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15 17:13:22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经济管理基础知识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关键词:知识经济会计基础理论创新
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是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核心,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存储、使用和消费上的一种无形经济,它要求会计核算上应包括人力资源会计、无形资产会计、研究与开发会计等,因此,我国会计基础理论体系内容应做相应的调整与创新。
一、会计原则
在知识经济条件下,在坚持传统会计核算原则的同时,又要符合其独特要求,拓展或改变部分原则内涵。历史成本原则显得不合时宜,在尽可能的情况下应采用某种形式的市场价值,混合使用两种或多种计量基础,完整地反映企业会计信息;相关性原则要做到对外对内报告并重,对外部投资者、债权人和内部经营者都要快速提供相关信息资料,满足多变环境的要求;为利于反映现金流量信息,考虑货币时间价值和风险价值等因素,适应现实经济中的衍生金融工具等经济事项,权责发生制原则将与收付实现制结合起来运用,对网络经济以现金流动制为基础进行核算;配比性原则因“虚拟公司”的出现及合作各方要求合理分配实物资产、人力资产、智力资产的耗费,配比范围扩大了,核算方式也因不确定性要进行合理的调整;及时性原则有了更高的要求,在保证会计信息真实性的基础上,会计必须能够随经济业务变化而变化,提供“实时”信息和预测信息;灵活性原则致使人力资源会计、知识会计在坚持精确计量的同时,合理地运用模糊计量方法,将精确计量和模糊计量有机结合起来;充分披露原则既要求反映财务资本的货币化会计信息,也要求将人力资源、知识资源在报告中全面、适当、公正地予以揭示和披露。
二、会计假设
1.会计主体假设。随着我国加入WTO,在我国除了具有独立资金、完整组织机构和人员的经济实体外,将会更多地涌现出经济发展水平多样化和财产权益日益复杂化的虚拟主体。虚拟主体实质上是一种名义上或形式上的企业组织。在网络化经济时代,经济组织的结构和功能都具有较强的变动性。企业可以由多家独立公司通过信息技术进行迅速的联合和重组,形成一种临时性结盟组织,即虚拟公司。虚拟公司的出现,突破了以往的空间概念,它极大地改变了会计主体的存在方式,组成公司的各独立企业借助计算机网络迅速分组,随时根据实际情况需要增加或减少组合。虚拟公司使会计主体变成一种新型的“相对会计主体”,这种“相对”会计主体,拓展了传统有形的会计主体假设。“网上公司”、“远距离多主体的网上合作体”等形式的出现,则突破了原有会计主体的“空间”概念。“媒体空间”中的会计主体会越来越多,外延也愈难以界定。会计主体应承认现实主体与虚拟主体并存,会计上对虚拟公司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计量及有关记录和报告,都应适应这个特殊会计主体的需要。传统的会计主体假设将有可能被“相对会计主体假设”所取代。
2.持续经营假设。基于现实主体和虚拟主体同时存在的情况,持续经营是假定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将按照既定的目标持续不断地进行下去,但随着竞争加剧和风险增大,企业随时会出现被并购、清算、终止的可能,虚拟公司的经营活动呈现出即合即分的即时性特征,具有临时性和不可预测性,它能根据市场需要,适时介入、退出与转换,虚拟公司是一个存在于网上的临时性组织,进行的多是一次易,完成后即进行解散,因而引发对持续经营假设的挑战。有人主张代之以破产清算和破产清算期间假设。因为在知识经济社会中,知识更新、扩散的速度很快,从而经济活动面临着较大风险。正是意识到这一点,“网上实体”的经营活动便呈现出“短暂性”,因此,笔者也认为确立破产清算及破产清算期间假设,具有一定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3.会计分期假设。在网络经济环境下,虚拟企业随市场机遇的出现而产生,市场机遇的可变性决定了它的存续时间可能很短,甚至可能在几分钟之间就形成一个虚拟企业,完成一笔业务后即宣告解散,所以在一个极短时间内再划分时间段已无必要,只要把会计期间与交易期间统一就可解决该问题。因此,有人提出以虚拟企业的网上交易期作为一个会计期间,可以在一次交易后只编制一次会计报表便可满足需要。这样就不会产生成本费用的跨期分配问题,从而使收益等会计信息更真实、可靠。从另一方面说,在网络时代,计算机强大的运算和传输功能使企业财务管理由静态走向动态,使企业在任何时点,都可将已发生的经济交易和事项反映在财务报告上,企业内外部信息使用者可以及时地得到企业实时的财务和非财务信息,而无须等待会计期末,因而网络时代信息传递的实时性使会计分期假设消除了时间的断点,因而网络时代信息传递的实时性也引发了对会计分期假设的否定。笔者认为,对于网络经济可取消会计分期假设,对实体经济仍可适用会计分期假设。
4.货币计量假设。随着国际互联网的发展和知识经济的到来,传统意义上的货币已发展成为电子货币。货币出现了无纸化趋势,加上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这些对虚拟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的因素又无法用货币计量,不能在资产负债表上予以披露。为解决这些矛盾,必须发展非货币计量单位,以使这些变动因素的计量变成可比性强和易于分析的因素,以满足利害关系人对这些非经济性信息的需求。会计是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全面系统的反映,为记录和反映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需要货币这样一个统一的量度,然而在网络时代,经济的全球化模糊了经济活动国内国外的界限,同时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国际金融活动的不断增长使得国际间各国货币汇率变动很大,这在客观上要求以全球一致的电子货币作为计量单位,以准确反映企业的经营情况。
三、会计计量模式
1.对于实物资源,可沿用历史成本/名义货币单位计量模式。如果物价变动较大时,可在编制财务报表时,按历史成本/一般购买力货币单位计量模式进行调整,以消除物价变动的影响。
2.对于人力资源,可采用现行市价(或公允价值)/名义货币单位计量模式。人力资源的计量,可分为成本与价值两个方面。人力资源成本的计量方法主要是历史成本与重置成本(现行成本)。人力资源(价值)的计量方法主要是现行成本法或未来贴现法。但人力资源(价值)因其强调人在未来服务期对企业的贡献,其计量是极其困难的,一般可以以劳动力市场为基础,以劳动力的现行市价计价。
3.对于衍生金融工具,可采用现行市价(或公允价值)/名义货币单位计量模式。由于大多数衍生金融工具,表现为一种合约,它只产生相应的权利和义务,而交易事项并未发生,故无历史成本可言,需用市价代表公允价值。
4.对未来需求须估计的事项,可采用可实现净值/名义货币单位计量模式
5.对于衍生资源,可采用历史成本/名义货币单位计量模式以及现行市价(或公允价值)/名义货币单位计量模式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计量。
需要说明的是,公允价值是以当前的市场价格、现行价值为计价基础的计量方法,正好弥补历史成本的不足,能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能较准确地披露企业获得的现金流量,能确切地反映企业的资产状况、经营能力、偿债能力及所承担的财务风险。对于人力资源、特征各异的衍生金融工具“期货”“期权”“远期合同”等采用公允价值能较好地计量。
四、会计平衡公式
在一般经济学意义上,任何社会的生产经营过程都需要三个因素:劳动力、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但在传统的会计中,将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投入者作为企业的所有者,好像只要有这些便可建立一个企业,自动带来收益,这显然是与事实相悖的。所以,笔者认为企业有两种所有者:一是物质资本的所有者,他们提供基本劳动条件;二是劳动力的所有者,他们完成劳动过程。所以,客观上要求企业对劳动的投入必须和其他要素的投入一样对待,将劳动视为企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会计中得到反映,与此相联系,劳动者权益与投资者权益一样需要在会计权益概念中得到体现。
