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14 17:28:36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国际化战略分析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一、京东商城现有国际化发展战略分析
京东国际化战役于2015年正式打响,2015年下半年,继法国馆、韩国馆、日本馆、澳洲馆陆续上线后,京东全球购的“美国馆”也正式上线了,商品将涵盖服装、美妆、运动、红酒、母婴、等多个品类。在纽约市举办的“美国馆”启动仪式上,京东集团CEO刘强东发表演讲,并于会后对京东的国际化发展思路做了多方面的阐述。
(一)建立美国海外仓库
京东物流成为能在行业内取得优势不是因为其人工成本的低廉,而是因为其建立了仓配一体化系统,这样能够极好的提高效率,减少各方面浪费。
(二)与国际物流企业DHL达成战略合作协议
京东将DHL主要用于跨国境物流部分,最后一公里部分京东自己配送,DHL主要为其提供货物始发国配送、空运、海运、仓储、国际快递等服务,这样既保证了京东国际化的物流需求,又保证了让自己的团队直面消费者,以致能够保证用户体验不会因为物流公司的疏忽而为公司带来不良影响。
(三)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特点来采取不同策略
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方法,这是跨国发展必要之道,京东认为,在成熟的市场可以采用投资并购的方式,这样可以C合当地情况适应当地环境,以获得更好的发展,而在东南亚这类电商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的地区或国家,可以直接复制京东本身的模式来提高效率。这种根据地域差异化的发展策略有利于保持企业自身的合理性并有助于公司的长远发展。
(四)在全球范围类扩展产品品种
目前京东全球购产品的种类已经超过了100万种,并会不断让品牌商了解京东,让更多的商品进驻京东。这样的策略使京东的产品不断国际化不断多样化,能够吸引更多消费者,使企业不断壮大,又会有更多了国际品牌商入驻,形成良性发展。
(五)保护知识产权,坚持做正品
知识产权是一个品牌最重要的财富,保护知识产权即保护了商家的利益,获得正品是消费者的需求,坚持做正品即保护了消费者的利益,最终在保护前两者的前提下,企业能够成全自身的利益,赢得良好的口碑,不断扩大市场,获得长远的发展。
(六)让多数美国品牌商几乎免费的体验自身的服务
在自身在国际上不够优秀的情况下,京东让美国品牌商几乎免费的体验它们的服务,不得不说这是一步惊险却有重大意义的棋,这样的行为,能够让自己在国内的知名度提升到国际,并且因为京东本身系统较为完善,在国际上获得良好的口碑并不存在太大问题,通过美国的传播,京东的国际化进程会有大幅度进步。
二、京东商城现有国际化战略的补充建议
根据以上关于京东商城的分析,本文对其现有的国际化战略作出以下几条补充建议:
(一)对商业模式不断创新,保证企业长远发展
京东商城自2004年成立到现在已经12年,在这12年里京东一直靠低价低毛利来提升市场占有率,与其他电商不断开展价格战,以此来赢得客户和市场,这样适合长期发展吗?答案是肯定的,这种局限于蝇头小利的战略只适合企业初期发展,如若不更新商业模式,将得不偿失,IDG熊晓鸽也曾说过,电商烧钱来扩大份额是没法成功的。
阿里巴巴集团执行副总裁在一次年会演讲上表示:“未来的电子商务模式在于C2B模式,B2C只是现在的一个过渡阶段。”需求由消费者产生,未来的价值链靠消费者推动,个人定制将成为主流,随着未来互联网的不断发展,消费者的声音会越来越强,他们更加追求个性化的、差异化的、多样化的产品,所以京东应该从价格战的泥沼里走出来,放眼于未来,为商业模式的更新转型至C2B做好准备。
(二)抓住发展机遇,拓展市场,坚持差异化道路
现在这个时期正处于一个全球互联网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各国经济复苏,互联网技术增强,在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到,无论是政策、经济环境还是社会、技术环境都是处于一个很利于跨境电商发展的状态。所以京东应该抓好这个时机拓展国际市场,无论是在范围还是商品种类上,根据当地情况进行覆盖和丰富产品。并且,京东还应找到自己的定位,坚持走差异化道路,积极建立海外仓,这样减少竞争者的威胁,提升用户体验。
(三)提升自身质量,提高盈利能力
目前,我国的电商市场已经趋于成熟,世界电商市场也已出现很长一段时间了,京东虽说一直亏损仍能持续经营下去,可是终要回到企业之本:盈利。获得利润是企业成立的根本目的,一味的低价不是长远之计,京东商城应不断完善自身系统,产品、销售、物流、售后等一系列内在因素需不断维护升级,这样才能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形成品牌内涵,提升品牌效应。自身的质量提高到一定高度,才不至于畏惧竞争对手的恶意竞争,这样才能使京东达到更好的盈利效果。
(四)注重人才培养,招纳广大海外人才
虽然目前京东已经开始在海外人才招聘上有所动作,但仍然力度不够,需要多在国际上提高自己的知名度,注重企业的宣传,寻找价值观与企业相匹配的人才。以人为本,培养员工的创新精神,来带动企业的进步,并要关注员工进入企业的后期工作,防止人才流失。
关键词:制造业企业;国际化战略;对外贸易
随着产业向高加工度方向的进一步升级,制造业占GDP的比重还可能出现小幅度的上升。我国制造业要取得长久的发展,必须应对经济全球化,逐步融入到国际从分工体系中,不断提高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一、我国制造业的概况和特征
2006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总规模为4.31万亿人民币,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为36.8%,就业人员规模为8406万人,占就业人口总规模的比例为11.3%。我国制造业增加值规模居全球第四位,占全球制造业总量的比例,从2006年的3.1%提高到2009年的6.2%,提高幅度达一倍多,而同期日本和德国制造业占全球总量的比例分别由23.1%、10.3%下降到18.3%、7.6%。但我国人均制造业增加值仅为344美元,约为发达国家的1/17。
从近年来我国制造业的结构变化看,呈现如下的特点:
(一)重化工业的加速发展
轻制造业主要是生活资料行业,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由2006年的38.25%下降到2009年的27.14%,同期重制造业主要是生产资料行业所占比重由45.32%上升到54.04%,尤其是2006年之后,重制造业的比重加速提高。由于计算口径等原因,我国与日本等国相比,重制造业比重较高,但可从中发现的基本趋势就是出现了重化工业加速发展的特点。
(二)高增长产业交替出现
高增长产业交替出现,当前的高增长产业主要集中在重化工业和电子信息等技术密集型产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现了三轮以高增长行业推动经济进入高增长周期的过程,形成了结构变化推动经济增长的格局。第一轮是20世纪80年代初中期以轻工、纺织为主导的增长周期,以满足居民的吃、穿为主。第二轮增长周期始于90年代初期,起带动作用的高增长行业包括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家电产品等。第三轮增长周期是发生在2006年之后,住宅、汽车、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通讯成为新的带头性高增长产业,并由此带动了钢铁、机械、建材、化工等提供中间产品的行业快速发展。这三次结构转变都与居民的消费结构升级相关,形成了消费结构升级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发展规律,这是消费导向型工业化战略必然出现的结果。
(三)产业向高加工度方向发展
工业内部结构升级,一般遵循加工深度不断深化的有序过程,按照由采掘业向原料工业、初加工业、高加工工业的升级过程,同时也是低附加价值产业向高附加价值产业的演进过程。
由于加工业发展速度加快,在重工业当中其所占的比例呈上升趋势。2006年至2008年,重工业中的采掘业所占比例下降了5.06%,加工业却提高了4.93%,而原材料工业则略有下降。采掘业、原材料工业、加工工业之比,2006年为1∶2.1∶2.10,2008年这一比值达到1∶2.77∶3.09,产业呈现向提高加工深度的方向升级的特征。
二、我国制造业企业国际化战略模式选择对策
目前我国企业国际化的步伐刚刚开始,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韩国的企业国际化起步阶段相比,国内外环境已相去甚远。国际环境方面,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大力引进外资发展出口贸易,虽然在许多领域已经对外企开放,但是国内企业长期受到保护,未能真正融入国际市场。在我国加入WTO后,我国企业直接面对来自国外大型跨国公司的竞争,国际化战略不得不提上日程。与发达国家企业国际化初期阶段相比,我们的企业更多是被动适应国内市场方面,我国市场本身还具有相当大的发展空间,而且国内的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价格相对便宜,出口加工制造业具有天然优势。跨国公司纷纷把生产制造中心迁移到我国,既利用了国内廉价的劳动力,又能发掘巨大的市场潜力。因此,我国企业必须寻找灵活的方式进入国际市场,并且要注意国际化模式的动态调整。
(一)贴牌战略模式
从我国制造业的基本情况来看,我国的家电产品在制造业中占有的比重迅猛增加,对于这类制造业产品,我国企业应实施贴牌战略。实施贴牌战略有很大的优势。首先,我国许多厂家品牌影响力不大,技术开发投入不足,又没有资金去拓展销售渠道,产品在市场上销路不畅,因而造成大量资源的闲置。实施贴牌战略有利于我国企业消化过剩的生产能力和闲置资源。其次,有利于我国企业学习国外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从总体来看,我国还处于工业化的中级阶段,相对于发达国家,我国企业在新一轮全球经济竞争中处于被动地位。缺乏核心技术和管理效率低下已成为我国企业向前发展的瓶颈,而技术开发往往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再次,有利于我国企业摆脱技术风险和市场风险。当前世界科学技术更新换代速度非常之快,我国企业还没有能力承担这种新技术快速淘汰的风险。通过“你拿过来,我仿照生产”的方式,我国企业不必承担技术淘汰的风险。从全球视角来看,我国有良好的基础设施条件、劳动力资源优势和配套产业的发展。为降低成本和开拓市场,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生产基地已成为大型跨国公司战略发展的普遍趋势,我国企业与跨国公司合作利用其强大的品牌,可以实现最初的资本积累。
(二)海外投资模式
我国制造业企业的跨国经营主要是体现在海外投资方面。根据制造业的特点,海外投资模式在重工业方面显得尤为重要。从目前情况看,我国企业建立海外营销渠道具有一些优点:一是企业可通过构建自己的海外销售渠道,从而减少中间环节,将产品直接销往海外目标市场,有利于扩大出口规模。二是在此模式下,企业不仅可以直接扩大产品出口,通过直接掌控海外销售获得流通领域的可观利润,还能直接了解市场信息。三是“国内生产、国外销售”对于我国企业具有吸引力。四是对于部分大型企业而言,设立海外营销渠道,有利于全面考虑进出口和国内外市场可利用的资源。五是从宏观经济角度看,还能够为国家出口创汇,并解决大量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三)“模仿创新为主,合作创新为辅”模式
制造业技术创新方式有自主创新、模仿创新和合作创新三种方式。其中通过自主创新方式获取的先进技术,有利于形成较强的技术壁垒,使自己处于较强的竞争地位,并形成创新的辐射和聚集等效应,但自主创新需要很强的技术条件,市场风险大。而模仿创新通过学习、模仿创新者的最新成果,集成和转化为自己的创新点。模仿创新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投入的后倾性,即将有限的资金和技术力量投入先进制造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应用上,同时所承担的风险也比较小。合作创新方式是指中外企业、研究机构和高校之间,通过优势互补、共同研发而获取创新技术的行为。根据目前我国制造业的情况,可选择“模仿创新为主,合作创新为辅,最终实现自主创新”的方式获取制造业创新性技术。为此,一是积极引进外资,利用其技术溢出效应,提高我国制造业的技术学习和模仿能力。二是加强与研究机构和高校的合作,利用第三方智力,提高我国制造业的技术创新的速度。三是注重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和吸收。
(四)信息化模式
对于我国钢铁、化工、电子信息等技术密集性制造业企业,实行信息化模式尤为重要。所谓的信息化模式,是指将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现代管理技术与制造技术相结合,改善制造企业的经营、管理、产品开发和生产等各个环节,提高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和企业的创新能力,降低消耗,带动产品设计方法和工具的创新、企业管理模式的创新、制造技术的创新以及企业间协作关系的创新,从而实现产品设计制造和企业管理的信息化、生产过程控制的智能化、制造装备的数控化以及咨询服务的网络化,全面提升制造业的竞争力。借助信息化模式可加快企业国际化的步伐和提高企业竞争力。例如,宝钢集团有限公司采用集中一贯管理模式和制造执行系统,贯通了订单计划到作业计划的技术,加上它雄厚的生产过程自动化基础设施,首先在我国大陆钢铁行业成功建成了整体产销管理系统,并很快发展到企业资源的全面规划、电子商务、经营决策支持等纵深领域。
(五)绿色制造模式
从保护国际环境出发,我国企业应向绿色制造模式发展。所谓的绿色浪潮,是指以保护环境和回归自然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绿色营销活动。其主要特征是:提倡绿色消费观念、营造绿色消费的群体意识。创造绿色消费的宏观环境,培育绿色文化,进行以绿色产品为主要标志的市场开拓。这种绿色消费浪潮,适应了人们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因此,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和各国消费者的认同。在绿色浪潮中,企业发展目标开始了与环境目标的融合;企业管理理念、营销理念开始了与绿色生态理念的融合;这种绿色浪潮的飞速发展,已经为绿色制造奠定了坚实的生态基础并提出明确的生态要求。
当前,绿色食品、绿色服装、绿色家电、绿色家居、绿色包装、绿色建材、绿色环保汽车,绿色节能产品的发展提出了一个共同的要求,就是必须从制造业下手,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和设备支撑。这种巨大市场需求不仅给制造业提供了巨大的商机,而且给制造业提出了创新的方向和目标。发展绿色制造模式可以从国际贸易和国内需求两方面来研究其必要性。
从国际贸易看:近年来,许多国家要求进口产品要有“绿色标志”认证。有些国家还制定了极为苛刻的产品环境指标,设置了“绿色贸易壁垒”。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加快绿色制造业的发展。确保产品的制造过程能够满足绿色认证的要求。
从国内需求看:洁净生产和净化环境的要求亟需烟气脱流装备,水资源的匮乏亟需绿色水资源洁净装备;环境污染的控制亟需清洁能源制造设备,小至眼镜架的生产也亟需无焊药一次成型焊接设备。
三、结束语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制造业依旧是外商投资的主要领域,随着跨国公司在华技术转让和研发活动日趋活跃,我国制造业融入到国际经济分工体制之中。由于重化工业快速增长的情况还可能维持相当一段时间,从中长期来看,能源、资源、环境将明显制约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为了促进我国制造业进一步发展和提高国际竞争力,我国制造业企业的国际化发展战略是我国企业面对的非常重要的问题。我国企业的成功的关键在于如何开拓思路,打破思维定式,把我国的比较优势转化为企业的独特的竞争优势,只有这样,我国的制造业企业才能在国际竞争中取得胜利。
参考文献:
1、周健临.现代企业国际化经营[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
2、刘小东.面向先进制造业的企业发展战略[J].当代企业管理,2008(12).
