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15 17:13:20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生态城市概念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关键词】绿径 输氧系数 指状规划 绿道 绿带
随着近年来沙尘暴、沙漠化等现象的日益严重,人们熟悉到城市绿化的生态效益,城市绿地作为“城市之肺”,越来越受到城市规划的关注。对有限的绿地在生态类型、斑块群落结构、空间格局等方面,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和设计,而不再仅仅是绿地的美学效应了。
1 绿地生态效应的几个概念
1.1 手指状规划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以彼得-布莱茨的罗夫为首的一批规划师提出了大哥本哈根区域规划建议,就是闻名的手指状规划。手指状规划所包含的不仅仅是一个整体城市,而是若干个不连贯的小城镇。他们紧靠快速火车铁路线,如同穿在线上的珍珠。未来的城市集中在五根伸出的手指上,而现有的城市则就是掌心。选择此种方案在生态效应方面的体现就是有可能从手指缝隙中保存楔形绿地。
若城市地处内陆,其对外交通向四面八方放射,就可能产生星状反吸引模式。若从长远来看,其夹角迟早要被填充,终于形成传统的大城市。西蒙特在《地域环境》一书中提出解决办法摘要:限制个走廊进入市中心区,使它们和环线相接,在郊区道路焦点上建立新的城市次中心。市区由居住走廊构成发展轴,以快速有轨电车和市中心联系;二次中心则由铁路和交通干线沟通,可视为地区性发展轴。
假如能够坚强立法,严格控制一开始指状规划师后的楔状绿地不被开发,那么绿化在城市中的生态效应就会起到很大功能。但是随着城市化进程,城市边界总是在不断的扩大,预留的楔状绿地总是被不断的侵吞。
1.2 输氧系数
在常年盛行风的功能下,位于各方向上的城市保护绿地对城市的输氧功能不同,可称之为输氧系数,规划实践中有两种比较明显的情况。第一种,在城市规划的范围内,位于城市输氧系数大的方位,假如绿地的产氧量大,应将强管理和适时进行植物的更新换代,以保证充足持续的氧气供给量;假如绿地的产氧量小,应通过改善植物的种植结构,增加种类和绿地面积,以增加产氧量。第二种,在城市规划的范围内,位于城市输氧系数小的方位,假如绿地的产氧量大,在保证其生长发育的情况下,要进一步疏通城市的输氧走廊;假如绿地的产氧量小,除了要改善植物的种植结构、增加种类和绿地面积外,还应着重限制在此方位上各类城市用地的建设和对绿地的侵蚀。应当把产氧量多的绿地置于输氧系数大的方位,把产氧量小的绿地置于输氧系数小的方位。
输氧系数的计算公式摘要:Si=Fi*Ui
式中摘要:Fi为i方向的风向频率(%);Ui 为i方向的平均风速(m/s)Si表示来自i方向的污染程度。
1.3 绿道
绿道(Greenway)是指不同宽度的绿色廊道构成的网络。根据功能,主要可分为三类摘要:生态绿道,休闲绿道和历史遗产廊道。绿道主要指自然形成,或历史本来存在,如河流、山谷构成的廊道,也包括完全人工的,如城市林荫道,运河廊道当然也包括在内。廊道连接各生境岛屿对野生生物保护具有重要的功能。生态学家提出建立景观廊道线状联系,可以将孤立的生境斑块连接起来,提供物种、群落和生态过程的连续性。
1.4 绿带(GREENBERG)概念
随着人们熟悉绿带在大伦敦规划中限定城市发展轮廓的功能。绿带概念作为控制城市发展和为城市提供生态绿地的功能,被广泛的应用到大城市的规划中。比较典型的有华盛顿景观规划和政策框架。
2 生态规划概念的实践
2.1 波斯顿骄傲的“蓝宝石项链”
早在100多年前(1879-1895),Olmsted和Eliot就将公园、林荫道和查尔斯河谷以及沼泽、荒地联系起来,规划了至今成为波斯顿骄傲的“蓝宝石项链”。在 1883年,景观设计师克里夫兰得(Cleveland)为美国明尼苏达的明尼阿波利斯做规划,当时明尼阿波利斯还是一个小镇,克里夫兰得让市长和决策者在郊区购买大面积的土地,用以建立一个公园系统。在土地还远未被开发时,就非常廉价地买到了大块土地。这一行动是为50~ 100年之后的城市所规划的。如今100多年过去了,城市已经扩大了几倍,但这些廉价购得的土地却成为城市中宝贵的绿地系统。这样一个绿地系统的形成,不光是要一个好的概念,同时需要城市决策者提前50-100年进行投资。在同时代,当堪萨斯和克里夫兰都还是小镇时,就用便宜的地价在其郊外购置大量土地,结合区域的河流水系规划建设并一直保护了一个绿地系统。这一当时尚在郊区的绿地系统而今已成为城市的一个有机部分了,成为居民身心再生的场所。由此可见,城市的生态基础设施需要有前瞻性,更需要突破城市规划的既定边界。需要从战略高度规划城市发展所赖以持续的生态基础设施。
2.2 广州的总体规划
广州的总体规划中提出城市的发展,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根据生态优先的原则,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探究院提出了一个“巨型绿心”规划方案,以营造生态和谐的“绿色广州”。
这一规划由绿心、绿核、绿廊三部分组成。绿心即都会生态核心区,包括海珠果树保护区、小谷围生态公园、东南部生态农业保护区等面积达180平方公里的地区;绿核指地区生态调控区,包括陈家林风景名胜区、芳村花卉博览区、大夫山森林公园、莲花山风景名胜区、白云山风景名胜区、香江野生动物园等;绿廊指生态联系廊道,包括珠江及其支流沿岸绿带、组团绿化隔离带、道路绿化带等。
方案以巨型绿心为生态核心,以珠江、白云山为生态主廊道,以珠江支流、城市组团间绿化分隔带为生态次廊道(绿廊),以主要风景名胜区为地区生态调区(绿核),形成开放式生态网络结构。
广州市的概念规划也提出摘要:以山、城、田、海的自然特征为基础,构筑“区域生态环廊”、建立“三纵四横”的“生态廊道”,建构多层次、多功能、立体化、网络式的生态结构体系。建设“三纵四横”生态廊道摘要:为了更有效地控制城市无限制蔓延,提高和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同时维持生态系统良好的结构,以保证其功能的正常发挥,规划在广州市域形成三纵四横的七条生态主廊道,构成广州市域生态格局。另外,在“区域生态环廊”和“三纵四横”基础上,打通汇集到珠江、沙湾水道、市桥水道等密布城乡地区的河网水系形成网状的“蓝道”系统,加之城市基础设施廊道、防护林带、公园等线状和点块状的生态绿地,共同构成了多层次、多功能的复合型网络式生态廊道体系,形成了“山水中的城市,城市中的山水”的山水城一体化城乡生态格局。
3 结语
通过对国内外生态绿地效应的了解,可以强化我们在城市规划中对生态绿地规划的重视,规划师、建筑师要有前瞻性眼光。
参考文献
[1《城市绿的生态环境分析》.曾洪立.《城市规划汇刊》 1999年2月.
