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故宫建筑的艺术特点优选九篇

时间:2023-09-15 17:13:12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故宫建筑的艺术特点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故宫建筑的艺术特点

第1篇

“中国建筑艺术欣赏”活动,教师首先要认识到它是幼儿艺术欣赏教育的重要部分,在此基础上,还要了解中国建筑艺术的基本类型,并根据幼儿的接受心理和兴趣点,选择适宜的教育内容。基于研究,笔者认为,中国建筑艺术的形式多样、造型各异,为了便于活动的开展,下文根据建筑的结构、色彩、装饰、造型与占据的空间位置等构成的外观特征与象征意义,依据满足人们生活居住需要与精神文化需求的属性,将中国建筑艺术分为园林建筑艺术、宫廷建筑艺术、民居建筑艺术、现代建筑艺术四大类,为幼儿教师组织相关教学活动时提供参考。

(一)“园林建筑艺术欣赏”教育

园林建筑是指建造在园林和城市绿化地段内供人们游憩或观赏用的建筑。下面以苏州“拙政园”园林建筑艺术欣赏为例,说明“园林建筑艺术欣赏”教育在不同年龄班应有的不同侧重点。小班幼儿:感知拙政园园林建筑艺术造型中视觉艺术的美,喜欢观看拙政园园林建筑艺术作品,能简单表达自己欣赏后的感受。中班幼儿:通过欣赏拙政园园林建筑艺术作品,理解拙政园园林建筑艺术的基本组成部分,能简单表述拙政园园林建筑艺术的特点。大班幼儿:通过欣赏拙政园园林建筑艺术,能够运用美术技能表现拙政园园林建筑艺术的结构、色彩、造型等。

(二)“宫廷建筑艺术欣赏”教育

宫廷建筑艺术是帝王朝会和居住的地方,规模宏大,雄伟壮丽,格局严谨,给人强烈的艺术感染。下面以宫廷建筑艺术中“故宫”欣赏为例,说明“宫廷建筑艺术欣赏”教育在幼儿园不同年龄班各有侧重。小班幼儿:感知故宫的宏伟,色彩的鲜艳,造型的多样性,对故宫的各种布局感兴趣,喜欢欣赏故宫。中班幼儿:通过观察与教师的讲解,能理解故宫是中国古代建筑的典型建筑式样,特点是布局方正整齐,各部分之间对称、均衡、和谐,感受故宫建筑的艺术美。大班幼儿:在感知、理解故宫特点的基础上,用涂色、填画、造型等手段,表现出自己对故宫的感受。

(三)“民居建筑艺术欣赏”教育

民居建筑艺术是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是人类最早的、最常见的建筑艺术类型。下面以欣赏“北京四合院”为例,说明在不同年龄班开展“民居建筑艺术欣赏”教育时的侧重点。小班幼儿:感知北京四合院布局,对其布局产生兴趣,能够运用动作和表情表达欣赏后的感受。中班幼儿:通过观察北京四合院的布局,理解对称建筑艺术的特点,知道东房、西房、南房、北房的名称和位置。大班幼儿:在感知、理解北京四合院布局的基础上,能通过动手制作北京四合院的模型,进一步表现自己对传统民居建筑艺术的认识。

(四)“现代建筑艺术欣赏”教育

现代建筑艺术是指20世纪后建造的具有时代特征的建筑。以2008年北京奥运会代表性建筑“鸟巢”为例,它的欣赏活动在不同年龄班有不同的侧重点。小班幼儿:感知“鸟巢”的造型美和主要功能,对比感知“鸟巢”与鸟窝的相似点。中班幼儿:通过理解“鸟巢”造型特点,知道其用途和意义,感知“鸟巢”的造型美、色彩美和线条美。大班幼儿:在感知与理解的基础上,通过绘画、手工等美术技能进一步表现与表达“鸟巢”建筑的形状、色彩、结构等,理解“鸟巢”的寓意及其中蕴含的中国现代建筑艺术美。在实施上述类型的教育过程中,教师不仅要选择一些代表性建筑物,而且要充分利用本土的优秀建筑资源,让幼儿到现场观察和欣赏,进一步感受身边的建筑艺术美。

二、幼儿园“中国建筑艺术欣赏”教育的实施途径建议

在了解“中国建筑艺术欣赏”教育的基本类型并确定了欣赏内容之后,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家长资源、网络资源等多种渠道去收集丰富的欣赏资料,供幼儿操作,然后通过以下几种途径组织欣赏活动。

(一)在主题活动中系统而灵活地开展

主题活动是近年来幼儿园课程的主要实施途径。在主题活动中应该有“中国建筑艺术欣赏”的一席之地:不仅可以通过集中教学活动开展,也可以在区域活动中进行。在组织教学活动时,中国建筑艺术欣赏活动不仅出现在艺术领域活动中,也应渗透在健康、社会、科学、语言等领域的活动中。活动的组织方式应以实地参观考察的方式为主,让幼儿在多通道参与的欣赏中亲身体验、真切感受到我国建筑艺术有的造型、结构、色彩等要素。也可以通过欣赏照片、课件和拼接图片等方式,了解中国建筑艺术的视觉美,理解中国建筑艺术中造型的鲜明特点和象征性,体验其中的情感。还可以通过主题背景下的区域活动开展相关教育。比如,在建构区中教师可以投放一些自制的仿中国建筑艺术的活动材料,如画有飞檐图案的插塑等,供幼儿自主游戏;在美术区投放画笔、纸张、颜料等,供幼儿自主表现出对中国建筑艺术的感受;在表演区,可以投放中国建筑艺术模型为舞台布景,供幼儿戏剧表演时使用;等等。与此同时,在主题活动的实施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有计划、呈系统地安排中国建筑艺术的教育内容,让幼儿能较为全面地感受到中国建筑艺术的基本构成、突出特点和整体精神风貌,从而循序渐进地提高幼儿的艺术素养。

(二)在幼儿园环境创设中渗透

环境是幼儿的第三任教师。通过环境创设这个载体,为幼儿提供一种良好的欣赏环境,帮助幼儿自然地感受和理解中国建筑艺术。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环境创设:一是在幼儿园的建筑装饰风格上突出中国建筑艺术特色,在造型上呈现中国建筑艺术的元素。比如在园内适宜的地方放置按比例缩放的中国建筑艺术模型。二是在班级的环境创设中,结合主题活动的开展,运用不同风格的中国建筑艺术元素来装饰中国建筑艺术主题墙,并邀请幼儿参与设计和布置。三是在区域活动中开设中国建筑艺术欣赏区域,特别针对我国多个少数民族建筑艺术模型或图片进行欣赏,如傣族竹楼、彝族土掌房、哈尼族蘑菇房、客家围屋等。

(三)在生活中随机进行

第2篇

实习时间:2012年1月13—18日

实习地点:北京

实习内容:

2012年1月13日 星期二 晴

今天是来北京的第一天,对于从来没有来过北京的我心里是万分激动。下午我们便去了国家大剧院,国家大剧院主体建筑由外部围护结构和内部歌剧院、音乐厅、剧场和公共大厅及配套用房组成。在水面上的地面建筑是一个巨型壳体。建筑物在水面中的倒影构成了大剧院的外部景观。

国家大剧院主体建筑外环绕人工湖,人工湖四周为大片绿地组成的文化休闲广场。

2012年1月14日 星期三 晴

今天的天气晴朗,秋高气爽,我们便来到了故宫。故宫的建筑气势恢弘,规模巨大。城墙四角各矗立着一座精巧别致的角楼。故宫宫殿建筑布局沿南北中轴线向东西两侧展开。红墙黄瓦,雕梁画栋,金碧辉煌。殿宇楼台,高低错落,壮观雄伟。故宫的建筑集中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优秀传统和独特风格,是中国古代建筑的经典之作。故宫南部以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大殿为中心三大殿建在高8米多的呈"工"字形的须弥座式三层平台上,四周环绕着石雕栏杆,气势磅礴,为故宫中最壮观的建筑群,表现出不同凡响的崇高地位。故宫的建筑布局谨严,秩序井然,寸砖片瓦皆遵循着封建社会的等级礼制,映现出帝王至高无上的权威。

下午俩点我们有来到了神话中的“一池三仙山”的北海公园。这里水面开阔,湖光塔影、苍松翠柏、垂柳依依、亭台楼阁、层层叠石、构思布局、形式独特,园内亭台别致,游廊曲折,富有浓厚的幻想的意境。

北海公园主要的景点有:琼华岛、永安桥、永安寺、善因殿、昆仑石、万福楼、静心斋、白塔、、、、、、这些景点齐集了北海与众不同的特点。是中国现存最古老、最完整、最具综合性和代表性的皇家园林之一,