3、刘树森.现代制造业企业信息化[M].科学出版社,2009.
论文关键词: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战略
中小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截止2009年9月底,全国工商登记企业1023.1万户(不含3130万户个体工商户),超过企业总数的99%以上。目前,中小企业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价值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60%左右,纳税额为国家税收总额的50%左右,提供了近 80%以上的城镇就业岗位。在2008年底和2009年上半的金融危机中,中国的中小企业遭受了较大冲击,特别是对于外向度较高和劳动密集型的中小企业影响尤其严重。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正在消退,全球经济正在逐渐恢复,但在危机中投入的大量货币正在形成通胀的压力,各国企业面临重新调整产业结构和商业模式,中国的中小企业在2010年将会面临怎样的挑战,中国中小企业如何发现并把握国际市场的机遇与挑战,如何借助自身的优势,在新的经济增长形势下获得高速的发展,这已成为当前巫待解决的问题。笔者正是基于这种背景和考虑,围绕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中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根据中小企业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对中小企业进行国际化经营的战略选择提出了一些建议。
一、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面临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分析
本文采用SWOT分析法,对我国中小企业开展国际化经营的内外部环境进行分析。SWOT分析把环境分析分成“机会和威胁”,资源分析分为“优势和劣势”。本节针对中小企业所面临的环境的动态变化,分析中小企业所面临的机会与威胁,并明确自身现在和将来具有哪些优势与劣势。
(一)中小企业所面临的机会
1、知识经济时代为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提供了新的动力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经济的全球化有了新的内涵,主要是知识产业的崛起,计算机技术与通讯技术的结合,使得世界更加开放,全球竞争日益激烈。一国的国际竞争主要表现为效率的竞争、质量的竞争,胜败关键取决于智力资源及国家的创新能力,取决于企业的竞争力,而不在于企业规模的大小。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表明,中小企业由于具有产业规模小、资本和技术构成低、数量众多、分布面广、经营灵活、形式多样等特点,使它在保护充分竞争、活跃市场、进行技术创新和组织创新、以及增加就业机会等方面都发挥着大企业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一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持力量。
2、电子商务的兴起和发展为中小企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电子商务和计算机网络改变了信息的传递方式,减少了信息传递的层次,使高层决策者与基层执行者面对面,更容易从实际出发及时进行决策,提高企业管理的效率。企业充分利用网络的虚拟信息技术,从信息管理的各个方面把小企业做大、做强,使中小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另外,企业还可以通过网络信息及时宣传自己的产品信息,将产品在第一时间投放市场,开拓国际市场。
3、我国政府对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提供的配套扶持
我国政府己意识到中小企业对于扩大就业、发展外贸、加快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建立健全了一系列促进中小企业的法律法规。我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鼓励和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尤其鼓励外向型中小企业的发展,对中小企业的外贸出口、海外投资,在资金、外汇管理、出口退税等方面给予优惠;进一步深化外经贸体制改革,使更多的中小企业获得了进出口经营权;又实施了一系列完善外经贸调控体系的政策。
(二)中小企业所面临的威胁
国际市场的经营环境诡谲多变,当企业在选择最适当的国际化经营战略时现代企业管理论文,必须考虑到进入国际市场必须承担的外在环境如政治、经济、文化等风险。
1、政治风险
区域性社会动乱、国际禁运、种族歧视、贸易保护主义、政府的限制性政策(如外汇管制)等都对企业的跨国经营构成风险。其中国际贸易保护主义近些年正以技术标准、绿色环保、食品安全、反倾销、知识产权保护等多种壁垒形式日渐猖獗[1]。金融危机以来,美国等个别西方国家甚至有政客明确要求本国政府鼓励国民优先购买国货的极端现象。这些情况虽然难以阻碍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趋势,却不能不为国际化经营的企业所顾忌。
2、经济风险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状况势必影响与其有贸易、投资关系的他国企业的经营。当前的全球性经济衰退对依赖外部市场的我国众多企业所造成的巨大冲击就是一个现实事例。常见的经济风险有国际市场原材料供求发生巨幅震荡以及由此导致的价格波动,国家的货币和财政等经济政策的变动等,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外向型企业的经营。
3、市场竞争的风险
国际市场的横向竞争环境和纵向供求关系远比国内市场情况复杂和严峻。除了在数量上存在更多强有力的竞争对手,市场对企业的行为规范亦有更多限制,对产品、服务的质量和价格要求更加苛刻。在某些情况下,质量引发的问题也许会招致企业承担巨大的连带赔偿责任;而简单的低价让利行为也可能因涉嫌倾销引发制裁。
4、法律风险
从事国际贸易需要对本国和目标国相关法律以及世贸规则有所了解,确保自身的依法经营并得到法律的保护。在正常的国际经贸活动中难免有时与合作方发生业务纠纷。当纠纷需要通过法律手段来解决时,法律的适用、裁决的执行等都将因当事各方的不同国籍而变得复杂,自身权益的有效维护难度很大,相关的费用成本亦是不可忽视。
(三)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的优势
1、产权优势
国有资产流失是中国当今经济领域内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国有企业的海外经营状况也很不理想,相比较而言,中小企业的产权要明晰得多,经营者的利益与企业的经济效益直接挂钩,保证了企业经营者的积极性,有利于中小企业跨国经营的顺利进行[2]。
2、技术优势
在中国,中小企业在家电、纺织、轻工、电讯设备制造等产业的小批量制造技术和多功能的机器设备就较为适合发展中国家市场的需要。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中小企业相比,中国中小企业具有适应当地条件的技术和成熟的工艺等方面的竞争优势。因此,中小企业对外投资更能适应国际市场上日益凸显的市场多样化需求趋势。
3、经营机制和规模的优势
中小企业规模小,进退市场的成本与大企业相比要小得多,当发现有的市场有利可图时,就快速进入;当所处的市场竞争激烈,企业生存困难时,就迅速退出该市场。大企业决策所需的信息往往要层层传递,这样容易导致信息失真。中小企业内部的环节相对较少,有利于提高管理效率,占得竞争的先机。
4、集群企业的内部化优势
我国中小企业规模较小,资金资源有限,其内部规模经济性并不明显。但各中小企业如果组成“企业群”,进行“集群式”对外投资,就可充分共享经营资源,形成规模优势。
(四)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劣势
1、开拓国际市场的能力差,经营管理水平低
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综合能力还存在诸多欠缺,产品层次低、技术水平不高、缺乏自主知识产权、国际化观念淡薄、自律性和网络化组织欠缺、对外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研究重视不够等,都严重地制约了中小企业走向国际市场的经济效益水平的提高。中小企业在成长中不协调现象之一,就是企业的规模呈现高速增长,企业的制度呈现创新型成长,企业的整体素质呈现渐进式成长,而企业家队伍建设只是呈现适应性成长。也就是说,企业的管理水平跟不上迅速发展的形式,应对不了不断出现的问题。
2、产品科技含量低,缺乏国际竞争力。
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源于科技创新,与发达国家的企业相比,我国企业大多先进设备较少、技术创新能力差、产品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低[3]。正因如此,我国中小企业在国际市场上主要以低价取胜,导致了市场所在国、地区的反倾销行为,甚至一些产品的许多海外市场丧失殆尽。因此,科技的提升已成为我国企业国际化战略的最大障碍。
3、缺乏有经验的对外贸易经营管理人才
外贸经营是项复杂的工作,需要具备深远的战略视野和敏锐的市场眼光、丰富的操作实务知识和经验、通晓国际管理的复合型经营管理人才,相对大型企业来说,中小企业实力薄弱,社会影响力较小,更是难以吸引高素质国际型人才,普遍存在缺少对外经贸业务、管理、技术人才的情况[4]。
4、缺乏融资渠道,筹资困难
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需要资金的支持,在自有资金十分有限的情况下,必须寻求外部资金来弥补缺口。但是由于中小企业可抵押资本实力较弱,信用等级偏低,经营管理水平不高,取得银行贷款的难度相对较大。据中国中小企业协会提供的一项数据显示,我国每年都有35%左右的中小企业关门倒闭,其中的60%多是由于融资困难所致。
二、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的战略选择
(一)品牌战略
品牌是企业无形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在产品技术与质量差异性较小的企业之间的竞争中,品牌形象甚至会主宰市场的成败。中小企业产品在国外时会直接受到本土产品的冲击,在价格和质量相同的情况下,消费者更钟情于本土产品。因此,塑造和培养一批高附加值的国际品牌,就成为中国企业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成功搏杀的关键。
1、贴牌生产
贴牌生产(OEM),即一些大企业不直接从事产品生产制造,而是利用自己掌握的核心技术负责设计和开发新产品,控制销售渠道,具体的生产制造流程交由别的中小企业完成,承接生产业务的中小企业就被称为OEM厂商,生产出来的产品被称作OEM产品,产品上不加注制造企业的任何标识,而是按照品牌所有方的要求加注指定的品牌。我国中小企业应借OEM使产品走出国门之机搜集海外市场的信息,了解对方国家消费者的消费习惯,熟悉国际竞争规则和相关法律法规。通过贴牌生产,提高国际市场上的营销能力,促使企业自身改进生产质量、管理体系,可以了解世界市场最新产品的情况,根据这些最新的市场信息及时对自主业务进行调整。
2、创立品牌
创立品牌并非一蹴而就的事,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是一项花费大、时间长、风险高的投资项目。在品牌创立和推广上,作为中小企业在品牌国际化创立和推广的初始阶段,可以通过商品输出,利用外国商家的营销渠道来创建和扩大品牌的影响力,企业可充分利用外商长期建立起来的销售网络和信誉,帮助自己的产品迅速进入国际市场[5]。核心品牌形象的树立不只是做广告,还应该包括国际公共关系的建立。通过双向的信息交流,在企业组织与公众之间建立相互了解和信赖的关系,树立起良好的信誉和形象,从而促进企业本身目标的实现。
(二)利基战略
所谓利基战略是一种以专业化为基础的复合战略,指企业选定一个很小的产品或服务领域,集中力量进入成为领先者,从当地市场到全国,再到全球,同时建立各种进入壁垒,形成持久的竞争优势[6]。
1、特色产品的选择
产品是企业进行国际化经营的核心和物质载体,为避免和大企业正面交锋,我国中小企业在选择产品策略时,应紧紧围绕是否能发挥企业特长、形成优势来进行。由于我国中小企业本身规模小,无法达到规模经济,成本难以大幅度下降现代企业管理论文,因此,我国中小企业可以从特色经营下功夫,生产和经营与众不同的产品,实现以特色取胜。在产品的开发方面愿意设计和生产适合当地条件的产品,开拓大的企业不屑一顾的市场缝隙,使其产品具有相当高的专业性和独特性。
2、投资区域的选择