会计必须对人力资源成本、人力资源价值、劳动者权益进行恰当的评价、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传统的会计恒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应修订为:知识资产+有形资产=负债+劳动者权益+所有者权益,即会计要素应由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六大会计要素再加上劳动者权益要素;利润分配也应随着劳动者权益要素的建立而由仅仅在投资者之间进行分配,改为由投资者和劳动者共享。
资产包括知识资产和有形资产,这里的有形资产是传统会计上除无形资产之外的资产,在知识经济时代,它依旧是资产的组成部分。知识资产将是企业最有价值的资产,企业未来的竟争力和盈利能力往往取决于其所拥有的知识资产价值。知识资产=人力资产+智力资产+结构性资产+市场资产。在这四个组成部分中,人力资产是实现价值和增值的基础;结构性资产则是保证和支持人力资源创造价值和实现价值的资产;市场资产是企业资产获得市场价值,实现价值和价值增值的主要途径,没有合适的市场资产,资产价值难以实现和发挥;智力资产是知识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企业实现资产的价值和增值创造了必要的条件。知识资产是一种技术密集、附加值高的软资产,是一种无形化的知识、技术、信息形态资产,是以智力劳动为主创造的一种非物质化的战略资源,虽具无形性,但它可借助一定的知识、技术等载体来展现,而不是虚无飘渺的事物,知识资产一般很难确认和计量,但它并非不可确认和计量。
五、会计确认基础
国际上有识之士实际上早已认识到权责发生制的重要性,并把它作为编制资产负债表、损益表(收益表)和全面收益表的确认基础,但对另一个重要的报表———现金流量表的确认基础在会计基本假设中未予以明确。因此,在编制现金流量表时,若用直接法编制,其直接的确认依据是现金流量制,但若用间接法编制时,表中的各项目的确认还是要通过权责发生制转换现金流量制。由此看来,权责发生制和现金流量制均应用来作为会计确认的基础。由于核算的“网络企业”的组织结构发生了变化,会计部门和销售、经营、采购等部门业务相融合,经济业务可以实时地发生和结算,使得会计确认的基础将逐步由权责发生制转变为收付实现制。但会计确认基础需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现行会计制度中,权责发生制会计是以会计分期假设为前提的。在网络经济时代,大量虚拟企业的出现使会计分期假设受到了强烈冲击,因此,实现现金流动制正是未来会计发展的必然趋势。收付实现制与权责发生制相比虽然比较合理,但其只能用于历史的现金收支信息的处理,而现金流动制不止限于实际已发生的现金收支,它还包括可能的虚拟现金流量,可不受会计分期的约束,可随时提供会计信息,以保证会计信息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谢新安.论知识经济环境下的会计创新[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
关键词:经济体制 市场经济 物质管理
市场经济具有自主性、平等性、法制性、竞争性和开放性的特征。物资管理是企业管理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内容,对企业效益有直接影响,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和保证企业有序生产的前提条件。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结合市场经济特征,加强物质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才能促进企业发展。
一、我国的市场经济
1、市场经济的定义
市场经济是一种经济体系,产品和服务的生产、销售完全由自由市场的自由价格机制引导。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的同义词,在市场经济里虽然没有中央协调的体制指导运作,但是在理论上,市场通过产品、服务的供给和需求,产生了复杂的相互作用,实现了自我组织的效果。
2、市场经济的现象
分析西方国家实现工业化的原因,从根本上来说,是因为这些国家相对薄弱的传统封建农业势力,使发展商品经济受到较小的阻力,所以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得以迅速发展,开辟了工业革命的道路。事物的发展变化通常都在旧事物相对发达或相对落后的地方实现突破,即所谓的“黄金突破点原理”。
相反的,虽然中国封建社会时期的社会经济发展在世界中遥遥领先,但也因为这样,传统封建势力比较强大,使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在萌芽的过程中遇到了强大的阻力,迟迟不能实现封建小农经济向资本主义工业化市场经济的转变。目前,中国社会仍然普遍的充斥着浓厚的反市场和反商品情绪,时常有各种方借口阻挠深入的发展市场经济改革。
3、市场经济的职能
价格被称为市场的无形之手,决定了资源分配,供需决定价格,市场参与者决定供需,参与者是大多数人,因此自由市场由多数人决策;政府和垄断企业被称为市场的有形之手,由少数人做决策。市场经济通过左右手互博,决定谁拥有话语权和定价权。市场经济政府的职能是保护市场无形之手,弥补缺陷。打压垄断的通常手段是价格政策、税收政策、利率政策和补贴政策。
经济市场的政府职能包括:打压垄断、规范市场、鼓励竞争和激励生产。政府理性,社会民主,经济自由,才能保证市场经济的公平和效率。
4、市场经济的影响
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是,工业和农业互换,工业占据了社会经济的主导地位,最普遍的经营形式是市场营销,给各个方面的社会经济造成了一系列的深刻变化。
市场营销根据市场需求,要广泛利用各种市场资源,在广阔的时空范围内进行生产,改变传统小农在一个家庭范围内的局限现象,利用家庭资源进行生产,满足家庭需要。目前,很多人已经接受了面向市场需求的概念,但广泛利用市场资源的观念仍然十分淡薄。在经济发展的形势下,利用市场资源,以市场营销为主要手段,积极发展科学技术,实现中国经济建设的全面发展。
二、简述物质管理
1、物质管理的定义
物资管理就是在企业的生产过程中,计划、组织和控制企业需要物资的采购、使用和储备。
2、物质管理的现状
根据资料显示,中国在很长的一段时期里, 都受到传统计划经济的影响,我国的企业物资管理模式也属于“计划”制,根据产量指标制定粗略的物资计划、向少数指定的供货商采购物资、不断加大物资库存等现象经常发生。所以,企业物资管理模式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创新,而且要符合现代企业的发展潮流。在近三十年的改革与探索之后,我国企业在企业物资的计划、采购、使用和储备等管理环节上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和发展。
3、物质管理的作用
物质管理在科技技术发达的今天,已经采用先进的设备进行数据管理、分析和存储。我们要充分利用现代化工具,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发展提供更好的服务。
(1)发挥系统工程作用
物质系统工程是运用系统工程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进行物质管理。系统工程,需要结合物质部门的特点,遵守科学的管理原则,根据商品的流通规律,建立科学的物资流通机构和体系。在物资工作中,使用运筹学,建立模型、定量分析,通过对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和综合研究,促进物质管理的科学进步和发展,适应国民经济的发展需要。
(2)发挥信息化资源作用
信息作用是物质部门的决策基础、系统制订的计划依据,控制物质供应的手段和保证协调工作的重要条件。物质部门决策要先确定目标,制订的目标要结合实际,合理可行;物资工作的起点是物资计划,结合内部和外部信息资源为计划依据,制订最佳的计划方案;通过信息反馈,及时解决物资管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作出调整和改善,保证物资工作各个环节的正常进行;全面的物资信息,构建了物资信息的管理系统,是保证各个部门互相协调配合的重要条件。不同的部门,利用信息化资源发挥不同的作用,各个部门互相配合,才能保证整个物资管理工作的正常进行和健康发展。
(3)发挥存储论的作用
存储论也叫库存论,是研究仓库储存的理论。为了保证企业的正常生产和供应需求,需要储存物资达到特定的数量。存货过多,会积压资金;存货过少,会影响生产,造成供不应求。存储论通过研究“物资最优存储量”的理论和方法,既保证正常的经济活动进行,又把各种费用降到最低,拥有广泛的应用范围,可以解决经营管理和物资存储量中产生的问题。
