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安全风险事件优选九篇

时间:2023-09-15 17:13:28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安全风险事件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安全风险事件

第1篇

关键词:航空公司;运行不安全事件;安全风险管理方法

前言

航空公司运行最为关键的内容就是安全性能。航空公司在为人们提供运输服务的过程中,最为首要的责任就是保证旅客及货物的安全,安全性能直接影响着航空公司生存情况,同样对于我国航空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在航空行业中,飞机在实际生产及后期维护无法保证百分百安全,一定会存在缺陷,飞机操作人员在实际操作中也有可能出现操作失误的情况,在由机飞行环境十分复杂,因此航空公司在实际运行中不发生安全事故是不现实的。从航空公司运行安全角度出发,航空公司在实际运行中已经制定了较为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但对于规范航空公司运行行为,提升航空公司安全性能是十分重要的。

1 航空公司运行不安全事件的安全风险管理框架

1.1 航空公司不安全事件定义

航空公司不安全事件可以分为两类,分别为航空公司飞行事故与航空公司地面事故。航空公司飞行事故主要指航空公司飞机在飞行过程中出现危险情况,造成人员上的伤亡,飞机零件出现故障损坏等情况。对于航空公司飞行事故细致进行划分,可以根据伤亡人数分为特重大、重大、一般事故。航空公司地面事故主要指航空公司在地面活动区域内出现航空设备及人员上的伤亡,从航空公司人员及经济效益的角度进行细致划分,可以分为特重大、重大及一般三类情况[1]。

1.2 航空公司安全风险管理实施现状分析

近年,我国航空公司发展迅速,所拥有的飞机数量,飞行范围也在逐渐增加,这也增加了航空公司安全风险。目前,航空公司安全风险管理的主要管理对象为航空公司运行中可能出现的任何安全事故,主要可以分为两种管理形式,分别为预防性安全风险管理及事件安全风险管理。在航空公司开设新的航线中,对于航线运行中的安全风险管理就是预防性安全风险管理,对于新航线运行中可能出现的任何安全事故进行管理就是事件安全管理。航空工作在安全风险管理过程中,已经先后创建了对于管理工作五个方面的系统,分别为风险管理系统、危险识别系统、安全风险系统、风险评价系统、风险控制系统。航空公司安全风险管理在实际应用中,首先根据航线实际运行情况及相关的法律政策,对于航线进行实时性监测,进而对航线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管理。航空公司在确认安全风险对象后,专业性的人员会对航空公司中的相关性业务进行调整,最终保证航空公司的安全运行。

1.3 航空公司运行不安全事件安全风险管理方法的基本框架

文章对于航空公司运行不安全事件安全风险管理方式研究中,将航空公司运行不安全事件作为研究对象,为其制定了针对性的航空公司安全风险管理方式,具体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航空公司运行不安全事件安全风险管理方法步骤如下:

1.3.1 明确不安全事故中的安全风险

航空公司对于每条航线上的实际运行情况都会进行全天性的监控,管理人员可以通过监控对于航线上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了解分析,发现航线上的不安全事件,进而明确航空公司不安全事故安全风险对象[2]。

1.3.2 对于安全事故中的风险系数进行分析

航空公司对于可能存在的不安全事故相关性信息已经建立了信息资源中心,在对于不同类型的不安全事故风险研究中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风险系数评价体系。航空公司对于不安全事件风险系数分析过程中还会使用灰色预测法,对于航线中可以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发掘,最终将航空公司航线中的不安全事件风险系数进行分析。

1.3.3 不安全风险事故评价

航空公司对于任何的安全事故的原因及风险都会进行评价,让全部的不安全事故都成为航空公司安全管理中的重要资源。

1.3.4 不安全事故原因识别

基于航空公司运行不安全事件安全风险管理方法的基本框架分析得出,不安全事件原因及流程进行了解,最终将不安全事故原因进行识别[3]。(如图1)

2 航空公司运行不安全事件的风险分析和评价模型

2.1 风险分析和评价模型概述

风险分析和评价模型就是对于航空公司运行中的不安全事件进行分析及评价。对航空公司风险进行分析中能够了解到此次不安全事件的风险系数,让航空公司的不安全事故在可运行的情况下,对于严重的不安全事件立即停止航线的运行。

2.2 安全风险确认

航空公司对于运行中的不安全事件的信息资源已经有效整合,对于不安全事件原因已经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发展航线运行中的不安全事件及降低安全风险系数的方式,对于航线实际运行中的安全风险管理方法具有重要作用[4]。

2.3 风险分析和评价模型

2.3.1 风险可能性评价方法

航空公司对于不安全事件风险可能性评价中通常使用灰色预测法,这种预测方法需要使用的信息资源较少,但是对于不安全事件风险预测具有较高的精准性,对于不安全事件风险系数也较为容易计算,在不安全事件实际应用也十分广泛。文章对于航空公司运行不安全事件安全风险可能性评价中,使用灰色预测方式进行研究,采取灰色预测法在实际应用前,需要对不安全事件中的数据变化规律进行分析判断,在发现变化规律的过程中,对不安全事故风险可能性进行评价。

2.3.2 风险严重性的评估方法

航空公司的每一件不安全事件都会具有一定的影响性,对于风险严重性评估中,需要对于严重性影响力进行平均性计算,进而对航空公司不安全事件风险严重性进行评估[5]。

2.3.3 安全风险状态的评价

航空公司对每一件不安全事件的风险状态都会进行系统性评价,主要使用的评价方式为矩阵评价法,这种评价方式不仅使用较为简单,并且能够将安全风险状态直观性的体现。文章对于航空公司运行不安全事件安全风险管理方法研究使用的就是矩阵评价法,对于不同状态的安全风险进行客观性评价。

3 航空公司运行不安全事件的危险源识别和权重分析

航空公司运行不安全事件的危险源识别和权重分析就是增加航空公司安全性能,促进航空公司制定针对性的不安全事件防范措施,对于不同安全事件对航空公司的影响进行权重,最终航空公司才能够了解到不同安全事件的影响水平。危险源识别和权重分析中,不安全事件人员对于事件会从流程及源头两个角度进行分析,最终将不安全对象进行确认[6]。

4 结束语

我国民航事业在不断发展,安全管理工作已经成为了航空公司运行的核心内容,因此安全风险管理内容是增加航空公司运行安全性能的重要途径,也使航空公司工作人员在实际管理中更加具有针对性。文章以航空公司运行不安全事件安全风险管理方法进行了简单性研究,对于安全风险管理更加简洁及针对性的原因进行了系统性分析,对于不安全事件的安全风险管理方法进行了相应研究及分析,希望我国航空行业在实际运行中具有更加广泛的安全性能。

参考文献

[1]王永刚,王灿敏,郑红运,等.基于系统动力学的航空公司不安全事件致因复杂性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3,8:71-77.

[2]孙殿阁,孙佳,王淼,等.基于Bow-Tie技术的民用机场安全风险分析应用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0,4:85-89.

[3]董念清.国际民航安全法律――基于马航MH370事件和MH17事件的分析[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41-52.

[4]王岩韬,李蕊,卢飞,等.基于运行数据的航班运行关键风险因素推断[J].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16,1:182-188+216.

[5]邵雪焱,刘铁祥,刘继军,等.航空安全风险管理理论与方法研究[J].科技促进发展,2012,3:21-28.