鉴于中小企业的小批量制造技术和多功能的机器设备较适合发展中国家市场的需要以及劳动密集型技术等低成本的竞争优势,因而,中小企业可选择经济发展水平与中国相似的国家和地区投资,着力挖掘市场优势。近年来,拉美地区实施开放政策,经济保持适度的增长率,各国对该地区的跨国投资额也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中国中小企业可借该地区引进资金并实施各种优惠政策的有利时机进行跨国经营;同时,东欧、中亚等作为中国的近邻与传统友好国家,我们也可以发挥其拥有的小规模技术优势,积极渗透东欧等国的市场,增强其自身的竞争实力,进一步开拓新的市场。
(三)地域集群化战略
迈克尔·波特在他的竞争优势理论基础上对中小企业集群的定义是:某一特定产业的中小企业和机构大量聚集于某一特定地区,形成一个稳定、持续的竞争优势集合体。由于中国所特有的文化和人文情结,各行各业的中小企业通过地域、血缘构成一个较完整的分工网络,形成大大小小的企业地域集群,每个企业只专业化生产一、两种成本最低的零部件,产生规模效益。中小企业通过集群形式,可以依靠“集体”的力量在国际化经营中谋求比单个小企业更强的竞争优势,中小企业通过统一对外促销、规范品质标准、推广共同商标、共享集群信誉等“集群效应”,获取单个中小企业很难具有的差异化优势。这既可以增强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又可以避免中小企业各自为政所造成的恶性价格竞争。
(四)人才战略
发展国际化经营管理,不仅需要金融、法律、财务、技术、营销等方面的专业人才,更需要有战略思想和熟悉现代企业管理的经理人才。在目前国内比较缺乏熟悉国际规则和东道国的市场法律的人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招聘优秀的国际人才来弥补靠自身培养之不足。另外,企业必须重视对东道国本土人才的利用,这一方面是由于我国企业在产品研发人才和市场营销人才方面的相对短缺,另一方面是由于东道国本土人才更加熟悉本土市场,能更快地对本国市场需求的变化做出反应。
(五)借力战略
在国际化经营过程中,中小企业孤军奋战、依靠自己的力量获得成功的几率是低的,必须适当得“借力”,也就是借助外界的力量。我国中小企业应抓住契机,主动自觉、有选择地通过参与各种形式的战略联盟来“借力”[7]。通过政府制定一定的信贷优惠政策来借力,政府应制定一定的信贷优惠政策,建立多渠道的筹融资体系,解决中小企业的跨国经营的融资困难。许多国家政府通过国有银行向本国境外投资者提供优惠贷款,中国政府首先应对有市场前景的产业或地区投资项目,通过财政贴息、税收优惠等措施,以优惠的利率为中小企业项目提供长期信贷,并建立健全的中小企业融资信用担保体系,积极发展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可建立专门的中小企业融资机构,更好地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资金支持其跨国经营的正常发展;其次,建立境外投资保险制度,为中小企业的国际化发展提供必要的安全保障;最后,要加快发展资本市场,培植科技、创新型中小企业的融资能力。股票与债券发行应适当向科技、创新型中小企业倾斜,鼓励与支持有经营实力的中小企业向境外发行股票或债券。
关键词:流通产业 流通国际化 利用外资
商务部2006年10月11日公布了《商务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该《纲要》是我国商务领域的第一个中长期总体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十一五期间,要按照建立大开放、大市场、大流通的商务发展新格局的总体目标,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加快发展国内流通业,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大力提升市场功能,积极培育经济发展的自主动力。坚持对外开放,创新开放方式,建立和谐的对外经济关系,全面提升对外开放的层次和水平,增强在扩大开放条件下促进自主发展的能力。
商务部商务领域的总体规划强调了大开放、大市场、大流通的总体目标,这不仅与我国的经济发展形势相适应,而且也符合我国政府加入WTO的有关承诺,即我国将在加入WTO的5年内全面开放流通领域。在这样的前提下,我国流通产业必须要为在更加开放的条件下的发展做出战略性的调整和选择。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世界流通产业的结构变化
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在上个世纪的中后期以不可逆转之势不断地发展和深化,使得世界流通产业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结构性变化,呈现出流通国际化的特征。
流通国际化是流通要素跨国界的流动,其基本表现形式为资本的国际化、管理的国际化和商品经营的国际化(邓永成,2004)。流通国际化是一个双向过程,可以将其概括为外向国际化和内向国际化,前者是一国的流通企业通过各种形式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使企业经营具有国际化特征;后者是外国流通企业进人国内市场,使国内市场竞争呈现出国际化特征。
流通国际化特征的形成使得世界流通产业形成了“大企业主导的格局”,国际性超大流通企业在世界流通产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财富》全球500强行业的统计见证了国际性大型流通企业的迅速成长,例如在《财富》2002年度世界500强中,零售企业共49家,其数量仅次于位于第一位的银行业。2002-2005年,零售业巨头沃尔玛一直雄踞世界500强首位。2006年度世界500强前50位中,沃尔玛位居第二位,家乐福居25位,美国的批发零售业企业麦克森和家得宝分别位居第30和43位。
世界流通产业大企业主导格局的形成,其重要原因在于流通国际化导致的全球采购与跨国营销。随着全球采购和跨国营销的发展,商业资本逐渐主导全球生产,因此从生产企业的集中统一采购使跨国商业企业对生产领域的控制能力得到强化。
开放条件下我国流通产业面临的变化
(一)我国流通国际化政策的演进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流通政策演变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979~1992年,流通政策重点是调整流通领域的所有制结构,转换国有流通企业的经营机制以及流通现代化;第二阶段为1993~2001年,这一阶段的政策重点是规范流通秩序、流通领域的对外开放和促进流通现代化;第三阶段为2002年以后,这一时期的政策重点是针对入世后流通领域即将全面开放而制定的一系列对外开放和促进流通产业发展的政策。
我国流通国际化政策是以流通领域的对外开放为主线的,而我国流通领域的对外开放始于1992年7月。国务院在此后的十年间逐渐地扩展了对外开放的范围和程度,并在2002年首次将批发和零售贸易业列为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2004年6月,商务部颁布了《外商投资商业领域管理办法》,它是目前我国最完善的流通国际化政策,按照入世相关承诺,该《办法》无论在业务领域、地域范围、股权比例、经营形式等方面,还是在外商投资的审批制度方面都有重大突破。
(二)流通产业进入全面开放的竞争格局
根据我国加入WTO的相关承诺,2006年我国流通领域进入全面对外开放的新阶段,因此不仅流通政策有了相应的调整和改变,并且流通产业也要面临新的竞争格局。也就是说,国内流通产业不仅要更加深入地融入到国际市场中去,而且还要应对外国流通企业进人国内市场而使国内市场的竞争呈现出国际化的特征。
随着我国流通产业的全面对外开放,外资流通企业将在我国市场实现全方位的扩张。外资进入的力度、方式等都将呈现新的特点,其管理输入会全方位地转向本土化经营,实施人才本土化、经营本土化、商品本土化,经营的领域也会从零售领域向批发、物流等流通纵深领域发展,并将在建立跨国采购中心、发展物流配送、开拓仓储服务、开展流通加工等方面加大投入力度。
在如此全面开放的新的竞争格局下,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将是不争的事实,企业兼并重组的频度和力度也会加大,因此大企业作用会日益突出。
(三)流通产业改革的深化及寻求突破
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流通产业在引导生产、促进消费、扩大内需、增加就业等方面的作用日趋显著,已逐渐成为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先导型产业。正因为如此,流通产业的改革与发展也变得更加紧迫和重要,而且很多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使得流通产业的改革与发展成为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之一,迫切需要新的突破。
流通产业的改革和发展应该适应内外贸一体化的发展目标。一方面内外贸一体化的加快发展给国内流通企业提供了更为广泛的空间,特别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步伐,中国日益成为世界制造业基地及主要的商品采购市场和销售市场,我国流通业将成为全球供应链中的重要一环,国内流通企业面临着很多的机遇。另一方面,由于世界主要经济体经济增长依然乏力,贸易保护主义加剧,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我国的流通产业外向国际化的发展道路会是比较艰难的。因此,就更加迫切要求加快流通产业的发展和提高流通现代化水平。
我国流通产业的发展战略
为了适应世界流通产业的变化趋势,以及我国流通产业面临的主要变化情况,流通战略的全球化应该是我国流通产业的必然选择。随着我国流通产业全面对外开放的到来,我国的流通国际化特征将显现得越来越明显。内向国际化方面,国外流通企业在我国加快了扩张的步伐;与此相对应的外向国际化方面,国内一批大型流通企业也把目标市场由国内延伸到了国外。这样,流通企业势必在全球范围内参与国际合作和分工,流通战略的全球化将成为必然趋势。
从宏观的角度讲,流通产业的发展应该以国家规范健全法规体系为前提,并且需要政府给予大力的扶持。例如日本的流通国际化进程就比较值得借鉴,即日本政府采取了扶持国内流通产业发展和逐步、谨慎对外开放的双重政策。这些政策大致可以分为两条主线:一是以流通现代化政策和流通信息化政策为核心的一系列促进流通产业发展的政策;二是流通调整政策,其突出特点就是大量针对流通领域的法律,同时辅以一些政府针对流通领域的发展规划、指导意见等。目前,中国正在规范健全法律体系,工作量大而艰巨,同时,商务部也正启动庞大的扶持计划来扶持流通业的发展,这些都相当值得关注。但本文接下来将仅仅从产业的角度讨论我国流通产业的重要发展战略。 流通-[飞诺网FENO.CN]
目前国内流通产业与国外相比,在经营规模、营销技术能力、品牌价值能力、人才聚集能力、快速扩张能力和成本控制能力等方面都存在着明显差距。因此,我国流通产业亟待在几个方面做出战略选择。
(一)发展大型流通企业集团
世界流通产业目前已经形成了“大企业主导的格局”,国际性超大流通企业在世界流通产业中的影响越来越重要。中国流通产业要想在大开放、大市场、大流通的目标前提下,参与到全球的竞争中去,就必须按照市场经济规律积极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流通企业。
转贴于
从2005年世界500强与中国500强行业首位企业的利润比较来看,零售业排首位的中国华联集团公司实现利润1.8562亿元,只相当于美国沃尔玛公司利润(66.71亿美元)的0.34%;中国华联集团公司的人均利润为1.09万元,只相当于美国沃尔玛公司人均利润(0.48万美元)的27.36%。如此悬殊的差距,无论在内向还是外向的流通国际化过程中,中国流通产业恐怕都很难应对。因此,发展大型流通企业集团已经是摆在我国流通产业面前的一个必须执行的艰巨任务。
实际上,为了培育大型流通企业,国务院各有关部门和有关金融机构已经做好准备要提供多方面的支持,同时中央政府也要求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结合实际,采取具体措施,支持国家和地方重点培育大型流通企业的发展。因此,借助一系列的扶持政策,我国流通产业应该积极推进大企业的发展战略,适应世界流通产业的发展形势,以更有利的地位参与全球竞争。
为了加快规模扩张,降低经营成本,并购是流通企业可选择的最有效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并购,企业可以实现内部扩展和外部扩张双重效应。由于外部扩张具有代价小、风险低、速度快的特点,向外并购扩张比内部扩展更易于提高企业的发展速度。并购现成的企业,可充分利用其现有的设备、技术、人才和市场等,使其直接为并购企业服务。同时,通过并购,还可以消除行业内部的竞争消耗,扩大企业对市场的控制范围,提高企业的经营优势和竞争优势,实现并购双方的优势互补。当然,并购也决不能盲目,必须考虑到并购双方有切实的可融合性,能够提高竞争力,才能在并购下形成真正的大型流通企业。
需要强调的是,发展大型流通企业集团并不意味着放弃中小流通企业,毕竟中小流通企业是国内流通产业的基础。所以在“抓大”的同时,还要进一步搞活和多方面支持中小流通企业发展,并鼓励有条件的流通企业到境外开展流通业务。
(二)推进流通产业外向国际化发展
推进流通国际化与内外贸一体化是紧密联系的。几年来,商务部为了促进内外贸一体化进程作了大量的工作。今后,在企业层面上还要做的工作包括,引导和推进内外贸流通企业之间重组和合作,逐步形成连通国内外市场的流通网络体系,以及继续扩大对外开放和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增强流通企业的国际竞争力,逐步实现国内竞争国际化,提高竞争水平。
