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期刊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动力优选九篇

时间:2023-09-14 17:28:29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动力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动力

第1篇

《经济》:在十一届人大五次会议上,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实行医药分开、管办分开,破除以药补医机制”的目标。这是一项亟待完成的任务,同时也是一项极为艰巨的任务,在实际工作中,其难点何在?

黄洁夫:我国在2009年启动的第一阶段医改中,“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是亮点,三年来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覆盖面不断扩大,国家基本医药服务框架初步形成是这个阶段的最大成果,但改革的难点在公立医院改革,尽管试点工作取得一些改善医院微观管理层面上的成绩,但对宏观的医院体系改革顶层设计重视不够,现尚未触碰公立医院急需改革的核心。“十二五”时期是我国改革的历史转折期,我国现行的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医疗服务体系存在着一系列羁绊,针对医疗卫生事业的体制和运行机制上的大问题,我们应该有更大的决心和勇气,要在公立医院改革这场攻坚战中将“发展”作为改革主线,制定出合理可行的改革路线图。

总理报告中讲的“医药分开”、“管办分开”要如何落实?“以药补医”机制破除后,用什么方法来补医?要解决这个由于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卫生经济的复杂问题,需要卫生、财政、发改委、人事、社保、教育等多部门共同参与才有可能破解。“以药补医”是上个世纪50年代采用补偿政府对公立医院投入不足的政策。80年代后进入市场经济体制后,这一机制逐步蜕变,成为医院“创收”的主要来源之一。目前在经济利益趋动下,“药费虚高”、“过度医疗”腐蚀了卫生队伍,我们现在必须破除这种机制。但破除后,应建立起合理的补偿医院正常收入和发展经费的相应机制。首先要改变现在我国医院不符合市场经济规律“事业单位”的属性,采用一种增加政府投入和符合医疗市场内部规律的经费补偿方法,使医务人员的报酬与他们的劳动奉献合理地得到体现,医院发展必需的经费也可得到保障。不要出现“断奶”后医院“入不敷出、难以为继”,从而使多年来困扰医院的医疗技术落后、医疗设备较差、医护比例不合理、医学人才匮乏等问题得不到解决,面临“进退两难”的风险。要加强从国家层面上对公立医院改革的统筹力度,把公立医院的改革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中国特色的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基本目标结合起来,进行具有实际操作性的链接,要将公立医院改革提升到体制改革的层面而不仅仅是管理层面上做文章。因为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阶段,财政、编制、教育、医保和医院等多部门的隶属关系均会对改革现行的举措产生制约和束缚,各级政府采取这样或那样的行政手段和措施去解决“药价虚高”、“过度医疗”、“医患关系”等具体问题,只会“按下葫芦又起来瓢”。医院为了其生存和发展,又会采用对应的手段去从医疗服务中“想方设法”地去挣钱,“堤内损失堤外补”,而使“看病贵”的问题不能得到根本解决。我认为,依靠现在设定的调整医疗服务价格、改革支付方式等是治标不治本的办法,会导致政府多个部门的利益冲突,进入一个盘根错节的怪圈,难以实现破除“以药补医”的目标,这可能是种“硬着陆”的方法,对地方政府和医疗机构会带来一系列难以预测的困境,人民群众难以感受医疗服务费用下降的实惠,医务人员也难以调动积极性。

《经济》:您说过,公立医院改革应该立足于用更开放改革的态度去建设一个生机勃勃的医疗市场。这个医疗市场应该怎样建设?

黄洁夫: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公立医院当然应作为医疗服务体系中的主体。要将公立医院逐渐引入“政府主导,按市场规律办事的医疗卫生改革”的道路。对公立医院应根据经济发展水平不断增加政府的投入,使之在公共财政中占一定的合理的比例。但也要考虑与我国现处于社会主义初期阶段,还是一个经济欠发达的国家,各行各业都存在一个需要增加政府投入的问题,短期内不可能大幅度提高卫生投入。政府目前的责任和做法只能是切实保障那些贫困的弱势人群得到与经济发展相称的“基本医疗服务”的权利,还要制定合理的制度,使那些有能力支付医疗卫生服务的人与国家共同去承担、去分享不同层次服务的费用。要促进“非基本”医疗服务的发展,补充医疗卫生经费的政府投入不足。医疗卫生服务本身就是一个客观的市场,只有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才能实现公平与效率的统一,不能再走计划经济的老路。我们要承认医疗也是一个社会生产,而不仅仅是一个公众福利。世界卫生组织的资料显示,世界上发达国家的GDP每增长1%,其中就有0.5%是与生命科学产业直接相关的。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十二五”期间要调整经济结构,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着力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我国经济要不断向内向性经济发展。为此公立医院的改革应该是在改革过程中,积极培育医疗卫生市场,解放医疗生产力,鼓励市场竞争以拉动内需、推动经济的发展,为社会经济发展作贡献,也只有这样公立医院才能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政府财政应该投入市场没办法做的领域,如边远穷困地区、公共卫生、慢病防治、大病救助和医学研究等,简单的说法是“基本”由政府办,“非基本”社会按市场规律办。我认为,不动员社会力量作为公立医院改革基础的改革是不具有生命力的。

《经济》:北京市最近公布了“向社会资本全面开放医疗服务市场”的政策和鼓励社会资本发展医疗卫生事业以推动医院大发展的举措。对此,您作何评价?

黄洁夫:我十分赞同北京市的这一举措,它可以打破挡住社会办医的“玻璃门”,把大医院的医疗资源释放出来,建立起医疗领域的要素市场和医务人员的劳动力市场,出现一个公立医院与民营医院公平竞争的平台,才能更好提供群众医疗服务。我十分赞成医卫组不少委员在小组发言中谈到的破解“管办分开”难题的办法,要打破这个并不能充分实现“公益性”的公立医院“一统天下”的局面。推进一个公立医院改革的“211”工程,国家应保障支持有限的公立医院,形成一支以公立医院为主体的医院体系,包括农村的2000多家县医院,城市的代表国家和地区水平的约1000家左右的“国家队”,100家左右国家级临床医疗科研中心,其他医院应按地区经济社会实际情况,在政府主导下分批、合理地进行改革,通过宏观调控将大医院的医生、设备和病人向中小医院分流:一些大医院可取消财政拨款,放开服务价格管制,实行有别于国立医院的人事分配政策,可以办成“非营利的民营医院”和少许高档服务的专科医院,形成多元化的有活力的医疗市场。在政府有序指导下,改变我国医疗市场现在公立医院的“趋利行为”,而民营医院处于弱势,无法进入公平竞争,为脱离困境铤而走险,采用不法手段去欺骗群众的现象。就我了解,大多数医务人员是支持改革的,要充分相信这支800万的队伍是有觉悟、有能力的,只要他们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就会在改革的阵痛中诞生新的生命,医疗卫生才会出现“生机勃勃”的繁荣景象。

《经济》:如此说来,实行医药分开、管办分开,破除以药补医机制,还不能完成公立医院的改革,还需要向社会资本开放医疗服务市场,对吗?