(4)发挥线形规划作用
作为运筹学规划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在线性约束条件下,达到最优预定目标。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根据线性规划中求“极小值”的办法,对任务进行统筹安排,减少完成任务浪费资源的现象;按照线性规划中求“最大值”的方法,对一定数量的资源进行合理调配,完成任务的要求。
三、市场经济环境下的物质管理
1、物质管理体系不健全
企业对物资管理不够重视,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比较关注产品的生产量和销售利润。为了适应经济的发展,提高企业竞争力,企业在加大生产、积极销售的同时,应该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改善企业内部结构,建立健全的物质管理体系,实现采购、储备等制度的规范性,加强物质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2、物资管理模式落后
一般来说,企业的物质管理模式比较落后。在市场经济体制的环境下,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要求企业在完善内部结构的同时,加强企业物质管理,转变物质管理模式。物质管理模式,不仅是企业管理结构的一部分,在企业发展过程中也有着重要的作用,需要不断完善和更新,与时俱进,结合企业自身特点,实现企业物质管理的现代化。
3、物质管理技术落后
物质管理除了依靠管理制度实施以外,需要先进的科学技术对物资管理的采购和仓储等进行支持和计划。企业仓库一般都由企业进行统一管理和协调调度,资源共享和资产归属的限制,导致重复采购问题的出现,对仓库空间进行合理的设计和布局,提高仓库资源使用率和物流效率,采用先进的物质管理技术,使企业经济效益得到最大化。
四、加强物质管理的建议
1、加强成本控制
在特定的情况下,发展市场经济,提高盈利水平需要企业提高生产价格或者降低成本资金。在市场经济环境下,自由的市场和自由的价格才是经济发展的主体,企业不能擅自提高价格,所以我们需要加强对成本的控制,提高企业竞争力,促进企业发展。
某生产味精的集团,在加强成本控制,降低各种消耗,提高经济效益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效果。1996年,根据强化成本控制的方针,使味精这一主导产品对淀粉的消耗量从1995年的2.38吨/吨减少到了2.18吨/吨,节约了600万元的资金,共降低1383万元的成本,提高了450万元的利润。这个事例说明,在物质管理中,应该加强成本控制。成本作为企业生产发展和提高效益的决定性因素,应该合理的进行、管理和控制,实现企业经济发展。
2、按照需求进行采购
做好物资采购工作,是企业保证产品质量,防止经营过程中出现“成本漏洞”的必要措施和物资管理工作中的关键环节。加强物资需求计划管理,需要严格按照管理程序和统一规定的格式对所需物资进行上报,经过严格的审批程序,提出申请、报中心审核、最后批准通过之后,按申请的数量进行采购,杜绝计划外的违章和无序采购。
3、加强仓储物资管理
定期进行库房物资的清理工作,对损耗和淘汰的物资备件进行清理,既可以节省库房空间还能够回收资金。按ERP类别原则码放置生产中用到的物资备件,解决仓储管理原来的一些弊端。通过科学的方法对物资进行保养,某石油部门有大型钻井设备20部,8部是进口的,生产周期较长容易消耗物资,加强对这些易耗物资的管理可以根据特点,采用独特的保管养护措施,例如根据物理性能、体积大小、化学成分等合理的进行分类和分别保管。
总结:
现代企业管理是企业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和全环节的管理,是经济与技术的结合,具有科学性、主动性和经营性。自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经济体制就由计划制经济体制向市场制经济体制改变,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使得我国经济发展突飞猛进,是我国企业的一个重要的机遇和挑战。企业在竞争中想要立于不败之地,需要不断发展和完善管理制度和管理模式。物质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一部分,应该加强重视程度和管理力度,提升企业竞争力,实现企业的现代化发展。
参考文献
[1] 汪德才.浅谈加强物质需求预算管理的重要意义[J].哈尔滨企业技术开发,2011,28(11):9-10
一、初级中学教学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管理模式硬化,不利于教师参与教学管理的积极性目前,我国不少初级中学的教学管理模式还处于行政管理模式阶段,具有权威性,即强调上下级之间的指令与服从关系。这种管理模式侧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检查与监督行为,而忽略了教师教学本身的授技与反馈功能。这不仅很大程度上抹杀了教师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还大大降低了教师在教学管理中的积极性。这种管理模式在较长的时期里逐渐形成常态,使得教学管理趋于僵化,继而影响教学管理工作的质量。
(二)教学管理观念滞后,不利于教学质量的评价 教学质量评价是教师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目的是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与提高教学能力,是学校教师科学管理的关键环节。当前,初级中学教学质量评价普遍只注重目标指标而忽视过程指标、只注重教师工作效绩而忽视教师工作表现。譬如,教师所教学的班级学生的考试成绩、中高考的升学率等成为教学质量评价的直接依据,而对学生知识积累与身心成长等因素不予考量。中学是人才培养的摇篮,除却对学生灌输应有的知识技能,还应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注重科学合理的健康成长。因此,这种评价方法是缺乏科学性的,会挫伤教师的积极性,同时还会引起教师之间的不良竞争。
(三)教学管理体制缺乏“人本”思想,不利于师生心理健康当前,现行教育价值观普遍强调“社会本位”思想,要求教育要以国家、集体、社会的发展需要为出发点,强调教育必须为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服务,从而忽视了教师和学生的自主性和能动性。在这种观念下,教师和学生都不能在这个过程中充分的发挥自己的意见,只有支配观的影响,这就难以成为管理工作中的主动参与者。?教学管理体制的机械化,容易使得师生成为教与学的机器和工具,不利于其心理健康,譬如,教师容易出现职业倦怠、学生的厌学和焦虑等现象。
二、初级中学教学管理问题解决对策
(一)师资培训――是智力资源的根本点教育是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办学以人才为本,以教师为主体,因此,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教师队伍的可持续发展。教师培训不应再局限于知识培训和适应性培训,而应强调教师教育管理模式的创新。具体如下:教师应将学习研究与实践创新紧密结合,探求教育改革与创新的努力方向;教师应将教育科研成果、教育教学实践转化为自身教育实践的动力和能力,使创新实践成为动态发展的过程;教师应在教学实践中创新教学策略和方法,提高学生吸收知识的能力与积极性,而不是“填鸭式”教学的传统模式。
知识经济下的企业财务管理。
关键词:知识经济 企业财务管理
一、知识经济对财务环境、理念的影响
(一)知识经济对财务环境的影响
知识经济时代,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不断加剧,使得宏观财务环境由单一国家的政治、经济、法律和社会文化环境向多元国家和地区转变,财务环境更具多元性、层次性、风险性,变得更为复杂多变。企业的组织形式由劳动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转变,组织结构扁平化;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由单一的低附加值向低能耗、高附加值、多样化、创新型方向发展;企业的市场营销由单一的国内市场营销向开放的、国际的市场营销方向发展;企业的资源供应,由原来的物力和财力资源变为以人力资源为中心的三大资源优化配置的格局。
(二)知识经济对财务观念的影响
1.企业树立“以人为本”的理财观念.