[2《生态园林和城市环境保护》 王祥荣.《中国园林》 1998年14(2)
关键词:生态文明;生态文明城市;城市建设
一、生态文明概念的由来
自有文字记录以来的历史来看,中国已经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三个阶段。为期上百万年的原始文明时期,人类必须依赖部落的集体力量才能生存,生产活动要靠简单的渔猎采集。铁器进入人类社会之后,步入了农业文明时期,在我国,农业文明的突出表现就是小农经济,由于中国农业人口众多,耕地相对不足形成了具有满足个人温饱,在自耕地上轮种套种、精耕细作的典型工作生产模式,生产工具相对简单,生产技术长期不变,个人需求极易满足,是这种文明生产方式上的突出特点。英国的工业革命标志着人类社会发展史上一个全新时代的开始,世界上的主要国家和地区先后开始从农牧文明向农业文明进化。机器开始大规模的运用于人类社会的普通生活生产过程当中,人们不断调整和改进生产方式,降低成本,提高生产率,带来了经济的增长、生活条件的改善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等等。早在工业革命高歌猛进,科学主义和理性主义所向披靡的时候,一些先知先觉的思想家就对人类虐待自然界的行为进行过谴责。从20世纪50、60年代起,全球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的状况日趋严重,环境污染,资源紧缺,物种灭绝、生态破坏等全球性问题日益突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总体环境越来越恶化。2005年3月,联合国发表的《千年生态环境评估报告》认为,过去半个世纪以来,人类在最大限度地获得各种资源的同时,也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范围猛烈改变了全球的生态环境,一些生态系统所遭受的破坏已经无法逆转。这种状况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文明是一个对抗过程,这个过程以其至今为止的形式使土地贫瘠,使森林荒芜,使土壤不能生产其最初的产品,并使气候恶化。”科学技术发展所带来的问题,理应运用科学技术来解决。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党的十报告中又再次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所谓生态文明,其实它是在对人类经历的三大文明形式反思基础上提出来的对人与自然、环境之间关系的一种调整,是工业文明发展到今天之后我们不得不在尊重生态环境的前提下,以可持续发展作为纲领,强调环境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人与自然环境共处共融的文明形式,人作为群居性的动物,所谓的生态文明,除了要包含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关系调整之外,还包含了人与社会之间,人与其他人之间的和谐关系。
二、生态文明下的城市建设
工业革命之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使得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人类居住场所也不断改变,由传统的以农业为主的乡村型社会开始向以工业和服务业等非农产业为主的城市型社会逐渐改变,越来越多的人口离开乡村,开始前往城市居住生活,开始了人类社会的城市化进程。城市化进程当中,自然环境面积进一步被压缩,农业用地逐渐远离城市中心。城市成为了人类居住和第二第三产业的工作场所。在我国大力推进城镇化进程的当下,只有坚持生态文明理念的指导与落实,才能少走弯路,为子孙后代留下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烟台高新区成立于1990年,是国务院批准的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首批中国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科技工业园区,是全国第一家中俄高新技术产业化合作示范基地。烟台高新区行政面积48.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4,300人,是烟台魅力海岸的重要组成部分,规划绿地面积35%以上,年平均气温12度,空气质量常年为国家一级标准,包括了核心发展区、烟台高新区APEC(莱山)产业园、烟台高新区福山高新技术产业园、APEC中国烟台(芝罘)科技工业园、烟台卧龙经济园区等“一区四园”,区内及周边聚集了烟台大学、山东工商学院、中国农业大学烟台校区等8所高等院校,聚集了中科院海岸带研究所、中国航天513所、中科院计算所烟台分所、机械科学研究总院先进制造技术研究中心等省级以上科研机构17家。高新区距火车站和港口15公里,距烟台空港6公里,可直接与全国各大城市及世界100多个国家实现航空、海上和陆路通商。烟台高新区该区区位优势明显,智力资源丰富,战略机遇叠加,是胶东半岛实施生态文明战略的优势地区。
(一)城市功能区域划分严谨,坚持可持续发展道路
传统的城市各功能区域的划分有一定的历史沿袭,而城市内部的各个区域划分却是城市建设的重要工作。合理划分城市内部的功能区域,除了可以更好的方便居民居住,提高居民幸福指数之外,也能够更加有效地保护区域内的生态环境,这也是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应有之义。所以,我们就必须杜绝过去“边发展,边污染,先污染,后治理”的城市建设方式,结合城市所在地区的现实条件,协调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根据城市功能区域的划分,优化产业布局。
(二)调整产业结构,构建以绿色经济为主体的现代产业体系
十三五规划指出,我国要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加快推动服务业优质高效发展,建设和谐宜居城市,这就决定了城市建设过程中的产业布局需要结合当地的经济基础和优势条件,因地制宜地调整发展思路,围绕重点产业和优势产业,使得当地的产业结构与生态文明建设相结合,走一条生态文明与经济发展相适宜的道路。
(三)加强环境保护,建立人居环境和谐发展体系
生态文明下的测功能是建设应该要使得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相互平衡。现代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依赖环内径的支持,城市的发展必须要建立在生态环境的支持之上。从落后的农业国家发展到今天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国在一定程度上沿袭了传统工业文明的发展思路。经济发展速度虽快,但对环境的破坏也是触目惊心,只有扭转过去传统的居民生活生产方式,才能够使得有限的资源得到更加有效的使用,使得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不至于沦为一纸空谈。
(四)提高居民素质,改善居民行为素养
生态文明除了强调人与环境的和谐统一之外,还应该注重人民群众之间的和谐关系,一个真正实现生态文明的城市社会,离不开高素质的居民。在这一点上,应该扎实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营造健康积极的氛围;第二,在城市的主要功能区域之中,采取有效方法进行教育活动,强化居民的文明规范养成,积极培育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使得整个社会都能够形成积极向上的良好心态;第三,就是要充分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和志愿者的相关功能,这是引导人民群众提升自身行为素养的有效途径,也是提高社会文明的良好办法。
作者:张哲 单位:烟台南山学院商学院
参考文献:
[1]谷树忠,胡咏君,周洪.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内涵与基本路径[J].资源生态,2013(01).