黄洁夫:现行的医改设计拟通过调整诊疗费、护理费、手术费等医疗服务价格、增加政府投入等综合措施来补充取消“药品加成”后留下的这个资金缺口,我看执行起来会困难重重。因为我国政府设定的医疗服务费用很低,与医务人员的劳动不成比例。例如护理费,特护25院/天,一级护理9元/天,二级护理7元/天,三级护理5元/天。一台需要七八个医护人员配合几个小时才能完成的外科手术,手术费仅2000~3000元。医护人员的技术劳动不值钱,而大型医疗设备的检查费用等却很挣钱,要怎样调整医疗服务收费才合理?“单病种收费”?一个病人往往有几个疾病,如何收?临床路径?取舍还是医生说了算,何谓合理?操作起来十分困难,牵一发动全身,搞不好会导致医疗服务费全面上涨,反而增加群众负担。3年来,全国财政对医改新增投入已超11000多亿元人民币。但对于全国近2万间医院来说,颇有杯水车薪之感。国家财政今年的医疗补助均摊到每家县医院仅有230万元。在这种情况下,单靠政府财政补贴来补这个缺口也是不现实的。

总理提出:“鼓励引导社会资本办医,加快形成对外开放的多元办医格局。”我国还是经济欠发达国家,只可能给有限的公立医院提供财政保障和支持,所以应该打破医疗市场的垄断,给社会资本立体办医提供公平创业发展的环境,培育多元化的医疗卫生市场。在“以药补医”被破除后,让社会资本填补留下的医疗投入空白。事实上,我国已经有些办得好的民营医院的经验,收费低于公立医院,服务优于公立医院。例如,台湾长庚医院的发展之路很有借鉴意义。前不久,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鼓励有实力的企业、慈善机构、基金会、商业保险机构等社会力量以及境外投资者办医疗机构,鼓励具有资质的人员依法开办私人诊所,进一步落实政策,改善执业环境,对各类社会资本开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给予优先支持。

《经济》:您方才提到关于公立医院改革的“211”工程,这涉及制度设计问题。您对这一制度设计有何设想?

第2篇

党的十报告指出,要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增强农村发展活力,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共同繁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要素,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必须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引导科技资源向基层倾斜,服务基层经济社会发展。

一、科技资源下基层的重大意义

基层是科技资源的“稀缺地带”,科技资源是拉动基层发展的“核心动力”。近年来,远安县科技局不断优化科技资源配置,通过培育科技示范基地、评选科技带头人(示范户)、建立科技服务网络、送科技下乡等系列活动,不断引导科技资源向基层倾斜,向农村流动,向一线转移,有力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村发展、农民增收。

一是农民增收效果明显。远安县科技局围绕柑橘、食用菌、茶叶、药材、景观植物等农民增收主导产业,不断加大科技项目支持,通过选派农业科技人员跟踪辅导,建立科技服务网络,培育乡土科技拔尖人才,举办农业科技推广等系列措施,促进了农业产业快速发展。尤其是以森源公司为依托建立县乡村三级科技服务网络,将食用菌产业培育成远安农业特色产业和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全县一半以上农户从事食用菌种植,食用菌收入占农民收入的一半以上。

二是乡风村貌显著改善。通过科技推广普及,不断扫除封建迷信,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在广大农村营造了只有依靠科技才能致富,只有依靠科技才能平安健康的良好氛围,从根本上扫除了“__”、“求神拜佛”的存在土壤。尊重知识、尊重科技的乡风村貌基本形成。

三是农业产业结构优化。以科技为突破口,因地制宜,克服可利用土地资源有限的基本县情。通过技术扶持,鼓励沮河两岸大力发展高产水稻,引进费乌瑞它等高产马铃薯在山区推广,充分利用闲置抛荒土地发展景观植物产业,支持高山地带利用特殊气候发展延季蔬菜等无公害种养殖产业,引导山林地带科学利用资源发展食用菌产业,全县农业传统产业与特色产业相得益彰,实现了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二、引导科技资源下基层的现实瓶颈

引导最优质资源向基层倾斜,是加速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手段,但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受体制机制、主客观条件限制,科技资源服务基层的作用尚未得到有效发挥。

一是体制机制不够完善。科学技术虽日益重要,但伴随行政体制不断改革,科技工作缺乏基层支点。虽然各乡镇均配备科技副乡镇长和科级干事,但基本都有分管农业或文教卫同志兼任,视科技工作为“副业”。由于缺乏乡镇支脚,科技工作在农村延伸难度加大,科技资源全力服务基层的作用必然大打折扣。

二是服务方式不够优化。服务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是科技资源下基层的目的,在实际操作中,主要依靠科普培训宣讲、示范带头推广、专家现场指导、汇编科技手册等传统方式/!/,但由于受时空限制、农民接收能力、现实条件等因素限制,科技资源服务基层作用尚未得到有效发挥。

三是理论实践结合不够。科学技术只有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生产力才能为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明显效益。在引导科技资源下基层过程中,重理论、轻实践现象比较普遍,没有将科学技术知识与农业生产生活有效衔接起来,专家讲一套,农民用一套,理论与实践脱节现象比较严重。

三、优化科技资源配置的对策建议

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加速期,就全县来讲,无论是推进“实力远安、幸福远安、生态远安”建设,还是“奋力建设全省山区经济第一县,在宜昌率先实现小康”,加快农业农村发展,逐步缩小成效发展差距是关键。科技资源作为经济发展的“核动力”,必须不断向基层倾斜、向农村流动、向一线转移,使其真正成为引领发展的第一要素。