2006年,商务部就《商务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答记者问时表示,“走出去”战略是新时期对外开放的重点战略。推动企业“走出去”,有利于我国在更高层次、更广领域开展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与“互利共赢”开放战略相辅相成。十一五期间,我国将采取三个新举措,推动企业“走出去”,实现跨越式发展。第一,加快发展对外直接投资,深度开拓国际市场。通过在境外投资建厂,形成若干基础设施较为完善、产业链较为完整、关联程度高、带动和辐射能力强的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鼓励企业通过多种方式,开展对外投资合作,培育和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公司。第二,推动企业在境外科技资源密集的国家和地区,设立研发中心和研发型投资企业,充分利用全球科技、智力资源,提高我国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第三,鼓励服务业“走出去”,开展工程承包、劳务、电讯、交通、技术服务等领域的国际合作。
在政府的相关扶持下,我国流通产业应该借此东风大力推进外向的流通国际化,即我们通常所说的流通企业“走出去”战略。走出国门参与国际竞争,建立自己的国际营销网络,是在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下我国流通产业的必然选择。
(三)合理有效地利用外资
利用外资发展本国经济已经被众多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认为是非常有效的途径。从各国的发展情况看,大部分国家吸引外资的领域往往是先工业、后商业,先生产、后流通。因为流通业的销售收人必须允许其兑换成外币汇到国外,如果流通业引入外资规模过大,当其销售收入汇出时就会对该国的国际收支平衡产生不利的影响。
尽管流通产业利用外资发展会面临如上所述的问题,但是如果能够有效运用国内以外的其他资源,一定会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更快的发展步伐。况且,流通产业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开放力度最大的行业之一,必然会加速外资企业进入我国流通业的进程,加快我国流通业与国际接轨的步伐,加速我国流通产业的内向国际化节奏。因此我国流通产业在更加开放的条件下应该考虑选择一种既有利于流通业发展,又能避免较大冲击的利用外资道路。当然,在此过程中应该坚持以有利于国内市场为前提,因为无论是内向国际化还是外向国际化,都不能因小失大,影响国民经济协调、稳步和快速发展。
实际上,从1992年开始外资已经进入我国流通领域,截止2003年9月,累计实际利用外资约30亿美元,其中绝大部分为新型流通业态。但与制造业相比,我国流通业利用外资处于较低水平。据2006年《中国统计年鉴》,2005年流通业外商直接投资的注册数有所增加,但是其数量只占制造业注册数的约10%,投资总额约是制造业的6%。2005年流通业外商直接投资的实际使用金额也与制造业等相去甚远(详见表1)。因此,考虑如何有效利用外资,我国流通业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邓永成.中国营销理论与实践[M].立信会计出版社,2004
一、引言
在市场竞争条件下,战略是引导企业潜力,应对日益复杂和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实现企业目标的核心性概念,以实现企业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的一致性为目的,主要涉及企业的长期发展目标和发展方向。由于企业的发展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包括资产、组织、文化等多个方面的发展,因此在企业制定战略发展计划时也必须考虑多种因素的影响,也就是必须进行战略分析。
企业的战略分析主要包括竞争环境分析和竞争优势分析,外部环境分析和内部环境分析构成了企业竞争环境分析的全部内容,而对企业能力、价值链的分析是目前对竞争优势分析的主要内容。当进行企业能力和价值链分析的时候,可以对企业发展战略执行后企业所达到的状态进行定位,也就是可以对企业战略目标进行定位,每一个战略目标就是企业的一个战略空间点,无数个战略目标的集合就构成了战略空间。因此,企业的战略空间分析是竞争优势分析的转化和发展。
二、战略空间的特征
战略空间是建立在其他战略理论的基础上的,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的资源基础理论和核心能力理论。战略空间定位的重点是以现在状态的准确刻画,制定下一个战略的合理目标状态和能力范围。
1.以战略能力为基础
企业的战略能力是企业资源、能力和战略在制度和文化影响下的有机融合,表现为企业协调资源并将其发挥作用的技术和能力。主要包括资源整合能力、组织结构能力、环境制度能力、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战略空间是从不同战略因素的维度来分析战略能力所形成的空间分析模型,表现为战略能力的量化过程。
2.以发展现状为起点
企业的战略空间分析以企业现时的发展状况为起点,先将现状在不同维度进行刻画和计量,再在战略空间坐标模型中体现,然后设定战略目标和制定战略计划。
3.以未来状态为目标
战略空间分析不仅仅是对现状的定位刻画,而是要对未来做出一个目标设定和预测,对企业发展的各方面进行全面系统分析。
4.具有相对全面的评价指标体系
由于企业的活动都离不开资金流、信息流、物流的价值链体系,在其中又需要最大程度地发挥人力的能动性,因而通过价值链体系进行指标的设定,能够相对全面地体现企业的战略空间定位。
三、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国际化战略空间分析
对于发展中国家的企业来说,企业的使命决定了企业管理过程伴随着价值创造,它的战略空间依托的物质基础是企业的各种资源,资源的范畴和价值越大,则企业的发展空间就越大。因此,企业战略发展过程是在一定的空间范畴内,依托该空间内的资源所构成的战略竞争优势,利用该空间及环境的技术和手段,实现经济实力的扩大和经济要素的增长。
(一)发展中国家企业发展的影响因素
发展中国家企业与发达国家企业相比,并没有所谓的垄断优势,然而它们依然在进行国际化活动,而且投资同时分布于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发展中企业国际化影响因素种类繁多、非常复杂,可以分为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外部因素主要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技术、产业及法律因素等,内部因素主要包括资源、组织、信息、人力、文化、制度、技术、声誉等等。
(二)发展中国家企业发展战略空间的四个维度
从影响企业国际化战略制定的众多因素中我们可以看出,在进行竞争环境分析时我们分别集中于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本身对企业战略的影响,而进行战略空间分析时我们要集中于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相互作用的过程。由于这些因素彼此之间是有联系的,通过彼此的相互影响和相互协作共同创造企业的价值,因而我们依据企业价值创造过程把这些因素进行归类分析,可以得到战略空间的四个维度——资金、信息、物流及人力。
1.资金维度
资金维度主要体现企业的价值运动过程,是企业资本资源最主要的表现形式,其他维度的价值创造都要通过资金维度来实现。资金是企业经济运行的血液,是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必要条件,它作为生产要素对企业发展的作用主要表现在资金的筹措、使用和产出三个方面。
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企业不生产创新型产品,而是只生产那些生产技术标准化的产品。事实上,除个别企业外,这些企业大都没有人尽皆知的品牌,相应的也没有很高的客户忠诚度。发展中国家企业无法获得最新的制造技术,并且事实上,它们并不在技术密集型产业从事生产经营。发展中国家企业的市场营销和管理水平也不高,至少与发达国家的跨国企业比是这样的。
2.信息维度
在企业中,信息是提供决策的有效数据,是可以为企业带来持久生命力的一种重要资源。系统的信息资源管理可以保证企业内部系统的协调,提高企业的环境适应性,增强企业的现实成长力和再生力,对于推动企业持续成长有着直接的作用,对于企业的管理决策和实现组织目标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
从过去的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发展历程来看,其中都有与别的企业合资合作或直接从外引进先进技术及信息管理系统的经历。这都是发展中国家后发优势的具体表现。后发优势主要是指经济技术落后的国家通过观察、模仿、学习,以较低的代价获得先进国家经过探索而获得的技术、信息、知识、经验和教训,从而为加快经济发展的速度提供了可能性。这种后发优势使得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化经营在不同程度上体现出一定的超前性,主要表现在工业化初期就将对外直接投资作为国际化成长的重要方式。
3.物流维度
在企业价值链过程中,物流是指从输入到输出都是以物的形式出现的实物流程,如半成品、产品、商品等实物。它是由物料采购、物料库存、生产转换、产品库存、配送和产品销售活动组成的实物流程。在这一流程中,每一环节都伴随着有形实物的移动,通过一系列活动使有形的实物发生了变化,由分散各供应商的原材料转变成商品。企业内部的所有业务单元如订单、采购、库存、计划、研发、生产、运输、市场、销售、服务以及相应的财务活动、人事资源管理、技术管理、信息管理均纳入一条供应链内进行管理。这种供应链管理将企业各个业务环节连接在一起,使得各种物流和信息流实现集成和共享。
4.人力维度
企业之间的竞争由资源竞争转向人才竞争,企业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过程实质上是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过程,这是因为人是企业的主体,他是有意识、有价值观、有特殊使用价值的,不但能转移价值还能创造价值的一种特殊的资源。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和技术是依附于人而存在并发挥作用的,因而人力资源已经成为企业具有战略意义的资源。在企业战略空间的影响因素中,人力因素成为了最重要和最核心的因素。
企业的发展最终还是得靠人的发展,发展中国家的企业普遍具备的一个优势是大量的廉价劳动力的供给,这也是很多企业能达到规模经济化目标的一个重要原因。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劳动力成本也会逐步提升,劳动力的价格优势也将慢慢丧失,目前在我国出现的部分地区民工短缺问题正是这种变化的体现。更为重要的是,对于发展中国家的企业来说,高层次的人才还很匮乏,懂得国际化经营的管理人才更是凤毛麟角,这也直接制约了多数企业不能由规模经济化向更高层次目标的迈进。
对国际化经营的企业来讲,不同国家的社会文化差异是一个不能忽视的问题,跨文化管理也是目前在企业管理领域普遍重视的一个问题。随着发展中国家对外开放的深入,西方的一些主流文化已被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所熟悉和接受,如英语的普及,印度软件业强盛的重要原因便是大量精通英语的软件人才的存在。同时,发展中国家的一些优秀文化比如我国的儒家文化也逐渐被主流文化所认同和吸收,某些特殊的文化资源更是有可能为企业带来直接的竞争优势。既然文化的差异性不可消除,企业在海外经营时就应该尽量避免这种差异所带来的负面影响,选取文化相近地区投资或直接聘用外籍管理人员都是可以考虑的办法。
四、结论
企业发展的四维战略空间按照企业价值链的创造过程将影响企业发展的因素分解为资金、信息、物流、人力四个类型,从而建立战略空间模型的四个维度,同时依据企业的资源整合能力、组织结构能力、环境制度能力、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等五种战略能力构建了企业战略空间的价值链模型。
对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国际化战略空间从四个维度分析可以得出,目前发展中国家的企业战略优势主要存在于人力和物流这两个维度,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但不足的是没有一种成熟的战略模式,无论是产品模式、技术模式,还是资源模式都不是非常完善,这也就要求要从资金和信息两个维度进行战略拓展,从而增强资源整合能力、组织结构能力和环境制度能力,实现战略空间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李贵卿,范仲文.人力资源管理的量化技术研究[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7.