[2]彭向刚,向俊杰.中国三种生态文明建设模式的反思与超越[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5(03).
所谓课堂动态生成,就是指在教学过程中现时生成的、超出教师预设方案之外的新问题、新情况,具有不可预测性和即时性的特点。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动态生成是比较普遍的,是任何数学教师都必须面对且无法回避的现象。因此,沐浴在课改阳光下的数学教师要端正态度,倡导动态生成;要寻根追源,深刻理解和运用动态生成;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促进动态生成。
“课堂是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的、有意义的构成部分。”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氛围,会使学生的学习在知识的探索、发现与创造上达到最佳状态,使课堂教学获得最佳效益。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数学家波利亚说过:“为了使学习富有成效,学生应该对所学知识倍感兴趣,并在学习中寻求欢乐。”所以,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的注意力很快集中到课堂教学的内容上去,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使学生的学习状态由被动变为主动,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到知识。例如,教学“圆的认识”时,我运用多媒体在屏幕上显示含有圆形的实物,如自行车、向日葵、天坛、碗、圆桌等,并配以轻音乐,让学生在优美的音乐中欣赏美丽的图画。这时,学生们喜爱的史努比出现了:“伙伴们,你们发现影片中哪种几何图形最多?”“圆形。”“在一切平面图形中,圆是最美的。找找看,我们的周围还有哪些物体也是圆形的?你想知道圆的哪些知识?”史努比的提问激活了学生学习的“兴奋点”!像这样,采用卡通动画等形式呈现学习材料,能激活学生极大的学习热情和探索知识的欲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二、让学生动手操作,成为知识的实践者
数学是一门比较抽象、逻辑性较强的学科。小学生的思维正是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渡阶段,小学数学教学需要在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引导学生实践操作。“儿童的智慧集中在手指尖上”,动手操作是小学生主动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机会,让他们亲自动手做一做、画一画、比一比、量一量、剪一剪、拼一拼,使他们品尝到求知的乐趣,促使知识的内化,完成由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过渡的过程。例如,教学“圆的面积”这一内容时,我让学生把课本上提供的两个圆剪下来(已经平均分成了16份、32份),然后分别剪开,再拼一拼。学生操作后,我引导他们观察:“拼成了一个什么形状?”同时启迪想象:“如果把圆平均分成64份、128份,甚至更多的份数,按这样剪开后再拼起来,会拼成什么样的图形?”由此引导学生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这样,学生充分经历了操作、观察、想象等数学活动与数学思考的过程,体验到学数学不是在记数学、背数学、练数学、考数学,而是在做数学。
三、练习设计趣味化,让学生成为快乐的学习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数学课程标准》也指出:“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与童话世界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事物,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因此,练习设计时,我们应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出发,选择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事物穿插其中,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动探究者。例如,学习过用倒推的策略解决问题后,巩固练习时,如果单纯地出几道习题,让学生一味地列式计算,学生会觉得枯燥无味,达不到应有的效果。于是,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游戏环节:准备四张扑克牌,把它们反贴在黑板上,排成一行,将第一张和第三张交换位置,再将第三张和第四张交换位置,然后翻开看结果,让学生猜猜这四张牌原来是怎么放的。接着,给每桌发四张扑克牌,任意交换两次位置,翻开看结果,请同桌猜猜原来四张牌是怎么放的,猜对的为胜。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巩固了所学知识,可谓事半功倍。
四、课后延续自主参与热情
[关键词]景观生态学 园林专业 课程内容 实验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5)02-0169-02
园林专业背景的从业者是城市规划和设计的主要参与者,而在园林专业本科生的培养阶段,生态学相关课程所占的分量很小,通常四年中只有一门景观生态学或园林生态学必修课,学生对生态学知识尤其是最基础的概念理论了解不多。因此,在针对园林专业的景观生态学课程设计上,首先应该突出基础概念理论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其次应加强景观生态学相关理论应用过程和方法的讲解。通过课程结构的优化以及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来加强素质和能力培养,从而增强学生对社会需求的适应性。
一、目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重视程度不足
学生对该景观生态学课程重要程度认知不充分。园林专业本科生比较重视 “城市绿地规划设计”、“园林工程”等与工作实践紧密相关的课程,而对景观生态学的重视程度不足,没有从根本上理解景观生态学相关概念、理论对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和潜在价值。
(二)生态学基础薄弱
在景观生态学课程开始讲授之前,学生对于生态学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较低。另外,生态学很多理论的景观规划设计应用过程都离不开数学知识,如果学生这部分知识的掌握没有达到一定程度,那么在景观生态学相关理论应用实例的讲解过程当中,就会一知半解,学习效果会受到很大影响。而园林专业的大部分学生数学基础相对都比较薄弱,对数学基础知识的学习缺乏动力,认识不足。因此在课程设计上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基础。
