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15 17:13:12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网络文化的特征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关键词:网络文化 建构主义 外语教学
随着网络技术的逐渐普及,网络文化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化,以其独特的特征迅速吸引了众多网络用户目光,日益发展成为继平面、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大媒体文化。现代外语教学可以从网络文化的特征出发,借鉴其新式的理念,提高外语学习效率。
一、网络文化的含义
对于网络文化的理解,可以从两个方面来把握,即物质层面的网络文化和精神层面的网络文化。“物质层面的网络文化,是指对象化了的人类劳动,是能为人类的信息交流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的物质环境。”计算机网络设备、网络资源系统和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是物质层面网络文化的主要内容。而精神层面的网络文化,“是个体和群体的网络意识、情感和素养的集中表现”。其中某些精神层面的网络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就外化为网络的基本原则、网络道德规范与网络法规等基本法规与制度,而另一部分则内化成网络思维方式、思想、情感和价值观念等文化心理结构。
网络文化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和一种新型的文化形式,是随着信息技术尤其是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而产生并发展起来的,是人们在社会活动中依赖于以“信息、网络技术以及网络资源为支点的网络活动而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网络文化,是以大众为建设主体、以主体参与创建的数字化互动媒体,如论坛、博客、QQ群、手机短信等为载体,以发送和接收数字化信息为核心内容的文化。它是网络用户在通过网络进行的学习、交流、娱乐等活动中形成的文化。
二、网络文化的基本特征
2.1 开放性和多元性
网络文化是一种开放的文化形态,既可以超越民族、国家界限,实现不同文化的碰撞、交融,也可以超越时空界限进行最基本的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因此,网上的任何人在任何地方都可以自由发表观点。任何观点、思想、民族文化在这里都可以找到自己的位置。不同的文化在网络中传播、碰撞、交融,衍生成新的文化。网络中众多参与者的活动也构成和创生着新的网络文化。网络文化的形式多样,其内容的丰富性更是无可比拟。网络资源成为人们获得信息的主要途径之一。网络文化的多元性将文化的开放性发挥到了极致。
2.2 平等性和交互性
无中心散布式的网络结构使平等自由的思想交流成为可能。网络为普通网络用户提供了新的话语空间,赋予了他们面向他人和公众的话语权利。这使大众获得了空前的表达自我的权利。平等的交往关系为主体间的互动提供了前提。广泛的交往对象为互动提供了可选择的互动对象。信息的双向快速传递为互动提供了技术的保障。网络互动的交往模式打破了传者和受者的严格区分,突破了信息单向流动方式,扩大了交往的范围,消除了信息反馈的间接性和滞后性,为交往的深入提供了条件。
2.3 集群性和自主性
网络文化是一种多群体化的文化结构。网络文化实际上就是由不同观念、不同层次、不同爱好的许多大小不一的文化群落组成的。不同的虚拟社区就是不同群落的聚合。共同的兴趣爱好、对事务或话题的共同关注或者某种共同的身份特征等种种共性,聚合了千差万别的网民。网络文化以层出不穷的各种新思维、新信息,提升主体思维的创造性;创建中的互动、开放、平等(无中心性),凸现了主体的个性化,形成主体高度自主的文化特征;网络中开放的信息传播、自由的“社区”聚合,使网络用户的个性得到尽情发挥和他人的普遍认可,推动着网络文化的创造性发展。
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一般认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皮亚杰(Piaget)、布鲁诺(Bruner)、和维果茨基(Vygotsky)理论的发展。建构主义理论从认识论的高度揭示认识的建构性原则,强调了认识的能动性。构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在在与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中主动地构建内部心里表征的过程。知识不是通过教师讲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辅助手段,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和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建构的意义是指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大多数的建构主义者对学习有以下几点共识:教学以学习者为中心;学习是学习者主动构建内心心理表征的过程,强调学习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习者的主动性;学习过程同时包括两方面的构建,既是对旧知识的改组和重构,又是对新信息的意义构建;学习既是个别化行为,又是社会,学习需要交流和合作;强调学习的情境性,重视学习过程中对情境的创设;强调资源对意义构建的重要性(何克抗,2001)。
四、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4.1 以学习者为中心,培养学习者学习能力
网络文化的自主性比较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重点从“教”转到“学”,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学生要做到自主学习,首先要确定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通过章节测试或面谈等方式,让学生了解自己的知识水平,个性特征、理解能力、接受能力,在此基础上摸索出一套个性化的学习方案。并随着学习的进步和学习内容的改变,相应地改进自己的学习策略,以适应新的学习情况。除了确定一套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以外,学生还必须善于选择学习材料和工具。只局限于学习教材是远远不够的,而要从不同的学习材料中能动灵活地选出一种来进行自学。当然,初期需要教师的指导和推荐。要鼓励学生在遇到问题时,尽量多地使用工具书,或者借助网络来获取信息。
4.2 创建相对真实的语言学习情境,增强跨文化意识
网络的开放性和多元性使来自于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网络用户之间的沟通成为可能。语言学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即“情境”相联系的。真实的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联想思维,使他们能利用自己原有的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经验,去同化和探索当前的新知识,从而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起联系,并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教师要给学生创造能够与真实语言交际对象进行交流和讨论的机会,让学生参与到有一定知识的、感兴趣的并有真正交际目的的活动。帮助和指导学生进行反思和表达他们的想法,使学生有意识地投入并自愿参加这些思想交流活动。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而文化又必须借助于语言这个工具才能得以记录、保存和反映。因此在外语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在课堂上结合教材设置情景,而且要进行跨文化知识的介绍,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比较英汉思维模式的差异,使学生认知、理解这种文化差异,有意识地参照得体、恰当的文化背景来进行交流。
4.3 促进互动协作,激发学习动机
协作是网络中常见的一种组织形式,而在外语教学中合作学习则起着十分积极的作用。学生主动进行相互之间的交流、协作,从不同的角度去认识所学的知识,丰富自己的认知结构。在合作中,由于可以获得帮助,大多数的学习者敢于冒险用不充足的语言知识表达自己的观点,互动频率远远高于一般课堂。活跃的课堂气氛以及外语的多元文化背景知识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作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心理因素,学习动机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动机的激发是在学习过程中进行的,教师使学生充分认识英语价值;同时建立明确具体的学习目标,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而适当地开展竞赛和适时地进行鼓励表扬都可以在互动协作的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4.4 降低课堂焦虑,增强自信心和自尊心
网络作为一个虚拟的空间,网络用户在交互信息的过程中,避免了面对面的交流,人际间交往中的焦虑度降到最低,使交互信息的过程变得简单便利。外语学习焦虑是外语课堂学习中由独特的语言学习过程引起的自我感知、对外语学习的看法、学习外语的感觉和学习行为等特殊心理活动。它包括交际恐惧,对否定社会评价的担心,以及考试焦虑。教师可以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英语学习意识,使学生相信自己的英语学习能力,在相对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中,营造良好的课堂心理气氛。当课堂的焦虑度降低时,学生可以大胆提出问题,参与课堂讨论,以积极的态度面对外语学习,自信心和自尊心得以增强。
五、结语
在以网络为核心的信息社会中,网络文化推动了教育理念的一系列变革。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这一背景下蓬勃发展。它认为,知识是个体与外部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是学习者在与情境的交互作用中自行建构的。教师应积极创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在有意义的情境下根据具体的问题进行创造性学习。另外在相对真实的语言学习环境中,教师可以适时采用合作学习原则,来降低学生的焦虑度,培养其学习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何克抗.信心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的理论与方法[J].电化教育研究,2005,(1).