[2] 任浩.战略管理——现代的观点[M].北 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3] 谢光亚,李洋.发展中国家企业国际化成长优势研究[J].环球经贸,2006,(8).
[4] 尹凌青.战略绩效考核——可持续发展企业素质及经济增加值考核[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
[5] 于富生,张敏,等.价值链会计研究——基于时空维度的会计管理框架重构[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6] 于沐琳,田也壮.城市发展战略三维空间架构研究[J].学术交流,2008,(12).
[7] 郑秀芳.价值链会计[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
[8] Otiso K. M.Kenya's secondary cities growth strategy at a crossroads:which way forward [J].GeoJournal,2005,(1):117-128.
因素的影响,也就是必须进行战略分析。
企业的战略分析主要包括竞争环境分析和竞争优势分析,外部环境分析和内部环境分析构成了企业竞争环境分析的全部内容,而对企业能力、价值链的分析是目前对竞争优势分析的主要内容。当进行企业能力和价值链分析的时候,可以对企业发展战略执行后企业所达到的状态进行定位,也就是可以对企业战略目标进行定位,每一个战略目标就是企业的一个战略空间点,无数个战略目标的集合就构成了战略空间。因此,企业的战略空间分析是竞争优势分析的转化和发展。
二、战略空间的特征
战略空间是建立在其他战略理论的基础上的,起源于90年代的资源基础理论和核心能力理论。战略空间定位的重点是以现在状态的准确刻画,制定下一个战略的合理目标状态和能力范围。
1. 以战略能力为基础
企业的战略能力是企业资源、能力和战略在制度和文化的影响下的有机融合,表现为企业协调资源并将其发挥作用的技术和能力。主要包括资源整合能力、组织结构能力、环境制度能力、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战略空间是从不同战略因素的维度来分析战略能力所形成的空间分析模型,表现为战略能力的量化过程。
2. 以发展现状为起点
企业的战略空间分析以企业现时的发展状况为起点,先将现状在不同维度进行刻画和计量,再在战略空间坐标模型中体现,然后设定战略目标和制定战略计划。
3. 以未来状态为目标
战略空间分析不仅仅是对现状的定位刻画,而是要对未来做出一个目标设定和预测,对企业发展的各方面进行全面系统分析。
4. 具有相对全面的评价指标体系
由于企业的活动都离不开资金流、信息流、物流的价值链体系,在其中又需要最大程度的发挥人力的能动性,因而通过价值链体系进行指标的设定,能够相对全面地体现企业的战略空间定位。
三、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国际化战略空间分析
对于发展中国家的企业来说,企业的使命决定了企业管理过程伴随着价值创造,它的战略空间依托的物质基础是企业的各种资源,资源的范畴和价值越大,则企业的发展空间就越大。因此,企业战略发展过程是在一定的空间范畴内,依托该空间内的资源所构成的战略竞争优势,利用该空间及环境的技术和手段,实现经济实力的扩大和经济要素的增长。
(一)发展中国家企业发展的影响因素
发展中国家企业与发达国家企业相比,并没有所谓的垄断优势,然而它们依然在进行国际化活动,而且投资同时分布于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发展中企业国际化影响因素种类繁多、非常复杂,可以分为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外部因素主要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技术、产业及法律因素等,内部因素主要包括资源、组织、信息、人力、文化、制度、技术、声誉等等。
(二)发展中国家企业发展战略空间的四个维度
从影响企业国际化战略制定的众多因素中我们可以看出,在进行竞争环境分析时我们分别集中于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本身对企业战略的影响,而进行战略空间分析时我们要集中于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相互作用的过程。由于这些因素彼此之间是有联系的,通过彼此的相互影响和相互协作共同创造企业的价值,因而我们依据企业价值创造过程把这些因素进行归类分析,可以得到战略空间的四个维度——资金、信息、物流及人力。
1. 资金维度
资金维度主要体现企业的价值运动过程,是企业资本资源最主要的表现形式,其他维度的价值创造都要通过资金维度来实现。资金是企业经济运行的血液,是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必要条件,它作为生产要素对企业发展的作用主要表现在资金的筹措、使用和产出三个方面。
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企业不生产创新型产品,而是只生产那些生产技术标准化的产品。事实上,除个别企业外,这些企业大都没有人尽皆知的品牌,相应的也没有很高的客户忠诚度。发展中国家企业无法获得最新的制造技术,并且事实上,它们并不在技术密集型产业从事生产经营。发展中国家企业的市场营销和管理水平也不高,至少与发达国家的跨国企业比是这样的。
2. 信息维度
在企业中,信息是提供决策的有效数据,是可以为企业带 来持久生命力的一种重要资源。系统的信息资源管理可以保证企业内部系统的协调,提高企业的环境适应性,增强企业的现实成长力和再生力,对于推动企业持续成长有着直接的作用,对于企业的管理决策和实现组织目标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 从过去的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发展历程来看,其中都有与别的企业合资合作或直接从外引进先进技术及
信息管理系统的经历。这都是发展中国家后发优势的具体表现。后发优势主要是指经济技术落后的国家通过观察、模仿、学习,以较低的代价获得先进国家经过探索而获得的技术、信息、知识、经验和教训,从而为加快经济发展的速度提供了可能性。这种后发优势使得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化经营在不同程度上体现出一定的超前性,主要表现在工业化初期就将对外直接投资成作为国际化成长的重要方式。
3.物流维度
在企业价值链过程中,物流是指从输入到输出都是以物的形式出现的实物流程,如半成品、产品、商品等实物。它是由物料采购、物料库存、生产转换、产品库存、配送和产品销售活动组成的实物流程。在这一流程中,每一环节都伴随着有形实物的移动,通过一系列活动使有形的实物发生了变化,由分散各供应商的原材料转变成商品。企业内部的所有业务单元如订单、采购、库存、计划、研发、生产、运输、市场、销售、服务以及相应的财务活动、人事资源管理、技术管理、信息管理均纳入一条供应链内进行管理。这种供应链管理将企业各个业务环节连接在一起,使得各种物流和信息流实现集成和共享。
4. 人力维度
企业之间的竞争由资源竞争转向人才竞争,企业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过程实质上是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过程,这是因为人是企业的主体,它是有意识、有价值观,有特殊使用价值,不但能转移价值还能创造价值的一种特殊的资源。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和技术是依附于人而存在并发挥作用的,因而人力资源已经成为企业具有战略意义的资源。在企业战略空间的影响因素中,人力因素成为了最重要和最核心的因素。
企业的发展最终还是得靠人的发展, 发展中国家的企业普遍具备的一个优势是大量的廉价劳动力的供给, 这也是很多企业能达到规模经济化目标的一个重要原因。但随着经济的发展, 劳动力成本也会逐步提升, 劳动力的价格优势也将慢慢丧失, 目前在我国出现的部分地区民工短缺问题正是这种变化的体现。更为重要的是, 对于发展中国家的企业来说, 高层次的人才还很匮乏, 懂得国际化经营的管理人才更是凤毛麟角, 这也直接制约了多数企业不能由规模经济化向更高层次目标的迈进。
对国际化经营的企业来讲,不同国家的社会文化差异是一个不能忽视的问题, 跨文化管理也是目前在企业管理领域普遍重视的一个问题。随着发展中国家对外开放的深入, 西方的一些主流文化已被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所熟悉和接受, 如英语的普及, 印度软件业强盛的重要原因便是大量精通英语的软件人才的存在。同时, 发展中国家的一些优秀文化比如我国的儒家文化也逐渐被主流文化所认同和吸收, 某些特殊的文化资源更是有可能为企业带来直接的竞争优势。既然文化的差异性不可消除, 企业在海外经营时就应该尽量避免这种差异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选取文化相近地区投资或直接聘用外籍管理人员都是可以考虑的办法。
四、结论
企业发展的四维战略空间按照企业价值链的创造过程将影响企业发展的因素分解为资金、信息、物流、人力四个类型,从而建立战略空间模型的四个维度,同时依据企业的资源整合能力、组织结构能力、环境制度能力、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等五种战略能力构建了企业战略空间的价值链模型。
对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国际化战略空间从四个维度分析可以得出,目前发展中国家的企业战略优势主要存在于人力和物流这两个维度,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但是不足的是没有一种成熟的战略模式,无论是产品模式、技术模式,还是资源模式都不是非常完善,这也就要求要从资金和信息两个维度进行战略拓展,从而增强资源整合能力、组织结构能力和环境制度能力,实现战略空间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李贵卿,范仲文.人力资源管理的量化技术研究[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
[2] 任浩.战略管理——现代的观点[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3] 谢光亚,李洋.发展中国家企业国际化成长优势研究[J].环球经贸.2006(8)
[4] 尹凌青.战略绩效考核——可持续发展企业素质及经济增加值考核[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
[5] 于富生,张敏等.价值链会计研究——基于时空维度的会计管理框架重构[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关键词]无形资产; 直接投资方式; 技术转移; 国际化经营战略
一、跨国独资经营技术转移中无形资产国际化的经营战略
独资经营中的技术转移效应取决于独资经营的性质。独资经营的性质是股东独自负责投资,掌握全部股权,控制所有生产经营活动,自己承担投资风险。它的最大优势是企业内部资源共享,利益互惠,交易成本低。因此,技术转移主要存在于企业内部,与母公司或跨国子公司发生纵向联系,而不与东道国发生横向联系,其技术不直接向东道国转移。这种技术转移具有与商标、品牌及服务一揽子连带和互补的交易需求。这种交易需求是以母子公司为主体,以技术群体为核心,具体地说是产品开发能力、制造技术、成本控制能力、营销技能、售后服务水平、市场反映能力等等,以培养核心能力为目标的技术集成。这些技术的结合方式和技术的先进水平共同决定着核心能力的强弱,决定着企业开发新产品、服务市场、挖掘新的市场机会的潜力,无形资产在强劲的竞争力中增值。这种增值过程存在于独资企业技术内部化,无形资产的要素结构及增值的程度和速度取决于企业组织一体化程度和企业规模,同时又取决于技术的独占性、主导设计范式和辅助资产。企业组织化程度高和企业规模大,企业R&D部门活动与技术转移之间存在着主动的良性循环关系,表明企业家的强劲投资和管理功能。组织化程度低和企业规模小,企业R&D活动与特许经营或国际许可证贸易之间存在着负相关,表明企业节约投资成本和交易成本,沿着技术轨道,进行技术梯度转移。技术独占性的强弱关系到法律对技术产权的保护能力和利益分享的排他能力,这种技术独占性使无形资产的经营在相对时间内获得了产权收益的独占权。主导设计范式关系到技术轨道接轨、转轨或延伸,即技术转移所带来的技术创新,技术创新又带动服务创新,服务创新又导致更高层次的技术创新。因此,主导设计范式阶段的无形资产经营战略通过契约安排的技术扩散效应,组合技术许可的“三权”和技术许可要素。当技术处于前范式阶段,由于技术路径不确定,技术不成熟,产品品种竞争激烈,企业对辅资产没有需求。一旦技术进入主导范式阶段,工艺创新竞争激烈,核心技术很容易被模仿,此时各企业都力图从规模经济中获取收益,由此它成为技术投资和市场竞争的核心要素。辅资产是指实现技术创新所必须的配套设备、销售、服务及知名度等。一般而言,专业化辅资产具有很强的不可逆性,风险大,故较难通过许可证合同获得。非专业化辅资产的投资具有可逆性,风险小,故可以采用合同获得。因此,独资企业无形资产的经营战略主要体现在外部的市场带动和内部的技术示范方面,并通过垂直经营方式形成上下游产品的强关联;通过横向经营方式形成前后连锁产业的强关联;通过多种经营方式形成替代与互补产品的强关联而实现。在这种互动关联中,无形资产国际化经营战略通过在独资经营企业与东道国之间产生的“国际模仿时间差”而加以调整。“国际模仿时间差”是指一种新产品在一创新国中最先生产出来时间与在模仿国中生产出进来的时间差距。这种模仿并不是简单的仿制或翻版,它包含着渐进性创新,对原设计进行不断地改进。模仿也不是扩散,而只是进口的继续,是一种简单的技术转移。扩散是指创新的产品、技术被其他企业通过合法手段采用的过程。因此,无形资产国际化经营战略在模仿、扩散、创新中通过契约安排和制度保护决定着无形资产要素的时空分布和要素结构,从而影响着无形资产的积累方式和增值方式。