建立知人善任、目标与责任、风险与收益、激励与约束的用人机制。重视财务管理人才的开发和利用。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将由企业价值最大化调整为在保证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同时获取优秀人才,形成最佳知识结构及良性知识流。企业意识到拥有高素质的人才和员工队伍就有了获得财富和更多知识的可能。此时获得优秀人才、形成最佳知识结构及良好的知识流动秩序便成为企业财务管理的基本观念。
2。财务管理人员树立“竞争与合作”的理财观念。
在规避风险的同时,把握商机,科学地运用财务杠杆,合理配置企业的核心资源,使企业在竞争中不断成长、壮大。目前的财务管理对投资方案的评价,主要考虑财务效益,而且把重点放在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的节约上。在知识经济社会里,企业的投资主要以智力资本投入为主,与此相适应,投资方案效益的评价应从企业全局利益、长远利益出发,以是否给企业带来人力资源的积累,提高人力资源的质量,增强企业创新能力及持续发展的动力为标准。
二、知识经济对财务管理的影响
(一)知识经济改变了企业财务管理的重点
在工业经济社会,经济增长主要依赖于厂房、设备、资金等有形资产。在知识经济社会里,专利权、专有技术、商标、商誉、信息、计算机软件等以知识为基础的无形资产,对经济增长起着决定性作用,与此相联系,企业资产结构中无形资产的比重迅速上升,甚至成为企业的主要资产。在经济发达国家,科学技术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已高达60―80%。因此,为适应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变的需要,企业财务管理的重点要逐步转移到无形资产管理上来。
(二)知识资本等无形资产将成为企业投资的重点
1.在知识经济社会,起主导作用的不再是有形资产,而是无形资产。
决定企业命运的将取决于该企业知识资本的拥有量,知识将成为发展经济的主要动力,企业目前的资产结构也将随之发生变化。在新的资产结构中,以知识为基础的专利权、商标权、商誉、创新能力等无形资产以及以人才的引进和开发为主的人力资产所占的比例将大大增加,这一点目前在高新技术企业中尤为突出。
2.知识经济的到来,人力资源会计必将在企业中逐渐兴起,从而为人力资源财务管理打下基础。
人力资产与传统的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不同,它既是有形资产,同时它又是无形资产,因为你不可能一眼看出该人力资产值多少钱,此谓“人不可貌相”,因此,我们应当借鉴以往投资决策的知识,结合人力资产投资的特点,建立起一套新的人力资源投资决策的理论和方法,在实践中逐渐完善。
三、知识经济环境下完善财务管理的设想
(一)树立正确的财务风险观念
1.适应市场环境,树立正确的财务风险观念。
市场经济大环境下,作为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的企业每时每刻都必然面临竞争的考验。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严重地威胁着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连续性、经济效益的稳定性和企业生存的安全性,并集中体现为企业财务收益的不肯定,其原因就在于财务风险的作用日趋明显,日益加剧。随着市场体系的完善和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现代企业在资金筹集、资金投放、资金运营、收益取得等方面的风险日趋明显。因此,企业必须适应市场环境,在财务管理中首先树立正确的财务风险观念。
2.在知识经济下,全面认识企业财务风险,以非系统风险为核心内容,加强企业财务风险管理。
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不能仅仅拘泥于这一狭义财务风险的范围。因为财务活动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前提条件,并与之水融,它是资金筹集、投资、占用、耗费、收回、分配等活动环节的有机统一,在每个活动环节中都有可能发生风险。所以对财务风险的认识,必须从财务活动的全过程出发,并最终联系到财务收益上来。实际上,有些公司的财务风险管理成功的原因之一,就是他们正确认识到财务风险广泛存在于企业经营的方方面面,从而相应施以科学管理。比如,他们对财务风险的控制没有局限于融资、担保等内容,还涉及到投资项目的立项审批、应收账款额度限制以及其他所有“重大经济事项”的管理。
(二)合理确定资本结构
1。判断资本结构合理与否,其一般方法是以分析每股收益的变化采衡量,
能提高每股收益的资本结构是合理的;反之则不够合理。但是以每股收益的高低作为对筹资方式的衡量标准的缺陷在于没有考虑风险因素。
2.财务管理的目标在于追求公司价值的最大化或股价最大化.
所以,公司的最佳资本结构应当是可使公司的总价值最高而不一定是每股收益最大的资本结构。在知识经济时代把企业价值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的目标无疑是正确的。但是,其计量的方法和内涵却发生很大的变化。因为,在知识经济条件下,股东、债权人、政府、企业家以及管理者、科技人员、职工,包括顾客、供应商甚至社会公众,都成了企业的平等利益相关者,他们既是合作者,又是利益对立者。从经济学角度讲,这些相关者是并立的经济主体,其经济利益是同质的,所不同的仅仅是与企业建立的契约形式和利益分配权重的不同。
(三)财务将从“财务会计”的“二维结构”向“三维结构”转变,多方面发展
企业作为一个社会单位,是一种社会的有机联合体。在这种社会有机联合体中,不存在像利润最大化这样一个单一的可以普遍适用的经营目标。从长远的观点看,应把企业的长期健康发展看作是它的总体目标。必须努力消除以利润最大化为单一目标可能导致企业侧重短期行为的种种消极因素。除利润之外,还必须同时在科技开发、产品开发、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人才开发、生产安全、技术装备水平、生活福利设施等各个方面同时下功夫,才有可能为企业长期的健康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奠定牢固的基础。与此相联系,企业的员工作为社会人,不是单纯经济人,他们的个人目标也是多样化的,应包括心理、社会和经济需要等各个方面,并不会以单纯追求经济利益作为其唯一目标。因而,对人们的激励因素也不能局限于经济因素,而应同时包括心理、社会和经济等各个方面。
参考文献:
1.1项目信息的全面搜集
国际工程公司一般拥有较为广泛的项目信息来源。包括业主公开招标信息,咨询公司、中介等机构的宣传,各重要纸质、电子媒体的传播等。从事经营基础工作的商务人员需要非常敏锐地获知这些项目信息,归纳整理并初步辨别信息的真实度,并及时向上级汇报。
1.2明确重点发展地区、项目和业主,细分市场,了解所有有关背景资料