第2篇

[中图分类号] R47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7)06(c)-0131-03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nursing safety management on nursing quality and risk events in patients undergoing abdominal surgery.Methods 110 patients with abdominal surgery in our hospital from August 2015 to December 2016 were selected,before the application of nursing safety management on June 2016,patients were included into control group,and after the application of nursing safety management,patients were inclu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The nursing quality,mental status and risk events of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he application were compared.Results Compared with control group,the scores of communication skills,proficiency,responsibility,service attitude,emergency response capability,writing standardization of observation group significantly increased(P

[Key words]Abdominal surgery;Nursing safety management;Nursing quality;Risk

腹部外科疾病是临床多发病、常见病,多需实施手术治疗,因手术具有创伤性,易出现手术并发症,存在一定的风险[1]。近年来,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其自身权益及健康安全等方面的意识明显增强,对护理质量的要求也随之提高[2]。因而,医患纠纷事件时有发生,医疗矛盾不断增加,而护理安全是反映护理质量水平的关键,与治疗效果有密切的联系[3]。因此,有效地保障患者安全,加强护理安全管理尤为重要。本研究选择我院行腹部外科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实施护理安全管理前后分组,分析护理安全管理对腹部外科手术患者护理质量及风险事件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于2016年6月实施护理安全管理,选择2015年8月~2016年5月就诊于我院的110例行腹部外科手术患者为对照组,其中男67例,女43例;年龄19~72岁,平均(48.31±3.57)岁;胆囊切除术31例,胃切除术22例,十二指肠穿孔及胃穿孔修补术10例,阑尾切除术47例。另选择2016年6~12月就诊于我院的110例行腹部外科手术患者为观察组,其中男70例,女40例;年龄18~73岁,平均(48.26±3.54)岁;胆囊切除术29例,胃切除术20例,十二指肠穿孔及胃穿孔修补术12例,阑尾切除术49例。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实施腹部外科手术,均知情并自愿参与治疗,且签署知情同意书,意识清楚;排除标准:精神疾病者,依从性差者,肝肾等功能不全者,手术不能耐受者。统计学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按传统医疗模式进行处理护理差错和事故、安排护士工作,并给予常规护理服务。观察组按护理安全管理进行护理,包括。①成立安全管理小组。小组由6名成员组成,选择1名从事配合外科手术的护士为小组组长,以及2名工作年限>5年护师和3名主管护师组成。②分析护理风险。分析体系内部风险:包括制度不健全、操作流程流畅度不足等,以及护理人员培训不到位,对规章制度检查力度不足、执行力欠佳、监管力度不够;分析护理人员隐患:包括未参加过系统培训,法律意识薄弱,违反护理操作规范,执行临时医嘱不规范,专业知识缺乏,病历书写不规范,操作技术熟练度欠佳,抢救危急患者应变能力欠佳;分析患者与家属之间的隐患:包括医护人员与患者之间的沟通交流不足,而导致患者出现紧张、恐惧等不良情绪,影响护患关系和治疗效果。③护理安全管理措施。完善管理体系:根据护理和体系内部风险分析结果,对护理安全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使护理工作的各个流程更加规范,为保证护理工作的执行力度,同时建立工作流程,定期开整改会议,对护理存在问题进行讨论并加以改进。增加医护人员法律知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护士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的培训;技能与理论培训: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固化岗前入职、岗位强化等方面培训,并对业务学习、理论、操作等方面进行考核,强化护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职业素养,提高其专业技能;充分利用健康教育理论:围术期加强对患者实施健康宣教,注重患者个性,及时了解患者的自我诉求,最大限度地满足患者需求,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术前加强访视,术后定期回访,能及时了解患者病情变化,并给予及时干预,能减少患者发生并发症;合理分配护理人员:根据手术室护士的工作压力及强度,制定针对性的排班制度,尽可能将其工作强度降低,提高护士的工作效率。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的护理质量,包括沟通能力、熟练程度、责任心、服务态度、应急能力、书写规范性等6个维度,每个维度总分为25分,分数高低与护理质量成正比[4];记录两组风险事件发生情况,包括护患纠纷发生率、医院性感染率、护理差错率、护理投诉率。SDS和SAS评分标准对两组患者心理状况进行评估,总分各100分,分数越高患者心理状况越差。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使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n)及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卡方(χ2)检验,以P

2结果

2.1两组护理质量的比较

对照组各项护理质量评分均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两组风险事件发生率的比较

对照组各项风险事件发生率均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两组心理状况的比较

护理前两组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近年来,人们对卫生保健意识越来越强,对医疗服务要求也随之增强[5-7]。加之腹部外科手术为创伤性治疗,伴有一定的风险性,术后容易出现不同程度的并发症[8]。因而,医疗纠纷事件时有发生。大量研究显示,提高护理质量不仅能将护理服务质量提高,还能保护患者,对减少医疗纠纷事件具有重要的作用[9-11]。护理安全管理能促进临床护理服务的完整性,为质量效益医疗管理模式,能较好地评估治疗效果和护理服务质量[12-14]。

第3篇

[关键词]建筑施工企业;现场安全事故;风险防范;优化措施;研究

中图分类号:TU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16-0188-01

目前,加强建筑施工现场安全建设是建筑施工企业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发挥着不可比拟的作用和优势。建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难免会产生诸多的安全事故,严重威胁着施工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必须要加强现场安全事故的风险防范建设,增强防范施工风险的能力和水平,确保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性与稳定性,进而推动建筑施工企业的稳定发展。

一、建筑施工现场安全事故发生的成因分析

(一)缺乏高度的安全观念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缺乏较强的安全观念,对操作流程的执行力度不够深入。一些企业甚至对安全规划流程的建设漠不关心,仅仅按照个人主观意愿来进行操作,有着较强的盲目性与随意性。一般来说,施工人员往往过于追赶施工项目的进度,并没有深入结合安全生产要求,在具体操作环节中与安全原则背道而驰。由于诸多安全隐患的发生,引发了大量的施工现场安全事故。

(二)过于注重经济效益的增长

建筑施工企业往往过于注重企业经济利润的增长,并没有对安全施工项目中的安全措施投入过多的资金,使建筑施工现场严重缺乏配套可行的安全设施和安全装置,很难使建筑项目获得强有力的安全性保障。在发生安全事故时,难免猝不及手,无法实施有效地监督与控制,进而引发了建筑施工F场安全事故的发生。

此外,建筑施工企业并没有对安全生产提出过高的要求,管理也较为松散,对于安全管理工作漠不关心,安全生产制度的执行力度严重不足[1],一定程度上使安全性检查工作形同虚设,过于表面化、形式化,造成了施工现场极大地安全隐患。

二、建筑施工现场常见的安全风险研究

(一)安全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有待于进一步提升

一般来说,安全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就是由于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风险管理的缺失和缺少建立完善的管理体制所造成的,而且安全管理机构也存在着较多问题。一些施工企业虽然建立了一定的安全管理部门,但是部门的随意性比较大、比较分散,安全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参差不齐,有待于进一步提升。

(二)建筑工程施工器材的质量缺乏保障

一些建筑施工企业在经济效益的驱动下,行业内部竞争越来越激烈。一些施工企业为了实现自身的竞争目标,并没有将资金过多地投入到安全风险的支出中,施工人员所购置的生产设备器材严重不符合标准,假冒伪劣产品屡禁不止。在施工过程中经常偷工减料,通过不合理手段来降低企业的经济成本投入,由此造成了企业的安全风险。

(三)缺少对于工作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

众所周知,建筑施工现场安全事故发生以后,一定程度上由于施工人员自身的综合素质所限,施工人员中农民工的身份比较多。然而建筑行业自身有诸多限制性因素,农民工团队之间有着较大的流通性,并不是十分了解建筑工地现场的实际情况,再加上自身安全保护意识的缺失,严重威胁着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