RonScollon在《Mediated Discourse As Socioal interaction》一书中谈到媒介话语术语使用的三个层面:一是指大众传媒话语即报纸、杂志、期刊、电视、电影话语;二是指以电脑为媒介的网络话语;三是指最为广泛意义上的公共和日常话语,其媒介如信件、笔记、备忘录,以及更多技术媒介如话筒、电话、电脑甚至英语、汉语,或说写和符号语言传播模式[1]。我们这里所谈论的主要是现代社会所公认的大众媒介意义上的传媒话语,即传统媒体——报纸、广播、电视等,以及本文的核心——第四媒体网络。
一、现代传播语境下的传媒话语特征
(一)话语的广泛性——政治民主化的必然结果
随着政治民主化的进程,传媒内部话语关系在新闻价值取向上,由“单一政治维度”向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娱乐“多向维度”转变的发展,传媒容纳并呈现政治、经济、科学、宗教、道德、文学、艺术以及日常生活等各种话语形式,根据自己的意图与模式给予改造和再组织。
这种话语的广泛性特征,某种程度上突破了传统的国家、政治地理范畴以及社会范畴。从另外一个角度看,话题与话语开放促进了传媒对日常生活的影响与渗透,尤其对私人领域生活的渗透。一方面,鸡鸣狗盗的琐碎之事可以成为媒介向公众哗众取宠的工具,另一方面,对公众人物的私人生活的关注也成为以媒介为主导的社会大众的关注焦点。值得注意的是,话语的广泛性与开放在网络中表现更为显著。这是因为传统媒体的话语生产更受到法律、政治、社会、文化等因素的制约。
(二)话语的直观性——消费经济下的媒介的“视觉转向”
市场经济严格说来就是消费经济。为了实现市场经济利益最大化原则,其市场运行及生产行为不能不瞄准公众消费动向,不能不围绕消费旋转。“顾客就是上帝”这一口号就很能说明这一点。正是由于市场经济着眼于消费的运作机制和西方社会消费主义思潮的影响,使当前我国传媒呈现出一定的消费主义倾向。这种消费主义倾向,即是指传媒着眼于公众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需求欲望的创造,对物的符号意义的强调及其所营造的“消费社会”的氛围。
正是在这种消费经济的影响之下,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媒介的一个显著变化就是视觉形象(包括图像和活动影像)在媒介内容表达和受众吸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印刷媒体的“读图时代”早已来临,电子媒体的“影像时代”也已到来。这表明形象已经取代文字成为媒介传播的强势符号,此即媒介的“视觉转向”。
媒介的视觉转向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这种特征在内容上主要表现为对消费主义意识形态的大力张扬,在形式上就表现为传播符号的视觉化。形式上的表现主要集中于文本形式的变革。报纸的彩版、大量的图片、耀人眼目的标题,电视技术的更新以及时尚、另类等元素的介入,网络多媒体技术的广泛运用和图片专题,都有利于形成视觉冲击力,刺激人们的消费欲。
(三)话语的世俗性——文化身份的认同感
随着20世纪90年代中期“人文主义精神”的提出,我国当代传媒开始出现了一大批平民化色彩浓厚、凸现平民意识、表达对平民的关怀的新闻报道和节目,从以《第七日》、《南京零距离》为代表的民生新闻的兴起并形成规模效应,更加凸显了传媒话语的世俗性。这种世俗化的倾向以平民的内容为关注焦点,以娱乐化的手段制造话题,虽然备受争议,却也受到了广大受众的普遍欢迎。
所有的传播行为都有两个指向:一是披露事实,告知情况的指向,一是传受双方相互交流、互动的指向。后一指向认为,传播是相互关系的协调,而非对立。这一指向使传播从权力话语转向身份认同话语,主要是文化身份的认同,而不是阶级身份的认同,是一种生活方式的认同,更强调情感、体验和娱乐。就连党报也从过去强调政党的声音,发展到现在强调与社会生活相关的话题。大多党报都将本地新闻放在了重要位置,本地新闻的数量在所有新闻中所占的比重可以高达40%以上,报道的角度也有了新的解读。如报道城管部门的技术革新,不仅从官方的角度,更是从百姓的视角,看到了各种问题诸如井盖丢失、公共设施损坏、垃圾渣土堆集、占道经营、违章搭盖、油烟扰民等,都可以在短至数十秒内反映给监督和指挥中心。这就切合了城市化、市民化、个性化的需求。正是在关注世俗平民,报道世俗生活,追求世俗价值,表达人文关怀的过程中,当代媒介在价值追求上更强调人在感性上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从而实现受众文化身份的认同感。
二、网络话语世界的话语独特性
(一)网络话语的碎片化
在传统新闻中,一个报纸版面或广电新闻栏目有各种各样的新闻,往往各自独立,互不相干;连续报道必须在不同的时间段以不同的文本样式提供给受众,客观上从时间和空间两个层面都割裂了新闻本身的内在联系,使动态的事件扭曲成静态的画面。这使传统媒体更重视新闻作品本身内部的组织,强调要素的完整。然而在网络新闻中,时间和空间统一在一起,各种新闻与评论的不断加入使新闻基本沿着事件的发展而成为变化着的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
伴随着新闻的过程化,网络话语呈现碎片化的特征。网络新闻在追踪当前发生的事件时,往往以很短小的篇幅出现,它们只是一个短暂的片断,必须与其他报道联系起来才称得上有头有尾。如网络中的滚动消息通常是一句话新闻。彭兰认为,网络新闻“为追求时效性而进行频繁的动态更新,容易形成新闻的‘瞬时化'或‘碎片化':一些新闻在网站中转瞬即逝,事后很难查证;一些新闻只能支离破碎地展示新闻事件的各个片断,很难全面深入地体现新闻事件的本质”[2]。
应该说,碎片化拆散了传统新闻的完整性,代之以不完整性。这种不完整既是内容的不完整,也是深层意义架构的不完整。与传统新闻相比,新闻文本碎片化造成了更多的文本间隔、差异和矛盾,使传统新闻追求的意义统一性在一定程度上消解。这就削弱了新闻作者对文本的控制,使受众在建立对事件的理解结构上有了更大的发言权。另外,如果从互文的新闻报道网络的角度看,反而会观察到其丰富的一面。其实,碎片化的现象在电视新闻频道中也存在着。但相对于电视的瞬间即逝和线性刚力,网络新闻因为其异步性和海量信息,使这些碎片可以长时间共存。正如网络专题以超文本方式对信息的聚合。对照梵?迪克的假设性新闻图式结构[3],网络新闻可以说是将完整的新闻结构拆开,以各种方式重组,使文本间呈现出分裂又融合的景观。
(二)网络话语的可写性
“在网络新闻时代里......一个重要的新角色进入到了信息传播领域:那些阅读、观看、利用新闻信息的人。由于参与信息传播的门槛已经完全消除,被采访对象如今有可能在报道中加入新的信息,新闻报道表面上是个已经完成了的作品,实际上却永远没有完成。[4]”网络改变了原本完整自足的文本观,逐渐成为一个巨大的可写文本。在这一可写文本中,“作者已死,文本是动态开放的网络,能指在各种互文中游移;读者获得了作者的地位,阅读的过程就是写作的过程,文本的意义无限多元。”
微博的流行,使普通网民更方便地成为了新闻的发出者。人们争先恐后的发表最新的信息,并表达自己的意见,成为了新闻的生产力,体现了普通民众的社会生存现实。具有网民特性的专职网络记者又根据网民提供的信息发掘新闻,将微博的信息融入到专业的新闻文本中去,成为开放的新闻的组成部分。
另外,网络新闻专题多姿多彩的“超文本结构”彻底改变了传统文本的线性结构,在文本构成上,不仅有文字文本,还有声音文本、图画文本、动画文本、甚至影视文本,并且各个文本间及每个文本之中的词语、句子都能与其它文本交错互连。运用超文本结构,网络新闻专题实现了多种文本的平面组合和互通,构成一个有声音、图画、动画、影视、文字等各种传播介质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信息网络形态,文本的互文特征在此得到很好体现。
(三)网络话语表述的自由化
比较传统媒体与网络话语的表述特征,网络赋予了人们更多的话语权力,话语的表述因而也更加自由与多样。正如前文所述,网络话语生产突破了法律、政治、社会、文化等因素的制约,因而无论从话题的选择上,还是话语的具体表述上,都表现得更加自由、大胆。
一方面,各大网络媒体纷纷开设专题,对热点事件进行追踪,不仅是“海量的信息”,更有“海量的文字”,不同的人用不同的文字顺序把相同的信息说出来,体现出表述的自由。在网易的“滚动专题”中,我们往往能看到标题不同,但内容一样的重复报道,并安排在同一个专栏之中,这种现象在报纸等传统媒体中是不允许存在的。它出现在网络中,显得理所当然,并能强化这一新闻的力度。另一方面,在话题和语言的选择上,网络可以说包罗万象,体现出更为宽松的自由度。无论是高雅、严谨的书面语言,还是低俗、下三烂的口语表达,都在网络中得到集中而完全的呈现,这更是传统媒体中所不可能出现的。在对这种“自由”的把握中,人们各抒己见,平等对话,形成了一个“众语喧哗的乌托邦世界”[5]。
总之,网络话语的种种特征形成了网络的独特文化,也就是说网络文化实际上是通过传媒话语生产、实践与控制而形成的。这种生产、实践与控制作为文化生产的一种重要形式,它与其他形式的话语如政治、经济、法律、道德、宗教、科学、文学艺术等也有密切关系,但仍然具有自身的独特性。(来源:今传媒 文/刘晗,女,武汉东湖学院讲师,硕士,主要从事新闻传播研究。 编选:)
参考文献
[1]蔡敏.传媒话语生产与控制[OL].academic.mediachin. net,2003-07-07.