第3篇

实习目的通过对国家大剧院、故宫、颐和园、圆明园、鸟巢、水立方、王府井、大栅栏、798艺术区等地的观赏,解各种建筑的风格和皇家园林的设计,开阔我建筑景观和园林视野,建立正确的专业思想,树立正确的专业知识学习态度。

实习时间:2011年7月1318日

实习地点:北京

实习内容:

2011年7月13日 星期二 晴

今天是来北京的第一天,对于历来没有来过北京的心里是万分激动。下午我便去了国家大剧院,国家大剧院主体建筑由外部围护结构和内部歌剧院、音乐厅、剧场和公共大厅及配套用房组成。水面上的地面建筑是一个巨型壳体。建筑物在水面中的倒影构成了大剧院的外部景观。

国家大剧院主体建筑外环绕人工湖,人工湖四周为大片绿地组成的文化休闲广场。

2011年7月14日 星期三 晴

今天的天气晴朗,秋高气爽,便来到故宫。故宫的建筑气势恢弘,规模巨大。城墙四角各耸立着一座精巧别致的角楼。故宫宫殿建筑布局沿南北中轴线向东西两侧展开。红墙黄瓦,雕梁画栋,金碧辉煌。殿宇楼台,高低错落,壮观雄伟。故宫的建筑集中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优秀激进和独特风格,中国古代建筑的经典之作。故宫南部以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大殿为中心三大殿建在高8米多的呈"工"字形的须弥座式三层平台上,四周环绕着石雕栏杆,气势澎湃,为故宫中最壮观的建筑群,表示出不同凡响的高尚地位。故宫的建筑布局谨严,秩序井然,寸砖片瓦皆遵循着封建社会的等级礼制,映现出帝王至高无上的权威。

下午俩点我有来到神话中的一池三仙山”北海公园。这里水面开阔,湖光塔影、苍松翠柏、垂柳依依、亭台楼阁、层层叠石、构思布局、形式独特,园内亭台新颖,游廊曲折,富有浓厚的幻想的意境。

北海公园主要的景点有:琼华岛、永安桥、永安寺、善因殿、昆仑石、万福楼、静心斋、白塔…这些景点齐集了北海与众不同的特点。中国现存最古老、最完整、最具综合性和代表性的皇家园林之一,

北海公园继承了中国历代的造园传统,博采各地造园技艺所长,兼有南方园林的宏阔气势和江南私家园林婉约多姿的风韵,并蓄帝王宫苑的富丽堂皇及宗教寺院的庄严肃穆,气象万千而又浑然一体,中国园林艺术的瑰宝。

第4篇

实习地点:北京

实习内容:

2010年1月13日 星期二 晴

今天是来北京的第一天,对于从来没有来过北京的我心里是万分激动。下午我们便去了国家大剧院,国家大剧院主体建筑由外部围护结构和内部歌剧院、音乐厅、剧场和公共大厅及配套用房组成。在水面上的地面建筑是一个巨型壳体。建筑物在水面中的倒影构成了大剧院的外部景观。

国家大剧院主体建筑外环绕人工湖,人工湖四周为大片绿地组成的文化休闲广场。

2010年1月14日 星期三 晴

今天的天气晴朗,秋高气爽,我们便来到了故宫。故宫的建筑气势恢弘,规模巨大。城墙四角各矗立着一座精巧别致的角楼。故宫宫殿建筑布局沿南北中轴线向东西两侧展开。红墙黄瓦,雕梁画栋,金碧辉煌。殿宇楼台,高低错落,壮观雄伟。故宫的建筑集中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优秀传统和独特风格,是中国古代建筑的经典之作。故宫南部以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大殿为中心三大殿建在高8米多的呈"工"字形的须弥座式三层平台上,四周环绕着石雕栏杆,气势磅礴,为故宫中最壮观的建筑群,表现出不同凡响的崇高地位。故宫的建筑布局谨严,秩序井然,寸砖片瓦皆遵循着封建社会的等级礼制,映现出帝王至高无上的权威。

下午俩点我们有来到了神话中的“一池三仙山”的北海公园。这里水面开阔,湖光塔影、苍松翠柏、垂柳依依、亭台楼阁、层层叠石、构思布局、形式独特,园内亭台别致,游廊曲折,富有浓厚的幻想的意境。

北海公园主要的景点有:琼华岛、永安桥、永安寺、善因殿、昆仑石、万福楼、静心斋、白塔……这些景点齐集了北海与众不同的特点。是中国现存最古老、最完整、最具综合性和代表性的皇家园林之一,

北海公园继承了中国历代的造园传统,博采各地造园技艺所长,兼有北方园林的宏阔气势和江南私家园林婉约多姿的风韵,并蓄帝王宫苑的富丽堂皇及宗教寺院的庄严肃穆,气象万千而又浑然一体,是中国园林艺术的瑰宝。

接着又来到了闻名响耳的王府井大街,王府井外部空间构成和商店内部环境给人以美感;建筑景观特点独特; 是北京最有名的商业区。栉次鳞比到处富丽堂皇,流光溢彩尽显泱泱大气,逛不够的商场,看不够的美景,数不清的游人,顾不及的变化。它是城市一个最耀眼的平台,展示了物华天宝的精致商品,它是城市一个人气指数最高的商业中心,弘扬着中国传统的和现代的商业文化。

2010年1月15日 星期四 晴

我们来到了清代的皇家花园——颐和园。颐和园主要由万寿山和昆明湖组成,集中了全国园林艺术的精华,构思最巧妙、最有特色的是她的长达728米的长廊,长廊和廊中的绘画本身就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另外她还起到了将园内各个景点有机地联系起来的作用,烘托出园林整体的美。在堤岸上建起“西堤六桥”,形成优美的“六桥烟柳”,景色丝毫不亚于杭州西湖的苏堤,六座桥中最美的是玉带桥。颐和园展示了中国园林传统的风貌,高峻的楼台,清幽的庭院,其间曲折密布的小径相连接。

接着又来到圆明园,它继承了中国三千多年的优秀造园传统,吸取了欧洲的园林建筑形式,把不同风格的园林建筑融为一体。圆明园汇集了当时江南若干名园胜景的特点,融中国古代造园艺术之精华,以园中之园的艺术手法,将诗情画意融化于千变万化的景象之中圆明本资料来源于园中还建有西洋式园林景区。最有名的“大水法”,是一座西洋喷泉,还有万花阵迷宫以及海晏堂等,都具有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风格。在湖水中还有一个威尼斯城模型,皇帝坐在岸边山上便可欣赏万里之外的“水城风光”。圆明园是一座异木奇花之园,名贵花木多达数百万株。完整目睹过圆明园的西方人把她称为“万园之王”。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洗劫圆明园,文物被劫掠,17日-19日,园中的建筑被烧毁。至今奇迹和神话般的圆明园变成一片废墟,只剩断垣残壁,供游人凭吊。

2010年1月16日 星期五 阴

“798”艺术区是来源于原有的工业厂房,被这些艺术家们改造的五花八门,各种风格的应有尽有,固有的建筑风格和岁月痕迹被巧妙地加以融合利用。有加一层扩大了使用面积的,有扩出了门廊增加了展示空间的。

晚上来到大家最熟悉最热也是最红的热点——鸟巢,“鸟巢”的设计和特点非常突出,他的外形结构主要由门式钢架组成。整个建筑,抛弃了传统意义的支撑立柱,而大量采用由钢板焊接而成的箱形构件,24根桁架柱托起了世界最大的屋顶结构,成就了全世界建筑业的一大壮举,所以,又被称为“人类建筑文明史上的惊人杰作”。

第5篇

实习时间:20xx年1月13—18日

实习地点:北京

实习内容:

2010年1月13日 星期二 晴

今天是来北京的第一天,对于从来没有来过北京的我心里是万分激动。下午我们便去了国家大剧院,国家大剧院主体建筑由外部围护结构和内部歌剧院、音乐厅、剧场和公共大厅及配套用房组成。在水面上的地面建筑是一个巨型壳体。建筑物在水面中的倒影构成了大剧院的外部景观。

国家大剧院主体建筑外环绕人工湖,人工湖四周为大片绿地组成的文化休闲广场。

2010年1月14日 星期三 晴

今天的天气晴朗,秋高气爽,我们便来到了故宫。故宫的建筑气势恢弘,规模巨大。城墙四角各矗立着一座精巧别致的角楼。故宫宫殿建筑布局沿南北中轴线向东西两侧展开。红墙黄瓦,雕梁画栋,金碧辉煌。殿宇楼台,高低错落,壮观雄伟。故宫的建筑集中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优秀传统和独特风格,是中国古代建筑的经典之作。故宫南部以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大殿为中心三大殿建在高8米多的呈"工"字形的须弥座式三层平台上,四周环绕着石雕栏杆,气势磅礴,为故宫中最壮观的建筑群,表现出不同凡响的崇高地位。故宫的建筑布局谨严,秩序井然,寸砖片瓦皆遵循着封建社会的等级礼制,映现出帝王至高无上的权威。