根据市场现状,商务人员需要结合其公司的战略发展和营销方针,对项目信息进行科学的筛选,制订针对不同性质不同地区的海外市场的计划,充分了解背景资料,包括政治、经济、历史、语言、文化、行业发展状况等,明确重点开拓和投标对象。这是与国内项目经营基础工作区别最大所在,在整个经营工作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1.3与业主和其他中介公司的关系运营和维护
全面收集项目信息与业主及业主所在国的有关信息,培育信息来源和渠道,在日常的关系运营和维护中加深与业主之间的了解与情感交流。
1.4与本国政府机构相关部门的关系运营和维护
国际工程公司在海外市场的运作和竞争参与,需要取得政府的绝对支持,了解国家政策方向,借势而为,趋利避害,为海外市场的扩张保驾护航。海外市场的竞争从某种意义上,也是国家与国家之间政治关系、经济利益、文化习俗之间的竞争。
1.5投标工作
这是经营基础工作的一大重点。及时、快速地组织人员完成商务组织、技术组织、采购组织、施工组织,分别完成:①招标文件、招标合同要求、风险、责任,结合本公司的各方面条件的分析;②业主需求的全部技术内容;③针对不同供货商进行询价比价工作,并制订购货计划,考虑运输方式和发生的相关费用;④了解当地施工条件,对施工工艺、技术、进度、材料和劳动力等各方面进行构思,确定质量监督原则并制订施工计划。⑤分析、计算投标的各项成本。上报高层后,由公司确定利润及最终投标价格。同时,随时做好与业主和招标机构各项问题确认等沟通协调工作。这也是前期经营基础工作的综合成果。
1.6为配合经营工作进行的日常管理工作
日常管理主要包括合同管理、翻译、涉外商务管理等事务。这些工作繁杂,设定科学的模板是合格的经营人员的必备利器。
2经营基础工作的知识管理
那么,我们通过对基础知识的管理,在诸多相关关系和因果关系里找寻逻辑,发现方向,全面提升基础工作的质量,抓住机会完成投标、谈判工作,以实现最终合同签订,取得实质性成果。由此,我们将经营基础工作知识作出以下初步分类:
(1)项目技术类知识。
作为国际工程公司,首先是依托专业领域的技术来满足客户需求,并通过不断更新创新技术和开辟创新服务内容在相关行业内保持一定的竞争力,占据一定份额的市场。在不同行业,相近专业、不同的工艺流程都涉及对多种专业知识的综合利用,国际上也有相对稳定的公认标准来衡量企业工艺、专利、设备的先进性,并确认企业在本行业领域所处的地位和影响。因此在与外界进行早期沟通时,公司相关展示件是极为重要的敲门砖,包括公司介绍、公司业绩、技术特色、技术创新和发展等。以业绩为例,经过知识管理的分类和解析,采用不同方式设计业绩的展示模式逐渐成为极其重要又基本的工作之一。在分析业主、咨询机构的需求之后,针对项目背景和特点,提交不同类型的业绩,事半功倍。同行业宜根据自己行业特性和技术更替来进行整理分类,替代对任何业主任何国家任何条件下都只提供一份一模一样的业绩表的做法。以俄罗斯某烧结项目为例,该业主选用的烧结原料特征要求工艺流程利用小球烧结技术。在技术层面上进行沟通时,投标方通过策划设计好的内容安排,调用投标公司知识库中小球烧结的业绩及原有业主产能产量相关数据,在带领业主进行现场考察时,就此项相关内容与业主进行了充分的技术交流,将公司的业绩重磅推出,在最短的时间里让业主认识了解了他们关注的方面,迅速并突出重点的展示得到业主的肯定。国际工程公司的技术等全方位支撑是一项系统工程,应在专业信息平台上实现共享与交流。
(2)商务管理类知识。
商务管理类知识是经营基础工作中最基本的知识领域。包括战略思想、国际金融、国际贸易、市场营销、会计学、人力资源管理、项目管理、物流管理、风险管理、法律等。其中营销思想无疑是经营工作的核心,项目融资也在当前形势下,成为经营基础工作中遇到的常见问题。越来越多的项目可能采取EPCF(总承包+融资)或者EP+F形式。某些融资可以充分利用属于国家层面的政府专项贷款。这类融资项目合同一旦签订即可开展融资手续。融资取决于政府及国家银行对于项目的审批,且有不同类型的组合,一旦外方政府完成项目审批流程,该项目即可通过相应审批流程完成融资手续。这类涵盖政策和金融相交织的相关知识需要在项目经营进程中,随其发展不断挖掘、了解并确认、分析。
(3)人类学、心理学、社会学、语言学等知识的管理。
走向海外市场,是思维和行动横向的扩展。而纵向路径的思考,让我们了解过去对现在的影响,并对现在和未来做出判断。充分利用对特别的“人”的了解,来认识事件背后的意义,分析项目发展的趋势,是经营基础工作中的必修课。人类学、心理学、社会学对认识人的共性和个性的认识紧密相关。例如在俄罗斯的经营过程中,我们深感“老大哥”的心理优势无处不在。最初我们怀着向其宣传当代先进科技和工艺的心态前往,同时了解其真实的状态和需求。经过对现场踏勘,看到树立起来的“1937”“1967”等丰碑式的纪念标志,对其历史沿革的查找和分析,以及与其专业技术人员的交流,我们设身处地感受到前苏联当年技术强国的气势和实力。换位思考后,调整心态,在技术文本内容上加强了工艺技术创新的介绍,就其现状为业主综合考虑了工艺的改进需求,并对解决设备使用问题做出了建议性意见。谦虚谨慎、与时俱进的中国风范,得到了业主的认可。在语言的功用上,绝不仅是简单交流和信息获取。语言使用的熟练程度决定我们对其国家文化的理解,以及专业的程度。提高专业术语表述能力,充分理解语言习惯代表的文化含义贯穿在了解客户的真实需求、推进项目进程的过程中。
(4)项目组织运作类知识。
在经营基础工作中,如物流、运输包装、交通咨询、礼品服务、展位设计等,涉及相当专业的项目运作类管理知识。服务外包的情况日益增多,也是分工细化、运作专业化的体现。这些外包服务的组织、管理,对经营基础工作的商务人员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甄别和选择外包服务,在合适的时候以合适的价格为经营主体工作提供优质的配套服务,并纳入知识管理的信息平台范畴,使资源利用最大化,是未来的趋势。
3创建更好的知识管理环境
通过对国际工程项目经营基础工作和涉及知识领域的了解,我们认识到,需要进一步发展知识管理体系的管理界面,培育知识管理的管理环境来促进经营工作。完整的知识管理体系的管理界面,应由战略思想、组织管理、资源管理、文化管理、风险管理和评价管理等六个方面组成。如图2所示,经营基础工作知识管理与这六大管理的关系都是双向影响的。其中,整个经营基础工作内容的规划、建设、维护无时不刻深受公司战略思想和公司文化的指引,反之也为战略规划提出新的启示和思路,给公司文化注入新的活力;公司组织结构和资源的配备给予知识管理官方或非官方的支持是巨大的,反过来,知识管理也对组织和资源结构不断提出新的要求;知识管理要求归纳总结、分享再创造的同时也必须受到安全、成本等风险管理的制约,必然要求责任与自由并举,并接受来自组织的评价和修正。同时,知识管理本身又对风险和评价管理提出了不同时代不同形势下的挑战与更新的要求。
4结语
【关键词】水质;污染;治理措施
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都有效的带动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相应的对居住环境和城市整体环境也有了更高的要求,而景观水成为改善城市环境的重要手段之一。但由于起步晚、发展慢,特别是管理措施不到位,导致景观水的水质逐渐发生了变化,有些水质变化较为严重的地方,已经影响到了附近居民的正常生活。但仍然未能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现有的处理方式大部分还仅限于假山、喷泉,而这些处理方式又极易造成藻类的旺盛繁殖,而出现发臭的情况。因此,只有采取正确的水源保护和水处理措施,才能从根本上保证水质。