[2]彭兰.网络新闻学原理与应用[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
[3] (荷兰)梵?迪克.曾庆香译.作为话语的新闻[M].华夏出版社,2003.
美国著名文化人类学家怀特曾经在《文化科学》中指出:“所有的文化都基本依赖符号,尤其是依赖发音清晰的语言而产生并永存”,“因此,文化是依靠超体质语境的符号表达出来的事物和事件。”事实证明,语言以最典型的形式在自身中表现了文化活动,是文化的表达符号。而网络语言是语言的一种变体,它是不分国界和民族的,通过对网络语言的研究,我们就会发现,文化的各个层面:物质层面、风俗制度层面、心理层面,都在语言这个多棱镜中显现出自己的结构。网络语言是人们在网络交流中所运用的工具,通常以屏幕文字、音频及视频进行信息的传递和沟通。网络语言之所以令人不可思议地存在并且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曹世淳认为,把文化与文明、文艺、文物和娱乐等概念区别开来,文化是特定人群当下普遍自学的观念和方式系统。它符合了现代人的某种需求――自由至上的审美标准,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表达权利,每个人都是传播者,每个人都是受众,它是一种基于后现代文化的审美范式。
网络环境下的网络语言,一方面已经成为互联网上的通行证,为广大网民所熟悉和使用;另一方面,自打出现以来,便引起了广泛的批评,中国训诂学研究会名誉会长、四川大学中文系博士生导师赵振铎教授认为,网络语言并不是全民语言,它只能存在于特殊的网络环境中,不可能使用很广,走向全民化。但是,任何现象的背后都有它的文化原因,网络语言中的文化特征又有哪些呢?
一、后现代性
后现代性暗指一个特殊历史时期,源自西方技术应用、消费主义和文化产业的短暂的、无中心化的世界的转变,“它怀疑关于真理、理性、同一性和客观性的经典概念,怀疑关于普遍进步和解放的观念,怀疑单一体系、大叙事或者解释的最终根据”。很多“后现代”理论家强调后现代性是作为现代性的反面物而存在的,是对现代性的中心性、整体性、本源性的全面颠覆。甚至认为现代性已经完结,现代主义寿终正寝,多元性的、不确定性的后现代主义占据了历史舞台。桑塔格认为后现代主义“逃避解释”,后现代艺术展现自己的外观,需要一种体验,需要“新感觉”,而现代艺术则要把握处于外观之下的深层含义,依赖于一种理解和解释。如今,后现代思潮在西方已横扫整个文化领域,并且声势波及全球。网络语言的后现代性,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符号化。中国文字是象形文字,它源于图画。它的本质是一种符号,网络语言的符号化表面上似乎顺应了语言的发展规律,但实质上,这种符号化是在传统语言符号的基础上的再符号化,变成一种代码。语言符号不等于代码,性质和交通信号、电报号都是不一样的,它势必导致沟通的阻隔与理解的混乱。比如:“MM”,在网络中是“妹妹”的意思,但也可能是“妈妈”的谐音。同时,必须指出的是,符号化也是网络语言西化(英文化)的一种表征。所有这些,则都是在一种大背境下产生的。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世界科技的进步,电脑已经成为普通人的一种普通工具,再加上中国目前对英语的稍显不正常的推广,虽然普通大众都懂得了一些英语,但是又只是学得了一些皮毛,并不能完全熟练运用,于是就出现了一些符号化“网络洋泾浜”式的新词新语。这些运用只局限在一些年轻人身上,他们讲求时尚、时髦,追赶潮流,受社会环境和网络的影响,以说几个英语单词为荣,以懂得网络用语为骄傲,于是就发明一些中英符号来显示自己的与众不同。2.数字化。罗素・纽曼在解释电视为何会变成如此盛行的传播模式时,提出了一个著名的假说,电视盛行乃是懒惰观众的本能所造成的结果。可以说,网络语言的数字化正是这个不费力气症候群在网络时代的新体现。同时,这体现了中国网络方面的一些背景,刚开始的时候,网络在中国还没有普及,上网一般在网吧进行,上网的人主要是一些无产阶级,没有固定的收入,知识水平也不能说是很高,而当时在网吧上网的费用是相当高的,如果把时间花在正确的打字正音,对他们来说那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所以,用数字就来得更简单些。同时,数字化还具有行业用语的特性,又相当于一些隐语,想一想,当你说的话别人不理解,而只有你的朋友才和你相视一笑的时候,那是一种怎样的感觉呢?3.随意化。网络语言还显得随意泼洒,数字、英文、符号的杂糅的现象也大量存在,如:U2(你也是),ME2(我也是),3KU(谢谢你)等。有学者指出:网络空间事实上是一个符码空间,人在其中的生存和一切活动都是以符号形式进行在这一空间里,不同语言符号的意义由差异来决定。这就使得人在网上的生存本身就具有一种失学的性质。符号是有限的,也是相互重复的,这种扮演性体现出来的随意化是后现代主义为我性的一种表现,网络语言的使用者根本不考虑另一方的实际情况,任意简写缩略情同网络黑话,情绪化的骂詈语随处可见,首要的要求就是节省我的时间。随意地使用网络语言虽会节约使用者的时间,但却导致接受信息的另一方增加了理解信息的时间。4.口语化。电脑中沟通媒介的非正式性、自发性与匿名性,刺激了一种由电子文本表达的所谓口语性的新形式。网络中的对话兼具书写和口语的特质,也同时存在对话和独白的形式,由于网络沟通是缺乏声音与图像的实时交流,为了表达直观的意象,增强语言的表现力,网络语言的各种形象的符号应运而生,促成谐音数字的发展,这些符号和数字必须通过语音的协助,念出来并通过谐音联想才能明白其所要传达的内容。5.简洁化。简洁是网络语言最突出的审美风格,在实时沟通中我们最常见的是长话短说,能省略的尽量省略。即时性、简洁化,伴随着网络的主体消解(非中心化),体现出后现代式审美。
语言的使用是一定文化、风俗、习惯的行为,网络语言的上述倾向体现了后现代社会的文化心理。
二、符合现代人的心理需求
网络的最大诱惑在于它是一个虚拟的空间,它把文化交流的自由下放给了每一个普通百姓,毫无疑问,这种不带有任何功利色彩的文化交流更真诚、质朴。面对巨大生存压力的现代人,更向往一个安全的避风港把自己隐匿起来,他们宁愿遁入“虚拟空间”而不愿直面现实生活,加入一个BBS或聊天室,再取一个标新立异的网名猫起来和对方神聊,让心情放松,将本性放纵,少了伪装,多了轻松。你不得不承认,这是现代人缓解压力,进行能量释放的绝好方式。它的存在,是因为符合了现代人自由至上的审美标准――每个人都有发表意见的权利,每个人都是传播者,每个人都是受众,都可以在这个自由王国里享受言论自由的舒畅。
三、体现年轻人对传统教化方式的反叛
和其他时尚、流行的事物一样,年轻人对网络可以说是趋之若鹜,网民中青少年占的比例最高,他们的认知能力不强,自控能力较弱,心理需求与现实文化教育往往产生矛盾,凡此种种都会促使他们逃避现实。另外,他们怀有强烈的好奇心和创新能力,渴望接触更多的人,体验各种新奇的感觉,网络就成为他们诉说、交流或宣泄的场所,网络语言的发展在他们的推波助澜下势必愈演愈烈。言语方式与表达是人类社会文明方式最集中、最直观的表现,自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来,文化传承与教育的信息流向,总是自上而下,由师及徒的,但在网络时代,由于对新事物理解和接受的快慢不同,父辈、师辈逐步丧失了教化的绝对权利,尤其是网络语言出现后,家长和教师“身正为范”、“亲临监督”的教育作用被大打折扣。
关键词:视觉文化 网络课程 学习者 特征与需求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0)012-046-02
当今人类的文化正越来越视觉化,“视觉文化是以图像符号为构成元素、以视知觉可以感知的样式为外在表现形态的文化,视觉文化研究能够促进教育技术创新――开掘教育资源建设新视角,拓宽教育技术发展新空间。”在视觉文化背景下重新认识网络课程学习者,不难发现,作为社会中的一个特殊群体,网络课程学习者在接受远程教育的同时,也在接受着读图时代无处不在的视觉文化,理所当然的成为视觉文化受众一部分,有必要基于视觉文化视角来分析研究网络课程学习者的特征与需求。
1 网络课程学习者是视觉文化教育传播领域中的受众
从传播效果来看视觉文化传播涉及新闻信息传播、娱乐传播和教育传播三个领域。据此视觉文化受众可以分为信息传播受众、娱乐传播受众和教育传播受众。在娱乐领域,欣赏视觉影像能给人们带来极大的视觉愉悦和体验,成为大众娱乐主要内容。如电视娱乐节目超越了性别年龄以及身份的界限,给人们带来轻松和愉快。在教育领域视觉文化已成为我国教育传播的重要方式,如教育电视节目、视频光盘、多媒体课件与网络课程中的视频流媒体、视频点播在远程教育中得到广泛应用。网络课程集成视频、图形图像、动画、文本等视觉表现形式,视觉化资源比重极大,本质上就是一种视觉文化资源,因此基于视觉文化视角来分析,网络课程学习者无疑也是视觉文化受众一部分,是视觉文化在教育传播领域中的受众群体。
2 基于视觉文化开展学习者特征与需求分析的价值
2.1 更广研究视野下的理论支持