(三)教学过程中的问题
目前景观生态学课程选择的教材比较单一,园林专业更多应用了园林生态学的相关教材,比如温国胜、杨京平等主编的《园林生态学》,刘建斌等主编的《园林生态学》,刘常富、陈玮等主编的《园林生态学》,此类教材中的主要内容更加偏向于城市生态系统和园林植物生态的基础概念和理论,其中也有一个章节是关于城市景观生态学的,但是涉及内容很浅,而景观生态学最主要的内容为尺度、格局与过程,这其中包括了很多基本的概念原理和方法理念,因此只以园林生态学相关教材来备课的话,讲授的内容不够全面和深入。在实践教学方面,目前的实验任务设计比较偏向于传统生态学,没有能够很好的体现园林专业的实践应用性。
二、教学改革探析
(一)强调景观生态学知识体系的重要性
一般来说,传统的教材已经应用了很长时间,教材当中绪论部分的内容过于陈旧,不利于学生掌握最新的学科前沿和社会相关热点。而园林生态规划设计、景观生态学领域相关的期刊报纸,比如《中国园林》、《城市规划》、《城市规划学刊》、《应用生态学报》、《生态学报》、《landscape urban planning》《landscape ecology》等相关领域的文献内容和理念比较新颖,有大量的城市热岛、城市空气污染、城市水污染、城市暴雨时节内涝灾害等城市问题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和解决途径,可总结提升并做成多媒体课件,增加学生对于景观生态学知识体系的重视程度,增加学习的热情和动力。
(二)课程内容革新
本课程是园林专业本科生唯一的生态类的课程,因此在课程体系的设计上需要兼顾基础性和应用性。与本课程相关的教材主要有三大类,一类是景观生态学教材,比如周志翔主编的《景观生态学基础》、王云才主编的《景观生态规划原理》;第二类是园林生态类教材,比如温国胜、杨京平等主编的《园林生态学》和刘建斌等主编的《园林生态学》;第三类是传统生态学教材,比如宋永昌主编的《植被生态学》。本课程的内容体系是在详细查阅了以上三类教材和相关文献资料后形成的,总体上以景观生态学原理和规划应用为主线,适当融合园林生态学和传统生态学的最重要的基础概念理论的讲解,比如对植物种群和群落的相关基础概念原理进行了详细的讲述。总之,课程体系的设置尽量考虑学生的基础和社会的需求。
景观生态学课程56学时的教学任务。教学计划为16周,分讲述和实验两个部分,考察结果以考试为主。景观生态学课程主要内容包括:绪论、景观生态学概念原理、种群及群落生态学基础、城市环境与生态因子、园林植物与城市能量物质环境、园林植物与水、园林植物与大气、土壤与园林植物、城市生态系统、景观生态规划设计等内容。绪论部分主要讲授生态学、景观生态学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以及最新的研究进展,并强调景观生态学等相关理论在城市规划及景观规划设计中的重要性;景观生态学概念原理部分主要包括景观格局、过程、尺度相关的基础概念理论,比如景观格局、景观功能、斑块、廊道、基质、景观异质性、景观多样性等概念及岛屿生物地理学、等级理论、复合种群理论和渗透理论等;种群及群落生态学部分主要讲授种群的概念、种群的数量密度、种群性比、种群年龄结构、种群空间格局、种内关系及种间竞争和种间互利等种间关系,群落方面主要包括群落概念的形成和发展、群落的基本特征、关于群落的主要观点、群落物种组成的定性分析、群落物种组成的定量分析、群落多样性(α多样性、β多样性、γ多样性)、种间关联与生态位、群落外貌、水平结构、垂直结构、地下结构、年龄结构、群落的动态(群落演替、自然干扰与演替、群落的波动性、群落稳定性与多样性的关系)等概念理论;城市环境与生态因子部分主要从城市环境(环境的概念、尺度与类型、城市环境)和生态因子作用分析(生态因子分类、生态因子作用的一般特征、生态因子作用的基本原理)两部分来进行讲述;园林植物与城市能量环境部分主要包括光与园林植物(城市光环境、光对园林植物的生态作用、园林植物对光的生态适应)、温度与园林植物(城市温度环境、温度对园林植物的生态作用、园林植物对温度的适应、园林植物对气温的调节作用)等两部分;水与园林植物部分重点讲授城市水环境、水对园林植物的生态作用、园林植物对水分条件的适应、园林植物对水分的调节作用等内容;园林植物与大气部分包括城市大气环境、大气污染与园林植物、园林植物对空气的净化作用、风与园林植物等几个方面;土壤与园林植物部分主要包括土壤理化性质与园林植物、土壤生物与园林植物、城市土壤特点、盐碱土与园林植物等四方面;城市生态系统部分主要包括城市生态系统的组成结构、城市生态系统的主要特点和基本功能、城市生态系统存在的问题等内容;景观生态规划设计部分主要通过查阅相关的文献书籍,梳理出近10年的相关景观生态规划设计案例,通过案例对景观生态相关原理的应用实践步骤和方法进行详细讲述。由于本课程多为基础性的知识,包括很多园林生态学、景观生态学、传统生态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因此重点在于让学生更好的理解与记忆,能够在将来的规划设计实践中将景观生态学的相关原理加以应用,增加实践当中的理性,学会从生态学的角度思考规划设计问题。授课过程中学生积极性较高,课堂参与度良好。
(三)实验课程体系
实验课程主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外业调查,此部分实验的开展需要与教学团队的科研项目和工程实践项目相结合。科研项目主要是关于城市景观异质性与城市环境气候因子耦合关系的研究,在研究的前期阶段可以将班里学生分组,在研究区域布点或者设置样方进行生态环境因子数据的获取,通过这个过程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并增强学生参与景观生态学研究的实践经验。工程实践方面,引导学生参与大尺度项目的前期调研分析,例如郑州市、洛阳市、南阳市的绿地系统规划项目。另一部分为计算机实践,景观生态学与传统生态学的主要区别之一就是研究对象的尺度差异,景观生态学侧重于大尺度对象的研究,而3S技术越来越多的应用在景观生态学领域,那么一些最基本的3S技术也是园林专业学生需要掌握的内容,比如遥感影像的几何校正、波段融合、栅格图裁切、景观解译等一些技术的操作步骤对于景观生态学的研究或者大尺度的景观生态规划有着重要的意义,而通过计算机实践部分的讲授和训练,可以使学生掌握该部分知识。
三、小结
基于目前景观生态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本文对课程内容和实践环节的改革方式进行了阐述,着重突出基础性和应用性,希望能为景观生态学课程体系进一步改革完善提出新的视角。中国正处在城市化进程的关键阶段,如何协调城市化与生态文明的关系,是当今城市化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问题,而园林专业培养的学生绝大部分都会投身于城市规划、园林规划设计等相关领域,因此景观生态学课程对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 参 考 文 献 ]
[1] 郑祚芳,高华,王在文,刘伟东.城市化对北京夏季极端高温影响的数值研究[J].生态环境学报,2012(10):1689-1694.
[2] 张正栋,蒙金华.基于城市热岛效应的城市降温通道规划研究――以广州市为例[J].资源科学,2013(6):1261-1267.
[3] 孙小莉,李生才,曾庆轩,冯长根.城市空气污染及其防治对策[J].安全与环境学报.安全与环境学报,2008(4):73-76.