一是完善管理体制机制。整合乡镇农业服务中心、文化站、畜牧兽医站等相关资源,建立乡镇科技服务平台,建立科技工作服务基层的支点。通过“以钱养事”或“公开买断”等其他方式,不断改善工作人员工资待遇,激发工作积极性。在各乡镇明确一名分管科技工作副乡镇长和工作人员,在各村居设立科技咨询室,建立完善科技服务网络体系,建立完善科技资源下基层的体制机制。

二是加快科技人才培育。当前,农业科技人员年龄老化、知识弱化是普遍趋势,农业科技人员出现“青黄不接”现象。在建立完善管理体制机制的基础上,加大农业科技人员引进培育,通过“三支一扶”、“西部计划”以及自主招录等方式,引进与当地农业产业相对应的农业技术人才。同时,进一步加大乡土科技拔尖人才培育,加大科技示范户、科技带头人培训、奖励力度 ,充分发挥其带领群众依靠科技致富的带头作用。

第3篇

这十年,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极不平凡的十年。我们团结一心,先后战胜了“非典”、“汶川地震”,沉着应对了百年不遇的国际金融海啸,国民经济总量逐年快速增长,国民经济结构得到调整优化。这十年,又是中国精神文明发展更加给力的十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扎实推进,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不断牢固。从的价值立场出发,评判中华民族的共有精神家园,我国道德状况的主流总体上与经济社会发展进步同步进行。

“感动中国”正是对这十年道德建设的有力见证。从十年前的那个春天开始,郑培民、张荣锁、王选,以及“舍小家为大家”的百万三峡移民,一位又一位、一群又一群平凡却值得尊敬的人们走入了千家万户。十年里,我们结识了坚守正义和良知的弱小女子刘姝威,我们铭记了扫恶打黑、除暴安良的铮铮女杰任长霞。十年里,从科学巨擘钱学森,到普通邮递员王顺友,再到收养多民族孤儿的维吾尔族阿妈阿里帕,那些闪光灯下的温情泪花,那些摄像头前的朴实无华,让整个中国为之动容,令世人为之敬仰,更唤醒和振奋了全民族的精神自觉与道德自律。

“感动中国”最大的社会意义在于“给人以力量,给人以鼓舞”。最大的道德指引在于“坚持鲜明的价值导向,彰显深切的人文关怀”。毕竟,明晰是非才能革故鼎新,辨别善恶才会激浊扬清。巩固共同思想基础,凝聚民族精神力量,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感动中国”的公益理想,是“感动中国”的现实追求,更是其勇于担当社会责任的最好见证。

十年之末说十年,成绩固然来之不易,责任依旧不可忘却。我们的社会时有遭遇这样或者那样的道德困境、尴尬乃至彷徨:面对那些倒地的老人,有人有过迟疑;面对车轮下的小悦悦,有人有过迷惘。可见,十年之后的“感动中国”仍然会肩负更多的良善期待。

感动者,感而动之。“感动中国”的社会价值并不止于感动,心灵的震撼最终还要付诸实践,而道德良善的人文关怀还需你我共同行动。上善若水,我们今天的纪念更加强调中华传统价值观与时代精神的有机融合。厚德载物,我们今天的聚焦更加懂得道德的行动力不仅要靠自省与慎独,还要依赖社会的约束与促动。

推荐感言

感动中国,历经十年。十年感动,十年行动,大家行动,收获多多;年年感动,时时行动,人心向善,大势已成。感动过后,深刻反思,反思自己,反思社会,反思人类发展,向榜样学习,努力完善自己,我们信心百倍。

第4篇

一、实施人才强区战略的重要意义

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人才是社会文明进步、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幸福富裕的重要推动力量。“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队伍建设是西部地区取得跨越式发展的内在核心动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实施人才强区战略,是过去和未来取得成就的首要条件。

(一)实施人才强区战略是后进地区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因素

目前,自治区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能否实现经济结构快速调整,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关键取决于人才的培养开发及激励保障机制。切实做好人才工作,吸引和聚集大批优秀人才投身于自治区经济建设,具有全局性的战略意义。

(二)实施人才强区战略是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的有力保障

“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产业结构优化的战略重点:巩固提升能源、钢铁建材和农畜产业加工业的支柱地位,将新型煤化工、有色金属加工和装备制造业作为新支柱产业,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和新医药等新兴产业。多层次、多专业、多技能的人才不仅为产业多元、产业延伸及产业升级战略顺利实施提供保障,还将增强自治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后劲。

(三)实施人才强区战略是解决人才供需矛盾的重要举措

近年来人才总量和层次均有大幅度提高,但是人才主要供给渠道来源于高等院校、高职高专院校及其他渠道。由于地方高校专业设置不能完全适应社会需求,理论型人才多于技能型和创新型人才,产生了高校毕业生就业难与用人单位人才招聘难的矛盾。随着经济社会发展速度的提升,人才需求量仍然不断递增,对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需求尤为迫切。因此,实施人才强区战略是解决人才供需矛盾的重要举措。

二、人才强区战略实施成就

(一)人才总量持续增长,人才素质显著增强

2004年,党委、政府召开全区第一次人才工作会议,并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培养、使用和引进工作的意见》等政策措施,增进了人才队伍建设力度。目前,各类人才储备达到6万多人。全区具有研究生、副高级以上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达6.6155万人,比2005年增加2.6194万人。截至2009年底,公务员队伍中具有本科学历人员占比由2004年的18.1%提高到49.3%,苏木乡镇干部队伍中具有本科学历人员占比由8.79%提高到38.44%。

(二)人才开发机制和体系逐渐完善

近年来,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拓展各类平台,如依托地方高等院校培训专业人才,依托社会办学机构组织技能培训、岗位培训和职业培训,使各类人才数量不断增加,质量不断提高,形成了人才开发体制的良性循环。同时,根据自治区区情,探索与创新人才引入机制,2005年自治区实施的“666优势特色产业人才集聚工程”,在自治区6大优势特色产业的6个龙头企业中建立6个人才智力引进示范基地,吸引了国内外大批高端人才。此外,大力拓展人才吸纳渠道,开发特殊人才资源,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为经济建设服务。

(三)人才环境进一步优化,人才效能不断提高

自实施西部开发战略以来,党委、政府从实际出发,结合西部大开发的重点颁布了《内蒙古党委、政府关于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规划纲要的通知》。纲要中强调了科技教育等社会事业以及人才工作的重要性。2004年,全面实施人才强区战略,探索建立与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战略相适应的赶超型人才发展战略模式,使自治区在成为国民收入流入区之后,尽快成为人才流入区。2010年1月,内蒙古推出人才战略新举措,启动并实施“草原英才”工程,计划用5年左右时间,围绕自治区科学发展大局引进一批海内外高层次创新人才,通过“以引进带培养、以培养促引进”的方式加大自治区本土高层次人才培养力度,全面提升其自主创新创业能力。