视觉文化区别于“摄影”“影视”和“多媒体”等具体和个别的视觉资源类型,而是将它们提升到了“形而上”的共相层面,形而上不能离开形而下独立存在。因此可以说,综合“多媒体”资源的“网络课程”必然成为视觉文化题中应有之意,网络课程学习者也就成为视觉文化教育传播的受众。将网络课程学习者提升到视觉文化受众层面,可以在更为宽泛的社会背景和学科背景下重新认识网络课程学习者,通过研究视觉文化受众的“共性”,全面深入的分析网络课程学习者“个性”,通过与视觉文化信息传播和娱乐传播领域受众研究的横向对比,借鉴其研究成果和经验,更好的探索网络课程学习者特征和需求。
2.2 更具实践价值的研究定位
将网络课程学习者置于视觉文化角度研究,有着独特的研究定位:
一方面,对视觉文化受众的研究是视觉资源建设的基础和前提,满足受众的需求是视觉文化发展的永久动力;另一方面,视觉文化也在深刻影响改变着人类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生存状态,不断发明制造着受众的精神文化的需求。可以说视觉文化受众研究和资源开发始终是相辅相成,紧密结合,已经形成了良性循环。作为视觉文化资源一部分,从视觉文化角度研究网络课程学习者,并充分利用研究成果指导网络课程建设实践,就很有必要,这样的研究定位体现了理论联系实际的优势。
3 视觉文化视角下的网络学习者特征与需求分析
网络课程资源数量是可观的,学习者可以利用的课程资源却又是绝对贫乏的:花费了巨大人力、物力、财力打造的网络课程资源并没有对学生的学习发挥促进作用。这些现象应该引起我们深刻的反思,有必要以视觉文化视角,从学习者视觉生理和心理两方面对网络课程学习者特征和需求进行分析。
3.1 视觉生理特征和对网络课程视觉化传达的需求
3.1.1 网络课程学习者视觉生理特征分析
观看是人类最自然最常见的行为,人类知识大约80%通过视觉得来,10%通过听觉得来,从而使视觉和听觉成为人类最重要的认识性感官。当视觉和其它感觉通道的矛盾信息同时呈现时,视觉总是占优势的。视觉对听觉及其它感官的优越性,必然使得学习者对视觉需求成为所有感官需求中虽迫切、最旺盛的需求。网络课程是诉诸于学习者视觉器官的资源,学习者对网络课程的学习是以视觉通道为主、听觉通道为辅进行的,充分认知这个特征是准确把握网络课程学习者需求的关键所在。
3.1.2 网络课程学习者对网络课程视觉化传达的特殊需要
视觉经验的强烈需求和视觉传达的独特优势,使得学习者对网络课程的视觉传达有着更高的需求,对网络课程视觉化传达的需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对教师教学录像视频的需要
“网上教学并没有成为一种独立的教学模式,大部分的网上课程只是用于辅助面授教学。”在网络学习环境下开展学习,教师与学习者之间处于时空分离状态,导致很多学习者的不适应性,学习孤独感问题尤其严重,在这种情况下,学习者迫切需要通过教师录像视频开展学习。通过教师授课视频,营造了课堂教学环境,符合大多数学习者的学习习惯,满足了学习者对教师形象和声音的需要,使学习者更容易适应网络环境下学习。
(2)对实验演示、技能演示等教学示范类视频的需要
学习者在学习技能性、操作性强,具有形象因素的知识,包括体育技能、物理化学实验时,十分需要通过教学视频的方式开展学习。通过教学演示视频,学生可以看到真实的示范动作、形象直观的实验演示,便于观摩、仿效、对照分析。如在学习实验演示内容时,利用视频教学有明显的优势,实验视频可以控制实验结果,浓缩实验过程,全方位展示实验情景。
(3)对时空运动有关原理介绍、自然历史过程介绍等教学视频的需要
视频具有表现时空运动的特殊优势,能更形象的展现空间和运动,形象逼真的记录现实状态下的事例和过程,可以让学习者直面历史事件和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利用剪辑手段可以把很长时间发生的事件浓缩在规定的时间内,针对具体情况,采用字幕、特技手段,结合画面解说,对教学内容重点、难点、疑点深入分析展示,能节省学习时间,提高学习效率。在网络课程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对课程内容视频化教学的需要肯定会涉及到更多的领域,不止以上三个方面,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总结,努力找出学习者的切实需要。
3.2 视觉心理特征和对网络课程人文传达的需求
3.2.1 网络课程学习者视觉心理特征分析
网络课程学习者大多为在职成人,除了面对工作和家庭的巨大压力外,还要承担网络学习的繁重任务,他们对身心放松的要求也比常人更加强烈,他们对严肃枯燥的文本学习产
生倦怠和抵触,渴望网络课程内容的视觉化传达能够以人为本,始终贯穿人文精神和人文关怀,使得学习过程也是满足视觉审美和体验的享受过程,最终达到寓学于乐的良好效果。
3.2.2 网络课程学习者对网络课程视觉传达人本化的需求
网络课程传播不能单纯为了传达而传达,要充分重视学习者对网络课程人文传达的需求:
(1)对优秀主讲教师的需求
具有特定权力、资历、威望、专业特长和能力才华的科学家、专家学者,容易在学习者心中树立良好形象,传播效果会更加显著,尤其是优秀教师的学术和人格魅力往往会在教学内容的讲述中淋漓尽致地体现出来,引起学习者的共鸣。优秀的主讲教师要教态亲切自如,服饰得体,讲授语言生动流畅,准确精炼,通俗易懂,充分发挥姿态、表情、手势等非语言符合的教学功能,以增强与学习者的情感交流,调动学习者积极性,激发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兴趣。
(2)对专业拍摄环境的需求
当前很多网络课程录像视频缺乏专业的摄制环境,具体表现在拍摄场地不固定、照度较差、自然光和人工光混合、背景设计简单、环境噪声无法得到有效控制,特别是有些课堂实录的教学视频,一般在普通教室里摄制,背景杂乱、服饰随意,难以给学习者视听感官上的精神享受。学习者需要视听感受良好的教学视频,需要精心设计的演播背景、灯光、舞美、色彩等,通过立体的、写意或抽象的景物造型,形成错落有致的场面空间,提高录像视频的可视性及艺术欣赏性,从而实现教学信息的有效传递。
关键词:精准思政;网络文化作品;艺术特征;创新应用
如今互联网发展迅猛,面对90 后、00 后这些“网络原住民”,学者们纷纷提出网络思政教育的重要性。然而,网络思政教育存在着诸多困扰,如教育形式单一,学生参与度低,输出话语内容枯燥、感官体验差,学生接受程度弱等问题。这些问题已然成为网络思政教育的羁绊与束缚。在此情况下,高等院校尝试以优秀网络文化作品为开展网络思政教育的重要依托,以有效推动网络思政教育的发展与育人成效的提升。
一、精准思政下的网络文化作品
第一,优秀的网络文化作品是网络思政教育的重要载体,体现着思政教育价值内涵,也是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作为一种“无形”的网络交流语言,网络文化作品具有提醒、传播和展示等多种功能,其外在形式呈现着独特的艺术魅力,其内在体现的思政教育内涵潜移默化地影响每一个网络青年,改善了网络思政教育形式单一、内容枯燥等问题。网络文化作品的价值不仅在于功能,其深刻的育人内涵通过艺术方式实现轻松表达,这种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让青年学生触摸历史、感知文化,提升了网络思政教育的亲切感。创作优秀的网络文化作品,强调其艺术性特征,并借助微信、QQ、抖音等新媒体平台进行展示,可让思政教育有载体、有形式、有手段,增强思政教育魅力,提高正能量的传播力。第二,具有艺术特征的网络文化作品,有力体现了思政教育内涵,可据此把握学生思想动态,提升思政教育思想引领作用。艺术是思政教育内涵的重要载体,也是与文化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重要内容。作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网络文化作品基本以艺术作品的方式呈现出来,其独特的表现手法使其成为思政教育内涵的话语表达载体,也实现了思政教育方式的守常与变通,对提升思政教育魅力、拓宽思政教育路径、丰富思政教育内涵有着积极促进作用。思政教育过程中从校园特色建筑、特色景观、校训精神、办学成果、师生活动、文化生活等中提炼视觉元素,以艺术的形式表达出来,并运用到网络文化作品创作中,能够与学生近距离接触,提升思政教育话语的吸引力和受众度,进一步彰显卓越的校园文化自信。第三,精准思政下的网络文化作品以平面类、音频类和视频类内容为主,已成为高校网络思政教育的重要支撑。网络文化作品能够建构思政教育的话语秩序,承载着人文、历史和社会的丰富内涵。网络文化作品不仅是一种传播媒介,也是思政教育的“金话筒”,能精准把握当代青年的思想认知和动态,把晦涩难懂的道理通过生动的艺术形式表达出来,让学生听得进、记得住。与此同时,多维度、多类型、多载体的网络文化作品呈现着学校的文化传承,凸显着学校的育人本领,传播着学校的文化内涵,是高校网络思政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新时代下,顺应网络时展,主动开发优质的网络文化作品,掌握思政教育的主动权,对于思政教育成效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二、精准思政下的网络文化作品艺术特征