【关键词】绿色城市;基础设施;生态;规划
1.绿色经济
1.1 绿色经济的基本概念
绿色经济是相对于传统农业经济是黄色经济和传统工业经济是黑色
经济而言的,它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协调发展”的理念。绿色经济的思想萌芽可以追溯到环境保护思潮兴起的时代。20 世纪 60 年代美国经济学家鲍尔丁提出的“宇宙飞船理论”可以作为绿色经济的早期代表。他认为地球就像在太空中的宇宙飞船,靠不断消耗自身有限的资源而生存。如果人们不合理地开发资源和破坏环境,超过了地球的承载能力,就会向宇宙飞船那样走向毁灭。因此,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应该从线性特征转向反馈特征。20 世纪 70 至 80 年代开展的环境保护运动主要关注的是经济活动造成的生态后果,而经济运行机制本身始终在我们的研究视野之外。直到 20 世纪 90 年代,特别是可持续发展战略成为世界潮流的近几年,源头预防和全过程治理才替代末端治理成为国家环境与发展政策的真正主流,零敲碎打的做法才有可能整合成为一套系统的绿色经济战略。
实际上,绿色经济是兼顾发展经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一体化战略。一个理想的绿色经济系统通常包括资源开采者、处理者(制造商)、消费者和废物处理者,他们之间由于存在反馈式、网络状的相互联系,系统内不同行为者之间的物质流远远大于出入系统的物质流。
2.生态城市概念的提出及内涵
2.1 生态城市概念的提出
生态城市的概念是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对人与自然关系认识的不断升华而提出来的。城市作为人们改造自然最彻底的一种人居环境,是人类在不同历史阶段,改造自然的价值观和意志的真实体现。生态城市不仅反映了人类谋求自身发展的意愿,最重要的是,它体现了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更加丰富的规律的认识。
生态城市(英文说法有ecocity、ecologicalcity、ecopolis、ecoville、ecovillage等),又称生态社区。1980年展起来的生态城市理论认为城市发展存在生态极限。其理论从最初在城市中运用生态学原理,已发展到包括城市自然生态观、城市经济生态观、城市社会生态观和复合生态观等的综合城市生态理论,并从生态学角度提出了解决城市弊病的一系列对策。
3.生态基础设施概念及相关内容
3.1 生态基础设施概念的提出及内涵
生态基础设施一词最早见于198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人与生物圈计划”(MAB)中。MAB的研究推动了生态城市研究在全球内的进展,它提出的五项原则也奠定了后来生态城市理论发展的基础。这里生态基础设施主要指自然景观和腹地对城市的持久支持能力。此后,有西方学者将生态基础设施的概念表示栖息地网络、自然政策规划等方面,都是从环境资源及生物的保护角度加以引用。
3.2 生态基础设施建设于生态城市建设的意义
生态基础设施可以理解为一种生态系统的基础性结构,由关键性的生态系统所构成,它保障为城市和居民持续地提供自然产品和服务,并使我们的后代能获得同样的产品和服务。城市生态基础设施的建设不仅保障了城市的生态安全,维护了城市的生态卫生,也在城市生态产业代谢方面发挥着一定的作用,同时促进了城市生态景观整合,培养社会各阶层的生态意识。
4.生态城设计策略
生态城规划设计的核心理念是把景观作为生态基础设施,使多种多样的自然和文化过程与城市的形成和发展融合在一起,为居民提供多样、便捷的服务,为城市的空间发展提供引导。
(1)用以水为主的生态基础设施构成城市的基本肌理。沿现存水系和地形构建生态基础设施,使雨水能够最大限度地保留在这片土地上,同时净化雨水。通过对不同的降水强度模拟来确定池塘和湿地系统的面积和类型,以便所有的雨水都能保留在原地并且对当地的水系统产生微弱的影响。这不仅将减少地下排水管道的建造费用,同时还保护或创造了本土动植物和湿地植物生长的栖息地,比如莲花、茭白、荸荠 、菱角和竹芋。
(2)将公共空间与生态基础设施整合在一起。设计三种不同级别的绿色廊道或河道廊道:主廊道宽120到150米,它能够在强降水时吸收来自整个区域中的径流;次级廊道宽60到90米,它能够在中等强度降水时吸收来自分水岭支流的径流;三级廊道宽20到30米,可吸收小强度的降水。
4.1生态城市的构建和生态基础设施建设的启发
4.1.1生态城市的构建有赖于城市生态基础设施的前瞻性建设
国外有学者提出了生态基础设施建设优先的理念,认为应在城市总体规划层面先行考虑生态基础设施的建设。如同城市的市政基础设施一样,城市的生态基础设施建设需要有前瞻性,一个成功的例子就是美国的“蓝宝石项链”――由波斯顿的公园、林荫道与查尔斯河谷以及沼泽、荒地被连接起来的绿地系统,这个早在一百多年前规划时仍在郊区的一块绿地,现在已经成为城市的一部分,也成为居民身心再生的场所。
4.1.2合理规划和建设城市生态基础设施
生态基础设施注重“空间结构的完整性和生态服务功能的综合性”,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如果能够合理规划和建设,就能够在优化城市结构、整合城市功能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必须从根源上寻求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5]问题的根源在于不合理的城市结构,不健全不到位的城市生态基础设施没有能够发挥应有的作用。通过建设优化城市生态基础设施从而整合城市结构,可保留必要的天然或人工的城市绿地成为城市绿肺或绿心,或以河流、铁路、公路、农田防护林为载体建立城乡连续的生物廊道网络,给城市化和工业化带来新鲜的“氧气”,这在优化城市结构、缓解工业化带来的各类环境污染问题上将发挥重要作用。
5.结语
在中国,对于生态基础设施概念及思想方法的探讨不断出现,主要集中在对于城市湿地系统、森林生态网络等方面,一些城市在城市发展战略中也提出了和生态基础设施相关的概念。生态基础设施概念的提出是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轰轰烈烈进程中对于人地关系的一种新的思考方式,标志着人类在追求生态城市道路上的又一大进步。
生态城市的建设在中国正火热开展。国内外建设生态城市也取得了不少经验和效果。而运用生态基础设施进行生态城市的建设是一条新思路。我国关于生态保护的研究范围比较广、内容也比较全面,人们对生态保护的意识也在不断的加强,完全具备了进行系统的生态基础设施规划和研究的条件。总之,运用生态基础设施来进行生态城市建设我们还有相当的工作要做。
参考文献:
[1] Shmuel Burmil, 彭敏.关于生态城市的思考[J].规划师,2003(1):11-12.