二、国际合资经营技术转移中无形资产国际化的经营战略
合资经营中的无形资产经营国际化战略随着技术转移效应而变化。而技术转移效应又取决于合资经营的特征,即共同投资、共同经营、共同风险、共负盈亏。在实现每一阶段的“共同”利益目标中,无形资产国际化战略的形成是通过东道主国家和跨国公司对项目损益度和投资行为多维度的有形与无形的比较分析,也就是说是由技术项目投资度、评估项目客观度、解析项目思维度、技术扩散关联度,以及对人机关系结合度、人群关系组合度、人际关系协调度等多维度行为的多元利益主体利益目标和利益结构所规定的,并且还受制于不同国域、地域、区域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制度等企业外部非均衡资源结构和分布状况;受制于政府与企业、企业与企业、企业与员工之间的利益互补期望值和功能互动补偿值;受制于企业内部资本、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的累积结构和素质结构;受制于进入市场的经济或非经济因素障碍。这些有形和无形制约因素影响着共同投资下的无形资产增值方式。而无形资产的增值方式又有赖于技术转移方式,因此,无形资产国际化经营战略取决于由投资规模决定的技术扩散的速度,由技术转移决定的技术扩散广度和深度。
(一)共同投资阶段的无形资产经营
合资企业在共同投资阶段中,利益主体通过对项目的投资可能性、市场可行性、技术先进性、经济合理性、财务盈利性的综合考察,对以技术作价入股方式还是以国际许可证贸易方式进行技术转移,进行企业经济评价和国民经济评价,衡量技术作价入股的股权收益与技术贸易的自乘利益。在技术作价入股方式下,对内生和外生的无形资产评估关系到技术资本化的稳定性、资产递延的快速性和产权归属的合法性。在国际许可证贸易方式下,无形资产评估关系到技术使用费的合理性,技术改进与发展后产权投资的特许性,技术许可方式的优选性。
(二)共同经营阶段的无形资产经营
在共同经营中,企业在认知资源禀赋不同的条件下,不论选择技术作价人股方式还是国际许可证贸易方式,它们都是企业进入市场和分割市场的战略,这种战略通过技术扩散实施于部门之间、企业之间和国际之间,由此无形资产经营战略缘于技术扩散的轨迹而实施。通过部门之间的技术扩散,无形资产增值方式以及市场进入方式与技术轨道的关联性和技术的可分解性相关,受制于资源流量、流速和流向的自配控力和非自配控力,绝对投资数额和相对投资利润率;通过企业之间的技术扩散,无形资产增值速度和要素结构取决于企业规模的相适性、组织性质的相辅性和技术选择的相近性。这种要素关系的相机抉择的过程就是对无形资产价值创造的渐进式、或跳跃式以及根本性和系统性的战略决策的过程,而这些抉择正是企业战略和无形资产国际化经营战略的整合过程。整合的过程也是相互印证、相互协调、相互影响的动态反馈过程。作为技术输出方的跨公司将投资于或转让于合资企业的技术划分不同的等级、功能、效应、寿命周期和投资规模,依据企业战略,优选专利、专有技术、商标等业务组合方案;通过国际技术贸易专属内容的业务组合及其与投资方式相组合,实现企业技术改进与发展的目标和市场战略目标。作为技术引进方不仅要平衡双方的外部性利益,而且还要协调双方内部性利益以及自身利益的内外部调整。企业双方都围绕核心技术的快速扩散和有效培育创新源,聚积创新能力以及技术持续创造财富和滚动财富的价值倍增效应等方面进行可行性研究。
(三)共担风险阶段的无形资产经营
在共担风险中,通过技术转移,无形资产国际化经营战略的实施有赖于构建的预警技术风险和市场风险的组织系统。技术风险存在于技术梯度转移与市场梯级需求的吻合度;新老技术标准化的调试度;设备功效与技术功能的相适度;技术扩散与模仿时空差异度;技术保护的法律适用度。技术市场风险缘于技术贸易和有形商品贸易风险以及技术作价入股的产权交易风险。技术贸易风险取决于技术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动;取决于技术商品的特性和贸易方式的功能;取决于技术交易的法律规定与市场机制和规则的有效运作等。与转移技术相关的有形商品贸易的风险不仅承担技术贸易风险传递的时滞结果,而且更重要地是要承担由技术扩散易生的侵权或由侵权带来的倾销的法律纠纷所导致停产禁销的市场割断风险;由技术结构调整或技术递级转换带来转产、转市和转资的投资转机风险;由技术交易频率和效率所发生交易成本增加和利益制约失度而导致合作破裂的风险。技术作价入股方式实质上就是技术资本化,技术资本化的过程也是技术价值倍增的自乘效应结果的增值控股内部化和实现控市本土化的过程。技术作价人股的风险来自于内部化的技术优势顺转或逆转所产生的技术升级效能的扩张力、技术创新源的引力和离散力、技术能量释放的冲击力、改变技术收益比例的资本控制力、利益增进预期和预期利益增进程度的协调力等各种力的相互作用和相互磨合。来自于技术本地化过程中的多元化利益主体间对技术股权的认购、消费趋向和技术价值取向的认同以及技术创新与发展的认知。因此,依据共担风险的原则,从合资运营机制和组织制度方面,优化技术风险结构,构建以董事会领导下,以总经理为核心的高级经济师、高级会计师、高级工程师、高级审计师和高级信息主管官(CIO)五位一体的新的高层管理组织。以CIO为核心的信息管理机构,一方面,研读专利申请案,跟踪专利技术开发,分析专利侵权诉讼个案倾向,预测“专利战”的战时竞争格局和阶段性的战役调整策略,沿着技术轨道,确定技术开发起点,选择专利保护的可进入市场;另一方面,比选商标进入市场的利得一成本分析,评估商标保护的经济价值与运作中的增值预期,有效行使商标监控权,将技术标准化内化于商标品质,利用商标法与专利法规定的差异而获得保护时间的延长和保护权利的重叠。与此同时,还要收集有关专有技术的情报资料,根据专有技术等级及其功效,对Look-see(试看)、Show-how(示范)、Know-what、Know-how、Know-why的技术采取有效保护、保密、保证和保函,根据“四保”实施情况,及时跟踪专有技术由“专有领域”进入“公有领域”的转机,同时把握专利、商标因行政或司法实践的错判而得到纠正的时机,或因商标在确认合理原因下而未能及时办理续展,或因专利权人有正当理由而未缴纳年费,暂时进入公有领域的情况。因此,通过组织机构的权能,预警风险结构、风险程度和风险代价,优选风险互补和替代方案,运筹风险转移战略。
(四)共负盈亏阶段的无形资产经营
在共负盈亏中,利益主体共同关注市场、政府的有效干预和社会结构转型等“三只手”调控外部环境的功能,与技术转移中以技术作价入股和国际许可证贸易方式的功能的有机结合。通过分析无形资产国际化经营战略中的盈亏可量化指标和非量化因素,衡量环境功能和贸易功能的组合而带来的无形资产的刚性积淀和战略的弹性转变。市场的功能在于实现利益主体间的自利、互利和激励相容的内在要求。这种要求内化在以技术作价入股方式中,体现了技术资本的特性即利润性和流动性,使技术出资方不仅获得技术固定价格的高额利润,而且还可连续不断地获得股权利益。受这种双重利润的驱动,技术内部化的自流动和扩散速度较之国际许可证贸易方式更快,扩散领域和范围更广,技术的经济效益预期较短。这种要求内化在国际许可证贸易中,体现了技术许可方对技术许可“三权”(技术使用权、生产制造权、销售权)的组合方案所能实现预期的利润分成比率和补偿利润损失的预期;体现了技术引进方对“三权”界定范围选择的自由度和把握商务条款杠杆的协调度;体现了利益主体共同关心的许可证权利与内容的种类配置与市场供需结构和资源结构相适应的周期长度与波度,信息流量、流向、流速和流畅的高效和有效,以及竞争源与竞争力的发展状态。受这种利益平衡的制约,外部的技术扩散速度较慢,从而使技术重复转让的次数较少,技术投资回收较慢,经济效益预期较长。
政府有效干预的功能在于分配利益即利用经济手段如税收、汇率、利率、股利等经济杠杆,实现对技术市场的有效补缺和利益驱动;利用技术政策和产业结构调整来引导企业技术开发与研究的方向和技术轨道延伸的方向,实现核心技术群集的创新源和企业核心能力培育源;利用政府为投资主体的公益性项目或以企业和政府共同投资的基础性项目来带动和调节外商的技术投资,实现有形贸易和无形贸易的利益组合;利用政府对企业为投资主体的竞争性项目提供信息咨询服务和监督引导来把握技术市场走势,实现技术风险利润最大化和市场竞争有序化。通过法律手段如《专利法》、《商标法》、《经济合同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有关法律制度及规定,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同时通过技术合同管理,在技术合作的时间界定中获得产业成长的周期利益,在股权权能的规定中获得控股控市的机会利益,在技术许可中技术标准和环境指标的限定中获得产业优选的社会分工利益和能力分工利益。因此,政府对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平衡是在不断调整和打破旧的分工秩序和收入分配结构中实现的,从而带来社会阶层的变化和社会结构的转型。
社会结构转型的功能在于调节利益方向,即规定和调整着企业发展方向和资源配置方向及人们的价值取向。新技术的资源替代使资源代际代内分配和社会环境保护成为技术选择的重要问题。因此技术转让方式的比选是技术扩散点和经济增长点的互联网,而且技术转让内容的筛选又以社会法理观、经济伦理观以及文化价值观的有机融合为出发点,使技术资源由过度的权利调节逐渐发展到与市场调节、人的能力分工调节和资本调节相结合的调节手段。通过国际许可证贸易进入市场是许多跨国公司的经营战略。技术许可方通过技术使用权、生产制造权和销售权的扩张,不仅获得跨所有制、跨行业、跨地区、跨国的地缘经济利益,而且获得社会多元文化的同化和异化,由此,技术创造和转让改变了人掌握技术(机器)技能和操作的学习曲线,改变了人与人的义利观和价值观,改变了人的生存和生活对环境生态无节制的消费观,从而从根本上使人的需求同一性和单一性改变为需求层次的多样性。技术连带投资效应和高附加值技术产品的自乘效应改变收入结构和财富结构、市场结构和贸易结构、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
三、国际合作经营技术转移中无形资产国际化的经营战略
契约式合作经营,是以合同为基础,双方共同投资,共同经营,共担风险,共负盈亏。因此双方投资的实物、技术不作价入股,对于资本回收的方式、利润分配办法和比例以及期满财产的归属,均由合作各方磋商确定,并在合同中明确规定。合作经营方式的预期利益是在合作期限内合营一方的资本金、利息以及利润的收回,因此,利润大、周期长的行业如种植业、养殖业、服务业、旅游业、能源开发业和采矿业等较多地采用合作经营方式。由于合营方式避免了对有形资产重估或无形资产评估的作价入股问题的商议,因此在这些行业中更多地使用国际许可证贸易进行技术转移。所以说,合作经营中的技术转移效应体现在促使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而无形资产要素在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过程中优先和优化组合,这也是由合作经营方式特征所决定的。
根据各个行业特点、技术要求、权利分配和市场规则,选择不同效用的许可方式和许可内容,从根本上改变农业只靠天、靠地、靠政策等多种不确定性因素带来的风险经营方式和人耕施肥的劳作方式,而是靠技术投资,通过技术许可证贸易,由初始技术导入,沿着技术轨道,多层次投资于农业。广泛开展技术顾问咨询和技术指导服务,建立农村技术开发与研究的常设机构,专门跟踪国内外农业技术的发展动态。由大宗低值的农产品进出口转变为品种、品种技术、种植物基因技术等的进出口,更多地投资工业化的“品种工厂”,打破现在农村的农机站、种子站分散的、松散的和季节性的经营和服务方式。在农村城市化、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进程中,创新生产要素、品种要素,改变农耕的资源观念和时空观念,实现农业生产革命化和规模化,优化农业和非农产业结构的发展,防止走入“低收入水平的工业化陷阱”。在这样的技术服务中,技术许可方的无形资产价值随着这种技术投资乘数效应而倍增。在技术引进方国家的需求跳跃、产业升级、产品更新、市场转换、贸易转型等结构性变化中,许可方可获得更多的投资机会和预期利益。
【关键词】民营企业;国际化经营战略
一、国际化经营战略