下午俩点我们有来到了神话中的“一池三仙山”的北海公园。这里水面开阔,湖光塔影、苍松翠柏、垂柳依依、亭台楼阁、层层叠石、构思布局、形式独特,园内亭台别致,游廊曲折,富有浓厚的幻想的意境。

北海公园主要的景点有:琼华岛、永安桥、永安寺、善因殿、昆仑石、万福楼、静心斋、白塔、、、、、、这些景点齐集了北海与众不同的特点。是中国现存最古老、最完整、最具综合性和代表性的皇家园林之一,

北海公园继承了中国历代的造园传统,博采各地造园技艺所长,兼有北方园林的宏阔气势和江南私家园林婉约多姿的风韵,并蓄帝王宫苑的富丽堂皇及宗教寺院的庄严肃穆,气象万千而又浑然一体,是中国园林艺术的瑰宝。

接着又来到了闻名响耳的王府井大街,王府井外部空间构成和商店内部环境给人以美感;建筑景观特点独特; 是北京最有名的商业区。栉次鳞比到处富丽堂皇,流光溢彩尽显泱泱大气,逛不够的商场,看不够的美景,数不清的游人,顾不及的变化。它是城市一个最耀眼的平台,展示了物华天宝的精致商品,它是城市一个人气指数最高的商业中心,弘扬着中国传统的和现代的商业文化。

2010年1月15日 星期四 晴

我们来到了清代的皇家花园——颐和园。颐和园主要由万寿山和昆明湖组成,集中了全国园林艺术的精华,构思最巧妙、最有特色的是她的长达728米的长廊,长廊和廊中的绘画本身就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另外她还起到了将园内各个景点有机地联系起来的作用,烘托出园林整体的美。在堤岸上建起“西堤六桥”,形成优美的“六桥烟柳”,景色丝毫不亚于杭州西湖的苏堤,六座桥中最美的是玉带桥。颐和园展示了中国园林传统的风貌,高峻的楼台,清幽的庭院,其间曲折密布的小径相连接。

接着又来到圆明园,它继承了中国三千多年的优秀造园传统,吸取了欧洲的园林建筑形式,把不同风格的园林建筑融为一体。圆明园汇集了当时江南若干名园胜景的特点,融中国古代造园艺术之精华,以园中之园的艺术手法,将诗情画意融化于千变万化的景象之中圆明园中还建有西洋式园林景区。最有名的“大水法”,是一座西洋喷泉,还有万花阵迷宫以及海晏堂等,都具有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风格。在湖水中还有一个威尼斯城模型,皇帝坐在岸边山上便可欣赏万里之外的“水城风光”。圆明园是一座异木奇花之园,名贵花木多达数百万株。完整目睹过圆明园的西方人把她称为“万园之王”。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洗劫圆明园,文物被劫掠,17日-19日,园中的建筑被烧毁。至今奇迹和神话般的圆明园变成一片废墟,只剩断垣残壁,供游人凭吊。

2010年1月16日 星期五 阴

“798”艺术区是来源于原有的工业厂房,被这些艺术家们改造的五花八门,各种风格的应有尽有,固有的建筑风格和岁月痕迹被巧妙地加以融合利用。有加一层扩大了使用面积的,有扩出了门廊增加了展示空间的。

晚上来到大家最熟悉最热也是最红的热点——鸟巢,“鸟巢”的设计和特点非常突出,他的外形结构主要由门式钢架组成。整个建筑,抛弃了传统意义的支撑立柱,而大量采用由钢板焊接而成的箱形构件,24根桁架柱托起了世界最大的屋顶结构,成就了全世界建筑业的一大壮举,所以,又被称为“人类建筑文明史上的惊人杰作”。

第6篇

关键词:沈阳故宫;古建筑;琉璃构件

一、沈阳故宫古建筑琉璃构件概况

琉璃,又称流离,其流光溢彩、变幻瑰丽,是中国传统建筑中的重要装饰构件,也是用于艺术装饰的一种釉陶器,通常用于宫殿、庙宇、陵寝等重要建筑。琉璃的主要成分为SiO2(二氧化硅),与普通砖瓦相比,琉璃砖瓦在工艺上经过釉烧,釉料里添加的不同矿物质使琉璃呈现出多种色彩,从而使琉璃构件光彩夺目,与众不同。琉璃不但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能,而且具有很强的装饰效果,可以极大地改变传统建筑的外观形态,因此在封建社会被统治阶级所专有。不同颜色琉璃瓦组成屋面的剪边或聚锦做法,还可制作雕塑形的装饰构件如琉璃的吻兽、走兽、仙人等。

沈阳故宫是后金政权使用琉璃瓦材料的第二座宫殿建筑群。除了辽阳东京城八角殿遗址中发现过黄绿两色琉璃瓦外,赫图阿拉城、界藩城、萨尔浒城的宫室建筑都是青砖房,甚至是草房。在当时战乱和民族矛盾极其尖锐的时候,能够使用琉璃瓦和烧窑世家传人侯振举归服努尔哈赤有关,承造盛京皇宫陵寝,烧造琉璃砖瓦的业绩是与侯氏分不开的。位于海城县缸窑岭的黄瓦窑是原籍山西的侯振举经营的皇家官窑,他及其子孙为辽阳东城八角殿和沈阳故宫的建设提供了优质的琉璃瓦。考古发掘证明,黄瓦窑烧造品种丰富、样式繁多、色彩斑斓,是当时东北地区十分重要的窑厂。

二、沈阳故宫琉璃构件种类及特点

(一)琉璃瓦屋面

沈阳故宫建筑中主要建筑均使用琉璃瓦屋面,由于有了山西烧窑世家侯氏在海城黄瓦窑的经营,使沈阳故宫建筑得以大量采用琉璃瓦。但沈阳故宫的琉璃瓦屋面却不同于北京故宫的琉璃瓦屋面,它的特点也是满族与汉族建筑的不同之处。

1.黄琉璃绿剪边

沈阳故宫绝大部分的琉璃瓦屋面是黄琉璃绿剪边。这种剪边做法是在屋顶周围用绿琉璃镶边,中间铺黄琉璃瓦。在清代规定,亲王、贝勒、郡王只能用绿色琉璃或绿剪边,只有皇宫和庙宇才能用黄色琉璃瓦或黄剪边。这种做法在关内宫殿建筑中是少见的,属于地方做法。

2.满堂黄

除了黄琉璃瓦绿剪边外,在乾隆年间加建的太庙群采用了满堂黄琉璃瓦。太庙组群共有六座建筑物:正殿、东西配殿、东西耳房和大门。太庙是清皇室的家庙,属于奉祀祖先之所。而满族先祖的祭祀本是家祭和堂祭,作为祭奠皇帝先祖的家庙,它的地位是很高的。但由于用地的限制,无法建造体量较大的建筑群,除了在屋顶形式上采用较高等级的歇山顶外,在琉璃颜色上也给予区别,使用汉族礼制中等级最高的黄琉璃瓦来提高太庙的等级。

3.黑琉璃绿剪边

文溯阁的琉璃瓦屋面又不同于前两种。作为藏书之地,防火是很重要的一项功能要求。故采用了色泽凝重清雅的黑琉璃瓦绿剪边的冷色调作为装饰的主色。其琉璃色彩做法与北京的文渊阁、宁波天一阁相同。

(二)琉璃饰件

1.脊饰

脊饰在琉璃艺术作品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古建筑功能与艺术的结合体,反映着时代风格、审美情趣及工艺水平。沈阳故宫建筑琉璃构件的应用部位主要是屋顶、墙檐、墀头上,琉璃饰物包括屋脊上的鸱吻等。

沈阳故宫的琉璃脊饰,有龙尾高卷的正吻,昂头瞪目的垂兽,有穿梭于云海的神龙、展翅飞舞的凤凰、盛开的牡丹等题材的脊筒、博风(板)等建筑构件。

崇政殿正脊、垂脊、博风(板)等构件以黄色为地,上面的行龙、宝珠、瑞草等浮雕纹饰用绿色或蓝色,对比鲜明,主体图案醒目。山尖加饰的琉璃悬鱼也用黄加绿、蓝色,上部圆形,内浮雕螭龙,下为如意状花饰,使灰色的山面增添了鲜艳祥和的气息。台上五宫正脊、鸱吻、戗脊、垂兽等琉璃构件同崇政殿风格相近,但具体纹饰略有区别。如正脊不仅有行龙宝珠,还有凤凰、宝相花等图案;垂脊除清宁宫饰龙纹,其他四宫均与正脊相同,戗脊琉璃方砖都作含苞待放的荷花浮雕,悬鱼也以花卉为主图。虽然琉璃件的颜色仍是以黄绿相配为主,但和前朝殿阙相比,诸宫更多几分生活气息。从外观整体面貌上来看,这里要比前朝殿宇简单朴素得多。