三、建筑施工现场安全事故的风险防范措施

(一)合理规划和布局施工现场

建筑施工企业要对施工现场进行规范合理的规划,管理人员要予以高度的重视,建筑施工企业要在施工和生产前期阶段中,充分掌握施工项目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现场管理方法,及时编制书面材料计划书和项目工作安排书[2],将其由具体的责任人来进行负责。同时,在施工期间由于自然因素的影响,难免会影响到正常的施工进度,制定风险应对管理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施工现场安全隐患的蔓延。

(二)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观念教育

人为因素是造成安全风险的重要因素,必须要将由于人为因素而引发不安全行为的危害降至最低,不断加强建筑施工现场作业人员的安全观念,循序渐进地来进行操作。

1.做好开工前的技术交底工作

安全风险严重影响着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具有较为明显的动态性特征,而且各个阶段所产生的安全危险源具有着较大的差异。因此,设计人员和施工人员要共同做好技术交底工作,提升自身的技术能力和水平,更好地规避安全隐患的发生。

2,加强法律法规的宣传与教育

在施工人员的待岗培训期间,要加强学习安全知识和政策法规等方面的知识,加强工作人员对于应对各种危险源的应急技术,不断对安全风险进行预防与监控,尽可能地避免施工现场的安全事故风险的发生。

(三)做好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防护工作,提供良好的建筑施工作业氛围

1.现阶段,加强对安全帽、安全带以及安全网等设置是建筑施工安全事故进行控制的重要手段,还要加强像楼梯口、电梯口等安全事故多发地段的防护,最大程度地避免施工人员由于高空作业和物体打击等安全安全所带来的伤害。同时,严格规范触电事故的防护和操作措施,可以增设漏电保护装置来避免触电事故的发生。

2.在建筑施工现场的施工保障中,施工设备和施工环境都是必不可少的,施工现场环境对建筑工程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甚至起到一定的决定性作用。脚手架材料的随意摆放和施工现场材料码放过高等安全风险都会严重威胁着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因此,建筑施工现场要严格遵守环境管理体系的运行模式,施工企业的各个单位要加大对施工现场的环境整顿力度,增强人机系统的统一性与协调性,避免施工现场安全事故风险。

(四)正确识别和转移安全风险

1.加强对安全风险的识别与判断

加强对建筑施工安全管理风险的识别,是安全风险管理的首要环节,可以对潜在的安全风险进行分类和整理。在建筑工程的施工中,安全风险很难完全消除,而且经常存在于施工过程的方方面面中,很难及时察觉出来。因此,要充分结合施工安全风险的特征,采用科学先进的管理方法加强对安全风险的识别与判断,要做好信息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工作,深入分析安全风险所存在的不确定性,要加快形成风险识别报告。

2.加强对施工安全风险的转移

风险转移主要是指将风险结果借助于一定的方式方法来转移给能够带来经济利益的其他单位,以免自身承受过于沉重的风险损失。一般来说,风险转移主要包括保险和担保两种不同的转移方法[3]。建筑工程保险一般是指建筑施工企业向保险公司进行投保,在发生安全事件时,出现了一定的财产损失或者人员伤亡使,保险公司予以一定的赔偿和支付。然而建筑施工企业要充分结合自身承受风险的能力和范围,合理选择安全风险投保,并且制定科学完善道德建筑工程保险制度。

此外,要严格规范市场,确保其招标投标的公平性与公正性,构建良好的招标、投标市场,避免一些投标单位陪标和串标等违法行为的发生,严厉打击暗箱操作行为,加大政府投资项目的监督与管理力度,避免国家财产的损失与浪费。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加强建筑施工现场安全风险的防范建设势在必行,可以增强建筑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确保建筑施工项目的顺利完工。建筑工程施工安全事故的防范建设任重而道远,加强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的风险识别与评价,增强施工现场安全事故防范的能力和水平,避免风险源的扩散和蔓延,营造安全、良好的施工现场环境,避免出现财产损失和人身伤亡等现象的发生,进而实现建筑施工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

参考文献:

[1] 李晓玲.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监理的风险管理与防范措施研究[J]. 信息化建设,2016,(01):329+332.

第4篇

[关键词] 建筑施工 管理 措施

中图分类号: TU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 引言

建筑施工安全风险是建筑工程产品在生产、施工过程中可能产生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可能给建筑施工企业带来财产损失。建筑工程产品不同于普通产品,它凝聚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这种不确定性可能会带来巨大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有时甚至会造成严重的社会影响。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包括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管理两个方面,两者是相互关联、密不可分的,严重的工程质量问题存在安全隐患,不安全的因素也会影响工程的质量。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城镇化快速推进,带动了建筑业的蓬勃发展,在工程大理建设、建筑业大发展的背景下,建筑施工安全事故不断,建筑施工安全风险也引起了全社会、全行业和所有建筑施工企业的重视。

二、 建筑施工现场安全风险管理的措施

1. 加强教育培训,提高安全意识

一是抓好建筑施工特殊工种的安全技能教育,建筑施工现场涉及多个工种,其中部分工种属于危险性较大的特殊工种,如电工、架子工、施工电梯、建筑起重机械操作工等特殊工种,这些工种对技术有着严格的要求,稍有不慎就有可能造成严重后果。建筑施工特殊工种必须坚持教育、培训、考核和执证上岗的要求,坚持严格教育培训,考核不合格不发上岗证,无上岗证不得上岗,严格建筑特殊工种管理;

二是加强岗前教育培训和安全技术交底,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不同的阶段安全危险源不同,对建筑从业人员上岗前应结合工程进度和安全管理实际,对有关安全技术事项向所有进行施工的现场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和岗前教育,提高安全生产意识,认识安全生产新情况新问题,掌握注意事项,消除安全隐患;

三是加强建筑施工企业内部安全教育,提高企业负责人、管理人员和建筑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生产技能,认真分析总结建筑安全生产阶段性工作,吸取教训,积累工作经验,提高从业人员安全生产,及时纠正建筑施工安全风险存在的问题;

2. 做好建筑安全防护措施,做好事故预防

由于人容易受到心理、生理等条件的局限,提高安全生产意识并不能完成杜绝建筑施工安全事故,建筑安全防护措施也是预防事故的重要手段。建筑施工安全措施主要是抓好“三宝”、“四口”、“五临边”的安全防护,防范高处坠落事故。“三宝”是指:安全帽、安全带、安全网。“三宝”防护是指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正确佩戴安全帽,在超过2 米以上悬空作业的须系好安全带,悬空作业点无法挂设安全带的,设置安全拉绳或安全栏杆等,悬空高处作业点的下方必须设置安全网,按照规定对建筑施工现场设置安全立网和水平兜网。“四口”是指:楼梯口、电梯口、预留洞口、通道口;“五临边”是指:沟、坑、槽和深基础周边,楼层周边,楼梯侧边,平台或阳台边,屋面周边。楼梯口、电梯口、预留洞口,设置安全防护栏杆或盖板、架设安全网,在施工的建筑物的所有出入口搭设牢固的防护棚。对沟、坑、槽和深基础周边,楼层周边,楼梯侧边,平台或阳台边,屋面周边等,必须设置防护栏杆、挡脚板或设防护立网。“三宝”、“四口”、“五临边”的安全防护主要可降低高处坠落、物体打击事故机率,减小高处坠落和物体打击事故损失。安全防护设施到位,即使发生高处作业坠落,但由于安全防护设施可大大减缓高坠人员物体的冲击,减小对人员的伤害,可有效降低事故等级、损失。