国际化经营战略又称“走出去”战略、海外经营战略、跨国经营战略或全球化经营战略。广义的国际化经营战略指的是使中国的产品服务资本技术劳动力管理以及中国的企业本身走向国际市场到国外去投资建厂去开展竞争与合作。国际化经营战略可分为两个层次。较高的层次是资本输出层次,是指对外直接投资,主要涉及的是到海外投资建厂和投资开店。国际化经营的初级层次是商品输出层次,是指货物服务技术管理等商品和要素的输出,主要涉及到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技术贸易以及承包劳务等。
二、民营企业国际化经营现状分析
我国民营企业充分利用国家一系列鼓励企业“走出去”的优惠政策,出现了大型企业主动“走出去”,中小企业抱团“走出去”的局面,民营经济已经成为我国对外贸易的重要主体。2010年,我国民营企业出口总额达4812.66亿元,较2005年增长223%,年均增长26.4%。民营经济“走出去”集中体现出以下特点:(1)工业化发展水平决定企业走出去的实力。工业化发展较早的浙江省、上海市、江苏省和广东省民营企业的出口和对外投资的企业数量较多。(2)民营企业总体对外投资数量少。由于我国民营企业多处于纺织服装业、鞋帽制造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劳动密集型为特点的产业分布决定了我国民营企业的资产规模偏低,产业的国内竞争程度高。企业参与国际经济活动的主要方式是产品出口,有能力对外直接投资的企业数量较少。(3)对外投资形式和投资目标具有多样化特征。我国民营企业尽管在海外投资的企业的数量较少,但从这些企业的总体投资方式看,还是具有一定的多样化特点,具有“设立销售机构、生产机构、研发机构、信息窗口”等多种形式。(4)对外投资区位选择更加合理化。随着企业对外投资的区位选择理论科学性的增强,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区位选择更加慎重。对外投资不再局限于非洲、拉美等欠发达地区,而是在包括大洋洲、北美、欧洲、日韩等众多国家和地区开展业务。另外,民营企业通过收购海外能源矿产资源来满足国内对能源资源持续增长的需求成为投资新趋势;通过收购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国际著名品牌,民营企业在开拓海外市场、引进先进人才和技术的同时,也展现了中国民营经济走向世界的强烈愿望。与此同时,民营企业更加注重提高经济管理水平,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资金来源的日趋多元,股份制成为企业更为科学的经营模式。
三、民营企业国际化经营问题及政策建议
经过多年的改革和发展,同时国家引导和鼓励民营经济国际化经营的力度也有目共睹,具备国际化经营实力和意愿的民营企业越来越多,具有国际视野、战略观念、敢于开拓的新一代民营企业家队伍逐步壮大。但是我们也应看到,民营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形式大多以绿地投资为主,投资规模较小;国际化经营的目标大多放在扩大出口规模上,缺少利润中心国际化、研发中心国际化、战略布局国际化作为国际化经营目标的企业,民营企业的国际化经营总体上还处于起步阶段。
(一)民营企业国际化经营所面临的问题
1.政策和市场环境层面导致的问题。第一,对境外投资的政策法律和投资信息缺乏了解。推进企业境外投资,不仅需要政府提供优质服务,而且需要法律、会计、投资、咨询等社会中介组织提供各类专业服务。而目前我国这类社会咨询服务机构发育尚不成熟,阻碍企业向外发展。第二,境外投资融资困难。融资渠道少,境外资金筹措困难已成为制约民营企业国际化经营的主要因素。由于民营企业大多属于中小企业,在境外银行中缺乏信用基础,往往不具备担保条件,难以从境外银行获得贷款支持,而国内银行对民营企业国际化经营融资贷款的门槛较高,企业申请贷款难度也较大。第三,国内境外投资管理和审批程序较多,环节繁冗,法律法规不规范。当前我国对企业进行海外直接投资的审批由多个主管部门负责标准过严、手续繁杂、耗时费力,这导致有的企业错失投资良机。政府对外投资的外汇管理制度和投资的法律制度与政策不适应企业对外投资需要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民营企业国际化经营。
2.民营企业层面导致的问题。民营企业要想在国际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真正显示出竞争力,那么首要地、根本地是切实地提高自身的实力。而目前我国民营企业在国际化经营的进程中存在一些问题。第一,民营企业基础不扎实,规模小,优势不明显。在目前境外投资企业的构成中,中小企业占绝大多数,规模小缺乏实力,而发达国家的投资企业规模都比较大,大型的和特大型的跨国公司居多。境外企业规模偏小,难以形成规模经济,也难以与世界大型跨国公司相抗衡,难以在国际市场竞争中立足。第二,缺少国际化经营人才。民营企业在国际化发展过程中,人才匮乏的矛盾依然存在。大多数企业缺乏国际市场调研和国际投资方面的专业型人才,了解国际市场环境,熟悉国际通行规则和主要目标国法律法规的人才不多,具有国际战略头脑、善于成熟操作跨国投资实务的人才更少。第三,民营企业对外投资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民营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形式大多以绿地投资为主,投资规模较小;国际化经营的目标大多放在扩大出口规模上,而把利润中心国际化、研发中心国际化、战略布局国际化作为国际化经营目标的企业不多,即民营企业过于关注短期利益而不是专注于长期发展。
(二)加速民营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建议
由于民营企业自身处于市场竞争激烈的初级产品和生活必需品等行业,产品的获利能力较低,企业的资产规模较小。同时,我国民营企业国际化经营获得国外资源的能力也较低,民营企业国际化经营尚处于起步阶段。民营企业要实现经营的国际化,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公司,不仅有赖于我国的整体工业化水平和创新能力的提升、产业结构的高级化调整,也需要我国政府进一步完善金融支持政策,增强海外投资的风险担保机制,提升信息服务水平。目前我国民营企业国际化经营的政策环境得到了一些改善。但实际上,与国有企业相比,民营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环境仍然存在不公平的现象,需要在财政支持、融资便利、外汇管理、税收减免、出入境管理等方面更好地落实公平待遇。长期困扰民营企业的融资难、贷款难等问题,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民营企业的发展,更制约了民营企业国际化经营的步伐。
而要真正地加速民营企业国际化经营,民营企业自身必须做出自己的努力。对于那些准备国际化经营的民营企业来说,重要的一条是要在思想上首先国际化经营。对于那些实力和经验不足的民营企业,则要注意选择灵活多样的国际化经营模式。要把企业国际化发展、实现更快成长作为本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同时,对于那些已经国际化经营的企业,则有必要借鉴西方跨国公司在本土化战略中的创新体制和成功发展经验。民营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要注意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创造名牌产品,形成品牌优势;积极培育国际化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刘迎秋,张亮,魏政.《中国民营企业“走出去”竞争力50强研究》.《中国工业经济》.2009(2)
[2]衣长军.《当前经济环境下民营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的思考》.《科技与产业》.2010(3)
关键词:国际物流;国际物流信息化;面临问题;策略
中图分类号:F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9)13-0003-03
1 引言
随着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众多企业正在努力适应全球化潮流进入国际市场。其中,国际物流信息化是现代物流产业发展的核心,是目前国际上物流发展最为迅速的领域,也是国际物流建设的重点和难点。本文将对国际物流信息化发展进程进行总结和分析,深刻剖析国际物流信息化的现状、作用以及发展趋势。探索当今企业应当如何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商业环境下迫使公司对内要持续压缩成本,对外要增加销售商品、服务的特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为实现国际物流信息化积极有效发展提出相应对策,具有现实的启发意义。
2 国际物流现状
2.1 国际物流的发展历程
国际物流的概念最近才得到人们的重视,国际物流活动也随着国际贸易和跨国经营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国际物流活动的发展历程如下:
第一阶段是从1950年到1980年。在这个过程中,物流的基础设施和技术得到了很快的发展,广泛运用电脑进行人员管理,主要表现为立体无人管理仓库,有一部分国家还建立了自己的物流标准系统等等。但物流国际的发展趋势还没有得到各企业的高度重视。
第二阶段是从1980年到1990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国际经济往来的频繁交易,物流国际化发展趋势开始成为世界性的共同的问题。
第三阶段是从1991年初至今。这一阶段各国家都开始普遍性的接受国际物流的概念和重要性。全球贸易伙伴的不断增加带来了物流的国际化,它包括物流服务的国际化、物流运输的国际化、物流设施的国际化、货物技术的国际化、包装国际化和流通加工国际化等等。国际间的物流合作的广泛开展,促进了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
2.2 国际物流基础设施的状况
(1)交通运输设施不完善。
交通运输是现代物流发展的重要基础,其水平直接决定物流的流转速度和效率。以前,由于对交通运输设施投资的“欠账”太多,交通运输设施能力一直是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后来随着经济不断的发展,全球对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等基础设施的投入逐年增加,初步缓解了交通运输的全面紧张状况。但与满足国际物流服务需求的能力相比,交通运输总体规模目前仍然不高,交通运输矛盾仍然比较突出。
(2)国际物流节点的功能混乱。
物流节点是指所有进行物资中转、集散和储运的节点,包括港口、空港、火车货运站、公路枢纽、大型公共仓库及现代物流(配送)中心、物流园区等。跟随现代国际物流地发展,形成很多类型的国际物流节点,不同的国际物流节点对国际物流系统的作用是不尽相同的。目前,各地规划的国际物流节点类型缺乏统一标准,造成国际物流中心、国际物流园区等名词大量混用,导致国际物流节点层次关系及其功能界定等的混乱。因此出现了某些国际物流中心的布置紧邻港口、空港、火车货运站或者公路枢纽,并且周围留有足够的发展空间。而有些国际物流园区完全建在市中心地区,且周边交通条件不好,有些又建在远离市区的公路交汇处,造成了园区在短时间内很难吸引各种类型的企业入驻等错误理念。
(3)国际多式联运的非标准化操作。
国际多式联运(international multimodal transport)是一种利用集装箱进行联运的新的运输组织方式。它一般是以集装箱为媒介,在国际运输中灵活合理运用海、陆、空等单一运输方式,综合组织成一种国际间的最有效和最适合的连贯运输。在国际运输方面,目前集装箱普遍应用于国际集装箱班轮运输,但是各个国家和地区内的运输使用了大量非标准集装箱和装载工具。再者,由于历史的原因,各个国家对于发展运输业存在着不同的态度,因而导致了整个国际范围内的分散的运输系统,包括不同的技术标准、运价系统等。UNCTAD(联合国贸易与发展组织)指出,当运输中出现货损、延误等纠纷时,可能会在法律责任方面出现混乱,由于各国法律不同,使得所规定的联运人责任的联运单证及其背面条款存在差异,加之国际上尚无一个可为各国通用的、统一规范的标准联运单证,造成联运单证纷繁杂乱的状态。加上法律对运输责任的规定和划分不严格,对国际多式联运的推广起着阻碍作用。
2.3 信息化程度偏低
信息技术在物流领域应用的最主要标志就是针对物流活动的需要而开发设计的、使用大量信息技术支持的物流供应链管理软件。目前,国际上的企业应用最为广泛的物流供应链系统是供应链管理(SCM),部分企业由于对物流的需求只局限于仓储、或者对物流需求比较有限,则会选择使用供应商管理库存系统(VMI)和企业资源计划管理(ERP)中的物流管理部分。SCM、VMI及ERP等物流管理软件在国际物流企业中的实施尚不足十分之一,其中制造企业应用情况略好于流通企业,流通企业中实施物流供应链管理软件的比例目前则仅为3%左右。
2.4 国际物流专业人才匮乏
