或微博的仅有5个,占16%;应用百科的有6个,占19%;应用RSS或订阅的有11个,占35%;设置论坛的有14个,占45%;设置留言板的有27个,占87%。我国一些偏远地区,如甘肃、、内蒙古地区的档案馆尚未运用任何形式的社交媒体工具。
美国国家档案馆从2009年在YouTube网站上开设界面并创建了第一个“推特”(Twitter)微博账户开始,逐步将档案宣传拓展到博客、微博、百科以及社交网络领域。由于Web2.0社交媒体工具在美国十分流行,美国档案馆利用社会媒体服务信息,与用户交流是十分普遍的。据调查,2012年,美国50个州档案馆中,有42个将社交媒体应用于档案工作中,社交媒体的应用率达到84%,并且这些档案馆的网站都提供YouTube、Facebook、Twitter、Blog等多渠道的交流工具,并专门开设反馈通道,收集用户的意见。
(二)社交媒体的运用形式。根据国内社交媒体营销专家唐兴通的观点,社交媒体可大致分为8类:社会关系网络、视频分享网络、照片分享网络、合作词条网络、新知共享网络、内容推选媒体、商务关系网络、社会化书签。目前,我国档案馆运用的社交媒体形式有论坛、RSS订阅、百科、微博、博客。按功能划分,微博、博客、论坛属于以话题为纽带的信息平台,RSS订阅属于个性化的信息推送平台,若将其归类,笔者认为都应划为内容推选媒体一类;百科则属于合作词条网络。可见,在我国,人们耳熟能详的社交媒体工具如“人人网”“开心网”“豆瓣”“QQ空间”“优酷”“土豆”等社会关系网络、视频和照片的分享网络尚未运用于我国的档案工作中。
美国档案馆运用的社交媒体种类繁多、形式多样。以美国国家档案馆为例,到2013年5月,已在13个社交平台上开设了145个社交媒体项目。这些社交媒体按功能可分为网络平台、社交网络平台、文件的分享与存储平台三大类,每类社交平台包含多种社交工具,如网络平台包括Twitter、Blog、Wiki、Mashups、tumblr等,用户凭借这些工具能随时获得国家档案馆更新的各类信息;社交网络平台包括facebook、foursquare等,这些媒体工具为公众提供了相互交流与协作的空间;文件的分享与存储平台包括Flicker 、Youtube、Pinsterest、Ustream等照片、视频分享与存储工具。可见,美国国家档案馆几乎运用了所有种类的社交媒体工具,并将不同类型、不同用途的社交媒体工具结合使用,充分实现了与公众的互动。
(三)社交媒体传递的信息内容。我国档案馆运用社交媒体所传递的信息内容多为档案部门的行政信息、动态新闻,形式以文本和图片为主。以微博为例,一些档案部门的微博只是进行一些转发,很多还与档案工作无关;档案部门原创的微博内容大多为工作动态、工作要闻,没有对馆藏资源进行深入挖掘。微博如何更新、微博主题如何选择等没有清晰的定位,造成档案部门微博的内容无特色、主题不突出。因此,档案部门的微博很少会受到评论和转发。此外,博客、论坛和网络社区的档案信息多为档案界人士的交流信息及成果展示,这为业内人员相互学习搭建了平台,但与普通公众的互动度不高。
美国档案馆利用社交媒体传递着丰富的信息内容,除行政信息外,美国档案馆对馆藏资源进行深入挖掘,以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多种形式展现给公众。例如公众可利用微博和博客分享档案馆的最新信息并进行互动交流;通过访问“Our Archives”Wiki分享关于美国国家档案馆的馆藏及参与者的研究;可以在Flickr上对美国国家档案馆馆藏的照片进行下载、标注标签、发表评论和注释;通过YouTube观看馆藏的部分视频资料;通过Facebook和档案馆保持联系,进行互动交流等。
(四)运用社交媒体的策略和政策。中国在社交媒体上的应用正处于迅猛发展之中,如政府可通过政务微博进行政府信息公开、新闻舆论引导、倾听民众呼声;企业可利用社交媒体工具进行商业活动,开展商业宣传。由于社交媒体具有参与性、公开性、交流性、对话性等基本特征,人们通过社交媒体传递信息、分享观点,易引起广泛关注。目前,我国一些企业和商家在运用社交媒体进行营销时都采取了相应的积极策略和政策。然而,政府部门尚未针对社交媒体的运用制定出相关的策略和政策,档案部门亦是如此。