目前,人才事业进入高速发展阶段,人才总量持续增长,人才素质显著增强,人才效能不断提高,各类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引领和推动作用。然而与发达地区相比,自治区人才发展总体水平仍存在明显差距,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不相适应,主要体现于以下几方面:一是人才总量虽然增加,但人才配置结构不尽合理,创新型科技人才和重点领域专门人才短缺,基层人才匮乏、素质不高、创新能力不强。二是人才管理机制,包括创新人才培养开发、评价发现、选拔任用、流动配置、激励保障机制亟待完善。三是人才施展才能缺乏有效平台,研究交流渠道不畅,与高校交流合作不足;相关配套设施不完善,高层次人才的工作、生活软环境仍需改善。

三、实施人才强区战略的各项措施

人才队伍建设是一项长远的系统工程,只有牢牢把握深入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历史机遇,按照《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多角度、多层次、多领域为人才资源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才能确保经济社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一)强化人力资本意识,健全人才投入机制

1.创新人才理念,强化人力资本意识。树立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将人才工作摆在首要位置,增加人力资本投入,实现人才资源的优先开发与积累;善于经营人才,有效、合理进行开发使用,不拘一格选人用人,激发人才的能动性和创造力;树立人才资源市场化配置理念,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人才引进理念,建立人才流通机制,鼓励人才资源合理流动。

2.建立健全各项人才制度,强化人力资本的政策性投入。依据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人才现状,制定一系列人才引进、人才培养、人才激励的政策措施,为人才发展提供宽松的政策环境,形成“以优越的条件吸引人才、以优厚的待遇留住人才、以优质的环境成就人才”的良性循环运转机制。

3.探索多元化人才引进渠道,创新人才投入机制。高素质人才是自治区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的智力支持,科学的人才投入机制是人才队伍建设顺利进行的保障。应积极探索多元化、多渠道、多形式的人才投资机制,吸纳民营资金、海外资金和其他形式的资金参与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创业活动,逐步形成政府、社会、用人单位和个人共同参与的多元人才投入机制。

(二)强化教育培训,提升人力资源的整体素质

1.加强基础阶段的义务教育。根据自治区基础教育阶段中小学生源状况,优化基础教育结构和资源配置,深化教育体制改革,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并进一步加强民族特色教育。

2.加快职业技术教育发展步伐。从促进与经济建设需要紧密结合的战略角度,培养具有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和农村急需的职业技术人才。调整中等职业教育结构,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建立集职业教育、就业培训和技术推广为一体的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新体制。创新办学机制,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健全在职人员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功能,将职后培训纳入职业教育体系,统筹规划协调发展,建立健全劳动力素质和职业技能的终身培训体系。

3.提升教育信息化水平。教育信息化成为当代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全面推进以计算机和网络通讯为基础的教育信息化建设,大力提高教育手段和教育资源的信息化水平,使自治区的教育发展水平跨上新的台阶。

(三)合理配置人才结构,优化人才环境

1.在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上,重点加大科技型、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扩充高层次管理人才规模。同时增加人才的经费投人,以培养为主,对于数量少而急需的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通过制定优惠政策引进。应树立“大人才”观念,继续坚持“柔性”引进原则和“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方针,做好科技型、技能型及高端管理人才引进培养工作。

2.以区内高校为依托,强化联系,探索订单合作模式,做好人才增量结构调整。充分利用自治区强大的高校优质资源,加强学术交流及校企合作。适应自治区经济发展的要求,与高校建立订单合作模式,将高等院校的专业设置与自治区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相结合,实现用人主体与高校在人才培养上的合作共赢。

3.优化人才环境,实施文化制胜策略。优美的自然环境、高雅的城市品位和良好的人文环境对人才具有与物质因素同等重要的吸引力。为适应人才对文化软环境的需求,不仅应为其提供良好的工作生活条件,更要营造有利于各类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社会氛围,提升有利于人才发展的政务环境、创业环境和人居环境。

(四)创新人才考评机制,促进人才合理流动

1.创建科学有效的人才选拔任用机制。打破人才选拔中唯身份、唯资历、唯学历的传统观念,创建重学识、重能力、重业绩的人才任用机制,深化以岗位聘任制为核心的人事制度改革,全面推行公开、公平、公正的人才选拔制度。

2.创建以业绩为导向的绩效评价机制。坚持重品质、重能力、重实绩的人才考评原则,开发科学有效的人才评价指标体系和人才素质测评体系,实现人才评价标准多维度和评价主体多元化,提高人才绩效考评体系的信度和效度。

第5篇

关键词:小学课堂;教学改革;宏观;微观;思考

利用经济社会改革发展的这一契机,小学教育体系针对小学课堂教学活动进行改革,是教育发展的时代性要求,是小学生成长成才的自身诉求,更是小学教育可持续性发展的需求。小学课堂教学改革是一项系统性而又长期性的工程,需要小学教育系统的决策层和管理层分别从宏观和微观视域,对小学课堂教学改革进行整体上规划和细节上的整合,从而使小学课堂教学改革获得质的推进,进而使小学生的学科整体素养得到提升,最终使小学生的成才成长之路更向前推进一步。

一、剖析小学课堂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1.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性选择

当前是科技信息的时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反映在经济生活领域内,就是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并提升了生活质量,反映在文化生活领域内,就是丰富了人们的精神世界并提升了思维能力。特别是反映在具体教育系统内,就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以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倡在素质教育的理念指导下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改革。特别提出的是,小学生是一个人成长成才的起步阶段,只有把小学生的教育阶段抓好抓牢固,一个人的后期教育阶段才有基础也才能够跨越式前进。人是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核心动力,是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人力资本要素,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大量高素质的通用人才,只有从教育体系抓起才能够为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也才能够实现我国的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因此,小学课堂教学改革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性选择。