随着信息技术和管理水平的提高,现代国际物流业的竞争已从低端的价格竞争转向高端物流和信息流的能力竞争。因此,市场急需大批的现代物流人才:从需求领域看,主要集中在企业、规划和咨询部门、科研和教学机构等三大领域;从需求层次分析,主要有物流操作人员、物流实际管理人员和高级物流管理人才等三个层次。目前国际物流教育严重滞后于国际物流业发展,造成现代国际物流人才的严重匮乏。
目前国际物流行业最为缺乏的人才是高级物流管理人才,现在国际物流企业需要的高级物流管理人才不是仅仅会管理仓库或者懂得某种运输方式的、知识结构较为单一的人才,而是具有较为全面的物流操作和管理知识、可以同时胜任多个岗位的、能够对所执行作业进行全程全方位监控、优化和提升的,并能够随着企业的发展而快速成长的复合型物流技术和管理人才。但目前还没有合理的教育和培训机制来培养符合现代国际物流需求的高级物流管理人才。
2.5 国际物流信息化观念落后
长期以来,人们对国际物流的认识薄弱,企业从上到下就缺乏必要的国际物流意识,对国际物流概念的认识普遍相对落后,各级管理人员对现代国际物流在新经济时代对于生产经营的巨大支撑作用和“第三利润源泉”的潜在能力缺乏应有的认识。并且严重的把国际物流和其他管理分
开,同时还对国际物流信息化的理解也不深,在国际物流信息化长期发展战略上尚未形成体系,标准化工作发展缓慢,同时,国际物流企业对自身的信息化未来发展也缺乏规划,缺乏覆盖整个企业的全面集成的信息系统,目前真正去搞信息化整体规划的企业寥寥无几。3信息技术在国际物流中的应用
物流信息技术是现代信息技术在物流各个环节中的综合应用,是现代物流区别传统物流的根本标志,并且也是物流技术中发展最快的领域,特别是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使物流信息技术达到了较高的应用水平。
3.1 物流信息技术构成要素
从物流信息技术的构成要素上看,它作为现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质上属于信息技术的范围。因为信息技术应用于物流领域,其在表现形式和具体内容上存在一些特性,但是其基本要素同现代信息技术仍然还是一样的。它可以分为4个层次:
第一层次为物流信息基础技术,即有关元件、器件的制造技术,它是整个信息技术的基础。例如微电子技术、光子技术、光电子技术、分子电子技术等。
第二层次为物流信息系统技术,即有关物流信息的获得、传送、处理、控制的设备和系统的技术,它是建立在信息基础技术之上的,是整个信息技术的核心部分。其内容主要包括物流信息获取技术、物流信息传输技术、物流信息处理技术及物流信息控制技术。
第三层次为物流信息应用技术,即基于管理信息系统(MIS)技术、优化技术和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技术而设计出的各种物流自动化设备和物流信息管理系统,例如自动化分拣与传输设备、自动导引车(AGV)、集装箱自动装卸设备、仓储管理系统(WMS)、运输管理系统(TMS)、配送优化系统、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等等。
第四层次为物流信息安全技术,即确保物流信息安全的基本技术,包括密码技术、防火墙技术、病毒防治技术、身份鉴别技术、访问控制技术、备份与恢复技术和数据库安全技术等。
3.2 信息技术在国际物流业的应用状况
信息技术在国际物流业应用的总体水平不高,首先是信息技术缺乏统一的标准。数据库、编码和接口等技术标准存在较大差异,造成信息系统复杂化,多元化和多平台化。其次是系统协调性差。国际物流作业过程中存在多部门多头管理的情况,新的信息技术和信息网络平台往往自成一体,信息技术的效能得不到充分应用。最后由于信息技术和国际物流技术、国际物流运作全过程没有紧密结合,从而国际物流中心管理电子化、数字化、整个运行环节信息网络化的应用也受到影响。
4 信息化对国际物流业的影响
4.1 信息化能推动国际物流业快速发展
物流信息化是现代物流企业的重要特征,随着国际物流业的发展物流信息化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国际物流信息化意味着整个物流作业环节从运输、仓储、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到配送主要使用现代信息技术,从而实现企业内外信息资源优化管理和集成化管理,更好的利用信息,提高物流质量和物流运行效率,促进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和核心竞争力,同时也能够更好的促进整个物流业的发展,最终促进国际物流业快速的发展。
4.2 信息化能显著提高国际物流业运行水平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信息是一种重要的经济资源,而拥有信息和信息技术是获取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经济运行的重要保障。国际物流信息化可以通过通讯技术、信息技术、管理技术等多种技术整合现有的物流资源、带动管理、提高物流相关技术和人员的综合素质,从而提高国际物流业流通速度、降低成本,同时国际物流业水平也会显著提高。
4.3 信息化加速国际物流市场流通
物流信息化的目标模式是以提高效率为核心,而不仅仅是追求单纯的效益。通过信息化管理,使对客户的供货期逐渐缩短。系统的各个物流单元都是围绕着如何缩短供货时间,提高供货效率来设计解决方案,从而整合成一个高效率的国际物流系统。把提高效率视为国际物流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环节。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增加了投入,国际物流成本也可能会增大,但却赢得了时间和空间,提升了竞争力,扩大了市场份额,加速了国际物流市场的流通。
4.4 信息化促进企业管理创新
国际物流信息化的内含是管理创新。信息化是一个管理工具,在实施国际物流信息化的过程中对企业的业务流程进行分析、优化,删除多余的环节,建立工作流程的规范化,再以信息化的形式固定下来,并在运作中不断地调整与优化。换言之,要用国际物流信息化去反映先进的管理理念,体现先进的运作流程。而不是用信息化去维持现有流程甚至是落后的流程。因此,国际物流的信息化是与管理的现代化密不可分的。
5 国际物流信息化发展趋势
5.1 公共物流信息平台的建立将成为国际物流发展的突破点
公共物流信息平台(Public Logistic Information Plat-form PLIP):是指为国际物流企业、国际物流需求企业和其他相关部门提供国际物流信息服务的公共的商业性平台。其本质是为国际物流生产提供信息化手段的支持和保障。公共物流信息平台的建立,能实现对客户的快速反应。现代社会经济是一个服务经济的社会。建立客户快速反应系统是国际物流企业更好的服务客户的基础。公共物流信息平台的建立,能加强同合作单位的协作。
5.2 物流信息安全技术将日益被重视
网络技术发展起来的物流信息技术,在享受网络飞速发展带来巨大好处的同时也时刻饱受着可能遭受的安全危机,例如网络黑客无孔不入地恶意攻击、病毒的肆掠、信息的泄密等等。应用安全防范技术,保障国际物流企业的物流信息系统平台安全、稳定地运行是国际物流企业长期面临的一项重大挑战。
5.3 信息网络将成为国际物流发展的最佳平台
连接全球的互联网从科技领域进入商业领域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互联网以其简便、快捷、灵活、互动的方式,全天候地传送全球各地间的信息,跨越时空限制,“天涯若比邻”,整个世界变成了“地球村”。网上信息流通的时间成本和交换成本空前降低。商务、政务及个人事务都可以把信息搭载在互联网上传送。互联网已经成为并将继续担负起全球信息交换的新平台。
6 国际物流信息化发展建议
6.1 加强国际物流信息化的服务意识
国际物流信息化已成为国际工商企业降低物流成本、提高客户服务水平、增强企业竞争力的基本手段,更成为国际物流企业提供第三方物流服务的前提条件,因此,很多企业都是以满足客户服务需求为物流信息系统建设的出发点,通过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供应链伙伴之间的信息沟通与共享,特别是国际物流企业,更是将为客户提供的信息服务内容作为信息系统建设的重要依据。而大多数企业
往往是以满足企业内部管理需求为出发点建设国际物流信息系统,忽视了对客户物流信息服务的建设,这种差距影响了物流信息系统的投入力度和实施效果。因此,必须将服务作为物流信息化的核心,围绕提高客户服务水平来改进国际物流管理模式与运作流程,并以此为业务需求来建设合格的国际物流信息系统。
6.2 改进国际物流信息技术
国际物流信息化的最大特点是将先进的信息技术有效地应用于实际的物流业务中。首先,广泛应用互联网搭建物流信息平台,互联网的发展和规范管理,特别是安全软件和技术设备的发展为国际物流信息系统的建设提供了良好环境;其次,将优化的物流运作流程融入软件,形成了比较成熟的标准化、模块化的物流与供应链软件产品,为国际物流信息系统的建设提供了技术保障;再次,加速公共物流信息平台的建设为企业间的信息沟通和采用应用服务(ASP)模式降低信息化成本创造了条件。为物流信息化创造良好的应用环境,提高物流信息化的应用水平,是推进国际物流信息化的关键所在。
6.3 加强国际物流专业人才的培养
高校是培养高级国际物流人才的主要阵地,要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合格人才,各高校应根据自身的特点及市场对物流人才规格的要求,进一步优化培养模式,在人才培养的目标设计、课程体系的构建及培养方式等方面体系出自己的特色。第一:学科设置规范,设置专门的物流专业,第二:重视技术教育和在职培训,提高现有专业人员素质,第三:推广物流从业人员的资格认证制度,根据从业人员的学历、技术水平、工作经验等确定等级和可以从事的工作。除此之外,还要企业领导的高度重视,加强对各层国际物流相关人员的培训。现代国际物流的优势是伴随现代科技的发展和运用不断体现出来的,最直接的国际物流人才培训应来自企业本身。企业对现有物流人员的培训可分不同情况进行,针对工作性质的不同,制定不同的培训目标和不同的培训内容。第一种为高层物流管理人员,对其应加强系统意识、服务意识、合作意识和增值意识的培训;第二种为物流实际管理人员,对他们的培训主要是加强成本意识、效率意识和服务与培训意识;第三种为物流操作人员,培训的重点是加强质量意识、效率意识和协作意识。
6.4 加强国际物流信息的网络化
将现代通讯技术与计算机数据处理技术相连接形成网络信息系统,是当今信息化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它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信息化的综合优势,加强企业内部的信息交流,也避免了人工信息传递时的时间延误、人工浪费和不准确性。随着国际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和逐步完善,电子商务正在成为越来越热门的话题,并且将成为国际物流信息化最主要的应用领域之一,从而开辟市场经济的新天地。由于国际物流信息交换速度的提高,致使成本下降,为电子商务提供了通畅环境;信息服务业的发展,尤其是数据库及其应用软件的开发与研制,为电子商务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障。市场、订货、支付和运送等各个物流环节都可以通过电子购物和贸易在网上实现和运行。全球信息化是一个不可阻挡的历史进程,这场信息化浪潮,不仅推动着世界经济的高速发展,也在引起人们生活习惯、工作方式、价值观念以及思维方式等诸多方面的深刻变革,从而进一步促进人类社会的巨大进步。随着计算机的普及、信息科学的发展和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展开,加快国际物流信息化步伐已经成为国际物流领域刻不容缓的工作。利用国际物流信息化促进国际物流管理的发展和国际物流水平的提高,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增强国际物流企业的竞争实力。
6.5 选择合适的开发方式和合作伙伴
根据目前的情况,无论是国际物流企业自己开发信息系统,还是与1T公司合作开发,这两种方法不是费用太高就是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并且服务质量还得不到保证。所以选择专业的国际物流软件公司应该是最佳的选择。专业的国际物流软件公司的分析人员大多是国际物流企业的优秀主管或经理,他们了解国际物流企业的运作流程及信息系统要求,加上专业的IT人员的研发,开发出的系统一般比较适用。专业的国际物流软件公司的业务分析人员会对企业的业务流程进行详细分析,并提出咨询意见,这样的专业管理咨询意见对于国际物流企业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所选择的国际物流软件公司应是在国际物流行业内具有一定的企业声誉,最重要的是要拥有国际物流管理专业分析咨询人员,并且价格要适当,不能太高。国际物流企业只有认真分析自身的条件,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开发合作伙伴,构建属于自己的国际物流信息系统,才能更好地提高核心竞争力,促进国际物流信息化更好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