另外西路文溯阁各条屋脊的雕刻装饰也与五行之说有关,由于每条脊部都位于建筑的最上方,因而文溯阁的各条屋脊都采用了海水流云的琉璃雕刻构件,包括正脊两侧的吻兽及戗脊前的套兽等古建筑常用的兽状构件装饰,也都被云头状的琉璃构件所代替,用以象征水从天降、居高临下、以水压火。

2.琉璃正吻

正吻,也叫鸱尾,原本是正脊、垂脊的交叉节点,由于所处地位的显要,把它做成鸱尾的形象,而且糅进了“虬尾似鸱、激浪即降雨”的神话传说,寄托着“厌火祥”的深切意愿。后来鸱尾逐渐演变为鸱吻,最后定为龙吻。这个龙吻同样蕴含着龙能降雨、消灾的寓意,即使龙吻背上的剑把那样小小的配件也被赋予一定的内涵,被描述成是为了防止脊龙的逃遁而特地用剑把插入龙身把它镇住。

沈阳故宫屋顶的琉璃瓦饰颇具特色。在这些不同凡响的脊兽、仙人、走兽、勾头、瓦当、鞑人、宝刹之中,最有特点的当数体量巨大、体态优美、构思巧妙的螭凤琉璃正吻。每个正吻由一螭首与一凤头相背组合成一体。正脊两端的两个螭首相对张口结舌,共同叼住正脊,背兽被塑成风头朝外眺望。一螭一凤二者巧妙合一,粗长的尾翼高高卷成环状,很难分辨是螭身还是凤尾,又似展开的凤翅。龙凤呈祥,阴阳相融,造型雄壮而吉顺。更为锦上添花之处,是在一般正吻的剑把部位塑造了一只叠于云卷造型琉璃件之上的风火轮。在正脊两端对称的正吻上,两个风火轮的中心分别镂空雕饰着“日”、“月”二字。它不仅在构图上为整个正吻造型起着重要的均衡作用,而且具有深刻的寓意:象征着皇帝权势恢弘如宇,手托日月,一统天下;又象征着满人信誓旦旦,拆散“明”廷、入主中原的决心。

这种特殊造型的正吻,作为满人自励的标志,被大量地用在沈阳故宫,以及沈阳和新宾的皇陵之中。早期建筑的正吻是黄绿夹杂,色彩的排列顺序也不是很规律;晚期以后建筑的正吻都是黄色。这些微妙的变化,从侧面反映出早期满族文化在用色上鲜艳、纷繁、大胆、奔放的特色。

3.垂兽、戗兽、合角吻和望兽

垂兽位于垂脊的中部、跑兽之后,是垂脊由高变低的过渡构件。沈阳故宫尖山式硬山琉璃瓦屋面建筑的垂兽造型从早期的崇政殿到后期的太庙、崇谟阁,再到规范清式做法,经历了一个明显的演变过程。首先是兽嘴,兽的上唇由明显的明朝印记即长且向上端卷曲,逐渐过渡到清式的上唇短且平直;其次脖子逐渐缩短,标志明朝琉璃印记的鱼鳞逐渐消失;再次兽角由早期的类似羊角向后卷曲逐渐过渡到清式的鹿角向前张,发短且朝前上发展为清式的朝后稍上,火焰为开始一股继而分为三股发展为清式的一股,且由开始的横穿龙发展到清式的和龙发平行;胡须则是由早期的有胡须且飘动性不强到后期取消;脖子逐渐变短;面目表情逐渐变祥和(早期垂兽嘴大张、瞪眼,口中无卷毛。清式则闭嘴较严、口中有卷毛);早期垂兽的颜色为五彩琉璃,清式为黄色。

围脊四周的每个合角吻(在沈阳故宫内围脊四周均为合角吻,兽口均朝内,故无合角兽)由一个螭首与一凤尾组合成一体。凤凰楼的合角吻明显口大张、眼圆瞪、犄角树立,后期的则眼睛稍闭、犄角后摆贴于头上、神情变得祥和。和清式做法明显区别的还有,合角吻无剑把,体积较清式夸张,颜色都是黄色。

三个时期戗兽的变化也基本体现戗兽从明代到清代的变化规律。一是早期建筑上的戗兽为五彩琉璃烧制,有很明显的孔雀蓝,到后期则为通体黄色;二是兽角逐渐倒下;三是兽嘴合上,早期的戗兽有明显的胡须,后期胡须消失,却加了早期戗兽没有的嘴毛;四是早期戗兽所具有的火焰到后期消失,到乾隆时期建造的太庙上,戗兽甚至出现了龙爪。

望兽的造型在沈阳故宫中没有传承性,因为仅在东路建筑十王亭上出观了较为原始的脊饰望兽和清式做法区别明显:首先是兽嘴大张,兽的上唇有明显的的明朝印记即长且向上端卷曲,清式的上唇短且平直;其次脖子逐渐缩短,标志明朝琉璃印记的鱼鳍鳞逐渐消失;再次兽角似羊角向后卷,清式的望兽为鹿角向前张;沈阳故宫的望兽发短且朝前上,清式为朝后稍上;沈阳故宫望兽的火焰为开始一股继而分为三股,发展为清式的一股且横穿龙发;胡须则是由早期的有且飘动性不强,发展到后期消失。

4.仙人走兽

仙人走兽分布在垂脊或戗脊的端部。明清宫殿建筑屋脊上的走兽比较固定,据《大清会典》记载,共有十个仙人立兽,其中最前面的是骑凤仙人,其后为龙、凤、狮子、獬豸、天马、海马、狻猊、斗牛、狎鱼、行什,根据建筑等级的高低摆放。沈阳故宫近年来的修缮中,走兽往往被换成新的,并按照清式的走兽顺序摆放,排列位置经过人为调整,从年代特点到造型及色彩都和老构件相差很大,这给研究造成很大的难度。

从现状来看,沈阳故宫现有的走兽类型为骑凤仙人、龙、凤、狮子、狻猊、海马、天马、斗牛、猪、羊等。在传统的十种走兽中没有出现狎鱼和行什。沈阳故宫的龙、凤、狮子、狻猊、海马、天马、斗牛基本和清式相同或根本就是按照清式做法去烧制和排列的。早期建筑垂脊上的仙人走兽与汉族做法也有所不同:在颜色上,琉璃饰件多用黄、绿两色;在数量上,仙人之后的走兽采用单数,在次要建筑(如十王亭、台上四厢房宫室等)屋顶仅用走兽而无仙人;在造型上,出现了狗、羊等动物,可能与满人长期的射猎生活有关。

5.摩羯

尤为引人注意的是,在大政殿和十王亭屋顶角部檐下挑出的斜椽椽头上,都装有藏族喇嘛教建筑中称为“摩羯”的翼角兽饰件。据传,古代印度人在海上行船,常常遇上一种怪兽而失事。人们认为它力大无比,并把这种海怪想象成长着象鼻、鳄鱼尾巴、身上有鳞、下巴上长着胡须。它常常被装饰在喇嘛教建筑屋檐角上的飞椽椽头上用来避邪。沈阳故宫建筑中也承袭了这一做法,是因为当时满人从蒙古族那里间接地受到了藏传佛教的影响,使得沈阳故宫建筑在许多方面融入了喇嘛教的建筑特点。这种被称为“摩羯”的饰物,甚至出现在当时所建的沈阳市内的非藏传佛教寺庙――慈恩寺的宝殿屋檐下面。