为充分发挥社交媒体在档案资源传播方面的积极作用, 美国国家档案馆于2010 年12 月在其官方网站上正式公布了社交媒体策略,积极倡导社交媒体在档案工作中的广泛应用,确定与社交媒体合作的核心价值,即合作、领导、激励、多元、团体、开放。策略的制定在于促进政府、团体和公民间的沟通和交流,以充分挖掘档案信息的各种价值,更好地为用户提供利用服务。2011年2月,美国国家档案馆又出台了《Web2.0背景下社交媒体平台文件管理指南》,就社交媒体给档案工作带来的新问题作出了解释并提出应对的策略,如社交媒体平台的分类、联邦政府文件的界定、社交媒体平台与联邦政府文件产生的关系、使用社交媒体后文件管理所面临的挑战、社交媒体服务商责任等。此外,美国国家档案馆还制定了社交媒体政策,对每种社交媒体的使用都作出详细规定,如用户的年龄要求、信息的内容要求等。
(五)运用社交媒体取得的成效。目前,社交媒体在我国各级档案部门虽然得以初步运用,但成效一般。根据中国人民大学档案网站调查与测评项目组的调查显示,我国省级档案馆网站的网上交互指标平均得分率仅为42.75%,其中最能体现交互功能的网上业务咨询、网上论坛得分普遍偏低,分别为0.21和0.23。笔者对档案微博的使用情况进行调查,截至2014年6月25日12点,在新浪微博开通微博并进行认证的省级档案部门(不含直辖市、自治区、港澳台地区)共有6个。通过对检索数据的分析,发现档案馆微博数量偏低,日均量大多1条左右,而每条微博平均评论量不足1条。
可见,社交媒体在实际应用中,其交互功能尚未发挥出来。大部分档案馆虽然设置了“网上咨询”模块,但是回复速度慢,难以满足访问者的及时需求。博客、微博主题不突出、时效性较差,导致用户与档案馆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很难深入。
在美国,社交媒体的利用掀起了美国档案资源传播的。2009年,在社交媒体利用之初,美国国家档案馆在Youtube网站“推特”(twitter)微博账户上传的一段视频的日点击播放量达到了1.5万人次。在9个月内,美国国家档案馆上传影片的点播量已超过10万次,视频点播量超过50万次。档案资源传播速度之快,数量之大前所未有。从近期美国国家档案馆的统计来看,各种社交媒体的访问量总体呈上升趋势,例如Twitter,2014年1月至4月,微博客的用户浏览数量不断递增,4个月内用户浏览数量增加了28830人次。在这些社交媒体中,Facebook和Flickr最受公众欢迎,2014年2月Flickr的访问量达到9,925,559人次。由此可见,美国国家档案馆借助社交媒体开展档案文化传播取得惊人成效。
三、美国档案馆成功运用社交媒体的优势分析
通过比较发现,我国档案馆在社交媒体运用方面同美国档案馆相比有很大的差距。笔者认为,我国档案馆运用社交媒体的现状可概况为以下几个点,即社交媒体的应用范围小;运用形式比较单一、交流途径有限;缺少相关策略、政策的引导和规范;公众的参与度低,社交媒体的运用尚未取得实质性的成效。美国档案馆成功地将社交媒体应用于档案工作中,笔者认为有以下几方面的优势。
(一)社交媒体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美国国家档案馆及各地分馆采用多种形式的社交媒体工具,从Twitter、Blog等信息工具,到Flickr、YouTube等图片、视频分享平台,以及Facebook、Foursquare等社交网络,公众不仅能够了解档案馆的最新动态,浏览形式多样的馆藏资源,同时还可通过互动平台及时表达想法、反馈意见。目前,美国档案馆已开设140多个社交媒体专页和项目,全方位多渠道地把馆藏资源和相关信息推介给公众。
(二)美国国家档案馆的积极倡导。美国国家档案馆作为联邦政府档案工作的最高管理机构,积极倡导社交媒体在全国档案工作中的广泛应用,并积极发挥表率作用,率先在日常工作中使用新技术和方法。同时,美国国家档案馆还了社交媒体策略,即促进档案工作者间革命性的交流与协作;创建与政府社区对话的空间和平台;建立和加强与研究人员、公民档案管理者的联系。该策略旨在从档案工作团体、政府社区、公民档案者三个层面来促进档案资源的共享与共建。
【关键词】网络社会 社交媒体 政治传播
社交媒体是指在互联网时代兴起的与大众媒体相对的新兴媒体,其与大众媒体的区别在于接触门槛低,每个社会用户都能够通过它进行信息传播与互动。作为互联网的发源地,美国的信息技术水平一直居于世界领先地位,因而也拥有庞大的社交媒体力量,twitter、facebook、youtube、维基百科等都是发起于美国继而在世界范围内推广通行的社交媒体。