(一)主体性
网络文化作品中蕴含着独特的思政教育价值,是思政教育的重要载体。具有浓厚艺术气息的网络文化作品实现思政教育“育美”和“育德”功能建构和提升,这是其主体性的体现。艺术教育的价值追求和思政教育的培养目标存在着内在统一性,两者有着天然的联系,因此,网络文化作品与思政教育能够相辅相成,共生共赢。网络文化作品运用的艺术元素,一部分从社会发展、文化历史和日常生活中提炼而来,一部分是自然形态和人工形态素材,但始终围绕着思政教育这一主旨,反映当代青年学生的思想动态,融入学生的思想感情,用作品来诠释思政教育内涵,用思政教育内涵引领学生。因此,运用网络文化作品创新开展大学生思政教育,有利于丰富思政教育形式,强化互动机制,增强高校网络思政教育工作的亲和力。
(二)形象性
任何艺术形象都是文艺反映生活的特殊形式,网络文化作品也是如此。精准思政下的网络文化作品外在体现着构成韵律、图案形式,内在诠释着深刻的思想内涵和价值引领,因此,网络文化作品的形象性也应保持内涵释义与外在形式的统一。当前90 后和00 后成为网络世界的主力军,由于生活环境和养成观念的差别,其个人喜好与接收信息程度也存在差异。因此,网络文化作品创作过程中应考虑这一因素,既选择活泼明快的色彩,也选择简约时尚的图案,考虑对比美、重复美、韵律美等,体现鲜明的思政教育内涵。多元化的网络文化作品会使受众浏览信息的心态发生变化,要迎合青年学生的个性心理,使其产生新感觉、新体验。思政教育内涵丰富,将思政教育内涵与艺术形式融合时,也需注意对情感的表达。这种表达方式能第一时间将思政教育内涵传达给受众,保持网络文化作品的生命力,达到个性与共性的统一。
(三)审美性
互联网时代,网络文化作品的艺术表现方法使人产生前所未有的感官体验。受众群体互动性、表达性显著增高,拓展了思政教育的深度与广度。此类作品具有相同的特点,如:呈现内容丰富度高,形式感强,色彩明快;图案表现完整,符合青年学生的好奇心理,具有独特的视觉冲击力;审美情趣进一步提升,提高了艺术表现力,注重拉近与青年学生的距离。以平面设计作品为例,受众群体不再单纯地满足于单一的图片内容欣赏,更强调图案的线条、色彩、纹样等元素的统一,注重美学的深度体验。而审美意识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社会实践,将思政教育内涵与真善美结合,凝聚于网络文化作品中,经过提炼和加工诠释其内涵,升华为思想引领。网络文化作品结合美育和德育,注重内容美和形式美的高度统一,以思政内容为主,选择最恰当的艺术形式增强视觉感官体验,凭借独特的吸引力和具有差异性的视觉冲击力激发学生的兴趣,进一步引导学生主动接触、转发,强化传递效应。
三、精准思政下的网络文化作品创新应用
(一)创新路径
精准了解和充分研究思政教育目标、内涵和手段,充分发挥艺术表现形式,体现艺术特征,将网络文化作品内容与教育环境相结合,与受众需求相符合。精准思政下的网络文化作品创新路径有三:一是艺说思政。将艺术表现与设计方法相结合,述说党和国家发展的重大历史节点和文化印记,记录特殊时刻的人物和事件,使作品色彩明快、感官冲击效果良好,重现历史的经典魅力。二是图解思政。以平面设计为主,结合其他设计手法,充分运用独特的艺术语言和元素表现思政教育内容,达到能与受众沟通交流的效果,提升师生对思政教育的认识与认同。三是创绘思政。以手绘手法绘制思政教育内容,确保其主题内容和网络环境协调一致,一定程度上弱化创作者主观情感的表达,增强画面的形式语言和装饰效果,彰显网络文化作品个性化特点。
关键词:网络文化;思想道德教育;心理健康发展
作者简介:刘小青(1963-),女,江苏镇江人,南昌教育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教育学,心理学;蒋常香(1979-),女,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副教授、硕士,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2年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网络文化视角下的大学生心理变化趋势研究”成果之一(编号:XL1216),主持人:刘小青。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2)20-0062-03
随着21世纪社会的迅速发展,信息高度聚集化已经成为这个时代的特征, 新一轮的网络技术革命已经悄然完成。网络文化也潜移默化的在日常生活中改变着大学生的生活。网络文化的特点是其独特的开放型、自由性和平等性。当然,网络文化通过其自身的特点也在向世界上的各个领域快速的渗透,高校也逐渐成为一个网络文化接受、传播等较为密集的地区。网络文化的这种高度自由化、传播迅速等特点已经开始全面地改变着高校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等。另一方面,网络文化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也日益显著。如何在面对网络文化这一新媒介的进入做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已迫在眉睫的成为了当今教育工作着的一大课题。
一、当前网络发展现状
2011年7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CNNIC) 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显示:截至2011年6月底,中国网民数量达到4.85亿,较2010年底增加2770万人。如右图表1是2011年6月网民年龄结构,可以看出用户年龄在20岁-29岁网民占到30.8%[1]。由调查数据显示我们可以知道大学生还是当前使用互联网的主力军。网络以其丰富的内容和虚拟性对当代大学生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特别是心理状态都有较大的影响和冲击。
表1 2011年6月网民年龄结构图
(一)网络文化的定义与特点
所谓网络文化的定义:是指以数字化和信息化为载体,通过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共同作用为基础而产生的,此种文化的核心内容是网上生活,并且是一种新的社会文化现象。网络文化可分为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三个要素。其中物质文化指的是以虚拟世界、计算机等构成的网络环境;精神文化范围相比之下则比较广泛,主要是指网络文化内容影响下的对大学生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文化理念、道德判断等;制度文化主要是指与网络文化有关的各种组织方式、规章制度等。
(二)网络文化特征
在上文中我们提到了,网络文化具有时间与空间的自由度、在内容上也具有无限的包容性,并且正以其突显的特征改变着人们的生活。网络文化作为信息时代的新生文化形态而不同于其他所有的传统文化,具有虚拟性特征、互动性特征、技术基础性特征、开放性特征等。
二、网络文化对大学生心理发展影响的成因
(一)大学生猎奇心理的需要
大学生刚从紧张的高中学业阶段进入了大学学习阶段,有充裕的精力和时间去探索热门的话题和去了解未知的事物和知识,而网络文化在其众多的特性中具有内容新、覆盖面广、信息快等优点。这也是传统的课堂知识传授方式难以超越的。所以,各大门户网站、论坛等成为了当前大学生第一个选择获取知识的工具,网络文化的内容及传输信息的速度极大地满足了大学生的猎奇心理。使得大学生对网络文化萌发了浓厚的兴趣,这种兴趣也使得他们开始更进一步的开拓网络文化资源,也进一步的加深开拓了他们的猎奇心理。
(二)大学生急需得到肯定认同的心理需要
大学四年是一个人从青少年到成年的过渡阶段,在这个特殊时期大学生最希望得到肯定和认同。但是90后大学生与自己的父母在沟通方面还是很少,往往在其内心精神的需求方面无法满足于现实生活。网络的出现恰好赋予了他们这样一个契机。例如说,在一些网站,论坛,聊天室中,匿名带来的多种身份感可以使得他们毫无保留的在与陌生人聊天中展现出他们在现实生活中以外的另一面。使得其自身张扬的个性得到释放。即使在现实中与他人沟通时受到阻碍,也能够通过网络获得心理上的补偿。
(三)大学生个性自由发展空间的需要
网络是一个没有地域、疆界和束缚的空间,更没有统治和中心的地带。也正是因为如此才给大学生提供了一个能充分展现自我个性的舞台。他们希望追求一些能够体现自我个性的文化,而内容丰富多彩的网络文化正好可以给大学生提供一个随心所欲,高谈阔论的场所,例如一些网络聊天室、BBS、新浪微博等,可以让大学生们自由设计个人主页,更新状态来吸引别人来访,也可以与来访人员进行自由交谈和沟通,他们可以以通过传播网络文化等方式来扩大自我认同。