6.大政殿琉璃宝顶

大政殿是沈阳故宫的主要建筑之一,为八角重檐攒尖式建筑,屋面覆以黄琉璃瓦绿剪边,上檐八条垂脊拱卫着高大的五彩琉璃宝顶,使大政殿更显华丽。宝顶是攒尖式建筑不可缺少的构件。一般由顶座、下枋、下枭、束腰、上枭、上枋、顶珠七部分组成。而大政殿的宝顶却远远地超出了七层,由十三层构件精心地雕饰组成一个立体效果极佳、装饰性强、凸凹变化大、色彩运用广的宝顶。它是由黄绿筒瓦相间竖立形成一圆形顶座;其上一绿色覆盆,覆盆表面塑以如意纹,并在八个方向等距设拱形壶门,门边饰以黄色;覆盆之上为凸出覆箍顶部、雕刻细腻的莲瓣式地盘,地盘通身挂以黄釉并刻仰莲二层,各层莲瓣相互错开,形如盛开的莲花;地盘上为圆柱体素面黄色束腰;束腰上为绿色腰盘,腰盘中间凹进形成须弥座式,其上、下枋塑几何纹饰;腰盘上仍为圆柱体黄色素面束腰;束腰之上是宝顶的核心部位,塑造了一个巨大的宝珠,宝珠以黄色为地,上塑二龙戏珠图案,龙为蓝色行龙,背部塑以白色的鳍;在龙头、龙尾、龙腰部位的四个方位塑有四个脸为蓝色、角为白色、面目狰狞的兽面;龙身缠绕橘黄色火焰与火焰珠相呼应,并有白绿色祥云缭绕其间;宝珠是宝顶的核心,它塑造之精美、色彩配制之协调,可谓清初琉璃制品之佳品;宝珠之上为黄色素面圆柱体束腰,束腰上托黄色仰莲式的上腰盘,其上为黄色束腰;束腰之上为天盘,天盘做成大莲花宝座,座上为二层火焰宝珠,下层宝珠之火焰分成小束向上飘舞,上层火焰由八束收为四束最后归为一束,宝珠以黄色为地塑的蓝色镶白边之火焰,火焰徐徐向上直至中天;在殿顶的八条垂脊上,分别各有一琉璃烧制的蒙古武士,形象凶悍威武,双手执铁链系于宝顶之上,象征“八方归一”,增加了整个建筑的雄伟之感。

相轮、宝瓶、宝珠乃佛教神圣之物,在佛教建筑中多用做塔刹构件。沈阳故宫建筑中把佛教艺术式样和谐地结合在满族民族风格之中,运用在皇家宫殿建筑上,可以说是一个大胆的创举,不仅增加了殿宇雄伟壮观的气氛,还获得了丰富统一的艺术效果。整个宝顶无论在琉璃的烧造上,装饰的雕塑上还是形体的变化上,均表现出高超的工艺水平,其精美独特的风格是国内仅有的艺术珍品。

7.五彩琉璃墀头

琉璃艺术在沈阳故宫不仅仅表现在大政殿的宝顶上,如大清门、崇政殿及其两侧的左右翊门的琉璃墀头也别具特色。墀头也叫上身,是硬山建筑所特有的称谓,属于硬山建筑两山墙的两端,腰线之上、盘头以下的墙体。一般墀头由青砖砌筑,或用青砖雕刻纹饰组成,而用琉璃装饰墀头在清初的建筑中极为少见。

大清门、崇政殿及其左右翊门均为硬山式建筑,在山墙的两端均采用了高浮雕的手法,塑造了栩栩如生的龙、凤、狮子、鹿等象征权力和寓意吉祥的图案,构成了五彩缤纷的琉璃墀头。大清门、崇政殿及左右翊门的琉璃墀头构造上基本一致,均由三、四层须弥座形式组成,但从色彩,雕塑手法及动物的形态上又各有千秋。

大清门的琉璃墀头是由仰覆莲叠架构成竖向的四层须弥座,在每层束腰部位雕塑了各种动物,角上用玛瑙柱将束腰相互隔开,形成左、中、右三部分流光溢彩的琉璃装怖面。墀头最下层用蓝色琉璃砖与青砖隔开,在色彩上做一过渡,其上用黄色琉璃构成须弥座最底层的圭角;圭角之上为蓝色的下枋,枋上为蓝色覆莲下枭,其上是凹进的束腰;束腰塑身绕火焰的雄狮;束腰底着黄色,雄狮身为蓝色,发为绿色,缕缕发丝向后飘拂,身躯圆浑有力,后腰弓起,四爪着地,后尾翘起做前进状;雄狮前下方为绿色绣球,其上绕以橘黄色飘带;束腰上为仰莲上枭,其上用黄色混砖与第二层须弥座隔开。第二层束腰为高浮雕的升、降龙,正面为升龙,两侧为降龙,下部雕有高高凸起的绿色镶白边的海水与高耸挺拔的蓝色镶白边的江崖;正面的升龙屈身跃出水面,张牙舞爪,面向明间;侧面降龙犹如从天而降并扭头向上,伸爪欲抓火焰。第三层须弥座上塑二鹿,一低头觅草、一昂头四望。第四层的束腰上塑白色飞翔的仙鹤。从整座琉璃墀头来看,黄、白、蓝、绿相间点缀,雄狮、升降龙、梅花鹿、仙鹤各具姿态,犹如一幅珍禽异兽的写生图。

崇政殿的墀头与大清门相比,虽仍为竖向四层须弥座,但构图上却发生了变化。第一层束腰中雕塑了身绕红色火焰的蓝色麒麟,它前蹄高抬欲向前奔走,其前为高山峻岭,上有火焰缭绕,麒麟欲行又止扭头外望。第二层束腰之中的龙正与大清门的相反,正面为降龙,两侧为升龙,下部是海水江崖,海水波涛汹涌,撞击陡峭的山峰,降龙由天而降扭颈昂头,做戏珠状,龙身为黄色,鳍为白色,发与尾为绿色,地为深蓝色,更加突出了龙的形象。

崇政殿的墀头采用了至尊至贵的深蓝色地黄色的龙,而大清门却采用了黄地蓝龙,二龙可明显看出等级之分,崇政殿为正殿,皇帝上朝之殿,是为最高等级;大清门作为正殿之门必然要逊色一筹。

8.琉璃门罩

西路文溯阁两山设置有装饰用的券门。我国传统硬山建筑通常不在两侧山墙上增添门窗装饰,但文溯阁可能是考虑到建筑的整体艺术效果,除了两山墙的博风及挑檐石利用绿琉璃装饰外,在文溯阁一层出檐部分的山墙两侧还分别开设了精巧的券门,以增加建筑主体的透视层次。券门上端饰有琉璃垂花门罩,门罩按照木结构的方式由绿琉璃构件组成,单层檐、庑殿顶,琉璃屋脊上通体为祥云图案的浮雕门罩,檐下置有六攒琉璃斗拱,额枋及垫板的画池内饰有琉璃彩绘,图案包括“白马负书”、游龙、海水及花卉等。画池间的立框上书篆书“万寿无疆”四字琉璃浮雕,门罩两侧设琉璃垂莲柱。整个门罩玲珑剔透,与山尖绿色排山勾滴瓦、博风砖等互相呼应,为单调的山墙增添了一抹灵动的色彩。

三、沈阳故宫琉璃构件体现的民族融合特征

盛京宫殿建筑大量使用了上述琉璃构件,其中屋面的黄琉璃瓦绿剪边、构件中的螭风琉璃正吻、大政殿宝顶、仙人走兽带有较为明显的满族特色,但是由于满族原为游牧民族,多居住在帐篷、林间木屋等处,对于建筑尤其是宫殿建筑接触很少,所以在修建宫殿的时候,不仅大量采用汉族建筑的传统形式,还在其中加入了满、蒙、藏等民族的元素,这一点在琉璃构件上也有所体现。

(一)对传统琉璃构件烧造技术的继承

黄瓦窑因属山西侯氏掌管烧造,基本继承了中原地区的传统烧造技术,这一点体现在沈阳故宫大多数的琉璃构件上,传统琉璃的使用,保证了建筑群风格的整齐划一和庄重典雅。

(二)对满族民族文化的淬炼

沈阳故宫的最初修建源于迁都,在此之前,后金政权已经多次迁都并营建宫殿,但琉璃构件的烧造和使用是随着汉化程度的加深而逐步使用并增多的。在汉族思想文化的影响下,满族人开始有意识地将本民族的信仰及生活元素加入到建筑之中,以达到符合自身生活习惯和审美情趣的目的,黄琉璃瓦绿剪边、螭凤琉璃正吻、大政殿琉璃宝顶、五彩琉璃墀头等都具有典型的满族特征。

(三)对蒙、藏民族文化的吸收

满族人最早信奉原始宗教萨满教,崇信万物有灵,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和战争,满汉、满蒙民族之间不断互相融合,尤其是满蒙之间的结盟和通婚,促进了信仰的变化,努尔哈赤时期开始在子侄之中推行满蒙联姻,皇太极时期后宫五位有封号的福晋均为蒙古族,蒙古族信奉喇嘛教,因此在沈阳故宫建筑中也大量使用了喇嘛教及蒙藏两民族的元素,在琉璃构件的使用上,尤为典型的就是大政殿和十王亭屋顶角部檐下挑出的斜椽椽头上的“摩羯”,以及大政殿的帐殿式琉璃屋顶。