3. 制定应急预案防止事故扩大

对建筑施工安全风险管理来讲,采取培训教育、安全防护等措施可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但并不能从根本上杜绝建筑施工安全事故,需要制定应急救援预案、加强应急救援演练,在发生事故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进一步扩大。应急救援预案主要是针对可能发生的建筑施工安全事故,为迅速、有效、有序地开展应急行动而预先制定的方案,通过制定应急救援预案明确事前、事发、事中、事后的各个进程。一旦发生事故,施工企业具有应急处理程序和方法,能快速反应处理故障或将事故消除在萌芽状态的初期阶段,使可能发生的事故控制在局部,防止事故的扩大和蔓延。同时,采用预定的现场抢险和抢救方式,在突发事件中实施迅速、有效的救援,指导群众防护,组织群众撤离,减少人员伤亡,拯救人员的生命和财产。

4. 购买工程保险,转移事故风险

随着建筑科学技术的发展,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和新装备不断出现,并在工程实践中逐渐推广应用,建筑施工企业面临承接技术没把握、管理经验不足的工程,需要加强对建筑施工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和新装备的技术咨询,重视工程质量安全检测,尽量降低建筑施工安全风险。购买工程保险是转移和减少建筑施工企业自身建筑施工安全风险的有效措施,建筑施工风险的不确定性使建筑工程保障日益发挥出重要的作用。一旦发生建筑安全事故,由保险公司按照保险合同约定进行赔付,从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建筑施工企业自身建筑施工安全的风险,减轻了建筑施工企业在发生建筑安全事故后对人员伤亡赔付压力。

5. 采取多种措施,降低安全风险

建筑施工安全风险管理涉及到工程项目建设单位、施工企业、监理单位、监测单位、政府监管部门和所有参建人员,需要各方统筹合力共同做好各自的工作,采取多种措施,才能从总体上降低建筑施工的安全风险。

一是科学设计工程施工流程,减少违章操作机会。建筑施工流程科学对于降低建筑施工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建筑施工流程不科学,就无法保证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

二是提高建筑施工企业的机械化水平,减少人员的使用。中国目前的情况是,建筑业基本还是一个劳动密集型的产业,机械化程度低。提高建筑施工企业的机械化水平,降低建筑工地内从业人员数量,也可能降低建筑施工的风险。建筑工地的机械化水平提高,会对人员的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安全意识会有所提高,安全隐患也会相应减少;建筑工地的机械化水平提高,会大大降低建筑工地平均面积内作业人员数量,即使发生质量安全事故,由于作业人员少也会大幅度降低人员的伤亡;建筑工地的机械化水平提高后,有利于提高工程质量,规范建筑施工现场秩序,减少建筑施工安全隐患。

三是加强安全隐患的管理。从建筑安全事故的统计来看,由于建筑施工安全自身的特点,建筑安全生产事故主要集中在高处坠落、触电、物体打击、坍塌、机械伤害等五大类事故上,因此要重点抓好这五类安全隐患的管理,减少这五类建筑安全事故,就能从根本上减少建筑施工安全事故,降低建筑施工安全风险。

三、 总结

一个事故不断的企业是无法生存的,不断的建筑施工安全质量事故所造成的损失也是一个建筑施工企业所无法承受的,因此建筑施工安全风险应该引起越来越多建筑施工企业的关注,尊重生命、关注安全。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按照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要求,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安全技术,强化建筑施工企业内部管理,充分调动建筑施工企业内部力量,降低企业成本,取得最大经济效益,推动企业正常健康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沈建明.项目风险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第5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安全;风险;识别;控制

1 建筑施工安全风险的类型(危险源)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的类型有很多种,按照危险源可将其划分为:施工场地引起的危险、施工场地以及周围地段引起的危险两大类。这些危险源可能会造成人员伤亡或者重大财产损失。现将不同危险源进行具体的分析。

1.1 施工场所重大危险源

施工场所是施工安全事故发生的重要潜在因素,所有的管理人员都应该对这些给予足够的重视,如若不然便会造成严重的工程事故。由于项目的存在必然会有潜在安全风险,因此每个施工项目都是一个重大危险源,并且这些危险源又由多个小的危险源组成。具体来说有:

(1)存在于分部工程、分项工程、检验批等过程中的重大危险源:脚手架、模板和起重塔吊、施工电梯安装与运行中遇到的工程危险;人工开挖基坑、基槽中遇到的危险;在较高高度作业面下(高度大于2m的作业面)施工,由于安全措施不符合相关要求甚至是没有安全防护措施造成的人员伤亡等意外;施工过程中工程器具、构件没有按照设计要求摆放、搬运而造成的高空坠落、撞击人员事件等意外等等。

(2)在施工环节中,人工开挖桩基、隧洞开挖、建筑室内涂料等因为排气不通畅而在造成的人员中毒、窒息事件等重大危险源。

(3)施工中对于易燃易爆化学用品的使用、存放未按要求和相关规定,或者施工人员防护不到位而造成人员伤亡等意外;施工人员因食用卫生不符合的食品而造成集体中毒现象或其他疾病。

1.2 施工场所及周围地段重大危险源

施工场所以及施工场所的周边也是工程事故的重大危险源。不同的施工场所以及其周边环境会有不同的危险因子。比如施工项目地址的选取不同、工程方法采用的不同都会直接影响工程安全。应该从危害存在的潜在可能角度对重大危险源进行辨识和监控,这也是安全管理的重要方法。

(1)一般在大型的基坑、基础施工中采用支护、支撑设施,若这些支撑维护结构没有在、按照规定进行设计或者施工就有可能造成施工场地的破坏,这样的破坏往往是毁灭性的,会对周围的居民、建筑造成严重地影响,甚至会造成重要设施的破坏,地面的塌陷、爆炸与火灾等意外。

(2)在基坑开挖、灌注桩的施工中往往会采用降水措施,假若降水措施使用不当或者是对于沉降、变形有严格要求的建筑物来说都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可能会造成周围建筑物因地基不均匀沉降、倾斜、开裂,倒塌等意外。

(3)在没有严格的安全防护措施下进行高度较大的施工作业就很可能因为施工器具的失稳而造成人员伤亡事故、财产损失等。

(4)在施工过程中以及施工完成后末班的拆除中若设计方案的不合理也会造成严重的工程事故;如果隧道开挖掘进时没有按照设计要求进行也可能造成掘进设备损坏,施工人员伤亡等。

2 建筑施工安全风险识别方法

(1)询问和交谈:发现安全风险需要及时的同生产现场的管理进行沟通,同技术人员和施工人员进行讨论,从中获得危险源的资料。

(2)现场观察:建筑施工安全风险发生在施工现场,必须要的施工现场才能发现风险所在,应该到施工现场进行详细的观察,场地和人员操作分析观,以达到获取危险源资料的目的。

(3)事故树分析法:在进行安全事故分析时可以按照事故树的分析要求开展和绘图,以获取危险源资料。

(4)安全检查表法:安全检查表对于工程安全检查有很好的用途,用安全检查表的方法来检查安全风险,可以快速有效的实现安全风险是被。当然必须首先到现场进行检查,进行数据收集、整理、分析,并据此获取危险源资料。

3 建筑施工安全风险的控制

建筑施工安全风险的处理方法与风险管理的处理方法相同,都包括风险回避、风险控制、风险自留和风险转移。建筑施工安全风险的控制对于建筑工程行业来说极为重要。除了采取以建筑工程一切保险及职工人身伤害事故保险等的工程保险方式的风险转移外,对于施工的风险控制是最重要的。