2.是促使小学生成才成长的现实性要求

一个人的成才是多种因素综合起作用的结果,主要有两部分组成,一个是智力因素,即一个人的知识能力和知识储备,另一个是非智力因素,即一个人的情感认知、创造力和控制力等。这两个方面的因素是一个人成长成才过程中的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不可分割,强调任何一个方面,就会使一个人的成长成才之路受到阻碍。但是我们的传统教育理念过于强调了人的智力性因素,长期以来在教育系统看来一个学生只要成绩好,其他问题都可以忽略不计,同时,在学生的教学活动中,我们的教育工作者过于注重学生的成绩因素,致使我们的学生成为了考试的机器,而人际交往能力以及社会适应能力比较差。这样的教育系统中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却越来越暴露出教育教学活动的弊端,致使我们的人才培育模式受到质疑和冲击,强烈呼吁要改变传统教育理念,全面培养一个人的成才,因此,对小学课堂教学活动进行改革是促使小学生成长成才的现实性需求。

二、探讨小学课堂教学改革的宏观和微观思考

1.小学课堂教学改革的宏观思考

小学课堂教学活动是整个小学学科教学活动的中心,是培养小学生成长成才的主要教育阵地,小学课堂教学是否有效性直接关系着小学教育阶段是否成功。一旦小学课堂教学活动中的教学理念在小学生的心理上造成创伤,就会给小学生的以后教育之路留下不小的阴影,就会不利于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小学课堂教学活动是人的一生教育历程的关键阶段,必须要抓好这一阶段的教育教学活动,为小学生的以后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这就要求我们的小学教育工作者贯彻教育部门素质教育的理念,作为小学课堂教学的指导性思想,并践行到课堂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和各个方面。同时,我们的小学教育工作者要转变教学理念,不再认为教师才是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主体,而认识到学习是学生的学习,只有把学习的主动权和自掌握在学生的手中,学生才能够根据自身的学习情况以及思维状况对学习有一个统筹性的计划和细节上的规划。因此,在小学课堂教学活动中,我们的小学教育工作者尊重小学生的每一次询问、回答、答案以及建议,让小学生真正感受到自己在学习上被尊重、被认可,从而树立起自信心和自豪感,以更加饱满的热情主动地投入到课堂教学活动中,从而就潜在地把自我学习潜能得到挖掘和发挥。

2.小学课堂教学改革的微观思考

对小学课堂教学改革,不仅仅要求小学教育工作上从教育理念上得到彻底性改观,而且还要求小学教育工作者能够把新的教学理念在课堂教学活动的各个方面和环节进行具体践行,从本质上来说,就是对小学教学改革的微观性思考。这就要求小学教育工作者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首先,小学教育工作者要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教学手段以及小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为小学生创建一个温馨的、自由的、宽松的学习活动氛围。小学教育工作者不再以课本为主题进行全堂性的灌输讲解,而是发挥多媒体信息技术的优势,设置有利于发挥小学生好奇天性和表现力的题目,让小学生开动思维积极探索问题的答案,从而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其次,小学教育工作者要树立客观、公众和科学的教学评价机制。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不再以分数定论学生的学习效果,而是以学生的表现情况先肯定学生的成就,再以中肯的语言给学生提出意见和建议,同时要注意到要多赞扬少批评,这样就能够极大地鼓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使学生主动性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最终使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找寻到学习的快乐和真谛。

三、结语

小学教育阶段是一个人教育生涯中的起步阶段,更是决定一个人成长成才影响深刻的阶段,基于经济社会的推动,人们在教育观念有了很大的认识,认识到一个人的真正成才就在于人的综合性素养得到全面提升。这就要求我们的教育工作从小学学习的主要阵地即课堂教学抓起,从宏观上和微观上对小学课堂教学活动进行革新,最终为一个人的教育生涯发展搭建良好的序幕。

参考文献:

[1]刘淑荣.小学课堂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3(49):71-71

[2]常彦斌.小学课堂教学改革初探[J].华夏教师,2014(10):88-88

第6篇

自1994年全功能接入互联网以来,中国互联网发展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大渐强,对中国经济社会各领域的影响愈加深入。当前,以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经济社会各领域、各行业的深度融合和跨界融合,成为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核心内容。经过20多年的高速发展,我国互联网基础日趋坚实,创新力、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新引擎,前景广阔,潜力巨大。

2015年,“互联网+”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成为业界、社会舆论至今仍在讨论的热门话题;而促进互联网发展,更是贯穿“十三五”规划建议多个方面,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中均有体现。激活互联网的创新活力,发挥好互联网的基础性创新作用,通过深度融合带动经济发展转型升级,成为下一个五年发展中的重要战略。

在政策扶持与产业创新双轮驱动下,中国互联网进入了加速发展快车道,不断为经济转型升级注入新动力,为社会生产生活构筑新空间,为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新支撑。越来越多领域依托互联网,实施了产业模式创新,并且正将创新理念与举措延伸至产业链的各个环节。

不过,一位与会专家在接受采访时,对中华工商时报记者指出,在互联网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还存在传统企业运用互联网意识和能力不足、互联网企业对传统产业理解不够深入、新业态发展面临体制机制障碍、创新力量有待提升、公共数据资源需要进一步开放等问题,亟待加以解决。

专家认为,要解决上述问题,就要把“融合、创新、共享”作为着力点,进一步发挥“互联网+”支撑作用,推动结构调整、促进经济转型升级。

首先,融合为互联网发展提供巨量空间,也是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动力。积极发挥我国互联网已经形成的比较优势,把握机遇,增强信心,加快推进“互联网+”发展,有利于重塑创新体系、激发创新活力、培育新兴业态和创新公共服务模式,对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增加公共产品、公共服务“双引擎”,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形成经济发展新动能,实现中国经济提质增效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创新是互联网的固有基因,也是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核心动力。互联网依靠创新生存和发展,同时也将创新的力量传导到其他领域,推动着整个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在互联网大潮中不进则退,没有创新就难以发展壮大,甚至难以生存。当前,世界经济复苏艰难曲折,中国经济也面临着一定下行压力。解决这些问题,关键在于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开拓发展新境界。