(四)大学生拓展人际交往范围的需要
刚进入高校的大学生在一个新环境中有扩大交际圈的愿望,但许多大学生由于自身性格等特点又不愿暴露自己。甚至有的大学生有交友的需要,却又把交友的标准理想化。其中很大一部分大学生还存在如傲慢、腼腆、自卑等等一些不良的心理品质,常常会因为找不到知心朋友而苦恼。现在通过网络文化的虚拟空间可以解决这一问题。大学生可以随时随地不受时空、身份特点等的限制,可以自由自在地没有任何心理负担的进行交友。在虚拟世界里交友的主体都是相互平等的。因此完全可以在不暴露自身的缺点的同时,又肆无忌惮地把对方想象的更加完美。如果在交友时对对方不满意,则很容易就可以与对方中断交流。
【关键词】网络;文化;网络文化;第四媒体;第三文化
人类的每一次科技进步,都会给文化的发展带来巨大的推动力量。20世纪后半叶科技发展的一个突出成就就是计算机及网络的发展,深刻影响了人类的文化,为文化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动力,从本质上引起了一场文化的革命,促使了一种新的文化形态——网络文化的形成。网络对于文化的意义是什么?这是我们研究和认识网络文化首先应该弄明白的问题。
一、网络是文化的载体和文化传播的媒介
1.网络是文化的载体。人类的发展是一个文化积累的过程,人类文化的载体同样也经历了一个不断创新发展的过程。中国古代曾用过竹简、帛等作为文化载体,引起文化载体最伟大最深刻变革的是纸的发明,它使人类的文化载体发生了质的飞跃。迄今为止,纸仍然是保存展现文化的最常用最便捷的载体。信息网络的出现,是在现代科学技术基础上文化载体的又一次质的飞跃。
2. 网络是文化传播的重要媒介。网络对于信息的转输功能,也是网络的基本功能之一,网络的这一功能,使之成为了一种新的传播媒介。在现代社会,报纸是纸质媒体,广播、电视是声像媒体,网络被称为报纸、广播、电视之外的第四媒介。在信息网络中,信息资源的传输过程,就是文化的交流与传播过程。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CHINA INTERNET NETWORK INFORMATION CENTER) 2007年1月23日下午第十九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调查报告,截止到2006年12月31日,中国的网民总人数为13700万人,与去年同期相比,中国网民总人数一年增加了2600万人,增长率为23.4%。这说明互联网已经获得了迅猛的发展,成为现在媒介的重要一员。
二、网络作为文化的物质基础延伸了文化的主体功能
1.网络文化的物质基础。网络文化是网络和文化相结合的产物,网络能够和文化结合在一起,能够促成一种新的文化形态的形成,从根本上说,是由网络自身的功能特征所决定的。
作为网络文化形成基础的信息网络,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日益发展和密切结合的产物,它主要由计算机硬件设备、软件、通信设备和信息资源等几个基本要素构成。
2.网络延伸了文化的主体功能。文化是人类创造性活动的产物,是在人类生理基础上的精神创造。信息网络所具有的信息加工处理功能,使它具有了一定的文化创造的意义,计算机输出端输出的文化信息是加工处理过的文化信息。
三、网络文化
网络文化(INTERNET CUITURE)又称赛博文化(CYBERPACE CUITURE)或信息文化,是指以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的融合为物质基础,以数字化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交往方式、思维方式等人化现实为核心的一种崭新文化。
1.网络文化的产生。1962年美国洛杉矶加州大学实验室将两台笨重的电脑用一根5米长的电缆连接起来,意味着计算机网络的诞生。1969年美国国防部的高级研究规划署建立了ARPA网,使研究人员能够共享远程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资源,形成了网络的雏形。ARPA网通过不断的发展成为今天的因特网。今日的网络,不仅结合了科技,更连接了人类、组织和社会,这表明网络不仅是技术的存在,更是文化的存在。技术有其文化的属性和功能,互联网正在影响和改变着人们传统的文化模式,网络对社会的影响已经开始显现,新的网络文化已经在形成、在开始浸润整个社会。
2. 网络文化的界定。网络文化的界定主要有两种切入方法:从网络的角度看文化和从文化的角度看网络。前者主要从网络的技术性特点切入,强调由技术变革所形成的文化传播方式上对传统文化范式的革命,认为一种新的文化样式产生了。后者主要从文化的特性切入,注重网络的思想性特点,强调网络内容构成的文化属性,认为文化内容发生了变迁、文化模式发生了转型。
应该说,网络文化是文化外在形式(网络技术)、文化内在形式(平等性、无中心性等)和文化内容(政治、经济、宗教、哲学、法律等)的综合统一体。单纯强调其中的某个方面都是不妥当的。
四、网络文化的特征
1.网络文化是一种个性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否定和拒绝作为个体个性的张扬,认同不同个体之间的共性,即整体性、民族性的共性文化所不同的,网络文化是一种个性文化。网络技术消除了人与人之间社会地位、经济地位、种族地位等差别,将不同的人们置身于一个平等、民主的平台,为个人个性的发挥和满足创造了条件;网络空间的传播手段趋向于更易于张扬个性的符号、图像等数字手段,网络技术使得传统的单向传媒变成了个人的双向交流,网络技术为个人价值理性的张扬奠定了基础,提供了可能。网络文化中强调个性的观念正逐步影响人们在现实社会中的价值观。人们更加关注自我,更加重视个人价值的发掘。
2.网络文化反映的是虚拟的网络世界。网络文化世界是一个虚拟的世界。不仅是文化信息的虚拟,更重要的是文化主体的虚拟化和文化活动的虚拟化。在虚拟文化世界中,任何个体都可以匿名的、虚构的身份,甚至多重的角色表现自我并与其他人或群体发生各种关系,进行文化交流。其交流的对象也可能同样是虚拟的。在虚拟的语境中,其言说的内容也可能是虚拟的。
3.网络文化具有简捷方便的特性和独特的表达方式。网络文化注重文化的实际用处,网络文化是在“实实在在”的沟通交流中诞生的,人们追求的是“本我”状态,从而使网络文化变得直接化、简便化。
网络的交流基本上只能靠语言来进行。为了交流的便捷,人们的交流不再附加一些附属性的内容而直奔主题,甚至一些正统的表达方式被改变为简洁调侃式的表达方式。在构词上,一方面通过引入与网络有关的专业术语、对旧词赋予新义、创造别字语和英语汉语混用等方法形成了新的网络词语;另一方面,通过字母缩写、符号表情和表意、数字谐音等形式形成特有的网络字符。在表达上,对语法规范并不太在意,追求新奇与诙谐的风格,叙述简洁性和口语化特征十分明显。在表意上,总体趋于平面化,表达手段趋于多样化,图片和动画表达方式成为新的潮流。例如:东西——东东;再见——88;支持——顶,单身女人——小资,网上丑女——恐龙,不要生气——8147,等等。
4.网络文化具有集群性的特征。网络文化是一种多群体化的文化结构。网络文化实际上就是由不同观念、不同层次、不同爱好的许多大小不一的文化群落组成的。不同的虚拟社区就是不同群落的聚合。共同的兴趣爱好、对事务或话题的共同关注或者某种共同的身份特征等种种共性,聚合着千差万别的网民。这种聚合其实更意味着分化,意味着文化观念上的分化,更意味着文化指向上的分化。人们通过自主的选择进行不断的分化。在分化和聚合中,网络文化呈现出集群性的特征。
5.网络文化具有平等性和交互性的特征。在互联网上,信息的权并非为一家所独有,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有权力信息。网络为普通的个人提供了新的话语空间,赋予了他们面向他人和公众的话语权利,这使普通大众获得了空前的表达自我的权利。平等的交往关系为主体间的互动提供了前提,广泛的交往对象为互动提供了可选择的互动对象,信息的双向快速传递为互动提供了技术的保障。网络可以实现一对一、一对多和多对多的互动关系。
6.网络文化具有开放性和多元性的特征。开放性的网络造就开放性的网络文化。在网络这个开放的空间里,文化资源都可以人人共享,只要你懂一点上网技术,有一点文化功底,便能遨游在网络文化的天空里。网络文化的开放性使之超越了国界,具有全球共享的特点。
网络文化的符号形式多样,文化内容和价值取向也是多元化的。文化主要以符号形式为载体,以往的媒介文化都是以特定的形式来表现的。 网络文化主体(即网民)的多元化使网络文化的内容和价值观念呈现出极其丰富多彩的面貌。在网上,兴趣相同的人聚集在一起,形成他们自己的文化圈。而兴趣和爱好的广泛性带来了网络文化的多样性。 参考文献
[1]唐·泰普斯科特.数字化成长:络时代的崛起[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