琉璃构件造型的改变从技术上讲是发展的趋势,是明后期向清中期发展的一个剪影。从意识形态上也反映了汉文化被满族人全面吸收的一个过程,努尔哈赤、皇太极时期与明朝长期开战,满族对汉族文化的吸收、借鉴较少;反映在装饰上,则满族自身的特点浓厚,对蒙古及藏传喇嘛教建筑装饰的吸取较多。乾隆时期已完全接受了汉文化,琉璃的装饰风格,在尊重原有风格的基础上已经与关内同时期同类建筑基本相同了。

四、结语

清初盛京宫殿建筑上的琉璃构件,从制作手法、造型风格均体现着当时琉璃制品的粗犷与写实。同时,清代琉璃制品的生产技术达到最高峰,无论色彩还是造型,各代无出其右,为中国古建筑装饰艺术的发展增辉添色。

其一,盛京宫殿建筑的琉璃构件是清代历史与皇家建筑研究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些琉璃构件由迁徙东北的山西侯氏创建,在明末至后金初年形成一定规模,后金进入辽沈地区后,琉璃的使用因后金龙兴而起,伴大清鼎盛而荣,其兴起和发展过程中吸收了大量汉、蒙古及其他少数民族文化,在某种意义上反映了清王朝历史的演进过程。因此,盛京宫殿建筑琉璃构件的历史乃是研究清代历史、宫廷史和清代皇家建筑史所必须涉及的课题,在多项专业研究中均具有较大的意义。

第7篇

世博建筑一片“绿”

郁鑫鹏

“科技世博、生态世博”,是上海世博会筹备工作遵循的一个基本理念。

在世博园区采访期间,记者感受到了“生态世博”带来的一片绿色和清凉,并努力从建筑的身上去寻找其背后的答案。

中国馆:自然遮阳

作为东道主国家的国家馆,中国馆力争成为上海世博会的“绿色地标”。

中国馆的顶部、外墙上将装配太阳能电池,以确保提供充足的能源,有望使中国馆实现照明用电全部自给。中国馆造型别致,夏季可实现上层对下层的自然遮阳,省市地区馆的外廊为半室外玻璃廊,屋顶的“中国馆园”还将运用生态农业景观等技术措施实现有效隔热。此外,国家馆所有的窗户都是用低耗能的双层玻璃制成的,这比传统模式节能25%以上。

世博轴:地下采光

世博轴是上海世博会在绿色建筑方面的一次大胆的尝试。

记者看到,6个巨型圆锥状“阳光谷”分别分布在世博轴的入口及中部,它们的独特形态能够使阳光自然地倾斜到地下,既利于提高空气质量,又能节省人工照明带来的能源消耗。世博轴还充分利用靠近黄浦江的优势,引入黄浦江水作冷热源,用全生态绿色节能技术营造舒适的室内环境。

主题馆:太阳能发电

主题馆的设计方案既突出反映了上海的城市特征、城市生活的记忆空间和令人陶醉的城市意象,还考虑了外墙与屋面的保温与隔热、屋面通风与采光等各项建筑要素。

主题馆的屋面大面积铺设太阳能板,采用并网发电的运行方式,将太阳能所发的电传回城市电网中。其太阳能板面积达3万平方米,为目前国内最大的单体面积太阳能屋面。

演艺中心:身披绿装

在世博演艺中心的还有养眼的“绿坡”。“绿坡”的作用不可小觑,它运用了屋顶覆土技术,不仅使世博演艺中心能完美地融入周边的景观,而且能为场馆外延地下空间保温隔热。演艺中心利用江水冬暖夏凉的特点,引入身旁的黄浦江水形成新型高效节能的空调系统。世博中心设计总负责人傅海聪介绍,世博中心屋面的雨水将被收集起来,用于道路冲洗和绿化灌溉,并通过绿地和渗水材料铺装的路面、广场、停车场等,进行雨水蓄渗回灌。

赏读:

德国诗人歌德曾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我还想补充的是,这音乐绝不能缺少绿色的音符。上海世博园的建筑广泛采用了新能源、新技术、新材料,代表着21世纪的建筑潮流――绿色、节能、环保。在世博建筑中,最大的亮点当数由世博轴、中国馆、主题馆、世博中心和演艺中心所组成的“一轴四馆”。作为世博会的永久性建筑,“一轴四馆”不仅外观亮丽,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其自身的实用性,还在绿色环保方面作出了表率。

思考:

本文在写作方面有什么鲜明的特点?请对此作简要的分析。

沈阳故宫,独具特色的满族建筑

谢思者

沈阳故宫始建于公元1625年,是清朝入关前清太祖努尔哈赤、清太宗皇太极创建的皇宫,又称盛京皇宫,满清入主中原后改为陪都宫殿和皇帝东巡行宫。沈阳故宫经过多次大规模的修缮,现已变为沈阳故宫博物院。北京、沈阳两座故宫构成了中国仅存的两大完整的明清皇宫建筑群。

沈阳老城内的大街呈“井”字形,故宫就设在“井”字形大街的中心,占地6万平方米,现有古建筑114座。沈阳故宫按照建筑布局和建造的先后顺序,可以分为3个部分:东路为努尔哈赤时期建造的大政殿与十王亭;中路为清太宗时期续建的大中阙,包括大清门、崇政殿、凤凰楼以及清宁宫、关睢宫、衍庆宫、启福宫等;西路则是乾隆时期增建的文溯阁等。整座皇宫楼阁林立,殿宇巍峨,雕梁画栋,富丽堂皇。

大政殿是一座八角重檐的亭式建筑,正门有两根盘龙柱,以示庄严。大政殿用于举行大典,如皇帝即位、颁布诏书、宣布军队出征、迎接将士凯旋等。十王亭则是左右翼王和八旗大臣办事的地方。这种君臣合署在宫殿办事的现象,在历史上比较少见。从建筑学的角度看,大政殿也是一个亭子,不过它的体积较大,装饰比较华丽,因此被称为宫殿。大政殿和成“八”字形排开的10座亭子,其建筑格局乃脱胎于少数民族的帐殿。这11座亭子,就是11座帐篷的化身。帐篷是可以流动迁移的,而亭子就固定下来了,显示了满族文化发展的一个里程。

崇政殿在中路前院正中,俗称“金銮殿”,是沈阳故宫最重要的建筑。整座大殿全是木结构的,五间九檩硬山式,辟有隔扇门,前后出廊,围以石雕的栏杆。殿身的廊柱是方形的,柱下有吐水的螭首,顶盖黄琉璃瓦镶绿剪边;殿柱是圆形的,两柱间用一条雕刻的整龙连接,龙头探出檐外,龙尾直入殿中,实用性与装饰性完美地结合为一体,增加了殿宇的帝王气魄。此殿是清太宗日常临朝处理要务的地方,公元1636年,后金改国号为大清的大典就在此举行。崇政殿北首的凤凰楼,共三层,是当时盛京城内最高的建筑物。

文溯阁是西路的主体建筑,阁前有戏台、嘉荫堂,后有仰熙斋,建筑形式仿照宁波的天一阁藏书楼,专门用来收藏《四库全书》,也是皇帝东巡盛京时读书看戏的地方。

沈阳故宫博物院不仅是古代宫殿建筑群,还以丰富的珍贵收藏著称于海内外,故宫内陈列了大量旧皇宫遗留下来的宫廷文物,如努尔哈赤用过的剑等。

赏读:

沈阳故宫是中国著名的古建筑之一。它在建筑艺术上承袭了中国古代建筑的传统,融 汉、满、蒙族的建筑艺术为一体,具有很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2004年7月1日,在中国苏州召开的第2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批准沈阳故宫作为明清皇宫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本文条分缕析地向我们介绍了沈阳故宫的始建时间、建造者、名称及其在中国建筑史上的重要地位等。作者在介绍故宫时既按空间顺序进行说明,也依照了建造时间的先后顺序,这样能让读者对沈阳故宫有更全面的了解。

思考:

读了上文之后,请你说说沈阳故宫博物院为什么能著称于海内外。

围墙的建筑美

静枝

围墙伴随着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已有数千年的历史。至今,围墙仍以顽强的生命活力,存在于我们的社会生活中,不但保留着原本的防御功能,更不断被注入了新的时代元素,构成了现实生活中的一道道美丽的风景。

北京的故宫,这座中国历史上现存规模最大的帝王宫苑,当年将北京城分隔成了两个世界。今天,走近它,备感庄重、浑厚,它的身上展现出的是历史建筑的凝重美。

浙西北天目溪附近的红灯笼家园,一道灰砖青瓦围墙,围合了一个古朴典雅的旅游景区,镂窗、挑檐、脊瓦、压脊等浓缩的民居经典建筑语言,朴素而有古代风格,展现出建筑的古朴美。