第7篇

作为一家根植青海的地方性金融机构,青海银行在发展过程中,以支持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与青海省经济社会发展同呼吸、共命运,牢牢把握青海省经济发展脉搏,将信贷资金和优质服务投向青海省最迫切需要的地方,实现了与青海地方经济的共同腾飞。按照全省经济发展战略部署,青海银行积极扩大信贷投放,优化调整信贷结构,用足、用好人民银行核定的信贷规模,并积极争取差别化信贷规模支持,探索多渠道融资模式,努力提升支持地方经济发展能力。近三年来,信贷增速一直保持在20%以上,2011年增速达到33.67%,2012年达到38.89%,2013年达到48.7%,位居全省金融机构前列。在有效增加信贷投放的过程中,青海银行明确信贷投向,加快信贷结构调整和战略转型,信贷资源重点向政府支持和引导的优势领域、重点项目倾斜,并通过压缩票据融资和流动资金贷款来控制总量增长的办法,腾挪规模支持政府重点项目建设。特别是对优质项目、政府关注和引导的项目、可持续发展的项目按照优质等级、缓急程度排序储备,动态管理,及时做好项目衔接和资金跟进工作。同时,密切配合国家和地方产业政策,将信贷资金投向西部大开发、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园区、城市建设、“双百”、玉树灾后重建等关键领域和保障性住房建设、中小企业、个体经营户等薄弱环节和民生领域。积极支持了廉租房、棚户区改造等一批民生工程建设。累计发放玉树灾后重建贷款近7亿元,全力支持了玉树灾后恢复重建。为全省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截至2013年底,全行累计投放各类贷款432.04亿元。同时,为最大限度地满足客户融资需求,青海银行灵活运用银团贷款、信贷资产转让、信托理财等多种融资工具和业务产品,加大与地方政府的合作力度,先后与海南州、海北州、海西州、西宁市政府、海东行署、青海省林业厅、青海省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管委会等政府部门签订政银战略合作协议,实现了金融资本与地区经济发展需求的有效对接。

二、优化机制推动创新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

“立足区域经济、面向中小企业、服务广大民众”,是青海银行始终坚持的市场定位。多年来,青海银行从体制机制、信贷投放、流程设计、产品开发等各方面入手,采取了一系列提升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能力的举措,致力于打造“中小企业伙伴银行”品牌,小金融办出大特色,为青海省中小微企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金融支撑。按照小企业金融服务“六项机制”建设要求,积极推进小企业专营机构建设,完善经营管理体制,于2011年创新设立了全省首家小企业金融服务机构——青海银行小企业信贷中心,使青海银行小企业金融服务真正步入了批量化、流程化、专业化、规模化的轨道。小企业信贷中心投入运营以来,发挥专业化经营优势,实施差异化、特色化的发展战略,构建高效快捷、结构合理、系统优化的经营体系,研发具有小企业特色的贷款新产品,通过对传统经营方式的创新,以良好的形象、优美的环境、高效便捷的服务,有效地满足了青海省小企业、个体工商户在采购、生产、销售、投资、理财等方面的金融需求,成为小企业成长的好银行、好伙伴。按照服务中小企业的既定市场定位,青海银行确定了“优先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每年将新投放贷款的60%以上投向中小企业”、中小企业业务不受规模限制的战略举措。特别是2011年,全行中小企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20%,高于全部贷款增速187个百分点。贷款主要投向了商贸、制造、电子、建材、卫生、物流、种植等领域中小企业及科技型中小企业,特别是工业园区中小企业。2013年全行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近80亿元,较上年末增加近20亿元,增幅达32.3%。针对中小企业融资需求差异化、多元化的特点,青海银行在创新金融产品上下足了功夫,做足了文章,力求通过产品创新,使更多中小企业获得融资支持。如针对中小企业贷款“短、频、急、快”的特点,开发了“循环贷”,针对中小企业缺乏有效抵质押物的特点,开发了“联保贷”。还研发了仓单质押贷款、专利权质押贷款、水泥提货单质押贷款等信贷产品,开辟了优质中小企业贷款“绿色通道”。同时,加强了与担保公司的合作,大力推广了担保贷款;简化了贷款审批流程,提高了中小企业办贷效率;清理整合了服务收费项目,减轻了中小企业融资负担。截至2013年底,青海银行累计发放中小企业贷款96.86亿元,余额达到170.14亿元。

三、跨区设点广泛覆盖有效延伸金融服务

青海银行按照“立足青海、覆盖西部、面向全国”的战略思想,在不断改善西宁城区网点建设的同时,加快设立省内分支机构特别是藏区分支机构的区域化发展战略,力图进一步发挥自身优势,扩大服务领域,努力在支持中小企业、青海藏区经济、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积极的作用。2008年11月,青海银行迈出跨市区域经营的第一步,在格尔木市设立首家异地分行;2010年玉树地震发生后,响应党和政府玉树重建的号召,仅用56天设立玉树州分行,成为地震发生后首家在灾区新设分支机构的银行;同年8月设立海南州分行。2012年12月设立海东分行,2013年6月设立海西州分行,2013年12月海北州分行成立投入运营。经营机构已覆盖全省主要经济区域,逐步实现了从城商行向区域性股份制银行的战略转型。同时,2011年发起设立了宁夏中宁青银村镇银行,迈出了跨省发展的第一步,其成功实践为青海银行进一步延伸分支机构积累了经验。青海银行州、市分行设立运营后,坚持以业务发展为先导,以服务地方为引领,把立足区域经济发展和服务社会民众的理念贯穿经营工作始终,稳健经营,规范管理,将维护民族团结和发展民族地区社会经济作为第一要务来抓,加大信贷投放力度,行业投向涵盖能源、医疗、煤炭、建材、水利水电、教育、城建、商贸、农牧产品加工、房地产等多领域,成为支持民族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力军”。如青海银行海南州分行在成立不到四年的时间里,已连续三年获得海南州委、州政府“服务支持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先进单位”荣誉称号。玉树州分行成立后,认真履行地方银行服务玉树灾后重建的政治使命和社会责任,进一步贯彻落实《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金融支持玉树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的意见》精神,切实按照省委、省政府和玉树地震灾后重建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安排,充分发挥青海银行地方一级法人机构机制灵活、决策高效、办理快捷、服务优良的优势,提高信贷效率,切实做好金融支持工作,为打好玉树灾后重建攻坚战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四、特色立行科学发展大力推动金融创新