关键词:传统文化;网络文化;冲突;融合发展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快速发展的网络文化以其不可阻挡的威力对中国传统文化形成了强烈的冲击。中华名族在数千年的文明发展历程中积淀下来的传统文化在接受前所未有的挑战的同时,也以自身的厚重积淀和顽强的生命力对网络文化产生着深远影响。准确把握二者的冲突与融合发展对当今我国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具有重要意义。
一、传统文化与网络文化的界定及特征
(一)传统文化的界定及特征
1、传统文化的界定
传统文化是人类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形成并传递下来的文化。所谓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中国五千年文明发展史在特定的自然环境、经济形式、政治结构、意识形态的作用下形成、积累和流传下来,并且至今仍在影响当代文化的“活”的中国古文化。它既以有关的物化的经典文献、文化物品等客体形式存在和延续,又广泛地以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伦理道德、性格特征、审美趣味、知识结构、行为规范、风尚习俗等主体形式存在和延续。以儒家思想为主,通过融汇吸收各家思想和外来文化,形成了体现中华民族主体意识的思想体系。
2、传统文化的特征
(1)人文性。中国传统文化的本质特征是促进自然与社会的人文之化,这种人文之化的品质就是经世致用,以究天人之际为出发点,落脚点是修身、治国、平天下,力求在现实社会中实现其价值。
(2)时空性。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都有所不同,不同地域间的文化也有差异性。如齐鲁文化、楚文化、巴蜀文化、关中文化、三晋文化、中原文化、西北文化、滇黔文化、东北文化和岭南文化等等。
(3)群体性。文化是超越个体的,只有被社会的某个群体所共享的行为、价值等才能成为文化。如“吃”在中国人的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老话有“民以食为天”、“衣食住行”等,这与中华文化属于农业文化类型有关,人们的温饱问题是生活中的首要问题,这就是具有群体性的普遍文化现象。
(二)网络文化的界定及特征
1、网络文化的界定
网络文化是人类文明的划时代成果,广义上说,网络文化就是网络时代的人类文化,狭义上指知识和信息以计算机可识别的代码形式记录下来,并依赖网络进行传播和交流的一种文化。
2、网络文化的特征
(1)虚拟性。网络技术和数字化技术提供了网络文化虚拟性的可能,它使现实的客观世界转换成了文字、声音、图像等数字化符号。在网络文化世界中,人们超越了现实世界的限制而设计出了虚拟的自我、国家和社会。虚拟性是网络文化区别于传统文化的重要特征。
(2)开放性。互联网是一个全球的开放系统,实现了地域文化向全球化文化的转变,任何民族的文化、任何群体的意识形态、任何人的思想观念都可以在其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正是这种开放性使网络文化得到快速膨胀。
(3)快捷性。网络技术极大地压缩了文化传播的物理时空,实现了文化传播的高时效性。网络信息几乎可以在瞬间到达分布在各个地区的用户,网络技术可以实现文化传播的零距离。此外,网络文化还具有功能的多样性、使用的普及性及影响方式的渗透性等等。
二、传统文化与网络文化的冲突
“冲突”指“对立的、互不相容的力量或性质的互相干扰”,文化上强调的是价值观念的冲突。网络文化是和传统文化相对的新文化,发生冲突是必然的。从严格的时间角度来看文化的新旧,新的文化都会和已有的文化发生冲突。在冲突之中,旧的文化要么消失,要么得到改进,和新的文化相融合成一种更新的文化获得发展。冲突同时也是对新文化的检验,新的文化是否就是先进文化,是否优越于旧的文化,在冲突中得以检验,其结果要么新的文化消失,要么吸收旧文化的精华而壮大。网络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冲突,从时间来看,有先后之别;从本源看,二者的冲突也是外来文化与中国文化的冲突问题。
1、语言冲突
网络文化倡导方便、快捷和实时性,网络语言作为网络文化的一部分是网民在交流的过程中对传统语言简化再创造的产物。它的出现具有客观现实性,但是会造成对传统语言文化的冲突。一方面,汉字的信息化会造成书法艺术的消失。汉字的信息化以敲击键盘代替了传统书法写作中的用笔,敲击键盘生产出统一的铅字,从而会使苦练多年个性化的书法艺术消失。另一方面,网络语言创造出许多新的文字及表达方式,会造成传统语言文字的失范和混乱。如把“妹妹”说成“美眉”,把“变态”说成“BT”等等。青少年长期使用此类语言的话可能会造成中华民族整体汉字运用水平的下降。
2、价值观念的冲突
传统文化是历经几千年的历史锤炼才得以形成的一种集体智慧,是历经学习和灌输才形成的文化心理。而网络文化却几乎一下子就抓住了人们的心灵,以致传统的价值观念大厦瞬间倾塌。传统文化中形成的许多观念都受到虚拟文化的冲击,传统的家庭观念、婚恋观念、朋友观念、交往观念等等都在悄无声息的发生着改变。思想观念的改变根源于人生价值观念的改变,价值观的冲突是网络文化和传统文化冲突的内核。传统文化有助于人们产生较强的民族归属感和凝聚力,网络给人类带来了新的思维方式和观念,但是网络文化的盛行使人们更加倾向于将情感诉诸于互联网并试图从中找到精神寄托。当前,网络中的个人主义抬头、泛自由化突出,产生了道德虚无主义和人生虚无主义。网络传播所载送的西方文化产品和价值观念,无处不在地动摇着人们既有的生活方式、行为准则,从而造成人们价值标准的混乱和精神困惑。
3、民族文化的冲突
西方文化在网络文化中处于强势地位,形成了新的文化霸权和文化殖民主义。美国是世界上传媒技术最发达的国家,它使用一百多种文字向全世界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昼夜新闻。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互联网用户占到了国家互联网用户的70%以上。信息技术等高科技方面的优势转化为文化的优势,使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文化输出国。网络文化从一开始就是西方文化,网上主流意识形态和主流世界观、价值观都是西方化的,互联网已经成为西方宣扬价值观念和政治准则的重要渠道。文化霸权的实质是文化帝国主义,主张全球文化的同质化。文化帝国主义无疑给全球的民族文化发展带来了影响,威胁了发展中国家的文化安全。文化霸权推行的文化同质导致人们民族文化认同危机。我国当前网民趋向低龄化、低学历,2009年网民所占比重最大的是10到20岁的人群,比例为31.8%;小学及以下网民群体增速超过整体网民增速,比例为8.8%。可见,网络文化中缺乏文化建构与引领的精英阶层,网络时代的文化认同和民族认同堪忧。随着网络的发展,强势文化借助网络载体推行文化霸权主义,其他国家的文化认同、文化安全,也就是网络时代国家的文化发展问题成为各国的焦点,民族间的文化冲突将会愈加激烈。此外,因特网可以说是美国的语言俱乐部,也是美国文化的倾销市场,中国文化应该在其中占有一席之地。
三、传统文化与网络文化的融合发展
网络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在新世纪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系着社会稳定、民族素质提高等重大课题,是意识形态最为活跃、争夺最为激烈的媒体,是传统文化的新型载体,是新时代民族文化创新与发展的重要载体。网络文化的本质是技术文化,只有以传统文化为依托,网络文化才能走得更远。传统文化要实现现代转换,发扬其优良部分,在时代条件下创新。二者各有所长,优势互补,融合发展是二者发展的未来走向。
1、发挥网络的媒体功能,为传统文化的发展提供新的技术平台。
媒体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实现文化的教化功能和获得传承发展。互联网作为媒体承载了文化传承和教育的功能,并把这一功能发挥到了极致。网络可以通过文字、图片、声音、影像,甚至以更丰富的技术方式,比如论坛、微博等新技术来对文化传统加以传承和发展,对人们产生感染和影响。网络传播的形式、方式的丰富,技术的不断更新和换代,恰恰成为了传统文化和网络文化融合的基础。优秀的传统文化应该利用这种新技术形式来加以发扬光大,和新的技术进行融合,来促进其传承与发展。在网络时代,要辩证分析中国传统文化,既不能彻底否定,也不能全面复兴,要采取科学的态度。人们常说,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换言之,越是具有民族国家内涵的网络文化才越是真正的网络文化。传统文化必须适应变化了的社会环境,任何具体的特殊的传统文化,只要它能够使自己数字化,就可以转化为网络文化。而使自己数字化,这应该是任何传统文化自身为了适应变化了的社会所具有的意向性,任何有价值的传统文化都将在网络时代找到自己应有的位置。