3.1 建筑施工安全风险控制的原则

建筑施工安全风险控制的实现首先就是要进行风险评价,确定风险的等级,根据风险等级的不同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其控制风险的原则为:

(1)消除风险、降低风险、个人防护;

(2)预防措施、保护措施、应急措施;

(3)对一些可能造成极大危险的施工作业要禁止,同时还要实现最大风险的改整,对中度风险要限期整改,对轻度风险要加强监测和保护,对尚可忽略的风险也应该加以监控。

3.2 建筑施工安全风险控制的方法

建筑施工安全风险控制的一般方法有:

(1)明确安全所要达到的目标,及时成立安全风险评估机构,将责任落实到组织甚至是个人;

(2)风险控制需要一定的管理方案,因此应该制定出详细可行的管理措施和技术方案等;

(3)将施工操作规程、施工作业规范以及管理制度整理成文,以文件的形式呈现;

(4)实时监督、检查以及测试;

(5)经常进行定期的员工安全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理论知识和能力,尤其是对于关键岗位的从业人员更应该加强培训;

(6)对于按午安事故苗头的处理应该是积极迅速,做到一经发现,绝不放过,及时分析原因并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

3.3 建筑施工安全重大危险源控制

(1)现在我国已存在一些相关的法律章程,可以以这些章程为基本的准则和依据,制定出符合实际情况的施工安全体制和规范,并在实施的过程中对其进行不断的完善和改进,保证建筑施工是依法、安全生产的。

(2)目前我国一些施工单位对于监管人员的配置方面不够重视,往往在人员或者机构的选择上显得比较草率、不严苛、不慎重。而且在整个项目中,人员配备这一块投入的成本太少,导致数量不足,专业素质可能没有达到相应的要求,这就会对整个的施工安全产生很大的风险。

(3)从两个方面着手解决安全技术方面的问题。其一就是政府应该加强对施工安全的监管,在安全上保证经费的投入;再者就是工艺设备,工艺没有跟上时代应该意识到并不断的学习,引进新的技术,设备陈旧了应该及时的更换调整,不应该为了节约一点施工成本而在施工安全上冒这么大的风险。

(4)目前的建筑施工基本上很多都是机械设备实施的,在对这些设备进行安装或者使用等各种环节的时候,应该在正式投入运行之前通过一个严格的检验测试,检测合格之后,才能投入到生产中。

(5)将现在先进的电子系统运用到施工现场中,对施工现场进行及时监测,对安全施工及时遏制。

(6)施工之前制定一个政府和企业共同联合的突发安全事故的解决方案,保证若一旦发生事故如何高效合理的处理。

(7)对负责施工现场的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制度考核。确保项目施工的安全进行。建立完善的安全保障机制。

4 结 语

在建筑行业,目前很多报道中可以发现安全事故发生的频率越来越高,这是由很多方面的原因导致的,然而对于这种安全事故,我们是可以采用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来对建筑工程的危险源进行识别的,通过识别,可以避免事故的发生,将风险降到最低。最后真正做到及时预防安全事故,建立安全的建筑施工工程。

参考文献

[1]孙维珉,于瀚滨.关于企业完善安全生产保证体系的难点和对策[J].建筑安全.2012.

[2]丁传波,关柯,李恩辕.施工企业安全评价研究[J].建筑技术,2011.

第6篇

关键词:建筑施工;安全分析;风险评价

引言

安全关系着个人、家庭乃至社会的命脉,是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基本条件,同时也是发展国民生产力、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基本保证。尽管我国对建筑施工安全生产非常重视,各个施工企业也做了大量的安全工作,但由于施工项目的多样性、施工环境的复杂性、安全技术及安全管理在现阶段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如何保障和提高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性就成为建筑工程施工中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通过对建筑安全风险的概述,提出建筑安全风险管理分析、评价及其控制的方法。

1.安全风险识别概述

1.1安全风险识别的定义、内容

安全风险识别是指风险管理人员在收集资料和调查研究之后,运用各种方法对尚未发生的潜在风险以及客观存在的各种安全风险进行系统归类和全面识别。也就是确定何种风险事件可能影响项目安全,并将这些风险的特性整理成相关文档。

安全风险识别的主要内容是:识别引起风险的主要因素,识别风险的性质,识别风险可能引起的后果。

1.2安全风险识别即危险源的辨识

危险源是安全控制的主要对象,所以,有人把安全控制也称为危险控制或安全风险控制。即危险源是安全风险发生的前提,是安全风险管理的主要对象。安全风险识别归根结底就是对潜在危险(危险源)的识别,作为建筑安全管理的关键点,一旦识别出潜在的威胁,与之相关的起动事件类型就更容易显现。对潜在危险从物理性质和操作实践两个方面进行评价,起动事件和触发条件进行一一对应,这个过程把潜在危险(危险源)转化成了人们不希望发生的事件。

所以安全风险识别是对与风险项目相关的潜在的及存在的各种危险源进行系统的分类和全面的识别,是安全风险评价的重要基础和前提,没有安全风险识别,就不可能对安全风险进行有效的评价。安全风险识别做的不好,通常意味着安全风险评价也会做得不好。安全风险一旦被识别和鉴定,那就不再是风险,而变成了一个管理的问题。

1.3安全风险识别的程序

在进行风险识别时,必须按照一定科学的程序进行辨识。安全风险的识别是一项复杂而又十分细致的工作,特别要根据建筑工程项目风险的特点,依靠对客观的统计、资料的积累和风险的纪录进行归纳、整理和分析,根据工程项目风险的特点,采用具有针对性的识别方法和手段。安全风险识别也是项目管理者识别安全风险来源、确定安全风险发生条件、描述安全风险特征并评价风险影响的过程。它包括对所有可能的安全风险事件来源和结果进行实事求是的调查,通过提供必要的信息和数据使安全风险评价更具效果和效率。而且安全风险识别是工程项目安全风险管理中一项经常性的工作,不是一次就可以完成的,应当在项目的自始至终定期进行。可以通过系统危险源辨识工作程序图来完成安全风险识别的程序。(见图1)

1.4危险源辨识

据近年安全事故统计发现建筑企业安全事故始终占据交通、矿山之后的第三位,为此建筑业被列为高危行业,但通过分析发现事故发生主要是由于工作环境中仍存在危险的能量、危险物质、人员违章操作、管理人员指挥失误,即物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可以通过宣传教育等方式,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从而避免违章作业、违章指挥、违反劳动纪律的三违现象,但物的不安全状态无时无刻地存在于从业人员的周围,只有通过危险源的辨识及评价,并根据危险源的性质及时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才能使危险源得到有效受控,从而避免事故的发生或少出事故。

1.5危险源的类型

为了做好危险源识别的工作,可以把危险源按工作活动的专业进行分类。可以采用危险源提示表的方法,进行危险源辨识(见表1)。

2.建筑安全风险管理分析、评价及其控制

2.1搞好安全风险管理分析

搞好安全风险管理分析是预测和防止事故的前提,是对安全风险管理评价的基础。必须高度重视安全风险分析,牢牢抓住安全风险分析这个关键环节,主动分析、超前预防。安全风险分析主要是对设备设施和人身不安全因素,按照风险大小进行辨识分析,从设备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等进行风险分析。从西部铁路建设实践看,设备设施的完好状态、人的安全思想意识和行为、完善的管理措施和方法建立在安全风险管理的基础上,这是工程建设施工安全的基础保证。在安全风险分析中,要根据检查标准或规范和易于发生事故原因,结合工程建设的环境和特点、管理现状和技术要求等,强化项目经理、项目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作业人员安全教育,并深入查找问题,对可能出现的各类安全风险做出详细记录和汇总分析,分析结果要可靠真实。通过分析进一步把握安全风险准确度,为超前防范、超前控制提供有效数据。