青海银行坚持“特色立行”、“创新立行”的理念,紧跟客户需求加快产品研发与创新步伐,推出了一系列既让利于客户又推动业务发展的金融新产品。2008年,青海省首张地方信用卡——“青海银行三江贷记卡”成功推出,填补了全省地方金融机构信用卡的空白;同年,成功由“西宁市商业银行”更名为“青海银行”,获得了“青海”这一金名片;2011年,网上银行业务正式上线,作为全省地方金融机构首个网上银行,极大地丰富了青海银行金融服务的内涵。同年5月,设立全省首家离行式小企业信贷中心;成立青海银行票据中心,票据业务迈上专业化、批量化、规模化轨道;2012年,引进德国IPC公司先进的微贷技术,大力拓展具有资源优势、民族特色和产品市场竞争力的优质小微企业客户,为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搭建更加便捷高效的平台,全行微贷业务取得长足发展;2012年,推出“中国旅游IC卡”业务以及专为建筑施工企业规范劳务工资支付的“三江幸福卡”。先后开办了个人住房、商铺按揭贷款、购置住房、汽车、高档电器、房屋装修等个人消费贷款,个体经商的周转贷款、“白领通”、“易贷通”个人贷款业务。网上银行业务相继推出跨行支付、银企直联和贴心商旅业务,客户数量迅速增加,功能不断完善,交易量持续扩大。2013年,汇聚多家之长研发并推出了具有储蓄存款革命性的“如意宝”业务,同时推行了5项减免收费政策,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在广大企业与客户中得到高度赞誉和好评。加快信息科技发展是助推现代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动力和引擎。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青海银行党委充分认识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想在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必须以科技为先导,大力推进信息科技建设步伐。为此,青海银行针对全行科技技术发展的现状已远远不能适应业务与客户需求,推动实现了“网上银行”、电票业务和新一代信贷管理系统等重大科技项目的顺利上线运营,使全行的科技建设和运用水平又上了一个新台阶。特别是2011年以来,全行制定实施了一系列科技攻关项目,并取得丰硕成果。新一代核心业务系统切换上线,同城灾备项目建成并通过验收,数据容灾水平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同时,制定和修订了20多项科技管理制度,填补了全行在信息科技治理、IT运行管理、外包管理、数据等层面的管理空白,为实施科技强行战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五、长远规划有效推进倾力培育企业文化

文化不仅是银行的灵魂,更是银行发展的动力。多年来,青海银行把培养企业文化作为谋求事业长久发展的出发点,努力构建积极向上、健康和谐的极具特色的企业文化,把“诚信包容、务实奉献、开拓创新、和谐奋进”的核心价值观,和“团结凝聚力量、团结铸就辉煌”的团队观融入到业务经营的每个层面。一是成立了企业文化领导小组,负责全行企业文化建设。在全行广泛征求员工意见,充实和完善青海银行企业文化理念的基础上,认真组织实施了“整章建制”工作,把青海银行近年来所取得的宝贵经验和形成的规章制度汇编成《企业文化建设系列丛书》,以此规范全员的工作行为,使企业文化真正内化为全行员工的自觉行为,充分发挥好文化引领经营工作的作用。在办好《青海银行》刊物的基础上,在全行营业网点开辟了“青海银行文化之窗”电子宣传栏,及时宣传行内文化动态工作,创办了《青海银行文化之苑报》。二是深入开展“标杆网点服务品质提升活动”,重点树立了一批“标杆网点”和“服务标兵”。青海银行城西支行营业室荣获“2012年度中国银行业文明规范服务千佳示范单位”荣誉称号。三是创新培养方式,优化队伍结构。青海银行树立“以人为本”思想,建立有利于各类员工发展的内部职务、岗位培训体系,把干部培养寓于选人、用人之中,在选人、用人中培养干部,拓宽培养内涵,积极营造团结和谐、积极向上、有利于增强全行凝聚力、有利于干部员工成长的工作环境,使众多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四是积极组织开展以“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为主要内容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通过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练内功、严要求、强素质、促发展”主题实践活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有力地提升了员工整体素质,改进了工作作风,提高了服务质量,提高了工作效率。五是不断改善员工工作环境及生活条件,以良好的企业文化和和谐劳动关系支撑改革发展。行党委利用连续几年增收的成果,积极创造条件,努力提高员工薪酬福利待遇,连续多年使员工薪酬水平超过10%的增长幅度。不断完善职代会职能,发挥职代会作用,使员工权益得到最大保障。从各种渠道倾听员工心声,尽心尽责地解决员工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不断增强全行员工的向心力、凝聚力和创造力,营造了心齐、气顺、风正、劲足的良好氛围,实现了员工价值与企业价值的同步增长。

六、履行责任求真务实塑造良好企业形象

第8篇

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要求,必须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要正确认识金融的双重属性。金融不仅仅是一个产业的概念,它还广泛渗入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这是因为金融具有双重属性:一是为实体经济服务的根本属性。金融脱胎于实体经济,依靠为实体经济服务而发展,在促进实体经济发展中壮大。二是作为虚拟经济自我循环的衍生属性。金融从出现伊始就存在脱离实体经济的强烈冲动,倾向于追求高风险、高收益的回报。马克思曾经对资本的逐利性、贪婪性做了详细描述,深刻揭示了资本主导下西方国家经济的致命问题与悲观前景。此次国际金融危机、欧洲债务危机爆发给西方国家乃至世界经济带来的巨大冲击已证明了这一点。只有使金融回归根本属性,始终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要求,才能有效遏制金融自我循环、自我膨胀的泡沫化倾向,才能有效防范金融风险。

第二,要处理好经营活动与投资活动的关系。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要求,并非意味着要把虚拟经济一棒打死。从经济发展的规律来看,随着国民财富的逐渐增长,必然要有一部分财富从经营活动中剥离出来,以金融资产的形式进行配置和管理。对于一个健康发展的经济体而言,投资活动和经营活动是推动经济发展的两大核心动力。要看到,改革开放30多年来,推动我国经济实现持续较快增长的主要是经营活动,而作为“另一种核心动力”的投资活动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这固然有当时我国金融资产还不够壮大有关,但也和对投资活动、对金融业重要性的认识需要在实践中深化有关。不管是过去单纯的“银行”概念,还是后来的“银证信保”概念,对金融业的认识都是着眼于首先“管好”而不是首先“用好”,强调“管住”而不是“用活”。因此,要处理好经营活动和投资活动的关系,一方面要大力推进投资活动的健康发展,着力增强“另一种核心动力”;另一方面要坚持立足实体经济,通过投资活动为经营活动提供多元化、灵活性、源源不断的金融资源支持。

第9篇

关键词:中国制造2025;高职教育;技术技能人才

中国制造2025为中国制造业的未来发展制定了宏伟蓝图,是中国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迈进的重要国家战略,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支撑就是人才。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主要平台,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高端智能制造业的兴起必将提高对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特别是一线高素质、复合型、技术精湛的技术技能型人才,这将对高职教育提出重大的挑战。