在信息社会的背景下,美国政府早在克林顿执政时期就开始重视利用互联网等新兴媒体国内政治信息、营造国际舆论、传播本国的外交政策以及开展外交活动。早在2000年,美国国务院情报局就开始应用互联网传递重要情报信息。小布什执政时期,美国设立了隶属于国务院信息资源管理局的“网络外交办公室”,以改善美国国务院内部及其与外部沟通协调的方式。①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新兴的社交媒体不断涌现,这些社交媒体的使用主体不再局限于政府部门,各政治党派及政治精英也开始将之用作与民众沟通及为自己进行政治造势的工具。2009年新上任的奥巴马政府班子更加重视利用各种新兴的社交媒体来探寻新的政治信息传播模式,并提出“E外交”的新概念,由此各种社交媒体逐渐成为美国政治传播中的重要战略手段。
一、社交媒体成为美国总统竞选中的重要工具
社交媒体在美国出现已有不少时日,但直到2008年美国总统大选才真正展现出其重要作用,而当年成功当选美国总统的奥巴马成为利用社交媒体取得大选胜利的第一人。奥巴马竞选团体对于社交媒体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建立官方网站、“奥巴马无处不在”和网络广告营销。②奥巴马官方网站最成功之处在于建立了一个注册成员超过百万的在线社区“我的奥巴马”。任何对奥巴马感兴趣的普通民众都可以在线注册成为社区成员,并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所要加入的社区小组与持有相近政见或者不同政见的选民进行即时沟通与交流。奥巴马竞选团队在“无处不在的奥巴马”的竞选理念指导下,不仅在在twitter、facebook、youtube、myspace等热门的大众web2.0网站站点上建立了奥巴马的专有账号,更在一系列小众细分的少数族裔SNS网站上建立了专属频道。奥巴马竞选团队的网络广告营销主要投放在Google Adwords上,通过设置搜索关键词和相关链接的方式将选民引向奥巴马所在的社交媒体中去。通过这一系列方式,奥巴马成功利用各类社交媒体建立了属于自己的社交媒体网络,这一网络不仅囊括了其核心支持者,而且覆盖了少数族裔及边际群体,奥巴马竞选团体可以通过这一网络高效率、低成本地将奥巴马的政见传达给各类普通民众,并为奥巴马塑造了一个“我就在你身边”的亲民形象。无疑,对社交媒体的成功应用,收获了良好的政治营销效果,为奥巴马竞选成功做了很大贡献。
二、社交媒体成为美国政府国内信息的重要平台
2009年5月,奥巴马政府颁布《政府开放令》,大力推行“开放式政府行动”,要求提高政府信息的透明度,提高公众对政府事务的参与度以及提高政府各部门的协作度。③美国行政管理和预算局鼓励联邦政府及地方各级政府采用Twitter和其他社交媒体来实际推行这项行动纲领。在这一倡导下,美国众多政府部门包括白宫在内都纷纷开通了twitter官方账号,并加入了facebook、myspace等社交网站,一些官方机构还在youtube上建立了自己的视频频道,甚至军队也在facebook和myspace上拥有了网页。这些新建立起来的社交媒体平台很快成为了美国政府部门国内信息的重要平台。以官方twitter为例,除了日常的政府信息以外,twitter还被政府部门作为紧急信息的重要平台,比如联邦紧急事务管理局就通过其官方twitter账号过有关“卡特里娜飓风”的灾难性信息,美国食品及药物管理局也通过其官方twitter向超过3200名消费者过有关召回问题花生和阿月浑子树产品的通知。美国政府社交媒体平台的构建,不仅保留了以往通过广播和电视政府信息“一对多”(现在也可通过个人网页和电子会议来实现)的传统方式,而且开创了政府信息传播“一对一”(通过短信和电子邮件)和“多对多”(通过内容社区和网络聊天)的新方式。这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政府信息公开,保证了公众的知情权;另一方面也提升了公众对政府事务的关注度,并为公众参与政府事务提供了便利的介入途径。