1.水质污染的主要原因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景观水已经成为生活小区或者城市整体环境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城市绿地、公园建设和大型标志性建筑中,景观水池越来越常见。而且水景住宅也成为房地产开发的一个热点,其不仅可以美化环境,还能增加空气中的负离子含量,使空气更清新,使小区更加充满活力。
水环境与人们的生活质量紧密相关,随着水环境的恶化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形势,自然黑臭河道难以治理,而新的河道又不断被污染。人工湖水的水质将面临巨大的考验。由于自然环境和水文环境的影响,许多人工湖水质都出现了或多或少的问题,而造成污染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1地表径流和地下渗流
一般情况下,人工湖周围都会存在大片的草坪或绿地,在施肥与农药喷洒的过程中,植被与土壤中会有大量的污染物残留,最终将随着地面径流或地下渗流而进入水体中。
1.2初期雨水
洗涤、溶解了空气中和地表面上的污染物后,初期的雨水必然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相关数据显示,被污染后的雨水含磷量达到了0.07mg/L,氨氮的浓度含量约为1.0mg/L。
1.3养殖污染
喂养水中的鱼时,投入过多的食物以及鱼类的排泄物造成的污染。
1.4水生植物
水生植物的季节性死亡、腐烂造成的水体污染。
1.5底泥
上述各种对水体造成污染的杂物,由于各种原因沉积到池底,经一定时间会分解,释放到水体中后造成污染。
1.6水体中溶解氧
景观水中的观赏鱼、水体植物等在生长过程中,造成水体中的溶解氧含量持续下降,从而使得水体变黑,发出臭味。
2.改善景观水质量的几点建议
2.1物理法
2.1.1引水换水方式
造成水体透明度降低的最主要原因是水体中的泥、沙等悬浮物的增加,当水质变得混浊时,可通过引水、换水使得水中的杂质释放出来,从而改善水的质量。
2.1.2循环过滤的方式
水体的大小在景观水设计之初就应当作为主要因素而被重点考虑。设计配套的过滤沙缸和循环用水泵,同时埋设循环用的管路,可以用作水质保养。
2.2物化法
2.2.1混凝沉淀法
混凝沉淀法处理的对象包括水中的胶体杂质和悬浮物。在处理悬浮物时,处理的效果随藻密度的大小而有一定的区别,如果密度过高,会给处理带来很大的困难,从而降低了除藻率。混凝沉淀时,还能去除一定的磷。
2.2.2加药气浮法
根据微细气泡产生的方式,气浮净水法可分为分散空气气浮法、电解凝聚气、生物气浮法,以及溶气气浮法等。目前,在做加药气浮法的选择时会更多的选择部分回压力溶气气浮法,主要由于其能取得显著的处理效果,而且对于能源的损耗较少。
2.3生化处理法
2.3.1生物接触氧化
在处理微污染水源时一般会选择生物接触氧化的方式。这种方式在去除CODMn、NH3-N方面有着非常好的效果,分别可达到20%-30%及80%-90%。如果景观水在注入水的初期有机物含量过高,或者后期补水时含有过高的有机物,都可以选择生化处理工艺去除污染物。目前在我国,在去除有机物方面最常见的是生物接触氧化物法。这种方法既能取得较好的处理效果、缩短水力的停留时间,而且减少了占地面积、并能承载较大的容积荷载,能够承担较大的负荷冲击,而且不会出现污泥膨胀等情况,在管理方面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运行稳定。一般来说,生物接触氧化利用的是原水中自然存在的细菌,有时也会加入一部分人工培养的细菌。
2.3.2光合细菌
我国在处理微污染水源时更多的选择生物接触氧化法,而国外,如澳大利亚、韩国等国家则更多选择定期向水中投放光合细菌。光合细菌能够通过对光能和氧的利用,将微污染水源中的无机碳源和有机碳源以及其他各类营养物质转化为菌体,从而完成水质净化的任务。这种净化方法操作简单,免去了构筑物的建设过程,减少了基建费用的投入。但是菌种则需要较多的投资,同时由于光合细菌属光能自养菌,不含有硝化及反硝化菌种,而使得去除磷、氮效果不明显,其去除比例仅为COD:N:P=100:5:l,而不能解决水体富营养化的问题。
2.4膜生物反应器
在膜生物反应器中,通过微滤膜或超滤膜将进水与出水隔离开,同时在进水部分培养活性污泥或投入培育好的活性污泥,并曝气。这样可以使出水水质具有驱除COD,NH3-N的功效,而且具有极高的浊度去除能力。
2.5生态处理法
2.5.1 PBB法
PBB法指的是原位物理、生物、生化修复技术,具体来说就是增加水体中含氧量,并定期接种有净水作用的复合微生物。PBB法在去除硝酸盐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即通过有益微生物、藻类、水草等的吸附作用,这样可以有效防止其它不良影响的出现。在底泥深处,厌氧环境下将硝酸盐反硝化成气态氮,然后再上升到水面,最终返还到大气。另外,虽然磷、氮的抑制与去除机制不同,但无论使用何种方法,都有着一样的要求,即需要充足的氧。因此,氧是治理水环境的首要条件,而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意义。
2.5.2生物滤沟法
生物滤沟法指的是把传统的砂石过滤并将其与湿地塘床相结合的处理方法。这种方法采用多级跌水曝气方式,有效地控制出水的臭味、氨氮值,并改善去除有机物的效果。生物滤沟好氧段因填料的不同,可分为卵石段和炭渣段,而后则分别是植物床和生态净化沟,最后出水经清水槽,而排出清水。
3.结束语
城市中大量景观水的应用,有效解决了城市热岛效应。而随着城市居民用水量的增长,导致城市给水系统难以满足人民的生活用水需求,因此加强城市生态用水量控制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城市景观水微污染控制技术的研究对于保证城市生态用水、美化城市环境等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低成本的水污染净化强化功能技术、具有中国园林特殊景观的微污染水生物处理系统的研究与开发,能够满足景观水污染问题的有效处理,同时也协调了景观水与环境的关系。另外,景观水水质污染问题的改善,能够更好的促进城市美景的发展,从而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所以,景观水水质污染问题的解决,不仅改善了环境,而且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发展,因此必须对其给予足够的重视。 [科]
【参考文献】
[1]黄光辉.浅谈城市景观水的处理方法[J].活力,2010,3.
[2]蔡昌凤,徐建平.景观水微污染控制[J].安徽工程科技学院学报,2003,18.
[3]闫永久.景观水污染分析与处理[J].土木建筑学术文库,2011,15.