一、我国高职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现状

(一)高职技术技能型人才规模巨大

目前,我国已经建立起规模庞大的职业教育体系,职业教育为增加服务业和低端制造业劳动力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我国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和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据统计资料显示,2001年,中等职业院校在校生人数为1256万人,到2013年增至1803人。高等职业院校在校生人数2001年为479万人,到2013年增至1007万人;截至2014年,全国职业院校数量已达到1.33万所,在校生数量近3000万人。职业院校开设的专业基本涵盖了社会经济发展所需要的所有岗位与工作类型;职业教育招生也已占到高等教育的46%。

(二)高职技术技能型人才结构性矛盾突出

职业教育的规模已接近普通高等教育,但人才培养的质量仍然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存在差距,技术技能人才的结构性矛盾突出。据资料显示,我国技能劳动者仅占就业人员的19%,高级工或高级技师严重缺乏,低端技术技能人才数量庞大。一方面,随着人口红利消失,国内低端制造业向人力成本更加低廉的南亚等地区转移,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制造企业的转移,我国制造业在中低端的竞争优势正逐渐消失,对低端技术技能人才需求量大幅度降低,低端人才数量相对过程,呈现饱和状态。

另一方面,长期以来,我国制造业大而不强,创新乏力,追求规模效应而忽视核心技术研发,造成长期依赖国外技术输入的被动局面,也导致我国高端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缺失。在中国制造2025的宏伟蓝图下,将重点发展新―代信息技术、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传播、先进轨道交通装备、技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农机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设备。新兴高端制造业的发展离不开高端的研发人员,更离不开能够把先进技术进行转化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没有操作层面优秀的人才,再好的理论、发明都无法成为具有工业应用价值的产品。

(三)校企合作深度不够,人才培养质量不高

合作企业普遍缺乏参与职业教育的动力。合作内容单一,校企联系松散。企业与院校的合作几乎都是临时性的,当企业需要用人时,就接受部分职业院校学生的顶岗实习,或职业院校需要外聘实习指导教师时,才临时与企业进行联系,双方缺乏长期战略性合作机制。企业追求价值最大化的本性与高校承担社会人才培养的功能很难取得统一,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很难实现企业的育人主体作用。缺乏企业的有效参与,理论与实践无法实现对接交替,课堂教学与岗位锻炼也不能形成有机整体,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很难实现技能增长和职业能力的养成,造成高职人才呈现低层次化,不能满足社会对高职人才的期望,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脱节。

(四)职业教育人才培养通道未打通

高职教育是按照学历层次进行划分的,属于专科教育,我国还未建立符合职业教育的其他学历层次,造成职业教育人才成长缺少有效途径,近年来,国家积极推行中高职、高职本科衔接,但衔接制度仍待完善。再者,由于高职教育层次低,并缺乏上升通道,也造成社会的认可度普遍偏低。“二流教育”等观念仍然较为严重,就业歧视广泛存在,这也进一步导致生源数量及质量的滑坡,形成了恶性循环。

二、中国制造2025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提出的要求

中国制造2025提出,我国制造业发展不再一味的追求规模扩张的速度,而要注重质量和效益。把创新作为推动新一轮制造业发展的核心动力,要加强核心技术的研发及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提高创新研发能力。要实现转型发展,人是首要因素,制造强国一定是制造人才的强国,从美国和德国等制造业强国的经验来看,重视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是保持创造力的有力支撑。

(一)高科技含量产业需要创新型技术技能型人才

中国制造2025的发展方向将带来产业的全面升级,高科技含量业态将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流,低科技含量企业逐步被取代。在这一转型过程中,生产方式的精细化和工作流程的不断优化都需要大量能够主动参与研发的创新型技术技能型人才。

(二)现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

将推动生产过程的智能化,也将全面提升企业管理、产品服务、后期维护的智能化。智能生产系统能够替代人类完成大部分的简单操作工作,从生产线上解放出来的员工将从事产品设计研发、工艺流程设计研发、智能系统管理维护等更高层次的工作。

(三)定制化生产、个性化生产要求产品制造者和产品设计者高度统一

产品的完成过程就是产品的设计过程。设计与制造之间的界限不再像传统制造业那样泾渭分明,一线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不仅要有动手操作的技艺,更要能够应用信息化手段M行设计研发,对产品的全过程都能够理解和参与。

三、高职教育的转型发展的思路

(一)专业设置调整

中国制造2025重点发展的10大领域,将带来整个制造业重心的专业,也将带来专业人才培养方向的转移。从整体上看,我国高职专业布局要进行统筹优化,使其能够与制造业的升级换代相匹配,培养出适合经济发展需求的人才。结合重点发展领域,将信息技术、互联网思维引入到专业设置中,进行专业调整。

(二)强化校企合作联合培养

一方面,高职院校培养了大量的毕业生,另一方面,企业抱怨招不到合适的技术技能人才,这一矛盾的根源在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与社会人才需求脱节,校企之间的隔阂造成学校不能掌握企业的实际需求,人才培养效果不理想。高职教育应与用人企业联合进行人才培养,让企业参与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来,把企业的需求真实的体现在人才培养方案里,把岗位能力要求体现在课程内容和实践内容里。让企业和学校共同来主导人才培养,在理论知识教授层面,发挥学校的教学优势,在职业精神、技术技能层面,体现企业实际操作强的特点。推进校企深度合作,突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培养出能够适应高端制造业所需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三)构建完整的职业教育体系

构建层次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打通技术技能人才成长通道,为技术技能人才的发展提供渠道,发挥职业教育作为国民经济重要支撑的功能。首先,中国制造2025的高端智能制造业的发展目标,需要大量的具备研发能力和进行知识技能转化能力的技术技能型人才,这就要求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向上游提升,丰富和完善职业教育层次是培养层次高移的客观需要。其次,作为一种教育类型,高职教育也有完善层次体系的内在需求。职业教育长期作为学历层级的底层,不利于其服务经济社会功能的发挥,导致的一系列问题已经严重制约了职业教育的发展。作为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输出平台,高职教育在中国制造2025国家战略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高职教育的发展需要得到社会的广泛重视和认可,建立完整的培养层次体系是其自身的迫切需求。

(四)高职教育要注重人的全面发展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