枯树、老墙、残垣,饱经了无情岁月的历史沧桑,将士为清王朝而浴血奋战,中华儿女为抗击日本侵略者而赴汤蹈火,都铭刻在这锈蚀斑驳的南京明城墙上,它让世人看到的是建筑的沧桑美。

云南丽江白族人民在墙壁上用绘画记录了他们独有的文化和生活图景,让人领略到围墙建筑上的少数民族风情。

斑驳脱落的墙体,磨去棱角的台阶,檐口的瓦当不知何时已残缺不全,纤弱无力的蒿草长满了屋面,随雨水下渗的泥浆把墙头的砖雕也染得黄黄糊糊,这历史的见证和记忆,便是北京四合院围墙建筑荒残美的魅力。

精心挑选的石材,罗马式的脚线、立柱、柱头、花盆、铸铁花艺栅栏,虽不乏铺张与奢侈,但使得这道装饰性围墙高雅绝伦。它位于珠海市著名的情侣路右侧,其建筑的豪华美与相邻的高品位住宅相得益彰。

上海南京路的一处工地的围墙,装饰画的布置富有规律,墙头的灯饰无论是白天还是夜间,都像优美的乐曲那样有规律地作着长短、强弱的变化,令人感受到音乐般的建筑节奏美。

黄颜色的暖色调,令人兴奋和快乐。风景如画的浙江千岛湖海瑞祠入口处的长条形围墙,黄底、黄字、黄瓦,看似单调,实有变化,使游人的旅途疲劳到此一扫而光,这归功于建筑色调美的奇效。

在大连的一个新建住宅小区里,建筑间的分隔围墙均涂以浅褐色,上面绘上了孩子们特别喜爱的儿童画,成为孩童玩耍的好去处,营造出一个具有建筑温馨美的小天地。

昆明世博园的木质围墙,浓缩了白族民居的建筑符号,独特而又亲切,使人感到愉快又有韵味和吸引力,显露出建筑趣味美的情致。

苍翠欲滴、花木扶疏的绿化围墙位于苏州同里镇度假区内,宜人的植物造型,绿意盎然,充盈着大千世界的蓬勃生机,这便是建筑的生命美。

围墙,从历史中走来,仍将书写新的历史,它的功能虽千差万别,形式也会异彩纷呈,选材更是随心所欲,但它所营造的美景雅致却总是共同的。围墙,也许算不上什么建筑,却又是实实在在的建筑活动的结晶。愿人们更好地认识它、提升它,精心设计好、建筑好它,为我们的生活锦上添花。

赏读:

本文仅从围墙这样一个小的方面来展现建筑的美,令我们大开眼界。著名的美籍华裔建筑大师贝聿铭曾经说过:“建筑和艺术虽然不同,但实质上是一致的。我的目标是寻求二者的和谐统一。”民族的即是世界的,只有融入了民族特点的艺术作品,才能彰显地方特色,才能具有长久的生命力。中国围墙的建筑美,正是中华民族的个性和风格的体现,同时也展现出中华建筑文化的独特魅力。

思考:

本文列举了许多有特色的围墙,从不同的方面展现了围墙的建筑美。平常你还见过或了解到哪些有特色的围墙?请把它的特色简要地表述出来。

参考答案:

《世博建筑一片“绿”》本文以“绿”为线索来贯穿全文,结构清晰,也突出了说明对象的特征,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另外,作者在文中还用了四个小标题,突出了各个建筑不同的“绿”的特征,又使文章脉络分明,为文章增色不少。

第8篇

沈阳故宫导游词一 游客朋友们:

大家好!首先请允许我代表沈阳市全体市民对各位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今天我为大家介绍的就是沈阳的风景名胜之一的沈阳故宫。

沈阳故宫占地6万多平方米,有楼台殿阁各式建筑70余座,由20多个院落组成,总计房屋300多间。故宫按自然布局分为中路、东路和西路三部分。

中路:是太宗皇太极时期的大内宫阙。南端是大清门,也是故宫的正门。向北依次是崇政殿、凤凰褛、清宁宫,它们都排列在一条中轴线上,两侧还有一些对称式的附属建筑。

大清门是日常朝会时文武大臣侯朝的地方,也是清太宗接受群臣谢恩之处。明朝著名将领洪承畴降清后,就从此门进入,受到皇太极的接见。大清门东侧这处建筑叫祖庙,祖庙是爱新觉罗家族祭祀祖先的地方,因是天子的祖庙也称太庙。

崇政殿前,东西各有五间厢楼,东为飞龙阁,西为翔凤阁。殿后是一个院落,院正北有一座高约4米的高台,台上是皇太极极其后妃的寝区。沿台阶走上去便是一座金碧辉煌的高楼凤凰楼。它的原名叫翔凤楼,直到1743年才有凤凰楼之称。凤凰楼是清宁宫的门户,也是皇帝策划军政大事和宴筵之所。它与崇政殿同期建成,康熙二十年重修。楼为三层,是三滴水式建筑。每层深广各三间,周围有回廊,下层的门洞是联络台上台下的道。风凰楼既是后宫的大门,又是整个宫殿建筑的制高点。在楼上观看日出,极为美妙。所以凤楼晓日、凤楼观塔是沈城著名的景观。凤凰楼正门上额的紫气东来金字横匾是乾隆皇帝的御笔。

清宁宫两侧是东西配宫,东配宫有关雎宫、衍庆宫;西配宫有麟趾宫和永福宫。东西配宫均为皇太极和妃子们居住之所。清宁宫西北角有一根由地面垒起,低于屋背的烟囱,人们从正面是看不见的。从清宁宫这一系列建筑中,我们可以发现沈阳故宫的两大建筑特点:一是保存了浓厚的满族特色即口袋房、万字炕、烟囱竖在地面上。二是宫高殿低,清宁宫及其四所配宫均高于皇帝议政的崇政殿和东路的大政殿。这是因为清朝夺取政权前,满族是一个牧猎民族,受生活习惯的影响,把居住的地方建在高处,以防野兽和洪水的侵袭。这与北京故宫恰好相反。

清宁宫高台之后是后苑,也叫御花园,内有碾磨房、二十八间仓、后宰门等建筑,是皇帝膳食的供给区。并有地下窨道与清宁宫相通。

在崇政殿、清宁宫高台两侧有东所、西所。东所由南往北依次是颐和殿、介祉宫、敬典阁等。东所是东巡时皇帝后妃给太后请安之处,也皇太后的寝宫和存放实录、玉牒之处;西所由南往北依次是迪光殿、保极殿、继恩斋和崇谟阁等。西所是东巡时皇帝、后妃及子女居住的地方和存放《圣训》、《满文老档》的地方。崇谟阁的建筑形式是别具一格的,它为卷棚式建筑,是在清乾隆年间增建的。]

东路是以大政殿为主体,两侧辅以方亭十座,称十王亭。大政殿建于努尔哈赤时期,是故宫最早期八角重檐大木架亭子式建筑。大政殿下是高约1。5米的须弥座式台基,周围绕以雕刻精细的荷叶净瓶青石雕。殿身八面均有斧头眼式隔扇门,内外排柱40根,正门前有双龙蟠柱。殿顶是十六道五彩琉璃脊,正中是宝瓶火焰珠。殿内有精致的斗拱、藻井天花,梁架上用和玺彩绘,上有黄琉璃瓦绿剪边的顶盖。整个建筑显示出极强的美感和庄严秀丽的装饰艺术情趣。大政殿是皇帝举行大型庆典的地方,1643年清世祖福临在此即位。

大政殿前,正中是宽阔的甬道,两侧以八字形排列着十座方亭,这就是十王亭。从北至南,东边是左翼王亭、正黄旗亭、正红旗亭、镶蓝旗亭、正白旗亭;西边是右翼王亭、镶黄旗亭、镶红旗亭、正蓝旗亭、镶白旗亭。这是当年八旗首领固山额真和左右统辖八旗的亲王贝勒办公的地方。八旗制度在清王朝的军事政治及社会制度,民事管理等等很多方面都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大政殿与十王亭构成了一组亭子式院落建筑,它是清入关前八旗制度在宫殿建筑上的反映。设计者从局部建筑直至整体布局,处处突出八字。这种把军政制度巧妙地融合在建筑艺术中的做法,真可算是构思独特、别具匠心。

沈阳故宫导游词二 游客朋友们大家好,首先欢迎大家的到来,我叫王格申,是你们的导游,大家可以叫我王导,年长的游客们也可以直接称呼我小王,好了,先给大家讲讲我们的行程,我们第一个要去的地方就是我们的沈阳故宫。