关键词 生态城市社会有机体超有机体生态工程
当生态城市作为一个崭新的城市概念和发展模式甫一提出,便获得全球范围的的广泛关注。世界各国探索生态城市建设模式的脚步从未停止过。那么究竟何为生态城市,如何建设生态城市呢?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生态城市的概念由来,生态城市是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人与生物圈(MAB)”计划研究过程中提出的一个概念,是现代城市发展的高级阶段,是依托现有城市,根据生态学原理,并应用现代科学与技术等手段逐步创建,在“生态文明”时代形成的可持续发展的人居模式。
不过从生态城市的概念上来分析其仅仅提供了未来城市的一个相对缓和的发展方向。而且是基于发展结果是理想状态上的。这种理想状态是理论上可以达到而实际上因为种种原因不能达到的状态。
由于生态城市这一崭新的城市概念和发展模式迎合了世界范围内的环保,可持续发展思潮,其甫一提出,就受到全球范围的的广泛关注。从最初的概念提议上看,建设生态城市最初是出于保护地球,保护人类生存环境而提出的。但是它的内涵随着时间的推移也在不断得到发展完善,生态城市的建设实际意义较为接近广义上的社会变迁,广义上的社会变迁泛指一切社会现象的变化,是从个人以至人类整体各个层次上社会现象的改变。狭义的社会变迁则指社会结构的变化,例如人际交往由一种模式转向另一种模式,或者社会基本价值的变化。社会变迁是一个不断发生的现象集合,它在现代社会表现得越发强烈。建设生态城市产生社会变迁可以分别划分为如下的类型:以规模的差异划分为整体变迁;以变化方向划分为进步变迁;按性质区别划分为进步变迁;按照人的参与程度划分为有计划的变迁。而建设生态城市产生的社会变迁内涵则是大众价值观念的改变。
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生态城市的概念开始更加趋向于社会有机体和超有机体的概念混合。
社会有机体论是十九世纪实证主义社会学的一种重要理论观点,即一个社会或社会结构被视为一个“活的有机体”。从这个角度来说,社会特征的关系,例如法律、家庭、犯罪等等,当它们与其他的社会特征相互作用时,通常会受到检验以满足社会需要。一个社会或社会有机体的所有元素,它们具有维护有机体的稳定和团结的功能。如果把社会当作为一个有机体的模型或概念来阐述的话。一个有机体或社会的功能越专业化,那么其发展程度也越高,反之亦然。一般来说,文化、政治和经济是社会的三个核心活动。因此,社会有机体的“健康”可以被视为是一种文化、政治和经济的互动功能,在理论上可以对其进行研究、建模和分析。社会有机体同生物有机体这两种有机体之间存在着许多相似之处:生物体与社会都在生长、发展着,这有别于无机界;两者规模的增长都意味着复杂性和各部分间区别性的增长;两者伴随着结构的分化,功能也在分化;整体内的各部分相互依存,一部分的变化影响到其他部分;整体的每一个部分都可以自成一个小组织;整体的生命被毁灭后,其中部分还会维持生存一段时间。
超有机体是指一个由许多有机体组成的有机体系。这通常意味着这个有机体系是一个真社会性动物的社会单位,在社会单位中社会分工被高度专业化,且个体无法独自长时间地生存,并且,超有机体具有自我控制性,不容易容易失去群体平衡或者被完全改变成不同的事物。超有机体的技术定义是“一组媒介,它们能够采取协调一致的行动,以产生由集体支配的现象,”这些现象包括“群体想要的”任何活动,它们表现出一种“分布式智能”形式的系统。其中,具有有限的智能和信息的个体媒介能够集中资源,以完成超出个体能力的目标。而人类社会的复杂性使其超有机体的特点并不明显。且并未被广泛承认。然而超有机体在控制论特别是生物控制论中是重要的。在生物中这种行为的存在对于军队和管理应用已经有许多影响。
从社会有机体和超有机体的概念意义上说生态城市是一个城市自身进化的形态。生态城市需要超越了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持协调的层次,溶合了社会,文化,历史,经济,生态等因素,向更加全面的方向发展,体现一种广义的生态观。生态城市是指经济,社会,生态在技术和自然达到充分融合的情况下和谐发展的城市。建设生态城市是解决因城市化与经济高速发展而使生态遭受破坏的有效途径,也是预防今后出现新的环境问题的最有效方法。
生态城市不是环保城市,要将城市的各项系统抬升到生态环境质量调控系统的高度来设计和建设。在进行城市设计和建设时,应以现代生态学为基础,利用自然生态过程与循环再生规律,生态城市中新的生态文明思想, 已超越传统意义上的“城市”的概念。
在目前的情况看来,即使是最先进的生态城市探索也只是停留在生态工程的层面上,但是这方面的探索留给很多我们宝贵的参考资料,人们在利用有机体概念的尝试生态工程设计的众多例子中,比较常见的例子就是活机器。活机器又称活的机器、生活机器或生命机器,它是一种废水处理的设计形式,以模仿湿地的清洁功能。
关键词:山水城市;现代山水城市;概念与内涵;基本特征;规划建设基本对策
Based on the re-interpretation of the urban planning point of view on the Landscape City
CUI Hai-jieLI Bao-min
Anhui University of Architecture
Abstract: Chinese development model of urban space - the concept and connotation of urban landscape,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are more in line with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as well as the lack of understanding of the concept and meaning of the urban landscape,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the practice of urban planning for this part of the Chinese cultural traditions limited and combing new building of the basic countermeasures suggestions conducive to the practice of urban planning construction of the modern landscape urban planning.