三、社交媒体成为美国政府参与国际事务的新手段
美国政府利用社交媒体参与国际事务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美国政府通过社交媒体公开政府的外交信息,将政府官员出席会议及出访的文字信息、图片、视频等上传到政府网站,并在twitter、facebook、youtube等社交媒体上向全球公开。通过这种社交媒体平台,美国政府将本国的政治信息尽可能全面地传达给了国际受众。此外,美国政府还可利用社交媒体的快速反馈与强互动性监控国际社会对于某一事件的态度和看法,并可将此作为其下一步外交决策的参考依据。第二,美国政府积极利用国内外的社交媒体平台“为己服务”。以中国内地为例,2009年美国驻华使馆就在腾讯网开设了博客,2010年美国使领馆、美中交流机构、文化教育基金会以及部分外交官等都在新浪微博平台上开通了官方账户,除相关工作信息外,美国的外交人员还积极与中国民众展开互动,宣传美国的外交政策和政治观念。第三,美国政府利用twitter等社交媒体平台影响干涉他国内政。2009年伊朗总统大选,保守派总统内贾德获胜,但改革派穆萨维的支持者认为选举作弊,发起了一场政治动乱。在动乱期间,伊朗政府对外国媒体和互联网实施了管制,但政府对于网络站点的传统封杀方式并不能影响网民通过其他的平台来登录使用社交媒体,因此伊朗反对派网民转而利用twitter、youtube、facebook等社交媒体相互串联,在伊朗国内和国际社会散播消息,制造舆论向政府施压。在这些社交媒体中,总部位于美国的twitter发挥了最为重要的作用,为了保证伊朗反对派能够顺利收集和发送抗议信息并与国际社会保持联系,美国国务院官员杰瑞德.科恩用电子邮件向twitter网站提出暂时中断twitter网站的全球维护工作,美国政府通过向twitter网站施压的方式间接插手了伊朗国内事务。此外,美国著名媒体CNN也从twitter、youtube上获取信息,与伊朗反对派互为支持,制造国际舆论,支持伊朗国内的游行示威活动。
新兴的社交媒体融合了网络媒体和手机媒体,构成了一个立体即时的传播网络,聚合了大量个人网民的力量。在网络社会,社交媒体在信息传播和社会舆论的营造上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美国政府适时将之用作政治传播的新阵地。在美国国内,社交媒体的即时性、互动性和低成本的传播优势使其成为美国政府推动政府信息透明化、公开化并吸引普通民众参政的重要工具;同时也使其成为美国的政治党派和政治精英推行政治营销的新手段。在国际社会,社交媒体的无地点、无边界和强聚合力的传播优势使其成为了美国政府传递本国的政治思想和价值观,制造国际舆论干涉他国事务的重要手段。由此可见,社交媒体逐渐成为美国等大国传播本国的政治理念、谋取政治利益、推行霸权主义的新手段,社交媒体在美国的外交政策和国家战略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反观我国,以微博、人人网、开心网、天涯社区等为代表的社交媒体在政治传播中发挥的作用与美国相比尚处于起步阶段。但是近年来,我国政府对通过社交媒体传播政治信息的意识也逐渐提高,众多政府部门都开设了专门的政府网站、论坛及政务微博等,中国普通民众对于政治生活的参与意识也在提升。社交媒体越来越成为我国网络社会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影响着传统媒体所代表的社会舆论。因“事件”而引发的反日示威游行就充分印证了社交媒体在组织和动员社会力量,影响社会舆论方面的强大作用。鉴于社交媒体在未来国家事务以及外交事务中能够发挥的重要作用,我国政府应更多借鉴美国在政治传播方面对社交媒体的应用。
参考文献
①赵洪凯,《浅析奥巴马政府的“E外交”》,《现代国际关系》,2010(7):22
②何威,《“互联网总统”的迷思 ――2008美国总统大选中的互联网应用分析》,《国际新闻界》,2009(1):78
③http://whitehouse.gov/si-
tes/default/files/omb/assets/memoranda_2010/m10-06.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