2.2对安全风险进行科学评价

施工安全风险评价是安全管理中的重要环节,是确定安全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伤害的可能程度,有了充分的安全风险评价,安全作业才能得到有效地控制。安全风险评评价要结合施工管理实际,针对生产全过程的安全问题,根据安全风险分析的危险因素进行科学评价,着重从行车安全、高空坠落、物体打击、设备故障、机械伤害、车辆伤害、触电、火灾、作业行为等分析,采用切实可行的方法,对所有安全风险发生的预见性和伤害的可能程度进行评价,通过科学评价,准确判断各种安全风险,确定每个安全风险造成伤害的可能程度,确定每个安全风险的等级值,采取合理措施进行避险,从而确保安全施工。

2.3加强对安全风险的有效控制

在施工安全风险分析、评价的基础上,要根据安全风险的性质及潜在影响,制定行之有效的防范措施,把安全风险所造成的负面效应降低到最低程度,以减少损失。①立足现场实际抓控制。如铁路道口安排固定的防护员跟踪防护;在线路规定方位设置安全防护栏和安全警示绳;在高空作业下方设置安全网;对现场的各种施工机具设置安全保护装置;按照规定在施工现场设置安全防护栏、安全通道、安全标志等;给施工人员配备安全帽、安全带等防护用品等。②认真落实各种安全管理制度,保证安全风险因素能及时得到处理,发现随时可能出现的新风险。再次是深入开展安全教育,对事故人为风险因素实施控制。施工安全风险管理的实践表明,项目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的不安全行为是构成安全风险的主要因素,有效化解安全风险,就必须对项目施工人员进行安全风险管理教育,未经安全教育或者安全考试不合格人员不得上岗。同时要加强安全事故紧急救护措施的演练,提高处理事故的应对能力,从而尽最大努力降低损失。

3.结语

安全风险评估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仅仅靠施工企业是不够的。建立科学的安全控制综合体系,确保建设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对建筑业的健康、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魏伟.浅谈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及建筑安全管理[J],山西建筑,2007(30).

[2]李国刚,魏江峰.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探索研究[A].建设工程安全理论与应用——首届中国中西部地区土木建筑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

[3]石海霞,王珂.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技术与市场,2011(07).

第7篇

关键词:电力工程;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 F407.6 文献标识码: A

在我国的国民经济中,电力企业发挥着基础产业的作用,还承担着保障百姓生活的用电需求和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作用。目前,伴随我国电力施工企业的迅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电力施工企业的安全风险管理水平,逐步向科学化、现代化和法制化靠拢。此外,安全风险管理不仅仅是工程建设项目的重点内容,也是电力施工企业管理的重点内容。科学现代化的管理目标,要求我们不断提高安全风险管理意识,不断提高安全风险管控的水平,最终提高电力施工企业整体的安全管理水平。

1、建设电力工程过程中强化安全风险管理的重要性

近些年来,伴随时间的推移与经验的累积,我国已经建立了相对规范的电力工程市场,同时构建了基本的建设市场的主体。随着市场行为准则不断的深入及市场结构的不断调整,对电力工程建设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如《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基建安全风险管理规定》、《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基建项目安全管理办法》、《关于严格执行公司基建工程安全管理“五个严禁”的通知》等一系列管理制度要求各建设主体必须把安全风险管理放在每项工作的首位,同时《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基建项目承包商管理办法》、《中国南方电网公司基建承包商日常检查考核扣分工作实施指南(试行)》建立了淘汰和退出机制,任何承包商在基建项目安全风险管理失控将在限定时间内被淘汰或退出中国南方电网基建市场。

电力建设项目的特点是工程规模大、建设周期长、技术复杂、涉及单位多,相对于其他建设项目来说电力建设工程项目的风险更大,所以,电力建设项目必须重视安全风险管理,强化安全风险管理意识,加快完善安全风险管理机制。工程建设项目中存在的风险,有时候可能会导致延误工期、增加成本、难以保证工程的质量等问题,有的时候甚至会导致比较严重的人员伤亡或者财产损失。因此,我国电力市场的发展要求必须加强管理风险的意识,不断完善建设电力工程过程中的安全风险管理机制,以增加社会经济效益。

2、目前电力工程安全风险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目前我国在建设电力工程过程中已经开始关注安全风险管理问题,但是相对国际工程建设项目的安全风险管理水平依然还有很大差距。因此,深入探究创新型安全风险管理的方法和措施,建设安全可靠的电力工程至关重要。目前我国建设电力工程过程中还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

第一,管理安全风险的意识相对比较低;在建设电力工程的过程中,许多管理者对安全风险管理的认识不够,认为是否进行安全风险管理无关紧要,有时候甚至可能会延迟工期、增加工程成本,安全风险管理的方法与措施难以有效实施。正因为管理者对安全风险管理的认识不够,不愿意为了控制安全风险而支付一定的费用,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安全风险转变发生为事故、事件的概率。

第二,安全风险保障不足。过去计划经济时代安全风险保障费用主要是通过财政拨款或追加投资等手段来补偿可能的风险损失,事前难以有效分散风险或者管理风险。近些年,尽管我国的电力建设市场不断完善,安全文明施工费用列入到非竞争性措施费中,但是依然缺乏对市场主体的有效约束,企业受利益最大化的驱使导致该项费用被挪用、占用,安全风险控制得不到有效保障。

第三,缺乏完善的安全风险管理体系。因为,目前我国的安全风险管理制度不够健全,大多数电力工程的建设存在“轻管理、重建设”的现象。因此,在实施电力工程的过程中,安全风险管理的重视程度依然比较低,安全风险管理的标准与规范不够明确,缺乏专门管理风险的部门,难以落实风险的责任。

3、安全风险管理体系在电力建设过程中的应用

在建设电力工程的过程中,以前主要是对安全风险进行控制型的管理,但是伴随我国电力技术的发展,片面性的安全风险进行控制型的管理已不适应相关法律法规要求,一些因素制约着对安全风险的控制与管理,导致安全风险预测、风险评价、风险控制难以准确发挥作用,从而可能引发一些风险事故。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对电力建设工程的过程中安全风险的管控。

3.1建立安全风险管理各项管理制度和标准

建设电力工程的过程中,必须强化管理风险的责任意识,建立和完善安全生产责任、一岗双责、教育培训、隐患排查、安全措施费用、事故事件调查、事故事件追究等制度;建立和完善安全生产方针管理工作标准、安全生产责任制管理工作标准、安全生产目标与指标管理工作标准、风险评估与控制管理工作标准、作业风险评估管理工作标准、工程施工管理工作标准、施工工器具管理工作标准、安全生产数据与记录管理工作标准、检查管理工作标准、纠正与预防管理工作标准等一系列的标准和相应的检查表,使安全风险管理工作有制可依。

3.2提升风险识别力度

为了防范工程风险,必须适当分析电力工程项目的特点、技术情况及施工的环境工作等,对工程业主及承包商等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然后判断识别出可能的风险后果。

风险识别基本程序:1.确定风险评估的对象。2.危害辨识。3.确定风险描述:即列出危害可能引起风险的具体结果信息。4.确定风险种类和范畴。5.查找可能暴露于风险的人员、设备及其他信息。6.列举控制风险的现有措施。7.分析危害转化为风险的可能性、频率和后果的严重性。8.量化风险结果并划分风险等级。9.对不可接受的风险制定控制措施。10.评估所制定措施的有效性和经济性。11.分析评估结果和合理性措施的审核。12.制定后续行动建议。