Keywords: Landscape Cities; Modern Landscape cities; Meaning of concept and connotation; Basic characteristics;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of basic countermeasures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一、对于山水城市的认识和理解
1. 产生背景
城市化带来的繁荣不仅是给人们带来前途与鼓舞的一面,还有令人感到忧虑和茫然的一面。人们开始探索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创造优美舒适的人居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同时又使经济可持续增长的新方法。
在这种背景下,可持续发展以及生态理念成为城市建设和规划的理论蓝本和重要原则。相关研究日渐增多,“田园城市”、“花园城市”、 “园林城市”、“森林城市”、“绿色城市”、“生态城市”包括中国学者提出的“山水城市”等一系列的今日理想城市模式被提出。
1898年,英国人埃比尼泽·霍华德(Ebenezer Howard)提出了田园城市也称花园城市(Garden City)的概念。
1962年,“森林城市”这一名词是美国肯尼迪政府在户外娱乐资源调查中首先使用,泛指一般意义上的城市范围内的所有树木。
1984年,生态城市的概念由O.Yanitsky首次提出,目的实现可持续的城市生态发展。
1990年,D•Gordon的《绿色城市》(GreenCity)追求的是一种由生态美学指导的城市。
1990年“山水城市”这一概念由我国杰出科学家钱学森最早提出。
2. 概念与内涵
这里的“山水”是一个概念性的词语,涵盖“自然”之意。山水城市是人与自然,即社会和自然和谐的城市。是在现代城市理论和实践发展上的基础上,以特定的地理环境条件为基础,营造城市中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共处,具有地方特色和中国风格,最佳居住环境的中国艺术城市空间。这是一种更符合中国城市生态特征的生态城市建设和发展模式。
内涵包括三个方面:首先它是花园式的城市。其次它是生态城市。第三它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
3. 基本特征:
a.生态学哲理
“山水城市”是从生态角度考虑城市问题,把城市作为一个大园林来建设,使城市成为公园,反映了城市与自然的全新关系,其中包含着深刻的生态学哲理和保护自然的意识。
b.中国文化特色
在传统思想中,山水不仅具有自然属性,而且具有文化属性。与山水相关的诗词、园林、绘画以及风水学等为代表的山水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部分。它表现了万物有灵的自然崇拜世界观和通过移情作用达成的比德山水美学思想。
c.自我整合能力
可持续发展理念要求将工业社会原文化体系与新时代相应的文化因素整合,尤其是东方尊重自然,比德的文化因素。中国山水文化在文化的自我审视与整合能力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4. 缺失:
山水城市的研究以钱学森先生的《论宏观建筑与微观建筑》与汪德华先生的《中国山水文化与城市规划》为代表。
但是研究大都是透过宏观的视角,来探寻普遍的规律,缺乏对实际建设的考虑,更多的停留在理论层面上,要将其运用于实践中,还有较长的路要走。作为城市规划行业的一名成员,有必要从城市规划角度对山水城市进行重新诠释,使其具有具体的建设指导意义。
二、基于城市规划角度的山水城市
1. 产生背景
根据统计,山地约占中国土地面积的33%,丘陵10%,高原26%,盆地19%,平原12%。把低山丘陵、各种高大山脉和起伏不平的高原都包括在内,山区面积要占中国土地总面积超过2/3。山区面积广大,且山水融为一体。长江、黄河、珠江和黑龙江诸大河流,在辽阔的大地上奔流。如此丰富的山水自然要素对中国自然形态的形成与塑造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古人在构城理论中指出“依山者甚多,亦须有水可通舟楫,而后可建”。《管子》书中写道:“凡立国者,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高毋近旱,而水用足;下毋近水,而沟防省。”由此可见,自古以来任何城市都具有自身独特的城市山水骨架。
因此山水城市作为一种中国城市空间的发展策略势在必行,基于城市规划角度对山水城市的概念与内涵、基本特征进行新的限定和梳理,提出建议性对策指导城市规划建设,更符合中国城市生态特征。
2. 概念与内涵
内涵是指“概念所反映的对象的特有属性和本质属性”,在“逻辑学上指一个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属性的总和,也就是概念的内容”。
所说的“山水”实指自然界中的山与河流,这与钱学森构想中的“山水”有所不同。这样有利于山水城市关于建设指导的进一步探讨。
总之,将具有自然山水要素即自然界中的山与河流的这类城市称为山水城市。山水城市是指城市空间与山水结合,因地就势,达到人与自然高度和谐有机的一种空间形态的人类聚居地,同时注重对传统自然山水美学形态和美学意境的研究。
关键词:生态城市;指标体系;权重;沈阳市
中图分类号:X21 文献标识码:A
1.生态城市的概念
生态城市的概念是在20世纪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人与生物圈”研究计划中首次提出来的。有关生态城市的概念和内涵先后出现过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将生态城市进行简单化和现实化,第二种观点将城市完美化和理想化。目前,国内外学者普遍接受和认同的是第三种观点。该观点认为生态城市是自然和谐、社会公平、经济高效且具有美感的复合生态系统,强调自然、社会和经济三者互惠共生、协调发展。
2我国现行生态城市建设指标体系存在的问题
(1)指标体系不全面,层次结构不合理
生态城市建设体现的是一种广义的生态观,其指标体系的构建应基于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理论。国家生态城市指标体系分为系统层和指标层,系统层包括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生态环境保护三方面。而其中反映资源和能源利用状况的仅有关于能耗和水资源消耗与利用的4项指标,且分属于不同的子系统。生活垃圾和工业固体废弃物等二次资源的利用化程度,在指标体系中并没有体现。另外,城市的社会发展涉及住房、居民收入水平与分配以及科教文化等多方面,而国家生态城市指标体系只列出了城市化水平、采暖区集中供热普及率和公众对环境的满意率三个指标,不能全面反映城市社会发展状况。
(2)指标体系未分配权重
权重是反映某一指标在整个评价体系中相对重要程度的定量分配,而国家生态城市指标体系中并没有考虑各指标对实现生态城市总目标的权重,并且指标权重的分配得当与否,关系到整个指标体系能否客观反映考核对象的实际。
(3)指标体系不能体现各城市的特点
国家颁布实施的指标体系虽能够反映城市发展的共性,但却体现不出城市发展的特性。例如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指标均以万元GDP为基准,只有新鲜水耗是以单位工业增加值为基准,不能很好的体现沈阳市这种以装备制造业为主的全国重工业基地的工业发展状况及发展过程中环境污染程度和资源利用率。
(4)生态市创建考核方案不合理
现行的生态市创建考核方案是环办[2005]137号文件《关于印发全国生态县、生态市创建工作考核方案的通知》,该考核方案存在两个问题。一 、方案中的指标体系是环发[2003]91号文件《生态县、生态市、生态省建设指标(试行)》中提出的,而2007年已经对原指标体系进行了调整,现执行的是环发[2007]195号文件《生态县、生态市、生态省建设指标(修订稿)》,而新的指标体系颁布实施后,仍没有针对该指标体系的考核方案出台。二、现行考核方案中对基本条件和各项指标的赋分方法是“达标满分,不达标零分”,无法体现考核年度指标值与标准值的差距或者达标后的先进程度。
3沈阳市生态城市建设指标体系研究
生态城市已成为世界城市发展的主流。然而,生态城市的建设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需要时刻对其进行严格的管理和监督。因此建立一套完整、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一方面旨在建立一套设计合理、操作性强的评价指标体系,使生态城市建设过程可量测、可监督,让城市管理决策部门明晰生态城市发展方向,掌握城市发展阶段和不足之处,以期为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决策提供数据支持;另一方面旨在运用该指标体系对沈阳市生态城市建设进展进行评价和测评。
3.1生态城市建设指标体系的建立
基于对生态城市概念和内涵的理解,本研究将生态城市建设指标体系分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四个系统。通过查阅和收集国内外现有评价指标体系,采用频度分析法,选取出现频率较高的指标,在此基础上进行优选,得到初步的指标体系,然后采用专家咨询法对初步指标体系进行筛选,确立最终的生态城市建设指标体系,见表1。
3.2指标体系权重的确定
对于一个包含多因素的评价目标来说,各指标对目标实现的贡献程度是不同的,为了表征这一差别,需要引入“权重”的概念。评价指标的权重是对各个评价指标在整个指标体系中相对重要性的数量表示。科学合理的确定指标权重是评价方法的重要环节之一,权重的大小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综合评价的结果。常用的权重确定方法有专家调查法和层次分析法等。
本研究对子系统权重采用专家调查法,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四个子系统的权重依次为0.2、0.2、0.35和0.25。对专题层和指标层的权重,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层次分析法是美国著名运筹学家Saaty T. L.提出的一种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决策分析方法,该方法通过两两比较重要性建立判断矩阵,通过判断矩阵的特征值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值。根据以上方法确定的指标体系权重见表1。
结语
基于对生态城市概念和内涵的理解,针对我国现行生态城市建设指标体系及考核方案存在的问题,本研究以沈阳市为例建立了生态城市建设与评价的多层次分级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的建立可使生态城市建设过程可量测、可监督,也可以运用其对沈阳市生态城市建设进展进行测评,从而推动沈阳市生态城市的建设和发展。但同时也应指出,该指标体系还有待在生态城市建设与评价的实践中接受检验和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 孙忠英,姜华. 基于生态城市理论的城市发展方向探析[J]. 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2012,01:24-26.