2、发扬传统文化的精神价值,倡导文明上网。
传统文化能为网络文化提供精神寄托和价值旨归,要建设网络文化中的精神家园。网络文化交织于科技,最大限度的张扬工具理性,把自由开放自我推向极致,结果产生倒错的道德意识,个人主义和虚无主义被无限放大,而传统文化主张的人生理想、人生价值对建构网络文化价值有积极意义。传统文化中的“自律修身”和“慎独养性”等观念,有助于营造网络道德责任感,增强网络主体的道德意识和自律意识,为网络文化的健康发展提供道德理性的自觉维护,防止网络行为中的滥用自由、放弃伦理责任和道德约束的一剂良药。
3、吸取传统文化精华,构建网络伦理秩序。
要积极探索,从传统文化中吸取精华,整合传统伦理资源,从自律入手,培养人们的道德观念和责任、义务意识,共同建立一种全新的道德的网络伦理和规范,并在实际的网络行动中自觉地遵守规范。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伦理文化,在道德垂范、伦理观念、修身意识等方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和财富,我们必须深入挖掘传统文化的道德潜力,使其在网络文化中发挥作用。
4、利用传统文化的优良资源,打造网络文化精品。
传统文化是人类文明发展中的宝贵财富,在网络文明的塑造中,如果失去了传统文化,网络文化也会失去其独立存在的内在根据,文化霸权、殖民主义便有了可乘之机。而传承传统、引领网络文明的一个有效方式就是打造具有传统文化魅力的网络精品,用精品文化积极主动地占领网络阵地,不断推出人们喜闻乐见、生动鲜活的文化形式,让健康文明的文化产品去主导市场,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让人类文明之花在网络文化的园圃中绽放。
总之,国际互联网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中国传统文化面对的不仅是挑战,同样也是机遇。可以说,这是中华民族在信息领域追赶世界发达国家的一次良机,我们完全有可能借助网络文化与传统文化相结合,使具有本民族特色的信息化建设得到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 金振邦.从传统文化到网络文化[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 王维,张健.浅谈网络文化[J].文化研究,2008(8).
[3] 曹学娜,蔡静静.冲突融合中的网络文化与传统文化[J].理论与改革,2011(5).
[4] 陶春.网络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冲突与融合[J].党政干部学刊,2007(8).
[5] 宋楠.浅谈网络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冲突与融合[J].辽宁师专学报,2008(2).
【关键词】网络文化;青少年;体质健康
1引言
互联网重置了人类现有知识的布局,更新了人类掌握知识的方式,网络及其所伴生的网络文化影响越来越大,成为很多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第19次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06年底全球有6.94亿网民,其中美国有1.52亿网民,占其总人口的70%,中国网民总数达1.37亿,居世界第二位,超过总人口的10%,其中18周岁以下的青少年占17.2%,也就是大约2356.4万青少年成为网络文化现象的主要参与者、创造者、传播者和接受者,是网络文化生产与消费的主力军,可见网络文化对青少年成长影响之甚。
2网络文化的定义与特征
2.1网络文化的定义
网络文化是基于网络技术发展所产生的,以信息交流的全球普遍化和实践操作的高度技术化为基本特征的社会文化形态。网络文化在结构上可以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层面。作为物质层面的网络文化即各种网络产品,是物质基础和载体;作为制度层面和精神层面的网络文化是网络文化的理性分析,精神层面包括网络信息、知识、心理、理念和精神,属于网络文化的核心和精髓,对物质层面和制度层面起着主导和控制作用;介于物质和精神层面之间的是制度层面,包括技术规范、运行和使用的规则政策法规和道德规范等。网络把人、信息和文化三者融为一体而产生的网络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和人的智慧的结晶。
2.2网络文化结构形式的虚拟性
网络的虚拟是以数字化方式对自然事物或社会事务及其过程的模拟,其中也包括在客观基础上通过发挥人的想象力而产生的对于某些非现实事物的数字化建构。虚拟具有超现实的特征,是凭借数字化手段对于现实的超越。网络文化的虚拟结构主要分为三个层次:第一,网络文化认知层,这是网络文化的最深层结构,主要指基于网络的时空观、价值观、世界观等思想倾向,它形成独具特色的网络精神文化;第二,网络行为规约层,包括对各种协议的认可、对使用规则的遵守,它形成网民共同遵守的网络制度文化;第三,网络文化表达层,指外化于网民行为的网络语言以及网络朋友关系、网络行为方式等,它形成网络表象文化。
3网络文化对青少年体质健康的影响
3.1网络文化对青少年的正面影响
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缩短了时空的距离,使青少年能够很好的利用它快速的了解大千世界,增加了丰富的科学知识。网络的创造性催生了青少年的时代观念;网络的丰富性拓展了青少年的求知途径;网络的超时空性为青少年扩大了交往面;网络的互培养出众多的“网上雷锋”网络的平等性为青少年创造出自我实现的价值。
3.2网络文化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
3.2.1弱化青少年的民族意识。据统计当前网上的信息来自美国的占50%,来自中国大陆的仅占0.01%。这表明,以美国为主的西方发达国家通过占据互联网这一文化传播的制高点,一方面控制国家舆论,另一方面源源不断地向其他国家和地区“扒阆”其价值观和精神文化产品。这必将对我国青少年的人生观和意识形态起到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使他们的民族意识、民族认同感弱化民族身份逐渐消解。
3.2.2导致青少年违法犯罪行为增多。网络技术使人们的身份可以变成电脑上的一串字符,任何人都可以随便用不同的名字、性别、年龄与人交流而不会被人察觉。据统计,日前,计算机犯罪大约只有1%被发现,而这1%中,只有4%会被指控。网络的隐蔽性特征以及网上黄色流毒、黑色信息、暴力文化的泛滥使网络犯罪层出不穷,侵犯知识产权、恶意制造计算机病毒、黑客入侵等案件逐年增多。
3.2.3影响青少年学业和身体健康。互联网使许多青少年沉溺于网络虚拟世界,占用了青少年大量读书、学习的时间,对青少年的学业有很大的影响。长时间上网,致使青少年由于睡眠不足而导致生物钟紊乱,免疫功能降低,容易引发紧张性头疼、焦虑、忧郁等,同时,由于玩游戏时全神贯注,身体始终处于一种姿态,眼睛长时间注视显示器,会导致视力下降,眼睛疼痛、怕光、暗适应能力降低,脖子酸痛、头晕眼花等等。
4结束语
总之,现在的生活,不能没有网络,未来的网络就是生活。网络和网络文化是现代人类必须面对的事实。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在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它的发展对我们青少年的负面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有的专家称它为“电子海洛因”。
网络文化对于青少年的成长影响使复杂和多方面的,问题在于教育者如何深刻的理解和认识互联网对于现代社会的全方位的影响,而不是以传统的观点和视角来看新生一代的成长问题。因为网络时代为当代青少年赋予了与众不同的成长环境,相应也带来了独具特色的青少年亚文化现象。研究者需要对这种新文化现象的复杂性和综合性有比较情形的认识,需要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认真研究它,利用它来引导青少年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张洪洋.论网络文化的特征及其对教育的影响[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6(1):3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