通过提升管理风险的责任意识,严格控制项目程序的相关工作,对一些风险事件,整合出比较复杂的电力工程建设信息,设计出电力工程的项目风险清单,从战略角度出发,全面考虑跨行过程中的风险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等,特别是要高度重视那些可能性的风险对性能、质量和工程进度等方面的影响。此外,要不断积累管理风险的信息和经验,参照相同地区和同一类别的项目中可能存在的风险与经验等,为识别项目风险提供参考。因此,有效识别电力工程中的风险及规避措施等,要求我们必须积累原始资料,构建项目风险的清单等。

3.3有效规避致命的风险、利用保险来有效转移风险

目前,我国电力市场的投资主体开始向多元化的发展,在电力工程建设项目的决策过程中,项目的主要投资方选择的技术方案,要满足抗风险能力强的要求,尽量规避一些高风险的工程项目。此外,项目的主要投资方还要加强管理工程项目前期准备工作中可能存在的风险,仔细勘探电力工程的施工地点,了解相关的地理、地质情况,预先准备一些备选的方案,以备不时之需。保险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的转移风险,具体是把风险从投保人身上转移给了保险人。在投保的过程中,投保人可以得到一定的保险收益,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保险合同中的相关条款,在一定程度上也提醒着投保人,要高度重视电力工程建设过程中可能会发生的灾难事件,提高防范风险的意识,积极采用一些防护风险的方法措施,有效提高管理风险的水平。

3.4科学控制风险

1、对电力工程建设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科学的控制,可以采取以下措施:第一,挑选最好的单位来设计、调试和施工,有效落实各个环节的风险责任;第二,把风险的控制目标进行分解,把风险责任落实到位,提高管理风险的意识和责任;第三,可以利用约定的合同条目来分散风险;第四,严格控制电力工程的技术和相应的管理手段,加强对电力工程建设计划的控制和管理;第五,利用各阶段控制措施和中间层的决策管理来有效控制电力工程建设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

2、在电力工程建设实施过程中按照安全风险控制层次进行:第一,消除、终止--不进行具有该类风险的作业或不使用具有该类风险的设备、设施,属于优先选择的风险控制方法;第二,替代--选择风险低的作业方法、使用风险等级低的设备设施,或风险较低的运行方式,代替原有的高风险等级的作业方法、设备设施和运行方式;第三,转移--运用管理性转移或技术性转移;第四,工程--实施规划设计,并通过检修、技改、反措实施等降低风险;隔离--优先考虑工程技术措施,其次为管理措施,对可触及的风险源头及危险点进行有效的隔离;对违反逻辑操作顺序将造成重大损失的设备进行有效的闭锁;第五,行政管理--按照体系化、规范化和指标化的要求,对现有的管理标准、技术标准、作业标准以及检查维护标准等进行改进,适应当前风险控制需要;第六,个人防护--配置个人防护用品,属于最后选用的方法,也是保障人身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

3、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应注意的10个关键环节:关键环节一,结合实际组织学习培训,全员参与,掌握体系思想方法和应用技巧;了解、掌握体系的管理理念、内容、作用、要求与方法是体系建设与实施的基础,特别应加强管理层人员的培训和学习。 关键环节二,以体系管理要素为依据,梳理各部门、班组的核心业务,核心业务应包括管理工作与作业任务。关键环节三,实施风险分析与评估,作业风险评估(含环境与职业健康风险的评估)按照《作业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估技术标准》实施。关键环节四,应用风险评估结果,根据核心业务,梳理工作流程,将风险控制措施融入到相关标准中或专项处理,并在具体工作中加以执行。关键环节五,建立体系文件,建立能使管理要求与作业要求“落地”的标准与记录表单,并满足体系的规范要求和上级相应的管理标准与技术标准的要求。关键环节六,对员工进行体系文件应用性训练,让员工熟悉管理工作与作业流程的具体要求。关键环节七,严格执行已颁布的体系文件,按标准完成管理工作及作业任务,并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和完善。关键环节八,充分利用计算机建立安全生产信息管理系统,通过流程固化,使各项工作及风险得到动态管理,做好安全生产管理过程相关数据信息收集、汇总和分析,为改进管理提供依据。关键环节九,定期回顾体系文件的执行情况,分析其适应性、可操作性及依从性,实现持续改进和闭环管理。关键环节十,审核与改进,开展体系审核工作,对审核发现问题应进行研究分析,提出并落实改进计划,达到持续改进。

4、结论

伴随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特别是在加入WTO之后,要逐渐采用科学化和法制化的手段来管理电力工程的建设。在建设电力工程的过程中,要不断完善安全风险管理的制度和体系,有效实施全面的安全风险管理,严格控制和有效解决电力工程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合同关系比较复杂、综合造价比较高以及风险因素比较广泛等问题。当前,我国已经建立了一些相关的法律和法规来有效管理风险,同时,工程管理者们的风险防范意识也在不断提高,这些在电力工程建设过程中有效管理风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参 考 文 献

[1]陆小龙,黄洪聪.电力隧道工程建设的安全风险管理[J].特种结构,2009.

[2] 袁志民. 电力工程建设中安全风险管理的探析[ J ] . 商场现代化,2010.

第8篇

食品安全风险评估

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现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是指能对人体和动物产生副作用的危险因素进行评估的科学程序。风险分析包括风险评估、风险交流及风险管理,而风险评估是风险分析的基础与前提。我国颁布了多个食品安全法律,法律法规体系在不断完善中,卫计委、农业部也加大了国家食品和农产品的风险监测评估机制与机制建设。2015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在第十四条中规定:“国家建立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制度,对食源性疾病、食品污染以及食品中的有害因素进行检测”,在十七条中明确规定:“国家建立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制度,运用科学方法,根据食品安全检测信息、科学数据以及有关信息,对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中生物学、化学性和物理性危害因素进行风险评估”。由于我国食品风险评估与监管体系起步较晚,很多技术、人员、仪器设备及规划体系相对不完善,故在实施过程中仍存在一定问题。有文献报道,食源性疾病引起的食品安全风险更为严重,应加以重视。

食品安全监管体系构建及存在的问题

体系构建。近年来,“毒奶粉”“瘦肉精”“毒豆芽”“塑化剂”等食品安全事件频频见诸报端,这说明我国食品监管体系存在一定问题,食品安全监管问题形势严峻。随着国家对食品安全的高度重视,我国逐渐建立了一系列的风险评估机构。国家食品安全风险检测体系主要是进行技术数据基础网络建设及制定国家食品安全风险检测年度计划,并开展风险检测工作。结合我国实际国情,2011年成立了国家风险安全评估中心,并设立相关部门对食品风险监测、风险评估、风险交流、标准研究及技术研究进行管理,对食品安全问题的监管有了一定保障。在2012年,我国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网络建设已覆盖31个省份,从中央到地方初步形成了国家食品安全风险检测网络体系。

74监管体系主要存在问题有以下几点:(1)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成立时间不长,整体规划及技术保障能力需不断完善,风险评估及检测不太成熟。(2)风险评估需要利用大量数据及资料对签字风险进行科学评估,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信息及监管信息收集机制不健全,缺乏搜安全风险评估所需要的基础数据。(3)我国目前负责风险评估的技术人员较少,技术水平有待提高,对程度大量的风险评估任务完成较困难。(4)对监管机构的监管缺失也是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及监测中的大问题,职能部门需要社会和其他部门的被监管,预防监管部门,保障食品安全。