1.1高职经济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内容
首先,在针对高职院校的经济管理类专业进行相关实践性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学生所学具体职业技能的目标来进行相关实践工作的开展。根据学生的学习内容来确定实践目标是非常重要的。对于高职院校中经济管理类的学生来说,相应的教学目标应当面向市场、面向企业需求来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从而学生可以在进行经管类专业的实践课程中学习到更多社会企业中的经济模式等,为学生未来的工作发展奠定一定的基础。教学目标的确定应当以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为主,通过相应的实践教学模式来提高学生在未来各个岗位中的竞争能力和适应能力。对于现在的社会经济背景来说,如果不在高职院校内部进行相关的实践性教学模式,对于学生未来的社会工作是很难适应的,学生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由于仅仅具有理论知识的掌握,对于企业内部的突况等根本无法做出有效的处理,导致学生在竞争力巨大的企业内部无法立足。可以说在教学过程中,实践教学模式在学生发挥能力上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其次,在实践教学的教学内容上应当根据相应学生的工作内容来制定教学内容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在当前的大多数与经济管理类专业相关的专业中,多数的实习学生往往都无法在实践的环境中得到有效的锻炼,对于实践过程中碰到的一些专业性问题往往都是不知所措,在院校中的学习中根本没有接触到这些内容,因此可以说,在教学内容的制定上,实践性教学一定要根据学生所需内容来制定。而且当前大多数学生实习选择的工作类型也与专业不对口,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学生去选择一个服务员的工作去实习,这种专业不对口的实践性实习对于学生来说怎么会提升他们的专业技能,因此在选择实践内容上一定要与自身所学专业对口。
1.2高职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模式下存在的问题
首先,高职院校对于此类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在长期的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下,教师往往都是过多地重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对于在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教学非常地轻视,可以看出,这样的教学模式大大地影响了学生在未来的发展。而这样的教学理念一直影响着高职院校中的大多数教师和领导。在课程的安排上,高职院校由于对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实践课程过于轻视,导致学校在安排实践课程时,大多数的课程都是偏向于理论知识的,而只有极少数的课程内容是针对实践教学的。因此在学生的实践教学过程中,由于教育理念的缺失导致学生无法得到更多时间的实践教学,使学生进入企业后,无法在短时间内融入工作。其次,当前大多数高职院校的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实践课程种类过于单一,在当前的多数高职院校内部进行实践教学过程中,大多都是以教师为主在课堂上进行一定的示范,而教师在课堂上布置作业来让学生在课下的时间通过模拟训练来达到实践的目的,这样的教学模式对于学生来说是根本无法从真正意义上提升学生的个人能力的,由于课下缺乏监督机制,导致大多数学生根本不会按照相应的规范和规则来进行模拟实践,仅仅有少数的学生能够按照教师的工作步骤来进行相关的实践,也很少会对相关理论产生创新性思维和发展,对于实践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内容也无法真正领悟,很难对学生的应用操作能力起到有效的培养。最后,在当前大多数高职院校的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实践硬件设施过于落后,当前大多数高职院校缺乏政府资金的注入,在进行相关实践教学过程中,往往有的院校缺乏相应的专业硬件设施无法对学生进行相关实践工作,导致学生无法在真正意义上达到锻炼自身技能的目的。而且当前高职院校内部的资源较为匮乏,学院内部根本缺少与专业相对口的企业来接收相关的实习学生,在这样缺乏相关资源的学院那里,学生很少会接受到有效的实践性培训,这就使得高职院校实践教学存在很大的教学问题。
2高职院校中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的有效途径
2.1加强教师对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
在当前的经济管理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首先转变传统的教学思路,在经济管理类的教学过程中,由于它不同于其他专业技巧性强的专业需要很高的动手能力,对于学生思维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实践教学中就需要首先注重学生在经管类专业中的思维模式,对于在教学过程中的项目策划能力、执行能力等都需要通过相关的实践教学模式来锻炼学生。在经济管理类专业中具备一定的与客户沟通的软技巧,而这些软技能的获取和锻炼根本无法通过简单意义上的理论知识来锻炼,这就需要教师转变教学模式,通过较长时间的实践教学模式来提升学生的软技能的训练,从而使学生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上能够发挥得更好。只有教师从思想上得到转变才能使得学生在真正意义上提升实践技巧,达到教学的真正目的。
2.2转变教学方法,丰富实践教学方式
在进行相关高职院校的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根据当前企业的人才需求模式来选择相应的教学方式来进行相关实践教学的展开,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就可以大大地提升学生在实践教学中的积极性。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都是单一的口头传授,学生课下学习来进行相关内容的实践。而当前教师应当转变这一教学方式,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来进行相关实践性教学,例如可以通过实验、实践、实习、学生撰写课程报告的方式等来达到实践的目的,通过这些实践性内容的学习,学生可以很好地将学习到的理论知识联系实际,达到活学活用的效果。高职院校应用好这些多种多样的实践性教学模式,能够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丰富自身的专业知识,大大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实践技巧。
2.3加强高职院校内部硬件设施建设
在当前大多数高职院校内部由于硬件设施的缺乏导致大量的实践性课程无法开展,对于这样的情况,高职院校应当根据教学内容的需求,向有关单位申请资金或结合自身情况来发展实践性硬件设施的建设,首先保证学生可以进行相关实践性课程的开展,只有高职院校内部建立起相关的硬件设施才能基本保证学生的实践素养得到锻炼,为学生建造更好的实践教学环境。
3结论
综合上文所述,我们可以看出在当前的高职院校的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教学过程中,很多院校都缺乏相关的实践教学的培训,而这些实践性教学的缺乏对于学生来说会造成极大的损失。后面我们针对这一现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通过这些有效的对策,希望有关高职院校能够及时地改善学校内部的情况,开展有效的实践性课程,学生在经管类专业只有经过充足的实践锻炼,才能真正意义上理解相关的专业性技能和知识,才能在真正意义上为未来的工作生涯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
作者:包春玲 单位:呼和浩特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关键词] 管理会计 知识经济 价值链
管理会计是以现代管理科学为基础,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把管理与会计这两个主题结合起来,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进行规划和控制的信息系统。管理会计为决策与计划提供信息,协助指导与控制,制定激励目标,计量与评价绩效,对强化内部管理和提高经济效益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在21世纪,随着经济一体化和知识经济的愈演愈烈,管理会计又面对怎样的挑战呢?