对于生态园林城市的概念,目前业界内尚且没有一个明确的定论,只存在一些基于园林城市和生态城市概念演化而来的解释性的概念。比较被业内认可的是《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标准(暂行)》中提出的生态园林城市概念,该概念指出:生态园林城市指的是一种以人为本、以自然环境为依托、以资源流动为命脉的经济高效、生态良性循环、社会和谐发展的人类居住形式。从以上的概念中不难看出,生态园林城市的核心在于自然生态环境的构建,其强调了自然生态环境建设优先的理念,以环境建设来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植物景观在学术界内具有明确的概念,也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与应用。植物景观主要指的是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将植物与水体、山石、建筑以及小品等其他的景观元素通过一定的艺术表现手法合理配置且发挥园林植物功能的系统所具有的外在表现形式。
2基于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的植物景观形成机制
基于生态园林城市的植物景观形成机制主要受到该城市在所在区域的地理环境、气候情况、乡土植物以及地域文化等因素的影响。这四种因素在园林城市建设中的植物景观形成中相互交织、互相联系,互相作用。以下将对这四种因素进行逐一分析,来阐明基于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的植物景观的形成机制。
(1)城市所在区域的地理环境对植物景观形成的影响作用。在生态园林城市植物景观构建设计时,设计者需对城市的整个地理环境进行掌握,充分地利用城市现有的地形、山水以及天然植被等地理因素,因地制宜进行植物景观的设计。
(2)城市所在区域的气候情况对植物景观形成的影响作用。一个城市的气候条件会决定其主要植物群落的生长情况,而一个城市自有植物群落的生长状况会对其植物景观的形成产生根本性的影响。例如,对于常年光、热持久,雨量充沛的城市,其大高位芽植物的生长会非常茂盛,因此在这样的城市中,其植物景观的特征必然会受到气候的影响,而呈现出亚热带阔叶林地带性植被的特征。
(3)城市所在区域的乡土植物对植物景观形成的影响作用。乡土植物是一个城市中适应性最强、资源最多的植物群落,也是植物景观构建过程中首选的材料。因此不论哪一个城市,其在进行植物景观设计的过程中,必然会带有显著的本土植物的特征,也必然会大量的应用本土植物,因此本土植物是影响植物景观形成的一个关键因素。
(4)城市所在区域的地域文化对植物景观形成的影响作用。一座城市的地域文化是历经历史积淀而来,且具有鲜明的特征。地域文化会对生活在这座城市中的人们的喜好、习惯、审美等产生深厚的影响。因此,植物景观设计者在进行景观设计之初,必然会综合考虑这座城市人们的喜好、风俗习惯、文化传统等因素,从而对植物的种类以及配置形式进行确定。
3基于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的植物景观优化建议
(1)深入挖掘本土植物资源。在进行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应该加大对城市所在区域乡土植物资源的应用和开发力度。将当地的本土植物资源作为基础,在此基础上大力开发应用效果好、能够广泛被地方居民认可的景观植物,以此来使当地城市的植物群落结构得到极大地丰富和发展。在进行本土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的过程中,要将重点放在植物能否很好的适应城市特殊生态环境的问题上,加大对抗污染、抗虫害、耐干旱、耐寒冷、管理粗放等优良的本土植物品种的开发和引入应用力度。
(2)注重营造植物景观空间。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的植物景观构建中,需注重植物景观的空间营造。而在植物景观空间营造的过程中,设计者需将所建设的绿地景观的具体功能和性质作为切入点,在不同空间搭配设计不同的植物景观,与该绿地景观中的其他景观要素共同形成能够给人以不同听觉、视觉、嗅觉,甚至心理感受的植物景观,以此来对其所在绿地景观的主题和意境进行良好的传达和表现。
(3)丰富植物群落生态结构。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的植物景观优化过程中,要注重植物群落生态结构的丰富性。植物群落生态结构的丰富性主要包含垂直空间的层次丰富性、平面空间的层次丰富性以及时间维度上的结构丰富性等三个方面。这就要求,植物景观设计者要根据不同城市的绿地需求功能以及绿地性质,采取不同类型的植物景观群落。例如在城市道路绿地中,不要单纯的设计为单层或双层的植物群落,这样会使得整个绿地的视线效果太过简单。应该在道路绿地中,适当的进行局部分带或者是利用围墙段,引入应用一些开花植物,以此来丰富道路绿地的植物景观群落结构。与此同时,在进行植物景观设计时,设计师要注意四季景观的兼顾设计,要以几种具有良好观赏性的植物作为绿地景观的主要基调,然后穿插应用一些能够分别在春夏秋冬四季进行观赏的植物,使其在时间维度上具有丰富的结构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