同时,食品监管体系存在职责权限划分不清、多头管理、监管盲区等问题。这导致食品市场监管失灵,小规模食品企业多,生产条件简陋,存在一系列食品安全问题。食品安全监管困难,我国食品监管体系亟待完善。

对策与建议

根据上述存在问题,对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与监管体系构建要提供以下保障:一是国家法律法规制度保障,二是技术人员保障,三是资金及仪器设备保障,四是加强对监管部门的监管,避免职能部门。

同时,应结合我国国情及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和监管的现状,整合出一套顺应时代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逐步完善我国《食品安全法》的措施和制度,针对各行各业、各类食品制定相关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建立一套适合我国的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体系,并对食品安全实施监管,保障食品安全。

第9篇

关键词 :电建;调试;安全;管理;风险;防范

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识码: A

0、引言

风险是由生产系统中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与严重性决定的,在安全生产的日常管理中,风险可分为人、机、环境、管理等四类风险。调试工作涉及人身、设备、电网等各方面,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设备的不安全因素,管理上的缺陷,都可能引发安全事故,从而造成人身伤害、财产损失、环境污染以及其他损失。调试安全管理的目标就是要减少和控制危害,避免调试事故的发生。

1、电建调试工作简介

电建调试工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是电力建设过程中的关键一环,调试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机组能否安全稳定可靠运行。电建调试工作范围较广,涉及锅炉、汽机、电气、热工、化环等专业,现场工作环境较差,专业性强,技术含量高,人员素质要求高,其本身存在很多的风险因素,对于调试人员来说,如何认知电建调试安全风险并加以有效防范显得尤为重要。

2、电建调试安全风险分析

调试

素 危险因素 原因分析

违章指挥 负责人对作业现场危险点、危险源缺乏认知

不按作业卡、作业指导书、方案作业 准备不充分,凭经验做事

不执行两票三制 安全意识淡薄,愁麻烦,做事抱侥幸心理

约时停送电 安全意识不强

走错间隔 没认真核对设备名称

误操作 不细心,操作失误

监护不到位 责任心不强

试验缺项、漏项 未按规程要求作业

冒险作业 安全意识淡薄,抱侥幸心理

疲劳作业 未休息好或病理状况

素 试验设备缺陷 没定期检定或超出有效检定期

防护装置、设施缺陷 防护设施失效、失灵,安全性、可靠性差

安全工器具缺陷 未定期检验、维护

设备缺陷 设计选型、制造、运输、保管等原因造成

电伤害 安全距离不够,标识不明

转动机械伤害 无安全防护设施或不可靠

高温、高压蒸汽伤害 管道泄漏或无防护设施

物体打击 高处掉物

素 交叉作业 施工现场作业点多面广

高空作业 电动门调试、变压器本体试验等

施工现场照明不良 安装或土建造成

现场通道不畅 安装或土建造成

计量室内温湿度不适 未配置空调、除湿器、干湿温度计等造成

素 安全生产责任制未落实 管理缺陷

操作规程不规范 管理缺陷

事故应急预案及响应缺陷 管理缺陷

安全教育培训制度不完善 管理缺陷

安全投入不足 管理缺陷

不论是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还是管理因素产生的任何一种危险因素,都有可能造成人员伤害、设备损坏、直接或间接经济损失等风险。

3、电建调试安全风险防范措施

任何一家电建调试单位,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真正做强做大,为社会创造价值,为员工谋取福利,首先必须确保安全,安全是基础,安全是保障,安全是效益。调试安全风险因素或多或少地存在于调试过程中,如何加以防范,下面从调试安全基础管理几个方面作简要阐述。

3.1 建立健全的安全规章制度

俗话说:“没有规矩,何以成方圆”,说的就是规章制度。《安全生产法》明文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必须遵守本法和其他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完善安全生产条件,确保安全生产”;《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所有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定期检查本单位各项安全防范措施的落实情况,及时消除事故隐患……”。建立健全安全规章制度是生产经营单位的法定责任。

从电建调试安全的角度来说,建立一系列安全规章制度,并在长期的调试工作中不断总结和完善加以健全,才能规范调试人员的安全作业行为。客观上调试单位只有对调试过程、试验设备、人员操作等方面进行系统分析、评价,制定出一系列可行的操作规程和安全防范措施,如《调试安全管理手册》、《调试工程项目核查办法》、《调试应急预案》等来约束调试人员在日常调试工作中按标准作业,按规程操作,才能保障调试工作的有序、安全地运行,将安全风险降到最低。

3.2 加强安全教育培训

现在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更新换代快,如果不加强培训,不断提高项目调总及调试员工的安全生产责任感和自觉性,掌握调试安全生产基础知识,提高调试安全技术知识,增强调试安全操作技能,强化安全意识,就无法满足调试安全生产需要。

安全教育培训有班组间讲解、现场演练、案例讨论、读书指导、宣传活动等多种形式。具体来说可以利用每天的“班前三交”对调试任务、调试范围内危险点、危险源进行辨析,说明安全注意事项和防范措施等;利用安全活动日、周、月等进行安全宣传报道,举办班组安全知识问答和案例分析讨论;利用每周一安全学习时间学习有关安全法律、法规、规章,以及上级安全文件指示精神;每月的安全例会时间可以组织全员进行安全讨论、总结和布置。

3.3 加强安全检查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

调试安全生产检查主要是辨识项目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漏洞和死角,检查调试现场安全防护设施、作业环境是否存在不安全状态,现场作业人员的行为是否符合规范,以及设备、系统运行状况是否符合规程的要求。通过定期安全检查、经常性安全检查、季节性安全检查、专项安全检查和综合性安全检查,将安全检查工作常态化,才能真正达到堵塞安全管理漏洞,改善作业环境,规范调试员工作业行为,实现调试安全的目的。

调试事故隐患是在调试过程中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隐患有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一般事故隐患的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譬如设计存在小缺陷、接线存在错误、标识错误、安装上的一些小问题等,在调试过程中一旦发现,应立即解决。对于重大事故隐患,譬如逻辑错误、保护投退错误、设备重大缺陷等比较难以解决的问题,发现后应记录存档,及时报告,制定专门解决方案及采取专门防范措施,指定人员,限时消除。隐患不论大小,都应做到闭环管理。

3.4 执行安全技术交底,严格审批制度

安全技术交底是调试工作开展前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是调试负责人对调试安全技术防范措施,作业施工环境,劳动防护用品佩戴以及人员精神状况、工作范围的安全健康、环境管理、文明施工及危险点、危险源危害因素等向调试作业人员所做的详细交待。

对于调试过程中的一些重大危险作业活动,譬如交流耐压试验、厂用受电、点火冲管、整套启动等,都应编写方案、审核报批并经安全技术交底后方可执行。加强对重大危险作业活动监管,明确安全风险管控责任,规范重大危险作业活动安全管控方式,构建安全风险管控长效机制,有利于有效防范调试安全事故发生。

3.5 建立应急预案机制

由于调试工程项目危险因素的存在,调试单位必须建立如《调试所应急预案》、《项目应急预案》等应急预案机制,并针对性地组织员工学习,让员工知道如何报告、如何救援,最大程度地降低风险。一旦突发事件发生时,就能够形成统一指挥、快速反应,降低突发事件对调试人员、调试设备和社会造成的损失。

4、结束语

电建调试是一项专业性、技术性很强的工作,责任重大,存在一定的风险性,但只要加强安全教育培训,不断提高安全技能和安全意识,在日常的调试工作中,加强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坚持按标准作业,按规程操作,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规范调试作业行为,杜绝违章,在调试过程中,不断总结和改进,就一定能够确保人身和设备安全。

参考文献: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