说道故宫,大家肯低昂想到的都是北京故宫,启示不用到北京也能看到故宫的,没错那就是沈阳故宫,沈阳故宫是我国仅存的两大宫殿建筑群之一,另外一个不用我多说大家应该都知道是哪一个了吧,沈阳故宫占地6万多平方米,宫内建筑物保存完好。

现在大家就在沈阳故宫的门口,大家都看到了它的规模比占地72万平方米的北京故宫要小得多,但是,它在建筑上有自己的特色,这些就需要有颗朋友们自己去体会品味了,这里现在是沈阳最重要的游览点。

沈阳故宫建于1625年,是后金第一代汗努尔哈赤开始修筑。努尔哈赤死后,第二代汗皇太极继续修建成功。沈阳故宫的建筑布局可以分为三路。东路为清太祖努尔哈赤时期建造的大政殿与十王亭。中路为清太宗皇太极时期续建的大中阙,包括大清门、崇政殿、凤凰楼以及清宁宫、关睢宫、衍庆宫、启福宫等。西路则是乾隆时期增建的文溯阁、嘉荫堂和仰熙斋等。乾隆时皇宫已在北京,但他有时也东巡回沈阳看看。

第9篇

(一)数字展馆信息化的概念

1、数字展馆:是集各种多媒体展览展示系统为一体的综合展示平台, 包括多种互动多媒体展示系统。

2、“信息化”:是指收集、整理、加工、保存、利用、传播人类社会和自然界所产生的各类信息,其中主要利用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着眼点在于信息本身。展览馆的信息化建设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实体展览馆的信息化建设,主要着重点在于利用计算机,还包括展览馆建筑本身的各个方面。另一方面是虚拟展览馆的建设,则完全是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而存在的展览馆。

(二)数字展馆的技术支持

数字展馆中使用的技术目前主要是虚拟现实技术,简称VR 技术,是将客观上存在的或并不存在的东西,运用计算机技术,在用户眼前生成一个虚拟的环境的技术。应运而生的有3D StudioMax、Virtual Reality Platform 等软件。

二、数字展馆信息化在现实中的应用

(一)故宫数字展馆信息化

故宫数字展馆信息化的进程可以看做是从实体博物馆向数字博物馆,再到博物馆的数字化、建设虚拟博物馆的发展,其体现在众多方面。例如故宫影像数据库的建立、宫殿数字模型的建立、以及在互联网平台为前提下多个app的研究开发等,都将故宫博物院更形象立体的展现在普罗大众的面前,让世界各地学者和游客都可以通过电脑在数字时空中任意漫游。1、故宫影像数据库的建立

此项建设是自1998年底开始至1999年8月底数据导入完成,该影像数据库保存了五万余张影像数据,这个系统在当时就提出并运用了数字影像色彩管理和多规格文件包等概念。此此故宫影像数据库的建立标志着故宫博物院院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信息管理电子化系统基本建成。

2、建立“数字故宫”的构想

2000年10月31日,中国故宫博物院和日本凸版印刷株式会社在日本东京签订了《故宫文化资产数字化应用研究》合作协议书。于2001年7月16日故宫博物院国际互联网站正式开通。网站开通后涵盖了极其庞大的藏品数据库,在资料搜索部分,已经可以用关键词的方式搜到任意一件藏品的数字采集信息,并以图文展示的静态组合为主,还没有虚拟展示的信息。

故宫用了整整三年的时间将博物馆的数字化从构想变成了现实。明清宫殿8700余间,收藏文物近白万件的故宫,正式进入了数字化时代。

3、“虚拟紫禁城”的创建

2006年6月16日,IBM公司与故宫博物院联合启动“超越时空的紫禁城”项目。在这座虚拟的宫殿中,有建筑模型、文字介绍以及实景照片。虚拟紫禁城还有一套3D浏览模式。在游览模式中,通过鼠标拖拽,任意地浏览整个建筑的角角落落了。

“虚拟紫禁城”的创建,实现了博物馆的数字化到数字博物馆的转变。

4、“数字故宫”APP开发

APP的开发是以互联网为平台,为无法到场的观众提供更完善的数字服务。在2013年5月,故宫博物院推出了首个iPad App《胤?G美人图》,可以全方位360度互动观赏宫廷文物藏品、深度背景知识和高清大图。

在2014年6月,故宫博物院推出第二款iPad App《紫禁城祥瑞》,之后故宫博物院先后上线了《胤?G美人图》、《皇帝的一天》、《紫禁城祥瑞》、《韩熙载夜宴图》、《故宫陶瓷馆》和《清代皇帝服饰》等多款App。

在2014年7月,智能导览应用――掌上故宫正式上线。在2015年4月, 《故宫陶瓷馆》iPhone应用正式上线。通过互联网技术与创新的交互设计的结合,为博物馆在藏品展示、导览、观众开发等方面开创了新的用户体验。

通过全方位的信息化手段,让故宫文化得以融入更多人的日常生活。

5、故宫数字化的现状与成果

a文物影像数据库。运用数字影像管理系统完成影像加工到储存利用,操作方式有两种,一是将文物与建筑拍摄成精修数字影像,二是原胶片转换PED格式,在进行加工转换成TIFF格式精修数字影像。完成后进入“影像资源检索系统”。使无序的原始数字影像变成信息管理系统中有序的二次信息,方便管理系统后期的储存、检索、传递和使用。

b古建筑数据库。应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进行古建筑测量的数据,研究了两种符合中国古建筑构件特点的三维模型构建方式。已先后完成了太和殿、太和门、神武门、慈宁宫和寿康宫院落五处古建筑的三维数据采集、加工和整理存储工作。大幅提高了古建筑测绘的工作效率。

c古建筑木构件树种数据库。开发工具使用的是ASP.NET+SQLSERVER。数据库的构建内容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①单体建筑名称;②木构件名称、位置;③木材的显微构造特征、木材三切面照片;④木构件的树种、树种分布物理力学性质等。

d音频广播的数字化。故宫的数字化广播使用Meida Matrix媒体矩阵软件包。从2002年正式开播,实现无人值守,自动化播出,远程计算机实时监控,根据游客数量调节广播的音量。

故宫数字化是近年来传统数字展馆信息化的重要代表。而《印象莫奈―时光艺术展》则是国内兴起的新型的数字展馆商业模式。如果说故宫的全景虚拟漫游代表的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那《印象莫奈展》所带动的数字展馆信息化是一种新型的商务市场模式。

(二)《新印象莫奈―时光映迹艺术展》

1、《新印象莫奈―时光印迹艺术展》的概况

“新印象莫奈”时光映迹艺术展是2016年由深圳市小橙堡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独家引进的,通过多媒体感应技术,展出莫奈400多幅珍贵名作,让其作品不再作为单纯的艺术孤立存在,而将其一生以默剧的形式呈现出来。展览从莫奈不通人生阶段的经历出发,通过对莫奈不通人生阶段的成长来对艺术进行阐述。在展区之中主要分为了主题展馆,从莫奈大师的启蒙创作期,到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邂逅爱情,继而创立了印象派;从被排斥到炙手可热,最终成就了印象派的传奇。同时还有莫奈的系列名作,《睡莲》《日出?印象》《撑阳伞的卡米尔》等进行展出。

2、《新印象莫奈:时光映迹艺术展》的技术支持

该展览所使用的系统主要采用了光学显示系统以及3D软件,利用这些软件来合成出拥有强烈视觉效果。虚拟现实化技术主要应用了VR虚拟、现实技术以及交互控制技术,并且首创了交互式虚拟现实化技术。虚拟现实化技术,能够立体的、多角度的、逼真的为观众呈现出展览对象。同时给参观者带来刺激新鲜的视觉享受,让参观者在神秘的氛围中接受展览对象。让参观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3、全新的美术信息化商务市场模式

在多媒体数字展厅的不断发展和壮大的过程当中,各种新技术、新形式逐步为人们所认同,数字化的展厅具备了更大的信息内涵与吸引力,并且在深度挖掘展览陈列对象所蕴含的背景、意义,为观众带来视听等多维度娱乐的同时,也大大传播与提升了品牌的?r值。构成了全新的美术信息化商务市场模式。

4、《新印象莫奈:时光映迹艺术展》的社会影响

新印象莫奈展通过利用多媒体、灯光、音效等多重搭建的布展方式,将印象派作品的特点放大,让每一幅画作的细腻笔触都能通过震撼的大屏纤毫呈现。展览是以全新的数字科技形式展示了人类美术史上的瑰宝巨作,脱离了传统的静态美术教育形态,带给观众更震撼、更直观的体验,这不仅是一场经典美术大作的欣赏,更是美术的革命。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