一、要求管理会计的目标发生变化
按照世界经合组织的说法,知识经济就是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核心的,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存储、使用和消费之上的经济。知识经济时代管理会计的一个主要的职责就是把握知识经济的特征,提供多样化的信息。由于管理环境的变化,要求管理会计系统提供管理过程的“长期战略”信息、提供“服务”、“交货时间”等信息;而这一切都需要传统管理会计目标发生转变,由原来以“成本”为中心,转变为以“增值”为中心,继而转变为以“核心能力”的培植为中心。 企业只有具备核心能力才能持续获得价值增值
二、要求现有管理会计技术方法的革新
1.合理计量智力资本
20世纪80年代,无形资产在企业资产中所占的比例仅为38%,有形资产为62%;90年代,无形资产在企业资产中所占的比例为62%,有形资产为38%;21世纪,无形资产在企业资产中所占的比例为85%,有形资产为15%。
传统会计模式注重有形资产的计量,而知识经济下,知识等无形资产的贡献对企业价值创造的影响已远远超过了其他实物资产,为了有效地管理企业的智力资本,同时也为了更真实地反映企业的价值,就必须对智力资本进行计量和报告,知识经济下作为主导生产要素的知识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关键,而人是知识的创造者,只有准确的计量了人力资本和其他无形资产的价值,才能正确计算企业的价值,做出正确的决策。
2.成本计算和管理方法要求随之改进
在管理会计中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必须作革命性的变革,以“产品”为中心的成本计算将被以 “作业”为中心的作业成本计算所代替。随着高新技术对传统工业领域的渗透,将会引发生产的大幅度增长和人工成本的显著降低,当前的管理会计方法已不能适应新技术的要求。如制造费用的分配,一直以来,对其主要是以直接人工工时为分配标准,而随着高新技术的比重越来越大,人工成本在产品成本的结构中所占的比重会越来越少。因此,如果制造费用的分配仍以工时为标准,必然会使产品成本信息失真,企业据此做出的短期经营决策和业绩评价,就可能出现较大失误。
3 .要求存货管理模式的改变
在知识经济时代,全球范围内的网络支付、网络采购等活动都可在网上进行,传统存货模式受到挑战,“零存货”的概念有可能成为现实。存货乃是一种资源的闲置,它会降低资金的使用效果,造成资源浪费,因此,应该务求“及时适量”生产,预防产生存货堆积的现象,以至于逼近零存货。传统管理会计中对存货的处理方法已不适应现代管理的要求。
三、要求改变对现行投资方案的评价
目前的投资方案评价,主要是考虑企业的财务效益。目前管理会计所采用的决策评价标准主要是利益最大化(成本费用最小化)和现金净流量最大化。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投资主要以智力投资为主,随着企业投资的取向从物力投资向智力投资的转变,管理会计决策方案的评价标准也将从单纯的以财务效益为重点转向财务效益和综合信息并重的评价标准体系。投资的评价和选优,应以方案可能产生的全方位效益为出发点。在知识经济条件下,产品价值的大小将主要由其具有的知识含量或技术含量决定,因而经营决策的重点应集中在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才的积极作用,如何通过适当地增加产品的技术含量而使企业产品得到最大限度的增值。
四、要求管理会计加强对非财务信息的重视
随着经济的发展,大量的非货币信息将充斥于社会经济的每一个角落,要求企业的管理会计人员及其他各个责任中心从中选择对本企业有用的信息,即利用管理会计所提供的非货币性和货币性信息来满足各方面的需求,有时非财务信息的影响甚至超过财务信息。例如,新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引进人才的未来效益、引进高级制造技术的长远利益等,都关系到企业全方位的效益。
五、知识经济要求管理会计着眼于整个产品生命周期而不是仅仅关注企业的生命周期
现行的管理会计仅考虑生产者所承受的成本,而不反映影响消费者购买决策的一个重要因素――消费者所承受的成本,不仅包括购买价,还可能包括与安装、运行、支持、维护、丢弃相关的成本,这些成本应该在产品的设计阶段引起企业产品的设计者的足够重视。
六、知识经济要求管理会计注重价值链分析
迈克尔•波特教授认为,价值链是开发、生产、营销和向顾客交付产品与劳务所形成的一系列作业的价值。价值链分析要求管理者注重企业的外部环境,分析从供应商到最终用户这条价值链及其一系列的相关活动,从而管理成本。价值链构成了企业的生命链,是企业具有生命价值的基础,价值链的每一个环节都应当增加价值。在识别了价值链中每一阶段所增加的价值及相关活动所涉及的成本后,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如何保持和发展企业的持续竞争优势。有效管理价值链对于增加顾客价值而言是至关重要的。强调顾客价值,要求企业经营者以顾客为中心分析价值链中不同作业的性质。
正如著名会计学家余绪缨教授指出,“与知识经济的深入发展相联系的智力资本管理会计的形成和发展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21世纪管理会计将“以人为本”,围绕企业核心能力的培植构建其基本的框架。这也是未来管理会计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1]余绪缨:现代管理会计研究的新思维[J].财务与会计,2004年第二期
[2]甘永生:21世纪管理会计的发展模式[J].会计之友2002,12:4-6
一、要求管理会计的目标发生变化
按照世界经合组织的说法,知识经济就是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核心的,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存储、使用和消费之上的经济。知识经济时代管理会计的一个主要的职责就是把握知识经济的特征,提供多样化的信息。由于管理环境的变化,要求管理会计系统提供管理过程的“长期战略”信息、提供“服务”、“交货时间”等信息;而这一切都需要传统管理会计目标发生转变,由原来以“成本”为中心,转变为以“增值”为中心,继而转变为以“核心能力”的培植为中心。 企业只有具备核心能力才能持续获得价值增值
二、要求现有管理会计技术方法的革新
1.合理计量智力资本
20世纪80年代,无形资产在企业资产中所占的比例仅为38%,有形资产为62%;90年代,无形资产在企业资产中所占的比例为62%,有形资产为38%;21世纪,无形资产在企业资产中所占的比例为85%,有形资产为15%。
传统会计模式注重有形资产的计量,而知识经济下,知识等无形资产的贡献对企业价值创造的影响已远远超过了其他实物资产,为了有效地管理企业的智力资本,同时也为了更真实地反映企业的价值,就必须对智力资本进行计量和报告,知识经济下作为主导生产要素的知识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关键,而人是知识的创造者,只有准确的计量了人力资本和其他无形资产的价值,才能正确计算企业的价值,做出正确的决策。
2.成本计算和管理方法要求随之改进
在管理会计中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必须作革命性的变革,以“产品”为中心的成本计算将被以 “作业”为中心的作业成本计算所代替。随着高新技术对传统工业领域的渗透,将会引发生产的大幅度增长和人工成本的显着降低,当前的管理会计方法已不能适应新技术的要求。如制造费用的分配,一直以来,对其主要是以直接人工工时为分配标准,而随着高新技术的比重越来越大,人工成本在产品成本的结构中所占的比重会越来越少。因此,如果制造费用的分配仍以工时为标准,必然会使产品成本信息失真,企业据此做出的短期经营决策和业绩评价,就可能出现较大失误。
3 .要求存货管理模式的改变
在知识经济时代,全球范围内的网络支付、网络采购等活动都可在网上进行,传统存货模式受到挑战,“零存货”的概念有可能成为现实。存货乃是一种资源的闲置,它会降低资金的使用效果,造成资源浪费,因此,应该务求“及时适量”生产,预防产生存货堆积的现象,以至于逼近零存货。传统管理会计中对存货的处理方法已不适应现代管理的要求。
三、要求改变对现行投资方案的评价
目前的投资方案评价,主要是考虑企业的财务效益。目前管理会计所采用的决策评价标准主要是利益最大化(成本费用最小化)和现金净流量最大化。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投资主要以智力投资为主,随着企业投资的取向从物力投资向智力投资的转变,管理会计决策方案的评价标准也 将从单纯的以财务效益为重点转向财务效益和综合信息并重的评价标准体系。投资的评价和选优,应以方案可能产生的全方位效益为出发点。在知识经济条件下,产品价值的大小将主要由其具有的知识含量或技术含量决定,因而经营决策的重点应集中在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才的积极作用,如何通过适当地增加产品的技术含量而使企业产品得到最大限度的增值。
四、要求管理会计加强对非财务信息的重视
随着经济的发展,大量的非货币信息将充斥于社会经济的每一个角落,要求企业的管理会计人员及其他各个责任中心从中选择对本企业有用的信息,即利用管理会计所提供的非货币性和货币性信息来满足各方面的需求,有时非财务信息的影响甚至超过财务信息。例如,新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引进人才的未来效益、引进高级制造技术的长远利益等,都关系到企业全方位的效益。
五、知识经济要求管理会计着眼于整个产品生命周期而不是仅仅关注企业的生命周期
现行的管理会计仅考虑生产者所承受的成本,而不反映影响消费者购买决策的一个重要因素——消费者所承受的成本,不仅包括购买价,还可能包括与安装、运行、支持、维护、丢弃相关的成本,这些成本应该在产品的设计阶段引起企业产品的设计者的足够重视。
六、知识经济要求管理会计注重价值链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